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龙油松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梁佳宁[1](2020)在《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非常重要的造林树种,广泛分布在北京各处,特别是北京山区,大多分布于海拔高度在200m到1500m之间的阴坡。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油松初植密度过大、立地条件较差、人为干扰等原因,油松林的生长情况并不是很好。本研究利用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历年来各种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以及文献资料,对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自然资源分布、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分析油松人工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导油松人工林开展科学营林实践,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发挥出更大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北京市山区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面积不同,按分布面积大小依次是Ⅳ龄级、Ⅲ龄级、Ⅰ龄级、Ⅱ龄级。阴坡分布面积明显高于阳坡,主要集中分布在坡度≤35°的区域,在坡度>35°的区域分布面积很小,油松人工林森林质量整体不高,幼龄林,成熟林比重较高,且树种结构比较单一,纯林占比较高;(2)影响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不同立地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不同,Ⅲ龄级、Ⅳ龄级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平均蓄积量等各生长量受到立地因子的影响范围最大;(3)基于各林龄级油松人工林的平均蓄积量,平均蓄积量高较的立地因子类别分别为阴坡、平坡、山地棕壤、壤土及厚土层,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在低山区平均蓄积量较高,特别是位于200~400m之间,400~600m之间,Ⅲ、Ⅳ龄级在海拔≥800m其平均蓄积量较高,海拔均位于1000m左右时生长最好;(4)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大都分布在2000株/hm2之下,90%以上的小班在300株/hm2~1500株/hm2之间。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影响不同,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Ⅳ龄级>Ⅱ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胸径影响的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Ⅱ龄级>Ⅳ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Ⅳ龄级>Ⅲ龄级>Ⅱ龄级>Ⅰ龄级;(5)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在阴坡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的影响明显高于阳坡;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则低于阳坡;在低山区域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均低于中山区域。
侯贵荣[2](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于浩然[3](2019)在《沁河源头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文中提出森林是人类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它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导致森林健康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如何提高森林的健康水平,有效发挥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客观地健康评价可以为制定科学的森林保护提供合理的对策,对研究未来森林健康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是以沁河源头区设置的6个50m×50m的天然油松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沁河源头区油松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使用专家打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12个指标从生产力、组织结构和生境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12个指标分别是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灌木层物种数、乔木物种数、天然更新幼苗数量、种子苗、大树死亡率、草本层盖度、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2)使用经过筛选的12个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分别构建判断矩阵,使用相关软件求出各指标间的权重,根据前人总结出的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并依据油松林健康评价标准可以得出:在6个油松林样地中,5号油松林样地的健康综合指数为0.8772,处于优质健康状态;2号、3号、4号油松林样地的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6004、0.6632、0.6437,均处于健康状态;1号油松林样地的健康综合指数为0.2644,处于亚健康状态;6号油松林样地的健康综合指数为0.1245,处于不健康状态。(3)使用SPSS软件将12个评价指标与求出的健康综合指数做相关性分析,得出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健康指数的相关性系数为0.635,乔木物种数与健康指数的相关性系数为0.568,这说明单位面积蓄积量和乔木物种数是影响沁河源头区油松林健康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从整体上看,沁河源头区6个油松林样地的健康综合指数的平均值为0.5295,说明该地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史佳伟[4](2019)在《太岳山人工林地力影响因子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8种林分类型(20年油松林、40年油松林、80年油松林、>100年油松林、40年油松间伐林、皆伐后40年生的油松林、20年油松落叶松混交林以及20年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地力状况,指标包括土壤pH、田间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容重、毛管孔隙度、含水率、非毛管孔隙度、有机碳、无机氮、全氮、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利用地力评价方法和生态化学计量学进行分析,旨在为太岳山人工林地力维持措施的制定提出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油松林土壤容重随着林龄逐渐降低,而土壤含水率则相反,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表现为一定的表聚效应。(2)三种林型土壤铵态氮、全氮含量上层土含量高于下层土。混交林下层土有机碳、无机氮含量最高,微生物生物量则表层土含量高。(3)人为干扰下(皆伐和间伐),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田间持水量均比对照样地高。微生物生物量氮、磷皆伐林最高,对照油松林最低。(4)地力评价表明,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硝态氮对土壤地力影响较大。土壤综合指数排名前四位的是:40年生油松间伐林、40年生油松林、100年生油松林和皆伐后40年生长的油松林。上层土 80年生油松林地力评价得分最低,80年生油松林的蓄积量和细根生物量较大,表明其生长迅速,土壤养分消耗过多,地力评价指数较低。(5)经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C:N和C:P与我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P素含量供应充足,但N:P 比平均水平偏低,说明本地区森林土壤仍然受氮限制。
