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信洼陷火成岩对形成地面化探异常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孙翼[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N1井区长6储层物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区N1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研究区主力勘探开发层系,主要发育低孔-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强。此类低渗透储层物性解释模型精度较低,难以满足准确预测储层物性的需要。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实际资料出发,研究制定了技术路线,综合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粒度、常规测井及岩心测试分析等资料,应用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球物理测井等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长6储层地质条件的物性解释模型,较为系统的描述和刻画了物性分布特征,并对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成果对下一步勘探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岩心归位的基础上,利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遴选声波时差(DT)和自然伽马(GR)曲线,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拟合的方法建立孔隙度解释模型,相关性系数R=0.9113,解释精度较声波时差单因素解释模型(R=0.8776)进一步提升;基于孔隙度测井解释参数,从各测井曲线地球物理意义角度,遴选自然伽马相对值(ΔGR)、自然电位相对值(ASP)、微电极幅度差(RMN-RNL)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通过检验,相关性系数R=0.8487,该模型解释结果可靠性高,适用性较好。对研究区长6储层物性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长6储层颗粒分选性对孔隙度、渗渗透率的影响程度大于粒度参数;从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分流间湾微相变化中,孔隙度、渗透率呈现出变差的趋势,反映了沉积微相变化对储层物性分布具有显着控制作用;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发育较好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中心部位的厚层砂体之上,向河道侧翼过渡,砂体厚度逐渐减薄、分叉,其物性也相应变差。根据孔隙度演化计算结果统计表明,压实作用过程中孔隙度损失率平均为66.08%,胶结作用导致的孔隙度损失率平均为22.34%,压实作用是导致研究区长6储层孔隙度损失的最主要因素。研究区长6储层发育的低幅鼻状构造形成时间较早,处于长期继承性发育于构造高部位,埋深相对较浅,鼻状构造可抵消部分上覆荷载的影响,压实作用强度较低,保留有较多的原生粒间孔隙,加之酸性流体活动强度较高,次生孔隙较为发育,低幅鼻状构造发育部位是物性发育的有利区,对储层物性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贾光华[2](2019)在《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层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主要发育于盆地斜坡与周缘隆起之间的超剥带。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位于我国东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南部,西起花沟-金家地区,东到草桥-八面河地区,南为鲁西隆起,向北通过东营南斜坡与博兴洼陷、牛庄洼陷相连,勘探面积约1800km2。本文以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层圈闭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年来制约勘探的关键问题,基于研究区地震、录井、测井及试油等各类分析化验资料,在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指导下,充分融合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技术手段,首先攻关形成了针对超剥带残留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技术方法,明确了研究区地层不整合的发育层系、分布区域和样式类型;其次在对控制超剥带油气输导的主要断层发育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GR、断面正应力与断裂带岩石抗压强度计算得到断层紧闭指数这一参数,定量评价断层的封闭与开启性质;同时叠合原油性质、地层水矿化度、流体势和地层压力,综合判识超剥带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最后,在精确描述地层不整合圈闭的基础上,对其保存条件进行评价,建立成藏模式,确定有利成藏区,指导生产部署。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受盆缘多期构造活动和不稳定的水体震荡影响,超剥带地层缺失规律复杂,不同层系不整合界面准确识别和残留地层划分对比是研究不整合圈闭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从不同的测井曲线反应的不同地层性质出发,选取GR、SP、AC和COND等4条分别反映地层岩性、物性和流体性质的敏感曲线,对其进行重构和最优分割形成综合分层曲线,该曲线的极小值反映地层突变接触,即不整合界面,以此进行单井不整合的精细识别;利用地震高阶谱时频反映的地层旋回变化特征,以时频突变点指示地层突变面,通过时频剖面进行不整合及残留地层的横向对比二者结合实现了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不同级别不整合界面的精细划分,明确了不整合的发育层系、级别、类型和样式,建立了研究区超剥复合型、连续截平型等2种地层结构模型和8种剖面组合类型。研究区油气主要来源于博兴洼陷和牛庄洼陷,发育博兴、石村、王家岗等主要油源断层,同一条断层不同位置封闭开启性质差异较大。断层封闭能力受断层活动速率、两侧岩性配置、断面正应力及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控制,为定量计算断面封闭和开启程度,本文提出了断层密闭指数(FCI)的概念,并定义其为断面正压力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的比值,以此对各条油源断层不同位置的密闭指数进行计算。以博兴断层为例,该断层是博兴洼陷南部一条长期活动的二级断层,经计算,该断层深层西段封闭性较差,中段东段封闭性较好;中浅层中段封闭性差,西段和东段封闭性好,说明博兴断层深部西段输导性能好、中浅部中段输导性能好,油源断层封闭性的量化分析,指示了超剥带的有利成藏区域和层系。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原油主要为重质油,平面上,原油密度具有“沿运移方向由低向高”的分布规律,距离生油洼陷较近的金家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均小于草桥地区;地层水深层以CaCl2型为主,中浅层以NaHCO3型为主,矿化度由深向浅、自洼陷向超剥带逐渐降低;东营凹陷南坡流体势整体呈环带状分布,洼陷为高势区,向金家、草桥等油气聚集区降低;洼陷内烃源岩异常高压有利与油气的排出输导和运移,超剥带则为常压,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叠合四种因素综合判断东营南部超剥带发育博兴洼陷樊家—正理庄—金家西翼、博兴—草南和牛庄—王家岗—草北等三条主要油气运移路径。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主要发育三种成藏模式:(1)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遮挡型;(2)断层-砂体-不整合遮挡型;(3)断层-砂体-断层-不整合-盖层遮挡型。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的圈闭有效性取决与地层圈闭遮挡层的质量,风化粘土层、泥岩和局部的火成岩是最有利的遮挡层。决定圈闭含油高度的是遮挡层的突破压力,为有效预测勘探目标区的遮挡层质量,建立了其突破压力与GR、AC值的量化关系,进而应用三维地震进行GR、AC测井约束反演,可以近似预测不同区块、层系的突破压力。最终叠合优势运移路径、有利圈闭、有效遮挡层三因素确定勘探目标。应用上述技术方法,2014年以来针对东营凹陷南部地层超剥带部署探井部署探井13口,完钻11口,其中8口井钻遇油层,成功率达73%。累计上报控制储量1134万吨、预测储量2057万吨,取得良好的勘探效益。
