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浩[1](2020)在《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广大从业人员对于工作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阶段我国生产企业的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近年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经济损失惨重,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怎样减少或杜绝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本质目标是对于生产过程中风险的管理,即发现风险并控制风险。本篇文章旨在识别并评价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源,然后对评价出的重要风险源构建事故树模型进行风险分析,求出导致顶上事故事件发生的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以此提出防止顶上事件事故发生的最经济可行的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本文以笔者所工作的S公司为例,通过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编制作业活动表,采用LEC法对S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作业活动进行风险辨识、评价。在风险辨识、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作业风险性最大的事件“LNG泄漏爆炸”作为顶上事故事件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事故树风险分析模型,求出“LNG泄漏爆炸”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最后,根据事故树模型风险分析的结果,对S公司现阶段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改善建议。同时也期望本篇论文能为同行业安全工作者在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时提供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借鉴。本研究立足实际,通过对顶上事件进行事故树分析,提出防止顶上事件发生最经济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为笔者今后的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另外,本文所构建的事故树风险分析模型也希望能为其他安全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于敏[2](2020)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市政设施占地面积严重,出现了很多“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的现象,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尤为重要。综合管廊内部容纳有供水、供电、燃气管道等多条市政输送管线,但是综合管廊内管线数多,布置密度高,各管线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任意一条管线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管线的故障进而导致整个综合管廊系统的瘫痪,存在火灾、爆炸、水灾等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对于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性研究是我国在接下来的管廊建设过程中面临也是需要得到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管廊附属设施工程系统(简称附属系统)的建设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附属系统的子系统进行结构梳理,并利用事故树方法对各个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源进行辨识、归类整理,最终建立七个附属系统的事故树模型。利用布尔代数法对各个系统进行初步的最小割集定性计算确定相应系统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在建立的事故树模型基础上,应用事故树模型向贝叶斯网络模型映射的方法分别得到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同时提出了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数的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动态安全评价方法。最后以海口市综合管廊为例,将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算法与贝叶斯网络的结合进行实际应用分析。将计算得到的通风系统23个,排水系统14个基本事件可能发生的模糊概率作为先验概率,输入到贝叶斯网络进行概率更新预测两个系统的失效概率,根据新的数据的输入进行概率计算、系统安全性分析。揭示通风系统安全的基本事件是防火区间长度、通风次数和报警间距,排水系统安全的基本事件是截止阀、潜污泵的故障,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胡景武[3](2020)在《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及其在典型石化企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由于石化企业的生产原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多为易燃易爆物质,一旦生产过程存在违章操作、设备故障、工艺缺陷等,会造成易燃易爆物质不可控制,导致发生泄漏、燃爆等重大恶性事故。不仅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也会诱发次生灾害,威及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如何更好的预防事故,分析事故已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将事故树、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安全检查表、“火灾爆炸风险指数评价法”和事故预测法引入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及管理工作中。论述了蝴蝶结模型的事故分析方法,梳理构建了该方法在石化企业应用的数据信息结构、事故类型结构等。利用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不仅可以对特定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而且有助于提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安全检查表、火灾爆炸风险指数评价法可以对蝴蝶结模型提出的安全屏障进行论证,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应用研究事故预测方法,对近年的液化气事故进行整理研究,查找发生的规律,对未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文中给出了蝴蝶结模型和以上评价预测方法在抚顺石化液化气充装车间等典型企业的安全分析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液化气储罐泄漏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可以从设备陈旧、液化气罐超压、气体逸散、液化气罐附件泄漏、液化气罐撕裂五种可能引起泄露的因素出发设置多种安全屏障。