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EO应该管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陈润玺[1](2021)在《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企业高管变更现象频发,大部分企业的高管变更是出于改善企业业绩、降低企业风险的考虑。但是,这种目的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却是一个未知数。本文着眼于此,探究企业高管变更对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从两个角度对企业高管变更进行了拆解——离任者角度与继任者角度。从离任者角度,本文研究了强制性变更与非强制性变更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的差异;从继任者角度,本文研究了内部继任者和外部继任者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的差异。最后,本文还关注了企业治理结构对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文中共选取了四个代表企业治理结构的变量: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股权集中度、薪酬激励以及股权激励。该研究可以丰富企业高管变更以及企业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并给上市公司有关高管变更的决策、信用维护的政策以及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以及Z-Score数值两个指标衡量企业的信用风险,选取了2000年到2019年之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在进行了数据处理之后,对发生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特征变量进行一对一配对,再使用多元回归模型以及分组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高管变更后,企业的信用风险会显着增加;(2)相较于继任高管来源于企业内部的高管变更,继任高管来源于企业外部会使其信用风险的增加幅度更大;(3)相较于非强制性变更,强制性变更后企业信用风险的增加幅度更小,但其信用风险仍会增加;(4)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会强化高管变更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负面影响;(5)股权集中度会弱化高管变更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负面影响;(6)高薪酬激励会弱化高管变更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负面影响,而低薪酬激励则会强化这一负面影响;(7)股权激励可以弱化高管变更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负面影响,但若是股权激励过高反而会强化这一负面影响。
辛珊[2](2019)在《变更后高管特征差异、融资偏好和公司财务绩效 ——基于2006-2015年ST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关于公司财务绩效的研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因为最能体现一个企业办得好不好,有没有盈利,都是能通过公司的财务绩效来直观体现的。而关于ST公司的研究,很少将研究的着落点放在公司财务绩效上。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为ST公司,研究对象公司高管变更后是否能提升公司财务绩效,从而有助于对象公司摘帽,以及会对对象公司的长期绩效带来什么影响。为此,本文以高阶梯队理论为基础,研究高管特征中的人口统计特征、职业特征、从业经历特征、从军经历等对ST公司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影响作用,并试探性地研究融资偏好的中介作用,即探索高管特征是否会经过融资偏好这一变量再作用于公司财务绩效。本文首先论述了与主题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决策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整理了相关领域的文献,综述了高管各特征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经过文献研究,了解到目前关于ST公司的研究虽多,但是很少有从高管变更之后的特征差异去研究ST公司,也很少有文献探究过ST公司的长期绩效的影响因素。所以本文从高管变更之后的各个特征差异视角着手,研究高管变更前后不同的特征差异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同时关注影响的中间途径,即融资偏好的中介作用。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被ST过但又在规定年限内恢复正常的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高管特征差异对ST公司的财务绩效的影响,同时还实证了高管特征差异到融资偏好、融资偏好到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特征中性别差异即变更后的高管性别为女性的话,它是能够提升公司的财务绩效,从而帮助公司被撤销特别处理行为的,但是对于公司的长期绩效不显着;高管特征中的年龄差异,即变更后的高管年龄大于变更前的高管,能够帮助公司提升财务绩效,从而被撤销特别处理行为,但是其对公司的长期绩效不显着,甚至在摘帽后的第二年出现了负向作用;高管特征中学历差异,即变更后的高管学历高于变更前的学历,其对公司的财务绩效起到了负向的作用,说明学历对于公司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没有正向的作用,可能对于公司而言,高管的实际操作技能更为重要;任期差异,即变更后的高管任期长于变更前的高管,是能够帮助公司提升短期的财务绩效,帮助公司被撤销特别处理行为,并且有益于公司的长期绩效;职业差异,即变更后高管的曾经职业为管理、市场、法律等,变更前的高管的曾经职业为其他或是相同,并不能提升公司的短期绩效,让公司摘掉ST的“帽子”,反而是负向作用,同时也不利于公司长期绩效的提升;从政经历差异,即变更后高管的政府级别高于变更前高管的政府级别,能够帮助公司提升短期绩效,摘掉ST的“帽子”,并且能够显着作用于公司的长期绩效;从军经历差异,即变更后的高管具有从军经历,而变更前的高管不具有从军经历,它是不利于公司短期绩效的提升也不利于公司长期绩效的提升的;金融经历差异,即变更后的高管所在金融机构不同于变更前高管所在过的金融机构,其对公司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影响都是负向的,这与一般的认识不同,高管的金融经历不能帮助公司提升短期和长期绩效。在高管特征差异与融资偏好的实证研究中,在添加了更多的可能影响到融资偏好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后,发现高管特征差异中,性别差异、任期差异、职业差异、从政经历差异和从军经历差异都会对公司的融资偏好有显着作用。在融资偏好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中,虽然融资偏好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是正的,但是没有得到显着验证,融资偏好的中介效应不显着。
