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轨上滑块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卢肖然,马彬,邓莉,张诗按,国泽镕,李浩源[1](2021)在《加速度测量中气垫导轨的气流理论分析及实验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气垫导轨在力学实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其实验误差来源也比较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验结果和理论之间存在着许多不相符的地方,而现有的分析误差仍然比较模糊。本文在研究物体在气垫导轨上的加速度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中气垫导轨喷射气流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运用数学及物理知识对实验原理的公式进行系统误差的修正,通过作图法对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实验中气体摩擦黏滞性阻力对滑块的运动是造成加速度测量数据误差的主要因素,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添加重力加速度修正项,明确了减小实验误差的优化实验方案。
李玉珍,吕宝华[2](2020)在《气垫导轨黏性阻尼系数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倾斜气垫导轨上滑块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黏性阻尼系数的表达式,利用实验测量数据计算出不同情况下的黏性阻尼系数,结果非常满意,这种方法测量黏性阻尼系数值得应用。然后运用Origin软件对滑块加速度随通过两光电门间距所用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图像分析,结果和理论非常吻合。最后利用对称操作补偿法进行了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相对误差非常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王小贞,吕佩伟,马靖[3](2020)在《气轨上测瞬时速度的实验教学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介绍了分别用U形挡光片和平板形挡光片在气轨上测瞬时速度的2种测量方法,用SigmaPlot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将2种结果加以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给出建议,对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董超[4](2019)在《物理学科素养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本文以测量匀变速运动物体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为例,探索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黄精琦[5](2019)在《某小型海用无人飞行器发射与回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在军事和民用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凭借其轻巧、灵活、易隐蔽等特点,深受海军和陆军的青睐。而无人机能否安全可靠发射和精确定点回收,将直接关乎着无人机系统在战场中的生存能力、重复使用能力、作战区域适应能力,通常被视为无人机战场应用中最关键的技术节点。因此,研究无人机发射及回收的相关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某小型海用无人机,设计了一套能实现空中发射且回收的半一体化系统,具有可快速移动、折叠储存、随机布置的灵活性特点。首先,定义回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详细结构设计,基于CATIA平台建立数字化模型,分析运动过程并检验出部件之间不存在干涉现象。其次,明确拦阻力的变化规律,依此设计吸能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确定参数,应用Simulink组件建立原理计算模型,求解出节流阀口面积的变化规律。然后,基于LMS Virtual.Lab Motion仿真平台建立全回收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回收过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准确,仿真参数曲线满足设计指标中对无人机过载、滑块位移及拦阻索拉力的限制条件,并与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回收性能。最后,确定无人机发射系统总体方案并进行详细结构设计,逐段分析发射过程,采用虚拟样机技术验证出该系统可以达到发射速度和距离要求,并检验了系统内关键参数设定的合理性。此外,对危险状态下的闭锁结构的核心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安全可靠,其强度和刚度完全满足发射结构要求。
黄育红,张锁宾,周文飞,杨宗立,张宗权[6](2017)在《利用阻尼振动测量气垫导轨阻尼系数的新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气垫导轨上两根弹簧连接滑块做阻尼振动的模型,通过求解阻尼振动方程推算得到了滑块运动的最大速度衰减式,从而求得气垫导轨的阻尼系数.此外,从品质因数的角度推算阻尼系数的计算式,在阻尼很小时,该方法可视为最大速度衰减法的近似.通过气垫导轨阻尼振动实验,测量振幅、周期和光电门遮光时间等物理量,利用最大速度衰减和品质因数法得出阻尼系数的值非常接近.进一步对做阻尼振动的滑块拍摄视频,通过慢放视频得到其振动过程中振幅的衰减值,利用最大振幅衰减法计算出阻尼系数,所得结果与上述两种方法的数值符合较好,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最大速度衰减法和品质因数法测阻尼系数的可靠性,该类方法在实验中易于操作、实践性强、所得结论可靠,为气垫导轨阻尼系数的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黄育红,周文飞,张锁宾,杨宗立,袁赟[7](2016)在《简谐振动实验中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与能量守恒的研究》文中提出介绍了如何较为精确地在气垫导轨上测量滑块做简谐振动时的速度、周期、弹簧的等效质量和劲度系数等物理量。利用焦利氏秤对实验中的三对弹簧进行测量,通过逐差法计算得出弹簧的等效质量和劲度系数,其结果和气垫导轨实验所得结论符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实验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得到周期与振幅无关、周期的平方与滑块的配重块质量呈线性关系。分析了气垫导轨测量速度产生误差的原因,在对测得的速度进行修正后,通过多组实验验证了简谐振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利用Origin软件绘制曲线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和能量变化趋势,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实验中存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论,对实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周石洁[8](2015)在《基于瑞萨M16C/62P物理实验教学仪器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迎合世界形势,紧跟时代步伐,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仪器设备陈旧老化、教学经费有限,利用实验室已有的设备条件,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改进、升级,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打造高质量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增进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十分有意义。论文针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气垫导轨、三线摆两个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功能强大的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和传感器技术,研制了“基于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的气垫导轨实验仪”和“基于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的三线摆实验仪”。在这两个实验仪器的设计过程中都采用了典型电路,为实验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做好了基础。研发的实验系统更加智能、便捷,不仅能够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而且还能在原实验仪器的基础上减小误差、提升精度,若是让学生参与到新仪器的研究制作中来,无疑会使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嵌入式系统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物理实验仪器智能化、便捷化的实现,能够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嵌入式系统的强大功能和物理实验的无穷乐趣,进而更好的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服务。
蔡毅强,张锐波[9](2014)在《提高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精度的创新和改进》文中提出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除了教会学生动手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外,还要向学生传授物理实验思想、实验设计方案、数学模型建立、误差分析与误差纠正等方面的内容.笔者撰写此论文,意在通过挖掘该实验创新知识点,以便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目的.
