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与婚姻功能不良(论文文献综述)
沈辰[1](2020)在《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女性犯罪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女性作为家庭重要成员,一旦发生犯罪的行为,其家庭功能必然受损,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剧烈变化。家庭是社会组织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多数人最初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来自社会中的风险。暴露在风险中的群体会承受着多重压力。压力既能是正向的,促使家庭积极的发展,也可给家庭带来困境,使家庭承受消极的破坏性影响。首先,由于女性犯罪入狱,对于家庭本身和家庭其他成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次,当女性犯罪这一特定家庭遭遇压力与变故时,其个人与家庭其他内部成员在逆境中会产生多重困境,犯罪者本人以及其家庭其他成员如何面对压力与应对压力?再次,当女性犯罪者回归家庭后如何再次面对家庭及其社会的适应度等等,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合“社会适应”的概念整合,试图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分析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基于此,完成下列问题的解答:首先,在女性犯罪者入狱或出狱后,其家庭中有哪些变化及特点?女性犯罪的类型及各犯罪类型与家庭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次,以女性犯罪者家庭为例,家庭在遭受变故后面对逆境的适应与不适应,在抗逆力过程中都有什么因素影响其社会适应度?最后,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这一群体减弱甚至消解他们适应过程中的张力?论文研究不仅有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实践价值。从理论角度来说,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社会认同以及认同理论观点的整合,探究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适应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面对来自危机后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物质认同,开展了家庭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研究模式。本文从家庭抗逆力视角出发,依托社会学基础原则和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多层次的研究解析,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女性犯罪的关键成因、趋势,以及其对家庭造成的一系列实质性影响等问题。实践层面,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的过程。对于女性犯罪者家庭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自身能动性去重新进行社会适应,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首先,本研究为女性犯罪者家庭和家庭成员提出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其次,本研究从结构、社会适应度和家庭抗逆力视角研究在家庭逆境中的适应与不适应,通过实践依据证实分析家庭抗逆力的过程。已有国内有关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女性犯罪者本身。在女性犯罪的形成因素以及犯罪类型的研究视野上,对女性犯罪类别与控制研究较多,而关于这类群体家庭问题,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度不足。从理论视角来说,由于不同学科分解,导致在进行家庭研究上没有融合观点出现。为此本文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社会认同、认同等理论的融入,深刻探究女性犯罪家庭成员经历家庭功能受损后在逆境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过程,从而可以动态地把握其整体家庭的抗逆力程度和社会适应过程。以往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实践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与分析,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抗逆力”的测量高低,或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种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形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在困境中的适应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家庭抗逆力。论文在观点剖析上,共计发放了300份调研问卷与500份抽样问卷,结合对这些问卷结果的整理、研究,确定此类家庭的危机程度;通过对33组家庭46人的深度个案访谈,对女性犯罪者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结构、社会适应过程和抗逆力的形成进行有效分析。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先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女性犯罪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随后建设性地提出了重新进行社会学意义下的女性犯罪研究,进而总结阐述了女性罪犯这一类家庭的突出特点。根据研究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主要类型和主要表现特征等发现,我国女性在犯罪后表现出的自身及家庭内部结构等矛盾状态,可以通过资源、压力事件、对压力事件的认知以及危机这四个因素进行研究。面对这些因素,我们从社会群体、文化、变迁、家庭抗逆力等层面出发,依托社会学基本原理对诱发女性实施犯罪的核心因素及犯罪后对家庭及其他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家庭发生变故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问题出发,进行观点的分析,探讨女性罪犯家庭内部成员在“逆境事件”后的保护因子、风险因子,以及家庭成员在“逆境事件”应对举措,而后实现对其抗逆力呈现方式的探讨和概括论述。角色认同方面,本研究从家庭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出发,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群体在何种情境下产生困境与压力,存在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与不适。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对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亲子关系、奉养关系等表示不满,这也是大多数女性犯罪家庭由于家庭功能发生改变而产生家庭压力的原因。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内心对原生家庭有较高的向往,其希望回归血缘家庭。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原生家庭非简单的生产与在生产的制度、架构,更是对抗外来风险与解决困境的避风港。笔者在论文中将充分的参考和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将立足于已有研究的盲点和缺陷,希望能够查漏补缺,同时立足于社会学的诸多研究优势,希望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不断深化和拓展女性犯罪问题研究,希望能够在女性犯罪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这么做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拓展社会学在犯罪领域和家庭领域两个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实现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流,提高社会学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价值。最后,我们站在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规律,与犯罪后家庭功能变迁的过程,分析在多重压力下此类家庭的抗逆力及其应对方法。