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阜新 高粱创汇420万美元(论文文献综述)
戴显红[1](2017)在《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为数不多的具出口创汇优势农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花生在生产至消费的各环节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我国花生消费安全和限制产业发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可分为收获前污染和收获后污染,其中收获前田间污染过程既是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储藏期污染的源头。田间黄曲霉毒素污染是黄曲霉、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在前期对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分布研究基础上,选择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不同的地区—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设置定点试验点,并配以盆栽试验,采用高通量的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等,研究了花生土壤微生态环境(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菌群结构)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影响,以期为我国田间生产环节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与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锁定了影响田间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土壤微生态环境因子: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通过连续5年主产区花生及土壤重金属镉和黄曲霉毒素污染数据分析,以及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定点试验点花生果际土壤的重金属镉、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钙、铜、微生物菌群结构等12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我国不同产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间存在相关性,初步锁定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微生物菌群结构为引起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差异的主要土壤微生态环境因子。2.初步探明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壳、皮、仁中钙含量累积以及花生抗黄曲霉侵染能力的关系对江西樟树、山东临沂、辽宁阜新等3个定点试验点连续2年试验结果和不同梯度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盆栽验证试验结果分析发现,花生果际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壳、皮、仁中钙含量呈强正相关(r≥0.98),土壤交换性钙含量越高,花生各部位富集的钙营养也越多;花生仁和种皮中钙含量与黄曲霉侵染指数存强负相关(r<-0.95),花生仁和皮中钙含量越高,花生仁黄曲霉侵染指数越低,抗侵染能力越强,为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高污染区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精准防控提供技术思路。3.分析了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学,比较花生果际土壤中细菌16S rDNA基因V4区和ITS1区基因的多样性,研究典型生态区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发现江西樟树、山东临沂和辽宁阜新的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优势菌群种类等差异显着,其中江西樟树的果际土壤细菌α多样性最高,山东临沂次之,辽宁阜新最低;真菌α多样性辽宁阜新高于山东临沂、江西樟树。为进一步探明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于花生收获前一个月人工接种黄曲霉菌,研究花生果际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变化。主成分分析(PCA)和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人工接种黄曲霉菌后,土壤细菌菌群与真菌菌群组成和丰度均发生显着变化,其中细菌α多样性增加,分布更加均匀,芽孢杆菌、乳球菌、雷尔氏菌等生防菌丰度值增加;真菌α多样性减少,优势度集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种群α多样性与黄曲霉侵染风险有关,可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α多样性值作为黄曲霉侵染风险的预警指标,为我国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大尺度预警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苑春宇[2](2011)在《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百年矿城阜新是我国第一个被确立为经济转型试点的资源型城市,其所遭遇的困境在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当中有着很强的普遍性,同时,阜新困境又有其特殊性。因此,阜新市的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本文参考借鉴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阜新市经济转型开始前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政府在经济转型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分析和经济转型开始至今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改变作出具体阐述,从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价阜新市经济转型近十年以来所取得的效果。并在文章的最后对阜新市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相关概念及理论。由于学术界至今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没有达成共识,对现存的定义标准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定义,同时也对经济转型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最后,对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转型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章,阜新市经济转型背景、路径及产业选择。在这一章,首先对阜新市经济转型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做出了具体的分析,阐述了阜新市进行经济转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其次对阜新市经济转型的思路进行了相关描述,说明了阜新市接续替代产业的选择思路。最后,提到了阜新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将接续产业定位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多元化发展和多种产业并存当中。第三章,阜新市实施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这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到了国家在政策层面的宏观支持,从阜新市被确定为经济转型的试点,到被列入首批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阜新经济转型的持续关心和相关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第二部分分为两点,第一点写到的是辽宁省政府对阜新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制定的政策主要从四个方面推进阜新市的经济转型。第二点写到的是阜新市自己构建的经济转型政策体系,详细的阐述了阜新市为推动经济转型在政策上的具体措施。第四章,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施效果。本章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三个方面对阜新市经济转型至今的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各项主要经济转型的具体指标对阜新市经济转型以来所产生的积极变化做出了具体评价,并提出了依然存在的不足。第五章,阜新市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的建议。通过前面的内容,已经对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效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这一章,结合阜新转型至今的实际情况,对今后阜新市在经济总量扩容、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韩冰[3](2010)在《振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以阜新振隆公司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该公司的发展战略,并判定了具体的保证措施。首先,对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对公司的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IFE矩阵分析总结出振隆公司在发挥内部优势、克服自身劣势方面略高于平均水平。然后对外部环境的分析,运用PEST、五力模型和SWOT等战略分析方法对外环境因素进行了梳理,把握识别出了振隆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建立了振隆公司的SWOT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司在利用外部机会和回避外部威胁方面略高于平均水平。并通过CPM确认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内、外部环境分析完成后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与选择。通过EFE和IFE矩阵分析建立SWOT模型明确了振隆公司的战略使命和战略定位及核心定位;通过SWOT模型的分析建立了QSMP模型,得出振隆公司的发展战略组合。战略选择完成后是对其实施过程中的保证措施工作。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制定了公司的目标以及在人力资源、营销、研发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计划,提出振隆公司的发展战略。
