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病时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展立芬,贺煜竣,姚雯,刘未艾[1](2021)在《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针灸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晕动病的思路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晕动病是指在乘坐交通工具过程中由于旋转刺激引起的一类前庭神经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明确。根据症状调查表明:晕动病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的胃肠道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伴随出现,同时这些胃肠道疾病及其伴随的情绪异常均会引起、加重晕动病发病;通过调理体质、饮食调节及中西医治疗调理胃肠道后,晕动病的发病率及症状会明显减轻,由上可看出晕动病与胃肠道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分析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的影响及针灸调理肠道菌群治疗晕动病的可行性,探讨肠道菌群及胃肠道与晕动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关系以及针灸治疗晕动病的切入点,以期为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提供新见解。
何涵宇,刘宏艳,郭义[2](2021)在《中医药在失重生理效应中的实验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飞行期间,人体因处于失重环境下将发生一系列生理适应性改变,出现航天运动病、心血管功能紊乱、骨骼和肌肉退行性病变以及免疫机能下降等,威胁航天员健康和安全。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论,总结出失重效应的总病机为肝脾肾的虚损且以阴虚为主,并存在气血逆乱、气虚血瘀等证候。同时,采取中医理论中"疾病归经"的分类方法,将失重生理效应分为了肝系病证、心系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和气血病证,综述了中医药在模拟失重动物模型不同病证中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头低位卧床实验得到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医药在失重生理效应的应用以及中医药实验研究的航天医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赵琦[3](2021)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晕动症是由于机体暴露在运动环境中,受到加速、旋转等真实或虚拟的环境刺激而引起的以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前庭和自主神经反应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晕动症的易感性具有显着的个体差异,并且存在多症状性、个体间高度变异性、涉及大脑区域广泛性等特点,因此缺乏单一且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晕动症防治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其易引起嗜睡、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不宜长期广泛使用。因此,临床上亟需探索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少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穴位针灸等中医疗法与电刺激等西医设备方法的联合应用,在晕动症防治领域展现出极大的潜力,为其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显效更快、依从性更好的方案。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兴的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stimulation,TEA)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晕动症防治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前瞻性、双盲、自身对照、随机交叉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健康志愿者50名,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受试者均需完成TEA及假性经皮穴位电刺激(sham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stimulation,sham-TEA)两个阶段的试验研究。A组:在试验第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TEA治疗,在第I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sham-TEA治疗,两个试验阶段间隔大于2周的洗脱期;B组:与A组顺序相反,在第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sham-TEA治疗,在第II阶段接受旋转椅晕动刺激+TEA治疗,两阶段也间隔大于2周的洗脱期。本研究选用旋转椅晕动刺激的方式,每阶段的晕动刺激过程均包括5轮的旋转刺激周期(每次持续1分钟),相邻旋转刺激间歇期为1分钟。每名受试者需完成5轮旋转椅晕动刺激,因难以耐受晕动症状而要求终止旋转刺激者,按照实际完成的旋转过程进行记录。试验中完整记录每名受试者可耐受的晕动刺激时间、晕动症状评分。通过胃电图、心电图来评估胃肌电节律和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并测量血清精氨酸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变化。采用二阶段交叉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对2×2交叉设计试验中的处理方式、阶段顺序、个体差异因素进行分析。配对t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基线期和晕动刺激后的指标差异。研究结果:1.TEA治疗晕动症的疗效1)与sham-TEA治疗相比,TEA治疗阶段受试者的晕动刺激耐受时间显着延长(220.4±11.59 s vs.173.6±12.3 s,P<0.001),并且在TEA治疗阶段能够完成全部5轮旋转刺激的受试者人数较sham-TEA治疗阶段显着增多(22 vs.11,P=0.019)。2)与sham-TEA治疗相比,TEA治疗显着降低了受试者的晕动症状总评分(12.56±2.03 vs.22.06±3.0,P<0.001),同时,TEA治疗阶段第2-4轮旋转刺激后的单项晕动症状(恶心综合征、皮肤颜色、冷汗、流涎和昏沉欲睡)评分比sham-TEA治疗阶段均显着降低(vs.sham-TEA,P<0.05)。