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奏与机遇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奏与机遇

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奏与契机(论文文献综述)

靳永茂[1](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陈越[2](2020)在《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业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金融业综合经营管理时代已悄然而至。银行保险作为金融服务融合创新的产物,具备银行和保险业务的双重特性,同时两个领域的合作可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产生协同效应,因此银行保险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银行保险作为一项高收入的中间业务,正日益受到银行界的重视,银保市场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中信银行的银行保险业务起步较早,零售贡献颇有成效,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使其发展停滞不前。如何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是中信银行抢占银保市场及零售转型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中信银行S分行设为研究对象,针对银保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现状的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思考现阶段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以期为中信银行今后银保业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策略参考。首先,阐述了银行保险的背景、意义及银保合作的相关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其次,以S分行银保业务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数据和实例对业务规模与收益、银保合作情况、组织架构与系统支持、营销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说明;并运用全球商业分析模型深入解析银保市场的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第三,通过对S分行银保客户和内部员工设计问卷调查,引出当前银保业务在合作模式、售后服务、营销主动性、产品种类、购买渠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后,结合S分行实际情况,基于以上问题及原因,分别从集团联合经营、服务体系、产品结构、平台建设、考核培训等方面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韩君晶[3](2019)在《中国沙盒监管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在金融科技为经济带来爆破式发展的新金融时代,金融科技的技术驱动特征使金融行业突破了原有的模式,传统的金融监管难以在金融科技发展进程中继续发挥以往的监管之效。金融科技发展之快,对监管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亟需研究新型的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监管方式。沙盒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创新,能够为金融科技的监管提供新的范式,打破监管僵局,值得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沙盒监管概述。首先对沙盒监管的含义以及与传统监管的关系进行论述;其次分析沙盒监管相比传统金融监管的特征,通过对沙盒监管是一种动态化、包容性、过渡性监管的论述来厘清沙盒监管的本质;最后,对沙盒监管实施路径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分析中国实施沙盒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从沙盒监管能够适应金融科技的混业经营特征等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实施沙盒监管的必要性;其次,从中国金融改革试点的思想逻辑与运行逻辑来分析中国实施沙盒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最后,从法律层面与技术层面来分析中国实施沙盒监管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是考察分析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的沙盒监管实施路径与实施效果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沙盒监管起源于英国,却并非英国所独有,新加坡等多地也在引入和测试沙盒监管,并初步展现出一定成效。本部分首先以沙盒测试运作过程的框架对英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沙盒监管实施流程与规则设计进行梳理;然后对以上国家和地区沙盒监管的实施进展进行说明,旨在初步分析沙盒监管的实施效果;最后论述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沙盒监管的实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第四部分是论述中国沙盒监管实施路径的构建,中国沙盒监管实施路径从四个大方面入手:首先是培育中国实施沙盒监管所要求监管创新理念与手段;其次是从确立沙盒监管的法律依据、明确沙盒监管机构、设置测试主体客体资格标准、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来构建沙盒监管的法律制度;再次是对测试流程的设计,遵循测试申请阶段、运行阶段与退出阶段框架进行安排;最后,是加强沙盒监管跨国跨区合作。

李华[4](2018)在《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金融分工的深化,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成为确定性发展趋势,主要经济体的银行业纷纷进入混业经营阶段。与此相反,由于发展阶段的时代特殊性,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则于2003年确立了分业经营和规制体制。近年来,伴随着政府对银行业经营体制规制的放松,加之金融创新活动的推动,我国银行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业经营变迁。然而由于政府规制改革的滞后,银行业混业经营与分业规制体制存在显着的内在冲突,政府基于混业视角的银行业规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规制经济学范畴内,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突出政府规制制度的激励与约束功能,重点研究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中的政府规制问题。首先,以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政府规制动因分析为出发点,进而分析和确立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政府规制现实路径,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从成本收益、金融创新、规制博弈、有效边界等角度对影响政府规制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展开理论分析。其次,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范围,清晰界定了规制放松阶段下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型和契约型两种主要混业经营模式,对两种模式下的银行业混业经营基于效率和安全视角对其内在机理、混业程度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效率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论证了现阶段混业经营规制放松的现实合理性。最后,在对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不同历史阶段的混业经营规制比较和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政府规制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规制研究表明现阶段的政府规制放松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提升了银行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然而,政府对资本型混业经营模式的规制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准入壁垒过高、规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基于效率提升的规制放松和政策完善需进一步推进。同时,政府对当前契约型混业经营创新模式的规制缺乏预见性、及时性的有效规制安排,进而引发了规制竞次、重复规制和规制空白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严重的市场乱象和系统性风险隐患问题,业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金融规制核心目标和任务。由此,本文对现阶段银行业混业经营政府规制中的问题及成因等方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对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系列改革对策,以期能促进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稳健发展。

董良吉[5](2018)在《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动因、行为及绩效分析》文中提出早期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缓慢,条件不成熟,所以金融领域长期以来坚持“一行三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政策布局。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程度不断深化,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相互发展又促进了混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为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自身健康稳定发展,逐渐放开了对银行业的管制,金融业混业经营条件逐渐成熟。在此背景下,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开启了我国金融行业内保险公司控股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先河,其并购不仅交易金额巨大,而且也涉及了多个监管部门,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次并购事件不仅对平安集团自身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面分析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整个过程及行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研究及解决类似并购事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为规范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科学的并购决策等提供经验借鉴。