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木工程测量》教材改革的一次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王甜[1](2020)在《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 ——以Y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皆处于变迁、过渡转型之中。它一方面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悄然改变着我们生存所依赖的社会资源,甚至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正如俗语所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20世纪80年代起,民办高等教育在艰难的复兴之路中摸索前进,并迅速发展起来。民办高校起初期冀以规模争夺优势,最终结果却适得其反,因而以质量为旨规的内涵建设成为其必由之路。“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奠基者,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其生存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民办高校若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时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前政府、社会对民办高等院校及其教师存在些许认知、情感和制度伦理等方面的偏颇,造成教师的非友善的生存环境,以致很多民办高校教师处于不乐观的生存状态,进而影响其生存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本文试图遵循“历史考察、实践观照、问题梳理、成因阐释和对策提出”的指导思想,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研究。通过与Y学院的三位教师进行深入交流,聆听他们在入场抉择、身临其境和未来期望中内心声音和具体典型性故事,揭示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处于生存与职业、物质和精神交相互动的历史境遇中面临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得出:Y学院教师工作环境和谐、职业认同感高,但教师们的身份地位不明、工作负荷过重、专业发展受阻、职称评审过于严苛、组织归属感不强等。基于此,从传统文化的滞差效应、政策制度的伦理性偏失、民办高校管理模式的固着化、教师职业普罗化、个体生命者的意识方面分析原因,进而从宏观把控、微观调整、文化熏陶和个体统整的方面提出解蔽路径。其中,宏观把控方面包括建立一套科学的利益监督均衡机制、明晰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地位、完善资金运筹机制等等,通过加强顶层制度建设来建构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熏陶方面包括萃取传统文化精髓,建设和而不同的文化、注重社会参与合作的文化、加强和谐共生的文化熏陶等,改变社会的偏见从而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微观调整方面包括型塑独特的管理理念、健全教师的各种管理机制等,以提供绿色的制度保障以创建和谐校园。个体统整的方面包括转变“随遇而安”的观念、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型塑民办高校教师自我生存的意识,进而促进教师的自我整合,改善民其生存状态,以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生存质量。
陈忠源[2](2017)在《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BIM技术成为目前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个新兴技术,社会对BIM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如何将BIM相关课程融入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值得探讨.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其次对目前BIM相关课程融入课程体系的难度也做了分析,最后以其所在的学校为例,介绍了该校基于BIM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及情况.
张慧青[3](2017)在《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对接,被视为区域职业教育形成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而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常常转化为区域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之间的匹配与调适。本文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教育领域聚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经济领域聚焦中观产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视角研究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产业人才结构与之相适应;就业结构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因为各个领域所需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又是通过不同的"专业"培养来实现的。而实际情况是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严重影响到高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呈现了怎样的规律和特征?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如何跟随产业结构发展实现科学动态调整的?由这些追问引发出问题意识,研究者试图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和横向的国别(地区)视角,通过策略的解读,来认识、发现、反思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互动规律及国外专业结构调整路径,以便为后续专业结构调整策略的提出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由此,论文沿着专业结构调整什么?(调整的内容)和怎么调整?(调整机制)的主线,回溯了建国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外研究则从内容和机制两大方面归纳了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并以山东省为例对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间的现状、问题及高职专业招生预测作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提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双向建构的过程,实证研究范式的运用旨在通过数据分析透析事物的本质,并归纳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做出了综合评价,并利用产业-高职偏离程度和高职-就业偏离程度两个指标对山东省产业结构、高职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吻合度做了分析,进而归纳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厘清问题,旨在预测。