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断面不对称进水的数值研究

楔形断面不对称进水的数值研究

一、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Asymmetric Water Entry of A Wedge Section(论文文献综述)

顾梦凡[1](2021)在《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闸站结合是一种将泵站和水闸有机结合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由于具备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运行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平原河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泵站和水闸单独布置不同,闸站结合工程结构紧凑,在泵站和水闸各自单独运行时,水流方向会与河床形成夹角,发生偏斜,导致工程进水流态复杂化,产生回流、漩涡、淤积、冲刷等不良现象,不但使泵站抽排效率或水闸泄流能力下降,甚至威胁到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分析进水流态、优化进水条件对于闸站结合工程各建筑物的高效稳定运行意义十分重大。峨溪河排洪新站采用闸站结合布置形式,由4台水泵机组和2孔节制闸组成。本文以此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UG建模软件和Fluent计算软件包对该工程进水流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在泵站单独运行时呈侧向进水状态,不仅在泵站前池右侧形成大尺度回流漩涡,而且在进水池内也出现漩涡,直接影响流道的进水条件,对水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为改善该工程泵站运行时的不良流态,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优化措施,包括改变导流墙长度、设置底坎和导流墩,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第一,合适的导流墙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流道进口断面的流速均匀度,但对前池内回流漩涡的改善效果有限;第二,底坎的设置对改善前池流态有一定作用,能够将前池内回流漩涡有效限制在坎前,但受来流方向影响,坎后旋滚水流左右结构不一致,底层水流存在偏折,反而降低了流道进口断面流速均匀度;第三,导流墩能有效消除前池内回流漩涡,提高流道进口断面流速均匀度,导流墩长度对整流效果影响较大,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整流效果,当在该工程前池内布置4道长度为17m的导流墩后,取得了较好的整流效果。在数值模拟基础上,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的典型计算方案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进水流态模型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高,同时,模型试验亦表明前池内设置导流墩能有效改善流态,获得满意的整流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峨溪河排洪新站的工程设计提供改进建议和改善措施,这对保证该工程高效、安全和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同类型工程,无论是闸站设计还是闸站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安晓凡[2](2020)在《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倾倒是边坡失稳的一种典型模式,其破坏机理与常见的滑动模式截然不同。伴随着国内外水利水电、露天矿、交通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岩体的倾倒变形和失稳现象被广泛揭露出来,成为制约相关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此类边坡的研究仍然缺乏深入的结论性成果,致使工程界在处理相关问题过程中存在争议和难点。本文以岩质边坡的倾倒破坏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多层弯曲倾倒,运用工程地质分析、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倾倒体的变形演化特征、力学作用机理和失稳规律。系统性研究了多层弯曲倾倒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以及关键参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已报道的较为详细的76个边坡倾倒实例,从边坡岩体几何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和失稳诱因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了边坡倾倒的变形演化规律和破坏特征;基于Goodman-Bray分类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倾倒边坡分类系统,包括基本倾倒模式、组合倾倒模式、蠕变模式、悬臂模式和顺层倾倒五个基本大类,拓宽了边坡倾倒破坏的研究范围,为倾倒边坡稳定性量化分析夯实了地质基础。(2)针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剖析了不同于块体倾倒机制的多层弯曲倾倒破坏特征,重新概化并建立了其相应的解析分析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岩体施加水平荷载的方式使边坡达到极限状态,以水平极限加速度为标准获取边坡的安全系数。以一物理模型试验为背景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倾倒体的受力特征、极限加速度和安全系数在弯折面倾角变化时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且均能反映边坡的稳定性态。(3)对比论证了离散元模拟在岩质边坡块体倾倒和多层弯曲倾倒稳定性分析中的可行性,提出了这两种倾倒边坡数值分析的要点。针对典型倾倒体模型试验的标定分析证明,离散元能取得良好的模拟效果,且能反映边坡岩体倾倒失稳的内在应力场渐进变化过程。数值试验结果显示:块体倾倒表现出显着的运动学特征,而弯曲倾倒表现出明显的叠合悬臂梁结构性特征。关键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岩体抗拉强度对多层弯曲倾倒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因此对这类边坡进行强度折减分析时,除了降低岩体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外,还需考虑折减岩体抗拉强度。(4)研究了结构面空间形态(倾角和间距)、边坡形态(坡角)和岩体强度对层状岩质边坡极限失稳模式、倾倒破坏特征和安全系数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关键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破坏面形态的影响。典型的多层弯曲倾倒折断面是由坡脚开始发育的、逐渐贯穿至后缘面的直线型,其倾角一般大于层面法线,两者夹角通常在0°~20°之间。弯折面倾角随节理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而节理粘聚力和岩体抗拉强度对其几乎没有影响;坡角越大弯折面倾角越大,岩层倾角越大弯折面倾角越小;陡坡脚的反向陡倾边坡破坏面往往是深层的,主倾倒体内还会发育出一条或多条次生破坏面。(5)以德尔西水电站左岸边坡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地质、地貌特征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监测数据。典型的反向陡倾岩体结构和特殊的岩性组成(薄层片麻岩)是该边坡发生弯曲倾倒的先决条件,而工程开挖、强降雨等外界因素触发并加剧了岩层的变形。离散元模拟结果显示:底部1493m高程以下的岩体开挖导致整个边坡发生深层弯曲倾倒失稳,破坏面呈倾角为21°的近似直线型;控制边坡底部高程的开挖高度和角度能够有效降低倾倒变形的程度。提出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模拟方式,研究了不同支护强度、加固位置和施作时机条件下锚索的受力状态和岩体的变形特征,评价了各方案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果和边坡的稳定性。针对易于发生倾倒破坏的高边坡,提供了在开挖、加固过程中的防治建议。