马一名[3](2018)在《GL与FY地区二叠系火成岩地震速度反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拉哈塘地区存在较好的构造地质背景,是大型油气田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作为黑油上产增储的主力区块,但于二叠系钻遇了分布范围广、岩性与速度变化剧烈的火成岩,影响了油气勘探的进程,对哈拉哈塘地区展开二叠系火成岩岩性识别与精细速度建模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哈拉哈塘地区的GL与FY两个工区,综合测井、地震等地质资料,并结合地震正演、地震属性与地震相,针对不同工区火成岩特点进行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声波重构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等不同的地震反演方法来展开火成岩岩性识别与精细速度建模研究。首先,本文对FY与GL地区火成岩的岩性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收集并分析了GL与FY研究区的测井资料,通过综合柱状图与GR-DT测井曲线交会图、SP-GR测井曲线交会图,研究了工区火成岩的纵向分布规律及测井响应,为地震速度反演奠定基础。并通过地震属性优选,优选出了平均绝对振幅、能量半衰时、相关长度等属性,并结合地震相技术,研究了两工区火成岩的平面分布特征,能够指导并验证火成岩速度反演工作。其次,在进行速度反演之前,定性分析了火成岩速度对奥陶系“串珠”成像的影响,以此来认清哈拉哈塘地区火成岩高精度速度建模的必要性。对此问题,通过正演模拟,取得如下结论:在一定的程度内,火成岩速度减小时,“串珠”成像较为清晰、能量集中,但会严重影响到“串珠”的边界识别,降低对“串珠”的分辨能力;火成岩速度增大时,“串珠”能量变弱且分散,干扰波影响变大,串珠成像不清晰,对“串珠”的识别及定位影响较大。因此火成岩速度的精度对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串珠”的偏移成像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对GL及FY地区的火成岩进行了岩性识别与速度建模研究。针对井少、相带复杂的GL工区,采用尊重地震数据体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对其进行火成岩岩性识别与速度建模研究,通过对比GL工区地震属性与地震相,岩性刻画科学合理,重点井的速度建模精度控制在2%内,具有较高的精度。FY工区井较多,有9口钻井,且二叠系火成岩相带特征以平行相带为主,在纵向上具有较好的成层性,因此对其进行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声波曲线重构反演与地质统计学反演对比研究,通过对比FY地区地震属性与地震相,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火成岩岩性与速度分布规律更加科学合理,且细节刻画更加丰富细腻,并进一步认识了FY工区的火成岩分布规律,速度建模精度高,重点井误差均控制在2%以内,FY工区火成岩速度模型的精细度得到较大提高。
李坤白[4](2017)在《苏里格地区致密气储层“甜点”控制因素及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以S井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天然气田,其上古生界主力储层山1-盒8段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非均质性强,且“大而薄”的地毯状分布特征。该气田气水分布复杂,相邻地区产能差别较大,因此总结“甜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探索合适的“甜点”预测方法对于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上古生界致密气储层勘探中的难点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储层沉积学、天然气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结合岩心、薄片、钻井、测井、试气资料以及叠前、叠后三维地震资料,全面从构造、沉积相、生储盖层、裂缝等角度分析了苏里格气田“甜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存在典型勘探问题的苏东南S井区为解剖对象,深入剖析各项地质因素对含气储层分布及产能高低的控制作用。明确“甜点”空间展布特征,开展含气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及产能变化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及认识:(1)通过对苏里格气田及S井区的全面深入分析,明确了构造、储层、沉积相、烃源岩、盖层、裂缝等因素对低渗背景下高渗“甜点”区分布的控制作用。沉积微相控制砂岩储层结构、展布及成岩改造作用造成储层特征纵横向差异,是“甜点”分布的最重要控制因素。将叠前反演、分频衰减等方法与沉积微相展布相结合,以地质特征验证地震预测结果,准确识别“甜点”分布。(2)针对含气砂岩储层难以预测的问题,结合平均振幅属性、吸收属性及叠后测井约束反演,准确刻画河道砂体分布范围。以此为基础进行叠前纵横波速度比反演,先定性再定量,在河道中识别含气砂体,在高能水道中识别厚层高产含气砂体,准确真实地刻画含气砂岩储层空间展布趋势。(3)针对产能变化复杂的问题,以实测试气资料为基础,建立准确产能预测模型,创新形成了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多参数组合致密气储层产能预测方法。将含气砂体截距、梯度特征与产能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不同产量气层AVO异常类型特征差异。以泊松比对含气饱和度变化的敏感性为依据进行叠前含气饱和度反演,准确刻画高含气饱和度砂体厚度变化特征。将叠前纵波各向异性裂缝预测与叠后属性预测相结合,准确识别裂缝平面发育位置,探讨裂缝对产能影响。(4)在频率域内利用高频含气衰减原理进行含气性及产能检测,主频衰减强度越大,则产能条件越好,通常高产能区比低产能区提前15Hz左右达到能量调谐。将含气异常区与沉积微相范围进行对比,预测高产异常区多位于高能水道心滩部位,中、低产异常区多位于河道侧翼,少部分位于高能水道之中,通过地质控制因素检验地球物理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5)将沉积微相、砂体结构、烃源岩生气强度、物性条件、盖层厚度等地质控制因素与砂体厚度、含气砂岩厚度、主频衰减程度、裂缝发育密度等地震预测结果相结合,共同进行“甜点”区预测。
