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师、慈父、知友——论新时期的教师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周颖[1](2017)在《王世贞年谱长编》文中指出年谱长编作爲近代兴起的一种编年纪史体例,兼纪事、纪人於一。其脱胎於传统年谱,又是年谱体式的补充,有其自身的优长。年谱长编容纳更多史料,记述更重大事、要事,显示细节,更适合记述历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且生平经历较复杂的谱主。故而,年谱长编较之年谱,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近三十年来,年谱长编编撰已呈蔚然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倾向:对谱主生平活动的考察视域进一步扩展,观照焦点愈加多元,且重视以微观视角考察谱主的心路历程、梳理其思想发展脉络,愈来愈成爲介於年谱与传记之间的一种研究体式。鉴於王世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年谱因自身体例的限制,已不能适应研究的需要。而王世贞文献大量而系统的整理与众多发现,以及王氏研究的日益全面深入,不仅需要有一部王世贞年谱长编,且在客观上也具备了编撰年谱长编的文献条件。故笔者效此前以博士论文作年谱长编之例,基於尚无王世贞年谱长编之实,尝试以《王世贞年谱长编》爲此论文题目。论文是第一部以王世贞爲观照对象的年谱长编。在此前年谱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注重突出谱主一生中的几大变化,揭示其生平变化的事实与形成原因,并力求展现其性格、情绪与文学思想观念演变的过程,以事理史,不乏己见。论文主要贡献与价值如下:第一,填漏补缺,增补许多可信文献。论文所涉及的文献,来自海内外相关的大小图书馆,卷帙数以千计,囊括王世贞个人撰着、相关明人文集、史籍、方志、谱牒、笔记、今人论文论着等诸多门类。其史料之广之富,远远超越前代年谱,增补了许多宝贵文献。在文献选择上,论文对同一着述的不同版本进行比对,一般选用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善本,并予以校勘;主要参考文献规定了底本、校本和参校本。论文还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甄别与取舍。所徵引文献一般选用第一手、年代较早的材料,以保证可信度。凭藉丰赡详实的史料,论文在纪事过程中填空补阙,考疑正误,弥补了以往年谱因史料缺乏而造成的种种缺憾。第二,以事理史,凸显重点,隐现一己之见。论文注重考察事件之间的关联,使得对王世贞生平行实的记述形成一个连贯的、流动的、变化的网络,以期最大限度地还原谱主的生活原貌。在全面总结王世贞生平活动与性情变化的基础上,将其人生轨迹概括爲七变。嘉靖二十六年少年及第,是爲一变。居郎署九载,以暇与同道友朋致力文事,意气风发,慷慨任事,不避权路。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出爲青州宪副,是爲二变。嗣後三载,执政地方,历练政术。然以父位高招忌,时怀避祸之心。嘉靖三十八年五月,突罹父祸,解官赴难,是爲三变。尔後滞京二载,历尽艰难,隐忍求生,惊惧忧愤,其情不复慷慨。嘉靖三十九年十月父以冤终,扶丧南归,是爲四变。从此幽居七年,忧郁惨痛,心性大变,摧刚爲柔。隆庆改元,伏阙申父冤,境况始转,是爲五变。自隆庆二年至万历六年冬,复起出仕,转历多职,数遭弹劾。於坎坷跌宕之中,其性愈柔和。万历六年冬再诏归籍後,愈灰心仕路,八年拜师学道,皈依恬澹,是爲六变。自此七载,专事修行,以逃乎世事。自万历十五年冬,起南京兵部,宦途渐达,至於八座,然心游於仕宦之外,淡泊世味,惟求恬澹以终,是爲七变。由此七变,可将其一生分爲八个时期:早岁,郎署,青州,父难,幽居、再起,学道,晚岁。同时,论文圈定王世贞生平活动的重心领域,聚焦其文学活动与史学成就,给予更细密的考察力度,并着重记述对其人生影响至深的大事、要事,尤其突出嘉靖三十九年父难与万历六年再诏归里二事,以之作爲王世贞人生分野的两大标志。第三,较系统、全面地梳理了王世贞文学创作与思想的演进脉络。此前,人们对王世贞一生的创作过程与思想变化情况说法不一,甚至有较大分歧。笔者在逐年考察、爬梳其文学活动文献的过程中,认爲其生平创作和文学思想可分爲四个阶段:嘉靖十九年至嘉靖二十七年冬,创作初起,所持尚无定论,乃起步与初始阶段;嘉靖二十八年至嘉靖三十七年,全面师法古典诗文典范,乃专意复古阶段;嘉靖三十八年至万历四年秋,求新求变而不废格调,乃探索与嬗变阶段;万历四年冬至万历十八年逝世,虽仍未失复古意,然创作渐洗模拟之态,臻於纯熟,文学思想兼容并包,调和诸家,自成体系,是爲成熟与定型阶段。第四,完善年谱长编体例的一点尝试。年谱长编自诞生以来,其体例仍处在发展、完善中。论文既恪守年谱长编写作的一般定则,又根据行文需要给予适当增益,使之更加完备。主要表现:以谱主人生中两件大事与八个分期爲据,论文正文结构分爲上、中、下三编及八卷;每年纪事之前设置提要,简述一年的要事及影响;正文之下设置按语,或剖析事件本质,或揭示事件原委,或评论谱主思想。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王世贞生平行实资料的一次补充与总结,也是对年谱长编体例的一次尝试性的丰富与完善。
金志军[2](2017)在《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既是一项基于社会发展对于语言的研究,也是一项基于语言变化对于社会的考察。既是一项基于新技术的实验过程,也是一项基于海量数据的解释分析。从传统的“同志”、“小姐”到流行的“驴友”、“月光族”、“单身狗”等等表示身份的词语,我们发现它们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汉语语言生活最显着的特点之一。这不但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给语言学界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问题一,任何研究都必须基于对于概念的有效界定,既有研究对于这类语言形式或称为“称谓语”,或称为“称呼语”,则,哪一种更准确,是否还可用其他方式表示?社会语言学不仅属于语言学,也关联着社会学,则我们的研究如何与社会学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同”、“身份紧张”等等问题衔接?问题二,语言研究离不开语料,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离散的(即使是一些带有系统性的研究也往往局限于某个小样本,如《红楼梦》专书才得以实现),则,面向海量数据的研究是否可能?语言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既有研究却通常基于相对静止的语言材料(如某个语料库),则,即时性追踪每时每刻的语言系统性变化是否可能?既有研究的语料通常都是基于文献阅读(即使是语料库也主要基于文本阅读)采集获得,则,我们是否可能通过设计某种实验手段而获取?既有研究通常都是通过在语句中“摘取”词语的方式获得语料,则,既不依赖语句、语篇,又不依赖词典而“直接”提取词语作为语料是否可能?问题三,语言变化既是语言内部运功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某种表征,既有研究通常关注的只是这类词语对于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的意义,则借助语言统计与分析,建立辨识某种“即时性社会状态”的表征模型乃至建立某种基于语言统计的“社会问题量表”是否可能?本文的焦点就在于回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重新考察了既有研究习用的“称谓”与“称呼”概念,提出用“身份指称”涵盖“称谓”与“称呼”所表示的语言现象。