唐学君[5](2019)在《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工林的固碳现状、速率与潜力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科学评估不同气候区和不同类型人工林的固碳特征,并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角度分析C、N、P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人工林的固碳维持机制,并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油松林在固碳减排、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方面生态功能突出,是内蒙古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为了探究油松人工林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影响因素,以内蒙古东部区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生态模型模拟的方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林龄的油松人工林各器官和土壤的C、N、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植被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基于构建的全国油松人工林生物量数据库,研究了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影响;同时,为了揭示C-N耦合作用对人工林固碳潜力的影响,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了氮添加处理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林龄的增加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均逐渐增加,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502.49mg/g,乔木层平均碳储量为39.59t/hm2,土壤层平均碳储量为60.30t/hm2,植被和土壤的总平均碳储量为99.88t/hm2,相同林龄碳储量均表现为土壤层高于乔木层。气候特征、林分结构、土壤深度等是影响油松人工林碳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边缘分布区与中心分布区的碳储量存在差异性,这主要与气候梯度变化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措施相关。(2)随着林龄的增加平均C含量逐渐增加,平均P含量和N含量表现为幼龄林时P含量高、N含量低的特征,随着林龄的增加P含量降低、N含量增高。叶C:N的最高值出现在幼龄林为61.38,最低值出现在近熟林为37.89;C:P与和N:P的最高值分别为455.03和12.01,均出现在近熟林,最低值分别为385.78和6.28均出现在幼龄林:而所有N:P的值均小于14,所以判断该地区油松的生长主要受N含量限制。(3)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土壤表层C含量在幼龄林时最小,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增高并在近熟林时达到最大值,N、P含量在幼龄林时最大,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减小并在近熟林时达到最小值。土壤C:N和C:P最高值分别为23.22和33.89均出现在近熟林,最低值4.55和8.75均出现在幼龄林,土壤N:P的最高值2.48出现在成熟林,最低值1.15出现在近熟林。(4)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林分特征、不同气象因子和油松人工林碳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所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经F检验和T检验均为显着(P<0.01),并且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5,说明相关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多重共线性很弱。因此,综合考虑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比单独考虑各因子所构建的油松人工林碳储量函数关系拟合度更高。(5)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添加量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0 N),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从90 Kg N hm-2 r-1处理开始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基本维持稳定状态,这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氮沉降的增加对北方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具有促进作用。实现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工林的适应性管理在固碳增汇方面更具发展前景。油松人工林的C-N-H2O耦合循环机制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大范围的样地调查数据结合生态模型技术、定量遥感技术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
邢忠利[6](2017)在《黄龙山不同生境油松人工林幼苗生长及构型研究》文中指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乡土用材树种,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是暖温带森林主要建群种和人工林最重要树种。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山油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对比不同坡向油松人工林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和油松实生苗生长更新情况,选取阴坡林窗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监测阴坡抚育间伐后形成的不同大小林窗下的油松幼苗幼树的年龄结构、高度、基径、针叶长、根系形态学特征、根茎叶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等,分析不同大小林窗下油松实生苗的构型的影响以及分支在树干上的垂直分布,阐明油松实生苗构型对生境因素的适应策略,探讨构型与生境关系,为抚育间伐措施的制定、优化森林结构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阴坡和阳坡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研究表明:经过一次间伐的3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林地乔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林下灌木草本物种多样性及030 cm土层土壤速效P、硝态N、铵态N含量显着高于阳坡;经过二次间伐的5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和阳坡乔木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着,但阴坡出现少量胸径较大的林木,且乔木平均高度、油松幼苗更新数量、土壤养分含量、灌木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阳坡。2、不同大小林窗下的实生幼苗地上部分构型和生长均存在明显差异,实生苗的树高、基径、冠幅和针叶的生长情况等都随着林窗面积增大呈增大的趋势,这也说明幼苗在大林窗生长较快,缩短了苗木进入主林层的时间,对油松种群更新有利。3、林窗大小影响了油松实生苗地下根系的形态结构。不同大小林窗中,油松实生苗通过促进根系向纵向、横向伸长,增大根系表面积、体积,以及调整侧根的分枝、直径、一级侧根长度等来适应环境,以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资源,以提供地上部分营养物质的需要和起固定支持的作用。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林窗对根系的生长促进作用越大。4、林窗大小影响了油松实生苗生物量的积累。不同大小林窗中,林下或者小林窗中光照条件较弱,油松实生苗枝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较大,幼苗可能是通过增大枝系的投资来获取更多资源;中林窗和大林窗中光照强度增大,叶片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较大,则通过增大对叶片投资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随着林窗面积的增大,分配到油松实生苗的根系的干物质量逐渐增大,大林窗对根系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说明油松实生苗可通过生物量的分配来调整表型可塑性。
