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省鸡西麻山群后生动物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栾金鹏[1](2021)在《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以及两地块上新元古代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确定了松嫩地块上东风山群红林组和佳木斯地块上麻山群西麻山组和马家街群的形成时代,并讨论了其沉积环境、物源及构造背景;通过对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变质变形的火成岩组合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确定了松嫩地块东缘和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并利用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讨论了研究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的属性,并探讨了二者的构造亲缘性和构造归属,以及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杜兵盈,刘勇,刘宇崴,张铁安,王东明,李成禄,王文东,赵明胜,高洪岩[2](2021)在《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出露零星。通过对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层年代学、沉积建造、发育矿床特征及地层对比的综合分析显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古生界锆石测年数据中出现有较多的太古宙、古元古代的谐和年龄,在古生代火成岩中也存在太古宙和古元古代捕获锆石的年龄数据信息,且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为中—新元古界,产出沉积变质型铁矿和中、大型石墨矿床,发育典型的硅铁建造、孔兹岩系或含石墨岩系,并可在区域上对比。结合黑龙江省近年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在额尔古纳地块上划分出古元古代表壳岩,将《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置于新太古代的麻山群,置于古元古代的兴东群、东风山群、兴华渡口群修订为岩群,并依据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高精度测年资料、典型建造类型与变质程度等,将时代厘定为中—新元古代,同时依据建造和产出铁矿特征在宁安西南部地区划分对比出塔东岩群,为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了地层学方面的资料。
陈昭旭[3](2020)在《松辽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拼合历史:来自晚古生代陆相地层碎屑锆石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大规模的增生造山带之一,其东段受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制、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体制和蒙古-鄂霍次克构造体制的多重影响。松辽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最东部,是解决中亚造山带多构造域复合叠加相关问题的关键地区。一般认为两地块间的牡丹江洋于中生代关闭,但牡丹江构造带沿线地区,即松辽与佳木斯地块两侧,也发育了早-晚古生代的岩浆活动,且都发育有可对比的古生代地层,说明在古生代期间两地块曾经聚合过,两地块在晚古生代的演化历史尚存争议。石炭纪-二叠纪陆相地层主要出露于松辽地块的宾县、五常、铁力,及佳木斯地块的宝清、密山地区。本文采集了松辽地块与佳木斯地块上晚石炭-早二叠、晚二叠世的样品进行对比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松辽地块中二叠世土门岭组沉积时代上限为260 Ma,晚二叠世红山组沉积时代上限为250Ma;佳木斯地块塔头河组沉积时代上限为290 Ma,石炭纪地层沉积时代为300 Ma,这一结果支持此前的地层时代划分方案。佳木斯地块晚石炭-早二叠世地层与松辽地块中二叠世地层均出现了290-300 Ma、400 Ma、500 Ma的年龄峰,其中松辽地块中二叠世地层500 Ma的年龄峰可能来自佳木斯地块的寒武纪基底麻山杂岩,而佳木斯地块石炭纪地层420-440 Ma的年龄峰可能来自松辽地块张广才岭地区志留纪岩浆弧,这反映了两地块互为物源的历史,说明二者可能曾经在古生代发生过聚合。晚二叠世松辽地块红山组缺少了500 Ma的年龄峰,其与更老地层年龄组成的差异可能意味着晚二叠世佳木斯地块未作为松辽地块的物源,即两地块之间存在着古地理隔离,结合沿牡丹江构造带发育的210 Ma双峰式火山岩,我们认为松辽与佳木斯地块间的洋盆可能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打开。
李微[4](2018)在《鸡西盆地北部城子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西盆地是黑龙江省东部典型的中生代-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地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城子河组是鸡西盆地内部主要的含煤层段,其厚度大、分布广,可以作为勘探的首要目的层段。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沉积学、碎屑岩储层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铸体薄片、钻井、测井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鸡西盆地北部城子河组砂岩储层的特征和储层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区城子河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其中长石和中酸性喷出岩岩屑的含量相对较高,为后期的溶蚀作用提供了条件。砂岩的粒度属于细砂岩范畴,分选较好-中等。砂体总体厚度较大,位于200m-500m之间,受物源方向影响,呈东西向带状展布,整体呈现出北厚南薄,西厚东薄的特点。但是砂体被薄层泥岩和煤分隔开,单层砂体厚度较薄,多数砂体厚度位于2m—8m之间,且砂体横向分布有限,连通性差。城子河组砂岩储层孔隙类型多种多样,分为原生孔隙、次生空隙和裂隙。其中次生孔隙中的长石或岩屑边缘溶蚀扩大孔、长石粒内溶孔、岩屑粒内溶孔是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裂隙中常见的类型为粒内破裂缝和粒缘溶蚀缝。沉积相是储层质量的重要控制因素,曲流河河床-边滩相、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相、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相和滨湖相带内的砂体储集特性最好。岩屑含量与面孔率呈正相关,石英含量呈负相关,长石含量先增加后减小。砂岩粒径越大,分选越好,储层孔隙发育越好。此外,在成岩作用方面,压实和胶结作用是主要的储层破坏因素,蚀变和溶蚀作用是主要的储层有利因素。综合孔隙度、泥质含量、沉积相、砂体厚度和勘探开发现状等因素,对研究区城子河组有利勘探区进行了大致预测,可以基本上划出两个有利区:鸡东凹陷北东部有利区和西部有利区。
