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海峡 危机重重 周边国家 各有打算(论文文献综述)
申垚[1](2020)在《美国印太战略演变研究(2010-2019)》文中研究表明“印太”一词作为地理与地缘政治学概念由来已久,但对其赋予地缘战略的涵义则是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且一开始主要由澳大利亚学者来倡导,影响力有限。2010年1月12日,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2009年1月21日——2013年2月1日,第67任)在夏威夷发表了题为《美国在亚太的参与》的演讲。希拉里在她的演讲中表示:美国将会继续深化与印度在太平洋的合作,因为其对印太盆地在全球贸易和商业中的关键地位有着充分理解,这标志着“印太”一词首次出现在美国的官方话语中,此后,“印太”一词作为战略术语逐渐被美国战略学界和政界所接受,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关注度和重视。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台。2017年11月3日至14日,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启程访问亚洲各国,先后访问了日本、中国、越南、菲律宾,并出席在马尼拉举行的“东亚峰会”。特朗普访问亚洲各国期间,“印太”一词频频出现在美国官方文件及政府官员的讲话中。2017年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出台新一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该战略报告中美国明确以“印太战略”取代了之前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印太战略”正式成为美国现行的亚洲战略。2018年4月2日,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黄之瀚向外界通报了美国“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FOIPS)”,明确了“印太战略”的基本内涵。黄之瀚解释:“自由”包括国际层面的免受胁迫的自由,也包括国家层面的各国良好治理上的自由、基本权益上的自由及透明度和反腐败上的自由;而“开放”则包括开放的海上交通线以及开放的空中航线、更开放的物流、更开放的投资及更开放的贸易,并宣称美国正在制定“印太战略”的细则。这表明美国“印太战略”已被赋予实质性内容。美国的亚洲战略从“亚太再平衡”到“印太”的转变,不单纯是地缘区域的扩大,实际上它反映的是变化了的世界新形势、新情况,是为限制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同时阻止中国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确保美国在亚洲乃至全球的霸权地位而进行的重大战略调整。从性质上看,在特朗普执政期间推出的“印太”战略其在本质上同以往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存在诸多方面的共同点,是2017年12月起美国对中国进行围堵遏制的新一轮离岸平衡战略。鉴于当前中国及“印太”区域在全球经济、政治活动中越发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印太”战略将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心,在其诸多对外战略中将居于主导地位。面对美国实施“印太”战略的强有力的力度和日益明显的针对性,中国应把握时机,积极推动与加强同东盟各国、西南太平洋各国家及印度洋地区各国在经济贸易、环境保护及反恐作战等领域广泛合作,积极寻求美——中——印三边关系的动态战略平衡,维护自身国家安全与利益。
尹玲[2](2019)在《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研究(1961-1989)》文中提出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与日本就驻日美军基地及防务费用分摊问题持续出现争端,这主要是基于美日两国核心国家利益的差异性。利益是同盟牢固的纽带,美日同盟的再定义本身就是美日两国国家利益的重新界定、分配和创造的问题。冷战结束后,美国仍以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想看待亚洲事务,并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满足其在亚太地区的国家利益,对亚太国家进行封锁战略。而日本则认为美国的要求并未对日本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产生太多直接影响。这也就是两国在防务争端的根源——国家核心利益。从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看,美日两国在防务领域的纷争可追溯到冷战时期。冷战时期的美日安保体制成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逐渐在经济领域成为了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两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必然会引发在政治、军事与安全等领域的连锁反应。其实,美日两国在安保体制语境下各怀心事:日本希望在与美国亚太区域利益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提升日本在同盟关系中的地位,借此机会突破在安保体制上的限制,向“正常国家”迈进一步;而按照美国的意愿,美日同盟的目标应该是让日本在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又必须受到美国的制约,使日本为其全球战略服务。因此,美日两国在安全问题上出现纷争也在所难免。本文旨在从中国学者角度看待美国对日安保政策,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课题的源起、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难度和研究创新进行阐释。正文由四章组成,以时间为节点,以美日两国安保体制的调整与变革为架构,侧重把美国对日安保政策放在美国亚太战略利益、整体战略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亚洲政策变化中,以揭示美日安保体制重构与美日同盟关系“再定义”的深层原因与深刻影响,即在冷战思维下,美日安保体制与同盟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定义是美日两国为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同盟体制现状,两国在同盟体制内部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通过调整、缔结新的条约或合作指针,实现美日两国的利益分配与同盟关系的“再平衡”。