本文依据金融学和现代企业并购相关理论,在梳理借鉴相关研究文献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整个过程。首先,对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动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平安集团的并购战略动因、深发展同意被并购的动因和并购的预期效应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行为进行了分析,运用相关计量方法,从深圳发展银行的价值评估、并购双方的对价、并购整合和并购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再次,对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并购绩效进行了分析,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此处并购的短期市场反应,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此处并购的长期业绩;最后,依据研究结论从并购主体、政府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平安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混业经营的发展战略,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深圳发展银行作为并购对象,其对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其科学性及合理性,并且在并购的整合过程中平安集团也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积极的应对,最后通过对并购绩效的评估可以看出本次并购对平安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平安集团长期发展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步。

余亚[6](2014)在《我国银信合作方式和监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着性的提高,同时由于金融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以及理财观念的深入人心,投资者对专业化的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旺盛。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而我国银信合作的发展却处于法规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发展不稳定等诸多缺点。由于银信合作不仅是简单的金融理财产品,且投、融资等金融领域业务还涉及到法律法规的制定,关系到整个国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银信合作方式和监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融合银信合作各方面,较全面对我国银信合作的方式和监管的沿革进行分析,同时具体研究日、美、德三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发展变革历程并与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对中国金融业定位,探讨经营模式的转变及相对应的监管政策的改变对我国的启发。本文将对银信合作模式及其监管政策进行有益的探索,并提出银行与信托合作方式和监管模式的发展创新的若干建议。分业经营模式下监管法律制度具有严格性与独立性,其定位于中国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特征,并随着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银信合作更进一步的发展。监管政策应秉持综合立法、综合监管,模糊机构界限,“功能型”监管的原则,方能保证金融市场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郭金良[7](2014)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应对,打破了人们对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原则”的信任与崇拜。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公共资金救助的弊端被前所未所的放大,包括美国、英国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通过修改金融稳定法或银行法的方式来规范和限制这一曾经最常用、最有效、也是最受争议的救助措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银行业监督委员会、金融稳定理事会等国际金融组织的积极推动下,识别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SIFIs)、加强这些机构的审慎监管、提高这些机构的损失吸收能力、为这些大型机构建立有序处置机制等内容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各国金融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实践中,用尽市场资源原则、合理分担机构损失、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建立“恢复与处置框架”、保证SIFIs的可处置性、构建有效的跨境处置合作法律框架,并以此构建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传统的救助实践中,中央银行“提款机”式的拯救措施助涨了这些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加重了公共财政的负担、扰乱了金融市场竞争秩序。在后危机时代,传统的处置模式偏离了公共资金救助问题金融机构的正当性基础、使公平正义的价值基础在大型金融机构的“疯狂侵蚀”中荡然无存。从本质上讲,SIFIs危机处置问题的核心内容是政府干预权的边界及其内容的法制化,是“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在金融市场中的具体化。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以及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进行论证。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强调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特别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该理论的运用,能够为政府在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角色定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运用经济法学的政府适度干预理论,对政府在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干预权边界及干预权内容的正当性进行理论构建。在具体制度方面,以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置的立法和实践为基础,在坚持法定处置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构建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重塑了大型金融机构公共资金救助的正当性基础,确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中不同处置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处置问责,对相关的市场化处置程序和处置措施进行制度设计,对相关权利主体的权利救济进行了法律设计。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核心内容就是: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为我国SIFIs危机处置提供制度化的法律保障,为市场提供一个理性化的预期。同时,与我国传统的处置模式相比,本文设计的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处置机构、处置权、处置程序、以及处置措施等都具有法定性,这将有利于提高处置效率;改革传统处置中处置行为的临时性和随意性,通过法律制度来约束政府的公共资金救助,明确公共资金救助的范围就是维持“系统重要性功能”和预防“系统性危机”;通过处置措施的设计,让股东和债权人承担危机机构的损失,激励他们积极的进行恢复行动,降低处置中的道德风险;当公共资源使用的正当性确立后,按照规范化的制度来处置每一个市场主体有利于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以彰显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同时,政府在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边界主要表现为:应该将传统处置实践中政府“全职”管理的模式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与指导相结合的干预模式,政府干预权的内容是为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提供规范化的制度框架,并监督该制度的正当运行。而具体制度内容的设计应该尊重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的基本规律,政府只在满足法定条件下提供公共资源的救助。本文的结论是:改革我国传统的处置模式,构建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具体包括:一是构建的基础。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包括现有制度能够为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提供的基础,以及新制度对现行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的新要求。二是处置机构的配置。在SIFIs危机处置中,本文明确了金融监督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三会”及存款保险机构在处置中的职责分工。三是处置程序的设计。本文针对SIFIs这类特殊的市场主体,结合域外最新的立法经验和相关国际规则的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要求,为SIFIs设计了有序的危机处置程序,包括预防与准备、早期干预、危机处置及破产清算等。四是处置措施的安排。在处置措施设计中,本文坚持“用尽市场资源原则”,通过“恢复与处置计划”的设计,激励股东尽职履责、强化债权人的市场监督作用;同时,为“系统重要性功能”的持续供给做好预先准备。五是鉴于金融安全网对SIFIs危机市场化处置重要性,本文对央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完善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进行了论证。六是本文以国际金融组织的相关国际规则为基础,在考察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跨境处置障碍的基础上,对我国SIFIs危机跨境处置合作机制进行法律构建。