胡佳敏[3](2019)在《美兴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层例会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寻求合作或投资,对商务口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美兴作为第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小贷公司,在日常高层管理例会中,因为管理人员不同的工作语言,所以对口译的需求大。本项目为例会口译,作者在项目中担任会议口译的角色。在实践的过程中,作者主要遇到五个难点即冗余信息、方言干扰、词汇匮乏等。这为作者完成口译项目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报告对整个项目中遇见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着重阐释难点并在释意理论指导下提出相应的策略。释意理论源于对口译实践及国际会议翻译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口译的实质是意义的传递。释意理论中“三角模型”包含源语理解、脱离源语外壳和译语表达这三个步骤,而口译过程可以划分为语言理解、信息加工和语言输出三个方面。由此可见,释意理论中的“三角模型”与会议口译过程具有一致性,因此,在会议口译中恰当的应用释意理论有一定的意义。本实践报告主要包括口译任务描述、译前准备描述、译中问题阐述和应对技巧以及译后总结。报告第三章作者结合实例,分别从术语缺失、信息冗余、不恰当表达和方言干扰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所遇到的问题。作者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的应对策略包括直译加注、逻辑整合、认知补充和关键信息提取等。通过此次实践,作者深刻认识到释意理论对会议口译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期望本报告能够为会议口译学习者提供的借鉴。
王晨光[4](2018)在《CEO之道:取势、明道、优术》文中提出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由三个维度构成:管理客体(管什么),管理主体(谁来管),管理中介(如何管)。文章分别探讨卓越CEO的三维蓝图——取势:如何洞察全局;明道:如何联通全局;优术:如何管理全局。三维CEO有效管理框架图(见附图)用以帮助CEO树立系统思维、理解特定职责以及构建管理体系,最终成就卓越绩效。
杨素素[5](2018)在《《杨澜访谈录》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汉译英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报告,所描述的口译任务是对2017年8月16日播出的一期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人才相对论》进行的模拟同声传译。在国内众多电视访谈节目中,《杨澜访谈录》是一档在中国影响力很大的高端访谈节目,一直深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鉴于篇幅有限,报告重点选取了三位嘉宾的演讲作为本文的案例分析对象,分析汉译英同声传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有用的口译技巧,包括省译、转换、顺句驱动等,并对口译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此外,笔者希望本报告可以为其他口译学习者提供参考。本次口译实践报告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了背景知识和论文题目的选择。第二部分描述了译前准备、口译实践过程和译后评估。第三部分主要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口译策略。第四部分对本次口译实践和笔者未来口译实践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对任务的描述和案例分析,报告得出如下结论:除了充分的译前的准备外,口译员还应在口译活动中灵活运用口译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考虑演讲人的说话特点和风格。
陈智明(CHEN Chih-ming)[6](2017)在《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台湾地区金融行业迈向混业经营之路,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因此而诞生。2003年后,台湾地区经过“三次金改”,金融控股集团已由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转换为混业的经营营管理模式。由于金融控股集团有经营管理很多的特别经营管理方式与繁复性的内部控制方式,公司治理自然成为金融控股集团的重要内容,积极改革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防范金融行业的经营风险与道德风险,已成为台湾地区政府、金融行业与社会大众的共识。本文在选题背景下,首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论述,然而构建论文所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奠定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内涵、一般机理和相关理论,最主要内容是金融控股集团、股权结构、委托代理、内部人控制、搭便车与逆向选择、利益相关者和激励机制等理论分析;探讨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其次要内容是金融控股集团的特点、法人治理、权力制衡、母子公司控制权和母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激励机制等;研究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第三要点是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架构、内部治理监督机制和内部治理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财务控制与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等;分析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第四要点是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架构、外部治理对外营运的市场竞争机制、内部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争夺与政府部门的外部接管机制、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外部治理的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外部治理的利益冲突的多方共同治理与金融监管的有效等;研究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内外部治理的经验、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对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企业文化精神与社会责任、特别制度与规范的启示等;提出了完善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建议,第五要点是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治理控股股东行为、迈向集团控股联合经营、法人分业规避风险的改善建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治理股权交叉投资和业务交叉经营、提高金融控股集团对外竞争力,政府针对公司治理未来的政策放宽金融市场准入管制、推进利率汇率更市场化、减少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和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
