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突状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洋[1](202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围着床期子宫中免疫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文中指出2018年“多囊卵巢综合征国际循证医学指南”中报道8%-13%的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其中80%以上育龄期PCOS患者饱受不孕症的困扰。正常妊娠需要具备着床能力的胚胎与处于容受性的子宫内膜相互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即使PCOS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移植了高质量的胚胎,子宫内膜的异常仍然会导致着床失败或不良的妊娠结局。目前,对于PCOS子宫内膜异常的研究相对不足,其导致着床失败的确切机制也仍未阐明。对于围着床期PCOS子宫内膜变化的机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进一步提升胚胎种植成功率并改善妊娠丢失。本课题从小鼠PCOS模型、脱氢表雄酮短期干预等小鼠处理,以及人PCOS内膜标本补充研究三个层次,对围着床期PCOS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变进行了分析探究。本论文利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处理小鼠建立PCOS模型,这些小鼠成功地表现出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血症、体重增加、不孕等PCOS特征。对PCOS小鼠妊娠第4天的子宫进行转录组测序显示,差异2倍以上的基因中有610个上调,91个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在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方面,差异基因富集最多的是细胞外基质和多种与之相关的功能,如细胞粘附分子、基膜、细胞桥粒、细胞顶端质膜、微绒毛等;生物过程的富集分析显示,免疫反应相关生物学过程占比最高,包括细菌免疫反应和防御反应等。为进一步明确DHEA对小鼠子宫细胞外基质和免疫细胞的影响,本研究使用DHEA对小鼠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妊娠第3天DHEA处理小鼠1天,妊娠第1-3天DHEA处理正常妊娠小鼠3天,同样的方法处理假孕小鼠3天,卵巢切除后给予小鼠21天DHEA处理。基于上述预测分析以及DHEA不同处理,我们对小鼠子宫中的免疫细胞数量及定位进行了详细研究。(1)与对照组相比,PCOS小鼠围着床期子宫中性粒细胞增多并向腔上皮附近聚集,差异极为显着;妊娠第1-3天给予DHEA处理后,子宫中性粒细胞数量显着增多,同时向宫腔附近聚集,假孕小鼠同样给予3天DHEA处理后,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但定位没有变化。(2)围着床期PCOS小鼠子宫中巨噬细胞显着增多并在子宫腔附近聚集,DHEA处理3天对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影响不大,但长期DHEA暴露可以增加内膜中的巨噬细胞数量,并促使其向宫腔附近聚集,围着床期胚胎对子宫中巨噬细胞的影响不大。(3)妊娠第4天PCOS小鼠子宫内膜基质中树突状细胞减少,肌层中树突状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围着床期使用DHEA分别处理正常妊娠小鼠和假孕小鼠3天,正常妊娠小鼠子宫中树突状细胞无明显改变,假孕小鼠子宫基质中树突状细胞数量大幅增加;卵巢切除小鼠DHEA处理21天后树突状细胞在子宫基质和肌层中的数量均显着增加。(4)与对照组相比,PCOS小鼠围着床期子宫肌层中肥大细胞增多,DHEA处理对子宫中肥大细胞数量影响不大。(5)围着床期PCOS小鼠子宫中B细胞显着增多,并向宫腔上皮附近聚集;DHEA处理3天可促使B细胞增多并向宫腔上皮聚集,宫腔中胚胎对B细胞的分布影响不大。此外,我们详细分析了DHEA对围着床期子宫细胞间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1)与对照组相比,PCOS小鼠围着床期子宫中埃兹蛋白(Ezrin)在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中表达明显增加,围着床期DHEA处理1天或3天都可以显着增加Ezrin在小鼠子宫上皮中的表达,并且影响其分布模式,胚胎对子宫中Ezrin表达的影响不明显。在人胚胎种植窗口期,PCOS患者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Ezrin表达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显着。(2)PCOS小鼠围着床期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中钙粘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DHEA处理3天对正常妊娠小鼠子宫中钙粘蛋白的表达影响不大,但假孕小鼠DHEA处理3天后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均增强。在人胚胎种植窗口期,PCOS患者子宫内膜腔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腺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3)与对照组相比,PCOS围着床期子宫肌层中层粘连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腔上皮基膜、腺上皮基膜和血管基膜中层粘连蛋白的沉积变薄,由正常的锯齿状变为细线状;围着床期DHEA处理3天可改变上皮基膜和血管基膜中层粘连蛋白沉积的形态,但对其厚度影响不大,同时子宫肌层中层粘连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强,胚胎对围着床期子宫中层粘连蛋白的改变无明显影响。(4)围着床期PCOS小鼠子宫基质中层粘连蛋白γ1的表达随基质中血管数目的减少而下降,DHEA处理3天显着降低腺上皮基膜层粘连蛋白γ1的表达。在人胚胎种植窗口期,PCOS患者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层粘连蛋白γ1的表达无明显差异。(5)与对照组相比,围着床期PCOS小鼠子宫中胶原蛋白IV在腔上皮基膜或腺上皮基膜中的沉积变薄,并且随着子宫基质中血管的减少,胶原蛋白IV的表达显着减少;DHEA处理3天可产生与PCOS相似的变化。(6)CD31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质中,妊娠第4天小鼠子宫中CD31表达较为密集,但PCOS小鼠子宫中表达减少,差异极为显着;PCOS小鼠子宫中CD31显示切面呈圆环状的血管,其密度明显下降,更多的是切面管腔呈狭长状的血管,数量也较少;围着床期DHEA处理3天后子宫中血管显着减少;胚胎可能对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血管的数量有影响。(7)妊娠第4天PCOS小鼠子宫腔上皮中荆豆凝集素(Ulex Europaeus Agglutinin,UEA)受体的表达强于对照组,腺上皮中UEA受体的表达无显着差异;围着床期DHEA处理小鼠1天,子宫腔上皮UEA受体于宫腔游离面顶端及邻近的细胞质中呈强表达;DHEA处理3天腔上皮UEA受体表达减少呈不均匀分布;卵巢切除后,子宫腔上皮和腺上皮中未见UEA受体的表达;围着床期子宫腔中的胚胎可能会诱导子宫上皮中UEA受体的表达增加。总之,PCOS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妊娠第4天的子宫在m RNA层面存在显着差异,主要变化集中在免疫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等方面;DHEA对围着床期子宫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有较大影响,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肥大细胞等,这可能对其发挥正常的免疫作用有不良影响;细胞外基质是细胞通讯和细胞骨架的重要组分,DHEA对埃兹蛋白和钙黏蛋白的表达量都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细胞的正常粘附和极性;DHEA对层粘连蛋白及其亚型、胶原蛋白IV以及CD31的影响,可能导致胚胎着床中细胞骨架的重构及细胞间沟通的异常。
马占川[2](2020)在《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在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多种免疫细胞和肠道菌群相互影响共同导致肠炎进展。其中,由于Th17细胞在肠炎中的关键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们先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通过分泌 Ⅰ 型精氨酸酶(arginase-1,Arg-1)促进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进展。但是在炎症性肠炎中,MDSC与Th17细胞的关系仍不明确,阻碍了肠炎治疗的研究。此外,橡黄素在肠炎治疗中的表现出一定功效,但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髓系细胞Arg-1敲除(ArgmyeKO)小鼠构建肠炎模型,研究MDSC对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究橡黄素在肠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炎症性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3.5%葡聚糖硫酸钠喂养ArgmyeKO小鼠或野生型小鼠8~12天得到肠炎小鼠。从喂养之日起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对粪便硬度,粪便潜血水平进行评分,直至小鼠死亡,测量结直肠长度。以时间为横坐标评分为纵坐标绘制肠炎小鼠疾病得分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存活率为纵坐标绘制肠炎小鼠生存曲线,对比两组肠炎小鼠结直肠长度,借此评估肠炎状态下Arg-1对小鼠的影响。(2)流式分选纯化肠炎小鼠脾脏MDSC,与带有CFSE标记的CD3、CD28刺激的小鼠T细胞共培养3天,流式检测评估Arg-1敲除对MDSC功能的影响。(3)在肠炎发病前后收集小鼠外周血,脾脏细胞以及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检测MDSC、Th17细胞、Treg细胞以及γδT细胞的比例。取肠炎小鼠结直肠做HE染色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状态和肠粘膜屏障受损情况。(4)流式检测肠炎小鼠MDSC Arg-1的分泌,检测Th17细胞IL-17A、IL-17F以及IL-22的分泌;荧光定量PCR检测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中ACTI、IL-22、IL-23、OCLN、COX-2 的表达。(5)流式分选纯化野生型小鼠脾脏MDSC,转输给ArgmyeKO小鼠,记录小鼠体重,粪便硬度,便血程度,结直肠长度。流式检测转输MDSC后肠炎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IL-17A、IL-17F的表达水平。(6)在第0,3,5,7天给肠炎小鼠腹腔注射橡黄素,橡黄素用量按0.5 μM/g体重计算。记录小鼠体重,粪便硬度,便血程度,结直肠长度。流式检测肠炎小鼠外周血,脾脏以及肠道固有层中MDSC 比例以及Arg-1和pSTAT3的水平,分选脾脏MDSC荧光定量PCR检测ESRI、ESR2的水平,检测小鼠脾脏和外周血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γδT细胞IL-17A、IL-17F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中ACT1、IL-22、IL-23、OCLN、COX-2 的表达。研究结果:(1)肠炎期间Argmye KO小鼠体重下降明显,便血严重,肠组织中大量免疫细胞浸润,死亡率高于WT组小鼠。(2)肠炎期间ArgmyeKO小鼠结直肠组织IL-17A表达水平低于WT组小鼠;IL-17F表达水平高于WT组小鼠。ArgmyeKO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中Th17细胞IL-17A的分泌量低于WT组小鼠,而IL-17F表达量则高于WT组小鼠。