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卵磷脂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怡菲[1](2021)在《含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复合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ctenyl succiniate anhydrate starch,OSAS)是天然淀粉经酯化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改性淀粉,具有价格低、来源广、绿色无污染且乳化性好等特点,在医药、食品等行业使用广泛,尤其在食品乳液体系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单一OSAS用于制备乳液所需用量高,在均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泡沫,制得的乳液在贮藏期间易出现不稳定现象,这不利于它在食品乳液中的应用。因此可选用不同乳化剂与其互配,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OSAS为基质,选用两种类型的乳化剂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以及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CNC)与其互配,制备了两种性能改善的复合乳化剂,分析测定了体系内分子间作用力以及复合乳化剂的界面、结构以及流变性质等,并进一步考察了复合乳化剂对水包油(O/W)乳液形成与稳定的影响。接着,将具有较好稳定性的O/W乳液用于运载γ-谷维素,探究乳液的运载效果以及γ-谷维素对乳液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采用简单的物理混合方式制备了OSAS-磷脂复合物,测定了不同质量比OSAS-磷脂复合物的结构、界面、流变性质,分析了该复合物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红外光谱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共同表明,OSAS与磷脂通过分子间氢键以及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物。相较于单一磷脂、OSAS,OSAS-磷脂复合物(OSAS/磷脂质量比=3:7)具有更强的降低界面张力能力(界面张力平衡值=6.5 m N/m),可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更厚的界面膜(105.0 nm),并且具有较高的表观粘度。乳液稳定性结果表明,OSAS-磷脂复合物(质量比为3:7)可明显抑制单一OSAS制备乳液时产生的起泡现象,且制得的乳液贮藏14 d(25℃)后,仍具有较小粒径(201.3 nm)以及良好的分散性;除此之外,相较于磷脂乳液,该乳液在冻融过程中,展现出更慢的粒径增长,且未发生明显絮凝及相分离。这些结果证明,OSAS-磷脂复合物作为乳化剂能够抑制乳液的起泡现象,改善乳液的贮藏稳定性以及冻融稳定性,表明OSAS-磷脂复合物在O/W乳液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2)制备了CNC-OSAS复合物,测定了CNC与OSAS之间的相互作用、CNC-OSAS复合物的界面及结构性质,并进一步探究了CNC-OSAS复合乳化剂对乳液形成与稳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NC与OSAS通过氢键、静电相互作用及范德华作用结合形成复合物。当CNC/OSAS质量比为2:8时,CNCOSAS复合物带有表面负电荷,可以吸附在油-水界面降低界面张力(界面张力平衡值=13.3 m N/m),促进乳液的形成,且具有一定的界面润湿性(三相接触角=58.6°),有利于乳液的长时间稳定。乳液稳定性结果表明,CNC由于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三相接触角=38.2°),无法制得稳定的乳液;利用OSAS制备的乳液在25℃下贮藏30 d后出现了明显的乳析现象,而利用CNC-OSAS复合物(CNC/OSAS质量比=2:8)制得的乳液未出现明显外观变化,且粒径增长缓慢,具有较好的贮藏稳定性。以上结果表明0.3%(w/w)的CNC与1.2%(w/w)OSAS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具备乳化剂配料的能力,可用于设计和制造长期稳定的“绿色”乳液食品。(3)基于概念密度泛函理论探究了γ-谷维素的分子结构性质,并进一步利用稳定的OSAS-磷脂复合纳米乳液包埋γ-谷维素,评估γ-谷维素对乳液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理论红外光谱数据与实验测得数据较为相似,表明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可较好的研究γ-谷维素结构与性质,这可为γ-谷维素的有效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γ-谷维素酚羟基氢原子(H99)与酚羟基氧原子(O4)分别带有较高正电荷(0.352 a.u.)与负电荷(-0.378 a.u.),且两个原子附近分别存在着分子表面静电势极大点(53.580 kcal/mol)与极小点(-36.400kcal/mol),这表明H99易发生亲核反应,而O4易发生亲电反应。γ-谷维素具有芳香性,分子内部存在范德华力与位阻作用。将γ-谷维素添加到OSAS-磷脂纳米乳液中,当添加量为0.25%(w/w)时,γ-谷维素包埋率可达84.4%;该条件下制得的乳液具有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42.4%);可在4、25℃下稳定贮藏28 d;与未添加γ-谷维素的乳液相比,具有更低的过氧化值(POV)。这些结果表明利用OSAS-磷脂乳液可有效包埋γ-谷维素,且适量的γ-谷维素可抑制OSAS-磷脂乳液中亚麻籽油的氧化。
黄瑾,王鑫,吴海虹,张新笑,邹烨,孙卫青,王道营,徐为民[2](2020)在《卵磷脂的提取、鉴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卵磷脂因其护肝降脂等保健功能逐渐被消费者熟知。国内外研究证实卵磷脂在食药行业以及工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卵磷脂生产中条件和要求的不同选用适合的分离提纯和检测方法。本文通过对卵磷脂的来源、分离提纯技术操作条件的选择、分析鉴定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卵磷脂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根据不同的提取鉴定要求,采用相应的工艺参数。旨在对卵磷脂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思路,在食品、医药等各个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对卵磷脂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杰[3](2020)在《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结构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桃油营养价值丰富,不仅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还含有维生素E、甾醇、角鲨烯等营养成分。目前针对核桃油的研究多集中在基本组成和氧化稳定性方面,对于核桃油凝胶的制备可行性以及凝胶特性的研究还未见有报道。因此,本文以核桃油为基料油,利用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小分子凝胶剂制备了核桃油凝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凝胶剂类型、油凝胶制备工艺以及核桃油基质对油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初步探究了核桃油凝胶的形成机理;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添加水以及营养素对核桃油凝胶特性的影响,并以β-胡萝卜素为标志物研究了核桃油凝胶的贮藏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及消化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使用单硬脂酸甘油酯、谷甾醇/谷维素、谷甾醇/卵磷脂等三种凝胶剂体系制备核桃油凝胶,测定其质构特性、流变性、持油性、化学键的相互作用、晶体性质以及色度。不同凝胶剂制备的油凝胶内部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晶体自组装结构均有所不同。谷维素/谷甾醇凝胶体系制备的核桃油凝胶持油性最高为96.13%,但硬度及表观黏度较大,涂抹性较差。谷甾醇/卵磷脂凝胶剂制备的油凝胶持油性和凝胶强度均最低,硬度仅为19.2 g,体系稳定性差,单硬脂酸甘油酯制备的核桃油凝胶硬度适中,持油性较高,适宜作为涂抹性的固体脂肪食用。