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灰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喻世花[2](2020)在《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自2003年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化,东盟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占到了世界贸易的13%。比邻而居,相似的自然条件、文化、发展阶段,中国与东盟势必会形成更加一体化的大市场,这将为中国和东盟商界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我国企业应抓住契机进入和深化东南亚市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东南亚经历了快速的商业和工业发展,为区域居民带来持续的经济稳定和繁荣,人口已达17亿,GDP接近6万亿美元。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已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加强对水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已越来越受到东南亚各国政府和民间的重视,逐步出台相关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水环境。本文以R水处理公司作为研究对象,R水处理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水处理药剂和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领先企业。通过对其已有的东南亚市场战略进行全面剖析和研究,发现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借助SWOT分析工具,提出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案和对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从而扩大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份额,建立、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盈利能力。首先,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化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面对R水处理公司的东南亚市场战略研究分析做理论基础准备。其次,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现状和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R水处理公司当前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环境分析和SWOT矩阵结果,找到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向,得出战略优化的具体方案和战略优化的保障措施。最后,对前文的分析进行总结,阐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经过深入研究,得出以下5点结论:(1)通过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现状分析,市场战略实施效果不太理想,销售额增长缓慢、新增经销商数量较少、客户粘度下降,必须对现有市场战略进行优化;(2)通过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存在问题分析,发现存在区域间市场拓展不均衡、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产品改良升级速度较慢、经销商合作机制不完善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不充足等问题;(3)通过对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环境分析,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R水处理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发展潜力巨大;(4)为扩大R水处理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和提升品牌影响力,需要实施集中化战略、密集型成长战略、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来实现战略目标;(5)为确保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案有效实施,可采取丰富海外营销渠道、加强国际客户管理、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加强供应链管理、升级管理模式和构建人力资源体系措施,确保优化成功。
张寒[3](2020)在《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倾一县之力,积十年之功,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用最原始的工具“抠”出了一条长达1500公里的“水长城”——红旗渠,一举解决了困扰林县人民数千年的缺水问题。在一锤一钎一炮中淬炼出来的红旗渠精神,早已跨越时空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赞扬红旗渠精神,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本研究以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为主线,通过梳理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探究红旗渠精神生成背后的“精神密码”,挖掘出更彰显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首先,从历史基石、历史境遇以及历史经验出发,挖掘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背景,探寻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其次,从理论维度寻求红旗渠精神是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下生成的问题,挖掘红旗渠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具体来说,民族精神为其生成奠定了精神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指引,党的思想引领激发了林县人民的思想活力,使林县人民实现了行动自觉。最后,从实践维度分析红旗渠精神最终生成的实践要素,探求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其中,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实践根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实践模式,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是实践导向,思虑长远、严谨认真是实践要求,实事求是、躬身垂范是实践保证。在明晰红旗渠精神生成逻辑的基础上,探寻红旗渠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挖掘出其时代价值,即引领人们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再出发;铸牢集体主义,迸发集体伟力;弘扬奋斗精神,凸显奋斗价值;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敬业品质;践行劳模精神,涵养劳动情怀等五重价值。这对于引领人们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动力。
