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一、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黄自豪[1](2021)在《梳型共聚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对原油的降凝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原油由于低温流动性差,长距离管道运输能耗极高,加入降凝剂是改善原油流动性能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本文基于对高蜡CMad原油的组成分析,合成了不同结构的梳型共聚物降凝剂,并研究了其对原油的降凝效果及降凝机理。通过元素分析、IR、GC-MS等表征方法分析了 CMad原油中蜡的结构特征,作为降凝剂分子结构设计的依据。通过分子模拟技术计算了石蜡晶体表面与不同单体聚合的降凝剂分子之间的吸附能,并与降凝效果关联,确定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二十四酯和马来酸酐为CMad原油的适宜聚合单体组合。实验合成了长碳链的丙烯酸二十四酯,考察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丙烯酸二十四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合成条件为:丙烯酸和二十四烷醇的摩尔比为1.3: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1.3%、阻聚剂对苯二酚用量为0.8%、反应时间为5 h和反应温度为120℃。丙烯酸二十四酯收率可以达到92%。考察了聚合反应条件对共聚物结构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原油降凝性能的影响,发现对于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二十四酯和马来酸酐聚合体系,聚合物的分子量与降凝效果存在显着的关联。共聚物重均分子量(Mw)在60000-70000之间时,对CMad原油具有较好的降凝效果。采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实验结合确定了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二十四酯和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1:1、引发剂用量为1.3%、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4h、溶剂甲苯浓度为45%,合成共聚物PPD-D重均分子量为68300,加入量为3000mg/kg时,原油的凝点从30℃降至20℃,粘度降低96.7%。在石蜡分子与梳型共聚物分子共晶过程中,降凝剂中的极性基团可以破坏蜡晶规则的晶体结构,共聚物侧链的碳数越接近原油中蜡组分的平均碳数,降凝效果越好。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分析了加入不同分子量降凝剂后CMad原油的结晶温度和石蜡晶体形态。降凝剂PPD-D加入后,CMad原油的析蜡点和析蜡峰温降低,凝点处析蜡量增加,蜡晶尺寸减小。当降凝剂PPD-D加入量为3000mg/kg时,析蜡点从39.5℃降至35.7℃,析蜡峰温从31.8℃降至27.4℃。

宋长统[2](2021)在《氯乙烯自稳定沉淀聚合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PVC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低廉的价格,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材料、儿童玩具、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到2020年,我国PVC工业的产能增加到20 Mt/a,但PVC产品牌号单一,树脂及配套助剂品种较少。高端、特种和专用品种产量不足,中低端产品过剩。目前,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工艺主要以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为主,但是上述两个聚合工艺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分散剂或乳化剂的残留、颗粒表面存在皮膜等。因此,开发适用于PVC及其共聚物合成的新方法,对于促进VCM聚合反应基础研究和解决PVC工业的重大应用技术需求都有积极意义。本论文将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拓展到氯乙烯的聚合反应,首先系统地研究了氯乙烯沉淀聚合中的体系组成、工艺条件以及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粒子形成机理。在成功实现氯乙烯自稳定沉淀聚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自稳定沉淀聚合拓展到氯乙烯与醋酸乙烯酯和氯乙烯与丙烯酸的二元共聚,以及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的三元共聚合。合成了一系列的PVC共聚树脂,并研究了这些共聚树脂作为CaCO3改性剂等的应用。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一系列溶剂对氯乙烯自稳定沉淀聚合的影响,提出了VCM自稳定沉淀聚合的溶剂选择原则。VCM在不同溶剂中的聚合主要受溶剂极性及氢键作用的影响,以极性力溶解度参数与氢键作用力溶解度参数为坐标,以PVC的极性力溶解度参数与氢键作用力溶解度为圆点,半径R=3.4的圆以外的溶剂适合于VCM的自稳定沉淀聚合,而在此以内的溶剂为PVC的良溶剂。通过系统地考察溶剂、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以及温度等工艺条件对VCM自稳定沉淀聚合的影响,提出了 VCM自稳定沉淀聚合符合相变机理,即:PVC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差,在低转化率下,体系分为两相,一相为连续的溶剂相,一相为PVC富集相,聚合反应主要在两相中完成。随着转化率的提高,VCM的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PVC富集相中,富集相中链终止速率降低,PVC分子量增大。当体系中剩余VCM浓度低于10~15 wt%后,生成的PVC分子量显着下降。通过调控聚合反应条件,可以得到Mn从4000至40000的聚氯乙烯均聚物。通过对VCM自稳定沉淀聚合中PVC粒子形貌及形成过程的监测和分析,提出了自稳定沉淀聚合的PVC粒子形成机理。PVC分子链在溶剂中不溶,一经生成便从溶剂中沉淀出来,形成粒径很小的微畴(Micro-domin)。这些微畴悬浮分散在溶剂当中,比表面能大,表面热力学不稳定,很快凝聚生成直径50~100nm的区域结构(Domain),以降低表面能。随着转化率的继续增大,这些区域结构会作为初级粒子的核,捕获VCM使其在内部继续聚合,同时聚并小的区域结构,以及捕获沉淀出来的微畴最终增长成初级粒子。在低搅拌速率下,初级粒子会发生三次聚并,生成较大的粒子。由于生成机理的原因,这种较大的粒子为疏松结构,在搅拌作用下能重新解体成初级粒子。此外,通过加入交联剂,可以明显提高PVC的分子量。例如:引入0.25 wt%的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作为交联剂,可以获得聚合度为1250的PVC。2、研究了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了 VCM与VAc的共聚物(PVVA),考察了 VAc对自稳定沉淀聚合的影响。一方面VAc作为PVC的良溶剂提高了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另一方面,PVC中PVAc链段的引入提升了共聚物的溶解性。PVAc单元在共聚物中的含量随着转化率的升高而升高,并且随着VAc初始浓度的增大,升高趋势增大。VAc的初始浓度对所得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较小,所得共聚物PVV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PDI在1.6左右。VAc的引入对自稳定沉淀聚合得到的PVVA粒子的形貌具有较大的影响,PVVA粒子的粒径随VAc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三次聚并增多。PVVA共聚物能够显着地促进PVC的熔融塑化,大幅提升PVC的力学性能。例如:添加3 phr PVVA-5.7的PVC塑化时间为52 s,比未添加的PVC快37 s;拉伸强度为62.4 MPa,提升15.6%,断裂伸长率为54.6%,提升4.1倍,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为2.8 kJ/m2,提升 2.5 倍。3、研究了 VCM与AA的自稳定沉淀聚合。鉴于AA的自由基聚合活性远远高于VCM的反应活性,采用了 AA连续滴加工艺合成了丙烯酸和氯乙烯(AA-VCM)共聚物(PVCA)。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滴加法能有效地调控共聚物的组成,通过对滴加速率的调控,可以制备组成相对均匀、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左右的共聚物亚微米粒子。通过干湿法将其应用于CaCO3的表面改性,并进行硬质PVC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表明:1)PVCA能够极大的提高CaCO3表面的疏水性,用3 wt%PVCA改性的CaCO3的水接触角可达130°;2)PVCA中AA的存在能够与CaCO3发生反应,较长的PVC链段极大地增强了CaCO3与PVC的相容性,并与之发生分子链缠结,提高界面强度;3)改性后的CaCO3能够有效促进PVC的塑化,极大的提升其在PVC基体里的分散性,显着提高PVC材料的耐热性及力学性能。PVCA用量为5 wt%时,PVC/CaCO3@PVC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46.4 MPa,比未改性的提升20%,断裂伸长率达到119.8%,提升4倍。4、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 BA-VAc-VCM三元共聚物,系统研究了单体投料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溶剂等对三元共聚物共聚组成和粒子形貌的影响。三元沉淀聚合符合两相聚合机理。当共聚单体中BA和VAc的比例较低时,生成的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聚合反应温度,共聚物在溶剂中沉淀出来以微粒的形式存在,聚合机理与VCM的自稳定沉淀均聚相似。当共聚单体中BA和VAc的比例增大时,生成的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或者接近聚合反应温度,聚合物在溶剂中的状态取决于溶剂溶解性。在不良溶剂中,为淤浆聚合,聚合主要发生于溶剂相;当溶剂溶解性增强时,共聚物的溶胀程度增大,聚合主要发生于溶胀的共聚物网络中,凝胶效应明显。相同条件下,两聚合场所生成的共聚物共聚组成不同,溶剂相生成的共聚物VCM组成偏低。一锅法制备三元共聚物,共聚物分子量及BA在共聚物中的组成随反应转化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升高,聚合速率增大,共聚物分子量降低。VCM-BA-VAc是一种宽分子量分布、宽共聚组成分布的共聚物,可用作硬质PVC润滑剂,添加1.5 phr PCBV-49.7的硬质PVC,塑化时间延长30%,平衡扭矩降低6.5%,拉伸强度达到58.9 MPa,提升10%,断裂伸长率达到28.5%,提升2.5倍。