(2)研究了核桃油凝胶制备过程中凝胶剂添加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及冷却温度对其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凝胶剂添加量的增加,核桃油凝胶内部自组装结构更加致密,凝胶硬度及黏度均逐渐增大,持油性逐渐上升,凝胶强度增强;随着冷却温度的升高,凝胶硬度和持油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油凝胶制备过程中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其表观黏度影响不显着;同时,制备条件不会改变油凝胶的剪切稀化现象。(3)研究了核桃油理化性质对其油凝胶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制油工艺及精炼方式会改变核桃油的理化性质,热榨方式制备的核桃油相比于冷榨和溶剂浸提方式制备的核桃油磷脂含量高,黏度大,酸价和过氧化值最大,分别为0.48 mg KOH/g,2.16 mmol/kg,热榨核桃油精炼后酸价和总酚含量降低;不同理化性质的核桃油制备成油凝胶后,其凝胶的结构性质不同,相关性分析显示:核桃油凝胶的硬度与核桃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呈显着负相关,油凝胶的内聚力和持油性与油基质的过氧化值和总极性呈显着负相关,即核桃油的理化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所形成的凝胶的结构特性。(4)研究了添加水、营养素对核桃油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素后凝胶体系硬度和持油性降低,且不同营养素对其影响程度不同,添加营养素使凝胶体系强度降低,但不改变凝胶体系的类固体性质;核桃油凝胶体系添加水后发生膨胀现象,其膨胀指数受凝胶剂添加量和加水量的共同影响。当添加少量凝胶剂(8%、12%)时,加水量对油凝胶体系硬度无显着影响,当凝胶剂添加量为16%时,油凝胶体系的硬度随加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加水量为40%时,凝胶硬度最小为35.3 g;流变学分析显示,油凝胶体系添加水后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受振荡频率的影响,即体系不再稳定,表现为“弱凝胶”状态。(5)研究了核桃油凝胶的贮藏稳定性,并以β-胡萝卜素为标志物研究了其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油凝胶的硬度和持油性均逐渐降低,在4℃条件下贮藏40 d后,油凝胶硬度为78.04 g,持油性为80.93%,显着高于25℃贮藏条件下的指标。高温环境下,油凝胶的内部自组装结构会减缓β-胡萝卜的降解;模拟加速氧化过程中,油凝胶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均显着低于核桃油。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单硬脂酸甘油酯制备的核桃油凝胶的消化分解速率高于核桃油基质,当消化时间为160 min时,含有16%单甘酯的油凝胶脂肪酸释放率为78.04%,β-胡萝卜素释放率为69.55%,营养素释放更完全。
叶锐[4](2020)在《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复配乳化剂的乳化特性研究及其在β-胡萝卜素饮料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黄鱼鱼卵蛋白溶解性差,乳化性能不佳。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经过酶解改性后,水解度为4.6%的酶解鱼卵蛋白乳化性能得到显着改善,但同时也发现,p H对酶解鱼卵蛋白的乳化性能有显着的影响,在中性p H范围,乳化性能优良,而在酸性条件其溶解性较差,易发生絮凝,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急剧下降。因此本文以大黄鱼鱼卵水解蛋白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大豆卵磷脂,以提高其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并阐明其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最佳配比的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制备以油脂为载体的β-胡萝卜素乳液,进行模拟体外消化实验,研究其在体内的消化机制;并尝试将该乳液应用于含β-胡萝卜素的酸性果味饮料的制备中,考察其稳定性。(1)首先,以不同配比的大黄鱼鱼卵水解蛋白与大豆卵磷脂(配比1:0、0.8:0.2、0.6:0.4、0.5:0.5、0.4:0.6、0.2:0.8、0:1)为乳化剂制备乳液,通过乳化特性、物理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来研究大豆卵磷脂对鱼卵水解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分别由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稳定的乳液相比较,添加了大豆卵磷脂的乳液的乳化性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当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配比为0.2:0.8时,该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最好,制备获得的乳液粒径分布最小,为41.47 nm,物理稳定性显着提高;在储藏过程中,在添加了大豆卵磷脂的乳液中该配比的乳液抗氧化性更好。说明大豆卵磷脂与鱼卵水解蛋白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乳液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当鱼卵水解蛋白与大豆卵磷脂配比为0.2:0.8时,为最佳复配比。(2)为进一步研究鱼卵水解蛋白与大豆卵磷脂在酸性条件下的作用机理,采用荧光滴定和三维荧光光谱法考察二者的结合机理。研究发现:在p H=4.0的条件下,大豆卵磷脂对鱼卵水解蛋白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大豆卵磷脂的复合导致鱼卵水解蛋白中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微环境发生变化,并且诱导鱼卵水解蛋白的多肽链伸展,构象发生变化,二者的最大结合量为0.77。(3)以配比为0.2:0.8的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为乳化剂,制备包埋β-胡萝卜素的纳米乳液,通过模拟体外消化实验研究该乳液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结果表明:在模拟体外消化过程中,随着消化过程的进行,在小肠阶段乳液粒径具有最小值,β-胡萝卜素的释放率达82.62%,说明消化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阶段,能使β-胡萝卜素在人体得到充分吸收利用。(4)配制含β-胡萝卜素的酸性果味饮料,通过感官评价筛选出饮料配制的最佳方案,然后以LUMi Sizer稳定性分析为指标分析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四种增稠剂对含β-胡萝卜素的酸饮料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添加量8%、橙味香精添加0.17%时,饮料口感最佳。使用黄原胶且添加量为0.08%时图谱上起始曲线与终止曲线形成的面积最小,不稳定指数出现最低值,说明0.08%的黄原胶能更好的维持体系的稳定性。(5)酸性果味饮料的稳定性随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在均质压力为30 MPa时,果味饮料更稳定。
陈兴[5](2020)在《槲皮素-食品乳液体系的构建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文中研究指明槲皮素是膳食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生理活性,对预防慢性疾病,促进人体健康有重要贡献。但槲皮素水溶性差、胃肠道吸收率低,在体内会被快速代谢清除,导致其生物利用率极低,限制其体内生理活性的发挥和在食品中的应用。乳液是最常见的食品形式,也是应用广泛的食品运载体系,被用于包埋、运载和保护营养素、活性因子、风味物质等。目前关于食品乳液组分、结构、界面和质构性质对其运载营养素或活性因子生物利用率的影响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因此,本文分别构建表面活性剂稳定型和蛋白质稳定型槲皮素-赋型剂乳液体系、食品颗粒稳定型槲皮素-多重乳液体系、具不同界面组成的槲皮素-皮克林乳液体系,考察乳液组分、乳液结构、乳液界面组成和质构性质等乳液体系性质对乳液的释放特性、消化性、生物可接受率和生理活性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表面活性剂稳定型和蛋白质稳定型槲皮素-赋型剂乳液体系。结果发现,赋型剂乳液组分(油含量和乳化剂类型)和质构(粘弹性、凝胶强度和结构)对组分消化性、生物可接受率和生理活性产生重要影响。吐温-80稳定型赋型剂乳液显着改善槲皮素的溶解性,槲皮素在乳液中最高溶解度约为430 μg/mL。