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趋势变化,以及她们回归家庭后的角色认同与家庭抗逆力的取向。本文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社会适应、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女性犯罪者及女性犯罪者家庭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赵小丽[2](2020)在《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夫妻间矛盾问题研究 ——以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家是社会的细胞核。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而国之本在家。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谈家庭曾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幻,经济社会怎样发展,我们都不能忽视家庭建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婚姻也从传统过渡到现代,从封建专制演变到如今的民主自由。但是,随着婚姻自由而出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居高不下,民政部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离婚率为3.2?,“闪婚、闪离”现象层出不穷,其中又以80、90后居多。已经成为当代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学术界对于婚姻家庭方面的研究多从法制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也多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面入手,对于夫妻互动的研究较少。但是,夫妻之间持续的、良性的互动无论是对夫妻本身还是整个家庭的和谐幸福都极其重要。在此现实背景和目的上,本文从组建家庭的夫妻双方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家庭中出现矛盾或冲突的夫妻为研究对象,以夫妻在“家庭”这个场域中的互动为切入点,探究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本文希冀通过此研究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关注此方面的问题,从而推动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自身的发展以及家庭社会工作在促进家庭和谐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刘桃[3](2020)在《治理视域下农村良好婚俗塑造 ——基于农村彩礼异化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彩礼,作为缔结婚姻、建构关系的重要实践活动,作为中国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传承下来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仍然在婚姻实践中规约着人们的行为。然而,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的本质、内容、形式、数额等都悄然变革,其中彩礼高额化尤为明显。彩礼失去了礼节性表达的彩礼婚俗本质,而被赋予太多物质内涵,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成为阻碍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方面,我们呼唤彩礼回归其本质属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彩礼的治理。本文主要运用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以及异化理论等理论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出彩礼的功能及本质,探讨了彩礼异化的表征及原因,试图从秩序和福利两个层面来揭示彩礼异化对农村个人、家庭和村庄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彩礼习俗和彩礼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本文研究的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在厘清“彩礼”“彩礼异化”“文化治理”等相关概念的同时概述了异化理论、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以期为本研究课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彩礼的本质与功能。本部分通过彩礼的起源再认识揭示传统彩礼的最本质内涵,然后分别介绍了彩礼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当前社会语境下彩礼的功能与意义。第四部分为彩礼的异化及原因。本部分首先通过引入马克思异化理论演绎出彩礼的异化,然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彩礼异化的表征,最后分别从个人、家庭、社会、市场、政府等几个方面分析彩礼异化的触发机制。第五部分为彩礼异化的影响。本部分主要从秩序和福利两个层面来探讨彩礼异化对农村个人、家庭和村庄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第六部分是治理视域下农村彩礼习俗良性建构的路径探析。以异化理论、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依托,借鉴其理论的有益之处,结合文化治理中农村彩礼治理的困境,从不同层面提出构建农村良好彩礼习俗的路径及对策。
李高娃[4](2020)在《蒙古族农民离婚现象的民族学研究 ——以扎鲁特旗嘎亥图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离婚”现象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发生越来越频繁,逐年攀升的离婚率给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其他各民族情况一样,蒙古族离婚率也逐年增加。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嘎亥图镇蒙古族农民离婚率逐年增长,“离婚”现象逐渐增加,成为该地区主要社会问题之一。研究嘎亥图镇蒙古族农民离婚现象,不仅能够了解蒙古族农民离婚现状,而且今后保持蒙古族农民婚姻稳定性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镇为田野点,以“蒙古族农民离异者、离婚家庭成员”为研究对象,从人类学民族学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地区的“离婚现象”进行详细调查,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亲属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家庭功能理论、两性关系模式理论对离婚现象进行阐释。本文由绪论、正文及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离婚现象”的相关研究。正文由第一、二、三、四章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嘎亥图镇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旅游资源、人口结构及婚姻状况。第二章从离婚现象的普遍化、离异者的基本情况和离异者的生活状态等三个方面对该地区蒙古族农民离婚现象进行详细描述。第三章从婚姻环境的变化、婚姻杀手(如性格不合、出轨行为、婆媳不和和生活困难)和社会不良现象的浸透等三个方面对该地区蒙古族农民的离婚原因进行深入探究。第四章剖析了离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指出嘎亥图镇蒙古族农民离婚不仅给离异者造成精神困扰,也会对其子女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并且会弱化家庭教育功能、养老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更会破坏家庭生产力。文章还对保持嘎亥图镇蒙古族农民婚姻家庭的稳定性提出了解决途径。
