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人格适应不良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元[1](2021)在《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班就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实践模式。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随班就读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是否适应良好是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学校适应,有助于特殊学生收获同伴友谊、发展认知能力,甚至促进其成年之后的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关注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学校适应对我国融合教育的实施及视障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聚焦于三位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等手段收集原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基于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三维叙事空间理论,梳理三位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在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的经历,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视障学生在普通学校适应面临的问题,包括学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欠佳;情绪问题突出;退缩行为明显;自我认识隔离化。2.影响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包括学生因素:视障同伴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3.建构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理论模型,包括学业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行为适应,身份认同五个方面。4.为促进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基于本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增设视障学生的心理教育课程;发挥成功融合视障个案榜样作用;开展视障相关的校园活动;落实随班就读政策的实施;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鲁慧婷[2](2020)在《听障学生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学校适应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听障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对其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听障学生学校适应存在很多问题,探讨听障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发现归因偏差对听障学生的影响很重要。因此,本文以成败归因理论和归因的双过程模型为基础,以学校适应不良的归因为主线,针对以往的研究不足从内容上扩充了学校适应的维度和学校适应的评价对象,从方法上增加了内隐测验,通过三个研究,对照普通学生分别探讨了听障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归因偏差的特点,外显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内隐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预研究选取听障学生105名,普通学生217名,通过测验法和开放式问卷调查了解了听障学生在学校适应各个维度的归因特点,结果发现听障学生对学校适应问题的归因相比普通学生更为消极,存在归因偏差。研究一采用纸笔情境测验,选取相同被试,考察了听障学生外显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测验模式下听障学生归因与学校适应部分维度存在相关关系,归因能够预测学校适应部分维度,但不存在归因偏差效应,但在情境实验中听障学生对学校适应不良表现出了明显的归因偏差。研究二采用Go-Nogo联想测验(GNAT)范式选取听障学生76名,考察听障学生内隐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师生关系适应维度上听障学生存在显着的内隐归因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听障学生在学校适应方面存在归因偏差;2.在外显层面,听障学生在概括性的量表测试中未表现出归因偏差,但在具体的情境测验中存在归因偏差;3.听障学生内隐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存在相关,具体表现在师生关系适应维度。
刘娇娇[3](2020)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农村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能力研究》文中认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6-7岁的儿童,他们正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和转折期,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着较多差异和变化,使儿童处于“陡坡”之上。因此,如何让儿童在这一时期更好的适应学校新生活,减缓儿童的入学“陡坡”,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国内外诸多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和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一系列的入学适应研究中,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能力是研究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亦是本研究的研究重点。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的较好养成,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会适应新环境、调整新心态、克服新困难,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健康茁壮地成长。我国人口众多,一部分幼儿生活在农村,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师资配比、家长素质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农村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本研究以笔者所工作的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L镇G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农村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现状。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社会性适应不良现象。由于社会性适应能力分为多方面,所以,学生在不同方面中的适应情况也不同。具体适应情况排序由最好到最差的顺序为:人际关系适应、环境适应、心理适应、规则适应、独立性适应、任务适应。其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适应最好,任务适应能力最差。学生普遍存在记不清作业、写作业拖拉和老师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完成的现象。对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能力现状进行归因,将原因分为幼儿园方面、小学方面和家庭方面三方面。幼儿园方面:一是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理念落后,小学化严重,忽视儿童心理适应能力情况;二是幼儿园专业素质低,缺乏培养儿童任务适应能力意识;三是幼儿园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小学方面:一是农村小学忽视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二是一年级的管理方式与幼儿园的管理方式存在显着,导致儿童产生规则适应不良现象;三是小学忽视一年级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家庭方面:一是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二是,家长过于溺爱,从而阻碍儿童的独立适应能力发展;三是,家长缺乏培养儿童规则适应能力的发展。针对幼小衔接中农村儿童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分别从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等层面提出对策。幼儿园方面:一是要定期和小学沟通,共同制定衔接计划;二是要提前布置与小学相似的环境,加速儿童对小学环境的适应;三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注重任务适应能力的培养。小学方面:一是重视幼小衔接们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二是布置温馨的校园环境,让儿童对环境一见钟情;三是管理方式要注重与幼儿园衔接,帮助儿童逐渐适应小学规则。家长方面:一是转变教育观念,可适当寻求社会支持;二是积极融入儿童生活,注重培养儿童社会性适应能力;三是注重言传身教,教子有方。
