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节水灌溉为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铺路(论文文献综述)
胡佳妮,张兴旭,范玉兵[1](2020)在《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演进》文中指出基于1982—2019年21个中央一号文件的系统梳理,将我国农业水资源政策和制度的演进分为3个主要阶段:起步阶段(1982—1986年)、建设阶段(2004—2010年)、夯实阶段(2011—2019年),并从各个阶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资源政策,分析并解读其演变过程。总体来讲,起步阶段以农田水利建设、水面开发与治理、水利灌溉等基础工程建设为主,发展到建设阶段着重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节水灌溉设施与配套、水库建设等方面加强工程与体制双重建设,进一步发展到夯实阶段以农田水利建设、灌区制度化、水权制度和水价革新等新型体制机制建设。三个阶段农业水资源政策之间存在稳定性、连续性和创新性,进而对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赵渊[2](2020)在《忻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文中指出水利工程设施是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掌握区域水资源总量和当前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而合理配置水资源则是实现水资源持续性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条件。水是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所必需的基本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用水浪费严重、开发利用不当等一系列的问题,区域性的缺水成为制约忻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严重掣肘。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分析忻州市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剖析忻州市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严格要求以及当地实际水文、地理条件,分析了忻州市水资源支撑经济发展能力;优化了水资源全域配置工程布局;提出水资源管理使用责任、原则和要求;给出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节约、科学利用、高度治理和保护的措施。采取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严控地下水、恢复生态水等水资源配置等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忻州市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从而有效控制忻州市超采区水资源开发强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保障忻州市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郭爱军[3](2020)在《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文中研究说明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1)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2)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3)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秦丽娜,单军[4](2010)在《北京市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管理浅议》文中认为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是北京节水灌溉的第一次尝试,项目历时长、涉及部门多,通过对项目前期、实施期及后期管理经验的总结,为今后北京及其他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管理方法。
高镔[5](2009)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如何?怎样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在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的举措。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选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为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基本理论和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概括了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观点,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引发本论文的思路方法。同时,回顾和评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水资源承载力定义的研究情况、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研究的用途、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第三章,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作了深入分析研究。在对资源和水资源定义、特点、性质和分类等作了客观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水资源观,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分析了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水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并指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水环境和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水资源承载力了进行定义,分析了其特性,对其内涵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步骤、思路和方法,认为用两种模式来表达水资源对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能同时表达出直接量化和综合协调的目的。综述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提出要准确回答水资源系统能否支撑社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系统支撑社会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有多大等问题,还需要深入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给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寻找新思路、新方法。第五章,对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水资源状况,然后对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然后分析了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中的问题,认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已经成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把水利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正确处理好水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第六章,建立了区域宏观经济水资源协调发展模型。将水资源约束条件写入区域宏观经济投入产出模型,针对西部地区,建立宏观经济水资源分析模型。并在总结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第七章,根据前几章的分析,建立了西部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并对各省区的水资源利用与宏观经济发展进行了情景分析,分析了未来情景下的西部省区水资源承载力与承载状况,提出了供相关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的具体方案。第八章,提出了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与措施。对国外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战略进行了综述,指出科学的发展观是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的有力武器,提出“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六条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本论文的特点和创新点主要包括:将宏观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通过模型技术定量研究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系统回顾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一套科学的、实用性强的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和评价模型。在总结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利用宏观经济水资源协调发展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对西部地区未来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思路和对策措施。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西部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分析的方案对比和分析中,提出了供相关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的具体方案。提出了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