秦承运[3](2020)在《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电站坝肩边坡的变形破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对于水电边坡开挖前期,岩体开挖的扰动及卸荷是导致边坡失稳的普遍和重要因素,而对于已长期运行投产的水电站,边坡的变形往往由长期蠕变形成的,因此研究边坡岩体开挖以及长期蠕变下的稳定性对于边坡开挖工程设计、支护处理措施建议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调查,选择合理断面进行蠕变参数反馈研究,并对坝址区右岸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坝址区结构面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完成了坝址区结构面分级;依据坝址区岩体风化、卸荷特征,对坝址区边坡风化带、卸荷带进行了详细划分;基于坝址区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以及监测资料,提出了合理分区和定性评价,右岸坝肩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目前稳定性较好,未发生变形破坏,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Ⅱ区)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局部块状岩体有失稳的可能。(2)运用极限刚体平衡法对右岸边坡的确定性块体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得出Ⅰ区边坡所组成的确定性块体在不同工况下均为稳定;Ⅱ区边坡L304长大裂隙组成的块体6在暴雨工况及地震工况下的稳定性系数为1.048和1.022,为欠稳定状态;使用边坡块体稳定性分析软件Swedge对不同类型的局部随机块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发现右岸坝肩边坡中,大多数硬性结构面组合的随机块体基本较为稳定。(3)确定待研究断面的岩体蠕变参数范围,制定合理的训练计算方案。使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计算反演所需的训练样本,根据BP-神经网络的数据要求,完成训练样本的神经网络训练,最后将反演断面的监测数据代入神经网络进行回归计算,得到坝址区右岸边坡岩体的蠕变参数。(4)通过对坝址区右岸边坡岩体蠕变计算得出开挖边坡的蠕变特征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开挖瞬间,岩体应力快速释放,开挖面附近岩体将产生瞬间变形,变形速率较大,在蠕变曲线中该段描述为岩体的瞬时弹性应变和瞬时塑性应变;随后边坡岩体变形进入减速阶段,逐渐向变形速率稳定阶段过渡;最后,开挖边坡岩体进入稳定蠕变阶段,岩体变形速率基本保持不变。(5)使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坝址区右岸边坡进行稳定性定量评价,可以得出,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边坡为稳定状态,Ⅱ区边坡由于开挖后未进行支护,在暴雨、地震工况下虽然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局部由长大裂隙切割的块状岩体具有失稳的可能性。(6)对Ⅱ区边坡提出合理的支护措施建议,对边坡进行系统喷锚支护,限制裂隙的进一步扩展;通过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支护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支护边坡的稳定性较支护前具有显着提升,验证了Ⅱ区边坡锚索系统支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罗璟[4](2020)在《“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最大,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在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同时,还可能诱发大量的崩滑地质灾害。地震诱发的崩滑地质灾害,因其巨大的致灾力而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其危害往往超过地震本身。此外,一些大型崩滑地质灾害还可能堵塞河道,形成滑坡堰塞坝,进而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然而,迄今为止,仍然严重缺乏对滑坡堰塞坝应急除险成功案例的详尽记录和分析,更谈不上系统全面地开展应急除险方案设计、以及后续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综合整治工作。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爆发了Ms6.5级地震,由于其发震构造和破裂过程的复杂性,该地震表现出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在产生明显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同时,还诱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强震还罕见地诱发了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该滑坡启动后,受对岸斜坡的阻挡,快速堆积于对岸古滑坡堆积体上,形成了滑坡堰塞坝,堵塞了牛栏江;湖水位在堰塞湖形成后便急剧上涨,极易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的基础上,该堰塞湖的险情得以有效控制,并经多方论证,其将被改造成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确保后期工程运营的安全,堰塞坝的形态、物质组成、地质结构、以及渗流特征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灾害在带给我们惨痛教训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鲁甸地震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囊括了震源机制、地震诱发滑坡、滑坡堆积制动、堰塞坝渗透特性、险情处置和后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为众多地震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中极为珍贵的科研素材。故本文基于鲁甸地震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和具有开拓意义的堰塞湖综合治理手段,围绕着红石岩巨型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以传统的地质调查手段、与先进的三维空间影像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在精确、快捷、完整地收集基础资料的前提下,通过丰富的遥感、影像、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共轭破裂型地震地震动的强度特征及其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软弱基座型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动力启动和堆积制动机制,并有助于提升对地震滑坡堰塞坝的风险管控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理想的里德尔剪切模型,由王家坡村北NNW向Y剪切断裂和NWW向R剪切断裂可知,鲁甸地震震区主压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为近NWW-SEE向。在该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下,龙头山镇附近发生错断的N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的阶内发育了NEE向右旋走滑断裂。(2)通过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论证了鲁甸地震是由包谷垴-小河断裂中NNW向左旋走滑断裂和NEE向右旋走滑断裂共同破裂而产生的,并揭示了该地震同震滑坡的发育密度与发震断裂距离的相关性远高于与震中距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断层效应”。此外,通过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反演分析,揭示了鲁甸地震地震动强度在EW和SN向上的差异性对其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存在较大的影响。(3)结合现场岩体变形特征调查、斜坡稳定性运动学分析,构建了红石岩滑坡的地质原型,并辅以区域历史地震活动性和光学卫星影像分析,揭示了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软弱基座型反倾斜坡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红石岩斜坡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其中上覆硬岩为可溶的碳酸盐岩,是红石岩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在该地质背景下,地震前原本就相对脆弱的地质体,经历了历史上对其稳定性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是中等强度的鲁甸地震诱发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的地质内因和动力外因。(4)基于鲁甸地震发震构造及其地震动强度特征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关性最高的地震动参数,使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红石岩滑坡动力启动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下伏软弱的粉砂质泥岩发生剪切破坏,形成近圆弧形的底部滑动面,破裂面在上覆硬质灰岩中由表层往深部追踪陡倾节理面扩展的同时,由于下伏软岩的牵引作用,从软硬接触部位往斜坡浅表层扩展,表现出典型“剪切-张拉”的力学破坏特征。(5)通过连续介质模型,再现了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堆积制动过程,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含水率较低的滑体沿底部滑动面抛出,撞击干枯河床,然后呈大角度与对岸表层为松散大块石的古滑坡堆积体发生碰撞,为红石岩滑坡快速制动而堆积形成坝高95m巨型滑坡堰塞坝的主要原因。(6)基于现场勘查、震前SRTM-DEM数据、以及震后三维空间影像技术获取的高精度地形数据,提取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的几何参数,并揭示了滑坡堰塞坝内部的地质结构特征;综合考虑红石岩堰塞湖的规模、危险性以及溃决损失的严重性,将其风险等级划分为I级的极高危险亚类。(7)全面回顾了红石岩堰塞坝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基础上成功的险情处置过程;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较缓的坝坡形态特征,级配基本连续、密实度较高、渗透性较低的下部堆积体(Qdel-2),是红石岩滑坡堰塞坝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而坝体内部的古滑坡堆积体(Qdel-1)进一步确保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在险情处置过程中保持稳定;若防渗墙能有效隔断由于上下游水头差产生的坝体内部流场,则可大幅提升堰塞坝坝坡的渗流稳定性,使其满足改造成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条件。