高寿利[4](2010)在《我国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施园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集合了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农业。我国不同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设施发展模式的不同。目前国内有关设施园艺的区域性及适应性研究比较薄弱,区域的划分比较粗略,很多研究是基于单一地区、单一类园艺作物或单个技术环节的,缺乏全国范围内的系统研究。如何在全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基础上,把握整体,对各区域进行合理有序的规划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系统综合、个例分析等方法,深入设施园艺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调查了全国6个省(山东、江苏、广东、陕西、甘肃、云南省)、2个市(上海市、北京市)的35个县、市、自治区,基本涵盖了设施园艺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设施发展现状、设施发展类型、区域设施发展优劣势等特点,对不同地区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紧紧围绕“区域特色”展开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地区特定条件下适合的区域发展模式,最终真正实现安全高效。进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了全国不同地区,主要是以山东、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云南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以陕西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主要设施类型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全国主要的设施类型,塑料大棚6类、日光温室以区域进行划分,重点分为西北、华北和东北三个区域,不同地区以设施结构作为划分标准,其中西北地区分为:琴弦式3类,圆弧型3类,拱圆型3类,特殊类型温室7类;东北地区:2类;华东地区:5类。详细记录了不同设施类型的结构参数、基本性能和适用范围;(2)根据各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基础和特色,特别是设施花卉产业,分析了全国的设施园艺产业区划;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基础,对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类汇总,提出了不同地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重点发展的设施类型、设施栽培作物和设施产业区划。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人文条件制定了区域设施类型发展规划,探讨了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草莓和香石竹的生产技术规范,希望有所指导。本研究为将来中国设施园艺的产业区划和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探讨了设施园艺技术标准的最新研究进展,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李宝玉[5](2010)在《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对于国家制定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确区域发展重点及方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全面剖析环渤海区域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和制约因素等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评价并研判环渤海不同区域现代农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根据优势指数分析结果划分该区域主要农产品的优势区;根据区位特点与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特定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定位与模式选择;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环渤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环渤海现代农业研究属于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内容,其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农业区域优势导向理论、产业演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2)针对环渤海区域发展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自然资源条件丰厚、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这为该区域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基础。同时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面临的历史机遇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对国家和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3)以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水平为评价的总体目标,以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为分级目标,初步构建了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环渤海各省市的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农业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科技水平较为突出,对农业的反哺能力比较强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以及滨海区,而偏远山区及缺乏特色的农业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业投入相对较少,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北京的综合指数最高,达到0.79,其次为天津市,达到0.72,山东省为0.64,辽宁省为0.60,河北省最低,为0.595。分城市看,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达到发达阶段的水平,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有10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山东(占5个),大部分城市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和起步阶段。其中,威海市因为发展海洋产业最为突出,其现代化水平最高,达到0.777;最低的张家口市,因为传统农业占据比重大而影响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其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仅为威海市的一半(0.382)。(4)通过构建比较优势指数,对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产中领域”的种植业农产品、养殖业畜产品以及水产品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综合种植规模比较优势和单产比较优势结果,环渤海区域具备综合比较优势的作物是高粱(1.2)、小麦(1.28)、玉米(1.32)、谷子(1.63)棉花(1.14)、蔬菜(1.24)和花生(1.44)。在畜产品比较优势方面,由于存栏规模比较优势和产量比较优势的相互影响,环渤海区域仅有奶类(1.05)和禽蛋(1.51)具备综合比较优势,应成为今后畜产品发展的重点。环渤海区域水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达到1.43,属于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区,可依托区域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水产业。(5)按照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一致等原则,以县为单位,把环渤海区域现代农业划分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和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四种类型区,并对各类型区制定了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即:都市型现代农业区由北京、天津等共8个大城市的城区和近郊区共59个市辖区组成,应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充分利用大中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的优势,发展精品农业、会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加快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共包括70个县市(区),应重点加强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山区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快畜牧业的产业化,同时要重点加强山区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共包括47个县市(区),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名优特色农产品,建设环渤海区域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加工物流基地和现代渔业基地。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共包括208个县市(区),应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产品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6)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加大现代农业投入、优化区域农业布局、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加快制定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等促进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李玉勤[6](2009)在《杂粮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杂粮产业发展在粮食安全、改善居民食物结构、农民增收、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高农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杂粮在中国分布很广,但分品种主产区相对集中;杂粮种植粗放;全国播种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单产提高,但单产水平普遍低于大宗粮食作物。