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2150:逃离蓝色行星(论文文献综述)
何钧辉[1](2021)在《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文中认为科幻小说由西方进入中国已过百年,但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十分坎坷。一直到199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作家群体逐渐扩大、写作风格多样和表现内容扩大等趋势。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不仅表现出想象力的恢宏美感,还有着对人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下的生存状态的描写和思考,这是与主流文学所不同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作为切入点,选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及作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背景以及时代环境,对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流浪呈现、叙事特征、文化意蕴和发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对象以及“流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目前学界有关中国科幻小说与“流浪”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五章内容:第一章是梳理和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身体流浪呈现。身体流浪是小说中的流浪者主动或被动离开原本居所而去往他处的一种物理状态的离移,依据流浪的物理方式不同可分为空间的流浪和时间的流浪。第二章是梳理和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精神流浪呈现。精神流浪是相对于身体流浪而存在于流浪者精神层面的一种内在体验方式,是内在感受对外在环境的游离,且在身体流浪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精神流浪感受,主要有身体流浪之前的精神隔阂、身体流浪途中的自我焦虑和身体流浪后对家园的疏离。第三章是分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叙事特征。与主流文学相比,新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流浪书写在叙事特征上既有相同,也有其独特的方面。小说中流浪人物的塑造往往由行为个体上升到人类种群形象而表现出来,流浪时空的宏大设定又与渺小的流浪者群体相冲突,流浪情节是流浪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平衡的结果,流浪叙述风格悲剧的同时又凸显了人的崇高。第四章是分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文化意蕴。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体现出了对人类起源、目的和最终命运的探寻。在流浪过程中,流浪者的遭遇展现出了人物坚韧的生命意识。在踏上流浪之途后,他们抑制不住对家园故土的思念,家园是支撑他们继续生存的精神归属。同时,流浪是人生存的常态表现,是不可回避的必然命运。第五章是分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发生原因。流浪是人类史前的一种深刻记忆,也是一种文学母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幻小说的流浪书写是对中国文学流浪传统基因的延续。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在科技的激流中失了根,这种失根感进一步转化成了流浪情绪。而科技的进步让人们望向了未来,对未来人类将走向何方的思考常常是科幻作家和研究者探讨的问题,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这种思考的产物。结语部分是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时期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作出评价和总结。
