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温度的食品味道最好(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豪[1](2021)在《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工艺优化与品质改良及贮藏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西式熏煮火腿属于典型的低温肉制品。因为其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口感适宜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亚硝酸盐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发色、抑菌、抗氧化和改善风味等作用。但是也存在潜在危害,会与肉中的胺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N-亚硝胺,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品质改良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研究,并探究不同亚硝酸盐添加量对西式熏煮火腿的品质影响,在此基础上,寻找天然替代物对西式熏煮火腿进行改良,并对其进行贮藏特性研究,为低硝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低硝西式熏煮火腿主要原料配方优化试验。研究表明,食盐2.0%-3.0%,复合磷酸盐0.2%-0.4%,马铃薯淀粉2%-4%,大豆蛋白2%-4%,卡拉胶0.3%-0.7%,TG酶0.4%-0.8%,白砂糖0.7%-1.1%,味精0.4%-0.8%时,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品质较佳;低硝西式熏煮火腿最佳配方:食盐2.5%、复合磷酸盐0.3%、卡拉胶0.5%、TG酶0.6%,此条件下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品质最佳。2.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蒸煮温度、蒸煮时间、烟熏温度、烟熏时间、滚揉时间和滚揉真空度优化试验。研究表明,蒸煮温度80℃-90℃、蒸煮时间45 min-75min、烟熏温度80℃-90℃、烟熏时间35 min-65 min、滚揉时间3 h-4 h、滚揉真空度0.04 MPa-0.06 MPa,能够明显改善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品质;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煮温度82.83℃,蒸煮时间52.30 min,烟熏时间50.09min,此时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综合得分最高为0.628571。3.亚硝酸盐对西式熏煮火腿腌制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对西式熏煮火腿腌制及食用品质的亚硝酸盐残留量、水分含量、TBARS值、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发色率以及色泽有显着影响,但是对pH值影响不显着。亚硝酸盐添加量能够提高西式熏煮火腿的残留量;增强保水性,导致水分含量上升;降低TBARS值,抑制脂质氧化;提高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强肉制品的独特风味;提高红度值和发色率,改善色泽。4.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品质改良试验。研究表明,抗氧化改良物最佳添加量为芹菜粉0.5%、生姜提取物0.5%、迷迭香提取物0.5%和大蒜提取物0.5%,其中芹菜粉的亚硝酸盐清除效果和抗氧化效果最佳;发色改良物最佳添加量为番茄粉3%、红甜菜粉4%和火龙果粉3%,其中番茄粉相比于其他两种效果更好;风味改良物最佳添加量为酵母抽提物0.03%、呈味核苷酸二钠0.03%和氨基乙酸0.05%,其中酵母抽提物相比于其他两种增味提鲜效果更佳;低硝西式熏煮火腿改良物的最佳添加量为芹菜粉0.5%,番茄粉3%,酵母抽提物为0.05%,亚硝酸钠为0.010%。5.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在整个贮藏期间内,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pH值、色泽、TBARS值、质构特性、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的变质程度要显着低于对照组;西式熏煮火腿的pH值和感官品质下降;菌落总数和TBARS值上升;硬度、咀嚼性升高,弹性下降;改良组的红度值和亮度值增加,对照组的红度值和亮度值减小;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的货架期要略高于对照组。
王前菊[2](2020)在《干燥方法对榴莲风味物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榴莲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热带水果,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榴莲制品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追崇,而在干燥过程中,榴莲的风味物质发生复杂的动态变化,其规律还有待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金枕榴莲为试验材料,采用一体化冻干(IFD)、传统冻干(CFD)和热风干燥(AD)三种干燥方法,研究三种干燥过程中榴莲果肉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非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及变化规律,分析榴莲干品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粗脂肪等营养品质及色泽、收缩比、质构特性、微观结构等相关品质指标。本研究旨在为榴莲干燥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为榴莲干制品的生产实践提供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优化榴莲挥发性风味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确定固相微萃取时间为30 min,温度为60℃。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出新鲜及三种干燥方法中榴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有56种物质,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醛类、含硫类和烷烃类。三种干燥方法对榴莲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不同的影响。随着IFD和CFD的进行,酯类、醇类、醛类物质含量逐渐减少,含硫类物质含量在干燥前期(FD4h)表现为增加,在干燥中后期(FD8h和FD12h)逐渐降低,且显着低于新鲜样品(P<0.05);而烷烃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在冷冻干燥过程中逐渐增加。随着AD的进行,酯类、醇类、烷烃类物质含量逐渐减小,醛类、含硫类物质种类及物质含量增加,新生成了乙基甲基二硫醚、乙基乙烯硫醚等呈臭味的硫化物。