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刊人物

双周刊人物

一、双周·人物(论文文献综述)

程晨[1](2021)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经济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他常被看作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局部均衡的静态范式受到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极大推崇。不过,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大量涉及演化、动态范式的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这些内容虽然受到以均衡理论为框架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冷落,但其中却包含许多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理解一个真实、复杂的马歇尔的必经之路。从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歇尔凭借他的名言——“经济学的目标(mecca)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中包含的生物学隐喻,被一些演化经济学家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但是,对他的评价大多止于他对生物学和经济学学科融合的推崇,一旦涉及具体的理论内容,往往还是将他的思想与新古典理论的静态性与均衡性相联系,马歇尔也因此招致了对他的“不彻底”的演化思想的非议。对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本身来说,无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冷落,还是新兴经济学分支的部分解读,都不免是一种从已有框架或理论出发的后视之见或评价。这些评价或许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从现有的各个理论框架出发,那些“不重要”或“不正确”的内容恰恰可能是理解真实马歇尔的关键部分。只有立足于他的时代与背景,了解他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发展,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的经济体系与理论建构,对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不是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或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重构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体系,而是从马歇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出发,考察马歇尔演化认知的思想源泉,从而发掘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以及他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除了《经济学原理》(1890)之外,还包括马歇尔早期与夫人合着的《产业经济学》(1879)、晚期的主要着作《产业与贸易》(1919),另外,本文还重点关注了马歇尔在不同阶段的文章、演讲与通信。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章或演讲主要包括:《机器》(Ye Machine,1868)、《论工人阶级的未来》(The Future of Working Classes,1873)、《分配与交换》(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1898)、《经济骑士精神的社会可能性》(The Social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Chivalry,1907),1875年马歇尔从美国回国后在剑桥大学的演讲“美国产业的一些特征”,1885年担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就职演说“论经济学现状”等。本文首先从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生物学说、历史主义、人道主义四个方面,考察了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源泉。他与亚当·斯密一样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他同约翰·穆勒一样,对当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充满了同情。在剑桥大学浓厚的道德哲学的学术氛围中,他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充满了兴趣,但由于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强烈意愿,他逐渐放弃了精神科学的研究,转而致力于钻研政治经济学。19世纪生物进化学说、有机体论的进展,进一步加深了马歇尔对演化的认识。他用进化概念来说明人的可变性,其重点不是放在人的物种进化上,而是着重于人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史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经济过程连续性、动态性的认识。马歇尔逐渐认识到,人类所处的某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只是历史发展到一个特定时刻的产物。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宽泛定义、对经济理论“相对性”的强调、对整体主义的部分认同,以及他所接受的人性演化的观点,都一定程度上来自历史学派的细心分析。马歇尔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幼年学习经历,他所看到的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以及他面临的激烈的社会矛盾,加上上述来自古典的、道德哲学的、进化论的、历史主义的思想一起,共同形成了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问题——贫困是否必然。正是现实中的贫困问题使得马歇尔执着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他渴望抛弃古典经济学关于工人阶级未来可能性的悲观结论,他用渐进演化的思想取代了悲观的社会静止论。接着,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现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第一,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中的人性基础,即他对人本身的可演化性的说明。马歇尔致力于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固定的、外生的人性预设,建立内生的、可演化的人性模型,这是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贫困是贯穿马歇尔职业生涯的问题,他认为贫困的根源就是贫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人性中的某些固定要素。他始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这在他早期的心理学文章中已经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在早期心理学文章“Ye Machine”(1868)中,他构造了一个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人类心智模型,探究了外部环境与机器内部互相作用与演化的过程,以及通过自由教育与道德教育扩展机器力量的可能性。接着,他从早期心理学中的演化人性,转而对经济学中的人性进行思考。他用“正常”这一概念工具来构建经济学中的人性模型,人的“正常”动机与具体的情景(时间、地点、主体)相联系,是随着具体环境而变化的,“正常”结果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人是内生于经济变化过程之中的,人的可演化、可发展的前提便是,他不可能是所谓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而是“有血有肉”(a man of flesh and blood)的人。第二,马歇尔专注于研究经济演化过程中的报酬递增,并认为人与组织的演化是报酬递增的源泉。他将人类看作是抵抗自然界报酬递减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希望、自由、变化能够给人带来的“活力”,“用进废退”意味着才能可以因使用而得到增加,而人类本身就可以因为喜爱发展才能而发展才能,这促使马歇尔坚信人的发展是经济进步的源泉。马歇尔对劳动力的描述,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生物的不同之处,即人类可以为了自身卓越而追求“更高的能力”,拓展新的活动,因此养成一系列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更好的生育观)与优良品质。这种对人的生产效率的强调,构成了一个以追求“更高的才能”为基础的正向反馈机制。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是有机体论对马歇尔影响的集中体现,在组织演化的过程,知识被创造与组织起来,不断在个别企业内外流动,成为新的知识的基础,这是马歇尔对创新积累性的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还强调了人在组织演化中承担的新责任与新角色,这意味着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活动的产生。这种能力不仅有组织分工所赋予人类的新角色,还包括企业家创造性的活动,马歇尔认为后者的创造往往能够持续几代地发挥难以估计的价值。他还对包括企业家的骑士精神在内的经济骑士精神进行了强调,体现了马歇尔对经济演化过程中人性与道德发展的追求。