严晨[8](2013)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金融的成熟和繁荣,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家主义”再度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角色的比较,关注了四个基本问题:(1)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各国的国家角色;(2)不同历史时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异同及其原因;(3)不同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异同及其原因;(4)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同其他国家的异同及其未来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个案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国家角色为研究目的,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研究框架,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方法、内容框架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是理论研究。从国家自主性的角度对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国家角色进行分析,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好理论基础。并且还通过比较马克思理论同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不同分析来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国家角色。第三章是历史比较研究。本文根据生产力和金融发展的水平,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对各自阶段中最典型和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建设的背景、过程、意图、具体政策和角色的转换等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国家进行历史比较,指出了随着金融的发展和成熟,国家角色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愈加重要的事实。尤其通过对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家同金融市场的关系的历史比较,驳斥了绝对的自由市场理论。第四章是横向比较研究,本文依据金融中心的计价货币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服务型和经济型、依据金融和经济的相对阶段关系将国际金融中心划分为赶超型和成熟型,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将这两种类型的两两匹配,归结出四种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并就此对其国家自主性、国家能力、国家干预等进行深入的比较,由此得出某一类型国家角色的特征。如经济型-赶超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会出现国家同银行关系紧密的特征。第五章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在比较视野下对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对中国的国家意图、金融发展和开放水平、金融发展模式和具体战略等都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独有的机制安排使得中国的金融企业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国家性,保证了中国的国家自主性。但这面临着开放带来的挑战,需要尽快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国家管理水平。

王大威[9](2012)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人类金融史上大大小小的历次危机,在金融理论研究方面,人们的危机理论研究热情从未减弱过。而对于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之前出发的视角均是认为金融危机的原因是由单一风险、单一市场引发而来,进而大规模扩散的,尚缺乏整体性的梳理和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爆发美国大萧条后,关于金融理论特别是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出现空前繁荣,特别是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持续数十年的大论战,使得人们对金融危机从发生到传导扩散再到形成危机,直至危机的救助和后续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金融危机研究的系统性理论,并于20世纪80年,形成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探讨。但当时尽管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滞胀”,并由日本、德国的高速发展以及欧洲的整体复苏使得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不再稳固,日本也于“广场协议”签订后出现了“失去的十年”,但整体而言,越发一体化的全球经济金融仍然处于繁荣时期。即使后来的美国网络泡沫的破裂,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看似也波澜不惊。因此,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还仍处于提出阶段,相关防范的宏观审慎监管也由于全球经济金融呈现于看似平静的局面,而并未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在时间转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转化为全球金融海啸后,持续平稳增长发展数十年的全球经济大厦似有轰然倒塌之势,连曾经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惊呼危机为“百年一遇”,系统性金融危机在这一背景下再次进入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视野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此,笔者恰逢此时攻读博士,故也将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发现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整个过程中,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处于关键性位置。具体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思路为:笔者第一步为探寻已有研究成果;第二步为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本次危机的具体情况,归纳总结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理论界定;第三步是探讨金融危机中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实际情况,从实证角度对系统性金融危机进行研究;第四步是对历次危机中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具体表现进行案例分析,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中位置最重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可发挥的作用。第五步为对系统金融风险的诱因与传播进行归纳性研究;第六步为在已有全球和各国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探寻金融海啸后世界金融改革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第七步是对应对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重要手段的宏观审慎监管进行研究;第八步为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预警防范体系进性研究。本论文尽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整体性全面地研究,并最终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落脚点放于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预警与防范之处。但客观地说,在研究的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笔者仅希望自身的研究能够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全球研究有所贡献,对金融危机的未来防范理论发展尽到绵薄之力。

张天祀[10](2010)在《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深入剖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冲击和对银行业监管的挑战,以及世界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发展趋势,国际监管规则的调整,为危机后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2008年金融危机深刻的改变了世界金融面貌,危机在发达国家全面肆虐,改变了发达国家金融堡垒的形象,使发达国家屡屡指责不发达国家金融运行的谎言被戳破。本文在分析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时,提出了次贷危机是新型金融危机,实质是一场经济增长的危机。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政府及民众都进行了深刻反思,银行监管机构既出于自身需求也是出于被迫进行了全面改革,是继“大萧条”之后,发达国家采取的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金融监管变革,对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理念、内容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指导今后发达国家银行监管的重要变革。本文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时,金融监管体制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和主要监管政策的调整,深入分析了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特别是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监管准则修改的最新趋向。提出了我国银行监管应正视挑战,借鉴国际监管改革最新成果,科学引入新巴塞尔协议改革建议中的新监管指标,发扬我国银行监管良好传统,不断提高银行的稳健性和竞争力。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后,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业分业监管格局正式形成。对于银行监管,我国建立了以银监会为主体,人民银行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体制,形成了以银监会为主的外部监管、银行内部监管、行业自律及市场约束的立体监管体系。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银行监管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银监会提出了我国银行监管的理念,确定了监管的内容,建立了监管的方法和手段。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银行业监管是切实有效的,保障了我国银行的稳健运行。但是,银行业的发展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从规则、机制、体制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银行监管的措施和建议。一是国际银行监管规则的调整与我国银行监管的完善。危机后作为国际最重要的银行业监管规则——巴塞尔协议——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在金融危机前就在逐步实施新巴塞尔协议,面对这一修改,今后我国必须进行研究修订,进一步完善落实。