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对冷战初期美国的国家战略以及对日驻军问题进行述评。美国国家战略是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基础,该战略贯穿于美国战后历届政府的外交战略之中。美国的亚太战略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而美国对日政策又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集中体现。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深受国际战略环境的影响,其目标是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将日本塑造成美国在该地区反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阵地。为此,美国制定了以全面巩固和发展与日本的政治、军事关系,强化美日安全保障体制为核心的对日政策。第二章,主要论述了60年代美国对日安保政策的演变。这一时期美日两国进入了调整期和适应期,美日两国关系也从冰点转向蜜月期。1960年美日两国对安保条约的首次“再定义”使美日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当时的美国仍然视日本为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防波堤”,并且试图进一步控制与管理日本。然而,进入60年代末,美日两国的贸易摩擦进入逐步激化时期。虽然此时美日两国的摩擦体现在了经济领域,然而这种贸易上的不平衡实际上是美日两国在各个领域中出现的经济摩擦的起点与中心,也成为了美日双方日后在争夺政治与军事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论证了70年代美国对日安保政策的期待与不安。自《新美日安保条约》生效后,日本开始更加积极地谋求改变“美主日从”的关系状态。在这一时期,两国在经济领域的摩擦也开始向军事与安全领域蔓延,即使两国都力图朝着符合双方国家利益的方向改善两国关系,但两国间的竞争关系成为了双方在经济、军事与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争论与摩擦的关键的基础。第四章,主要探讨了80年代美日两国在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合作与摩擦。80年代,美国的“世界霸权”与日本的“国际国家化”成为了两国在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共同目标,美日同盟关系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提升。从这一角度讲,由美日“安保关系”向“同盟关系”的进化,赋予了美日同盟体制以新的地位与作用。“中曾根康弘—里根时代”的到来、美日“同盟关系”的明确表述,表明了日本在同盟事务中主动性的加强与维系同盟利益的倾向。美日同盟关系与日本实现大国化目标之间的联系逐渐得以建立,这也使美日共同体的思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结语部分,通过对冷战时期美日安保体制进行述评,揭示两国政策转变的深层原因,同时对美日两国军事与安全政策的特点进行论述,对两国同盟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评估。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与同盟体制内部的现状,美日两国就同盟体制与两国同盟关系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进行着适应性的调整与重新定义,实现美日两国同盟关系与利益分配的“再平衡”。通过对美国对日政策,尤其是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的研究,准确认识并勾勒出冷战时期美日两国军事与安全政策演变的历史轨迹,力求把握两国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从现实层面揭示美国对日军事与安全政策与美日关系之于亚太地区安全的时代意义。
周忠菲[3](2018)在《从特朗普访华看美国对台政策走向》文中研究说明最近,中美关系的发展显得有些扑朔迷离。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首次访问中国,中国政府给予了"国事访问+"的高规格接待,中美签下2500多亿美元的贸易大单。可在特朗普刚刚结束在亚洲的访问返回美国后,就启动了对中国的贸易制裁,随即任命对华强硬派人士薛瑞福
刘文玥[4](2017)在《1969-1971年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研究 ——以中苏边界冲突为探讨中心》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国际冷战格局的大调整时期。1969年中苏爆发了多起边界冲突,从“珍宝岛冲突”到“铁列克提事件”,随着冲突的演变,美国的立场逐渐明晰。历经了《惠廷报告》、《NSSM 63备忘录》,1969年11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最终确定了对华“战略接触”、对苏“战略缓和”的政策方针。由此,一方面,美国利用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破冰,构建了中美苏战略三角新格局,从而增加了对苏政策调整的筹码。最终于1972年5月,美苏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与此同时,1969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出口管制法》,放宽了对苏经贸限制;1971年8月,美苏就柏林问题达成了妥协。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除了根本受制于国际冷战进入缓和的格局因素外,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无疑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受到越南战争的拖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国际冷战格局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为了摆脱困境,美国利用中苏边界冲突,促成了中美的战略合作,形成了对美有利的国际冷战三角新格局,从而迫使苏联也做出相应的对美战略缓和的政策调整。此外,美国国内经济困境、日益激化的社会问题,以及尼克松、基辛格为主的美国外交决策圈等诸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美国对苏战略缓和的政策调整。