王帅[5](2018)在《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层序格架内聚煤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发育众多的呈NNE向展布的断陷盆地群,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本论文在系统收集东北地区的钻孔、岩心、测井、露头、地震剖面及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将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煤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层序地层特征、聚煤作用及聚煤主控因素、厚煤层的成因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共识别出砾岩类、砂岩类、粉砂岩类、泥岩类和有机岩类5种岩性类型及相应的14种岩相类别;共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7种沉积体系,东北地区主要成煤环境为扇(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环境。(2)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具有相似的沉积充填演化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底部粗碎屑岩段、含煤碎屑岩段和湖相泥岩段、湖相泥岩段、含煤碎屑岩段、顶部粗碎屑岩段;相似的沉积充填序列说明东北地区区域上构造演化的同步性,该同步性为东北地区全区域的层序地层对比提供可能。共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古土壤、沉积相转换面等6种层序界面,可将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Ⅰ-层序Ⅴ分别对应于盆地演化初始沉降阶段、快速沉降阶段、稳定沉降阶段、萎缩早期阶段和萎缩晚期阶段。西部赋煤带厚煤层主要位于层序Ⅳ、层序Ⅳ和层序Ⅴ的湖侵体系域,中部赋煤带厚煤层主要位于层序Ⅱ和层序Ⅳ的湖侵体系域,东部赋煤带厚煤层主要位于层序Ⅱ、层序Ⅲ和层序Ⅳ的湖侵体系域。(3)东北地区西部赋煤带厚煤层发育且层数较多,厚煤层主要分布在海拉尔盆地群东部(伊敏凹陷、呼和湖凹陷和旧桥凹陷)、北部(扎赉诺尔凹陷)和二连盆地群东北部(吉尔嘎郎图凹陷、白音华凹陷、霍林河凹陷、阿南凹陷),同沉积裂陷阶段比萎缩阶段聚煤作用差。与西部赋煤带相比,中部赋煤带煤层厚度减小,但煤层广泛发育且连续性较好,厚煤层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东部、北部和阜新盆地北部,同沉积裂陷阶段比萎缩阶段聚煤作用好。东部赋煤带煤层厚度最小,厚煤层主要分布在泛三江盆地群鸡西盆地、双鸭山盆地和鹤岗盆地,主要形成于同沉积裂陷阶段(城子河组),萎缩阶段(穆棱组)聚煤作用较差。(4)基于Olsen(1990)提出的断陷盆地沉积模式和Carroll and Bohacs(1999)提出的湖盆类型,结合西部赋煤带断陷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环境和聚煤特征,提出了西部赋煤带断陷盆地下白垩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3种聚煤模式。霍林河型聚煤模式:对应于断陷盆地演化的稳定沉降阶段,湖盆类型与Newark类型和平衡充填湖盆特征相似。胜利型聚煤模式:对应于断陷盆地演化的萎缩早期阶段,湖盆类型介于Newark类型和Richmond类型,处于过充填-平衡充填的过渡阶段。伊敏型聚煤模式:对应于断陷盆地演化的萎缩晚期阶段,湖盆类型与Richmond类型和过充填湖盆特征相似。中部赋煤带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为例,总结了徐家围子断陷不同位置的聚煤模式。聚煤模式1:在徐家围子断陷北部,徐西断裂倾角较小,断层沉降速度等于基底沉降,速度陡坡带和缓坡带坡度相似,煤层在陡坡带和缓坡带都比较发育。聚煤模式2:在徐家围子断陷中部,中间地区存在中央隆起,与北部相比,断层倾角变大,煤层在缓坡带发育比陡坡带好。聚煤模式3.:在徐家围子断陷南部,断层倾角比中部大,基底沉降速度大于断层沉降速度,煤层主要发育在缓坡带。东部赋煤带以三江盆地群为例,提出了两个主要成煤期的聚煤模式。快速沉降阶段(层序Ⅱ)聚煤模式的主要特征:处于平衡充填阶段,厚煤层主要形成于火山活动平静期三角洲平原与滨浅湖沉积环境,位于湖侵体系域。萎缩早期阶段(层序Ⅳ)聚煤模式的主要特征:处于过充填阶段,与层序Ⅱ时期相比,层序Ⅳ时期沉积环境变化不大,聚煤作用变差,受剧烈的构造活动影响较大。(5)每个赋煤带具有明显不同的聚煤作用特征,主要是由于早白垩世时期不同的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火山活动和沉积环境造成。东北地区早白垩世位于北纬40°-60°,整体处于温暖潮湿的气候带,这为植物的生长和泥炭堆积提供了有利条件。中部赋煤带松辽盆地和东部赋煤带萎缩阶段聚煤作用明显变差,这可能与萎缩阶段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拆沉引起的火山作用变强有关。频繁的火山作用导致了古气候的剧烈改变,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破坏了泥炭沼泽发育的环境,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不适合大规模聚煤作用的发生,故只在部分地区发育了薄煤层。而西部赋煤带萎缩阶段构造运动相对比较稳定,受火山作用影响较小,适合大规模聚煤作用的发生。(6)东北地区厚煤层中识别出5种关键层序地层界面:湖侵沼泽化面(PaS)、湖退沼泽化面(TeS)、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湖泛面(NFS)和放弃湖侵面(GUTS)。二连盆地6#厚煤层泥炭沼泽处于缺氧、水深的环境。6#厚煤层垂向上由7个向上变深旋回、7个向上变浅旋回和层序地层界面交替叠加构成,受控于可容空间产生速率和泥炭堆积速率之间的高频率变化。海拉尔盆地16#厚煤层泥炭沼泽处于富氧、水浅的环境,16#厚煤层垂向上由12个向上变深旋回、5个向上变浅旋回和层序界面交替叠加构成。
陆斌法,肖雨江[6](2017)在《黑龙江省煤系裂隙含水层岩性划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巨厚砂岩和泥岩互层地层难以按照传统的岩性划分方法追踪含水层的难题,近年来在黑龙江省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根据白垩系煤系裂隙含水层的发育特点,利用钻探、简易水文、物探测井、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野外实际资料综合分析,采用"二分法"将研究区巨厚的砂岩、泥岩互层组合结构的白垩系煤系裂隙含水层,按照深度划分为强裂隙承压含水带和弱裂隙承压含水带,为节省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工作量提供新的途径。