根据事故发展过程,可通过倒罐、紧急切断阀、消防系统、防火堤、可燃气体报警器、应急与救援等应急程序,尽可能降低事故造成的影响;液化气管道泄漏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可以从管道老化、管道不达标、操作失误和管道破损四种可能引起泄露的因素出发设置多种安全屏障。可以利用倒罐、紧急切断、消防系统与人员防护等紧急措施,尽可能最小化事故产生的后果;用电事故蝴蝶结模型可以从触电伤害和电气故障两种可能引起用电事故为出发点设置多重安全预防屏障。可以利用监控系统、及时断电、灭火系统、安全防护等紧急措施,尽可能最小化事故产生的后果;机械伤害蝴蝶结模型、高处坠落蝴蝶结模型可以从人的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管理缺失设置安全屏障。根据事故发展过程,可以使用各种安全措施和保护装置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后果;车辆伤害蝴蝶结模型以车辆失控和车辆与人接触为出发点设置多重安全屏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工作进行验证,并实地证明了相关工作的效果显着。在事故发生前,对未发生的事故进行定量预测,不仅有助于生产企业提前做好事故的预警,还能尽可能的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文章使用灰色马尔科夫事故预测理论对未发生事故进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的误差值小于8.47%,并采用取对法进一步修正模型,将相对误差缩小到3.39%。涉及到单个工厂,数据较少,可结合全国发生的事故起数,对企业的事故发生建立预警模式。当全国事故起数小于100起,按照正常管理运营。当全国事故起数大于等于100起,按照管理措施升级实施预警模式。在工作时进行分级管理,能够减小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余超[4](2019)在《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的改装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如今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内河船舶开始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船舶动力能源,拉动了与此相配套的船用LNG储罐需求。众所周知船用LNG储罐设计、安装复杂,必须对储罐的安装应力以及船舶使用LNG作为燃料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针对这一研究方向和目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1)分析柴油燃料船对大气的污染,列举使用LNG作为船舶燃料的优势和LNG作为船舶动力燃料的探索;(2)基于双燃料动力船舶系统工作原理,对双燃料动力机舱形式进行了分析,列举出不同类型机舱形式所适用的船舶类型;(3)简要介绍了船用LNG储罐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分析了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原理,通过建立储罐的鞍座、内外罐体、连接件有限元模型,对储罐支撑结构在四种典型工况下各部位的受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基于初步分析结果,通过设置加强肘板对结构进行了改进,补强后的强度计算结果表明C型LNG储罐满足船舶工况的要求;(4)通过事故树分析法对LNG燃料加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建立燃料加注火灾爆炸事故树,将事故树在Easy Draw软件下建立模型,运用软件计算出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系数;对结构重要度系数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应对LNG储罐泄露火灾风险的防控应对措施;最后还对LNG燃料加装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安全操作建议。(5)本文结尾以“万峰918”(干货船)轮改装为例,分析改装的经济性和改装对于该类型船舶布置的影响。通过论文的研究,对四种典型工况下储罐各部位的受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储罐在船上安装提供指导作用;理论上分析研究了LNG燃料加注过程中的风险,对LNG燃料加装提出了操作建议;在主机负荷、燃油替代率、天然气和柴油价格变动的情况下,分析双燃料动力船改装的经济性,为内河干货船改装成双燃料动力船提供参考作用,对于今后的改装具有重要意义。
陆祥龙,姚旭,杨荣,邹云[5](2019)在《基于事故树的高层民用住宅燃气事故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燃气作为清洁能源也被广泛使用在民用住宅中,燃气给居民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但是燃气也是一种可燃烧可爆炸的危险武器,其也拥有着特定的伤害性。应此在使用燃气时要确保其安全的性能,减少燃气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是采取事故树法对燃气的火灾爆炸进行分析,利用结构重要度对燃气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了基本事件对于燃气火灾爆炸重要度,并提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并且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董传富[6](2019)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文中指出城市燃气管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受到复杂环境和质量缺陷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事故频发。城市燃气管道多敷设于人口密集区,输送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性,因此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无法对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和实时判断,导致结果容易偏离实际。因此,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进行动态风险分析对于预防和降低管道事故,保障燃气管道安全运行非常有必要。本文结合城市燃气管道的实际状况,应用贝叶斯网络(BN)、可靠性工程理论,研究城市燃气管道运行过程中的实时风险,提出了基于BN的城市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分析方法,旨在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应急措施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对城市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统计分析,得到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原因主要有第三方破坏、腐蚀、管道缺陷、误操作及自然灾害等。利用蝴蝶结(BT)模型系统地识别出燃气管道的动静态风险因素,得到阴极保护失效(X14)、外防腐层失效(X15)、违章施工(X37)等动态风险因素和含杂质量偏高(X21)、壁厚不均匀(X25)等静态风险因素。