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监控电动开关机的状态

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监控电动开关机的状态

一、采用新手段对电动转辙机状态实行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谭文举[1](2020)在《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条件下运营场景设计及智能运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自动运行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全自动运行系统依赖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实时传感、信息传输等技术,在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化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对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运营线路不多,在运营组织模式、运营场景设计、运输组织规则、运维保障体系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为匹配全自动运行系统特点,各运营企业根据自身运营管理模式以及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列车控制系统等基础条件,探索适宜全自动运行的管理模式、运输组织规则及运维体系。本文以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为背景,结合自身在南宁地铁5号线(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筹备及建设中的经验,重点对全自动运行条件下的运营场景设计、智能运维两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1)面向全自动运行的运营场景设计及运营组织规则研究;运营场景体现了运营企业的运营理念与需求,是运营组织过程中各装备、生产系统、职能岗位间耦合联动的纽带。针对运营场景复杂多变特点,将运营场景按照地点划分为车场场景、正线场景、控制中心场景及车站场景,并进一步按照事件发生特点细分为正常模式、故障模式和应急模式;在划分运营场景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规程、技术作业要求等,研究每一运营场景下的组织规则,为全自动运行系统高效、有序运转提供保障。(2)全自动运行模式下智能运维研究;既有“计划修”主要依靠检修人员的经验来检测设备状态、定位及排查故障,存在人力成本高、设备状态难以把控等不足。全自动运行系统部署了大量先进的传感监测设备,为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健康状态预测、故障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为维修模式的转变(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创造了条件。本文在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对运维影响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智能化运维关键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面向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智能运维平台,并简要展示智能运维平台的主要功能。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迫切需要从运营组织角度研究与之匹配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组织规则及保障体系,进而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最大效能。本研究在运营场景划分、组织规则及智能运维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以期促进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发展,为后续其他地铁城市在建设全自动运行系统方面提供借鉴参考。

孙周[2](2020)在《煤矿轨道道岔控制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轨道道岔是矿石运输机车转轨的重要设备,道岔控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机车的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在煤矿铁路控制系统中主要有三种道岔控制方式:工作人员现场控制、司机遥控控制和集中控制,目前采煤采矿铁路控制系统主要采用司机遥控控制方式。部分煤矿铁路环境复杂和缺少人工维护,该控制系统仍存在控制功能少、缺乏故障检测、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可靠的煤矿道岔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原有遥控器道岔控制系统为基础,对遥控器发射距离、功耗、抗干扰等性能进行提高,改进其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硬件控制电路,增加更加可靠的故障检测和反馈检测功能,设计一套由遥控器、接收器、道岔控制器、转辙机、机车接近检测器、信号灯、上位机监控平台组成的煤矿铁路道岔控制系统。其目的在于提高煤矿铁路中道岔的控制效率和行车安全,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煤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企业中煤矿道岔控制系统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目前煤矿铁路道岔控制系统所需要改进的关键点。(2)分析了道岔和转辙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论证了转辙机内部电机电流和转矩的关系,确定了控制对象环境和控制系统需求。(3)对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根据方案选取STM32单片机为基础,对遥控器、接收器、道岔控制器、机车接近检测器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基于Lab VIEW设计控制系统上位机。(4)对设计好的控制系统进行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中组成模块的功能和性能进行实验,最后将整个控制系统在煤矿铁路道岔上进行现场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系统相对原有的道岔控制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率的控制道岔,并能有效的对道岔故障进行检测,提高了煤矿铁路机车的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易操作性,低成本等优点。

