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物理治疗的临床应用

国外物理治疗的临床应用

一、物理疗法在国外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牟梓君[1](2021)在《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及其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基于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电子医疗记录、教材和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等,研究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相关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为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相关隐性知识的发掘、可视化、管理以及学习传播开辟新的途径,为小儿脑瘫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以及辅助诊疗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以脑瘫患者住院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抽取的医嘱数据、效果评估量表以及中西医已经发布的脑瘫临床诊疗指南、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构建知识框架以及知识图谱。首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脑瘫电子病历的非结构化信息,通过实体标注、概念和关系抽取、术语规范化整理以及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人机结合的结构化处理以及数据的预处理;其次,结合已整理形成的小儿脑瘫的相关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等,参考已有的《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TCMLS-SN)》(ISO 19465-2017)和《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分类结构》(ISO/TS 17938-2014),定义并形成小儿脑瘫疾病的“本体框架”,应用斯坦福大学的知识库构建的“七步法”构建小儿脑瘫疾病诊疗知识库,形成知识图谱的模式层;然后,将结构化并规范标注的小儿脑瘫电子病历的实体数据与模式层的本体框架对应匹配,形成知识图谱的数据层。本体框架的手工构建使用Protege这一本体构建软件,数据的存储使用Neo4j图数据库,最终形成知识图谱语义查询、应用的可视化展示,以及后续知识更新、维护的方法和平台。2.以小儿脑瘫住院治疗方案分析及常用方案疗效比较为例,采用临床评价方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尽管在小儿脑瘫诊疗中有明确的诊疗方案,但针对每个患儿,具体诊疗方法往往是个体化的,为了使个体化诊疗中所包含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本研究根据中医针灸“证-治-效”紧密相关的特点,对2013~2019年间住院的1304例7周岁以下脑瘫患儿的诊断情况和接受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学龄前脑瘫儿童的人群基本特征、患病情况(包括脑瘫本病和共患疾病)、住院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概况(包括治疗方法种类、使用率及方法联合使用情况)。对选出的3种最常用的相似治疗方案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研究,纳入病例是住院前后有2次格塞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评估的脑瘫患者,以格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结果为观察指标,具体包含: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4个维度的发育商。根据各组患者基线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脑瘫分型、住院时间、治疗前各维度发育商)分析,将患者依据年龄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3层,进行年龄层内3组治疗方案间的疗效比较分析。使个性化治疗所包含的诊疗方案隐性知识显性化,完善并充实小儿脑瘫的知识库。3.以脑瘫针刺治疗处方规律及适应症人群发现为例,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对住院接受针刺治疗且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的7周岁以下患者的首张针刺治疗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找出临床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取穴规律和针刺处方对应的适应症人群特征。纳入首次病程记录中含有针刺治疗处方、出院时有治疗效果评价的小儿脑瘫病例。首先对脑瘫总样本的针刺治疗核心处方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针刺治疗脑瘫的核心用穴或基本用穴;其次,基于针刺处方中穴位的相似度对脑瘫患儿进行社团检测,筛选出具有特色的脑瘫亚人群,相似度采用Jaccard相似系数,社团检测采用Fast Unfolding(BGLL)高效社团检测算法;再依据各亚群内穴位特征和症状特征的分布情况(富集情况)找出各亚群的特征性穴位和特征性症状;结合各亚群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穴位形成相应人群的针刺处方。总结各脑瘫亚人群的特征症状和针刺处方规律,将转为显性化的小儿脑瘫针刺处方规律等隐性知识补充到知识库。研究结果1.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1)构建小儿脑瘫的本体框架。结合诊疗指南、教材、医院电子医疗记录和既往中医疾病本体,构建脑瘫的本体框架,包括脑瘫患者类、诊断类、病因类、症状类、治疗类5个本体类(class)和12种类间关系,以此作为知识图谱的模式层。(2)脑瘫实例导入图数据库。根据研究目的将3852个治疗有效诊次的脑瘫患者诊疗数据通过Python分类别导入Neo4j图数据库,其中包含了疾病名称(脑瘫疾病分型、其他合并疾病诊断)、证型、症状、穴位、方名、中药、治疗方法等类型,以及引起、治疗、具有等关系。围绕中医治疗小儿脑瘫的诊疗方案内容在6类标签、5种关系下构建形成2970个节点和38160条关系,作为知识图谱的数据层。(3)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语义检索和可视化展示。最终初步实现了针刺、中药结合治疗小儿脑瘫的诊疗方案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和语义检索功能。2.小儿脑瘫治疗方案及其疗效相关知识的图谱完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相关的知识是一种隐性知识,需要在对诊疗方案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本研究分析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1304例住院患儿的诊疗方案,并对接受三组常用治疗方案的部分脑瘫患儿进行了神经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基于所得结果对小儿脑瘫知识图谱进行增补完善,同时也对此类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对1304例第一诊断为脑性瘫痪的7周岁以下患儿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童年龄(3.25±1.64)与女童年龄(3.36±1.67)相当,治疗时间在70天左右;在1304个人的3006个住院次中男童住院次数(1782人次)比女童(1224人次)多。其中71.03%的脑瘫分型是最常见的痉挛型,其次是不随意运动型,有232人次(12.61%),肌张力低下型(8.37%)和混合型(6.74%)位于其后。脑瘫儿童的中医证候主要有肝强脾弱证、肝肾亏虚证、脾肾两虚证、痰瘀阻络证等,肝强脾弱证是人群中最多见的证型。最常见合并疾病中感染、炎症占据重要位置,而且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情况与全院统计结果类似。此外,低年龄人群在发育畸形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患更为突出。根据患者医嘱将其治疗方法分为10大类,分别是针灸、推拿、康复、理疗、拔罐、刮痧、西药、中药、中成药、手术,经统计,60%以上的患者治疗时使用了是康复、针灸、西药、中成药、推拿、理疗,针灸和康复的使用率分别超过了 92%和97%,而中药、拔罐、手术、刮痧等疗法的使用率相对较低。在针灸疗法中,使用率最高的仍然是普通针刺治疗方法,在针灸各疗法中占92%;其次为穴位注射(74.36%)和穴位埋线(55.85%)。对患者住院期间常用的疗法数及组合进行分析,在3006人次的脑瘫住院治疗中,75.9%的患者接受了 5-7种治疗方式,其中最普遍的是接受6种疗法者(31.7%)。对所有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案情况进行频数统计,发现共有81种治疗组合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康复、理疗、西药、针灸、推拿、中成药”,“康复、理疗、西药、针灸、推拿、中药、中成药”和“康复、西药、针灸、推拿、中成药”这3种组合形式。以Gesell发育量表各维度智龄为观察指标,对接受基础组治疗方案(康复、西药、针灸、推拿、中成药)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的智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智龄高于治疗前,说明治疗有效。对3种常用小儿脑瘫住院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以格塞尔发育量表各个维度的发育商为观察指标,得出幼儿期患儿和学龄前期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在接受三类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组间疗效均相同,各维度发育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多措施联合治疗小儿脑瘫的过程中,疗法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部分疗法对于患儿脑瘫症状的疗效有待商榷。从小儿脑瘫住院诊疗方案分析结果中抽取新实体和关系加入到知识图谱中,将治疗方案相关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此处增补8个实体(治疗相关3个,评估量表相关5个)、3种关系,形成28个三元组。3.