同时,国际会计准则也随金融业的发展而变化,新会计准则更有利于银行风险的监控,方便监管机构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便于不同银行机构风险水平的比较。最后,危机后,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也对银行业监管规则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也积极参与了国际银行监管规则的制定与调整,期望通过努力建立更加安全与公平的国际银行竞争规则。二是我国银行审慎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危机后审慎监管的理念得到了扩展,宏观审慎监管受到重视,并与微观审慎监管共同构成了审慎监管的两个主要方面。宏观审慎监管之所以产生并受到重视,是因为发达国家银行监管在金融危机中的失败表现。我们必须研究发达国家在银行风险监测、预警、控制、处置及化解的经验及教训,分析其不足,并在我国实践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银行审慎监管机制。特别要指出的是,在化解金融危机造成的银行风险中,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政府具有重要且积极的作用,这也更加证明了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在我国金融业市场化建设中,必须重视银行监管的完善与发展。三是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危机后,银行监管的教训之一就是分散监管所造成的监管空白成为风险的发源地,因此,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监管的统一性。我国“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虽然与现阶段我国金融业运行的现状相适应,但我国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表明,这一监管模式在今后将遭遇挑战,必须予以发展和完善。银行业监管的相关法律是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依据,是银行监管合法性的证明,也是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基础。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银行监管的法律框架,银监会也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予以补充和完善,但是我国银行监管法律还是存在重大缺陷,即缺少银行存款保险及银行退出的相关法律,制约了我国银行监管的完善与发展。另外,全球化造成的国际银行业竞争的格局,使得银行风险在全球蔓延和传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事实证明了银行业监管国际协作的重要性。在这一全球市场中,我国银行必须积极参与竞争,银行监管机构有必要建立有利于我国银行竞争的国际银行监管环境,防范金融危机在我国的爆发和蔓延。

二、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奏与契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奏与契机(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业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银保业务研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银行保险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银行保险业务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规模经济
        2.2.2 范围经济
        2.2.3 协同效应
    2.3 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2.3.1 银保业务合作模式分类
        2.3.2 金融控股模式的特点
第3章 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业务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
    3.1 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业务概述
        3.1.1 中信银行S分行简介
        3.1.2 S分行银保业务沿革及发展现状
    3.2 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3.2.1 宏观环境分析
        3.2.2 竞争分析
第4章 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业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问卷
        4.1.1 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方式
        4.1.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4.2 基于问卷调查的问题分析
        4.2.1 银保合作不深入
        4.2.2 客户售后满意度低
        4.2.3 营销主动性缺失
        4.2.4 产品同质化严重
        4.2.5 购买渠道有待优化和扩充
    4.3 银保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战略认知不足
        4.3.2 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4.3.3 内部考核培训机制不完善
        4.3.4 银保产品缺乏创新且结构失衡
        4.3.5 平台建设技术支持不足
第5章 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发展对策建议
    5.1 利用集团优势制定联合经营策略
    5.2 规范售后流程并设立专属服务部门
    5.3 建立正负激励考核机制和专业化FPM团队
    5.4 优化产品结构及设计专属产品
    5.5 创新互联网销售平台及完善CRM系统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国沙盒监管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基本结构以及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沙盒监管概述
    第一节 沙盒监管的界定
        一、沙盒监管的含义
        二、沙盒监管与传统监管的关系
    第二节 沙盒监管的特征
        一、沙盒监管是动态化监管
        二、沙盒监管是包容性监管
        三、沙盒监管是过渡性监管
    第三节 沙盒监管实施的基本路径
        一、构建沙盒监管的监管理念
        二、确立沙盒监管的法律依据
        三、设计沙盒监管的测试流程
第二章 中国实施沙盒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中国实施沙盒监管的必要性
        一、与金融科技的混业经营特征相适应
        二、化解金融创新试错与系统风险防控的矛盾
        三、解决颠覆式创新与监管规则滞后性的冲突
    第二节 中国实施沙盒监管的现实基础
        一、沙盒监管与金融改革试点的思想逻辑相契合
        二、沙盒监管与金融改革试点的运行逻辑相契合
    第三节 中国实施沙盒监管面临的挑战
        一、实施沙盒监管法律层面的挑战
        二、实施沙盒监管技术层面的挑战
第三章 域外沙盒监管实施路径与实施效果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域外沙盒监管实施路径
        一、英国沙盒监管实施路径
        二、新加坡沙盒监管实施路径
        三、中国香港沙盒监管实施路径
    第二节 域外沙盒监管实施效果
        一、英国沙盒监管实施效果
        二、新加坡沙盒监管实施效果
        三、中国香港沙盒监管实施效果
    第三节 域外沙盒监管对中国的启示
        一、重视实施沙盒监管的法律依据
        二、明确沙盒监管机构以及主管范围
        三、确定沙盒测试申请主体要求
        四、强调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
第四章 中国沙盒监管实施路径构想
    第一节 培育沙盒监管所要求的监管创新理念与手段
        一、实施主动型监管以兼顾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
        二、引入监管科技以提升监管能力与效率
        三、发展服务型监管以促进沙盒监管的良性互动
    第二节 构建中国沙盒监管法律制度
        一、制定沙盒监管的法律依据
        二、确定多层多维度沙盒监管机构
        三、制定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沙盒测试主体客体评估标准
        四、建立充分有效的沙盒测试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第三节 设计中国沙盒监管测试流程
        一、测试申请阶段
        二、测试运行阶段
        三、测试退出阶段
    第四节 加强沙盒监管的跨国跨区合作
        一、响应“环球沙盒监管”计划
        二、促进沙盒监管的跨区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模型分析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经验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1.5 研究创新及改进之处
第2章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文献综述
    2.1 政府规制的内涵
    2.2 银行业规制理论的发展
        2.2.1 规制必要性的理论
        2.2.2 效率视角的规制理论
        2.2.3 效率与风险并重的规制理论
        2.2.4 系统性风险规制理论
    2.3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研究
        2.3.1 国外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研究
        2.3.2 国内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研究
第3章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理论分析
    3.1 银行业经营体制比较与政府规制动因分析
        3.1.1 银行业经营体制比较
        3.1.2 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政府规制动因分析
    3.2 银行业分业与混业经营的规制比较分析
        3.2.1 政府规制目标与金融观点比较
        3.2.2 政府规制的体制选择比较
        3.2.3 政府规制的机制比较分析
    3.3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3.3.1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成本—收益分析法
        3.3.2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博弈分析法
        3.3.3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有效边界动态分析
第4章 规制放松背景下国内银行业混业经营现状
    4.1 国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现状分析
        4.1.1 背景及确定性趋势分析
        4.1.2 国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
        4.1.3 国内银行业混业经营的发展状况