刘靖怡[2](2020)在《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转移轨道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小行星取样返回是深空探测的热点。轨道设计是开展深空探测任务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的转移轨道优化设计问题。针对日心直接转移轨道的设计问题,利用两脉冲转移和三脉冲转移进行取样返回任务转移轨道设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采用经典Lambert轨道转移算法和三脉冲转移方法,对发射窗口、逃逸状态、任务时序进行数值寻优,获得往返于小行星的速度增量,形成小行星取样返回轨道转移方案;(2)针对化学推进转移轨道,设计了以探测器干重为优化指标的轨道转移方案。通过求解直接转移获得转移速度增量,结合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得到探测器干重并使其最大化,有效地提升了探测器干重,扩大了小行星遴选范围;(3)建立了剩余质量-转移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和速度增量-转移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有效地分配了轨道转移时间与停留在小行星上的科学探测时间,为任务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针对具有一定倾角和偏心率的目标小行星,研究了采用天体借力的日心转移轨道的设计问题。建立了含有深空机动的天体借力转移的模型,对发射窗口、飞行时序进行数值寻优,获得取样返回转移轨道的速度增量,形成小行星取样返回轨道转移方案。通过建立并求解含有深空机动的日心借力飞行转移模型,有效地降低了轨道转移途中的速度增量。针对地心逃逸段轨道的设计,研究了采用月球借力逃逸转移的轨道设计方法,探讨了月球借力的作用。按照发射能量高低、月球借力次数的不同进行了如下三方面的研究:(1)针对高能发射情况,利用正向拼接、反向拼接两种方法建立了月球单次借力逃逸转移的基本模型。通过反向拼接法的应用,发现了月球借力逃逸可以有效降低发射能量,但是不会降低最优日心转移轨道的速度增量;得出了月球借力可以摆脱直接逃逸方式对于逃逸方向角的约束的结论。同时开展了高能发射情况下,以探测器干重为优化指标的月球借力逃逸转移轨道优化设计,有效提升了转移至部分小行星的最大干重;(2)针对低能发射情况,利用圆锥曲线几何性质、开普勒轨道特性,系统研究了共振型、backflip型、coplanar型月球双借力逃逸轨道的求解方法。建立了月球双借力日心化学推进转移模型和电推进转移模型,比较了低能发射两种推进模式下,不同月球双借力转移模型的效果,形成了共振比为2的月球双借力逃逸电推进轨道转移方案;(3)针对低能发射化学推进模式下,月球借力逃逸转速度增量过大的问题,建立了有脉冲辅助的月球借力发射转移模型,有效地降低了全程转移的速度增量,减少燃料消耗,从而增加航天器的干重。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侯琨[4](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研究说明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黄金明[5](2019)在《溯源记》文中指出一我睁大眼睛,从一场昏睡中醒来。我摆脱了一场漫长而恐怖的梦魇,余悸未了,但也有新生的喜悦,就像凤凰涅盘或死而复生,是的,我又一次诞生了。我神清气爽,又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我像一个婴孩,内心干净如一张白纸。就算我不是再世为人,也是脱胎换骨。但纵使我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和十二因缘,那些前世的记忆亦无迹可寻。我惘然地望着身边的女人,她约摸二十四、五岁。她温柔地
张启[6](2019)在《影片《流浪地球》的视觉架构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科幻史诗类影片中,视觉架构已成为彰显影片美学理想与独特审美格调的重要环节,电影创作者通过视觉架构将影片的宏大叙事映入观看者内心,达成影片叙事与视觉融合,经由奇幻视觉体验带来的感官沉溺与价值认同也成为科幻史诗类影片的目标与追求。本文以影片《流浪地球》为探讨对象,通过对影片视觉架构的策略研究,分析其中视觉架构策略与影片叙事、人文语境、自然奇观的内在关联。
王艳妃[7](2019)在《死亡隽永:影片《流浪地球》的末日美学呈现》文中提出人类对末日的臆想丰富了文学与艺术的美学维度,同时也扩展了电影的语言边界。2019年初,影片《流浪地球》异军突起,获得了观众与媒体的热议。作为一部展现末日浩劫的影片,《流浪地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末日灾难类型电影的创设围限,使原本囿于困局中的灾难电影跳脱出惯有程式,这也使得本片并不流俗于以往灾难片,奇特的末日臆想辅以震撼的灾难视觉图景勾勒出人类终极绝境下的浩劫之殇,使影片呈现出深沉的末日美学基调。