刘剑[7](2017)在《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文中研究说明石墨烯及其应用技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过程中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工作是石墨烯产业化瓶颈问题之一,该工作对指导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和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然而,这方面见诸文献的报道很少。论文选择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矿床学、矿物学、晶体化学与晶体物理学、资源产业经济学、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原料选择及品质控制研究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方法,引进石墨矿床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这样一个新命题,探讨了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从新视角入手以揭示特定成矿地质条件约束的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论文主要结论:(1)全球鳞片石墨、脉型石墨和土状石墨的形成条件主要是热力学条件、碳源、有机生物、沉积建造等方面。(2)天然石墨成因及石墨化程度决定了石墨晶体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化学特征,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结构、属性及电化学性能、导电性能有重要影响。(3)鳞片石墨的成因是影响石墨烯属性及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氧化-还原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4)天然石墨都能作为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初始原料,根据赋矿地质条件可以预测石墨矿物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且能够预先确定特定地质条件产出石墨矿物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供给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企业。(5)从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数据库系统、石墨烯资源经济带、区域协调政策、环境法规、行业标准、动态检测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建议。论文创新性表现在:(1)绘制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框架图,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概括为“碳质来源+含矿岩石+热力学条件+石墨化”,定义为天然石墨成矿的四要素。(2)构建了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表达式为Ggeo= F(Bat,Flex,Bio,Cor,Com,Thermo)= αBat + βFlex + γBio + δCor +εCom + ζThermo模型限定了成矿地质条件→石墨矿物→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材料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作为石墨烯材料的原料,为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3)探索了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具可控性的技术方法,认为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缺陷度、固定碳含量、碳质来源、变质相、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多种因素对其有不同影响,可根据对石墨烯的层数或性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然石墨原料。(4)基于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将石墨烯看作战略性矿产资源并提出了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范式。
王晓伏[8](2011)在《中国东北绥化—虎林深反射地震测线走廊带地壳断面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北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所夹持的中亚造山带东端,在古亚洲洋与古太平洋共同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下东北地区发育了复杂构造形迹,因此研究该地区的地壳深部结构对于还原中亚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史和了解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都有着重要的科研意义。此外,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研究该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对于了解深部物质能量交换与浅部能源矿产发育之间的关系也有着重要资源意义。本次博士论文研究《松辽盆地地壳断面构造实验研究》的支持下,对中国东北绥化—虎林一线的深反射地震测线剖面展开了地质解释工作,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和创建测线走廊带内地壳断面构造格局,为连接浅部构造变形与深部作用架设一座桥梁。东北绥化—虎林深反射地震测线是国内首次在东北地区展开双程走时为50秒的深反射地震探测。本次博士论文研究在对这一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过程中采用了国际上的大陆反射构造分区理论为主要依据来识别深反射地震剖面中记录的构造框架。此外,还搜集了大量已有的以其他地球物理方法获得的有关研究区内深部岩石物性和构造特征的信息,来支持测线走廊带内地壳深部构造格局的建立。而针对深部构造格局在地表地质格局上的响应则以造山带研究中常用的地体构造学理论为指导,以东北地区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展开对测线走廊带内地体的识别划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与走廊带以东的俄罗斯,日本列岛等地区的地体进行了对比。在完成上述主要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如下的新认识:在测线走廊带内划分出松嫩-张广才岭地体,黑龙江地体,麻山地体,宝清—密山地体,跃进山地体,那单哈达地体以及与延伸入俄罗斯境内的马特维耶夫—纳西莫夫地体。其中松嫩-张广才岭地体为晚古生代火山弧碎块地体,黑龙江地体为晚古生代破裂地体,麻山地体为前寒武纪大陆碎块地体,宝清—密山地体为晚古生代火山弧碎块地体,跃进山地体为晚古生代破裂地体,那单哈达地体为侏罗纪破裂地体,马特维耶夫—纳西莫夫地体为大陆碎块地体。从此次测线的反射特征来看,中国东北东部地区的地壳并不是一个整体,测线走廊带内莫霍面的深度大致在29-42km深度之间变化,莫霍面反射特征的差异反应出中国东北东部地壳的形成时代并不一致。松辽盆地至张广才岭地区莫霍面反射平整连续并且清晰,其地壳反射表现出形成年代较为年轻的特点,因此松辽盆地内部可能不存在较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松辽盆地东缘上地幔的倾斜反射层揭示了在张广才岭与佳木斯地区之间存在着一个已经向西以低角度俯冲消减掉的洋壳,其俯冲深度可能已经超过岩石圈底界。佳木斯地区莫霍面反射间断并且模糊,具有较老的反射特征,推断该地区可能存在一个具有前寒武基底的微板块。宝清地区莫霍面反射再次清晰连续,反应了年轻莫霍面的特征。虎林地区莫霍面不连续且不清晰,表明这里存在着一个古老的地壳,它很可能与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兴凯地体有关。另外,在麻山地区和跃进山地区的上中地壳内存在着近水平的滑脱构造反射,其反射面的深度分别为18-20km和20-25km,这些滑脱构造反射表明黑龙江群,麻山群和跃进山群的都是具有由自西向东的推覆特征的杂岩带。