明梓[4](2019)在《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能源的大量消耗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持之一。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能源消费呈现总量大,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特点,形成了不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同时,对能源的不合理开采和低效利用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阻碍经济增长,而且威胁着居民健康。使经济增长摆脱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换言之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现有的解耦研究多针对我国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以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为对象的解耦研究较少。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解耦状态演化及优化研究上。解耦(Decoupling)也被称为“脱钩”,是指由经济活动总量带来的环境冲击减轻,使两者的耦合程度不断降低甚至最终消除耦合关系的过程。这种环境冲击包含物质或能源投入和由物质、能源引起的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因此,解耦研究包含去物质化和去污染化两个角度,本文的研究主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属于去物质化角度。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量化研究,通常需要对两者的解耦状态进行测度。解耦状态反映了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程度,耦合程度越低,两者的解耦状态越好。本文首先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性理论、弹性解耦理论,构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其次,基于该理论框架,通过建立多层次指标体系,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各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驱动方向和程度。再次,本文建立了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的解耦状态测度模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在1996-2016年间的耦合程度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时期两者的解耦状态。最后,根据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和驱动因素,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能源消费量、经济增长量、解耦状态进行情景预测;将改进的解耦优化算法运用于神经网络模型,以能源、经济相关的规划目标为约束,对三者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比优化、预测的结果和输入参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规模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经济规模效应对能源消费的驱动作用为正向,该效应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而能源强度效应为负向驱动,能源消费量的变化将最终影响整体解耦状态。东部地区受能源强度、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镇化效应影响程度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效应分别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产生较大影响;能源结构效应对四个地区的驱动方向和程度均不稳定。第二,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1996-2016年间基本处于弱解耦状态,表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耦合程度有所下降,能源效率提高,然而效率提高的程度有限,能源消费量仍然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研究期内,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解耦状态恶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耦合程度变高,东部和东北地区的解耦状态相对稳定;解耦演化水平是反应解耦状态和演化稳定性的综合指标,1996-2016年间仅有东北地区的演化水平呈上升态势,其余三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三,通过对比解耦优化、基准和政策情景预测的结果及相应输入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提升我国未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状态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创新驱动能力。优化后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指标在2020年和2030年全部超额实现相关规划目标,而情景预测结果仅实现了能源消费规划目标,没有实现经济规划目标;优化后的解耦状态总体优于预测解耦状态,相关政策规划对于提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解耦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在吸收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解耦进行了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创新。一是突破性的构建了用于解耦驱动因素分析的多层次指标体系,提升了解耦因素分解的系统性。