傅帅[8](2019)在《基于iPATH模型的日冕物质抛射驱动激波加速粒子的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人类航空事业蓬勃发展,深空探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地空间高能粒子辐射环境对人类航空航天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高能粒子在行星际空间中加速与传播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并已成为日地空间物理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行星际空间中充斥着多种高能粒子,包括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EP)、银河宇宙线(Galactic Cosmic Ray,GCR)、异常宇宙线(Anomalous Cosmic Ray,ACR)等。缓变型SEP事件因持续时间长、强度高、引发的危害巨大而备受关注,对其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与科学意义。在不考虑太阳风沿经度方向变化的前提下,本文利用黄道面内的二维日球层粒子加速与传播模型(improved Particle Acceleration and Transport in the Heliosphere,iPATH),研究了背景太阳风达到径向稳态时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驱动激波对行星际空间中粒子的加速及传播过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在黄道面内对一次理想快速CME(~1500 km/s)驱动的激波加速粒子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激波面上的激波参数(压缩比,速度,激波角θBN)和粒子最高能量。结果表明,激波参数的变化显着依赖于经度变化,鼻区附近的激波速度最快,强度最强,对粒子的加速效率也最高。随着CME向外传播,激波速度逐渐降低,强度也在逐渐减弱。不同空间位置处粒子强度-时间曲线和能谱的模拟结果与飞船/卫星观测到的SEP经向扩展以及SEP衰减阶段的“蓄水池”特征基本一致;(2)对发生在2012年7月23日的一次强度极强、速度超快的CME事件进行了模拟。这次事件由STEREO-A、STEREO-B和ACE卫星联合观测,CME中心朝向STEREO-A卫星,另外两颗卫星基本未受影响。模型结果给出了三颗卫星所在位置的质子强度曲线。模拟结果中,STEREO-A位置的粒子强度曲线量级和演化趋势都比较接近STEREO-A/HET仪器的观测,激波到达与离开STEREO-A的时间也与观测吻合;对于在ACE和STEREO-B位置处质子通量的模拟在趋势上也与观测基本吻合。但对SEP观测上的某些细节特征,模型尚无法准确描述,这可能是由于给定的背景太阳风过于理想化或者某些粒子加速过程未在模型中得到准确描述;(3)基于iPATH模型,研究了类太阳恒星自转速度对CME驱动激波加速粒子的影响。对模拟的激波鼻附近粒子最高能量的分析表明,在0.8AU以内,恒星转速越快,激波加速粒子所能达到的最高能量越高;超过0.8 AU时,不同恒星转速对激波加速粒子的影响都存在一个62°的激波角临界值,当激波角超过这个临界值时,最高能量曲线迅速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激波角较小时(θBN<62°),粒子以平行扩散为主,而激波角较大时(θBN>62°),粒子以垂直扩散为主。粒子总扩散系数κ=κ‖CoS2θBN+κ⊥sin2θBN,随着θBN变大,cosθBN在减小,sinθBN在增大,所以κ‖对κ的贡献在减弱,κ⊥的影响在增强。但是,κ与θBN实质上是非线性耦合的,无法直接由θBN的大小判别是κ‖还是κ⊥对κ起决定性作用。另外,粒子强度曲线与能谱的模拟结果也存在显着地转速依赖性。对于同一位置的观察者,恒星转速越快,它看到的粒子强度曲线上升就越缓慢,反之则越快。这是因为恒星转速的快慢会影响背景磁场位型和激波位型,导致同一观察者通过磁力线与激波面相连的位置不同;(4)抵达日球层的GCR粒子不仅能够为CME激波加速提供大量的高能种子粒子,而且还是太阳活动低年主要的高能粒子辐射源。利用ACE/CRIS仪器的GCR重离子观测数据,改进了 Zhao and Qin(2013)构建的预测年平均GCR重离子能谱模型(ZQ13模型),新模型能够提供时间精度更高的月平均预测结果。与ZQ13模型类似,新模型也包含三个关键参数:强度调制参数α(t)、平均积分强度比百分数p(t)、能谱形状函数η(t)。利用滞后相关分析法,新模型分别考虑了太阳活动奇数周与偶数周GCR对太阳黑子数(SSN)的最佳滞后时间。太阳活动奇数周中,α(t)、p(t)、η(t)对SSN的滞后时间分别为14、15、20个月,偶数周对应的滞后时间分别为6、4、10个月。利用历史SSN的观测,重建了1975-1996年碳元素和铁元素的微分通量,结果和IMP-8卫星的观测吻合;利用新模型模拟了1998-2018年24种GCR重离子的微分通量,并与ACE/CRIS的观测进行比较,模拟结果的绝对误差为14.5%,预测效果显着优于国际上常用的CREME2009模型(31.4%)。