高弯弯[3](2020)在《NPEAA/AEPH和NPEAA/MAA/MMA改性苯基含氢硅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工业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易于开采的原油量越来越少,许多国家聚焦于储存量较高的稠油开发。因稠油黏度较大,含有较多沥青质、胶质等天然乳化剂,加之三次采油阶段,大量化学助剂的增加,使游离水与稠油充分混合形成了稳定乳状液,会给其炼制、加工、运输等过程带来危害,故而需进行破乳脱水。但稠油破乳过程中存在破乳剂溶解分散能力弱、升温破乳时能量消耗大及脱水困难等问题。因此,研发低温稠油高效破乳剂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课题针对胜利油田陈庄稠油,选用无需调聚、耐高低温、可与石油烃类相容的苯基含氢硅油为主链,引入亲水亲油基团,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有机硅破乳化学品,并对其破乳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丙烯酸(AA)与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PE-108)直接酯化合成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NPEAA),使其作为聚硅氧烷稠油破乳剂中间体备用,用FT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A):n(NPE-108)、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酯化反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相比NPE-108,酯化后的NPEAA的表面活性增强。(2)以氯铂酸为催化剂,异丙醇为溶剂,NPEAA与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环氧基封端聚醚(AEPH)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对苯基含氢硅油改性,合成了含有亲水亲油基团的NAEPHS。以Si-H转化率和表面张力为指标,探讨不同因素对NAEPHS影响规律。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用FT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 n(NPEAA):n(AEPH)的最适宜配比。采用吊片法和荧光光谱仪测定其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为0.6 g/L,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26.08 mN/m。并对陈庄稠油进行了破乳性能研究,在NAEPHS浓度为0.6 g/L,破乳温度为45℃,破乳时间为1.5 h的条件下,脱水率达89.72%,水中含油量低至189.7 mg/L。(3)以氯铂酸为催化剂,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NPEAA作亲水亲油基团,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对苯基含氢硅油进行改性,得到多分支型结构的MAA-MMA-NPHS。以Si-H转化率和表面张力为指标,探讨了各主要因素对MAA-MMA-NPHS的影响规律,利用均匀设计试验对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FT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测得其CMC为0.8 g/L,γcMC为26.17 mN/m。调整MAA-MMA-NPHS亲水亲油基团配比,并对陈庄稠油进行了破乳性能研究。在n(MAA):n(NPEAA):n(MAA)为8:2:2,破乳剂用量0.8 g/L,破乳温度50℃,破乳时间2 h时,脱水率达到86.67%,脱出水含油量低至153.9 mg/L。(4)以陈庄稠油乳状液(W/O)为破乳对象,对比了 NAEPHS、MA A-MMA-NPHS与三种市售AE2010、SP169、N81800破乳剂的破乳性能;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测试仪对破乳过程进行分析,NAEPHS、M AA-MMA-NPHS破乳效果均优于其他三种市售破乳剂;评价了 NAEPHS和MAA-MMA-NPHS破乳剂对陈庄稠油、甘肃省合水县宁138区井口原油、滨州原油以及马瑞原油的破乳效果;还探讨了 NAEPHS、MAA-MMA-NPH S破乳剂对陈庄稠油体系粘度和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对微观破乳过程进行了分析;推断其破乳过程为顶替破乳机理。

李娟[4](2019)在《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提出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大量、持续消耗,开发利用稠油资源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稠油由于含有大量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其开采集输难度高、资源利用率差,如何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成为打破限制其开发利用壁垒的关键。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添加各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实现降粘目的,而其中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在油田应用中的表现最具吸引力,但其研发尚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种类较少、对稠油油藏条件的适应性有限、溶液性质与降粘机理间的联系探讨不足。研发更能满足稠油开发需求的新型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并深入分析其溶液性质与作用机理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主要从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功能单体的引入、降粘机理的探讨等三个方面进行新型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溶液性质及稠油降粘应用性能的研究。1、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以得到可反应型共聚物,利用环氧基与氨基间的偶合反应,将氨基封端的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元共聚物接枝于反应型共聚物侧链,得到具有长支链的水溶性两亲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旋转流变仪、界面张力仪考察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稠油乳化降粘性能评价。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为乳化降粘,长支链结构有利于稠油降粘性能的提高,适中的长支链结构含量下可取得最理想的稠油降粘率。2、以AM单体为主,引入具有较强耐温耐盐性的两亲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以及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N-丙烯酰胺丙基)-N,N-二甲基,N-十六烷基溴化铵(ADC)合成了一系列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等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测定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旋转粘度计、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其可循环稠油降粘性能并探讨了其机理。研究表明,适中的表界面活性更适于实现可循环的耐盐稠油降粘,提高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含量能够增强其耐盐稠油降粘性能。3、选择AM、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丙烯酰吗啉(NAM)共聚完成了两亲性三元共聚物的合成,选择AM、苯乙烯磺酸钠(SSS)与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进行自由基共聚完成了羟基封端的阴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并利用这两种共聚物得到了一种复配型两亲共聚物稠油降粘剂。用共振光散射等研究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考察了其表观粘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情况。此外,利用光学显微镜、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基于界面活性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分析了不同无机盐及盐浓度对其稠油降粘性能的影响情况。发现复配是一种有效地提高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的方法,能够在较低的用量下取得较好的耐盐降粘效果。4、通过AM与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及含氟疏水单体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EMAc-6)共聚,得到了一系列含氟疏水单体含量不同的具有pH响应性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进行了结构与性质表征。利用界面扩张流变法、粘度测试、表面张力测定等进行了溶液性质的研究,利用Zeta电位测试考察了 pH对共聚物溶液性质的影响情况,并使用激光粒度仪、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溶液的界面活性不仅随着含氟单体含量的提高而增强,而且随着pH的减小而减弱,基于界面活性控制的乳化降粘机理,其在pH较高时能够乳化稠油形成稳定性较高的水包油乳液,实现稠油乳化降粘,而在酸化后又能够实现迅速的油水分离。5、以AM、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ZMA)共聚制备了一系列CO2响应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AEB,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基本性质表征。研究了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观粘度、表界面张力、流体力学半径,并使用电导率仪测试了其对CO2的可逆响应性。利用接触角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粘度表征等手段考察了该系列聚合物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研究表明,BZMA单体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强疏水缔合作用,有利于表界面活性、润湿性及稠油乳化降粘能力的提高,形成的稠油乳化液液滴粒径与界面张力正相关,与连续相粘度负相关,该系列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具有CO2响应性。6、对稠油中的重质组分沥青质、胶质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合成并中试了一种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对其稠油降粘性能和降粘机理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所用油样中的沥青质、胶质含有多环芳香结构与大量极性基团,具有氢键作用下的致密的片层状缔合结构,是导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我们所制备的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含有大量极性基团能够破坏沥青质、胶质中原有的缔合结构,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粘度,适当的剪切与老化处理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稠油降粘效果,中试产品具有在高温、高剪切的油藏条件的应用潜力。

苏玲莉[5](2019)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咸阳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的取样分析,得出其水质存在高硬度易腐蚀的问题。本研究以衣康酸(IA)、烯丙基磺酸钠(SAS)、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叔丁醇为分子量调节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法,合成出一种具有多种官能团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通过正交对比实验确定三元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IA:SAS:HEMA)=3.5:1.0:0.8,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11%,分子量调节剂占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h,其合成出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的阻垢率为98.76%,固含量为13.25%。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在夏冬两个温度体系下对CaCO3和CaSO4都具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当共聚物浓度为5mg/L,温度为25℃,水浴时间为10h时,对CaCO3的阻垢率为98.25%,对CaSO4的阻垢率为80.05%,与市售阻垢剂聚天冬氨酸在同水质条件下进行对比,效果明显优于聚天冬氨酸,因此更适用于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凝胶色谱图显示,该共聚物分子量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属于一种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红外光谱图显示,共聚物含有羧基、羟基、磺酸基、酯基等官能团,多种官能团相互协同对共聚物起到增效作用;扫描电镜图显示,共聚物可以改变CaCO3、CaSO4晶体在成核过程中的排列方式,使得晶体形貌发生变化,对CaCO3和CaSO4具有较好的阻垢分散性能。采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的缓蚀性能以及pH值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与锌盐的协同作用明显,比较适合于碱性环境中,当锌离子(Zn2+)投加量为3mg/L时,与共聚物的复配效果最好其缓蚀率可达90%以上,而且当共聚物投加量较少时,锌离子(Zn2+)的加入明显提高了缓蚀性能,同时共聚物在第28d的生物降解率达到了理论值得60%,满足易生物降解型阻垢剂的条件。采用朗格利尔的饱和指数(L)以及雷兹纳的稳定指数(R)对循环水水质分析得出,空调循环水的硬度相对较大具有结垢倾向。将共聚物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现场应用,试验表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有效地缓解了系统的结垢腐蚀等问题,验证了共聚物能够适用于纺织厂敞开式空调循环水系统中。图41幅,表12个,参考文献87篇。