魏永祺[5](2020)在《鄂西南农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问题研究 ——以鹤峰县C村为例》文中认为由于男女性别比失衡和人口流动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目前都出现婚姻挤压现象,很多男子到了适婚年龄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婚姻伴侣。从未婚人口性别比的数值区间变化看,对于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的乡村来说,婚姻挤压问题更为突出。过剩的男性将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鄂西南鹤峰县C村的田野调查,采用文献搜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获取了该村婚姻挤压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婚姻梯度和婚姻市场等理论分析了该村婚姻挤压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后果,最后提出应对婚姻挤压问题的对策。研究发现,鄂西南地区农村整体都存在男性婚姻挤压现象,在笔者的田野地C村,很多适龄农村男性都不能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婚姻消费高,很多夫妇年龄相差悬殊,男子在婚姻中经常处于妥协状态。造成适龄男性婚姻挤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男子自身条件有限、交际圈狭窄以外,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女子大量外流、梯形择偶观念等也是重要因素。未婚男性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社会上大量的未婚男性存在会提高女子在婚姻市场上的地位,导致婚外情增多,离婚率上升,“买卖婚”等异质婚出现,影响社会稳定。未婚男性因为没有家庭生活的缓冲和疏导,可能会激化矛盾,对农村社区治安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农村的建设。对此,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倡导理性婚育行为,转变生育观念;二是构建适龄男性婚姻社会支持体系,为大龄未婚男性提供婚介服务,倡导合法婚姻模式多样化,文明嫁娶,拓展大龄未婚男性的社会支持网络;三是要增强适龄男性自我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四是加强村落“法治”和“德治”,引导村民学法守法,积极开展文明乡风教化活动,缓解未婚适龄男性婚姻挤压问题带来的压力。
姜春阳[6](2020)在《流动家庭夫妻冲突和关系重建 ——萨提亚模式下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认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方式呈家庭化趋势。传统农村家庭中,夫妻的居住方式为“从夫居”,性别分工模式为“男主外,女主内”,以父子关系为核心运转。但农村人口流动,尤其是整个家庭流动,流动家庭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传统大家庭的类型过渡到核心家庭,流动家庭夫妻关系在流动过程中既保留着传统色彩,又融入了现代思想,在思想转变的同时,家庭中经济、权力和情感方面也相应做出改变。流动家庭的迁移,使夫妻二人在城市中为生存打拼的同时需要关注家庭成员的感受。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家庭冲突就会接踵而来,影响夫妻之间关系和家庭的稳定,与此同时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到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转。本研究从流动家庭的夫妻关系现状和夫妻冲突表现,论述社会工作介入长期处于夫妻冲突中的流动家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着重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流动家庭夫妻间沟通模式进行改变,帮助这些家庭在面对冲突时合理且积极地应对,维系夫妻情感和社会功能,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肖珂薇[7](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当代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伴随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激活了农村的活力,农民在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同时,催生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引发了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在改革开放大潮下,农村青年男女的婚恋观也悄然发生变化。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婚恋观演变的样态,尤其是以女性的视角打量婚恋观念的演变,分析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挖掘其背后的成因,对于培育新时代农村女性文明健康的婚恋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的实践意义。本文把婚恋观念作为观察农村精神生活的一个切口,运用马克思婚恋观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为时代背景,以婚恋观念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农村女性为关照群体,本文的研究将沿着以下线路展开。绪论部分明确本文的研究动因及意义,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状态,提出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厘清相关概念,简要概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嬗变,着重解析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婚恋观的演进历程,把握婚恋观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二章从择偶方式、婚恋形式、生育观念及女性家庭地位等方面,演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念的变迁。第三章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婚恋成本、家庭稳定性、女性适婚年龄等方面,分析农村女性婚恋观在变化中所衍生的社会问题。第四章根据上述社会问题探究其背后的成因。第五章提出培育新时代农村文明健康婚恋观的构建路径,引导农村女性的婚恋观念朝着科学化、合理化方面发展。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
叶慧君[8](2020)在《《妇女共鸣》中关于女性家庭问题讨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妇女共鸣》是1929年在上海成立的妇女共鸣社的机关刊物,于1929年3月25日创刊发行。妇女共鸣社先后迁往南京、汉口、重庆等城市,期间《妇女共鸣》也由半月刊改为月刊,并因战事、物价及各种不安定因素的困扰,几经停刊、复刊,最终于1944年12月在重庆永久停刊。《妇女共鸣》杂志发行十五年间,其围绕女性问题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均是重要的研究民国时期女性生活的史料。本文以《妇女共鸣》为基础史料,对杂志中关于女性家庭问题的讨论进行研究,并探讨其背后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文章主要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妇女共鸣》杂志的创刊发行及特点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妇女共鸣》中关于家庭与婚姻问题的讨论进行述论,分别从婚姻问题、已婚女子的财产继承权、特殊婚姻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述论。第三部分是对《妇女共鸣》中关于家庭与生育问题的讨论进行述论,分别从科学节育、宣传科学的家庭育儿知识、儿童公育三个方面进行述论。第四部分是对《妇女共鸣》中关于家庭与职业问题的讨论进行述论,分别从家庭与职业的关系、坚决反对“妇女回家去”、贤妻良母与贤夫良父三个方面进行述论。本文通过对以上四部分内容的梳理研究,可知《妇女共鸣》在讨论女性家庭问题时,展现出强烈的“争平等”、“求科学”、“促独立”意愿,极力推动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走向独立。