(2)通过映射算法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风险BT模型转化成BN模型,参考燃气管道事故数据库、相关文献及专家打分法确定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利用最小割集、结构重要度、敏感度的分析结果及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结合基本事件的动静分类结果,得到违章施工(X37)、蓄意破坏(X46)等排名前15的关键动态基本事件。(3)利用贝叶斯理论结合基本事件发生次数、物理可靠性模型对基本事件失效概率进行修正,用贝叶斯理论结合事故前兆数据对安全屏障失效概率进行更新,得到动态基本事件和安全屏障的时变失效概率。利用BN的推理功能,得到城市燃气管道动态泄漏失效概率和各事故出现的动态概率。(4)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改进了城市燃气管道动态泄漏扩散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喷射火、蒸气云爆炸及火球等事故后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压力、管径、裂口面积和风速等动态因素对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压力、裂口面积及管径与事故伤害半径成曲线正比函数,而风速则成曲线反比的关系。(5)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定量风险分析模型,提出了多后果的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动态风险分析模型,并分析了风险可容许准则,得到适用城市燃气管道的风险可容许准则。最后以某城市地下燃气管道为例进行工程实例应用,分析并计算了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动态风险,验证了文章建立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与适用性。
罗兴月[7](2019)在《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聚乙烯(Polythylene,PE)燃气管道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震性能和卓越的经济性,正在逐渐替代钢管、铸铁管在燃气输送上得到普遍应用。本文运用安全工程领域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管理学领域中的现代综合评价理论,研究城市燃气PE管的风险评估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燃气运营企业的PE管网风险评估和安全运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城市PE燃气管道事故的发生难以避免,它不但涉及管线输配系统的安全,更严重影响着当地人身安全、社会环境与发展。目前针对城市PE燃气管道输配系统还缺乏系统性的风险分析、评价与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由此,合理、系统地对城市PE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估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或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后果成为我国当前越来越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燃气PE管的风险评估方法,创造性地建立燃气PE管的半定量风险评价体系。根据埋地PE管道自身特点,将风险管理理论和现代综合评价理论相结合,确定指标体系,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将划分的每个评估单元按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打分,得到管道危险程度的风险排序。本文介绍了 PE管道的特性和管网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城市燃气管网事故的统计分析,总结PE燃气管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找出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安全工程学领域中的风险管理理论,选用事故树分析法、专家评议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和管道指数评分法建立评估事故发生可能性的指标体系;分析比对管理学领域中的现代综合评价理论中五种常用的现代综合评价方法,确定选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对管道事故发生的后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事故后够严重程度的各项指标。最终,建立完整的PE燃气管道的半定量风险评价体系。本人在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有幸参与了本溪辽油新时代燃气有限公司部分PE管的风险评估,在项目中对本模型进行应用,从而使模型更加完善。。
崔慧[8](2019)在《油库区火灾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内油气储运发展较快,大型国家储备油库或商业储备油库先后建成,积极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油库区火灾事故具有危害大、涉及面广、后果严重的特点,一旦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应急处置,以快速消除和减少事故的扩展和造成的危害。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事实表明:事故发生后,由于应急不当而造成的伤亡人员增加、事故局势扩大、环境污染加重等的应急事故时有发生,这充分证实——在事故的事中应对和事后重建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即系统安全领域中所说的事故致因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或耦合将导致事故的再次发生。但是从目前查阅的文献来看,油库区火灾事故致因因素的研究都是着眼于初次事故致因因素的研究,对应急过程中又导致应急事故的致因因素研究还没有相关报道。因此本文从应急过程安全视角,研究油库区火灾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本文通过统计和分析1971-2018年国内外102例油库区典型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总结出21个致因因素,并对致因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方面采用了事故树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构建出了应急事故的事故树,获得了事故树的88个最小割集和9个最小径集,并构建了应急事故的8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得到了致因因素体系中的表层直接因素、中间层间接因素和底层根本因素。定量分析方面,采用了事故树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求取了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计算出中间事件的条件概率和顶事件发生概率。为更贴近实际准确地评估各致因因素的定量影响程度,采用专家打分方法对贝叶斯网络中的条件概率进行修正,建立了修正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GeNIe软件计算各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同时进行敏感度及影响力分析,找出了导致应急事故发生的最有可能途径。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致因因素权重,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出管理因素和物的因素是导致应急事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2个典型的事故案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和改进贝叶斯网络模型法对其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进行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统计出的油库区典型火灾案例以及21个致因因素构建油库区火灾事故应急信息网,便于案例的管理、查看和研究成果的展示,使研究结果更加客观规范,后续的研究更加便捷。研究结果对揭示油库区火灾应急过程事故演变机理,保障油库区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指导意义。