乳液体系中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和在大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显着提升,随着乳液中玉米油含量从4%增加至10%,进一步增加槲皮素溶解性和抗氧化活性。蛋白质可代替吐温-80作为赋型剂乳液的有效稳定剂,大豆分离蛋白、乳清分离蛋白和酪蛋白酸钠均能与槲皮素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且槲皮素与三种蛋白质间结合位点数均约为1。酪蛋白酸钠与槲皮素间形成复合物的数量多且稳定性最高,因此酪蛋白酸钠稳定型乳液增加槲皮素溶解性、稳定性和生物可接受率的能力最强。不同乳化剂稳定型赋型剂乳液增加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的潜力为:酪蛋白酸钠稳定型乳液(76%)>乳清分离蛋白稳定型乳液(56%)≈吐温-80稳定型乳液(60%)>大豆分离蛋白稳定型乳液(24%)。基于酪蛋白酸钠稳定型乳液,构建具不同质构性质的液态乳液和乳液凝胶。液态乳液粘弹性对乳液中蛋白质和脂质消化以及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约为51%)无显着影响。与液态乳液相比,乳液凝胶降低消化过程中组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抑制蛋白质和脂质消化,并降低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随着乳液凝胶中结冷胶水平从0%增加至0.2%,乳液凝胶结构越加紧密,蛋白质水解和脂解作用逐步受到抑制,且槲皮素的生物可接受率从46%逐步降低至33%。(2)构建蛋白质颗粒稳定型槲皮素-W/O/W乳液体系。结果发现,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对油相和水相均有适度的亲和性,且对水相亲和性更强,因此麦醇溶蛋白颗粒会使得油-水界面向油相弯曲形成乳液。通过调控内水相基质(明胶、蔗糖)和外水相微环境(pH),促进内外水相凝胶化和渗透压平衡,成功构建长期稳定的W/O/W乳液凝胶。W/O/W乳液凝胶用于同时运载亲水性EGCG和疏水性槲皮素,包封率分别为65.5%和97.2%。W/O/W乳液凝胶可控制内部EGCG和槲皮素的释放,且使EGCG和槲皮素的生物可接受率分别提高2倍和4倍。与W/O乳液相比,W/O/W乳液凝胶能够进一步增加EGCG的生物可接受率,而两种乳液对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3)构建具不同界面组成的槲皮素-皮克林乳液体系。结果发现,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和麦醇溶蛋白-磷脂杂化纳米颗粒均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降低颗粒在油-水界面吸附的能量壁垒,促进颗粒在油-水界面吸附形成乳液。纳米颗粒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乳液粒径大小为708~1146 nm的O/W皮克林乳液,可有效抵御重力引起的相分离。皮克林乳液的界面颗粒组成对槲皮素的运载、释放和生物可接受率均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乳液界面磷脂水平(0~70%)的升高,乳液的界面扩张弹性增加,乳液中槲皮素的包封率增加。皮克林乳液可用于控制槲皮素释放,乳液界面磷脂含量越高,槲皮素释放速率越快。界面颗粒中磷脂的存在会降低皮克林乳液中脂质水解速率和程度,但随着乳液界面磷脂水平(0~70%)的升高,槲皮素的生物可接受率从17%逐步增加至34%。
陈琦[6](2019)在《栀子花果胶类多糖理化特性分析及其对丁香酚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是广泛种植在南方的一种药食两用植物。目前,国内外学者发现栀子果中含有栀子苷、藏红花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抑郁、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栀子花在中国被当作食用的蔬菜。据报道,栀子花中含有环烯迷萜类、酚酸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研究了栀子花中富含果胶的多糖组分的理化性质和流变特性,探究其对丁香酚脂质体贮藏稳定性和缓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栀子花果胶多糖的提取条件并研究其理化性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栀子花果胶多糖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液固比为40 m L/g,提取率为(18.00±1.02)%。FT-IR表明,栀子花水提多糖的主要成分是果胶。获得栀子花果胶多糖的平均分子量为1.78×105 g/mol,甲酯化度为(32.76±1.52)%,中性糖含量为(46.83±3.14)%,酸性糖含量为(35.21±0.7)%,蛋白质含量为(1.63±0.34)%,总酚含量为(9.49±0.08)mgGAE/g。PMP柱前衍生HPLC结果显示栀子花果胶多糖由8种多糖组成,其平均摩尔比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1:1.03:1.62:3.79:7.72:9.54:10.19:24.27。栀子花果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对Fe3+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2、研究了浓度、温度和钙离子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静态流变结果显示栀子花果胶多糖溶液(0.5%-2.0%)均为假塑性流体,且随着浓度增大其假塑性流体体系特性越明显。栀子花果胶多糖溶液的表观黏度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在剪切速率为0.01 s-1时,2%栀子花果胶多糖溶液表观黏度(>1000 Pa.s)是0.5%栀子花果胶多糖溶液表观黏度(<0.3 Pa.s)的约8000倍。动态流变结果显示,栀子花果胶多糖(2%和2.5%)呈现凝胶状态(G′>G″),损耗角正切(tanδ=G″/G′)=0.23~0.49,说明其表现出弱凝胶的行为,且随着频率的增大胶凝强度减弱。在5℃,25℃和45℃下,温度越低,栀子花果胶多糖的假塑性流体特性越明显,胶凝强度越大。Ca2+对栀子花果胶多糖的表观黏度影响不明显,但动态流变结果显示,Ca2+/果胶多糖为10 mg/g和20 mg/g时,tanδ值明显低于未添加CaCl2的样品,而当Ca2+/果胶多糖为40 mg/g时,tanδ值与未添加CaCl2的样品无明显区别,说明Ca2+在一定浓度下能增强栀子花果胶多糖的胶凝强度。3、为研究栀子花果胶多糖对脂质体中丁香酚释放的影响,本文优化了丁香酚脂质体的制备条件,筛选了栀子花果胶多糖和苹果果胶包覆的浓度,比较了脂质体在不同温度、蔗糖浓度和氯化钠浓度下的稳定性以及pH 1.2和pH 7.4两种pH条件下丁香酚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丁香酚脂质体(eugenol liposome,EP)的制备条件为卵磷脂浓度1.5%,吐温20浓度0.5%,乙醇浓度20%。根据栀子花果胶多糖包覆丁香酚脂质体(gardenia pectin-coated eugenol liposomes,GLMP-EP)和苹果果胶包覆丁香酚脂质体(apple pectin-coated eugenol liposomes,ALMP-EP)的ζ-电位值、脂质体粒径和包埋率确定了两种果胶包覆的最佳终浓度均为0.2%。EP、GLMP-EP和ALMP-EP在不同温度、蔗糖和氯化钠浓度下贮藏60天后,包埋率均有70%以上,说明果胶的包覆对丁香酚脂质体的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经栀子花果胶多糖包覆后的脂质体在pH 1.2和pH 7.4的条件下均能减缓丁香酚的释放,说明栀子花果胶多糖对丁香酚脂质体有缓释效果且优于苹果果胶。
徐杰,孙浩,张国红,王丰俊[7](2020)在《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3种不同凝胶剂体系制备的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差异性,同时研究冷却温度对油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使用单硬脂酸甘油酯、谷甾醇/谷维素、谷甾醇/卵磷脂3种凝胶剂制备油凝胶,测定其质构特性、流变性、持油性、化学键的相互作用以及色度;设置不同冷却温度(-80、-20、4、25℃)的油凝胶实验组,测定样品结构性质。结果显示,3种油凝胶体系内部分子间作用力不同,色度及各种结构性质之间差异显着,冷却温度为4℃时,油凝胶的持油率最大为(81. 46±0. 87)%,硬度较为适中为(46. 5±5. 1) g。说明核桃油凝胶可满足塑性脂肪涂抹性的要求,控制结晶温度可改变油凝胶的结构性质。
李龙岩[8](2019)在《金枪鱼鱼卵抗氧化肽和卵磷脂的制备及其活性测定》文中研究表明