论文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求得2016-2020年高职专业大类的招生比率预计值,从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基于以上研究基础,论文尽可能的避免经验主义,总结归纳出了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原则,从经验借鉴、科学规划、行动框架和具体措施四个层面提出了山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并依据统计分析数据指出了山东省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上便是论文的几个主要章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和策略"的主要内容和行文逻辑。总体上,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基于问题的不断追问,研究者的思维贯穿其中。因此,相对于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本研究也呈现了一种研究的方法论,以期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向大家提供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研究范式。
黄伟,邵琨[4](2016)在《基于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及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入手,以淮南联合大学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为例,阐述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理念,对工程测量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及课程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实践证明:采用以赛促教、以证代考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增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对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方向,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
张志伟,杨化奎,赵明微[5](2016)在《高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一段时期内需要不断地探索。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工作,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为平台,在学校骨干办的引领和指导下积极地推进课程改革工作,通过试点实施课程教学发现制约教学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并找到需要改进的路径或方法,为课程改革实践进一步取得成绩提出对策建议。
王大伟[6](2015)在《浙江省兰江流域农田水利研究(1949-1962)》文中指出兰江是浙江省最大水系钱塘江的南源,其流域主体范围位于浙江省中部,覆盖今金华、衢州两市大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金华、衢州专署管辖,195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统一于金华专署。1949年前,兰江流域农田水利主要以陂塘、堰坝灌溉为主,规模小、分布散,国家权力较少介入基层的农田水利事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兰江流域农田水利建设从整修、恢复旧有工程起步,以乡村农会为主体建立起水利委员会、治水委员会等基层水利组织。随着兰江流域所辖的金华、衢州专署及下属各县专职水利机构的成立,逐步构建起现代意义的水政体系,并开始将乡村基层分散、小型的农田水利纳入组织管理。兰江流域的农田水利逐渐由传统农业社会以地方官员、乡绅主导的偶发的农田兴修行为,转向由政府主导的统筹规划、兴修、维护和利用。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权力向下延伸,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基层农田水利事业完全纳入了国家治理体系。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兰江流域开始以群众运动形式,以兴修小型水库工程为主,开展基层农田水利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过程中,组织行为、集体行动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体现和实践内容。而从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全国性农田水利建设运动,以及1958年后以大中型水库为主的水利建设,使农田水利事业整体上从以抗灾防灾为导向,完全转入政治运动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扎营施工”,实行“兵团作战”,在施工中重于政治考量,任意、无偿调动劳动力和资金。一般认为,集体化进程是农田水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体制环境,实际上以群众运动形式开展起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亦加速了集体化进程。1949至1962年,从中央到地方农田水利治理组织体系的架建,取得了显着成效。政治主导、在实践中以群众运动形式操作,使得农田水利建设得以大规模展开。兰江流域新建的各种水利工程使农田灌溉面积快速增长,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提高了农田的平均抗旱能力。但政治主导下的农田水利事业,在实践中的运动化操作,也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农田水利事业有序的、具长期规划发展轨迹。
聂冬[7](2014)在《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发承包双方以及工程造价咨询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工程结算方法的选择持有不同的态度,而实际中通常采用竣工图重算法进行竣工结算造成纠纷不断。《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出台从根本上否定了竣工图重算法,而提倡采取历次计量支付结果直接进入结算的结算规则,引起了发包人的反对。历次计量支付结果直接进入结算的结算规则是仿照FIDIC国际惯例的一般做法,并结合中国实际而形成的新型结算规则,具有明显的新时代的中国特色。新型结算规则的出台却引起了发包人的大力反对,因此全方位研究这种结算规则,指出结算规则的关键点对于指导发承包双方的实际工作有其重要的实践意义。美国法学家波斯纳认为,法律中的“大部分规则都可以转译为经济学语言”,因此这条规定的制定有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和法学视角对新型结算规则进行研究,指出新型结算规则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这将对降低发包人抵触情绪,顺利接受和执行这种结算规则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工程结算的本质出发,从合同之债、合同状态、合同控制等角度重新审视工程结算,用以证明新型结算规则相比于竣工图重算法所体现出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此外,因为所有的争议归根到底是对于结算工程量的争议,因此本文通过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结算工程量形成的规定和合同体系对于结算工程量形成的规定进行分析,建立结算工程量形成标准流程,用以减少今后实际工作纠纷;最后,本文通过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不完全合同平衡点、套牢问题阐明了新型结算规则的合理性,利用委托代理的法律效力和程序公平促进实体公平证明了新型结算规则的合法性。
