国民公寓 - 新加坡的新住房计划

国民公寓 - 新加坡的新住房计划

一、国民公寓——新加坡新住宅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黎淑翎[1](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刘玥,王江萍,任亚鹏[2](2020)在《21世纪新加坡住房规划实施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于世界范围内,新加坡素有良好的住房保障机制,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新加坡政府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国家需要在有限国土上建造更多的高质量住房,同时保证组屋①继续被大众接受。本文梳理新加坡住房保障机制框架、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总结归纳出其住房规划实施模式有五:建造高素质的高层住宅、推动私人住宅和组屋公寓建设、研究和开发智能化住宅、建设适老化住房、更新市镇及社区。通过对以上问题与措施的探讨,可发现其规划实施过程对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进而总结出于我国城建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周倩[3](2020)在《基于层级化方法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的背景下,新建住宅数量巨大,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居住者对于现代化发展下的住宅需求从数量上转移到了舒适性、美学性等更多建筑品质性能条件的要求上。高速经济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其中既有住区建筑的品质退化问题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居住品质提升成为新课题。国外对于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一开始注重物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新对象包含居住环境、户型变更、阳台及入口空间节点变更、设施改善。近年来全面转变为可持续更新的实践与研究,倡导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公共参与模式等方法。我国目前针对建筑品质退化提出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改造过程。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改造形式有专项节能改造、节能综合改造、部分宜居性改造。但是我国既有住区品质提升实践中,涉及三个不同利益诉求方:国家、地方政府、个体居民或产权单位,由于诉求方目的性不同,改造中缺少整体性品质考虑,造成操作中进一步的品质破坏。本人借用国外开放住宅理论,提出住宅更新“层级”概念,明确各层级内容,使未来品质提升的操作更加整体性。层级化思路将住区建筑分为四个层级:外装层、隔离层、内装层、周边环境层。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改造范例及调研相关既有住区改造项目,发现不同层级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各个层级进行问题分类,同时分析出层级交叉项可能导致的层级间的交叉问题从而挖掘目前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的潜在矛盾性和提升点,并针对层级内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提高品质提升的整体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步,查找具有代表性的北方既有住区改造项目,用层级化思路分析各层级改造内容,提出层级间关联性。第二步,通过调研大连具体改造项目,发现各层级需要目前需解决的问题。第三步,提出品质提升策略,选用大连代表性住区,分析现状,利用层级化思路提出改造思路,并作出试设计。

单思聪[4](2020)在《基于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查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障性住房满足城镇住房困难人群的居住需求,十二五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迅速建设,其中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成为保障性住房重要类型之一。当前正处于“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质量,对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品质有重要意义,也呼应了社会需求。大规模建设需求和经验缺乏的背景下,设计水平、居住品质和建设水平方面的问题一一暴露,急需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体系,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景。本论文对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展开实态调查,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总结我国建国后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历程;研究新加坡、荷兰和日本的公共住房建设情况,从发展概况、制度政策和规划设计三方面总结成功经验;其次,对南京、杭州、成都和西安四个典型城市进行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的方法采集数据,从区位环境、住房品质满意度和建设技术等方面展开调研;并汇总实态调研现象与问卷结果,分析现有公共租赁住房在规划层面、建筑层面和技术层面的不足,总结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策略,并以青棠湾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对论文提出的策略进行实践检验,对今后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设计提供实践经验与可靠依据。

陈冰鑫[5](2020)在《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住宅的需求量持续上涨,住宅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式住宅建设方式,效率低、资源消耗高、质量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我国正在积极研究新型建筑工业化,改变传统的粗放式住宅建设方式,这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与我国相比,欧洲作为工业化建筑的发源地,始终保持着发展上的先进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欧洲各国在设计水平、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管理模式转型等方面的发展都很成熟。因此研究欧洲各国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对于我国新型住宅工业化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研究内容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讲解,并对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合理的阶段划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时代(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化时代(20世纪70-20世纪80年代)和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这些基础上,本文分别对这三个时代进行深入的研究,每个时代的研究路径如下:首先,对各时代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对各时代的欧洲集合住宅设计、生产、施工三个层面的工业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层面工业化方法的特点;其次,针对工业化时代标准化、后工业化时代多样化、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重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了工业化时代实现标准化的路径、后工业化时代实现多样化的路径以及信息化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最后,在欧洲集合住宅工业化发展三个阶段的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欧洲集合住宅的工业化发展规律进行了总结。然后结合我国的工业化住宅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工业化集合住宅未来的发展方向,即我国应实现住宅建设转型期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工业化、后工业化、信息化”三化融合发展,并提出了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建议,从而对我国未来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钱奕君[6](2020)在《“极限建筑”启示下的微住宅设计方法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资源消耗达到空前程度,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以我国为例,出现了人口剧增、建设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不断上涨等“城市病症”,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的家庭结构和居住观念逐渐发生变迁,主要表现为人口规模小型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减法,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居住”作为生活的一种形式,必然也会发生革命性改变,高效可变、紧凑经济、面积小巧的“微住宅”正迎合了当下的发展趋势。