2.TEA治疗晕动症的作用机制1)晕动症的发生显着损害了正常胃肌电节律,TEA能够改善正常胃慢波比例的受损。在sham-TEA治疗组,基线期正常胃慢波比例为63.3%±1.9%,晕动刺激后降至51.6%±2.0%(P<0.001)。而在TEA治疗组中,晕动刺激前后的正常胃慢波比例几乎没有显着改变(56.4±1.9%vs.56.0±2.1%,P=0.806)。2)在sham-TEA治疗阶段中,晕动刺激后的迷走神经活动性显着降低(0.31±0.02 vs.0.36±0.02,P=0.001)。而在TEA治疗阶段,晕动刺激后迷走神经活动性显着增加(0.41±0.02 vs.0.35±0.02,P<0.001),并且与sham-TEA治疗组相比,迷走神经活动性也显着增加(0.41±0.02 vs.0.31±0.02,P<0.001)。此外,TEA显着降低了交感–迷走神经活动度比值(1.87±0.20 vs.2.76±0.25,P<0.001),恢复自主神经功能的平衡。3)与基线期相比,晕动刺激明显增加了血清精氨酸加压素(79.312±10.036ng/m L vs.55.527±4.326,P=0.022)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0.499±0.055 vs.0.426±0.054 ng/m L,P=0.024)。与sham-TEA相比,TEA显着降低了晕动刺激后的精氨酸加压素(56.791±4.057 vs.79.312±10.036 ng/m L,P=0.033)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0.388±0.037 vs.0.501±0.055 ng/m L,P=0.021)。研究结论:无创TEA疗法显着增加健康受试者的晕动刺激耐受时间,并且降低晕动症状评分,极大地提高了受试者对晕动刺激的耐受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胃肌电节律紊乱、恢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神经内分泌平衡相关。
周彤,金小晶[4](2021)在《中西医防治晕动病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晕动病(MS)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明显影响。现代医学防治MS的药物副作用明显,且以预防及减轻症状为主,中医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及副作用少的优势。通过概述MS的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进展,思考目前MS防治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MS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周彤[5](2021)在《新蒲饮治疗晕动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中药方剂新蒲饮与传统三联疗法对比,治疗晕动病(motion sickness,MS)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脾胃湿热证患者,根据治疗前后的Graybiel晕动病评分、中医临床证候及H.pylori转阴疗效初步评价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一步探讨MS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加深对H.pylori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期以提供MS治疗的新思路。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至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60例MS合并H.pylori阳性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H.pylori感染诊断标准及《耳科学》晕动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晕车病史。观察组给予新蒲饮颗粒剂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行H.pylori根除治疗。收集一般资料、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治疗前后Graybiel晕动病评分、停药1个月后(治疗后6周)13C-UBT检测H.pylori转阴情况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H.pylori转阴率方面:观察组转阴率为79.3%,对照组转阴率为78.6%,观察组转阴率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均有显着改善且总有效率相当。观察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6±5.16分)较对照组(9.75±4.71分)降低明显(P<0.05)且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胃脘痞胀、食少纳呆及口干口苦症状方面较对照改善明显(P<0.05),在嗳气、恶心呕吐及大便粘滞不爽改善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在晕动病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7%,治疗后观察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5.93±4.46)与对照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8.46±5.93)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但两组患者Graybiel晕动病评分及总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周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3%,观察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5.55±5.09)较对照组Graybiel晕动病评分(8.18±4.5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动病病情程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性别、既往史(HP感染)与晕动病病情程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OR=0.324、OR=-0.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家族史(HP感染及晕动病)与晕动病病情程度不相关(P>0.05)。H.pylori转阴疗效与Graybiel晕动病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分析:Hp转阴组45例,总显愈率97.8%;即Hp转阴组的晕动病显愈率显着高于未转阴组。Hp转阴可明显改善晕动症状,二者存在显着中等程度相关性(P<0,Rs=0.523)。结论:新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与西药三联疗法效果相当,且较西药能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晕动病合并Hp感染患者在行Hp根除治疗后,晕动症状改善明显;新蒲饮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与西药三联疗法在改善晕动症状方面效果相当。