孟梦[9](2019)在《LNG加气站风险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车用天然气技术的愈加成熟,LNG加气站的建设与运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我国的LNG加气站行业起步晚,未建立完善的LNG加气站风险分析与评价体系。本文根据LNG加气站的运行现状,对LNG加气站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研分析了LNG加气站相关的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结合国内外LNG相关事故案例,采用案例法和事故树分析法对LNG加气站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LNG储罐泄漏事故树,得到了52个最小割集;建立工艺管道泄漏事故树,得到了90个最小割集;建立LNG槽车泄漏事故树,得到了26个最小割集。分析导致事故树顶事件发生的原因与途径,提出相应的预防改进措施。(2)运用FLACS软件,模拟分析了加气站LNG储罐区在不同风速、泄漏孔径和围堰高度下的泄漏事故。观察模拟结果发现:(1)液池在围堰内的扩展主要受泄漏孔径大小的影响,泄漏孔径越大,液池在围堰内扩展的越快,厚度越深;(2)液池的蒸发速率主要取决于液池面积的大小;(3)风速越大,蒸气云扩散的面积越小,气云浓度越低,蒸气云在下风向的扩散距离随着风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风速在5m/s以上时,蒸气云扩散效果更好;(4)泄漏孔径越大,1/2LEL气云扩散的距离越远,发生泄漏时,应确认泄漏孔径大小,在给出的安全距离内禁止出现各种点火源,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5)围堰高度越高,蒸气云覆盖的面积越小,围堰外气云浓度越小,蒸气云向下风向扩散的距离越小,本文综合考虑建议LNG加气站内围堰的高度设置在2~3m之间。(3)分析了LNG储罐持续泄漏可能会引起的事故后果形式,构建了LNG加气站储罐区围堰内发生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事故场景。研究了池火灾场景下的火焰高度、火焰温度以及LNG加气站内的热辐射通量值,划分该事故场景下的一度烧伤半径50 m、二度烧伤半径28 m和死亡半径18.5 m;研究蒸气云爆炸下的火焰变化以及LNG加气站内的冲击波超压,评估了池火灾和蒸气云爆炸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计算LNG加气站的个人风险值在10-7~10-6范围内,与风险可接受标准进行比较发现风险处于可接受区。
吴汶昊[10](2018)在《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与管理》文中指出天然气作为现代化建设以及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具有燃烧清洁和使用便利的优点。本文针对城市燃气管道的特点,对燃气管道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价,分别从燃气管道失效故障树建立、失效的后果分析、风险等级划分三个方面对燃气管道进行半定量的风险评价。初步形成一套进行城市燃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本文针对城市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风险评价基本原理,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建立了城市燃气管道故障树,并确定了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通过对事故树结构重要度的分析,得出导致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破坏、腐蚀、误操作和附属设备破坏的结论。(2)在管道失效后果分析方面,主要采用事件树分析法分析失效后各种后果模式的概率,运用PHAST软件模拟管道泄漏后果,可得到最严重情况下的泄漏危害范围。(3)讨论了城市地下燃气管道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借鉴指数法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事故树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城市地下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各级因素。对影响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失效的因素和失效的后果因素,按照指数评价的方法分别进行评分。(4)通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某条城市燃气管道进行风险评价,得出该管道风险等级,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改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二、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安全生产 |
二、事故隐患 |
三、危险源 |
四、风险识别 |
第二节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 |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二、事故致因理论 |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四、系统安全理论 |
第三节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影响因素 |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
三、管理方面的缺陷 |
四、不良的作业环境 |
第三章 基于事故树的风险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事故树分析法概述 |
一、事故树分析法介绍 |
二、事故树分析的程序 |
三、事故树的符号 |
第二节 事故树的建造 |
一、编制事故树的方法 |
二、编制事故树的原则 |
第三节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
一、事故树的数学描述 |
二、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 |
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 |
第四节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 |
第四章 S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研究 |
第一节 S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现状 |