“微住宅”作为严苛限制条件下产生的“极限建筑”的一个类型,空间大小受到限制,创造“小而全面、小而舒适”的高效空间利用模式,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好的建筑设计并不单一针对某类群体,应该具备普适性,抛开设计的角色满足多样化和适应性需求,这也是好的“微住宅”设计应具备的要点。基于这个理念,笔者首先选取三种常见的小户型住宅进行居住实态调研,从家庭结构、居住模式和需求倾向出发,了解多元群体的最低居住标准。整合调研结果,笔者提出建立模式化“微住宅”设计系统,对不同功能单元拆解后分别进行由小及大的分模式量化,再根据不同的群体特性选择适合其所需的功能模块,并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排布,就能得到多样化的平面布局形态。之后,再对“微住宅”的空间极致运用术和实体建构进行研究,梳理出几种能最大限度高效利用有限空间、实现空间可变性和适应性的设计方法和对应“微住宅”特点的多样化建造体系。笔者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拓宽“微住宅”的适用人群,得出一套可供今后研究者学习参考的,与时俱进、健康舒适、灵活高效的“微住宅”设计方法论。

李龙[7](2020)在《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住宅可持续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护自然与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住宅短寿、维修困难、大拆大建和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给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发展可持续性住宅和运用可持续性建造方法两个维度来探索新的住宅建设与发展方式。为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我国引入SI住宅(Skeleton-Infill Building,SIBuilding),并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将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方法相结合,以期实现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建造方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由于SI住宅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研究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建造方法与SI住宅体系划分及功能之间的支撑关系尚不明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协调程度及建造过程集成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厘清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本研究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化协同和过程集成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 SI住宅理论思想源流及其在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 SI住宅的技术方法、建设管理模式及可持续性作用,借助文献计量分析系统综述了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主题及发展趋势;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将SI住宅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目标,论述了研究意义。(2)在SI住宅体系划分及工业化建造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概念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建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界定了住宅建设可持续性的概念;分析了 SI住宅可持续性表现及其与不同可持续性住宅的对比,论述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概述了本研究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分析了整体研究方案、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的支撑作用。(3)根据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通过文献研究和因素过滤确定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要素,界定了各可持续性要素的内容;运用名义小组法确定各可持续性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用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可持续性系统层次结构和各可持续性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运用矩阵实验室法对各可持续性要素分类,分析了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从整体系统层次、基线维度层次和可持续性要素层次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4)根据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关系及网络化特征,运用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了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利益相关方元网络协同模型;根据元网络模型确定了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其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及其对工业化建造方法集成的推动作用;运用二模网分析模型进行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识别了核心工业化方法和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了核心块之间及核心块与边缘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元网络协同关系进行二模转一模,确定了集成程度较高的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5)根据精益建造理论和并行工程理论分析了 SI住宅建造更新过程的离散性过程属性,提出了基于精益和并行的过程集成优化框架;运用IDEFO功能模型分析了建造与更新系统过程内的核心工作流程及工作间逻辑关系,结合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过程集成,构建了过程集成优化模型,优化了系统过程中的迭代、并行与耦合工作关系;分析了过程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住宅产业化理论提出了宏观过程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结合精益建造与并行工程理论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并行建造方案;选取具体的SI住宅建设案例,通过工业化建造方案分析和过程优化效果分析,验证了过程集成模型,探讨了过程集成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本研究从中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出发,结合SI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协同机理和过程集成机理三个部分系统研究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工作对拓展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管理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同时为中国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实践提供了可实施操作的依据。