(3)肠炎期间ArgmyeKO小鼠肠组织和外周血中MDSC L比例低于WT组小鼠;其中M-MDSC 比例显着低于WT组,G-MDSC 比例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脾脏MDSC 比例在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此外,ArgmyeKO小鼠MDSC三个抑制分子Arg-1,iNOS,IDO表达水平低于WT组小鼠。ArgmyeKO小鼠结直肠中ACT1和COX-2表达量高于WT组小鼠;IL-22,IL-23,OCLN表达量在ArgmyeKO小鼠结直肠中更低。(4)转输WT来源的MDSC后,ArgmyeKCO小鼠便血减轻,体重流失程度减轻,结直肠比对照组小鼠更长。流式结果显示转输MDSC后,ArgmyeKO小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分泌更多的IL-17A;而IL-17F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5)给予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疾病评分降低,体重降低程度减轻,结直肠长度比对照组小鼠更长。流式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外周血,脾脏和肠组织中MDSC 比例明显升高。MDSC表面雌激素受体表达量上升,胞内pSTAT3水平提高,MDSC分泌更多Arg-1。(6)给予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结直肠组织IL-17A、IL-17F表达量升高。流式结果显示派氏集合淋巴结,肠黏膜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γδ T细胞分泌更多IL-17A;而IL-17F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小鼠。治疗组小鼠结直肠中ACT1,IL-22,IL-23和OCLN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小鼠;COX-2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本研究发现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激活MDSC中ESR/STAT3信号通路可以上调MDSC Arg-1的分泌水平。经橡黄素治疗后,肠炎小鼠体内MDSC 比例显着升高并分泌大量Arg-1。Arg-1提高Th17细胞IL-17A的表达同时抑制IL-17F的水平,促进肠粘膜修复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缓解肠炎。我们的数据强调了 MDSC来源的Arg-1在小鼠肠炎中对Th17细胞IL-17A和IL-17F的调节作用,揭示了橡黄素缓解肠炎发病的机制,并为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公彦栋[3](2020)在《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细胞作为人体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抵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肿瘤细胞的免疫监督以及维持机体的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成熟的血细胞主要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逐步分化而来,然而,T细胞的发育过程需要在胸腺特殊的微环境中完成。研究表明,T细胞发育起始于骨髓或胎肝的胸腺定植祖细胞(thymus seeding progenitor,TSP),它们在趋化因子的招募作用下迁移、定植到胸腺并发育成为早期胸腺祖细胞(early thymic progenitor,ETP),随后在胸腺微环境的支持下经历CD4-CD8-双阴性、CD4+CD8+双阳性以及CD4+或CD8+单阳性三个主要的T细胞发育阶段,特化为成熟的功能性T细胞[1,2]。由于TSP和ETP数量极为稀少[3],常规的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捕获。目前对于人胚胎期TSP和ETP的表型及分子特征、群体内部的异质性,乃至T细胞的发育过程仍不清楚。我们的工作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无偏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功能实验和组织原位验证,首次从分子层面揭开了人类胚胎期T细胞发育以及胸腺器官形成的神秘面纱;首次在单细胞水平解析了人胚发育早期淋系祖细胞的时空异质性;揭示了TSP起源以及其分子特征;描绘了TSP定植胸腺后历经胸腺定植祖细胞样ETP、增殖活跃ETP、中间态胸腺祖细胞3个阶段进行T谱系命运定向和特化的过程;剖析了胸腺发育早期T细胞及胸腺上皮细胞的异质性和命运特化;勾勒了胸腺器官形成过程中造血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图谱。首先,通过对人胚胎期8-10周胸腺组织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我们解析了胸腺发育早期的主要细胞类型异质性。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识别并揭示了在胸腺血管建立前后,先后进入胸腺的两群ETP群体,即胚期ETP和胎期ETP。它们共同表达祖细胞特征基因CD34和SPINK2,但转录组特征及来源的时间阶段迥然不同。胎期ETP存在于9-10周,而胚期ETP仅仅存在于8周且特异表达CXCL12和TGSP1等趋化及粘附相关特征。这些结果表明9周胸腺血管建立后,进入胸腺的祖细胞群体发生改变[4],并提示在血管建立之前,来自上游造血器官里的祖细胞更多通过趋化运动定植到胸腺原基。随后,通过对胚期5-8周主动脉-性腺-中肾区、胎肝等主要的生血和造血位点以及循环血中造血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我们首次捕获了人胚发育早期不同时空的CD34+IL7R+淋系祖细胞并解析了它们的转录组特征及群体异质性。通过与胸腺中ETP群体的联合分析,我们发现ETP与8周胎肝中部分淋系祖细胞的转录组表达谱具有高度一致性,首次基于基因表达谱证实了人胚胎期ETP直接来源于胎肝的CD34+IL7R+TSP群体。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假时序分析,我们进一步揭示了胎肝中的TSP群体定植到胸腺后历经胸腺定植祖细胞样ETP、增殖活跃ETP及中间态胸腺祖细胞3个阶段进行T谱系命运特化的过程及分子调控。系分化潜能。结果表明与成体期不同,人胚胎期CD7+ETP在CD34+CD1A-祖细胞中占绝大多数(75-90%),且CD7+ETP仍然具有多系分化潜能。随后,通过假时序分析,我们预测并描绘了胸腺中以ETP为发育起点,经历中间态胸腺祖细胞阶段,先后特化为γδT前体细胞和αβT前体细胞的T细胞命运特化轨迹,并绘制了在γδT与αβT命运选择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同时,我们的研究也首次捕获了人胚胸腺发育早期(8-10周)的胸腺上皮细胞群体,除了明显的上皮特征,它们仍带有第三咽囊的分子特征。通过无监督聚类及降维分析,我们识别了胸腺形成早期的皮质胸腺上皮和髓质胸腺上皮祖细胞群体。通过上皮成熟度评分和相关性分析,我们进一步揭示了皮质胸腺上皮和髓质胸腺上皮成熟速度的显着差异及胸腺上皮细胞成熟的转录调控。随后,通过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我们解析了Bmp、Hippo、Wnt、视黄酸及三羧酸循环等重要的信号通路在胸腺上皮细胞特化过程中的差异调控。最后,通过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我们解析了T细胞发育的胸腺微环境。我们阐明了胸腺微环境中主要的基质细胞与胸腺细胞间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同时我们的研究表明,与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相比,胸腺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我们的结果显示,CXCL12-CXCR4、CCL25-CCR9等趋化因子信号以及Notch、Bmp和IL-7等淋系发育重要的信号通路在胸腺上皮细胞介导祖细胞的迁移、定植、扩增和分化等过程中具有高度的物种保守性。此外,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及免疫荧光染色,我们证实了间质细胞和ETP存在IGF2-IGF1R受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提示在祖细胞定植胸腺后的增殖及生存过程中,间质细胞可能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通过对覆盖人胚发育早期主要生血、造血位点及胸腺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分析,我们首次从分子层面解析了人胚胎期T淋巴细胞的发育和胸腺器官形成的过程。我们的研究将为认识人胚胎期T细胞起源、发育及胸腺器官形成提供宝贵的蓝图和数据资源,也将为指导功能性T细胞的体外再生、胸腺器官重建及再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杨浩[4](2020)在《CTP介导BCR-ABL来源抗原肽段增强DC抗原交叉提呈诱导抗CML效应》文中提出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组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血液系统肿瘤,其主要致病机制是9号染色体上的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断裂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可以持续编码具有强烈酪氨酸激酶活性的BCR-ABL融合蛋白,从而形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可特异性的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使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仍然有部分CML恶性克隆残留在病人体内,从而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复发或耐药。还有一部分患者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存在不耐受的情况。因此,急需探索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bcr-abl编码的BCR-ABL融合蛋白是慢性髓系白血病的遗传学标志,其抗原特异性限定在融合位点内。来源于BCR-ABL融合位点的抗原肽段GFKQSSKAL(GF),SSKALQRPV(SS)可以被MHC I类分子特异性递呈于CML细胞表面,因此该序列可以作为CML特异性抗原,是非常理想的免疫治疗理想靶标。已有研究证实,通过这些抗原负载DC,将外源性抗原递呈给CD8+T淋巴细胞可以诱导CML特异性CTL应答。但由于外源性抗原经DC递呈效率不高,导致治疗效果不显着。因此,如何增强DC提呈外源性抗原的效率,提高CML治疗效果迫在眉睫。胞质转导肽(Cytoplasmic transduction peptide,CTP)是一种具有高效细胞胞质定位能力的肽段,包含11个氨基酸残基。这为外源性抗原的高效转导入胞核提供了可能性。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胞质转导肽的高效转导能力,介导外源性BCR-ABL来源抗原肽段定位于DC胞质中,使外源性抗原内源化,经由MHC I类分子递呈至CD8+T淋巴细胞,形成CML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从而杀伤CML细胞。本实验旨在为CML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1.多肽的设计与合成及其定位效应观察。通过文献查阅,选择合适的BCR-ABL蛋白融合位点来源的抗原多肽,与改造后的CTP共同合成。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将合成肽段与鼠源DC共同培养,通过直接荧光观测筛选出最佳肽段转导时间。之后,通过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实验来观测合成肽段在DC中的定位情况,以探究合成的CTP肽段是否具有高效的胞质定位功能。2.CTP融合抗原对DC细胞毒性以及激发抗原交叉提呈效应的观察。用两段CTP融合肽段与DC分别以不同浓度共孵育不同时间,通过CCK-8来检测细胞的活力。