彭明嘉[3](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铁路信号设备检修所管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铁路信号技术迅速发展,铁路系统的运输能力与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密切相关,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保障铁路运输能力的基础,在服役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而铁路信号检修所作为铁路信号维护保障的机构,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往铁路检修所台账混乱,设备维护不利,给铁路信号设备维护造成了诸多不便。本文针对铁路信号设备检修所管理的弊端,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铁路信号设备检修所管理系统。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RFID、Zigbee无线网络)旨在对信号设备信息和检修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对信号设备仓库进行管理,实现实时、准确、快捷且节省人力的功能。首先,在结合系统的应用环境分析RFID与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论证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功能需求,并提出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此系统由信息采集和传输、入所设备信息采集、信号设备仓库管理、信号设备数据处理等系统组成。其次,结合信息采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处理,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信号设备进行健康评估,根据得到的健康状况来制定相应的维修策略。以信号设备检修所设备转辙机为例进行分析,由于其机械故障率高且存在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特点,建立一种结合云模型与主、客观组合赋权相融合的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先从“设备-环境-人员-管理”4个方面建立影响转辙机健康状态的综合指标体系;再选择改进AHP法(主观法)与CRITIC法(客观法)理论求取对应20组指标层的权重;分别采用两种组合赋权法(乘法集成法、动态赋权法)对比求取对应7组部件层的组合权重。然后,通过云模型理论与组合赋权相交,结合云相似度计算设备当前健康状态等级。通过一个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铁路信号设备检修所的管理效率以及入所修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利用Visual C++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设计实现了铁路信号检修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信息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健康评估、仓库管理、通信设置等功能,利用物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了系统平台管理的优势,实现了对设备与维修的综合管理,提高了检修所信息管理的优势。

孙振东[4](2018)在《车站站场3D场景复示及设备故障显示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联锁系统是现代铁路信号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对铁路运输的安全与效率有重大的影响,而故障一直是影响信号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信号设备故障的快速定位与维修能够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性。现在的故障分析和故障定位方法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效率低、工作量大、无法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本文结合虚拟3D技术,运用3Dmax对信号设备进行模型的构建,运用Unity3D对站场室内外场景进行还原性的搭建,结合已有的二维计算机联锁软件,实现软件间的通信,使得二维软件中显示的故障信息,可以通过3D软件对故障进行快速的定位和展示。本文首先运用3Dmax软件对ZD6型号的转辙机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步建模,完成了细致的模型构建工作,同时为转辙机涉及动作的相关部位添加动画,组合成不同的设备状态如定位转反位、反位转定位、转换未成功等,同时对轨道电路和信号灯等其他信号设备进行了建模,并导出FBX文件。其次,将建立好的转辙机和轨道电路等模型导入到Unity3D软件中,模拟真实的站场环境,运用Unity3D进行站场的室内外场景搭建,包括户外地形、线路的铺设、设备不同动画的显示机制等,并添加多个摄像机,可以在多个位置、对不同的设备进行状态查看。最后,通过通信技术,完成3D软件与二维计算机联锁软件的连通,使二维软件中的行车状态及故障信息数据可以传输给3D软件,后者进行处理后,找到对应的3D室外设备,并驱动其显示对应的动作状态,从而实现对计算机联锁软件中的行车状态进行查看,或者对显示的故障进行快速查看。

王福源[5](2016)在《普速道岔控制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仪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是在我国铁路信号控制设备电气化、小型化、智能化的背景下,结合单片机控制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开关技术、总线通信技术等技术设计了一种普速道岔智能故障诊断仪。铁路信号设备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道岔作为信号控制设备之一,在保证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运行效率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传统的6502电气集中道岔控制电路的设计原理和动作原理出发,结合了目前我国铁路道岔控制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所设计仪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介绍了铁路信号设备中道岔控制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故障诊断仪对于目前铁路运营的重要性。之后根据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特点和道岔控制设备需要完成的功能明确了智能故障诊断仪的设计思路,指出本仪器的设计需要包括转辙机离线驱动和虚拟转辙机两个模块的设计,并分别作了功能需求分析,拟定了仪器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方案。