汤顶华[8](2019)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近20年的新城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城是中国有序拓展的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载体,而保障房一方面解决了住宅市场化配置后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对于新城和保障房的研究不少,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级学者参与研究,同时缺乏对二者相依相存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新城保障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导论、新城和保障房综述、大城市新城发展和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大城市新城住房保障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结语七个部分。从研究的出发点,到相关概念,接着到面上的理论提炼,再到国内外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分析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城和保障房结合在一起研究,之前学界对二者独立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研究甚少,这在新城和保障房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到实证全面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和共生关系。在实证层面选取了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梳理,在理论层面对新城和保障房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同时对于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做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强调新城保障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全覆盖,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对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替代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优势和趋势,分析了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前景、潜力和相关政策支撑。

王林[9](2019)在《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以商品房的设计和建造为主的住宅建设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为了优化住宅供给模式,缓解民众住房压力,租赁住房市场在政策上得到大力扶持。本文研究的租赁住宅按照其建设的主体不同可大致分为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和大型企业或开发商以租赁目的开发建设的或由住宅存量改造而来的比例自持型租赁住宅。租赁住宅相较于传统住宅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面积的限制和租户的复杂性及其高频率更替。住户不稳定性带来的多样化居住需求及有限的使用面积矛盾尖锐,致使租赁住房相较于普通住宅需要更高的适应性。论文首先从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等多方面对住宅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力求对能够提高住宅适应性的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到指导住宅适应性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据其建立起物质结构和住宅空间分离的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其次在构建的设计体系下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大量不同国家地区的适应性住宅实践项目进行研究。将案例研究的结果对应理论研究的总结归纳,得出具体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方法。最后将其与我国租赁住房的特点与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可以为我国租赁住房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的相关策略。本研究提供的方法和信息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或实践租赁住房设计适应性问题的背景。设计策略本身具有设计适应性租赁住房的实用价值。设计策略还可以用作评估工具,以对现有租赁房屋的适应程度进行分析。总之,本研究中提供的方法和信息对于与租赁住宅适应性相关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丁天[10](2019)在《超老龄社会背景下的既有住宅改造策略》文中提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超过10%,或者有7%以上的65岁及以上人口的国家或地区定义为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4%为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20%就可以称之为“超老龄社会”。到2017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4%,中国距离“老龄化社会”仅有一步之遥,而许多城市例如四川,已经先一步进入老龄社会。由此可见中国正以迅猛的速度迈向“超老龄社会”。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我国提出了“9073”(北京地区为“9064”)[1]的养老服务结构新模式,即有90%的老人是在社会化服务的帮助下,通过家庭照拂的方式进行养老。此方式也被称之为“居家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是我国的主要养老形式。而相对目前中国的老龄化状态,中国却呈现着未富先老、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状况。青壮年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增多,可能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使未富先老的状况加剧。中国有许多的新建住房,然而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也却没有带来高质量的住房,对适老化住房设计的忽视,使得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状况十分严峻。本文主要部分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老龄化有可能进入“超老龄化”的社会现状以及国内外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所做的各项努力,交代了选题的意义。由第二章节开始对论文展开具体论述,利用文献研究法对超老龄社会背景下的居住模式进行分析,首先用对比法总结出适宜于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然后,结合老年人身体、心理以及人体工程学,依据“住宅生命全周期”理论,归纳总结出适应于中国国情的老年人居住模式。第三章节主要对第二章节产生的结论进行延续,论述了既有住宅适应于超老龄社会问题和可行性对策,对改造既有住宅来应对将要到来的超老龄化的优势及政策等做出分析。第四章开始对实践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论述,主要介绍了既有住宅适老化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通过实际案例,进一步论述了对既有住宅进行改造的必要性。第六章主要就实际空间如何改造进行论述,从空气阳光等非实体改造方式到住宅结构改造,再到软装陈设的设计,全方位阐述了既有住宅适应于居家养老的改造设计方法。就全文论述得出结论:中国在未来步入超老龄社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中国现存有的大量的既有住宅中,居住者多为老年人。中国的养老模式又多以居家养老为主。对中国既有住宅即存量住宅进行适老化的改造是经济且符合老年人心理的。是应对中国即将到来的超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就这一结论,要求我们对现阶段的既有住宅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既有住宅的老化和设施的不完善,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许多不便利,因此,我们需要对应这些问题找到解决方式。在寻找既有住宅改造方式时,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住宅WELL标准,对既有住宅所存在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法,使“既有住宅”可以在解决超老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时,发挥有效作用。

二、国民公寓——新加坡新住宅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民公寓——新加坡新住宅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1.5.2 比较研究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3.1 立法目的
        2.3.2 管控范畴
        2.3.3 规制尺度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2.5.1 文本结构
        2.5.2 索引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用途管制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3.6.1 辅助用途
        3.6.2 释放标准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位规则
    4.1 关键指标释义