中国杂粮生产形成了一定的品种资源和品质优势,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和推广能力,种植成本收益比相对较高;在一些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下,在种植比较集中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模式。杂粮加工业原料来源丰富,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加工业布局,加工业标准化加强,科技推动作用加大,但是总体上仍然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品种少,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对杂粮营销分析表明,虽然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消费意识有待唤醒,需求潜力需要挖掘,杂粮产品质量不高,营销措施不力。由于中国生产的杂粮品质、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出口处于上升态势,但是以原粮出口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对山西省杂粮种植户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户种植目的包括自身消费和市场销售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两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杂粮销售收入对家庭收入的贡献较小,农户种植意愿偏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5种影响因素对杂粮种植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粮的市场价格和销售难易程度对农户种植意愿影响显着;政府支持政策对农户杂粮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明显;耕地地形条件越有利对生产的正向影响越大;种植成本越低则农户的种植意愿越高;耕作倒茬需要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对城市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的Logistic分析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消费杂粮的概率在增加;年龄越大的人越愿意消费杂粮;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价格高低与购买意愿成正比;消费者对杂粮营养价值判断与购买杂粮的意愿成正比;消费者越看重口感则购买意愿越低;加强促销手段能使消费者购买意愿强化;杂粮的易取得性影响着人们的杂粮消费。各阶层消费者杂粮消费收入弹性均大于1则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杂粮消费将呈现增加趋势。基于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品种老化、种植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开发与营销力度不够;科研与推广水平偏低,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滞后;对杂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市场营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梅林[7](2009)在《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的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同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主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地区改革、稳定的大局,影响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关系为主线,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宗旨,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新的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初步构建了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分析诊断东北地区城乡关系演变历程、现状、空间格局和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模式选择进行论述,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论文共分五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研究范畴、研究区域和研究背景,说明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研究的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第二章从城市、乡村概念和城乡关系研究中一些概念诠释入手,论述了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对比分析了城乡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研究了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决定条件。第三章从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历史及现状分析出发,重点论述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演化过程;利用城乡协调度指标分析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空间格局;阐述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失调的形成原因与后果。第四章从国内外城乡关系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入手,分析评价了城乡关系发展主要模式的特点,根据东北地区实际,提出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实现条件及动力机制等核心问题,并以长春市为典型案例,详细地论述了长春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非均衡网络建设问题。第五章从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政府行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蒋慕东[8](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石建国[9](2006)在《东北工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写作按照历史时间发展的线索,从19世纪60年AI写作起,到20世纪50年代结束,描述了东北工业化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分析了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和原因,探讨了东北工业化的历史地位。 全文共分导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东北工业化”选题的缘起,接下来对工业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综合当前学术界的几种主要观点后,笔者对于自己的倾向性观点做了说明。这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东北工业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所运用的几种方法,具体包括文本研究法、计量式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 本文正文共六章,分别阐述如下: 第一章写东北工业化的起步。东北地区的工业发轫,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不是东北地区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西方列强通过商品入侵和资本入侵,强行把东北纳入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之后的被动反应。东北工业化是在外力的冲击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先天不足,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本章首先介绍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地理;接着又分成三个时期对于东北工业化的发轫予以论述,即清末民初东北工业化的发轫、奉张时期的工业发展和日本统治时期东北工业的畸形膨胀;这一章的最后写了日本投降后东北工业化的劫难。 第二章主要写恢复时期的东北工业。东北地区光复后,国共两党随即在东北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厮杀。中共占据当时的有利条件,抢先进入东北,并由此开始了进行现代化大工业的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东北工业在国民党和共产党各自的控制范围内艰难的恢复,有的行业还有所发展,但战争对工业的破坏也很严重。待到1948年底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工业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章主要写“一五”时期的东北工业。笔者在这一章当中,首先论证了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情况。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项目中,东北地区共安排56项,占全部数目的三分之一强。这些重点项目构建了该段时期东北工业建设的主要框架。在东欧国家的援助和支持下,围绕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东北地方政府也上马了一批项目,进行了配套建设。“一五”时期,是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所以,对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和改造,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最后部分对于“一五”计划在东北地区的实施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第四章是第三章的继续和展开。该章主要写了“一五”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