武小芸[4](2019)在《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随着西藏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深化,来自于内地各省份的学生愈来愈多。对于来到西藏求学的内地学生,他们不但要面临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问题,还要适应西藏独特的气候以及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适应问题。在藏内地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既影响自身的发展,也影响西藏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因此,探讨在藏内地学生的社会适应整体情况意义深远。为探讨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论文以在藏内地学生为例,研究了他们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社会适应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会适应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社会适应量表》(五个维度)、《人格特质量表》(五个维度)、《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三个维度)三个量表对西藏218名内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以及在西藏田野调查中的访谈资料提出改善社会适应的建议。结论:(1)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总体状况良好,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民族、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家庭居住地与在藏时间方面,社会适应不存在显着差异。在社会适应的学习适应维度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在藏内地学生有显着差异,同时不同学习成绩的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有显着差异。不同性别的内地学生在神经质维度上有显着差异。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及其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居住地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严谨性维度上,不同学习成绩的在藏内地学生之间有显着差异。不同性别的内地学生在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效能感与调节生气/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上有显着差异。在藏内地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学习成绩上不存在显着差异。(2)社会适应总分与人格特质总分显着相关,在藏内地学生的学习适应和神经质、未来适应和严谨性、环境适应和宜人性、心理适应和开放性、人际适应和外向性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其余的社会适应维度与人格特质维度均呈显着相关,除学习适应与神经质以外,社会适应总分及其维度与神经质呈显着负相关。人格特质总分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显着相关,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与神经质、严谨性,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与宜人性,调节生气/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与开放性,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外向性,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特质总分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其他维度与人格特质总分及其维度之间均呈显着相关。社会适应总分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显着相关,除未来适应与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环境适应与调节沮丧/痛苦情绪的自我效能感、心理适应与调节生气/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与人际适应无显着相关以外,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总分及其维度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显着正相关。(3)人格特质可以显着预测社会适应,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也有显着预测作用。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显着预测社会适应。(4)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藏内地学生的人格特质、社会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两两显着相关,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为了提高在藏内地学生的社会适应,提出以下措施:第一,加强情绪调控能力;第二,开展适应教育;第三,落实社会实践;第四,给予人际支持。
苏娅[5](2019)在《“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 ——以“贵州对口支援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化,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其中“联合培养本科生”便是以教育为核心来促进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决策。2001年,教育部就我国“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倡中东部地区985、211高校与西部地区高校实施“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项目实施以来,贵州省部分高校积极响应号召,陆续与支援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本科生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项目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既影响了培养质量的提高,又对项目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人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及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理论,以贵州省三所受援高校与支援高校联合培养的本科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入手,对他们的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学习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校教学、学校管理和学习环境五个维度对“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与差异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运用访谈法对“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全方位调查分析。最后,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了造成“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表现较好,但仍有15%的学生存在适应不良的现象。其中,学习动机适应表现最好,之后依次是学习策略、学校管理和学校教学,学习环境适应表现最差,学习适应性仍有提升的空间。运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他们的学习适应性在民族、专业、英语基础和生源地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和学校类型上差异不够显着。