郭佳栋[5](2019)在《基于PIV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泵站进水池流态优化》文中提出泵站进水池流态的不良分布会引起进水池内产生回流、偏流和局部旋涡,一方面会造成局部区域的泥沙沉积,另一方面会使泵的进水条件恶化,使泵的效率降低。进水池作为泵站的重要进水建筑物,优化其进水流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PIV试验对比分析了国外DK泵站设计工况下有无护坡和消涡板各截面的流态,验证了挡水板下方加装护坡和潜水泵下方加装消涡板对流态的改善作用。用PIV试验对三台泵与两台泵运行时各截面的流态进行对比分析,以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为目标函数,得出两台泵运行时水泵的进水流态得到改善;但两种工况在L型挡水板的下方都形成了小的旋涡,并且在泵吸水口下方流态分布都不对称。由于L型挡水板区域流态特别紊乱,对L型挡水板内最右侧方形孔洞上方的区域进行V3V三维流场测量,在正确标定和图像处理后,得到两台泵运行时,对应运行水泵的L型挡水板内的上部区域存在明显的旋涡。将Standard、RNG、Realizable三种k-?模型在部分截面的数值模拟结果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Standard k-?模型的计算结果在数值和变化趋势上与试验结果最为一致。依据PIV试验结果,提出了改善进水池流态的3种优化措施,并用Standard k-?模型对3种措施,13种优化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并用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得到如下结果:(1)L型挡水板距拦污池底的高度L=1400mm时,挡水板下方区域流态最好;(2)潜水泵悬空高保持原设计时,进水池底部流态分布最为均匀,进水流向也较好。(3)两台泵运行时,1#和2#水泵机组开机的方案进水池内流态最好。文章利用PIV、V3V测量技术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泵站进水池内各截面和区域的流态,并提出了有效的流态改善措施。

李卓霖[6](2019)在《近海区域浅覆土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力学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盾构法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发展。对于修建在近海区域的隧道,由于水域环境复杂,盾构穿越地层差异性大,结构的受力特征尚不明确,例如水流对泥沙颗粒产生的拖拽力会使得河床发生冲刷,冲刷过大会严重影响衬砌结构受力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其次就是水位变化频繁引起隧道外荷载不断变化,如何明确隧道外荷载动态响应特征,正确评价隧道的力学效应成为了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极端冲刷作用下隧道结构受力特性、潮汐作用下盾构隧道外荷载动力响应特性及潮汐作用下隧道整环管片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最终形成了近海区域浅覆土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力学行为研究成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探明了马骝洲隧道所在河段整体以冲刷为主,推导了适用于预测极端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并预测了马骝洲水道远期极端冲刷深度为4.8m,探讨了影响极端冲刷深度的几个参数,最后对隧道冲刷过程中隧道衬砌结构产生的力学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2)基于应力渗流耦合的原理,推导了波浪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影响深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隧道埋深与超孔隙水压力影响深度的大小关系,提出了潮汐作用下隧道外荷载两种不同的动力响应模式,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结论进行了分析验证。(3)基于马骝洲隧道上覆土层的不透水特性原理,提出了不透水设计模型,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修正,最后在考虑隧道纵横向力学效应的前提条件下,借助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 NX建立了大型的三维精细化模型(横向:管片—螺栓、纵向:管片—剪力销),分析了潮汐作用下整环管片、剪力销及螺栓构件的力学特征。

张偲[7](2019)在《泵站进流与污物进泵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河道内污物随水流流向泵站,泵站一般设置拦污栅拦截污物,较大污物能够被拦截,但由于拦污栅栅条间距,较小污物通过拦污栅进入水泵,进入水泵的污物容易造成缠堵,影响水泵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泵站存在的上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泵站进流与污物进泵特性,分析污物种类及其穿过拦污栅的位置等因素对其到达水泵叶片进口断面位置及其缠堵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试验轴流泵装置和大型轴流泵装置的进水流道至水泵出口段内部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不同工况下进水流道前的拦污栅无堵塞、上部不同比例堵塞和下部不同比例堵塞情况的进水流道内部流场,针对拦污栅断面不同位置起点的流线,分析流线的沿程变化规律及其到达叶片进口断面的位置,分析流线拦污栅断面的起点位置、拦污栅堵塞情况和水泵运行工况对流线沿程变化及到达叶片进口断面位置和对进水流道内部流动的影响,其中,马鞍区的流线十分混乱,说明发生了回流。大型轴流泵装置叶片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与现场实测结果一致,其在整体分布上不均匀、不对称,右侧流速明显大于左侧。(2)改造原有试验台,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进水流道及叶轮室,用于观察污物在进水流道及叶轮室内的行进姿态、运动规律;在叶片进口断面加装滤网,用于记录污物在到达水泵叶片进口断面时的位置,分析叶轮室内容易形成堵塞的位置。对几种典型单体污物进行试验,确定污物主要物理特性,并在对应数值模拟采用的拦污栅断面流线不同起点位置释放污物,从肘形进水流道侧面和上面进行拍摄,记录污物在进水流道内的行进规律与到达叶片进口断面环状滤网的周向与径向位置。(3)研究结果表明,水泵在马鞍区运行时,在水泵内产生回流现象的主要源于流道水平方向上中部及流道底部的水流。污物在拦污栅后和进水流道内的实际运动规律及其到达叶片进口断面的位置是在流线轨迹的基础上受污物自身重力与水的浮力共同影响的结果,污物运动的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即,面向出水方向,在进水流道进口断面左/右侧释放的污物在到达叶片进口面时也基本处于左/右侧;厚棉布、牛仔布等密度比水大的污物更易堵塞在叶轮出水侧位置,塑料袋、纺织袋等密度比水小的污物则更易堵塞在叶轮进水侧左侧位置。其中,密度比水大的污物,穿过拦污栅的深度存在一临界值,小于该临界深度时,污物穿过拦污栅后上浮,由于泵站进水侧胸墙的阻挡而不能进入进水流道。

刘广胜[8](2019)在《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润滑油输送和润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活塞组—缸套摩擦副润滑分析在内燃机活塞组件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的研究一般选择富油条件或者某种特定的边界条件,未能考虑活塞组件—缸套间的润滑油流动状况及润滑油供给状况对摩擦副润滑分析的影响。润滑油供给是决定润滑状况的关键因素,在分析润滑油供给的基础上建立边界条件并进行活塞组件—缸套的润滑分析,可以获得其真实润滑特性。本文以某四行程内燃机为对象,根据润滑油在活塞组件—缸套系统中流动和对各摩擦副供油状况的影响,建立活塞裙部与各活塞环润滑分析的边界条件,对各活塞环和活塞裙部的润滑性能及润滑油在气缸中的输送和消耗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根据内燃机缸套表面飞溅润滑特点,确定活塞裙部润滑油供给条件,通过求解润滑基本方程和活塞二阶运动方程,获得了活塞裙部的最小油膜厚度等润滑特性参数及润滑油输送特性。内燃机负荷和转速对活塞裙部的润滑特性、润滑油输送都有一定影响。2)从油环的结构入手,分析了各活塞行程中润滑油流过油环的特点,计算了油环—缸套间的最小油膜厚度等参数,研究了油环上方环岸区域的润滑油量在整个活塞行程的变化特点和油环控制润滑油向活塞上止点的输送过程。在活塞单个行程中,行程中部的油环油膜厚度和油膜压力较大,上、下止点附近较小;油环摩擦力和摩擦功率则在行程中部较小,上、下止点附近较大。油环是控制润滑油向活塞上止点输送的关键。根据刮油环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其在各活塞行程的最小油膜厚度等润滑特性,以及活塞上、下行程润滑油流过刮油环的流量与变化特点。刮油环的润滑特性在上下行程不对称,活塞下行时流过刮油环的润滑油流量较小,活塞上行时流过刮油环的润滑油流量较大。选择不同的润滑油进口油膜厚度,研究了气环—缸套间的最小油膜厚度等润滑特性参数随内燃机转速和润滑油进口油膜厚度的变化特点。不同内燃机工况和进口油膜厚度条件的气环润滑特性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3)根据内燃机活塞环组的组成,研究了内燃机活塞组件与缸套间的润滑油流动及润滑油在缸套表面的蒸发过程,分析了活塞下行时刮油环—气环之间环岸的润滑油量、气环经过后在缸套表面的残留润滑油膜厚度、活塞上行时气环的进口油膜厚度,在此基础上对各活塞环进行了润滑特性分析。和完全富油状况对比,考虑润滑油流动、消耗和输送状况下的环组中各活塞环润滑特性参数差别明显。4)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了气缸中的润滑油消耗,相同时间内燃机润滑油消耗量随内燃机负荷的增加而增大;试验结果验证了内燃机负荷变化对润滑油流动和消耗的影响。