黄财智[7](2017)在《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阐明抚育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生殖规律及更新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南部黄龙和桥山林区辽东栎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在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不同强度间伐(对照、10%、20%、30%)5年后,分析辽东栎生殖构件、实生苗更新及枯落物对其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揭示了近自然抚育间伐对辽东栎生殖及林地更新的影响,为辽东栎天然次生林种子的高产、优质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抚育间伐促进辽东栎林分生长,平均树高、胸径随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冠幅面积、冠幅体积与间伐强度呈显着正相关;辽东栎标准株的营养枝、雄花序、雄花、雌花、生殖枝、幼果、成熟果实产量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当间伐强度达到20%、30%时,生殖枝、幼果、成熟果实产量显着提高,30%间伐达到最大。抚育间伐强度能显着提高生殖枝比例和座果率。约3/4的生殖枝、雌花、雄花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1/4分布于下层;树冠阳面生殖构件数量约占65%,树冠阴面约占35%;树冠下层、阴面生殖枝、雌花、雄花序的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辽东栎林结实母树的比例、平均单株结实量及发育种子比例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表现为30%>20%>10%>对照;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在20%强度间伐时达到最大,表现为20%>30%>对照>10%。辽东栎种子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73.6%的种子集中分布于树冠上层,26.4%分布于下层。树冠阳面结实量占总结实量的65.8%,树冠阴面仅占34.2%,间伐强度对树冠下层、阴面结实量的提升幅度分别大于树冠上层和阳面。辽东栎种子的长径、短径及千粒重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30%间伐强度时达到最大。间伐强度达到20%时,显着提高辽东栎种子的数量和品质,继续提高间伐强度到30%时,并不能有效提高其结实,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下降。3.辽东栎单位面积实生苗数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30%强度间伐时幼苗密度达到最大;随苗龄的增长其转化率降低,相同苗龄间的转化率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对照组4a生向5a生的转化率最低,仅为(44.3±3.0)%。辽东栎实生苗高度、地径和主根长随苗龄的增长而急剧增大;相同苗龄间实生苗高度、地径及主根长均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在30%强度间伐时差异显着。辽东栎实生苗平均单株生物量和茎、叶、根的生物量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大,且与间伐强度正相关。13a时,实生苗倾向于把更多的干物质贮藏在根部;3a以后,地上生物量所占比率高于地下,实生幼苗以地上生长为主。4.枯落物厚度对辽东栎种子起始萌发时间有显着影响,枯落物厚度0 cm时最早萌发,在底层铺枯落物厚度越大,起始萌发时间越长;在底层铺枯落物时,枯落物厚度对种子萌发影响显着: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和发芽势显着降低,萌发率仅为41.8%、37.3%和34.0%,萌苗的根长、茎长及生物量显着减小,且厚度越大萌发率和生物量越小。在底层铺枯落物辽东栎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大幅增加,且厚度越大抑制越明显;不同枯落物种类水浸液处理下,辽东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没有显着差异性。
李一琳[8](2016)在《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文中认为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中国特有的濒危雉类,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UCN)列为易危(vulnerable,VU)等级。80年代以来,有关褐马鸡的研究逐渐深入到生物学、生态学、分子遗传学等多个领域,但有关分布以及保护的研究相对较少,急需关注和研究。利用GIS技术、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方法研究其生境偏好,潜在适宜生境分布,通过分析森林覆盖率与其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能够帮助了解限制该受胁物种分布的关键制约因素,潜在适宜生境的分布情况,以及当前保护区存在的保护空缺,并进而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本研究根据众多历史书籍文献中记载的历史分布记录和《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褐马鸡历史分布和当前分布的差异,利用随机森林和TreeNet模型分析褐马鸡的生境偏好,通过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分析历史分布区变化的状态,探索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分布的关系,利用MaxEnt模型和GAP分析技术对褐马鸡的潜在适宜生境以及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因子对MaxEnt模型预测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褐马鸡偏好1600~2100m海拔,6~16°斜坡和缓坡上的温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生境选择中主要回避居民区和道路,与居民区和道路的最近距离分别保持在0.4km和 0.6km 以外。(2)褐马鸡的历史分布范围广而连续,涉及陕西、山西、河北三省;当前分布呈断裂的孤岛型,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四个省市。2000年的时间逐渐消失了大面积的历史分布区,其中以山西的历史分布区退缩最为严重。MaxEnt模型证明了褐马鸡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分布较之历史分布呈退缩状态。(3)当森林覆盖率大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东南部和西部都有分布。森林覆盖率在48%时,褐马鸡在山西各区的存在均值最高。当森林覆盖率小于10%时,褐马鸡在山西北部、东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局部消失。山西省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呈同步性,随着山西森林覆盖率降低,褐马鸡局部灭绝,因此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和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密不可分。由此推测,10%的森林覆盖率可能是保持褐马鸡小种群存活的最低临界值。(4)研究区内褐马鸡的适宜生境总面积约20,744km2,包括2,319km2的最适宜生境和18,425 km2的中度适宜生境。另外,山西北部(朔州)、中部(沁源)、东北部(五台)及河北小五台山的北部有少量适宜生境分布在研究区之外。GAP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只有8.9%的适宜生境被现有的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覆盖。有18,896 km2的适宜生境,包括9%的最适宜生境(1,861 km2)和82.1%的中度适宜生境(17,035 km2)在保护区之外成为保护空缺区域。(5)通过比较不同的样本和环境因子的组合,发现MaxEnt模型在不同的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背景下所得预测结果不同。建议在使用MaxEnt模型预测物种潜在分布时,应先对样本进行筛选,慎重选择预测环境因子,以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探索了褐马鸡历史分布区的变化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发现褐马鸡的分布变化与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关系密切,历史分布区退缩严重:用GAP分析技术获得了当前保护空缺区域,在保护区外存在大面积的适宜生境,因此建议加强褐马鸡分布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省级保护区及保护区外适宜生境的监测与保护。