何杨[6](2016)在《聚氧乙烯醚型速溶性温度响应聚合物的研究》文中指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是丙烯酰胺均聚或丙烯酰胺与其它功能化单体共聚的一类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增粘性、流变性以及分散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物浮选、水处理等行业。其中,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因其良好的增粘、耐温、抗盐及抗剪切性等优点,已成功应用在钻井、压裂酸化、采油等多个油气开采环节。然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性不理想,限制其进一步大量推广使用。本论文拟将具有最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的侧链引入到聚合物主链上,从而达到改善聚合物溶解性的目的,使聚合物在常温下易溶,较高温度下具有疏水性,保持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引入烷基长链到烯丙基聚氧乙烯醚(聚合度分别为10、8、6)分子链上,使其具有温敏性质,分别合成了六种烯丙基烷基聚氧乙烯醚温敏单体,即AEO10C16、AEO1oC10、AEO10C4、AEO8C10、AE06C10和 AOP10。并通过 IR、1HNMR、13CNMR、MS对单体分子结构进行确认,通过测定1.0%单体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透光率确定其浊点,AEO10C16的浊点为37℃,AEO10C10溶液的浊点为43℃,AOP00浊点为28℃,AEO10C4的浊点高于60 ℃,AE08C10和AE06C10的浊点低于25 ℃。2.通过温敏单体分别与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共聚,合成了六种含烷基聚氧乙烯醚侧链的丙烯酰胺类温敏聚合物;通过三种与温敏单体含相同乙氧基结构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EO10、AE08和AE06分别与AM、AA共聚,得到了三种仅含聚氧乙烯醚侧链的水溶性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最优反应条件确定为:n(AM):n(AA):n(功能单体)=84.0:15.0:1.0(%),引发剂加量为0.3 wt%、反应体系pH为7、聚合温度为40 ℃、单体总浓度为25 wt%。将合成的九种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通过IR、1H NMR对聚合物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逐步稀释法确定聚合物特性粘数。3.通过研究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HPAM以及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在常温去离子水中、45 ℃去离子水中、常温盐水中的溶解性能,发现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溶解性均比AP-P4好,溶解时间与HPAM相近甚至更短。AM/AA/AEO10C16、AM/AA/AEOioCi0、AM/AA/AE08Ci0和 AM/AA/AEO6C10在 25 ℃下去离子水中的溶解时间分别为36 min、28 min、25 min和26 min。通过进一步研究温度对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溶解时间影响,发现聚合物在侧链LCST附近,溶解时间增长,这也表明含烷基聚氧乙烯醚侧链的聚合物具有温度响应性。4.对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HPAM以及AP-P4溶液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粘浓关系发现含烷基聚氧乙烯醚侧链的聚合物增粘性能更好,其中聚合物AM/AA/AEO10C16和AM/AA/AEO8C10增粘性最好,2000 mg/L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可达到428.7 mPa·s和438.3 mPa·s。通过研究无机盐对聚合物溶液影响,发现AM/AA/AEO10C16抗NaCl、CaC12能力稍弱于AP-P4,但优于HPAM和其它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通过SEM对聚合物表面形态进行了研究,AM/AA/AEO10C16在去离子水中具有明显的网络结构,但加入无机盐时,AM/AA/AEO0C16溶液仍然具有较为密集的网络结构。5.通过研究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发现含烷基聚氧乙烯醚侧链的聚合物具有更好的耐温性、抗剪切性、剪切恢复性和粘弹性,同时在研究中也发现含烷基聚氧乙烯醚侧链的聚合物具有明显的热增稠现象和粘弹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AM/AA/AEO10C16、AM/AA/AEOi0Ci0、AM/AA/AEO8C10 和 AM/AA/AE06C10的温度响应区间在20~60℃内,表明烷基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具有温度响应性;同时研究还发现支链引入烷基后聚合物在高剪切作用具有剪切增稠性,2000 mg/L的AM/AA/AEO10C16、AM/AA/AEO10C10、AM/AA/AEO8C10和 AM/AA/AE06C10溶液在 600 s-1 下的粘度保留值可以达到 56.3 mPa·s、34.4 mPa·s、30.7 mPa·s 和 29.4 mPa-s。6.通过研究聚合物在纯水中的表面张力,发现侧链为烷基聚氧乙烯醚链的聚合物表现出明显的表面活性,AM/AA/AEO10C16、AM/AA/AEO10C10、AM/AA/AOP10、AM/AA/AEO8C10 和 AM/AA/AE06C10 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至 40.6 mN/m、39.9 mN/m、45.1 mN/m、38.6 mN/m 和 44.3 mN/m。

崔丽艳[7](2011)在《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丙烯酰胺(AM)分别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三种阳离子单体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合成二元共聚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并引入丙烯酸进一步合成了三元共聚的丙烯酰胺,而且将此三元共聚物与超支化聚酰胺胺进行接枝反应。采用Bruker-Tensor27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仪表征了合成的几种产物的结构;并通过对聚合物特性粘度,阳离子度等的测定,讨论各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实验优化聚合条件为单体浓度为30%,DAC与AM摩尔比为3∶7,聚合温度为5℃,K2S2O8-NaHSO3为氧化还原低温段引发剂,浓度为0.05‰(对单体总量)其摩尔比为1∶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高温段引发剂,浓度为0.125‰,尿素为溶解助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聚合络合剂,得到分子量为619×104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实验对制得的聚合物进行了模拟三元复合驱污水的絮凝性能实验,把未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改性和未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接枝聚合物的絮凝性能及不同丙烯酸含量接枝聚合物絮凝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得出,接枝比未接枝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絮凝性,改性后超支化聚酰胺胺接枝物具有更明显的絮凝性,丙烯酸含量考察发现含量为30%时,阳离子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接枝共聚物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透光率可达94.3%。

高飞[8](2010)在《新型调渗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油井出水问题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不了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对高渗透层(或裂缝)进行封堵,可以提高注入水的波及系数,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传统的冻胶型堵水剂以聚丙烯酰胺为主要成分,由于其胶体稳定性等诸多问题而逐渐被新型调渗剂替代。共聚物型调渗剂以其“堵水不堵油”的良好油水选择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可以说共聚物型调渗剂具有非常可观的研发前景。本文研究合成了两种新型冻胶调渗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和丙烯酸/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甲基丙烷磺酸(AA/AM/DMDAAC/AMPS)四元共聚物,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实验中,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法合成得到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合成方法省时高效、条件温和、稳定易行。调整了反应条件和物料比制备了一系列的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探索的最佳合成工艺为:物料比为质量比1:1:1、分散土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加入量(以(NH4)2S2O8质量计)为单体总质量的0.3%,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反应温度50℃、氮气保护、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强度和吸水性能均较高。另外,本文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法合成了AA/AM/DMDAAC/AMPS四元共聚物,步骤简单、条件温和、操作易行。对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进行硬度及岩心实验评价,结果显示:本实验制备的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冻胶调渗剂达到较好的强度和附着性,该调渗剂降低岩心水相渗透率的能力很强,堵塞率大于99%,岩心突破压力大于2.0MPa;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岩心油相的堵塞率小于对水相的堵塞率,油相突破压力远小于水相突破压力。用于油井深部堵水,预期可获得良好效果。同时,AA/AM/DMDAAC/AMPS四元共聚物可经简单步骤合成,并具有与AA/AM/DMDAAC共聚物相似的性质,可作为耐温抗盐冻胶调渗剂的研发工作的参考。