        4.1.1 体位
        4.1.2 楼板面积
        4.1.3 容积率
        4.1.4 密度规则
        4.1.5 院规则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4.2.1 总体目标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4.4.2 奖励区划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牌管控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5.2.1 “标牌”的定义
        5.2.2 标牌的分类
        5.2.3 标牌与分区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停车管理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6.2.5 片区停车共享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7.1.4 违法与处罚
        7.1.5 法律语言
        7.1.6 区划的适应性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7.2.1 特别规定
        7.2.2 修订或修改
        7.2.3 免除
        7.2.4 例外
        7.2.5 必要性与问题
    7.3 裁量机制
        7.3.1 施行机构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7.3.4 变通
        7.3.5 特别许可
        7.3.6 区划修正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比较借鉴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8.3 创新与特色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2)21世纪新加坡住房规划实施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加坡住房保障机制框架
    1.1 住房供给体系
    1.2 住房金融体系
    1.3 住房政策体系
2 新加坡原有组屋规划实施的遇到的问题
    2.1 居民对高质量住房的渴望
    2.2 社会对社区智能化的需求
    2.3 老龄化伴随的住房问题
3 基于住房保障机制的住房建设实施模式
    3.1 建造高素质的高层住宅
    3.2 推动私人住宅和组屋公寓的建造
    3.3 加强住宅智能化的研究和开发
    3.4 建设打造适老化住房
    3.5更新市镇及社区
4 对中国保障性住房规划实施的启示
    4.1 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4.2 构建优质社区,鼓励公众参与
5 结论

(3)基于层级化方法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
        1.1.2 我国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的重视
        1.1.3 解决建筑品质提升中的矛盾是关键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
        1.2.1 既有住区建筑
        1.2.2 品质提升内涵
        1.2.3 层级化方法的概念阐述
        1.2.4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住区发展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2 国内外既有住区品质发展相关研究
    2.1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理论及实践概况
        2.1.1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发展历程
        2.1.2 不同国家既有住区品质发展概述
        2.1.3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案例
    2.2 国内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理论及实践概况
        2.2.1 国内既有住区品质发展历程
        2.2.2 国内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案例
    2.3 本章小结
3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中层级化方法分析
    3.1 开放住宅理论的源起
    3.2 层级化方法划分依据说明
    3.3 层级化方法的引出及各层级品质范畴说明
        3.3.1 层级化方法的引出及作用
        3.3.2 各层级品质范畴说明
    3.4 各层级品质提升做法总结
        3.4.1 立面装饰层做法
        3.4.2 屋顶做法
        3.4.3 阳台做法
        3.4.4 保温层做法
        3.4.5 门窗做法
        3.4.6 厨卫信息设备做法
        3.4.7 采暖系统做法
        3.4.8 通风系统做法
        3.4.9 周边环境层品质提升做法
    3.5 各层级相互影响性说明
        3.5.1 外装层与隔离层相互影响
        3.5.2 隔离层与内装层的相互影响
        3.5.3 内装层与外装层的相互影响
        3.5.4 周边环境层的相对独立
    3.6 改造案例层级化分析
    3.7 层级化方法的开展
    3.8 本章小结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品质提升层级化现状研究
    4.1 大连市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概况
        4.1.1 大连市整体发展概况
        4.1.2 大连市住区发展概况
        4.1.3 大连市住宅建设标准的发展
        4.1.4 大连市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概况
    4.2 大连市既有住区实态调研
        4.2.1 住区的选择及分布
        4.2.2 住区基本信息概况
    4.3 大连市既有住区层级化现状分析
        4.3.1 外装层现状及问题
        4.3.2 隔离层现状及问题
        4.3.3 内装层现状及问题
        4.3.4 周边环境层现状及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层级化策略
    5.1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的目标及责任
        5.1.1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目标
        5.1.2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中各方责任
    5.2 既有住区各层级品质提升策略
        5.2.1 外装层品质提升策略
        5.2.2 隔离层品质提升策略
        5.2.3 内装层品质提升策略
        5.2.4 周边环境层品质提升策略
    5.3 既有住区层级间交叉项提升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试设计提案
    6.1 文萃轩小区现状概况
        6.1.1 住区概况
        6.1.2 文萃轩小区楼栋现状分析
    6.2 楼栋品质提升试设计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案例
附录B 既有住区改造需求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基于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查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住房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1.1.2 持续增长的公共租赁住房需求
        1.1.3 快速大量建设中暴露的公共租赁住房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
        1.5.2 对比研究
        1.5.3 实地考察
        1.5.4 问卷调查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历程
    2.1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历程
        2.1.1 1949-1978年:福利性住房的建设时期
        2.1.2 1978-2000年: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建设时期
        2.1.3 2000-2010年:以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为核心的建设时期
        2.1.4 2010---至今: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建设时期
    2.2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历程
        2.2.1 十一五期间(2005-2010年):试点摸索阶段
        2.2.2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全国推广阶段
        2.2.3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深化完善阶段
第三章 国外公共住房发展与建设
    3.1 新加坡组屋建设
        3.1.1 组屋发展概况