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功能可分解为指称、陈述、描写。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社会交往中首要问题可描写为“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所谓“身份指称”是指在语言中以语汇形式对于人的各自身份类型的指称。这表达了人们在文化语境中对于个人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阐释和建构,既是语言生活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变迁的一大表征。接着,我们在语言学研究中第一次设计了“基于键盘输入法的身份指称语料采集”的实验手段。中国网民达7.1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数据)。“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是中国网民使用率很高的输入法,这一输入法会根据全国网民的使用而自动更新其词库的词语优先联想。这样,我们便可借助键盘输入来测量当下全国“搜狗通用键盘输入法”用户普遍使用的指称形式是哪些。由此,作为我们的语料搜集来源,论文以2015年1月2日搜狗键盘输入法词库为基础,通过追踪测量,建立了以这一动态词库为基础的“身份指称全数据语料库”。论文第一次采集到了前所未有的超大数量的身份指称形式共计13292个。其中,包括二字格身份指称6528个,三字格身份指称6764个。如此巨量的身份指称充分显示了当代社会身份识别与认同的空前多样性和复杂性。论文也第一次发现了数量高达500多个的身份指称“词语模”。为了在大数据量身份指称研究中分离出权重较高的影响因子,我们通过人工梳理,分析出所有身份指称中的“核心语素”,并由此发现了数量空前的身份指称“词语模”。如此数量的词语模的发现,不仅提升了语言学对于身份指称词语模数量的认识,并且,这种具有能产性的并如此高量的词语模的存在,也预示了身份指称总量在未来继续大规模膨胀的可能性。在对时间维度上的身份指称数据的前后对比分析中,论文不但观察到身份指称的动态性变化调整(身份指称年度隐显变化率约为200%)是社会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常态,而且观察到了身份指称所勾勒的与其时间维度相应的社会职业、社会心理和社会焦点等社会现象。为了更明确地认识在身份指称中所映射的当代社会问题,论文进一步集中考察了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权利与财富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身份指称与中国的族群问题。论文发现,“社会分层”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民众对社会的财富、权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声望维度上的不平等的社会焦虑;“性与性别”类相关身份指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性别维度”上具有男性化特征,其中,男性性别指称多映射中国社会贫富矛盾、官民矛盾、警民矛盾等社会重大议题,女性性别指称更多表现出女性炫富、炒作和任性等特点;“族群”类相关身份指称映射出中国“族群”的内外部分层,其中,民族歧视和“逆向歧视”是由事件性的社会力量推动而成的结果,而部分“族群”类身份指称体现了某些权力拥有者和社会普罗大众之间的分层、某些利益拥有者和普通网民之间的分层、某些非法获利族群与普通利益输送族群的社会分层。自然,这些社会问题都是处在变动过之中,而基于对全国网民输入习惯的“词库”变化的研究,也许可以为社会学“社会身份与社会冲突的焦虑度”的量表的构建提供一个基于语言学模型的思路。
沈楠[3](2016)在《君子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闻一多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文中认为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二十世纪着名的诗人、学者、篆刻家、民主斗士。人们在回忆文章和传记中追忆他的言行、描述他的人格,却不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人格进行完整地、系统地分析。本研究从人格理论出发,运用心理传记学的质量结合模式,对闻一多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研究方法与步骤:首先,选取纳入研究的文献(他人所写的回忆闻一多的文章158篇、传记20本)。确定这些文献的作者与闻一多的关系,归类为亲人、朋友、学生、革命同志、同事和研究者。按照闻一多的生平及相关文献,将其一生分为六个阶段(童年时期、清华求学、留学美国、回国七年、清华任教、抗战南迁)。其次,进行人格形容词的筛选及统计。根据郑剑虹的“248个人格形容词表”(1997)和黄希庭、张蜀林的“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表”(1992),阅读纳入研究的文献,挑选出描写闻一多人格的形容词,归纳出含有290个词语的“闻一多人格形容词表”。统计了上述文献中出现的人格形容词频数,分析这些结果在不同作者笔下、在闻一多毕生各时段所呈现的规律。第三,计算评分者信度,三名评分者在随机筛选出的16篇回忆文章和2本传记中挑选人格形容词,各份文献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在0.3到0.8之间。最后,采用关键事件法,探寻闻一多人格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其一,闻一多的人格形容词共有290个,按照频数从高到低排列,位列前十的是热情、可敬、爱国、愤怒、勇敢、坚定、出众、激动、积极和快乐。其二,闻一多的亲人、朋友、学生、革命同志、同事和研究者对其人格特征的共同看法是,热情积极的特质最鲜明,爱国坚定、勇敢坚强等次之。不同看法是,亲戚和朋友们看到他的慈祥、无私侠义、得意活泼、疲惫紧张;学生们感受到他的真挚、亲切和蔼、谦虚耐心、磊落庄重;同事们感觉到他的刚毅和偏激;研究者则认为闻一多自豪、纯洁浪漫、坚贞深情、成熟胆大、直率尖刻、矛盾忧虑与孤独。其三,在闻一多的六个生命阶段,认真、专注、果断、积极、热情和快乐等人格是稳定不变的,但每个阶段又具有其他阶段没有的特点,如童年时期的恬静拘谨,清华求学时的多才有恒,留学美国期间的孤独烦躁,回国七年里的矛盾彷徨,清华任教时的谦虚和气,抗战南迁后的亲切乐观等。其四,闻一多人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对闻一多的濡染;闻一多对精神榜样的选择及认同;闻一多在与师长及学生的互动交往中汲取人格发展的养分;闻一多的自我调控系统在其自身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调控其他人格成分,使得闻一多心理的各个方面互相协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闻一多的公我与私我出现明显的差异,各人群皆认为闻一多的公我是好的,闻一多却自述私我的丑恶肮脏,揭示“坏我”和“好我”的冲突。本研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启发如下:通过培养青少年热情、积极的人格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构建自我调控系统,将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管理青少年的精神榜样,能将外在教育力量转化为内在成长动力。