王宏权[6](2007)在《甘肃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之本。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水资源研究作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己成为国内外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了全省水资源量、水质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资源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水资源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准水资源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搞清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路径,从而为省上制定有关方案和对策,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刘肖军[7](2007)在《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全省稳,农业兴则全省兴。水利是国民经济首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在新世纪,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建国以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进行客观全面的回顾总结和绩效评价,提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外延等一系列重要论点。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揭示出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田水利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和分阶段、分区域的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对促进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杨春红[8](2007)在《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综合运用系统理论、反馈控制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其次,运用系统理论、反馈控制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等理论,对农业节水项目及其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界定与阐述;将科学发展观思想、系统理论和反馈控制理论有机结合,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动态管理理论,并用该理论对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三,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运用系统理论对农业节水项目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的产生机理,分析农业节水项目在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研究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容,构建适合西北地区的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单项指标进行分类,对其计算方法进行阐述。第五,针对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成功度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科学而又实用的综合评价模型——Delphi-IAHP-SA-FCA模型,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最后,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节水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法律保障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成果反馈及应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保障机制。
贾小非[9](2006)在《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设计研究 ——以嘉峪关市北干渠景观规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曾经灿烂辉煌的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之要冲,是中西方文化汇聚交流的走廊,孕育了农耕文明、丝路文明。然而,随着我国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西走廊戈壁绿洲城市人口激增,土地,植被,水体等资源更趋匮乏,生态环境更为脆弱,绿洲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其中“水”成为了绿洲发展的主要“瓶颈”,在这样的一个特定地区,如何用有限的水资源建设水景观,怎样建设水景观,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是当前河西绿洲地区面临的一个迫切又现实的问题。 有水的地方才能形成绿洲,祁连山的雪水孕育了河西走廊绿洲,也使其成为全省最大的灌溉农业区。论文正是在河西走廊绿洲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框架下,以引水灌溉为切入点,改变以往仅仅聚焦于灌溉、蓄水的片面做法,把水利工程与水景建设、水环境营造结合起来,促使水利建设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既满足了农田灌溉的需要,又满足了河西走廊戈壁绿洲人民对水景的渴求,达到双赢的目的。 论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发展目标,从具体水景建设角度着手,对河西走廊绿洲城市水资源、水利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详细的针对性研究,着力探索如何在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认识拓展“环境优先”、“文脉延续”、“以人为本”原则,使城市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生共融,这对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域文化逐渐消逝的河西走廊绿洲地区,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对相关理论体系及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后,力求寻找出适宜本地区城市水景观建设的设计对策及规划原则,同时论文结合作者亲自参与的水景观的设计实例进行分析,冀望对河西走廊绿洲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对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所裨益,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马秀丽[10](2005)在《加强宁夏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发展节水灌溉应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宁夏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必须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压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以增加经济作物与林草种植面积,以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
二、发展节水灌溉为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节水灌溉为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铺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政策和制度演进过程 |
2.1 起步阶段(1982—1986年) |
(1)农田水利建设。 |
(2)水面开发与治理。 |
(3)水利灌溉。 |