第三,基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的理想目标,以及他认为自然自由的演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危害,他认为国家行为或政府行动有其必要性。他对社会秩序与政治行动的讨论更像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而不是建构某种政治理论的理论家。马歇尔指出,自由放任学说带来了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流行意识,既成事实的贫困造成了一种自动的恶性循环,维持效率所需的第三类物质需求(新鲜空气、阳光、自然风光)难以依靠个人实现,因此,在经济演化过程中,国家行为是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在改善社会生活方面,政府行动比个人努力更加有效。他主张针对三类不同的人群(社会渣滓、技术性工人、上层中产阶级),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与责任感,以实现阶层的跃升。马歇尔将更高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性与道德的发展之上,他对于经济骑士精神的强调,都来源于这种道德与责任的发展。他指出,社会制度应与人性相适应,它有时可以稍稍超出一些人性,以激发人的更高发展,但这种超出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社会倾覆。总之,他认同穆勒在论社会主义的残篇中的观点,即社会改革家提出的一切计划,不能因其名称而得到区别对待,应该以坦率的态度对它们进行审查,不应预先认为它是荒谬的。最后,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马歇尔思想中的动态、演化的范式进行了说明,这一动态范式源自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历史与时间的认识。马歇尔的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分析的内容,他从未将历史方法排除出经济学研究框架,相反,他认为不存在与历史情境无关的普适性经济理论。围绕真实世界展开的经济学应当欢迎任何有建设性的研究工具。马歇尔对历史方法的认同,本质上是其演化原则的体现。马歇尔对演化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长期问题,他很早就意识到,经济研究中的时间因素是一大难题。他强调要在具体经济问题中,用经济力量的“运作”(社会)时间来界定研究的边界,同时还需考虑时间与经济主体、地点之间的联系。时间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经济过程也是如此,静态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精致而简洁,但是其局限性是致命的,它会使经济学逐渐失去解释力。静态方法只是经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是更高级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阶段的辅助工具。在日益形式化的现代经济理论所面临的解释性困境中,这些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以上研究: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来源、他围绕经济演化过程所开展的三个方面的研究,以及一些方法论问题,笔者试图展现与“新古典代表人物”这一形象极为不同的马歇尔思想图景,这种对经济演化的过程与未来的思考,与他对人类本身的演化发展的思考紧密相连,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但却是全面理解马歇尔思想的关键。

张立洋[2](2021)在《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文中指出

李珊珊[3](2021)在《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政党制度是人类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共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全新概括,其中具有两大主体,一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二是作为参政党的八个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党概念,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亲密友党,而参政党的称谓则是一个具有集体含义的政治名词,彰显了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它突破了西方政治学对“政党”的一般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之“特色”所在。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构成,参政党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角色定位的规范化程度,及其与其他结构性要素的互动关系对这一制度具有重要的型塑作用。因而以参政党为视角对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需要从要素分析系统、从部分考察整体,这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范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可以借鉴其角色、结构与体系的分析模型,将参政党角色定位于组织、制度与治理三个层面,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参政党与执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体系中的结构性互动,以及参政党的角色功能向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的转化,从而形成从参政党视角出发考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框架。参政党的三种角色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首先,参政党只有具备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规范化的制度,进而充分发挥治理功能;其次,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为参政党组织的良性发展,及其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再次,随着参政党参与国家治理的不断深化,又反过来对其组织建设和制度设置的规范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在新型政党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同时其自身的规范化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模式,使后者呈现出平稳渐进、合作共识的总体特征。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包括组织模式、制度模式与治理模式三重要素。在组织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的互动遵循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形成了非竞争性的组织关系,具有非对称性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模式上,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执政—参政”的制度模式,在政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多党合作的制度模式,在社会层面的互动形成了政治协商的制度模式。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全方位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形成了“嵌入式”治理的模式,具有一主多元的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政策优化机制。从总体上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合作型特征,其中执政党领导合作,参政党协同参与,有效提升了治理绩效。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包括体系效能、过程效能与政策效能三个维度。参政党自身具有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利益综合、社会服务与政策反馈等功能,它与执政党互动则形成了政治沟通、科学决策、民主协商以及民主监督等功能。这些功能维系着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提升了该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充分展现了该制度治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政策效果。尽管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显着的制度优势,但它在结构运作与能效发挥等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而参政党自身建设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鉴于外在的环境的复杂多变,新型政党制度尤需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运行效能、增强适应能力,从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宋子昕[4](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黄志明[5](2020)在《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造像记是集史学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与宗教价值等多重价值於一体的一类石刻文献。