本文尝试从不同年龄阶段、与闻一多不同社会关系的人群视角来对闻一多的人格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这是方法上的创新与贡献。同时,本研究也存有局限:尽管发现了闻一多将自己同时定位为叛徒和君子,但其心理动力是什么,私我与公我的矛盾冲突的来源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入。另外,受到研究者本人学识不足的限制,对闻一多人格的解读还较为肤浅。研究结论:“爱国”是闻一多的重要人格,但热情与积极是他自幼到中年都相伴极为突出的、不容忽视的重要特质。闻一多公我、私我的碰撞抗争并未给他造成不快,反而在自述“坏我”时,他常常以自豪和兴奋之情预先确定自我的“好”的基调。可见,表面上的对立冲突并没有给他的人格带来分裂。闻一多人格的影响因素中,文化浸染、榜样认同、师生互动都很重要,而自我调控系统的作用更为突出,其中的子系统“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水平虽有较多较大的起伏,但总体皆呈向上的态势,并且最终与另一子系统“自我认知”一道达到较高水平,促使闻一多人格趋向完善与整合。
杨红[4](2013)在《现代汉语关系名词研究》文中提出关系名词是名词家族中的一个小类,通常指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名词。人是自然界中活动的主体,表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名词在汉语、英语等语种中十分常见且应用广泛。本文以汉语中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名词作为集中考察对象,并从语言本体、认知理论和文化背景等学科角度,详细地分析关系名词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找到其中的语义规律。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章系本文之重点研究内容。在引言部分主要讨论关系名词的一些概念问题。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当前学界关系名词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研究现状等作了梳理和综述,并且概括说明了当前关系名词的一些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探讨关系名词的概念、界定等基本问题。对于“关系名词”这个称名,本文沿用刘丹青先生的称名,综合前人对关系名词的理解,将关系名词定义为“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分析关系名词的主要语义特征为“多项性、依存性和推导性”,这种基础性的研讨将对判断关系名词的典型性起到参考作用。第二章从结构和语义角度为关系名词分类。第一小节讨论关系名词的结构类型,和名词结构相似,分为单纯词、复合词和派生词。其中关系名词单纯词成为现在汉语中的基本词汇,为创造新词发挥巨大的作用。本章的第二小节讨论关系名词的语义分类,根据关系名词语义指向的数量可以分为单指和复指。单指关系名词在汉语中的表现多为称谓如父亲、丈夫之类;复指关系名词多表示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如夫妻、父子之类。在此基础上,又从社会功能分为亲属类和非亲属类关系名词。关系名词大多来自于古代汉语,对于复指类的关系名词可作一些简单梳理,本章还介绍了基本关系名词的源流情况。第三章讨论关系名词的功能。关系名词由指示项、参考项和关系名词三个要素组成,在句法表现中,这三个要素的隐现对于句子有一定的影响。如复指夫妻类的关系名词,在句法中不会出现参考项;但单指关系名词大部分和参考项同现,常见的结构为偏正结构。本章详细地考察了关系名词在句法中的表现。关系名词与其他词语的组合功能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通过观察大量的语料,包括经典文献和新闻报道,可以看出关系名词在现实语境中的表现。关系名词具有多项性,因此关系名词与数词、代词、形容词的组合方面,与普通名词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与代词相组合,会出现偏正和同位两种结构;如形容词组合,单指和复指受到的限制不一样。关系名词的篇章功能,主要探讨篇章回指。由于关系名词语义特征的关系,关系名词的回指表现丰富,如可分为整体回指、部分回指、数字回指和代词回指等等。第四章探讨认知视野下的关系名词。认知是人类世界逐步走向文明的思维活动方式,同样,认知和语言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的认知方式,就用什么样的词汇表达。认知中的关系名词大多数与转喻相关,这符合人的记忆规律。在同一事物内,用显着的部分代替非显着的部分,可以节省人脑的储存空间。如关系名词中的同事、邻居、对手,分别是通过动作转喻人物、地点转喻人物和部分转喻整体而来。关系名词和参照项可以建立一个基本的图式,通过图式可以判断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解释单指关系名词的理据构成。第五章考察文化视野下的关系名词。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关系名词所表现的文化特征。复指关系名词表现的文化特征比较明显,例如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族观念、男尊女卑、长幼有序等都可以在复指关系名词中寻觅到踪迹;单指关系名词涉及的文化内涵在于对其称谓的分类。在汉语典籍中提到的关系名词大部分都成为汉语中的基本词汇,还有一小部分是随着社会形式的改变而消失。本章不仅讨论了关系名词在远古时代的表现,同时对于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分析。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中西文化交流对于传统的称谓词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第六章是关系名词的个案分析。“伙里/伙里”在“西南官话”方言和江淮方言中较为常见,“伙里/伙里”的方言演变成为关系名词词缀经历了从名词短语过渡为词汇,再由词汇演变为词缀的过程;这是一个紧缩及“重新分析”的过程。本章以“西南官话”方言为例,分析关系名词词缀在方言中的表现。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对本文的核心章节和核心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关系名词研究领域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考察分析,希望能对关系名词这一名词小类的后续深入研讨提供参考价值。