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与深度访谈调查研究,本研究发现“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不良主要体现在学习策略、学校管理、学校教学和学习环境维度。本研究还表明,区域层面的文化认同感低,教育差异性大;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未明晰,选拔标准待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服务意识待增强;学生自身层面的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自我评价过低,学习思维定势、学业求助行为弱,应对压力能力低、自我调式能力差是造成学习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并从区域、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曾庆兵[6](2019)在《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状况及干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X工读学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工读学校始创于1955年,招生对象为12—17周岁行为偏差、心理偏常、家长难管、学校难教、不适应主流学校的的初中生(以下简称“工读学生”)。为了促进其健康成长,学校采取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工读学生正处于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时期,不仅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生中身心变化最为显着的时期,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同伴关系在其教育转化过程中有着教育者和家长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工读学生稳定下来接受教育,更可以促进工读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能力的提高;不良的同伴关系不仅会导致工读学生学校适应不良,出现超假、离家出走等恶性事件,甚至有可能会强化他对人性的负面认知和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肯定。本文以广州市X工读学校为背景,从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个体感受与现实需求出发,结合文献研究、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及资料分析,对广州市X工读学校工读学生同伴交往深入调研,发现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在主体感受、交往对象、交往内容与行为、交往场所、异性交往、交往认知与情感、交往能力与技巧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问题的内因为工读学生个体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而家庭因素、社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教育、社会不良因素、伤害事件和特殊事件等则是问题的外因。鉴于现状及成因,结合我国工读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工读学生教育转化的现实需要,根据“人性化教育”、“关怀理论”、“优势视角”等理论,本文提出并实践探索了“六大优化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干预策略”,具体是:第一,营造良好校风,创建正向交往氛围;第二,实施“亮点工程”,树立正向自评;第三,创设合作情景,增强合作动机,体悟合作技能;第四,提高法制、心理教育效能,澄清交往界限,学会情绪自控;第五,创新家校合作模式,营造立体干预网络;第六,加强生涯指导,提高交往动力。半年的实践改进数据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优化工读学生的同伴交往状态。避免交叉感染,促进工读学生同伴良性交往,是工读学生教育转化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本文旨在通过对现状、归因和干预策略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工读学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现状,为工读学校一线老师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指引,以期能提高工读学生教育转化的效能,促进工读学生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陈晓兵[7](2019)在《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研究 ——基于南通一所中学的调查》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适应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小升初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阶段,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对环境、学习任务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各种问题和不适。但目前关于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问题的研究资料较少,且缺乏系统性。为了使越来越多小升初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提高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适应能力,笔者研究了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适应水平、入学适应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了南通市港闸区一所中学的七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学生评定量表》和《家长参与子女入学准备的调查问卷》,采用文献查阅、访谈法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了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的水平及影响入学适应的因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1.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位于中下水平,在自表能力方面的适应难度最大。2.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均存在入学适应困难,但差异不显着。3.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参与子女入学准备的水平越高,其子女入学适应的状况越好。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子女入学适应存在相关。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能力受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因素影响。国家应该通过法律和制度措施保障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权利;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在的社区应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支持;家长们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子女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温馨的学习空间;中小学要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提供中小学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教师的课程应该立足学生实际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策略;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身应调整学习、生活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适应既有环境因素影响,也有有身因素的原因。学校、社会、家庭需要共同努力改变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适应能力,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应主动适应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尽快、最好地获得愉快发展。
