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为邮政:抢抓机遇好有为(论文文献综述)
洪谊雅[1](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共享发展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权益的实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应对国内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必然选择,更是为解决全球化治理困境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共享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如何发展的具体路径、具体方式、具体举措进行深入探索,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共享发展所涵盖包括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均衡协调、生态保护、公平正义、全球治理等丰富内容,已由过去重视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由单纯考虑数量的发展转变为考虑社会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我们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归根到底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目的在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共享发展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渊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追求一以贯之,又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实现共享发展做了大量的实践和理论探索而发展起来的,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诉求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体现了时代特征,深刻总结中国的实际经验而开创出来的一种发展理念和行动事业。共享发展是来自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在国内,中国的共享发展面临着发展起来与共同富裕的矛盾、全面性与片面性的矛盾;在国际上,共享发展面临着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与参与全球治理的困境、“两个没有变”与履行国际责任的矛盾。把共享发展融入外交理念上,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处理国际事务的一种新思维,是对世界和中国发展范式的深刻反思和创新。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共享发展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了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了共享与共建的辩证关系。共享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实现的,我国即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共享发展将由小康型共享迈向富裕型共享、富强型共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或发达程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发展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关键,是政府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社会、民众的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是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接力探索,不断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实践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但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把共享发展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罗洁婷[2](2018)在《中小家族企业履行CSR的心理基础和行为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家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亦是企业社会责任(CSR)实践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实力有限的中小家族企业履行CSR,他们又如何获得持续实践CSR行为的资源和能力,至今仍未有文献能够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而在现实中,某些在公益活动、慈善捐助等方面表现颇佳的企业在实际生产运作中却存在着违规排污、欺瞒消费者等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对其履行CSR的动机、其CSR行为的价值产生质疑。因此,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背景下,探究中小家族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心理基础和行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梳理现有CSR研究和家族企业研究缺口的基础上,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深入六家不同家族涉入程度的企业进行调研,提炼出中小家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特征、决策机制、决策者行为动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特征,力图把握企业完整的CSR行为模式,并越过仅把CSR作为一个抽象变量探讨其数量、频率的研究界面对其进行具象刻画,深入剖析其行为主体的认知模式、价值诉求,发掘CSR行为的内在动力和形成逻辑,以客观认识企业CSR属性并对其价值做出有效解释和预测。最终,本研究基于身份理论构建了中小家族企业履行CSR的心理基础和行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中小家族企业决策者基于身份构建的心理诉求推动企业为利益相关者创造特定价值;由于中小家族企业决策者的经历、特长同时是其身份构建内容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使企业的价值创造行为与核心竞争力打造趋于一致,从而形成嵌入式CSR决策与行为;中小家族企业两权合一的治理模式赋予决策者足够的权威将个人诉求贯彻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组织身份以及管理理念;中小家族企业的长期导向价值观、决策者的家族成员身份为企业平衡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提供了心理资源;利益相关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给予企业的积极反馈为企业实施嵌入式CSR提供了财务和人力资源。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首先,对于CSR研究而言,本研究从决策者心理层面解释中小家族企业履行CSR的动机,拓展了现有CSR动机研究的外部压力视角、合法性视角;同时,本研究纠正了现有文献中对CSR行为的片面描述,以及对CSR实施主体的认知偏颇。其次,对家族企业研究而言,本研究将家族企业履行CSR的动机来源从追求社会情感财富(SEW)向更本源的身份认定层面推进,从而对中小家族企业、大型家族企业以及非家族企业的CSR行为差异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本研究在实践上为中小家族企业形成真正的、持久的CSR行为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议,为公共管理部门打造有利于实施嵌入式CSR的社会环境、引导和鼓励更多企业采取嵌入式CSR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迪[3](2018)在《社会网络视野下少数民族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及影响研究 ——以河坝村为例》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移动通信技术以超越以往任何通信技术的速度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与技术扩散同步的,还有以网络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变迁。