(4)水资源承包经营。 |
2.2 建设阶段(2004—2010年) |
(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
(2)节水灌溉设施与配套。 |
(3)水库建设。 |
2.3 夯实阶段(2011—2019年) |
(1)农田水利建设。 |
(2)灌区制度化。 |
(3)水权制度。 |
(4)水价改革。 |
(5)河长制。 |
3 结 语 |
(2)忻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2 忻州市水资源配置总量 |
2.3 忻州市分区水资源概况 |
2.4 地下水超采情况 |
第三章 水资源配置原则及情况 |
3.1 水资源配置总体思路 |
3.2 水资源全域化配置原则 |
3.2.1 黄河水配置原则 |
3.2.2 境内地表水配置原则 |
3.2.3 分行业水量配置原则 |
3.3 水资源配置阶段性目标 |
3.3.1 分区水资源配置阶段性目标 |
3.3.2 分县(市、区)水资源配置阶段性目标 |
第四章 忻州市水资源支撑经济发展能力分析 |
4.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述 |
4.2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4.3 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措施 |
第五章 水资源全域化配置工程布局 |
5.1 总体布局 |
5.1.1 已建工程 |
5.1.2 在建工程 |
5.1.3 拟新建工程 |
第六章 水资源使用管理责任、原则及要求 |
6.1 明晰水资源管理责任 |
6.2 水资源使用原则 |
6.3 水资源管理要求 |
第七章 水资源保障措施 |
7.1 从严控制水价,加大黄河水用量 |
7.2 全面开征地下水水资源费 |
7.3 建立公益用水(黄河)补贴基金(专项资金) |
7.4 推行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问题与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中国水利发展沿革及生态水利的提出 |
2.1 水利的内涵 |
2.2 水利发展沿革与生态水利的提出 |
2.2.1 工程水利 |
2.2.2 环境水利 |
2.2.3 资源水利 |
2.2.4 生态水利 |
3 生态水利的发展历程 |
3.1 生态工程 |
3.2 生态水利工程 |
3.3 生态水利 |
4 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过程与维度 |
4.1 广义生态水利的定义与内涵 |
4.2 广义生态水利的过程与维度 |
4.2.1 生态水利发展的空间格局 |
(1) 集约生产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2) 拓展生活空间,美化绿色宜居环境。 |
(3) 保护生态空间,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
4.2.2 生态水利的维度及复合结构体系 |
(1) 生态环境保护维度。 |
(2)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 |
(3) 水循环调控维度。 |
(4) 生态水利复合系统交互耦合与优化调控。 |
(5) 生态水利与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4.2.3 基于“全过程”的生态水利发展模式 |
(1) 规划设计空间定位模式。 |
(2) 建设管理自然生态模式。 |
(3) 运行调度全域拓展模式。 |
5 结论与展望 |
(4)北京市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管理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基本情况 |
二、项目前期的管理 |
1. 建立统一领导多部门联动的领导小组 |
2. 提前计划配套资金与周转资金 |
3.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落实人员和职责 |
4. 项目设计与市政府重点工作紧密结合 |
三、项目实施期管理 |
1. 严格执行计划贷款管理模式 |
2.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
3. 严格资金管理 |
4. 全过程监督管理 |
5. 充分发挥专家的知识力量和现有技术成果 |
6. 注重培训 |
7. 程序化的检查模式 |
四、项目建后运行管理 |
(5)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存在的问题 |
2. 区域经济基本理论和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综述 |
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历史回眸 |
2.1.2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模式 |
2.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 |
2.2.1 承载力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历史 |
2.2.3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的研究情况 |
2.2.4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方法 |
2.2.5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用途 |
2.2.6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
3. 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
3.1 关于资源的基本认识 |
3.1.1 资源的定义 |
3.1.2 人类对资源的认识 |
3.1.3 新的资源观 |
3.1.4 资源系统及其分类 |
3.1.5 资源系统的特点 |
3.2 关于水资源的基本认识 |
3.2.1 水资源的定义 |
3.2.2 水资源的作用 |
3.2.3 水资源的性质与特点 |
3.2.4 水资源系统特点 |
3.2.5 水资源的分类 |
3.2.6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3.2.7 水资源的经济特性 |
3.2.8 科学的水资源观 |
3.3 区域经济的基本认识 |
3.3.1 区域经济的定义 |
3.3.2 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
3.3.3 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现状分析 |
3.3.4 区域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
3.3.5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水资源开发的指导意义 |
3.4 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关系 |
3.4.1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
3.4.2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
3.4.3 水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3.4.4 水资源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
3.5 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 |
3.5.1 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水环境与水资源特征 |
3.5.2 区域经济发展中水环境和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
3.5.3 区域水环境与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创新 |
4.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分析基础 |
4.1 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 |
4.2 现状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和目标承载力 |
4.3 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解 |
4.4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4.5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4.6 对当前水资源承载力认识的简要分析 |
4.7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
4.7.1 水资源总量及水质 |
4.7.2 生态环境需水 |
4.7.3 可供使用的水资源量 |
4.7.4 水体自净能力 |
4.8 水资源承载力的度量 |
4.9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发展的方向 |
4.10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必要性 |
4.10.1 确定流域或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4.10.2 解决度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
4.10.3 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
4.10.4 延伸资源承载力理论的需要 |
4.10.5 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研究理论的拓展 |
4.1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原则 |
4.1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步骤 |