温泉波[9](2008)在《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佳木斯隆起周缘盆地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物源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佳木斯隆起区及周缘盆地早白垩世为一原型盆地,佳木斯隆起区尚未隆起。早白垩世东山组沉积以后,由于依泽奈崎板块以北北西向,高速率(23.5 cm /a)向欧亚板块俯冲,在近NS向的持续挤压作用下佳木斯隆起快速隆升,早白垩世的原型盆地遭到破坏,形成现今佳木斯周缘盆地的雏形,周缘盆地的南部边界一般表现为由南向北的逆冲断裂,太古代麻山群或元古代花岗片麻岩逆冲到早白垩世的地层之上,逆冲的最高层位为早白垩世东山组,而北部边界表现为正常接触。此外,本文利用独居石Th-U-Pb化学法(CHIME)和黑云母、钾长石40Ar-39Ar法等测年方法对佳木斯隆起的隆升史进行了研究,表明泥盆纪到二叠纪,佳木斯隆起区没有或微弱隆升,处于晚古生代盆地演化阶段,二叠纪末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沿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一带发生了最终的碰撞拼合作用,在南北向挤压应力场的作用下佳木斯隆起快速隆升;早三叠世末到侏罗纪,佳木斯隆起区总体上还是处于隆升剥蚀阶段,仅在北部有少量侏罗纪沉积。早白垩世,佳木斯隆起区及周缘盆地处于一种大陆边缘近海环境,为中生代盆地演化阶段;早白垩世末,佳木斯隆起快速隆升;晚白垩世猴石沟组沉积时期,佳木斯隆起为其周缘盆地提供物源。
张姗[10](2007)在《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地层序列与盆地构造演化》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在前侏罗纪兴安-内蒙造山带基底上发育陆相为主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除松辽盆地外,大庆探区外围还发育十余个中、小型盆地。本论文对大庆探区外围东部盆地早白垩世岩石地层序列、生物地层特征及年代对比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东部早白垩世盆地形成演化的基本规律,对于深化东北地区基础地质、盆地地质研究、大庆探区外围盆地油气远景评价及勘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根据东北地区区域地层古生物研究资料的系统总结,厘定了东部盆地早白垩世岩石地层序列,主要是鸡西群与龙爪沟群及其对比关系。明确了东部鸡西、勃利和虎林盆地的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充填序列,并认为古近系的虎林组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对中、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敦密断裂对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的控制作用以及对早白垩世盆地的分割破坏作用;确定了黑龙江省东部主要盆地形成时期为早白垩世和古近纪并具有复合盆地特征。
二、黑龙江省鸡西麻山群后生动物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鸡西麻山群后生动物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中亚造山带东段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系 |
2.2.1.1 松嫩地块前寒武系 |
2.2.1.2 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系 |
2.2.2 古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松嫩地块岩浆作用 |
2.3.2 佳木斯地块岩浆作用 |
第3章 样品制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单矿物分选、制靶及图像采集和全岩粉末制备 |
3.2 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 |
3.3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4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地层的形成时限和沉积环境 |
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野外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
4.3 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
4.4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限 |
4.4.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沉积时限: |
4.4.2 佳木斯地块麻山群西麻山组的沉积时限 |
4.4.3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的沉积时限 |
4.5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6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 |
4.7 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环境 |
4.7.1 风化作用和沉积再循环 |
4.7.2 水动力条件和成岩作用 |
4.8 新元古代地层的物源 |
4.8.1 松嫩地块东风山群红林组的物源 |
4.8.2 佳木斯地块马家街群和麻山群西麻山组的物源 |
4.9 新元古代地层形成的构造环境 |
4.10 小结 |
第5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及时空分布 |
5.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1.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
5.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
