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农民曾收大有希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露[1](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当今世界形势为基础,以人类发展为重心,从战略谋划到细节把控,他对中国发展之路的深远考虑,贯穿国内外各行业领域。他在十八、十九两次全代会报告中相继做出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方针。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论述对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产生了颇为积极的作用。国内外政界、媒体界和学术界人士也因此爆发了对习近平思想理论研究的新风潮,就习近平所提出新理论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当前,国外学者针对习近平的研究集中于国际关系和政治领域,国内学者则多集中于治国理政、从严治党、脱贫解困等领域,常常忽略了在其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指导下城市建设的伟大进步,缺乏对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按照“建设成就回顾、相关论述研究、规划建设方法论、规划建设实践分析”的技术路线,通过文献研究、综合归纳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的论述为研究对象,以其在视察和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基础,将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总结为,在辩证、系统、战略、法制、底线、精准、创新七大方法论指导下,以重视城市规划地位为出发点,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重心,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创新动力的中国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体系。通过详细阐述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论述内容,以及从中总结出的习近平规划建设七大方法论,结合习近平的指导实践论证了其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特别是针对武汉疫情突发事件,专章节对习总书记城乡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城市规划理念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丰富与完善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的理论体系,总结归纳其论述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为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更有成效的规划指导体系与全新的思维方式。
袁绍光[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雷平[3](2016)在《中国粮食安全的系统评价和实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谋求以量(包括数量与质量,但更偏重数量)为核心的粮食安全,并取得了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骄人业绩。但产量偏好型的粮食发展导向,却使我们在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整个粮食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却出现严重弱化。成本高企、联动乏力、效益低下、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后续粮食生产的发展并危及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事实证明,“粮食安全”应该是“粮食产业的安全”,而不仅仅是粮食“量的安全”。只有以产业整体为视角的粮食安全战略才能够真正确保粮食的安全,而只追求“量的安全”可能恰恰会使我们失去粮食安全。因而,我们有必要从粮食产业安全的角度来审视和定义粮食安全的概念,重构粮食安全评价系统,研究粮食安全的实现机制。本文认为,粮食安全概念不仅包含粮食总量安全,还应包括粮食质量安全、价格安全、营养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这5方面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组成粮食安全的概念系统。基于此概念系统,本文从5个子系统中选取16项指标,通过AHP-GRAP综合评价法对2000-2014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粮食产能逐步提高、食品质量状况有所改善、粮食价格波动总体稳定、居民购买力持续增强、居民营养状况趋于合理、生态资源条件逐步好转。但同时,中国粮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粮食生产依然没有脱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环境资源影响严重;粮食经营依然没能转变小规模、低效率的经营方式,生产成本偏高;粮食产业依然没有改变“短、平、弱”的状况,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综合效益不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基于粮食安全的系统概念和评价结果,本文认为,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建立有效的粮食产业运行机制,从“保产量”转到“保产业”上来。从目标层面看,应该以高粮食自给率和低储备率相结合的目标驱动解决粮食总量的结构性矛盾;从动力层面看,让粮食产业经营者获得应有的利益,尤其是使种粮农民实现增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从组织创新层面看,需要整合粮食产业链,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完善新型粮食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产业经营组织方式,将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内部化。建议树立以产业为核心的粮食安全新观念,将粮食产业发展的各个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都纳入粮食安全考察体系进行综合考评,从全产业的角度推动粮食产业各方面均衡有效发展;完善粮食管理体制,按照产业链条,将分属不同部门的粮食管理权限进行整合集中,从整体上优化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完善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提高粮食产业基础保障水平;以市场机制引导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加快产前、产中及产后科技装备的研发推广,培育本土化粮食生产、加工、经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效益;注重粮食资源有效开发和保护利用,积极推动粮食产业“走出去”,推动粮食产业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
李淑静[4](2014)在《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与中国对策》文中认为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启动以来,到目前已经有十二个年头,谈判进展维艰,其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农业问题,因此研究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截止到目前,最新的谈判进展是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上达成的“巴厘一揽子协定”,它是WTO成立以来首个全球贸易协定。“巴厘一揽子协定”明确规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服务,并在一定条件下同意发展中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进行公共储粮;在棉花贸易方面,协定同意为最不发达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并为这些国家提高棉花产量提供协助。