龚德力[9](2019)在《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原因分析及工艺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腐乳作为中国传统的大豆发酵食品,因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各种各样的腐乳品牌逐渐进入消费市场,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其营养、功能、安全和健康特性。但由于腐乳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条件粗放、质量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腐乳中存在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尽管我国对其在食品中没有标准限值,但出口企业还是非常关注。本文对腐乳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存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腐乳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可能感染蜡样芽孢杆菌的途径、对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控制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具体如下:(1)本文对市场流通领域的红腐乳、白腐乳、青乳腐等三种类别腐乳进行了抽样检验,采用国标方法结合API 50 CHB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对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出率为76.9%,数量最高的可达到1.3×105CFU/g。(2)试验选取了三种不同工艺的生产企业进行程序监控,对整个生产过程每一个步骤进行了蜡样芽胞杆菌存在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行检验鉴定计数,获得了红腐乳、白腐乳、青腐乳生产环节的蜡样芽胞杆菌来源。结果表明:红腐乳在压榨环节前后测定的蜡样芽孢杆菌数量增加量较大;白腐乳在点浆和压榨的这两个环节前后测定蜡样芽孢杆菌增加较多,而青腐乳在压榨、盐渍和灌卤前后引入蜡样芽孢杆菌较多。(3)针对上述环节发现的问题,对腐乳企业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采取相关措施后变化,结果比较理想,说明了整改措施的有效性,也为促进腐乳行业安全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刘宇佳[10](2017)在《姜黄素与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有效地利用多酚与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构建具有功能性的新型食品配料用于提高其对人体健康的利用价值是目前食品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姜黄素是一种典型的具有高生物活性,低水溶性与低生物利用度特点的活性小分子,由于其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物活性,例如抗癌,抗氧化,抗炎以及治愈伤口等等,受到医药健康领域的青睐。姜黄素在食品领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姜黄素单体功能性的研究与姜黄素复合物的配方或制备工艺的探索,对于姜黄素与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理解姜黄素对人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的机理以及制备新型的食品配料进一步开发姜黄素在食品保健品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本论文通过经典的物理与化学实验技术结合计算化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姜黄素与脂质,多糖和蛋白质等食品中主要大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热稳定性试验,表明脂质体的结构在50℃左右下被破坏,并且具有预相变与主相变等多个相变温度,当姜黄素插入到脂质体后改变了脂质体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脂质体更容易发生相变现象;壳聚糖可以有效提高姜黄素脂质体的贮藏稳定性以及温度稳定性,这种结合主要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壳聚糖可以减少脂质体释放姜黄素的释放速率,通过释放模型表明扩散机制为non-Fickian(anomalous)运输方式。(2)使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构建了由卵磷脂、胆固醇、姜黄素以及壳聚糖形成的复杂模拟体系,使用相互作用参数描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脂质体的形成过程以及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过程与受力分析,主要包括初期的均匀分布,中期形成小型聚合体,后期形成大型聚合体以及最后达到稳定等多个阶段;首次构建了磷脂双分子层动态模型,研究了姜黄素在磷脂层中的相对位置,发现姜黄素包含在双分子层内部并更接近于卵磷脂的疏水端。(3)通过制备负载姜黄素的壳聚糖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姜黄素和壳聚糖分子之间可能存在广泛的氢键,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进一步得到证明;通过电子显微技术以及热重分析方法,姜黄素与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膜的结晶度低于纯壳聚糖膜,呈现出更多的不定性结构,姜黄素可以显着提高壳聚糖膜的刚性和强度,同时也显示出更高的亲水性;与纯壳聚糖膜相比,复合膜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这是食品和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有希望用于食品和农产品的抗菌包装。(4)为了了解姜黄素和蛋白质的结合能力以及复合体系的特性,对复合物的溶解度及其抗氧化能力和光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姜黄素和卵清蛋白可以通过绑定形式形成复合物;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结果表明所形成的复合体系中姜黄素的晶体结构消失,蛋白更容易受到热分解作用;复合体系改善了姜黄素的溶解度,提高约370倍,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光稳定性,有望应用于制备姜黄素保健品的新型配方。(5)通过荧光滴定实验,分子对接实验以及圆二色谱研究了姜黄素与蛋白的结合过程以及对于蛋白结构的影响。姜黄素的结合行为导致了蛋白的荧光淬灭,淬灭类型为静态淬灭,同时发生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结合过程中,姜黄素首先由于疏水相互作用进入卵清蛋白的疏水口袋,然后通过氢键增强相互作用,这个过程可以通过“Hands-gloves”模型解释;这种结合导致了蛋白二级结构的改变,使蛋白的结构更加不稳定。
二、卵磷脂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卵磷脂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含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复合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乳状液 |
1.2 乳化剂 |
1.2.1 天然小分子乳化剂 |
1.2.2 生物大分子乳化剂 |
1.2.3 固体颗粒 |
1.2.4 复合乳化剂 |
1.3 复合乳化剂对乳液的影响 |
1.3.1 大分子与小分子乳化剂 |
1.3.2 多糖与固体颗粒 |
1.3.3 相互作用分析 |
1.4 γ-谷维素研究进展 |
1.4.1 γ-谷维素的分子结构性质 |
1.4.2 γ-谷维素的应用 |
1.5 立项依据和研究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和内容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磷脂复合物的性质及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OSAS-磷脂复合体系的制备 |
2.3.2 OSAS-磷脂复合物性质的测定 |
2.3.3 OSAS-磷脂乳液的制备 |
2.3.4 OSAS-磷脂乳液的性质 |
2.3.5 分子模拟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和分析 |
2.5.1 OSAS-磷脂乳液的稳定性 |
2.5.2 OSAS-磷脂复合物的性质 |
2.5.3 OSAS与磷脂间相互作用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纤维素纳米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复合物的性质及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CNC-OSAS复合体系制备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3.3 动态界面张力 |
