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动、穿行的色彩来源——树干(论文文献综述)
汪悦进,张雨萌[1](2021)在《枯树吟:中国抒情山水画的前奏》文中研究表明节愍太子墓墓道绘有的枯木图景,不仅在唐代壁画墓中极为罕见,更因似是庾信《枯树赋》的图解而尤为特别。本文综合考古、历史、文学、美术史多方面研究,欲说明此处壁画枯树的出现并非偶然。节愍太子墓壁画不仅体现出睿宗为了自身政权稳固、为李唐政权正名的努力,还体现出诗画互涉在唐前期的发展、中国绘画抒情主体性的滥觞。节愍太子墓壁画或可说明,至8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抒情传统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作为抒情的载体,诗画的界限或许已被打破。
贾芳[2](2021)在《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学教学楼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风格略显单调而一定程度上缺失特色,强调视觉形象的设计却忽视了学生的体验。而知觉现象学研究人的身体知觉与运动,主张身体在空间中进行知觉体验,致力于研究知觉体验的重要意义,这为解决空间中一系列被忽视的问题带来了极好的启发与指导。论文引入知觉现象学视域,以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大量中学教学楼为例证,立足学生的静、动态知觉与空间的互动,从物质层面研究了静态下界面材料、色彩、纹理、自然要素等物质构成要素,以及精神层面对动态情节与气氛等非物质构成要素作研究。基于此,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案例进行分析,从静态下学生感官维度的知觉体验展开对空间物质层面的分析,另一方面,从动态场景的知觉体验进行空间精神层面的分析。最后,总结出“重返现象空间”与“尊重人的知觉体验”的设计原则,以此提出激发学生知觉体验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国内外典型的实践作品对设计策略进行论证并作进一步阐释,从而增进学生在空间中互动的行为性,也提升了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品质。本文期待为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知觉现象学指导教育建筑设计的理论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此外,对推进知觉现象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陈新雅[3](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以温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公园的入口空间是公园景观的第一印象与第一序列,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研究城市公园入口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温州市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绿地资源丰富,本文以温州市六个城市公园的主要入口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和使用后评价方法,分析其空间的构成得出结论如下:景观要素之间以及与基础设施组合设计精巧,且具有标志性门体建筑设计的入口空间能提高其满意度;布局以均衡且拟对称形式为主、与景观主轴线和活力环线直接相连的入口空间能提高其满意度;植物景观具有组合形式多样性以及采用对比、借景等设计手法的入口空间能提高满意度;具有高可达性与便捷性的入口空间,其地理位置优越、内部能展开多样性活动的能提高满意度;整体空间开敞、各构成空间尺度具有主次大小之分的入口空间能提高其满意度。根据研究结论,提出:(1)优化入口空间的空间结构,注重城市与公园之间的转合关系,均衡入口空间的整体布局,提高入口空间的可达性;(2)增强入口空间的景观要素表达与设计,消除城市与公园的界限,提高景观与使用者的互动性,激活入口空间的活力;(3)加强与提升入口空间的主题性与风格特征,增强入口空间的主题表达,有机融合城市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区域风格特征的优化建议。
谭丽[4](2021)在《重庆市社区公园适老性评价及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速度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老龄化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制定了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快基础设施适老化改善,积极创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社区公园作为城市中可达性较高的公园绿地,是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而现存的大部分社区公园在建设之初,没有针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设计考量,存在诸多不适老的问题。因此,了解老年人对社区公园的使用需求,发现社区公园不适老问题,从而提出社区公园适老性优化建议,是加快基础设施适老化改善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及现实意义。本文从重庆市主城区社区公园中选取老龄化程度较高的4个社区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后评价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老年人行为观察和满意度问卷评价,综合分析数据结果,总结社区公园适老性问题,并提出适老性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访谈及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了场地空间、景观环境、服务设施和管理维护4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25个二级评价指标,确定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行为观察和行为注记得出①活动类型:老年人活动类型偏好程度为休憩游玩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康养健身活动。②高频行为类型:4个社区公园共计42种行为,出现频次前十的行为依次为散步、闲坐、广场舞、打牌、观看他人活动、交谈、晒太阳、带小孩、康养操以及器材健身。③行为时间分布特征:休憩游玩活动集中在10:00-12:00及14:00-16:00时段,康养健身活动集中在8:00-10:00及16:00-18:00时段,文化娱乐活动集中在8:00-10:00及14:00-16:00时段。④行为空间分布特征:老年人喜好集中在尺度适宜、开敞性高、植物景观优美、服务设施充足及卫生状况良好的广场、道路及亭廊建筑空间。⑤误用行为:包括践踏不可进入草地、吊树、栏杆压腿以及撞击廊架柱子。(3)在老年人问卷调查方面的结论有①行为偏好:老年人10分钟内到达社区公园的人数占比较高,每天多次到访的占比较高,在园时间以1-2小时的老年人居多,老年人主要以集体活动方式为主。②满意度评分:嘉陵村社区公园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为场地空间(3.49)>景观环境(3.53)>服务设施(2.55)>管理维护(2.44),东风花苑的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为管理维护(3.69)>场地空间(3.58)>景观环境(3.39)>服务设施(3.10),南湖公园的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为管理维护(4.28)>景观环境(4.13)>场地空间(3.58)>服务设施(3.47),渝高公园的一级指标得分情况为管理维护(4.30)>场地空间(4.11)>服务设施(4.01)>景观环境(3.93)。评分结果指出渝高公园(4.03)及南湖公园(3.81)整体上较满意,东风花苑(3.37)与嘉陵村社区公园(3.03)整体上一般满意。(4)综合分析得出社区公园适老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场地空间规划不合理、景观环境品质感不足、服务设施配备不完善及管理维护效果不佳四个方面。(5)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以下适老性优化策略:①合理组织场地空间: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活动类型及时间分布特征合理组织活动场地空间,赋予场地空间老人和儿童共享功能;步行道设置满足便捷舒适需求;地面铺装满足安全可识别性需求。②提升景观环境品质:增加植物空间丰富性,植物选择要满足健康安全需求;打造植物季相变化效果,使老年人四季有景可观;景观建筑小品需提高归属感和安全性。③完善服务设施配备:增加休憩设施数量,根据不同活动空间优化布置形式,座椅材质和高度适宜老年人生理需求;增加娱乐健身设施满足老年人健身娱乐需求;完善环卫设施,用地紧凑的社区公园可增加移动公共卫生间;照明设施满足老年人安全性需求;标识设施做到健全醒目;增加安全规范的适老化设施。④加强管理维护保障:做到整合社会资源,引导老年人参与;重视管理维护,改善公园环境质量。本文针对社区公园现存不适老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从规划设计的角度为社区公园适老性优化提供借鉴。