时应敏[5](2012)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机构及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山岩是三大油气勘探领域之一,虽然火山岩油气在全球多处已有所发现,但许多年来仍被视为勘探的禁区、认识的盲区。近年松辽盆地白垩系火山岩发现了徐深气田和松南气田,掀起了一轮勘探和研究的热潮。之后多个目标相继失利,勘探进入低谷,说明火山岩成藏极其复杂,目前认识程度尚不够深入。论文以长岭断陷火山岩油气为例,利用重、磁、电、震和探井等资料,从构造背景和石油地质条件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火山机构、火山岩储层、火山岩成藏等方面研究,建立了三种火山机构发育模式,取得了断裂类型控制火山机构类型、不同火山机构具有不同成藏规律的新认识,明确了火山岩“三元”控藏的成藏特征。论文着重从构造背景和火山机构特征等方面揭示了大型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关键条件,对指导中新生界断陷盆地火山岩原生油气藏勘探、认识古生界火山岩油气藏的原生特征及其破坏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1)长岭断陷发育腰英台复式火山机构、LS1井区盾状火山机构和YS2井区破火山机构三种模式。受断裂的控制,这三种火山机构分别是裂陷盆地的断陷发育阶段,同生期继承性断裂(达尔罕断裂)、早期基底断裂(龙凤山断裂)和晚期盖层断裂(查干花断层)活动所产生的火山岩建造。分别分布于盆地中古隆起区腰英台-达尔罕地区、环盆地东斜坡边缘和次凹较深部位查干花地区。岩性分别以酸性火山岩、中基性侵入岩或火山岩、基性岩为主。各自具有不同的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特征。其他部位的火山机构可以依据其断裂特征,由这三种模式变化组合而成。(2)有效火山岩储层受岩相、风化改造和构造作用三因素控制。位于隆起区的酸性溢流相上部亚相和爆发相热碎屑亚相火山岩发育丰富的原生孔缝,受风化淋漓作用和构造改造作用强,次生孔缝发育,储集性能好,是最有利的储集体。其他类型的火山岩受风化淋漓作用强弱是能否成为有效储层的关键。(3)长岭断陷发育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三套烃源岩。长岭断陷东部的查干花次凹沙河子组烃源岩是主力烃源岩,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是松南气田有机气的主要来源,盆地中部更深的大断裂沟通地幔,成为CO2气的来源。(4)“源控、相控、断控”三元是火山岩气藏的主控因素。大型裂陷盆地深层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古隆起复式火山机构具有近源、有利相带和通源断层源内疏导的优势条件,是形成大型气藏的最有利因素,发现了松南气田。盾状火山机构距离烃源岩较远,储层需要风化改造,圈闭有效性差,多个目标都未发现油气。破火山机构近源,但储层非均质强,储层改造差,断层对圈闭造成破坏,即使成藏,气水关系也十分复杂,往往不具备形成整装气藏的条件。
李琳琳[6](2009)在《济阳坳陷中生界不整合纵向结构及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地震、录井、测井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济阳坳陷中生界不整合类型、不整合纵向分层结构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辅助于物理模拟实验,针对性地建立不整合输导模型,进一步认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和聚集的过程,直观的分析地层油气藏的成藏过程及成藏机理,为济阳坳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济阳坳陷中生界不整合大多为削截-超覆不整合,其与砂-砂、砂-泥、泥-砂等微观组构相结合,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挡油藏和地层超覆油藏等,其在平面上的分布呈现一定的有序性。不整合纵向结构的分层性在岩性、测井响应特征、流体渗流特征、矿物组成及元素特征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可划分为三层结构或二层结构;岩相、古气候、古地形等多种因素相互耦合,决定了不整合结构的空间发育;不同的结构层在垂向和侧向上对油气成藏与分布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物理模拟实验表明盆缘“S”型古地貌控制地层油藏的分布,不整合输导层孔渗性的好坏及古地貌梯度的大小决定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的能力和成藏位置,由底砾岩和半风化岩石组合成双通道型或单通道型的输导体是济阳坳陷油气侧向运移的有利通道。风化粘土层的缺失可形成前第三系油气上窜的“天窗”。不整合多与断裂、砂砾岩输导层配合,构成“T—S”型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与不整合类型、圈闭形成期与油气运聚成藏期的匹配,生储盖的配套、古地形构造特征等息息相关。在中、古生界间上下均为砂砾岩的双通道型不整合受埋深和成岩作用的影响较小,仍然可以作为天然气侧向运移的通道。
徐会永[7](2008)在《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查干凹陷勘探实践,从构造研究出发,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研究区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在层序格架范围内对沉积相和火山岩相进行研究,最后运用成藏理论对成藏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对全区地震数据进行精细构造解释,认为查干凹陷出现了伸展、反转、走滑和复合多种构造组合样式。根据沉积补偿原理提出地层厚度系数研究构造运动的方法,利用沉积厚度法对构造活动进行研究,显示出查干凹陷苏一至苏二段沉积时期明显存在一个北西—南东向的“跷跷板”构造运动,在此认识之上运用平衡剖面法研究其构造演化,中生代白垩纪以来经历了裂陷阶段、断坳转换阶段、坳陷阶段和反转阶段。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岩芯、测井地震等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并建立了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和层序发育模式。整个下白垩统为一个二级构造层序,进一步划分为6个层序16个体系域。利用断面沟扇体系及基底形态、地震反射结构、粘土矿物组合、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明确古流向和物源。查干西次凹主要物源来自于南北两个轴向物源,次要物源来自于西尼凸起和“毛敦次凸”;东次凹物源来自于东部狼山。在层序格架建立和物源研究的基础上,以体系域为单元研究了沉积相展布及演化规律。从早到晚,巴音戈壁组成了由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浅-较深湖相到滨浅湖相带展布,苏红图组以水下扇、火山岩相与滨浅湖相间互为特征,银根组沉积相逐渐为冲积扇与河流相所取代,最终建立查干凹陷湖盆沉积模式。通过岩电特征对比分析火山岩的测井响应,在地震剖面上建立火山岩地震响应及识别模式,火山岩岩相类型主要有: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火山岩展布规律研究表明,苏一时期到苏二早期,火山喷发中心由巴润断层转至毛西断层,到苏二晚期火山活动减弱,喷发中心转至巴润断层南段,银根组沉积时期,喷发中心位于虎勒断层与图拉格断层交汇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查干凹陷裂隙式和中心式火山岩喷发模式。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成藏理论对查干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特征进行了研究,包括烃源岩特征、储集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油气运移特征、圈闭特征和保存特征等与成藏过程有关的各个方面。最终综合成藏特征分析了查干凹陷的油气富集控制因素,预测了乌南断鼻圈闭,乌力吉构造-岩性复合圈闭两个成藏有利区带。