小儿脑瘫针刺处方及其适应人群发现与知识图谱完善对针刺治疗有效的943名7周岁以下患者的针刺用穴情况进行分析,得到该院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的一般情况:男童年龄(2.92± 1.69岁)与女童(2.88±1.62岁)相当,住院时间均为80天左右,从明确脑瘫分型的患者来看,仍然以痉挛型脑瘫为主(42.1%),其次是肌张力低下型(7.32%)和不随意运动型(6.15%);按诊断频次统计,证候诊断排序依次是肝强脾弱证、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脾肾亏虚证。对接受针刺治疗的脑瘫患儿的穴位处方进行频次统计分析,943个脑瘫针刺处方中含90个(组)穴,运用了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焦顺发头针和靳瑞教授创立的靳三针4类穴位。依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使用率前三位的是足运感区、三阴交、运动区,使用率超过80%;脑瘫针刺用穴中阳经穴位较多,四肢穴位为主;功效以改善运动和平衡障碍为主。采用复杂网络算法分析943名脑瘫患者的针刺治疗核心穴位,得出运动区、足运感区、三阴交是针刺穴位处方中最重要的穴位,次核心穴还有血海、阳陵泉、丰隆、太冲、平衡区、合谷、后溪、申脉等。利用社团划分、复杂网络分析等算法挖掘得到3个脑瘫亚人群,针刺处方与人群的症状特征的对应关系分别是①足运感区、血海、丰隆、平衡区、肝俞、脾俞、悬钟、委中、手三里、外关、承扶、阳陵泉、行间、运动区治疗脑发育成熟度较低,运动功能发育差,肌张力高,步态异常且平衡性差,自我移动能力受限,肢体关节活动不利,精细动作发育障碍,伴有智力低下、消化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②运动区、足运感区、三阴交、血海、阳陵泉、丰隆、太冲、平衡区、合谷、申脉、后溪治疗脑发育成熟度相对较高,已具备站立或行走能力,手功能或精细运动发育欠佳,肌张力高、姿势异常的患者。③运动区、足运感区、三阴交、腰阳关、足三里、肾俞、手三里、脾俞、大椎、四神聪、智三针、言语区(三个区)、百会、上廉泉治疗四肢痿软无力的肌力低下型运动障碍,兼有智力、语言发育障碍的患儿。利用知识图谱查询与P0/P2/P4人群特征症状相似的患者的针刺选穴,查询结果显示P0、P2类特征症状的治疗穴位均能涵盖数据挖掘结果中的针刺核心穴和特征穴,P4类特征症状的治疗穴查询也包含了 P4所有的核心穴,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挖掘分析所得规律的可靠性,继而可将结论中的关系和属性增补到知识图谱中,实现小儿脑瘫针刺处方规律相关知识的显性化转换。研究结论1.知识图谱技术是小儿脑瘫等复杂疑难疾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归类整理、展示、查询和搜索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建立包含疾病、证候、症状、治疗、疗效等本体的小儿脑瘫知识图谱实现脑瘫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可视化,为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的传播、学习找到新途径,并为临床疾病诊疗方案的制定和方案优化研究提供工具和方法。2.通过临床疗效评价、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组合,分析脑瘫患者病历诊疗数据获取脑瘫中医治疗相关隐性知识,抽取其中概念、关系补全完善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内容,实现了小儿脑瘫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完善了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手段。3.通过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和疗效评价,得出临床实践中小儿脑瘫诊疗方案的制定缺乏规范性,联合疗法使用的目的不明确,疗法有待进一步优化。本研究从临床有效诊疗数据中挖掘分析出三条脑瘫针刺取穴经验,与知识图谱检索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为临床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处方选穴提供参考。

陈学斌[2](2021)在《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塞来昔布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腰背肌肌张力、腰椎功能状态以及一次治愈率的影响,减少患者治疗时间,以期更好、更快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为急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的72例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一天两次,早晚饭后口服,连续服用3天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治疗,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连续治疗3天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JOA评分、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作为观察指标,同时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一次治愈率以及综合疗效评价,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分析评定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两组疼痛度值进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疼痛感;治疗后两组疼痛度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2.JOA评分: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状态;两组治疗后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腰椎功能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3.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两组治疗前后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的腰背肌肌张力;两组治疗后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降低腰背肌肌张力方面优于对照组。4.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一次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提高一次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推拿结合塞来昔布可以有效缓解腰部疼痛,降低腰背肌肌张力,改善腰椎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治疗。2.推拿结合塞来昔布可以提高患者的一次治愈率,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更好、更快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王存有[3](2021)在《浮针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临床研究96例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腰痛有效病例,观察浮针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具体作用机理和优势所在,为临床应用及推广浮针疗法提供可靠依据。研究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法原则,将门诊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浮针组48例,针灸组48例。浮针组选取双侧腰5棘突旁开2cm处、双侧胁肋部平腰5处作为进针点进行扫散灌注,隔日1次,1周4次,4次为一个疗程;针灸组选取委中、脊中、腰阳关、肾俞、大肠俞、阿是穴为主穴,1日1次,治疗1周,1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在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V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改良下腰痛骨科评分量表(JOA)的具体数值和水平变化值以及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每组内采用组内平行对照法研究,两组组间采用组间前后对照法研究,对患有非特异性下腰痛症状改善情况及整体功能改善程度进行对比与评价。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经治疗后,浮针组和针灸组的V 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05);针灸组组内对比治疗后与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5);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2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经治疗后,浮针组和针灸组的ODI功能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511>0.05;P2=0.195>0.05);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注:P1为浮针组,P2为针灸组)3日本改良下腰痛骨科评分量表(JOA)评分比较:经治疗后,浮针组和针灸组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上升,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05);浮针组治疗后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7<0.05),针灸组治疗后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0.341>0.05);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4临床疗效分析:浮针组总有效率97.92%,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说明浮针组疗效优于针灸组。研究结论1浮针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患有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日本改良下腰痛骨科评分量表(JOA)评分,均能明显缓解患者下腰痛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浮针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相比较在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方面见效快,疗效更显着,临床症状改善更快,有效率更高,安全性更高,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积极广泛推广。