5.2.1 松嫩地块东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2.2 佳木斯地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5.3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与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3.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Hf同位素 |
5.4.1 松嫩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2 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岩石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6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
6.1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的成因 |
6.1.1 松嫩地块~95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2 松嫩地块~929–927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 |
6.1.3 松嫩地块~895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
6.1.4 松嫩地块~872 Ma片麻状正长花岗岩 |
6.1.5 松嫩地块~801–787 Ma片麻状黑云母二长岩 |
6.1.6 松嫩地块~767 Ma辉石斜长角闪岩 |
6.1.7 松嫩地块~639 Ma片麻状二长岩 |
6.1.8 松嫩地块~579–573 Ma变角闪石二长岩和变辉长岩 |
6.1.9 佳木斯地块~93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0 佳木斯地块~774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1.11 佳木斯地块~740 Ma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
6.2 构造背景 |
6.2.1 松嫩地块上~950–895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2 松嫩地块上~872–787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3 松嫩地块上~767–573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2.4 佳木斯地块上~930 Ma、774 Ma和740 Ma岩浆作用形成的构造背景 |
6.3 小结 |
第7章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块新元古代岩浆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关系 |
7.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亲缘性 |
7.1.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前寒武纪基底 |
7.1.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早期构造演化历史 |
7.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及时空演化 |
7.2.1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构造归属 |
7.2.2 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时空演化历史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黑龙江省有无太古宙地层的认识 |
2 黑龙江省古元古代地层划分及地质特征 |
3 黑龙江省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及地质特征 |
3.1 兴华渡口岩群 |
3.1.1 沿革和划分 |
3.1.2 分布、代表剖面及主要变质岩岩石组合 |
3.1.3 变质岩原岩建造 |
3.1.4 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
3.2 东风山岩群 |
3.2.1 沿革和划分 |
3.2.2 分布、代表剖面及主要变质岩岩石组合 |
3.2.3 变质岩原岩建造 |
3.2.4 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
3.3 兴东岩群 |
3.3.1 沿革和划分 |
3.3.2 分布、代表剖面及主要变质岩岩石组合 |
3.3.3 变质岩原岩建造 |
3.3.4 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
3.4 麻山岩群 |
3.4.1 沿革和划分 |
3.4.2 分布、代表剖面及主要变质岩岩石组合 |
3.4.3 变质岩原岩建造 |
3.4.4 古生物与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
3.5 塔东岩群 |
3.5.1 沿革和划分 |
3.5.2 分布、主要变质岩岩石组合及原岩建造 |
3.5.3 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
4 黑龙江省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 |
5 结论 |
(3)松辽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拼合历史:来自晚古生代陆相地层碎屑锆石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1.4 依托项目 |
1.5 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单元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区域构造演化史 |
第3章 样品地质特征 |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岩相学特征 |
第4章 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 |
4.1 松辽地块二叠纪样品 |
4.2 佳木斯地块石炭纪-二叠纪样品 |
第5章 地层时代与物源分析 |
5.1 地层时代 |
5.2 物源分析 |
第6章 佳木斯地块松辽地块的拼合历史 |
6.1 牡丹江缝合带演化史 |
6.2 晚古生代沉积岩碎屑锆石证据 |
6.3 古地理证据 |
6.4 松辽地块与佳木斯地块的拼合过程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鸡西盆地北部城子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格局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盆地基本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城子河组砂岩岩石学特征 |
3.1 城子河组砂岩岩石学特征 |
3.2 城子河组沉积相特征 |
3.2.1 沉积相类型 |
3.2.2 沉积相分布 |
第四章 研究区城子河组砂岩储层特征 |
4.1 城子河组砂岩储层展布特征 |
4.2 城子河组砂岩孔隙类型与特征 |
4.2.1 原生孔隙 |
4.2.2 次生孔隙 |
4.2.3 裂缝 |
第五章 研究区城子河组砂岩储层主控因素 |