胡静[9](2009)在《无皂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合成、性能及其聚合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酸酯是皮革涂饰材料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成膜物质。近年来制革工业对涂饰材料各项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如耐水性、耐溶剂性,涂饰后革样的卫生性能、透明度及真皮感等。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期望在两亲性共聚物作为稳定剂的条件下,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同时引入无机纳米SiO2粉体合成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并在此基础上,简化合成工艺,同步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性能良好的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首先合成了二元两亲性共聚物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钠[P(BA/AANa)]和三元两亲性共聚物聚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P(BA/VAc/AM)],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透射电镜(TEM)等检测手段对两种两亲性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以P(BA/AANa)和P(BA/VAc/AM)为稳定剂,采用表面带有不饱和双键的纳米SiO2粉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原位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钠[P(MMA/BA/AANa)]/纳米SiO2复合乳液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这两种纳米复合乳液的合成条件。以P(BA/VAc/AM)为稳定剂,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了ES-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优化了该纳米复合乳液的合成条件。采用FTIR、DSC和TEM等检测手段分别对P(MMA/BA/AANa)/纳米SiO2复合乳液、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和ES-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将这三种纳米复合乳液应用于皮革涂饰,对涂饰后革样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检测。最后对ES-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合成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TEM检测推断出该纳米复合乳液的聚合机理。二元两亲性共聚物P(BA/AANa)的最优合成条件为:丙烯酸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5%,引发体系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三元两亲性共聚物P(BA/VAc/AM)的最优合成条件为: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14%,n(VAc):n(BA)=1:1,反应温度90℃,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6%。P(MMA/BA/AANa)/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最优合成条件为:n(BA):n(MMA)=2:1,pH为7,过硫酸钾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2%,反应温度85℃,纳米SiO2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2%。P(MMA/BA/AANa)/纳米SiO2复合乳液涂饰后革样与P(MMA/BA/AANa)涂饰后革样相比:透气性增加了376.19%,透水汽性提高了7.78%,吸水率降低了16.31%,耐湿擦性达到3级,耐干擦性均达到4~5级,常温耐屈挠性均达到2万次。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最优合成条件为:纳米SiO2粉体为表面带有不饱和双键的纳米SiO2,纳米SiO2粉体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1.5%。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涂饰后革样与P(MMA/BA/VAc/AM)涂饰后革样相比:透气性增加了109.92%,透水汽性提高了16.49%,吸水率降低了56.19%,耐湿擦性达到2~3级,耐干擦性均达到4~5级,常温耐屈挠性均达到5万次。同步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ES-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h,n(BA):n(MMA)=3:2,过硫酸钾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3%,正硅酸乙酯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5%,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分数(以单体总质量计)4%。ES-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实验室应用结果表明:与P(MMA/BA/VAc/AM)乳液涂饰后革样相比,透气性提高了285.39%,透水汽性提高了49.01%,吸水率降低了18.47%,动态防水性提高了17.71%,耐湿擦性均达到1级,耐干擦性均达到4~5级,常温耐屈挠性均达到10万次。ES-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工厂应用结果表明:与厂内大生产用聚丙烯酸酯乳液涂饰后革样相比,涂饰后革样的耐溶剂性有所提高(擦拭20次),柔软度和粘着牢度无明显差异,离板性相近,丰满性较好,粘性略低。ES-P(MMA/BA/VAc/AM)/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反应活化能Ea为44.154kJ/mol,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Rp∝[I]1.716[m]0.33。该纳米复合乳液的整个聚合过程遵循了均相成核机理。

刘振法,李海花,吴运娟,张利辉,张彦河[10](2008)在《丙烯酸-丙烯酸酯-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和阻垢分散性能》文中提出以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和衣康酸为单体,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酸乙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物(AA-AE-IA),研究确定了共聚物合成的最佳条件:引发剂用量为5%,链转移剂用量为10%,聚合反应温度为90℃。采用静态蒸发浓缩法和极限碳酸盐硬度法,将三元共聚物与市售的同类阻垢分散剂进行阻垢性能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A-AE-IA的阻垢效果优于同类市售阻垢剂,最佳用量为6mg/L,静态阻垢率高达90%。

二、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梳型共聚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对原油的降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原油流动性能的影响因素
        1.1.1 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流动性影响
        1.1.2 石蜡对原油流动性影响
    1.2 蜡质原油流动性的改善方法
    1.3 国内外降凝剂的研究进展
        1.3.1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降凝剂
        1.3.2 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类降凝剂
        1.3.3 马来酸酐醇解/胺解类降凝剂
        1.3.4 纳米杂化类降凝剂
        1.3.5 表面活性剂型降凝剂
    1.4 降凝剂的降凝机理理论
        1.4.1 共晶理论
        1.4.2 吸附理论
        1.4.3 成核理论
        1.4.4 改善石蜡的溶解性理论
    1.5 降凝剂降凝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1.5.1 原油组分的影响
        1.5.2 降凝剂组成及分子结构的影响
        1.5.3 降凝剂加入量的影响
        1.5.4 原油运输条件的影响
    1.6 聚丙烯酸高级酯以及聚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1.6.1 聚丙烯酸高级酯合成方法
        1.6.2 共聚物的聚合方法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降凝剂的合成及降凝效果评价
        2.3.1 丙烯酸二十四酯的合成
        2.3.2 丙烯酸酯共聚物降凝剂的合成
        2.3.3 加剂原油降凝效果评价
    2.4 分析方法
    2.5 CMad原油组成和性质
        2.5.1 CMad原油中蜡的元素分析
        2.5.2 CMad原油中蜡的红外光谱分析
        2.5.3 CMad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
    2.6 小结
第3章 原油与降凝剂体系的分子模拟
    3.1 石蜡晶胞的构建
    3.2 石蜡宏观形貌模拟
    3.3 降凝剂分子设计
    3.4 石蜡晶体与降凝剂分子的吸附能计算
    3.5 小结
第4章 丙烯酸二十四酯的合成工艺优化
    4.1 原料配比的影响
    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4.3 阻聚剂用量的影响
    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4.5 反应温度的影响
    4.6 酯化产物的结构表征
        4.6.1 红外光谱分析
        4.6.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降凝剂合成
    5.1 不同单体共聚物对降凝剂的影响
    5.2 三元共聚物正交实验
        5.2.1 正交实验设计
        5.2.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5.3 反应条件对共聚物降凝效果的影响
        5.3.1 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降凝效果的影响
        5.3.2 溶剂用量对共聚物降凝效果的影响
        5.3.3 反应时间对共聚物降凝效果的影响
        5.3.4 反应温度对共聚物降凝效果的影响
        5.3.5 单体配体比对共聚物降凝效果的影响
    5.4 降凝剂分子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5.5 降凝剂共聚物的表征
        5.5.1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5.5.2 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5.5.3 共聚物的GPC分子量表征
    5.6 小结
第6章 梳型共聚物降凝作用机理的研究
    6.1 梳型共聚物降凝机理
    6.2 加剂原油的结晶温度
    6.3 加剂原油的石蜡晶体形态
    6.4 加剂原油的粘度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氯乙烯自稳定沉淀聚合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氯乙烯概述
        1.1.1 引言
        1.1.2 聚氯乙烯结构与性能
        1.1.3 聚氯乙烯加工特性
    1.2 聚氯乙烯配方技术
        1.2.1 增塑剂
        1.2.2 热稳定剂及润滑剂
        1.2.3 抗冲击改性剂及填料