因中苏边界冲突,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并引发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进而推动国际冷战进一步趋于缓和,从中可见,大国间关系的战略性调整将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贺琛[5](2012)在《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密隔舱(Water-tight Compartments)是现代大型船舶船体结构的主体部分,采取水密性是保障航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举世公认,这一技术的发明来自古老的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水密隔舱源远流长,考古发掘中水密隔舱海船遗物不断发现。2008年,活态传承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该项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利用大量翔实可信的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探讨水密隔舱技艺的起源、发展及该项技艺存续的文化空间。为了理解水密隔舱制造技艺的内涵及传承,作者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传承地——福建晋江和宁德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调查。在深入研究中作者发现了“隔舱”在中式造船中的文化价值,从设计看,中式船型是以隔舱板为核心的,也就是“四母营”,即以四个主要的隔舱板决定整个船体结构,这种设计方法仍被福建船师采用。从建造过程说,中式船是在龙骨上将隔舱板和外板逐层向上装配,而不象西式造船从肋骨内外装配。从海权争夺来看,有隔舱板的船成为海上力量发展的障碍。而且,隔舱板造船法省钱省工,巧妙而科学,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这样,水密隔舱的意义远比当初所宣称的抗沉、分隔货区之用途要高,它是中国文化在造船技术上的典型代表。从技术中参透文化,这是技术类非遗保护的必要方法。在对历史资料的研读中,作者认为水密隔舱技术与中国社会经济关系密切,中国式小本商业联合经营模式的迅速发展对水密隔舱技术起到促进和巩固的作用,远洋航海和船检制度对造船技术起到改进和完善的作用,中国古代船型也随着商业和船检税收制度的丈量方法而逐渐改变。虽然水密隔舱的优点早已被西方发现,但在历史关键时期中国实行的海禁政策,使中式大船销声匿迹,随之建造大船的技术也无法发展,因此中国造船技术被西方轻视,而隐藏于其中的水密隔舱自然也未引起重视,其科学价值迟至18世纪才被西方人所认识。作者还发现,传统造船中没有成文的评判标准,但人心是一杆秤,船主衡量船师的标准和船师自己内心的标准是闽南造船业的蓬勃发展的诚信基础,同时,官方制定的一些标准对造船技术也起到推动或阻碍的作用。在民间信仰发达的闽南地区,海船信仰为其提供了精神支持,具有混合型的特点,其种类丰富、传播广泛,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创新。水密隔舱福船文化遗产申报地为晋江和宁德,分别代表了两种历史和现状。这两个地区联合申报该项遗产获得成功,并展开不同方式进行保护和传承。现在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制作船模,在政府的支持下,老艺人依照古籍研究并复原古代战船,而另一些船师则是自觉的制作过去常见的渔船船模,给子孙后代留下传统生活的形象资料。沉船探险、考古发现、遗产保护的需求和古船研究的充分,使人们开始热衷于古船复原。本世纪初,“绿眉毛”,“太平公主”号、“台湾船”等帆船,是利用水密隔舱制造技艺复原的实例。2010年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计划复制“南海一号”仿古宋船,并选定陈芳财设计,笔者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在体验观察中发现,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水密隔舱在民间的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该遗产之所以濒危主要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的冲突,船师难以面对新工艺新标准的考验,现代标准的不适用成为复原古船的障碍。因此,急需为木帆船建造重设标准,才能摆脱现代标准对传统技艺的蚕食和伤害。在保护传承中,加强传承入、政府、专家的合作,制定规划,开展实验,为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弱势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是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的一条值得探寻的出路。
周磊[6](2012)在《新自由制度主义视域下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分析》文中指出21世纪,中国在东亚的崛起毋庸置疑,中国在东亚的地位备受世界关注。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关系,触及中国的安身立命。本文通过梳理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以及论述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进程,以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相互依赖、国际机制、国际合作等相关观点为理论分析工具,力图尽最大可能解决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目前面临的主要阻碍因素,并提出我国对推进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对策。