肖瑶[5](2021)在《重庆中心城区平面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评价及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城市景观已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的研究热点,交通环岛景观作为城市线性景观中的焦点,具有赏景多样性的特征,在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塑造城市优美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现阶段交通环岛景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建设上存在诸如安全隐患、“千篇一律”、与周边环境各自为政等问题,且目前关于交通环岛景观与周围环境综合评价研究较少。交通环岛景观不应将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常规的利用植物等元素进行景观设计,而是应与交通环岛所处区位、周边用地功能、周围环境等要素相结合。总结提出了交通环岛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第一边界内的绿化景观、雕塑小品、交通设施,第二边界内的建筑物、线性道路和景观节点等。本文选取重庆中心城区27个平面交通环岛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实地调查法收集交通环岛景观各类数据,对其景观绿化、艺术构图、焦点主题、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和满意度等进行总结,进一步认知重庆中心城区平面交通环岛景观。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重庆中心城区平面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对27个调查对象进行评价。基于调查与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今后重庆地区交通环岛的优化及改造提供一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化景观中存在植物种类丰富度较低、生活型季相变化不明显、乡土植物运用有待加强、冬季观赏特性较低、个别植物种类应用频繁等问题;在交通环岛艺术构图方面,平面构图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类,规则式运用较多,以依托高架桥为中轴线的对称构图为主,立面构图有直线式与中心突出式两种,以突出中心植物的造景形式为主,色彩构图方面,以绿色为主的单色构图运用较多,对比色主要是红色与绿色的色彩构图形式,交通环岛总体艺术构图重复性较高,赏景多样性有待提升;在焦点主题表现方面,仅有4个交通环岛具备明显的主题与载体,交通环岛景观缺乏标志物与特色植物的使用,焦点性较弱;在景观满意度方面,受访者普遍较不满意,认为要加强景观季相变化及养护管理,保持交通环岛的整洁度,突出识别性与区域特色。(2)综合交通环岛景观现状,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等方式,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确立了五个准则层:空间美学、生态功能、人文特色、交通安全、经济效益,具体选取了16个指标,准则层排序为交通安全>空间美学>人文特色>生态功能>经济效益,指标层中权重靠前的5个指标依次是边缘绿化控制、景观风格与环境协调性、标志识别性、视线通透度以及景观尺度宜人性,是提升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质量的关键点。对27个交通环岛景观进行评价后,等级属于“良好”的有10个;等级属于“中等”的有13个;等级属于“较差”的有4个。总体来看,交通环岛景观水平一般,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依据调研和最终评价的结果,从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质量的角度及典型周边用地类型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了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环岛存在宏观上统筹规划力度不够,交通环岛景观与城区规划、道路景观以及其它交通环岛景观之间都缺少联系;中观上缺少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微观上景观品质有待提升等问题。最终与评价结果相对应,对交通环岛景观提出以城区规划为导向进行明确理念定位,对交通环岛进行定点分类;尊重现有交通环岛的场地性质,打造适宜景观风格;重新定义交通环岛的景观特性,提升景观综合品质等相应的优化策略。根据交通环岛与周围环境色彩关系推荐可粗放管理、可塑性强、经济性与观赏性并存的植物种类。最后选取了综合得分较低的两个交通环岛进行景观优化设计。
孙婷[6](2021)在《羌族释比戏《木吉卓剪纸救百兽》舞台造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正处于新一百年的重要起点,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羌族释比戏就是其中之一。羌族释比戏是傩戏的一种,表现了多学科、高维度、高深度的文化交融性以及民间文化双重性,极具民间文化特色,并融合了独特的戏剧扮演与宗教仪式。羌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释比戏的剧目的内容更多是释比的口口相传,这种特殊的流传方式使羌族释比戏的传承更难具有通俗性,也使其传播与保护变得更困难。羌族释比戏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研究深受重视,而羌族释比戏的舞台研究少有人涉足,还处于朴素布景状态。运用戏剧舞台与当代舞台美术造型设计,使释比戏整体舞台表演呈现更充实,丰富剧本层次,从而让释比戏更易于被观众接受,而后能够发展成为类似于川剧,京剧等成熟的剧种。本文以释比戏舞台为切入点,运用舞台设计理论知识,同《木吉卓剪纸救百兽》剧本结合,设计多幕舞台,从而将特色的民族的民间文化广泛传播到广大群众之中,对与羌族释比戏传承、保护与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绪论部分,阐述释比戏舞台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释比戏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方法。第一章戏剧舞台设计概述,主要涉及戏剧舞台的功能,设计技巧。结合其他传统戏剧舞台设计,研究分析其舞台设计时所运设计方法并阐述。第二章羌族历史调研与特点分析,通过实地前往羌区进行调研,对羌族文化的特点进行整理与分析,为后期舞台设计提供羌族元素素材。第三章羌族元素在舞台中的应用,根据释比戏《木吉卓剪纸救百兽》剧本的舞台需求,依据舞台造型设计原则,进行元素造型。第五章是以《木吉卓剪纸救百兽》剧情为例,依据不同剧情对场景需求,展开舞台场景造型分析,结合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理论与技术,设计出极具羌族特色文化的羌族释比戏表演舞台,对羌族释比戏在未来的舞台设计乃至今后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综上所述,富有羌族释比戏文化内涵的《木吉卓剪纸救百兽》舞台对于释比戏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未来羌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赵泽源[7](2020)在《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越来越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改造翻新或重建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纵使相关部门已经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在民居改造中加入了民族传统建筑元素,但是对于民族传统元素的随意堆砌、胡乱使用以及把握不当也使得当地的建筑风貌混乱不堪,这些现象在藏文化地区尤为明显。