互联网和移动媒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信息沟通的方式,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社会网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本研究以贵州省麻江县河坝村瑶族(绕家人)为研究对象,选取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作为研究策略,深入了解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变迁和媒介发展历史,对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与影响进行实证考察,并回答以下问题:第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移动媒介如何进入少数民族村民的生活,以及少数民族村民如何使用移动媒介?第二,移动媒介扩展和维系了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资本的获取中才能具体发挥作用。那么,对于移动媒介、使用移动媒介的个体和社会网络来说,三者之间究竟有何关联?第三,新的信息通讯工具如何改变和建构这些具有文化特色地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网络,又对他们的社会资本获取与构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传统的封闭社会关系网络,在移动媒介时代,是否具有新的面貌和特征?第四,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成为打工者,那么流动的过程又会对社会资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强关系和弱关系有何变化?少数民族村民通过移动媒介建立的社会网络,对社会和个人来说有何意义?第五,在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因素对移动媒介的使用和社会网络的发展有何影响?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从三个维度概括了社会网络视角下少数民族村民移动媒介使用与影响。第一个维度是移动媒介对于社会网络构成和社会资本获取的价值,即研究“为什么”的问题,主要研究移动媒介时代构成的新社会网络,以及新社会网络对少数民族村民的价值和作用;第二个维度是少数民族村民在移动媒介使用和社会网络建构的过程和原则,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探讨移动媒介在建构社会网络中的运作方式和过程,比如村民如何使用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如何动员社会资源,以及新社会网络架构的特征;第三个维度是在移动媒介的影响下,村民获取社会资本的差异,即村民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与人际交往效果,解决的是“怎么样”的问题,村民利用移动媒介建构的社会网络的今夕差别,对人际交往和社会资本获取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分析河坝村村民如何使用移动媒介重构他们的社会网络以及获取和动员社会资本,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移动媒介不仅建构虚拟空间中的社会网络,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建构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和社会网络的重要媒介;二是移动媒介成为少数民族村民建立亲密关系和获得情感支持的工具;三是移动媒介为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自我身份认同和同伴群体的构建提供支持;四是移动媒介架构的少数民族村民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动态的网络;五是少数民族村民的社会网络具有不平等和异质性,移动媒介则能促进平等化和异质性交往。少数民族村民社会网络的网底具有吸附和消耗作用,同时地域会对网络的建构起到限制作用;六是少数民族村民中存在着以关系和利益交换为原则的关系传播,且具有排除者的逻辑和不对称性的特点,移动媒介对关系传播具有扩大作用;七是少数民族农村的乡村精英具有结构性位置优势,他们利用移动媒介建构起来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社会资本获取;八是受教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少数民族农村女性媒介接触和使用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九是传统贫困使少数民族农村村民的移动媒介存在低水平应用的现象,传统贫困和数字贫困互为因果链,解决作为社会性问题的贫困现象,需要把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等整合在少数民族村民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情境之中。立足实证研究,本文呈现少数民族村民移动媒介使用与实践的现实,勾勒出村民通过媒介实践建构社会网络的价值、过程、原则、差异和影响,阐释在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传播变革的影响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村民的社会网络建构的问题与未来前景。本研究是深化传播学领域媒介使用和社会网络建构研究的一次尝试,试图推动社会网络理论在传播学研究和应用层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理论探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移动媒介影响下的社会网络建构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究命题,由于主客观原因,本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比如研究结论在推广时很可能会受到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及所处社会背景所带来的限制;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网络而没有扩大到更大的社会结构;只能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分析己呈现出来的村民的行为特点和社会网络的构成情况。本研究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展: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多种方法或拓展优化现有研究方法,比如可以使用多案例的田野比较(多点民族志);在研究内容上,可以重点研究媒介影响下少数民族农村人员流动和离散带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变化,以及移动媒介的赋权功能等;在理论视野上,可以运用多种理论视角对一处田野进行研究和阐释。
吕文[4](2016)在《章丘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根基所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关键作用。2012年以来,章丘市坚持通过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从而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全面实施了党支部“一加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章丘发展实际,如何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章丘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系统地梳理了现有文献研究。其次,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章丘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作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探索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如何破解制约因素,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促进村级集体实力壮大。本文从章丘做法出发,分析现状,探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加快章丘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其他地区亦有一定的可借鉴作用。