张璇[8](2017)在《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现状与对策》文中提出寄宿制学校是社会经济和义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模式,是社会新型教育形式。寄宿制学校在教育部门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寄宿制教育教学体制的背景下,是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和人们广泛讨论和热切关注的话题。近年来,父母在教育子女的理念上正在发生改变,不再单纯以传统教育形式作为教育孩子的基本方式,主张将孩子送入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注重锻炼孩子自理能力、教师团队专业化的寄宿制学校读书,但小学生年龄小,对环境适应能力不强,在这个年龄段到寄宿制学校上学,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带来一定冲击,如何能够让学生快速适应寄宿学校学习生活方式,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寄宿制学校低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分别对寄宿小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分析数据后,选取了在寄宿生活适应问题方面出现适应不良表现的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综合分析,其中部分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调整,仍对寄宿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心理,在学习、生活自理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仍处于适应不良状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总结当前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不良的现状。通过进一步对学生、班主任和生活班主任、学生家长的访谈等,深入探究原因,结合教育实践经验,从学生个人特质、教师管教措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四方面入手,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寄宿生活方面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主要包括以学生带动学生(即适应良好的学生带动适应不良的学生)、教师提升教育实践能力、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完善的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构筑亲子沟通环境等方式。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校寄宿生活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寄宿制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目前,关于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问题的教育理论研究比较少,本研究可以丰富国内相关的教育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学校对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如何加强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提供教育理论和实践参考,为相关部门如何提高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水平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校寄宿生活,为探索新型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铺路。
史学莉[9](2016)在《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以海北州寄宿制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办学的大力支持下,青海藏民族居住区的寄宿制学校不断增多。青海藏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文化环境,寄宿制学校的兴办,提高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促进了民族团结等贡献,但由于其办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方面的缺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51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析青海藏民族居住区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藏民族居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的人格特征以中间型为主,少部分中学生人格特征属于典型和倾向典型型。(2)青海藏民族居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是忍耐、问题解决、退避、求助、发泄、幻想。(3)青海藏民族居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有23.4%的学生存在中度的心理问题,1.4%的学生存在较重的心理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强迫症状。(4)在性别上的差异:在精神质维度上,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得分,差异非常显着(p<0.001),在神经质维度上,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得分,差异非常显着(p<0.001);在退避因子上,女生得分显着高于男生得分,差异非常显着(p<0.001),在发泄因子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得分,差异显着(p<0.01);男生、女生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的得分不存在差异,仅在抑郁因子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在年级上的差异: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上,初一年级的得分显着低于其余各年级得分,差异非常显着(p<0.001);在问题解决、退避因子上,初中生的得分高于高中生的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幻想因子上,初中生的得分显着高于高中生的得分,差异非常显着(p<0.001);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及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1)。(6)在寄宿/非寄宿上的差异:在精神质维度上,寄宿生得分高于非寄宿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神经质维度上,寄宿生得分高于非寄宿生得分,差异显着(p<0.01);在问题解决因子上,寄宿生得分低于非寄宿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退避因子上,寄宿生得分高于非寄宿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发泄、幻想因子上,寄宿生得分高于非寄宿生得分,差异显着(p<0.01);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得分高于非寄宿生得分,差异显着(p<0.01)。(7)在民族上的差异: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均不存在民族差异。(8)精神质、神经质与问题解决呈负相关,与幻想呈正相关;精神质、神经质、发泄、幻想、忍耐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呈正相关,问题解决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呈负相关。(9)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总均分有较高的预测作用,但人格特征通过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较小。