用CTP-GF,CTP-SS,GF,SS分别以最佳浓度与DC共孵育,之后与新鲜提取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IL-2分泌量进行测定。3.CTP融合肽段介导免疫应答效能及其对BP210杀伤效应检测。设置CTP-GF,CTP-SS,GF,SS,CTP,DC,BLANK各实验组,分别将各组肽段与DC共培养后免疫小鼠,提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后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以及脱颗粒能力;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分析其分泌细胞因子能力;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 assay,LDH release assay)检测效应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4.CTP融合肽段对BP210细胞致小鼠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效应和免疫记忆效应。先将BP210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入七组小鼠体内。一周后将CTP-GF,CTP-SS,GF,SS,CTP,DC,Blank各组树突状细胞通过腹股沟注射免疫小鼠,每周一次,共免疫两次。记录各组小鼠生存状态,体重称量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当小鼠出现跛行,后肢瘫痪,精神萎靡,体重快速下降时断颈处死,将肝脾进行称重拍照;取小鼠骨髓涂片,肝脾印片,瑞氏染色检查原始细胞浸润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查BCR-ABL的表达;将肝脾用4%多聚甲醛组织固定过夜,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脾中白血病细胞浸润情况;同时记录小鼠生存周期,比较存活时间。待免疫治疗观察期结束后,进行CTP融合肽段对BP210细胞二次攻击免疫记忆效应验证。重新设置Blank组,将BP210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入4中实验组存活小鼠以及新设置Blank组小鼠体内。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情况,实验检测方法同上文。取得的实验结果与结论如下:1.设计合成各组肽段,CTP融合肽段具有良好胞质定位能力。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验需求,我们设计出相应肽段,并耦联FITC,添加HA标签。流式结果显示树突状细胞培养成功。直接荧光观测显示CTP融合肽段在浓度10μmol/L,孵育30 min可达到最佳转导效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TP融合肽段具有良好的胞质定位效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结果进一步证明CTP的胞质定位能力。2.CTP融合肽段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成功刺激出交叉抗原提呈反应。CCK-8实验结果显示树突状细胞的生存不受CTP影响。ELISA实验结果显示,CTP融合肽段负载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IL-2分泌水平更高,说明在此组交叉抗原提呈反应被成功刺激出,抗原提呈效率更高。3.CTP融合肽段免疫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活化能力、脱颗粒能力、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以及靶细胞杀伤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组。经由CTP融合肽段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能诱导出更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杀伤BP210靶细胞。4.CTP融合肽段免疫的小鼠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身体各项指标维持良好,HE染色检查肝脾骨髓检查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各对照组。CTP融合肽段免疫小鼠,可以更好地刺激出CML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对具有CML类似症状的小鼠具有相对良好的治疗效应。同时,肿瘤的二次攻击对CTP融合肽段组小鼠并没有影响,说明记忆性T淋巴细胞在小鼠体内存在,免疫记忆能力更强。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利用CTP介导BCR-ABL蛋白来源抗原多肽定位于树突状细胞胞质中,刺激树突状细胞交叉抗原提呈反应,将外源性抗原递呈至CD8+T淋巴细胞,诱导CML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产生,从而杀伤BP210靶细胞。本课题首次从交叉抗原提呈的角度出发,将CTP引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并初步取得了较好地实验结果,这可能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
李芹芝[5](2020)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C/mDC对CD4+T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发病机制复杂多样,近年来,T细胞免疫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ITP患者中pDC/mDC亚群比例与Th1/Th2、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和相关关系,从而探讨其对Th1/Th2、Th17/Treg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方法:纳入新诊断的ITP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外周血mDC、pDC、Th1、Th2、Th17、Treg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IL-23、IFN-γ、IL-4、IL-17、TGF-β的水平,应用RT-PCR检测外周血中IL-12p40、IL-12p35、IL-23p19、T-bet、GATA-3、RORγt、Foxp3的mRNA表达量。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pDC减少(P=0.004),mDC无明显变化(P=0.681),pDC/mDC比值减少(P=0.001);IL-12、IL-23水平增高(P<0.001,P<0.001);IL-12p40、IL-12p35、IL-23p19的表达量均增高(P=0.014,P=0.043,P<0.001)。(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Th1、Th17细胞比例增高(P=0.001,P=0.031),IFN-γ、IL-17水平升高(P=0.025,P=0.005),T-bet、RORγt表达量升高(P=0.018,P<0.001);Th2、Treg细胞比例下降(P=0.007,P<0.001),IL-4、TGF-β水平降低(P=0.028,P=0.042),GATA-3表达量升高(P<0.001),Foxp3表达量升高(P=0.587)。(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1)总DC比例与IL-12呈正相关(r=0.526,P=0.003);IL-12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492,P=0.032);IFN-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415,P=0.028)。(2)总DC比例与IL-23呈正相关(r=0.501,P=0.005),IL-23与IL-17呈正相关(r=0.489,P=0.006),IL-23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64,P=0.001)。结论:pDC/mDC失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2、IL-23水平升高使初始CD4+T细胞向Th1、Th17细胞分化相对增多可能是ITP患者体内Th1/Th2及Th17/Treg失衡的机制之一。
季妍[6](2019)在《免疫系统异常在孕期炎症刺激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s)作为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一直都在全世界范围内位居首位。统计显示,2015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达到了1770万,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在2030年达到2360万。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被认为是许多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共同病理基础,与心、脑等全身多个脏器的临床事件有关,但迄今为止降脂仍为其主要手段,且疗效仍较有限;临床现实呼唤对其新发病机制的探索。尽管许多证据表明炎症和免疫效应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过程,近年AS也被称之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然而,孕期炎症刺激与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孕期炎症刺激导致子代大鼠发生高血压,并出现体重增加、血脂异常、向心性肥胖等AS的高危发病因素;且发现子代动物对高血压及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增加。此外,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暴露于流感大流行出生的人群,其人口在62-82岁的人群中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出20%以上;另有研究发现,母体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现正相关;孕期母体的高胆固醇血症与子代血管心内膜的形成相关。上述研究强烈提示孕期炎症刺激可能与子代AS的发生相关联。但至今为止,孕期炎症刺激与子代AS的发生有何关系、其可能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均待阐明。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孕期LPS刺激后子代大鼠血管组织和肾脏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显着增加,呈现出促炎的表型。而免疫系统的发育是从胚胎期10.5天开始出现,表现为主动脉-性腺-中肾区造血干细胞开始进行迁移和分化。结合本研究小鼠孕中期(胚胎期10.5天)给予LPS刺激,且预实验子代小鼠模型出现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比例增高、子代免疫系统异常改变的发现,我们有理由推测子代免疫系统异常在孕期炎症刺激子代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增加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实验,第一部分、免疫系统异常在孕期炎症刺激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从子代小鼠免疫系统异常的角度出发,探究孕期炎症刺激与子代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关系及其可能分子机制。该研究的结果有望深化和丰富对AS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为AS发病新机制的阐明及防治新措施的寻找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固有免疫NK细胞发育和功能的Tbx21调控研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发现固有免疫细胞在孕期炎症刺激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增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是固有免疫细胞中重要的组成细胞,在炎症免疫反应调控中具有关键作用。