在硬件设计的方面,介绍了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和六线制道岔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然后拟定了智能故障诊断仪硬件设计的整体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重点分析了微处理器电路、转辙机控制(等效)电路、电源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电路以及通信等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工作原理。软件设计方面,先介绍本设计中软件设计使用到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然后根据所作的需求分析和硬件设计拟定了智能故障诊断仪软件设计的整体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主要对微处理器初始化、通信、电路控制以及电流电压检测等模块的流程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的说明。最后,将本论文所设计的普速道岔智能故障诊断仪进行了设计结果测试和验证,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仪器可以很好的实现ZD6系列电动转辙机及其控制电路的故障诊断功能,能较好的满足铁路信号系统中道岔控制设备实现故障诊断的需求,同时该仪器还有功能完整、运行稳定、体积小等优点,在工程检测方面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刘小溪[6](2016)在《提速道岔信号控制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仪的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都是其强有力的支撑,在众多交通方式之中,高速铁路运输更是以其安全、经济、环保排众而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不断追求着更高的效率,运行速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之中,逐渐形成了如今成熟的高铁体系。高速化铁路线路在日夜地修建,原有普速线路也在不断向高速化改建。相应的需求之下,高铁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被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保证高速铁路的高效、安全运营,高铁设备在一代代地更新和完善中,与此同时,对高铁设备的维修和检测设备也在一代代地创新和实践中,本次课题就高速铁路的道岔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测进行智能设备研发,致力于协助信号维修人员快速、准确的判断道岔控制电路工作状态,定位道岔控制电路故障位置,节约维修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在提高运营效率,缩短道岔控制电路故障维修时间方面,已经总结出了各种的经验和技术。有分析铁路现场种种故障案例提出的快速故障排查流程[1-2],有针对转辙机在轨检测可行性提出的便捷式测试仪设计方案[3-5],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6-7]、灰关联[8]、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信息融合[9]、决策树分析法[10]等提出道岔故障定位理论。本篇论文在目前存在的经验理论基础上,参阅现有的便携式转辙机在轨测试仪设计原理,分析其中的可用与不可用之处,进行针对高速铁路的道岔控制电路的故障智能检测设备的研发[3-5],设计提速道岔故障智能诊断仪,诊断仪核心部分分为转辙机离线驱动模块和虚拟转辙机模拟模块两个模块,采用不同的原理依据,用作不同的功能。根据现在的五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原理,将电路从分线盘位置一分为二,作为两个模块的理论基础,两个模块包括采用电子电路板方式设计的硬件部分和采用C语言设计的软件部分,分别用于测试分析转辙机室外动作电路和转辙机室内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在现场案例中,道岔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或即将出现故障时,电压、电流及其他电气参数会发生突变或者渐变,采集、分析这些数据变化状态可以进行故障位置定位[11]。论文根据五线制道岔控制电路与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的不同,叙述在电流、电压等传统数据分析模式之外,阐述功率数据分析的必要性及其采集、处理的方式。论文具体就诊断仪的硬件设计原理及软件设计流程做了说明,并对其中涉及的通信方式做了解释。最后对设计完成的诊断仪进行了软硬件联合调试,调试完成后,将诊断仪进行现场功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其能够对提速道岔控制电路做到故障智能诊断,以其可靠、安全、便捷达到最初设计的需求功能。

赵忠国[7](2015)在《ZD6型电动转辙机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我国目前的电动转辙机来说,其与世界上先进的电动转辙机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的ZD6型电动转辙机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使得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就需要利用逻辑诊断和故障分析方法对ZD6型电动转辙机的应用进行可靠性保障,从而使得我国的ZD6型电动转辙机的水平可以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本文主要就对ZD6型电动转辙机可靠性进行了研究,仅供同行交流。

孙磊[8](2015)在《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行车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10.29”、“7.23”事故给人们带来了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使人们清醒的意识到安全问题已经限制了铁路及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事故的发生有一定偶然性,但也存在着必然性,经过专家们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是现有的轨道电路监测系统依靠电磁原理,易受到雷电以及其它物理量的干扰,并且缺乏并行监督保障机制,轨道电路单独工作,无冗余保障措施。二是现有铁道信号基础设备的数据采集都是集中式采集且采用CAN总线传输,速度相对较慢,不能采集故障原始波形,无法真正满足实时监控分析、处理设备故障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铁路行车安全,应从根本上解决轨道电路易受电磁干扰且缺乏并行监督保障机制和铁道信号基础设备监测系统采集速率相对较慢的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现有铁道信号基础设备监测系统的基础上,依托朔黄铁路开展的基于光纤传感铁道信号监测系统项目为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的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程序架构研究、界面设计、峰值检测算法研究、TCP/IP数据通讯和数据库设计等。基本实现了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管理的功能,如各类信号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通讯、信号处理、图表显示、声光报警、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存储、数据查询分析和报表打印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编写的基于Lab VIEW的铁道信号基础设备监测管理系统,数据可以正确、稳定的传输,并且操作便捷,运行效果理想。