杨碧君[5](2005)在《夷陵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变革。毋庸置疑,道德建设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而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期,加强道德教育更是刻不容缓。不断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开创新的德育工作思路与方式,积极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探索有效的德育模式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此情况下,湖北省夷陵中学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德育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在宜昌市率先推出了“德育导师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深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好评。本文试图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来对夷陵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形成与发展做尝试性的研究。期望一方面能为高中德育工作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也为高中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夷陵中学德育工作现状。认为对德育导师制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夷陵中学作为宜昌市率先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学校,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 第二部分,在界定德育导师制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为德育导师制的推行是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的,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由此介绍了夷陵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具体做法,并从四个方面对实施德育导师制进行了个案分析。 第三部分,针对夷陵中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以及德育导师制带来的学校德育新气象,就德育导师制的发展策略进行了一些反思和一定的探讨。
杨玉光[6](2004)在《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论萧红对鲁迅小说传统的师承与创新》文中提出萧红与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父”与“女”,这不仅是因为作为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的萧红与晚年鲁迅有过密切的交往、深受鲁迅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萧红在文学创作上对鲁迅精神有着深刻的领悟与自觉地继承,尤其是在小说创作这一领域,萧红与鲁迅的血缘关系是极为明显的。 本文选取的正是“小说”这一文学题材,以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以及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中部分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鲁迅的小说传统内涵入手,在简略概述了萧红继承鲁迅小说传统的外部成因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学精神、小说内容以及小说形式等方面分析了萧红对鲁迅小说传统多方位、多角度的继承,从而挖掘出萧红与鲁迅在文学精神上的师承关系以及萧红在小说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鲁迅小说传统的内涵”是从鲁迅小说观中“启蒙”主义的社会功利性、打破传统小说规范的创新意识、“文艺的真实性”以及“主观抒情性”四个方面论述了鲁迅小说传统的内涵。第二章从萧红自觉继承鲁迅小说传统的客观成因入手,追溯了萧红早年接触鲁迅作品以及流亡上海后与晚年鲁迅的亲密交往,并分析了“五四”时期外国文学作品对萧红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章从文学精神、小说内容与形式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萧红对鲁迅小说传统多方位的继承。第四章从萧红的女性意识和美学追求等角度指出萧红小说艺术的独特风格。结语部分再次强调和凸显了萧红对鲁迅小说传统的自觉继承以及自身风格的最终形成及其独特价值。
杨文媛[7](2002)在《严师、慈父、知友——论新时期的教师形象》文中研究说明
二、严师、慈父、知友——论新时期的教师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师、慈父、知友——论新时期的教师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王世贞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二、编撰凡例 |
三、必要插图 |
插图一:王世贞影身像 |
插图二:相关区域历史地理图 |
四、王世贞家世情况 |
(一)王世贞家族世系 |
1、王氏受姓以来世系 |
2、鄞江琅琊王氏世系 |
3、昆山(太仓)琅琊王氏支脉 |
(二)王世贞家世考述 |
五、年谱长编主体内容 |
上编 |
卷之一(早岁) |
明嘉靖五年丙戌(1526 年)一岁 |
嘉靖六年丁亥(1527 年)二岁 |
嘉靖七年戊子(1528 年)三岁 |
嘉靖八年己丑(1528 年)四岁 |
嘉靖九年庚寅(1530 年)五岁 |
嘉靖十年辛卯(1531 年)六岁 |
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 年)七岁 |
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 年)八岁 |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 年)九岁 |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 年)十岁 |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 年)十一岁 |
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 年)十二岁 |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 年)十三岁 |
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 年)十四岁 |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 年)十五岁 |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 年)十六岁 |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 年)十七岁 |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 年)十八岁 |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 年)十九岁 |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 年)二十岁 |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 年)二十一岁 |
