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副省级城市口腔医学协作组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东[1](2018)在《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构建》文中认为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对口腔健康保健需求也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对口腔医疗行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虽然国家针对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但医疗卫生和健康事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口腔卫生事业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形势同样严峻。目前在口腔医师职业精神研究方面,国外的研究不多,而国内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对我国口腔医师职业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口腔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探讨口腔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与特征,初步完成口腔医师职业精神的概念框架的构建。(2)在概念框架基础上完成口腔医师职业精神量表的开发。方法:本研究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Google学术以及Baidu学术等进行检索,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医师职业精神研究方面文献,整理归纳相关理论和概念,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基础。根据国内外文献和国内关于医师职业精神的最新研究成果,经专家咨询后制定访谈提纲。选取省内顶级管理型口腔专家14人,分6个问题对这些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专家访谈。经NVivo11软件进行质性分析,初步建立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条目池,邀请专家进行二次修订,完成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构建。在概念框架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与专家访谈确定量表条目池,进行小规模试调查并征集反馈意见,对所有条目进行最后润色确定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中国某省选取11家口腔专科机构进行问卷发放。使用Epidate 3.1进行数据录入,通过验证性检测,根据分析结果完成口腔医师职业精神量表开发。结果: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中三项原则、十条职业责任和2017年中国医科大学李鸿鹤博士构建的《中国临床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维度,通过与辽宁省内14名顶尖口腔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专家访谈,收集专家观点,经过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对专家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高频主题词,确定了口腔医师职业精神的五个维度,分别为“尊重、同理心、病人利益至上”,“交流合作”,“公正公平”,“真诚守信、有责任感、廉洁自律、恪守伦理准则”,“追求卓越、致力于提高胜任力”。经过第二轮专家咨询,结合专家的修改意见,初步建立了包括5个一级维度、30个二级维度在内的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以概念框架为基础进行口腔医师职业精神量表开发,初步确定5个维度62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经与专家咨询和数名口腔医师答卷讨论删除了8个重复条目。确定量表条目后进行小范围测试,有16名口腔医师参与对问卷进行语言修饰,设定反向问题,完成口腔医师职业精神调查问卷编制,该问卷包括5个维度、54个问题。在省内分层随机抽样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677份,其中有效问卷534份,有效问卷率71.20%。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49,Bartlett’s球形检验卡方值为4360.474,P<0.001,说明本数据样本充分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根据修正指数(MI)结果进行量表调整,最终形成了一个含有16个条目的量表。最终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8756,说明量表信度很好。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RMSEA为0.038;CFI为0.983;TLI为0.979,说明量表结构效度很好。结论: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进行构建,访谈专家普遍认为口腔医师职业精神的概念框架与临床医师内涵有很多相似点,但也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我国口腔临床医学专家对于职业精神的理解,本研究建立了由5个维度及30个二级维度构成的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基于这一概念框架进行开发的16个条目的口腔医师执业精神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测评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本研究为下一步进行口腔医师职业精神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工具的支持。
周帅[2](2018)在《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办高校得到恢复并发展迅速,学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北京城市学院等五所民办本科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批获得拥有培养硕士学位资格的学校,使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起步较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从1985年开始办学,至今已经30余年时间,回顾多年的发展,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取得过辉煌的战绩但也遭遇过发展的瓶颈,在新的时代和国家政策下,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想要再次腾飞,势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新时代的发展定位和计划。本文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2020)》及山东省、济南市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强市建设的战略部署,在分析民办学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发展的宏观环境、行业现状、内部条件等要素,使用相关分析工具(SWOT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工具、以及PEST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提出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发展战略目标、指导思想和战略选择,并探索战略的具体实施与保障。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的外部环境既带来需求扩大、政策支持和良好经济保障的机会,也伴有剧烈的行业内竞争、行业培养模式受限的威胁与局限。学校内部资源优势体现在办学条件成熟、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与社会声誉、招生情况较好、办学特色鲜明,同时也存在办学层次偏低、课程建设有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生源质量先天性不足等发展劣势。总体来说机会大于威胁,国家对传统中医药格外重视,现代医疗的多次改革,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重视与渴望都对医学院校带来发展的契机,学校应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打造独特校园品牌,建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砍掉鸡肋专业,开创特色专业,坚持品牌创新,在体制改革、师资建设、学科专业、就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保障。
张语恬[3](2016)在《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政府策略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高校扩招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多,2016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将达到765万,比2015年又增加了16万,成为又一个最难就业季,再加之我国目前所面临到的经济压力,这些都使得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出台更多有效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利益,关系到他们背后家庭的幸福,而且还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针对全文进行一个总体的概述,对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政府策略方面的已有学术成果进行梳理,提出研究的重点和角度,为后续的内容展开进行铺垫。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主要介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政策导向,是下文开展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是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以及意义,这一部分结合最新的数据,介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同时从有利于推动经济増长、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这三个角度阐释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是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以南充市部分高校为例,这一部分主要以南充市两所代表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观念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南充市政府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结合调查的内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是政府促进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策略,结合前文的分析,从加强宏观调控、发展城市经济、完善政策措施以及加大宣传力度这四个方面提出笔者对于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政府策略的相关建议。