4.1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思路和方法 |
4.14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
4.14.1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
4.14.2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 |
4.14.3 水资源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4.14.4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 |
5. 西部水资源状况及开发中的问题 |
5.1 西部地区水资源状况 |
5.2 西北地区水资源评价 |
5.3 西南地区水资源评价 |
5.4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
5.4.1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
5.4.2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5.4.3 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区域经济与水资源协调发展模型 |
6.1 宏观经济水资源模型 |
6.2 双要素水资源承载力模型 |
7. 西部地区宏观经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分析 |
7.1 边界条件与方案集制定 |
7.1.1 边界条件 |
7.1.2 方案集制定 |
7.2 计算结果 |
7.3 计算结果分析 |
7.3.1 经济发展速度影响 |
7.3.2 节水影响 |
7.3.3 污水治理影响 |
7.4 结论 |
7.4.1 方案对比 |
7.4.2 方案分析 |
8. 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研究 |
8.1 国外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战略综述 |
8.1.1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
8.1.2 增加和平衡水的供给 |
8.1.3 实施节约用水 |
8.1.4 治理水污染 |
8.1.5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
8.2 科学的发展观是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的有力武器 |
8.2.1 解读科学发展观 |
8.2.2 科学的发展观与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
8.3 提高西部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 |
8.3.1 全面规划 |
8.3.2 统一管理 |
8.3.3 合理开发 |
8.3.4 优化配置 |
8.3.5 全面节约 |
8.3.6 有效保护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甘肃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概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水资源概况 |
1.2.1 国内外水资源总体状况 |
1.2.2 国内外水资源研究概况 |
1.3 本研究的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内容安排 |
2.研究区概况 |
2.1 社会经济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生态环境 |
2.5 降水量及水分布 |
3.水资源状况 |
3.1 地表水资源 |
3.1.1 自产地表水资源 |
3.1.2 入境水资源量 |
3.1.3 地表水资源总量 |
3.1.4 地表水水质 |
3.2 地下水资源 |
3.2.1 地下水资源总量 |
3.2.2 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 |
3.2.3 地下水水质 |
3.3 水资源总量 |
3.3.1 水资源总量 |
3.3.2 水资源特点 |
4.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1 水利工程及供水能力 |
4.1.1 水利工程 |
4.1.2 供水能力 |
4.2 用水现状 |
4.2.1 现状供水量 |
4.2.2 现状用水量 |
4.2.3 可供水量 |
4.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
4.3.1 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 |
4.3.2 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 |
5.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5.1 水资源供蓄矛盾突出 |
5.2 水资源防洪体系薄弱 |
5.3 水资源流失严重 |
5.4 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
5.5 水资源配置结构失衡 |
5.6 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 |
5.7 水资源污染逐步加剧 |
5.8 水资源统一管理薄弱 |
6.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
6.1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
6.1.1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向资源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 |
6.1.2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做好各方面的统筹 |
6.1.3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抓好节水、抗旱、防汛和水利改革等环节 |
6.1.4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强化规划、投入、制度、机制和行业建设 |
7.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内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山东省基本省情与水情 |
2.1 山东省基本省情 |
2.1.1 地理位置和特点 |
2.1.2 社会发展历史 |
2.1.3 社会现状 |
2.2 山东省基本水情 |
3、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概况与成效 |
3.1 国内外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概述 |
3.1.1 世界农田水利发展 |
3.1.2 中国农田水利发展 |
3.2 山东省建国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发展阶段 |
3.2.1 以防洪除涝、发展灌概为重点的基础发展阶段 |
3.2.2 以建设早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重点的巩固发展阶段 |
3.2.3 以综合治理、节水增效为重点的调整提高阶段 |
3.3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功模式 |
3.3.1 50 年代沟恤畦田建设 |
3.3.2 曹县“八化一体”试点工程 |
3.3.3 60年代全省平原地区“三田”建设 |
3.3.4 沿黄地区井渠双配套 |
3.3.5 涝洼地治理“上粮下渔”模式 |
3.3.6 山区开发“治山、改土、调结构”模式 |
3.3.7 小流域治理“四个一”模式 |
3.3.8 烟台“黄水河”治理模式 |
3.4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
3.4.1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成就 |
3.4.2 山东省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基本框架 |
3.4.3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评价 |
3.5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估 |
3.5.1 抗御水旱灾害方面 |
3.5.2 保证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方面 |
3.5.3 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
4、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 农田水利建设的兴衰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 |
4.1.1 山东人民具有悠久的治水历史 |
4.1.2 历史上山东人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 |
4.1.3 半个世纪以来的辉煌治水业绩 |
4.1.4 启示 |
4.2 农田水利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思想认识和工作思路 |
4.2.1 每一次思想认识的提高,都会带来一次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 |
4.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田水利建设几近停滞不前,源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
4.2.3 节水意识的提高,成就了一个全国农业节水第一大省 |
4.2.4 缺乏辩证意识和整体观念,引发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