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对于NK细胞的研究基础,结合团队其他成员对于NK细胞的发育成熟以及效应性功能的深入研究,为了进一步阐释前期研究中的发现,本部分实验从Tbx21半敲小鼠入手,探究Tbx21半敲在NK细胞发育成熟以及效应性功能的作用。方法和结果:第一部分:1.孕期炎症刺激对ApoE-/-子代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影响1.1孕期炎症刺激导致ApoE-/-子代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显着增多成年的雌雄ApoE-/-小鼠按照2:1合笼交配,合笼次日早晨8:00将合笼的雌雄小鼠分笼,并每天监测体重,根据体重监测结果选出怀孕ApoE-/-小鼠。怀孕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于胚胎期10.5天分别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75μg/kg)(LPS组)或生理盐水(Con组),子代小鼠4周龄时,持续给予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喂养8周,随后进行主动脉根部切片的油红O染色。结果发现,与Con组相比,LPS组子代雄鼠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显着增多。雌鼠中也发现与雄鼠类似的趋势。1.2孕期炎症刺激未影响ApoE-/-子代小鼠血脂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利用ApoE-/-小鼠构建孕期炎症刺激模型(详见1.1)。8周高脂饮食喂养结束后,将LPS组和Con组血清分离出来,分别对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LPS组与Con组相比,血脂四项指标没有发现显着性差异。2.免疫系统异常对孕期炎症刺激子代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影响2.1孕期LPS刺激对子代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成年的雌雄C57BL/6J小鼠按照2:1合笼交配。合笼次日早晨8:00将合笼的雌雄小鼠分笼,并每天监测体重,根据体重监测结果选出怀孕C57BL/6J小鼠。怀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于胚胎期10.5天分别腹腔注射LPS(75μg/kg)(LPS组)或生理盐水(Con组)。子代小鼠分别位于4周龄和8周龄时,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细胞中免疫细胞和免疫细胞功能的改变。固有免疫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中性粒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B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发现与Con组相比,孕期炎症刺激(LPS)组4周龄、8周龄子代小鼠脾脏细胞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巨噬细胞的比例显着增加,单核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比例显着减少。此外发现,树突状细胞成熟标记物MHCII、CD40、CD86表达显着增高,T细胞活化水平增强,表现为CD3+、CD4+、CD8+初始T细胞(CD44-CD62L+)比例显着降低,CD3+、CD4+、CD8+效应T细胞(CD44+CD62L-)比例显着增高。液体芯片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LPS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均显着增高。这提示孕期炎症刺激子代小鼠体内存在促炎的表型。2.2子代免疫系统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影响利用骨髓移植技术将C57BL/6J孕期炎症刺激模型Con组和LPS组8周龄子代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出来,移植到经致死剂量(1000 rads)照射的ApoE-/-小鼠体内,移植4周后,持续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ApoE-/--Con:孕期炎症刺激Con组子代小鼠骨髓移植到ApoE-/-受体小鼠)相比,实验组(ApoE-/--LPS:孕期炎症刺激LPS组子代小鼠骨髓移植到ApoE-/-受体小鼠)相比,实验组(ApoE-/--LPS)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显着增多,CD68+巨噬细胞对血管壁浸润增强。然而,骨髓移植后血脂水平和脂代谢相关基因的水平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我们课题组还利用Ldlr-/-小鼠作为另一种经典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来验证上述结果。同样利用骨髓移植技术将孕期炎症刺激Con组和LPS组8周龄子代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出来移植到经致死剂量(1000 rads)照射的Ldlr-/-小鼠体内,移植四周后,持续高脂饮食喂养12周,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指标。与对照组(Ldlr-/--Con)相比,Ldlr-/--LPS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显着增多,CD68+巨噬细胞对血管壁浸润增强。表现出与ApoE-/-小鼠一致的结果。2.3使用氯膦酸二钠的脂质体剂型清除体内树突状、巨噬细胞等细胞对孕期炎症刺激子代免疫系统异常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的影响氯膦酸二钠被广泛认为是巨噬细胞清除剂。而将氯膦酸二钠构建为脂质体的剂型,可使其具有靶向性、细胞亲和性,提高了氯膦酸二钠的稳定性。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可通过被细胞吞噬,在溶酶体作用下将有效的氯膦酸盐释放出来,从而引起细胞的凋亡。该剂型可最大程度发挥氯膦酸二钠作为巨噬细胞清除剂的作用。我们利用骨髓移植技术将C57BL/6J孕期炎症刺激模型Con组和LPS组8周龄子代小鼠骨髓细胞分离出来,移植到经致死剂量(1000 rads)照射的ApoE-/-小鼠体内,全程无菌操作,移植4周后,每组分别腹腔注射10μl/g(body weight)剂量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和相同剂量的空白脂质体,每5天注射一次持续8周,同时伴随高脂饮食的持续喂养。分组为:ApoE-Con+Ct-Lip(孕期炎症刺激Con组子代小鼠骨髓移植到ApoE-/-受体小鼠,腹腔注射空白对照脂质体);ApoE-LPS+Ct-Lip(孕期炎症刺激LPS组子代小鼠骨髓移植到ApoE-/-受体小鼠,腹腔注射空白对照脂质体);ApoE-Con+Clod-Lip(孕期炎症刺激Con组子代小鼠骨髓移植到ApoE-/-受体小鼠,腹腔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ApoE-LPS+Clod-Lip(孕期炎症刺激LPS组子代小鼠骨髓移植到ApoE-/-受体小鼠,腹腔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实验结果发现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可有效降低孕期炎症刺激导致的子代小鼠脾脏中异常增高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降低树突状细胞成熟标记物MHCII、CD40、CD86的表达以及CD3+、CD4+、CD8+效应T细胞(CD44+CD62L-)的比例。此外,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干预后,有效减少了孕期炎症刺激导致的子代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的增多,以及CD68+巨噬细胞对血管壁的浸润。3.孕期炎症刺激影响子代免疫系统异常的机制研究3.1孕期炎症刺激对子代小鼠造血干/祖细胞以及髓系祖细胞亚群的影响分别将C57BL/6J孕期炎症刺激Con组和LPS组4周龄、8周龄小鼠的骨髓细胞分离出来,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三种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HSPC),包括长期造血干细胞(Long-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LT-HSC)、短期造血干细胞(Short-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T-HSC)、多潜能祖细胞(Multiple potential progenitor,MPP)以及三种定向祖细胞,包括共同髓系祖细胞(Common lymphoid progenitors,CMP)、粒/单核细胞前体细胞(Granulocytic/monocytic-restricted progenitors,GMP)、巨核细胞/红细胞前体细胞(Megakaryocytic/erythroid progenitors,MEP)的比例和细胞数量。结果发现,与Con组相比,LPS组8周龄骨髓GMP的细胞数量和比例均显着增加,而GMP被认为是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上述结果提示,HSPC向GMP类细胞的分化的细胞数量增多。3.2孕期炎症刺激对子代小鼠造血干/祖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孕期炎症刺激Con组和LPS组4周龄、8周龄小鼠的骨髓细胞,以及E13.5胎肝细胞分离出来用甲基纤维素培养基进行集落形成实验。相较于Con组,4周龄和8周龄的孕期炎症刺激组小鼠造血干细胞单核吞噬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增多(Colony-forming unit-mononuclear phagocytic system,CFU-M)。此外E13.5胎肝细胞也表现CFU-M集落形成单位增多。上述证据提示HSPC向单核吞噬类细胞分化能力增强。第二部分:1.Tbx21半敲对NK细胞比例以及发育成熟的影响将Tbx21+/-半敲小鼠与同源的C57BL/6J WT小鼠杂交,子代小鼠于3周龄时剪尾巴进行基因鉴定,根据基因型,将子代小鼠分为WT组和Tbx21+/-组。子代小鼠8周龄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T组和Tbx21+/-组小鼠骨髓、脾脏和淋巴结中,NK细胞的比例以及成熟的水平。结果发现,相较于WT组,Tbx21+/-组小鼠脾脏中NK细胞(CD3-CD19-NK1.1+)的比例有显着下降。此外,骨髓、脾脏和淋巴结中NK细胞的成熟水平均显着降低。2.Tbx21半敲对NK细胞效应性功能的影响2.1 Tbx21半敲对NK细胞的细胞毒功能的影响首先,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T组和Tbx21+/-组小鼠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以及杀伤肿瘤靶细胞的指标CD107a的水平。随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毒重要指标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发现,WT组与Tbx21+/-组小鼠细胞毒功能指标无显着改变。2.2 Tbx21半敲对NK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T组和Tbx21+/-组小鼠NK细胞代谢能力重要指标CD71、CD98和2-NBDG的水平。实验结果发现,WT组与Tbx21+/-组小鼠能量代谢相关指标无显着改变。结论:1.孕期炎症刺激导致子代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易感性增加;2.子代免疫系统异常是孕期炎症刺激导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采用脂质体剂型的氯膦酸二钠可有效干预本模型下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3.