三种干制品的酯类、醇类和烷烃类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IFD>CFD>AD,而醛类、含硫类物质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AD>CFD>IFD。通过电子鼻分析得出,三种干燥过程中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显着,主成成分分析(PCA)能够很好的区分开三种干燥方法及过程的不同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香气雷达图谱中风味的变化趋势和GC-MS所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是相似的。利用HPLC法测定新鲜及三种干燥中榴莲样品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在FD的预冻结阶段(真空冻结0.5h和常压冻结4h),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显着低于新鲜样品(P<0.05);而随着干燥(FD和AD)的进行,游离氨基酸总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IFD12h样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新鲜样品(P<0.05),CFD12h样品与新鲜无明显差异(P>0.05),AD9h样品显着低于新鲜样品(P<0.05)。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鲜甜味氨基酸变化差异明显,其中IFD和CFD的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新鲜和AD样品(P<0.05),且AD样品的鲜甜味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新鲜。三种干燥方法过程中可溶糖总量逐渐降低,样品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新鲜>IFD>CFD>AD,其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通过主成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认为,榴莲在IFD、CFD和AD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风味物质的变化差异主要是由于干燥技术的不同所引起的。从综合得分排名来看,IFD样品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综合品质最好。测定分析了三种干燥方法获得的榴莲干制品主要营养成分、感官指标及微观结构。IFD和CFD在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粗脂肪等营养成分保留方面显着优于AD(P<0.05),且IFD较CFD更有利于Vc的保留。AD样品为棕褐色,颜色暗淡,表现色泽不及两种FD制品鲜亮。AD样品组织微观结构破坏严重,干制品表面明显皱缩,质地过于坚硬,脆性度显着低于FD干制品。从感官评价得出,FD干制品没有新鲜榴莲、AD干制品所有的强烈的刺鼻的气味,且口感酥脆,鲜甜度与新鲜的没有明显差异。
翟乃明[3](2020)在《利用废啤酒蒸馏回收酒精进行酿造威士忌风格蒸馏酒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废啤酒,在当今提倡绿色生产,节约能源的背景下,将废啤酒进行利用,既可以减轻环境的污染,又可以增加啤酒行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以废啤酒为原料,将废啤酒离心处理后进行蒸馏实验,以甲醇、异戊醇、异丁醇、乙酸乙酯、糠醛这5种表性风味物质为指标,探究了二次蒸馏过程中加热温度、酒头去除量、酒尾去除量对蒸馏酒质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佳二次蒸馏工艺为加热温度123℃,酒头去除量6%,酒尾去除量8.2%。将废啤酒用优化的蒸馏工艺蒸馏得到蒸馏酒,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废啤酒和蒸馏酒中的风味物质,检测了16种主要的醇类、酯类和醛类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苯乙酯、正丁醛、2-甲基丁醛、己醛、异戊醛这7种风味物质在蒸馏酒中消失;2-苯乙醇、乙酸异戊酯在蒸馏酒中质量浓度减少;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乙酸乙酯、辛酸乙酯、糠醛、乙醛这7种风味物质则在蒸馏酒中质量浓度增加。将感官品评和主成分分析结合分析发现蒸馏酒的酯香味突出、香气纯净、风味持久性好且蒸馏酒与浓香型白酒有一定的相似性,可做为基酒使用。在优化蒸馏工艺得到蒸馏酒的基础上,为了使其成为一款成熟的威士忌风格蒸馏酒,将优化后的蒸馏酒稀释到酒精度45%(v/v)进行陈贮试验。试验分三组同时进行,第一组用橡木桶陈贮蒸馏酒(橡木桶容量225L);第二组添加橡木片在不锈钢发酵罐中陈贮蒸馏酒(橡木片添加量6g/L);第三组用玻璃瓶陈贮蒸馏酒,避光贮存作为对照组。陈贮周期为180天,每30天定期取样检测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陈贮时间的增长,橡木片陈贮的蒸馏酒和橡木桶陈贮的蒸馏酒的色度逐渐加深、总酚和总酸含量逐渐升高、酒精度逐渐降低、溶解氧含量逐渐降低。对照组中总酸含量有所上升,溶解氧含量略有下降,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在陈贮过程中,每30天定期取样并分析其中的风味物质,一共检测了15种物质,包括蒸馏酒中的风味物质6种,橡木中的风味物质7种,不良化合物2种。通过试验分析发现随着陈贮时间的增长,三组试验有一定的差异。在前60天陈贮中,橡木片具有一定的优势,酒液可以从橡木片中萃取更多的风味物质。添加橡木片陈贮的蒸馏酒中糠醛、5-甲基糠醛、4-乙基愈创木酚、4-乙基苯酚、顺式橡木内酯、反式橡木内酯和香草醛含量均比橡木桶陈贮的蒸馏酒含量高。在经过180天陈贮后,橡木桶蒸馏酒中香草醛、顺式橡木内酯、反式橡木内酯的含量高于添加橡木片的蒸馏酒,且橡木风味物质的增速也高于添加橡木片的蒸馏酒。结合感官品评和主成分分析得出结论:在短时间的陈贮中,橡木片具有一定的优势,酒液可以从橡木片中萃取更多的风味物质。在长时间的陈贮中,橡木桶的风味物质浸出能力更好。蒸馏酒在经过橡木桶和橡木片陈贮后,风味物质增多,缺陷性物质略有减少,口感更加稳定,风味更加协调多样。本实验同时探明了橡木桶和橡木片陈贮蒸馏酒的最佳时间,两者各有优势,根据陈贮时间的不同可以灵活的选择使用橡木片还是橡木桶,对企业生产和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作用,试验达到预期效果。