程怡洁[7](2017)在《高管性别结构、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及其绩效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力,决定了企业生命的张力,同时也是评价企业高管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成为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课题。本文把研究对象放在高管团队这个整体上,认为高管性别多元化的高管团队结构里,由于女性高管与男性高管相比,具有较低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因此男女高管可能形成一种“内部制衡”,从而降低企业高管整体的过度自信偏差水平,并且当女性高管处于关键职位上时这种“内部制衡”更加充分,具体表现为减少盲目的企业技术创新支出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本文从高管团队的性别结构因素及其产生的内部制衡关系出发,主要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对高管团队的性别多元化、关键职位与企业创新投入与效率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创新性地基于高管过度自信的行为金融理论,可以清晰区分男女高管行为的差异,有利于深入理解高管性别因素作用于公司治理的内在原因,尤其是女性高管作用于企业战略和组织绩效的传导机制和过程。本文以2009年-2015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筛选出1632个样本,针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第一,探究女性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及绩效的影响;第二,探究高管性别多元化产生的“内部制衡”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及绩效的影响;第三,探究女性高管处于关键职位时,如何调节高管性别多元化产生的“内部制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实证结果如下:第一,女性高管的存在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第二,由于存在“内部制衡”,高管性别多元化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第三,在女性高管位于关键职位时,提高了高管性别多元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根据上述回归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适当增加企业里女性高管的比例,从而优化高管团队多样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第二,完善企业关键职位选拔机制,为女性高管提供平等竞争高层管理职位的平台。
张锐[8](2015)在《营销预算放到流量购买上的CEO终将死去》文中研究指明他们几乎不在传统媒体或传统电商上购买流量,他们完全靠一对一沟通和老用户带动新客户增长。这就使得他们的营销成本结构完全低于同行,可以用非常低的毛利屠杀对方。营销管理应该占CEO多少时间?作为企业的领导,在你的整个工作时间比例中,你究竟花了多少时间管理你们的营销工作?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第一直觉都告诉我,"我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但是仔细问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来管理公司的营销。过去两三年,出现了一种新类型的CEO:营销型CEO。可能"营销"
王晨光[9](2014)在《CEO卓越之道:取势、明道、优术》文中认为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由三个维度构成:管理客体(管什么),管理主体(谁来管),管理中介(如何管)。文章分别探讨卓越CEO的三维蓝图——取势:如何洞察全局;明道:如何联通全局;优术:如何管理全局。三维CEO有效管理框架图(见附图)用以帮助CEO树立系统思维、理解特定职责以及构建管理体系,最终成就卓越绩效。
王晨光[10](2014)在《CEO制胜全局三步曲》文中提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CEO更要追求卓越,实现卓越就要对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通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管理由三个维度构成:管理客体——管什么、管理主体——谁来管和管理中介——如何管。本文面对实践,简要探讨卓越CEO的三维蓝图——取势:洞察企业系统及其成长,明道:明晰CEO的基本职责,优术:打造战略与执行体系,以帮助CEO树立系统思维、理解特定职责以及构建管理体系,从而洞察全局、联通全局和管理全局,最终领导企业成就卓越绩效,在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成为真正的赢家,如图1所示:
二、CEO应该管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EO应该管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结构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企业高管变更的相关研究 |
2.1.1 高管变更动因 |
2.1.2 高管变更经济后果 |
2.2 企业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
2.2.1 企业信用风险衡量方法 |
2.2.2 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
2.3 企业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
2.4 文献评述 |
3 研究假说 |
3.1 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
3.2 继任来源与企业信用风险 |
3.3 离任原因与企业信用风险 |
3.4 企业治理结构、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
4 研究设计 |
4.1 变量设计及样本选取 |
4.1.1 因变量 |
4.1.2 自变量 |
4.1.3 控制变量 |
4.1.4 样本选取 |
4.2 模型构建 |
4.2.1 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
4.2.2 继任来源与企业信用风险 |
4.2.3 离任原因与企业信用风险 |
4.2.4 企业治理结构、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
5 实证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
5.3 继任来源与企业信用风险 |
5.4 离任原因与企业信用风险 |
5.5 企业治理结构、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
5.6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意义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2)变更后高管特征差异、融资偏好和公司财务绩效 ——基于2006-2015年ST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高管变更相关研究 |
2.2 高管特征相关研究 |
2.3 融资偏好相关研究及评述 |
2.4 ST公司相关研究及评述 |
第3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
3.1 高管特征差异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相关假设 |
3.2 高管特征差异与融资偏好的相关假设 |
3.3 融资偏好与公司财务绩效的相关假设 |
3.4 理论研究模型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研究变量的衡量与测度 |
4.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高管特征差异与公司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