一、S公司主要风险因素 |
二、S公司风险防范措施介绍 |
第二节 S公司作业活动风险识别与评价 |
一、风险识别 |
二、风险评价 |
第三节 构建事故树分析模型 |
一、编制事故树 |
二、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 |
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 |
四、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廊及其附属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安全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贝叶斯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
2.1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风险辨识与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
2.1.1 管廊附属系统风险源辨识方法选择 |
2.1.2 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
2.2 专家打分法理论基础 |
2.3 贝叶斯网络理论 |
2.3.1 概率基础 |
2.3.2 图论基础 |
2.3.3 事故树与贝叶斯网络之间的映射法则 |
2.4 本章小结 |
3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管廊附属系统风险源辨识 |
3.1.1 通风系统分析 |
3.1.2 排水系统分析 |
3.1.3 照明系统分析 |
3.1.4 消防系统分析 |
3.1.5 监控与报警系统 |
3.1.6 供电系统分析 |
3.1.7 标识系统分析 |
3.2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1 通风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2 排水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3 照明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4 消防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5 监控与报警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6 供电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7 标识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动态风险分析 |
4.1 失效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 |
4.2 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方法的提出 |
4.2.1 模糊集理论 |
4.2.2 层次分析法 |
4.2.3 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评价方法实例应用 |
5.1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概况 |
5.2 通风、排水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
5.2.1 根节点相对先验概率计算 |
5.2.2 后验概率计算及后果分析 |
5.2.3 溯源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五章层次分析法各权重计算的Matlab程序 |
附录B 第五章专家知识转化为模糊概率程序 |
附录C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软件界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及其在典型石化企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事故分析研究进展 |
2 事故树和事故预测理论 |
2.1 事故树 |
2.1.1 事故树的分析程序 |
2.1.2 分析程序图 |
2.2 事故预测理论 |
2.2.1 回归分析预测法 |
2.2.2 时间序列预测法 |
2.2.3 情景预测法 |
2.2.4 马尔科夫预测法 |
2.2.5 灰色预测法 |
2.3 小结 |
3 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 |
3.1 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分析步骤 |
3.2 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特点 |
3.3 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的一般应用领域 |
3.4 小结 |
4 抚顺石化液化气充装车间安全分析应用 |
4.1 企业概况 |
4.1.1 装置概况 |
4.1.2 工艺原理 |
4.1.3 工艺流程简述 |
4.2 评价单元和评价方法的对应关系 |
4.3 液化气罐区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分析 |
4.3.1 液化气罐泄露蝴蝶结模型 |
4.3.2 液化气管道泄漏蝴蝶结模型 |
4.3.3 用电事故蝴蝶结模型 |
4.3.4 机械伤害蝴蝶结模型 |
4.3.5 车辆伤害蝴蝶结模型 |
4.3.6 高处坠落蝴蝶结模型 |
4.4 安全检查表法对液化气车间进行定性评价 |
4.4.1 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 |
4.4.2 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
4.4.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4.5 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分析 |
4.5.1 确定物质系数 |
4.5.2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
4.5.3 一般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1 |
4.5.4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 |
4.5.5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 |
4.5.6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的计算 |
4.5.7 工艺单元危险分析 |
4.5.8 暴露面积的计算 |
4.5.9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确定 |
4.6 小结 |
5 灰色马尔科夫事故预测 |
5.1 灰色马尔科夫预测在液化气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
5.2 在抚顺石化液化气充装车间安全分析中的补充应用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
(4)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的改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2.1 我国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的现状 |
1.1.2.2 我国柴油/LNG 双燃料动力船的现状 |
1.1.3 国内外双燃料船改造细节及现状 |
1.2 LNG作为船舶动力燃料的优势分析 |
1.2.1 LNG概述 |
1.2.2 LNG的理化性质 |
1.2.3 LNG作为船舶燃料的优势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改装的总体设计 |