本文将研究范围确定在香格里拉地区,以该地区藏族民居的文化要素特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阅读文献、对比归纳等不同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首先以数次调研为基础,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对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自然、人文环境,独特的民居类型做了详细的介绍。之后,通过分析藏族民居建筑文化几个主要的方面,得出藏族民居文化是如何在藏族民居上投射与表现的,以及归纳出这种表现与投射的媒介——藏族民居文化要素。再之后,从民居文化要素分类的色彩、装饰、空间、信仰寄托物与防御性,五个方面分别具体研究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每一类文化要素,对其相关属性进行逐一细致分析。最后,在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分析的基础上,对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特征进行深入挖掘总结,并分别从外部氛围、内部体验和情感需求三个大的方面进一步归类提炼当地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总体表达特征,从而更直观整体地对民居文化要素特征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也对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的当代表达的可能性做出探讨。通过对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本文希望对香格里拉地区风格建筑的设计与改建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对其他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研究产生一定的启发。
王丽娟[8](2020)在《佛山市千灯湖公园典型景点植物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中轴线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但同时又存在车流量大、噪音大、空气污染严重等弊端,千灯湖公园地处佛山市南海区城市中轴线,景观设计属于“中西合璧”的模式,具备典型的岭南文化“兼容并蓄”的特征,研究佛山市千灯湖公园的植物配置情况,分析千灯湖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对同类型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千灯湖公园实地勘察测绘,使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分别对千灯湖公园26处典型景点和10条道路的植物品种、应用频率、植物生活力、植物群落竖向结构和季相结构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调研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13种,其中木本植物107种,隶属于50科92属;草本植物6种,隶属于2科6属。季相结构初步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根据地理位置和植物空间结构的区别将26处典型景点归纳为五种绿地类型:休憩绿地、密林绿地、疏林草地、滨水绿地和台地缓坡绿地;并对26处典型景点的植物配置与竖向结构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根据不同绿地类型建立五种植物景观满意度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再通过判断矩阵的验证确定结构模型分值权重的合理性,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植物景观满意度评价,研究提出植物景观满意度评价分值与评价者、植物功能空间以及植物配置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并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千灯湖公园具备良好的山湖自然资源,公园核心区水域面积约29.2hm2,呈带状分布于南海区的中轴线上,城市道路与城市公园之间的缓冲绿地形式及驳岸景观十分丰富,植物配置特色鲜明,能凸显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但部分景点植物配置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优化方案,以期待为城市中轴线滨水带状公园绿地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刘荣伶[9](2020)在《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面对当前超大型公共空间建设导致的空间尺度割裂和情感疏离现象,探索以小微公共空间和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的城市肌理缝合和情感体验修补。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的基层组分,是最便捷可达和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圈的情感寄托场所。存量规划和城市微更新运动更是赋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关注“精度”(细节)与“温度”(人性场所)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和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从尺度、类型、情感关联性等角度明确界定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构建情感化研究体系。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尺度城区样本下小微公共空间在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的实证研究,凝练控制策略导则。全文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1)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的深入解析提出小微公共空间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规模与内涵,采用类型学法抽取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为建筑贴附型、街道衍生型、“L”围合型、“U”围合型、“口”围合型以及驻留型和穿过型两种使用行为模式。(2)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构建借鉴情感化设计和感性工学理论,构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体系。形成小微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下的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含义。从情感载体、情感呈现、情感人像及量化方法角度阐述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基础,后综合天津市空间结构及研究对象内涵属性侧重,选取城市新区、历史街区和生活社区三种样本,整理各样本下的情感化设计内容及工具方法。(3)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在不同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城市新区尺度: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本能情感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公共空间体系分析,辅以小微公共空间分布格局测度,和以L围合型和U围合型类型为主的小微公共空间行为观察及分析。