        3.1.2 组屋制度政策特点
        3.1.3 组屋规划设计与建设
    3.2 荷兰社会住宅建设
        3.2.1 社会住宅发展概况
        3.2.2 社会住宅制度政策特点
        3.2.3 社会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
    3.3 日本住宅公团建设
        3.3.1 住宅公团发展概况
        3.3.2 住宅公团制度政策特点
        3.3.3 住宅公团规划设计与建设
    3.4 国外公共住房的借鉴与启示
        3.4.1 改善环境的规划设计
        3.4.2 提升品质的住房设计
        3.4.3 保证质量的技术支撑
第四章 南京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4.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4.1.1 实施情况
        4.1.2 组织管理
    4.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4.2.1 区位选址
        4.2.2 服务配套
        4.2.3 住区环境
    4.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4.3.1 住户特征
        4.3.2 居住满意度
    4.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4.4.1 经验总结
        4.4.2 问题与需求
    4.5 本章总结
        4.5.1 规划层面
        4.5.2 建筑层面
        4.5.3 技术层面
第五章 杭州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5.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5.1.1 实施情况
        5.1.2 组织管理
    5.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5.2.1 区位选址
        5.2.2 服务配套
        5.2.3 住区环境
    5.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5.3.1 住户特征
        5.3.2 居住满意度
    5.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5.4.1 经验总结
        5.4.2 问题与需求
    5.5 本章总结
        5.5.1 规划层面
        5.5.2 建筑层面
        5.5.3 技术层面
第六章 成都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6.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6.1.1 实施情况
        6.1.2 组织管理
    6.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6.2.1 区位选址
        6.2.2 服务配套
        6.2.3 住区环境
    6.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6.3.1 住户特征
        6.3.2 居住满意度
    6.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6.4.1 经验总结
        6.4.2 问题与需求
    6.5 本章总结
        6.5.1 规划层面
        6.5.2 建筑层面
        6.5.3 技术层面
第七章 西安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基础情况
    7.1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概况
        7.1.1 实施情况
        7.1.2 组织管理
    7.2 规划层面:区位环境特征
        7.2.1 区位选址
        7.2.2 服务配套
        7.2.3 住区环境
    7.3 建筑层面:居住满意度情况
        7.3.1 住户特征
        7.3.2 居住满意度
    7.4 技术层面:建设技术现状
        7.4.1 经验总结
        7.4.2 问题与需求
    7.5 本章总结
        7.5.1 规划层面
        7.5.2 建筑层面
        7.5.3 技术层面
第八章 四城市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调研与满意度总体分析研究
    8.1 规划层面问题:基于区位环境总体分析
        8.1.1 区位选址具有边缘化特点
        8.1.2 服务配套呈现滞后化特征
        8.1.3 住区环境形成低配化趋势
    8.2 建筑层面问题:基于居住满意度总体评价
        8.2.1 户型适应性不足
        8.2.2 住房耐久性低下
        8.2.3 空间适老性缺乏
        8.2.4 室内环境性能不佳
    8.3 技术层面问题:基于建设技术总体研究
        8.3.1 传统施工技术落后
        8.3.2 标准技术体系受限
        8.3.3 部品通用技术缺乏
第九章 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设实践
    9.1 规划设计策略
        9.1.1 多元引导—统筹多种层次的住区选址
        9.1.2 功能复合—配置全面便捷的服务配套
        9.1.3 场所营造—提供安全休闲的住区环境
        9.1.4 灵活应对—注重套型适应性设计
        9.1.5 长寿运维—优化住房耐久性设计
        9.1.6 通用关怀—完善适老化人性设计
        9.1.7 舒适共生—提升室内环境品质
        9.1.8 低碳生产—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
        9.1.9 高效供给—落实标准化模块技术
        9.1.10 部品通用—增添部品化集成技术
    9.2 青棠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践
        9.2.1 开放理念的青棠湾规划设计
        9.2.2 高品质化的青棠湾居住设计
        9.2.3 可持续性的青棠湾技术支撑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A: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调研问卷

(5)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阶段划分
    2.1 相关概念辩析
        2.1.1 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
        2.1.2 新型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现代化
    2.2 研究范围界定
        2.2.1 工业化住宅的分类
        2.2.2 本文的研究范围确定
        2.2.3 几种典型的建筑结构体系
    2.3 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发展阶段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化时代-标准化(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3.1 工业化时代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3.1.1 发展背景
        3.1.2 发展概述
    3.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3.2.1 设计层面:设计标准样本
        3.2.2 生产层面:构件预制化生产
        3.2.3 建造层面:工业化的建造方式
    3.3 工业化集合住宅的标准化路径
        3.3.1 采用标准化定型设计
        3.3.2 实现构件标准化
        3.3.3 标准化基础:模数协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后工业化时代-多样化(20世纪70-80年代)
    4.1 后工业化时代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4.1.1 发展背景
        4.1.2 发展概述
    4.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4.2.1 设计层面:从构件到房屋的设计思路
        4.2.2 生产层面:构件集成为部品
        4.2.3 建造层面:多元化的建造方式
    4.3 工业化集合住宅的多样化路径
        4.3.1 缩小定型单位
        4.3.2 开放住宅设计
        4.3.3 立面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化时代-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5.1 信息化时代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概述
        5.1.1 发展背景
        5.1.2 发展概述
    5.2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方法分析
        5.2.1 设计层面:模块化设计
        5.2.2 生产层面:协同生产
        5.2.3 建造层面:智能化建造
    5.3 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5.3.1 先进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整合