2.1 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系统构成及改装问题 |
2.2 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机舱设计 |
2.2.1 本质安全型机舱 |
2.2.2 增强安全型机舱 |
2.2.3 静电防护式机舱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与安装强度分析 |
3.1 船用LNG储罐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
3.1.1 船用LNG储罐的分类 |
3.1.2 船用LNG储罐结构特点 |
3.2 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 |
3.2.1 船用C型LNG储罐的使用环境及载荷特点 |
3.2.2 船用C型LNG储罐的设计 |
3.2.3 船用C型LNG储罐的技术参数 |
3.3 船用C型LNG储罐的安装强度分析 |
3.3.1 船用C型LNG储罐的有限元模型 |
3.3.2 船用C型LNG储罐计算工况的确定 |
3.3.3 船用C型LNG储罐各工况的初步分析结果 |
3.3.4 船用C型LNG储罐优化后各工况的计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NG加注过程风险分析及防控 |
4.1 LNG加注过程风险分析 |
4.1.1 事故树的构建 |
4.1.2 事故树的定量分析 |
4.2 LNG加注过程的风险防控 |
4.2.1 LNG加注的基本模式 |
4.2.2 LNG加注的防控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峰918”轮改装分析 |
5.1 “万峰918”轮改装经济性分析 |
5.2 改装对于船舶机舱布置的影响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事故树的高层民用住宅燃气事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事故树法 |
2.1 事故树分析法定义 |
2.2 事件的符号及其意义 |
2.3事故树分析程序 |
2.4 事故树的编制 |
3 案例应用分析 |
3.1 燃气火灾爆炸背景 |
3.2 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
3.3结构重要分析 |
4 预防措施 |
4.1 对人为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 |
4.2 对物的不稳地状态的预防措施 |
4.3 对周围环境的预防措施 |
5 结论 |
(6)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动态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现有风险分析技术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因素识别 |
2.1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工艺简介 |
2.2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统计分析 |
2.2.1 国外城市燃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 |
2.2.2 国内城市燃气管道泄漏事故统计分析 |
2.3 基于BT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因素分析 |
2.3.1 蝴蝶结模型 |
2.3.2 构建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风险BT模型 |
2.3.3 基于BT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风险因素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失效概率动态分析 |
3.1 BN及模型转化 |
3.2 动态更新机制 |
3.2.1 事件失效概率更新 |
3.2.2 安全屏障失效概率更新 |
3.3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动态泄漏风险BN模型 |
3.4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失效概率分析 |
3.4.1 基本事件失效概率的确定 |
3.4.2 基本事件失效概率更新和关键事件识别 |
3.4.3 基本事件失效概率改变 |
3.4.4 安全屏障失效概率更新 |
3.4.5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事故概率更新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后果动态分析 |
4.1 影响燃气管道事故后果因素动态分析 |
4.2 燃气管道泄漏模型 |
4.2.1 燃气管道稳态泄漏模型 |
4.2.2 燃气管道动态泄漏模型 |
4.3 城市燃气管道扩散模型 |
4.3.1 高斯扩散模型 |
4.3.2 动态扩散模型 |
4.4 燃气泄漏事故危险性分析 |
4.4.1 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危险范围 |
4.4.2 火灾爆炸事故的伤害范围 |
4.4.3 事故后果伤害模型 |
4.5 燃气管道事故后果影响因素动态分析 |
4.5.1 燃气管道事故影响因素的确定 |
4.5.2 压力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
4.5.3 管径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
4.5.4 裂口面积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
4.5.5 风速对管道事故后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风险动态计算及可容许准则 |
5.1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 |
5.2 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指标 |
5.3 燃气管道动态风险分析模型 |
5.3.1 个人风险分析 |
5.3.2 社会风险分析 |
5.4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可容许准则 |
5.4.1 个人风险可容许准则 |
5.4.2 社会风险可容许准则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案例分析与研究 |
6.1 实例概况 |
6.2 燃气管道泄漏动态失效概率计算 |
6.3 燃气管道泄漏失效后果动态分析 |
6.3.1 燃气泄漏率及泄漏量的计算 |
6.3.2 燃气泄漏扩散模型的计算 |
6.3.3 各事故模型的计算 |
6.4 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 |
6.4.1 个人风险分析 |
6.4.2 社会风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荣誉及奖励 |
(7)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3 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风险评估技术理论 |
2.1 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风险的特征 |
2.2 风险评估概念及方法的分类 |
2.2.1 风险评估概念 |
2.2.2 风险评估方法的分类 |
2.3 管道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
2.3.1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
2.3.2 事故树分析法 |
2.3.3 专家评议法 |
2.3.4 管道指数风险评分法 |