吴昊莺[8](2013)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高校管理层、受教育者家庭越来越关注教育成本信息。但A学院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财政拨款模式的影响,缺乏成本核算意识,学生教育成本信息披露不完整。目前,有关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还仅仅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教育成本中间接费用的合理分摊标准。而近年来在制造行业兴起的作业成本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视角,不仅能够科学合理分配复杂多变的间接费用,而且能够追踪资源耗费的全过程,最终实现成本控制与管理。因此,本文尝试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A学院教育成本,探寻一种教育成本核算的新思路。本文采用演绎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分析法、文献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遵循作业成本法理论、高校教育成本理论的前提下,通过分析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阐明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A学院教育成本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从A学院实际情况出发,构思出该校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总体设计,并以总体设计为指导,详细的阐述了A学院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具体方案,构造出一种新的教育成本计算模式。同时,论文对A学院的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目前A学院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以后A学院实施作业成本法核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将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成果一次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检验相关理论成果的一个参考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刘虹[9](2013)在《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师个体研究是近现代建筑史研究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重要切入点,建筑师是对建筑史发挥最大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群,他们的个体创作是建筑发展进程中最生动鲜活的部分。对岭南建筑师实践活动和建筑思想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积累史料和素材,完善现有研究内容,为今后建立完备的理论研究体系打下基础,并将有利于岭南建筑创作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林克明是岭南近现代建筑师中的代表人物,他在岭南建筑界的工作具有开拓意义,作品多为重要的公共建筑,风格多样,影响深远,他最早在岭南引进现代主义建筑实践,并开创了专业建筑教育的先河,对城市规划研究亦颇多涉猎,在岭南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状况和建筑发展特点为背景,通过对林克明建筑实践历程的史料挖掘和梳理,分析典型建筑作品的设计特色,从整体上探索和研究林克明建筑设计的方式手法与思想策略,从而明确其建筑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现有相关学术研究的状况和不足,以及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和涵盖风格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并针对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做出说明。第二章为背景概述,是林克明建筑实践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影响因素的介绍。本章简介20世纪岭南建筑界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建筑师执业状况,内容包括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岭南建筑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相关影响因素。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资料整理与历程研究,分别针对林克明在解放前(1926—1949年)和建国后(1949—1986年)两个阶段中的经历、建筑创作和社会活动进行了详细梳理与介绍,通过史料挖掘对其职业生涯和创作成果进行了整理归纳。第五章为方法研究,主要分析林克明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创作倾向,通过对现存的或是具备完整资料的建筑物进行拍照、测绘、资料收集与绘图,以定量分析的方式分解放前后两个时期研究和总结了建筑的平、立面设计特点和常用的设计手法。第六章从城市角度探讨了林克明建筑创作的过程与特色,其设计与广州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林克明建筑研究中的特殊之处,通过广州近现代城市建设和建筑的发展研究反观林克明的实践活动在其中的影响,揭示他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与历史局限性。第七章为思想研究,通过对林克明建筑观念的解读和分析,并结合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演变,探讨他学术思想的基础、特点、价值和背后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建筑师的比较研究,明确林克明建筑思想的历史定位与学术意义。论文最后在结论中总结了林克明建筑创作的历史价值、设计手法、创作特色和思想内涵,并探讨了其对于当代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启示与借鉴。
赵崇晖[10](2013)在《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建筑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对模拟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本文认为,模拟教学法具有主体性、应用性、互动性、开放性、创造性、情境性及评价过程性等特点,它能够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与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它的实施应遵循环境建设适应性与经济性统一、教学专业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形式与内容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的原则。主体性原理、实践性原理和直观性原理是模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建筑专业中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取得以下明显的成果:促进中职学校发展;激发教师教科研热情;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但还存在教学设施跟不上、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学应用还需规范、与信息技术结合比较薄弱等问题。因此,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应用模拟教学法应注意以下事项:深化多元合作共建,优化模拟教学环境;灵活应用模拟教学法,促进与其它教法结合;加强专业课教师培训,提高模拟教学的质量;注重教学应用规范性,保证模拟教学的成效;促进与信息技术结合,推动模拟教学现代化。