        5.3.2 考虑住宅更新的开放设计
        5.3.3 预制技术用于住宅再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1 工业化理念下欧洲集合住宅发展总结
        6.1.1 从数量到质量,再到可持续的三步发展
        6.1.2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设计方法
        6.1.3 由专用体系向通用体系发展
        6.1.4 先进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整合的发展趋势
    6.2 从欧洲的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看我国未来的发展
        6.2.1 我国工业化集合住宅发展现状分析
        6.2.2 应实现住宅建设转型期的跨越式发展
        6.2.3 跨越式发展的结果:模块化住宅
    6.3 实现跨越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6.3.1 开放建筑发展缓慢
        6.3.2 部品体系不成熟
        6.3.3 可持续发展不全面
    6.4 对跨越式发展的建议
        6.4.1 发展开放建筑CSI住宅体系
        6.4.2 优化部品体系
        6.4.3 全面发展可持续的工业化集合住宅
        6.4.4 大力发展BIM技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一:欧洲工业化集合住宅案例年表
致谢

(6)“极限建筑”启示下的微住宅设计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住宅”研究缘起
    1.2 “城市病”背景下的“微住宅”普及需求
        1.2.1 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的矛盾
        1.2.2 收入水平与住房发展不平衡
        1.2.3 家庭规模呈小型化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4.1 “极限建筑”
        1.4.2 居住群体多样化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微住宅”视野下国内外的多样化探索
    2.1 “微住宅”相关概述
        2.1.1 极限微建筑概念起源
        2.1.2 “微建筑”研究动态
        2.1.3 “微住宅”基本特征
    2.2 国外“微住宅”实践回顾
        2.2.1 西方:社会思潮下的小宅运动
        2.2.2 日韩:夹缝生存——极限下的理想住居
        2.2.3 新加坡:地域性集合化探索
    2.3 国内“微住宅”实践回顾
        2.3.1 香港:寄生于都市
        2.3.2 内地微住宅实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群体特异性的居住实态调研及需求倾向分析
    3.1 调研概况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对象
    3.2 居住状态总结归纳
        3.2.1 入户调研现状分析
        3.2.2 住户居住使用后评价
        3.2.3 微户型住宅产品容易出现的问题
    3.3 “微住宅”居住主体需求倾向分析
        3.3.1 对各功能空间配置的需求偏好
        3.3.2 对各功能空间组合的使用偏好
        3.3.3 对适宜居住尺度的把控
    3.4 我国现实情境下的三类微型居住空间特点小结
        3.4.1 城中村的“微”住特征解读
        3.4.2 保障性住房的“微”住特征解读
        3.4.3 小户型公寓的“微”住特征解读
        3.4.4 微住宅能调解中国当下的城镇居住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住宅”各功能空间的模式化设计及组合研究
    4.1 模式化“微住宅”设计系统的构建
        4.1.1 模式化住宅设计概述
        4.1.2 “微住宅”的基本模式分类
    4.2 “微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模式化分解
        4.2.1 必要空间的极小化设计与研究
        4.2.2 扩展空间的极小化设计与研究
    4.3 “微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多样化组织模式
        4.3.1 功能集成型布局
        4.3.2 脱LDK型布局
        4.3.3 “超平化”非常规组织模式
    4.4 基于群体偏好的“微住宅”平面组织设计实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住宅”的空间极致运用术及实体建构方法
    5.1 “微住宅”的空间操作手法
        5.1.1 空间的多维向度叠合
        5.1.2 空间的暧昧模糊化
        5.1.3 残余空间的妙用
        5.1.4 无限延伸的视觉设计
    5.2 “微住宅”的实体建构
        5.2.1 界面材质的轻量化
        5.2.2 多元建造体系
    5.3 “微住宅”的调适性研究
        5.3.1 城市缝隙空间的织补
        5.3.2 混合共生
    5.4 “微住宅”新理念的注入
        5.4.1 小空间,大共享
        5.4.2 智能化系统的运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表索引
附录 C:调研问卷内容及统计数据

(7)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住宅建设可持续面临的挑战
        1.1.2 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的结合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SI住宅研究发展现状
        1.2.2 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1.4.1 研究内容
        1.4.2 课题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基础概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SI住宅建设与更新概述
        2.1.1 SI住宅的概念与体系划分
        2.1.2 工业化建造的内涵分析
        2.1.3 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改造
    2.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概述
        2.2.1 住宅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2.2.2 SI住宅建设更新可持续性的内涵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界定
    2.3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3.1 住宅产业化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协同理论
        2.3.4 精益建设理论
        2.3.5 并行工程理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研究方案设计
        2.4.2 研究框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系统分析
    3.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构成要素
        3.1.1 可持续性要素识别方法设计
        3.1.2 可持续性构成要素的界定
    3.2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集成设计
        3.2.1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理论概述
        3.2.2 集成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步骤
    3.3 基于ISM-DEMATEL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分析
        3.3.1 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3.3.2 基于ISM的可持续系统层次结构分析
        3.3.3 基于DEMATEL的可持续性元素分析
        3.3.4 可持续性系统构成与关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网络协同机理
    4.1 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的界定
        4.1.1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
        4.1.2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的网络化特征
    4.2 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概述
        4.2.1 元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2 二模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3 二模网模型的分析内容
    4.3 可持续性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构建与分析
        4.3.1 可持续性元网络模型构建