2.4 现代综合评价理论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2.4.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4.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4.5 灰色综合评价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3.1 城市燃气管网风险管理 |
3.1.1 城市燃气性质和分类 |
3.1.2 城市燃气管网 |
3.1.3 城市燃气管网风险 |
3.1.4 城市燃气管网风险管理 |
3.2 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管理的特征 |
3.2.1 城市燃气管道的发展 |
3.2.2 PE管事故的特性 |
3.2.3 PE管道风险管理特征 |
3.3 城市PE管道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3.3.1 安全检查表法分析法 |
3.3.2 专家评议法 |
3.3.3 事故树分析法 |
3.3.4 管道指数评分法 |
3.3.5 层次分析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4.1 PE燃气管道风险因素的辨识 |
4.1.1 风险因素辨识方法 |
4.1.2 风险因素分析 |
4.1.3 PE燃气管道风险因素 |
4.2 PE燃气管道风险因素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PE燃气管道风险指标体系分析图 |
4.2.2 层次分析权重调查表 |
4.2.3 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
4.3 风险因素现状得分的计算 |
4.3.1 第三方损害 |
4.3.2 管道质量 |
4.3.3 施工质量 |
4.3.4 管体环境 |
4.4 失效可能性指标确定 |
4.4.1. 燃气危险性分析及分值(G) |
4.4.2 泄漏分析及分值(L) |
4.4.3 人口密度分析及分值(P) |
4.4.4 失效后果指标计算 |
4.5 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评分模型及计算过程 |
4.5.1 风险评估基本模型 |
4.5.2 风险评估评分计算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
5.1 评估单元的划分原则 |
5.2 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模型应用过程 |
5.3 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油库区火灾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库区火灾事故的研究 |
1.2.2 油库区火灾应急过程的研究 |
1.2.3 致因因素的分类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分类体系的构建 |
2.1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统计分析 |
2.1.1 应急事故案例统计 |
2.1.2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的确定 |
2.2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的分类 |
2.2.1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分析 |
2.2.2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分类体系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3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定性分析 |
3.1 应急事故的事故树定性分析 |
3.1.1 事故树分析法 |
3.1.2 应急事故的事故树建立 |
3.1.3 应急事故的事故树定性分析 |
3.2 事故致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
3.2.1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
3.2.2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系统分析 |
3.2.3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建立 |
3.2.4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
3.3 案例分析 |
3.3.1 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定性分析 |
3.3.2 青岛“8.18”石油总公司第一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定量分析 |
4.1 应急事故的事故树定量分析 |
4.1.1 概率重要度分析 |
4.1.2 分析结论 |
4.2 应急事故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
4.2.1 贝叶斯网络模型介绍 |
4.2.2 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 |
4.2.3 中间事件与顶事件概率分析 |
4.2.4 修正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致因因素权重分析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致因因素权重层次分析法分析 |
4.4 案例分析 |
4.4.1 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定量分析 |
4.4.2 青岛“8.18”石油总公司第一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定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油库区火灾事故应急信息网的分析与设计 |
5.1 系统分析 |
5.1.1 应用系统分析 |
5.1.2 可行性分析 |
5.1.3 系统需求分析 |
5.1.4 业务流程分析 |
5.1.5 数据流程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系统总体设计 |
5.2.2 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5.3.2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02起油库火灾事故汇总 |
附录B 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LNG加气站风险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2 LNG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研究现状 |
1.2.3 LNG加气站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LNG加气站危险因素辨识 |
2.1 LNG加气站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 |
2.1.1 工艺流程 |
2.1.2 LNG加气站主要设备 |
2.2 LNG自身的危险性 |
2.2.1 LNG的物理特性 |
2.2.2 LNG泄漏的危害性 |
2.3 LNG相关事故统计分析 |
2.4 LNG加气站关键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2.4.1 LNG储罐泄漏的事故树分析 |
2.4.2 工艺管道泄漏的事故树分析 |
2.4.3 LNG槽车泄漏的事故树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NG储罐泄漏扩散模拟研究 |