5.1 沉积相与储层 |
5.2 岩石组分与储层 |
5.2.1 岩屑含量 |
5.2.2 长石含量 |
5.2.3 石英含量 |
5.3 岩石组构与储层 |
5.3.1 粒度与储层的关系 |
5.3.2 分选与储层的关系 |
5.4 成岩作用与储层 |
5.4.1 建设性成岩作用 |
5.4.2 破坏性成岩作用 |
第六章 有利储层预测 |
6.1 储层有利区选择依据 |
6.2 有利储层区选择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层序格架内聚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立论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2 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3 厚煤层成因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7.1 完成的工作量 |
1.7.2 主要的研究成果 |
1.7.3 论文的创新点 |
1.8 小结 |
2 东北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含煤地层特征 |
2.3.1 西部赋煤带早白垩世含煤地层 |
2.3.2 中部赋煤带早白垩世含煤地层 |
2.3.3 东部赋煤带早白垩世含煤地层 |
2.4 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 |
2.5 小结 |
3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岩相类型及沉积体系 |
3.1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
3.1.1 砾岩相 |
3.1.2 砂岩相 |
3.1.3 粉砂岩相 |
3.1.4 泥岩相 |
3.1.5 有机岩相 |
3.2 沉积体系划分及其特征 |
3.2.1 冲积扇 |
3.2.2 扇三角洲 |
3.2.3 辫状河 |
3.2.4 辫状河三角洲 |
3.2.5 曲流河 |
3.2.6 曲流河三角洲 |
3.2.7 湖泊 |
3.3 小结 |
4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分析 |
4.1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的沉积充填序列 |
4.2 层序地层学术语体系 |
4.3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4 西部赋煤带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 |
4.4.1 海拉尔盆地 |
4.4.2 二连盆地 |
4.5 中部赋煤带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 |
4.5.1 松辽盆地 |
4.5.2 阜新盆地 |
4.6 东部赋煤带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 |
4.7 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沉积演化特征 |
4.8 小结 |
5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层序格架下的聚煤作用 |
5.1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层序格架下的聚煤作用 |
5.1.1 西部赋煤带下白垩统层序格架下的聚煤作用 |
5.1.2 中部赋煤带下白垩统层序格架下的聚煤作用 |
5.1.3 东部赋煤带下白垩统层序格架下的聚煤作用 |
5.2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聚煤模式及主控因素分析 |
5.2.1 西部赋煤带下白垩统聚煤模式 |
5.2.2 中部赋煤带下白垩统聚煤模式 |
5.2.3 东部赋煤带下白垩统聚煤模式 |
5.2.4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聚煤主控因素 |
5.3 小结 |
6 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巨厚煤层成因 |
6.1 可容空间与泥炭堆积速率之间的关系 |
6.2 实验采样与研究方法 |
6.3 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6#厚煤层分析 |
6.3.1 泥炭形成的沉积环境 |
6.3.2 层序格架中的厚煤层 |
6.3.3 巨厚煤层成因 |
6.4 海拉尔盆地伊敏凹陷16#厚煤层分析 |
6.4.1 泥炭形成的沉积环境 |
6.4.2 层序格架中的厚煤层 |
6.4.3 巨厚煤层成因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6)黑龙江省煤系裂隙含水层岩性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系地层发育特征 |
2 煤系裂隙含水层发育特征 |
3 煤系裂隙含水层“二分法”必要性及依据 |
3.1 必要性及原则 |
3.2 划分依据 |
3.3 划分结果 |
4 含水层“二分法”的意义 |
5 结论 |
(7)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立题思想 |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计划安排 |
1.4.4 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与特色 |
第2章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
2.1 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1.1 国外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1.2 国内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
2.2 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国外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2.2 国内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
2.3 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
2.3.1 石墨烯 |
2.3.2 国内外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
2.4 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4.1 石墨烯产业化 |
2.4.2 国外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4.3 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石墨矿地质矿产特征 |
3.1 石墨资源概况 |
3.1.1 石墨工业类型 |
3.1.2 全球石墨资源概况 |
3.1.3 中国石墨资源概况 |
3.2 石墨矿床主要类型 |
3.2.1 深变质石墨矿床 |
3.2.2 浅变质石墨矿床 |
3.2.3 接触变质石墨矿床 |
3.2.4 重熔花岗岩浆型石墨矿床 |
3.2.5 伟晶岩脉型石墨矿床 |
3.3 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