陈清棠[8](2008)在《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储层特征与有利区带评价》文中提出论文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指导下,以现有钻井资料、测井资料为集约条件,在充分利用地震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地震地层学研究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开展了研究区内主要目的层的沉积相研究和沉积体系研究,对已有钻井的岩心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化验工作,开展了主要目的层系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储层的分类评价和有利储集相带预测的研究工作。论文将下白垩统主要勘探目的层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和14个体系域。巴音戈壁组划分为2个层序,苏红图组划分为3个层序,银根组划分为1个层序。研究认为,本区地层格架有以下特点:多种层序界面类型、地层格架的样式受凹陷内一级断层和构造运动的控制、毛敦次凸的形成及演化将单断箕状凹陷复杂化,形成不对称地堑、火成岩的发育影响了箕状凹陷的碎屑岩充填模式。本区层序地层充填模式有4种:虎勒-额很次凹陡坡带断坡模式、单断箕状湖盆缓坡带斜坡模式、类双断地堑型断槽充填模式、中央毛敦次凸模式。论文通过对相标志的研究,划分了5种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河流相、水下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在对重点层系平面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本区主要发育两种沉积模式:单断箕状湖盆沉积模式和双断地堑型湖盆沉积模式。研究认为,本区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总体表现为低成份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岩屑含量、高填隙物含量、多填隙组份、多胶结类型等特征,具有近物源、堆积速度快、岩性多变的成因特点。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1期、中成岩阶段A2期和中成岩阶段B期。本区储层物性普遍较差,属于特低孔渗储层。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层位、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碎屑组份、结构及物源区母岩性质、沉积相带、成岩作用、中基性火山岩分布、压力分布等。综合研究认为,查干凹陷较为现实的储层在纵向上主要发育在巴音戈壁组的扇三角洲、冲积扇、水下扇等沉积相内砂体沉积、苏一段和苏二段滨浅湖相滩砂沉积。在各勘探目的层层序地层内,主要发育于高水位体系域中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发育带,同时也主要位于主要层序界面(不整合)上下。在平面展布上,凹陷边部分布相对较多,特别是控凹断层--图拉格格断层下降盘和虎勒断层下降盘水下扇砂体、凹陷内部的长物源砂体,这些砂体一般具有面积较大、厚度可观的规模和特点,是下步勘探的较好目标。
吴光大[9](2007)在《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含油气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构造背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外地球科学家和油气勘探家们竟相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对盆地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形成演化、区域构造、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等开展了系统研究,认为:盆地具有统一的前震旦系克拉通基底,存在北部侏罗系、西部第三系和东部第四系三大含油气系统;盆地地面构造成排成带,在平面分布和成因上有明显的规律性,盆地晚近构造运动十分强烈,造就了十分醒目的晚近构造形迹、对地形地貌和油气藏有强烈的影响;中新生代褶皱运动有由早至晚,由弱而强的发育特点。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不同成因和不同样式的构造相互叠置对于捕获油气、形成油气富集区带具有重要意义;油气藏在空间上分布于生油凹陷之内或边缘,平面上油气田具环状分布特征,油气藏沿断裂成排成带展布,纵向上位于受断裂控制的断展背斜构造高部位。本文丰富了含油气盆地构造和石油地质理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同时对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和决策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马士忠[10](2007)在《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模式》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研究区基地构造格局认识不清,地质层位、区域沉积体系认识存在争议,洼陷浊积岩分布情况、中央隆起带及南部斜坡带成藏机理有待深化认识等问题,论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测试分析等资料,开展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特征研究,结合石油地质成果分析油气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为有效提高研究区勘探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全凹陷连片三维、二维地震资料建立了基干地震剖面网,统一解释了区域标准层,重构了惠民凹陷构造格架与构造演化过程:中生代左旋压扭应力场形成的NNW向“四沟四梁”的构造格局奠定了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基础,中生代NNE向的陵县-阳信断层、夏口断层和齐河断层在新生代右旋拉张作用下持续活动,形成了惠民凹陷第三系北断南超的沉积盆地雏形;凹陷新生代渐新世强烈断陷期分两个亚期,形成了孔店组、沙四段北厚南薄和沙二段-东营组南厚北薄的双层结构。盘河、商河、沙河街背斜是在古剥蚀面基底残丘山的背景上,基底边隆起、边沉积、边压实的情况下形成的从孔店组到东营组持续发育的顶薄翼厚的披覆背斜构造,是孔店组和沙三段有利的油气聚集单元;二级帚状断裂系控制了临南洼陷沙三时期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和成藏,三级调节断裂形成的构造坡折带的分布控制了沙三段滑塌浊积砂的发育。 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将古近系沙河街组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通过剖面沉积学分析,以优势相原则绘制不同时期各亚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图:沙四下总体以洪水-漫湖沉积为特征,沙四上沉积时期是在滨浅湖背景之上发育了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沙三段沉积时期南部主要发育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西北部地区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中部地区主要为深湖—半深湖沉积;由沙三下至沙三上,西北部三角洲规模逐渐增大,沉积范围逐渐向东、东南方向推进;沙二段沉积时期为滨浅湖沉积,在背景之上广泛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和三角洲沉积;沙一段以滨浅湖滩坝沉积为特征,南部发育了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地层中的岩性圈闭以滑塌浊积岩岩性圈闭和地层侧向尖灭型岩性圈闭为主,其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盆地结构、沉积古地貌和构造活动强度等因素控制,北部基山、南部江家店和瓦屋具有发育滑塌浊积扇的良好地质条件。 充分考虑构造、沉积、输导体系和成藏动力等因素,分析认为:夏口断裂带油气藏聚集属于油气再运聚成藏模式,连通砂体与断层的配置是影响油气运移的主要因素;中央隆起带油气藏聚集属于油气事件成藏模式,划分为断裂活动事件成藏模式、火山活动事件成藏模式和重力流事件油气成藏模式三类,断层活动的旋回性和幕式性是诱发事件成藏的关键因素。 通过地震综合定量描述预测一批浊积砂体,储量规模在3000×104t以上,提出优选营子街-江店地区个体较大的砂体进行钻探。