黄育红,向贞明,刘小凡,李娟,辛云宏[10](2013)在《多思路巧妙测量阻尼常数及计时仪器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物理实验测量和计时仪器开发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分别选用U形和条形遮光片,且灵活利用通用计数器的各个功能,综合提炼出7种实验方案测量阻尼常数,其测量值在1.311.53之间,实验结果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同时开发新的计时仪器,直接应用于本实验,使测量过程变得简单易行。
二、气轨上滑块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轨上滑块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气垫导轨黏性阻尼系数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理 |
2 实验介绍及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讨论 |
(4)物理学科素养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课堂引入 |
2 实验原理 |
3 演示实验 |
3.1 演示实验器材 |
3.2 演示实验内容 |
4 学生探究 |
5 实验与生活 |
6 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 |
6.1 科学思维 |
6.2 科学探究 |
6.3 科学态度与责任 |
(5)某小型海用无人飞行器发射与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发射技术汇总 |
1.2.2 无人机回收技术汇总 |
1.2.3 未来无人机发射回收技术的发展需求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人机回收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2.2.1 设计要求 |
2.2.2 无人机参数 |
2.2.3 无人机回收系统组成 |
2.3 回收系统结构设计 |
2.3.1 基础结构设计 |
2.3.2 折叠原理设计 |
2.3.3 拦阻系统结构设计 |
2.3.4 无人机拦阻钩结构设计 |
2.4 无人机回收过程分析 |
2.4.1 挂索阶段 |
2.4.2 拦阻减速阶段 |
2.4.3 进网捕捉阶段 |
2.5 无人机运动数学模型 |
2.5.1 坐标系定义 |
2.5.2 坐标系转化 |
2.5.3 无人机载荷 |
2.5.4 刚体动力学方程 |
2.5.5 运动学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回收吸能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拦阻力变化规律设计 |
3.2.1 拦阻力取值范围限制条件 |
3.2.2 拦阻段运动规律研究 |
3.2.3 拦阻机输出拉力变化规律研究 |
3.3 吸能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 |
3.3.1 吸能系统组成 |
3.3.2 工作原理 |
3.3.3 拦阻过程数学方程推导 |
3.4 系统参数确定 |
3.4.1 动定滑轮组组数确定 |
3.4.2 拦阻机参数确定 |
3.4.3 节流阀阀口面积变化规律确定 |
3.5 拦阻结果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机回收过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 |
4.3 拦阻索与拦阻钩建模 |
4.3.1 拦阻索建模方法 |
4.3.2 拦阻钩建模方法 |
4.3.3 钩索接触碰撞的建模方法 |
4.4 回收系统动力学建模 |
4.4.1 简化模型 |
4.4.2 建立运动副 |
4.4.3 施加载荷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5.1 航向过载仿真结果分析 |
4.5.2 航向速度仿真结果分析 |
4.5.3 航向位移仿真结果分析 |
4.5.4 垂向仿真结果分析 |
4.5.5 理论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人机发射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总体方案设计 |
5.2.1 主要设计要求 |
5.2.2 确定发射方案 |
5.2.3 发射系统组成 |
5.3 无人机发射系统结构设计 |
5.3.1 发射系统参数计算 |
5.3.2 动力系统设计 |
5.3.3 运动主体系统设计 |
5.3.4 释放系统设计 |
5.3.5 安全保护系统设计 |
5.3.6 总体装配 |
5.4 无人机发射过程分析 |
5.4.1 准备阶段 |
5.4.2 加速阶段 |
5.4.3 释放分离阶段 |
5.5 无人机发射过程动力学仿真 |
5.5.1 动力学分析 |
5.5.2 关键参数影响分析 |
5.6 关键部件静力学分析 |
5.6.1 模型简化及网格划分 |
5.6.2 材料属性 |
5.6.3 定义载荷与边界条件 |
5.6.4 运行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利用阻尼振动测量气垫导轨阻尼系数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最大速度衰减法推算阻尼系数 |
2 品质因数法推算阻尼系数 |
3 实验测量及结果分析 |
4 结束语 |
(7)简谐振动实验中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与能量守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简谐振动理论基础 |
2 实验器材简介 |
3 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分析 |
4 实验结果分析 |
4.1 速度的测量 |
4.2 弹簧劲度系数和等效质量的测量与计算 |
4.2.1 逐差法和焦利氏秤法计算弹簧劲度系数 |
4.2.2 弹簧等效质量的计算 |