牛硕[9](2016)在《黄龙山林区人工油松林模拟抚育与预测》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具有生长周期长,自然整枝缓慢等特点,用传统试验方法观测森林动态变化耗时过长,且森林经营者一旦实施森林经营决策,其结果评价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能进行。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和交叉融合,利用模型在计算机中模拟森林的动态变化,为森林经营者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已成为林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以黄龙山人工油松林为例,基于27块人工油松林样地数据,以郁闭度为标准,在计算机软件中对其进行模拟抚育,分别使用两类冠幅生长模型对抚育后林木冠幅生长状况进行预测,比较两模型的预测结果,以确定再次抚育的时间。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投影法确定森林郁闭度时,可使用圆形模拟树冠投影。分别以圆形和椭圆形模拟树冠投影形状,计算郁闭度,二者差异不显着,为方便研究,应使用圆形模拟树冠投影。(2)种群密度为4000株/hm2以上和20004000株/hm2的样地在预测中可归为一类进行分析。以种群密度为标准,将人工油松林分为4000株/hm2以上、20004000株/hm2、2000株/hm2三种类型进行抚育,种群密度为4000株/hm2以上和20004000株/hm2的样地抚育后平均胸径和胸高断面积总和以及株数相似。(3)两类冠幅生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相似。使用第一类模型预测的结果是,样地D1抚育后第3a郁闭度达到0.8,第6a达到0.9,样地E6抚育后第2a郁闭度达到0.8,第4a达到0.9;使用第二类模型预测的结果是,样地D1抚育后第3a郁闭度达到0.8,第7a达到0.9,样地E6抚育后第2a郁闭度达到0.8,第5a达到0.9。(4)不同密度人工油松林应分情况进行抚育。黄龙山人工油松林首次抚育后郁闭度为0.7的林分,种群密度在2000株/hm2以上的,建议抚育间隔为36a,种群密度在2000株/hm2以下的,建议抚育间隔为25a。种群密度在2000株/hm2以上的林分,3a后郁闭度达到0.8,6a左右郁闭度达到0.9;种群密度在2000株/hm2以下的,2a后郁闭度达到0.8,5a左右郁闭度达到0.9。
王梅[10](2010)在《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发育评价》文中提出以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系统研究了油松人工种群的生殖特性、更新特征、林下植物群落多样性、生长特性及其沿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影响油松人工种群生殖和更新的限制性因素,探索了应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模型来评价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油松人工林在陕北黄土高原可天然更新的地理分布北界和天然化培育途径,为油松人工林的造林区划与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均具有结实能力,结实母树比例在30%以上,中部和南部地区结实母树比例高于北部地区。不同县间单株球果产量变异幅度大,以神木和吴起最少,分别为8.3和7.3个;黄龙和宜川最多,分别为20.6和19.7个;同一地区植株间球果产量变异幅度也大。油松球果的长、宽、平均单果出种量、种子长、宽均是南部和中部地区显着大于北部地区。油松种子饱满率则以北部地区较高达到67.32 %-77.60 %,中部和南部较低为59.12 %-62.76 %。年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对油松的生殖特性影响最大,年均蒸发量和无霜期对油松的生殖的影响次之。2.油松种子千粒重以南部和中部地区为最大,北部地区最小。分布区北端的神木种子生活力最低,与其它地区的有显着差异,其它地区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在室内条件下各地区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着。20℃-25℃是油松萌发的最适温度,最低发芽温度在8℃左右。土壤含水率8 %是油松种子发芽所需的最低土壤水分含率。3.在天然条件下,神木、吴起和绥德地区,种子落地后不能发育成幼苗(树)。志丹、延川、延长仅在林缘处发见到极少量的3-5年生幼树;在黄龙、宜川林下幼苗幼树较丰富,最大幼树年龄为10 a,幼苗(树)主要聚集分布于母树四周,但幼苗向幼树的转化率低。年均降水量、年均温度和≥10℃年积温对油松人工林的更新过程影响最大。油松人工林可天然更新分界线应该为年降水量550 mm的等降水线左右,550 mm等降水线以南地区为油松适宜栽培区。潜在更新区分界线应该在年降水量550 mm和500 mm的等降水线之间,该地区为油松亚适宜栽培区。不可更新区分界线应该为年降水量500 mm的等降水线左右,等降水线以北的地区为油松不适宜栽培区。4.由北向南,油松人工林林下乡土植物的科、属、种数均逐渐增加,75%以上的植物属是温带分布属。物种多样性的最小值均在神木。纬度和年降水量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纬度、年降水量、年均日照时数和1月平均气温对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由北向南,Cody指数(βC)呈现递增的趋势,这说明沿纬度梯度物种替换数目逐渐增加,较好地反映了不同生境梯度上群落的差异。Whittaker指数(βWS)矩阵、Jaccard指数(Cj)和Sorenson指数(CS)均呈现不规则地跳跃式变化,表明各区域之间油松人工林群落相似性差异较大;并且Cj和CS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5.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各生长指标(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冠高)由北向南逐渐增大,黄龙、宜川为适宜栽培区域,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冠高分别达到8.9和8.5 cm、8.8和6.3 m、3.7和3.5 m、2.8和5.8 m。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各生长指标均有显着差异。宜川和黄龙县的油松人工林直径、树高分布遵从于近似正态分布。纬度、年均降水量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对油松的生长影响最大,无霜期对油松的生长的影响次之。6.通过应用模糊隶属函数评判模型对3个区域(8个县)油松人工林的天然化发育进行综合评价,所得的结果符合当地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发育状况。油松人工林的天然化发育大小依次是:黄龙>宜川>志丹>延长>延川>绥德>神木>吴起。7.阴坡油松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均显着大于阳坡。阴坡与阳坡林下分别有植物21,19种,共有种11种,群落相似系数为55 %。群落总体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是阴坡稍大于阳坡,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阳坡稍大于阴坡。阴坡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而阳坡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Jsw)则与阴坡相反,为灌木层>草本层。油松人工林的死亡率随初植密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死亡年龄、胸径、树高、冠高和冠幅随栽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油松树高与栽植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林下幼苗(树)的更新状况在低密度林地内最好。在各栽植密度油松人工林中,各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群落总体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3种栽植密度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密度Ⅲ>密度Ⅱ>密度Ⅰ;均匀度指数Jsw和Ea则表现为Ⅰ>Ⅲ>Ⅱ,而Jsi则表现为Ⅲ>Ⅰ>Ⅱ。8.陕北黄土高原营造油松人工林,年降水量>550 mm的地区最好,阴坡最好,油松人工林合理的初始造林密度应在2800-3000株/hm2。