曲麦拉姆[9](2020)在《藏族盟誓习惯法对婚姻关系的调整研究 ——以四川甘孜州理塘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藏族法律文化博大精深,由于特定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文化条件,有着其独特的藏族习惯法。其中基于神灵信仰的藏族盟誓,用其辨别真伪、解决纠纷、证明自己清白的表现自古有之,长期以来维系部落或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关系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的藏区社会,随着佛教的世俗化,经过长期实践和历史传承的藏族盟誓习惯法以新的姿态影响着藏民的婚姻家庭生活,并被民众广泛认可和反复实践。受地理位置、历史条件文化等影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民众居住分散。而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因地处较偏远、海拔高等原因,历史上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与外界的联系程度低。理塘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形从而对藏族历史传统文化的保存程度比较完整,其中就包括其独特的盟誓习惯法。新中国的成立后,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国家在各个地方建立了人民公社和村大队组织,在其组织协调下,纠纷比较少,加上公有制、公共道德语等强力推行,致使当时私有的观念和其他行为相对有所减少,因此许多民族习惯法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消解。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各项改革地不断推进,这些藏族习惯法又逐渐出现在民众的视野中,成为当地民众生活行为的重要规范。本文旨在通过对盟誓习惯法这一社会规范进行历史和现实的考察,解读藏族盟誓习惯法的内涵,解析其存在的当代法律空间,并就甘孜理塘农区盟誓习惯法在婚姻家庭中的表现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在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地区的民事领域发挥的解决婚姻纠纷、节约司法资源等重要的功能,并就藏族民众在适用盟誓习惯法时存在的现实困难以及盟誓习惯法在当地司法适用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完善其积极功能,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盟誓习惯法在解决婚姻纠纷中的重要调解功能,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推动盟誓习惯法的司法适用程序、识别标准等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盟誓习惯法与我国的婚姻法律制度、民事诉讼程序的完美衔接,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法治现代化化进程。
宋点白[10](2019)在《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人短期贷款是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个人类贷款。2015年1月,个人短期贷款时点余额仅为8.18万亿元。至2018年10月,时点余额已增加至13.43万亿元。近年来,个人短期贷款规模增长迅速,近三年多时间增长近50%,成为了除住房按揭贷款以外,我国个人贷款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贷款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不良贷款率也随之攀升,违约风险逐渐暴露。截至2018年10月,不良贷款率约为1.87%,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由此,个人短期贷款的违约问题成为了一项值得研究与关注的现实议题。本文以短期贷款借款人人口学要素为切入点,研究短期贷款的违约风险问题。分析借款人人口特征与个贷违约之间的理论与实证关系,以借款人人口学要素为切入视角探讨短期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借款人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进行风险识别与预测管理。首先,本文在剖析个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现状的基础上,以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视角为切入点,研究了借款人人口特征与个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性问题。通过对借款人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婚姻特征、教育特征、职业以及产业特征进行划分,分别探讨了借款人人口自然属性特征和社会属性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之间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女性人口、已婚人口、高学历人口具有相对较低的短期贷款违约率;相对的,男性人口、离婚人口、低学历人口具有更高的违约率;借款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风险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职业组织形式为公司类型的借款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较其他类型借款人更低。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两点启发性意义:首先提示我们应重视对借款人人口特征的风险审查,不应仅仅关注借款人经济指标上的偿还能力,也应关注借款人人口学要素所反映出的借款人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针对不同借款人人口特征需提供差异化的审查与授信方案;其次,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不应针对借款人的年龄因素及行业因素而采取歧视性的审查准入政策,在借款人行业面临周期性波动时,也不应采取保守的风险管控措施,缩减对相应行业的贷款投放额度。为提升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管控能力,尝试利用本文实证研究结果实现有效的风险管控,本文通过引入具有显着相关性的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的方式搭建随机森林模型,以期对个人短期贷款违约进行预测和判定。通过搭建复权RUSboost随机森林模型对短期贷款这种典型非平衡样本预测评估发现,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基本特征的组合对短期贷款违约具有解释以及预测效果。就本文提取样本而言,使用人口特征对短期贷款进行违约预测,违约的识别准确率达到约82%左右。通过稳健性检验,在短期网贷数据中预测成功率能够达到约80%。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基本特征搭建违约预测模型能够基于风险因素考量对借款人实现初期的准入筛选。基于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对短期贷款违约的可预测性,本文进一步通过建立基于人口特征与贷款特征的信用评分卡体系的方式,将研究结果推向商业银行实践应用。通过信用评分体系的建立,将人口特征与贷款特征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作用可视化,并由此建立了关于借款申请人的评分评级体系,通过计算各得分区间的违约概率,获得关于短期贷款违约的风险概率对照表(主标尺)。由此,在短期贷款违约实践判定中,建立了利用人口特征进行借款人筛选与风险预测的系统化可行性操作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缓解借贷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因素而造成的逆向选择等问题。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基本特征是较为容易收集,且具有较高识别率的信息,收集这样的信息准确率高且难度较小,利用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建立预测模型,并建立评分卡体系,可以达到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进行初期识别的效果。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与经验总结发现,人口学要素特征作用于贷款违约的内部机理可以划分为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两部分。使用传统的人口统计学方法,收集传统的人口学特征难以充分评估借款人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鉴于此,本文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切入点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估计与预测进行了趋势化探讨。笔者认为在大数据条件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未来基于人口行为数据信息的采集将较大程度提升对借款人还款意愿评估和刻画的准确性。单一的人口主体,在可期的未来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数字化个体,对信用风险的评测以及贷款违约的相关性研究,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届时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的广度与深度将得到广泛提升,人口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相关性分析与探讨将拓展出更多的有效变量,这些变量不管是人口因素还是非人口因素,将使得对借款人违约行为的观测更为全面与准确,对贷款违约的风险管理会达到更佳的效果。