4.2.5 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观念的树立,催生了三类不同地区的成熟治水思路 |
4.2.6 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使农田水利建设的层次有了质的飞跃 |
4.2.7 启示 |
4.3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 |
4.3.1 改革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
4.3.2 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掘加快发展的潜力 |
4.3.3 政策推动,充分调动了各级和群众的积极性 |
4.3.4 规划先行,保证农田水利建设有序进行 |
4.3.5 示范引导,依靠典型辐射带动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
4.3.6 启示 |
4.4 农田水利建设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 |
4.4.1 不讲科学,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
4.4.2 注重科技,创造了十分可观的效益 |
4.4.3 加强管理,收到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
4.4.4 启示 |
5、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形势分析 |
5.1 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宏观形势 |
5.1.1 国际环境 |
5.1.2 国内环境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
5.1.3 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战略目标 |
5.2 新形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新要求 |
5.2.1 国际环境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 |
5.2.2 国内和山东的形势发展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 |
5.3 农田水利建设具有的有利条件 |
5.3.1 各级空前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大 |
5.3.2 社会广泛关注,全社会办水利的格局初步形成 |
5.3.3 国家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加大政府水利投入提供了机遇 |
5.3.4 入世后必然要加强对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 |
5.3.5 山东交通、电力、通讯等主要制约因素已解除,解决水的问题摆到首要位置 |
5.3.6 山东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数额巨大的储蓄存款,使加大水利投入具备了前提 |
5.3.7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前期水利改革的探索,为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
5.3.8 治水方针的确立、治水理论的创新、治水思路的调整、治水经验的积累,为今后水利工作明确了方向 |
5.3.9 以信息化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水利带来新的活力和支持 |
5.3.10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面铺开,将有力拉动面上水利建设 |
5.4 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5.4.1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 |
5.4.2 水利工程的险情隐患仍是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威胁 |
5.4.3 水环境恶化正在上升为头号生态问题 |
5.4.4 投入不足造成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
5.4.5 体制不顺严重影响了水利建设的开展 |
5.4.6 机制不活使水利难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
5.5 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前景预测 |
6、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 |
6.1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
6.1.1 围绕一条主线 |
6.1.2 实施“六有”战略 |
6.1.3 坚持五项原则 |
6.1.4 健全五大体系 |
6.1.5 实现五个目标 |
6.2 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1 以生产效益为主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2 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并重阶段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2.3 以生态环境效益为主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 |
6.3 农田水利建设分区目标任务和重点 |
6.3.1 胶东半岛区 |
6.3.2 鲁中南山丘区 |
6.3.3 鲁西北沿黄平原区 |
7、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与措施 |
7.1 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
7.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
7.2.1 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 |
7.2.2 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 |
7.2.3 转变组织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
7.3 实行分类指导,推广新典型,探索新路子 |
7.3.1 根据地区差异,确定主攻方向 |
7.3.2 根据“先急后缓、长短结合”的原则,确定工程重点 |
7.3.3 根据结构调整的要求,确定工程布局 |
7.4 坚持依法治水,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 |
7.5 拓宽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总量 |
7.6 深化水利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
7.7 依靠科学进步,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
7.8 坚持建管并重,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 |
8、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形目录 |
表格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变 |
1.1.2 新时期我国治水思路的转变 |
1.1.3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一般建设程序 |
1.1.4 “九五”以来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概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项目社会评价研究综述 |
1.3.2 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综述 |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理论分析 |
2.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 |
2.1.2 反馈控制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科学发展观思想 |
2.2 农业节水项目的内涵及其特点 |
2.2.1 农业节水项目内涵界定 |
2.2.2 农业节水项目的特点 |
2.3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涵及其特点 |
2.3.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涵界定 |
2.3.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特点 |
2.4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
2.4.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动态管理理论的构建 |
2.4.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节水项目在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
3.1 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人口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生态环境因素 |
3.1.4 水资源因素 |
3.2 农业节水项目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
3.2.1 农业节水项目系统结构分析 |
3.2.2 社会系统结构分析 |
3.2.3 农业节水项目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