“像”即造像者所信仰的对象,造像记就是记录造像活动的文字,一般包括题记和题名。中国古代造像记可以追溯到两汉之际,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国内佛教造像活动随之产生,後又与本土宗教结合,出现道教造像。纵观造像记发展历史,北朝时期最为兴盛,上至天潢贵胄,下至黎民众生,造像之风,长盛不衰。然而,造像记的整理长期不被重视。在清代乾嘉时期之前,金石学家对造像记的关注集中在书法艺术价值。与儒家经义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不同的是佛教注重修行与轮回,且造像多为民间信仰活动,因此,为儒生所不齿。即便乾嘉之後,造像记的整理与研究热度也不及金文、墓志等金石材料,至今依然如此。诸家对北朝尤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期的造像记整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收录的造像记数量不全面,未能全部收录;二是所着录的书目不系统,未能全部标注造像记研究的相关信息。有鉴於此,本文系统搜集整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造像记,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范畴和选题意义,着重分析目前造像记整理存在的问题。论文主体则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阐述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分别从目录着录、图版着录、释文着录及题跋着录四个角度展开论述。下编则是前人的基础上,对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所见的造像记进行全面整理,并编撰成造像记目录索引,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北朝无纪年造像记五个部分。

李爽[6](2020)在《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刻文献研究的日益深入,造像记作为石刻文献的一部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北魏时期的造像记以其自身的独特风格在各时期的造像记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学界对於北魏造像记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基本上处於初始阶段,尤其是在基础史料整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为目前可见的北魏造像记史料编纂了简明目录,以填充北魏造像记目录的空白,同时也便於日後对北魏造像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北魏造像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目录、图录、文本、研究、地理位置等五个方向,对其在各类着作中的着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以时间为序,标明年号,无纪年的造像记附载文末,以供考订。所涉及到的书籍和期刊一律使用简称,以便检索。截止二〇二〇年,本文共收录北魏造像记1488篇,其中有纪年造像记为1242篇,无纪年造像记为246篇。

张佳颖[7](2020)在《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对1735-1949年间的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活动进行编年,且在编年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期,对作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如下:(1)详尽搜集1735-1949年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的原始文献,以真实可靠的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2)秉持着“考订事实”、“追溯源流”的学术态度,详细厘清西译作品的翻译情况、出版史实、译者身份等信息;(3)以“编年”为纵向主线、“纪传”为横向辅线进行编年与作品信息的完善。首先,以时间为序,按具体出版年份归纳是年的西译作品,将作品按已考证的出版年先后排列;其次,编录作品可考的详实信息,条目内容涵盖作品名称、译者及其身份、所载媒介、转译情况、发行地与出版社、相关书评、插图情况、再版情况、赞助人或赞助机构、小说类型、所依中文底本等,并对于部分较为重要作品的译者序言及书评均加以翻译,以求呈现更多有效且准确之信息;(4)以宏观的视角,将西译作品集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为编年史的历史分期的依据;(5)对该历史分期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特点加以论述,以力求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其相联系的文化谱系,以及古典小说研究视阈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与文化观,凸显古今之变。本文以期全面呈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各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轨迹,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西传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或可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多学术生长点的滋生。

董文静[8](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和制度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它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包含但不等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虽然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方面,目前几乎没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成果。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再三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问题,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论文围绕选题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结构功能分析等方法,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有关基本理论、价值功能、历史演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构建和完善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和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回应和解决目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来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安排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在梳理归纳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展望研究趋势后,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安排了论文基本结构框架、阐述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理论。本章根据政治学逻辑,先从论文选题所涵盖的两大理论体系入手,分别对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制度的含义进行界定,然后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制度化的含义和形式及其价值,进而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和层次,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全面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价值功能。本章首先从哲学的高度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制度化的价值构成,然后主要从目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它的价值功能,明确其具有导向性、实践性、渐进性和全局性等价值特点,其主要目的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加深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其发展道路。第四章全面考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历史进程。本章主要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进程,依次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以政治协商为主、其它协商逐渐发展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自发起步、自觉快速发展及全面快速发展的状况做一全景式的梳理和探讨,并得出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中,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互相依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协商民主制度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等基本经验。