造血干/祖细胞向GMP细胞的异常分化与孕期炎症刺激导致子代固有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总之,本研究深化和丰富了对AS发病机制的认识,为寻找新的AS有效靶点/治疗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程炜[7](2019)在《233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系统性回顾》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血液系统肿瘤,常以频繁的皮肤受累为首发特征,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预后不良,由于该病发病率低,目前缺乏前瞻性数据支持治疗选择及预后模型。研究目的:总结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索年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对预测BPDCN患者生存结局及复发的作用,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加深我们对BPDCN这种罕见恶性肿瘤的了解。研究对象与方法:我们在Pubmed数据库对BPDCN病例报道进行系统性检索,最后筛选出18篇文献共报道BPDCN病例233例,其中41例未成年患者(≤18岁),192例成年患者。通过筛选已报道的BPDCN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成年组和未成年组BPDCN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治疗方案的反应,生存结果和疾病预后。结果:(1)在诊断时BPDCN患者受累器官的分布在未成年和成年患者中存在差异:皮肤病变(70.73%vs 87.50%,P=0.007)在成年患者中更常见,无皮肤表现仅累及血液器官(26.38%vs 11.46%,P=0.010)在未成年患者中比例更高。血液器官的受累提示更差的预后(P=0.032)。(2)比较不同的化疗方案的完全缓解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类化疗方案高于急性髓性白血病方案(85.92%vs 58.06%,P=0.002)和淋巴瘤化疗方案(85.92%vs 63.93%,P=0.003)。(3)年龄是独立影响预后的因素:与成年患者比较,未成年患者对治疗的完全缓解率(89.19%vs 59.76%,P<0.001)、中位总生存时间(24[2-156]月vs12[1-82]月,P<0.0001)明显优于成年患者,复发率(18.19%vs 94.90%,P<0.001)明显低于成年患者。(4)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以增加成年患者平均总生存(OS)时间(ALL-Like vs HSCT方案OS比较:24月vs 40月,P=0.0111),但在未成年患者中未明显受益(P=0.9629)。结论:(1)对成年和未成年BPDCN患者,ALL-like方案完全缓解率高于AML和淋巴瘤化疗方案。(2)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能改善成年患者的生存预后,优先推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未成年患者初次缓解后不推荐立刻移植。(3)年龄为BPDCN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成年患者的预后远差于未成年患者。
宋双宁[8](2019)在《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对小鼠胃肠道巨噬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电针刺激调节黏膜层巨噬细胞改善急性小鼠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证实电针刺激(EA)可以减轻小鼠或大鼠结肠炎症,但是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黏膜层巨噬细胞(LpMφ)在急性结肠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部分主要探讨结肠LpMφ在EA改善急性小鼠结肠炎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组(DSS组)、DSS急性结肠炎假性电针刺激组(DSS+SEA组)、DSS急性结肠炎高频电针刺激组(DSS+HEA组)和DSS急性结肠炎低频电针刺激组(DSS+LEA组)。每天观察小鼠体重、大便软硬状况及有无便血。评估疾病其活动度评分及结肠炎症组织学评分;ELISA、CBA、RT-PCR、Western blotting测量血清及结肠组织中各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结肠LpMφ分型;磁珠分选LpMφ,应用Western blotting、RT-PCR和免疫荧光探究其分子机制。结果(1)同DSS组相比,高频和低频电针刺激改善了体重减轻,降低了疾病活动度评分和结肠炎症组织学评分;(2)高频和低频电针刺激明显降低血清中和结肠中IL1β、TNFα、IL6、IL12和IL17水平,高频电针刺激增加血清和结肠中IL10水平;(3)DSS组与正常组相比,结肠黏膜层M1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M2型比例降低,高频和低频电针降低M1比例,增加M2比例;(4)同DSS组相比,高频和低频电针刺激降低LpMφ内NLRP3/IL1β蛋白和mRNA水平,高频电针刺激增加Nrf2/HO-1水平。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通过调节结肠LpMφ分化改善DSS诱导的急性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为抑制LpMφ内NLRP3/IL1β通路,上调Nrf2/HO-1通路第二部分电针刺激调节肌层巨噬细胞改善肠道动力及其机制研究目的电针(EA)刺激足三里可以加快多种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的胃肠动力,具体机制尚无定论。最近研究证实胃肠道肌层巨噬细胞(MMφ)在调控胃肠动力中的关键作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观察EA对肠道操作(IM)模型小鼠动力的影响并探究MMφ在肠道动力调控中的作用。方法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肠道操作组(IM组)、假性电针刺激组(IM+SEA组)、高频电针刺激组(IM+HEA组)和低频电针刺激组(IM+LEA组)。测量肠道传输;流式细胞术分析回肠末端MMφ比例及其分型;磁珠分选回肠末端MMφ,探究MMφ对Cajal细胞(ICC)的作用。结果(1)同IM组相比,高频和低频电针刺激组肠道传输明显加快;(2)高频和低频电针刺激明显减少回肠MMφ的浸润并减少其M1型活化,但对其M2型活化无影响;(3)高频和低频电针刺激通过减少MMφ分泌IL6减少ICC破坏。结论(1)电针刺激足三里加快IM模型中延迟的肠道传输;(2)电针刺激足三里减少IM模型回肠末端ICC破坏;(3)电针刺激通过减少MMφ浸润,抑制其M1型活化及IL6分泌,减少ICC破坏,从而起到加快IM模型肠道传输的作用。
张宝华[9](2019)在《细胞类型特异性p38α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文中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滑膜炎,继发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骨质破坏而致残。研究表明:Th17细胞在关节炎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其分化和功能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对T细胞内在因素如何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研究得较为清楚,但对T细胞外在因素如何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及Th17细胞介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还知之甚少。Th17细胞的分化需要抗原递呈细胞提供固有免疫信号。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固有免疫细胞,但DCs在外界刺激后如何通过其胞内的信号通路来调控Th17细胞的分化还不是十分清楚。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是DCs感知外界刺激并作出免疫应答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主要包括p38、JNK和ERK,其中p38是最主要的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蛋白激酶,但是DCs中p38α如何调控关节炎的发病是不清楚的。本文研究了在DCs中特异性地敲除p38α(p38α△DC)对于关节炎的影响。我们发现敲除DCs中p38α可以降低CFA/CII诱导的关节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伴随p38α△DC小鼠体内Th17细胞比例下降。机制研究表明p38α缺陷的DCs降解抗原的能力明显下降,不能有效地诱导初始T淋巴细胞的启动;其次,p38α缺陷的DCs摄取抗原后迁移到引流淋巴结的过程存在缺陷,导致迁移的DCs比例明显下降;更重要的是,p38α缺陷的DCs通过增强的TAK1-MKK4/7-JNK-c-Jun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因子IL-27的表达升高,而升高的IL-27可以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IL-17对下游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影响。IL-17刺激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明显活化p38α,而抑制p38α可以促进其凋亡,抑制增殖和迁移。同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p38α-MK2信号轴可以介导IL-17引起的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降解酶的分泌。考虑到DCs中p38α可以促进抗体的生成,为了研究DCs中p38α信号通路在自身抗体介导的关节炎中的作用,我们采用了K/Bx N血清诱导的关节炎模型。我们发现p38α△DC小鼠关节肿胀减轻,自身抗体浓度下降,脾脏中Tfh以及GC B细胞比例有所下降,这种保护作用并不依赖Th17细胞,表明DCs中p38α可以促进抗体诱导的对关节的破坏。鉴于p38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急性敲除p38α是否可以治疗关节炎。结果表明在小鼠发病后,急性敲除p38α可以降低小鼠体内IL-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自身抗体的分泌,从而降低小鼠关节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综上所述,条件性地敲除DCs中的p38α可以显着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而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的p38α可以促进其凋亡,抑制增殖和迁移,并且降低IL-17介导的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减轻关节炎的发生。本研究为靶向联合使用p38α的抑制剂治疗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思路。