卷之二(郎署) |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年)二十二岁 |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 年)二十三岁 |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 年)二十四岁 |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年)二十五岁 |
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二十六岁 |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 年)二十七岁 |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 年)二十八岁 |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 年)二十九岁 |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年)三十岁 |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 年)三十一岁 |
卷之三(青州) |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 年)三十二岁 |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 年)三十三岁 |
卷之四(父难) |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 年)三十四岁 |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 年)三十五岁 |
中编 |
卷之五(幽居) |
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 年)三十六岁 |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 年)三十七岁 |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年)三十八岁 |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 年)三十九岁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 年)四十岁 |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 年)四十一岁 |
卷之六(再起) |
隆庆元年丁卯(1567 年)四十二岁 |
隆庆二年戊辰(1568 年)四十三岁 |
隆庆三年己巳(1569 年)四十四岁 |
隆庆四年庚午(1570 年)四十五岁 |
隆庆五年辛未(1571 年)四十六岁 |
隆庆六年壬申(1572 年)四十七岁 |
万历元年癸酉(1573 年)四十八岁 |
万历二年甲戌(1574 年)四十九岁 |
万历三年乙亥(1575 年)五十岁 |
万历四年丙子(1576 年)五十一岁 |
万历五年丁丑(1557 年)五十二岁 |
万历六年戊寅(1578 年)五十三岁 |
下编 |
卷之七(学道) |
万历七年己卯(1579 年)五十四岁 |
万历八年庚辰(1580 年)五十五岁 |
万历九年辛巳(1581 年)五十六岁 |
万历十年壬午(1582 年)五十七岁 |
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 年)五十八岁 |
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 年)五十九岁 |
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 年)六十岁 |
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 年)六十一岁 |
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 年)六十二岁 |
卷之八(晚岁) |
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 年)六十三岁 |
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 年)六十四岁 |
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 年)六十五岁 |
六、结语 |
七、主要参考书目 |
八、附録 |
附録一:王世贞着作简目 |
(一)着述类 |
(二)选编类 |
(三)评点类 |
(四)存目类 |
(五)存疑类 |
附録二:生平行实之重要文献 |
附録三:五子文献 |
九、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2)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核心术语的界定和研究目标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称谓语分类的研究 |
1.2.2 称谓语泛化的研究 |
1.2.3 称谓语简化的研究 |
1.2.4 称谓语“缺环”的研究 |
1.2.5 称谓语的文化释源研究 |
1.2.6 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
1.2.7 通用称谓语的研究 |
1.2.8 零称谓的研究 |
1.2.9 网络称谓语的研究 |
1.2.10 称谓语的个案研究 |
1.2.11 文艺作品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2 历史文献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3 少数民族、地区方言和村落中的称谓语研究 |
1.2.14 称谓语和修辞关系的研究 |
1.2.15 称谓语的理论研究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1 全数据的语料搜集是否存在可能的问题 |
1.3.2 研究方法如何展开的问题 |
1.3.3 研究的根本价值如何实现的问题 |
1.4 研究的基本设想 |
1.4.1 研究语料的获得 |
1.4.2 研究方法的展开 |
1.4.3 研究价值的实现 |
1.4.4 论文的基本结构 |
本章小结 |
上篇 |
第二章 身份指称的采集和数据库的建立 |
2.1 身份指称数据的来源 |
2.2 身份指称数据的采集 |
2.2.1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输入法选择 |
2.2.2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拼写法选择 |
2.2.3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音节数处理 |
2.2.4 身份指称数据采集中的抗干扰处理 |
2.3 身份指称数据的总量 |
2.4 身份指称数据的序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及词语模的建立 |
3.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提炼 |
3.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分析和讨论 |
3.2.1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性维度的分类 |