二、阳信洼陷火成岩对形成地面化探异常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信洼陷火成岩对形成地面化探异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N1井区长6储层物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物性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储层物性测井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 |
2.2.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2.2 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演化特征 |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地层划分方案及对比原则 |
2.3.2 主要标志层特征 |
2.3.3 地层展布特征 |
2.3.4 顶面构造特征 |
2.4 沉积相特征 |
2.4.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
2.4.2 沉积构造 |
2.4.3 粒度特征 |
2.4.4 测井相特征 |
2.4.5 剖面连井相分析 |
2.4.6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
2.5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5.1 组分特征 |
2.5.2 结构特征 |
2.6 储层物性特征 |
2.6.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2.6.2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特征 |
2.7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2.7.1 储集空间特征 |
2.7.2 孔隙结构特征 |
2.8 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2.8.1 压实作用 |
2.8.2 胶结作用 |
2.8.3 溶蚀作用 |
2.8.4 成岩演化序列与成岩作用阶段 |
第三章 储层物性测井解释模型 |
3.1 岩心归位 |
3.2 样品数据筛选 |
3.3 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 |
3.4 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 |
3.4.1 渗透率影响因素分析 |
3.4.2 渗透率解释模型建立 |
第四章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4.1 长6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
4.1.1 长6 储层孔隙度平面分布特征 |
4.1.2 长6 储层渗透率平面分布特征 |
4.2 长6储层物性剖面分布特征 |
4.2.1 长6 孔隙度剖面分布特征 |
4.2.2 长6 储层渗透率剖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
5.1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1.1 碎屑组分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1.2 砂岩结构参数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1.3 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2.1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度影响的定量表征 |
5.2.2 破坏性成岩作用 |
5.2.3 建设性成岩作用 |
5.3 构造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3.1 低幅鼻状构造成因分析 |
5.3.2 低幅鼻状构造对储层物性影响机理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和方法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地质特征及勘探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格架 |
2.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古近系 |
2.3.2 新近系 |
第三章 超剥带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技术研究 |
3.1 不整合的测井识别 |
3.1.1 不整合的测井响应特征 |
3.1.2 测井综合分层曲线重构与计算方法 |
3.1.3 地层不整合界面划分 |
3.1.4 综合分层曲线对不整合类型的判识 |
3.2 不整合界面的地震识别新方法 |
3.2.1 高阶谱时频分析方法的原理与流程 |
3.2.2 高阶时频分析识别不整合界面 |
3.3 超剥带地层精细对比 |
第四章 超剥带地质结构特征及不整合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
4.1 多级序不整合发育期次级其特征 |
4.1.1 一级不整合面 |
4.1.2 二级不整合面 |
4.1.3 三级不整合面 |
4.2 不整合结构类型及分布规律 |
4.2.1 不整合结构类型划分 |
4.2.2 不整合类别发育分布规律 |
4.3 不整合剖面样式及分布规律 |
4.3.1 不整合剖面样式 |
4.3.2 不同样式不整合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五章 超剥带油气运移特征研究 |
5.1 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5.1.1 东营南坡断层几何特征 |
5.1.2 东营南坡断层发育演化特征 |
5.1.3 东营南坡断层封闭开启性能研究 |
5.2 影响油气运移的单因素分析 |
5.2.1 地层压力分布特征 |
5.2.2 流体势特征 |
5.2.3 油性特征 |
5.2.4 地层水矿化度特征 |
5.3 多因素叠合分析油气优势运移方向 |
5.4 超剥带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1 缓斜坡近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2 缓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5.4.3 陡斜坡远源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
第六章 地层圈闭精细描述与评价预测 |
6.1 地层圈闭的精细描述 |
6.1.1 不整合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6.1.2 一级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
6.1.3 低级序不整合圈闭的描述 |
6.2 地层圈闭有效性评价预测 |
6.2.1 典型油藏解剖 |
6.2.2 遮挡层突破压力计算及其预测 |
6.2.3 不整合圈闭勘探实践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GL与FY地区二叠系火成岩地震速度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火成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地震反演基本理论 |
2.1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
2.2 地质统计学反演 |
3 工区火成岩特征研究 |
3.1 研究工区地质概况 |
3.2 钻井及测井资料分析火成岩特征 |
3.3 地震相分析技术研究火成岩 |
3.4 地震属性技术研究火成岩 |
3.5 本章小结 |
4 火成岩速度精度对“串珠”成像的影响研究 |
4.1 水平界面时火成岩速度对“串珠”成像的影响 |
4.2 倾斜界面时火成岩速度对“串珠”成像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地震反演在火成岩速度建模中的应用 |
5.1 数据预处理 |
5.2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速度建模 |
5.3 声波曲线重构反演及速度建模 |