历史街区尺度:针对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和行为观察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实现关键情感影响因子确定。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形态要素中过渡空间、底商及店前空间、临街建筑特征、界面通透性及环境色彩和谐是影响人们驻留型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并结合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完成空间情感二维分布呈现。生活社区尺度:依靠PSPL调查法、访谈和空间行为观察实现基本数据收集,通过空间形态类型和使用行为模式的比对,挖掘反思情感层面的非正规行为对小微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与情感寄托,揭示并验证小微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扭结。每部分末尾围绕三个尺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整理提出具体的控制性策略导则。本文旨在回归本源的“人·空间·情感”话题,以质性理论为基础辅以量化手段支撑,既着眼数据的客观分析更衔接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微切入,睹微知着,挖掘和探讨小微公共空间的深层情感厚度。
冯甜[10](2020)在《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文中提出现如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疏远,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拥有丰富自然及人文资源的森林是儿童接触大自然的首要环境。于是,林业转型升级趋势下催生的森林体验基地的研究与实践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思路和方向。但是目前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有其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本文试图抓住森林这一特殊环境,从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出发,通过对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方面的基础分析与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原则、目标以及方法,并应用到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的设计实践中。探索以“儿童为本”,满足儿童自然体验需求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和方向,以期为推动儿童健康成长和森林多功能利用贡献力量。论文总共分七个章节进行探讨。(1)通过对相关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基于儿童的森林体验基地研究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研究范围狭窄、理论体系不完善、设计粗糙和套用范式等问题。(2)基于现有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成熟学说、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总结出儿童在自然环境下的活动特征: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活动时间、活动空间、活动体能、活动尺度以及活动动机等方面具有显着不同;儿童游戏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儿童活动内容设计提供依据。(3)从森林体验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森林丰富的资源为自然体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探讨了森林对于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总结出:森林景观体验模式包括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三类;森林体验体系构建包括体验景观塑造、活动方案策划、解说系统组织三部分。(4)通过对五个优秀的国内外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出四个方面的设计借鉴要点:①合理规划森林体验景观功能分区;②营造沉浸式体验感受;③加强与社会服务的合作;④打造精致的自然式景观。为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提供了实践依据。(5)综合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部分的内容,研究认为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应基于生态性原则、以儿童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通过感知类审美体验、认知型学习体验以及参与类实践体验三方面进行景观塑造,通过综合型活动和单一型活动两方面进行活动策划,通过人员解说和非人员解说两方面组织解说系统,共同构建完善的森林体验总体系。(6)将以上研究应用于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中,进行了总体设计、分区设计、交通设计、竖向设计、水系设计、设施设计、植物设计、活动策划、解说系统组织等方面的内容。(7)进一步系统总结研究和实践内容,为今后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
二、灵动、穿行的色彩来源——树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动、穿行的色彩来源——树干(论文提纲范文)
(2)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学教学楼数量发展概况 |
1.1.2 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在中学教学楼的重要地位 |
1.1.3 学生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 |
1.1.4 知觉现象学强调空间中人身体的知觉体验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知觉现象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教育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知觉现象学与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相关概念综述 |
2.1 知觉现象学 |
2.1.1 知觉现象学概述 |
2.1.2 梅洛·庞蒂的知觉理论 |
2.1.3 知觉现象学引导建筑实践的发展方向 |
2.2 知觉体验 |
2.2.1 知觉体验的观察与描述 |
2.2.2 知觉体验的研究原则 |
2.3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 |
2.3.1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概述 |
2.3.2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特征 |
2.3.3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意义 |
2.4 知觉现象学引入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2.4.1 知觉现象学与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关联 |
2.4.2 知觉现象学对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的指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知觉体验要素现状研究 |
3.1 调研对象的构成 |
3.1.1 门厅空间 |
3.1.2 廊空间 |
3.1.3 过厅空间 |
3.1.4 楼梯空间 |
3.2 问卷调查 |
3.2.1 问卷调查的整体设计 |
3.2.2 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