谢树杰[7](2011)在《冷战后美朝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美国与朝鲜的关系持续恶化,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朝鲜紧邻我国东北边境,地缘战略非常重要,美国又是最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此美朝关系的发展动向与我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关注和研究美朝关系对于营造我国周边安全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着力对冷战美朝关系做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相对合理的预测。第一部分冷战时期的美朝关系作出详尽的描述。在冷战时期的美朝关系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50、60年代美朝关系极端相互敌视对立, 70、80年代,美朝关系体现出了两重性特征,即双方都有意进行一定的接触,以寻求半岛问题的解决的方法。第二部分论述了冷战结束后美朝关系的发展。由于美国对朝鲜开发核武器问题上持有坚定反对态度,美朝关系未能得到真正改善。冷战后朝鲜方面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对美关系的改善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试探和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美朝关系的主调并没有改变,互不信任与尖锐对抗仍然是美朝双方对彼此的基本态度。朝鲜的对美关系的调整也逐步限于停顿第三部分论述了冷战后美朝关系发展的动因。朝鲜半岛对于美国战略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控制朝鲜有利于消除所谓“失败国家”对美国的“非对称威胁”。其次,控制朝鲜半岛,有利于美国对中俄实施牵制。第三,美国在朝鲜半岛的政治、军事存在有利于其对日韩进行有效控制。第四部分分析了影响美朝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概括起来,主要的有几大因素:朝韩关系的因素。美朝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的矛盾。由中国牵头的六方会谈的运作情况也将深刻影响着美朝关系发展。美国的国内保守势力也在干扰着美朝关系的进展。大国关系的因素。冷战后的美朝关系一直处于斗而不破的状态,但由于朝鲜半岛周边大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依然存在,各种矛盾复杂交织在一起导致仍存在打破美朝关系现状的种种可能:朝鲜向韩国发动战争。朝鲜实行改革开放。美韩加大对朝鲜“和平演变”力度,促使朝鲜内部发生动乱,韩国实行吸收式统一,美日韩三国联合进攻朝鲜,发动第二次朝鲜战争,美朝关系重回战争状态。
扶远明[8](2007)在《印度的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论述印度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结合海洋经济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知识阐述海洋在资源和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性。接着本文对印度的海洋战略做了详细的论述:回顾印度海洋战略的历史变迁,论述印度21世纪的海洋战略,分析印度海洋战略的实质并总结印度海洋战略的特点。然后从海上航线和海上安全两个方面剖析印度海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国的战略对策:要发展良好的中印关系,减轻印度海洋战略对中国的敌对性;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对话与合作,缓解印度印度海洋战略对中国的压力;要协调好中日、中美等大国关系,对印度的海洋战略形成一定的牵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海军建设以保障我国的海洋权益
李祥[9](2006)在《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东北亚新秩序形成的影响 ——以美朝关系为中心》文中认为美朝关系是东北亚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美朝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不仅直接影响朝鲜半岛的局势,而且对21世纪东北亚新秩序有着深刻的影响。本论文以冷战及冷战后的美朝关系为中心,以四章的内容较为全面地论述美朝关系及对东北亚新秩序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阐述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动态、方法及内容等。 第二章论述冷战时期的美朝关系。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20世纪50、60年代的美朝关系。50年代美朝关系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朝鲜战争。进入60年代美朝关系主要是围绕几起突发事件展开的,如美国侦察船被俘事件、美军飞机被击落事件等。美国对朝实行政治对立、外交孤立、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的政策。总体上美朝两国关系处于充满敌意、紧张和对立的状态。第二部分论述20世纪70、80年代的美朝关系。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两国关系有所改善,双方开始了一些接触。双方关系是在对立中的缓和。 第三章论述冷战后的美朝关系。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20世纪90年代的美朝关系。这一时期的美朝关系主要围绕朝核问题展开的。由于克林顿政府对朝以武力打压为主,朝鲜也针锋相对,酿成了第一次朝核危机,最后双方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此后美国对朝核政策不断调整,尽管美国对朝鲜仍然不信任,对朝核政策反反复复,但美朝关系还是不断走向缓和。第二部分论述2000年以来美朝关系的新变化及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美朝关系实现了重大突破,双方进行了一些高层互访,但美朝还未实现关系正常化。布什政府上台后,反对美朝关系的改善,从而导致美朝关系的严重倒退,布什政府的强硬姿态预示着第二次核危机的产生,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国际社会的推动,美朝最终选择了对话解决的方式。六方会谈架构的建立使人们看到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希望。尽管六方会谈进程曲折艰难,但这一进程是难以逆转的。从目前的形势看六方会谈符合各方利益,经过各方持久不懈的努力,六方会谈是可能取得成功的。第三部分对美朝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美朝关系发展的原因从政治因素来看是地区大环境的缓和。从经济因素来看,双方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政治关系的发展。只有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政经关系的良性互动。美朝关系的制约因素有双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日本和韩国的利益和六方会谈的进展。 第四章论述美朝关系对东北亚新秩序的影响。本章首先分别分析冷战时期和冷战后美朝关系对东北亚新秩序的影响;其次对影响东北亚新秩序建立的因素进行分析,影响东北亚新秩序建立的因素有美国因素、日本因素和朝鲜半岛问题的