为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找好立足点。第五章透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现状。文中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协商民主实践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及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接下来分析,由于长期缺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指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虽然已经历六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显然,发展水平还不高。文中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领导组织机构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四个层面,以中央层面的政协协商和温岭民主恳谈为例,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与抽象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得出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等认识。第六章讨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本章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四个层次依次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把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奠定制度化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化的组织基础;培育成熟的协商文化,夯实制度化的深厚文化根基,推动形成稳定运行、富有成效的协商实践,实现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这也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和成果。

陈诚[9](2020)在《政治文明语境下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研究》文中指出协商民主的理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与中国久已存在的协商民主实践完全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①她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为指导,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总结自民主革命时期以来党领导协商民主的历史经验,使协商民主在推进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顺利恢复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协商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为指导,这是我国协商民主发展的显着优势。马克思政治文明理论的本质是让绝大多数人民享有民主,在当代中国,民主具有两种形式,即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他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因此,马克思关于政治文明的思想始终指导着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政治文明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内在的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协商民主作为中国两种民主形式之一,自然也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政治文明思想,领导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使人民享有民主从理论变为现实,列宁强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法制保障。列宁倡导并促成了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协商民主的开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政治文明思想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两种实现形式,即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紧密结合,集中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中,并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为协商建立新中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地位,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做主,他设计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进一步推进了协商民主的发展。江泽民明确提出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两种形式,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推进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胡锦涛积极倡导党际关系和谐,推进了协商民主的程序化建设,为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中共几代领导人政治文明思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显着特征是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习近平详细论述了发展两种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程序建设和实践推进,取得了显着的成效。①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显着优势。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指导下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一直强调,这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所决定的。而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来源,不论雅典民主还是希腊民主抑或卢梭的民主共和理论均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基层群众是排除在民主之外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为弥补代议制民主的不足而产生的,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民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本质区别,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国协商民主的独有优势。中国有其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文化基因,由此形成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天下为公、兼容并蓄,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就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广泛的民主协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关于和的理念、和而不同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更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给养和文化底蕴。中国协商民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西方协商民主相比,优势明显。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继承了雅典民主、古希腊民主和协商的文化传统,但在非理性代议制民主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一个文化根基薄弱的理论是难以支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加强对政治文明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是中国协商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优势。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尽管学者们着书立说,大力倡导发展协商民主,但至今尚未见到有任何国家的执政党在执政实践中切实贯彻协商民主的理念,也未见到哪个国家的竞选者把协商民主作为竞选口号。