3.2.3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3.3 调研的总结分析 |
3.3.1 物质层面的总结分析 |
3.3.2 精神层面的总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分析 |
4.1 物质层面感官维度的知觉体验分析 |
4.1.1 视觉维度 |
4.1.2 触觉维度 |
4.1.3 听觉维度 |
4.1.4 嗅觉维度 |
4.1.5 味觉维度 |
4.2 精神层面动态情节的知觉体验分析 |
4.2.1 路径序列 |
4.2.2 节点主题 |
4.2.3 空间线索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
5.1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
5.1.1 重返现象空间 |
5.1.2 尊重人的知觉体验 |
5.2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静态场景设计策略 |
5.2.1 视觉维度诱导观察 |
5.2.2 触觉维度引导碰撞 |
5.2.3 听觉维度诠释静默 |
5.2.4 嗅觉维度触及记忆 |
5.2.5 味觉维度唤起共鸣 |
5.3 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动态情节设计策略 |
5.3.1 路径序列的呈现 |
5.3.2 节点主题的烘托 |
5.3.3 空间线索的贯穿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问卷调查 |
附录 B 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问卷调查数据汇总 |
附录 C 案例统计表 |
附录 D 国内学校案例汇总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以温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重视城市公园绿地建设 |
1.1.2 温州市公园绿地建设逐步发展 |
1.1.3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1.3.3 反思与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空间句法理论和城市公园入口空间构成研究 |
2.1 空间句法理论 |
2.1.1 空间句法的理论研究 |
2.1.2 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 |
2.1.3 空间句法在风景园林领域中的研究情况 |
2.2 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使用后评价的理论研究 |
2.2.2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
2.3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
2.3.1 城市公园的定义与发展 |
2.3.2 入口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
2.4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构成 |
2.4.1 空间的构成 |
2.4.2 功能构成 |
2.4.3 景观要素构成 |
第三章 温州市六大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使用后评价分析 |
3.1 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
3.1.1 公园简介 |
3.1.2 入口空间构成情况 |
3.1.3 入口空间植物情况 |
3.1.4 小结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使用者基础情况分析 |
3.2.2 公园内部情况分析 |
3.2.3 小结 |
3.3 满意度评价分析 |
3.3.1 九山公园 |
3.3.2 马鞍池公园 |
3.3.3 白鹿洲公园 |
3.3.4 绣山公园 |
3.3.5 世纪公园 |
3.3.6 荷塘月色公园 |
3.3.7 小结 |
第四章 温州市六大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的空间句法分析 |
4.1 入口空间形态的平面语言转化 |
4.1.1 视域模型建立 |
4.1.2 线段模型建立 |
4.2 视域分析 |
4.2.1 九山公园 |
4.2.2 马鞍池公园 |
4.2.3 白鹿洲公园 |
4.2.4 绣山公园 |
4.2.5 世纪公园 |
4.2.6 荷塘月色公园 |
4.2.7 小结 |
4.3 线段分析 |
4.3.1 九山公园 |
4.3.2 马鞍池公园 |
4.3.3 白鹿洲公园 |
4.3.4 绣山公园 |
4.3.5 世纪公园 |
4.3.6 荷塘月色公园 |
4.3.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使用后评价与空间句法对比分析 |
5.2 结论与建议 |
5.2.1 结论 |
5.2.2 建议 |
5.3 创新点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研究内容 |
5.4 研究的不足 |
5.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温州市六个城市公园主要入口空间植物名录表 |
附录 D:图片索引 |
附录 E:表格索引 |
(4)重庆市社区公园适老性评价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社区公园相关理论 |
2.2 老年人特征与社区公园需求理论 |
2.3 老年人与环境关系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重庆社区公园适老性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构建 |
3.2 满意度评价指标选取 |
3.3 本章小结 |
4 社区公园适老性调研及评价 |
4.1 社区公园适老性调研评价方案 |
4.2 社区公园适老性调研评价结果 |
4.3 综合评价分析 |
4.4 社区公园适老性问题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社区公园适老性优化策略 |
5.1 社区公园适老性优化原则 |
5.2 社区公园适老性优化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庆市社区公园适老性评价指标获取开放式调查问卷 |
附录2 重庆市社区公园适老性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 |
附录3 重庆市社区公园老年人情况及满意度评价问卷 |
致谢 |
(5)重庆中心城区平面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评价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5 技术路线 |
2 交通环岛景观基本认知 |
2.1 交通环岛景观的功能 |
2.2 交通环岛景观的特性 |
2.3 交通环岛景观的构成要素 |
2.4 交通环岛分类与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环岛景观现状调研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调研方案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交通环岛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3 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
4.4 评价指标赋权 |
4.5 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5 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评价 |
5.1 评价对象 |
5.2 数据获取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环岛景观现存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评价结果的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环岛景观优化 |
6.1 交通环岛景观优化策略 |
6.2 植物种类推荐 |
6.3 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环岛景观优化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交通环岛现状图 |
附录 Ⅱ 交通环岛植物调查表 |
附录 Ⅲ 交通环岛景观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Ⅳ 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 Ⅴ 评价指标赋权专家意见征询 |