二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解耦状态测度模型的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方法,降低了解耦状态测度中对时序区间划分的主观性,提升了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对解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补充。三是将地区差异引入解耦状态预测全国模型,有效提高了模型预测的精确度。四是首次将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解耦优化研究,并对现有的算法进行改进,提升了算法的全局优化性,提高了优化研究中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赵林[5](2019)在《利用电石渣制备水泥的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石渣是工业生产聚氯乙烯、聚乙烯醇、乙炔气等产品过程中,电石水解后产生的废渣。电石渣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直接露天堆放,将占用大量的土地,并污染附近的土壤及水体。利用电石渣制水泥工艺是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提供钙质原料,这种方法技术成熟,下游市场相对广阔,在实现综合利用的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年产电石渣数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的大型化工企业,经常会因上游装置生产负荷调整导致电石渣产量波动,如果调整不当容易造成电石渣胀库或引起水泥产品不合格。因此,能对电石渣的配比进行及时调整又能产出合格水泥意义重大。本课题以某公司2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为例,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且保证回转窑运行工况稳定和产出水泥产品合格时,得出了电石渣和废石灰石配比调整的理论区间,即电石渣配比调整的理论区间为55.5-81.2%,废石灰石配比调整的相应理论区间为0-25.7%。通过收集整理实际生产中10次配比调整的生料化学成分变化情况、产出熟料化学成分及率值变化情况、产出水泥产品质量变化情况,并将收集整理的数据制成表图,对比分析了原料中电石渣和废石灰石的配比调整对水泥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石渣和废石灰石的配比分别在69.2-81.2%和0-12%区间内进行调整时不会引起水泥产品不合格,并在之后的生产中按照此配比进行调整。配比调整后,电石渣和废石灰石基本达到了零排放的标准。平均每年可减少外转渣场的电石渣3000多吨,减少露天堆放的电石渣1000多吨,减少外运废石灰石10000多吨,节约土地3000多平方米,增加各项经济效益140余万元;并且还将之前露天堆放的电石渣逐渐回收配料,到2018年初,已回收700余吨,清理出所占土地2000余平方米,厂区及周边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因此,对电石渣和废石灰石的配比分别在69.2-81.2%和0-12%区间内进行调整达到了预期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汪敬恒[6](2015)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技术现状逐步发展起来的特有氮肥品种,其最终分解产物(NH3、CO2、H2O)都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长期施用不影响土壤质量,是环境友好型氮肥品种之一。由于碳酸氢铵存在着常温下易分解、养分单一、含氮量低(17.1%)等缺点,导致储存、运输和施用成本也相对较高。本文针对碳酸氢铵的缺陷,提出了改变碳酸氢铵理化性状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制备技术和产品,并进行了生物试验验证,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以碳酸氢铵为主要原料,通过配以适量NH4H2PO4、CaSO4·1/2H2O、MgO复合物等,采用一次成型冷挤压造粒工艺,研制出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该工艺在常温下进行,无需添加粘结剂或水,减少了烘干过程,具有流程简单、装备投资省、能源消耗低、生产周期短、无环境污染、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颗粒大小可调(Φ3.0、Φ3.5、Φ4.0、Φ4.5、Φ5.0、Φ5.5 或 Φ6.0mm 等),粒径均一,抗压强度高(≥ 19N),养分多元化(N、Ca、Mg、P、S等),有效成分较碳铵高(≥ 23%)、肥效期长(~100d)。产品具有便于贮藏、运输和施用,长期存放不结块、缓释、抗淋溶等优点,同时还克服了普通碳酸氢铵易吸湿结块或施用不当造成的分解流失等缺点。2、确定了促进碳酸氢铵氮素缓释的磷酸一铵、磷石膏、氧化镁复合物在物料中的比例为4%、2%、6%,依据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和遴选原则,该复合添加剂同时满足了对物料具有物理化学干燥作用,混合物的临界湿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混合后物料具有较好流动性和良好的粒化成型效果,材料价格低廉、不致产品成本升高,复合物组成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更使该产品具有较好的增产作用。3、制定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产品标准(HG/T4218-2011),探索并确立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总氮及相关成分的检测方法,其测定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为产品的质量监督提供了依据。4、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缓释的机理研究表明,将磷酸一铵、磷石膏、氧化镁等复合物按一定比例和工艺方法与碳酸氢铵混配,经无烘干挤压成型工艺制粒后,通过混合物料间的物理化学过程,使物料中的游离水含量降低了 40.0%--49.8%,有效减缓了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中氮素的释放速率。其机制可分为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即新产生的物质(复合盐:NH4Mg PO4)和原碳酸氢铵晶体表面的游离水转化为结晶水[NH4MgPO4·6H2O(NH4HCO3)、CaSO4·2H2O(NH4HCO3)];范德华力或分子间力的作用;形成的分子较大的六水磷酸镁铵及二水硫酸钙包裹或覆盖于碳酸氢铵结晶表面,隔绝了空气与碳铵的接触面,抑制了碳铵重新吸收水分的可能性。5、通过在25℃和30℃下恒温培养,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和尿素在水溶液中的溶出速率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培养时间增加,两种肥料在水溶液中的氮素均呈线性增加趋势。在水溶液中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铵态氮积累量和氮素养分总积累量低于尿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缓释效果;在土壤中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铵态氮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始终低于尿素,表明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在施入土壤后,无机氮素释放速率相对较低,从而达到肥料氮素缓释和延长肥效的效果。