田佳琦[4](2013)在《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年鉴属于“舶来品”,直到近代才传入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年鉴起步晚,起点低,一直在曲折中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年鉴事业得到了一个较大的发展。2006年5月18日,《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政府立法把“组织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明确成为地方各级修志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逐年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成为各地区地方志机构的主要任务,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或作为纯粹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使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框架结构被认为是年鉴的“骨架”,地方综合年鉴框架是承载各类资料、信息的主体架构。总体框架的确立,才使得全书各个方面的内容有所依附。因此,框架设计对于年鉴这一系统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实中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框架常常套用,没有特色,形成“千鉴一面”的现象,年鉴编纂中对总体设计和各个栏目、分目的划分不规范,令读者检索困难,条目编写缺少规范性,等等。在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步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候,做好年鉴的框架设计尤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地方综合年鉴的发展现状。首先以年鉴的起源为开端,接着回顾了国外年鉴和中国年鉴的发展脉络。地方综合年鉴的种类目前可分为综合性年鉴、行业年鉴、统计性年鉴和企业年鉴四类。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的关系也在本文中作了详细的阐述。结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和年鉴发展的现状,认为定位于官书的年鉴更有利于年鉴的发展。第二部分,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第一,年鉴的框架在被定型后,很少做修改。这使得年鉴所反映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第二,部分年鉴在层次划分中显得不够清晰,不便于检索。第三,本地区的特色不明显。在这一章节,针对这些分别提出了对策。第三部分,地方综合年鉴中条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设计既要规范,坚持分类科学、归属得当的原则,又要大胆创新,体现年鉴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条目是年鉴的细胞和基本单元,年鉴的条目化就是“积木化”,以条目切割信息资料总体,每一个条目对应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料主体。如果说框架是年鉴的骨骼,那么条目就是年鉴的血肉,其优劣决定了年鉴的质量。地方综合年鉴条目的设计应具有新颖性、真实性、客观性、综合性、全面性、概括性、可读性、公开性、检索性、规范性。第四部分,结语。地方综合年鉴长期以来推行“背靠政府,面向市场”的运行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得到收益。但是各级地方志政府在参公以后纳入到了地方财政预算,不得不面对成为“官书”的尴尬。在这一章节探讨了这一政策对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影响,以及应该采用的态度和方法。
徐娟[5](2013)在《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特性。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同时,其内部分化也日益加剧。根据伯顿·克拉克对高等教育系统等级形成类型的划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等级结构主要是以声望为基础形成了不同的地位等级。而这种声望的获得更多是国家行政力量主导、控制的结果。近几年,我国的高等学校数已经接近系统容量的极限。目前的在校生规模大约只能供2000余所的高等学校维持正常运转。这就决定了必然有一批高校陷入生存和发展困境,并沦为弱势高校。这种高校的出现已不是个别现象,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薄弱程度不断增强。这些弱势高校普遍表现出计划内招生指标难以完成、缺乏资金艰难运转、毕业生就业率低和就业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管理落后等典型特征。弱势高校的存在会影响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稳定性。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结构为其设计的制度环境所具有的容量。在中国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行政控制的资源配置机制,制度环境掌握着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的分配权,将弱势高校置于三类资本的边缘位置,使得弱势高校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两方面,制度环境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高校间经济资本分配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在国家行政权力逐渐收缩的现实背景下,精英大学处于“圈子”的中心,而弱势高校则渴望进入圈子内,形成一种中心与边缘的结构。同时,被贴上不同标签和没有被贴上标签的高校被建构成了一个个分离的群体,孕育出一种象征资本。没有被贴上标签的弱势高校,会因象征资本的缺失而越来越形成一个具有较多相似性表征的群体。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是强制性的,而这种强制机制并非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资本分配作用于弱势高校,因此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影响下,不少弱势高校陷入了合法性陷阱。在弱势高校形成的过程中精英大学对其施加的影响、控制不可忽视。重点大学制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度这三大重点建设措施保证了精英大学拥有各种资本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使其成为游戏规则的建构者。规则的建构者与被建构者是资本分布状况的表征。在高等教育场域中,对于精英大学来说,规则成为一种精英大学用于规制其他高校行为的资源。规则的真正作用,一方面是直接决定行动,另一方面是对高校的生存环境进行建构。由于本身就具有模仿潜质的弱势高校成为被建构者,当其面临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不确定性时,它就选择模仿精英大学的办学方式。模仿机制就成为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的实践方式。除了制度环境和精英大学的影响外,弱势高校自身的策略选择也是造成其陷入困境的一大关键因素。弱势高校的非理性组织行为主要体现为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以及“位置感”缺失。这些非理性行为诱发普通大学组织功能异化,进而产生了无组织力量。无组织力量的增加使一所普通大学组织走向生命的老化阶段,逐渐沦为弱势高校。在实践中弱势高校的组织演化有两种类型:超稳定型和灭绝型,Y学院和W学院可能属于前者,H学院可能属于后者。任何一个固定的大学组织,只要它不可能向新的结构转化,那么功能异化必然全部表现为无组织力量的增加。由于缺乏负反馈调节机制以定期清除积累起来的无组织力量,因此,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使其走向老化进而演变为弱势高校将变得不可避免。对于一种功能,总能找到一种对应的组织结构;相反,对于一种结构,则对应着多种功能,即同一结构的多功能性,其中能够决定组织存在的是维生结构。从系统哲学的角度看,大学组织演变为弱势高校是由于功能异化产生的无组织力量破坏了自身的维生结构。大学的维生结构由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大学精神子系统功能耦合而成。维生结构的瓦解,使得大学一旦沦为弱势高校就很难扭转局势,因此具有不可逆性。
蒲松林[6](2010)在《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城镇体系的探讨和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一方面,目前有关城镇体系的研究内容仍以结构研究、机制研究、优化调控研究为主,缺乏对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分析;同时我国城镇体系研究中实证性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这些研究仅限于某些区域,其研究不具有普遍性和可借鉴性。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新的探索,为此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构建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试图借鉴已有的城镇体系以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思想成果、理论思路和分析工具,将以往传统的城镇体系发展理论放置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背景下,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认识其发展规律,探寻其关键要素和发展机制。将这种理论构建运用于实证之中,并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为例进行应用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发展思路,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城镇体系构建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为城乡经济一体化之路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在写作思路上,本文遵循理论框架的建立——现实问题的审视——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探索解释,发展思路和政策设计这样的逻辑关系。从本文主体内容来看,首先围绕研究主题对城镇体系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相互关系研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为全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以及研究方法支撑;其次,对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什么样的城镇体系可以成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支撑做出了相应的判断,构成了全文研究的基础,并提出城乡经济一体化下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发展机制,对后文成都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应用分析提出理论依据;再次,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应用分析,对成都市城镇体系演变与城乡经济发展进行历史的梳理和评述,有助于更为清晰的理解当前成都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形成过程;分别对成都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职能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下成都市城镇体系发展的三个结构方面所具有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而对成都市城镇体系建设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当前成都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了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理论构建部分的主要结论有:1.城镇体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空间相互作用、联系密切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是城镇体系研究中的三个重要内容。2.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城乡经济一体化更着眼于城乡经济关系的融合,是指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3.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合理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是增进城乡要素流动的纵向支撑,协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明晰的城镇体系职能体系可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向前发展。4.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内人口要素、产业要素、土地要素、网络设施要素以及制度要素等共同作用的一种组织关系。这五个要素作用于城镇体系发展的集聚机制、内推机制、外拉机制以及组织创新机制,构成城镇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应用研究部分的主要结论有:1.