3经治疗的有效病例中,在维持治疗后疗效方面浮针疗法要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王晨[4](2021)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UMS大鼠血清BUN、CRP及快慢肌IL-15和IL-15mRNA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多种慢性应激刺激方式构建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模型,通过跑台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干预方式,检测大鼠血清BUN、CRP及骨骼肌IL-15含量和IL-15mRNA表达。目的在于探究(1)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抑郁大鼠炎症的作用效果;(2)分析高强度间歇训练下大鼠快肌与慢肌对肌肉因子IL-15含量和IL-15mRNA表达量的影响。为高强度间歇训练是否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发挥抗抑郁效应提供依据,以及为体育锻炼训练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6周龄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和抑郁组(D),采用CUMS进行四周造模。造模结束之后分为对照组(C)、抑郁组(D)、训练组(E)和抑郁+训练组(DE),进行四周HIIT。采用每周测量体重和每隔两周进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行为学评定方法判定抑郁大鼠造模情况。每周HIIT结束后即刻取E组和DE组大鼠血清,采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BUN以判定训练量。第九周实验结束后24小时取大鼠血清、腓肠肌(快肌)和比目鱼肌(慢肌),采用ELISA检测血清BUN、CRP和骨骼肌IL-15含量,RT-PCR检测IL-15mRNA表达。结果:(1)四周CUMS刺激后大鼠体重、糖水偏好率与旷场实验中垂直站立次数、中央格停留时间D组显着低于C组(P<0.01)。边缘格停留时间D组显着高于C组(P<0.01)。(2)四周HIIT后大鼠体重DE组显着低于D组(P<0.01),糖水偏好率、大鼠垂直站立次数DE组显着高于D组(P<0.05,P<0.01)。中央格停留时间DE组与D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边缘格停留时间DE组显着低于D组(P<0.01)。(3)随着HIIT负荷逐渐增加,BUN值也逐渐升高。每周DE组BUN值相比E组低,HIIT最后一周,DE组BUN值显着低于E组(P<0.01)。(4)四周HIIT后,与C组相比,D组的BUN值呈现升高的趋势。DE组的BUN值显着低于C组、D组和E组(P<0.01)。各组之间的CRP值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C组相比,D组的CRP值呈现升高的趋势。与D组相比,DE组的CRP值有下降的趋势。(5)四周HIIT后,与KC(快肌)组相比,KE组和KDE组IL-15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与MC(慢肌)组相比,ME组和MDE组IL-15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与KC组相比,KE组和KDE组IL-15mRNA呈现升高的趋势。与MC组相比,ME组IL-15mRNA呈现升高的趋势,MDE组显着升高(P<0.01)。MD组和MDE组的IL-15mRNA表达高于MC组和ME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四周HIIT后,与KD组相比,KDE组IL-15含量和IL-15mRNA表达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与MD组相比,MDE组IL-15含量及IL-15mRNA表达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1)心理应激各项指标显示造模成功。主要表现为出现厌食行为(体重)、出现快感缺乏现象(糖水偏好实验)、探索能力下降和出现恐惧现象(旷场实验)。(2)运动训练监控显示造模成功。四周的HIIT选用BUN作为训练负荷监控指标,表明HIIT方案可行并达到预期实验设计,发现抑郁+训练组表现出较好的训练适应性。(3)HIIT能够改善大鼠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缓解快感缺乏现象(糖水偏好实验)、探索能力提高和恐惧现象降低(旷场实验)。(4)心理应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炎症,HIIT能够缓解炎症。主要表现为CUMS刺激后BUN和CRP值有上升的趋势,抑郁大鼠进行HIIT四周后与抑郁组相比BUN值显着下降,CRP值有下降的趋势。(5)HIIT训练抗炎作用主要由快肌完成。主要表现为与对照组相比,四周HIIT使得训练组与抑郁+训练组快肌IL-15含量及快肌IL-15mRNA表达上升。

陈浩月[5](2021)在《脉动治疗和触发点松解对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对比》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是临床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较高发病率。目前,对于非特异性腰痛,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缺少证据表明某一种单纯的治疗方法优于另一种。脉动治疗(Chiropractic adjusting)和触发点松解(Trigger point therapy)是两种不同思想理念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方法,都在国外流行且被推荐,两种治疗方法在操作中有相似之处,但其原理和使用成本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本研究针对非特异性腰痛的不同治疗思想理念、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便有针对性的选用更合适的治疗工具,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研究目的:探究使用脉动治疗和触发点松解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受试者疼痛、腰椎活动度、腰背部功能障碍、躯干肌爆发力、静态平衡能力和肌紧张度的影响,验证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比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名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受试者,随机分为脉动治疗组15人、触发点松解组15人和空白对照组15人。脉动治疗组和触发点松解组分别进行每周3次、连续4周的脉动治疗和触发点松解的干预治疗,空白对照组无干预,在实验前和实验4周后对三组受试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并分析。研究结果:(1)三组受试者的基本情况没有显着性差异,三组受试者各项评价指标在实验前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实验4周后,脉动治疗组和触发点松解组的疼痛评分、腰背部功能障碍指数、躯干肌爆发力和静态平衡能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脉动治疗组与触发点松解组相比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4周后,脉动治疗组和触发点松解组的腰椎前屈、左侧旋转、右侧旋转的活动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脉动治疗组与触发点松解组相比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脉动治疗组的腰椎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与触发点松解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实验4周后,触发点松解组的腰部肌肉硬度与脉动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腰部肌肉伸展性、弹性与实验前相比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脉动治疗与触发点松解均能有效缓解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障碍,改善腰椎前屈、左侧旋转、右侧旋转活动度,提升躯干肌爆发力和静态平衡能力,并且两者效果同样好。(2)脉动治疗对于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腰椎后伸、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触发点松解。(3)触发点松解对于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腰部肌肉硬度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脉动治疗。