6、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小麦穗长和结实小穗比对照分别高10.9%和10.6%,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比对照分别高14.5%、10.0%和14.2%,植株叶片和根系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着增加,MDA含量显着降低,同时发现该处理下小麦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在不同的生育期根系生物量和根系活力均显着大于对照;研究还发现小麦不同生育期内氮和钾的积累规律相似,表现为逐渐增加,而磷的积累在灌浆期表现出降低趋势;成熟期小麦植株体内氮和磷的分布规律为籽粒>叶片>茎和叶鞘,钾的分布规律表现为茎和叶鞘>叶片>籽粒。7、玉米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和尿素处理的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叶片SPAD、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氮素积累均高于对照以及与之相比的其它氮肥类型,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着高于其它氮肥类型。施用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比对照增产3595kg·hm-2,相对纯收入最高,每公顷达4352.9元。8、小麦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能显着提高小麦干物质、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实现小麦增产,最终提高氮肥利用率。在开花后同一时期,小麦旗叶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指标中的Fv/Fm、ΦPSⅡ、qP也均高于对照。不同氮肥类型对后茬作物(玉米)产量影响的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下茬玉米产量的影响显着高于其它类型氮肥,主要是通过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增加产量。几种不同类型氮肥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肥效高低顺序为:尿素>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有机肥(牛粪,基施)与普通碳铵>多元素碳铵粉肥>普通碳铵。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尿素之间差异不显着。与其他类型氮肥相比,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相对纯收入最高,每公顷达到2843.1元。综上所述,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制备技术,确定了促进碳铵缓释的辅料磷酸一铵、磷石膏、氧化镁复合物的比例;揭示了该复合物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作用促使碳铵长效的机制;研究了其氮素在水和土壤中的释放规律及其释放规律与作物(小麦、玉米)氮素需求的同步关系;突破了传统的《各种肥料混合施用表》中碳酸氢铵与其他肥料品种不可混配性的学说,作为一种肥效好、投入低、生态友好的新型肥料,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研究对进一步开发碳酸氢铵的肥料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周清浩[7](2005)在《新型建筑材料》文中认为9.1 概述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新型建筑材料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这里要说明的是,新型建筑材料并不是具体指某种和某些建材,它是随着材料的不断进步而推陈出新的。本章所涉及的新型建材主要是近年来产业发展比较快,对我国建筑业、交通业、市政业等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材料,新型建筑材料发展速度的快慢、品种多少、质量优劣、配套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改善我国城镇职工住房条件,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顾强,廉莉[8](2005)在《2004年非国有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展望》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一年。随着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初步遏制。全国非国有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的发展态势,经济自主增长活力不断增强。同时,非国有经济发展中仍面临一些矛盾和困难,需继续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
郑水林[9](2005)在《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发展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各类非金属矿物粉体的年总产量接近2亿t,已经在高技术新材料产业以及造纸、塑料、橡胶、涂料、建材、冶金、轻工、化工等传统产业及环保产业得到广泛应用,加工技术也有了显着进步。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非金属矿物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应用性能为目的,发展新工艺和新设备,节约资源和能源。
李长林[10](2004)在《江苏省造纸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情况及2004年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对2003年江苏省造纸工业的产量、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2004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石灰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市场战略相关理论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竞争战略理论 |
2.1.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3 战略分析方法 |
2.2 国际化相关理论 |
2.2.1 国际化阶段理论 |
2.2.2 国际化进入模式理论 |
第3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现状分析 |
3.1 R水处理公司概况及国际市场发展历程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国际市场发展历程 |