解霏[9](2014)在《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车站信号控制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控制系统,现有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多采用计算机联锁运算加继电执行电路控制现场信号设备,属于集中式结构。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网络控制技术为纽带,智能化现场信号设备为基础的新型车站信号控制系统是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分析研究了现有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的体系架构,针对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升级改造方案即—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新方案采用现场总线技术代替原有信号传输电缆,实现分布式控制,并用现场智能控制单元代替原有继电执行电路,实现现场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然后,本文重点介绍了该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中安全通信网的设计以及现场智能控制单元的软、硬件设计。采用COMX-100嵌入式通信模块实现Profibus-DP通信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Profibus-DP通信主从站,搭建了Profibus-DP通信网络。根据现有ZD6直流转辙机控制电路、五显示信号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TMS570作为MCU(Micro Controller Unit),电力电子器件作为核心控制器件完成智能信号机控制单元与智能道岔控制单元的软、硬件设计。同时搭建单主站—单从站的演示系统,该演示系统可以实现正常的点灯操作和道岔排动,以及特定的“故障—安全”功能。最后,本文利用动态故障树方法对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代入Matlab中求解计算,得出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曲线,进一步分析检测覆盖率c对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影响,并阐述系统性能改进建议。

何涛[10](2014)在《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轨道交通向高速、重载、大运量、高密度的方向发展,对于保障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效率的联锁系统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锁系统的全电子化可使系统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综合成本更低,维护更简便,系统的生命周期更长。全电子化联锁系统作为新兴事物,在理论上进行详细的研究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在尚未大量推广应用的情况下,其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指标无法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按照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流程,从系统的风险分析、需求分析、结构设计、详细设计以及工程化应用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安全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系统分析。本文综合应用故障树分析、原因分析、后果分析、共因失效分析、接口隐患分析等风险分析方法,建立了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风险分析列表,发现了系统的潜在危险状态和风险源,得到了各个风险源引起的原因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技术基础和主要技术特征进行了描述,构建了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结构和部件之间的信息模型,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功能和容许危险率(THR)进行了分配和验证;通过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分析计算,首次获得了影响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性指标的关键因素,并综合采用了二取二组合式故障-安全、闭环检测等反应式故障-安全、动态电路等固有式故障-安全技术,建立了系统的电路结构模型,使系统达到了预期的安全指标;以可靠性工程为基础,建立了温备切换、并联等不同结构下的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并定量计算了继电联锁、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在不同结构下的RAMS指标以及进行了对比分析;论文最后还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在考虑工程化应用后的RAMS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在实现工程化应用后整体的RAMS指标没有显着变化。论文成果对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也可为今后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工程化应用、制定改造和资金计划、制定运营管理维护规程、制定维修策略、建立可靠性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论文成果也可为正在或将要研究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其他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RAMS性能预测,主要用于发现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源,避免安全隐患。