二、《土木工程测量》教材改革的一次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木工程测量》教材改革的一次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 ——以Y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时代境遇: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 |
1.1.2 政策导向: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
1.1.3 改革契机:民办高校战略转型的关键要求 |
1.1.4 现实呼唤:改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流失的要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民办高校 |
1.4.2 民办高校教师 |
1.4.3 生存状态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对象的择取 |
1.5.4 研究资料的梳理 |
第二章 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现实表征 |
2.1 学校环境的素描 |
2.1.1 Y学院的基本概况 |
2.1.2 教师的办公教学环境 |
2.2 K老师:积极而谨慎的规则倡导者 |
2.2.1 K老师的形象素描 |
2.2.2 入场突围:学校返聘 |
2.2.3 身入其境:与日俱进 |
2.2.4 未来规划:“默默坚守,发挥余热” |
2.3 H老师:责任感强烈、正统的专任教师 |
2.3.1 H老师的形象素描 |
2.3.2 入场突围:机缘巧合 |
2.3.3 身入其境:大有迳庭 |
2.3.4 未来规划:“安于现状,绠短汲深” |
2.4 L老师:理性且乐观的进取者 |
2.4.1 L老师的形象素描 |
2.4.2 入场突围:命运抉择 |
2.4.3 身入其境:谋事在人 |
2.4.4 未来规划:“短暂的停留,希望在公办”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透视 |
3.1 入场缘法差异化 |
3.2 临境生存差距化 |
3.2.1 薪酬福利梯度大,闲暇时间无保障 |
3.2.2 教学负荷过重,科研有心无力 |
3.2.3 培训体系不合理,职称评审缺乏特色化 |
3.2.4 身份地位不明晰,专业发展阻力大 |
3.2.5 工作环境和谐,民主管理敷衍 |
3.2.6 职业认同感高,组织认同不强 |
3.3 未来规划差别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根源探寻 |
4.1 市场经济的功利色彩浓厚 |
4.2 政策制度的伦理性偏失 |
4.3 传统文化的滞差效应 |
4.4 民办高校管理思维的固着化 |
4.5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的普罗化 |
4.6 个体生命者的独立意识明显 |
4.6.1 教师生存价值观念的转变 |
4.6.2 教师认同的二重性 |
第五章 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解蔽之策 |
5.1 宏观把控:建构良好的政策环境 |
5.1.1 建立一套科学的利益均衡监督机制 |
5.1.2 明晰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地位 |
5.1.3 完善资金运筹机制 |
5.2 文化熏陶: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 |
5.2.1 萃取传统文化精髓 |
5.2.2 注重社会合作的文化 |
5.2.3 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氛围 |
5.3 微观调整:创建互惠学校生态圈 |
5.3.1 型塑独特的管理理念 |
5.3.2 优化教师管理的机制 |
5.4 个体统整:型塑教师的生存自觉 |
5.4.1 转变“随遇而安”的观念 |
5.4.2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探寻人生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 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特色, 系统性较差 |
1.2 部分专业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有重复现象 |
1.3 部分课程的开设顺序缺乏统筹协调 |
1.4 教材的选用没有统一规划协调 |
1.5 部分实践课程的设置及其开展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
2 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BIM技术存在的困难 |
2.1 师资力量缺乏 |
2.2 软硬件设施配套不够到位 |
2.3 教材等教学资源不够完善 |
2.4 专业学分及总课时数有限 |
3 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引入BIM技术的对策 |
2.1以专业建设市场调研为基础, 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定位 |
3.2 以BIM技术为特色, 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单独设置的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
3.3 以实验实训条件为支撑, 对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的BIM实验进行规划建设 |
3.4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 提高任课教师BIM知识和教学方法 |
4 结语 |
(3)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厘清 |
一、高等职业教育 |
二、专业结构 |
三、产业结构 |
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分析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中的结构与功能理论 |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逻辑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形式探索期(1949-1979年) |
一、1949-197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49-197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高职教育的兴起期(1980-1999年) |
一、1980-199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1980-1999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第三节 经济新常态与高职教育的繁荣期(2000-2015年) |