刘莹[5](2016)在《新常态背景下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城郊生态休闲园区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还具有生产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能够为城郊乃至国家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的发展,园区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与社会需求的相容性低,园区整体发展欠佳。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为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对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借鉴国内外生态休闲园区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竞争战略环境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定量研究方面,本文将所有适合本研究的方法剖析与匹配后,最终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着手,构建新常态背景下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园区吸引力、设施与服务、市场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战略领导能力五大准则层指标,为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的确定提供依据。定性研究方面,本文借鉴相关经验,分析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的影响因素,制定路径构建原则,进而分析综合型和专一型园区的竞争战略,构建战略路径。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分别以综合型园区中的黄河富景生态世界和专一型园区中的绿兴度假村为研究对象,根据主体部分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收集的调研数据,对每个园区的园区吸引力、设施与服务、市场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战略领导能力进行评价,进而评价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对结果的分析以及园区发展的实际,确定合适的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
姚杰[6](2015)在《严字当头 实处落脚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文中提出5月22日,集团公司张亚非书记一堂生动的党课启动了全国邮政系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意义和本真内涵、认真学习张亚非书记讲党课和李国华总经理讲话精神,以及自身带头讲党课的实践,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三严三实"的认识和思考。
杨锋[7](2016)在《宁德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中组部联合教育部、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召开关于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会议,部署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并提出用5年时间让10万大学生走进基层的设想。然而7年过去了,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号召投入到基层农村建设的时候,如何妥善安排好这些期满“村官”的出路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怎样让村官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实际情况以及个人自我意愿三者现结合成为一个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本课题以福建省宁德市近六届大学生“村官”作为研究样本,根据中央提出的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5条出路为政策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以点推面,挖掘当前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较为单一的交流出路即考公务员的原因。寻找在政策制定层面、政府执行层面、社会以及个人层面存在阻碍大学生“村官”健康发展的不利因子。以期今后为改进“村官”期满交流政策,让更多的“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提供一些材料参考。详细而言文章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首先是绪论部分,具体叙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等;紧接着介绍的是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的近况与碰到的困境;第三部分为整篇论文的重点,通过调查了解制约“村官”发展的不利因素如选拔制度、留任机制、创业扶持政策等不健全;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引导,并且自身综合能力不足;社会观念的落后以及外部就业环境依旧严峻等,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即1、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2、拓宽大学生“村官”进入公职渠道3、提高个人综合素质4、保障“五大出路”通畅的对策;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认清整篇文章的不足以及为下阶段工作做好准备。
易仲芳[8](2013)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文中研究表明置身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复杂动荡的政治格局和恶劣严竣的社会环境中,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不仅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迅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民国时期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学术机构,并在其时的经济学界发挥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领军作用。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很快从众多学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应时顺势,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以“务实应用”为科教理念,以“中国化”为学术特色,并与工、商、农、学、政及国外学术机构密切互动合作,共同服务社会,推进学术,产生了丰硕的“中国化”学术成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性声誉:社会调查“独开风气之先”,指数编制享誉中外,“出版物驰名全球”,建言献策触动朝野。本文以时间演变为经,地点变更为纬,“学术中国化”为主题,截取1927年—1949年的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区间,将考察重点放在群体活动最为频繁、最具影响力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建国前创立、发展、繁荣、衰退四个时期(1927—1949年)的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总结评价,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简介欧美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对中国经济学留学人员群体及中国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分四个阶段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各阶段人、财、物资源配置情况及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主要厘清“学术中国化”核心定义,引介“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评判标准,阐明南开经济学人、时人及今人对“学术中国化”的主要认知,及作者本人对“学术中国化”内涵的自我理解,进而为下文探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活动作好前期概念与学理上的铺垫工作。第三章主要对南开经济研究所指数调研、工商调研、“三农”调研等社会调研活动进行介绍,并结合西方社会调查方法,总结南开经济研究所“实证调研方法”、“计量方法”、“教授负责制”、“项目负责制”等社会调查“中国化”的特色和优势。介绍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说明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作用与地位。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探索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分类介绍其“中国化”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其中第四章主要探讨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工业思想和理论。