附录 Ⅵ 交通环岛景观评价照片 |
附录 Ⅶ 交通环岛定性指标统计结果 |
附录 Ⅷ 交通环岛定量指标调查数据统计及计算结果 |
致谢 |
(6)羌族释比戏《木吉卓剪纸救百兽》舞台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毕业作品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论文研究的目的 |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释比戏舞的舞台空间造型研究现状 |
(二)其他戏种在舞台空间造型研究现状 |
四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戏剧舞台设计概述 |
一 戏剧舞台设计的功能 |
(一)戏剧空间的组织 |
(二)戏剧动作环境和气氛的渲染 |
(三)戏剧动作情绪和意义的表达 |
(四)建立演员与观众交流关系 |
二 戏剧舞台设计技巧 |
(一)戏剧舞台设计的风格 |
(二)造型要素 |
(三)舞台画面构成与空间布局 |
(四)色彩与灯光 |
第二章 羌族历史调研与特点分析 |
一 羌族历史与释比戏 |
二 羌族信仰溯源 |
(一)羊 |
(二)白石 |
三 羌族建筑特点分析 |
四 羌族口头文学分析 |
第三章 羌族元素在舞台造型中应用方法分析 |
一 《木吉卓剪纸救百兽》剧本分析 |
(一)木吉卓剪纸救百兽剧情梗概 |
(二)分幕剧情 |
二 羌族信仰元素在舞台造型中的应用 |
(一)羊图腾的运用 |
(二)白石运用 |
三 羌族建筑元素在舞台造型中的应用 |
四 羌族元素在舞台创作中的优势与意义 |
(一)羌族元素在舞台创作中的优势 |
(二)羌族故事创作舞台造型的意义 |
第四章 《木吉卓剪纸救百兽》舞台造型实践 |
一 分幕场景构思与分析 |
(一)分幕剧情分析 |
(二)舞台场景设计分析 |
二 舞台造型设计实践 |
(一)舞台造型风格设定 |
(二)舞台造型创作 |
(三)舞台羌族元素造型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品) |
致谢 |
(7)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研究概况 |
1.4.2 国外研究概况 |
1.4.3 相关研究评价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状况综述 |
2.1 香格里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
2.2 香格里拉地区人文地域环境 |
2.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特点 |
2.3.1 村落布局 |
2.3.2 传统民居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提取 |
3.1 藏族民居文化的概念界定 |
3.2 藏族民居文化分析 |
3.2.1 时空观文化 |
3.2.2 自然崇拜观 |
3.2.3 安全与领域观 |
3.2.4 洁净观 |
3.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的生成 |
3.3.1 色彩 |
3.3.2 装饰 |
3.3.3 空间 |
3.3.4 信仰寄托物 |
3.3.5 防御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分析 |
4.1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外部整体色彩分析 |
4.1.1 整体色彩的组合与文化 |
4.1.2 整体色彩饱和度分析 |
4.1.3 整体色彩面积占比分析 |
4.2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装饰分析 |
4.2.1 装饰的基本组合 |
4.2.2 装饰的分布规律分析 |
4.2.3 装饰的手法与风格分析 |
4.2.4 装饰的题材分析 |
4.3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空间分析 |
4.3.1 空间的构成 |
4.3.2 空间的横向平面布局分析 |
4.3.3 空间的纵向文化分层分析 |
4.4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信仰寄托物分析 |
4.4.1 信仰寄托物的构成 |
4.4.2 室内外信仰寄托物的特征分析 |
4.5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防御性分析 |
4.5.1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防御环境 |
4.5.2 可达性分析 |
4.5.3 防御构筑物分析 |
4.6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与其他地区藏族民居的对比 |
4.6.1 整体色彩对比 |
4.6.2 装饰对比 |
4.6.3 空间对比 |
4.6.4 信仰寄托物对比 |
4.6.5 防御性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香格里拉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的生成及当代表达探讨 |
5.1 文化要素特征生成与当代表达的原则 |
5.1.1 文化要素特征生成的原则 |
5.1.2 文化要素特征当代表达的原则 |
5.2 文化要素特征的生成 |
5.2.1 外部整体色彩特征的生成 |
5.2.2 装饰特征的生成 |
5.2.3 空间特征的生成 |
5.2.4 信仰寄托物特征的生成 |
5.2.5 防御性特征的生成 |
5.3 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整体意象 |
5.3.1 含蓄朴素的外部氛围 |
5.3.2 亲切内聚的内部文化体验 |
5.3.3 融合信仰与民俗生活的情感需求 |
5.4 文化要素特征的当代表达 |
5.4.1 文化要素形象的可识别性与感观特征 |
5.4.2 文化要素形象的象征性表达 |
5.4.3 文化要素感观特征的印象与氛围再营造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佛山市千灯湖公园典型景点植物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亟需承载文化和记忆的载体 |
1.1.2 部分城市公园的带状滨水景观缺乏地域文化特征 |
1.1.3 研究城市公园植物配置有实际应用价值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
1.3.2 西方园林植物配置发展历程研究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园林植物配置理论及相关案例研究 |
2.1 园林植物配置理论研究 |
2.1.1 植物配置原则 |
2.1.2 城市公园植物配置特点 |
2.2 中轴线景观格局研究 |
2.2.1 城市中轴线公园 |
2.2.2 相关案例介绍 |
2.2.3 中轴线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
2.3 滨水景观格局研究 |
2.3.1 城市滨水公园的分类 |
2.3.2 城市滨水公园典型案例 |
2.3.3 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特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千灯湖公园的历史沿革及植物配置概况 |
3.1 千灯湖公园的历史沿革 |
3.2 千灯湖公园概况 |
3.3 千灯湖公园植物配置 |
3.3.1 千灯湖公园一期植物配置 |
3.3.2 千灯湖公园二期植物配置 |
3.4 千灯湖植物景观元素分析 |
3.4.1 千灯湖植物景观与水体 |
3.4.2 千灯湖植物景观与建筑 |
3.4.3 千灯湖植物景观与山石地形 |
3.4.4 千灯湖植物景观与园路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千灯湖公园典型景点植物结构调查分析 |
4.1 千灯湖公园典型景点植物品种应用分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4.3 植物季相结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千灯湖公园典型景点植物配置和满意度评价 |
5.1 典型景点绿地类型及分布情况 |
5.2 典型景点植物配置情况 |
5.2.1 休憩绿地 |
5.2.2 密林绿地 |
5.2.3 疏林草地 |
5.2.4 滨水绿地 |
5.2.5 台地缓坡绿地 |
5.2.6 典型景点植物配置概况汇总 |
5.3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植物景观满意度评价 |
5.3.1 建立层次结构 |
5.3.2 对准则层因素的层次权重决策分析 |
5.3.4 对子准则层因素的层次权重决策分析 |
5.4 典型景点植物景观满意度评价结果分析 |