成都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首位度过高,阻碍了经济能量从核心向腹地的传递,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中间位序中等城市出现断层,区(市)县城区发展不足,难以成为中心城区辐射扩散的主要吸纳地和次区域的社会经济中心;小城镇规模偏小,对城乡经济空间融合的空间支撑不足。2.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圈层式格局;城镇体系呈现不均衡的五边形的空间模式;城市空间形态正由同心圆“摊大饼”式向走廊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的演变,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发展过度强化了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大城乡差别,不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3.成都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方面,功能分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朗,中心城区日益成为第三产业集中发展区,是提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载体,近中郊的二圈层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承载区域和交通物流枢纽,远郊区三圈层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突出,小城镇存在着缺乏主导产业、规划质量较低、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等问题;从城乡产业互动角度来看,成都产业结构高度及产业结构效益仍然处于劣势地位。4.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有利于成都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地位,同时构建促进经济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也面临着多重挑战。成都市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一是要形成有序集中、合理分散的城镇规模结构,以此形成推进城乡新型一体化发展关系,以城镇有序的规模结构、网络组织带动城乡紧密发展;二是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面要形成多中心、组群状、梯度式的空间形态,呈现城市核心到外围组团由密到疏、由高到低,梯度式的城市形态特征,以城镇体系合理的空间结构推进城乡协调持续发展;三是要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职能分工结构,应充分发挥各城镇现状产业基础与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合理确定各城镇的性质和功能发展方向,通过城镇功能建设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空间中不同的“发展极”和“增长点”,使城乡紧密关联和协调发展;四是在城乡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体制与机制创新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有三方面的创新:1.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对城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以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将城镇视作区域中的“点”,研究在区域系统中的这些点与点之间的整体发展,但是在实际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以及农村地区对城镇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因此也必须从区域层面对农村发展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即是通过对城镇体系的发展安排,引导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本文的研究视角不单单局限于城镇体系,而是将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研究视角的创新。2.在统筹城乡发展探索中从理论上提出应加强城镇体系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国内对城镇体系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三个方面,总的来说对城镇体系构建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仍为数不多。本文对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索,由此进一步提出合理的等级规模结构、协调的空间结构、明晰的职能结构可以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论,并基于此,进一步对构建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3.实证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本文选取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构建城镇体系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般结论应用于对成都统筹城乡进程中城镇体系发展的实证分析之中,力图通过对典型区域的研究,为成都未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快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步伐,也为其他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进程起到示范作用和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张君虎[7](2009)在《长江流域“姊妹花”——杭州、成都高校掠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在江之头,君在江之尾",她们是长江流域两座魅力非凡的城市,一个被赞为"天府之国",一个被誉为"人间天堂"。巴山蜀水环抱的一座城和江南水乡孕育的一个市,大自然对其的恩赐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西湖的美景更幻化出了一份婉约,而蜀山的青翠点缀出了一丝浪漫。一个坐拥益州老城的锦绣天地,一个独享钱塘古都的雍容华贵;一个受馈于西岭雪山的绵延滋润,一个感恩于钱塘潮水的无私灌溉……求学于成都或杭州,无疑都是不错的选择。
刘锦华[8](2009)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研究 ——基于2007年福建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文中指出就业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作为具有较先进知识储备的群体,其就业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以及毕业生本人。近年来,由于供需的反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凸现。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考虑,更是基于对社会经济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当前政府特别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而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已成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点。要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改善就业公共服务。本文从公共服务这一视角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与公共服务有关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从公共服务的视角提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构想和对策。鉴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当前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的不足,本文运用现有的公共服务和就业的相关理论,统计分析福建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从政策的完善、平台的建设、项目的实施和重点推进四个方面提出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设想,并结合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来探讨实现构想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推动毕业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王伦强[9](2008)在《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四川也不例外。从现象上看,城市化表现为人口大量由农村转向城市,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从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上看,城市化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增长,而传统的第一产业在比重上不断降低,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增长从而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在总产值结构中的地位和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但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和加速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工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关系到城市化是否能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后起的城市化地区,主动运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规律性,来发展区域内部的工业体系就成为有序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对策。然而,现代生产已经表现为基于国际化分工的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相互协作的基本特征。而传统的工业化模式与现代城市化发展(以城市群空间有机的结构体系为特征)的基本规律不相适应。根据系统的空间经济学理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整体上表现为以区域整体城市化发展为特点,城市化本质上表现为资源按照一定的规律优化利用。而在一个大区域内,城市化发展表现为以区域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体系发展和完善为特点总体演进趋势。在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网络性和层次性:一个城市群在空间上由一个以上的中心城市和数量不等的若干个不同级次的城市所组成,中心城市处于区域产业集聚和发展的中心,在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方面总是处于最高的地位;其他次级或下级城市在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上,普遍处于中心城市及其上一级城市的下游,而同一级别的城市在产业分工方面注重互补性。这样,从产业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说,城市群经济空间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对城市化过程中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必须首先研究区域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城市在产业发展上的分工与协调,以此规定的区域城市化和产业发展,就能做到区域城市化和区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四川省和重庆市处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内,从区域经济的系统性和城市群经济空间理论出发,研究四川省的城市化和产业发展问题,必须将川渝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首先构建川渝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各城市在城市群经济空间的定位,来考虑城市之间主导产业的分工与协作,这样就能够实现川渝经济区内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本研究立足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实证地分析了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论述了协调发展思路下的四川省城市化与主导产业的空间整合问题,这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再讨论了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下的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这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模式;最后论述了促进四川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问题,这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保障。