本章对比英、法、苏、美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历程及“工业化”路径选择,结合韦伯等人工业建设理论与主张,阐明南开经济学人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认知,探讨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资本因子”面前对外来经验与模式的态度,评析方显廷工业重心思想演变,并总结陈振汉对韦伯等人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结合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相关理论和改造手工业有关思想,借鉴美、加、意等欧美国家合作组织模式和经验,介绍南开经济学人何廉、方显廷等人改造“三农”思想,发展乡村工业、农业合作的有关思想与理论,总结其改造“三农”的“中国化”特色与亮点,肯定方显廷、吴知提出的区别于步赫卡尔等人的乡村工业演变制度路径更适合中国国情。第六章探索南开经济学人在苏德成功经济模式面前认知态度,简析其“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计划自由经济”思想与理论的演变路径,总结其“中国化”的“混合经济”和“计划自由经济”模式,阐明南开经济学人运用西方经济学理立足中国实情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保护”、“外汇合理统制”以及财税改革的主张,并结合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欧文·费雪与霍曲莱的货币学说、皮古现款差额理论等,总结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与理论。第七章主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举措和思想。首先对“轮回教育”风波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洋化”教育问题进行简要总结,进而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土货化”教育方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与理念进行解析。第八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教研环境,研究其与工、商、农、学、政社会各界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第九章围绕“得”、“失”、“同”、“争”四个方面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的活动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在学科建设的推进;“失”在学理构建中理论缺失;“囧”在教研环境的不到位;“争”在于学术思想上的四次大辩论。“结语”对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的成功之“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应时顺势”,适应了时代与社会大变革的需求,顺应了政府谋求经济建设的大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建所宗旨、“中国化”学术理念及“实用至上”的服务原则;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是部不老的“传奇”,时至今日仍叶繁枝茂,学术生命如日中天。重翻其建国前这部尘封的历史,深挖其“学术中国化”的活动和成果,探索其历百折而不衰的“秘籍”,于昔于今,价值非凡,意义深远。
王颖[9](2011)在《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义的会展通常被称为MICE,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它的发展成为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文体活动、奖励旅游等,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当前,会展经济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会展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日益显着,会展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提升。伴随着我国会展行业迅速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会展业发展规模与水平的差距也逐步拉开。尽管武汉是历史上着名的“会展名城”,但当前与国内许多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武汉市会展业发展水平是比较滞后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武汉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显着的带动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开展关于会展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而为武汉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府经济学的理论,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会展经济的优势机遇、制约瓶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提出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本文对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展经济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带来信息传播效应,有效拉动内需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美誉度。会展经济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立足于武汉会展业的发展情况,本文介绍了武汉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共分三个阶段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会展业发展的情况。运用竞争力理论,对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进行分析,并指出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原因。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相关产业发展滞后、未能依托优势产业、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进一步研究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本文对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指出武汉应当充分发挥人文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并紧密结合优势产业驱动会展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措施有:第一,要培植知名品牌。要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与经营;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中国会展名城。第二,要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互动机制。充分实现政府、行业协会和会展企业的互动,共同推动武汉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第三,要加强区域合作。无论是企业间,还是区域间都要大力加强合作,从而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第四,要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充分发挥武汉教育资源优势,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当前,武汉正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各种现代化的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建成。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展览馆规模大并不等于会展业发展水平先进。因此,伴随会展场馆大规模建设的兴起,必须结合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理念,借鉴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从而共同推动武汉会展业实现大跨度发展。
郭风云[10](2010)在《本轮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冲击及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企业和市场逐渐受到了冲击,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近期经济有了回暖的迹象,但实体经济并不乐观,特别是中小企业、消费类企业、农村种养殖业等回升乏力,致使农村信用社受本轮经济危机影响仍无回转迹象,甚至有部分信用社更呈大幅下滑态势,因此,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已迫在眉睫。