张梦婷[6](2021)在《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在一项初步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小组发现,疼痛可能会对急性创伤患者产生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发现了患者在急诊室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疼痛刺激。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循证方法制定一套适合护士在急诊临床中处理急性外伤性疼痛管理的策略,并为护理管理人员开发相关的疼痛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改善医院疼痛管理的质量。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法,根据研究者所要研究内容的相关问题,检索了CINAHL、RNAO、NGC、Cochrane、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BSCO以及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全面地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急性疼痛治疗相关的文献,尤其是相关疼痛管理指南、专家共识及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以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初步构建出急性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策略。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遴选了急危重症领域的护理管理者、急诊专科护士、120和急诊科的医护专家32位,经过两轮函询,对各条目疼痛策略的重要性和操作性进行评价,结合专家意见,对策略进行修订整理,使用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的权威系数以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等指标对两次专家协商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审和组织该策略。研究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由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其中包括评估、干预和团队管理三个维度29项措施的管理策略。并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是94.1%和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6,第一轮专家协调系数W为0.34、0.32,显着性检验结果提示P<0.001;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W为0.46、0.47,显着性检验结果提示P<0.001。研究结论:基于循证构建了一套涵盖评估、干预和团队管理三个维度的29项措施的由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其中干预措施包括评估时机、评估工具、评估疼痛患者的非语言表现、由麻醉师和医生评估后的药物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冷热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及团队管理等内容。专家信函查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以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证明,专家信函查询是非常有代表性和可靠的。

陈颖[7](2021)在《归芪藤草膏调控大鼠皮肤“MC-PAR2-SP”网络对VLSC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Vulva Lichen Simplx Chronicus,VLSC)是外阴白色病变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临床上常采用皮质类固醇、局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药物疗法,聚焦超声、电生理、激光等物理疗法。虽然可以快速缓解和控制症状,但易反复,常伴随一定副作用,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使病人身体和心灵都饱受折磨。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经长期临床实践,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本课题前期通过临床对照试验发现归芪藤草膏外治外阴白色病变在减轻瘙痒、改善皮肤颜色上疗效更优。大量研究表明LSC病损皮肤中肥大细胞(Mast Cell,MC)数量增多,活化程度增加,其脱颗粒产生的类胰蛋白酶(Tryptase)可以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同时PAR2可以刺激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合成,调节感觉神经功能,而外周性瘙痒主要是由瘙痒介质引起,SP作为神经肽及瘙痒介质可致使皮肤瘙痒。因此,我们推测LS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免疫-内分泌轴调控皮肤“MC-PAR2-SP”网络有关,并且归芪藤草膏治疗本病可能通过该机制。研究目的:建立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通过研究LSC大鼠外阴皮肤中MC活化,PAR2、SP、NK1R的表达情况,从神经-免疫-内分泌的角度探究皮肤“MC-PAR2-SP”网络与LSC的发病机制的关系;以及归芪藤草膏外治LSC对大鼠外阴皮肤中的MC活化,PAR2、SP、NK1R表达的影响,探究归芪藤草膏外治LSC的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构建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动物模型及研究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病变组织中MC活化,PAR2、SP的表达第二部分:研究归芪藤草膏外治对LSC大鼠外阴病变皮肤组织中MC活化及PAR2、SP表达的影响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组(n=30)。模型组予以机械刺激联合0.5%DMBA丙酮溶液涂抹8周,每周3次;空白对照组不予以任何处理。第6、8、10周肉眼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外阴皮肤情况,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外阴皮肤组织病理情况。取造模成功的模型组大鼠外阴皮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AR2蛋白表达水平。2.将造模成功(病理结果确认为LSC)的27只SD大鼠,分为中药组(n=13)、模型对照组(n=13),另取同周龄正常雌性SD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3)。中药组予以归芪藤草膏外敷,模型对照组予以蒸馏水外涂。干预4周后取大鼠外阴皮肤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情况,免疫组化检测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S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AR2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模型组30只大鼠有27只病理提示LSC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SC大鼠外阴皮肤中MC活化程度增加,Tryptase、SP、NK1R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血清中SP含量明显增多,PA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中药组中92.3%(12/13)SD大鼠外阴皮肤已经恢复正常,7.3%(1/13)大鼠仍表现LSC;模型对照组中100%(13/13)SD大鼠外阴仍表现为LSC,其中中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药组MC活化程度降低,Tryptase、SP、NK1R表达被抑制,血清SP含量减少、PA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中药组、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LSC大鼠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免疫-内分泌轴调控“MC-PAR2-SP”有关,可能通过刺激MC活化脱颗粒分泌Tryptase,激活PAR2,导致皮肤感觉神经纤维中的SP显着增强,其结合NK1R作用于皮肤上的角质形成细胞等受体导致皮肤瘙痒的发生。2.归芪藤草膏膏搽外治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可能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轴调控皮肤“MC-PAR2-SP”网络达到治疗目的,通过抑制MC活化,抑制Tryptase、PAR2、SP、NK1R表达,缓解瘙痒、改善LSC皮肤病损情况。

王起成[8](2020)在《加味八珍汤治疗斑秃(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加味八珍汤内服治疗气血两虚证斑秃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优势。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气血两虚证斑秃患者分成2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八珍汤,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均配合Derma-670红光照射。治疗疗程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基线期及治疗后的第4、8周拍照记录患者皮损面积,并记录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等。治疗过程中须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无不良反应,疗程结束8周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复发情况。结果:1、本次研究共有3例患者脱落,实际完成病例为67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根据脱发面积大小变化等,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70%(23/33),对照组为50.00%(17/34),经秩和检验后,总有效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对照组为79.41%(27/34),经秩和检验后,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前下降,且组内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DLQI评分较前下降,且组内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DLQI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治疗气血两虚证斑秃临床疗效肯定,其在改善患者脱发面积、中医证候、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等方面均优于复方甘草酸苷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临床推广。