谢静[4](2020)在《老年人群膳食营养与食物适口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健康养老、安养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指出,老年人群营养状况具有特殊性,应加强监测,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指南,指导老人健康饮食,并开发营养状况评价模型工具。开展针对老年人群的特定膳食评价体系研究,对于改善老年人膳食,促进老年膳食营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上海、扬州两地养老院的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人群膳食营养调查、食物适口性评价,并通过菜肴的评价验证,探究适合中国老年人群的食物适口性评价方法。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上海和扬州两地养老院的254名老年人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饮食过程中,有3.15%的老人总是会出现咀嚼困难,1.18%的老人总是出现吞咽困难。文化程度和患病情况对老年人群的营养知识得分和营养态度得分影响较为显着(P<0.05)。不同年龄段老人在荤素选择上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性别、BMI的老人口味差异显着(P<0.05)。同时,有53.15%的老人会因为牙齿咀嚼问题避免食用某种食物。2.以“适口性”、“感官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组织老人焦点小组访谈,收集整理关于食物适口性的描述词汇54个,课题小组进行初筛,保留47个。邀请专家进行两轮Delphi法筛选,第一轮Kendall’s W=0.452,P<0.01,第二轮将描述词转化为具体问题,Kendall’s W=0.615,P<0.01,最终保留32个条目,分为6个部分,整体感受1题、咀嚼过程6题(包括咀嚼用时)、食物外观4题、食物气味3题、食物质地1 1题和食物味道7题。选择养老院出现频率较高的3种肉类菜肴和3种蔬菜类菜肴初步验证,6种菜肴的整体满意度得分差异极显着(P<0.001),在主成分分析图谱中分布于不同位置,显示每道菜的特点,表明这份食物适口性评价表对菜品具有一定可辨别性。3.选取在沸水煮制、真空低温慢煮、空气炸锅炸制、电蒸箱蒸制4种方式烹饪后的鸡肉,邀请老人进行适口性评价,空气炸锅炸制鸡肉的整体满意度得分最高为86.25分,香气得分最高为10.00分,但是咀嚼困难度却是4种烹饪方式中最大,这对应于物理指标剪切力和质构硬度值较高,而真空低温处理后较低,适口性评价中嫩度值较高。烹饪方式并没有改变鸡肉主要的脂肪酸成分: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均在20%以上。4种烹饪方式谷氨酸和丙氨酸的TAV值较大,致使其甜味和鲜味比较突出。空气炸锅炸制相对于其他3种,水分流失增加,温度较高,肌纤维密度显着增加,肌纤维直径也显着降低,致使剪切力和硬度较大。结合4种烹饪方式下鸡肉的适口性评价结果来看,物理指标测定值与评价表中条目得分有的呈极显着相关,客观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老人真实的感受,当咀嚼难度在老人可接受范围内,对食物色香味的追求较高,要充分考虑到老人不同的生理状况、生活习惯对食物品质要求的影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才能对老人饮食做出更加全面的指导。根据老人KAP的调查结果,要加强国家营养调控和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等营养知识宣传,比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老人的饮食习惯向营养健康方向积极引导。将《食物适口性评价表》运用到更多菜品评价中,进一步验证和调整,提高它的可行性价值,为老人提供到位的服务,帮助养老机构和家庭了解老人饮食需求。
由美千惠[5](2020)在《黄瓜种质资源风味品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果蔬的风味品质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要点,通过感官品尝来选择出更符合人们口味的品种。本试验通过感官评价对黄瓜种质资源进行筛选,选择出食味性好的品种,并对感官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配合力和遗传力等研究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与风味品质有密切联系的指标,从而为育种研究者提供基础依据。本试验所用到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种,均由东北农业大学黄瓜课题组提供,一种用于感官品尝评分,感官评分指标有清香味、涩味、苦味、脆度、甜味、果皮色、果肉色和果实形状,另一种用于果实中风味指标提取测定,如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水分、硬度和光泽度。以及运用同亲回归法对感官指标和生理指标的配合力和遗传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感官评定,筛选出食味性好的品种有F19-01、D0432-3-4-1、C12-30、C17-20、M09-2,食味性差的品种为D1158-2、C16-143、C12-148、D0406-15、D0407、D1152、俄白07、D0427-2-2、D0630-1。食味性优劣(好坏)存在生态型间的差异,食味性较好的生态类型是欧洲鲜食型,食味性较差的生态类型是腌渍型。(2)根据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与食味性相关的指标有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果实的清香味、甜味、涩味和苦味。(3)初步确立了口感食味性品质评价划分标准为:清香味≧5、涩味≦3、苦味≦1、甜味≧3、脆度≧7。可溶性糖含量≧13.44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0%,有机酸含量≧0.53%,此为生理指标风味评定的标准线。黄瓜种质资源感官风味尚佳的品种需要达到的指标除了果实的感官品质,还有生理指标达标。(4)一般配合力较大的杂交组合为D0432-3-4-1×B1106-1,特殊配合力较大的组合有D0432-3-4-1×B1106-1、D1158♀-2×B1106-1、D1101-2×B1106-1、JZ6-1-3×B1106-1、B1106-1×W5-34-1。B1106-1×D0432-3-4-1、D0432-3-4-1×B1106-1、D1158♀-2×B1106-1在感官指标和生理指标中的配合力均较高,能够选育出风味品质好的品种。甜味、可溶性糖、有机酸的狭义遗传力超过50%,说明这些性状通过双亲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较大;而涩味和苦味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相差较大,说明此类性状受非加性效应及环境影响较大,选育品种时,尽量在早代进行。(5)F19-01和F19-01(反)表现出偏母体效应的指标有:有机酸、VC、硬度、清香味、甜味、涩味、脆度和果实形状。
相峰[6](2020)在《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产品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生物活性成分丰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分布广泛,种质资源丰富。蒲公英黄酮、多酚及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提高免疫力、广谱抑菌等保健作用,是医药、食品等优质安全的功能性添加剂。本文以新疆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为主要原料,首先研究了蒲公英活性成分黄酮、多酚及多糖的同步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Box-Benhnken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然后通过与菊花汁进行复合,对其工艺配方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蒲公英口服含片的配方进行研究,为蒲公英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并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蒲公英黄酮、多酚及多糖同步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40 g/mL,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65℃,蒲公英目标产物提取率为21.95%。