“巴厘一揽子协定”虽然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业利益,但是就目前来看,它只是一个缩水版的世贸多哈回合协议,具体规定并不明确,而“2008年模式草案”是个非常详细具体的案文,是“巴厘一揽子协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2008年模式草案”为研究基础,详细梳理了农业多边谈判历程,认真研究了谈判各方的立场以及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承诺履行情况,并根据多哈农业谈判实际进展模拟了四个谈判方案,通过GTAP模型分析了多哈农业谈判可能结果对世贸组织主要成员的经济影响,接着本文预测了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谈判具体策略,农业调整策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分析了农业经济与农业贸易自由化的作用,说明了农业经济及农业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为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奠定理论基础。接着详细论述了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包括农产品进出口的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农业扭曲指数数据库详细分析了全球农业扭曲现状,得出几个主要结论:一是世界农业扭曲最严重的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二是高收入国家对农业采取的是正保护,即是补贴农业,这造成了极大的贸易扭曲和福利损失,而发展中国家早期对农业采取的是负保护,不过这一情况在近几年得到好转;三是从具体农产品的角度上来说,棉花、大米、热带产品的农业扭曲程度最大。2.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分析。从时间顺序的角度出发,分GATT农业谈判历程、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达成、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进展三部分深度分析了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历程和主要进展。在此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式草案的主要内容。3.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承诺履行状况以及主要谈判方的立场态度。具体来说,从农业谈判的三大支柱,即是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了各方履约情况以及谈判立场。考虑到棉花问题的优先性,本文还深入分析了棉花议题的具体进展。通过研究此部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农业谈判的焦点所在,从而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可能的谈判进展奠定深厚基础。4.多哈农业谈判对主要世贸成员的经济影响。论文使用GTAP模型对经济影响做了一般均衡分析。根据多哈回合实际进展,论文设计了4个方案,分别为2008年模式草案、欧盟提案、G20提案、美国提案,重点分析了多哈回合可能的谈判结果对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产量(qo),出口量(qxw),进口量(qiw),GDP,总体福利的影响。四个提案虽然对不同地区的产量、出口量、进口量有不同的影响,但是结构却大同小异,其中日本农产品产量受到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小麦和大米这样的基本农作物;从总体福利上来讲,进一步的农业贸易自由化使得大部分地区的福利增加。5.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前景预测。此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农业谈判的主要分歧所在,二是对农业谈判的总体展望。指出世贸组织各方在能够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情况下,还是会尽量争取参与谈判,也就是说多哈回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巴厘一揽子协定”便是对此展望的有力印证。6.我国的应对策略。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的整体状况,一是我国农产品贸易状况,二是我国农业扭曲现状,指出我国农业贸易扭曲程度正在逐步的减少,我国政策也正往补贴农业方向倾斜。接着论文提出了我国的谈判目标和谈判策略,最后从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三个方面给出了我国农业政策的具体调整方向。
孙迪亮[5](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质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首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其测度指标具有多元性,其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指标是生活水平指标,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的增K率来苻代。具体到农民的物质利益,一般也用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来衡量。改芊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W改革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对农民物质利益问题一贯予以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既蕴含着许多基于新的实践而生成的新理念、新观点,从而体现出其现实创新性,也承接了古今中外许多有价值的相关思想理论,从而体现出其历史继承性。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理论渊源表现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物质利益理论,主要包括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理论、实现;r农结合与城乡协调的理论、H家对农民予以经济资助的理论、促进农民合作化的理论等;二是国外解决农民物质利益问题的理论与经验,主要体现在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传统农民、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是R趋深化、与时俱进的:为了解除广大农民生活上的严重困苦,屮国共产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以保障农民温饱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随着农村脱贫目标的基本完成和农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以实现农民小康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鉴于农民小康总体实现后农民贫富差距的空前凸现,中国共产党自本世纪以来形成了以ia求农民共富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在每一时段,中国共产党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相应举措。中M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战略价值的思想,解答了"为什么"实现农民物质利益的问题;二是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实现路径的思想,解答了"怎么样"实现农民物顶利益的问题。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战略价iff,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多角度、多层面的,视之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维护全H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环节和应对国际人权斗争的必然举措。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实现铬径,屮国共产党的基本思路是"加减并用"。所谓"加",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收入总量,这主要依赖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三个途径:所谓"减",即减轻农^负担。对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评析应恪守求真务实的基本原则、不带任何主观偏见地进行,既不应为之涂脂抹粉,更不应对之无端指责,而是应当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不足与局限,并就此进行善意而中肯的建言献策。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重大创新,而且在实践上带来了良好效应。但由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农民大国里,彻底解决九亿农民的物质利益问题确非易事,因而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上,也总是闪露出一些不足与缺憾,主要是:从思想的生成上看,应急性有汆而前瞻性不足;从思想的内涵上着,针对性有余而系统性不足:从思想的践行上看,宣示性有余而实效性不足。鉴于此,在末来的发展完善中,理应重点强化三个环节,即:及时体察农民的利益关切,增强思想的前瞻性;全面应答农民的利益诉求,增强思想的系统性;强力构筑农民的利益保障,增强思想的实效性。