二、黄龙油松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龙油松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进展及趋势 |
1.1 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1.2 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类型特点 |
2.1.3 土壤类型特点 |
2.1.4 森林植被 |
2.2 研究内容 |
2.2.1 立地因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2.2.2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2.2.3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主成分分析法 |
2.4.2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 |
2.5 技术路线图 |
2.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结果与分析 |
3.1 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分布情况 |
3.1.1 总体分布概况 |
3.1.2 不同立地因子上油松人工林面积分布情况 |
3.2 立地因子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
3.2.1 油松人工林主导立地因子确定 |
3.2.2 立地因子与平均树高相关性分析 |
3.2.3 立地因子与平均胸径相关性分析 |
3.2.4 立地因子与平均蓄积量相关性分析 |
3.3 基于平均蓄积量的山区油松人工林适生立地因子分析 |
3.3.1 不同坡度、坡向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土壤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海拔高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
3.4 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
3.4.1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及与林木生长因子相关性分析 |
3.4.2 林分密度对平均树高的影响分析 |
3.4.3 林分密度对平均胸径的影响分析 |
3.4.4 林分密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分析 |
3.5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
3.5.1 不同坡向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3.5.2 不同海拔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讨论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2.研究区概况 |
2.1 吉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1.7 社会经济 |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
2.2.5 社会经济 |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标准样地设置 |
3.3.2 林分结构调查 |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
3.3.7 数据处理 |
3.4 技术路线 |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
5.1 低效林界定 |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
5.1.2 低效林判定 |
5.2 低效林分级 |
5.3 低效林成因 |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
5.4.1 林分结构特征 |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
6.1.1 轻度低效 |
6.1.2 中度低效 |
6.1.3 重度低效 |
6.1.4 优化目标验证 |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
6.2.1 封山育林 |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
6.3 讨论 |
6.4 小结 |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沁河源头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
1.2.2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3 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数据获取 |
2.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2 指标的筛选 |
3.3 各选取指标的生态学意义 |
3.3.1 生产力指标 |
3.3.2 组织结构指标 |
3.3.3 生境指标 |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准则层权重确定 |
3.4.2 指标层权重确定 |
第四章 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1 评价模型建立 |
4.2 健康等级标准 |
4.3 评价结果 |
4.4 评价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太岳山人工林地力影响因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人工林地力研究概况 |
1.2.1 地力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
1.2.2 地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地力评价方法 |
1.2.4 地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
1.3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研究技术路线 |
2.2.4 样地选择及林分调查 |
2.2.5 样品采集 |
2.2.6 样品测定 |
2.3 人工林地力综合评价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生物性状 |
3.1 不同林龄结构油松林土壤性状分析 |
3.1.1 不同林龄结构油松的土壤物理性状 |
3.1.2 不同林龄结构油松的土壤化学性状 |
3.1.3 不同林龄结构油松的土壤生物学性状 |
3.2 不同林型土壤性状分析 |
3.2.1 不同林型土壤物理性状 |
3.2.2 不同林型土壤化学性状 |
3.2.3 不同林型土壤生物学性状 |
3.3 不同经营措施土壤性状分析 |
3.3.1 不同经营措施土壤物理性状 |
3.3.2 不同经营措施土壤化学性状 |
3.3.3 不同经营措施土壤生物学性状 |
4 林分蓄积量及地下生物量 |
5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5.1 不同林龄结构油松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5.2 不同林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5.3 不同经营措施人工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6 太岳山地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 评价因子隶属度计算 |
6.3 土壤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
7 讨论 |
7.1 不同林龄结构油松林土壤性状 |
7.2 不同林型人工林土壤性状 |
7.3 不同经营措施人工林土壤性状 |
7.4 太岳山林分蓄积量与细根生物量 |
7.5 太岳山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7.6 太岳山人工林地力评价状况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固碳的关系 |
1.1.2 可持续森林管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固碳计量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性 |
1.2.2 油松人工林固碳研究现状 |
1.2.3 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选择与设置 |
2.2.2 植物样品的采集 |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4 样品的室内处理 |
2.2.5 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计算 |