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仅重视人民的选举权利,更重视人民持续参与日常政治生活的权利,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完美结合,大力倡导和持续推进协商民主,坚持人民在协商民主中的价值中心地位、利益中心地位、实践中心地位,并把它贯彻到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协商民主的发展,促使党的执政方式发生新变化,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强调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没有制度和法律保障的民主是难以为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体制优势集中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自上而下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协商民主,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达到的。国外协商民主虽然倡导者众多,但是基于理论探讨为主,实践操作层面还处于零散状态,制度化只是局部的,个案的,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中国协商民主首先是从高层协商开始的,新中国的建立,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经过广泛协商的结晶,并由此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成为中国协商民主的专门机构,使高层协商实现了常态化发展,高层协商就全国而言主要有政协协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并延伸到省、市、县。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协商制度,经过多年实践,社会协商逐步规范有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基层民主开始启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村民自治的兴起,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成了自上而下、全覆盖、广泛多层制度化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并形成了以国家宪法法律为保障、国家政治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为规范、政策文件为支撑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和程序规范,有较大的制度和体制优势。认识并继续完善发展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王轲[10](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双周·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周·人物(论文提纲范文)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创新、难点与不足
    1.4 本文在何种层次上谈论马歇尔的演化思想?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2.1 马歇尔着作与相关文集
    2.2 国外研究
        2.2.1 演化思想的来源
        2.2.2 经济演化思想
        2.2.3 争议与评价
    2.3 国内研究
        2.3.1 介绍性研究
        2.3.2 演化相关的研究
    2.4 小结
3 经济演化的思想源泉
    3.1 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
        3.1.1 古典政治经济学
        3.1.2 剑桥的学术氛围
    3.2 生物学说
        3.2.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3.2.2 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
    3.3 历史主义
        3.3.1 德国与英国历史学派
        3.3.2 黑格尔的历史观
    3.4 人道主义者
        3.4.1 马歇尔的现实关怀
        3.4.2 实地考察
    3.5 小结
4 经济演化的人性基础
    4.1 起因:穷人与贫困
        4.1.1 贫困是堕落之因
        4.1.2 论工人阶级的未来
    4.2 人类心智的演化模型
        4.2.1 一个心理学模型
        4.2.2 扩展机器力量
    4.3 人的正常动机
        4.3.1 何谓“正常”
        4.3.2 人的正常动机
    4.4 小结
5 人与组织的演化:报酬递增的源泉
    5.1 人的发展
        5.1.1 人的“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5.1.2 教育与“用进废退”法则
        5.1.3 关键在于新活动而非新需求
    5.2 企业家才能与经济骑士精神
        5.2.1 企业家才能
        5.2.2 经济骑士精神
    5.3 组织与有机体
        5.3.1 组织内涵的演变
        5.3.2 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
        5.3.3 组织演化与经济扩张
    5.4 小结
6 国家行为与经济演化的目标
    6.1 国家行为的必要性
        6.1.1 自由放任的危害
        6.1.2 已有贫困的恶性循环
        6.1.3 第三类物质需求
    6.2 经济演化的目标
        6.2.1 理想的社会秩序
        6.2.2 通往理想秩序的路径
        6.2.3 政策主张
    6.3 小结
7 演化思想的方法论
    7.1 马歇尔的历史观
        7.1.1 文本中的历史内容
        7.1.2 历史方法的作用与地位
    7.2 马歇尔的时间观
        7.2.1 依赖于情境的长期与短期
        7.2.2 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
        7.2.3 自然没有飞跃与长期来看递增的报酬
        7.2.4 《分配与交换》——静态方法的局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3)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对中国新型(特色)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状况
        三、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何谓参政党
        二、何谓新型政党制度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困难与不足
第一章 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参政党视角的形成
        一、政党制度研究的西方路径
        二、中国政党制度的既有解释
        三、参政党: 中国政党制度研究的新角度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功能分析
        一、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缘起与发展
        二、本文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借鉴
        三、角色定位、角色互动与功能转化: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参政党角色定位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参政党的角色定位及其规范化发展
        一、作为组织的参政党
        二、作为制度的参政党
        三、治理中的参政党
        四、参政党三种角色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变迁
        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党制度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全与制度化
        四、新时代以来“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参政党角色规范化对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变迁的总体特征
        二、新型政党制度变迁中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角色定位
        三、参政党角色规范化与新型政党制度变迁关键节点的契合
        四、参政党文化建设对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第三章 参政党和执政党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体系
    第一节 组织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模式
        一、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二、组织关系——非竞争性
        三、组织特征——非对称性
    第二节 制度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模式
        一、政党与政权关系——执政-参政
        二、政党与政党关系——多党合作
        三、政党与社会关系——政治协商
    第三节治理角色的互动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一、嵌入式治理——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机制
        二、一主多元: 治理主体的权力分配机制
        三、协商整合: 治理过程的协同互动机制