二、无为邮政:抢抓机遇好有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为邮政:抢抓机遇好有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享发展的关系研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享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难题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成逻辑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
第二节 共享发展 |
一、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
二、共享发展的涵义和主要特征 |
三、共享发展是发展理念和行动事业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享发展的联姻 |
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界定共享发展的地位 |
二、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民族性和世界意义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理论源流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发展思想 |
一、主要内容 |
二、当代价值 |
第二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共享发展思想 |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共享发展思想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共享发展思想 |
三、上述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共享发展思想 |
一、基本观点 |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三、文化自信与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共享发展思想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实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内容 |
一、从物质共享到多样化共享 |
二.从局部共享到全国性共享 |
三、从国内共享到全球共享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成就 |
一、增进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二、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三、向世界展示共享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的“晋江经验” |
一、县域共享之路的探索 |
二、“晋江经验”的启示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共享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
一、发展起来与共同富裕的矛盾 |
二、全面性与片面性的矛盾 |
第二节 共享发展面临的错误倾向 |
一、不作为与敢于担当的矛盾 |
二、吊胃口与实事求是的矛盾 |
第三节 共享发展面临的国际挑战 |
一、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与参与全球治理的困境 |
二、“两个没有变”与履行国际责任的矛盾 |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共享发展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发展的原则 |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
三、坚持共建与共享的辩证统一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发展的制度完善 |
一、制度的配套衔接 |
二、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 |
三、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发展的接续奋斗 |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发展的目标 |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发展的可持续性 |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共享发展的力量之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中小家族企业履行CSR的心理基础和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
2.1.2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动态 |
2.1.3 家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动态 |
2.2 中小家族企业和社会情感财富研究 |
2.2.1 中小家族企业界定 |
2.2.2 社会情感财富 |
2.3 身份认定和身份构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调研过程 |
3.1 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案例选择与介绍 |
3.2 技术路线 |
3.3 数据收集 |
3.4 信度与效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家族企业CSR的行为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4.2 中小家族企业CSR行为特征描述 |
4.2.1 中小家族企业CSR内容描述 |
4.2.2 中小家族企业CSR目标描述 |
4.2.3 中小家族企业CSR实施方法描述 |
4.2.4 中小家族企业CSR结果描述 |
4.3 中小家族企业CSR行为嵌入性分析 |
4.3.1 中小家族企业CSR行为与战略目标嵌入性分析 |
4.3.2 中小家族企业CSR行为与日常经营嵌入性分析 |
4.4 CSR类型界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小家族企业履行嵌入式CSR意愿的产生 |
5.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5.2 中小家族企业主基于身份构建需求的社会价值创造动机 |
5.3 中小家族企业主个人意图转化为企业经营的决策机制 |
5.4 中小家族企业价值创造方向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逻辑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小家族企业嵌入式CSR的实现逻辑 |
6.1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6.2 中小家族企业履行嵌入式CSR心理资本的获取 |
6.3 中小家族企业履行嵌入式CSR社会资源的获取 |
6.4 中小家族企业履行嵌入式CSR财务资源的获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
(3)社会网络视野下少数民族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及影响研究 ——以河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二、社会网络呈现新特点 |
三、个人学术兴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 |
第五节 核心概念 |
一、移动媒介 |
二、少数民族农村 |
三、社会网络 |
四、社会资本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移动媒介与少数民族农村社区社会变迁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移动媒介与社会网络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田野工作地点河坝村概述 |
第一节 瑶族绕家和河坝村 |
一、河坝村和绕家人 |
二、绕家人的传统文化与习俗 |
第二节 河坝村的社会发展与变迁 |
一、婚配:从生存繁衍需求到理性选择 |
二、教育:从落后失衡到社会公平 |
三、经济活动:从做会到借贷 |
四、人口流动和职业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河坝村的媒介发展口述简史 |
一、通电、通电视 |
二、通电话 |
三、第一部手机 |
四、无线网络 |
第三章 价值的呈现:移动媒介时代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
第一节 强关系、弱关系:从义结金兰到微信朋友圈 |
一、弱关系的价值呈现 |
二、强关系:信任和人情依然最重要 |
三、强弱关系的主动选择 |
第二节 情感的支持:移动媒介时代的亲密关系 |
一、河坝恋爱往事:转寨子,唱情歌 |
二、移动媒介:情感和精神的支持 |
三、隐私观念的流变 |
第三节 青少年的“自我书写”:自我身份和同伴群体的建构 |
一、青少年和网络空间中的自我书写 |
二、身份的追寻和建构:个人身份的强化 |
三、自我揭示:情感宣泄和个性呈现 |