5.4 地质统计学反演及速度建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苏里格地区致密气储层“甜点”控制因素及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以S井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致密气研究现状 |
1.2.2“甜点”研究现状 |
1.2.3 地震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3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概况 |
2.4 上古生界地层特征 |
第三章 苏里格地区气藏特征及区域“甜点”控制因素 |
3.1 构造特征 |
3.2 沉积相特征 |
3.2.1 区域沉积背景 |
3.2.2 沉积微相划分 |
3.2.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3.2.4 沉积相对“甜点”控制作用分析 |
3.3 储层特征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 |
3.3.3 物性特征 |
3.3.4 成岩作用特征 |
3.3.5 含气砂体特征 |
3.4 烃源岩、盖层特征 |
3.4.1 烃源岩对“甜点”控制作用 |
3.4.2 盖层对“甜点”控制作用 |
3.5 气水分布特征 |
3.6 区域“甜点”控制因素综合分析 |
第四章 S井区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 |
4.1 工区概况 |
4.2 测井资料分析与预处理 |
4.2.1 测井资料概况 |
4.2.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4.2.3 致密含气砂岩测井特征 |
4.2.4 致密砂岩储层参数计算模型 |
4.3 精细层位标定 |
4.3.1 单井合成记录标定 |
4.3.2 联井剖面多井标定 |
4.4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4.4.1 采集参数分析 |
4.4.2 静校正分析 |
4.4.3 资料信噪比分析 |
第五章 S井区“甜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
5.1 研究区“甜点”特征 |
5.1.1 含气储层特征 |
5.1.2 产能预测模型 |
5.1.3 研究区产能特征 |
5.2 含气储层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
5.2.1 构造因素 |
5.2.2 沉积相因素 |
5.3 产能控制因素分析 |
5.3.1 烃源岩生气强度 |
5.3.2 有效砂体叠置模式 |
5.3.3 储层物性 |
5.3.4 盖层厚度 |
5.3.5 裂缝发育密度 |
5.4 小结 |
第六章 含气储层展布地震预测方法 |
6.1 地震属性分析 |
6.2 叠后测井约束反演 |
6.2.1 关键步骤 |
6.2.2 效果分析 |
6.3 岩石物理分析及敏感参数优选 |
6.3.1 弹性参数选取 |
6.3.2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 |
6.3.3 横波速度推算 |
6.4 部分叠加数据的弹性参数反演 |
6.4.1 数据分析 |
6.4.2 关键步骤 |
6.4.3 反演效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产能变化地震预测方法 |
7.1 AVO正演预测 |
7.1.1 AVO基本原理及异常类型 |
7.1.2 AVO正演模型 |
7.1.3 AVO实际资料分析 |
7.2 分频衰减预测 |
7.2.1 频谱分解基本原理 |
7.2.2 效果分析 |
7.2.3 分频能量衰减含气应用实例 |
7.3 叠前含气饱和度反演预测 |
7.4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 |
7.4.1 预测原理 |
7.4.2 叠前分方位角数据分析 |
7.4.3 岩石物理正演模型分析 |
7.4.4 裂缝特征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甜点”区预测及井位部署建议 |
8.1 甜点区划分标准 |
8.2 甜点区位置 |
8.3 井位部署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成果 |
致谢 |
(5)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机构及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勘探和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
1.1.1 火山岩油气勘探现状 |
1.1.2 火山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
1.1.3 长岭勘探历程与存在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内容和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位置 |
2.2 地层系统 |
2.3 断裂体系 |
2.3.1 重磁资料解释 |
2.3.2 地震资料解释 |
2.3.3 断裂系统特征 |
2.3.4 断裂类型 |
2.4 构造单元 |
2.4.1 西部陡坡带 |
2.4.2 中部洼陷带 |
2.4.3 东部斜坡带 |
2.5 构造演化史 |
2.5.1 断陷期-燕山运动Ⅰ幕 |
2.5.2 断陷萎缩期-燕山运动Ⅱ幕 |
2.5.3 断坳转换期-燕山运动Ⅲ幕 |
2.5.4 坳陷发展期-燕山运动Ⅳ幕 |
2.5.5 坳陷萎缩期-燕山运动Ⅴ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火山机构特征 |
3.1 火山岩发育期次 |
3.2 火山岩发育构造背景 |
3.2.1 锆石 U-Pb 同位素定年 |
3.2.2 主量元素特征 |
3.2.3 稀土元素特征 |
3.2.4 微量元素特征 |
3.3 火山岩分布特征 |
3.3.1 重磁电预测火山岩分布 |
3.3.2 地震预测火山岩分布 |
3.3.3 钻遇火山岩特征 |
3.3.4 断裂控制火山岩分布 |
3.4 火山机构发育特征 |
3.4.1 火山机构类型 |
3.4.2 断裂类型控制火山机构类型 |
3.4.3 火山机构分布 |
3.5 火山机构岩相特征 |
3.5.1 火山岩相模式 |
3.5.2 火山岩旋回 |
3.5.3 腰英台火山机构岩相特征 |
3.6 火山机构后期改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山岩储集体特征 |
4.1 岩性特征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4.2.1 孔缝类型 |
4.2.2 孔缝组合类型 |
4.3 物性特征 |
4.3.1 储层物性特征 |
4.3.2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
4.3.3 物性与埋深关系 |
4.3.4 物性与岩石密度关系 |
4.3.5 物性与岩性关系 |
4.3.6 物性与岩相关系 |
4.4 储集体控制因素 |
4.4.1 火山作用 |
4.4.2 成岩后生作用 |
4.4.3 构造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烃源岩特征及天然气成因 |
5.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5.2 烃源岩地化特征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热成熟度 |
5.2.4 综合评价 |
5.3 烃源岩生烃热模拟 |
5.3.1 Ro 演化模拟 |
5.3.2 生烃演化模拟 |
5.4 天然气地化特征 |
5.4.1 天然气组份特征 |
5.4.2 天然气成因类型 |
5.5 天然气气源对比 |
5.5.1 轻烃指纹对比 |
5.5.2 成熟度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
6.1 盖层类型及封盖特征 |
6.1.1 泥岩盖层 |
6.1.2 致密火山岩盖层 |
6.1.3 火山岩风化壳 |
6.1.4 断层封堵能力 |
6.1.5 生储盖组合特征 |
6.2 圈闭类型及特征 |
6.3 输导系统类型及特征 |
6.4 气藏类型及特征 |
6.5 天然气成藏史 |
6.5.1 埋藏史 |
6.5.2 单井包裹体及成藏史 |
6.5.3 油气运聚演化 |
6.6 火山岩成藏主控因素 |
6.6.1 有效烃源岩 |
6.6.2 火山岩岩相 |