高其荣[6](2011)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值特别是粮食产量接连下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饥荒蔓延。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步转入调整轨道,到1960年11月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调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农业调整全面展开并进入高潮。农业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历时五年多,至1965年底结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首先,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和《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等文件,开展整风整社,退赔平调财物,坚决纠正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共产风”等错误。其次,1961年,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全党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农村大调查。“农业六十条”是全党农村大调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党领导对人民公社体制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解散了公共食堂,废除了供给制,划小了社队规模,将基本核算单位下调至生产队。再次,党逐步确立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采取了清理和下放农村劳动力、精简城镇人口、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等措施,大力加强了农业战线。第四,党制定了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实行“借田渡荒”,进行包产到户试验等休养生息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党还通过降低农业税、减少粮食征购量、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虽然存在以肯定“三面红旗”为前提、否定包产到户、与阶级斗争相联系、没有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等历史局限,但从总体上来说,它是成功的,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历史作用,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六十年代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先导和中心,带动和促进了工业等其他战线的调整,促进了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第二,它阻止了饥荒的继续蔓延,杜绝了社会动荡,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对已觉察的“左”倾错误的纠正,是1959年庐山会议前纠“左”的继续,主要纠正了在建设速度问题上的急于求成思想和在生产关系变革问题上的急于过渡错误,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庐山会议前的纠“左”。第四,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并成为了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给我们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梁严冰[7](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陈钦华[8](2009)在《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党的十七大又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新农村建设工作在祖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生态农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和重要内容,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与推广。粗放的工业、滞后的农业、待发展的旅游业和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镇文化等是我省湘西山区最为显着的特征,本着“保护、开发”的原则,加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规划学、建筑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生态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范畴,在解析生态农村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分析生态农村的功能,总结回顾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纳入湘西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中,结合湘西农村特点,提出“农村田园化”概念,指出农村田园化是指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遵循自然规律,肯定农村传统生活生产方式不透支土地、不透支资源、不透支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合理部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技术,如沼气、太阳能、地热等技术以提高农村居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采纳吸收湘西民居中选址考究、建筑空间布局巧妙、紧密结合地形地貌、注重生态循环、建筑节能的优良传统,设计出基于生态人居理念的生态农村人居环境。宏观上通过空间和村庄功能(工业村、文化村、农业村、混合村)的科学合理规划谋划新农村美好蓝图,微观上将“两型”社会理念强有力地落实在从农村民居设计、工农业生产中,构建一个完美的循环经济实体。探讨出一条适合我省湘西山区的生态农村发展之路。文中选取湘西泸溪县为研究实例,通过分析泸溪县农村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发展态势,泸溪县生态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泸溪县生态农村的功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探讨出一条适合我省湘西山区的社会主义生态农村发展之路。
董安民[9](2008)在《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体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消除公共品城乡二元供给结构、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任重而道远。当前,与探讨中央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烈程度相比,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地方财政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在充分研读新农村建设相关文件和熟悉地方财政当前运行情况基础上,按照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当前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体制运行情况,以期对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河南温县为例,重点开展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改革研究。平原农区,指以农业为主的平原地区,温县最具代表性。本文从国外最具代表性的财政联邦主义入手,结合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和温县实际情况,对平原农区财政支农政策理论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相关探讨。一是明确界定了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引入财政联邦主义中央—地方公共品划分理论,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根据受益范围将新农村建设涉及公共产品提供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混合性公共产品,指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应把范围重点放在地方性公共产品及混合公共产品上,结合新农村建设内涵,明确界定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应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基层机构运转等九类。