扎玛[10](2006)在《东北产业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振兴东北”是我国新世纪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它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第三步战略目标“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它担负着区域经济振兴以及东北亚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东北的振兴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都是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各个产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更关系到东北区域经济的增长。东北问题主要源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充分反应。东北曾经是我国工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如今区域竞争能力却低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地区。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对东北工业的振兴,而应当是对东北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等全方位的振兴。东北各种矛盾问题所反映的本质归纳起来还是在于产业竞争能力弱。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通过产业创新来实现,产业创新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通过产业创新,充分挖掘东北的资源潜力,将东北的企业、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强自主创新力,实现产业内外部要素价值的最大化。东北实行产业创新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关键在于产业创新的培育与开发。 本论文的研究出发点就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东北振兴,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研究东北问题,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分析东北
二、阜新 高粱创汇420万美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阜新 高粱创汇420万美元(论文提纲范文)
(1)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花生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
1.1.1 花生生产现状和产区分布 |
1.1.2 花生在国民消费中的地位 |
1.1.3 花生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1.1.4 花生在改善农业种植结构的作用 |
1.2 我国花生质量安全现状 |
1.3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及其防控 |
1.3.1 黄曲霉菌与黄曲霉毒素 |
1.3.2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过程及影响因子 |
1.3.3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 |
1.4 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
1.4.1 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组成 |
1.4.2 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研究方法 |
1.4.3 土壤微生态环境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关系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土壤交换性钙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关系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方法 |
2.2.3 黄曲霉的侵染处理 |
2.2.4 质量控制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3.2 花生中重金属镉的分布 |
2.3.3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土壤镉含量分析 |
2.3.4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和花生壳钙含量与壳厚相关性分析 |
2.3.5 土壤交换性钙含量与花生仁、皮钙含量相关性分析 |
2.3.6 花生仁和皮钙含量与种仁抗黄曲霉菌侵染的相关性分析 |
2.3.7 土壤交换性钙对花生粒重影响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花生果际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实验技术流程 |
3.2.2 试剂耗材 |
3.2.3 样品采集与DNA提取与检测 |
3.2.4 PCR扩增与产物定量 |
3.2.5 构建文库、质量控制与定量分析 |
3.2.6 测序 |
3.2.7 生物信息学与多元统计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生态区与同一生态区内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比较 |
3.3.2 不同生态区细菌多样性分析 |
3.3.3 不同生态区真菌多样性分析 |
3.3.4 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5 高风险区花生果际微生物结构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果际土壤微生物结构特征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关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方法 |
4.2.1 花生种子接种 |
4.2.2 样品采集 |
4.2.3 DNA提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曲霉与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
4.3.2 黄曲霉与真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相关理论 |
二、阜新市经济转型背景、路径及产业选择 |
(一) 转型前阜新市的社会经济状况 |
(二)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
(三) 阜新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接续产业的选择 |
三、阜新市实施经济转型的政策选择 |
(一) 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的推出 |
(二) 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 |
四、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施效果 |
(一) 经济效应 |
(二) 社会效应 |
(三) 环境效应 |
五、阜新市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的建议 |
(一) 实现经济总量扩容,巩固与强化财政建设 |
(二)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支持各个支柱产业发展 |
(三) 推进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 |
(四) 全面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
(五) 实现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3)振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综述 |
1.3.1 企业战略理论发展现状 |
1.3.2 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与过程 |
1.4 本文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2 振隆内部环境分析 |
2.1 振隆公司概述 |
2.2 公司管理及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2.2.1 公司组织机构及管理现状 |
2.2.2 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
2.3 现有产品市场分析 |
2.3.1 国内市场 |
2.3.2 国外市场 |
2.4 生产状况分析 |
2.4.1 基地建设 |
2.4.2 生产技术设备 |
2.4.3 产品结构及生产能力 |
2.4.4 研发创新能力 |
2.4.5 市场营销分析 |
2.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
3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1 政治因素分析 |
3.1.2 经济因素分析 |
3.1.3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
3.1.4 科技因素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
3.2.2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
3.2.3 国外对绿色食品的需要现状 |
3.2.4 国内绿色食品的需求及现状 |
3.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矩阵) |
3.4 振隆集团行业竞争分析(五力分析模型) |
3.4.1 潜在进入者进入威胁 |
3.4.2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4.3 买方的议价能力 |
3.4.4 替代品的威胁 |
3.4.5 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
3.4.6 竞争态势矩阵(CPM) |
4 振隆公司发展战略分析与选择 |
4.1 振隆公司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
4.1.1 战略思想 |
4.1.2 战略目标 |
4.2 振隆公司战略分析(SWOT 矩阵分析) |
4.3 振隆公司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 |
4.4 振隆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4.5 振隆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 振隆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证措施 |
5.1 职能策略 |
5.1.1 强化企业文化 |
5.1.2 加强研发工作 |
5.1.3 建立与战略匹配的人力资源结构 |
5.1.4 营造良好的激励和兼容的人才战略环境 |
5.1.5 营销策略 |
5.2 调整组织结构 |
5.3 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工作 |
5.4 加强信息化建设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我国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设施园艺的概念、内容与特点 |
1.1.1 设施园艺的概念 |
1.1.2 设施园艺的内容 |
1.1.3 设施园艺的特点 |
1.2 国内外设施园艺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
1.2.1 国外设施发展 |
1.2.1.1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1.2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新特点 |