二、采用新手段对电动转辙机状态实行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新手段对电动转辙机状态实行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1)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条件下运营场景设计及智能运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用现状
        1.2.2 全自动运行系统下场景设计研究现状
        1.2.3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概述
    2.1 轨道交通列车驾驶等级标准
    2.2 全自动运行系统内涵
    2.3 全自动运行系统技术特点
        2.3.1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技术优势
        2.3.2 全自动运行系统存在的潜在风险
    2.4 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概述
    2.5 本章小结
3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运营组织规则研究及场景设计
    3.1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运营组织规则研究
        3.1.1 正常行车组织要求
        3.1.2 调度指挥组织要求
        3.1.3 列车运行组织要求
        3.1.4 车站行车组织要求
        3.1.5 客运组织及服务要求
        3.1.6 车辆基地管理要求
    3.2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运营场景设计
        3.2.1 车场场景
        3.2.2 正线场景
        3.2.3 控制中心场景
        3.2.4 车站场景
    3.3 本章小结
4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智能运维应用研究
    4.1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现状
    4.2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运营维护影响分析
    4.3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智能运维发展趋势
    4.4 面向智能运维的关键技术研究
        4.4.1 基于深度学习的剩余寿命和健康度预测
        4.4.2 基于决策树的故障诊断
    4.5 本章小结
5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智能运维平台设计
    5.1 智能运维平台架构设计
    5.2 智能运维平台主要功能设计
        5.2.1 智能运维平台线路级功能设计
        5.2.2 智能运维平台线网级功能设计
    5.3 智能运维平台系统模块设计
        5.3.1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设计
        5.3.2 算法演进模块设计
    5.4 智能运维平台应用
        5.4.1 设备健康度评估
        5.4.2 设备故障诊断功能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煤矿轨道道岔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道岔和转辙机工作原理
    2.1 道岔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 转辙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3.1 道岔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3.2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3.3 控制系统设计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器件选型
    4.2 遥控器电路设计
    4.3 接收器电路设计
    4.4 机车接近检测器电路设计
    4.5 控制器电路设计
    4.6 硬件PCB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通信协议设计
    5.2 编译环境
    5.3 MCU程序设计
    5.4 上位机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矿轨道道岔控制实验
    6.1 控制系统实验
    6.2 煤矿轨道道岔控制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附录

(3)基于物联网的铁路信号设备检修所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物联网领域的研究
        1.3.2 铁路信号设备检修所管理系统的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设计的功能分析
    2.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及工作流程
        2.2.1 系统的总体框架
        2.2.2 系统的工作流程
    2.3 系统的硬件结构
    2.4 入所设备信息采集
    2.5 基于物联网系统的仓库管理
3 信号检修所设备的健康状态评估
    3.1 信号设备检修数据处理
    3.2 健康评估状态模型介绍
        3.2.1 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模型
        3.2.2 健康度评价构造函数
    3.3 数据分析
    3.4 模糊综合评估的过程
        3.4.1 健康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4.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3.4.3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建立
    3.5 算例分析
        3.5.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5.2 建立健康状态评估模型
        3.5.3 健康状态评估实例验证
4 信号设备检修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检修所管理系统概述
        4.1.1 系统的功能分析及总体框架设计
        4.1.2 系统开发工具及数据库的选取
    4.2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 软件测试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车站站场3D场景复示及设备故障显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计算机联锁系统及3D技术
    2.1 计算机联锁系统
        2.1.1 工作原理及结构