3.3.4 粒径、PDI及 Zeta-电位 |
3.3.5 乳液微观结构观察 |
3.3.6 三相接触角 |
3.3.7 CNC-OSAS乳液 |
3.3.8 CNC-OSAS乳液的稳定性 |
3.3.9 CNC-OSAS乳液的流变特性 |
3.3.10 分子模拟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和分析 |
3.5.1 CNC-OSAS复合物的性质 |
3.5.2 CNC-OSAS乳液 |
3.5.3 CNC-OSAS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
3.5.4 CNC-OSAS乳液的流变性质 |
3.5.5 CNC与 OSAS间相互作用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γ-谷维素的分子结构性质分析及其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磷脂乳液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4.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γ-谷维素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
4.3.2 包埋γ-谷维素纳米乳液的制备 |
4.3.3 包埋γ-谷维素纳米乳液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γ-谷维素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
4.5.2 包埋γ-谷维素纳米乳液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卵磷脂的提取、鉴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卵磷脂的组成和来源 |
1.1 卵磷脂的组成 |
1.2 植物性来源 |
1.3 动物性来源 |
2 卵磷脂的提取与纯化 |
2.1 分离提纯方法 |
2.1.1 有机溶剂萃取法 |
2.1.2 超(亚)临界萃取法 |
2.1.3 酶水解提取法 |
2.1.4 柱层析法 |
2.1.5 膜分离法 |
2.2 分离提纯工艺参数 |
2.2.1 油水比例 |
2.2.2 分离提纯温度 |
2.2.3 光、氧气的影响 |
3 卵磷脂的分析与鉴定方法 |
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3.2 薄层色谱扫描法(TLC) |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3.4 核磁共振法 |
3.5 质谱分析法 |
4 卵磷脂的功能活性 |
4.1 抗肿瘤作用 |
4.2 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炎症作用 |
4.3 对肝损伤的积极作用 |
4.4 配合治疗神经官能症 |
4.5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4.6 调节免疫功能 |
5 卵磷脂的应用现状 |
5.1 在食药行业中的应用 |
5.2 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 |
5.3 在纺织业中的应用 |
6 总结与展望 |
(3)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结构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核桃概述 |
1.1.1 核桃资源概况 |
1.1.2 核桃仁营养价值 |
1.1.3 核桃油的组成及功效 |
1.1.4 核桃油的研究现状 |
1.1.5 核桃油的产业现状 |
1.2 油凝胶概述 |
1.2.1 油凝胶的产生背景 |
1.2.2 油凝胶的形成机理及分类 |
1.3 植物油凝胶在食品中应用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凝胶剂种类对核桃油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核桃油凝胶的制备 |
2.3.2 表观形态及色度 |
2.3.3 质构特性 |
2.3.4 持油性 |
2.3.5 流变性质 |
2.3.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7 X-射线衍射分析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核桃油凝胶表观黏度及色度 |
2.4.2 核桃油凝胶的质构特性及持油性 |
2.4.3 核桃油凝胶流变学特性 |
2.4.4 核桃油凝胶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5 核桃油凝胶晶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制备条件对单甘酯核桃油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核桃油凝胶的制备 |
3.3.2 制备条件对核桃油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
3.3.3 制备条件对核桃油凝胶持油性的影响 |
3.3.4 制备条件对核桃油凝胶的流变性的影响 |
3.3.5 制备条件对核桃油凝胶内部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
3.3.6 制备条件对核桃油凝胶晶体性质的影响 |
3.3.7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甘酯核桃油凝胶的成胶机理和最低成胶浓度 |
3.4.2 凝胶剂添加量对核桃油凝胶特性的影响 |
3.4.3 加热温度对单甘酯核桃油凝胶特性的影响 |
3.4.4 加热时间对单甘酯核桃油凝胶特性的影响 |
3.4.5 冷却温度对单甘酯核桃油凝胶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核桃油理化性质对单甘酯核桃油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核桃油样品制备 |
4.3.2 不同核桃油样品的油凝胶的制备 |
4.3.3 核桃油的物理性质测定 |
4.3.4 核桃油的化学性质测定 |
4.3.5 核桃油凝胶的性质测定 |
4.3.6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核桃油样品的理化性质 |
4.4.2 不同核桃油样品制备的油凝胶的分子间作用力 |
4.4.3 不同核桃油样品制备的油凝胶的质构特性 |
4.4.4 不同核桃油样品制备的油凝胶的持油性 |
4.4.5 不同核桃油样品制备的油凝胶的流变性 |
4.4.6 不同核桃油样品制备的油凝胶的微观形态 |
4.4.7 不同核桃油样品制备的油凝胶的微晶体性质 |
4.4.8 核桃油性质与油凝胶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添加营养素、水对单甘酯核桃油凝胶结构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添加营养素、水的核桃油凝胶的制备 |
5.3.2 核桃油凝胶的质构特性 |
5.3.3 核桃油凝胶的持油性 |
5.3.4 核桃油凝胶的流变特性 |
5.3.5 核桃油凝胶的分子间作用力 |
5.3.6 膨胀指数 |
5.3.7 析水析油性 |
5.3.8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添加营养素对核桃油凝胶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
5.4.2 添加营养素对核桃油凝胶硬度的影响 |
5.4.3 添加营养素对核桃油凝胶持油性的影响 |
5.4.4 添加营养素对核桃油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 |
5.4.5 加水量对核桃油凝胶硬度的影响 |
5.4.6 加水量对核桃油凝胶流变特性的影响 |
5.4.7 核桃油凝胶的析水析油性 |
5.4.8 核桃油凝胶的膨胀指数 |
5.5 本章小结 |
6 核桃油凝胶的稳定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核桃油凝胶样品的制备 |
6.3.2 核桃油凝胶的贮藏稳定性 |
6.3.3 核桃油凝胶的热稳定性 |
6.3.4 核桃油凝胶的加速氧化 |
6.3.5 核桃油凝胶的模拟小肠消化 |
6.3.6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核桃油凝胶在不同贮藏期的硬度 |
6.4.2 核桃油凝胶在不同贮藏期的持油性 |
6.4.3 核桃油凝胶在不同贮藏期的流变性 |
6.4.4 核桃油凝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稳定性 |
6.4.5 核桃油凝胶的氧化稳定性 |
6.4.6 核桃油凝胶的消化稳定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复配乳化剂的乳化特性研究及其在β-胡萝卜素饮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化剂概述 |
1.1.1 乳化剂概念 |
1.1.2 乳化剂的复配增效 |
1.2 蛋白质及其水解物的乳化特性 |
1.3 磷脂的乳化特性 |
1.4 蛋白质-磷脂相互作用及其对乳化性的影响 |
1.5 β-胡萝卜素 |