黄亮[10](2014)在《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稻田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衔接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近二十年来衔接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关于衔接教育的研究已经步入一个崭新时期,学术界已涌现了一批关于衔接教育的研究成果。这些的研究成果中有关初高中各学科衔接教学方面和幼小衔接的都比较多而有些是颇有建树,然而对于初高中衔接教育方面的比较少。本研究根据教育统计学原理通过对长沙市稻田中学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状况、学习态度、人际交往能力、合理认知能力、思想动态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深度访谈、案例分析法从中找出学生各类适应性问题的具体特征。了解到我校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学生的各类适应性不良主要表现在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心理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四种状态。通过分析发现这些适应性不良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青少年过渡阶段自我认知不成熟、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初高中衔接阶段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大;家庭中缺乏有效沟通,出现“心留守现象”;社会支持机制不健全四个方面的原因。结合本人教育教学中实践案例和经验,对初高中衔接学生的几种适应性不良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后,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家庭四个角度提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强化师德、课堂建设、开展爱心实践教育、家长学校建设、完善社会支持机制六个对策。从而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应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这个特殊的时期。学生能调节好心态、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改善初高中衔接过程中的学生适应性不良问题,帮助他们过渡好初高中衔接阶段的学习生活。最后是结语部分,对研究思路、研究结构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回顾,反思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该问题指明方向。
二、学生人格适应不良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人格适应不良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流程 |
2.5 研究框架 |
2.6 研究效度 |
2.7 研究者角色 |
2.8 研究伦理 |
3 故事呈现 |
3.1 A的故事 |
3.2 B的故事 |
3.3 C的故事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所面临的问题 |
4.2 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
4.3 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理论模型的构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创新与不足 |
6.1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听障学生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归因 |
2.1.1 归因的概念、理论及相关研究 |
2.1.2 归因偏差 |
2.1.3 归因的双重加工:外显和内隐层面 |
2.1.4 归因的测量 |
2.2 听障学生及其归因偏差的相关研究 |
2.2.1 听障学生的概念界定 |
2.2.2 听障学生归因偏差的相关研究 |
2.3 学校适应中的归因偏差 |
2.3.1 学校适应的概念界定 |
2.3.2 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3 问题提出 |
3.1 目前研究不足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3.4 研究总体框架 |
4 预研究听障学生学校适应和归因偏差的特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被试 |
4.2.2 研究材料 |
4.2.3 研究过程 |
4.2.4 编码规则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分析 |
4.4.1 听障、普通学生学校适应的归因偏差 |
4.5 讨论 |
4.5.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4.5.2 听障学生的归因偏差 |
4.6 研究结论 |
5 研究一听障学生外显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被试 |
5.2.2 研究材料 |
5.2.3 研究程序 |
5.3 数据处理 |
5.4 结果分析 |
5.4.1 一般条件下听障学生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5.4.2 具体情境下听障学生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5.5 讨论 |
5.5.1 一般情境下听障学生学校适应归因对学校适应的影响 |
5.5.2 具体情境下听障学生对不同适应对象和学校适应不良的归因 |
5.6 研究结论 |
6 研究二听障学生内隐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被试 |
6.2.2 研究材料 |
6.2.3 研究程序 |
6.3 数据处理 |
6.4 数据分析 |
6.5 讨论 |
6.6 研究结论 |
7 总讨论 |
7.1 听障学生外显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7.2 听障学生学校适应的内隐归因偏差效应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幼小衔接视角下农村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学生普遍存在入学不适应现象 |
2.担任一年级教师成为老师们的难关 |
3.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领域重点研究课题 |
4.农村儿童社会性适应问题更加严峻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幼小衔接 |
2.社会性适应能力 |
3.农村学生 |
(四)理论基础 |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哈克的幼小衔接断层理论 |
3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1.幼小衔接研究 |
2.关于入学适应的研究 |
3.关于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分项内容研究 |
4.农村儿童社会性适应能力研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1.幼小衔接研究 |
2.社会性适应能力内容研究 |
3.社会性适应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 |
4.社会性适应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自然观察法 |
3.问卷调查法 |
4.访谈法 |
(三)问卷设计 |
1.样本选取 |
2.问卷信度和效度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社会性适应能力总体情况 |
(二)社会性适应各项能力适应现状 |
1.独立适应能力现状 |
2.规则适应能力现状 |
3.任务适应能力现状 |
4.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现状 |
5.心理适应能力现状 |
6.环境适应能力现状 |
五、农村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不良现象原因分析 |
(一)幼儿园方面 |
1.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严重,忽视儿童心理适应能力情况 |
2.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低,缺乏培养儿童任务适应能力意识 |
3.幼儿园不完善,不利于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的发展 |
(二)小学方面 |
1.小学忽视幼小衔接,缺少相关工作的开展 |
2.小学与幼儿园管理方式差距显着 |
3.小学忽视一年级学生对于环境的适应 |
(三)家庭方面 |
1.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 |
2.农村家长过于“溺爱”,阻碍儿童独立能力发展 |
3.农村家长缺乏培养儿童规则意识 |
六、农村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社会性适应能力发展策略 |
(一)幼儿园应提前做好入学准备 |
1.幼儿园与小学沟通,提高儿童入学心理适应能力 |
2.提升幼儿园老师专业素质,注重儿童任务适应能力的培养 |
3.幼儿园提前布置与小学相似环境,使儿童加快适应小学环境 |
(二)小学应提前做好相关衔接工作 |
1.小学积极主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
2.小学管理方式方面与幼儿园衔接,帮助儿童适应小学规则 |
3.小学提前采取措施,布置温馨环境,组织探秘校园活动 |
(三)“幼儿园-家长-小学”三方协调配合 |
1.转变农村家长教育观念,激发儿童对小学新生活的向往 |
2.家校合作,积极加入儿童生活 |
3.家长注重言传身教,培养儿童规则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件6 |
致谢 |
(4)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在藏内地学生 |
1.3.2 社会适应 |
1.3.3 人格特质 |
1.3.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 |
2.1.1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现状调查 |
2.1.2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测量 |