3.2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的现状 |
3.3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区域间市场拓展不均衡 |
3.3.2 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
3.3.3 产品改良升级速度较慢 |
3.3.4 经销商合作机制不完善 |
3.3.5 国际化人才储备不充足 |
第4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环境分析 |
4.1 R水处理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R水处理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
4.2.1 新进入者威胁 |
4.2.2 供方议价能力 |
4.2.3 买方议价能力 |
4.2.4 替代品威胁 |
4.2.5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3 R水处理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3.1 德国朗盛 |
4.3.2 印度ABCIL |
4.3.3 中国YR |
4.4 R水处理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4.1 组织结构 |
4.4.2 财务状况 |
4.4.3 人力资源 |
4.4.4 技术能力 |
4.4.5 企业文化 |
第5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 |
5.1 R水处理公司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5.1.1 优势(S) |
5.1.2 劣势(W) |
5.1.3 机遇(O) |
5.1.4 威胁(T) |
5.1.5 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5.2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目标 |
5.3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方案 |
5.3.1 集中化战略 |
5.3.2 密集型成长战略 |
5.3.3 品牌战略 |
5.3.4 人才战略 |
第6章 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的实施与保障 |
6.1 丰富海外营销渠道 |
6.1.1 加强线下渠道建设 |
6.1.2 完善线上渠道系统 |
6.2 加强国际客户管理 |
6.2.1 加强大客户管理水平 |
6.2.2 提升老客户维护效果 |
6.2.3 提高新客户开发能力 |
6.2.4 优化CRM管理系统 |
6.3 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 |
6.3.1 积极推广自有品牌 |
6.3.2 提升产品质量 |
6.3.3 健全产品国际认证和商标注册 |
6.4 加强供应链管理 |
6.4.1 建立多渠道供应商 |
6.4.2 发展代工合作伙伴 |
6.4.3 缩短出口交货时间 |
6.5 升级管理模式 |
6.5.1 改革组织结构 |
6.5.2 优化内部流程 |
6.6 构建人力资源体系 |
6.6.1 盘活人力资源 |
6.6.2 夯实员工培训 |
6.6.3 完善薪酬体系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历史基石:精神生成的渊源 |
一、行健自强的“太行山”形象 |
二、勤恳踏实的“老黄牛”品格 |
第二节 历史境遇:精神孕育的土壤 |
一、复杂的地质地貌 |
二、恶劣的气候条件 |
三、悬釜待炊的苦难生活 |
第三节 历史经验:精神萌发的根基 |
一、渴则思变的艰苦抗争 |
二、数百年的水利建设 |
三、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兴起 |
第二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理论逻辑 |
第一节 民族精神奠定精神基调 |
一、积淀于伟大创造精神的深厚底蕴 |
二、根植于伟大奋斗精神的坚实土壤 |
三、传承于伟大团结精神的优良传统 |
四、奋进于伟大梦想精神的接续指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指引 |
一、坚定人民立场,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
二、确定实践群体,解决依靠谁的问题 |
三、认定科学方法,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激发行动自觉 |
一、优良传统奠定坚实基础 |
二、思想动员凝聚奋斗力量 |
三、争先创优激发干事热情 |
第三章 红旗渠精神生成的实践逻辑 |
第一节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实践主体 |
一、审时度势、不等不靠的干劲 |
二、克勤克俭、勇于创造的巧劲 |
三、不弃不怨、攻坚克难的拼劲 |
第二节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实践模式 |
一、全员上阵、同心向前的合作 |
二、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奉献 |
三、顾全大局、倾囊相助的无私 |
第三节 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实践导向 |
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气魄 |
二、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意识 |
第四节 思虑长远、严谨认真的实践要求 |
一、恪尽职守、思虑长远的态度 |
二、稳扎稳打,严谨周密的作风 |
第五节 实事求是、躬身垂范的实践保证 |
一、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的信念 |
二、躬身垂范、清正廉洁的示范 |
三、凝心聚气、冲锋在前的担当 |
第四章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理想信念坚如磐,不忘初心再出发 |
一、“渠心”诠释初心,树牢信念不动摇 |
二、“渠史”凝聚共识,坚定自信跟党走 |
三、“真理”提供动力,接续前进担使命 |
第二节 铸牢集体主义,迸发集体伟力 |
一、彰显制度优势,强信心聚民心 |
二、重视集体利益,促团结助发展 |
第三节 弘扬奋斗精神,凸显奋斗价值 |
一、阐扬长期奋斗,树立奋斗幸福观 |
二、发扬艰苦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
三、激扬共同奋斗,强化协作意识 |
第四节 发扬工匠精神,锻造敬业品质 |
一、匠德激发能量,倡导敬业乐业 |
二、匠魂雕琢细节,追求精益求精 |
三、匠心引领未来,培养创新意识 |
第五节 践行劳模精神,涵养劳动情怀 |
一、树立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
二、传扬劳动最光荣,培育正确劳动观 |
三、推崇无私忘我,激励矢志奉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记录(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能源领域因素分解研究 |
2.1.1 拉氏指数分解的应用研究 |
2.1.2 迪氏指数分解的应用研究 |
2.2 能源领域解耦研究 |
2.2.1 解耦状态测度方法研究 |
2.2.2 解耦实证研究 |
2.3 能源领域优化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 相关概念 |