仲琛[9](2020)在《Halliwick水中康复与常规康复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尖足步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Halliwick水中康复+常规康复治疗与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方法,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患儿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分别从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尖足步态几个方面,来评估Halliwick水中康复+常规康复治疗与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方法,对学龄前SCP患儿治疗效果的差异性,以期为学龄前SCP患儿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研究方法:从济南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招募学龄前SCP患儿,将符合《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SCP的诊断标准,且年龄在3-6岁之间的25名患儿纳入实验。所有受试者被随机的分为水中康复组12人,常规康复组为13人,共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治疗。水中康复组在专业治疗师的协助下进行Halliwick水中康复+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组在专业治疗师的协助下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水中康复组于每周一至周五上午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下午进行水中康复治疗;常规康复组于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两组的总治疗时间相等。整个干预过程中所有患儿需进行两次测试,第一次测试在实验干预前一周内完成,第二次测试在实验干预后一周内完成,主要观察指标为腓肠肌的肌张力、下肢腘窝角、足背屈角、内收肌角的角度及足底接触面积。研究结果:实验结束后,水中康复组干预前后组内结果比较显示,患儿腓肠肌的肌张力、下肢腘窝角、足背屈角、内收肌角的角度以及足底接触面积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常规康复组,干预前后组内结果比较显示,患儿腓肠肌的肌张力、下肢腘窝角、足背屈角、内收肌角的角度以及足底接触面积,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交互效应的结果显示,水中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两种干预效果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Halliwick水中康复治疗,在改善学龄前SCP患儿腓肠肌的肌张力、下肢各关节活动度以及改善患儿尖足步态方面均具有很好的疗效。(2)常规康复治疗,在改善学龄前SCP患儿腓肠肌的肌张力、下肢各关节活动度以及对改善患儿尖足步态方面也均具有很好的疗效。(3)水中康复组与常规康复组,两组干预效果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所以,Halliwick水中康复与常规康复在改善学龄前SCP患儿肌张力、关节活动度以及尖足步态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Halliwick水中康复可以与常规康复一样被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学龄前SCP患儿的临床康复治疗中。

王中原[10](2020)在《韦氏颈椎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韦氏颈椎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索颈型颈椎病治疗的新途径,旨在为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方向。创建一个高效便捷的颈型颈椎病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5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2组,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韦氏颈椎整合手法联合肌内效贴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韦氏颈椎整合手法疗法进行干预。治疗方法上两组均2天1次,1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韦氏颈椎手法治疗后行肌内效贴贴扎,单次贴扎24小时,贴扎时间截止后患者自行解除贴扎。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的评定。结果:1.VAS评分:观察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显着(p=0.000);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显着(p=0.000);两组间治疗后比较,VAS评分具有显着差异(p=0.014);2.NDI评分:观察组组内NDI比较,治疗前、后NDI评分差异显着(p=0.000);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NDI评分差异显着(p=0.000);两组间治疗后比较,NDI评分具有显着差异(p=0.005);3.临床疗效:两组均有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着(p=0.042)。结论:韦氏颈椎整合手法结合肌内效贴和单纯韦氏颈椎整合手法在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方面均有显着效果。但韦氏颈椎整合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更加优异的疗效。同时肌内效贴治疗方法操作方便省时、患者易接受并且可起到患者离院后居家工作时的持续治疗。这不仅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巩固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二、物理疗法在国外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疗法在国外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及其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 中西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及诊疗研究现状
    1 现代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
        1.1 脑性瘫痪的现代医学概念和临床分型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脑瘫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
        1.4 脑瘫相关脑损伤及其神经影像学特点
        1.5 脑瘫的常见并发症
        1.6 脑瘫的康复治疗
    2 中医学对脑瘫的认识和治疗
        2.1 古代中医对脑性瘫痪病名和病因病机的研究
        2.2 以针灸为主的小儿脑瘫中医药治疗
综述二 知识图谱与中医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1 知识图谱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及可视化
    2 知识图谱在中医针灸领域的应用
    3 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
        3.1 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3.2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转化
        3.3 中医隐性知识
    4 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的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1 知识图谱的概念及其构建方法
    2 资料来源
        2.1 研究对象和纳入排除标准
        2.2 研究数据来源及类别
        2.3 采集内容
        2.4 伦理学审查
    3 数据预处理
        3.1 数据标注-实体识别
        3.2 数据预处理及规范化
    4 基于本体的脑瘫中西医结合诊疗知识库构建
        4.1 知识来源
        4.2 本体知识库构建方法
        4.3 脑性瘫痪疾病诊疗本体构建
        4.4 诊疗规则构建
    5 脑瘫诊疗图数据库的构建存储和可视化展示
        5.1 数据批量导入
        5.2 知识库的查询检索
        5.3 知识库内容补全、更新
    6 讨论
        6.1 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存在的问题
        6.2 诊疗知识库构建中的关键问题
        6.3 利用本体构建知识库的原因
        6.4 知识的层次和知识库的质量
第二章 小儿脑瘫治疗方案及其疗效相关知识的图谱完善
    1 六年间小儿脑瘫住院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2 三种脑瘫康复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比分析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
        2.5 结果
    3 讨论
        3.1 基于分析结果的小儿脑瘫治疗相关知识图谱完善
        3.2 有效治疗方案联合单项疗法未增效的原因分析
        3.3 综合疗法的适用人群特征
        3.4 疗效观察指标的选择
        3.5 共患疾病及治疗思路
        3.6 脑瘫治疗模式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第三章 小儿脑瘫针刺处方及其适应人群发现与知识图谱完善
    1 7周岁以下脑瘫患儿针刺治疗处方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挖掘方法——社团划分与复杂网络分析
        1.3 数据规范化
        1.4 统计软件与数据挖掘工具
    2 结果
        2.1 7周岁以下脑瘫患儿针刺核心处方挖掘
        2.2 脑瘫针刺选穴规律和适应症人群发现
        2.3 与既往文献中脑瘫选穴规律的比较
        2.4 与知识图谱的查询结果对比
    3 讨论
        3.1 联合数据挖掘方法在脑瘫诊疗规律发现中的适用性
        3.2 脑瘫综合治疗方案中关键治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3.3 小儿脑瘫辨治相关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中的思考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前评估
        3.3 治疗方法
    4 疗效观察指标及方法
        4.1 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