王彦,鲁仁义,曾柯云,栾洁,张阵阵[6](2020)在《运动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张炜悦[7](2019)在《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止晕协定方疗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旨在初步明确晕动病的核心病机和总治则,进一步完善中医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相关理论;通过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证明中医体质与晕动病易感性的相关性,为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治疗思路提供依据;复制晕动病大鼠模型,评价止晕协定方的抗晕动病药效作用,并鉴定分析方中化学成分,明确止晕协定方的化学物质基础;通过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阐释晕动病的生物学标志物以及止晕协定方的主要药理学机制,并探讨止晕协定方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机理,为止晕协定方在临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支持。方法:文献研究方面:全面整理中药复方治疗晕动病临床文献,将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的方药进行聚类统计分析,对临床治疗晕动病的方剂种类及中药进行梳理,探讨防治本病的用药规律,归纳晕动病总治则。以药测证,反推晕动病的核心病机以及主要证型。理论研究方面: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记载,挖掘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检索现代国内外相关文献,证明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符合临床防治思路,并探讨脾胃与胰腺分泌功能的相关性。临床研究方面:整群抽取长航舰员300人,采用中医体质量表、修改版晕动病易感性问卷和晕船病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分布、晕动病易感性分布以及晕船发生情况的相关调查。并对长航舰员进行四个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包括中医体质与晕动病易感性的相关性、中医体质与晕船病发病程度的相关性、晕船病与晕动病易感性分布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体质、不同晕动病易感性情况下长航舰员晕船病程度的比较。实验研究方面:(1)复制晕动病大鼠模型,预给药3天后采用双轴旋转加速度刺激2h的进行造模,观察大鼠行为学指标(晕反应指数、自发活动总距离和活动时间),并采用神经递质指标检测(前庭核、血浆中乙酰胆碱和组胺含量),验证止晕协定方抗晕动病的药效作用。(2)通过UHPLC-Q-TOF-MS鉴别止晕协定方的化学成分,明确其化学物质基础。(3)在药效学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用GC-MS方法进行大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初步阐释晕动病的生物学标志物,筛选止晕协定方可调控的差异代谢物。(4)结合止晕协定方化学物质基础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寻止晕协定方抗晕动作用的相关靶标蛋白,将其与差异代谢物相联系并富集通路,构建“成分-靶标蛋白-代谢物相关蛋白-代谢物”网络,初步阐释止晕协定方抗晕动的药理学机制。(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瘦素激素水平,进一步对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推测结果进行初步机制验证,从而揭示止晕协定方在从脾胃论治的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调节大鼠的血糖水平达到抗晕动效果的机制。结果:文献研究方面:通过对药物出现频次的统计分析,以药测证,反向推测晕动病的核心病机是“脾胃虚弱、运化失常”。通过对纳入文献处方用药的聚类分析,发现生姜、陈皮、茯苓、白术为防治晕动病的核心药物,推测脾胃气虚、痰湿中阻为晕动病最常见的证型。药物的治疗功效聚类在健脾益气、燥湿化痰、温中止呕、行气降逆、平肝息风等方面。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方,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平肝息风、利水渗湿方和五苓散为四个基本方。理论研究方面:“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为晕动病发病之本,而晕动病产生的血糖升高表现与“脾气不散精”理论关系密切,因此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水平,缓解晕动病胃肠道症状,可体现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治疗思路。临床研究方面:(1)在长航舰员的偏颇体质中,占比前三位的依次是气虚质(11.97%)、湿热质(10.26%)和痰湿质(5.98%)。(2)在本研究符合纳排标准后的234例舰员中,具有轻、中、重度晕动病易感性的舰员分别占36.32%、41.03%和22.65%。职别对长航舰员晕动病易感性的影响不同,军官较战士的晕动病易感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具有正相关关系(r=0.187,P=0.004)。而文化程度、年龄、军龄、BMI对长航舰员晕动病易感性得分均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4例长航舰员在同一等级海浪中,不晕船的有21例(8.97%),轻度晕船50例(21.37%),中度晕船51例(21.79%),重度晕船22例(9.40%),晕船病有90例(38.46%),但职别、文化程度、年龄、军龄、BMI对长航舰员晕船程度均无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轻度晕动病易感性、中度晕动病易感性、重度晕动病易感性的长航舰员中排在前三位的中医体质均为平和质(70.59%、52.08%、41.51%)、气虚质(10.59%、12.50%、13.21%)、湿热质(7.06%、12.50%、11.32%),其中重度晕动病易感性中湿热质与痰湿质的所占比例一致均为11.32%。晕动病易感性与痰湿质具有正相关关系(r=0.731,P=0.003)。