    4.2 规制放松背景下银行业混业经营效率的实证分析
        4.2.1 理论基础与假设
        4.2.2 模型的建立
        4.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第5章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现状、主要问题及成因
    5.1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规制现状
        5.1.1 政府对银行业规制的目标变迁
        5.1.2 政府对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再放松
        5.1.3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法律基础
        5.1.4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体制
        5.1.5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机制
    5.2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中的主要问题
        5.2.1 法律环境不完善
        5.2.2 政府规制放松的不均衡
        5.2.3 政府规制低效运行
    5.3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主要问题的成因
        5.3.1 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5.3.2 规制主体内在冲突
        5.3.3 规制客体部分缺失
        5.3.4 规制机制严重滞后
第6章 国际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比较与借鉴
    6.1 20世纪末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放松的背景
        6.1.1 金融业分工不断深化的推动
        6.1.2 金融自由化理论为银行业混业经营提供理论基础
        6.1.3 经济全球化引发银行业混业规制放松
        6.1.4 政府与银行业的互动博弈
        6.1.5 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6.2 20世纪末以效率为目标的银行混业经营的规制放松比较
        6.2.1 政府规制目标比较
        6.2.2 混业模式的政府选择比较
        6.2.3 银行业混业经营的规制体制比较
        6.2.4 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的机制比较
    6.3 次贷危机后以安全为目标的银行混业经营的规制加强分析
        6.3.1 危机对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制度的冲击
        6.3.2 国际银行业规制体制改革
    6.4 国外银行业混业经营政府规制的经验与借鉴
        6.4.1 混业经营的必然性要求政府适当放松准入规制
        6.4.2 政府需实施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动态有效规制
        6.4.3 政府规制改革要与各国实际相匹配
        6.4.4 银行混业经营规制要突出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7章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改革的对策
    7.1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思路
        7.1.1 政府规制改革的目标
        7.1.2 政府规制改革的原则
        7.1.3 规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7.2 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改革的对策
        7.2.1 改善法律环境,奠定混业经营的规制法律基础
        7.2.2 加强规制主体改革,发挥规制者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7.2.3 动态规制客体调整,完善有效规制的方向和内容
        7.2.4 健全规制机制建设,强调机制作用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5)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动因、行为及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企业并购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关于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并购
        2.1.2 金融混业经营
    2.2 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
        2.2.1 多元化经营理论
        2.2.2 协同效应理论
        2.2.3 托宾Q理论
3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总体情况介绍
    3.1 并购双方简介
        3.1.1 平安集团及平安银行概况
        3.1.2 深圳发展银行概况
    3.2 并购描述
        3.2.1 并购的准备
        3.2.2 并购的主要过程
4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动因分析
    4.1 平安集团的战略动因分析
        4.1.1 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4.1.2 现有业务资源整合
    4.2 深圳发展银行同意被并购的动因分析
    4.3 并购的预期效应分析
        4.3.1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预期营运效应分析
        4.3.2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预期财务效应分析
        4.3.3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预期管理效应分析
5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行为分析
    5.1 并购目标企业(深圳发展银行)价值分析
        5.1.1 估值方法类型比较分析
        5.1.2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法深圳发展银行价值分析
    5.2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对价分析
        5.2.1 关于两次主要交易的介绍
        5.2.2 基于L-G模型的第二阶段换股比例分析
        5.2.3 对价方式评价分析
    5.3 并购整合分析
        5.3.1 并购人力资源整合
        5.3.2 并购经营资源整合
        5.3.3 并购文化整合
        5.3.4 并购组织结构整合
    5.4 并购风险分析
    5.5 小结
6 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绩效分析
    6.1 并购市场反应研究
        6.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
        6.1.3 数据结果统计
        6.1.4 结果分析
    6.2 并购业绩变化分析
        6.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6.2.2 并购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6.2.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绩效分析
        6.2.4 结果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主体层面
        7.2.2 政府层面
        7.2.3 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银信合作方式和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2 银信合作理论前提
    2.1 银信合作理论
    2.2 银信合作概述
    2.3 我国银信业务的监管发展及现状分析
3 国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分析(美、德、日)
    3.1 日本信托业的发展分析
    3.2 美国混业经营及其法律发展的分析以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3.3 德国混业经营制度的监管分析
    3.4 中国经营模式及监管方式现状分析
4 案例分析
    4.1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总体情况
    4.2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收益分析
    4.3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结构分析
    4.4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风险分析
    本章小结
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7)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经济学领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相关研究
        1.4.2 金融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1.4.3 法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6.2 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的基本问题
    2.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的基本问题
        2.1.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含义
        2.1.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体系与方法
        2.1.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的界定
    2.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的界定
        2.2.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的含义
        2.2.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的基本方式
    2.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的界定
        2.3.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的含义
        2.3.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的基本内容
    2.4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2.4.1 防范系统性风险
        2.4.2 保护公共利益与维护系统重要性功能
        2.4.3 合理分担危机机构损失
        2.4.4 提高危机金融机构的处置效率
    2.5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与公共资金救助制度的关系