一、2000-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二、2000-2015年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境)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要素分析 |
一、专业设置调整 |
二、专业建设口径 |
三、专业师资建设 |
四、专业衔接关系 |
第二节 国(境)外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分析 |
一、政府的干预 |
二、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
三、内部机制 |
四、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构建反思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一、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
二、三次产业结构概况 |
三、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
五、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分析 |
一、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布局分析 |
二、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分析 |
三、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分析 |
四、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分析 |
一、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介绍 |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和高职教育适应性评价过程 |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教育适应性综合分析 |
第四节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问题分析 |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市场脱节、对口率不高 |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校际重复化、同质化较严重 |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吻合度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研究 |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 |
一、相关分析原理 |
二、偏相关分析的简介 |
三、山东省高职院校19个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山东省重点产业GDP比率的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 |
一、回归分析原理 |
二、部分专业大类招生比率与对应产业GDP比率的回归分析 |
第三节 高职院校专业大类招生比率预测 |
一、山东省重点产业GDP的时间序列分析 |
二、山东省部分高职教育大类招生比率的预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产业结构和高职专业结构失衡原因分析 |
一、产业结构方面原因 |
二、高职专业结构方面原因分析 |
第二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一、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发展要求并适度超前 |
二、避免过于强调市场需求而趋于功利 |
三、坚持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以增量结构调整为辅 |
四、坚持高职院校自主调整、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
五、置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背景之中 |
第三节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一、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方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基于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课程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手段 |
1.1 优化课程内容 |
1.2 改革教学手段 |
1.3 加强实训能力培养 |
2 强化过程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2.1 以赛促学,增强课程吸引力 |
2.2 校企融合、加强课程建设 |
3 改革考试方式,实施多元考核机制 |
4 结语 |
(5)高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企合作深化核心课程改革 |
( 一) 校企合作打造优势课程改革团队 |
( 二) 开发课程标准 |
( 三) 开发核心课程教材及教学资源 |
( 四)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试点教学 |
二、工学结合培育道路施工精英 |
( 一)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
( 二) 开展路桥知识竞赛 |
( 三) 建设真实路桥实训教学条件 |
三、课程改革的特色 |
( 一) 课程设计特色 |
( 二) 内容构建特色 |
( 三) 教学模式特色 |
四、课程改革的成效 |
( 一) 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上升 |
( 二) 学生学习方向明确 |
( 三) 学生技能加强 |
( 四) 学生综合水平上新台阶 |
五、需要改进的建议 |
(6)浙江省兰江流域农田水利研究(1949-1962)(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时段与区域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 |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区划沿革 |
第三节 传统农业概况 |
第四节 农田水利事业的历史积累 |
第二章 国家战略:农田水利事业新取向 |
第一节 传统农田水利及其近代转型 |
第二节 农田水利发展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取向 |
第三节 农田水利政策演变 |
第三章 传承与改造:农田水利组织管理的新体系 |
第一节 水政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从水利委员会到水利指挥部 |
第三节 水利组织 |
第四节 基层技术指导网络 |
第四章 从恢复到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农田水利的恢复重建(1949-1953) |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中的水利兴修(1953-1957) |
第三节 “跃进”到调整(1957-1962) |
第五章 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劳动力、资金和技术 |
第一节 劳动力投入 |
第二节 资金投入 |
第三节 技术贡献 |
第六章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评述 |
第一节 工程性成果 |
第二节 粮食增产贡献分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浙江省人民政府农林厅1950年关于治水运动的简要总结(节选) |