2.1.3 大学生社会适应相关研究 |
2.1.4 大学生社会适应理论研究 |
2.2 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 |
2.2.1 人格特质的含义 |
2.2.2 人格特质的测量 |
2.2.3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
2.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研究 |
2.3.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
2.3.2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 |
2.3.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
2.3.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
2.4 人格特质、社会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假设 |
3.5 研究对象 |
3.6 研究工具 |
3.6.1 个人基本信息问卷 |
3.6.2 社会适应量表 |
3.6.3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
3.6.4 人格特质量表 |
3.7 研究方法 |
第4章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现状研究 |
4.1 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 |
4.1.1 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 |
4.1.2 不同性别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3 不同年级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4 不同民族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5 不同生源地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6 是否独生子女的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7 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8 不同家庭经济的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9 不同在藏时间的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1.10 不同学习成绩的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的状况 |
4.2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现状分析 |
4.2.1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的总体分析 |
4.2.2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分析 |
4.2.3 是否独生子女的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差异分析 |
4.2.4 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差异分析 |
4.2.5 在藏内地学生不同学习成绩的人格特质差异分析 |
4.3 在藏内地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
4.3.1 在藏内地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
4.3.2 在藏内地学生不同性别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差异分析 |
4.3.3 在藏内地学生是否独生子女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差异分析 |
4.3.4 在藏内地学生不同家庭居住地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
4.3.5 在藏内地学生不同学习成绩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差异分析 |
4.4 讨论 |
4.4.1 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现状分析 |
4.4.2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现状分析 |
4.4.3 在藏内地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
第5章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
5.1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相关 |
5.1.1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的相关 |
5.1.2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 |
5.1.3 在藏内地学生社会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 |
5.2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5.3 在藏内地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
5.4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模型 |
5.5 讨论 |
5.5.1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 |
5.5.2 在藏内地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
5.5.3 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模型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强情绪调控能力 |
6.2.2 开展适应教育 |
6.2.3 落实社会实践 |
6.2.4 给予人际支持 |
第7章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的创新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 ——以“贵州对口支援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对口支援 |
2.1.2 联合培养 |
2.1.3 学习适应性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人的发展生态学理论 |
2.3.2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及过程 |
3.1 研究对象 |
3.1.1 问卷调查对象 |
3.1.2 访谈调查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 |
3.2.2 学习适应性访谈提纲 |
3.3 研究过程 |
3.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2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3.3 问卷的效度分析 |
3.3.4 正式访谈的实施 |
3.3.5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学习适应性现状统计分析 |
4.1.1 学习适应性整体概况 |
4.1.2 学习适应性维度概况 |
4.2 学习适应性差异分析 |
4.2.1 性别差异分析 |
4.2.2 民族差异分析 |
4.2.3 专业差异分析 |
4.2.4 英语基础差异分析 |
4.2.5 生源地差异分析 |
4.2.6 学校类型差异分析 |
4.3 学习适应不良的具体体现 |
4.3.1 学习策略适应不良 |
4.3.2 学校管理适应不良 |
4.3.3 学校教学适应不良 |
4.3.4 学习环境适应不良 |
4.4 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
4.4.1 区域因素 |
4.4.2 学校因素 |
4.4.3 学生自身因素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区域层面 |
5.1.1 提升区域文化认同感 |
5.1.2 提高受援高校师资水平 |
5.2 学校层面 |
5.2.1 健全联合培养规章制度 |
5.2.2 完善联合培养选拔机制 |
5.2.3 优化联合培养管理体系 |
5.2.4 增强联合培养服务意识 |
5.3 学生自身层面 |
5.3.1 客观评价自我增强学习自信 |
5.3.2 改善学习策略主动寻求帮助 |
5.3.3 积极应对压力提升调式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 |
附录2: “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访谈提纲 |
致谢 |
(6)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状况及干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X工读学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难点 |
第二章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现状调查 |
2.1 调查设计 |
2.2 研究过程 |
2.3 调查结果 |