朱莹洁[9](2019)在《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科幻小说影视化的愈演愈烈,科幻小说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科学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也成为亟需引起重视并得以研讨的问题。二十世纪末,叙事作品研究出现伦理学转向,新生代科幻小说作家也凭借丰富优秀的创作崭露文坛,其作品对“人应该怎样生活”等关切伦理价值观念的问题进行论述,并通过独特的叙事策略予以展现。本文以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跨学科的叙事伦理研究方法,就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的作品作具体的文本分析,探究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开拓的伦理向度,以及为更好地表现伦理问题所运用的叙事策略。第一章主要分析新生代科幻小说对叙事作品伦理向度的拓展,集中论述其所呈现的“人类干预”的科技伦理与“人类共同体”的全球伦理。重点分析人类因素介入为生命科学、神经科学领域带来突破的同时所引起的伦理困境,并揭露新生代科幻小说家对构建人类共同体的全球伦理的向往,以及尚存在难度的伦理前提。第二章重点挖掘新生代科幻小说在表现伦理问题时所运用的叙事策略,结合伦理相对主义的概念指导,观察小说在叙事态度、立场、视角等方面的转换;关注特色鲜明、多元变换的叙事时空表现,探索时空的跨越式叙事与失真性变形对伦理问题呈现的正向作用,思考新生代科幻小说对历史、真实等固有观念的颠覆革新。第三章以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三位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的作品为直观的观察对象,结合具体文本对主要作家作品的叙事伦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小说中叙事因素与伦理思维的相互成就,从而有针对性地了解新生代科幻小说的多元色彩。
刘玉环[10](2018)在《从故国想象的失落到精神家园的建构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意识及其写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散”的原意指植物借种子或花粉的传播而繁衍生长;自《旧约》出现以来,“流散”专用于形容犹太人被迫背井离乡的状态;在现代时期,即全球化时代,“流散”指任何长期在传统家园之外生活、但又割不断与家园联系的人。作为流散现象的伴生物,“流散写作”或“流散文学”指流散作家创作的体现出“流散意识”的作品。“流散作家”即具有流散经历的作家,“流散意识”即流散者对自己身处故国与居住国之间越界生存状态的认识。在全球化时代,随着流散现象剧增,流散文学蓬勃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作为“在波斯出生-在罗德西亚长大-战后回伦敦居住的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属于全球化时代的流散者。本文以莱辛的流散经历为主线,探索莱辛流散意识的成因及其流散类型转变过程中流散意识内涵的演变轨迹。莱辛的流散意识源于家庭的馈赠、教育的影响、阅读的熏陶和非洲现实的触动。莱辛出生在“行走的摇篮里”,尚未出生便被父母带上殖民之路;在受教育过程中,莱辛不得不在寄宿学校之间奔波,从而“在流散过程中学会了流散的技巧”;阅读照亮了莱辛孤寂的流散生活,特别是文学滋养了莱辛对全人类苦难的同情、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注;在非洲大地的漫游使莱辛认识到人是宇宙有机体的一员,在共产主义小组的经历促使莱辛打破界限,踏上追求“人类大家庭”的流散之旅。罗宾·科恩按照流散者离开家园的动机将流散分为以古犹太被迫流散为代表的“古典流散”和全球化时代出于主动的“现代流散”,莱辛属于现代流散者。同时,按照“第三文化儿童”理论,根据莱辛离开的家园,莱辛先后属于“帝国流散者”、“非洲流散者”和“世界流散者”。作为南非英国殖民者的后代,青少年莱辛属于“帝国流散者”,其流散意识表现为对故国英格兰这一“根的神话”信疑参半。一方面,受父母所影响,莱辛对英国怀着根的情结;另一方面,作为南非新一代白人,莱辛又不时对这种“根的神话”进行质疑和消解。二战结束后,莱辛离开土生土长的非洲来到英国,同时遭到南罗德西亚政府禁入,成为“非洲流散者”。此时,其流散意识表现为将根据记忆、根据需要建构的“过去的非洲”当作想象的家园,将眼前“现在的英国”当作他乡。从1969年小说《四门城》的发表开始,莱辛逐渐在科幻小说创作中体现出“去疆界化流散者”的流散意识,即超越了对有固定疆界所指的家园的追求,借助想象跳出九天云外,在广阔的宇宙中审视人类历史的走向,探索人类家园的边界。此时莱辛在想象中离开的家园是整个世界,因此本文以莱辛离开的家园为依据,称此时的莱辛为“世界流散者”。实际上,“流散意识”就是“家园意识”,表现为对居住国的疏离、对理想家园的向往。由于流散类型不同,流散者的理想家园可能是留在身后的故国,也可能是前方的“希望之乡”。在莱辛的流散类型演变过程中,其流散意识的内涵正体现为从对故国的频频回顾到对精神家园的主动探寻。青少年莱辛对故国英格兰怀着回归渴望;战后莱辛仅仅将土生土长的非洲当作精神寄托之所;后期莱辛则拒绝扎根于任何土地,在创作中借助想象奔向“伟大的前方”,追逐“更绿的牧场”。纵观其流散历程,莱辛流散意识的色彩体现出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具有积极流散意识是全球化时代流散作家的共同特征。
二、地球2150:逃离蓝色行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2150:逃离蓝色行星(论文提纲范文)