2.2.6 基于FORECAST模型模拟的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固碳特征 |
3.1 植物碳含量 |
3.2 植被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
3.3 乔木层碳储量特征 |
3.4 土壤碳含量垂直分布格局 |
3.5 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布格局 |
3.6 土壤层碳储量特征 |
3.7 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 |
3.8 讨论 |
3.8.1 不同人工林植物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
3.8.2 不同人工林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
3.8.3 不同人工林总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松人工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4.1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植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
4.2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
4.3 油松人工林植物和土壤C、N、P含量相关性分析 |
4.3.1 叶片和土壤的C、N、P含量相关性分析 |
4.3.2 枝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3 干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4 根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 林龄、土壤深度与C、N、P含量的函数关系 |
4.5 讨论 |
4.5.1 油松人工林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比较 |
4.5.2 油松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比较 |
4.5.3 油松人工林植物和土壤C、N、P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
4.5.4 林龄、土壤深度与植物和土壤C、N、P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
5.1 林分特征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
5.2 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
5.3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5.4.1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
5.4.2 提升油松人工林固碳潜力的经营措施 |
第六章 氮添加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 |
6.1 FORECAST模型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
6.2 模拟情景的设置及相关参数的定义 |
6.2.1 模拟情景的设置 |
6.2.2 相关参数的定义 |
6.3 不同氮添加量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长期影响 |
6.3.1 不同氮添加量对总生物固碳量的影响 |
6.3.2 不同氮添加量对总固碳量和年均固碳量的影响 |
6.3.3 不同氮添加量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2.1 酸沉降增加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
7.2.2 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H2O耦合的研究 |
7.2.3 油松人工纯林改造为松阔混交林对固碳潜力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黄龙山不同生境油松人工林幼苗生长及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植物构型的研究进展 |
1.3.2 植物构型研究现状 |
1.4 油松研究进展 |
1.4.1 油松林种群结构及群落特征 |
1.4.2 林窗更新研究进展 |
1.4.3 天然更新影响因素研究 |
1.5 存在问题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调查 |
2.3.2 林木细根调查 |
2.3.3 实生苗构型及生物量测定 |
2.3.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油松人工林建群种种群结构和群落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种群结构 |
3.2.2 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 |
3.3 讨论 |
3.3.1 不同生境对油松人工林种群结构的影响 |
3.3.2 不同生境对油松人工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境对油松实生苗树冠构型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 |
4.1.2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树冠总体构型 |
4.2.2 枝系分枝格局 |
4.2.3 枝系分枝格局 |
4.3 讨论 |
4.3.1 林窗对油松实生苗枝系构型的影响 |
4.3.2 林窗对油松实生苗针叶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生境对油松实生苗根系构型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计算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根系总体特征 |
5.2.2 根系分枝构型 |
5.2.3 根系形态变量 |
5.3 讨论 |
5.3.1 林窗对油松实生苗根系构型的影响 |
5.3.2 林窗对油松实生苗根系形态变量的影响 |
5.3.3 林窗对油松实生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境对油松实生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6.1 研究方法 |
6.1.1 样地设置 |
6.1.2 计算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各部分分配 |
6.2.2 根系生物量所占比例 |
6.3 讨论 |
6.3.1 林窗对油松实生苗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6.3.2 林窗对油松实生苗根系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森林近自然经营抚育间伐研究 |
1.3.2 植物种群有性生殖研究 |
1.3.3 辽东栎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类型 |
2.1.3 植被特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样地调查 |
2.2.3 间伐强度设置 |
2.2.4 辽东栎标准株生殖构件数量调查 |
2.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生殖构件的影响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辽东栎标准株生殖构件调查 |
3.1.3 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间伐强度下生殖个体特征 |
3.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平均数量 |
3.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比率 |
3.2.4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生殖构件空间分布格局 |
3.3 讨论 |
3.3.1 间伐强度对个体大小的影响 |
3.3.2 间伐强度对生殖构件数量及比率的影响 |
3.3.3 间伐强度对生殖构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第四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林结实规律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及标准株的选择 |
4.1.2 结实量、结实母树数量及种子空间分布的调查 |
4.1.3 种子形态及千粒重的测定 |
4.1.4 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林林分密度、结实母树比例的比较 |
4.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林平均单株结实量和单位面积林分总结实量的比较 |