        四、科学民主: 治理绩效的提升机制
    第四节 参政党与执政党互动下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
        一、合作型: 新型政党制度结构的整体特征
        二、参与型: 参政党在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中的定位
        三、参政党政治参与对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结构的塑造
第四章 参政党功能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效能
    第一节 体系维持: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系效能
        一、政治录用: 参政党的人才吸纳效应
        二、政治沟通: 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党际交流
        三、政治社会化: 参政党的文化传播
    第二节 治理优化: 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过程及政策效能
        一、利益表达与聚合: 参政党的利益整合作用
        二、政策制定与实施: 参政党对决策科学化的推动
        三、职权行使、社会服务与政策监督: 参政党的政策输出与反馈功能
    第三节 参政党功能转化对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积极作用
        一、新型政党制度的运行特点
        二、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体系的巩固效应
        三、参政党对新型政党制度过程与政策效能的优化作用
第五章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第一节 参政党角色缺位及其对新型政党制度的影响
        一、参政党角色规范化的不足
        二、参政党自身的结构性瓶颈
        三、参政党的功能局限
    第二节 新型政党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一、国内社会环境的压力
        二、国际局势的影响
    第三节 参政党视角下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化路径
        一、在执政党领导下完善参政党建设
        二、完善政党协商机制与新型政党制度合作型制度结构
        三、提升参政党治理能力与新型政党制度运行效能
        四、增强参政党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适应性
结语
    一、理论价值
    二、治理价值
    三、民主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一、沐浴的文明化
        二、沐浴的知识化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小结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一、电力与通讯
        二、毛巾与肥皂
        三、燃料
        四、自来水
        五、铺底与房租
        六、纳税与认捐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小结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小结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小结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一、晕堂
        二、火灾与触电
        三、建筑安全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小结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畴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基本概况
    二、选题意义
        (一)研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的迫切性
        (二)研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的重要性
        (三)索引的价值
上编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第一章 目录着录
        第一节 宋代目录着录
        第二节 元明两代目录着录
        第三节 清代目录着录
        第四节 民国目录着录
        第五节 建国後目录着录
        第六节 海外目录着录
    第二章 图版着录
        第一节 建国前图版着录
        第二节 建国後图版着录
    第三章 释文着录
        第一节 乾嘉以前释文着录
        第二节 乾嘉至建国前释文着录
        第三节 建国後释文着录
    第四章 题跋着录
        第一节 宋代题跋着录
        (一)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二)曾巩《元丰题跋》
        (三)赵明诚《金石录》
        第二节 元至清初题跋着录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题跋着录
        (一)清末至民国初年题跋着录概况
        (二)关於《鲁迅辑校石刻手稿》
        第四节 建国後题跋着录
下编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目录索引
    凡例
    第一章 东魏造像记目录索引
        第一节 东魏有纪年造像记
        第二节 东魏无纪年造像记
    第二章 西魏造像记目录索引
        第一节 西魏有纪年造像记
        第二节 西魏无纪年造像记
    第三章 北齐造像记目录索引
        第一节 北齐有纪年造像记
        第二节 北齐无纪年造像记
    第四章 北周造像记目录索引
        第一节 北周有纪年造像记
        第二节 北周无纪年造像记
    第五章 北朝无纪年造像记目录索引
参考文献
後记

(6)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和材料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下编 北魏造像记目录
    第三章 北魏纪年造像记目录
    第四章 北魏无纪年造像记目录
北魏造像记着录对照
後记

(7)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上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1735-1949)
下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研究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西译作品数量与涉猎内容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与西译形式
        一、同一译本多次转译
        二、小说中诗歌的翻译
        三、其他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高峰期与低潮期
        第一节 高峰期与低潮期的特征概述
        一 低潮期(1735-1827 年)
        二 高峰期(1885-1949 年)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促进
        一 低潮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二 高峰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推动
        一 低潮期
        二 高峰期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载体的多样性
        第一节 从单行本到期刊杂志
        一 单行本
        二 期刊杂志
        三 单行本与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从依附于介绍性书籍到古典小说译文选集
        一 两种载体形式的流变过程及原因
        二 专门的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特点及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译者研究
        第一节 译者及其西译作品数量统计
        一 译者身份
        二 通晓多国语言的汉学家
        三 各国汉学活动的推进
        第二节 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定位
        一 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画
        二 学习中文的有效教材
        三 利用中国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
        四 窥探中国人内心状态的渠道途径
        五 宣扬宗教的辅助资料
        六 负面化中国形象
        七 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性
        第三节 译者的翻译观念与实践
        一 改编
        二 删减
        三 遵循原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735-1949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情况一览表
致谢

(8)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及展望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重点与难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相关问题概述