(1)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流浪概念的界定 |
2 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
4 研究方法 |
1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身体流浪书写 |
1.1 空间的流浪 |
1.2 时间的流浪 |
2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精神流浪书写 |
2.1 身体流浪之前的精神隔阂 |
2.2 身体流浪途中的自我焦虑 |
2.3 身体流浪后对家园的疏离 |
3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叙事特征 |
3.1 流浪个体到流浪群体的升华 |
3.2 宏大时空与流浪人物的冲突 |
3.3 流浪情节现实与超越的平衡 |
3.4 流浪叙事风格的悲剧与崇高 |
4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文化意蕴 |
4.1 坚韧的生命意识 |
4.2 永恒的文化乡愁 |
4.3 流浪的存在之思 |
5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发生原因 |
5.1 中国文学流浪传统延续 |
5.2 科技发展的无根感转化 |
5.3 对未来人类走向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90年代以来关于“流浪”的中国科幻小说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转移轨道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小行星探测任务概述 |
1.3 小行星取样返回轨道设计方法概述 |
1.3.1 直接转移轨道 |
1.3.2 借力飞行转移轨道 |
1.3.3 含有月球借力的转移轨道 |
1.3.4 小推力转移轨道 |
1.4 本文工作和创新点 |
1.4.1 本文工作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知识 |
2.1 坐标系与时间系统 |
2.1.1 常用坐标系 |
2.1.2 时间系统 |
2.2 轨道动力学基本问题 |
2.2.1 开普勒运动 |
2.2.2 兰伯特问题 |
2.2.3 圆锥曲线拼接法 |
2.2.4 借力飞行 |
2.3 全局优化算法 |
2.3.1 单目标优化算法 |
2.3.2 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3章 日心直接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
3.1 两脉冲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
3.1.1 两脉冲转移轨道模型建立 |
3.1.2 两脉冲转移轨道单目标优化 |
3.1.3 两脉冲转移轨道多目标优化 |
3.1.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2 三脉冲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
3.2.1 三脉冲转移轨道优化模型建立 |
3.2.2 仿真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心借力飞行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
4.1 借力飞行转移轨道模型 |
4.2 仿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月球借力逃逸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
5.1 高能发射月球借力逃逸转移 |
5.1.1 正向拼接法 |
5.1.2 反向拼接法 |
5.1.3 模型验证 |
5.1.4 本节小结 |
5.2 低能发射月球借力逃逸转移 |
5.2.1 无脉冲辅助低能发射月球双借力逃逸化学推进转移 |
5.2.2 无脉冲辅助低能发射月球借力逃逸电推进转移 |
5.2.3 有脉冲辅助低能发射月球借力逃逸转移 |
5.2.4 本节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5)溯源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6)影片《流浪地球》的视觉架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视觉架构与史诗叙事 |
二、视觉架构与人文语境 |
三、视觉架构与自然奇观 |
四、结语 |
(7)死亡隽永:影片《流浪地球》的末日美学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末日臆想的美学维度 |
二、镜语叙事下的末日美学向度 |
三、景观书写与人类浩劫之殇 |
四、结语 |
(8)基于iPATH模型的日冕物质抛射驱动激波加速粒子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间天气概述 |