4.5 高管特征差异与融资偏好实证研究 |
4.6 融资偏好与公司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
4.7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美兴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层例会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Interpreting Task |
1.1 Introduction to Microcred Company |
1.2 Introduction to Executive Committee Meeting |
1.3 Task Requirements |
Chapter Two Process of Preparations |
2.1 Preparations for Interpreting |
2.1.1 Collection of Relevant Materials |
2.1.2 Prepar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
2.1.3 Communication with Meeting Participants |
2.1.4 Translation of the Meeting Agenda |
2.2 Theoretical Guidance |
2.2.1 Interpretative Theory |
2.2.2 Practical Guidance of Theory |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
3.1 Difficulties |
3.1.1 Technical terms |
3.1.2.Slip of the Tongue |
3.1.3 Redundancy |
3.1.4 Inappropriate Tone |
3.1.5 Dialect |
3.2 Solutions |
3.2.1 Explanation |
3.2.2 Cognitive Complement |
3.2.3 Difficulties at Textual Level |
3.2.4 Key-Sense Extraction |
3.2.5 Adjustment |
3.2.6 Enquiry |
Chapter Four Summary of Interpreting Task |
4.1 Self-Assessment |
4.2 Feedback from Clients |
4.3 Implication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攻学位期攻取得学术成果 |
Appendix A Listening Transcript |
Appendix B |
(4)CEO之道:取势、明道、优术(论文提纲范文)
取势:洞察全局 |
明道:联通全局 |
优术:管理全局 |
附图:三维视角下CEO的有效管理框架 |
(5)《杨澜访谈录》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Task Background |
1.2 Topic Selection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Interpretation |
2.2 Interpretation Process |
2.3 Post- Interpretation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Word Interpretation |
3.1.1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
3.1.2 Conversion |
3.2 Sentence Interpretation |
3.2.1 Adjustment and Formulation |
3.2.2 Syntactic Linearity |
3.3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
3.3.1 Speaker's Speaking Style |
3.3.2 Distribution of Attention |
Chapter 4 Practice Summary |
4.1 Interpreting Experience and Reflections |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Ⅰ:Interpreted Text |
AppendixⅡ:Source Text |
(6)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 |
(二) 国外文献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 论文结构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内涵 |
一、金融控股集团 |
二、案例分析 |
三、公司治理 |
四、案例分析 |
第二节 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的一般机理 |
一、股权结构 |
二、机构投资者 |
三、公司治理演变之机理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内部人控制理论 |
三、道德风险、搭便车与逆向选择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五、激励机制理论 |
第一章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 |
第一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法人治理 |
一、公司治理的组织形式 |
二、案例分析 |
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特点 |
四、官有金融控股的法人治理 |
第二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权力制衡 |
一、实际控制人与小股东 |
二、董事会与经理层 |
三、股东会、董事会与监事会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母子公司控制权 |
一、母子公司的界定 |
二、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 |
三、母子公司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
四、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激励机制 |
一、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 |
二、子公司专业经理人的激励 |
三、员工的激励 |
第二章 小结 |
第三章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 |
第一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架构 |
一、内部治理和单一内部治理 |
二、内部治理的经营决策与执行 |
第二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机制 |
一、公司内部治理监事会的监督机制 |
二、公司内部治理董事会的监督机制 |
三、公司内部治理的激励机制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治理有效性 |
一、内部治理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的有效性 |
二、内部治理财务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
第三章 小结 |
第四章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 |
第一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架构 |
一、政府部门规制的影响 |
二、政府部门道德风险 |
三、行政干预对所有权的影响 |
四、外部监管的影响 |
第二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机制 |