    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和实践形式
        2.1.1 协商民主的内涵
        2.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2.1.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2.2 制度化的内涵和价值
        2.2.1 制度
        2.2.2 制度化
        2.2.3 制度化的价值
    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和发展层次
        2.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涵
        2.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发展层次
第3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
    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价值体系
        3.1.1 价值及其分类
        3.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价值体系的构成
    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目的价值
        3.2.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2 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3.2.3 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3.2.4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3.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价值
        3.3.1 导向性价值
        3.3.2 渐进性价值
        3.3.3 实践性价值
        3.3.4 全局性价值
    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外在价值
        3.4.1 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3.4.2 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3.4.3 有助于促进协商文化成长和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4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历程
    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奠基
        4.1.1 协商民主专门组织机构初步建立
        4.1.2 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4.1.3 协商思想文化孕育
        4.1.4 协商民主实践健康起步
    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自发起步
        4.2.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初步确立
        4.2.2 政协的调整发展
        4.2.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初步形成
        4.2.4 社会主义协商实践初步展开
    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局部自觉快速发展
        4.3.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深入发展
        4.3.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和完善
        4.3.3 政协的发展成熟
        4.3.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4.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全面快速发展
        4.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制度化理论的确立和发展
        4.4.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成果显着
        4.4.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快速有序发展
    4.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4.5.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5.2 协调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四个层面的建设
        4.5.3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社会主义建设息息相关
第5章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现实考量
    5.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比较优势
        5.1.1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5.1.2 政协协商制度化的典型示范
        5.1.3 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实践
        5.1.4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5.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存在的问题
        5.2.1 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建立健全
        5.2.2 协商民主组织亟待构建完善
        5.2.3 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5.2.4 协商民主实践发展亟需推进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3.1 程序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5.3.2 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
        5.3.3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发展水平的影响
第6章 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对策
    6.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要放在突出位置
        6.1.1 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做好协商民主顶层设计
        6.1.2 加强和完善实体制度建设,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完善
        6.1.3 加快程序制度建设,筑牢协商民主制度基础
    6.2 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领导组织机构建设
        6.2.1 加强和改善政协机关建设
        6.2.2 建立健全基层协商组织机构
    6.3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
        6.3.1 创造协商民主思想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
        6.3.2 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6.3.3 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
    6.4 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
        6.4.1 推动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总要求
        6.4.2 健全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
        6.4.3 重视协商主体队伍建设
        6.4.4 严控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政治文明语境下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关于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 关于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优势: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对中国协商民主的宏观指导
    一、马克思政治文明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指南
        (一) 马克思政治理念文明思想
        (二) 马克思政治制度文明思想
        (三) 马克思政治行为文明思想
        (四)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政治文明的价值归属,是发展协商民主终极价值的指针
    二、列宁政治文明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建立巴黎公社类型的民主共和国