二、家庭与婚姻功能不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与婚姻功能不良(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架构 |
1.3.1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
1.3.2 质性研究架构 |
1.3.3 研究设计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创新点与难点 |
1.4.1 选择研究对象分类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家庭抗逆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 |
2.1.1 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和具体内涵 |
2.1.2 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3 家庭抗逆力的模式 |
2.1.4 家庭抗逆力与家庭功能的联系 |
2.2 女性犯罪者家庭影响因素分析梳理 |
2.2.1 家庭的角色情境 |
2.2.2 家庭的冲突因素 |
2.3 家庭社会适应理论发展 |
2.3.1 哲学思源 |
2.3.2 认同理论发展 |
2.4 相关概念辨析 |
2.4.1 女性犯罪者家庭 |
2.4.2 结构 |
2.4.3 社会适应 |
2.4.4 家庭抗逆力 |
2.5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维度 |
2.5.1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整合 |
2.5.2 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理论内含 |
2.6 述评 |
第3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职能缺失及其困境生成 |
3.1 普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价值考察 |
3.1.1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
3.1.2 女性影响家庭功能的形式 |
3.1.3 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能作用 |
3.2 女性罪犯者家庭职能缺失 |
3.2.1 女性罪犯者承担家庭经济功能缺失 |
3.2.2 女性罪犯导致家庭内部中的劳动功能资源缺失 |
3.2.3 女性犯罪导致亲子关系中母亲角色缺失 |
3.2.4 犯罪女性空间“不在场”导致社会交往资源缺失 |
3.3 女性罪犯者家庭困境生成因素 |
3.3.1 夫妻关系冲突导致情感关系弱化 |
3.3.2 赡养关系缺损导致传承关系断裂 |
3.3.3 邻里关系疏远导致社区交往资源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女性犯罪者的家庭结构与其家庭抗逆力 |
4.1 女性犯罪者家庭结构的重建 |
4.1.1 家庭结构的资源扩充与抗逆力 |
4.1.2 家庭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与抗逆力 |
4.2 女性犯罪者家庭内部仪式的可持续性 |
4.2.1 在破裂中维持稳定 |
4.2.2 适应改变后的能力 |
4.3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结构资源网络 |
4.3.1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
4.3.2 结构失能下的家庭结构网络 |
4.3.3 亲属关系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
4.4 女性犯罪者家庭情感沟通分享与合作解决问题 |
4.4.1 家庭内部沟通方面的理解互动与抗逆力 |
4.4.2 家庭内部信念方面的认知理性化与抗逆力 |
4.5 小结 |
第5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适应与其家庭抗逆力 |
5.1 家庭为逆境重新定义和社会积极适应 |
5.1.1 保持生活统合感 |
5.1.2 正面展望积极的意义 |
5.2 家庭从时间维度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
5.2.1 分享情感 |
5.2.2 爱包容差异 |
5.2.3 促进正面互动 |
5.3 家庭从空间维度培养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
5.3.1 发展区域 |
5.3.2 公共空间 |
5.3.3 社会环境 |
5.4 家庭从自我角度调适逆境的积极认知 |
5.4.1 减少家庭未成年人的负面连锁反应 |
5.4.2 促进老人的家庭抗逆适应过程 |
5.4.3 健全家庭中伴侣关系的平衡作用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概括 |
6.1.1 家庭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
6.1.2 家庭抗逆力整合性框架的应用 |
6.2 社会适应过程的认同性 |
6.2.1 角色认同决定社会适应程度 |
6.2.2 社会适应过程的多维度认同性 |
6.2.3 预期认同不清致社会适应不良 |
6.3 对策及建议 |
6.3.1 关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
6.3.2 关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
6.3.3 以社区、政府抗逆力构建家庭抗逆力 |
6.3.4 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 |
6.3.5 将家庭照顾纳入福利体系 |
6.3.6 政府提升家庭结构功能失能后的家庭发展能力 |
6.3.7 加强专业社工心理支持建设 |
6.4 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夫妻间矛盾问题研究 ——以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 |
1.5.2 家庭系统理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1.1 夫妻关系与亲密关系 |
2.1.2 夫妻间互动问题研究 |
2.1.3 影响夫妻间亲密关系建立的因素 |
2.1.4 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发展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1 夫妻亲密关系研究 |
2.2.2 夫妻关系中的假性亲密关系研究 |
2.2.3 夫妻间互动问题研究 |
2.2.4 影响夫妻亲密关系建立的因素 |
2.2.5 家庭社会工作的实务发展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个案研究设计及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在个案中的体现 |
3.1 个案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3 研究者的角色 |
3.2 个案基本情况呈现 |
3.3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基本理念在个案中的体现 |
3.3.1 家庭对于“问题”的看法 |
3.3.2 家庭系统 |
3.3.3 家庭结构 |
第4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介入夫妻间矛盾问题研究 |
4.1 鉴别:识别夫妻在家庭结构中的互动模式 |
4.1.1 “进入”家庭,搜集信息 |
4.1.2 搜集信息,分析事实 |
4.2 破冰:挑战不良的家庭结构,破解夫妻间不良互动模式 |
4.3 重组:促进良性的互动行为,重组良性的家庭结构 |
4.4 巩固:维护已建立的良性互动模式 |
4.5 预防:避免陷入恶性循环的“陷阱” |
4.6 个案评估 |
第5章 结构式家庭治疗介入夫妻间矛盾问题反思 |
5.1 结构式家庭治疗在本土实务过程中的困境 |
5.1.1 宏观视角:家庭传统文化的冲突 |
5.1.2 微观视角: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在具体实务中的阻抗 |
5.2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夫妻间矛盾问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5.2.1 可行性分析 |
5.2.2 必要性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的展望 |