郑旭涛[9](2015)在《2250mm热连轧机带钢板廓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250mm热连轧机是目前国内宽度最大的“超宽”热轧中薄板生产线,与1450mm、1700mm等宽带钢轧机相比,该轧机的显着特征是辊径基本不变,但辊身长度增加了30%-50%,导致辊系横向刚度明显下降,轧机力学行为更加复杂,并且该轧机的产品规格也比一般的宽带钢轧机复杂。因此,该轧机在与板形有关的轧机刚度、辊系受力变形、轧辊磨损和热胀等方面的非对称性和局部性特点更加突出。由此而导致实际生产中,带钢经常出现板廓非对称、局部高点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板形质量。本文以某2250mm热连轧机为研究对象,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实验研究相结合,针对超宽带钢板廓形状非对称和局部高点缺陷的形成和遗传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该热连轧机生产线的自身特点及板形控制手段对板廓缺陷控制进行了探讨和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大量带钢板廓测量分析发现,超宽轧机带钢板廓非对称和局部高点等缺陷的存在,传统凸度和楔形指标无法准确描述带钢板廓形状,从而导致板形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精度降低。因此,通过研究超宽轧机带钢板廓的缺陷特征及其对板形控制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局部高点参数识别方法、板廓不对称度的非对称指标以及基于局部板廓权重的带钢板廓估计方法,为带钢板廓的描述和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2)测量并分析了2250mm热连轧机的轧机和轧件所处的非对称状态,并利用非对称辊系变形模型和遗传效应方法,研究了超宽带钢板廓非对称的形成过程,明确了多种非对称因素对板廓的影响作用及其在连轧过程中的遗传规律。(3)针对由于超宽热连轧机轧制计划复杂多样、CVC窜辊特点和带钢表面横向温度分布特点等引起的工作辊严重不均匀磨损,及其对板廓形状的遗传特性,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带钢板廓形状的工作辊不均匀磨损计算模型,为轧辊磨损的在线计算提供了新方法。(4)利用局部的轧件变形模型,研究了局部高点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发现各机架工作辊局部磨损是造成带钢出现局部高点的主要原因,且下游机架工作辊磨损是决定性因素。为改善带钢板廓质量,进行了高速钢轧辊在热连轧机组下游机架的使用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钢轧辊的使用有效改善了带钢板廓形状。(5)根据理论和生产数据的分析结论,提出并实施了轧机刚度、轧件跑偏、轧件横向温度分布的调控标准、高速钢轧辊的使用规范以及轧制计划的调整等方案,使2250mm热连轧机板廓缺陷基本得到控制,由板廓缺陷引起的板形质量缺陷改判率从2012年的1.2%下降到2014年的0.02%。

麻震宇[10](2012)在《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超空泡航行体为研究对象,以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超空泡航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流固耦合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得到超空泡航行体结构的载荷特性,对复杂力学环境下的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超空泡航行体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结合水冲压发动机与水下航行体设计理论,提出了超空泡航行体的推进系统夹层结构布局,确定了超空泡航行体总体结构;针对超空泡航行体的滑行运动方式,对超空泡航行体进行受力分析,为开展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采用相对自由度壳单元和等参实体单元建立超空泡航行体单层舱段有限元模型,推导了基于更新拉格朗日格式的航行体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方程;采用单层等效模型、双层壳体模型和考虑流体影响的充液双层模型,建立了超空泡航行体夹层舱段有限元模型;基于间隙单元接触理论,建立了超空泡航行体轴向盘式连接和径向螺钉连接形式的舱段连接有限元模型。通过算例对航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为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仿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将结构入水理论与ALE有限元仿真方法相结合,建立超空泡航行体尾部流体动力载荷的理论模型和流固耦合仿真模型,计算得到航行速度和扰动角速度对超空泡航行体尾部载荷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计算得到适用于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的载荷理论模型。基于更新拉格朗日格式的超空泡航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将结构动力屈曲理论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开展了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屈曲研究。分析了航行速度和尾部沾湿面变化频率对结构动力失稳区域的影响,得到了舱段壳体厚度、夹层舱段结构参数和加强肋骨对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舱段连接方式对结构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为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采用协同转动有限元理论与非保守系统稳定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分析了航行速度和扰动角速度对航行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获得了结构壳体厚度、夹层结构参数和加强肋骨对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为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减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研究成果将促进超空泡航行体技术发展,推动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仿真技术进步,对超空泡航行体研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二、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Asymmetric Water Entry of A Wedge Se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Asymmetric Water Entry of A Wedge Se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数值模拟研究
        1.2.2 模型试验研究
    1.3 工程背景与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试验设计
    2.1 数值模拟方法
        2.1.1 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简介
        2.1.2 控制方程
        2.1.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2.1.4 湍流模型
        2.1.5 边界条件
        2.1.6 网格划分
        2.1.7 控制方程的离散
        2.1.8 离散方程的求解
    2.2 模型试验设计
        2.2.1 相似准测
        2.2.2 模型设计
        2.2.3 模型制作与安装
        2.2.4 量测仪器与试验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数值模拟分析
    3.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与设置
        3.1.1 求解方法与计算工况
        3.1.2 几何建模与边界设定
        3.1.3 网格划分与无关性分析
    3.2 数值模拟流态分析
        3.2.1 原方案抽排工况
        3.2.2 原方案自排工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进水流态优化方案数值模拟分析
    4.1 优化措施拟定
    4.2 导流墙长度优化
        4.2.1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4.2.2 代表性方案流态分析
        4.2.3 最优方案的评定
    4.3 底坎整流优化
        4.3.1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4.3.2 代表性方案流态分析
        4.3.3 最优方案的评定
    4.4 导流墩整流优化
        4.4.1 数值模拟计算方案