4.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子空间分布格局的比较 |
4.2.4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子特征的比较 |
4.3 结果讨论 |
4.3.1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林林分密度、结实母树比例的影响 |
4.3.2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平均单株结实量、林分总结实量的影响 |
4.3.3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种子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4.3.4 间伐强度对辽东栎种子特征的影响 |
第五章 抚育间伐对辽东栎实生苗更新的影响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实生幼苗调查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间伐强度下实生苗年龄结构与转化 |
5.2.2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实生苗的形态特征 |
5.2.3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实生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
5.3 讨论 |
5.3.1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年龄结构与转化的影响 |
5.3.2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形态特征的影响 |
5.3.3 间伐强度对实生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六章 枯落物对辽东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1.1 种子及枯落物的采集 |
6.1.2 不同枯落物厚度下种子萌发实验 |
6.1.3 枯落物浸提液种子萌发实验 |
6.1.4 计算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枯落物厚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6.2.2 不同枯落物水浸液对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影响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褐马鸡的研究进展 |
1.1.2 褐马鸡的保护现状 |
1.1.3 物种分布的研究进展 |
1.1.4 物种分布模型(SDM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
1.1.5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物种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
1.1.6 保护空缺分析(GAP分析) |
1.2 数据分析方法 |
1.2.1 随机森林 |
1.2.2 主成份分析 |
1.2.3 MaxEnt模型 |
1.2.4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
1.2.5 假阴性率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4.1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
1.4.2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
1.4.3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
1.4.4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
1.4.5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2 森林资源 |
2.3 自然保护区概况 |
2.3.1 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2 山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3 河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4 北京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 影响褐马鸡分布的主要生境因子及其生境偏好 |
3.1 主要生境因子选择 |
3.2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t检验 |
3.3.2 重要性评估 |
3.3.3 主成份分析 |
3.3.4 褐马鸡对生境因子的偏好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褐马鸡分布区的历史变化 |
4.1 分布数据来源 |
4.1.1 历史分布数据 |
4.1.2 当前分布数据 |
4.2 数据处理 |
4.2.1 分布记录图象化 |
4.2.2 MaxEnt模型 |
4.2.3 研究区域 |
4.3 结果 |
4.3.1 褐马鸡的分布范围 |
4.3.2 MaxEnt模型预测 |
4.4 讨论 |
4.4.1 褐马鸡的历史分布 |
4.4.2 褐马鸡的当前分布 |
4.4.3 MaxEnt模型验证 |
4.5 小结 |
5. 森林覆盖率与褐马鸡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关系 |
5.1 方法与分析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生境因子选择 |
5.2 结果 |
5.2.1 山西森林覆盖率的历史变化 |
5.2.2 褐马鸡的存在与森林覆盖率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褐马鸡潜在适宜生境评估及保护区GAP分析 |
6.1 数据准备 |
6.1.1 研宛区域 |
6.1.2 样点和生境因子获取 |
6.2 保护区的GAP分析 |
6.2.1 生境图层处理 |
6.2.2 MaxEnt模型预测 |
6.2.3 GAP分析 |
6.3 结果 |
6.3.1 MaxEnt模型预测精度评估 |
6.3.2 褐马鸡适宜生境等级及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
6.3.3 当前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
6.4 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的GAP分析 |
6.5 小结 |
7. 不同样本量、样本精度和环境变量对MaxEnt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以褐马鸡分布为例 |
7.1 研究方法 |
7.1.1 研究范围 |
7.1.2 样本量与精度划分 |
7.1.3 环境变量 |
7.1.4 MaxEnt模型分析 |
7.2 研究结果 |
7.2.1 MaxEnt模型检验 |
7.2.2 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 |
7.3 样本和预测背景对MaxEnt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总结 |
8.2 保护建议 |
8.2.1 栖息地保护 |
8.2.2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
8.2.3 扩大保护区,开展再引入工作 |
8.2.4 控制人为干扰 |
8.2.5 开展科研教育 |
8.2.6 森林覆盖率的保障线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9)黄龙山林区人工油松林模拟抚育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冠幅研究 |
1.2.1.1 冠幅模型研究 |
1.2.1.2 树冠形状研究 |
1.2.2 抚育间伐研究 |
1.2.3 计算机模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土壤地质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森林资源及动植物 |
2.1.5 社会历史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样地调查及数据处理 |
2.3.1 样地设置及调查 |
2.3.2 数据处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冠幅生长模型 |
2.4.1.1 基于胸径等因子的模型 |
2.4.1.2 基于当年实测冠幅等因子的模型 |
2.4.2 模拟抚育 |
2.4.2.1 抚育依据 |
2.4.2.2 抚育方法 |
2.4.2.3 样地归类划分 |
2.4.3 模拟预测 |
第三章 冠幅模型 |
3.1 直径分布 |
3.2 基于胸径等因子的模型 |
3.2.1 相关性检验 |
3.2.2 基础模型 |
3.2.3 构造多元非线性模型 |
3.3 基于当年实测冠幅等因子的模型 |
第四章 模拟抚育 |
4.1 不同形状模拟冠幅投影对比 |
4.2 抚育前后对比 |
第五章 预测 |