此外,目标产物中黄酮的提取率为5.62%,多酚提取率为3.44%,多糖提取率为12.89%。通过同步提取工艺的优化,黄酮、多酚及多糖总的提取率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蒲公英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汁80%、菊花汁20%、白砂糖4%、柠檬酸0.02%、蜂蜜2%。复合饮料色泽为淡黄色、组织均匀、清澈透明、酸甜可口。香气上具有蒲公英和菊花特有的香气且无异味。对蒲公英菊花复合饮料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得可溶性固形物为9.30%、pH为4.82、总酸为0.10%、总糖为12.83%、蛋白质、总黄酮及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0.08 mg/mL、0.69 mg/mL、0.35 mg/mL,产品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现行标准。3、蒲公英含片的最佳配方为:蒲公英浸膏21.74%,糊精43.47%,淀粉浆17.39%,蔗糖17.39%,柠檬酸0.87%,硬脂酸镁0.65%。然后对蒲公英含片进行品质评价,其平均硬度为34 N,平均片重为0.5521 g且片重差异均在5%之内,形态完整、表面光滑、组织细腻、无破碎裂片,在口中缓慢含化、容易裂片,酸甜适中、味道纯正,无粉粒感,有蒲公英浸膏原有色泽并且色泽均匀。
刘倩[7](2020)在《毛霉蛋白酶水解制备大豆鲜味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鲜味肽来源广泛,是一类本身具有鲜味,同时也可与其它呈味物质协同增效,赋予食品细腻丰富滋味的小分子肽类,通常分子量在1000 Da以下。其呈味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同时兼具营养价值和特殊生理功能。因此,如何提纯鲜味肽并进一步探索其结构组成,对开发新型调味品,推进我国调味品的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毛霉蛋白酶水解制备大豆鲜味肽,首先探索了不同酶解条件与蛋白和糖类等呈味基础物质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最佳酶解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构建响应预测模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4.3℃,酶解时间92.5 h,料液比1:2.2(g/g),不调pH,并预测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达5.637%,验证实验得到水解度为5.62%,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响应面试验设计合理可靠。采用浓度为40%、60%和80%乙醇对酶解液进行分级沉淀得到4个组分(E1、E2、E3和E4),E2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中鲜味氨基酸占比最高,E3鲜味最佳,存在于肽段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水解与游离氨基酸中均有较高比例的甜味氨基酸。E3游离氨基酸的TAV值构成与鲜甜鸡汤类似,除鲜味氨基酸外,组氨酸的TAV值最大。上清液E4苦味最强。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酶解充分,4个组分小于1000 Da肽段含量均超过90%,且含有大量180~500 Da的肽段,其中E3组分中500~1000 Da肽段含量最高。大多数鲜味肽可在浓度为60%~80%的乙醇溶液中沉淀下来。将E3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温度120℃加热30 min条件下美拉德产物积累最多。与稀释酱油复配时,由E3直接加水配制得到的原液R1提高鲜味的同时也增加苦味,外加葡萄糖后120℃加热30 min所得的R3能一定程度减少苦味且增鲜效果最好。采用G-15葡聚糖凝胶层析对E3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有效组分g-1、g-2和g-3。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g-1、g-2和g-3滋味基调是类似味精的鲜味,保留时间最短的g-1鲜味效果最好。综合水解与游离氨基酸的数据可知,g-1与g-2均有大量的鲜味、甜味和亲水性氨基酸存在于肽段中。g-3组分的鲜味氨基酸大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且有大量苦味和疏水性氨基酸存在于肽段中。醇沉分离之后,葡聚糖凝胶层析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鲜味肽富集方法。采用UHPLC-MS/MS技术对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后鲜味最突出的g-1进行分离和序列鉴定,共检测出6种鲜味肽段,分子量分别为452.2、488.2、490.2、544.3、556.3和 570.3 Da,氨基酸序列分别是 PEHA(Pro-Glu-His-Ala)、EDLL(Glu-Asp-Leu-Leu)、DMEP(Asp-Met-Glu-Pro)、DRGVV(Asp-Arg-Gly-Val-Val)、DYFL(Asp-Tyr-Phe-Leu)和 GELPR(Gly-Glu-Leu-Pro-Arg)。
周莹[8](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隋明,李俊儒,张凤英,吴霞,谢慧蓉,杨晨[9](2020)在《接种乳酸菌制作发酵型甘蓝泡菜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以甘蓝为主要原料制作泡菜,通过向基质中接入乳酸菌发酵泡菜,以感官评分、总酸、pH和亚硝酸盐含量为指标,考察了影响接种乳酸菌发酵甘蓝泡菜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乳酸菌接种发酵型甘蓝泡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快速生长并产生乳酸,降低了泡菜发酵基质的pH值,泡菜基质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游离氨基酸,钙离子结合成无机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黎氏全[10](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二、什么温度的食品味道最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温度的食品味道最好(论文提纲范文)
(1)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工艺优化与品质改良及贮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与危害 |
1.2.1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作用 |
1.2.2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危害 |