通过这样的尝试,构建了一个全面的论述和分析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框架体系。所得出的结论不仅适合四川省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也适合于广大城市化落后的西部地区。一、论文的结构及章节简介研究具体内容以共分为8章。第1章为导言;第2章为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基础理论,第3章基于空间视觉的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这2章是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开端和出发点,尤其是第2章和第3章的理论综述,它们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4至第7章是本研究的主体;第8章是研究结论总结。各章的研究内容大致如下:第4章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四川省城市化和工业发展的不协调的若干方面,并从理论和量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分析,为第5、6、7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一步论述引出了具体问题。第5章四川省城市化与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空间整合。分别从静态、动态和系统的角度论述了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的形成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并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研究了城市群空间完善过程中产业的发展问题,说明了主导产业与城市空间功能定位以及区域内宏观的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协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四川省区域城市群空间的完善构想与主导产业发展的区位指向问题。从而指明了四川省城市化与发展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与目标。第6章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下的四川产业集群发展。由于产业集群是当今重要的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模式,前述的主导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功能定位仅仅是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问题。为实现此方向和目标,必须注重发挥产业集群这种工业化模式对城市化推动效应。本章运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了四川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并结合四川省的情况,探讨了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第7章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由于城市化本身意味着空间区域要素利用方式的转换,土地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承载性资源要素,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土地利用模式的空间转换,土地是经济三要素中的承载性要素,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宏观基本政策和17大精神要求下,必须制定适合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才能有效推动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本章运用了生产函数模型,说明了城市发展与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投入的基本原则;从四川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四川省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设用地供应解决方案;提出了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中土地利用战略的调整,以保障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8章为结论总结。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与升华,讨论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使相关研究结论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拓展了方向。二、论文的创新要点(1)在对传统的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基础理论和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产业协调发展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现代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即立足区域当前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基本现实,先确立区域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内部结构,再根据各城市在城市群空间体系结构中的定位,确定相应的主导产业发展战略,以此协调完善城市群体系下,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与协作,从而使城市群经济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通过分析四川省城市化和产业发展不协调的若干情况,提出必须用动态的和系统的方法,构建四川省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具体说来,应当首先确定城市群的空间内部结构体系,确立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中,各城市在网络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传统有效的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确立各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特别是工业发展战略,这是推进整个城市群体系下,城市化和区域产业动态协调发展的基本起点。(3)提出了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层次性决定了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的原则。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必须以城市群经济空间的系统思路来设计,各城市产业发展必须和城市群空间体系的层次结构相适应,并且必须为实现各城市的基本功能定位而服务,这就是构思城市发展和主导产业定位的基本思想。根据四川和重庆地区城市化发展基本现实,四川和重庆的城市群必须实现一体化发展,构建一个统一的川渝城市群体系,在这个城市群体系有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他们处于川渝城市群体系的中心层;在四川省内部,应当发展南充、绵阳、内江、攀枝花、乐山等几个城市为川渝城市群体系中的二级城市,其中,要创造条件,将南充发展成为新的区域集聚与增长极;将其他地级城市定位为城市群体系中的三级城市;再将县级城市(城镇)定位为川渝城市群体系中的四级城市(镇),这样的城市群体系结构比较符合四川省和重庆区域一体化的城市化发展和现状。而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则根据主导产业选择的有关原则、各城市的资源禀赋,以及各城市在川渝城市群体系中的定位来确定主导产业的定位,使区域城市化发展能够持续推进。(4)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四川省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政府在主导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时,必须认清现代工业发展和产业国际分工的基本现实,将工作重心从抓传统的主导产业大型企业发展转移到以产业集群这种有效的模式推动工业化发展思路上来。为实现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应当制定完善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应该与城市群空间层次结构相呼应;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区域产业集群;将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融入城乡统筹规划。本文指出,从产业集群发展的类型上来看,四川不仅要按照集群的思路推动传统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应该着力发展产业承接型产业集群,迎接沿海地区和跨国公司的制造业向四川的转移,促进中心城市之外的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制造业分层次的协调发展;也应该发展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以推动四川实现工业化的反梯度推移。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措施上,应尽快从这些方面制定政策,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建立专业市场,带动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鼓励移植引进沿海专业企业发展地方产业集群;鼓励和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产业集群机制自发形成;积极构建区域创新机制,促进四川特色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5)确立建设用地有效供应机制,调整土地利用战略,是确保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的保证。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在研究四川省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创新观点:为实现区域城市化和产业又快又好地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这些基本原则:发挥建设用地供应的调控作用,稳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优先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供应;重点保证基础产业发展用地;以“集群”思想规划各城市和区域工业发展用地。此外,在建设用地供应的区域重点方面,应当以中心城市和二级成市以及成渝之间的城市带为建设用地供应的区域重点,确保城市群体系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形成。为了实现城市化和产业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实现各类建设用地集中、集约和节约利用,是解决建设用地供应来源的根本渠道。在土地利用战略调整上,应注意这样几点:尽快制定与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整理政策,完善土地利用转换的各项制度;根据各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层次和水平确定建设用地利用的基本模式;用科学的城乡统筹规划解决建设用地供应来源问题;彻底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供给;完善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建立以行政监督为基础的建设用地流转供应的市场机制。