6.2.2 对本土实务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治理视域下农村良好婚俗塑造 ——基于农村彩礼异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回顾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总体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彩礼 |
2.1.2 彩礼异化 |
2.1.3 文化治理 |
2.2 相关理论 |
2.2.1 异化理论 |
2.2.2 治理理论 |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3章 彩礼的本质与功能 |
3.1 彩礼的本质 |
3.1.1 彩礼的起源 |
3.1.2 彩礼的本质 |
3.2 当代农村社会彩礼的现状及功能 |
3.2.1 当今农村社会彩礼的现状 |
3.2.2 当代社会语境下彩礼的主要社会功能 |
第4章 彩礼的异化及其诱因 |
4.1 农村彩礼异化的表征 |
4.1.1 彩礼结亲本质的偏离 |
4.1.2 彩礼实践主客体易位 |
4.1.3 彩礼婚约公信力缺失 |
4.1.4 彩礼主体价值观异化 |
4.2 农村彩礼异化的诱因 |
4.2.1 个人层面:各彩礼主体婚姻价值观念扭曲 |
4.2.2 家庭层面:家庭结构及其各自利益诉求分化 |
4.2.3 社会层面:各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匮乏 |
4.2.4 市场层面:市场化观念扰乱农村婚姻市场 |
4.2.5 政府层面:彩礼治理中法制缺位及政府失能 |
第5章 农村彩礼异化的负面影响 |
5.1 农村彩礼的异化对农村社会秩序的不良影响 |
5.1.1 彩礼异化对农村婚龄青年的影响 |
5.1.2 彩礼异化对家庭生活秩序的影响 |
5.1.3 彩礼异化对农村社会秩序的影响 |
5.2 农村彩礼的异化对农村社会福利的不良影响 |
5.2.1 彩礼异化对农村经济福利的影响 |
5.2.2 彩礼异化对农村社会福利的影响 |
5.2.3 彩礼异化对村庄文化福利的影响 |
第6章 治理视域下农村彩礼习俗良性建构的路径探析 |
6.1 农村彩礼习俗良性建构路径的借鉴 |
6.1.1 治理理论中的借鉴 |
6.1.2 多中心治理理论中的借鉴 |
6.2 农村彩礼习俗良性建构的路径探析 |
6.2.1 个人层面:转变个人思想观念,还“财”以“礼”的功能 |
6.2.2 家庭层面:重构孝道家庭秩序,增强家庭社会福利 |
6.2.3 社会层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治理主体协同治理 |
6.2.4 市场层面:大力发展经济,规范农村婚姻市场 |
6.2.5 政府层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发挥政府治理职能 |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蒙古族农民离婚现象的民族学研究 ——以扎鲁特旗嘎亥图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 |
(二)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嘎亥图镇概况及婚姻状况 |
第一节 嘎亥图镇概况 |
一、地理环境 |
二、生计方式 |
三、旅游资源 |
第二节 嘎亥图镇的人口及其结构 |
一、人口的增长情况 |
二、人口的民族结构 |
三、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 |
四、人口的教育结构 |
第三节 嘎亥图镇的婚姻状况 |
一、择偶范围 |
二、择偶方式 |
三、择偶标准 |
四、婚后居住模式 |
第二章 嘎亥图镇蒙古族农民的离婚现象 |
第一节 离婚现象的普遍化 |
一、何为离婚现象? |
二、离婚率渐趋提高 |
三、离婚现象的时空分布 |
第二节 离异者的基本情况 |
一、民族结构及年龄结构 |
二、教育结构 |
三、社会结构 |
第三节 离异者的生活状态 |
一、离异者的精神状态 |
二、离异者的经济状态 |
三、离异者的婚姻状态 |
第三章 嘎亥图镇蒙古族农民的离婚原因 |
第一节 婚姻环境的变化 |
一、女性地位的变化 |
二、婚姻生活要求提高 |
三、婚姻观的变化 |
第二节 婚姻杀手:性格、出轨、暴力等 |
一、性格不合 |
二、出轨行为 |
三、家庭暴力 |
四、婆媳不和 |
五、生活困难 |
第三节 社会不良现象的浸透 |
一、网络的负面性 |
二、赌博行为 |
三、酗酒行为 |
第四章 嘎亥图镇离婚现象引发的负面影响 |
第一节 对子女的不利影响 |
一、子女学习成绩的下降 |
二、子女心理的扭曲 |
第二节 对家庭功能的不利影响 |
一、弱化家庭的教育功能 |
二、弱化家庭的养老功能 |
三、弱化家庭的文化传承功能 |
第三节 破坏家庭生产力 |
一、何为家庭生产力? |
二、财产的分割导致家庭经济实力的衰减 |
三、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不利影响 |
第四节 嘎亥图镇农民离婚现象的解决途径 |
一、宣传文明婚姻观 |
二、净化社会环境 |
三、强化家庭经济实力 |
四、提倡伙伴关系模式的夫妻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鄂西南农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问题研究 ——以鹤峰县C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问题的学术前史 |
一、民族学的婚姻问题研究 |
二、关于婚姻挤压现象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理论采借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采借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鹤峰县C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现状 |
第一节 田野地C村概貌 |
一、自然环境 |
二、人口结构 |
三、经济状况 |
第二节 C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具体表现 |
一、男性成婚困难 |
二、夫妻年龄差悬殊 |
三、结婚消费增高 |
四、男性在婚姻中处于妥协状态 |
第二章 鹤峰县C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原因 |
一、人口性别比失衡 |
二、梯形择偶观的影响 |
三、人口流动 |
第二节 地区因素 |
一、经济落后 |
二、当地的传统文化观念 |
第三节 个体因素 |
一、家庭条件受限 |
二、自身素质不佳 |
三、交际圈狭窄 |
第三章 鹤峰县C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后果 |
第一节 影响适婚青年的个人生活 |
一、不利于身体健康 |
二、心理压力大 |
三、生活质量不高 |
第二节 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
一、离婚率上升 |
二、婚外情增加 |
三、异质婚的产生 |
四、地下色情业的延续 |
第三节 不利于农村社会的治理 |
一、扰乱农村的社会治安 |
二、对村内留守妇女儿童构成威胁 |
三、增加社会养老负担 |
第四章 应对农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对策 |
第一节 积极倡导理性婚育行为 |
一、关爱女孩,转变“男孩偏好” |
二、扩大宣传,鼓励合理婚嫁行为 |
三、制定措施,规范婚嫁支付 |
第二节 构建适婚男性婚姻社会支持体系 |
一、为未婚男性提供婚介服务 |
二、适当鼓励招赘婚姻 |
三、拓展未婚男性的社会支持网络 |
第三节 增强适婚男性自我发展能力 |
一、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 |
二、为未婚男性提供就业机会 |
第四节 加强村落“法治”和“德治” |
一、引导村民学法和守法 |
二、积极开展乡风文明教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流动家庭夫妻冲突和关系重建 ——萨提亚模式下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献综述 |
(一)流动人口夫妻关系的研究 |
(二)流动家庭夫妻冲突研究 |
(三)萨提亚治疗模式下的婚姻治疗介入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五、理论依据: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
六、概念界定 |
(一)流动家庭 |
(二)夫妻冲突 |
第二章 流动家庭夫妻冲突现状及影响 |
一、研究背景介绍 |
(一)访谈对象来源 |
(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二、流动家庭夫妻关系现状 |
(一)家务分工与家庭决策 |
(二)经济来源与财产分配 |
(三)情感交流与对话沟通 |
三、流动家庭夫妻冲突体现 |
(一)夫妻权力争夺的冲突 |
(二)家务劳动期望的冲突 |
(三)夫妻情感需求的冲突 |
四、流动家庭夫妻冲突的影响因素 |
(一)性别差异 |
(二)思想观念 |
(三)经济问题 |
(四)亲属关系 |
五、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一)不良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 |