    1.3 氯乙烯的聚合
        1.3.1 氯乙烯
        1.3.2 氯乙烯自由基聚合
        1.3.3 氯乙烯聚合方式及用途
    1.4 沉淀聚合
        1.4.1 沉淀聚合概述
        1.4.2 自稳定(2SP)沉淀聚合
        1.4.3 氯乙烯沉淀聚合
    1.5 聚氯乙烯的改性
        1.5.1 PVC改性方法
        1.5.2 PVC共聚改性
    1.6 本论文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研究内容
        1.6.1 课题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氯乙烯自稳定沉淀聚合的合成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药品
        2.2.2 沉淀聚合制备PVC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VCM沉淀聚合
        2.3.2 沉淀聚合PVC粒子形成过程
        2.3.3 VCM自稳定沉淀聚合机理
        2.3.4 沉淀聚合制备高分子量PVC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二元共聚物制备
        3.2.3 PVC共混物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VVA的合成
        3.3.2 VAc对共聚组成的影响
        3.3.3 VAc对分子量的影响
        3.3.4 不同VAc投料下共聚物的形貌
        3.3.5 PVVA在硬质PVC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氯乙烯与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PVC-co-PAA共聚物制备
        4.2.3 CaCO_3表面改性
        4.2.4 PVC/CaCO_3共混物制备
        4.2.5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VCA共聚物制备
        4.3.2 CaCO_3表面改性
        4.3.3 PVC/CaCO_3复合材料制备
        4.3.4 PVCA改性CaCO_3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A-VAc-VCM三元共聚及其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三元共聚物制备
        5.2.3 PVC共混物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BA-VAc-VCM沉淀共聚合
        5.3.2 三元共聚物结构与性能
        5.3.3 三元沉淀聚合机理
        5.3.4 三元共聚物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3)NPEAA/AEPH和NPEAA/MAA/MMA改性苯基含氢硅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稠油的概述
        1.2.1 稠油的种类
        1.2.2 稠油的基本性质
    1.3 稠油乳状液性质
        1.3.1 稠油乳状液的形成
        1.3.2 稠油乳状液的类型
        1.3.3 稠油含水的危害
    1.4 破乳方法及破乳机理
        1.4.1 破乳方法
        1.4.2 破乳机理
    1.5 国内外破乳剂概述
        1.5.1 破乳剂研究进展
        1.5.2 破乳剂的分类
    1.6 低温稠油破乳剂的条件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课题的研究内容
    1.8 课题的技术路线和预期结果
        1.8.1 技术路线
        1.8.2 预期结果
2 丙烯酸壬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NPEAA)的合成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NPEAA的合成方法
        2.2.1 NPEAA的合成原理
        2.2.2 NPEAA的合成过程
        2.2.3 NPEAA酯化率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温度对NPEAA酯化率的影响
        2.3.2 反应时间对NPEAA酯化率的影响
        2.3.3 n(AA):n(NPE-108)对NPEAA酯化率的影响
        2.3.4 催化剂用量对NPEAA酯化率的影响
        2.3.5 阻聚剂用量对NPEAA酯化率的影响
    2.4 NPEAA合成工艺的优化
        2.4.1 响应面设计
        2.4.2 结果及分析
    2.5 NPEAA的结构表征及表面张力的测定
        2.5.1 NPEAA红外光谱分析
        2.5.2 NPEAA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5.3 NPEAA的表面张力的测定
    2.6 小结
3 NAEPH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NAEPHS的合成
        3.2.1 NAEPHS的合成原理
        3.2.2 NAEPHS的合成过程
    3.3 表征与测试方法
        3.3.1 NAEPHS的结构分析
        3.3.2 Si-H转化率测定
        3.3.3 表面张力的测定
        3.3.4 荧光光谱仪的测定
        3.3.5 脱水率的测定
        3.3.6 脱出污水含油量的测定
    3.4 陈庄稠油模拟乳状液的制备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反应温度对NAEPHS的Si-H键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3.5.2 n(Si-H):n(C=C)对NAEPHS的Si-H键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3.5.3 反应时间对对NAEPHS的Si-H键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3.5.4 溶剂用量对NAEPHS的Si-H键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3.5.5 催化剂用量对NAEPHS的Si-H键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3.6 NAEPHS合成工艺的优化
        3.6.1 正交优化方法
        3.6.2 结果及分析
    3.7 n(NPEAA):n(AEPH)对NAEPHS转化率以及表面张力的影响
    3.8 NAEPHS的结构分析
        3.8.1 NAEPHS红外光谱分析
        3.8.2 NAEPHS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9 NAEPHS表面张力的测定
        3.9.1 表面张力仪的测定
        3.9.2 荧光光光谱仪的测定
    3.10 破乳性能测试
        3.10.1 破乳浓度对NAEPHS破乳性能的影响
        3.10.2 破乳时间对NAEPHS破乳性能的影响
        3.10.3 破乳温度对NAEPHS破乳性能的影响
    3.11 小结
4 MAA-MMA-NPH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试剂及仪器
        4.1.1 主要实验药品
        4.1.2 主要仪器
    4.2 MAA-MMA-NPHS的合成
        4.2.1 MAA-MMA-NPHS的合成原理
        4.2.2 MAA-MMA-NPHS的合成过程
    4.3 表征与测试方法
        4.3.1 MAA-MMA-NPHS的结构分析
        4.3.2 Si-H转化率的测定
        4.3.3 表面张力的测定
        4.3.4 荧光光谱仪的测定
        4.3.5 脱水率的测定
        4.3.6 脱出污水含油量的测定
    4.4 陈庄稠油模拟乳状液的制备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反应温度对MAA-MMA-NPHS的Si-H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4.5.2 反应时间对MAA-MMA-NPHS的Si-H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4.5.3 催化剂用量对MAA-MMA-NPHS的Si-H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4.5.4 n(Si-H):n(C=C)对MAA-MMA-NPHS的Si-H转化率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4.6 MAA-MMA-NPHS合成工艺的优化
        4.6.1 均匀设计试验
        4.6.2 结果及分析
    4.7 MAA-MMA-NPHS的结构分析
        4.7.1 MAA-MMA-NPHS红外光谱分析
        4.7.2 MAA-MMA-NPHS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8 MAA-MMA-NPHS表面张力的测定
        4.8.1 表面张力的测定
        4.8.2 荧光光光谱仪的测定
    4.9 破乳性能测试
        4.9.1 不同MAA配比对稠油脱水效果的影响
        4.9.2 不同NPEAA配比对稠油脱水效果的影响
        4.9.3 不同MMA配比对稠油脱水率的影响
    4.10 小结
5 实验室模拟破乳评价及机理研究
    5.1 试剂及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仪器
    5.2 破乳性能对比实验
    5.3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的测定
        5.3.1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的测试方法
        5.3.2 结果与讨论
    5.4 不同种类原油的破乳性能评价
        5.4.1 NAEPHS对不同种类原油油的破乳性能评价
        5.4.2 MAA-MMA-NPHS对不同种类原油的破乳性能评价
    5.5 NAEPHS破乳过程及破乳机理研究
        5.5.1 NAEPHS对稠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5.5.2 NAEPHS破乳剂对油水界面的影响
        5.5.3 NAEPHS的破乳过程
        5.5.4 NAEPHS破乳机理的探讨
    5.6 MAA-MMA-NPHS的破乳过程及破乳机理研究
        5.6.1 MAA-MMA-NPHS对稠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5.6.2 MAA-MMA-NPHS对油水界面的影响
        5.6.3 MAA-MMA-NPHS的破乳过程
        5.6.4 MAA-MMA-NPHS的破乳机理
    5.7 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稠油
        1.2.1 稠油的定义与分类
        1.2.2 稠油的组成与性质
    1.3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
        1.3.1 常规加热降粘开采技术
        1.3.2 物理降粘开采技术
        1.3.3 微生物降粘开采技术
        1.3.4 化学降粘开采技术
    1.4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
        1.4.1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分类
        1.4.2 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
        1.4.3 影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应用效果的外界因素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设计合成、性质研究及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AAG共聚物的合成
        2.2.3 AS-N共聚物的合成
        2.2.4 AAGAS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合成
        2.2.5 测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