1.2 背景知识介绍 |
1.2.1 太阳风 |
1.2.2 太阳活动 |
1.2.3 行星际激波 |
1.2.4 深空探测计划 |
1.3 日球层高能粒子 |
1.3.1 高能粒子的起源 |
1.3.2 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 |
1.3.3 太阳高能粒子的观测 |
1.3.4 银河宇宙线的观测 |
1.4 日球层的粒子加速与传播研究进展 |
1.4.1 日球层粒子的加速 |
1.4.2 日球层粒子的传播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太阳高能粒子加速与传播理论 |
2.1 引言 |
2.2 太阳高能粒子的加速理论 |
2.2.1 磁重联加速 |
2.2.2 随机加速 |
2.2.3 激波加速 |
2.3 太阳高能粒子的传播理论 |
2.3.1 聚焦传播方程 |
2.3.2 传播方程中的扩散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球层粒子加速与传播(PATH)模型 |
3.1 引言 |
3.2 PATH模型发展史 |
3.3 iPATH模型框架 |
3.3.1 MHD模块 |
3.3.2 粒子加速模块 |
3.3.3 粒子传播模块 |
3.4 模型参数的确定 |
3.4.1 太阳风参数 |
3.4.2 CME参数 |
3.5 iPATH模型对缓变型SEP事件的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PATH模型的验证 |
4.1 引言 |
4.2 模拟一次快速CME驱动的激波事件 |
4.2.1 模型设置 |
4.2.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 模拟2012年7月23日特大SEP事件 |
4.3.1 事件回顾 |
4.3.2 模型设置 |
4.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PATH模型的恒星转速对激波加速粒子事件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模型设置 |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最高能量与恒星转速的关系 |
5.3.2 时间强度曲线与恒星转速的关系 |
5.3.3 能谱与恒星转速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银河宇宙线重离子能谱模型 |
6.1 引言 |
6.2 GCR能谱模型 |
6.2.1 CREME模型 |
6.2.2 BON模型 |
6.2.3 Zhao and Qin(2013)模型 |
6.3 ACE卫星数据介绍 |
6.4 构建基于ACE观测的GCR重离子模型 |
6.4.1 积分强度模型 |
6.4.2 能谱形状函数 |
6.4.3 能谱模型 |
6.4.4 模型参数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 |
6.5 模型对比 |
6.5.1 重离子积分强度的预测 |
6.5.2 重离子微分通量的预测 |
6.5.3 模型误差分析 |
6.5.4 未来太阳周GCR重离子的预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7.3.1 关于iPATH模拟 |
7.3.2 关于银河宇宙线重离子模型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理论 |
第一章 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伦理向度拓展 |
第一节 “人类干预”的科技伦理 |
一、重新审视生命的生命科技伦理 |
二、守护精神自由的神经科学伦理 |
第二节 “人类共同体”的全球伦理 |
一、否定霸权对抗式的价值观念 |
二、构建未来共同体式的全球伦理 |
第二章 新生代科幻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相对主义的叙事态度 |
一、伦理相对主义概念 |
二、叙事呈现的相对主义态度 |
第二节 陌生化的叙事时间与空间 |
一、时空的跨越式叙事 |
二、时空的失真性变形 |
三、叙事时空对叙事对象的重构 |
第三章 主要作家作品的叙事伦理特征 |
第一节 刘慈欣:直面困境的挑战者 |
一、闯关式的叙事结构 |
二、张扬科技的审美风格 |
三、英雄主义的人物塑造 |
第二节 王晋康:恐惧且乐观的开导者 |
一、科技与伦理的两难 |
二、圆满光明的结尾 |
三、作者视点强介入 |
第三节 韩松:逃避未来的悲观者 |
一、人类异化的鬼魅奇观 |
二、梦呓式的叙述语言 |
三、逃离与虚妄的叙事基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从故国想象的失落到精神家园的建构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意识及其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流散、流散作家及其流散写作 |
一、“流散”的界定及其内涵演变 |