二是采用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方法确立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给多个财政支农项目是一个多指标决策问题,在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目标,而且各个支农项目的相对重要性均是定性判断,难以指导实践工作。非结构性决策模糊集分析单元系统理论在对系统进行分解和综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人的经验与知识,对大量复杂的定性因素,反复就关于模糊概念一“重要性”进行二元相对比较与量化,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中定性指标定量化问题,建立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的科学分配机制。三是建立了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依据第四章确立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范围,建立了以综合发展指数为核心的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水平、社会发展程度和民主发展程度四个方面,定量考核了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以温县实际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很好地充实了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在这方面的薄弱研究。
余长火[10](2006)在《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主题是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中国农民收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近代以来,农民收入问题有各种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了解中国农村家庭当前的状况和变化,深化对农民收入实际的认识,明确现金收入在转型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新变化,对于把握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所处的历史方位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目的明确后,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以可靠的情况为依据的正确判断。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的经验与理论。首先,指出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化必然带来社会转型,三农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两个趋向”是转型期的普遍规律。其次,分析转型期的农民,以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和法国“农民的终结”为例,进而回答今天,谁是“农民”。最后,探讨转型期的农民收入,认为收入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引进古典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私有制与两极分化的分析、消费函数理论等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二章提出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首先,说明中国正处在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转型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型发展新阶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次,点明从转型的角度看中国农民的发展,对中国农民利益群体进行分析,回答今日中国,谁是“农民”。再次,概括50多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当前的农民收入问题。最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农民增收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市场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第三章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个中国农户收入增长的剖析。首先是农户调查介绍,包括选择农户的依据和农户基本情况。然后是农户现金收入水平增长趋势分析,包括农户现金收入水平计算公式,农户现金收入水平变化情况,农户
二、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农民曾收大有希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农民曾收大有希望(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时代背景 |
1.1.2 研究重要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成就 |
2.1 新区建设 |
2.1.1 雄安新区建设 |
2.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
2.2 区域发展 |
2.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
2.2.2 长江经济带发展 |
2.3 城乡协同发展 |
2.3.1 生态文明建设 |
2.3.2 乡村文化建设 |
2.4 基础建设 |
2.4.1 高速公路、铁路建设 |
2.4.2 大兴国际机场建设 |
2.4.3 港珠澳大桥建设 |
2.5 总结 |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 |
3.1 重视科学规划 |
3.1.1 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 |
3.1.2 因地制宜把握规划方向 |
3.1.3 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衡量规划效果 |
3.1.4 立法保障规划权威性,规划连续性保护人民利益 |
3.2 推行新型城镇化 |
3.2.1 以人为核心,用科教文卫软硬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 |
3.2.2 宜居城市建设从居民生活各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活品质 |
3.2.3 保护城市文化,从古迹保护开始,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乡愁”建设,构建文化强国 |
3.2.4 城乡通过资源互补、工农互惠实现一体化发展 |
3.2.5 城市以优质资源吸引人才,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创新发展 |
3.3 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 |
3.3.1 以大城市为节点,支撑区域协同发展 |
3.3.2 搞好资源衔接,一张蓝图实现城市建设多规合一 |
3.4 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干扰加以保护的同时,依托自然发展,发掘本地生态特色 |
3.4.1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重视生态先行的建设原则 |
3.4.2 以法治维护生态保护实施,切实提升生态环境 |
3.4.3 重视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4.4 制定生态规划保障制度,把握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逾越 |
3.4.5 把握生态文明核心原则,依托自然发展城市 |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 |
4.1 辩证思维 |
4.1.1 从两面性出发寻求生态与发展的平衡 |
4.1.2 抓主要矛盾,城市规划要具体措施和全面战略并进 |
4.1.3 发展的看待问题,建立长远规划 |
4.2 系统思维 |
4.2.1 从全局出发,规划整体效果 |
4.2.2 顶层设计与任务分解并行 |
4.2.3 均衡进度,重视衔接,避免各自为政的“浪费” |
4.3 战略思维 |
4.3.1 从战略性理念出发,科学规划 |
4.3.2 从大局出发,把握局部 |
4.3.3 不求短期功利,心怀长远 |
4.4 法制思维 |
4.4.1 用法律方法解决和推进城市规划工作 |
4.4.2 用法律权威杜绝规划过程中的腐败 |
4.5 底线思维 |
4.5.1 从坏处准备,往最好处争取的最低价值标准 |
4.5.2 不可触碰和侵犯的最低接受程度 |
4.6 精准思维 |
4.6.1 具体解决规划中的问题,不能以原则回应具体 |