        2.3.2 红外分析
        2.3.3 核磁研究
        2.3.4 热稳定性
        2.3.5 静态光散射研究
        2.3.6 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2.3.7 AAGAS共聚物的增稠性能
        2.3.8 AAGAS共聚物的表面活性
        2.3.9 AAGAS共聚物的界面活性
        2.3.10 AAGAS共聚物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三元共聚物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合成
        3.2.3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ANA的合成
        3.2.4 测试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结构表征
        3.3.2 水溶性聚合物ANA的结构表征
        3.3.3 聚合物ANA的组成分析
        3.3.4 聚合物ANA的静态光散射研究
        3.3.5 聚合物ANA的表面活性
        3.3.6 聚合物ANA的界面活性
        3.3.7 聚合物ANA的稠油降粘性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配型两亲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ADN共聚物的合成
        4.2.3 ASO共聚物的合成
        4.2.4 ADN-ASO复配型两亲共聚物溶液的配制
        4.2.5 测试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方法
        4.3.2 结构表征
        4.3.3 静态光散射研究
        4.3.4 复配体系的溶液性质
        4.3.5 复配体系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H响应性含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pH响应性全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ADF的合成
        5.2.3 测试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表征
        5.3.2 ADF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5.3.3 ADF共聚物的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的构建与稠油降粘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AEB的合成
        6.2.3 测试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AEB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6.3.3 AEB聚合物的CO_2可逆响应性
        6.3.4 AEB聚合物的稠油降粘行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解缔合型水溶性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药品
        7.2.2 稠油沥青质、胶质的提取与分析
        7.2.3 测试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MAS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3.2 沥青质与胶质分析
        7.3.3 MAS降粘剂的降粘机理探索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1.1.2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1.2 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纺织厂空调循环水水质稳定方法
        1.2.2 国外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3 国内空调循环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共聚物缓蚀阻垢剂的开发与应用
        1.3.1 羧酸类聚合物阻垢剂
        1.3.2 绿色环保型阻垢剂
    1.4 阻垢机理
    1.5 缓蚀机理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设备
    2.3 水质测定
    2.4 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纯化
    2.5 共聚物表征方法
        2.5.1 分子量分布表征
        2.5.2 红外光谱表征
        2.5.3 扫描电镜表征
    2.6 共聚物的性能测试方法
        2.6.1 共聚物固含量的测定
        2.6.2 阻垢性能的测试
        2.6.3 缓蚀性能的测试
        2.6.4 分散氧化铁性能的测试
        2.6.5 生物降解性能的测试
3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3.1 实验方案设计
        3.1.1 聚合方式的选择
        3.1.2 单体的选择
        3.1.3 引发剂的选择
        3.1.4 正交实验
    3.2 聚合机理
        3.2.1 链引发
        3.2.2 链增长
        3.2.3 链转移
        3.2.4 链终止
    3.3 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3.3.1 凝胶色谱表征
        3.3.2 红外光谱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4.1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
        4.1.1 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4.1.2 硬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4.1.3 碱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4.1.4 水浴时间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4.1.5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4.1.6 垢样的电镜扫描(SEM)分析
    4.2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的缓蚀性能
        4.2.1 锌离子浓度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4.2.2 pH值对IA/SAS/HEMA三元共聚物与锌盐复配缓蚀性能的影响
        4.2.3 碳钢挂片表面腐蚀宏观分析
    4.3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分散氧化铁性能
    4.4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生物降解性能
    4.5 本章小结
5 IA/SAS/HEMA三元共聚物在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的现场应用
    5.1 咸阳纺织厂某织布车间空调循环水系统概况
    5.2 水质分析
        5.2.1 水质测定
        5.2.2 水质评价
    5.3 实验步骤
    5.4 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试验期间水质变化情况
        5.5.2 挂片腐蚀情况
        5.5.3 系统结垢情况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6)聚氧乙烯醚型速溶性温度响应聚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丙烯酰胺聚合物研究现状
        1.2.1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1.2.2 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
    1.3 温度响应两亲聚合物研究现状
        1.3.1 基于N-烷基丙烯酰胺的温度响应聚合物
        1.3.2 基于PEO和PPO的温度响应聚合物
        1.3.3 其它类温度响应聚合物
    1.4 前期工作、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前期工作
        1.4.2 选题依据
        1.4.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AEO系列温敏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温敏单体AEO_(10)C_(16)的合成与表征
        2.2.1 AEO_(10)C_(16)的合成
        2.2.2 AEO_(10)C_(16)的表征
        2.2.3 AEO_(10)C_(16)溶液浊度研究
    2.3 温敏单体AEO_(10)C_(10)的合成与表征
        2.3.1 AEO_(10)C_(10)的合成
        2.3.2 AEO_(10)C_(10)的表征
        2.3.3 AEO_(10)C_(10)溶液浊度研究
    2.4 AEO_(10)C_4的合成与表征
        2.4.1 AEO_(10)C_4的合成
        2.4.2 AEO_(10)C_4的表征
        2.4.3 AEO_(10)C_4溶液浊度研究
    2.5 温敏单体AEO_8C_(10)的合成与表征
        2.5.1 AEO_8C_(10)的合成
        2.5.2 AEO_8C_(10)的表征
        2.5.3 AEO_8C_(10)溶液浊度研究
    2.6 温敏单体AEO_6C_(10)的合成与表征
        2.6.1 AEO_6C_(10)的合成
        2.6.2 AEO_6C_(10)的表征
        2.6.3 AEO_6C_(10)溶液浊度研究
    2.7 温敏单体AOPi0的合成与表征
        2.7.1 AOP_(10)的合成
        2.7.2 AOP_(10)的表征
        2.7.3 AOP_(10)溶液浊度研究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聚合物AM/AA/AEO_6的合成与表征
        3.2.1 AM/AA/AEO_6的合成
        3.2.2 AM/AA/AEO_6合成条件的优化
        3.2.3 AM/AA/AEO_6的表征
    3.3 聚合物AM/AA/AEO_(10)的合成与表征
        3.3.1 AM/AA/AEO_(10)的合成
        3.3.2 AM/AA/AEO_(10)合成条件的优化
        3.3.3 AM/AA/AEO_(10)的表征
    3.4 聚合物AM/AA/AEO_(10)C_(16)的合成与表征
        3.4.1 AM/AA/AEO_(10)C_(16)的合成
        3.4.2 AM/AA/AEO_(10)C_(16)合成条件的优化
        3.4.3 AM/AA/AEO_(10)C_(16)的表征
    3.5 聚合物AM/AA/AEO_(10)C_(10)的合成与表征
        3.5.1 AM/AA/AEO_(10)C_(10)的合成
        3.5.2 AM/AA/AEO_(10)C_(10)合成条件的优化
        3.5.3 AM/AA/AEO_(10)C_(10)的表征
    3.6 其它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6.1 其它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的合成
        3.6.2 其它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的IR表征
        3.6.3 其它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的~1H NMR表征
        3.6.4 其它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的特性粘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氧乙烯醚型聚合物的溶液性能研究
    4.1 对照组设置分析
    4.2 聚合物溶解性能
        4.2.1 研究基础