3.1.1 能源和能源消费 |
3.1.2 经济增长 |
3.2 理论基础 |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2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性理论 |
3.2.3 弹性解耦理论 |
3.3 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解耦的理论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驱动因素研究 |
4.1 解耦驱动因素分析方法 |
4.1.1 因素分解模型 |
4.1.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 解耦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全国层面的因素分解 |
4.2.2 地区层面的因素分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分析 |
5.1 耦合程度测度方法改进 |
5.1.1 耦合程度测度方法的研究背景 |
5.1.2 基于动态自适应时间采样的解耦状态测度模型构建 |
5.1.3 解耦状态判别改进 |
5.2 解耦状态的总体演化分析 |
5.2.1 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现状 |
5.2.2 总体演化趋势分析 |
5.3 解耦状态的地区性演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解耦优化研究 |
6.1 解耦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6.1.1 解耦优化基本原则 |
6.1.2 解耦优化目标 |
6.2 解耦状态的情景预测 |
6.2.1 预测模型设计 |
6.2.2 情景描述以及模型输入 |
6.2.3 预测结果分析 |
6.3 解耦优化算法改进 |
6.3.1 差分进化算法及其研究现状 |
6.3.2 基于种群适应值的差分进化算法及其改进 |
6.3.3 改进优化算法对比试验 |
6.3.4 解耦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6.4 解耦优化结果分析及展望 |
6.4.1 优化结果分析 |
6.4.2 基于优化结果的发展策略展望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利用电石渣制备水泥的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石渣的性质 |
1.2 电石渣的利用现状 |
1.3 电石渣制水泥的发展现状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产工艺概述及原料配比调整前的生产情况 |
2.1 电石渣和石灰石在回转窑中的反应原理 |
2.2 原辅材料来源及其化学组成 |
2.3 生产流程及控制条件 |
2.3.1 生产流程 |
2.3.2 烧成系统主要控制参数 |
2.4 产品水泥采用的质量标准 |
2.5 入窑原料按照设计配比进行配料时的生产情况 |
2.5.1 回转窑原料配比、生料化学成分 |
2.5.2 产出的熟料化学成分、熟料率值、熟料矿物组成 |
2.5.3 产出的产品水泥质量 |
第三章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的配比分析 |
3.1 水泥熟料率值 |
3.2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的配比和熟料率值的关系 |
3.2.1 各原料化学组成及原始设计的配比 |
3.2.2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的配比和熟料率值的函数关系 |
3.3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的合理区间 |
3.4 实际生产中电石渣与废石灰石的配比调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3.4.1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1 |
3.4.2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2 |
3.4.3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3 |
3.4.4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4 |
3.4.5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5 |
3.4.6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6 |
3.4.7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7 |
3.4.8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8 |
3.4.9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9 |
3.4.10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10 |
3.5 电石渣和废石灰石配比调整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
3.5.1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的配比调整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
3.5.2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的配比调整对水泥质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后的实际应用效果 |
4.1 电石渣与废石灰石配比调整前后的生产情况对比 |
4.2 配比调整后的生产效果分析 |
4.3 环境效益分析 |
4.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氮肥工业发展及现状 |
1.2 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1.3 我国氮肥施用状况 |
1.3.1 我国氮肥消费施用现状 |
1.3.2 我国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2.1 氮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流失严重 |
1.3.2.2 氮肥养分释放不可控 |
1.3.2.3 氮肥养分施用不平衡 |
1.4 我国独有氮肥品种—碳酸氢铵性能优劣分析 |
1.5 合成氨与碳酸氢铵的生产与利用 |
1.5.1 合成氨生产及其物化特性 |
1.5.2 合成氨的利用与碳酸氢铵生产 |
1.5.2.1 合成氨的利用 |
1.5.2.2 碳酸氢铵的生产 |
1.5.2.3 碳酸氢铵发展历程及历史作用 |
1.5.2.4 碳酸氢铵的市场现状 |
1.5.2.5 碳酸氢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 |
1.5.3 研究现状、碳酸氢铵改性产品及存在问题 |
1.5.3.1 碳酸氢铵改性产品 |
1.5.3.2 碳酸氢铵改性产品存在的问题 |
1.5.4 解决碳酸氢铵弊端的途径 |
1.5.4.1 解决碳酸氢铵弊端的思路 |
1.5.4.2 解决碳酸氢铵弊端的途径 |
1.5.5 升级换代产品——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问世及特点 |