郑备[10](2006)在《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文中研究指明区域产业结构是产业阵容与空间载体的有机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既要求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又要求区域空间协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演进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开发程度相适应。空间协调和谐,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而艰难的任务。近十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产业门类齐全、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区域之间产业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多年存在的问题,并未根本改变。而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扩张与淡水、土地等资源短缺的矛盾不断凸显,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日益加剧。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我们的区域经济政策偏离了国情和区情,产业结构调整未能与空间协调结合,偏离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所规定的方向和限度。为此,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系统阐明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进行了专题论述,特别是,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的空间约束框架——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定位,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空间协调的前提,也开出了空间约束的底线。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培育,四川也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三次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主导产业模糊、区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仍然突出,强化了不合理的“行政区经济”,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四川在“十一五”规划中阐明了产业
二、全国副省级城市口腔医学协作组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副省级城市口腔医学协作组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目标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概念框架的构建 |
2.1.1 文献研究法 |
2.1.2 专家访谈法 |
2.1.3 NVivo软件质性分析 |
2.1.4 质量控制 |
2.1.5 伦理审查 |
2.2 量表的开发 |
2.2.1 专家访谈法 |
2.2.2 量表的开发步骤 |
2.2.3 量表的理论框架及结构 |
2.2.4 量表的评分方式 |
2.2.5 量表的小范围调查及完善 |
2.2.6 量表的样本调查 |
3 结果 |
3.1 概念框架的构建 |
3.2 量表的开发 |
3.2.1 条目池的建立结果 |
3.2.2 样本调查结果 |
3.2.3 口腔医师职业精神量表开发 |
4 讨论 |
4.1 概念框架的构建 |
4.1.1 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的复杂性 |
4.1.2 口腔医师职业精神与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的共同点和差异 |
4.1.3 口腔医师职业精神培养策略 |
4.2 量表的开发 |
4.2.1 量表的精简及其效度评价 |
4.2.2 量表的可靠性 |
4.2.3 量表的可适用性 |
4.2.4 医师职业精神测评方面的一些问题 |
4.3 不足和展望 |
4.4 创新性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综述与国内外现状 |
2.1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1.1 战略管理 |
2.1.2 大学战略管理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与社会需求分析 |
3.2.1 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同类院校的竞争 |
3.2.2 教育大众化及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 |
3.2.3 家长对民办高等教育认识存在偏见 |
3.2.4 用人单位招聘的门槛过高 |
3.2.5 高等教育资源需求较大 |
3.2.6 当代教育发展新趋势为民办高校提供新平台 |
3.2.7 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我校的大力支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内部资源分析 |
4.1 办学条件分析 |
4.1.1 办学条件成熟 |
4.1.2 办学层次偏低 |
4.1.3 省会地理优势 |
4.1.4 社会声誉 |
4.2 管理体制分析 |
4.2.1 法人治理结构和领导班子 |
4.2.2 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充分的自主权 |
4.2.3 内部管理有待加强,机构设置有待完善 |
4.3 教学管理分析 |
4.3.1 专业设置分析 |
4.3.2 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
4.3.3 师资结构不合理 |
4.3.4 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 |
4.4 办学经费相对充足 |
4.5 招生与生源变化 |
4.5.1 招生情况较好 |
4.5.2 生源变化 |
4.5.3 生源质量先天性不足 |
4.6 就业情况 |
4.6.1 就业率如年上升 |
4.6.2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 |
4.6.3 就业市场分析 |
4.7 办学特色分析 |
4.7.1 坚持中西医结合办学特色,办学特色鲜明 |
4.7.2 医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优势 |
4.7.3 数量众多的产学研合作医疗平台优势 |
4.7.4 特色校园文化---四馆一中心 |
4.8 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
5.1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SWOT分析 |
5.1.1 SO战略 |
5.1.2 WO战略 |
5.1.3 ST战略 |
5.1.4 WT战略 |
5.2 办学定位、指导思想、战略愿景 |
5.2.1 办学定位 |
5.2.2 指导思想 |
5.2.3 战略目标 |
5.3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战略选择 |
5.3.1 产业区域战略 |
5.3.2 学科专业战略 |
5.3.3 人才培养层次战略 |
5.3.4 产学研合作战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完善并加强学校组织机构建设 |
6.1.1 学校组织机构的意义 |
6.1.2 成立战略实施保证部门,加强管理层的领导管理作用 |
6.1.3 完善监督机制 |
6.2 落实控制系统,做好绩效考核 |
6.2.1 落实控制系统 |
6.2.2 绩效考核的内容 |
6.3 打造专业性特色校园文化 |
6.3.1 源起孔孟之乡,传承传统文化 |
6.3.2 开设心理课程,确立技术型校园文化特色 |
6.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6.4.1 实训条件建设 |
6.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法 |
6.4.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 |
6.4.4 完善学院组织结构 |
6.4.5 国际合作与交流 |
6.5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政府策略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非中心城市高校 |
(二)大学生就业 |
(三)产业促进就业 |
(四)创业带动就业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五、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六、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七、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阶段(1949-1985) |
二、经济体制过渡阶段下的“双向选择”阶段(1985-1991)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阶段(1992-至今)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及意义 |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 |
二、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
(一)助推经济増长 |
(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以南充市部分高校为例 |
一、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基本概述 |
二、非中心城市高校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
三、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主要特征 |
(一)地域性 |
(二)资源短缺性 |
(三)发展弱势性 |
四、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学生就业基本情况 |
(二)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分析 |
五、南充市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概况 |
(一)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情况 |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六、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促进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策略 |
一、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加大对非中心城市的扶持力度 |
二、促进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以产业促进就业 |
三、完善就业相关政策措施 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 |
(一)投入财政资源,完善就业指导和培训政策 |
(二)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就业信息平台 |
(三)完善创业支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 |
四、加大政府宣传力度 增强各方沟通协调 |
(一)宣传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大学生观念的转变 |
(二)加强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确保政策的落实与执行 |
(三)搭建社会各方交流平台,提供公民参与的渠道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当前我国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4)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1 地方综合年鉴现状 |
1.1 年鉴的引入与发展 |
1.1.1 年鉴的起源 |
1.1.2 国外年鉴发展简史 |
1.1.3 中国年鉴发展简史 |
1.2 年鉴的种类 |
1.3 地方综合年鉴与地方志书的关系 |
1.4 中国式地方综合年鉴的市场定位 |
2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问题和对策 |
2.1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2.1.1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的层次设计 |
2.1.2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的内容设计 |
2.2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 |
2.2.1 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结构如何突出地方特色 |
2.2.2 地方综合年鉴如何突出时代特色 |