        4.2 JOA评分
        4.3 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
    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6 统计学数据处理方法
    7 质量控制措施
    8 不良事件统计与处理
    9 终止研究的条件
    10 伦理审查批件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对比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治疗前后疼痛度值比较
        3.2 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不良事件统计
分析与讨论
    1 祖国医学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手段
    2 现代医学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认识
        2.1 概念和流行病学
        2.2 致病因素
        2.3 治疗手段
    3 治疗机理探讨
        3.1 推拿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作用机制
        3.2 塞来昔布的作用机理及选择依据
        3.3 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作用机理及优势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4.1 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
        4.2 JOA评分
        4.3 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
    5 结果分析
        5.1 一般资料
        5.2 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比较
        5.3 JOA评分比较
        5.4 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比较
        5.5 疗效评价比较
    6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浮针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
    1 基本资料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治疗方法
        3.3 疗效观察
        3.4 安全性指标观察
        3.5 统计方法
结果
    1 治疗前基线比较
    2 观察指标及疗效比较
    3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一般情况分析
        1.2 临床疗效观测性指标分析
    2 浮针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理论分析
        2.1 浮针疗法理论依据
        2.2 非特异性下腰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浮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作用机制
        2.4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疗效对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浮针疗法治疗腰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三
    附表一 VAS视觉模拟评分
    附表二 ODI功能障碍指数
    附表三 JOA腰痛评分标准
    附表四 患者基本信息
    附表五 知情同意书
    附表六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4)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UMS大鼠血清BUN、CRP及快慢肌IL-15和IL-15mRN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1 文献综述
    1.1 抑郁症
        1.1.1 抑郁症的概念及其影响机制
        1.1.2 抑郁症的相关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
        1.1.3 抑郁症与炎症因子
        1.1.4 抑郁症的干预方案
    1.2 高强度间歇训练
        1.2.1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概述
        1.2.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方案制定
        1.2.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效果研究
    1.3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技术路线图
    2.4 动物分组与造模
        2.4.1 实验动物分组
        2.4.2 CUMS动物模型建立
        2.4.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方案
    2.5 样本处理与收集
    2.6 相关指标测试方法
        2.6.1 行为学测试
        2.6.2 半自动生化仪分析(BUN)
        2.6.3 ELISA酶联免疫分析(BUN和 CRP)
        2.6.4 ELISA酶联免疫分析(IL-15)
        2.6.5 实时荧光定量测定大鼠骨骼肌IL-15mRNA表达(RT-PCR)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CUMS造模对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果
        3.1.1 大鼠体重变化
        3.1.2 糖水偏好实验
        3.1.3 旷场实验
    3.2 HIIT对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果
        3.2.1 大鼠体重变化
        3.2.2 糖水偏好实验
        3.2.3 旷场实验
    3.3 HIIT对 CUMS大鼠即刻血清BUN结果
    3.4 HIIT对 CUMS大鼠血清BUN、CRP结果
    3.5 大鼠骨骼肌IL-15 含量及IL-15mRNA表达结果
        3.5.1 大鼠腓肠肌IL-15 含量结果
        3.5.2 大鼠比目鱼肌IL-15 含量结果
        3.5.3 大鼠腓肠肌IL-15mRNA表达量结果
        3.5.4 大鼠比目鱼肌IL-15mRNA表达量结果
        3.5.5 大鼠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IL-15 含量结果比较
        3.5.6 大鼠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IL-15mRNA表达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CUMS模型评价
        4.1.1 CUMS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4.1.2 CUMS对大鼠糖水偏好的影响
        4.1.3 CUMS对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
    4.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 CUMS 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4.2.1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4.2.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的影响
        4.2.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
    4.3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即刻BUN的影响
    4.4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BUN的影响
    4.5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CUMS大鼠CRP的影响
    4.6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大鼠不同肌纤维中IL-15、IL-15mRNA表达的影响
5 结论
6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脉动治疗和触发点松解对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现状
        2.1.1 非特异性腰痛的发病情况
        2.1.2 非特异性腰痛的发病机制
        2.1.3 非特异性腰痛的诊断标准
        2.1.4 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
        2.1.5 非特异性腰痛康复后疗效评估
    2.2 脉动治疗的研究现状
        2.2.1 脉动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2.2.2 脉动治疗中的整脊原理
        2.2.3 脉动治疗中整脊技术的应用
    2.3 触发点松解的研究现状
        2.3.1 触发点松解在临床中的应用
        2.3.2 触发点松解的原理
3 实验设计
    3.1 实验对象
    3.2 实验设计
        3.2.1 实验路线图
    3.3 干预方案
        3.3.1 脉动治疗组
        3.3.2 触发点松解组
        3.3.3 空白对照组
    3.4 测试指标
        3.4.1 疼痛评分
        3.4.2 腰背部功能障碍
        3.4.3 腰椎活动度
        3.4.4 躯干肌爆发力
        3.4.5 静态平衡
        3.4.6 腰肌紧张度
    3.5 统计方法
4 结果
    4.1 实验前基本情况比较
    4.2 实验前后的评定指标比较
        4.2.1 实验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4.2.2 实验前后腰背部功能障碍评分比较
        4.2.3 实验前后腰椎活动度比较
        4.2.4 实验前后躯干肌爆发力比较
        4.2.5 实验前后静态平衡能力比较
        4.2.6 实验前后肌紧张度比较
    4.3 疼痛评分与躯干肌爆发力的相关性分析
5 讨论