(5)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同样是最易发生晕船病的三种偏颇体质。(6)晕动病易感性与晕船病发生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r=0.370,P=0.000)。(7)晕动病易感性对于平和质和痰湿质晕船病的影响有显着差异(P<0.01;P<0.05)。实验研究方面:(1)在行为学方面:模型组晕反应指数、自发活动总距离和活动时间均显着高于正常组(P<0.001;P<0.01;PP<0.001);中、高剂量止晕组晕反应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自发活动总距离和活动时间高于模型组(P<0.05,P<0.001;P<0.05,P<0.001)。模型组大鼠前庭核和血浆中乙酰胆碱、组胺含量均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P<0.001);止晕协定方各剂量组前庭核和血浆中乙酰胆碱、组胺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2)止晕协定方的化学成分经与所构建的已知化学成分数据库中490个化合物比对,剔除掉部分氨基酸类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总共鉴别出122个化学成分。(3)止晕协定方各剂量组共能回调模型组诱导的8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经止晕协定方各剂量治疗后均有回调的差异代谢物有丙酮酸、脯氨酸、蛋氨酸等21种差异代谢物。(4)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止晕协定方可能通过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路达到防治晕动病的效果。(5)止晕协定方干预的晕动病大鼠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瘦素激素表达趋于正常。结论:综合以上研究发现,“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为晕动病发病之本,而晕动病产生的血糖升高表现与“脾气不散精”理论关系密切。气虚质、湿热质和痰湿质的舰员晕动病易感性更高,说明其可能更易发生晕动病。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治则的止晕协定方,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符合其基本病机。实验研究证实,止晕协定方能预防或缓解晕动病大鼠的晕动反应,通过自发活动实验反映出止晕协定方不会产生类似精神倦怠等中枢抑制的不良反应。止晕协定方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组胺神经递质的释放亦是其具有抗晕动作用的佐证。止晕协定方干预的晕动病大鼠血清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瘦素激素表达趋于正常,说明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治则的止晕协定方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维持血糖的平稳,从而达到抗晕动的效果。
胡艳红,李峰,张炜悦,张凡,张楚焌,孙天石,董一昕,李卫红[8](2019)在《天香胶囊对晕动病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天香胶囊对旋转刺激装置诱发晕动病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和血浆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及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天香胶囊药液0.91、1.82、3.64 g/kg,阳性药对照组灌胃东莨菪碱1 mg/kg,给药后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旋转刺激装置诱发大鼠晕动病模型。造模结束后立即观察并记录大鼠粪便、排尿、立毛、颤抖等情况,计算大鼠晕反应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庭核和血浆中组胺(histamine, HIS)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isol, Cort)、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 AVP)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晕反应指数[(6.56±2.16)、(6.10±1.35)、(4.46±2.50)比(8.90±2.61)]降低(P<0.05或P<0.01);前庭核中HIS含量[(12.70±3.86)μg/L、(11.45±1.57)μg/L、(10.02±1.30)μg/L比(17.50±4.82)μg/L]降低(P<0.05或P<0.01);天香胶囊高剂量组血浆HIS[(4.24±1.75)μg/L比(7.69±3.06)μg/L]、Cort[(286.90±8.72)ng/ml比(329.26±29.04)ng/ml]、AVP[(16.54±2.48)pg/ml比(22.35±3.08)pg/ml]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天香胶囊可明显降低晕动病模型大鼠的晕反应指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前庭核神经递质HIS和血浆HIS、Cort、AVP水平有关。
张家宁,高原,李程飞,王永春,杨长斌,孙喜庆[9](2018)在《航天飞行人工重力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空间探测特殊失重环境,如何有效保障航天员长期驻留时的健康和安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回顾人工重力的发展过程,阐述了人工重力的研究设备、方法及其生物效应,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今后人工重力的发展方向,为我国今后开展深空探测提供一定的指导。
孙永彦,张紫燕,黄晓梅,张虹影,王亚红,唐超,蔡澎[10](2018)在《微重力环境人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微重力环境是影响航天员航天飞行时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航天员处于微重力环境下身体功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生理不适或病征。这些变化或病征的分子机制一直备受航天医学界的关注。该文以人体九大生理系统为主线,从生理病征和分子机制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微重力环境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微重力环境健康效应的研究方向。