第3章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的正当性及理论基础
    3.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的正当性分析
        3.1.1 实现公平竞争的价值需求
        3.1.2 克服公共资金救助中的道德风险
        3.1.3 维护纳税人的基本权益
        3.1.4 “市场化处置”的合理性:从制度依赖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3.2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
        3.2.1 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3.2.2 新结构经济学中关于金融发展的研究
        3.2.3 政府在 SIFIs 危机处置中的角色定位
    3.3 经济法学中的国家适度干预理论
        3.3.1 金融危机后国家干预理论的应用
        3.3.2 干预权规范:国家干预权边界及其界定的理论分析
    3.4 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正义理论
    3.5 小结
第4章 国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
    4.1 恢复与处置计划(“生前遗嘱”)
        4.1.1 欧盟模式:全面的“准备与预防”框架
        4.1.2 美国模式:与金融法结合式的立法安排
        4.1.3 英国模式:单独立法、与监管法配合适用的法律安排
        4.1.4 评价与借鉴
    4.2 早期干预制度
        4.2.1 欧盟模式:可选择性的立法框架
        4.2.2 美国模式:统一金融稳定机构领导下的干预模式
        4.2.3 英国模式:通过授予监管机构“自由裁量”实现早期干预目标
        4.2.4 评价与借鉴
    4.3 危机处置制度
        4.3.1 欧盟模式:可选择性的处置框架
        4.3.2 美国模式:监管机构主导下的危机处置
        4.3.3 英国:多部门联合行动下的危机处置
        4.3.4 评价与借鉴
    4.4 跨境处置合作制度:以欧盟为考察对象
    4.5 处置基金制度:以欧盟为考察对象
第5章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的国际规则
    5.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处置国际规则的产生与发展
    5.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国际规则的最新成果
        5.2.1 明确市场化处置中法定的处置机构
        5.2.2 保障市场化处置中的处置权力
        5.2.3 充实市场化处置中处置资金的来源
        5.2.4 市场化处置中危机机构的可处置性评估
        5.2.5 恢复与处置计划:实现市场化处置的关键
        5.2.6 积极推动跨境处置合作法律框架的构建
    5.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处置国际规则的功能
        5.3.1 争论:金融监管国际规则的法律性质
        5.3.2 功能定位:基于规则适用效果与法律需求的考察
    5.4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国际规则的经验与启示
        5.4.1 合作协调主体的法律地位
        5.4.2 识别与处置的问题
        5.4.3 金融机构被识别为 SIFIs 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5.4.4 国际规则对中国的启示:基于功能的分析
第6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1 我国 SIFIs 危机处置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6.1.1 我国 SIFIs 危机传统处置模式的特征
        6.1.2 我国 SIFIs 危机传统处置模式的缺陷
    6.2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的立法现状
    6.3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处置法律制度的内容
        6.3.1 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置中的预防与准备制度
        6.3.2 我国金融机构危机处置中的早期纠正制度
        6.3.3 我国金融机构危机的行政处置制度
        6.3.4 我国问题金融机构危机处置中的破产清算法律制度
    6.4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6.4.1 预防与准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6.4.2 早期纠正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6.4.3 危机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4.4 我国 SIFIs 危机处置中的跨境处置合作问题
第7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的构建
    7.1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制度概述
        7.1.1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体系的构建
        7.1.2 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下构建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的分析
    7.2 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处置机构的法律安排
        7.2.1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处置机构的配置
        7.2.2 处置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7.2.3 对处置机构的监督与问责
    7.3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程序的法律安排
        7.3.1 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程序概述
        7.3.2 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预防与准备程序
        7.3.3 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早期干预程序
        7.3.4 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行政处置程序
        7.3.5 完善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破产程序
        7.3.6 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权利救济程序
    7.4 完善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处置措施
        7.4.1 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的预防措施
        7.4.2 完善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早期纠正措施
        7.4.3 建立我国 SIFIs“可处置性”的保障措施
        7.4.4 完善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自救措施
        7.4.5 完善我国 SIFIs 危机市场化处置中的行政处置措施
        7.4.6 完善我国的金融安全网制度
第8章 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跨境处置合作机制的法律构建
    8.1 金融全球化与权力相互依赖:跨境处置合作的必要性
    8.2 SIFIs 跨境处置合作中存在的障碍
        8.2.1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金融主权之间的冲突
        8.2.2 不同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差异性
        8.2.3 监管权协调上的困难
        8.2.4 处置程序与破产程序之间的差异性
        8.2.5 处置制度与监管制度之间的冲突
        8.2.6 损失分担规定上的差异性
    8.3 我国 SIFIs 跨境处置合作机制的制度构建
        8.3.1 国际金融法背景下我国 SIFIs 跨境处置合作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8.3.2 我国应对:SIFIs 跨境处置合作法律框架的构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8)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1.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分类
        1.2.3 国家的定义
    1.3 理论综述
        1.3.1 国家角色理论
        1.3.2 政治经济理论中的国家角色
        1.3.3 国际金融中心理论中的国家作用
    1.4 研究方法
        1.4.1 理论分析方法
        1.4.2 实证分析方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1.5.1 内容框架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家角色的理论分析
    2.1 国家和国家自主性
        2.1.1 本文的国家定义
        2.1.2 国家角色的研究路径:国家自主性
        2.1.3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国家自主性比较
    2.2 国家自主性的组成要素
        2.2.1 理念要素:国家意图
        2.2.2 结构要素:国家能力
        2.2.3 不同要素对国家角色的影响
    2.3 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自主性
        2.3.1 国家与经济发展
        2.3.2 国家与市场
        2.3.3 跨国经济对国家角色的影响
        2.3.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国家角色
        2.3.5 国有企业和国家角色
    2.4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自主性
        2.4.1 金融与经济
        2.4.2 国际金融中心
        2.4.3 本文的两种分析视角
        2.4.4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
第三章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家角色的历史比较分析
    3.1 国际金融中心萌芽时期——13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
        3.1.1 国际金融中心出现的国家基础
        3.1.2 重商主义思想和国家干预
        3.1.3 从意大利到荷兰
        3.1.4 伦敦的兴起
        3.1.5 国际金融中心萌芽阶段国家角色的特点