1.2.2 国内设施园艺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
1.2.2.1 我国设施园艺历史与现状 |
1.2.2.2 我国设施园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
1.2.2.3 未来中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我国设施园艺设施类型数据库的构建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内容 |
2.3 塑料大棚温室 |
2.3.1 我国塑料大棚的类型 |
2.3.1.1 简易竹木结构大棚 |
2.3.1.2 秫秸架式结构塑料大棚 |
2.3.1.3 水泥结构塑料大棚 |
2.3.1.4 钢管塑料大棚 |
2.3.1.5 钢竹混合结构塑料大棚 |
2.3.1.6 特殊类型塑料大棚 |
2.3.2 塑料大棚的性能分析 |
2.4 日光温室 |
2.4.1 日光温室概述 |
2.4.1.1 萌芽期 |
2.4.1.2 发展期 |
2.4.1.3 全面发展期 |
2.4.1.4 现代化发展期 |
2.4.2 日光温室的结构类型 |
2.4.2.1 西北地区 |
2.4.2.2 华东地区 |
2.4.2.3 东北地区 |
2.5 现代化温室 |
2.5.1 华东型连栋温室 |
2.5.2 华南型连栋温室 |
2.5.2.1 连栋温室主要形式 |
2.5.2.2 屋脊型温室的主要形式 |
2.5.2.3 华南型连栋温室 |
2.5.3 华北型连栋温室 |
2.5.4 Venlo型结构玻璃温室 |
2.5.5 小结 |
3 我国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基础资料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结果 |
3.3.1 全国不同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现状 |
3.3.2 设施花卉区域发展现状 |
3.2.2.1 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与产值 |
3.2.2.2 我国花卉产业的主营产品 |
3.2.2.3 设施花卉经营实体 |
3.2.2.4 全国主要城市设施花卉产业分析 |
3.3.3 设施园艺区域发展分析 |
3.3.3.1 华北地区 |
3.3.3.1.1 北京 |
3.3.3.1.2 河北 |
3.3.3.1.3 河南 |
3.3.3.1.4 天津 |
3.3.3.2 西北地区 |
3.3.3.2.1 陕西省 |
3.3.3.2.2 甘肃省 |
3.3.3.2.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3.3.2.4 新疆 |
3.3.3.3 华东地区 |
3.3.3.3.1 山东省 |
3.3.3.3.2 上海市 |
3.3.3.3.3 江苏省 |
3.3.3.4 华南地区 |
3.3.3.4.1 广东省 |
3.3.3.4.2 福建省 |
3.3.3.4.3 广西省 |
3.3.3.4.4 海南省 |
3.3.3.5 西南地区 |
3.3.3.5.1 云南省 |
3.3.3.5.2 贵州省 |
3.3.3.5.3 四川省 |
3.3.3.5.4 重庆市 |
4 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基础理论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2 研究内容 |
4.2.1 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建立的指标选择 |
4.2.2 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建立的原则 |
4.2.3 区域发展模式指标评价分析 |
4.2.3.1 社会条件 |
4.2.3.1.1 经济条件 |
4.2.3.1.2 历史文化条件 |
4.2.3.1.3 地域优势 |
4.2.3.2 自然条件 |
4.2.3.2.1 温度条件 |
4.2.3.2.3 光照条件 |
4.2.3.3 设施发展类型选择 |
4.2.3.3.1 设施性能分析 |
4.2.3.3.2 温室建设 |
4.2.3.4 设施栽培作物 |
4.2.3.4.1 作物习性 |
4.2.3.4.2 作物选择 |
4.2.3.5 设施园艺发展组织模式 |
5 不同地区设施园艺区域模式的建立 |
5.1 西北地区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 |
5.1.1 陕西省 |
5.1.2 甘肃省 |
5.1.3 西北其他地区 |
5.2 华北地区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 |
5.2.1 北京市 |
5.2.1.1 设施园艺产业发展区位分析 |
5.2.1.2 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 |
5.3 西南地区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 |
5.3.1 设施园艺发展模式建立的基础理论分析 |
5.3.1.1 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 |
5.3.1.2 西南地区的设施类型区划 |
5.3.2 西南地区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的建立 |
5.3.2.1 四川地区 |
5.3.2.2 重庆地区 |
5.3.2.3 贵州地区 |
5.3.2.4 西藏地区 |
5.3.2.5 云南地区 |
5.4 华东地区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 |
5.4.1 山东 |
5.4.1.1 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分析 |
5.4.1.2 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的确立 |
5.4.2 上海 |
5.4.2.1 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分析 |
5.4.2.2 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模式的确立 |
5.5 华南地区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 |
5.5.1 广东省 |
6 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下的技术标准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内容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标准的分类 |
6.3.2 设施园艺技术标准化研究内容 |
6.3.2.1 设施结构标准化 |
6.3.2.2 设施生产技术标准化 |
6.3.2.3 产品标准化 |
6.3.3 设施园艺标准化制定情况 |
6.3.3.1 温室结构标准 |
6.3.3.2 生产技术标准 |
6.3.3.3 设施花卉生产技术标准 |
6.3.4 设施园艺生产技术标准拟定研究 |
6.3.4.1 设施园艺生产技术规程-草莓 |
6.3.4.2 设施园艺生产技术规程-非洲菊切花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现代农业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现代农业研究现状 |
1.2.1.1 现代农业演变过程研究 |
1.2.1.2 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水平 |
1.2.2 国内现代农业研究进展 |
1.2.2.1 现代农业内涵与特点研究 |
1.2.2.2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2.2.3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
1.2.2.4 环渤海农业现代研究 |
1.2.3 研究进展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环渤海区域范围界定 |
2.1.2 现代农业概念与内涵特征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3 农业区域优势导向理论 |
2.2.4 产业演进理论 |
2.2.5 比较优势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环渤海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
3.1 环渤海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特征 |
3.1.1 地形地貌多样,平原面积大 |
3.1.2 光照资源较丰富,降水分布不均但雨热同季 |
3.1.3 可耕地面积比例大、土壤类型多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
3.1.4 水资源短缺,养殖面积大 |
3.1.5 生物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众多 |
3.2 环渤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成就 |
3.2.1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特色初步形成 |
3.2.2 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土地产出率稳步提高 |
3.2.3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3.2.4 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逐步增强 |
3.3 本章小结 |
4 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4.1 环渤海区域经济特点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
4.1.1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农业的重要作用 |
4.1.2 环渤海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
4.2 环渤海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及面临的历史机遇 |
4.2.1 环渤海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
4.2.2 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
4.3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5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评价研究 |
5.1 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与构建原则 |
5.1.1 构建原理 |
5.1.2 构建原则 |
5.2 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2 评价指标的解释 |
5.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发展评价 |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3.2 数据的标准化 |
5.3.3 标准参考值的确定 |
5.3.4 评价指标测算 |
5.3.4.1 数据来源 |
5.3.4.2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5.3.4.3 现代农业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优势产业研究 |
6.1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1.1 研究方法 |
6.1.1.1 种植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
6.1.1.2 单产比较优势指数 |