第三章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现状的归因分析 |
3.1 工读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 |
3.2 家庭教育失范和社区环境侵染 |
3.3 班集体建设不利于和谐同伴关系建立 |
3.4 学校课程设置和学校的评价体系指向单一 |
3.5 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社会规范认同 |
3.6 伤害事件和特殊事件引发心理突变 |
第四章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的干预策略 |
4.1 工读学生及其教育的特殊性 |
4.2 工读学校同伴关系干预策略的理论基础 |
4.3 工读学校同伴关系的具体干预策略 |
4.4 工读学生同伴交往干预策略效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同伴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附录B 《广州市X工读学校学生成长经历调查表》 |
附录C 对工读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D 对工读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E 对工读家长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7)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研究 ——基于南通一所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概念界定 |
(二) 入学适应的概念界定 |
(三) 入学准备的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样本 |
(四) 研究实施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入学适应的研究 |
(一) 相关入学适应测量工具 |
(二) 关于七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现状特征的研究 |
(三) 关于七年级学生入学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
二、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的研究 |
三、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不足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现状 |
一、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水平研究结果 |
二、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入学适应差异研究结果 |
三、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与家长参与入学准备研究结果 |
第四章 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研究结论与归因 |
一、研究结论 |
二、归因 |
(一) 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水平的归因 |
(二) 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入学适应差别归因 |
第五章 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的对策 |
一、精准的社会支持 |
(一) 健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法律保障 |
(二) 创设宽松积极的政策氛围 |
(三) 构建政府支持平台 |
(四) 建立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体系 |
二、系统化的学校教育 |
(一) 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
(二) 营造温馨文化校园环境 |
(三) 密切校际联系 |
(四) 重视学科教师的引导 |
(五) 建设学校心理教育平台 |
(六) 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
三、高效的家庭教育 |
(一) 营造温馨家庭环境 |
(二) 提高家庭教养水平 |
(三) 家长正确对待子女的入学适应 |
四、给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学生评定量表 |
附录2 量表的计分方法 |
附录3 家长参与子女入学准备的调查问卷 |
附录4 观察反馈表 |
附录5 访谈 |
致谢 |
(8)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寄宿制学校 |
(二)学校适应性 |
(三)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不良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六、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社会支持理论 |
1 社会支持理论概述 |
2 社会支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二)抗逆力理论 |
1 抗逆力理论概述 |
2 抗逆力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1 需要层次理论概述 |
2 需要层次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第一章 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不良的现状 |
一、思想导致的适应不良表现 |
(一)入校困难和逃课现象 |
(二)焦虑情绪 |
二、日常起居的适应不良表现 |
(一)自理能力差,抵触寄宿生活 |
(二)饮食不习惯,拒绝就餐 |
(三)睡眠质量差,注意力不集中 |
三、人际交往的适应不良表现 |
(一)同伴关系 |
(二)师生关系 |
(三)亲子关系 |
第二章 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层面 |
(一)学生自身性格原因 |
(二)学生适应能力不强 |
二、教师层面 |
(一)教师对学生寄宿生活适应不良的认识不足 |
(二)教师对学生寄宿生活适应不良的沟通能力不强 |
(三)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沟通方式不当 |
三、学校层面 |
(一)教育形式传统单一 |
(二)家校合作片面单调 |
(三)人际关系的矛盾 |
(四)评价机制的缺乏 |
四、家庭层面 |
(一)入学前后心理疏导的缺失 |
(二)家长的教育理念不高 |
(三)家庭的教育氛围不够 |
(四)家长的亲子沟通能力不高 |
(五)家长的家校合作意识不强 |
第三章 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不良的改进措施 |
一、提高学生自身的寄宿生活适应能力 |
(一)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
(二)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
二、提高教师对学生寄宿生活适应问题的管教措施 |
(一)制定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积极性 |
(二)加强专题学习,提升适应问题教育实践能力 |
(三)创设班级氛围, 消除学生适应问题 |
三、加强学校对学生寄宿生活适应的引导和管理 |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课程和校外实践活动 |
(二)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培训 |
(三)加强家校沟通 |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
(五)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
(六)改善学校餐饮质量 |
四、提高家长对孩子寄宿生活适应的潜在驱动力 |
(一)提高家庭教育素养 |
(二)改善家庭教育观念 |
(三)创建家庭教育氛围 |
(四)构筑亲子沟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以海北州寄宿制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寄宿制 |
2.1.2 寄宿制学校 |
2.1.3 人格 |
2.1.4 应对、应对方式 |
2.1.5 心理健康 |
2.2 研究现状 |
2.2.1 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现状 |
2.2.2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现状 |
2.2.3 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现状 |
2.2.4 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现状 |
2.3 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总体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艾森克人格问卷 |
3.3.2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 |
3.3.3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3.4 数据分析 |
3.5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