6.6.3 通源断层 |
6.7 火山岩油气分布特征 |
6.7.1 复式火山机构 |
6.7.2 破火山机构 |
6.7.3 盾状火山机构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济阳坳陷中生界不整合纵向结构及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不整合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现状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三章 济阳坳陷中生界不整合形成与展布 |
3.1 中生界不整合区域分布特征 |
3.2 中生界不整合面形成特征 |
第四章 不整合类型、结构与分布 |
4.1 不整合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
4.1.1 不整合面的类型 |
4.1.2 不整合的识别 |
4.1.3 不整合类型的地震响应特征 |
4.2 不整合面纵向结构特征 |
4.2.1 不整合面上的岩石 |
4.2.2 风化粘土层 |
4.2.3 半风化岩石 |
4.2.4 不整合纵向岩性配置及作用 |
4.3 不整合风化壳微观地质特征 |
4.3.1 不同岩相的不整合风化壳特征 |
4.3.2 半风化带垂向的分层性 |
4.4 不整合纵向结构矿物与元素特征 |
4.4.1 不整合纵向结构的矿物学特征 |
4.4.2 不整合结构层的元素特征 |
4.5 不整合纵向结构发育的影响因素 |
4.5.1 不整合面上岩石发育的影响因素 |
4.5.2 不整合面下风化壳结构发育的影响因素 |
4.6 不整合纵向结构的测井响应 |
4.7 不整合结构的分布规律 |
4.7.1 不整合分层结构在平面上的分布 |
4.7.2 不整合宏观样式在平面上的分布 |
4.8 不整合输导体特征 |
4.8.1 不整合输导体组成特征 |
4.8.2 不整合输导体形态特征 |
4.8.3 不整合面的输导性能演化特征 |
第五章 不整合输导体系物理模拟 |
5.1 实验原理及目的 |
5.2 成藏机理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
5.3 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步骤 |
5.4 不整合二层结构输导模拟 |
5.5 不整合三层结构输导模拟 |
5.6 不整合遮挡油气藏模拟 |
5.7 下步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不整合油气藏特征及控制因素 |
6.1 地层油气藏类型及特征 |
6.1.1 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
6.1.2 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 |
6.1.3 地层不整合体油气藏 |
6.1.4 潜山油气藏 |
6.2 不整合油藏分布特征 |
6.3 不整合圈闭形成时间与成藏时间 |
6.4 不整合油藏的成藏动力 |
6.5 不整合油藏形成机制 |
6.6 不整合油气藏运聚模式 |
6.6.1 斜坡正向运聚成藏模式 |
6.6.2 凸起侧向运聚成藏模式 |
6.6.3 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 |
6.7 不整合复式输导体 |
6.8 不整合与天然气藏的关系 |
6.8.1 浅层地层气藏成藏 |
6.8.2 深层古生古储气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由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的产生和发展 |
1.2.2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火成岩发育区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4 层序地层学与油气成藏 |
1.3 前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2.1 上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2.3 新生界 |
第三章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3.1 构造单元划分及断裂特征 |
3.1.1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3.1.2 断裂特征 |
3.2 构造样式研究 |
3.2.1 构造样式划分 |
3.2.2 构造样式特征 |
3.3 断层活动性研究 |
3.3.1 断层生长指数 |
3.3.2 断层活动速率 |
3.4 沉积地层厚度系数与构造演化 |
3.4.1 概念提出及理论依据 |
3.4.2 研究步骤及适用范围 |
3.4.3 地层厚度系数与研究区构造演化 |
3.5 毛敦次凸演化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第四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4.1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边界特征 |
4.1.1 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 |
4.1.2 层序的边界特征 |
4.1.3 层序内体系域构成 |
4.2 单井层序划分 |
4.3 层序地层格架与层序发育特征 |
4.3.1 层序地层格架 |
4.3.2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4.4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
第五章 沉积相研究 |
5.1 沉积学相标志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沉积构造特征 |
5.1.3 特殊矿物 |
5.1.4 粒度特征 |
5.2 物源分析 |
5.2.1 重矿物组合与物源区 |
5.2.2 岩屑类型与物源区 |
5.2.3 地震前积与古水流方向 |
5.2.4 断面沟扇体系及基底起伏形态与古水流方向 |
5.2.5 粘土矿物组合 |
5.3 单井相及剖面相分析 |
5.3.1 查参1 井单井相分析 |
5.3.2 查参1-毛1-毛5 井连井剖面相分析 |
5.4 地震相标志 |
5.4.1 地震相划分 |
5.4.2 重点层段地震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 |
5.4.3 地震相向沉积相的转换 |
5.5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 |
5.5.1 沉积相平面展布 |
5.5.2 沉积体系演化 |
5.5.3 沉积模式 |
5.6 火山岩发育规律研究 |
5.6.1 岩浆岩测井响应及期次 |
5.6.2 地震剖面火山岩识别模式与火山岩相 |
5.6.3 火山喷发模式 |
第六章 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
6.1 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 |
6.1.1 烃源岩的分布 |
6.1.2 有机质丰度 |
6.1.3 有机质类型 |
6.1.4 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
6.1.5 油-源对比 |
6.2 储层特征 |
6.2.1 岩石学特征及储层分布 |
6.2.2 碎屑岩储集空间与储集性能 |
6.2.3 火山岩储层储集性能及影响因素 |
6.3 生储盖组合特征 |
6.4 圈闭类型与分布特征 |
6.4.1 与断裂有关的构造圈闭 |
6.4.2 与沉积有关的岩性圈闭 |
6.4.3 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
6.5 油气运移与聚集 |
6.5.1 运移通道 |
6.5.2 运移方式 |
6.5.3 油气注入期次 |
6.5.4 火山岩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6.6 油气藏类型与特征 |
6.6.1 油气藏类型 |
6.6.2 典型油气藏特征 |
6.7 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 |
6.8 油气有利富集层系及区带预测 |
6.8.1 纵向有利层系 |