1.3 亚硝酸盐替代物研究进展 |
1.3.1 抗氧化作用替代物 |
1.3.2 发色作用替代物 |
1.3.3 风味替代物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低硝西式熏煮火腿配方优化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基本配方 |
2.2.2 工艺流程 |
2.2.3 配方单因素试验设计 |
2.2.4 配方正交优化试验设计 |
2.2.5 指标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食盐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2 复合磷酸盐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3 马铃薯淀粉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4 大豆蛋白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5 卡拉胶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6 TG酶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7 白砂糖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8 味精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2.3.9 配方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工艺优化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基本配方 |
3.2.2 工艺流程 |
3.2.3 工艺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4 响应面工艺优化试验设计 |
3.2.5 指标测定方法 |
3.2.6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蒸煮温度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3.3.2 蒸煮时间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3.3.3 烟熏时间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3.3.4 烟熏温度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3.3.5 滚揉时间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3.3.6 滚揉真空度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3.3.7 响应面工艺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亚硝酸盐对西式熏煮火腿腌制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基本配方 |
4.2.2 工艺流程 |
4.2.3 试验设计 |
4.2.4 指标测定方法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亚硝酸盐对腌肉品质的影响 |
4.3.2 亚硝酸盐对西式熏煮火腿品质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品质改良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基本配方 |
5.2.2 工艺流程 |
5.2.3 样品处理 |
5.2.4 抗氧化改良物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5.2.5 发色改良物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5.2.6 风味改良物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5.2.7 品质改良正交优化试验设计 |
5.2.8 指标测定方法 |
5.2.9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抗氧化改良物对西式熏煮火腿亚硝酸盐残留量的影响 |
5.3.2 抗氧化改良物对西式熏煮火腿色泽的影响 |
5.3.3 抗氧化改良物对西式熏煮火腿pH值的影响 |
5.3.4 抗氧化改良物对西式熏煮火腿TBARS值的影响 |
5.3.5 抗氧化改良物对西式熏煮火腿感官品质的影响 |
5.3.6 西式熏煮火腿抗氧化改良物的对比 |
5.3.7 番茄粉对西式熏煮火腿色泽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
5.3.8 红甜菜粉对西式熏煮火腿色泽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
5.3.9 火龙果粉对西式熏煮火腿色泽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
5.3.10 西式熏煮火腿发色改良物的对比 |
5.3.11 风味改良物对西式熏煮火腿感官品质的影响 |
5.3.12 品质改良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特性研究 |
6.1 材料与设备 |
6.2 试验方法 |
6.2.1 样品的制备 |
6.2.2 指标测定方法 |
6.2.3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中pH的变化 |
6.3.2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中色泽的变化 |
6.3.3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中TBARS值的变化 |
6.3.4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中质构的变化 |
6.3.5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中菌落总数的变化 |
6.3.6 改良低硝西式熏煮火腿贮藏中感官品质的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干燥方法对榴莲风味物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榴莲概述 |
1.1.1 榴莲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榴莲的品种及分布 |
1.1.3 榴莲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
1.1.4 榴莲的加工利用现状 |
1.2 食品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2.1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热风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2.3 榴莲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3 榴莲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
1.3.1 榴莲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1.3.2 榴莲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