        4.4.2 代表性方案流态分析
        4.4.3 最优方案的评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模型试验分析
    5.1 模型试验方案
    5.2 抽排工况典型方案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3 自排工况原方案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5.4 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类型
        1.2.1 岩质边坡失稳模式
        1.2.2 边坡倾倒破坏分类基础
    1.3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4 倾倒边坡解析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4.1 块体倾倒
        1.4.2 多层弯曲倾倒
        1.4.3 块体-弯曲倾倒和次生倾倒
    1.5 倾倒边坡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1 连续介质模拟方法
        1.5.2 非连续介质模拟方法
    1.6 倾倒边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1.6.1 基底摩擦试验
        1.6.2 倾斜台面试验
        1.6.3 模型开挖试验
        1.6.4 离心机模型试验
        1.6.5 振动台试验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 论文的创新点
2 边坡倾倒破坏模式与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边坡倾倒破坏实例分析
        2.2.1 基于Goodman-Bray的边坡倾倒分类
        2.2.2 倾倒边坡的几何特征
        2.2.3 倾倒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2.2.4 倾倒失稳诱因
    2.3 边坡倾倒破坏类型和机理分析
        2.3.1 基本倾倒模式
        2.3.2 组合倾倒模式
        2.3.3 深层倾倒
        2.3.4 拉裂倾倒
        2.3.5 顺层边坡倾倒
    2.4 本章小结
3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解析分析模型
    3.1 引言
    3.2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几何模型
        3.2.1 边坡弯曲倾倒渐进破坏过程
        3.2.2 失稳模式和几何模型
    3.3 多层弯曲倾倒模型的解析方法
        3.3.1 分析思路和方法
        3.3.2 稳定性判别标准
        3.3.3 安全系数定义
    3.4 倾倒区后缘位置确定
        3.4.1 极限弯曲倾倒深度
        3.4.2 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敏感性
    3.5 极限平衡方程建立
        3.5.1 基于力矩平衡的多层弯曲倾倒方程
        3.5.2 滑动块体静力平衡方程
        3.5.3 极限状态方程
    3.6 模型验证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3.6.1 模型试验和计算参数
        3.6.2 求解过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离散元的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
    4.1 引言
    4.2 倾倒边坡离散元强度折减分析方法
    4.3 边坡块体倾倒离散元分析
        4.3.1 Goodman-Bray模型的局限性
        4.3.2 数值模型建立
        4.3.3 边坡块体倾倒特征分析
        4.3.4 关键力学参数的敏感性
    4.4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离散元分析
        4.4.1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4.4.2 模型的边界效应
        4.4.3 力学参数校准和敏感性分析
        4.4.4 弯曲倾倒破坏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失稳条件和规律
    5.1 引言
    5.2 数值分析方案设计
    5.3 层状边坡的极限失稳模式
    5.4 层状边坡极限破坏特征分析
        5.4.1 多层弯曲倾倒
        5.4.2 上部倾倒-下部滑动
        5.4.3 推移式倾倒
        5.4.4 顺层边坡倾倒
        5.4.5 下盘边坡失稳
        5.4.6 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5.5 软硬互层反倾边坡倾倒失稳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德尔西水电站左岸边坡倾倒变形分析与加固措施研究
    6.1 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6.1.1 基本地质条件
        6.1.2 分步开挖过程
        6.1.3 典型监测数据分析
    6.2 左岸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
        6.2.1 模型建立和计算参数
        6.2.2 开挖过程模拟
        6.2.3 倾倒岩体的破坏特征
        6.2.4 优化开挖和安全系数
    6.3 左岸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研究
        6.3.1 预应力锚索模拟方法
        6.3.2 左岸倾倒体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
        6.3.3 加固模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3)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岩体力学参数反演研究现状
        1.2.3 岩石蠕变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层岩层
        2.1.3 地质构造
        2.1.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物理力学特性
    2.3 小结
第3章 坝址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3.1 坝址区右岸边坡基本特征
    3.2 坝址区右岸边坡结构面工程地质分级特征
        3.2.1 结构面分级标准
        3.2.2 坝址区右岸结构面的工程分级
    3.3 坝址区右岸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3.3.1 坝址区岩体风化、卸荷带的划分依据
        3.3.2 坝址区岩体风化、卸荷带的划分
    3.4 坝址区右岸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3.4.1 变形边坡的基本特征
        3.4.2 变形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
    3.5 坝址区右岸边坡工程地质分区
        3.5.1 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基本特征
        3.5.2 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Ⅱ区)基本特征
    3.6 坝址区右岸边坡变形监测分析
        3.6.1 坝址区右岸边坡变形监测系统布置
        3.6.2 右岸坝肩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边坡位移监测分析
        3.6.3 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Ⅱ区)边坡变形监测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坝址区右岸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4.1 坝址区边坡安全等级的确定
    4.2 坝址区右岸边坡局部稳定性研究
        4.2.1 块状岩体边坡变形破坏模式
        4.2.2 确定性块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4.2.3 随机块体稳定性计算分析
    4.3 坝址区右岸整体边坡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取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4 基于监测资料的坝址区岩体力学蠕变参数反馈研究
        4.4.1 反演断面及拟合监测点位的选取
        4.4.2 模型建立及计算过程
        4.4.3 本构模型及参数选取
        4.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数反演
    4.5 坝址区右岸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研究
        4.5.1 右岸坝肩开挖系统支护区(Ⅰ区)稳定性研究
        4.5.2 尾水渠内侧系统未支护区边坡(Ⅱ区)稳定性研究
    4.6 小结
第5章 坝址区右岸边坡支护措施建议及稳定性评价
    5.1 支护方案的选取
    5.2 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5.2.1 计算模型及计算条件
        5.2.2 计算结果分析