1.5.5.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究开发 |
1.5.5.2 提高碳铵稳定性的原理 |
1.5.5.3 碳铵稳定剂的遴选原则 |
1.5.6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
1.6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 |
1.6.1 社会效益分析 |
1.6.1.1 避免碳铵生产装置报废和人员失业的效益 |
1.6.1.2 农业效益 |
1.6.1.3 农业生产的直接效益 |
1.6.1.4 提高氮素利用率和节约用肥的效益 |
1.6.1.5 节约劳动力投入的效益 |
1.6.2 生态效益分析 |
1.6.2.1 节约大量煤炭消耗费用 |
1.6.2.2 减少粉煤灰和煤渣排放的巨大贡献 |
1.6.2.3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及对全球碳减排的巨大贡献 |
1.7 本研究工作的意义及其内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研究目标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氮素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制备 |
2.1.3.1 制备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
2.1.3.2 复合稳定剂的遴选与配比优化试验 |
2.1.3.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游离水含量比较 |
2.1.3.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指标测定 |
2.1.3.5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性能比较 |
2.1.3.6 产品技术指标及其变化 |
2.1.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氮素测定 |
2.1.4.1 测定原理 |
2.1.4.2 测定方法 |
2.1.4.3 测定结果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复合稳定剂的遴选与配比优化 |
2.2.1.1 不同添加材料与碳酸氢铵混配后的物理状态变化 |
2.2.2 制粒工艺选择优化 |
2.2.3 制粒设备改制优化 |
2.2.4 复合稳定剂添加工艺方法 |
2.2.5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游离水含量比较 |
2.2.6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与普通碳铵性能比较 |
2.2.6.1 稳定性比较 |
2.2.6.2 溶解(缓释)效果比较 |
2.2.6.3 肥效期(提高氮肥利用率)比较 |
2.2.6.4 抗结块性比较 |
2.2.7 产品技术指标及其变化 |
2.2.7.1 产品技术指标 |
2.2.7.2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的变化 |
2.2.7.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长效碳铵、普通碳铵产品质量及经济技术指标对比 |
2.2.8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的测定方法 |
2.2.8.1 对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的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试验结果 |
2.2.8.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总氮含量试验结论分析 |
2.2.9 工业经济效益预测分析 |
2.3 讨论 |
2.3.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研制 |
2.3.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缓释机制 |
2.3.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推广应用前景 |
第三章 室内培养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氮素释放规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中溶出率试验 |
3.1.2 土壤恒温培养试验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在水中的养分释放特征 |
3.2.1.1 水中铵态氮释放特征 |
3.2.1.2 水中无机氮释放特征 |
3.2.1.3 水中酰胺态氮释放特征 |
3.2.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 |
3.2.2.1 土壤中铵态氮释放特征 |
3.2.2.2 土壤中无机氮释放特征 |
3.2.2.3 土壤中酰胺态氮释放特征 |
3.3 讨论 |
第四章 盆栽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方法 |
4.1.2.1 氮磷钾含量测定 |
4.1.2.2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4.1.2.3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4.1.2.4 根系活力的测定 |
4.1.2.5 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收获指数计算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分析 |
4.2.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植株体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膜脂过氧化影响 |
4.2.1.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SOD、POD和CAT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4.2.1.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叶绿素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影响 |
4.2.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植株根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影响 |
4.2.2.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4.2.2.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
4.2.2.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
4.2.2.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磷素积累的影响 |
4.2.2.5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钾素积累的影响 |
4.2.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成熟期氮磷钾在小麦植株不同器官分配的影响 |