1.3.3 干燥方法对榴莲风味变化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种干燥方法对榴莲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干燥及取样方法 |
2.2.2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3 风味物质萃取条件 |
2.2.4 色谱质谱条件 |
2.2.5 定性定量分析 |
2.2.6 电子鼻综合气味分析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榴莲样品的水分含量 |
2.3.2 固相微萃取时间温度条件确定 |
2.3.3 三种干燥方法过程中榴莲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
2.3.4 不同干燥方法对榴莲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
2.3.5 三种干燥方法过程中含量前六位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
2.3.6 三种干燥方法过程中榴莲挥发性风味的电子鼻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种干燥方法对榴莲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干燥及取样方法 |
3.2.2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3.2.3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3.2.4 滋味活性值(TAV)的计算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干燥方法过程中榴莲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分析 |
3.3.2 三种干燥方法过程中榴莲可溶性糖含量及呈味分析 |
3.3.3 榴莲的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糖的多元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种干燥榴莲制品的综合品质及感官评价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2.2 粗脂肪的测定 |
4.2.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4.2.4 色泽的测定 |
4.2.5 收缩比的测定 |
4.2.6 质构特性的测定 |
4.2.7 微观结构的观察 |
4.2.8 感官评价 |
4.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可溶性蛋白 |
4.3.2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粗脂肪 |
4.3.3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维生素C |
4.3.4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色泽 |
4.3.5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收缩比 |
4.3.6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质构特性 |
4.3.7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微观结构 |
4.3.8 三种干燥榴莲样品的感官品质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利用废啤酒蒸馏回收酒精进行酿造威士忌风格蒸馏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啤酒和精酿啤酒简介 |
1.2 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 |
1.3 威士忌的简介及历史背景 |
1.4 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
1.5 啤酒和威士忌的关系 |
1.6 废啤酒及啤酒副产物的应用 |
1.7 橡木桶和橡木制品简介 |
1.7.1 橡木桶陈贮威士忌的历史 |
1.7.2 橡木桶对威士忌品质的影响 |
1.7.3 橡木制品简介 |
1.8 蒸馏技术 |
1.9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废啤酒的处理以及蒸馏实验的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 |
2.3.2 蒸馏器的选择以及蒸馏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
2.3.3 废啤酒二次蒸馏的优化试验 |
2.3.4 响应面法试验设计 |
2.3.5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
2.3.6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2.3.7 感官品评 |
2.4 试验结果讨论 |
2.4.1 二次蒸馏单因素试验 |
2.4.2 响应面法优化二次蒸馏工艺结果与讨论 |
2.4.3 废啤酒蒸馏后酒精度及理化性质的变化 |
2.4.4 废啤酒蒸馏后风味物质的变化 |
2.4.5 感官分析 |
2.4.6 主成分分析 |
2.5 本章结论 |
第3章 蒸馏酒陈贮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蒸馏酒最佳陈贮酒精度的确定 |
3.3.2 蒸馏酒陈贮试验的设计 |
3.3.3 橡木桶陈贮条件 |
3.3.4 橡木片的添加量及陈贮条件 |
3.3.5 对照组的陈贮条件 |
3.3.6 理化指标的检测 |
3.3.7 风味物质的检测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酒精度蒸馏酒对橡木片浸出效果的影响 |
3.4.2 陈贮时间对蒸馏酒酒精度的影响 |
3.4.3 陈贮时间对蒸馏酒总酸的影响 |
3.4.4 陈贮时间对蒸馏酒色度的影响 |
3.4.5 陈贮时间对蒸馏酒总酚的影响 |
3.4.6 陈贮时间对蒸馏酒溶解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蒸馏酒陈贮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橡木桶的陈贮试验 |
4.3.2 橡木片的陈贮试验 |
4.3.3 对照组的陈贮试验 |
4.3.4 风味物质的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橡木桶陈贮蒸馏酒风味物质分析 |
4.4.2 添加橡木片陈贮蒸馏酒风味物质分析 |
4.4.3 对照组蒸馏酒风味物质分析 |
4.4.4 蒸馏酒风味物质的分析 |
4.4.5 不良物质的分析 |
4.4.6 橡木风味物质分析 |
4.4.7 主成分分析 |
4.4.8 感官品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老年人群膳食营养与食物适口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老年人群膳食营养调查研究现状 |
1.3 食物适口性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老年人群膳食营养调查分析 |
2.1 引言 |
2.2 调查对象 |
2.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3.1 KAP调查表的制定 |
2.3.2 调查内容 |
2.3.3 调查方法 |