侯佩佩[10](2019)在《PKM2外泌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进程》文中研究表明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很多研究集中于阐明外泌体(exosome)在肿瘤进程中的作用,而关于微囊泡(ectosome)介导肿瘤微环境通讯的作用以及机制却鲜有报道。本文首先通过对肝癌细胞ectosome蛋白质组进行质谱鉴定以及分析,筛选出糖酵解通路限速酶PKM2作为ectosome中关键的传播介质。肝癌细胞ectosome的PKM2外泌后能够被循环系统单核细胞所吸收,通过诱导单核细胞糖代谢重编程提供乙酰辅酶A用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以及磷酸化和激活STAT3,由此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最终导致单核细胞分化成为肿瘤浸润的巨噬细胞,重塑肿瘤微环境。单核/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分泌谱明显增强,对肿瘤细胞进行“反哺”。这不仅促进了肝癌细胞的增殖,还进一步诱导肝癌细胞中更多的PKM2以ectosome形式外泌。其中,趋化因子CCL1通过与肝癌细胞表面受体CCR8相互作用,诱导信号级联反应,增强PKM2与ARRDC1相互作用,从而促进PKM2以ectosome形式外泌。由此可见,CCL1-CCR8信号轴在肝癌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间形成一个正反馈调节回路,最终促进肝癌进程。在小鼠肝癌模型以及临床上,肝癌细胞来源的ectosome的PKM2在血浆中可以被明显地检测到,并且肝癌小鼠以及肝癌病人的血浆ectosome的PKM2水平明显提高。综上,本研究不仅揭示了肝癌细胞ectosome的PKM2介导肝癌肿瘤微环境细胞间通讯来促进肿瘤生长的新功能,还发现了血浆ectosome的PKM2可以作为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二、树突状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突状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论文提纲范文)
(1)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围着床期子宫中免疫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 |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病理生理 |
1.2.1 PCOS的诊断标准 |
1.2.2 PCOS的病理生理 |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不孕症 |
1.4 妊娠早期子宫中免疫细胞的研究现状 |
1.4.1 妊娠早期免疫耐受 |
1.4.2 各类免疫细胞在妊娠早期子宫中的变化 |
1.4.2.1 巨噬细胞 |
1.4.2.2 树突状细胞 |
1.4.2.3 中性粒细胞 |
1.4.2.4 肥大细胞 |
1.4.2.5 B细胞 |
1.5 围着床期细胞间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
1.5.1 细胞黏着分子-钙粘蛋白 |
1.5.2 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埃兹蛋白 |
1.5.3 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 |
1.5.4 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IV |
1.5.5 细胞质膜表面的粘多糖—糖萼 |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构建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动物模型的构建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药物配制 |
2.1.3 动物材料收集 |
2.1.4 PCOS小鼠模型 |
2.1.5 早期妊娠 |
2.1.6 围着床期DHEA短期处理早期妊娠小鼠 |
2.1.7 围着床期DHEA处理假孕小鼠 |
2.1.8 DHEA处理卵巢切除小鼠 |
2.2 PCOS小鼠模型子宫中m RNA表达谱的研究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样品总RNA提取 |
2.2.3 样品RNA检测 |
2.2.4 RNA文库的构建与质量检测 |
2.2.5 上机测序 |
2.2.6 数据分析 |
2.3 人子宫内膜收集 |
2.4 免疫组织化学 |
2.4.1 试剂配制 |
2.4.2 免疫组化中使用的抗体 |
2.4.3 石蜡包埋及切片 |
2.4.4 具体操作步骤 |
2.5 免疫荧光 |
2.5.1 试剂配制 |
2.5.2 免疫荧光中使用的抗体 |
2.5.3 具体操作步骤 |
2.6 卵巢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 |
2.6.1 石蜡切片脱蜡复水 |
2.6.2 染色步骤 |
2.7 甲苯胺蓝染色 |
2.7.1 染色试剂配制 |
2.7.2 甲苯胺蓝染色步骤 |
2.8 Western Blot |
2.8.1 所用试剂配制 |
2.8.2 制备蛋白样品 |
2.8.3 测定蛋白浓度并制备上样液 |
2.8.4 SDS-PAGE凝胶电泳 |
2.8.5 蛋白条带转膜 |
2.8.6 免疫印迹 |
2.9 Real-time PCR |
2.9.1 样品总RNA提取 |
2.9.2 反转录 |
2.9.3 qPCR引物设计 |
2.9.4 qPCR具体步骤 |
2.9.5 数据分析 |
2.10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PCOS模型的成功建立 |
3.1.1 表观及着床结局指标 |
3.1.2 病理学指标 |
3.1.3 血清生化指标 |
3.1.4 子宫中雄激素受体测定 |
3.2 PCOS模型小鼠子宫的m RNA表达谱测序结果 |
3.2.1 RNA质量评估 |
3.2.2 原始测序数据过滤及质量评估 |
3.2.3 参考基因组比对 |
3.2.4 基因表达分布和样本间相关性 |
3.2.5 差异基因的筛选 |
3.2.6 富集分析 |
3.3 DHEA对子宫免疫细胞数量及定位的影响 |
3.3.1 中性粒细胞 |
3.3.2 巨噬细胞 |
3.3.3 树突状细胞(DC) |
3.3.4 肥大细胞 |
3.3.5 B细胞 |
3.4 DHEA对子宫细胞间连接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
3.4.1 埃兹蛋白 |
3.4.2 钙黏蛋白 |
3.4.3 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 |
3.4.4 胶原蛋白IV |
3.4.5 CD31 |
3.4.6 UEA受体 |
第四章 全文讨论 |
4.1 PCOS小鼠模型的成功构建 |
4.2 PCOS小鼠妊娠第4 天子宫m RNA表达谱的启示 |
4.3 PCOS围着床期子宫中免疫细胞异常变化 |
4.4 PCOS 围着床期子宫上皮细胞间连接的改变 |
4.5 PCOS围着床期子宫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
4.6 PCOS围着床期子宫上皮细胞质膜表面糖萼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炎症性肠炎 |
1.2.1 炎症性肠炎概述 |
1.2.2 炎症性肠炎的机制 |
1.2 Th17细胞 |
1.2.1 Th17细胞概述 |
1.2.2 Th17细胞的起源和发育 |
1.2.3 Th17细胞的可塑性 |
1.2.4 Th17细胞在IBD中的功能 |
1.3 调节性免疫细胞概述 |
1.3.1 调节性T细胞 |
1.3.2 调节性B细胞 |
1.3.3 调节性红细胞 |
1.3.4 调节性的髓系细胞 |
1.4 MDSC与自身免疫病 |
1.4.1 MDSC的起源 |
1.4.2 MDSC的功能 |
1.4.3 MDSC扩增的调控机制 |
1.4.4 MDSC功能的调控机制 |
1.4.5 MDSC与自身免疫病 |
1.4.6 MDSC在炎症性肠炎中的作用 |
1.5 自身免疫病中MDSC与Th17细胞的关系 |
1.6 炎症性肠病中MDSC和Th17细胞的展望 |
第2章 肠炎小鼠中MDSC影响Th17细胞IL-17A和IL-17F的表达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2.3.2 炎症性肠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
2.3.3 肠炎分级评分标准 |
2.3.4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2.3.5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2.3.6 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7 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8 结直肠固有层淋巴结细胞分离 |
2.3.9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2.3.10 细胞表面染色 |
2.3.11 细胞内染色 |
2.3.12 抑制实验 |
2.3.13 抑制实验检测 |
2.3.14 荧光定量PCR |
2.3.15 转输实验 |
2.3.16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肠炎条件下Arg~(myeKO)小鼠Th17细胞IL-17A表达降低,IL-17F表达升高 |
2.4.2 肠炎条件下Arg~(myKO)小鼠MDSC比例下降 |
2.4.3 肠炎条件下Arg~(myeKO)小鼠肠组织中保护性因子表达下调 |
2.4.4 转输WT小鼠来源的MDSC缓解Arg~(myeKO)小鼠肠炎 |
2.5 实验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橡黄素通过ESR/STAT3通路促进MDSC存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数据库 |
3.2.2 软件 |
3.2.3 仪器设备 |
3.2.4 试剂耗材 |
3.3 实验方法 |
3.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3.3.2 体外实验橡黄素处理髓系细胞 |
3.3.3 橡黄素治疗肠炎小鼠 |
3.3.4 肠炎分级评分标准 |
3.3.5 橡黄素互作基因的预测 |
3.3.6 基因富集和通路分析 |
3.3.7 小鼠骨髓细胞的分离 |
3.3.8 荷瘤小鼠脾脏细胞的分离 |
3.3.9 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3.3.10 细胞表面染色 |
3.3.11 细胞内染色 |
3.3.12 荧光定量PCR |
3.3.13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MDSC雌激素受体的激活通过STAT3通路上调Arg-1的分泌 |
3.4.2 扩增的MDSC减轻DSS诱导的小鼠肠炎 |
3.5 实验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在肠炎小鼠中橡黄素通过MDSC产生的Arg-1调节Th17细胞因子分泌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Arg~(myeKO)小鼠的构建 |
4.3.2 橡黄素治疗实验 |
4.3.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 |
4.3.4 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4.3.5 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6 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7 结直肠固有层淋巴结细胞分离 |
4.3.8 体外刺激PBMC实验 |
4.3.9 细胞表面染色 |
4.3.10 细胞内染色 |
4.3.11 荧光定量PCR |
4.3.12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橡黄素通过上调ESR/pSTAT3促进MDSC促进Arg-1分泌 |
4.4.2 MDSC分泌的Arg-1促进Th17细胞IL-17A的表达,抑制IL-17F的水平 |
4.4.3 MDSC来源的Arg-1促进小鼠肠组织中保护性因子表达下调 |
4.5 实验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单细胞水平解析胸腺发育早期细胞异质性 |
1.1 前言 |
1.2 实验设计 |
1.3 实验材料 |
1.3.1 实验样本 |
1.3.2 细胞系 |
1.3.3 试剂、耗材及软件 |
1.3.4 实验器材 |
1.4 实验方法 |
1.4.1 胸腺组织的分离及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1.4.2 单细胞转录组文库的制备及测序 |
1.4.3 原始数据预处理 |
1.4.4 数据的质控及多细胞数据的去除 |
1.4.5 细胞群体的识别及注释 |
1.4.6 细胞周期分析 |
1.4.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4.8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1.4.9 ETP的体外功能实验 |
1.5 实验结果 |
1.5.1 人胚胎期胸腺内主要的细胞类型及其分子特征 |
1.5.2 胸腺发育早期胸腺细胞的异质性 |
1.5.3 胚胎期胸腺内髓系细胞的异质性 |
1.5.4 造血群体的时间动力学变化 |