4.1.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总体状况 |
4.1.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在性别上差异 |
4.1.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在年级上差异 |
4.1.4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在民族上差异 |
4.1.5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在寄宿/非寄宿上差异 |
4.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分析 |
4.2.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式总体状况 |
4.2.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在性别上差异 |
4.2.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在年级上差异 |
4.2.4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在民族上差异 |
4.2.5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在寄宿/非寄宿上差异 |
4.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
4.3.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
4.3.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差异 |
4.3.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在年级上差异 |
4.3.4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在民族上差异 |
4.3.5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在寄宿/非寄宿上差异 |
4.4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相关分析 |
4.5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及路径研究 |
4.5.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4.5.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
4.5.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5.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
5.1.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总体状况分析 |
5.1.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式总体状况分析 |
5.1.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分析 |
5.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
5.2.1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 |
5.2.2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应对方式差异分析 |
5.2.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
5.3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5.4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5.5 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6.2.2 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合理化解不良情绪 |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期望 |
7.1 本研究局限性与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稻田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的适应性现状 |
第一节 我校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性的基本情况 |
一、我校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
二、我校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态度情况 |
三、我校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
四、我校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合理认知能力 |
五、我校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思想动态 |
第二节 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性不良现状 |
一、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环境适应不良现状 |
二、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现状 |
三、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现状 |
四、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现状 |
第三章 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性不良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青少年过渡阶段自我认知不成熟、情绪管理能力较差 |
第二节 初高中衔接阶段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大 |
第三节 家庭中缺乏有效沟通,出现“心留守现象” |
第四节 社会支持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改善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性不良的对策 |
第一节 重视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
第二节 依托学校心理咨询、班级团体辅导,强化心理素质 |
第三节 加强学校教师师德、课堂建设,打造高效课堂 |
第四节 注重爱心实践教育,铸造良好氛围 |
第五节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增强亲子互动 |
第六节 提升参与力度,完善社会支持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问卷调查表 |
附录2:稻田中学初高中衔接教育教学工作方案(试实行) |
附录3:“家长学校”学习资料 |
附录4: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学生人格适应不良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 刘梦元.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听障学生归因偏差和学校适应的关系[D]. 鲁慧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幼小衔接视角下农村一年级学生社会性适应能力研究[D]. 刘娇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4]在藏内地学生人格特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武小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联合培养本科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 ——以“贵州对口支援项目”为例[D]. 苏娅.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工读学生同伴交往状况及干预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X工读学校的研究[D]. 曾庆兵. 广州大学, 2019(01)
- [7]七年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适应研究 ——基于南通一所中学的调查[D]. 陈晓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生活适应现状与对策[D]. 张璇. 鲁东大学, 2017(04)
- [9]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学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以海北州寄宿制中学为例[D]. 史学莉. 青海师范大学, 2016(12)
- [10]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长沙市稻田中学为例[D]. 黄亮.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