5.4.1 评价过程 |
5.4.2 评价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千灯湖公园植物配置总结及优化建议 |
6.1 千灯湖公园植物配置总结 |
6.2 千灯湖公园植物配置的不足 |
6.3 对同类型公园植物配置优化的建议 |
6.4 对同类型公园绿地植物配置推荐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附件 |
(9)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
1.3.2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并解析其内涵 |
1.5.2 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
1.5.3 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与导则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小微公共空间介入日常化城市实践中的活跃性 |
2.1.1 犬吠工作室微公共空间(Micro Public Space)探索 |
2.1.2 “一日停车位”(Parking Day)改造活动 |
2.2 永未停息的抽象现象探索——普适的情感研究 |
2.2.1 情感与情绪的概念辨析 |
2.2.2 基本情感和维度情感论 |
2.3 “空间与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理论解读 |
2.3.1 情绪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人、情绪三者关系 |
2.3.2 环境心理学——侧重人的行为与物理环境互动机制 |
2.3.3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情感营造实践关注与思考 |
2.3.4 建筑现象学——来源现象哲学的身体在场体验 |
2.3.5 情感在空间感知领域被关注度提升 |
2.4 以“感性工学”为代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探索 |
2.4.1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
2.4.2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
2.5 小结 |
第3章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
3.1 小微公共空间的尺度明确 |
3.1.1 以人为基本尺度的空间规模讨论 |
3.1.2 基于行业标准和案例分析 |
3.2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
3.2.1 广义和狭义角度的综合释意 |
3.2.2 本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指向 |
3.2.3 依托城市空间的主体附属性 |
3.2.4 相关概念辨析 |
3.3 空间界面和行为使用视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
3.3.1 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 |
3.3.2 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类型 |
3.4 小微公共空间的内涵解析 |
3.4.1 小尺度——内在属性特质 |
3.4.2 系统性——空间网络完善 |
3.4.3 微设计——空间操作态度 |
3.4.4 日常化——贴近生活使用 |
3.4.5 四点内涵的内在相互关联 |
3.5 小微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解析 |
3.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
3.5.2 调研区域及概况 |
3.5.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5.4 调研结果及讨论 |
3.5.5 案例的设计启示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
4.1 空间体验的情感诉求层次 |
4.1.1 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建筑学转译 |
4.1.2 本能层面情感诉求(Visceral level) |
4.1.3 使用层面情感诉求(Behavioral level) |
4.1.4 反思层面情感诉求(Reflective level) |
4.2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同场所营造理论内核辨析 |
4.3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载体——情感影响要素构成 |
4.3.1 空间形态要素的直接作用——情感诱因(显性要素) |
4.3.2 非空间形态要素的间接作用——情感滤镜(隐形要素) |
4.3.3 非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相互影响 |
4.4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呈现——空间行为模式对应 |
4.4.1 驻留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4.2 穿过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5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人像——群体体验差异性 |
4.5.1 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2 少年儿童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3 女性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6 “测量不可测量”——情感化设计量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
4.6.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2 针对外部表现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3 面向生理唤醒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4 多种量化方法应用及优劣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
5.1 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5.2 基于大众点评的城市公园点评开放数据解读 |
5.2.1 语义数据——文本情感语义的正负情绪值评定及分类 |
5.2.2 图片数据——挖掘使用者关注的空间微观要素 |
5.2.3 位置数据——评价热力图呈现 |
5.3 明确情感化设计研究区域选取及尺度等级 |
5.3.1 研究区域小微公共空间问题 |
5.3.2 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及侧重点 |
5.3.3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新区 |
5.3.4 中观区域尺度——历史街区 |
5.3.5 微观区域尺度——生活社区 |
5.4 情感化设计的量化方法具体操作 |
5.4.1 侧重于不同尺度层面小微公共空间内涵的方法选取 |
5.4.2 情感呈现方式原始数据获取——空间行为观察法 |
5.4.3 空间形态要素宏观布局分析——空间句法 |
5.4.4 情感载体关键影响因子确定——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
5.4.5 情感数据的形象呈现方式——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 |
5.5 小结 |
第6章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 |
6.1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6.2 重点调研区域选取及小微公共空间基本认知 |
6.2.1 两处重点调研区域的选取 |
6.2.2 以“L”和“U”围合型为主要空间类型 |
6.2.3 三维空间的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6.2.4 滨海新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6.3 本能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空间整体感知 |