1.5.5 ETP的分化潜能 |
1.5.6 固有样淋巴细胞及其异质性 |
第二章 人胚胎发育早期淋系祖细胞的异质性及ETP的起源 |
2.1 前言 |
2.2 实验设计 |
2.3 实验材料 |
2.3.1 实验样本 |
2.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
2.3.3 实验器材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组织分离与单细胞悬液制备 |
2.4.2 STRT-seq单细胞文库的制备及测序 |
2.4.3 10x Genomics单细胞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2.4.4 单细胞数据预处理及质控 |
2.4.5 CD34+IL7R+淋系祖细胞的识别 |
2.4.6 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2.4.7 假时序分析 |
2.5 实验结果 |
2.5.1 人胚胎发育早期淋系祖细胞的分子特征 |
2.5.2 人胚胎期胸腺中ETP的来源 |
2.5.3 TSP历经TSP-likeETP、ProliferatingETP和 ITP三个阶段进行T谱系命运特化 |
2.5.4 人胚胎发育早期不同时间、位点淋系祖细胞的比较 |
第三章 人胚胎期T细胞的命运特化及分子调控 |
3.1 前言 |
3.2 实验设计 |
3.3 实验材料 |
3.3.1 实验样本 |
3.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
3.3.3 实验器材 |
3.4 实验方法 |
3.4.1 T谱系命运特化轨迹预测 |
3.4.2 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 |
3.5 实验结果 |
3.5.1 ETP的T谱系命运特化 |
3.5.2 γδT 细胞与αβT 细胞的命运选择 |
第四章 人胚胎期胸腺上皮细胞的早期特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设计 |
4.3 实验材料 |
4.3.1 实验样本 |
4.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
4.3.3 实验器材 |
4.4 实验方法 |
4.4.1 组织的分离与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4.4.2 单细胞文库的制备与测序 |
4.4.3 单细胞测序数据预处理 |
4.4.4 数据的质控、污染细胞的去除 |
4.4.5 基因的功能富集(GSEA) |
4.4.6 GO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 |
4.4.7 筛选TEC成熟相关基因 |
4.5 实验结果 |
4.5.1 胸腺发育早期TEC的细胞异质性 |
4.5.2 TEC的命运选择与基因表达调控 |
4.5.3 cTEC的成熟及基因表达调控 |
第五章 单细胞水平解析人胚胎期胸腺微环境 |
5.1 前言 |
5.2 实验设计 |
5.3 实验材料 |
5.3.1 实验样本 |
5.3.2 试剂、耗材及软件 |
5.4 实验方法 |
5.4.1 受配体相互作用分析 |
5.4.2 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可视化 |
5.4.3 免疫荧光染色 |
5.5 实验结果 |
5.5.1 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概况 |
5.5.2 胸腺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的不同相互作用模式 |
5.5.3 间质细胞和祖细胞通过IGF2-IGF1R相互作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4)CTP介导BCR-ABL来源抗原肽段增强DC抗原交叉提呈诱导抗CML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CTP融合肽段胞质定位能力与交叉抗原提呈效应观察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CTP融合肽段诱导CML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外探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CTP融合肽段负载DC后对BP210 致病BALB/c小鼠的免疫治疗和免疫记忆效应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课题的创新之处 |
课题的不足及后续研究计划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C/mDC对CD4+T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标本采集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流式细胞术检测m DC、p DC细胞表达比例 |
2.4 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Treg细胞表达比例 |
2.5 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2、IL-23、IFN-γ、IL-4、IL-17、TGF-β水平 |
2.6 RT-PCR检测T-bet、GATA-3、RORγt、Foxp3、IL-12p40、IL-12p35、IL-23p19的mRNA水平 |
3.统计分析 |
4.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免疫系统异常在孕期炎症刺激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固有免疫系统异常在孕期炎症刺激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及机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孕期炎症刺激对子代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免疫系统异常在孕期炎症刺激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孕期炎症刺激影响子代固有免疫系统异常的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固有免疫NK细胞发育和功能的Tbx21 调控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Tbx21 半敲对固有免疫NK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孕期炎症暴露对子代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233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系统性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1.1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的概述及疾病的发展史 |
1.2 BPDCN的临床表现 |
1.3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的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 |
1.4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的临床治疗预后及本文的目的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分析 |
2.1.1 文献检索和筛选方法 |
2.1.2 文献检索和筛选方法 |
2.2 临床表现资料 |
2.3 临床治疗资料 |
2.4 治疗结果资料 |
2.5 数据综合与分析 |
第3章 统计分析结果及新型靶向药、治疗流程总结 |
3.1 文献检索 |
3.2 BPDCN患者临床资料 |
3.2.1 BPDCN患者临床表现及基础资料 |
3.2.2 BPDCN患者化疗及其他一线治疗方案及疗效总结 |
3.2.3 未成年与成年患者不同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较 |
3.3 预后因素 |
3.3.1 单因素分析 |
3.3.2 不利初始应答的预测因素 |
3.3.3 绘制ROC曲线评估年龄截断值 |
3.3.4 死亡风险预测因素 |
3.4 BPDCN新型靶向药治疗进展总结 |
3.5 BPDCN治疗流程图总结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对小鼠胃肠道巨噬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电针刺激调节黏膜层巨噬细胞改善急性小鼠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电针刺激调节肌层巨噬细胞改善肠道动力及其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及论文不足之处 |
综述 稳态和病理条件下的胃肠道巨噬细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细胞类型特异性p38α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 |
1.1.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
1.1.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 |
1.1.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 |
1.2 树突状细胞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
1.2.1 树突状细胞的发现起源 |
1.2.2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概述 |
1.2.3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以及亚群功能 |
1.2.4 树突状细胞在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
1.2.5 树突状细胞与RA的发生与发展 |
1.3 p38α信号通路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
1.3.1 MAPK家族 |
1.3.2 p38 MAPK家族 |
1.3.3 p38 MAPKs的上游信号 |
1.3.4 p38 MAPKs的下游靶点 |
1.3.5 p38 MAPKs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小鼠基因型鉴定引物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液体试剂的配制 |
2.1.4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1.5 其他实验用材料及器具 |
2.2 实验动物 |
2.2.1 条件性敲除小鼠p38α~(△DC)构建 |
2.2.2 K/BxN小鼠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鼠组织DNA样本的制备 |
2.3.2 PCR法鉴定小鼠基因型 |
2.3.3 小鼠关节炎疾病模型的制备 |
2.3.4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 |
2.3.5 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制备(检测脾脏中的DC) |
2.3.6 小鼠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制备 |
2.3.7 小鼠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制备(检测淋巴结中的DC) |
2.3.8 小鼠关节浸润细胞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2.3.9 小鼠外周血血清制备 |
2.3.10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 |
2.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胞内蛋白的表达 |
2.3.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核内蛋白的表达 |
2.3.13 小鼠初始T淋巴细胞的分选 |
2.3.14 小鼠树突状细胞DC的分选 |
2.3.15 ELISA法检测自身抗体 |
2.3.16 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 |