        4.2.2 温度对聚合物溶解性能影响
        4.2.3 无机盐对溶解性能影响
    4.3 聚合物增粘性能
        4.3.1 研究基础
        4.3.2 聚合物浓度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4.4 聚合物溶液微观结构
        4.4.1 研究基础
        4.4.2 聚合物溶液的SEM
    4.5 无机盐对聚合物溶液的影响
        4.5.1 研究基础
        4.5.2 NaCl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影响
        4.5.3 CaCl_2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影响
    4.6 温度对聚合物溶液的影响
        4.6.1 研究基础
        4.6.2 温度对聚合物溶液粘温性能影响
    4.7 聚合物溶液剪切特性
        4.7.1 剪切速率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影响
        4.7.2 聚合物溶液剪切恢复性
    4.8 聚合物溶液粘弹性
        4.8.1 聚合物溶液粘弹性理论基础
        4.8.2 扫描频率对聚合物溶液粘弹性的影响
        4.8.3 温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影响
    4.9 聚合物溶液表面活性
        4.9.1 研究基础
        4.9.2 聚合物溶液表面张力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絮凝剂类型及作用机理
        1.1.1 絮凝剂的分类
        1.1.2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1.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1.2.1 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
        1.2.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合成反应
        1.2.3 几种常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发展
    1.3 丙烯酰胺聚合物接枝改性
    1.4 超支化聚合物
        1.4.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4.2 超支化聚合物的改性
    1.5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机理
    1.6 论文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第二章 阳离子聚合物合成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阳离子聚丙烯酰(CPAM)的合成
        2.2.2 超支化聚酰胺胺(PAMAM)的合成
        2.2.3 超支化聚酰胺胺的阳离子改性
        2.2.4 接枝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2.3 合成产物分析方法
        2.3.1 聚合物特性粘度的测定
        2.3.2 阳离子度的测定
        2.3.3 聚合物转化率测定
        2.3.4 溶解度的测定
        2.3.5 絮凝性的测定
        2.3.6 红外光谱的测定
    2.4 聚合物合成条件优化
        2.4.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反应条件的优化
        2.4.2 丙烯酸用量对三元共聚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2.4.3 共聚物的接枝反应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2.4.4 丙烯酸用量对接枝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2.5 红外光谱分析
        2.5.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物
        2.5.2 超支化聚酰胺胺
        2.5.3 阳离子单体对超支化聚酰胺胺的改性
        2.5.4 三元共聚物
        2.5.5 接枝共聚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阳离子聚合物絮凝性能研究
    3.1 油田污水分析
        3.1.1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分析
        3.1.2 模拟油田污水的制备
    3.2 产物絮凝性能分析
        3.2.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絮凝性能
        3.2.2 阳离子改性超支化聚酰胺胺的絮凝性能
        3.2.3 接枝产物的絮凝性能
    3.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机理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新型调渗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冻胶型选择性堵水剂的发展状况
        1.1.1 油井堵水方法概述
        1.1.2 冻胶型堵水剂的分类及性能
    1.2 调渗剂堵水机理及组成
        1.2.1 调渗剂(RPMs)堵水机理
        1.2.2 RPMs的性质和组成
    1.3 调渗剂(RPMs)的合成方法
        1.3.1 合成方法简介
        1.3.2 合成方法评价
    1.4 调渗剂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1.4.1 RPMs研究进展
        1.4.2 RPMs应用及实例
        1.4.3 RPMs应用前景
    1.5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方法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试剂及其性质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合成方法
        2.2.2 性能评价方法
    2.3 分析方法
        2.3.1 红外光谱分析法
第三章 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及AA/AM/AMPS/DMDAAC四元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3.1 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3.1.1 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合成方法及条件摸索
        3.1.2 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合成条件考察
        3.1.3 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合成优化
    3.2 四元共聚物AA/AM/DMDAAC/AMPS的合成研究
        3.2.1 四元共聚物AA/AM/DMDAAC/AMPS合成方法
        3.2.2 交联剂加入量对四元共聚产物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聚物型调渗剂的性能研究
    4.1 AA/AM/DMDAAC三元共聚物性能研究
        4.1.1 硬度性能研究
        4.1.2 产品表面形态研究
        4.1.3 结合性研究
        4.1.4 岩心实验
    4.2 AA/AM/AMPS/DMDAAC四元共聚物性能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导师及作者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9)无皂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合成、性能及其聚合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无皂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
    1.3 无皂乳液的聚合机理
        1.3.1 成核机理
        1.3.2 成粒机理
    1.4 无皂乳液的聚合方法
        1.4.1 引发剂碎片法
        1.4.2 低分子量齐聚物法
        1.4.3 水溶性单体共聚法
        1.4.4 反应性乳化剂共聚法
        1.4.5 超声无皂乳液聚合法
        1.4.6 加入其它添加剂的无皂乳液聚合法
        1.4.7 微波辐射无皂乳液聚合法
    1.5 无皂乳液的应用
        1.5.1 涂料和粘合剂
        1.5.2 单分散性微球和功能性微球
        1.5.3 皮革、纸张及织物的涂饰材料
        1.5.4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1.5.5 其它方面
    1.6 纳米复合材料
        1.6.1 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性能
        1.6.2 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1.7 本课题的提出
        1.7.1 本课题的背景
        1.7.2 本课题的前期工作
        1.7.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化工材料和仪器设备
        2.1.1 主要化工原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2 P(BA/AANa)二元两亲性共聚物的研究
        2.2.1 P(BA/AANa)二元两亲性共聚物制备工艺的初步确定
        2.2.2 P(BA/AANa)二元两亲性共聚物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2.2.3 P(BA/AANa)二元两亲性共聚物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
        2.2.4 P(BA/AANa)二元两亲性共聚物的表征
    2.3 P(BA/VAc/AM)三元两亲性共聚物的研究
        2.3.1 P(BA/VAc/AM)三元两亲性共聚物制备工艺的初步确定
        2.3.2 P(BA/VAc/AM)三元两亲性共聚物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2.3.3 P(BA/VAc/AM)三元两亲性共聚物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
        2.3.4 P(BA/VAc/AM)三元两亲性共聚物的表征
    2.4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研究
        2.4.1 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制备工艺
        2.4.2 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2.4.3 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性能的测定
        2.4.4 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
        2.4.5 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应用性能的测定
        2.4.6 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
    2.5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研究
        2.5.1 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制备工艺
        2.5.2 纳米SiO_2种类的影响
        2.5.3 纳米SiO_2用量的影响
        2.5.4 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性能的测定
        2.5.5 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
        2.5.6 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应用性能的测定