伊传斌[10](2006)在《冷战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文中提出新中国在冷战背景下确立的“一边倒”外交政策不仅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影响了整个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因此它是国际冷战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冷战后,随着中俄历史档案的大规模解密,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采用历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冷战与新中国确立“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关系以及这种政策的意义和局限性,并总结了新中国外交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冷战爆发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力量,美苏两国在战争期间都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但它们主要是支持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而拒绝向中国共产党提供援助。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由战争时期的“支蒋容共抗日”逐渐转变为“扶蒋反共”,而苏联继续以美国和蒋介石政府为合作伙伴,对中国革命采取消极冷漠的立场和政策。面对这种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的指导下,制定了区别对待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积极争取美国的支持,并巧妙地处理了与苏联的关系,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深刻认识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制订了独立自主的灵活外交战略,尽可能中立美国以避免其直接卷入中国内争,并注重利用苏联同国民党政府的矛盾,取得了很大成效。第二部分对冷战的爆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发和剖析。战后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对外战略、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尖锐对立,导致了冷战的爆发。随着冷战的加剧和中国革命的迅猛发展,美苏两国都加紧调整对华政策。美国大规模援助国民党政府,敌视中国革命,苏联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态度则由消极冷漠转变为积极支持。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国共两党也调整了各自的外交政策。国民党实行顽固的反共反苏政策,共产党实行不妥协的反蒋反美政策。这不仅决定了解放战争后半期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走向,而且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后对外政策的基本发展方向。
二、台湾海峡 危机重重 周边国家 各有打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海峡 危机重重 周边国家 各有打算(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印太战略演变研究(201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本论文的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五、本论文相关的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美国“印太”战略的缘起 |
第一节 从地理概念的“印太”到地缘战略概念的“印太” |
一、从海洋地理学概念到地缘政治学概念的“印太” |
二、美国学界对“印太”的讨论 |
三、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印太” |
第二节 美国国际战略学界对“印太战略”的酝酿 |
一、美国国际战略学界对“印太”区域概念的认同 |
二、美国国际战略学界对“印太”战略框架的勾勒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时期“亚太再平衡”战略到“印太”战略的转型 |
一、奥巴马时期美国“印太战略”的内容及实施效果 |
二、奥巴马时期美国“印太战略”的实施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印太战略”出台及发展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印太战略的正式出台(2017-2019) |
一、特朗普时期美国“印太战略”的内容 |
二、特朗普时期美国“印太”战略的特点 |
三、美国提出“印太”战略的原因 |
第二节 美国“印太”战略的发展 |
一、美国“印太”战略的发展变化 |
二、美国“印太”战略发展变化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印太”战略的性质、目的及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
第一节 美国“印太”战略的性质及实施目的 |
一、美国“印太”战略的性质 |
二、美国实施“印太”战略的目的 |
第二节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趋势 |
一、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概述 |
二、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趋势 |
第三节 美国全球战略中“印太”战略的地位及其未来发展 |
一、美国全球战略中“印太”战略的地位 |
二、美国“印太”战略的未来发展前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研究(1961-19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综述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三) 国内相关研究 |