        4.3.2 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3.3 利益相关方-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4 可持续性的网络协同分析
        4.4.1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中心性分析
        4.4.2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4.4.3 可持续性元网络协同机理分析
        4.4.4 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集成机理
    5.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的内涵
        5.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属性
        5.1.2 基于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的过程集成实施框架
    5.2 IDEF0与DSM模型概述
        5.2.1 IDEF0模型概述
        5.2.2 DSM模型概述
    5.3 基于IDEF0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建模
        5.3.1 IDEF0整体过程系统功能模型
        5.3.2 基于ICOM子图的过程系统分解建模
    5.4 基于DSM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优化
        5.4.1 过程逻辑关系的DSM界定
        5.4.2 DSM的回路识别算法
        5.4.3 基于路径搜索法的过程优化算法
        5.4.4 基于DSM的过程优化模型
    5.5 SI住宅建造过程集成机理分析
        5.5.1 SI住宅建造与更新过程优化的实施
        5.5.2 面向过程集成的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5.5.3 面向过程集成的现场建造策略分析
    5.6 SI住宅建造过程优化案例分析
        5.6.1 工业化集成建造方案分析
        5.6.2 过程优化效果分析
        5.6.3 过程集成对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附录B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目标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附录C SI住宅利益相关方与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快速城市化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综述
        1.2.2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主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述主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二章 新城与保障房概述
    2.1 新城概述
        2.1.1 新城的概念
        2.1.2 发达国家新城的起源和发展
        2.1.3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
        2.1.4 国际新城建设的教训
    2.2 保障房概述
        2.2.1 保障房的概念
        2.2.2 保障房国内外的发展
        2.2.3 保障房的社会意义
        2.2.4 保障房的推动情况
        2.2.5 保障房的现实问题
第三章 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与互动
    3.1 住房保障对新城发展的能动作用
        3.1.1 有利于推动新城初期建设发展
        3.1.2 有利于促进新城各社会阶层融合
        3.1.3 有利于满足新城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3.2 新城发展对住房保障的能动作用
        3.2.1 有利于满足保障房选址用地的要求
        3.2.2 有利于为保障房居民提供服务
        3.2.3 有利于助推保障房建设
    3.3 新城与保障房和谐共生
        3.3.1 城市化初期建设的大量小产权房
        3.3.2 以新城为主、主城为辅的保障房选址规划
        3.3.3 新城对保障房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
        3.3.4 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的辩证统一
    3.4 东西方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关系的比较
        3.4.1 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较少
        3.4.2 东方国家新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较为普遍
        3.4.3 东方国家的新城日益成为多中心特大城市的中心之一
第四章 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4.1 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与祖屋开发
        4.1.1 新加坡组屋概况
        4.1.2 新加坡新镇与组屋规划选址
        4.1.3 新加坡新镇祖屋的分级与规模
        4.1.4 新加坡概念规划的新发展
        4.1.5 新镇祖屋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4.1.6 新镇祖屋区适度的人车分行设计
    4.2 日本的新城建设与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开发
        4.2.1 日本新城的主要事业手法
        4.2.2 日本新城建设与城市化历程
        4.2.3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
        4.2.4 日本新城公共住宅的开发模式
    4.3 韩国的新城建设与公共住宅开发
        4.3.1 首尔都市圈的新城建设
        4.3.2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背景
        4.3.3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4.3.4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管理
第五章 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5.1 香港的新城建设与公屋开发
        5.1.1 香港公屋带动新城建设
        5.1.2 香港新城和公屋的地点选择
        5.1.3 香港新城“自给自足”解决公屋居民就业
    5.2 上海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5.2.1 上海新城与保障房研究背景
        5.2.2 上海保障房建设与人口郊区新城化
        5.2.3 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对新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5.2.4 上海新城保障房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5.3 南京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5.3.1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结合的基本情况
        5.3.2 南京新城保障房规划选址基本原则
        5.3.3 南京新城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5.3.4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
        5.3.5 南京新城保障房相关政策建议
        5.3.6 南京新城保障房实施建议
        5.3.7 南京新城保障房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新时代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
    6.1 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6.1.1 初始阶段新城保障房的使命与责任
        6.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6.2 新城保障房类型的丰富和创新
        6.2.1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传统新城保障房
        6.2.2 新时代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型新城保障房
    6.3 新城保障房运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6.3.1 从大规模集中建设向分散配建转变
        6.3.2 从国有土地建设向国有和集体土地建设并举转变
        6.3.3 从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化运作模式转变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7.1.1 新城与保障房结合的叠加效应