1.5.1 β-胡萝卜素的营养与生理功能 |
1.5.2 β-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机理 |
1.5.3 β-胡萝卜素的包埋 |
1.6 功能饮料研究进展 |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酸性条件下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复合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鱼卵水解蛋白的制备 |
2.3.2 大豆卵磷脂-鱼卵水解蛋白乳状液制备 |
2.3.3 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 |
2.3.4 乳液平均粒径 |
2.3.5 快速稳定性分析 |
2.3.6 微观结构观察 |
2.3.7 储藏稳定性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
2.4.2 乳液粒径分析 |
2.4.3 快速稳定性分析 |
2.4.4 乳液微观结构 |
2.4.5 储藏稳定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鱼卵水解蛋白与大豆卵磷脂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鱼卵水解蛋白和大豆卵磷脂溶液的制备 |
3.3.2 荧光滴定实验 |
3.3.3 三维荧光光谱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大豆卵磷脂对鱼卵水解蛋白内源荧光的影响 |
3.4.2 大豆卵磷脂对鱼卵水解蛋白内源荧光的猝灭方式 |
3.4.3 大豆卵磷脂与鱼卵水解蛋白的结合位点数 |
3.4.4 大豆卵磷脂-鱼卵水解蛋白的作用力类型 |
3.4.5 三维荧光光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消化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制备 |
4.3.2 体外消化模型的建立 |
4.3.3 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包埋率的测定 |
4.3.4 平均粒径测定 |
4.3.5 乳液微观形态的变化 |
4.3.6 FFA释放率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β-胡萝卜素包埋率 |
4.4.2 消化过程中乳液的粒径变化 |
4.4.3 消化过程中乳液的微观结构变化 |
4.4.4 FFA释放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稳定的β-胡萝卜素乳液在酸性果味饮料中的应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方法 |
5.3.1 β-胡萝卜素乳液的制备 |
5.3.2 酸性果味饮料的制备方法 |
5.3.3 含β-胡萝卜素的酸性果味饮料的配方筛选 |
5.3.4 增稠剂对酸性果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5.3.5 快速稳定性分析 |
5.3.6 贮藏温度对酸性果味饮料的稳定性影响 |
5.3.7 均质压力对酸性果味饮料的稳定性影响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酸饮料基本配方的研究 |
5.4.2 增稠剂对酸性果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5.4.3 温度对酸性果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5.4.4 均质压力对酸性果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槲皮素-食品乳液体系的构建及其生物可利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槲皮素简介 |
1.1.1 槲皮素来源 |
1.1.2 槲皮素的生理活性 |
1.1.3 活性因子的生物利用率及其限制因素 |
1.1.4 槲皮素生物利用率限制因素 |
1.1.5 槲皮素的包埋与运载 |
1.2 食品乳液运载体系简介 |
1.2.1 食品乳液分类 |
1.2.2 赋型剂乳液 |
1.2.3 皮克林乳液 |
1.2.4 食品乳液特性与生物利用率 |
1.2.5 食品乳液领域面临的部分挑战 |
1.3 课题来源、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选题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槲皮素-表面活性剂稳定型赋型剂乳液消化性及生理活性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米乳液与槲皮素-赋型剂乳液体系制备 |
2.2.2 槲皮素溶解度测定 |
2.2.3 乳液粒径测定 |
2.2.4 体外消化样品制备 |
2.2.5 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 |
2.2.6 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测定 |
2.2.7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槲皮素 |
2.2.8 动物饲养和灌胃 |
2.2.9 血浆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槲皮素在赋型剂乳液中溶解性 |
2.3.2 乳液热稳定性 |
2.3.3 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 |
2.3.4 大鼠血浆抗氧化活性 |
2.4 结论 |
第3章 槲皮素-蛋白稳定型赋型剂乳液消化性及增溶机制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蛋白质稳定型赋型剂乳液制备 |
3.2.2 乳液粒径和表面电位测定 |
3.2.3 乳液界面蛋白质测定 |
3.2.4 乳液微观结构观察 |
3.2.5 槲皮素溶解度测定 |
3.2.6 体外模拟口腔-胃-小肠消化模型 |
3.2.7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蛋白质赋型剂乳液的颗粒特性及热稳定性 |
3.3.2 热处理对赋型剂乳液界面蛋白质吸附影响 |
3.3.3 蛋白质稳定型赋型剂乳液对槲皮素溶解性影响 |
3.3.4 蛋白质稳定型赋型剂乳液对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影响 |
3.3.5 蛋白质-槲皮素相互作用 |
3.4 结论 |
第4章 槲皮素-赋型剂乳液质构特性对其消化性影响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槲皮素-赋型剂乳液体系制备 |
4.2.2 乳液表面电位测定 |
4.2.3 乳液体系流变学性质测定 |
4.2.4 乳液微观结构观察 |
4.2.5 体外消化模型 |
4.2.6 蛋白质水解测定 |
4.2.7 脂质水解测定 |
4.2.8 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测定 |
4.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糖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
4.3.2 结冷胶和酸化对乳液流变学性质影响 |
4.3.3 乳液微观结构 |
4.3.4 乳液中蛋白消化性 |
4.3.5 乳液中脂质消化性 |
4.3.6 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 |
4.4 结论 |
第5章 槲皮素-多重乳液释放特性及消化性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制备 |
5.2.2 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表征 |
5.2.3 三相接触角测定 |
5.2.4 槲皮素-W/O/W乳液体系制备 |
5.2.5 W/O/W乳液体系相分离稳定性 |
5.2.6 微观结构观察 |
5.2.7 乳液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
5.2.8 乳液释放特性测定 |
5.2.9 EGCG和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测定 |
5.2.10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EGCG和槲皮素 |
5.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形成及pH稳定性 |
5.3.2 麦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润湿性 |
5.3.3 明胶浓度对W/O/W乳液凝胶稳定性的影响 |
5.3.4 W/O/W乳液凝胶的微观结构 |
5.3.5 W/O/W乳液凝胶的包封率及载药量 |
5.3.6 W/O/W乳液凝胶的释放特性 |
5.3.7 W/O/W乳液凝胶的生物可接受率 |
5.4 结论 |
第6章 槲皮素-皮克林乳液界面特性对其释放特性及消化性影响 |
6.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6.1.1 实验仪器 |