3 条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3.1 地方综合年鉴条目化的意义 |
3.2 条目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趋势 |
2.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系统分化 |
2.2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容量与地方高校的发展空间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弱势高校群体 |
3.1 弱势高校群体现状描述 |
3.2 弱势高校群体的典型特征 |
3.3 弱势高校群体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制度分析:制度环境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
4.1 制度环境生产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 |
4.2 经济资本的贫乏者:国家重点建设政策拉大了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之间的差距 |
4.3 社会资本的守望者:国家行政权力逐渐减弱背景下的中心——边缘结构 |
4.4 象征资本的被边缘者:制度环境对合法性秩序的重建 |
4.5 制度环境对弱势高校的作用方式:弱意义上的强制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结构分析:精英大学在弱势高校形成中的影响 |
5.1 精英大学资源垄断的隐蔽性 |
5.2 精英大学建构高等教育场域的逻辑规则 |
5.3 合法性机制的动态演变:社会价值观与逻辑规则的同构 |
5.4 精英大学建构的逻辑规则在弱势高校中是如何实践的:模仿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行动者分析:弱势高校自身策略选择的影响 |
6.1 制度化的意外后果:信息不对称中的机会主义 |
6.2 组织结构的无序化倾向 |
6.3 角色混沌下与区域利益的分离 |
6.4 弱势高校“位置感”缺失 |
6.5 弱势高校的非理性行为产生无组织力量,进而诱发功能异化,使组织走向生存困境 |
6.6 本章小结 |
7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综合分析 |
7.1 弱势高校发生过程的机理描述 |
7.2 弱势高校发生机制的本质探讨:大学组织的系统哲学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2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附录 3 “211 工程”高校办学规模 |
附录 4 全国历年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统计1977-2012 年 |
附录 5 2010 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校分布情况 |
附录 6 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 7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6)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体系发展 |
1.1.2 城镇体系建设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
1.1.3 统筹城乡战略背景对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视角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1.5 主要创新及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城镇体系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镇 |
2.1.2 城镇体系 |
2.1.3 城乡关系 |
2.1.4 城乡一体化 |
2.1.5 城乡经济一体化 |
2.1.6 城乡经济一体化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2 城镇体系的主要相关理论 |
2.2.1 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的相关理论 |
2.2.2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
2.2.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相关理论 |
2.3 城乡差异形成的理论解释 |
2.3.1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2.3.2 累积因果循环理论 |
2.3.3 增长极理论 |
2.3.4 空间极化发展理论 |
2.4 城乡联系的相关理论 |
2.4.1 马克思主义城乡联系理论 |
2.4.2 利普顿对"城市偏向"的批评 |
2.4.3 科布纳基对城乡联系形成原因的分析 |
2.4.4 朗迪勒里对城镇体系作用的认识 |
2.4.5 斯多尔和泰勒对城乡结合具体途径的解释 |
2.5 城镇体系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 |
2.6 小结 |
3.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要素和机制分析 |
3.1 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
3.1.1 合理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
3.1.2 协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
3.1.3 明晰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
3.2 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素 |
3.2.1 关键要素解释 |
3.2.2 要素之间的关联和互动 |
3.3 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3.3.1 集聚机制 |
3.3.2 内推机制与外拉机制 |
3.3.3 组织创新机制 |
3.4 小结 |
4.成都市城镇体系演变与城乡经济发展 |
4.1 成都市域行政区划的演变 |
4.1.1 改革开放前成都市域行政区划演变的回顾 |
4.1.2 改革开放至今成都市域行政区划的演变 |
4.2 成都市城镇体系的演变 |
4.2.1 初期的城镇体系建设:典型的单中心城镇体系 |
4.2.2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镇体系建设:五级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
4.2.3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城镇体系的演变:市域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
4.3 成都市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 |
4.3.1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 |
4.3.2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
5.成都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
5.1 成都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析 |
5.1.1 成都市城镇等级体系 |
5.1.2 成都市城镇等级规模体系 |
5.1.3 成都市城镇体系的首位度计算 |
5.2 成都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形分析 |
5.2.1 研究区的界定和变量数据的选取 |
5.2.2 城市规模结构分形特征的计算结果 |
5.3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下成都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特征与存在问题分析 |
5.3.1 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过于集中 |
5.3.2 区(市)县城区发展不足,规模偏小 |
5.3.3 小城镇对农业人口城镇化的承载力不足 |
6.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
6.1 成都市城镇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6.1.1 城市空间开发与扩展的自然和历史基础 |
6.1.2 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 |
6.1.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 |
6.1.4 城市化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 成都市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
6.2.1 成都市城镇分布密度 |
6.2.2 成都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
6.3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下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问题剖析 |
6.3.1 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发展模式的过度集中 |
6.3.2 城镇体系非均衡的五边形空间模式需进一步优化 |
6.3.3 小城镇布局分散,集聚程度低,圈层地区发展不均衡性 |
7.成都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
7.1 成都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总体特征 |
7.2 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产业发展和职能定位分析 |
7.2.1 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
7.2.2 中心城区现状职能分析 |
7.2.3 中心城区职能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的重点 |
7.3 成都市小城镇的职能定位分析 |
7.3.1 小城镇的基本类型和发展特征 |
7.3.2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审视 |
7.4 成都市城乡产业互动分析 |
7.4.1 成都市推进城乡产业互动的主要实践 |
7.4.2 城乡产业互动分析的指标选取 |
7.4.3 成都市城乡产业互动的比较分析 |
8.成都市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及对策 |
8.1 成都构建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机制 |
8.1.1 集聚机制 |
8.1.2 内推与外拉机制 |
8.1.3 组织创新机制 |
8.2 成都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8.2.1 国内外发展形势有利于成都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地位 |
8.2.2 构建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
8.3 构建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途径与对策 |
8.3.1 成都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优化发展目标 |
8.3.2 成都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引导 |
8.3.3 成都市城镇体系中的城镇职能定位 |
8.3.4 进一步创新机制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
9.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9.1.1 理论构建部分主要结论 |
9.1.2 应用分析部分主要结论 |
9.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长江流域“姊妹花”——杭州、成都高校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丹桂飘香———杭州 |
【入选理由】 |
【求学指数】 |
【城市印象】 |
【走马观校】 |
浙江大学———东方剑桥在浙之滨 |
浙江工业大学———理工实力王者之风 |
中国计量学院———计量特色亚洲称雄 |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药国之瑰宝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匠心独具 |
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工业一脉相承 |
芙蓉花开———成都 |
【入选理由】 |
【求学指数】 |
【城市印象】 |
【走马观校】 |
四川大学———川之骄子当之无愧 |
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名校实力非凡 |