        2.5.7 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
    2.6 无皂乳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同步制备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研究
        2.6.1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制备工艺
        2.6.2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2.6.3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性能的测定
        2.6.4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测定
        2.6.5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应用性能的测定
        2.6.6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表征
    2.7 无皂乳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同步制备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聚合机理
        2.7.1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制备工艺
        2.7.2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动力学研究
        2.7.3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转化率的测定
        2.7.4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表征
3 P(BA/AANa)二元两亲性共聚物的研究
    3.1 二元两亲性共聚物制备时亲油单体种类的确定
        3.1.1 亲油单体种类对两亲性共聚物表面张力的影响
        3.1.2 亲油单体种类对两亲性共聚物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3.1.3 亲油单体种类对两亲性共聚物乳化性的影响
        3.1.4 亲油单体种类对两亲性共聚物发泡力的影响
    3.2 P(BA/AANa)二元两亲性共聚物单因素实验的研究
        3.2.1 AA用量的影响
        3.2.2 不同引发体系的影响
    3.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4 透射电镜(TEM)分析
    3.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3.6 小结
4 P(BA/VAc/AM)三元两亲性共聚物的研究
    4.1 三元两亲性共聚物制备时单体种类的确定
        4.1.1 单体种类对三元两亲性共聚物表面张力的影响
        4.1.2 单体种类对三元两亲性共聚物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4.1.3 单体种类对三元两亲性共聚物乳化性的影响
        4.1.4 单体种类对三元两亲性共聚物发泡力的影响
    4.2 P(BA/VAc/AM)三元两亲性共聚物单因素实验的研究
        4.2.1 AM用量的影响
        4.2.2 单体配比的影响
        4.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4.2.4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4.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4 透射电镜(TEM)分析
    4.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4.6 小结
5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研究
    5.1 单体的选择
        5.1.1 单体水溶性的影响
        5.1.2 单体赋予聚合物的性能
    5.2 P(MMA/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单因素实验的研究
        5.2.1 单体配比的影响
        5.2.2 pH的影响
        5.2.3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5.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5.2.5 纳米SiO_2用量的影响
    5.3 P(MMMBA/AANa)/纳米SiO_2复合乳液应用性能的研究
        5.3.1 透气性
        5.3.2 透水汽性
        5.3.3 吸水性
        5.3.4 耐干湿擦性
        5.3.5 常温耐屈挠性
    5.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5.5 透射电镜(TEM)分析
    5.6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5.7 小结
6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研究
    6.1 纳米SiO_2种类的影响
        6.1.1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6.1.2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1.3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耐水性的影响
        6.1.4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6.1.5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耐紫外屏蔽性的影响
    6.2 纳米SiO_2用量的影响
        6.2.1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6.2.2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2.3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耐水性的影响
        6.2.4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6.2.5 对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材料耐紫外屏蔽性的影响
    6.3 P(MMA/BM/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应用性能的研究
        6.3.1 透气性
        6.3.2 透水汽性
        6.3.3 吸水性
        6.3.4 耐干湿擦性
        6.3.5 常温耐屈挠性
    6.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6.5 透射电镜(TEM)分析
    6.6 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分析
    6.7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6.8 小结
7 无皂乳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同步制备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研究
    7.1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单因素实验的研究
        7.1.1 单体配比的影响
        7.1.2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7.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7.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7.1.5 TEOS用量的影响
        7.1.6 有机硅烷偶联剂种类的影响
        7.1.7 VTMO用量的影响
    7.2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应用性能的研究
        7.2.1 实验室应用
        7.2.2 工厂应用
    7.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7.4 透射电镜(TEM)分析
    7.5 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分析
    7.6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7.7 热重(TGA)分析
    7.8 X-射线衍射(XRD)分析
    7.9 小结
8 无皂乳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同步制备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聚合机理
    8.1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动力学研究
        8.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8.1.2 单体浓度的影响
        8.1.3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8.2 乙烯基类单体的聚合反应机理
    8.3 TEOS的水解缩合机理
    8.4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聚合机理
        8.4.1 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分析
        8.4.2 透射电镜(TEM)分析
        8.4.3 ES-P(MMA/BA/VAc/AM)/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聚合机理模型
    8.5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梳型共聚物的结构调控及其对原油的降凝性能研究[D]. 黄自豪.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氯乙烯自稳定沉淀聚合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宋长统.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NPEAA/AEPH和NPEAA/MAA/MMA改性苯基含氢硅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高弯弯.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4]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D]. 李娟. 山东大学, 2019(02)
  • [5]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中阻垢剂的应用与性能研究[D]. 苏玲莉.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6]聚氧乙烯醚型速溶性温度响应聚合物的研究[D]. 何杨.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4)
  • [7]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D]. 崔丽艳.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
  • [8]新型调渗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高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0(01)
  • [9]无皂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复合乳液的合成、性能及其聚合机理的研究[D]. 胡静. 陕西科技大学, 2009(11)
  • [10]丙烯酸-丙烯酸酯-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和阻垢分散性能[J]. 刘振法,李海花,吴运娟,张利辉,张彦河. 工业水处理, 2008(09)

标签:;  ;  ;  ;  ;  

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