3.3.1 全球石墨矿成矿背景 |
3.3.2 中国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
3.4 石墨矿空间分布 |
3.4.1 全球石墨矿空间分布 |
3.4.2 中国石墨矿空间分布 |
3.5 石墨矿时间分布 |
3.5.1 全球石墨矿时间分布 |
3.5.2 中国石墨矿成矿时代 |
3.6 小结 |
第4章 典型石墨矿床 |
4.1 晶质(鳞片)石墨矿 |
4.1.1 全球鳞片石墨矿 |
4.1.2 黑龙江鸡西市柳毛石墨矿床 |
4.1.3 河南淅川县小陡岭石墨矿床 |
4.1.4 内蒙古兴和县黄土窑石墨矿床 |
4.1.5 山东平度市刘戈庄石墨矿床 |
4.2 脉型(块状、致密结晶状)石墨矿 |
4.2.1 全球脉型石墨矿 |
4.2.2 麻粒岩型石墨矿床(Granulite-hosted deposits) |
4.2.3 火成岩型石墨矿床(Igneous-hosted deposits) |
4.2.4 脉型石墨矿成矿作用 |
4.3 隐晶质(土状、无定形、微晶)石墨矿 |
4.3.1 全球隐晶质石墨矿 |
4.3.2 内蒙古大乌淀石墨矿床 |
4.3.3 湖南鲁塘石墨矿床 |
4.4 小结 |
第5章 天然石墨成矿过程 |
5.1 石墨的形成条件 |
5.1.1 热力学条件 |
5.1.2 碳源 |
5.1.3 前寒武纪生态系统 |
5.1.4 前寒武纪沉积建造 |
5.2 石墨矿床矿化特征 |
5.3 成矿模式 |
5.4 小结 |
第6章 典型矿床石墨矿物学 |
6.1 石墨晶体结构 |
6.2 石墨晶体特征 |
6.2.1 光学性质 |
6.2.2 X射线衍射谱线及晶胞参数 |
6.3 物理化学性质 |
6.3.1 物理性质 |
6.3.2 热效应 |
6.3.3 石墨化学组分 |
6.4 石墨物理化学参数 |
6.4.1 石墨化 |
6.4.2 石墨化程度 |
6.4.3 石墨化程度检验 |
6.4.4 变质相检验 |
6.5 小结 |
第7章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 |
7.1 模型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
7.1.1 天然石墨与石墨烯产业 |
7.1.2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因素 |
7.1.3 模型构建的思路 |
7.2 石墨成矿地质特征的专属性 |
7.2.1 石墨矿石学 |
7.2.2 石墨岩系物源性质及沉积环境 |
7.2.3 石墨岩系变质及矿化蚀变 |
7.2.4 石墨碳同位素组成 |
7.2.5 地球动力学及生态演化 |
7.3 石墨晶体化学特征的专属性 |
7.4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属性 |
7.4.1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属性 |
7.4.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属性 |
7.5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性能 |
7.5.1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电容性能 |
7.5.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
7.5.3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
7.6 石墨烯原料选择原则 |
7.6.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的原料选择 |
7.6.2 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
7.7 石墨烯的特性与应用前景 |
7.8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 |
7.8.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原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
7.8.2 物理模型构建 |
7.8.3 数学模型构建 |
7.9 小结 |
第8章 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实证研究 |
8.1 实验 |
8.1.1 原料与化学试剂 |
8.1.2 氧化石墨(烯)制备 |
8.1.3 氧化石墨烯还原 |
8.1.4 结构表征方法 |
8.1.5 石墨烯的性能实验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天然鳞片石墨的表征 |
8.2.2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表征 |
8.2.3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 |
8.2.4 石墨烯超级电容性能 |
8.3 实验结论 |
8.4 理论模型验证 |
8.4.1 物理模型有效性分析 |
8.4.2 数学模型有用性分析 |
8.5 小结 |
第9章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建议 |
9.1 资源战略的界定 |
9.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分析 |
9.2.1 SWOT分析原理 |
9.2.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 |
9.3 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分析 |
9.3.1 石墨矿勘查战略 |
9.3.2 石墨矿开发战略 |
9.3.3 石墨提纯技术突破战略 |
9.3.4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突破战略 |
9.4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
9.4.1 石墨烯技术专利驱动战略 |
9.4.2 石墨烯资源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 |
9.4.3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战略 |
9.5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及建议 |
9.5.1 产业倾斜政策 |
9.5.2 区域协调政策 |
9.5.3 健全完善环境法规和行业相关标准 |
9.5.4 建立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动态检测数据库 |
9.6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成果 |
10.2 结论 |
10.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东北绥化—虎林深反射地震测线走廊带地壳断面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深反射地震研究现状 |
1.2.2 东北东部地区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案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案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1.7 实际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主要构造单元 |