附录 2: 浙江省一九五一年农田水利春修工程总结(节选) |
附录 3: 中国人民银行农田水利放款章程(1951年) |
附录 4: 金华专区冬修水利指挥部正式成立通知 |
附录 5: 兰溪县水利投资贷款领用办法(1957年1月) |
附录 6: 中共金华地委、金华专员公署关于大干一冬春实现水利化的指示(节选) |
作者简介 |
(7)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实问题 |
1.2.2 科学问题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工程结算的概念 |
2.2 结算工程量形成的文献研究 |
2.2.1 结算工程量的概念 |
2.2.2 结算工程量形成的准确性 |
2.3 竣工结算规则文献研究 |
2.3.1 竣工结算规则 |
2.3.2 竣工结算审查 |
2.3.3 进度款对竣工结算的影响 |
2.4 合同状态文献研究 |
2.4.1 合同状态的概念 |
2.4.2 合同状态的发展 |
2.4.3 合同状态的分类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1.2 交易费用理论 |
3.1.3 不完全合同平衡点 |
3.1.4 债的一般原理 |
3.1.5 合同状态 |
3.2 多视角下工程结算本质的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基础 |
3.2.2 研究思路 |
3.3 结算工程量形成的研究设计 |
3.3.1 研究基础 |
3.3.2 研究思路 |
3.4 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研究设计 |
3.4.1 研究基础 |
3.4.2 研究思路 |
第四章 多视角下工程结算本质研究 |
4.1 工程结算的概念 |
4.1.1 工程结算的内涵与外延 |
4.1.2 结算与支付的区别与联系 |
4.2 合同之债视角下工程结算的本质 |
4.2.1 合同之债的概述 |
4.2.2 合同之债视角下工程结算的作用 |
4.3 合同状态视角下工程结算的本质 |
4.3.1 合同状态的概念 |
4.3.2 合同状态视角下工程结算的作用 |
4.4 合同控制视角下工程结算的本质 |
4.4.1 合同控制的概念 |
4.4.2 合同控制视角下工程结算的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算工程量形成研究 |
5.1 清单体系下结算工程量形成 |
5.1.1 清单体系下结算工程量形成的发展沿革 |
5.1.2 清单体系下结算工程量形成的具体流程 |
5.2 合同体系下结算工程量形成 |
5.2.1 合同体系下结算工程量形成的发展沿革 |
5.2.2 合同体系下结算工程量形成的具体流程 |
5.3 清单体系与合同体系结算工程量形成对比分析 |
5.3.1 结算工程量形成的相同点分析 |
5.3.2 结算工程量形成的不相同点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1.1 现实问题 |
6.1.2 争论焦点 |
6.2 竣工图重算法的不合理性分析 |
6.2.1 理论基础 |
6.2.2 基于套牢的交易费用不合理性分析 |
6.3 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的合理性分析 |
6.3.1 基于交易费用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的合理性分析 |
6.3.2 基于结算本质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的合理性分析 |
6.4 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的合法性分析 |
6.4.1 委托代理的法律效力分析 |
6.4.2 程序公平促进实体公平 |
6.4.3 不当得利的适用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作业成本法理论 |
2.1.1 作业成本法概述 |
2.1.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
2.1.3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
2.2 高校教育成本理论 |
2.2.1 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 |
2.2.2 高校教育成本的特点 |
2.2.3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原则 |
2.2.4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 |
第三章 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A学院基本概况 |
3.1.1 学院简介 |
3.1.2 机构设置 |
3.2 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
3.3 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作业成本法在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的应用 |
4.1 作业成本法在A学院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作业成本法在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的总体设计 |
4.2.1 总体设计思路 |
4.2.2 总体路径设计 |
4.3 作业成本法在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应用 |
4.3.1 确认资源项目 |
4.3.2 划分作业及作业中心 |
4.3.3 将资源归集至作业中心 |
4.3.4 确定作业动因,计算作业动因分配率 |
4.3.5 汇总教育成本 |
4.4 A学院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结果分析 |
4.4.1 各院系生均教育成本分析 |
4.4.2 各专业生均教育成本分析 |
第五章 A学院实施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困难及建议 |
5.1 A学院实施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面临的主要困难 |
5.1.1 主观应用环境的困难 |
5.1.2 客观应用环境的困难 |
5.2 A学院有效实施作业成本法核算教育成本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岭南近现代建筑史及建筑师研究概况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几个基本概念 |
1.3.1 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定 |
1.3.2 建筑风格的描述与划定 |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和重点研究方向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林克明建筑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因素 |
2.1 林克明生平简介 |
2.2 时代背景:中国近现代建筑业发展阶段综述 |
2.3 20 世纪广州建筑业发展概况 |
2.3.1 广州建筑业的发展背景及影响因素(1900—1949) |
2.3.2 建国后广州建筑发展概况分析 |
2.4 岭南近现代建筑师 |
2.4.1 中国近代建筑师的出现和发展 |
2.4.2 岭南建筑师执业状况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克明建筑实践历程(1926—1949) |
3.1 政府建筑师时期的建筑创作实践(1926—1933) |
3.1.1 留学法国的影响 |
3.1.2 工务局时期的建筑创作经历 |
3.2 林克明建筑工程师事务所的设计实践(1933—1947) |
3.2.1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设计 |
3.2.2 事务所其它作品 |
3.3 林克明在建筑教育方面的活动和贡献 |