(四)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 研究空间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冷战初期美国的国家战略与对日驻军问题 |
第一节 美国亚太战略初步设想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
一、 美国遏制战略的提出与亚太战略的初步设想 |
二、 朝鲜战争: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助推器 |
三、 驻日美军的存在与美国对日媾和设想的提出 |
第二节 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 |
一、 美日同盟的构筑与驻日美军的合法化 |
二、 对驻日美军权利的界定 |
三、 50年代的驻日美军与基地建设 |
四、 驻日美军的活动与日本对其的反应 |
第三节 美国对驻日美军的调整与日本军事力量的初步建立 |
一、 “新面貌”战略与驻日美军政策的调整 |
二、 日本军事力量的初步建立 |
小结 |
第二章 从“冰点”转向“蜜月”:6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 |
第一节 美日关系“新时代”:6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开启 |
一、 条约的修订与美日关系的转变 |
二、 《美日安保条约》的修订与两国“新时代”的开启 |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与驻日美军的军力调整 |
一、 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 |
二、 肯尼迪政府对美日防务关系的评估 |
三、 美国政府对驻日美军军力的调整 |
四、 关于冲绳主权归属问题与返还问题的转圜 |
五、 关于驻日美军基地储备核武器的处置问题 |
第三节 “东亚错位”:约翰逊时期的美国与日本 |
一、 越南战争及其对美日安保体制的影响 |
二、 美国对日本的国防承诺与要求 |
三、 关于冲绳问题的协商与小笠原群岛的归还 |
四、 美日两国对《新美日安保条约》存续问题的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期待与不安:7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 |
第一节 缓和时代的到来:70年代的美国与东亚 |
一、 亚太战略收缩:“尼克松主义”与美国亚太战略调整 |
二、 分水岭:70年代的美日两国关系 |
三、 “心照不宣的同盟关系”:中美关系解冻 |
第二节 责任分担与军力部署: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日安保政策 |
一、 美国与日本关于防务责任分担问题的争论 |
二、 美国与日本关于防务分担问题的认知变化 |
三、 美国与日本关于冲绳返还问题的交涉 |
(一) 尼克松与佐藤的会谈 |
(二) 美日两国关于冲绳返还过程中冲绳主权问题的交涉 |
(三) 美日两国关于冲绳返还过程中核密约问题的协商 |
(四) 美日两国关于冲绳返还过程中财政问题的商讨 |
第三节 从“太平洋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回归 |
一、 继承与发展:“太平洋主义”的提出 |
二、 现实主义的回归:卡特政府对日政策的平稳过渡 |
三、 美日防务关系新阶段:《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 |
四、 美国与日本关于防务责任与费用分担的再交涉 |
五、 卡特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与日本的反应 |
小结 |
第四章 合作与摩擦: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 |
第一节 联盟战略的提出:80年代的美国与日本 |
一、 80年代亚太局势对美日两国的影响 |
二、 “拥抱日本”:“里根—中曾根康弘”时代的开启 |
第二节 合作与摩擦:80年代美日两国军事与安全关系 |
一、 80年代美日两国的防务合作 |
二、 80年代美日两国的防务摩擦 |
第三节 经贸摩擦与联盟转型:美日经贸摩擦对军事防务的影响 |
一、 80年代美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总体表征 |
二、 美日经贸摩擦对两国军事防务政策与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从特朗普访华看美国对台政策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美关系处于战略博弈与战略互动阶段 |
美国对台政策呈现出两面性 |
影响美国对台政策的因素 |
美国对台政策始终受到中美关系制约 |
美国《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的涉台内容 |
(4)1969-1971年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研究 ——以中苏边界冲突为探讨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尼克松上台与美国对苏联的战略筹划 |
(一)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遗产 |
(二) 尼克松政府对苏联外交的新筹划 |
二、1969 年中苏边界冲突与美国的政策 |
(一) 1969 年3月中苏珍宝岛冲突 |
(二) 八月事件与惠廷的长篇报告 |
(三) 美国政策的清晰化与NSSM63号文件出台 |
三、美国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 |
(一) 美苏核武军备控制协调 |
(二) 对苏实行有限放宽的经贸政策 |
(三) 柏林问题的谈判妥协 |
四、美国对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探析 |
(一) 美苏缓和的国际冷战格局限制 |
(二) 中苏边界冲突的催化 |
(三) 美国国内诸因素分析 |
五、美国对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 |
(一) 推动冷战进一步缓和 |
(二) 促进中美苏战略三角形成 |
(三) 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序幕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水密隔舱”命名的提出 |
二、水密隔舱海船制造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理论选择、研究范围与方法 |
一、理论选择 |
二、研究范围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定义与类别 |