3.1 LNG储罐的泄漏类型与泄漏参数 |
3.1.1 泄漏类型 |
3.1.2 泄漏速率计算 |
3.2 FLACS模型建立及条件设置 |
3.2.1 数值模型 |
3.2.2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3.2.3 模拟方案 |
3.3 风速对LNG储罐泄漏扩散的影响 |
3.3.1 液池扩展 |
3.3.2 LNG蒸气扩散 |
3.4 泄漏孔径对LNG储罐泄漏扩散的影响 |
3.4.1 液池扩展 |
3.4.2 LNG蒸气扩散 |
3.5 围堰高度对LNG储罐泄漏扩散的影响 |
3.5.1 液池扩展 |
3.5.2 LNG蒸气扩散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LNG储罐泄漏后果分析 |
4.1 LNG储罐泄漏事故后果类型及评价标准 |
4.1.1 LNG储罐持续泄漏事故后果类型 |
4.1.2 火灾爆炸评价标准 |
4.2 数值模型 |
4.3 LNG池火灾事故分析 |
4.3.1 构建池火场景模型 |
4.3.2 LNG池火模拟后果分析 |
4.4 蒸气云爆炸事故分析 |
4.4.1 构建蒸气云爆炸场景模型 |
4.4.2 蒸气云爆炸后果分析 |
4.5 LNG加气站定量风险评价 |
4.5.1 个人风险值计算模型 |
4.5.2 LNG泄漏后果特定事件概率 |
4.5.3 LNG加气站个人风险值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LNG加气站的个人风险值 |
致谢 |
(10)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管道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与管理方法研究 |
2.1 风险与风险管理 |
2.1.1 风险 |
2.1.2 风险管理 |
2.2 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 |
2.2.1 城市燃气管网的特点 |
2.2.2 管道风险评价基本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燃气管道危害辨识的故障树分析 |
3.1 城市燃气管道危险源的辨识 |
3.1.1 危险源的定义及分类 |
3.1.2 管道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
3.2 故障树分析方法 |
3.2.1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
3.2.2 故障树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
3.3 城市燃气管道故障树构建 |
3.3.1 城市燃气管道系统的界定 |
3.3.2 城市燃气管道失效故障树的建立 |
3.4 城市燃气管道故障树分析 |
3.4.1 最小割集分析 |
3.4.2 最小径集分析 |
3.4.3 结构重要度分析 |
3.4.4 失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燃气管道失效后果及伤害分析 |
4.1 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分析 |
4.2 城市燃气管道失效事故的后果评估 |
4.2.1 事故后果的评价指标 |
4.2.2 事故后果严重度指标分析 |
4.3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的事件树分析 |
4.3.1 泄漏概率定义和等级划分 |
4.3.2 事件树分析法概论 |
4.4 城市燃气管道泄漏后果分析 |
4.4.1 泄漏后果 |
4.4.2 伤害准则的确定 |
4.4.3 PHAST风险评价软件简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燃气管道失效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
5.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评分标准 |
5.1.1 建立原则 |
5.1.2 指数评价法 |
5.1.3 评分标准 |
5.2 第三方破坏因素 |
5.2.1 线路情况 |
5.2.2 地面活跃情况 |
5.2.3 管道埋深及地面情况 |
5.2.4 公共教育 |
5.2.5 巡线频率 |
5.2.6 报警系统 |
5.2.7 第三方破坏因素综合评估 |
5.3 腐蚀因素 |
5.3.1 土壤腐蚀性 |
5.3.2 电流干扰 |
5.3.3 防腐层 |
5.3.4 阴极保护系统 |
5.3.5 运行年限 |
5.3.6 输送介质 |
5.3.7 腐蚀因素综合评估 |
5.4 误操作及自然灾害 |
5.4.1 误操作 |
5.4.2 自然灾害 |
5.4.3 误操作及自然灾害因素综合评估 |
5.5 附属设备破坏因素 |
5.5.1 防护及警示措施 |
5.5.2 附属设备质量及安装 |
5.5.3 检查和维护 |
5.5.4 调压器因素 |
5.5.5 附属设备破坏因素综合评估 |
5.6 失效后果评价 |
5.6.1 失效后果影响范围 |
5.6.2 泄漏时间 |
5.6.3 人员伤亡 |
5.6.4 事故损失 |
5.6.5 社会影响 |
5.6.6 环境影响 |
5.6.7 失效后果影响因素综合评估 |
5.7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 |
5.8 基于风险评价体系的风险等级划分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燃气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的实例应用 |
6.1 实例概况 |
6.1.1 管道基本参数 |
6.1.2 输送介质参数 |
6.1.3 人口分布与大气稳定度 |
6.1.4 管道检测数据 |
6.1.5 管道管理及防护措施 |
6.2 失效事故后果分析 |
6.2.1 事故参数输入 |
6.2.2 燃气管道泄漏扩散危害范围 |
6.2.3 燃气管道喷射火危害范围 |
6.2.4 燃气管道闪火危害范围 |
6.3 燃气管道风险评价实例 |
6.4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管理对策 |
6.4.1 城市燃气管网系统风险管理 |
6.4.2 城市燃气管道事故防控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研究[D]. 张小浩.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4)
-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 于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蝴蝶结风险辨识模型及其在典型石化企业中的应用[D]. 胡景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4]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的改装研究[D]. 余超.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2)
- [5]基于事故树的高层民用住宅燃气事故分析[J]. 陆祥龙,姚旭,杨荣,邹云.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9)
- [6]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城市地下燃气管道泄漏动态风险分析[D]. 董传富. 重庆科技学院, 2019(10)
- [7]城市PE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D]. 罗兴月.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油库区火灾应急过程事故致因因素研究[D]. 崔慧.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9]LNG加气站风险分析与评价[D]. 孟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与管理[D]. 吴汶昊.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