3.2.2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词义维度的分析和讨论 |
3.2.2.1 核心语素为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1 核心语素为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1.2 核心语素为非生命义名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 核心语素为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2.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动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 核心语素为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1 核心语素为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3.2 核心语素为非负面义形容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2.2.4 核心语素为其它词性成分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3.3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成词能力的观察 |
3.4 身份指称核心语素引导下的身份指称“词语模”的建立 |
3.4.1 强模标与弱模标:词语模和身份指称核心语素的呼应 |
3.4.2 语素模与构式模:身份指称词类系统对于词语模的类别补充 |
3.4.3 身份指称词语模的能产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分析和研究 |
4.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 |
4.1.1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提取 |
4.1.2 高频使用的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归类分析和讨论 |
4.1.2.1 家庭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2 朋友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3 职业、职位、地位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4 性与性别身份类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5 社会通称类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1.2.6 其他类别的身份指称的分析和讨论 |
4.2 高频使用的三字格身份指称 |
4.2.1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的提取 |
4.2.2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词汇学意义 |
4.2.3 末字声母为“B”“P”“M”的指称数据中的语用学意义 |
4.2.3.1 社会新群体的勾勒 |
4.2.3.2 社会新问题的映射 |
4.2.3.3 社会新平等的表达 |
4.2.3.4 社会新心理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份指称高频词的动态对比研究 |
5.1 身份指称高频词动态对比数据的选取 |
5.2 二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2.1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2.2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2.3 二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5.3 三字格身份指称的动态对比研究 |
5.3.1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呈现 |
5.3.2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分析 |
5.3.3 三字格身份指称所选数据在不同对比条件下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六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社会的权力和财富问题 |
6.1 富二代、房奴、石油系和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探讨 |
6.1.2 身份指称“X二代”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3 身份指称“房X”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4 身份指称“X奴”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1.5 身份指称“XX系”与中国的社会分层 |
6.2 贪官、侠盗和社会“越轨”中之社会不平等的表现 |
6.2.1 社会规范的理论阐述 |
6.2.2 以负面义动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3 负面义动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4 以负面义形容词性语素为核心的身份指称和社会“越轨” |
6.2.5 负面义形容词性核心语素类身份指称映射下的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 |
6.2.6 社会“越轨”与社会不平等总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性与性别问题 |
7.1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 |
7.1.1 扁担男、摘花女和中国的性别与社会事件 |
7.1.1.1 “XX男”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2 “XX女”类身份指称在性别维度上的社会映射和讨论 |
7.1.1.3 “XX男”、“X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表征 |
7.1.2 盛女、煮男和中国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1 “X女”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评价 |
7.1.2.2 “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社会评价 |
7.1.2.3 “X女”、“X男”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女性社会评价比照 |
7.1.3 女汉子、男小三和中国的性别歧视 |
7.1.3.1 “女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女性社会地位 |
7.1.3.2 “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男性社会地位 |