    5.3 小结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的学术成果

(4)“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2.2 软弱基座型斜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
        1.2.3 高速滑坡运动机制研究现状
        1.2.4 滑坡堰塞坝稳定性及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特色与创新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2.2 鲁甸地震基本参数与震源机制解
        2.2.1 震源机制解
        2.2.2 地震烈度长轴方位及PGA空间分布
        2.2.3 余震序列重定位
        2.2.4 震源破裂过程
    2.3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特征概述
    2.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及构造组合形式
        2.4.1 里德尔剪切模式简介
        2.4.2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
        2.4.3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平面组合形式
        2.4.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剖面组合形式
    2.5 走滑双重构造中同震滑坡发育特征及构造启示
    2.6 鲁甸地震震源性质及破裂过程探讨
第3章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1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
        3.1.1 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准则
        3.1.2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3.1.3 同震滑坡编目概况
        3.1.4 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
    3.2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3.2.1 影响因子选择与数据准备
        3.2.2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
    3.3 基于数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3.3.1 证据权模型
        3.3.2 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步骤
        3.3.3 影响因子权重计算及结果分析
        3.3.4 基于ROC曲线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3.4 基于力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地震动强度影响因子研究
        3.4.1 基于力学原理的简化NEWMARK模型介绍
        3.4.2 斜坡静态稳定系数和临界加速度
        3.4.3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3.5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的构造指示意义
第4章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及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4.1 红石岩斜坡工程地质条件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质构造
        4.1.3 地层岩性
    4.2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研究
        4.2.1 上硬下软坡体结构
        4.2.2 地震累积损伤作用
    4.3 红石岩斜坡动力失稳力学机制研究
        4.3.1 UDEC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4.3.2 模型概化
        4.3.3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4.3.4 动力输入
        4.3.5 阻尼及边界条件选择
        4.3.6 动力失稳准则及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制动机制研究
    5.1 红石岩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征
        5.1.1 滑坡运动速度和距离特征
        5.1.2 滑坡制动机制研究
    5.2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分析
        5.2.1 DAN3D-FLEX动力学分析软件
        5.2.2 红石岩滑坡DAN3D-FLEX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5.2.3 流通区和堆积区不同流变参数对滑坡运动性的影响
        5.2.4 运动全过程模拟
        5.2.5 堆积体分布特征
        5.2.6 速度分布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风险评估与控制
    6.1 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基本特征及风险评估
        6.1.1 堰塞坝几何形态及地质结构特征
        6.1.2 堰塞湖流域水文要素特征
        6.1.3 基于形态学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
        6.1.4 堰塞湖风险评估
    6.2 堰塞湖溃决险情处置过程
    6.3 险情处置过程中坝坡渗流稳定性研究
        6.3.1 二维渗流有限元模型建立
        6.3.2 渗流稳定性结果分析
    6.4 堰塞湖后期整治的必要性和适宜性分析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基于PIV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泵站进水池流态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模型试验系统及PIV和 V3V参数设置
    2.1 模型试验系统设计
        2.1.1 相似准则与近似模型
        2.1.2 试验系统介绍
    2.2 PIV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
        2.2.1 PIV的基本原理
        2.2.2 PIV系统的组成
        2.2.3 示踪粒子的选择
    2.3 PIV测量设备布置
    2.4 PIV图像处理算法及参数设置
        2.4.1 PIV图像处理算法
        2.4.2 PIV参数设置
    2.5 V3V测试系统及图像处理设置
        2.5.1 V3V测试系统
        2.5.2 V3V测试图像处理设置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泵站进水池流态的PIV和 V3V测量
    3.1 测量的方案
    3.2 PIV流场测量
        3.2.1 有无护坡装置试验对比
        3.2.2 有无装设消涡板试验对比
        3.2.3 三台泵运行时进水池水平截面流态分析
        3.2.4 两台泵运行各截面流态分析
    3.3 V3V流场测量
        3.3.1 V3V测量标定
        3.3.2 测试结果分析
    3.4 测量误差分析
        3.4.1 环境和系统误差
        3.4.2 方法误差
        3.4.3 操作误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进水池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4.1 计算流体动力学
    4.2 系统建模及前处理
    4.3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
        4.3.1 控制方程
        4.3.2 标准k-?模型
        4.3.3 RNG k-?模型
        4.3.4 Realizable k-?模型
    4.4 离散化方法
    4.5 壁面边界条件
    4.6 边界条件的设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进水池流态数值模拟分析
    5.1 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分析
        5.1.1 垂直截面数值模拟和试验对比
        5.1.2 水平截面数值模拟和试验对比
        5.1.3 对比结果分析
    5.2 进水池流态改善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
        5.2.1 L型挡水板高度优化
        5.2.2 潜水泵悬空高度优化
        5.2.3 开机组合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海区域浅覆土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床演变与泥沙起动研究
        1.2.2 潮汐作用下隧道结构外荷载特征研究
        1.2.3 潮汐荷载作用下整环管片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2.1 工程地质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2.3 泥沙特征