(二)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家庭夫妻关系重建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流动家庭夫妻冲突的个案呈现 |
一、案例介绍 |
(一)案主家庭信息 |
(二)家庭结构图 |
二、案主家庭存在的问题 |
三、案主家庭夫妻冲突的呈现 |
(一)冲突存在的时间 |
(二)冲突频率 |
(三)冲突表现形式 |
(四)冲突产生原因 |
第四章 萨提亚治疗模式下的流动夫妻关系重建 |
一、重建目标 |
二、重建计划 |
三、具体重建过程 |
(一)家庭互动方式的呈现 |
(二)原生家庭与应对姿态的形成 |
(三)冰山下的自我 |
(四)学习一致性的沟通 |
(五)夫妻关系重建 |
四、重建效果评估 |
(一)结案 |
(二)效果评估 |
第五章 总结反思 |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个案介入反思 |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介入路径反思 |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介入过程反思 |
二、对流动家庭夫妻关系稳定性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难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女性婚恋观嬗变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女性婚恋观演进图景 |
一、中国古代女性婚恋观的演变 |
二、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婚恋观 |
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女性婚恋观 |
第二节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
一、婚姻观 |
二、恋爱观 |
三、婚恋观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女性主义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理论 |
三、社会变迁理论 |
四、习近平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变化的形态 |
第一节 择偶的新取向 |
一、择偶意愿的自主化 |
二、择偶标准的新变化 |
三、择偶方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婚恋的新变化 |
一、婚恋费用增加 |
二、结婚仪式多样化 |
第三节 生育的新理念 |
一、优生优育观念的强化 |
二、重男轻女观念的淡化 |
三、女性生育意愿的弱化 |
第四节 婚姻生活的新地位 |
一、家庭事务话语权扩大 |
二、家庭财务支配权增强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变化衍生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婚恋成本的困扰 |
一、日渐攀升的婚恋费用 |
二、“因婚致贫”现象 |
第二节 农村家庭稳定性弱化 |
一、“闪婚闪离”现象增多 |
二、家庭责任意识淡化 |
三、留守妇女的困境 |
第三节 适婚年龄变化及影响 |
一、农村女性婚龄分化 |
二、农村剩男增多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变化的社会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思想观念的影响 |
一、传统婚恋观的式微与女性角色意识觉醒 |
二、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
三、城市青年婚恋观的影响 |
第二节 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
一、市场经济原则对婚恋观的影响 |
二、物质生活与消费观念的变化 |
三、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
第三节 社会交往扩大的影响 |
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
二、社会流动导致交往空间的扩大 |
三、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 |
第五章 新时代农村女性文明健康婚恋观建构的路径 |
第一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新型婚恋观 |
一、树立以爱情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 |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婚恋观 |
三、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下的婚恋观 |
四、发挥大众传媒对于婚恋观的导向作用 |
第二节 提高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 |
一、提升农村女性的道德文化素质 |
二、培养农村女性的职业技能水平 |
三、增强农村女性的法制观念 |
第三节 筑牢和谐稳定的婚恋情感基础 |
一、重视异地夫妻间的情感交流 |
二、营造夫妻相互尊重的良好家庭环境 |
三、注重道德意识与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
第四节 夯实农村婚恋的支撑体系 |
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厚实婚恋物质基础 |
二、建立农村乡规民约以营造婚恋良好氛围 |
三、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以提供婚恋稳定后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念变化的调查问卷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妇女共鸣》中关于女性家庭问题讨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前史 |
1、关于《妇女共鸣》杂志的研究 |
2、关于女性家庭与婚姻问题的研究 |
3、关于女性家庭与生育问题的研究 |
4、关于女性家庭与职业问题的研究 |
三、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1、研究方法 |
2、创新 |
第一章 《妇女共鸣》杂志的创刊及特点 |
一、《妇女共鸣》的创刊和发行 |
1、《妇女共鸣》的创刊过程 |
2、《妇女共鸣》的发行 |
二、《妇女共鸣》的编辑、执笔人和读者 |
1、《妇女共鸣》的编辑和执笔人 |
2、《妇女共鸣》与读者的互动 |
三、《妇女共鸣》杂志的特点 |
第二章 “争平等”——《妇女共鸣》中的家庭与婚姻问题 |
一、对婚姻问题的讨论 |
1、平等的婚恋观 |
2、平等的夫妻财产权 |
3、平等的家庭地位和共同的家庭责任 |
二、对已婚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讨论 |
1、已婚女子财产继承权的法律沿革 |
2、《妇女共鸣》杂志对女子争产的支持 |
3、《妇女共鸣》对已婚女子获得财产继承权后的建议 |
三、对婚姻问题中特殊问题的讨论 |
1、女子贞节问题 |
2、婚案问题 |
第三章 “求科学”——《妇女共鸣》中的家庭与生育问题 |
一、特殊生育问题——科学节育 |
二、宣传科学的家庭育儿知识 |
1、宣传产妇的科学保养 |
2、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 |
三、《妇女共鸣》中的儿童公育 |
1、《妇女共鸣》中的儿童公育思想 |
2、儿童公育思想的施行——南京第一托儿所 |
第四章 “促独立”——《妇女共鸣》中的家庭与职业问题 |
一、家庭与职业的关系 |
1、职业对家庭的帮助 |
2、职业与家庭的冲突 |
3、《妇女共鸣》的建议 |
二、坚决反对“妇女回家去” |
1、“妇女回家去”的产生 |
2、坚决反对“妇女回家去” |
三、贤妻良母与贤夫良父 |
1、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提出 |
2、新贤妻良母主义的争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藏族盟誓习惯法对婚姻关系的调整研究 ——以四川甘孜州理塘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藏族盟誓习惯法概述 |
第一节 盟誓习惯法概述 |
一、盟誓习惯法的概念 |
二、盟誓习惯法的当代价值 |
第二节 藏族盟誓概述 |
一、藏族盟誓的概念 |
二、藏族盟誓产生的根源及历史变迁 |
三、藏族盟誓习惯法的当代社会基础 |
第三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的当代法制空间 |
一、中央立法 |
二、地方立法 |
第二章 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甘孜州理塘县为例 |
第一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对婚前关系的调整 |
一、私奔定亲的盟誓行为 |
二、订婚中的盟誓行为 |
第二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对夫妻关系的调整 |
一、夫妻忠诚立誓行为 |
二、婚内戒除不良行为 |
三、“献头发”的盟誓行为 |