二、“流散作家”和“流散写作”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经历及其流散写作 |
一、莱辛的流散经历 |
二、莱辛的流散写作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莱辛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莱辛研究现状综述 |
三、国内外莱辛流散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莱辛流散意识的成因 |
第一节 家庭的馈赠 |
一、逃离英格兰:无爱的家园 |
二、暂住波斯:温暖的驿站 |
三、梦断非洲:壅域中的囚笼 |
四、“失去”英格兰:“毁了”的伊甸 |
第二节 教育的影响 |
一、母亲的逍遥园:“非正规的”家庭教育 |
二、南非寄宿学校:打造流散羽翼的工厂 |
第三节 阅读的熏陶 |
一、书籍的火炬:照亮莱辛流散之路的灯塔 |
二、缪斯的花园:滋养莱辛流散意识的沃土 |
第四节 现实的触动 |
一、丛林漫游:莱辛流散意识的源泉 |
二、非洲游历:莱辛流散意识的催化剂 |
三、左翼小组:许诺归属感的人类大家庭 |
第二章 根的神话:莱辛的帝国流散意识及其流散写作 |
第一节 彼岸为家:老一代南非白人对“根”的坚守 |
一、老一代南非白人对英国的理想化 |
二、老一代南非白人对英国生活模式的坚守 |
三、老一代南非白人的回归渴望 |
第二节 亦真亦幻:莱辛对“根的神话”的信与疑 |
一、莱辛对“故国英格兰”这一“根的神话”的继承 |
二、莱辛对“故国英格兰”这一“根的神话”的消解 |
第三节 爱恨交织:狗的多重意象与莱辛对西方文明的复杂态度 |
一、“凶狗”:莱辛对西方基督教文明二元对立倾向的批判 |
二、“忠狗”:莱辛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爱之精髓的肯定 |
三、“善狗”:莱辛对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超越 |
第三章 想象的家园:莱辛的非洲流散意识及其流散写作 |
第一节 “过去是家园”:“非洲病毒”催生的想象的家园 |
一、童年的乐园:莱辛记忆中的非洲 |
二、神话国度:莱辛建构的精神家园 |
第二节 现在是他乡:泰晤士河畔“在家却不感觉在家”的游子 |
一、“回家”即“失去家”:莱辛战后回到英国成为游子 |
二、泰晤士河光芒尽失:莱辛“在家却不感觉在家”的原因 |
三、阶级种族化:莱辛笔下战后英国少数族裔流散群体的双重边缘化 |
第三节 从过客到归人:莱辛笔下南非白人非洲丛林情结的内涵嬗变 |
一、殖民前期南非白人的丛林情结:征服丛林、畏惧丛林 |
二、殖民后期南非白人的丛林情结:热爱丛林、拯救丛林 |
第四章 家在路上:莱辛的世界流散意识及其流散写作 |
第一节 消失的“榆树下的安全”:全球化时代普遍的流散现象 |
一、人在旅途:莱辛一生见证的流散大潮 |
二、“榆树下的安全”:流散者痛失的家园 |
三、“飘走的土地”:流散者拒斥的根系 |
第二节 无法抵达的理想家园:历史透镜下人类的流散宿命 |
一、个人神话:无法触摸的“金色之城” |
二、人类神话:无法抵达的“红色之城” |
三、宇宙神话:无法逃避的“毁灭之城” |
第三节 雪山之巅的火焰人:在流散中升华的越界者 |
一、穿丧服的新娘:联姻终结的僵化过去 |
二、异域和声:联姻拯救的国度 |
三、雪山之巅的火焰人:联姻推动的意识提升 |
第五章 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价值与启示 |
第一节 莱辛流散意识的演变动因:全球化时代流散作家的流散共性 |
一、全球化时代流散文学出现井喷现象的原因 |
二、全球化时代流散作家的积极流散共性 |
第二节 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一、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莱辛流散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地球2150:逃离蓝色行星(论文参考文献)
- [1]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D]. 何钧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转移轨道优化设计[D]. 刘靖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溯源记[J]. 黄金明. 野草, 2019(04)
- [6]影片《流浪地球》的视觉架构策略[J]. 张启. 电影文学, 2019(12)
- [7]死亡隽永:影片《流浪地球》的末日美学呈现[J]. 王艳妃. 电影文学, 2019(10)
- [8]基于iPATH模型的日冕物质抛射驱动激波加速粒子的动力学研究[D]. 傅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9]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作品为例[D]. 朱莹洁. 东南大学, 2019(06)
- [10]从故国想象的失落到精神家园的建构 ——多丽丝·莱辛的流散意识及其写作研究[D]. 刘玉环.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