二、运动病时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病时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针灸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晕动病的思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及与临床表现 |
2 晕动病与胃肠道的关联 |
3 晕动病的产生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 |
4 晕动病的病因病机 |
5 晕动病易患人群中医体质特征 |
6 调理体质与肠道菌群和防治晕动病之间的关系 |
7 针灸调节肠道菌群与晕动病 |
8 病例分析 |
9 总结及展望 |
(2)中医药在失重生理效应中的实验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航天飞行期间的中医病机演变 |
2 动物失重模型实验 |
2.1 肝系病证 |
2.2 心系病证 |
2.3 肢体经络病证 |
2.4 气血病证 |
3 人体头低位卧床实验 |
4 展望 |
(3)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晕动症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中西医防治晕动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
1.1 西医发病机制 |
2 治疗进展 |
2.1 西医治疗目前,西医治疗MS以预防及减轻症状为主,主要有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
2.1.1 药物治疗 |
2.1.2 非药物治疗 |
2.1.3 药物与非药物联合治疗 |
2.2 中医药治疗 |
2.2.1 中药治疗 |
2.2.1. 1 专方 |
2.2.1. 2 中成药 |
2.2.1. 3 单味药 |
2.2.2 针灸治疗 |
3 思考与展望 |
(5)新蒲饮治疗晕动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晕动病的研究概况 |
1.1 现代医学对晕动病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晕动病认识 |
2. H.pylori研究概况 |
2.1 H.pylori流行病学 |
2.2 H.pylori胃肠外表现 |
2.3 H.pylori的治疗进展及局限性 |
3. H.pylori感染与晕动病之间相关性研究 |
3.1 H.pylori与晕动症状的联系 |
3.2 H.pylori引发晕动病的机制研究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一般治疗 |
2.2 干预措施 |
2.3 疗程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指标 |
4.1 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变化 |
4.2 中医临床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4.3 Graybiel晕动病评分比较 |
4.4 晕动病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评分标准 |
4.5 H.pylori转阴率疗效评定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基线资料研究 |
6.2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比较 |
6.3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的比较 |
6.4 两组患者Graybiel晕动病评分的比较 |
6.5 两组患者晕动症状临床疗效的比较 |
6.6 两组患者H.pylori转阴率疗效的比较 |
7. 影响晕动病病情程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7.1 晕动病病情程度分布情况 |
7.2 晕动病病情程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
7.3 H.pylori转阴疗效与Graybiel晕动病症状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8. 安全性评价 |
9. 讨论 |
9.1 干预方法的选择 |
9.2 新蒲饮组方分析 |
9.3 结果分析 |
9.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止晕协定方疗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晕动病发病机制及易感性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晕动病的发病机制 |
2.1 感觉冲突学说 |
2.2 基因遗传学说 |
2.3 内分泌激素释放学说 |
2.4 前庭记忆学说 |
3 影响晕动病易感性的因素 |
3.1 前庭功能 |
3.2 胃肠道输入信号 |
3.3 遗传特性 |
3.4 性别和年龄 |
3.5 其他因素 |
4 晕动病易感性相关研究 |
5 小结 |
综述二 晕动病防治研究进展 |
1 药物防治 |
1.1 单体化学药 |
1.2 中药复方制剂及单味药 |
2 非药物措施 |
2.1 穴位治疗 |
2.2 习服训练 |
2.3 行为对策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晕动病的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1.5 文献筛选方法 |
1.6 文献提取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频数统计结果 |
2.3 聚类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晕动病常用药物及病机的阐释 |
3.2 晕动病用药规律探讨 |
第三部分 理论研究 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理论研究 |
1 晕动病从脾胃论治的理论基础 |
1.1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
1.2 脾为生痰之源,主运化水湿 |
1.3 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
2 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符合临床防治思路 |
2.1 健脾益气 |
2.2 燥湿化痰 |
2.3 降逆止呕 |
3 脾胃与胰腺分泌功能相关性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 长航舰员中医体质与晕动病易感性关系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采集时间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研究内容 |
2.4 一般资料调查 |
2.5 中医体质量表 |
2.6 修改版晕动病易感性调查问卷 |
2.7 晕船病调查问卷 |
2.8 质量控制 |
2.9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长航舰员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结果 |