    5.1 实验前后各项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5.1.1 实验前后疼痛评分的分析与讨论
        5.1.2 实验前后腰背部功能障碍评分的分析与讨论
        5.1.3 实验前后腰椎活动度的分析与讨论
        5.1.4 实验前后躯干肌爆发力的分析与讨论
        5.1.5 实验前后静态平衡能力的分析与讨论
        5.1.6 实验前后肌紧张度的分析与讨论
        5.1.7 疼痛程度与躯干肌爆发力的相关性分析
    5.2 脉动治疗与触发点松解治疗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对比分析
    5.3 研究主要完成的任务
    5.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改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急性创伤性疼痛国外研究现状
        1.2.2 急性创伤性疼痛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概念
    2.1 循证护理
    2.2 急性创伤性疼痛
    2.3 德尔菲法
3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
    3.1 系统评价法
        3.1.1 指南的检索策略
        3.1.2 指南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准则
        3.1.3 指南搜索路径的概述
        3.1.4 制定搜索策略,原始文献以及系统评价的检索
        3.1.5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3.1.6 文献的检索路径总结
    3.2 循证结果
        3.2.1 文献特征分析
        3.2.2 文献资料的提取与分析
        3.2.3 文献证据循证结果
4 使用德尔菲法进行两次专家咨询
    4.1 专家咨询法
    4.2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4.3 形成专家函询问卷
    4.4 选择函询专家
        4.4.1 选择问卷咨询专家时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
        4.4.2 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
    4.5 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的实施细则
    4.6 统计学方法
        4.6.1 专家积极系数
        4.6.2 专家意见权威系数
        4.6.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5 研究结果
    5.1 两次咨询专家的结构分析
    5.2 两次专家咨询结果
        5.2.1 第一次专家咨询统计学结果
        5.2.2 第二次专家咨询统计学结果
    5.3 专家积极系数函询结果
    5.4 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函询结果
    5.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统计结果
    5.6 最终形成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
6 讨论
    6.1 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的临床研究意义
    6.2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分析
        6.2.1 对纳入文献的分析
        6.2.2 文献的证据提取
        6.2.3 各条目的循证资料分析
    6.3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6.3.1 专家代表性
        6.3.2 专家积极性
        6.3.3 专家权威性
        6.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6.3.5 专家意见协调性
    6.4 对确立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的讨论与分析
        6.4.1 删除条目
        6.4.2 修改条目
7 结论及后续研究意义
    7.1 结论
    7.2 这项研究的缺点和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创伤性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归芪藤草膏调控大鼠皮肤“MC-PAR2-SP”网络对VLSC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一、西医对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研究进展
        1 医学术语和病理类型分类
        2 流行病学
        3 病因
        3.1 遗传因素
        3.2 自身免疫因素
        3.3 心理因素
        3.4 神经功能因素
        3.5 刺激性因素
        3.6 感染性因素
        3.7 环境因素
        4 治疗
        5 展望
        参考文献
    二、肥大细胞介导的非组胺慢性瘙痒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
        1 由肥大细胞-神经元介导的瘙痒信号传导
        2 MCs、PAR2、SP在瘙痒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3 由肥大细胞介导的瘙痒与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研究
        4 展望
        参考文献
    三、中医外治法治疗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进展
        1 古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
        1.1 肝经湿热
        1.2 肝肾阴虚
        1.3 血虚生风
        2 现代医家对于该病的认识
        3 治疗概况
        3.1 熏洗
        3.2 膏搽
        3.3 针灸
        3.4 中西医联合治疗
        4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构建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动物模型及研究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病变组织中MC活化,PAR2、SP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溶液配制
        1.4 实验分组
        1.5 实验方法
        1.5.1 LSC动物模型的建立
        1.5.2 实验观测
        1.5.3 病理活检
        1.5.4 免疫组化法检测外阴皮肤组织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
        1.5.5 Elisa检测血清SP含量
        1.5.6 Western Blot检测PAR2表达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2.2 病理学观察
        2.3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活化程度
        2.4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SP、NK1R的表达
        2.5 大鼠血清中SP含量
        2.6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PAR2蛋白表达
    3 讨论
        3.1 构建LSC模型SD大鼠的选择
        3.2 LSC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MC活化,PAR2、SP、NK1R的表达
第二部分 研究归芪藤草膏外治对LSC大鼠外阴皮肤中MC活化,PAR2、SP表达的影响
    1 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药物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模型的分组
        1.2.2 实验观测
        1.2.3 病理活检
        1.2.4 免疫组化法检测外阴皮肤组织Tryptase、PAR2、SP、NK1R的表达
        1.2.5 Elisa检测血清SP含量
        1.2.6 Western Blot 检测 PAR2 表达
        1.2.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
        2.2 病理学观察及结果统计
        2.3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活化程度
        2.4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SP、NK1R的表达
        2.5 大鼠血清中SP含量
        2.6 大鼠外阴皮肤组织中PAR2蛋白表达
    3 讨论
        3.1 我们对于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病因病机认识
        3.2 归芪藤草膏治疗本病的优势
        3.2.1 组方
        3.2.2 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分析
        3.3 中医外治法—膏搽法的优势
        3.4 归芪藤草膏改善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皮肤颜色、组织情况的优势
        3.5 归芪藤草膏治疗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的机制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加味八珍汤治疗斑秃(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观察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安全性评价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分析
        3.3 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3.4 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分析