        2.1.2 主要室外设备及故障
    2.2 3D应用软件
        2.2.1 3Dmax建模软件
        2.2.2 Unity3D场景构建软件
    2.3 论文软件及文章整体结构框架
        2.3.1 论文软件的结构框架
        2.3.2 论文文章的结构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外设备建模及动画制作
    3.1 室外设备建模
        3.1.1 转辙机建模
        3.1.2 轨道电路建模
    3.2 3D动画制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号设备3D场景复示及故障显示设计
    4.1 计算机联锁仿真软件
        4.1.1 计算机联锁软件分析
        4.1.2 控制功能模块设计
    4.2 数据与通信接口设计
        4.2.1 联锁系统的数据分析
        4.2.2 3D场景界面通信接口设计
        4.2.3 3D服客户端通信脚本文件设计
    4.3 室外3D场景软件设计
        4.3.1 室外3D场景搭建
        4.3.2 3D场景界面及脚本程序设计
    4.4 3D车站信号设备故障设计
        4.4.1 信号机灯丝断丝
        4.4.2 道岔处于四开状态
        4.4.3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号设备3D场景复示及故障显示实现
    5.1 3DMax基本模型实现
        5.1.1 内部模型
        5.1.2 外部模型以及动画
    5.2 车站复示功能模块实现
        5.2.1 漫游界面
        5.2.2 转辙机界面
        5.2.3 站场界面
    5.3 故障检测功能模块实现
        5.3.1 信号灯灯丝断丝
        5.3.2 道岔处于四开状态
        5.3.3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5.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普速道岔控制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普速道岔控制设备及智能诊断研究发展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及框架结构
2 普速道岔控制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仪总体设计
    2.1 普速道岔信号控制设备简介
        2.1.1 普速道岔信号控制设备组成及其结构
        2.1.2 普速道岔信号控制设备特点
    2.2 普速道岔智能故障诊断仪需求分析
        2.2.1 转辙机离线驱动模块的需求分析
        2.2.2 虚拟转辙机模块的需求分析
    2.3 智能故障诊断仪的设计方案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普速道岔控制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仪硬件设计
    3.1 直流四/六线制道岔控制设备电路工作原理
    3.2 智能故障诊断仪硬件整体方案设计
    3.3 四/六线直流转辙机离线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3.3.1 微处理器电路
        3.3.2 转辙机控制电路
        3.3.3 电源电路
        3.3.4 电流电压检测电路
        3.3.5 对外接口及RS485通信电路
    3.4 四/六线虚拟直流转辙机模块电路设计
        3.4.1 微处理器电路
        3.4.2 转辙机等效电路
        3.4.3 电源电路
        3.4.4 反馈检测电路
        3.4.5 对外接口及RS485通信电路
    3.5 硬件设计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普速道岔控制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仪软件设计
    4.1 智能故障诊断仪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4.1.1 转辙机离线驱动模块软件方案设计
        4.1.2 虚拟转辙机模块软件方案设计
    4.2 转辙机离线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4.2.1 微处理器初始化子模块
        4.2.2 通信子模块
        4.2.3 转辙机驱动子模块
        4.2.4 表示采集子模块
    4.3 虚拟转辙机模块软件设计
        4.3.1 微处理器初始化子模块
        4.3.2 通信子模块
        4.3.3 转辙机等效子模块
        4.3.4 表示采集子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设计结果及验证
    5.1 智能故障诊断仪操作说明
    5.2 实验室测试结果及分析
    5.3 转辙机离线驱动模块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5.3.1 正常测试结果
        5.3.2 故障测试结果
    5.4 虚拟转辙机模块现场测试结果及分析
        5.4.1 正常测试结果
        5.4.2 故障测试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提速道岔信号控制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
2 需求分析
    2.1 诊断仪需求分析
    2.2 诊断仪框架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依据分析
    3.1 道岔动作过程数据分析
    3.2 道岔动作过程数据异常判断
        3.2.1 道岔动作过程中电流数据曲线分析
        3.2.2 道岔动作过程中功率数据曲线分析
    3.3 道岔动作过程数据采集
        3.3.1 道岔动作过程中电流数据采集
        3.3.2 道岔动作过程中电压数据采集
        3.3.3 道岔动作过程中功率数据采集
    3.4 本章小结
4 设计与实现
    4.1 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4.1.1 MCU控制电路
        4.1.2 RS485通信电路
        4.1.3 对外接口电路
        4.1.4 控制表示电路
        4.1.5 反馈检测电路
    4.2 模拟模块硬件设计
        4.2.1 MCU控制电路
        4.2.2 RS485通信
        4.2.3 对外接口电路
        4.2.4 转辙机等效电路
        4.2.5 检测反馈电路
    4.3 通信协议
        4.3.1 控制模块通信协议
        4.3.2 模拟模块通信协议
    4.4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4.4.1 主程序
        4.4.2 设备初始化子程序
        4.4.3 表示电流检测子程序
        4.4.4 动作电流检测子程序
        4.4.5 动作模块子程序
        4.4.6 AD中断服务子程序