4.6.2 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动解决系列矛盾 |
4.7 创新思维 |
4.7.1 肯定创新在规划中的巨大作用,带领城市开创新局面 |
4.7.2 鼓励创新氛围,规划过程中注重分配教育,科研,新型企业 |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
5.1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雄安新区的战略成功 |
5.1.1 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地位空前 |
5.1.2 科学部署,习近平规划建设理念完整呈现 |
5.1.3 千年大计,习近平思想指导下的战略成功 |
5.1.4 总结 |
5.2 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大国战“疫”的阶段成功 |
5.2.1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方法论指导下疫灾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
5.2.2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对防疫工作的积极作用 |
5.2.3 疫灾防治看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高瞻远瞩 |
5.2.4 总结 |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习近平城市规划建设重要讲话 |
附录B 习近平视察城市建设伟人的足迹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3)中国粮食安全的系统评价和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粮食概念比较 |
1.3.2 粮食安全概念的研究 |
1.3.3 粮食产业安全的研究 |
1.3.4 粮食安全评价系统的研究 |
1.3.5 粮食供求状况的预测与评价 |
1.3.6 粮食安全研究范畴 |
1.3.7 粮食安全实现路径的研究 |
1.3.8 粮食安全研究综合评价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
2.1 国内粮食安全形势 |
2.1.1 粮食供给形势 |
2.1.2 粮食需求形势 |
2.1.3 粮食产业面临的挑战 |
2.1.4 大豆产业的教训 |
2.2 国际粮食安全形势 |
2.2.1 国际经济总体形势 |
2.2.2 世界人口及营养状况 |
2.2.3 世界粮食供求状况 |
2.2.4 国际粮食安全的新特点 |
2.2.5 国际粮食供给的潜力 |
2.3 日本稻谷产业政策的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粮食安全概念系统研究 |
3.1 粮食产业安全视角下的粮食安全 |
3.1.1 粮食产业安全的定义 |
3.1.2 粮食产业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3.2 粮食安全概念系统 |
3.2.1 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
3.2.2 粮食安全概念系统的特点 |
3.2.3 粮食安全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
3.3 粮食安全子系统的内涵 |
3.3.1 粮食总量安全 |
3.3.2 粮食营养安全 |
3.3.3 粮食质量安全 |
3.3.4 粮食生态安全 |
3.3.5 粮食价格安全 |
3.4 小结 |
第四章 粮食安全系统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指标选择、理想值设定和数据来源 |
4.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4.3.1 构造判断矩阵和层次单排序 |
4.3.2 层次总排序 |
4.3.3 灰色综合评价结果 |
4.3.4 粮食安全警级划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粮食安全目标调控机制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研究假说 |
5.3 模型构建 |
5.4 变量选择及公式设置 |
5.4.1 主要模型变量说明 |
5.4.2 模型公式设置 |
5.5 目标驱动的粮食安全情景仿真 |
5.5.1 高自给率高储备率的情景仿真(current) |
5.5.2 低自给率高储备率的情景仿真(dg) |
5.5.3 高自给率低储备率的情景仿真(gd) |
5.5.4 低自给率低储备率的情景仿真(dd) |
5.5.5 四种情景仿真结果的综合比较 |
5.6 小结 |
第六章 粮食安全内生动力机制研究 |
6.1 理论基础 |
6.2 研究假说 |
6.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粮食安全组织创新机制研究 |
7.1 粮食安全组织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 |
7.1.1 组织创新机制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
7.1.2 组织创新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基础 |
7.2 粮食安全实现机制的理论探讨 |
7.3 粮食安全组织创新机制案例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与中国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分析思路与框架 |
1.2.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研究基础 |
1.3.1 文献综述 |
1.3.2 本人的研究经历与成果 |
第二章 农业经济作用与世界农业状况 |
2.1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
2.1.1 农业经济的地位 |
2.1.2 农业经济的作用 |
2.1.3 农业贸易自由化的作用 |
2.2 世界农产品贸易状况 |
2.2.1 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
2.2.2 世界农产品进口贸易结构 |
2.3 世界农业扭曲状况 |
2.3.1 NRA 和 CTE 的由来 |
2.3.2 TRI 和 WRI 的由来 |
2.3.3 利用 NRA 和 CTE 分析世界农业扭曲程度 |
2.3.4 利用 TRI 和 WRI 分析世界农业扭曲程度 |
2.4 世界主要农业国家及集团的农业政策 |
2.4.1 美国农业政策 |
2.4.2 欧盟农业政策 |
2.4.3 日本农业政策 |
2.4.4 印度农业政策 |
第三章 农业多边谈判历程及主要内容 |
3.1 GATT 农业谈判历程 |
3.2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 |
3.3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启动与进展 |
3.3.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启动的基础 |
3.3.2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内在动因 |
3.3.3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具体阶段 |
3.4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模式草案的内容 |
3.4.1 国内支持 |
3.4.2 市场准入 |
3.4.3 出口竞争 |
3.4.4 其他议题 |
第四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具体情况 |
4.1 国内支持 |
4.1.1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农业协议履行情况分析 |
4.1.2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立场 |
4.2 市场准入 |
4.2.1 关税 |
4.2.2 关税配额 |
4.2.3 特殊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 |
4.3 出口竞争 |
4.3.1 乌拉圭回合以来出口竞争规则的执行现状 |
4.3.2 主要世贸组织成员的立场 |
4.4 其他议题——棉花议题 |
第五章 多哈农业谈判对主要世贸成员的影响分析 |
5.1 GTAP 模型概述 |
5.1.1 GTAP 模型简介 |
5.1.2 GTAP 模型假设 |
5.1.3 GTAP 模型的数据库 |
5.1.4 GTAP 模型与软件 |
5.2 模型地区分组、产品分组与模拟方案 |
5.2.1 模型地区分组及产品分组 |
5.2.2 模型模拟方案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2008 年模式草案 |
5.3.2 欧盟提案 |
5.3.3 G20 提案 |
5.3.4 美国提案 |
5.3.5 经济增长以及福利影响 |
5.3.6 结论 |
第六章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前景预测 |
6.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主要分歧 |
6.2 对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总体展望 |
第七章 我国的应对策略 |
7.1 我国农业的总体状况 |
7.1.1 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 |