7.1.3.3 “女XX”、“男XX”类身份指称折射的中国男女性社会地位的讨论 |
7.1.4 炫校姐、街净哥和中国的性别分层 |
7.1.4.1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2 “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3 “X姐”、“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4 “X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女性性别表征 |
7.1.4.5 “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的男性性别表征 |
7.1.4.6 “XX姐”、“XX哥”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男女性性别分层 |
7.1.4.7 “姐”类和“哥”类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男女性别分层的总体探讨 |
7.1.4.8 “男、女”和“哥、姐”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社会性别分层的总体讨论 |
7.2 身份指称与中国社会的“性”问题 |
7.2.1 中性、颜性恋和中国的社会“性”风潮 |
7.2.2 同妻、同官和中国特殊的同性文化 |
7.2.3 小姐、先生与中国的性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身份指称和中国的族群问题 |
8.1 切糕党、蚁族和中国的族类分层 |
8.1.1 “XX党”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1.2 “X族”类身份指称映射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 大妈、大爷与中国的中老年族群的分层 |
8.2.1 “X大妈”类身份指称映射的中国中老年族群的社会分层及讨论 |
8.2.2 身份指称“大爷”暗示的中国中老年男性群体的社会存在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身份指称数据库 |
附录二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数据统计表 |
附录三 “词语模”概念下的身份指称的类化数据列表 |
后记 |
(3)君子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闻一多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闻一多人格研究的意义 |
1.1 闻一多的生平简述 |
1.2 闻一多人格的相关研究 |
1.2.1 闻一多人格的已有描述 |
1.2.2 闻一多的生命阶段与人格的发展 |
1.2.3 闻一多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相关的人格理论基础 |
2.1 人格特质 |
2.1.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
2.1.2 人格特质的维度或类型 |
2.2 人格发展 |
2.2.1 中国人人格与行为的发展 |
2.2.2 具体维度的人格发展 |
2.3 人格的影响因素 |
2.3.1 心理环境 |
2.3.2 学习与社会认知 |
2.3.3 自我调控系统 |
2.4 Johari窗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3.1 心理传记学 |
3.1.1 心理传记学对个体人格的研究 |
3.1.2 心理传记学的主要研究程序 |
3.1.3 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模式 |
3.2 研究步骤 |
3.3 文献取样 |
3.4 文献作者与闻一多关系的确定 |
3.5 统计方法 |
3.5.1 人格形容词的选择 |
3.5.2 计分标准 |
3.5.3 评分者信度考察 |
第四部分 闻一多的人格特征 |
4.1 一张令人困惑的手书 |
4.2 百变千面之闻一多 |
4.2.1 概览印象 |
4.2.2 各人群评价 |
4.2.3 热情与积极——闻一多最突出的人格 |
4.2.4 公我——各人群的共识及独特评价 |
4.2.5 私我——闻一多的自白 |
第五部分 闻一多的人格发展 |
5.1 云谲波诡、风雨不改——闻一多的稳定人格 |
5.2 沧海桑田、染化而迁——闻一多人格的变化 |
5.2.1 好学的老成儿童 |
5.2.2 活泼的清华学子 |
5.2.3 孤独的旅美青年 |
5.2.4 矛盾的海归诗人 |
5.2.5 谦虚的清华学者 |
5.2.6 慷慨的民主斗士 |
5.3 探寻木本水源 |
5.3.1 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濡染 |
5.3.2 历代精神榜样的选择及认同 |
5.3.3 与师长及学生们的互动交往 |
5.3.4 自我调控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
第六部分 启示与展望 |
6.1 对人格养成教育的启示 |
6.2 研究局限 |
6.3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 |
附录A 纳入统计的全部回忆文章及传记清单 |
附录B 确定文献作者与闻一多关系的依据 |
附录C 同近义词归类表(按拼音升序排列) |
附录D 考察评分者一致性随机选出的文献 |
附录E 闻一多人格形容词频数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现代汉语关系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相关研究现状 |
0.2.1 关于关系名词的界定 |
0.2.2 关于关系名词的分类 |
0.2.3 关于关系名词的结构 |
0.2.4 关于关系名词的语义 |
0.2.5 关于关系名词的句法 |
0.2.6 关于亲属称谓的研究 |
0.3 本文的主要任务 |
0.4 研究方法 |
1. 关系名词的界定 |
1.1 关系名词的语义特征 |
1.1.1 多项性 |
1.1.2 依存性 |
1.1.3 推导性 |
1.2 关系名词的界定标准 |
1.2.1 鉴别框架 |
1.2.2 关于整体与部分 |
1.2.3 关于单位名词 |
1.3 关系名词的典型性 |
1.4 小结 |
2. 关系名词的类型 |
2.1 结构类型 |
2.1.1 单纯词 |
2.1.2 复合词 |
2.1.3 派生词 |
2.1.4 重叠词 |
2.2 语义类型 |
2.2.1 单指类 |
2.2.2 复指类 |
2.3 小结 |
3. 关系名词的功能 |
3.1 关系名词的句法表现 |
3.1.1 三要素同现 |
3.1.2 只有关系名词和指示项 |
3.1.3 只有关系名词和参照项 |
3.1.4 只有关系名词 |
3.2 关系名词的常用组合 |
3.2.1 与数量结构组合 |
3.2.2 与人称代词组合 |
3.2.3 与形容词组合 |
3.2.4 名名组合 |
3.3 关系名词的篇章功能 |
3.3.1 同义反复 |
3.3.2 篇章回指 |
3.4 小结 |
4. 关系名词的认知解释 |
4.1 转喻视野下的关系名词 |
4.1.1 动作转喻人物 |
4.1.2 事件转喻人物 |
4.1.3 地点转喻人物 |
4.1.4 部分转喻整体 |
4.2 图式视野下的关系名词 |
4.2.1 教授图式 |
4.2.2 买卖图式 |
4.2.3 交际图式 |
4.2.4 容器图式 |
4.3 原型视野下的关系名词 |
4.4 小结 |
5. 关系名词中的文化印记 |
5.1 宗族文化中的关系名词 |
5.1.1 内外有别 |