一、外部治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
二、控制权的争夺与外部接管机制 |
三、人才竞争机制 |
第三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生态 |
一、公司外部治理的经济环境 |
二、公司外部治理的信用环境 |
三、公司外部治理的法律环境 |
四、公司外部治理的社会文化环境 |
第四节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的外部治理关联性 |
一、利益冲突的多方共同治理 |
二、公众利益代言能力与金融监管 |
第四章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内外部治理经验 |
一、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治理的经验 |
二、中国大陆金融控股集团外部治理的经验 |
第二节 对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的启示 |
一、企业文化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启示 |
二、金融控股集团特别制度和规范的启示 |
三、金融控股集团治理经验与借鉴案例分析 |
四、金融控股集团母子公司经验与借鉴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小结 |
第六章 完善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的建议 |
第一节 台湾地区内部治理的改善建议 |
一、控股股东行为的改善建议 |
二、迈向集团控股联合经营的建议 |
三、法人分业规避风险 |
第二节 台湾地区外部治理的改善建议 |
一、股权交叉投资和业务交叉经营的建议 |
二、提高金融机构的对外竞争力的建议 |
第三节 政府对公司治理未来改善的建议 |
一、放松金融市场准入管制的建议 |
二、推进利率汇率更市场化的建议 |
三、减少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 |
四、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 |
第六章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高管性别结构、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管性别结构的含义与研究范畴 |
2.2 高管性别结构、内部制衡的理论基础与实证研究 |
2.2.1 高管性别结构、内部制衡与过度自信 |
2.2.2 其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 |
2.3 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1 制度环境层面 |
2.3.2 公司治理层面 |
2.3.3 高管特征层面 |
2.4 高管性别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 高管性别与企业技术创新 |
3.2 高管性别多元化、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
3.3 女性高管关键职位、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变量界定 |
4.2.1 因变量 |
4.2.2 自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定与方法 |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1.1 创业板高管性别分布 |
5.1.2 创业板企业技术创新 |
5.1.3 其他控制变量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分析 |
5.3.1 高管性别与企业技术创新 |
5.3.2 高管性别多元化、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
5.3.3 女性高管关键职位、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
5.4 稳健性检验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高管性别与企业技术创新 |
6.1.2 高管性别多元化、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
6.1.3 女性高管关键职位、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营销预算放到流量购买上的CEO终将死去(论文提纲范文)
营销管理应该占CEO多少时间? |
营销管理团队人数占比多少才合适? |
营销管理究竟在管什么? |
(9)CEO卓越之道:取势、明道、优术(论文提纲范文)
取势:洞察全局 |
企业如何取势成长? |
如何评估企业系统? |
明道:联通全局 |
CEO何以明道? |
如何评估CEO? |
优术:管理全局 |
如何靠优术构建战略与执行体系? |
如何评估管理体系? |
(10)CEO制胜全局三步曲(论文提纲范文)
取势:企业系统及其成长 |
企业是什么? |
宏观层次:PESTEL |
中观层次:“五力模型”界定的产业结构 |
微观层次:基于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企业自身 |
企业如何成长:取势? |
由外而内, 发现并利用趋势塑造产业结构 |
由内而外, 在不同成长阶段提高竞争优势 |
明道:CEO的基本职责 |
CEO是什么? |
2、CEO如何明晰基本职责:明道? |
绩效 |
领导力 |
企业文化 |
战略 |
人力资源 |
外部关系 |
优术:战略与执行体系 |
2、如何构建战略与执行体系:优术? |
第一步:企业战略的制定 |
第二步:运营管理及其流程的优化 |
第三步: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组织协同 |
第四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与人力资本协同 |
第五步:计划管理流程等管理程序的设计 |
第六步:领导力开发 |
第七步:企业文化建设 |
结语 |
四、CEO应该管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管变更与企业信用风险 ——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视角[D]. 陈润玺. 浙江大学, 2021(09)
- [2]变更后高管特征差异、融资偏好和公司财务绩效 ——基于2006-2015年ST公司的实证研究[D]. 辛珊.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5)
- [3]美兴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层例会翻译实践报告[D]. 胡佳敏.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CEO之道:取势、明道、优术[J]. 王晨光. 商讯, 2018(19)
- [5]《杨澜访谈录》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报告[D]. 杨素素.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台湾地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研究[D]. 陈智明(CHEN Chih-ming). 南京大学, 2017(09)
- [7]高管性别结构、内部制衡与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D]. 程怡洁.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营销预算放到流量购买上的CEO终将死去[J]. 张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5(03)
- [9]CEO卓越之道:取势、明道、优术[J]. 王晨光. 企业管理, 2014(02)
- [10]CEO制胜全局三步曲[J]. 王晨光. 企业研究,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