2.3.17 RNA提取(Trizol法) |
2.3.18 RNA提取(试剂盒法) |
2.3.19 逆转录 |
2.3.20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21 Westernblot检测蛋白样本的制备 |
2.3.22 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
2.3.23 Westernblot检测蛋白 |
2.3.24 关节组织石蜡切片制备 |
2.3.25 关节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 |
2.3.26 关节组织番红固绿染色 |
2.3.27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小鼠的建立及鉴定 |
3.1.1 树突状细胞条件性敲除p38α小鼠的建立 |
3.1.2 树突状细胞条件性敲除p38α小鼠的鉴定 |
3.1.3 KRN小鼠基因型的鉴定 |
3.1.4 K/BxN小鼠模型的建立 |
3.2 DCs p38α介导CIA诱导的关节炎的发生 |
3.2.1 p38α参与CIA的发病过程 |
3.2.2 DCs中 p38α参与关节炎的进展 |
3.3 DCs中 p38α促进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进展 |
3.3.1 DC中 p38α促进关节炎的进展以及炎性细胞浸润 |
3.3.2 p38α~(△DC)小鼠中Th17 细胞减少 |
3.3.3 DCs中 p38α不影响CD4+T 淋巴细胞的比例、凋亡和增殖 |
3.3.4 DCs中 p38α不影响CD4+T 淋巴细胞的活化 |
3.3.5 p38α~(△DC)小鼠中初始T淋巴细胞启动缺陷 |
3.4 DCs中 p38α如何促进Th17 细胞的产生 |
3.4.1 p38α的缺失并不影响DCs自身的凋亡与增殖 |
3.4.2 p38α缺失的DCs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的第一信号减弱 |
3.4.3 p38α缺失的DCs并不影响诱导T淋巴细胞分化的第二信号 |
3.4.4 p38α缺失的DCs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 |
3.4.5 p38α缺失的DCs迁移至引流淋巴结功能缺陷 |
3.4.6 FITC诱导的皮肤中p38α缺失的DCs迁移缺陷 |
3.4.7 p38α缺失的DCs通过JNK-c-Jun上调IL-27的表达 |
3.5 DCs中 p38α促进抗体的产生以及抗体介导的关节炎的发病 |
3.5.1 p38α~(△DC)小鼠血清中自身抗体浓度下降 |
3.5.2 DCs中 p38α促进Tfh和 GC B的生成 |
3.5.3 DCs中 p38α促进抗体诱导的关节炎发病 |
3.5.4 DCs中 p38α促进血清诱导的关节炎并不依赖Th17 细胞 |
3.5.5 DCs中 p38α促进抗体介导的Tfh和 GC B细胞的生成 |
3.6 p38α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作用 |
3.6.1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p38α可以被多种刺激活化 |
3.6.2 p38α促进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其凋亡 |
3.6.3 p38α-MK2介导IL-17 诱导的细胞因子的分泌 |
3.7 p38α在 CFA/CII诱导的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PKM2外泌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肿瘤糖代谢重编程 |
1.1.1 糖代谢重编程 |
1.1.2 糖代谢重编程的调控机制 |
1.1.3 糖代谢重编程与肝癌 |
1.1.3.1 糖代谢重编程与肝癌细胞 |
1.1.3.2 糖代谢重编程与肝癌肿瘤微环境 |
1.2 M2型丙酮酸激酶 |
1.2.1 丙酮酸激酶同工酶 |
1.2.2 PKM2表达水平的调控 |
1.2.3 PKM2的结构特征 |
1.2.4 PKM2的蛋白翻译后修饰 |
1.2.4.1 PKM2的磷酸化修饰 |
1.2.4.2 PKM2的乙酰化修饰 |
1.2.4.3 PKM2的羟基化修饰 |
1.2.4.4 PKM2的氧化 |
1.2.4.5 PKM2的泛素化和SUMO化修饰 |
1.2.4.6 PKM2的糖基化修饰 |
1.2.4.7 PKM2的甲基化修饰 |
1.2.5 PKM2的肿瘤生物学功能 |
1.2.5.1 PKM2作为细胞质中的代谢酶 |
1.2.5.2 PKM2作为细胞质中的信号调节者 |
1.2.5.3 PKM2作为细胞核中的转录调节者 |
1.2.5.4 PKM2作为胞外信号转导者 |
1.2.5.5 PKM2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
1.3 细胞外囊泡 |
1.3.1 细胞外囊泡分类 |
1.3.1.1 外泌体 |
1.3.1.2 微囊泡 |
1.3.2 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发生 |
1.3.2.1 货物及其靶向胞外囊泡发生位置 |
1.3.2.2 参与外泌体生物发生的机器 |
1.3.2.3 参与微囊泡生物发生的机器 |
1.3.3 细胞外囊泡的释放 |
1.3.3.1 多泡内体的运输 |
1.3.3.2 多泡内体与质膜融合 |
1.3.3.3 微囊泡的释放 |
1.3.4 靶向受体细胞 |
1.3.4.1 细胞外囊泡与靶细胞的对接 |
1.3.4.2 细胞外囊泡的吸收和胞内命运 |
1.3.4.3 细胞外囊泡向受体细胞传递信号 |
1.4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
1.4.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起源 |
1.4.2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功能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抗体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细胞株 |
2.1.5 质粒载体及菌株 |
2.1.6 组织样品 |
2.1.7 实验小鼠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克隆 |
2.2.1.1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
2.2.1.2 质粒转化 |
2.2.1.3 质粒提取 |
2.2.1.3.1 质粒小量提取 |
2.2.1.3.2 质粒中量提取 |
2.2.1.4 慢病毒质粒构建 |
2.2.2 细胞实验 |
2.2.2.1 细胞培养 |
2.2.2.2 细胞转染 |
2.2.2.2.1 磷酸钙转染法 |
2.2.2.2.2 TurboFect转染法 |
2.2.2.2.3 慢病毒包装 |
2.2.2.3 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 |
2.2.2.4 免疫沉淀 |
2.2.2.5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2.2.2.6 核浆组分分离实验 |
2.2.2.7 免疫荧光 |
2.2.2.8 RNA提取与Real-TimePCR |
2.2.2.8.1 RNA提取 |
2.2.2.8.2 逆转录 |
2.2.2.8.3 Real-Time PCR |
2.2.2.9 代谢检测 |
2.2.2.9.1 葡萄糖摄取 |
2.2.2.9.2 乳酸外泌 |
2.2.2.9.3 乙酰辅酶A检测 |
2.2.2.9.4 ECAR |
2.2.2.10 微囊泡分离 |
2.2.2.11 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以及诱导分化 |
2.2.2.12 吞噬分析 |
2.2.3 小鼠实验 |
2.2.3.1 小鼠移植瘤 |
2.2.3.1.1 小鼠皮下移植瘤 |
2.2.3.1.2 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 |
2.2.3.2 小鼠原发肝癌模型 |
2.2.3.2.1 DEN/CCl_4模型 |
2.2.3.2.2 HFD/STZ模型 |
2.2.3.3 组织消化与流式检测 |
2.2.3.4 石蜡包埋切片 |
2.2.3.5 免疫组化 |
2.2.4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肝癌细胞ectosome的PKM2促进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
3.1.1 肝癌细胞通过ectosome传递PKM2到单核细胞 |
3.1.2 Ectosome的PKM2重塑单核细胞的糖代谢 |
3.1.3 肝癌细胞ectosome的PKM2诱导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
3.2 Ectosome的PKM2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 |
3.2.1 Ectosome的PKM2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 |
3.2.2 肝癌细胞ectosome的PKM2介导糖酵解重编程影响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进而诱导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 |
3.2.3 Ectosome的PKM2激活STAT3诱导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
3.3 Ectosome的PKM2介导肝癌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加速肝癌进程 |
3.3.1 Ectosome的PKM2改变单核/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分泌谱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
3.3.2 Ectosome的PKM2介导肝癌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相互作用进而促进肝癌进程 |
3.4 巨噬细胞分泌的CCL1正反馈调控肝癌细胞PKM2通过ectosome外泌 |
3.5 血浆ectosome的PKM2可以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树突状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围着床期子宫中免疫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D]. 吴洋. 兰州大学, 2021(09)
- [2]MDSC分泌的Arg-1对肠炎小鼠Th17细胞的影响及橡黄素治疗机制的研究[D]. 马占川. 吉林大学, 2020(08)
- [3]单细胞精度解析人类T淋巴细胞起源及胸腺器官发生[D]. 公彦栋.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4]CTP介导BCR-ABL来源抗原肽段增强DC抗原交叉提呈诱导抗CML效应[D]. 杨浩.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5]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pDC/mDC对CD4+T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D]. 李芹芝.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免疫系统异常在孕期炎症刺激致子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及机制[D]. 季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7]233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系统性回顾[D]. 程炜. 南昌大学, 2019(01)
- [8]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对小鼠胃肠道巨噬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宋双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细胞类型特异性p38α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D]. 张宝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PKM2外泌重塑肿瘤微环境促进肝癌进程[D]. 侯佩佩. 厦门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