6.1.1.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
6.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2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2.1 研究方法 |
6.2.1.1 存栏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
6.2.1.2 产量比较优势指数 |
6.2.1.3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
6.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3 水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划研究 |
7.1 总体思路 |
7.2 分区原则与分区依据 |
7.2.1 分区原则 |
7.2.2 分区依据与方案 |
7.3 分区农业特征及发展重点 |
7.3.1 都市型现代农业区 |
7.3.1.1 区域范围 |
7.3.1.2 农业发展特征 |
7.3.1.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1.4 案例分析 |
7.3.2 山区涵养型现代农业区 |
7.3.2.1 区域范围 |
7.3.2.2 农业发展特征 |
7.3.2.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2.4 案例分析 |
7.3.3 滨海出口创汇型与现代渔业区 |
7.3.3.1 区域范围 |
7.3.3.2 农业发展特征 |
7.3.3.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3.4 案例分析 |
7.3.4 平原集约型现代农业区 |
7.3.4.1 区域范围 |
7.3.4.2 农业发展特征 |
7.3.4.3 发展方向与重点 |
7.3.4.4 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对策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措施 |
8.2.1 加大农业投入,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
8.2.2 实施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区域农业协调与管理机制创新 |
8.2.3 优化区域农业产业布局,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
8.2.4 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突出现代农业生态服务功能 |
8.2.5 加快制定区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推进区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环渤海区位示意图 |
附录2 农产品优势区分布图 |
附录3 畜产品优势区分布图 |
附录4 水产品优势区分布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成果 |
致谢 |
(6)杂粮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粮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目标 |
1.2.1 研究背景 |
1.2.2 选题意义 |
1.2.3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 杂粮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1.6.2 区域分工理论 |
1.6.3 发展阶段理论 |
第二章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2.1 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1.1 充分认识杂粮在改善膳食结构中的作用 |
2.1.2 杂粮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
2.1.3 杂粮作物具有高效利用土地的特点 |
2.1.4 杂粮是粮食增产的潜力之一 |
2.1.5 杂粮是投入低、产出高的高效作物 |
2.1.6 杂粮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
2.1.7 杂粮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
2.1.8 杂粮在发展区域经济与缓解贫困中的重要作用 |
2.2 中国粮食发展概况 |
2.2.1 世界粮食危机 |
2.2.2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 |
2.3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 |
2.3.1 世界杂粮生产概况 |
2.3.2 中国杂粮种植业发展概况 |
2.3.3 中国杂粮加工业发展概况 |
2.3.4 中国杂粮消费情况 |
2.3.5 杂粮出口情况 |
2.3.6 中国杂粮产业发展新形势 |
2.4 谷子发展情况 |
2.4.1 谷子起源于中国 |
2.4.2 谷子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2.4.3 中国谷子种植情况 |
2.4.4 谷子消费情况 |
2.4.5 谷子出口情况 |
2.4.6 谷子科研情况 |
2.4.7 谷子发展趋势 |
2.4.8 中国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判断 |
2.5 杂粮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2.5.1 杂粮品种退化老化,栽培技术落后,投入少,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而不稳定 |
2.5.2 杂粮产业体系不健全 |
2.5.3 杂粮市场开发和产品营销问题较多 |
2.5.4 杂粮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低 |
2.5.5 杂粮标准化建设滞后 |
2.5.6 对杂粮的认识有待提高 |
2.5.7 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低 |
2.5.8 缺乏政策支持 |
2.5.9 对杂粮文化研究不够 |
第三章 山西省杂粮种植业发展 |
3.1 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概况 |
3.1.1 山西省具有杂粮生产的地理环境优势 |
3.1.2 山西省杂粮生产总体情况 |
3.1.3 山西省杂粮种植布局 |
3.1.4 山西省杂粮发展的有利条件 |
3.1.5 杂粮产业化发展取得进展 |
3.1.6 杂粮发展模式 |
3.1.7 杂粮生产案例 |
3.2 山西省谷子生产发展 |
3.2.1 谷子生产总体情况 |
3.2.2 谷子种植成本收益分析 |
3.2.3 谷子区划 |
第四章 谷子种植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1.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4.1.2 农户种粮行为 |
4.2 样本选择情况及调查内容 |
4.2.1 样本分布特征 |
4.2.2 样本户的主要调查内容 |
4.2.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的统计分析 |
4.3 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1 理论假设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变量选取 |
4.3.4 回归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杂粮加工业发展 |
5.1 杂粮加工业的现状 |
5.1.1 杂粮加工业的原料来源丰富 |
5.1.2 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生产加工模式 |
5.1.3 杂粮加工业的标准化和科技特征有所加强 |
5.1.4 杂粮加工仍以初加工为主 |
5.1.5 酒酿造业加工程度较深 |
5.2 杂粮加工产业链带动效益 |
5.3 案例分析 |
5.3.1 特色农业与现代化经营相结合 |
5.3.2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
5.3.3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科技创新 |
5.3.4 “质量兴企,品牌运作”的发展战略 |
5.4 杂粮加工业发展方向 |
5.4.1 大力提高杂粮加工水平 |
5.4.2 杂粮加工业的发展应注重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 |
5.4.3 突破性发展杂粮精深加工工业,提高杂粮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杂粮产业链条 |
第六章 消费者杂粮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杂粮市场发展前景与困境分析 |
6.1.1 杂粮产业是前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
6.1.2 杂粮市场拓展的困境 |
6.2 消费者问卷调查过程和样本情况 |
6.3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和态度 |
6.3.1 消费者对杂粮的认知 |
6.3.2 消费者对杂粮的态度 |
6.4 消费者对于杂粮的消费和购买行为 |
6.4.1 消费者杂粮的消费行为 |
6.4.2 消费者杂粮购买行为 |
6.5 消费者对杂粮的购买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 |
6.5.1 影响消费者购买杂粮的因素 |
6.5.2 消费者杂粮消费的收入弹性 |
6.6 研究结论与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6.6.1 研究结论 |
6.6.2 杂粮营销策略选择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杂粮产业发展方向 |
7.2.1 致力于品种创新 |
7.2.2 挖掘杂粮种植业潜力 |
7.2.3 把握加工业发展趋势 |
7.2.4 深化市场开发 |
7.3 促进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杂粮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
7.3.2 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 |
7.3.3 加强产业增进工作 |
7.3.4 加强市场营销 |
7.3.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7.3.6 大力发展产业组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
一、研究范畴及研究区域的界定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一、国外城乡关系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二、国内城乡关系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其诠释 |
一、区域、城市与乡村 |
二、城乡关系协调概念的辨析 |
第二节 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重要作用和科学内涵 |
一、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
二、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正确理解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的若干问题 |
第三节 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
一、城乡发展理论 |