第一章 水密隔舱技术的发展 |
第一节 舟船技术与水密隔舱的产生 |
一、舟船技术的发展 |
二、造船中的仿生原理 |
三、船体的水密方法 |
四、水密隔舱起始年代 |
第二节 社会经济与水密隔舱的应用 |
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融 |
二、商业对水密隔舱技术的促进 |
三、远洋航海对水密隔舱的要求 |
四、船检制度与造船技术的完善 |
第三节 观念差异与水密隔舱的传播 |
一、技术指导思想的差异 |
二、对空间的理解和安排 |
三、中国造船的政治因素 |
四、中西海上权力的仲张 |
五、水密隔舱的对外传播 |
第四节 历史资料中的古代造船技术 |
一、沉船文物体现的造船技术 |
二、历史文献反映的造船技术 |
第二章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 |
第一节 造船图谱与工具条件 |
一、船样和船谱的功能性 |
二、隔舱板是设计的核心 |
三、造船技术与工具演进 |
第二节 闽南传统造船技艺 |
一、历史发展与限制 |
二、选材备料及设计 |
三、船体结构及装配 |
四、艌缝配方及工序 |
五、帆装形式及索具 |
六、修艌维护及回收 |
第三节 造船技艺的审美 |
一、技术表现出的斜向之美 |
二、设计中体现的审美原则 |
三、文化带来的装饰一致性 |
第三章 水密隔舱造船文化 |
第一节 闽南传统海船民俗 |
一、学艺从业传统习俗 |
二、选料建造传统习俗 |
三、放船出海传统习俗 |
四、行船操控传统习俗 |
第二节 传统造船的评判标准 |
一、标准对造船技术的作用 |
二、船主衡量船师的标准 |
三、船师自己内心的标准 |
第三节 闽南海船的精神支持 |
一、海船信仰的起源和特点 |
二、海船信仰的种类和传播 |
三、海船信仰的衰落和创新 |
第四章 水密隔舱福船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分布 |
一、技术类非遗与地区经济 |
二、深沪造船历史和传承人 |
三、漳湾造船历史和传承人 |
四、福建其他地区造船技艺 |
第二节 水密隔舱船模工艺调查 |
一、船模工艺兴起发展与分类 |
二、政府保护与古代战船船模 |
三、文化自觉与近代渔船船模 |
第五章 水密隔舱海船的复原 |
第一节 复原水密隔舱海船的缘起 |
一、风帆时代的追忆 |
二、沉船考古与遗产保护 |
三、古船复原与仿造 |
第二节 社会影响及申遗推动作用 |
一、“太平公主”号远航的启示 |
二、“南海一号”设计过程 |
三、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水密隔舱 |
第三节 新工艺新标准下的挑战 |
一、现代标准和传统技艺 |
二、为木帆船建造重设标准 |
第六章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保护 |
第一节 水密隔舱造船技艺的困境 |
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 |
二、市场缺失与船模传承 |
第二节 弘扬水密隔舱造船技术的设想 |
一、专业培养与公众参与 |
二、学徒体验与水手体验 |
第三节 传承人、政府、专家的共同推动 |
一、申报过程中的携手共进 |
二、保护传承中的再度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祭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新自由制度主义视域下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
第一节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出现 |
一、 新自由主义出现的背景 |
二、 新自由主义对现实主义的批判 |
三、 新自由主义的派别 |
第二节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 相互依赖的观点 |
二、 国际机制的观点 |
三、 国际合作的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进程概况 |
第一节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创立 |
一、 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冲击 |
二、 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推动 |
三、 区域安全问题的挑战 |
第二节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取得的成就 |
一、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 |
二、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亚合作机制阻碍因素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内的严重威胁因素 |
一、 历史积怨 |
二、 领土、边界或领海纠纷 |
第二节 区域内国家的多样性 |
一、 宗教文化传统层面 |
二、 政治制度层面 |
三、 经济发展实力层面 |
第三节 区域外的大国介入 |
一、 美国的介入 |
二、 印度的介入 |
三、 澳大利亚的介入 |
第四节 区域合作目标不清晰 |
一、 中国的设想 |
二、 日本的设想 |
三、 韩国的设想 |
四、 东盟的设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自由制度主义框架下解决阻碍因素的途径 |
第一节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对策 |
一、 增强区域内各国间的相互依赖 |
二、 加强区域机制建设 |
三、 推进区域内的机制性合作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下中国的对策 |
一、 积极推动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
二、 积极承担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责任 |
三、 妥善处理与美国在东亚的竞争关系 |
四、 制定清晰的东亚区域合作机制战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冷战后美朝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冷战时期的美朝关系 |
(一) 冷战对美朝关系的影响 |
(一) 冷战时期的美朝关系 |
二、冷战后的美朝关系 |
(一) 老布什时期的美朝天系 |
(二) 克林顿政府的美朝关系 |
(三)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美朝关系 |
(四)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朝关系 |
三、冷战后美朝发展关系的动因 |
(一) 美国列朝鲜战略地位的再认识 |