        3.5 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
        3.6 安全性评价
        3.7 复发情况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传统医学对斑秃的认识
        1.1 病名的渊源
        1.2 斑秃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斑秃的辨证分型
        1.4 斑秃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斑秃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方面
        2.2 发病机制研究
        2.3 治疗方法
第三部分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加味八珍汤分析
        2.1 方药组成
        2.2 方药前期研究
        2.3 药物分析
        2.4 方剂分析
    3 Derma-670红光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4.1 临床疗效分析
        4.2 生活质量分析
        4.3 安全性及复发情况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斑秃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Halliwick水中康复与常规康复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尖足步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脑性瘫痪的研究
        1.2.1.1 脑瘫的概念
        1.2.1.2 脑瘫的发病率
        1.2.1.3 脑瘫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1.2.1.4 诱发脑瘫的危险因素
        1.2.1.5 脑瘫的治疗
        1.2.2 关于痉挛型脑瘫的研究
        1.2.2.1 痉挛型脑瘫的发病机制
        1.2.2.2 痉挛型脑瘫的症状及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
        1.2.3 关于常规康复治疗的研究
        1.2.3.1 康复的定义
        1.2.3.2 康复的起源与发展
        1.2.3.3 常规康复的治疗原理及对机体的影响
        1.2.3.4 常规康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1.2.4 关于Halliwick水中康复的研究
        1.2.4.1 Halliwick水中康复定义
        1.2.4.2 Halliwick水中康复的起源与发展
        1.2.4.3 Halliwick水中康复的治疗原理
        1.2.4.4 Halliwick水中康复对机体的影响
        1.2.4.5 Halliwick水中康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干预方式
        2.2.2 实验流程
        2.2.2.1 肌张力量表评定
        2.2.2.2 关节活动度量表的评定
        2.2.2.3 足底接触面积测试
        2.2.3 足底接触面积测试场地设置及仪器摆放
        2.2.4 实验仪器及指标
        2.2.4.1 肌张力评定仪器及指标
        2.2.4.2 关节活动度评定仪器及指标
        2.2.4.3 足底接触面积测试仪器及指标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干预前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3.2 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比较
    3.3 肌张力测量结果比较
    3.4 足底接触面积测试结果比较
4 分析讨论
    4.1 两组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的影响
    4.2 两组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4.3 两组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影响
5.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10)韦氏颈椎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1.1 颈椎病的定义
        1.2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1.3 颈椎的解剖及生理病理特点
        1.4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1.4.1 骨性学说
        1.4.2 软组织损伤学说
        1.4.3 生物力学失衡学说
        1.5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1.6 颈型颈椎病的西医分型
        1.7 颈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2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2.1 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颈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2.3 颈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和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韦氏颈椎整合手法
        2.2.2 观察组:在韦氏颈椎整合手法上配合使用肌内效贴治疗
        2.3 观察指标
        2.3.1 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法
        2.3.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2.3.3 患者临床总体疗效判定标准
        2.3.4 安全性指标
        2.3.5 病例脱落和中止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5 临床质控
    3 统计结果
        3.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3.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NDI评分比较
        3.2 试验结果
        3.2.1 治疗组干预前、后组内VAS评分比较
        3.2.2 对照组干预前、后组内VAS评分比较
        3.2.3 治疗结束后两组组间VAS评分比较
        3.2.4 治疗组干预前、后组内NDI评分比较
        3.2.5 对照组干预前、后组内NDI评分比较
        3.2.6 治疗结束后两组组间NDI评分比较
        3.2.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2.8 不良反应比较
        3.2.9 病例脱落和中止情况
    4 分析与讨论
        4.1 结果分析
        4.1.1 一般情况分析
        4.1.2 VAS评分比较分析
        4.1.3 NDI评分比较分析
        4.1.4 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对比分析
        4.2 讨论
        4.2.1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对颈椎病的认识
        4.2.2 肌内效贴概述
        4.2.3 肌内效贴的作用机制
        4.2.4 肌内效贴治疗颈椎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4.3 总结
        4.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综述 肌内效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四、物理疗法在国外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脑瘫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及其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D]. 牟梓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学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浮针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D]. 王存有.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1(09)
  • [4]高强度间歇训练对CUMS大鼠血清BUN、CRP及快慢肌IL-15和IL-15mRNA表达的影响[D]. 王晨.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脉动治疗和触发点松解对大学生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对比[D]. 陈浩月. 吉林体育学院, 2021(10)
  • [6]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D]. 张梦婷.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1)
  • [7]归芪藤草膏调控大鼠皮肤“MC-PAR2-SP”网络对VLSC的机制研究[D]. 陈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加味八珍汤治疗斑秃(气血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起成.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Halliwick水中康复与常规康复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及尖足步态的影响[D]. 仲琛.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1)
  • [10]韦氏颈椎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D]. 王中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国外物理治疗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