7.1.2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
7.1.3 我国农业扭曲状况分析 |
7.1.4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承诺与实施情况 |
7.1.5 入世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变化 |
7.1.6 入世后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农业方面的帮助 |
7.1.7 新框架对我国的影响 |
7.2 我国的谈判策略分析 |
7.2.1 我国的谈判目标 |
7.2.2 我国的核心关注 |
7.2.3 我国的谈判立场 |
7.2.4 我国参与新一轮谈判的总体策略 |
7.3 我国农业政策的具体调整策略 |
7.3.1 构建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竞争力 |
7.3.2 制定市场准入政策,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 |
7.3.3 调整农产品出口政策,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第八章 本文创新、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8.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2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相关概念解析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物质利益理论 |
(一)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 实现工农结合与城乡协调 |
(三) 国家对农民予以经济资助 |
(四) 促进农民合作化 |
二、 国际借鉴:国外解决农民物质利益问题的理论与经验 |
(一) 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 |
(二)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三) 改造传统农民 |
(四) 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 以保障农民温饱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1978-1990) |
(一) 改革之初农民的贫弱与困苦 |
(二) 中国共产党保障农民温饱的思想与举措 |
二、 以实现农民小康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1991-2001) |
(一) 农村脱贫目标的完成与小康标准的制定 |
(二) 中国共产党实现农民小康的思想与举措 |
三、 以促进农民共富为主旨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2002-) |
(一) 农民小康的总体实现与农民贫富差距的空前凸现 |
(二) 中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共富的思想与举措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战略价值的思想 |
一、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一) 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而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
(二) 通过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而激发国民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 |
二、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障 |
(一) 农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
(二)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之举 |
三、 维护全国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
(一) 农村社会稳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前提 |
(二)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是农村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
四、 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环节 |
(一)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全民共富 |
(二) 全民共富的关键是增进农民的物质利益 |
五、 应对国际人权斗争的必然举措 |
(一) 国际人权斗争的实质与中国的回应 |
(二)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应对国际人权斗争的必然举措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物质利益的实现路径的思想 |
一、 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 |
(一)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考察 |
(二) 农民物质利益受损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启 |
(三)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物质利益之增进 |
二、 首要依托:农业现代化 |
(一) 农业现代化是增进农民物质利益的首要依托 |
(二)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三)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
三、 必由之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一)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关键靠“农”外 |
(二) 中国共产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论与实践 |
四、 战略举措:减轻农民负担 |
(一) 增进农民物质利益必须“加减”并用 |
(二) 中国共产党农民减负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三) 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农民物质利益思想之评析 |
一、 历史贡献 |
(一) 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
(二) 实践上的良好效应 |
二、 现实缺憾 |
(一) 思想的生成:应急性有余而前瞻性不足 |
(二) 思想的内涵:针对性有余而系统性不足 |
(三) 思想的践行:宣示性有余而实效性不足 |
三、 未来发展 |
(一) 及时体察农民的利益关切,增强思想的前瞻性 |
(二) 全面应答农民的利益诉求,增强思想的系统性 |
(三) 强力构筑农民的利益保障,增强思想的实效性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2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背景 |
2.1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农业形势 |
2.3 应对农业危机的临时之举 |
2.4 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出台 |
第3章 坚决纠正“五风”错误 |
3.1 “十二条”紧急指示信 |
3.2 整风整社运动 |
3.3 退赔平调财物 |
第4章 调整人民公社体制 |
4.1 全党农村大调查 |
4.2 解散公共食堂 |
4.3 废除供给制 |
4.4 划小社队规模 |
4.5 确定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
第5章 大力加强农业战线 |
5.1 确立农业基础地位 |
5.2 清理、下放农村劳动力 |
5.3 精简城镇人口 |
5.4 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
5.5 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 |
第6章 调整农村经济政策 |
6.1. 恢复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
6.2 恢复农村集市贸易 |
6.3 实行“借田渡荒”政策 |
6.4 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
6.5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
第7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定位 |
7.1 促进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
7.2 促进其他战线的调整 |
7.3 杜绝社会动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7.4 孕育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 |