        4.4.7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4.5 模拟模块软件设计
        4.5.1 主程序
        4.5.2 设备初始化子程序
        4.5.3 动作检测子程序
        4.5.4 AD中断服务子程序
        4.5.5 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
    4.6 本章小结
5 诊断仪性能评估与测试
    5.1 平台测试与结果分析
    5.2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轨道线路占用检测设备研究现状
        1.2.2 微机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3 系统研究方案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方案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架构研究
    2.1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
        2.1.1 光纤光栅硬件平台简介
        2.1.2 智能网络监测器简介
    2.2 系统软件总体架构研究
        2.2.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2.2.2 软件编程思想简介
        2.2.3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2.2.4 软件设计框架介绍
        2.2.5 Basic OOP Pattern框架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纤传感轨道占用检测模块设计
    3.1 光纤光栅传感原理
    3.2 光纤传感轨道占用方案设计及软件需求分析
    3.3 轨道占用检测程序框架设计
    3.4 TCP/IP数据通讯
    3.5 轨道电路数据处理
    3.6 光纤信号数据处理
        3.6.1 峰值检测算法设计
        3.6.2 计轴判别轨道占用算法
    3.7 报警程序设计
    3.8 光纤传感轨道占用检测界面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辙机和信号灯监测模块设计
    4.1 转辙机监测模块
        4.1.1 转辙机监测原理及软件需求分析
        4.1.2 转辙机监测程序框架设计
        4.1.3 TCP通信链接模块设计
        4.1.4 转辙机数据处理及界面显示模块设计
        4.1.5 转辙机报警条件控制
    4.2 信号灯监测模块
        4.2.1 信号灯监测原理
        4.2.2 信号灯数据分析处理及显示
        4.2.3 信号机报警条件控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其它模块设计与实现
    5.1 登陆系统模块设计
    5.2 数据库模块设计
        5.2.1 Access数据库简介
        5.2.2 数据库程序框架设计
        5.2.3 数据库连接
        5.2.4 数据存储
        5.2.5 数据查询分析
        5.2.6 报表数据打印模块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1.2.1 国内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1.2.2 国外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现有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功能与结构
    2.2 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设计
        2.2.1 总体架构设计
        2.2.2 联锁运算层设计
        2.2.3 安全通信网设计
        2.2.4 现场智能控制单元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现场智能控制单元设计
    3.1 智能道岔控制单元
        3.1.1 现有道岔控制电路技术条件和工作原理
        3.1.2 智能道岔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1.3 智能道岔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3.1.4 故障—安全设计
    3.2 智能信号机控制单元
        3.2.1 现有信号机控制电路技术条件和工作原理
        3.2.2 智能信号机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3.2.3 智能信号机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3.2.4 故障—安全设计
    3.3 演示系统调试
        3.3.1 板卡调试
        3.3.2 系统调试
    3.4 本章小结
4. 车站信号控制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4.1 可靠性与安全性理论基础
        4.1.1 可靠性定义与指标
        4.1.2 安全性定义与指标
    4.2 动态故障树理论
        4.2.1 故障树基本理论
        4.2.2 动态逻辑门引入
        4.2.3 动态故障树模块化
    4.3 系统建模与求解
        4.3.1 系统建模
        4.3.2 系统求解
    4.4 系统性能改进建议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外轨道交通联锁系统概况
    1.2 国内轨道交通联锁系统概况
    1.3 传统联锁系统的不足
    1.4 全电子化联锁的概念
    1.5 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技术要素
        1.5.1 电力电子开关技术
        1.5.2 安全分析技术
        1.5.3 安全设计技术
        1.5.4 安全通信技术
        1.5.5 国际轨道交通电子系统安全标准
    1.6 论文主要工作
2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风险分析
    2.1 风险接受准则
    2.2 风险源识别与分析
        2.2.1 故障树分析
        2.2.2 原因分析
        2.2.3 后果分析
        2.2.4 共因失效分析
        2.2.5 接口隐患分析
    2.3 系统安全目标的确定
    2.4 安全目标的分解
    2.5 小结
3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需求分析及体系架构
    3.1 全电子联锁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
    3.2 全电子联锁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3.2.1 联锁关系逻辑运算功能
        3.2.2 道岔控制和状态采集功能