2.3.4 质量控制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基本信息 |
2.4.2 老人饮食营养知识 |
2.4.3 老人饮食营养态度 |
2.4.4 老人饮食营养行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老人食物适口性评价表的编制 |
3.1 引言 |
3.2 适口性评价表条目池的构建 |
3.2.1 文献检索法 |
3.2.2 参照国家标准 |
3.2.3 焦点小组访谈法 |
3.2.4 标尺的确定 |
3.2.5 统计分析 |
3.3 适口性评价表条目池的筛选 |
3.3.1 条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2 课题小组筛选 |
3.3.3 Delphi法筛选条目 |
3.4 食物适口性评价表初稿的验证 |
3.4.1 参与对象选择 |
3.4.2 菜品选择 |
3.4.3 验证流程 |
3.4.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适口性评价表条目池构建结果 |
3.5.2 适口性评价表条目池筛选结果 |
3.5.3 食物适口性评价表初稿验证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人食物适口性评价表的应用—以鸡肉为例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试验设计 |
4.2.5 指标试验方法 |
4.2.6 鸡肉适口性评价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烹饪时长下鸡肉的品质变化 |
4.3.2 鸡肉在不同烹饪工艺下的品质变化 |
4.3.3 鸡肉在不同烹饪工艺下老人适口性评价结果 |
4.3.4 鸡肉的品质测定结果与老人适口性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黄瓜种质资源风味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蔬菜品质研究进展 |
1.1.1 蔬菜风味品质定义 |
1.1.2 蔬菜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
1.1.3 影响蔬菜品质的因素 |
1.1.4 感官品质评价 |
1.2 黄瓜品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
1.2.1 商品品质性状遗传 |
1.2.2 营养品质性状遗传 |
1.2.3 风味品质性状遗传 |
1.2.4 配合力分析 |
1.2.5 遗传力分析 |
1.3 黄瓜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
1.3.1 芳香物质 |
1.3.2 风味酶 |
1.3.3 脂肪酸 |
1.3.4 非挥发性物质 |
1.4 黄瓜风味品质鉴定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感官评价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2.1.1 种质资源材料 |
2.1.2 感官评价指标 |
2.1.3 感官评定方法 |
2.1.4 风味物质的提取及测定 |
2.2 配合力分析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杂交设计 |
2.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瓜种质资源感官品质鉴定 |
3.2 配合力分析 |
3.2.1 主成分分析 |
3.2.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3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4 特殊配合力分析 |
3.3 遗传力分析 |
3.3.1 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析 |
3.4 感官评定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
3.4.1 感官评定分析 |
3.4.2 食味性(好吃)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3 食味性(好吃)与感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感官评价 |
4.2 配合力 |
4.3 遗传力 |
4.4 母体效应 |
4.5 主成分分析 |
4.6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表附录 |
附录 B 图附录 |
(6)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蒲公英简介 |
1.1.1 蒲公英概述 |
1.1.2 蒲公英营养价值研究 |
1.1.3 蒲公英化学成分研究 |
1.1.4 蒲公英生物活性研究 |
1.1.5 蒲公英开发现状 |
1.2 饮料简介 |
1.2.1 饮料概述 |
1.2.2 饮料研究现状 |
1.3 含片简介 |
1.3.1 含片概述 |
1.3.2 含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蒲公英黄酮、多酚及多糖同步提取工艺优化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蒲公英提取工艺流程 |
2.2.3单因素实验 |
2.2.4响应面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单因素实验 |
2.3.3 响应面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蒲公英复合饮料配方的研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工艺流程 |
3.2.2 制备浓缩液 |
3.2.3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2.4 感官评价 |
3.2.5 正交实验设计 |
3.2.6 产品质量指标 |
3.2.7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蒲公英菊花复合饮料配方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2 蒲公英菊花复合饮料配方优化 |
3.3.3 蒲公英菊花复合饮料质量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蒲公英含片配方的研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蒲公英含片生产工艺流程 |
4.2.2 含片配方单因素实验 |
4.2.3 含片配方正交优化实验 |
4.2.4 含片的品质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填充剂的选择与添加量 |
4.3.2 黏合剂的选择与添加量 |
4.3.3 矫味剂添加量的确定 |
4.3.4 润湿剂种类的选择 |
4.3.5 润滑剂的选择与添加量 |
4.3.6 正交优化实验 |
4.3.7 含片的品质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毛霉蛋白酶水解制备大豆鲜味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豆肽的生产方法 |
1.2.1 化学水解法 |
1.2.2 酶水解法 |
1.2.3 微生物发酵法 |
1.3 大豆资源概述 |
1.4 毛霉的选用 |
1.5 鲜味肽 |
1.5.1 鲜味剂概述 |
1.5.2 鲜味肽研究进展 |
1.5.3 鲜味肽的分离纯化 |
1.5.4 鲜味肽的结构鉴定 |