    2.3 隧道纵断面设计及穿越地层描述
    2.4 管片结构关键设计参数
        2.4.1 管片的分块布置
        2.4.2 管片厚度及幅宽设计
        2.4.3 管片的接缝构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浅埋隧道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3.1 河床演变
        3.1.1 水系概况
        3.1.2 马骝洲水道近期演变
        3.1.3 河道河势
        3.1.4 河床近期演变规律
        3.1.5 工程邻近河段近期演变
        3.1.6 工程后河床演变分析
    3.2 泥沙起动
        3.2.1 浅覆土淤泥质泥沙概述
        3.2.2 波浪作用下的床面剪应力
        3.2.3 极端冲刷深度
        3.2.4 波浪及土层参数对冲刷深度的影响
    3.3 极端冲刷作用下隧道安全性分析
        3.3.1 冲刷位置及深度的选取
        3.3.2 数值计算
        3.3.3 计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潮汐作用下盾构隧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4.1 波浪动水头作用下盾构隧道外荷载动力响应分析
        4.1.1 波高变化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深度
        4.1.2 依托工程孔隙水压力影响深度
        4.1.3 淤泥土的动水压力效应
        4.1.4 超孔隙水压力影响深度影响因素分析
    4.2 马骝洲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现场测试研究
        4.2.1 试验目的及内容
        4.2.2 现场监测断面选择
        4.2.3 监测元件预埋及测试方法
        4.2.4 监测结果及分析
    4.3 盾构隧道结构计算模型及外荷载探讨
        4.3.1 水下盾构隧道不透水设计模型
        4.3.2 理论设计模型的外荷载实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潮汐作用下整环管片衬砌结构力学行为研究
    5.1 三维实体精细模型
        5.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5.1.2 三维精细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参数选取
        5.2.1 潮汐作用及其荷载函数
        5.2.2 外荷载参数的选取
        5.2.3 弹性抗力系数的选取
        5.2.4 施工荷载
    5.3 工况选取
    5.4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1 管片计算结果分析
        5.4.2 螺栓与剪力销应力的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1、发表的论文
    2、参加的科研项目

(7)泵站进流与污物进泵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泵站输水河道污物特性
        1.2.2 拦污栅结构及布置形式
        1.2.3 污物漏拦进泵的水泵性能变化
        1.2.4 拦污试验研究
        1.2.5 拦污流场数值计算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泵站进流数值计算方法
    2.1 控制方程与湍流模型
        2.1.1 基本方程组
        2.1.2 雷诺时均控制方程
        2.1.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2.1.4 湍流模型
    2.2 方程离散方法
        2.2.1 基于控制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离散
        2.2.2 离散格式
    2.3 三维造型、网格剖分与边界条件
        2.3.1 三维造型及网格剖分
        2.3.2 边界条件
第三章 泵站进流特性研究
    3.1 试验泵装置拦污栅后进流流动数值模拟
        3.1.1 工况点验证
        3.1.2 拦污栅前无污物堵塞试验泵装置进流
        3.1.3 装置拦污栅上部堵塞2/3时试验泵装置进流
        3.1.4 拦污栅下部堵塞1/2试验泵装置进流
    3.2 大型泵装置拦污栅后进流流动数值模拟
        3.2.1 江都一站拦污栅前无污物堵塞泵装置进流
        3.2.2 江都一站拦污栅上部堵塞2/3时泵装置进流
        3.2.3 江都一站拦污栅上部堵塞1/2时泵装置进流
第四章 污物漏拦进泵试验装置与方法
    4.1 试验装置
        4.1.1 轴流泵及电机的选择
        4.1.2 进水流道
    4.2 试验内容
    4.3 试验方法和步骤
第五章 主要污物漏拦进泵试验结果
    5.1 水花生
        5.1.1 运动状态
        5.1.2 污物到达叶片进口断面位置
    5.2 棉布
        5.2.1 运动状态
        5.2.2 污物到达叶片进口断面位置
    5.3 塑料袋
        5.3.1 运动状态
        5.3.2 污物到达叶片进口断面位置
    5.4 牛仔布
        5.4.1 运动状态
        5.4.2 污物到达叶片进口断面位置
    5.5 枯树枝
        5.5.1 运动状态
        5.5.2 污物到达叶片进口断面位置
第六章 漏拦污物进泵运动规律与堵塞分析讨论
    6.1 污物特性及对比分析
        6.1.1 水花生
        6.1.2 柔性片状污物
        6.1.3 硬质浮水污物
    6.2 重质污物运动规律分析
    6.3 轻质污物运动规律分析
    6.4 污物堵塞位置预测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相关科研成果

(8)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润滑油输送和润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摩擦学的发展及内燃机中的摩擦学问题
    1.3 活塞组—缸套摩擦副润滑油流动与供给研究现状
    1.4 活塞裙—缸套润滑的研究现状
    1.5 活塞环—缸套润滑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工作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 活塞裙—缸套摩擦副润滑及润滑油流动分析
    2.1 引言
    2.2 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2.2.1 润滑模型
        2.2.2 微凸体接触模型
        2.2.3 总摩擦力与摩擦功率
        2.2.4 活塞二阶运动分析
        2.2.5 润滑油流动分析
    2.3 计算方法和流程
        2.3.1 气缸压力和与相关计算参数的确定
        2.3.2 Reynolds方程的求解
        2.3.3 活塞二阶运动方程的求解
        2.3.4 计算流程
    2.4 结果和分析
        2.4.1 相同负荷不同转速下裙部富油润滑特性
        2.4.2 相同转速不同负荷下裙部富油润滑特性
        2.4.3 不同工况下富油润滑特性对比分析
        2.4.4 计及润滑油输送状况裙部润滑特性
        2.4.5 活塞裙部润滑油流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环润滑及润滑油输送分析
    3.1 引言
    3.2 数学模型
        3.2.1 润滑模型
        3.2.2 油膜厚度方程
        3.2.3 润滑油流量方程
        3.2.4 油环受力平衡方程
        3.2.5 摩擦力与摩擦功率
    3.3 求解Reynolds方程的边界条件
    3.4 计算方法与流程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最小油膜厚度
        3.5.2 最大油膜压力
        3.5.3 微凸体径向作用力
        3.5.4 摩擦力和摩擦功率
        3.5.5 润滑油输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刮油环润滑及润滑油流动分析
    4.1 引言
    4.2 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4.2.1 润滑模型
        4.2.2 润滑油流量计算
        4.2.3 刮油环受力分析
        4.2.4 摩擦力与摩擦功率
    4.3 求解Reynolds方程的边界条件
    4.4 求解方法与流程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最小油膜厚度
        4.5.2 最大油膜压力
        4.5.3 微凸体径向作用力
        4.5.4 摩擦力和摩擦功率
        4.5.5 润滑油流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环润滑分析及润滑油在气环—缸套间的流动
    5.1 引言
    5.2 数学模型
        5.2.1 润滑模型
        5.2.2 油膜厚度方程
        5.2.3 润滑油流量方程
        5.2.4 气环受力平衡方程
        5.2.5 摩擦力与摩擦功率
    5.3 数值求解Reynolds方程的边界条件
    5.4 求解方法与流程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最小油膜厚度
        5.5.2 最大油膜压力
        5.5.3 微凸体径向作用力