        7.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广覆盖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7.1.3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现代住宅发展历程及问题
        1.1.2 我国租赁住宅发展
        1.1.3 相关租赁住宅发展
        1.1.4 我国租赁住宅设计建设使用中的问题
    1.2 住宅适应性
        1.2.1 适应性的需求
        1.2.2 适应性的重要性
        1.2.3 适应性的定义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定义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框架
第三章 住宅适应性理论及设计方法
    3.1 住宅适应性的萌芽与探索
    3.2 住宅适应性设计理论研究
        3.2.1 结构层级理论
        3.2.2 开放建筑理论
    3.3 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
    3.4 住宅适应性设计实践
第四章 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及案例研究
    4.1 建立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
        4.1.1 案例分析手法
        4.1.2 层级的分解
        4.1.3 住宅适应性设计体系
        4.1.4 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
    4.2 案例研究
        4.2.1 案例选取
        4.2.2 信息收集
        4.2.3 案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租赁住房适应性设计策略
    5.1 分析和比较
        5.1.1 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分析
        5.1.2 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实现基础与我国租赁住房现状的比较
    5.2 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策略
        5.2.1 租赁住宅适应性物质类设计策略
        5.2.2 租赁住宅适应性物质类设计策略
        5.2.3 多种设计策略结合应用
        5.2.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概述
        6.1.2 研究价值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租赁住房室内空间使用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超老龄社会背景下的既有住宅改造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1.1.2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1.1.3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
        1.1.4 中国超老龄社会背景下的养老模式
        1.1.5 中国既有住宅现状
        1.1.6 发达国家构建居家养老模式的经验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中国居家养老现状
        1.3.2 中国适老化住宅现状
        1.3.3 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适老化住宅现状
    1.4 研究结论
    1.5 课题研究方法
        1.5.1 文献整理法
        1.5.2 实证分析法
        1.5.3 个案研究法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超老龄社会背景下的居住模式分析
    2.1 依据老人的特征进行适老化分级办法
        2.1.1 适老化分级解决办法
        2.1.2 老年人身体状况类型
        2.1.3 老年人身体尺度模型
        2.1.4 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心理诉求
    2.2 老年人居住建筑类型
        2.2.1 机构养老
        2.2.2 社区养老
        2.2.3 居家养老
        2.2.4 适应于中国超老龄社会背景的养老模式
第三章 既有住宅适应于居家养老的问题和可行性对策
    3.1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的优势
        3.1.1 既有住宅改造为适老住宅化对于资源利用的优势
        3.1.2 既有住宅改造为适老住宅化对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优势
        3.1.3 政府政策支持
        3.1.4 既有住宅适老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3.2 既有住宅适应于超老龄化社会的问题
        3.2.1 中国住宅的发展历程及户型演变
        3.2.2 基于"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使用理论
        3.2.3 “住宅全生命周期”下的住宅套型组合模式
        3.2.4 既有住宅适应于不同老年人的生理需求的改造
第四章 既有住宅适老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4.1 正确区分适老化设计与无障碍设计
    4.2 既有住宅所存在的问题
    4.3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原则
第五章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实例分析
    5.1 对于沈阳市某处既有住宅的分析
    5.2 对周燕珉教授为其父母住宅所进行的装修改造的案例分析
    5.3 日本集合型住宅户型分析
第六章 既有住宅适应于居家养老的改造设计方法
    6.1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方案设计
        6.1.1 既有住宅适应于居家养老改造的模拟思维总则
        6.1.2 依据“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住宅空间分布准则
    6.2 既有住宅适应于居家养老的健康住宅改造标准
        6.2.1 住宅WELL标准
        6.2.2 既有住宅适应性改造空气标准
        6.2.3 既有住宅适应性改造水质标准
        6.2.4 既有住宅适应性光照标准
        6.2.5 既有住宅适应性身体性能
        6.2.6 既有住宅适应性安慰设计
        6.2.7 既有住宅适应性改造对于心神的影响
    6.3 既有住宅空间硬设施适老化改造具体实施设计方案
        6.3.1 适老化空间结构、水电及辅助系统设计
        6.3.2 住宅动线、通道、无障碍设计
        6.3.3 适老化配套设施设置
        6.3.4 入户玄关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
        6.3.5 起居室适老化改造设计
        6.3.6 卧室适老化改造设计
        6.3.7 厨房适老化改造设计
        6.3.8 浴室/卫生间适老化改造设计
        6.3.9 阳台适老化改造设计
    6.4 既有住宅适应于居家养老陈设改造具体实施办法
        6.4.1 空间环境对于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6.4.2 适应于适老化的居住空间配色方案
        6.4.3 辅助家具适老化设计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国民公寓——新加坡新住宅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2]21世纪新加坡住房规划实施模式研究[J]. 刘玥,王江萍,任亚鹏. 城市建筑, 2020(28)
  • [3]基于层级化方法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D]. 周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公共租赁住房实态调查的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单思聪.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0(02)
  • [5]工业化理念下的欧洲集合住宅发展研究[D]. 陈冰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极限建筑”启示下的微住宅设计方法论研究[D]. 钱奕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D]. 李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8]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D]. 汤顶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9]租赁住宅适应性设计研究[D]. 王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超老龄社会背景下的既有住宅改造策略[D]. 丁天.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国民公寓 - 新加坡的新住房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