4.2.3.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氮素分配的影响 |
4.2.3.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磷分配的影响 |
4.2.3.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钾素分配的影响 |
4.2.3.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4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 |
4.2.4.1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群体变化的影响 |
4.2.4.2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
4.2.4.3 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田间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方法及项目 |
5.1.2.1 产量与植株全氮 |
5.1.2.2 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测定 |
5.1.2.3 SPAD值测定 |
5.1.2.4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5.1.2.5 光合速率测定 |
5.1.2.6 相关指标计算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类型氮肥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5.2.2 不同类型氮肥对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5.2.3 不同类型氮肥对玉米叶片SPAD的影响 |
5.2.4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2.5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
5.2.6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积累的影响 |
5.2.7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田间条件下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氮肥后茬效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测定方法及项目 |
6.1.2.1 产量及干物质重 |
6.1.2.2 旗叶光合速率测定 |
6.1.2.3 旗叶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测定 |
6.1.2.4 旗叶SPAD值测定 |
6.1.2.5 植株全氮含量测定 |
6.1.2.6 参数计算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6.2.2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6.2.3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
6.2.4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6.2.5 不同类型氮肥对小麦旗叶SPAD值的影响 |
6.2.6 不同处理对小麦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2.7 不同处理的后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已经(待)发表论文及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 |
致谢 |
附件 |
(9)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现状 |
2 中国非金属矿物粉体加工技术现状 |
2.1 粉碎分级 |
2.2 选矿提纯 |
2.3 表面改性 |
2.4 其他 |
3 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 |
3.1 发展动态 |
3.2 发展趋势 |
(10)江苏省造纸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情况及2004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江苏省造纸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情况 |
1.1 机制纸及纸板总产量完成情况 |
1.2 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
1.3 纤维原料使用情况 |
1.4 主要新建项目完成情况 |
1.5 整体产品质量提升情况 |
1.6 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
2 江苏省造纸工业2004年展望 |
2.1 第二轮大规模投资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
2.2 国际商品木浆价格节节攀升将影响江苏省纸业今年经济效益的增长 |
2.3 电力紧缺将是制约江苏省今年纸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
2.4 2004年江苏省造纸工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
四、石灰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4年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R水处理公司东南亚市场战略优化研究[D]. 喻世花. 西南大学, 2020(05)
- [3]红旗渠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D]. 张寒.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中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耦合程度时空演化及解耦优化研究[D]. 明梓.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5]利用电石渣制备水泥的工艺优化研究[D]. 赵林.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多元素长效碳铵颗粒肥的研制及其在小麦—玉米轮作中的效应研究[D]. 汪敬恒. 南京农业大学, 2015
- [7]新型建筑材料[A]. 周清浩.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 2005
- [8]2004年非国有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展望[A]. 顾强,廉莉.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2(2004), 2005
- [9]非金属矿物粉体工业发展现状[J]. 郑水林.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5(02)
- [10]江苏省造纸工业2003年经济运行情况及2004年展望[J]. 李长林. 中华纸业, 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