1.6 本课题研究的立论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论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毛霉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1 毛霉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工艺流程 |
2.3.2 水解度测定 |
2.3.3 蛋白回收率测定 |
2.3.4 肽氮含量测定 |
2.3.5 总糖含量测定 |
2.3.6 酶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2.3.7 响应面分析实验 |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4.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2.4.3 验证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豆鲜味肽的醇沉分离及呈味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乙醇沉淀分级分离处理 |
3.3.2 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 |
3.3.3 蛋白含量测定 |
3.3.4 总糖含量测定 |
3.3.5 肽分子量分布测定 |
3.3.6 氨基酸组成测定 |
3.3.7 醇沉分级组分游离氨基酸的TAV值分析 |
3.3.8 醇沉分级组分的感官评价方法 |
3.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醇沉分级各组分的蛋白、氨基酸态氮及总糖含量情况 |
3.4.2 醇沉分级各组分的肽分子量分布情况 |
3.4.3 醇沉分级各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3.4.4 醇沉分级各组分的感官评价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豆鲜味肽的增鲜、分离纯化与鉴定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热处理 |
4.3.2 美拉德反应中期与末期产物测定 |
4.3.3 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纯化 |
4.3.4 氨基酸组成测定 |
4.3.5 葡聚糖凝胶层析各组分游离氨基酸的TAV值分析 |
4.3.6 UHPLC-MS/MS鉴定大豆鲜味肽 |
4.3.7 感官评价方法 |
4.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热处理对大豆鲜味肽美拉德产物的影响 |
4.4.2 大豆鲜味肽与酱油复配的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4.4.3 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纯化结果分析 |
4.4.4 氨基酸组成结果分析 |
4.4.5 葡聚糖凝胶层析各组分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4.4.6 大豆鲜味肽的氨基酸序列鉴定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接种乳酸菌制作发酵型甘蓝泡菜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材料 |
1.2 接种泡菜发酵工艺 |
2 试验方法 |
2.1 亚硝酸钠测定方法 |
2.2 总酸含量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自然发酵与接种乳酸菌发酵的前期时间比较 |
3.2 不同菌株配比对泡菜发酵的影响 |
3.3 接种量对泡菜接种和发酵的影响 |
3.4 温度对泡菜发酵的影响 |
3.5 蔗糖添加是泡菜发酵的影响 |
3.6 盐添加量对泡菜发酵的影响 |
3.7 接种量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8 温度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9 不同菌株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4 结论 |
(10)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 |
1.3.1 味与味觉 |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
1.4 理论依据 |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
2.4.1 认知因素 |
2.4.2 语言因素 |
2.4.3 文化因素 |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
3.4.1 认知因素 |
3.4.2 语言因素 |
3.4.3 文化因素 |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
4.4.1 认知因素 |
4.4.2 语言因素 |
4.4.3 文化因素 |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
5.4.1 认知因素 |
5.4.2 语言因素 |
5.4.3 文化因素 |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1.1 重叠式 |
7.1.2 附加式 |
7.1.3 复合式 |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
7.2.1 重叠式 |
7.2.2 附加式 |
7.2.3 复合式 |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
7.3.1 重叠式对比 |
7.3.2 附加式对比 |
7.3.3 复合式对比 |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
8.4 总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
9.2 研究反思 |
9.2.1 创新之处 |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四、什么温度的食品味道最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硝西式熏煮火腿工艺优化与品质改良及贮藏特性研究[D]. 李宗豪. 吉林大学, 2021
- [2]干燥方法对榴莲风味物质的影响[D]. 王前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利用废啤酒蒸馏回收酒精进行酿造威士忌风格蒸馏酒的研究[D]. 翟乃明.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4]老年人群膳食营养与食物适口性评价研究[D]. 谢静. 扬州大学, 2020(04)
- [5]黄瓜种质资源风味品质评价[D]. 由美千惠.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蒲公英有效成分的提取及产品开发[D]. 相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毛霉蛋白酶水解制备大豆鲜味肽的研究[D]. 刘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9]接种乳酸菌制作发酵型甘蓝泡菜过程的研究[J]. 隋明,李俊儒,张凤英,吴霞,谢慧蓉,杨晨. 中国调味品, 2020(05)
- [10]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