3.3.1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创建始末 |
3.3.2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育特色研究 |
3.3.3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学术传承与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后林克明的建筑实践与学术活动 |
4.1 建国后国内建筑业发展概况 |
4.2 林克明建筑实践过程与情况 |
4.2.1 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时期 |
4.2.2 建筑工程局/广州市设计院时期 |
4.2.3 外贸工程组及前后时期 |
4.3 林克明的事务性工作 |
4.3.1 参加学术会议 |
4.3.2 学术考察 |
4.3.3 社会工作与职务 |
4.3.4 建筑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分析与研究 |
5.1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和风格分析(1926—1949) |
5.1.1 平面形式分析 |
5.1.2 立面构图分析 |
5.1.3 具体建筑做法 |
5.1.4 基本设计手法总结 |
5.1.5 林克明对“中国固有式”设计的方法探索与比较 |
5.2 建国后林克明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
5.2.1 平面形式分析 |
5.2.2 立面造型特点 |
5.3 个案研究 |
5.3.1 越秀北路 394 号住宅 |
5.3.2 留法同学会 |
5.3.3 豪贤路 48 号张宅 |
5.4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与创作倾向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林克明的建筑实践与广州城建的发展 |
6.1 近代广州城市现代化历程概述 |
6.2 林克明建筑设计与广州近代城市发展的关系 |
6.2.1 林克明在广州城市功能改造中的设计 |
6.2.2 林克明的设计在广州城市格局改造和空间意义营造中的表现 |
6.3 林克明的设计与广州近代建筑的演变 |
6.3.1 近代建筑风格发展演变概述 |
6.3.2 广州近代建筑风格演变与林克明的设计实践 |
6.3.3 广州近代建筑技术发展与林克明的设计革新 |
6.4 建国后广州城建新发展与林克明的建筑实践 |
6.4.1 林克明在建国后广州城市规划研究中的工作 |
6.4.2 林克明建筑设计在广州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中的体现 |
6.4.3 林克明与建国后广州建筑风格的发展 |
6.5 林克明对广州城市和建筑发展影响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林克明建筑观念与学术思想研究 |
7.1 林克明学术思想的产生基础 |
7.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
7.1.2 家庭与成长经历的影响 |
7.1.3 职业历程的影响 |
7.1.4 品德修养的影响 |
7.2 设计观念:“传统”与“现代”的抉择 |
7.2.1 林克明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的发展演变 |
7.2.1.1 早期对中国传统风格的实践与认识 |
7.2.1.2 岭南现代主义风格的引进与推广 |
7.2.1.3 建国后设计观念的新变化和发展 |
7.2.2 林克明建筑设计观念总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3 城市观念与教育观念 |
7.3.1 城市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7.3.2 注重技术、重视实践的教育观 |
7.4 林克明学术思想比较研究与定位 |
7.4.1 林克明与近代岭南建筑师设计历程之异同 |
7.4.1.1 杨锡宗 |
7.4.1.2 郑校之 |
7.4.1.3 陈荣枝 |
7.4.1.4 胡德元 |
7.4.2 林克明与夏昌世、莫伯治创作实践和思想比较 |
7.4.2.1 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的比较 |
7.4.2.2 建筑思想策略的异同 |
7.4.3 林克明学术思想的历史定位与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林克明建筑设计作品汇总表 |
附录 2 林克明生平事迹 |
附录 3 林克明学术文章与着作 |
附录 4 访谈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建筑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模拟教学法概述 |
第一节 模拟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 |
第二节 模拟教学法的类型与作用 |
第三节 模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模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应用模拟教学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应用模拟教学法的程序 |
第三节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应用模拟教学法的成果 |
第四节 中职学校建筑专业课应用模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中职学校专业课应用模拟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
第一节 深化多元合作共建,优化模拟教学环境 |
第二节 灵活应用模拟教学法,促进与其它教法结合 |
第三节 加强专业课教师培训,提高模拟教学的质量 |
第四节 注重教学应用规范性,保证模拟教学的成效 |
第五节 促进与信息技术结合,推动模拟教学现代化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土木工程测量》教材改革的一次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 ——以Y学院为例[D]. 王甜. 山西大学, 2020(12)
- [2]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研究[J]. 陈忠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0)
- [3]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张慧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基于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黄伟,邵琨. 宜春学院学报, 2016(06)
- [5]高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张志伟,杨化奎,赵明微.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6]浙江省兰江流域农田水利研究(1949-1962)[D]. 王大伟. 浙江大学, 2015(12)
- [7]结算工程量形成规则研究[D]. 聂冬. 天津理工大学, 2014(03)
- [8]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学院教育成本核算研究[D]. 吴昊莺. 中南大学, 2013(03)
- [9]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D]. 刘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10]模拟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建筑专业为例[D]. 赵崇晖.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