第四节 流转:跨越地方小世界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 |
一、跨越地方小世界的人际资源网络 |
二、线上的社会资源 |
第四章 行动的过程和原则:移动媒介使用与社会网络建构 |
第一节 动态的网络:互动和交往的过程 |
一、流动过程的影响 |
二、网络中的互惠与互动 |
三、网络和资本的激活过程 |
第二节 社会网络和人际交往的结构制约性特征 |
一、不平等和异质性 |
二、网底的吸附和消耗 |
三、地域的限制作用 |
第三节 关系传播:地方小世界的传播原则 |
一、关系传播和利益交换的传播原则 |
二、移动媒介的扩大作用 |
三、排除者的逻辑 |
四、关系的不对称性 |
第五章 资本获取的差异: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与人际交往效果 |
第一节 乡村精英的朋友圈: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和媒介使用 |
一、乡村精英的社会网络与资本获取:朋友圈就是资源 |
二、乡村精英与结构性位置 |
第二节 带头大姐:农村妇女的人际交往与移动媒介使用 |
一、识字的女人:教育作为一种资本 |
二、带头大姐:社会网络建构与媒介使用 |
第三节 贫困的影响:特殊结构因素的作用探讨 |
一、蹭网的孩子:农村下一代的媒介实践图景 |
二、半智能手机:低水平媒介使用 |
三、传统贫困与数字贫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对象及访谈情境记录表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章丘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主要研究方法 |
3. 创新点 |
(三)基础理论 |
1. 集体经济及村级集体经济 |
2. 农村基层党组织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一、章丘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作用现状分析 |
(一)章丘市相关情况概述 |
1. 章丘市基本情况 |
2. 章丘市村级集体收入情况 |
(二)章丘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
1. 章丘市农村党支部“一加三”工作运作模式 |
2. 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
3. 加大产业扶持,增强发展潜力 |
4. 健全保障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
(三)章丘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成效 |
1. 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
2. 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 |
3. 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作用进一步发挥 |
4. 党组织凝聚力量水平进一步强化 |
5. 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快 |
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一)基层党组织作用被弱化,发展合力难聚 |
1. 基层党组织地位的“边缘化” |
2. 基层党组织设置较滞后 |
3. 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困难化 |
(二)村干部集体经济意识不强,发展实效欠缺 |
1. 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不愿发展 |
2. 统筹利用资源水平有限,不会发展 |
3. 发展思路过于局限,不懂发展 |
(三)党员干部能力素质偏低,发展人才缺乏 |
1. 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
2. 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知识匮乏 |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凝聚发展共识,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
1. 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班子的发展意识 |
2. 加大对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 |
3. 凝聚村级组织发展合力 |
(二)深化党支部“一加三”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模 |
1. 推动服务创收,破解发展起步难题 |
2. 用好产业资源,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
3. 抓好招商引资,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
(三)强化组织引领,奠定发展集体经济的组织保障 |
1. 围绕产业发展创新组织设置 |
2. 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智力支持 |
1. 建设“领军型”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
2. 打造“高素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
3. 培育“能人型”党员人才队伍 |
(五)科学规范管理,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 |
1. 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 |
2. 健全基层班子考核奖惩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常态背景下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评论 |
1.3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 |
2 新常态背景下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的竞争战略环境 |
2.1 新常态背景下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外部环境 |
2.1.1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宏观环境 |
2.1.2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行业结构 |
2.2 新常态背景下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内部环境 |
2.2.1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产品类型 |
2.2.2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区位与规模 |
2.2.3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设施与服务 |
2.2.4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营销宣传 |
2.2.5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经营状况 |
2.2.6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管理状况 |
3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 |
3.1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3.1.1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识别 |
3.1.2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
3.1.3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筛选 |
3.1.4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阐释 |
3.2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 |
3.2.1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3.2.2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权重结果 |
3.3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3.3.1 生态休闲园区数据收集方法 |
3.3.2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法 |
4 新常态背景下不同类型园区的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构建 |
4.1 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构建的经验借鉴 |
4.1.1 打造精品产品 |
4.1.2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4.1.3 强化市场宣传 |
4.1.4 重视人才建设 |
4.2 影响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的因素 |