7.5 农业调整的历史局限 |
第8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经验 |
8.1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
8.2 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
8.3 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
8.4 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 |
8.5 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 |
8.6 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博期间的科研和奖励情况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二) 陕北的工业 |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
(二) 以重工业为主 |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
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小结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
结束语 |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1.2 生态农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生态农村建设的意义 |
1.2.2 研究生态农村建设的目的 |
1.3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框架 |
第2章 生态农村的解析和诊释 |
2.1 生态农村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态学 |
2.1.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 |
2.2 生态农村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农村的内涵 |
2.2.2 生态农村的特征 |
2.2.3 生态农村的理论基础 |
2.3 生态农村的系统结构 |
2.3.1 庭院生态系统 |
2.3.2 村落生态系统 |
2.3.3 农业生态系统 |
2.3.4 经济生态系统 |
2.3.5 社会生态系统 |
2.4 生态农村功能分析 |
2.4.1 内部功能 |
2.4.2 外部功能 |
第3章 国内外生态农村的研究与实践 |
3.1 国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
3.1.1 概念提出 |
3.1.2 全球生态村运动 |
3.1.3 全球生态村网络 |
3.1.4 生态村建设实践 |
3.1.5 国外生态农村相关案例 |
3.2 我国的生态村建设与研究现状 |
3.2.1 生态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
3.2.2 生态农村的理论研究 |
3.2.3 我国生态农村建设的技术 |
第4章 生态农村的建设原则、模式及评价 |
4.1 生态农村建设的原则——生态、环保、可持续 |
4.1.1 生态原则 |
4.1.2 环保原则 |
4.1.3 可持续发展 |
4.2 中国生态农村的建设模式 |
4.2.1 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4.2.2 模式的提出与发展 |
4.2.3 生态农村模式及选择 |
4.3 生态农村的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2 生态农村评价方法 |
第5章 田园化的生态农村模式 |
5.1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 |
5.1.1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 |
5.1.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问题 |
5.2 田园化生态农村建设 |
5.2.1 田园化的概念 |
5.2.2 田园化生态农村的优势 |
5.2.3 田园化理念下的现代农村生活方式 |
5.3 田园化理念下的农村建设 |
5.3.1 田园化理念下的农村工业建设 |
5.3.2 田园化理念下的农村城镇建设 |
5.3.3 田园化理念下的村庄整治 |
第6章 湘西沪溪生态农村建设现状及研究 |
6.1 沪溪农村概况 |
6.1.1 沪溪的自然条件 |
6.1.2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
6.1.3 农村能源建设 |
6.2 湘西生态人居 |
6.2.1 湘西民居的生态意识 |
6.2.2 湘西民居的仿生结构及自然材料 |
6.3 基于生态人居理念的生态农村人居环境设计 |
6.3.1 生态人居的设计 |
6.3.2 生态住宅 |
6.3.3 基于生态理念的湘西山区生态农宅设计 |
6.4 沪溪县代表性村落 |
6.4.1 武溪——新兴工业村镇 |
6.4.2 浦市——古色文化村镇 |
6.4.3 达岚——传统农业村镇 |
6.4.4 合水——混合村镇 |
第7章 湘西沪溪生态农村建设对策研究 |
7.1 湘西生态农村制约因素 |
7.1.1 生态农业落后 |
7.1.2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
7.1.3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不完善 |
7.1.4 旅游开发力度不够 |
7.2 湘西生态农村发展对策 |
7.2.1 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 |
7.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7.2.3 加强生态旅游建设 |
7.2.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
7.2.5 加强生态精神文明建设 |
7.3 保障措施 |
7.3.1 政策法规措施 |
7.3.2 组织保障措施 |
7.3.3 经济保障措施 |
7.3.4 科技保障措施 |
7.3.5 社会保障措施 |
7.4 实施步骤 |
7.4.1 第一阶段:典型建设 |
7.4.2 第二阶段:示范推广 |
7.4.3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 |
第8章 结语 |
8.1 基本结论 |
8.1.1 湘西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优势 |
8.1.2 湘西生态农村发展问题分析 |
8.2 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发展的功能定位 |
8.3 生态农村建设的原则 |
8.4 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模式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财政支出的内涵与职能 |
2.2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权责对应的理论基础 |
2.3 中央—地方事权与支出范围的合理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3 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运行现状分析 |
3.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
3.2 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 |
3.3 河南温县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
4.1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 |
4.2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
4.3 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范围 |
4.4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顺序 |
4.5 本章小结 |
5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研究 |
5.1 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与来源 |
5.2 当前地方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及存在问题 |
5.3 提高地方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优化研究 |
6.1 现行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分析 |
6.2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优化的中心内容及原则 |
6.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优化 |
6.4 多目标综合分析方法在新农村建设资金配置中的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平原农区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 |