2.2 中国东北地区火成岩研究 |
3 黑龙江省东部及其相邻地区地体研究 |
3.1 地体构造理论简介 |
3.1.1 地体(Terrane)的定义 |
3.1.2 与地体有关的其他构造术语 |
3.2 黑龙江省东部地体的划分 |
3.2.1 地层对比研究 |
3.2.2 构造关系研究 |
3.3 黑龙江省东部与邻区的地体对比 |
3.3.1 图兰地体,松嫩—张广才岭地体,老爷岭地体对比 |
3.3.2 乌里尔地体,黑龙江地体,思巴斯地体对比 |
3.3.3 布列亚地体,麻山地体,马特维耶夫—纳西莫夫地体对比 |
3.3.4 宝清—密山地体,乌尔米地体对比 |
3.3.5 跃进山地体,谢尔盖耶夫地体,开山屯地体,南部北上地体对比 |
3.3.6 那单哈达地体,哈巴罗夫斯克地体,巴扎尔地体,萨马尔金地体,美浓地体,足尾地体对比 |
3.3.7 陶赫因地体,大岛地体,北部北上地体对比 |
3.3.8 如拉夫列夫地体 |
3.3.9 凯姆地体 |
3.3.10 基谢列夫斯克-马诺明斯克地体 |
3.3.11 西萨哈林-北海道地体 |
3.3.12 吉尔宾尼亚地体 |
4 区域地球物理综合研究 |
4.1 重力勘探 |
4.1.1 岩石密度特征 |
4.1.2 重力场特征 |
4.2 磁法勘探 |
4.2.1 岩石磁化率特征 |
4.2.2 磁场特征 |
4.3 大地电磁 |
4.4 广角地震反射 |
4.5 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 |
5 深反射地震研究 |
5.1 野外实际地震资料的采集 |
5.1.1 地震资料的采集参数 |
5.1.2 地震资料的采集效果 |
5.2 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 |
5.2.1 静校正处理 |
5.2.2 叠前噪声衰减处理 |
5.2.3 一致性处理 |
5.2.4 弯线处理 |
5.2.5 DMO 及偏移处理 |
5.3 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依据 |
5.3.1 莫霍面的识别 |
5.3.2 滑脱构造的识别 |
5.3.3 俯冲洋壳的识别 |
5.3.4 走滑构造的识别 |
5.3.5 大陆反射构造分区(Reflection Fabrics Zone)的识别 |
5.4 绥化—虎林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
5.4.1 绥化—虎林深反射地震资料的总体特征 |
5.4.2 反射构造分区 |
6 综合地壳断面图 |
7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附图 |
(9)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一、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四、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五、主要结论和认识 |
六、主要创新点 |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构造单元划分与主要断裂带特征 |
1.2 研究区区域地层特征 |
1.3 佳木斯隆起的物质组成 |
小结 |
第2章 佳木斯隆起区的构造特征 |
2.1 佳-伊断裂带构造特征 |
2.2 敦-密断裂带构造特征 |
2.3 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间边界断裂的构造特征 |
小结 |
第3章 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耦合的沉积记录 |
3.1 佳木斯隆起周缘盆地白垩纪砂岩物源分析 |
3.2 佳木斯隆起周缘盆地白垩纪砾岩物源分析 |
3.3 佳木斯隆起周缘盆地岩相古地理 |
小结 |
第4章 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耦合关系的年代学研究 |
4.1 测年样品的选择与描述 |
4.2 独居石Th-U-Pb 化学法(CHIME)测年结果与分析 |
4.3 ~(40)Ar-~(39)Ar 法测年结果与分析 |
4.4 佳木斯隆起区隆升演化史 |
小结 |
第5章 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盆山耦合演化史及动力学背景 |
5.1 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盆山耦合演化史 |
5.2 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盆山耦合的动力学背景 |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地层序列与盆地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过程和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东部盆地早白垩世主要岩石地层单元描述 |
第一节 鸡西群岩石地层单元 |
第二节 龙爪沟群岩石地层单元 |
第三节 鸡西群与勃利盆地东缘龙爪沟群序列对比 |
第三章 东部主要盆地充填序列及岩相古地理 |
第一节 主要盆地中、新生代充填序列 |
第二节 早白垩世岩相古地理 |
第四章 主要盆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 |
第一节 东部主要盆地构造特征 |
第二节 东部盆地构造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四、黑龙江省鸡西麻山群后生动物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新元古代沉积建造与火成岩组合 ——对Rodinia超大陆演化的意义[D]. 栾金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2]黑龙江省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划分对比研究进展[J]. 杜兵盈,刘勇,刘宇崴,张铁安,王东明,李成禄,王文东,赵明胜,高洪岩. 地质通报, 2021(04)
- [3]松辽地块和佳木斯地块的拼合历史:来自晚古生代陆相地层碎屑锆石的证据[D]. 陈昭旭. 吉林大学, 2020(08)
- [4]鸡西盆地北部城子河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李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层序格架内聚煤模式研究[D]. 王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
- [6]黑龙江省煤系裂隙含水层岩性划分研究[J]. 陆斌法,肖雨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7]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D]. 刘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1)
- [8]中国东北绥化—虎林深反射地震测线走廊带地壳断面构造研究[D]. 王晓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9]佳木斯隆起与周缘盆地耦合关系研究[D]. 温泉波. 吉林大学, 2008(07)
- [10]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地层序列与盆地构造演化[D]. 张姗. 吉林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