第三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对离婚关系的调整 |
一、财产分割过程中的盟誓行为 |
二、子女抚养方面的盟誓行为 |
第三章 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功能与困境 |
第一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在调整婚姻关系中的价值 |
一、以约束不良行为促进家庭和谐 |
二、以丰富盟誓文化来保障婚姻自由 |
三、以盟誓教育引导正确的婚姻价值观 |
四、以有效解决纠纷来节约司法资源 |
五、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的实现 |
第二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困境 |
一、盟誓习惯法效力的弱化 |
二、藏族盟誓习惯法自身存在的缺陷 |
三、藏族盟誓习惯法的适用空间被不断压缩 |
第三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困境成因分析 |
一、藏传佛教的世俗化 |
二、藏族盟誓习惯法不当利用的结果 |
三、国家法对习惯法的影响 |
第四章 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当代发展 |
第一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当代背景 |
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求重视本土法治资源的利用 |
二、藏族盟誓习惯法发挥的积极作用和适应能力 |
三、藏区经济文化发展、婚姻观念转变的需要 |
第二节 充分发挥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积极价值 |
一、充分完善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理论内涵 |
二、正确发挥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积极作用 |
三、有效抑制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消极因素 |
第三节 藏族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制度路径 |
一、从立法层面分析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路径 |
二、从司法上层面分析盟誓习惯法调整婚姻关系的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个人贷款现状 |
1.1.2 个人短期贷款现状 |
1.1.3 个人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状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基于人口学要素视角研究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意义 |
1.2.2 基于人口学要素视角研究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目的 |
1.3 研究框架 |
2.文献综述 |
2.1 人口学要素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违约中的作用 |
2.2 人口学要素在个人网络借贷违约中的作用 |
2.3 其他因素在个人贷款违约中的作用 |
3.理论分析与指标选取 |
3.1 理论分析 |
3.1.1 借款人人口学要素特征的界定 |
3.1.2 人口学要素与贷款违约关系的相关探讨 |
3.1.3 人口学要素对贷款违约的作用机理探讨 |
3.1.4 人口学要素对贷款违约风险的经典理论分析 |
3.2 基于人口学要素的贷款违约相关性指标选取 |
4.样本选取与变量定义 |
4.1 样本选取 |
4.2 样本选择性偏差问题的校验与论证 |
4.2.1 联立双变量模型构建 |
4.2.2 样本选择性偏差校验结果 |
4.3 变量定义 |
4.3.1 因变量定义 |
4.3.2 自变量定义 |
5.人口学要素与短期贷款违约关系的实证检验 |
5.1 借款人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1.1 借款人年龄分布情况 |
5.1.2 借款人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1.3 借款人年龄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1.4 小结 |
5.2 借款人性别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2.1 借款人性别构成情况 |
5.2.2 借款人性别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2.3 借款人性别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2.4 小结 |
5.3 借款人婚姻状况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3.1 借款人婚姻分布状况 |
5.3.2 婚姻状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3.3 借款人婚姻状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3.4 小结 |
5.4 借款人受教育程度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4.1 借款人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 |
5.4.2 受教育程度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4.3 受教育程度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4.4 小结 |
5.5 借款人行业状态、职业特征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关系验证 |
5.5.1 借款人行业与职业分布情况 |
5.5.2 职业结构、行业结构与短期贷款违约的理论探讨 |
5.5.3 行业结构、职业结构与短期贷款违约的实证分析 |
5.5.4 小结 |
5.6 总结探讨 |
6.基于人口学要素构建的随机森林违约预测模型 |
6.1 随机森林的理论模型构建 |
6.2 基于人口学要素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设定 |
6.3 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实施及判定结果 |
6.4 RUSBOOST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在其他样本中的验证 |
7.基于人口学要素构建的短期贷款违约风险评分卡体系 |
7.1 基于人口学要素特征与贷款特征的评分卡开发 |
7.2 信用评分卡开发结果 |
8.研究结论与探讨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探讨 |
8.3 展望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家庭与婚姻功能不良(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D]. 沈辰. 吉林大学, 2020(01)
- [2]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夫妻间矛盾问题研究 ——以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为例[D]. 赵小丽. 新疆大学, 2020(07)
- [3]治理视域下农村良好婚俗塑造 ——基于农村彩礼异化治理研究[D]. 刘桃.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4]蒙古族农民离婚现象的民族学研究 ——以扎鲁特旗嘎亥图镇为例[D]. 李高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鄂西南农村适婚男性婚姻挤压问题研究 ——以鹤峰县C村为例[D]. 魏永祺.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3)
- [6]流动家庭夫妻冲突和关系重建 ——萨提亚模式下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姜春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女性婚恋观变迁研究[D]. 肖珂薇. 三峡大学, 2020(02)
- [8]《妇女共鸣》中关于女性家庭问题讨论的研究[D]. 叶慧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藏族盟誓习惯法对婚姻关系的调整研究 ——以四川甘孜州理塘县为例[D]. 曲麦拉姆.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2)
- [10]人口学要素对短期贷款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D]. 宋点白.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