6.8.2 平面有利区带预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储层特征与有利区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层与构造特征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第三章 层序地层特征 |
3.1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其边界特征 |
3.2 单井层序划分与对比 |
3.3 层序地层格架与层序发育模式 |
第四章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
4.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2 沉积体系展布与演化 |
第五章 碎屑岩储层特征 |
5.1 碎屑岩储层发育与分布 |
5.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3 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5.4 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六章 储层评价与有利储集区带分布 |
6.1 储层分类与评价 |
6.2 储层发育与展布规律 |
6.3 有利储集区带分布与评价 |
主要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深部地质构造 |
第一节 盆地与相邻山脉的构造地貌 |
第二节 板块构造位置与盆地形成 |
第三节 盆地基底与岩石圈结构 |
第四节 盆地区域地球物理场与深部地质 |
第五节 盆地和造山带耦合关系 |
第六节 盆地区域构造演化 |
第二章 中新生代地层及分布特征 |
第一节 中新生代地层层序 |
第二节 地层特征及分布 |
第三章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区域构造特征 |
第一节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盆地主要断裂特征 |
第三节 盆地区域构造特征 |
第四节 盆地晚近构造特征 |
第五节 典型区带构造特征 |
第四章 盆地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第一节 柴达木盆地控油构造特征 |
第二节 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第三节 盆地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第四节 柴达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
第五章 盆地主要油气勘探方向与勘探建议 |
第一节 盆地西部油气勘探领域与勘探方向 |
第二节 盆地北缘油气勘探方向 |
第三节 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建议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含油气盆地构造与沉积研究现状 |
1.1.1 构造演化与层序地层 |
1.1.2 盆地构造与沉积关系 |
1.1.3 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
1.2 选题依据 |
1.2.1 惠民凹陷油气勘探现状 |
1.2.2 惠民凹陷构造与沉积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1.1 盆地基底地层 |
2.1.2 盆地充填地层 |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2.1 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点 |
2.2.2 济阳坳陷构造与沉积演化特征 |
3 构造演化特征 |
3.1 构造格架 |
3.1.1 构造层划分 |
3.1.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3.2 构造样式 |
3.2.1 断裂体系特征 |
3.2.2 构造样式 |
3.3 盆地构造演化史及特征 |
3.3.1 构造演化史 |
3.3.2 构造体制特征 |
3.4 构造对沉积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3.4.1 构造演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3.4.2 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4 沉积演化特征 |
4.1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2 剖面沉积学分析 |
4.2.1 钻井取心段单井剖面沉积学分析 |
4.2.2 连井剖面沉积学分析 |
4.3 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和演化 |
4.4 沙河街组沉积体系与岩性圈闭分析 |
4.4.1 岩性圈闭的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 |
4.4.2 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的含油性特征 |
5 油气成藏模式及区带评价 |
5.1 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油气藏类型 |
5.1.1 生储盖组合特征 |
5.1.2 油气藏类型 |
5.2 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史分析 |
5.2.1 烃源岩生排烃史 |
5.2.2 圈闭形成史 |
5.2.3 油气运聚成藏史分析 |
5.3 成藏模式及控制因素 |
5.3.1 夏口断裂带油气再运聚成藏模式 |
5.3.2 中央隆起带油气事件成藏模式 |
5.4 勘探方向及有利区带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阳信洼陷火成岩对形成地面化探异常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N1井区长6储层物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D]. 李孙翼.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东营凹陷南部超剥带地质结构及成藏规律研究[D]. 贾光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GL与FY地区二叠系火成岩地震速度反演研究[D]. 马一名.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4]苏里格地区致密气储层“甜点”控制因素及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以S井区为例[D]. 李坤白. 西北大学, 2017(06)
- [5]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机构及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D]. 时应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6)
- [6]济阳坳陷中生界不整合纵向结构及控藏作用研究[D]. 李琳琳.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7]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及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徐会永.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
- [8]内蒙古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储层特征与有利区带评价[D]. 陈清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9]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D]. 吴光大. 吉林大学, 2007(05)
- [10]惠民凹陷古近纪构造与沉积演化及油气成藏模式[D]. 马士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