        5.5.4 摩擦力和摩擦功率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考虑润滑油供给条件的活塞环组润滑分析
    6.1 引言
    6.2 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6.2.1 基本假设
        6.2.2 基本模型
        6.2.3 润滑油流动关系
        6.2.4 残余油膜厚度
        6.2.5 活塞上行时气环进口油膜厚度的确定
    6.3 求解Reynolds方程的边界条件
    6.4 数值方法与流程
    6.5 结果与分析
        6.5.1 最小油膜厚度
        6.5.2 最大油膜压力
        6.5.3 微凸体径向作用力
        6.5.4 摩擦力和摩擦功率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润滑油消耗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润滑油消耗分析
        7.2.1 分析方法
        7.2.2 残余油膜厚度
        7.2.3 润滑油的蒸发质量流量
        7.2.4 润滑油消耗
    7.3 润滑油消耗试验研究
        7.3.1 试验过程与方法
        7.3.2 试验系统
        7.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9)2250mm热连轧机带钢板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综述
    2.1 超宽热连轧机轧制工艺
    2.2 带钢板廓形状描述方法
    2.3 板形板廓控制技术发展
        2.3.1 板形板廓检测技术
        2.3.2 板形板廓控制技术的发展
    2.4 板带轧制理论研究现状
        2.4.1 金属塑性变形模型的研究现状
        2.4.2 辊形弹性变形模型的研究现状
        2.4.3 热轧轧辊热变形的研究现状
        2.4.4 热轧轧辊磨损的研究现状
    2.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3 超宽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特性和带钢板廓特征分析
    3.1 超宽热连轧机板形控制特性分析
        3.1.1 凸度影响率分析
        3.1.2 辊缝凸度调节域分析
        3.1.3 辊缝横向刚度分析
    3.2 带钢板廓的测量与分析
        3.2.1 带钢板廓的测量
        3.2.2 板廓基本形状
        3.2.3 板廓缺陷特征
    3.3 带钢局部高点对板形控制的影响
        3.3.1 局部高点对带钢凸度计算的影响分析
        3.3.2 局部高点对板形控制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3.4 超宽热连轧机带钢板廓描述方法
        3.4.1 基于局部板廓权重的带钢板廓估计
        3.4.2 带钢板廓非对称参数描述
        3.4.3 带钢板廓局部高点识别
    3.5 带钢板形板廓转化关系
        3.5.1 板廓向量描述
        3.5.2 板廓形状与平坦度的转化关系
        3.5.3 板廓非对称控制原则
    3.6 本章小结
4 轧制过程非对称板廓的形成与控制
    4.1 非对称辊系变形模型
        4.1.1 辊系几何离散化
        4.1.2 影响函数确定
        4.1.3 收敛条件确定
    4.2 轧机和轧件状态对板廓非对称性影响计算
        4.2.1 轧机两侧刚度差的影响
        4.2.2 带钢横向温度分布的影响
        4.2.3 带钢跑偏的影响
        4.2.4 来料板廓非对称的影响
    4.3 板形控制手段对板廓非对称性的控制作用
        4.3.1 轧辊倾斜的控制作用
        4.3.2 非对称弯辊的控制作用
    4.4 板廓非对称在机架间的传递
    4.5 本章小结
5 宽带钢板廓局部高点的形成与控制
    5.1 局部高点的形成与演变
    5.2 宽带钢轧机工作辊不均匀磨损特点与成因分析
        5.2.1 工作辊磨损辊形特点分析
        5.2.2 不均匀磨损成因分析
    5.3 基于板廓形状的工作辊不均匀磨损计算模型
        5.3.1 磨损机理和不均匀磨损计算分析
        5.3.2 工作辊磨损计算模型
        5.3.3 柔性窜辊策略
    5.4 高速钢轧辊在下游F5机架的使用研究
        5.4.1 高速钢轧辊的主要特点
        5.4.2 高速钢轧辊使用实验
        5.4.3 高速钢轧辊在F5机架使用时对板形控制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超宽带钢板廓缺陷的工业控制研究
    6.1 超宽带钢板廓控制标准
    6.2 板廓非对称工业控制措施
        6.2.1 轧机机架两侧刚度差的标准和调控
        6.2.2 带钢横向温度的标准和调控
        6.2.3 带钢跑偏的标准和调控
    6.3 板廓局部高点工业控制措施
    6.4 板廓调控效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建模研究
        1.2.2 超空泡航行体载荷特性研究
        1.2.3 超空泡航行体动力屈曲研究
        1.2.4 超空泡航行体动力响应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超空泡航行体结构总体分析
    2.1 引言
    2.2 航行体结构布局设计
        2.2.1 冲压进水分析
        2.2.2 推进系统结构参数设计
    2.3 航行体受力分析
        2.3.1 空化器流体动力
        2.3.2 重力
        2.3.3 推力
        2.3.4 尾部流体动力
    2.4 小结
第三章 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单层舱段有限元模型
        3.2.1 相对自由度壳单元
        3.2.2 非线性有限元方程
        3.2.3 模型验证
    3.3 夹层舱段有限元模型
        3.3.1 单层等效模型
        3.3.2 双层壳体模型
        3.3.3 充液双层模型
        3.3.4 模型分析
    3.4 舱段连接有限元模型
        3.4.1 间隙元接触理论
        3.4.2 模型建立
        3.4.3 模型验证
    3.5 小结
第四章 超空泡航行体载荷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超空泡航行体尾部载荷理论模型
        4.2.1 结构入水基本理论
        4.2.2 尾部载荷模型
    4.3 超空泡航行体尾部载荷仿真模型
        4.3.1 ALE 有限元方法
        4.3.2 ALE 算法验证
        4.3.3 超空泡航行体 ALE 模型
    4.4 载荷计算分析
        4.4.1 空泡模型
        4.4.2 计算配置参数
        4.4.3 计算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超空泡航行体动力屈曲研究
    5.1 引言
    5.2 动力屈曲计算方法
        5.2.1 屈曲载荷描述
        5.2.2 动力屈曲计算
    5.3 计算结果分析
        5.3.1 计算配置参数
        5.3.2 计算结果
    5.4 小结
第六章 超空泡航行体动力响应研究
    6.1 引言
    6.2 协同转动有限元方法
        6.2.1 协同转动描述
        6.2.2 协同转动有限元矩阵
    6.3 非保守系统稳定性理论
        6.3.1 载荷刚度矩阵
        6.3.2 非保守系统稳定性准则
    6.4 计算结果分析
        6.4.1 计算配置参数
        6.4.2 计算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Asymmetric Water Entry of A Wedge Se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峨溪河排洪新站进水流态分析及优化措施研究[D]. 顾梦凡. 扬州大学, 2021(08)
  • [2]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D]. 安晓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黄河炳灵水电站坝址区右岸边坡稳定性研究[D]. 秦承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D]. 罗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PIV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泵站进水池流态优化[D]. 郭佳栋. 武汉大学, 2019(06)
  • [6]近海区域浅覆土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力学行为研究[D]. 李卓霖.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泵站进流与污物进泵特性研究[D]. 张偲. 扬州大学, 2019(05)
  • [8]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润滑油输送和润滑研究[D]. 刘广胜.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3)
  • [9]2250mm热连轧机带钢板廓控制研究[D]. 郑旭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10]超空泡航行体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D]. 麻震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楔形断面不对称进水的数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