二、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时空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古代社会的城乡共生发展 |
二、近代社会的城乡分离与对立 |
三、现代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空间格局及其评价 |
一、城乡关系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步骤及思路 |
二、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空间格局分析 |
三、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失调的形成原因与后果 |
一、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失调的形成原因分析 |
二、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失调的后果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与构建 |
第一节 中外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 |
二、发展中国家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 |
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践 |
四、中外处理城乡关系的基本启示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 |
一、城乡关系发展的主要模式比较 |
二、东北地区城乡网络非均衡模式的现实选择 |
三、东北地区城乡网络非均衡模式实现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乡网络化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
一、总体战略 |
二、东北地区城乡网络非均衡发展模式的构建 |
三、次级区域的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引导 |
第四节 长春市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
一、长春市城乡关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二、长春市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三、长春市城乡网络化非均衡模式选择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 |
一、城乡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与调整 |
二、城乡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与调整 |
三、户籍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 |
四、就业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 |
五、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 |
六、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政府行为 |
一、加强区域整合,创建区域竞争整体优势 |
二、积极构筑路网,促进区域交通圈的构建 |
三、广泛融通资本,拓展融资渠道 |
四、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 |
第三节 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 |
一、制定东北地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城镇体系建设 |
二、重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
三、重视小城镇建设,提高东北地区城市化质量 |
四、完善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 |
五、加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大力发展乡村工业促进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 |
一、壮大乡镇企业 |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培养农业企业家队伍 |
第五节 实现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一、立足农业农村,继续扩大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 |
二、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
三、促进创新,利用外部力量推动剩余劳动力转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东北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工业化概念的界定 |
三、东北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北工业化的起步(1868-1945) |
一、东北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 |
(一) 东北领域与行政区域划分的演变 |
(二) 东北的自然环境 |
(三) 东北的历史沿革 |
(四) 东北的人口 |
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工业发韧 |
(一) 通商开埠与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 |
(二) 东北地方政府倡导兴办的工业 |
(三)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四)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工业发韧的总体评价 |
三、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契机及其前提的确立 |
(二)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的发展概况 |
(三) 奉系军阀时期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分析 |
四、日本统治时期的东北工业化 |
(一) 日本垄断资本控制东北经济命脉与特殊会社的建立 |
(二) 两次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下的东北工业 |
(三) 畸形工业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影响 |
五、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劫难 |
(一) 日本方面在战败前后对工业有意识的破坏以及其他的损失 |
(二) 苏联强占东北工矿企业及大肆拆运机器设备 |
(三) 国共双方争夺东北战争的影响和破坏 |
(四) 来自民间其他方面的破坏和损失 |
第二章 东北工业化的曲折发展(1946-1952) |
一、抗战胜利前后中共关于东北问题的认识与举措 |
(一) 抗战胜利之前中共高层对东北工业问题的认识及当时的有利条件 |
(二) 中共战略举措之一--抢占东北(1945年8月10日-10月上旬) |
(三) 中共战略举措之二—独占东北(1945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 |
(四) 中共战略举措之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5年11月下旬) |
二、国共争夺东北时期的东北工业 |
(一) 中共接管大工业的方针及初步实践 |
(二) 国民党接收的工业及其概况 |
三、东北解放后的工业恢复与发展 |
(一) 东北解放后中共中央的部署与东北工矿企业的全面接管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东北工业的构成及地位 |
(三) 东北地区工业的特点及管理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工业的恢复与改造 |
四、东北工业迅速恢复与改造的原因分析 |
(一) 苏联的大力协助与支援 |
(二) 国家对东北的投资与扶持 |
(三) 各方面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到来与支持 |
(四) 工人阶级的热烈响应 |
(五) 东北党和政府的扎实领导 |
第三章 东北工业化的加速推进(1953-1957) |
一、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
(一)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确立过程 |
(二)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 |
(三) 苏联援建重点工程项目在东北实施的特点及意义 |
二、东北地区其他的工业投资与建设 |
(一) 苏联及东欧国家援建的非重点工程项目 |
(二) 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上马的工程项目 |
(三) 地方中小工业企业的投资与发展 |
三、关于东北地方私营工业的管理与改造 |
四、东北地区“一五”计划实施的绩效 |
(一) 东北重化工业基地的建立 |
(二) 东北工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三) 管理经验和教训的积累与交流 |
第四章 “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的发展概况 |
一、重化工业体系的完备与发展 |
(一) 能源工业建设首当其冲 |
(二) 冶金工业与机械工业的重点建设 |
(三) 化学工业的发展 |
二、森林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
(一) “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的森工发展 |
(二) “一五”时期东北轻工业的发展 |
三、“一五”时期东北工业化水平及其比较分析 |
(一)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整体推进与特征 |
(二) 东北工业化水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
第五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格局分析 |
一、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行业分布 |
(一) 能源工业的分布 |
(二) 冶金工业的分布 |
(三) 化学工业的分布 |
(四) 机械工业的分布 |
(五) 森林工业的分布 |
(六) 轻工业的分布 |
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
(一)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分析 |
(二) 东北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的分析 |
三、东北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关分析 |
(一) 工业化与农业的关系分析 |
(二) 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分析 |
(三)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
第六章 关于东北工业化的特点及问题 |
一、东北工业化的特点 |
(一) 从“资本侵略”到“低息贷款”—外资在东北工业化中的重要角色 |
(二) 从“机船矿路”到“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的特点 |