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学科堪称翘楚 |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当家舍我其谁 |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之鹰西南展翅 |
西南石油大学———立足油气报效祖国 |
(8)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研究 ——基于2007年福建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的研究 |
1.3 相关理论及研究意义 |
1.3.1 相关理论概念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
2.1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概况 |
2.1.1 学历就业情况 |
2.1.2 专业就业情况 |
2.1.3 就业渠道情况 |
2.1.4 区域就业情况 |
2.2 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2.2.1 就业取向与需求存在差距 |
2.2.2 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 |
2.2.3 高校就业工作缺乏力度 |
2.2.4 专业设置与就业导向不够协调 |
2.2.5 就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
第三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构想 |
3.1 对症下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
3.1.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发展 |
3.1.2 健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
3.2 构建平台,发展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 |
3.2.1 高校就业服务队伍 |
3.2.2 政府人才服务机构 |
3.2.3 社会人才服务机构 |
3.3 项目带动,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
3.3.1 求职服务 |
3.3.2 见习服务 |
3.3.3 指导服务 |
3.3.4 援助服务 |
3.4 突出重点,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
3.4.1 相关政策的执行 |
3.4.2 服务能力的提升 |
3.4.3 服务项目的运作 |
第四章 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基本路途 |
4.1 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
4.1.1 就业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意义 |
4.1.2 开放系统,引入竞争 |
4.1.3 动用社会资源,发展中介机构 |
4.2 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
4.2.1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就业服务均等化 |
4.2.2 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不均等现状 |
4.2.3 实现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
4.3 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
4.3.1 政策引导:促进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的发展 |
4.3.2 购买服务:财政的支持与公益服务的体现 |
4.3.3 资信监督:公共服务机构的审批与监督 |
4.3.4 权益保障:相关法律的执行与落实 |
第5章 结论 |
参考书目 |
致谢 |
(9)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的区域社会背景 |
1.1.2 研究的区域产业经济背景 |
1.1.3 研究的政策背景 |
1.1.4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
1.2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1.2.1 丰富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理论 |
1.2.2 拓展区域工业发展理论 |
1.2.3 拓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范围 |
1.2.4 丰富西部大开发的基本理论 |
1.2.5 力求为四川省工业强省政策提供思路借鉴 |
1.3 研究的内容、结构安排、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的创新点 |
2. 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基础理论 |
2.1 传统的城市化理论 |
2.1.1 城市化的内涵 |
2.1.2 城市化的经济特征 |
2.1.3 城市化的量度指标 |
2.1.4 城市化进程的规律性 |
2.2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协调关系 |
2.2.1 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基本协调关系表述 |
2.2.2 城市化不同阶段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2.2.3 城市化过程与产业演进过程在不同阶段的协调关系 |
2.2.4 从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角度看城市化的基本类型 |
2.2.5 重要启示 |
2.3 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和演进的过程描述 |
2.3.1 产业发展对城市化作用的一般过程 |
2.3.2 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特征 |
2.3.3 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规律 |
2.4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与工业化协调配合的几个理论 |
2.4.1 工业化的涵义及工业化进程的有关经济理论 |
2.4.2 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3. 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 |
3.1 区域工业协调发展的传统理论框架 |
3.1.1 古典的城市与产业空间协调发展理论 |
3.1.2 基于产业空间组织结构演化的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 |
3.1.3 基于空间产业发展差异性的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3.1.4 区域工业协调发展理论的简单总结 |
3.2 城市群空间经济学的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理论 |
3.2.1 国外学者对城市群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综述 |
3.2.2 空间经济学对城市和产业发展相互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 |
3.2.3 城市群空间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3.2.4 空间经济学对城市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成果的简单总结 |
3.3 基于空间区域分工的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模型 |
3.3.1 区域产业分工与城市发展的一般关系 |
3.3.2 城市群区域城市体系空间等级确定的产业分工模型 |
3.3.3 模型的空间经济含义 |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
4.1 川渝经济区内四川省城市化现状 |
4.1.1 城市经济区域划分 |
4.1.2 川渝城市群体系下的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的协调性 |
4.1.3 四川省内各次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协调状况 |
4.1.4 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 |
4.2 川渝经济区下的四川省产业发展现状 |
4.2.1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川渝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4.2.2 四川省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性与全国的比较 |
4.2.3 四川省内部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层次差异大 |
4.2.4 四川各城市经济区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协调性分析 |
4.3 影响四川全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 |
4.3.1 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大 |
4.3.2 工业发展地区不协调 |
4.3.3 省内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不协调 |
4.3.4 全省区域内尚未形成完整的城市群经济协作体系 |
4.4 川渝城市群体系下四川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 |
4.4.1 亟需构建区域城市群空间层次结构体系 |
4.4.2 用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理论构建区域工业发展模式 |
4.4.3 区域内城市间亟需形成差异化的协调功能分工体系 |
4.4.4 须尽快建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协调推动机制 |
本章小结 |
5. 四川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空间整合 |
5.1 城市群空间区域整合与产业空间协调发展的原则 |
5.1.1 城市群空间联系的思想 |
5.1.2 功能经济区的思想 |
5.1.3 产业经济学思想 |
5.2 影响城市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
5.2.1 自然资源因素对产业区位的影响 |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协调的影响 |
5.2.3 生产技术条件对产业区位的影响 |
5.3 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空间协调整合的构想 |
5.3.1 川渝城市群空间体系协调整合思路 |
5.3.2 四川各城市的主体功能区定位 |
5.3.3 发展城市带,形成区域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地域空间 |
5.3.4 四川各城市产业空间协调整合具体思路 |
本章小结 |
6. 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思路下的四川产业集群发展 |
6.1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作用 |
6.1.1 产业集群的内涵 |
6.1.2 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模式 |
6.1.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6.1.4 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
6.2 发展产业集群对协调四川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意义 |
6.2.1 四川省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2.2 发展产业集群可有效增强四川产业发展的后续动力 |
6.3 发展四川产业集群的思路 |
6.3.1 四川省产业集群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
6.3.2 四川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
6.3.3 四川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 |
本章小结 |
7. 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 |
7.1 土地要素投入对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影响 |
7.1.1 土地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一般模型 |
7.1.2 模型的产业经济内涵 |
7.1.3 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中建设用地供应的基本原则 |