4.3 周期与振幅、系统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4.4 简谐振动能量守恒分析 |
5 结束语 |
(8)基于瑞萨M16C/62P物理实验教学仪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
1.2 大学物理实验 |
1.2.1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
1.2.2 物理实验仪器 |
1.3 嵌入式系统及其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1.4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 |
2.1 瑞萨M16C/62P芯片 |
2.2 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 |
2.3 Renesas嵌入式系统相关软件 |
2.3.1 高性能嵌入式工作区(High-performance Embedded Workshop) |
2.3.2 瑞萨Flash开发工具箱 |
2.3.3 E8仿真器 |
2.3.4 M16C闪存ROM写入工具Flash start(FlashSta.exe) |
2.3.5 KD30调试器 |
2.4 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I/O板的使用方法 |
第三章 基于瑞萨M16C/62P气垫导轨实验仪的研制 |
3.1 气垫导轨实验仪 |
3.1.1 气垫导轨的结构 |
3.1.2 光电测量系统 |
3.1.3 滑块与遮光片 |
3.2 气垫导轨的调整与应用 |
3.2.1 气垫导轨的调平与速度测量 |
3.2.2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
3.2.3 弹性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3.3 基于瑞萨M16C/62P的气垫导轨实验仪 |
3.3.1 基于瑞萨M16C/62P的微秒计时器基本结构 |
3.3.2 基于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的微秒计时器工作流程图 |
3.3.3 基于瑞萨M16C/62P的微秒计时器电路设计 |
3.3.4 实验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
3.3.5 软件程序设计 |
3.4 实验检测 |
3.4.1 气垫导轨的调平与速度测量 |
3.4.2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
3.4.3 弹性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第四章 基于瑞萨M16C/62P三线摆实验仪的研制 |
4.1 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实验 |
4.1.1 转动惯量及其测量 |
4.1.2 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实验的基本原理 |
4.1.3 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的实验内容 |
4.1.4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
4.2 基于瑞萨M16C/62P嵌入式系统的三线摆实验仪 |
4.3 实验检测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提高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精度的创新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气轨设计与滑块受力分析 |
2 测量依据表达式的推导 |
3 时间和加速度修正公式推导 |
4 验证与误差分析 |
4.1 数据处理原理 |
4.2 Excel作图法 |
4.3 实验结果修正 |
5 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 |
6 结论 |
四、气轨上滑块运动加速度公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加速度测量中气垫导轨的气流理论分析及实验优化设计[J]. 卢肖然,马彬,邓莉,张诗按,国泽镕,李浩源. 大学物理实验, 2021(03)
- [2]气垫导轨黏性阻尼系数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与分析[J]. 李玉珍,吕宝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3]气轨上测瞬时速度的实验教学探讨[J]. 王小贞,吕佩伟,马靖. 福建轻纺, 2020(06)
- [4]物理学科素养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实验教学为例[J]. 董超. 中学物理, 2019(15)
- [5]某小型海用无人飞行器发射与回收技术研究[D]. 黄精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利用阻尼振动测量气垫导轨阻尼系数的新思路[J]. 黄育红,张锁宾,周文飞,杨宗立,张宗权. 大学物理, 2017(07)
- [7]简谐振动实验中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与能量守恒的研究[J]. 黄育红,周文飞,张锁宾,杨宗立,袁赟. 大学物理实验, 2016(05)
- [8]基于瑞萨M16C/62P物理实验教学仪器的研制[D]. 周石洁.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8)
- [9]提高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精度的创新和改进[J]. 蔡毅强,张锐波. 物理通报, 2014(10)
- [10]多思路巧妙测量阻尼常数及计时仪器的开发[J]. 黄育红,向贞明,刘小凡,李娟,辛云宏. 大学物理实验,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