3.3 农业节水项目在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3.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产生机理分析 |
3.3.2 农业节水项目建设促进西北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研究 |
4.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内容 |
4.1.1 社会影响效果后评价 |
4.1.2 规避社会风险效果后评价 |
4.1.3 社会互适性效果后评价 |
4.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指标的筛选 |
4.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单项指标类型及其算法 |
4.3.1 成本型指标 |
4.3.2 效益型指标 |
4.3.3 适中型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方法研究 |
5.1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常用方法 |
5.1.1 德尔菲法 |
5.1.2 成功度评价法 |
5.1.3 层次分析法 |
5.1.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2 Delphi-IAHP-SA-FCA——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模型 |
5.2.1 Delphi-IAHP-SA-FCA模型的提出 |
5.2.2 Delphi-IAHP-SA-FCA模型的理论基础 |
5.2.3 运用Delphi—IAHP-SA-FCA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的操作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实证研究 |
6.1 项目所在地区概况及项目简介 |
6.1.1 黑河流域河流水系概况 |
6.1.2 黑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6.1.3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概况 |
6.2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目的 |
6.3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的思路 |
6.4 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单项指标后评价 |
6.4.1 社会影响效果后评价 |
6.4.2 规避社会风险效果后评价 |
6.4.3 社会互适性效果后评价 |
6.5 基于Delphi-IAHP-SA-FCA模型的项目社会效果综合后评价 |
6.5.1 Delphi——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重要性顺序 |
6.5.2 IAHP—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分指标权重 |
6.5.3 SA—成功度评价法确定单项指标模糊评判矩阵 |
6.5.4 FCA——模糊综合评判确定综合评价结果 |
6.6 综合评价结论及建议 |
6.6.1 评价结论 |
6.6.2 成功经验 |
6.6.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6.7 我国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保障机制 |
6.7.1 法律保障机制 |
6.7.2 人才保障机制 |
6.7.3 成果反馈及应用保障机制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社会实践情况 |
(9)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设计研究 ——以嘉峪关市北干渠景观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具备的研究条件 |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2 论文具备的研究条件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小结 |
2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建设条件分析 |
2.1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的研究 |
2.1.1 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
2.1.2 自然条件概况 |
2.1.3 历史文化 |
2.1.4 旅游资源 |
2.1.5 生态环境状况 |
2.1.6 水资源状况 |
2.1.7 农业灌溉 |
2.2 河西绿洲水利建设研究 |
2.2.1 水利发展历史 |
2.2.2 现代水利发展趋势 |
2.2.3 河西走廊水利发展方向 |
2.3 小结 |
3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理论体系 |
3.1 水体景观概述 |
3.1.1 水体景观概念界定 |
3.1.2 水体景观构景要素 |
3.2 水体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景观质量评价标准 |
3.2.2 河西走廊水景评价标准 |
3.2.3 水体景观的生态性研究 |
3.2.4 水体景观与人文资源的共融性研究 |
3.2.5 人对水景的感受性研究 |
3.3 小结 |
4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设计分析 |
4.1 空间结构设计 |
4.1.1 形体分析 |
4.1.2 场所分析 |
4.2 景观概念要素设计 |
4.2.1 景观节点 |
4.2.2 景观轴 |
4.2.3 景观区 |
4.3 景观形态要素设计 |
4.3.1 水体的形态及尺度 |
4.3.2 绿化及适宜植被规划 |
4.3.3 场地铺装 |
4.3.4 护岸设计 |
4.3.5 照明设计 |
4.4 小结 |
5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设计对策及原则 |
5.1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设计对策 |
5.1.1 确定合理水景规模 |
5.1.2 生态节水意识下的水景设计 |
5.1.3 水利建设的安全性与亲水性相结合的水景设计 |
5.1.4 考虑季节变化的水景设计 |
5.2 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设计原则 |
5.2.1 整体原则 |
5.2.2 生态原则 |
5.2.3 文脉原则 |
5.2.4 人性化原则 |
5.3 小结 |
6 嘉峪关市北干渠设计实例分析 |
6.1 河西走廊人工绿洲城市—嘉峪关 |
6.1.1 自然条件及历史文化 |
6.1.2 城市发展方向 |
6.1.3 水资源及水利建设状况 |
6.2 嘉峪关水体景观现状问题调查与居民景观感受性分析 |
6.3 嘉峪关北干渠景观规划设计 |
6.3.1 规划地段用地及建设现状 |
6.3.2 规划立意与构思 |
6.3.3 布局结构与分区 |
6.3.4 景区设计 |
6.3.5 游人视线分析 |
6.3.6 交通设计 |
6.3.7 体现生态性的设计 |
6.3.8 重现历史人文景观的设计 |
6.3.9 宜人的亲水空间设计 |
6.4 经验与反思 |
6.5 小结 |
7 结论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10)加强宁夏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重要性 |
二、宁夏水资源管理的现状 |
三、加强宁夏水资源管理的对策 |
1.进一步强化水政执法力度,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
2.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
3.加大水资源的投入力度。 |
4.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
5.引入市场机制。 |
6.大力兴办节水工程。 |
四、发展节水灌溉为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演进[J]. 胡佳妮,张兴旭,范玉兵. 人民黄河, 2020(S2)
- [2]忻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及水资源全域配置方案[D]. 赵渊.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J].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郭爱军. 水科学进展, 2020(05)
- [4]北京市利用世行贷款发展节水灌溉项目管理浅议[J]. 秦丽娜,单军. 中国水利, 2010(01)
- [5]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 高镔.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2)
- [6]甘肃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 王宏权. 西北师范大学, 2007(08)
- [7]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D]. 刘肖军. 山东大学, 2007(03)
- [8]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D]. 杨春红. 河海大学, 2007(05)
- [9]河西走廊戈壁绿洲水体景观设计研究 ——以嘉峪关市北干渠景观规划为例[D]. 贾小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09)
- [10]加强宁夏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J]. 马秀丽.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