3.3 长航舰员晕动病易感性调查结果 |
3.4 长航舰员晕船程度调查结果 |
3.5 长航舰员中医体质与晕动病易感性的相关性 |
3.6 长航舰员中医体质与晕船程度的相关性 |
3.7 长航舰员晕船程度与晕动病易感性的相关性 |
3.8 不同体质、不同晕动病易感性情况下长航舰员晕船程度的比较 |
4 讨论 |
4.1 长航舰员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 |
4.2 长航舰员晕动病易感性的分布情况 |
4.3 长航舰员晕船程度的分布情况 |
4.4 长航舰员晕动病易感性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
4.5 长航舰员晕船程度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
4.6 长航舰员晕动病易感性与晕船程度的相关性 |
4.7 不同体质、不同晕动病易感性情况下长航舰员晕船程度的比较 |
4.8 脾胃与晕动病易感体质的相关性 |
4.9 晕动病易感体质的中医调护 |
第五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止晕协定方抗晕动作用药效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 结果 |
2.1 行为学指标变化 |
2.2 神经递质指标检测 |
3 讨论 |
3.1 止晕协定方对晕动病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3.2 止晕协定方对晕动病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
实验研究二 止晕协定方的化学成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研究三 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相结合探讨止晕协定方防治晕动病的作用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 结果 |
2.1 六组大鼠之间血清代谢组学结果 |
2.2 止晕协定方潜在活性成分数据库 |
2.3 止晕协定方潜在活性成分靶标的鉴别 |
2.4 成分-靶标网络的构建 |
2.5 成分-靶标-代谢物网络的构建 |
3 讨论 |
实验研究四 止晕协定方对晕动病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血清INS含量 |
2.2 各组大鼠血清PG含量 |
2.3 各组大鼠血清EPI含量 |
2.4 各组大鼠血清LEP含量 |
3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体质量表 |
附录2 修改版晕动病易感性调查问卷 |
附录3 晕船病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航天飞行人工重力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重力的发展 |
2 人工重力研究设备 |
3 人工重力研究方法 |
3.1 地面实验: |
3.2 空间实验: |
4 人工重力的生物效应 |
4.1 前庭系统: |
4.2 心血管系统: |
4.3 其他系统: |
5 小结 |
(10)微重力环境人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重力环境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
1.1 微重力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
1.2 微重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1.3 微重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1.4 微重力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1.5 微重力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1.6 微重力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1.7 微重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1.8 微重力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1.9 微重力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2 展望 |
2.1 利用未来空间站平台, 推进空间微重力健康效应研究 |
2.2 加强地基试验平台建设, 深化微重力健康效应研究 |
2.3 把握两大发展方向, 拓展微重力健康效应研究 |
四、运动病时神经内分泌变化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针灸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晕动病的思路探析[J]. 展立芬,贺煜竣,姚雯,刘未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8)
- [2]中医药在失重生理效应中的实验研究综述[J]. 何涵宇,刘宏艳,郭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1(03)
- [3]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晕动症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赵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4]中西医防治晕动病研究进展[J]. 周彤,金小晶. 河北中医, 2021(04)
- [5]新蒲饮治疗晕动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周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运动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王彦,鲁仁义,曾柯云,栾洁,张阵阵.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0(03)
- [7]从脾胃论治晕动病的止晕协定方疗效机制研究[D]. 张炜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8]天香胶囊对晕动病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 胡艳红,李峰,张炜悦,张凡,张楚焌,孙天石,董一昕,李卫红.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04)
- [9]航天飞行人工重力的发展与应用研究进展[J]. 张家宁,高原,李程飞,王永春,杨长斌,孙喜庆.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8(06)
- [10]微重力环境人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 孙永彦,张紫燕,黄晓梅,张虹影,王亚红,唐超,蔡澎. 军事医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