4.2.1 生态休闲园区类型 |
4.2.2 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环境 |
4.2.3 生态休闲园区核心竞争力 |
4.3 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构建的原则 |
4.3.1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原则 |
4.3.2 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
4.3.3 结合园区实际的原则 |
4.4 综合型园区和专一型园区的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构建 |
4.4.1 综合型园区的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构建 |
4.4.2 专一型园区的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构建 |
5 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的实证分析 |
5.1 综合型园区的实证分析 |
5.1.1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发展现状 |
5.1.2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核心竞争力评价 |
5.1.3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竞争战略 |
5.1.4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竞争战略的实施路径 |
5.1.5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战略路径的控制 |
5.2 专一型园区的实证分析 |
5.2.1 绿兴度假村发展现状 |
5.2.2 绿兴度假村核心竞争力评价 |
5.2.3 绿兴度假村竞争战略 |
5.2.4 绿兴度假村竞争战略的实施路径 |
5.2.5 绿兴度假村战略路径的控制 |
5.3 黄河富景生态世界与绿兴度假村对比研究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宁德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生就业压力 |
1.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1.3 大学生“村官”计划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 |
1.3.2 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 |
1.3.3 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研究 |
1.3.4 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统计描述分析法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大学生“村官”的相似概念界定 |
1.6.2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
2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现状 |
2.1 当前村官服务期满后流动的主要五种选择 |
2.1.1 鼓励村官继续留任 |
2.1.2 进入机关公职队伍 |
2.1.3 把握机遇自主创业 |
2.1.4 引导村官另行择业 |
2.1.5 支持继续学习深造 |
2.2 宁德地区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问卷调查 |
2.2.1 调查样本基础情况 |
2.2.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2.3 调查对象的样本结构特征 |
2.3.1 男性比例较大且学历程度高 |
2.3.2 所学专业分布较为分散,理工学科比例偏低 |
2.3.3 调查对象多数为党员且农村家庭出身较为普遍 |
2.3.4 参加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 |
2.3.5 大学生“村官”对自身作用的评价 |
2.4 各阶段大学生村官的调查问卷统计描述分析 |
2.4.1 刚入职“村官”职业发展调查分析 |
2.4.2 即将期满的“村官”职业发展调查分析 |
2.4.3 服务期满的“村官”职业发展调查分析 |
3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困境 |
3.1 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案例分析 |
3.1.1 工作优秀,继续留任 |
3.1.2 郁不得志,中途择业 |
3.1.3 抱负远大,扶持不足 |
3.1.4 一心考公,无奈坚持 |
3.2 “五条出路”的发展困境 |
3.2.1 担任村干部 |
3.2.2 考录公务员 |
3.2.3 自主创业 |
3.2.4 另行择业 |
3.2.5 继续教育 |
3.3 其他地区发展借鉴 |
4 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因素 |
4.1 政策制定层面 |
4.1.1 法律保障机制 |
4.1.2 选拔和培训制度 |
4.1.3 培养制度 |
4.1.4 激励制度 |
4.2 政府执行层面 |
4.2.1 对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的指导 |
4.2.2 政策执行的地域差异 |
4.3 社会层面 |
4.3.1 家庭传统理念 |
4.3.2 高校配套措施 |
4.3.3 社会力量扶持力度 |
4.4 个人层面 |
4.4.1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
4.4.2 自身综合能力 |
5 优化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的建议 |
5.1 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相关政策 |
5.2 高校应同时加强理论和实践教育 |
5.3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
5.4 保障“五大出路”通畅 |
5.4.1 鼓励村官安心扎根基层 |
5.4.2 拓宽大学生“村官”进入公职渠道 |
5.4.3 进一步激发村官创业热情 |
5.4.4 搭建村官自主择业平台 |
5.4.5 努力营造继续深造环境 |
6 结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村官职业规划问卷调查 |
致谢 |
(8)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学术综述 |
三、研究时段的说明与研究的困难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与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组织发展 |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1927.9-1949.1) |
小结 |
第二章 “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内涵与评判标准 |
一、“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 |
二、“学术中国化”概念厘定 |
三、“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的评判标准 |
小结 |
第三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及其“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研 |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
小结 |
第四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工业“中国化”之途径探索与抉择 |
一、工业化思潮的兴起与南开经济学人“工业化”的主要认知 |
二、南开经济学人“资本因子”的权衡与论争 |
三、方显廷“工业重心”的思想演变 |
四、陈振汉关于“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
小结 |
第五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农业“中国化”之体系改造与建构 |
一、何廉“三农”主张与农业合作理论 |
二、南开经济学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三、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 |
小结 |
第六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中国化”经济发展之路的思辨与扬弃 |
一、南开经济学人“统制(计划)经济”思想与“计划自由经济”主张 |
二、南开经济学人关于国际贸易与外汇问题的研究 |
三、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财税问题的研究 |
四、南开经济学人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 |
小结 |
第七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之模式改革与创新 |
一、教改的缘起:“轮回教育”风波 |
二、风波的背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实用性致上:“教育中国化”探索 |