6.1.2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麦醇溶蛋白-磷脂杂化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2 杂化纳米颗粒的表征 |
6.2.3 杂化纳米颗粒中蛋白-脂质相互作用分析 |
6.2.4 杂化纳米颗粒界面吸附特性测定 |
6.2.5 槲皮素-皮克林乳液体系制备 |
6.2.6 槲皮素-皮克林乳液微观结构观察 |
6.2.7 乳液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
6.2.8 乳液释放特性测定 |
6.2.9 乳液消化性测定 |
6.2.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杂化纳米颗粒的形成及pH稳定性 |
6.3.2 杂化纳米颗粒中蛋白-脂质相互作用 |
6.3.3 杂化纳米颗粒油-水界面吸附特性 |
6.3.4 杂化纳米颗粒稳定型乳液微观结构 |
6.3.5 乳液载药量与包封率 |
6.3.6 乳液释放特性 |
6.3.7 乳液中脂肪消化与槲皮素生物可接受率 |
6.4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课题成果总结 |
7.1.1 表面活性剂稳定型赋型剂乳液的体外消化及生理活性 |
7.1.2 蛋白质稳定型赋型剂乳液的体外消化及其增溶稳定机制 |
7.1.3 赋型剂乳液质构特性对组分消化和生物可接受率影响 |
7.1.4 多重乳液构建及其结构对活性因子生物可接受率影响 |
7.1.5 皮克林乳液界面组成对组分消化和生物可接受率影响 |
7.1.6 不同乳液体系的特点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栀子花果胶类多糖理化特性分析及其对丁香酚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栀子研究概况 |
1.1.1 栀子简介 |
1.1.2 栀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
1.2 栀子花研究概况 |
1.2.1 栀子花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
1.3 果胶研究概况 |
1.3.1 果胶简介 |
1.3.2 果胶的流变特性及表征方法 |
1.3.3 果胶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提取及理化特性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栀子花果胶多糖提取条件的确定 |
2.2.2 栀子花果胶多糖中性糖含量的测定 |
2.2.3 栀子花果胶多糖酸性糖含量的测定 |
2.2.4 栀子花果胶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5 栀子花果胶多糖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
2.2.6 栀子花果胶多糖酯化度的确定 |
2.2.7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2.2.8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
2.2.9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红外光谱的测定 |
2.2.10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 |
2.2.11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ζ-电位测定 |
2.2.12 栀子花果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
2.2.1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栀子花果胶多糖提取条件的确定 |
2.3.2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中性糖含量分析 |
2.3.3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酸性糖含量分析 |
2.3.4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蛋白质含量分析 |
2.3.5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总酚含量分析 |
2.3.6 栀子花果胶多糖酯化度的确定 |
2.3.7 栀子花果胶多糖单糖组成分析 |
2.3.8 栀子花果胶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分析 |
2.3.9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10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 |
2.3.11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ζ-电位分析 |
2.3.12 栀子花果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栀子花果胶多糖流变特性的研究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试验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表观黏度的影响 |
3.2.2 温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表观黏度的影响 |
3.2.3 钙离子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表观黏度的影响 |
3.2.4 线性粘弹区的确定 |
3.2.5 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动态流变的影响 |
3.2.6 温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动态流变的影响 |
3.2.7 钙离子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动态流变的影响 |
3.2.8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表观黏度的影响分析 |
3.3.2 温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表观黏度的影响分析 |
3.3.3 钙离子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表观黏度的影响分析 |
3.3.4 线性黏弹区的确定 |
3.3.5 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动态流变的影响分析 |
3.3.6 温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动态流变的影响分析 |
3.3.7 钙离子浓度对栀子花果胶多糖动态流变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栀子花果胶多糖和苹果果胶包覆丁香酚脂质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试验试剂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苹果果胶理化指标的测定 |
4.2.2 丁香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4.2.3 EP制备工艺的单因素实验 |
4.2.4 果胶包覆丁香酚脂质体的制备 |
4.2.5 丁香酚脂质体和果胶包覆丁香酚脂质体的结构表征 |
4.2.6 丁香酚脂质体和果胶包覆丁香酚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 |
4.2.7 丁香酚脂质体、果胶包覆丁香酚脂质体缓释性能的研究 |
4.2.8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苹果果胶的理化性质分析 |
4.3.2 丁香酚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确定 |
4.3.3 果胶包覆丁香酚脂质体的制备 |
4.3.4 EP、GLMP-EP和ALMP-EP透射电镜图 |
4.3.5 EP、GLMP-EP和ALMP-EP的贮藏稳定性分析 |
4.3.6 丁香酚溶液、EP、GLMP-EP和ALMP-EP的缓释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油凝胶的制备 |
1.2.2 色度 |
1.2.3 质构特性 |
1.2.4 持油性 |
1.2.5 流变性质 |
1.2.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核桃油凝胶表观形态及色度 |
2.2 核桃油凝胶的质构特性及持油性 |
2.3 核桃油凝胶流变学特性 |
2.3.1 不同凝胶剂制备的核桃油凝胶表观黏度 |
2.3.2 不同凝胶剂制备的核桃油凝胶应变扫描 |
2.3.3 不同凝胶剂制备的核桃油凝胶频率扫描 |
2.4 核桃油凝胶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5 冷却温度对核桃油凝胶的影响 |
2.5.1 冷却温度对核桃油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