7.1 建立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指标的原则 |
7.2 确立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的依据 |
7.3 建立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 |
7.4 温县地方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 |
7.5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问题的由来 |
1. 农民收入问题的老、大、难 |
2. 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视角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 |
2. 了解中国农村家庭当前的状况和变化,深化对农民收入实际的认识,明确现金收入在转型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
3. 关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新变化,对于把握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所处的历史方位是非常有意义的 |
4. 在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目的明确后,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以可靠的情况为依据的正确判断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论文结构 |
1. 本文的总体思路 |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3. 本文的主体结构 |
第一章 转型期农民收入增长的经验与理论 |
一、转型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1. 现代化必然带来社会转型 |
2. 三农问题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 |
3. “两个趋向”是转型期的普遍规律 |
二、转型期的农民 |
1. 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
2. 法国:农民的终结 |
3. 今天,谁是“农民”? |
三、转型期农民收入 |
1. 收入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 |
2.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解释 |
3. 私有制与两极分化: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
4. 消费函数理论及其他 |
第二章 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
一、中国正处在转型发展新阶段 |
1. 中国是一个转型的发展中国家 |
2. 转型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 转型发展新阶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 |
二、从转型的角度看中国农民的发展 |
1. 中国农民利益群体分析 |
2. 今日中国,谁是“农民”? |
三、50 多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基本特征 |
1. 50多年来农民收入变动的基本特征 |
2. 正确认识当前的农民收入问题 |
四、中国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 |
1. 农民增收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的一个突出问题 |
2. 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市场问题相关联的问题 |
3.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 |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一个中国农户收入增长剖析 |
一、农户调查介绍 |
1. 选择农户的依据 |
2. 农户基本情况 |
二、农户现金收入水平增长趋势分析 |
1. 农户现金收入水平计算公式 |
2. 农户现金收入水平变化情况 |
3. 农户现金收入水平变动原因分析 |
三、农户现金收入结构变动趋向分析 |
1. 基本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 |
2. 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借贷性收入 |
3. 现金收入结构变动趋向分析 |
四、中国农户收入增长 SWOT 分析 |
1. 农户收入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
2. 农户收入增长的机会和威胁 |
第四章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一个中国农户收入使用情况 |
一、日常生活费用 |
1. 衣着打扮 |
2. 饮食营养 |
3. 住房建设 |
4. 交通通讯 |
5. 礼尚往来 |
6. 休闲娱乐 |
二、生产经营费用 |
1. 生产性固定资产 |
2. 流动资金积累构成 |
3. 农户成为投资主体 |
4. 农户应当节本增效 |
三、子女教育费用 |
1. 人多生产多的误区 |
2. 耕读传家的新意 |
3. 农民素质的提升 |
第五章 转型发展新阶段县域经济与农民收入增长 |
一、县域经济:老问题,新课题 |
1. “郡县治,天下安” |
2.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
二、县域经济与农民收入难解难分 |
1. 中国百强县(市)测评 |
2. 国家扶贫重点县简评 |
三、县域经济与农民增收相辅相成 |
1. 平果县金沙异地安置开发的启示——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的一种模式 |
2. 砀山县杰出青年农民的增收故事——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积极效应 |
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思考 |
1. 把劳务输出作为战略产业 |
2. 把政务转型作为战略支点 |
3. 把农业升级作为战略任务 |
4. 把特色经济作为战略核心 |
第六章 转型发展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方针政策 |
一、新世纪,新阶段,新方针 |
1. 新世纪、新阶段 |
2. 新阶段、新方针 |
二、基于农民增收的农业补贴政策选择 |
1. 增加粮食安全生产投入 |
2. 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入 |
3. 增加农村社会事业投入 |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税费改革取向 |
1. 取消农业税 |
2. 减免学杂费 |
3. 留足保障金 |
四、关于农民增收的三个开放搞活问题 |
1. 打通农民增收的市场之路 |
2. 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 |
3.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
结语 |
一、结论性的观点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难点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四、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农民曾收大有希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总书记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论述研究[D]. 张梦露.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3]中国粮食安全的系统评价和实现机制研究[D]. 雷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4]多哈回合农业议题谈判与中国对策[D]. 李淑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农民物质利益思想研究[D]. 孙迪亮. 曲阜师范大学, 2012(12)
- [6]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D]. 高其荣. 湘潭大学, 2011(05)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8]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 陈钦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9]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 董安民.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10]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 余长火.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