7.2 四川建设用地利用与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 |
7.2.1 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利用的若干不协调现象 |
7.2.2 建设用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协调 |
7.2.3 传统的土地供给模式与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不协调 |
7.3 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战略思考 |
7.3.1 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特点 |
7.3.2 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利用区域差异 |
7.3.3 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要求下建设用地供应的区域重点 |
7.3.4 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设用地供应对策 |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总结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在城市化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范式需要改变 |
8.1.2 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模式探讨应该转向 |
8.1.3 城市群空间体系结构决定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思路 |
8.1.4 以集群思路发展工业,可促进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协调 |
8.1.5 为使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必须调整土地利用战略 |
8.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问题 |
8.2.1 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协调问题 |
8.2.2 川渝城市化和产业协调发展问题扩展至西南区域的问题 |
8.2.3 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 |
8.2.4 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一般模型的建立与应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四川省2020 年人口增长与变化预测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范畴界定与理论回顾 |
第一节 范畴界定 |
一、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 |
二、经济空间与区域空间协调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
一、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二、区域主导产业理论 |
三、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 |
四、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层次 |
第三节 区域空间协调理论 |
一、古典区位论对空间协调的论述 |
二、空间结构演化理论对空间协调的阐述 |
三、基于空间组织的空间协调研究 |
四、基于空间平衡性的空间协调研究 |
五、结论与启示 |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产业结构优化及空间协调的一般研究 |
二、有关四川产业结构及空间协调的研究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二章 四川区域概况与空间特征 |
第一节 四川经济区域概述 |
一、区域综合情况 |
二、经济区域构成要素 |
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
第二节 四川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
一、优势与劣势 |
二、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四川区域空间开发的历程和现状 |
一、四川区域空间开发历程的回顾 |
二、四川区域空间结构的现状 |
第三章 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对空间协调的要求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
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方法 |
二、区域专门化生产分析方法 |
第二节 四川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
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二、农业内部结构分析 |
三、工业内部结构分析 |
四、服务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四川主导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 |
一、主导产业规划的历程 |
二、产业专门化水平评价 |
三、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四川产业结构优化对空间协调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历程及评价 |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三、产业结构优化对空间协调的要求 |
第四章 现有行政区的产业结构及其在优化中的形势 |
第一节 四川各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 |
第二节 三次产业在现有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
一、三次产业增加值在21个市州的比例 |
二、21个市州三次产业构成比较 |
第三节 主导产业在现有行政区的空间分布 |
一、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在21个市州的分布 |
二、产业专门化水平在21个市州的比较 |
第四节 四川现有行政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思路 |
一、现有行政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 |
二、现有行政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 |
第五章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综合经济区的构建 |
第一节 经济区划理论 |
一、基于空间分析法的经济区划 |
二、基于经济活动构成及特点的经济区划 |
第二节 四川综合经济区划 |
第三节 四川五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现状 |
一、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 |
二、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 |
第四节 四川五大经济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
一、成都经济区 |
二、川南经济区 |
三、攀西经济区 |
四、川西北经济区 |
五、川东北经济区 |
第六章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分析 |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意义 |
一、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
二、主体功能区提出的背景 |
三、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 |
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
一、中国科学院课题组的划分 |
二、国家发改委课题组的划分 |
第三节 四川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
一、四川主体功能区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四川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探索 |
第四节 四川四大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分析 |
一、优化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二、重点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三、限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四、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
第五节 行政区、综合经济区及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
一、综合经济区与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
二、行政区与综合经济区及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
三、统筹协调行政区、综合经济区及主体功能区的思考 |
第七章 三产互动中实现城乡空间协调 |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 |
一、城市化 |
二、城镇体系构成理论 |
三、城乡协调理论 |
第二节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城镇体系 |
一、四川城市化水平的空间特征 |
二、四川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
三、四川城镇体系职能构成 |
四、四川城镇体系空间分布 |
第三节 四川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
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二、城乡社会发展差距 |
第四节 四川在三产互动中实现城乡空间协调的思考 |
一、城乡空间协调的目标 |
二、城乡三产互动的有效途径 |
三、四川在三产互动实现城乡空间协调的政策取向 |
第八章 国外统筹产业发展与空间协调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区域政策理论概述 |
一、区域政策的内涵 |
二、区域政策的要素构成 |
第二节 国外统筹产业发展与空间协调的一般做法 |
一、区域空间规划与实施 |
二、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 |
第三节 启示与建议 |
一、启示 |
二、政策建议 |
附表及附图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图 |
四、全国副省级城市口腔医学协作组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口腔医师职业精神概念框架构建[D]. 王晓东. 中国医科大学, 2018(01)
- [2]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 周帅. 河北科技大学, 2018(04)
- [3]非中心城市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政府策略研究 ——以南充市为例[D]. 张语恬.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4]地方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研究[D]. 田佳琦. 宁波大学, 2013(04)
- [5]我国弱势高校的发生机制研究[D]. 徐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6]城镇体系构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为例[D]. 蒲松林.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7]长江流域“姊妹花”——杭州、成都高校掠影[J]. 张君虎.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09(12)
- [8]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研究 ——基于2007年福建省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D]. 刘锦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9(02)
- [9]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王伦强.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D]. 郑备. 四川大学, 2006(03)
标签: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