2.5.2 冷却温度对核桃油凝胶黏度的影响 |
2.5.3 冷却温度对核桃油凝胶持油性的影响 |
3 结论 |
(9)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原因分析及工艺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腐乳的研究进展 |
1.1.1 腐乳概述 |
1.1.2 腐乳发酵过程 |
1.1.3 腐乳生产工艺 |
1.2 蜡样芽孢杆菌概述 |
1.2.1 蜡样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2 蜡样芽孢杆菌的致病性 |
1.2.3 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
1.2.4 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 |
1.2.5 蜡样芽孢杆菌的流行病学 |
1.3 蜡样芽孢杆菌及其肠毒素的检测方法 |
1.3.1 蜡样芽孢杆菌的常规检测方法 |
1.3.2 免疫学方法 |
1.3.3 PCR技术 |
1.3.4 其他检测方法 |
1.3.5 蜡样芽孢杆菌的限量标准 |
1.3.6 蜡样芽孢杆菌的控制方法 |
1.4 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存在情况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检测方法 |
2.1.2.1 检测步骤 |
2.2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1 API生化鉴定结果 |
2.2.2 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腐乳生产工艺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来源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和设备 |
3.1.2 样品来源 |
3.1.3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腐乳生产过程蜡样芽孢杆菌来源分析 |
3.2.2 白腐乳生产过程蜡样芽孢杆菌来源分析 |
3.2.3 青腐乳生产过程蜡样芽孢杆菌来源分析 |
3.3 三种不同方式生产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加强对工艺环节的监控 |
3.3.2 选择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腐乳生产工艺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控制措施分析 |
4.1 生产过程采取控制措施 |
4.1.1 工艺管道卫生控制 |
4.1.2 生产工具杀菌控制 |
4.1.3 辅料质量控制 |
4.1.4 发酵工器具及室内空气消毒控制 |
4.2 控制措施结果分析 |
4.2.1 红腐乳控制措施前后结果对比 |
4.2.2 白腐乳控制措施前后结果对比 |
4.2.3 青腐乳控制措施前后结果对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姜黄素与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引言 |
1.2 姜黄素 |
1.2.1 分子结构 |
1.2.2 药用价值 |
1.2.3 药代动力学 |
1.2.4 应用限制 |
1.2.5 问题与解决思路 |
1.3 多酚与食品中大分子的相互关系 |
1.3.1 多酚与脂质的相互作用 |
1.3.2 多酚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
1.3.3 多酚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1.4 计算机模拟与分子动力学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姜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姜黄素的检测波长与色谱检测图 |
2.3.2 标准曲线 |
2.3.3 方法学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姜黄素与脂质-多糖体系的相互作用及其体外缓释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脂质体的制备 |
3.3.2 红外分析 |
3.3.3 不同贮存时间稳定性 |
3.3.4 热稳定性 |
3.3.5 体外缓释与动力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姜黄素-脂质-多糖体系以及磷脂双分子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 引言 |
4.2 实验软件 |
4.3 实验方法 |
4.3.1 算法优化 |
4.3.2 平衡系统 |
4.3.3 溶解度参数 |
4.3.4 计算方法 |
4.3.5 分子力场 |
4.3.6 模拟方法与步骤 |
4.3.7 耗散粒子动力学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分子模型构建与优化 |
4.4.2 溶解度参数 |
4.4.3 耗散粒子动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姜黄素与多糖的相互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计算姜黄素与壳聚糖的相互作用与结合能 |
5.3.2 厚度与机械能 |
5.3.3 水蒸气渗透率 |
5.3.4 色度和透明度 |
5.3.5 微观结构 |
5.3.6 红外光谱分析 |
5.3.7 晶体结构的改变 |
5.3.8 热重分析 |
5.3.9 润湿性能 |
5.3.10 抗微生物活性 |
5.4 结论 |
第六章姜黄素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形貌观察与粒径分析 |
6.3.2 红外分析 |
6.3.3 复合物体系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
6.3.4 复合体系的热稳定性 |
6.3.5 复合体系对姜黄素溶解度的影响 |
6.3.6 抗氧化活性 |
6.3.7 光稳定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姜黄素与蛋白质结合过程研究与分子动力学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7.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2.3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姜黄素与卵清蛋白的结合及其机理 |
7.3.2 结合位点和平均距离 |
7.3.3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卵磷脂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含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复合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D]. 李怡菲. 西南大学, 2021(01)
- [2]卵磷脂的提取、鉴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J]. 黄瑾,王鑫,吴海虹,张新笑,邹烨,孙卫青,王道营,徐为民. 食品工业科技, 2020(24)
- [3]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结构及稳定性研究[D]. 徐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鱼卵水解蛋白-大豆卵磷脂复配乳化剂的乳化特性研究及其在β-胡萝卜素饮料中的应用[D]. 叶锐.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槲皮素-食品乳液体系的构建及其生物可利用性[D]. 陈兴. 南昌大学, 2020(01)
- [6]栀子花果胶类多糖理化特性分析及其对丁香酚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D]. 陈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 [7]核桃油基油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 徐杰,孙浩,张国红,王丰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5)
- [8]金枪鱼鱼卵抗氧化肽和卵磷脂的制备及其活性测定[D]. 李龙岩. 浙江海洋大学, 2019
- [9]腐乳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原因分析及工艺控制研究[D]. 龚德力.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10]姜黄素与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D]. 刘宇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