5.1.2 男尊女卑 |
5.1.3 长幼有序 |
5.2 文化典籍中的关系名词 |
5.2.1 诗经中的关系名词特征 |
5.2.2 论语中的关系名词特征 |
5.2.3 礼记中的关系名词特征 |
5.3 当代社会文化中的关系名词 |
5.3.1 当前网络流行称谓语的特征及指向 |
5.3.2 影响网络称谓语的因素分析 |
5.3.3 中西文化交流造成现代称谓习惯的改变 |
5.4 小结 |
6. 关系名词个案研究:关系名词后缀“伙里/伙的”考察 |
6.1 “伙里/伙的”的形成过程 |
6.2 “伙里/伙的”的虚化路径 |
6.2.1 “伙里”的虚化路径 |
6.2.2 “伙里/伙的”在应城方言中的表现 |
6.3 “X伙里/伙的”的句法结构分析 |
6.3.1 “X伙里”中“X”的内部结构 |
6.3.2 “X伙里”语义特征 |
6.3.3 “X伙里”语用特征 |
6.3.4 “伙里”和“两个”的比较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关系名词词表 |
致谢 |
(5)夷陵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夷陵中学德育工作现状 |
第二部分 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初步探索 |
一、什么是中学“德育导师制” |
二、为何推行德育导师制 |
(一) 中学德育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
1、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道德品质的内化过程规律 |
2、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特征 |
3、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因材施教”的需要 |
4、实行德育导师制,是基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 |
(二) 实行德育导师制的现实依据 |
1、对传统德育模式的反思 |
2、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3、借鉴成功经验的需要 |
三、如何实施德育导师制 |
1、宣传发动 |
2、导师确定及其职责 |
3、双向选择 |
4、师生互动 |
5、建规立制 |
6、组织和管理 |
7、考核和激励制度 |
四、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案例) |
(一) 良师益友——家庭教育亮了红灯之后 |
(二) 以心换心——亲其师而信其道 |
(三) 心理疏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
(四) 价值观引导——春风化雨催人进 |
第三部分 经验总结与问题反思 |
一、经验总结 |
(一) 对德育导师制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的分析 |
1、学生的德育需求与德育导师的工作内容分析 |
2、德育导师的基本工作方法 |
3、学生对德育导师的评价 |
(二) 德育导师制带来学校德育新气象 |
1、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
2、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
3、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
4、增强了学生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
5、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增多,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
二、问题反思 |
(一) 定位问题 |
1、自身角色定位:班主任工作为主、德育导师制为辅 |
2、对象定位:面向全体学生 |
(二) 制度建设问题 |
(三) 师资问题 |
1、学生需要与教师素质的差距 |
2、注重交流,注重利用资源,注重师资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德育导师制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一)》 |
附录二:《关于德育导师制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二)》 |
附录三:《关于德育导师制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二)数据统计表》 |
后记 |
(6)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论萧红对鲁迅小说传统的师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鲁迅小说传统的内涵 |
1.1 社会功利性的“启蒙”小说观 |
1.2 打破传统小说规范的创新意识 |
1.3 文艺的真实性原则 |
1.4 主观抒情性 |
第二章 萧红自觉继承鲁迅小说传统的外部成因 |
2.1 读书时期接触鲁迅作品 |
2.2 流亡时期与鲁迅的亲身交往 |
2.3 外国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萧红对鲁迅小说传统的多方位、多角度继承 |
3.1 “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 |
3.2 出色的讽刺艺术 |
3.3 意境的创造 |
3.4 地方色彩和乡土特点 |
3.5 关于人生的哲理思考 |
第四章 萧红小说艺术的独特性 |
4.1 女性作家的视角 |
4.2 悲剧冲突的平淡化处理 |
4.3 “萧红体”散文化小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四、严师、慈父、知友——论新时期的教师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王世贞年谱长编[D]. 周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2]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身份指称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3]君子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闻一多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D]. 沈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4]现代汉语关系名词研究[D]. 杨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夷陵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相关问题研究[D]. 杨碧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6]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论萧红对鲁迅小说传统的师承与创新[D]. 杨玉光. 延边大学, 2004(01)
- [7]严师、慈父、知友——论新时期的教师形象[J]. 杨文媛. 广西师院学报,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