        (二) 政治意识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党际关系的探索
    三、毛泽东政治文明思想:中国协商民主发生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 毛泽东对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政治文明理论的探索
        (二) 探索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的路径
        (三) 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蕴含着两种民主形式
        (四)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
    四、邓小平政治文明思想:协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指针
        (一) 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
        (三) 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四) 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调动党内外的积极性
    五、习近平政治文明思想:推进协商民主快速发展的理论指导
        (一) 坚持党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领导
        (二) 大力发展协商民主是新时代政治文明建设的显着特征
        (三) 发展协商民主,构建和谐党际关系
        (四)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终极价值
    六、和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优势
        (一) 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向度
        (二) 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向度
        (三) 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优势
第二章 文化优势:中国协商民主的深厚文化底蕴
    一、“和而不同”理念是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根源
        (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二) 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文化的多重意蕴
        (三) “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
        (四)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文化滋养
    二、中国古代政治传统中的协商因子赋予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本土化的内涵
        (一) 中国古代时间轴意义上的“政治协商”
        (二)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政治中民主因素和协商因子产生的基石
        (三) 中国古代的政治协商传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启示
    三、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
        (一) 从民本思想到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
        (二) 从多元协商意识到社会主义协商制度,协商民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历史传承性和当代创新性
    四、和西方文化的比较优势
第三章 领导优势:中国协商民主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中国两种民主形式的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积累
        (一)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协商民主积累了丰富经验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
    二、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深化
        (二) 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三) 以党内协商民主推进协商民主的发展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执政方式的新变化
        (一)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契合
        (二) 协商民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三) 人民政协: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渠道
    四、和国外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比较优势
第四章 制度和体制优势:中国协商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体制优势:中国协商民主自上而下多层次发展
        (一) 高层协商体制:常态化发展
        (二) 社会协商: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 基层协商:在发展中寻求创新
    二、制度和法律优势:中国协商民主稳步发展的内在支撑
        (一) 高层协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二) 中国特色社会协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三) 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三、文明互鉴:中外协商民主的个案比较研究
        (一) 西方协商民主的个案研究
        (二) 中国协商民主的个案研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致谢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理论意义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1.1.3 实践意义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1.2.1.1 政党制度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1.2.1.3 政党关系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1.2.4 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5.2.1 领导与合作
        5.2.2 执政与参政
        5.2.3 共识与监督
        5.2.4 共建与共享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5.3.1 特有形式论
        5.3.2 主体责任论
        5.3.3 整合力量论
        5.3.4 规范建设论
        5.3.5 民主决策论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7.1.1 国家法律规范
        7.1.2 政党政策规范
        7.1.3 政协规章制度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8.3.2.1 大政方针
        8.3.2.2 法律法规
        8.3.2.3 重要人事
        8.3.2.4 重要事务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9.1.2 发展人民民主
        9.1.3 实现政治稳定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双周·人物(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 程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D]. 张立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参政党视角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大学, 2021
  • [4]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黄志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6]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李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7]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D]. 张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D]. 董文静. 吉林大学, 2019(02)
  • [9]政治文明语境下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研究[D]. 陈诚. 扬州大学, 2020(01)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双周刊人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