        3.2.3 信号机控制和状态采集功能
        3.2.4 轨道电路状态采集功能
        3.2.5 联系电路控制和采集功能
    3.3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接口需求分析
        3.3.1 转辙机接口
        3.3.2 信号机接口
        3.3.3 轨道电路接口
        3.3.4 开关量驱动采集接口
        3.3.5 邻站联锁系统接口
        3.3.6 与调度指挥系统的接口
        3.3.7 与维护监测系统接口
        3.3.8 系统内部接口
    3.4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结构设计
        3.4.1 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分析
        3.4.2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结构模型
        3.4.3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信息流
    3.5 系统需求分配和 THR 分配
    3.6 小结
4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安全性设计技术
    4.2 基础设计数据计算
        4.2.1 元器件基本失效率计算
        4.2.2 考虑失效模式的元器件失效率
    4.3 关键单元模块设计
        4.3.1 道岔模块结构设计
        4.3.2 道岔模块表示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4.3.3 道岔模块动作电路设计
        4.3.4 道岔模块与联锁计算机的通信设计
        4.3.5 三相交流动作电源鉴别电路
    4.4 关键单元模块的可靠性分析
    4.5 关键单元模块的安全性计算
    4.6 关键单元模块的测试和验证
    4.7 小结
5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 RAMS 分析与验证
    5.1 传统联锁系统的 RAM 分析
        5.1.1 继电联锁系统的 RAM 指标
        5.1.2 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的 RAM 指标
    5.2 执行层单机情况下系统的 RAM 分析
        5.2.1 单机情况下的系统可靠性
        5.2.2 单机情况下的系统维修性
        5.2.3 单机情况下的系统可用性
    5.3 采用温备切换方式单元模块的 RAM 分析
        5.3.1 温备切换方式单元模块的可靠性
        5.3.2 温备方式单元模块的可用性分析
    5.4 采用匹配单元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 RAM 分析
        5.4.1 单元模块采用并联方式后的可靠性
        5.4.2 单元模块采用并联方式后的可用性分析
    5.5 采用直接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 RAM 分析
        5.5.1 采用直接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可靠性
        5.5.2 采用直接并联方式单元模块的可用性分析
    5.6 采用冗余方式后的系统 RAMS 分析
        5.6.1 采用冗余方式后的系统安全性分析
        5.6.2 采用冗余方式后的系统 RAM 分析
    5.7 小结
6 全电子化联锁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
    6.1 与电码化的结合
        6.1.1 与电码化的结合需求
        6.1.2 与电码化设备以接点方式接口
        6.1.3 与电码化设备以通信方式接口
    6.2 与多机牵引道岔的结合
        6.2.1 与多机牵引道岔结合的原理
        6.2.2 与多机牵引道岔结合的安全性分析
    6.3 与闭塞的结合
        6.3.1 与半自动闭塞的结合
        6.3.2 与计轴站间闭塞的结合
        6.3.3 与移频自动闭塞的结合
    6.4 与集中监测系统的结合
    6.5 全电子化区域联锁模式研究
        6.5.1 系统组成
        6.5.2 全电子化区域性联锁系统的 RAMS 分析
        6.5.3 全电子化区域性联锁系统技术特点
    6.6 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工程应用研究
        6.6.1 系统特点
        6.6.2 系统的 RAMS 分析
    6.7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基本元件失效率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采用新手段对电动转辙机状态实行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 [1]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条件下运营场景设计及智能运维研究[D]. 谭文举.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煤矿轨道道岔控制系统研制[D]. 孙周. 长江大学, 2020(02)
  • [3]基于物联网的铁路信号设备检修所管理系统研究[D]. 彭明嘉.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4]车站站场3D场景复示及设备故障显示研究[D]. 孙振东.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5]普速道岔控制设备智能故障诊断仪的研究[D]. 王福源.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6]提速道岔信号控制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仪的研究[D]. 刘小溪.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7]ZD6型电动转辙机可靠性研究[J]. 赵忠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3)
  • [8]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D]. 孙磊.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04)
  • [9]分布式智能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设计[D]. 解霏.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10]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联锁系统安全技术研究与系统分析[D]. 何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监控电动开关机的状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