    3.2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成熟时期——18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 80 年代
        3.2.1 商业市场社会形成与国家角色的转变
        3.2.2 英国的国家金融管理形成新的国家职能
        3.2.3 纽约和伦敦的国际竞争
        3.2.4 日本的政府-金融关系和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2.5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成熟时期国家角色的特点
    3.3 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竞争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今
        3.3.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创新
        3.3.2 美国政府的金融管制
        3.3.3 英国政府的大爆炸改革
        3.3.4 东京的仿效——日本的大爆炸改革
        3.3.5 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竞争时期的国家角色
    3.4 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国家角色比较
        3.4.1 国家意图比较
        3.4.2 国家能力比较
        3.4.3 国家与金融市场关系比较
        3.4.4 国家干预比较
第四章 不同类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家角色的比较分析
    4.1 功能型和服务型金融中心
        4.1.1 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
        4.1.2 服务型国际金融中心
        4.1.3 发展方式的国家选择比较:独立发展和依附发展
    4.2 成熟型和赶超型金融中心
        4.2.1 成熟型国际金融中心
        4.2.2 赶超型国际金融中心
        4.2.3 两种模式的国家优势比较
    4.3 不同类型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分析
        4.3.1 四种典型类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4.3.2 四类金融中心的国家自主性的比较分析
        4.3.3 四类金融中心的国家干预比较分析
        4.3.4 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的比较
    4.4 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危机应对的国家角色比较
        4.4.1 全球金融危机
        4.4.2 金融危机对国家角色的影响比较
        4.4.3 国家能力和国家政策比较
        4.4.4 国内角色比较
        4.4.5 国际角色比较
第五章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5.1 中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意图、基础和模式
        5.1.1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意图
        5.1.2 中国金融体系的当前结构
        5.1.3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5.1.4 中国的金融开放水平
        5.1.5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5.2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
        5.2.1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设想的提出
        5.2.2 上海金融中心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5.2.3 上海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5.2.4 上海金融中心对外开放水平
        5.2.5 地方政府作用和上海金融中心未来发展
    5.3 国家主导下的推动国内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5.3.1 境内外市场的联动发展的国家设计
        5.3.2 人民币国际化
        5.3.3 香港离岸金融中心
        5.3.4 中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统一
        5.4.2 中国的国家-金融关系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5.4.3 全球化和中国金融发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当前的相关研究情况及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所用研究方法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所用研究方法
    四、 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及未来仍需改进之处
        (一) 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二) 未来仍需改进之处
第二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的界定
    一、 系统性金融风险概述
        (一) 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关问题辨析及其界定
        (二)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其他主要风险的辨析
    二、 宏观审慎监管概述
        (一) 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提出
        (二) 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
        (三) 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
        (四) 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机构
        (五) 宏观审慎监管运用的工具
        (六) 宏观审慎监管的两大视角
        (七)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联性
        (八) 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框架
第三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播路径的理论基础研究
    一、 金融国际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 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播的金融国际化
        (二) 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播的金融国际化
    二、 金融弱质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 代际遗忘角度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 债务—通缩角度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 金融体系经营先天脆弱性角度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 金融创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 金融体制创新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二) 金融工具创新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第四章 金融危机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探析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机理
        (一)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 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历程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演进机理
        (一)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背景——雁阵经济中的日本
        (二)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五章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案例研究
    一、雷曼兄弟公司与美国次贷危机
        (一) 雷曼兄弟公司的发展历程
        (二) 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的影响
    二、美国长期资本公司案例研究
        (一) 长期资本公司之母——所罗门公司
        (二)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救助的范例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
        (一)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不良资产剥离的背景
        (二) 不良资产剥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
    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正面影响——摩根财团
        (一) 摩根财团辉煌过去
        (二) 1907 年救助市场的范例
第六章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国际监管改革
    一、 国际监管改革述评
        (一)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美国监管改革述评
        (二)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英国监管改革述评
        (三)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国际监管改革述评
    二、 国际监管典范的巴塞尔协议
        (一) 奠定国际地位的“巴塞尔协议 I”
        (二) 渐趋成熟的“巴塞尔协议Ⅱ”
        (三) “夭折”的“巴塞尔协议Ⅱ”催生“巴塞尔协议Ⅲ”
        (四) “巴塞尔协议Ⅲ”简评
第七章 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
    一、 宏观审慎监管的策略
        (一) 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性监管策略
        (二) 宏观审慎监管的流动性风险监管策略
    二、 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
        (一)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
        (二) 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三者间的关系
第八章 中国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况及预警体系研究