四、美朝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潜在突发因素分析 |
(一) 改善美朝关系受制因素 |
(二) 影响荚朝关系的潜在突发因素分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印度的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海洋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海洋的资源意义 |
第二节 海洋地缘政治 |
第二章 印度的海洋战略 |
第一节 印度海洋战略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印度21世纪的海洋战略 |
第三节 印度海洋战略的实质和特点 |
第三章 印度海洋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中国海上航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对中国海上安全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
第一节 发展良好的中印关系 |
第二节 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对话与合作 |
第三节 协调大国关系 |
第四节 加强海军建设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东北亚新秩序形成的影响 ——以美朝关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冷战时期的美朝关系 |
2.1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朝关系 |
2.1.1 20世纪50年代的美朝关系 |
2.1.2 20世纪60年代的美朝关系 |
2.2 20世纪70、80年代的美朝关系 |
2.2.1 20世纪70年代的美朝关系 |
2.2.2 20世纪80年代的美朝关系 |
第三章 冷战后的美朝关系 |
3.1 20世纪90年代的美朝关系 |
3.1.1 第一次朝核危机和导弹问题 |
3.1.2 四方会谈 |
3.2 2000年以来美朝关系的新变化 |
3.2.1 赵明录访美和奥尔布赖特访朝 |
3.2.2 第二次朝核危机和六方会谈 |
3.3 美朝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制约因素 |
3.3.1 美朝关系发展的原因 |
3.3.2 美朝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美朝关系对东北亚新秩序的影响 |
4.1 冷战时期美朝关系对东北亚新秩序的影响 |
4.2 冷战后美朝关系对东北亚新秩序的影响 |
4.3 影响东北亚新秩序建立的因素分析 |
4.4 美朝关系与21世纪东北亚新秩序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10)冷战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冷战前中国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 |
(一) 美国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对华政策 |
(二) 苏联在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对华政策 |
(三) 中国共产党灵活的对外政策 |
二、冷战的爆发与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 |
(一) 美苏冷战的爆发 |
(二) 冷战对中国的影响 |
三、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冷战的认识与“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 |
(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内涵 |
(三)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目的和成就 |
四、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评价 |
(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是当时唯一合理的选择 |
(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
(三)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经验教训 |
(四) “一边倒”是新中国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台湾海峡 危机重重 周边国家 各有打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印太战略演变研究(2010-2019)[D]. 申垚.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研究(1961-1989)[D]. 尹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7)
- [3]从特朗普访华看美国对台政策走向[J]. 周忠菲. 世界知识, 2018(01)
- [4]1969-1971年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研究 ——以中苏边界冲突为探讨中心[D]. 刘文玥.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5]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D]. 贺琛.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新自由制度主义视域下东亚区域合作机制分析[D]. 周磊.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7]冷战后美朝关系研究[D]. 谢树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印度的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 扶远明. 暨南大学, 2007(04)
- [9]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东北亚新秩序形成的影响 ——以美朝关系为中心[D]. 李祥. 延边大学, 2006(12)
- [10]冷战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D]. 伊传斌. 山东师范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