(三) 从“官商合办”到“计划经济”—政府在东北工业化中的作用 |
二、东北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 |
(一) 资源消耗型工业比重很大 |
(二) 民营企业力量发展薄弱 |
(三) 政府的相对强大与市场力量的薄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东北问题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
二 东北振兴是民族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 |
三 振兴东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创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二 关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三 关于产业转型与产业创新的研究 |
四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产业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形成及概念内涵 |
一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二 创新与创新机制 |
三 产业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理论的研究 |
一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 |
二 关于新产业区和产业集聚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 |
四 产业创新理论对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
一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实践 |
二 国外区域产业创新的经验总结 |
三 国内区域产业创新的模式与经验总结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
一 古典的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理论 |
二 现代区域空间分布理论 |
三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
五 区域创新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 |
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二 我国区域间产业政策比较 |
三 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 |
一 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 区域发展与产业创新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一 东北解放前的产业发展史 |
二 建国后东北地区产业的演变 |
第二节 东北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东北主要工农业产品的生产能力 |
二 主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三 技术创新能力 |
四 企业规模度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
一 东北产业发展的优势 |
二 东北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四节 东北实施产业创新的必要性 |
第五章 东北产业创新的支撑平台: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 |
第一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一 区域环境与创新环境 |
二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和内容 |
三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分析 |
一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内容 |
二 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的作用 |
三 区域产业创新的基本网络结构 |
四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成 |
五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的整合 |
一 东北产业创新环境的整合 |
二 东北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 |
第六章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对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
一 农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
二 我国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二节 东北农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现状 |
二 东北农业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农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 |
二 发展高技术精细农业,提高东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三 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保障农民增收的途径 |
四 提高农业产业市场创新能力,加强农业风险防范的措施 |
第七章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济规律 |
一 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
二 资源型产业的演进规律与政策分析 |
三 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经济学含义 |
第二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现状与困境 |
一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资源型产业衰退的困境与问题 |
三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三节 东北资源型产业的实证研究:石油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石油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及战略重要性 |
二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三 东北石油产业的创新途径 |
四 东北石油产业的发展战略与趋势 |
第八章 东北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特色产业的含义 |
一 特色产业的含义 |
二 东北特色产业的界定 |
第二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一 装备制造业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二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
四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三节 东北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中国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布及规模比较 |
二 东北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 东北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
四 东北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九章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状况 |
第二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四节 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
一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东北新材料产业的创新途径 |
第十章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第一节 民族经济发展与区域发展 |
一 少数民族经济的含义 |
二 少数民族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三 当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 |
第二节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概述 |
一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的界定 |
二 东北主要少数民族的经济特征 |
三 东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 |
结语 推动产业创新,创造东北经济再腾飞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作者声明 |
四、阜新 高粱创汇420万美元(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生果际微生态环境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影响研究[D]. 戴显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4)
- [2]阜新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及效果分析[D]. 苑春宇. 吉林大学, 2011(10)
- [3]振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韩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05)
- [4]我国设施园艺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 高寿利.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 [5]环渤海现代农业区域比较研究[D]. 李宝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6]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 李玉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04)
- [7]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 梅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8]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9]东北工业化研究[D]. 石建国.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10]东北产业创新研究[D]. 扎玛.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