小结 |
第八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之互动合作 |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国民政府的互动合作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工商企业的互动合作 |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农业的互动合作 |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学术界的互动合作 |
小结 |
第九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失冏争 |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学科推进 |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失:学理构建 |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冏:教研环境 |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争:学术“论剑” |
小结 |
结语 |
一、逆境崛起:时局面前的抉择 |
二、“中国化”:南开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学术宗旨 |
三、内外兼重: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会展经济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会展的形成与发展条件 |
一、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
二、会展产业形成的条件与特征 |
三、会展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
第二节 会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因素 |
三、会展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
第三节 会展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
一、会展经济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 |
二、会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章 武汉会展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
二、计划经济时期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
三、市场经济改革阶段武汉会展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
一、会展业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
二、展会专业化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
第三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优势 |
第一节 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一、竞争力理论回顾 |
二、会展目的地竞争力要素 |
第二节 武汉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
一、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条件 |
二、相关支持条件 |
三、会展市场需求条件和发展规模 |
四、政府支持政策和推广力度 |
五、发展机遇 |
第四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
第一节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一、会展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
二、面临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 |
三、会展管理机制不健全 |
四、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 |
第二节 制约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原因 |
一、会展业发展行业定位不明晰 |
二、会展业关联性强的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
三、会展业发展未能紧密依托优势产业 |
四、缺乏有效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
五、城市文化形象的美誉度不高 |
第五章 中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会展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现状 |
二、国际会展业发展模式 |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会展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
一、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
二、我国会展业成功发展模式 |
三、我国会展业发展经验的启示 |
第六章 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培植知名会展品牌 |
一、合理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 |
二、注重会展品牌的塑造和经营 |
三、重视节庆会展活动的发展 |
四、联合旅游业打造会展品牌 |
五、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
六、打造中国会展名城 |
第二节 构建三方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
二、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 |
三、强化会展企业的规模与实力 |
四、实现政府、协会和企业的互动 |
第三节 加强会展在区域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
一、加强企业间合作 |
二、加强中部地区重要会展城市间合作 |
三、加强跨区域合作 |
四、加强专业会展人才的培训合作 |
第四节 大力发展会展专业教育 |
一、武汉会展教育发展现状 |
二、发展武汉会展教育的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本轮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冲击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冲击 |
农村信用社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 |
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
把握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
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强力提升信用社竞争力 |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提升自身品牌效应 |
四、无为邮政:抢抓机遇好有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研究[D]. 洪谊雅. 华侨大学, 2019(11)
- [2]中小家族企业履行CSR的心理基础和行为机制研究[D]. 罗洁婷.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3]社会网络视野下少数民族村民的移动媒介使用及影响研究 ——以河坝村为例[D]. 石迪. 厦门大学, 2018(07)
- [4]章丘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D]. 吕文. 新疆大学, 2016(12)
- [5]新常态背景下郑州城郊生态休闲园区竞争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D]. 刘莹. 郑州大学, 2016(02)
- [6]严字当头 实处落脚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J]. 姚杰. 中国邮政, 2015(10)
- [7]宁德市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研究[D]. 杨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8]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D]. 易仲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9]武汉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 王颖. 武汉大学, 2011(07)
- [10]本轮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冲击及建议[J]. 郭风云. 银行家,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