    一、 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
        (一)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分析
        (二) 中国金融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细化分析
    二、 构建中国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预警体系
        (一) 中国境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二)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预警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
    二、 英文文献
后记

(10)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目标
    三、文献综述
        (一) 金融监管与银行监管
        (二) 危机前银行监管理论研究
        (三) 危机后银行监管理论探究
        (四) 危机后银行监管的探索
    四、论文创新点和研究框架
        (一)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二)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 金融危机对国际银行监管的挑战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爆发
        一、次贷危机的爆发
        二、危机的扩大
        三、冰岛的困境
        四、危机的全球蔓延
    第二节 金融危机的根源
        一、金融危机的背景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三、金融危机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模型分析
        一、金融危机模型的发展
        二、传统危机模型的失效
        三、模型构建
        四、结论
    第四节 金融危机对银行监管的挑战
        一、银行的巨大损失
        二、银行监管面临的压力
        三、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 危机后国际银行监管的改革趋向
    第一节 美国银行监管的变革
        一、监管再定位的必要性
        二、美国银行监管的改革的目标及意图
        三、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措施
    第二节 英国银行监管的变革
        一、改革监管力度
        二、英国监管改革的目标
        三、监管改革的措施
        四、英国监管改革的分析
    第三节 欧盟银行监管的变革
        一、欧盟监管改革方案的出台
        二、欧盟金融监管新框架
        三、欧洲系统性风险理事会(ESRC)
        四、欧洲金融监管体系(ESFS)
        五、ESFS和ESRC的合作机制
        六、欧盟监管改革的评析
    第四节 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的启示
        一、银行监管落后于银行业的发展
        二、银行监管改革并未完成
第三章 我国银行监管现状评析
    第一节 我国银行监管体系框架
        一、外部监管
        二、内部监管
        三、行业自律
        四、市场约束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与发展
        一、监管主体与监管目标
        二、监管理念、监管范围与监管内容
        三、监管方式
        四、监管手段
        五、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的协作
        六、监管工作成效
    第三节 我国银行监管评价
        一、贷款规模稳步增长,质量明显提高
        二、银行业机构案件数量和风险金额明显减少
        三、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
        四、银行经营信息透明度不断提高
        五、银行业盈利水平大幅提高
        六、金融创新多元化快速发展
        七、银行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八、银行国际排名大幅较快提升
        九、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措施逐步完善
        十、注重了监管效率问题
    第四节 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缺陷探析
        一、监管体系不完善,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功能缺乏
        二、运行机制不完善,现行监管体系的弹性与灵活性相对不足
        三、监管模式不完善、现行监管框架不适应银行业发展趋势
        四、监管的方法、内容不够完善,监管过度和监管空白同时存在
第四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挑战
    第一节 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
        一、国内金融创新发展迅猛
        二、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的关系
        三、加强对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监管
    第二节 系统性风险与银行监管
        一、对系统性风险的重新认识
        二、系统性风险的巨大破坏力
        三、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预防
        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第三节 系统内重要银行机构的监管
        一、系统内重要银行破产对市场的巨大冲击
        二、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缺陷
        三、加强对系统内重要银行的监管
    第四节 金融危机与我国银行监管
        一、小概率事件对银行监管的挑战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
第五章 国际银行监管规则的调整与我国银行监管的完善
    第一节 新巴塞尔协议的调整及在我国的实施
        一、巴塞尔协议
        二、巴塞尔委员会银行监管框架修订
        三、新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完善
    第二节 新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实施
        一、新会计准则的调整
        二、实施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影响
        三、新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实施
    第三节 国际经济组织对监管规则的调整与我国银行监管
        一、IMF与危机银行监管
        二、"八国集团"
        三、"二十国集团"
        四、中国积极介入国际规则的调整
第六章 我国银行审慎监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第一节 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
        一、审慎监管理念的发展
        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三、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
        四、审慎监管在中国的实践
        五、加强中国的审慎监管
    第二节 风险的监测与预警机制
        一、发达国家风险监测的失败
        二、我国银行风险监测的实践
        三、提高我国银行风险监测的方法及途径
    第三节 风险控制机制
        一、风险和风险管理
        二、风险监控范围的扩大
        三、我国风险控制实践
        四、提高我国银行风险控制的方法及途径
    第四节 风险的处置与化解机制
        一、政府必须积极介入危机处置
        二、政府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及措施
        三、政府干预措施的退出
        四、我国政府干预的实效
第七章 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第一节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制
        一、重新认识"一行三会"
        二、金融市场发展对银行监管的必然要求
        三、融入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必然选择
        四、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趋向
    第二节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法律
        一、我国银行监管独立性评析
        二、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缺陷
        三、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第三节 加强我国与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的协作
        一、强化我国与国外的银行监管协作
        二、构建有利于我国银行竞争的银行监管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奏与契机(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2]中信银行S分行银保业务发展问题研究[D]. 陈越. 沈阳大学, 2020(08)
  • [3]中国沙盒监管实施路径研究[D]. 韩君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10)
  • [4]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规制研究[D]. 李华. 辽宁大学, 2018(01)
  • [5]平安集团并购深圳发展银行:动因、行为及绩效分析[D]. 董良吉.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9)
  • [6]我国银信合作方式和监管问题研究[D]. 余亚.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7]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 郭金良. 辽宁大学, 2014(12)
  • [8]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国家角色比较研究[D]. 严晨.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9]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监管与防范研究[D]. 王大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 [10]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完善研究[D]. 张天祀. 复旦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奏与机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