5.1 预测一——基于模型(8) |
5.1.1 构建辅助模型 |
5.1.2 预测结果 |
5.2 预测二——基于模型(11) |
5.3 预测结果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发育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林的地位 |
1.1.2 我国人工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研究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我国人工林研究的现状 |
1.2.2 油松林分布及研究现状 |
1.2.3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培育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区概况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样地调查 |
1.5.3 数据处理 |
1.5.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沿环境梯度油松人工种群生殖特性 |
2.1 球果结实量调查与产种量统计方法 |
2.1.1 球果结实量调查 |
2.1.2 球果在树冠上的空间格局 |
2.1.3 球果产种量调查 |
2.1.4 球果和种子形态特征 |
2.2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结实特性 |
2.2.1 结实特征 |
2.2.2 空间分布 |
2.2.3 球果特征 |
2.2.4 种子特征 |
2.3 生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4 讨论 |
第三章 控制条件下油松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3.1 种子萌芽测定方法 |
3.1.1 种子千粒重、种子生活力及发芽率测定 |
3.1.2 不同温度梯度发芽试验 |
3.1.3 不同土壤水分梯度发芽试验 |
3.2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及发芽率 |
3.2.1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及发芽率 |
3.2.2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及发芽率的相关性 |
3.2.3 种子千粒重、生活力和发芽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 温度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 土壤含水率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
3.5 不同区域土壤含水率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
3.6 讨论 |
第四章 沿环境梯度油松人工种群更新规律 |
4.1 幼苗幼树测定和数量统计方法 |
4.2 不同区域幼苗幼树数量分析 |
4.3 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区域划分 |
4.4 影响油松人工林更新的环境因子分析 |
4.4.1 影响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 |
4.4.2 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 |
4.5 讨论 |
第五章 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
5.1 物种多样性测度指标 |
5.1.1 α多样性测度方法 |
5.1.2 β多样性测度方法 |
5.2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 |
5.3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
5.3.1 林下植物α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2 林下植物β物种多样性 |
5.4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养分 |
5.5 讨论 |
第六章 油松个体生长与人工林林分结构 |
6.1 油松个体的生长过程 |
6.2 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 |
6.2.1 直径结构 |
6.2.2 树高结构 |
6.3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3.1 不同区域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 |
6.3.2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4 讨论 |
第七章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评价 |
7.1 评价方法 |
7.1.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7.1.2 评价指标 |
7.1.3 数据处理方法 |
7.1.4 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模型 |
7.2 评价结果 |
7.2.1 评价指标统计 |
7.2.2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评价 |
第八章 立地类型及经营措施对油松人工林的影响 |
8.1 样地选择 |
8.2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的影响 |
8.2.1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8.2.2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 |
8.2.3 坡向对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 |
8.2.4 不同坡向油松人工林下植物共有种及相似系数比较 |
8.3 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的影响 |
8.3.1 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8.3.2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数量及生长 |
8.3.3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
8.3.4 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林地土壤因子比较 |
8.4 讨论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天然化培育建议 |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主要结论 |
9.1.2 主要创新点 |
9.2 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培育建议 |
9.2.1 天然化油松人工林栽培技术 |
9.2.2 现有油松人工林的人工促进更新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黄龙油松林资源现状与经营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D]. 梁佳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2]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沁河源头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 于浩然. 山西大学, 2019(02)
- [4]太岳山人工林地力影响因子的研究[D]. 史佳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D]. 唐学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6]黄龙山不同生境油松人工林幼苗生长及构型研究[D]. 邢忠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抚育间伐对黄桥林区辽东栎林有性生殖及更新的影响[D]. 黄财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8]基于GIS和MaxEnt技术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历史分布区变化及保护区GAP分析的研究[D]. 李一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黄龙山林区人工油松林模拟抚育与预测[D]. 牛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10]陕北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生物学特性与天然化发育评价[D]. 王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