6.4 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分析 |
6.5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6.5.1 控制策略通则 |
6.5.2 控制策略细则 |
6.6 小结 |
第7章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
7.1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7.2 五大道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基本认知 |
7.2.1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概况 |
7.2.2 二维空间形态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
7.2.3 三维空间使用行为类型及其特征 |
7.3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调研样本的选取 |
7.3.1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7.3.2 空间句法街道轴线和线段分析 |
7.3.3 街角调研样本的最终选取 |
7.4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量化测度 |
7.4.1 微观空间形态要素指标 |
7.4.2 数据收集和相关性筛选 |
7.4.3 同驻留行为的相关分析 |
7.4.4 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解读 |
7.4.5 Emoji Grid情感维度呈现 |
7.5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7.5.1 控制策略通则 |
7.5.2 控制策略细则 |
7.6 小结 |
第8章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天津市生活社区为例 |
8.1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8.2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基本认知 |
8.2.1 二维形态类型提取及其特征 |
8.2.2 三维空间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8.3 本能和使用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 |
8.4 反思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积极主动的私有领域改造 |
8.4.1 社区样本1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2 社区样本2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3 社区样本3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5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8.5.1 控制策略通则 |
8.5.2 控制策略细则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以微见着”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 |
9.2 “以微系情”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
9.3 “精微设计”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与导则 |
9.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德国柏林小微公共空间案例调研整理 |
附录B 大众点评抓取的全部广场、公园基本信息 |
附录C 五大道街角空间空间感知问卷调查表整理 |
附录D 五大道街区街角微观空间形态要素记录表 |
附录E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附录F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口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口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儿童活动特征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儿童活动特征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自然体验国外研究现状 |
1.2.4 自然体验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儿童活动特征研究 |
2.1 活动主体研究 |
2.1.1 儿童 |
2.1.2 儿童年龄划分 |
2.2 儿童活动特征 |
2.2.1 活动时间 |
2.2.2 活动空间 |
2.2.3 活动体能 |
2.2.4 活动尺度 |
2.2.5 活动动机 |
2.3 儿童游戏基础研究 |
2.3.1 儿童游戏的概念 |
2.3.2 儿童游戏的类别 |
3 森林环境的特征和体验方式研究 |
3.1 森林景观资源的特征 |
3.2 森林环境与儿童的关系 |
3.2.1 远离自然的不利影响 |
3.2.2 接触森林的有利影响 |
3.3 森林景观体验模式 |
3.3.1 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 |
3.3.2 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 |
3.3.3 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 |
3.4 森林体验体系构成要素 |
3.4.1 体验景观塑造 |
3.4.2 体验活动策划 |
3.4.3 解说系统组织 |
4 案例研究与分析 |
4.1 美国杰斯特公园儿童自然游乐园 |
4.1.1 项口简介 |
4.1.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2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儿童花园 |
4.2.1 项口简介 |
4.2.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 |
4.3.1 项目简介 |
4.3.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4 德国EINS+ALLES (ONE+ALL)感官公园 |
4.4.1 项目简介 |
4.4.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5 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森林体验中心 |
4.5.1 项目简介 |
4.5.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以儿童为本原则 |
5.1.3 包容性原则 |
5.1.4 因地制宜原则 |
5.1.5 安全性原则 |
5.1.6 整体性原则 |
5.2 预期口标 |
5.2.1 缓解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
5.2.2 推动儿童的高素质发展 |
5.2.3 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需求 |
5.3 森林体验景观塑造方法 |
5.3.1 选址与布局 |
5.3.2 交通系统设计 |
5.3.3 森林体验景观设计 |
5.4 森林体验活动方案策划 |
5.5 森林体验解说系统组织 |
6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 |
6.1 项口概况 |
6.1.1 项口背景 |
6.1.2 区位分析 |
6.1.3 交通分析 |
6.1.4 土地利用现状 |
6.1.5 风景资源分析 |
6.1.6 SWOT分析 |
6.2 规划愿景 |
6.2.1 规划理念 |
6.2.2 规划策略 |
6.3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景观塑造 |
6.3.1 总体结构 |
6.3.2 功能分区 |
6.3.3 分区规划 |
6.3.4 交通规划 |
6.3.5 竖向规划 |
6.3.6 水系规划 |
6.3.7 设施规划 |
6.3.8 植物规划 |
6.4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活动策划 |
6.4.1 综合型活动 |
6.4.2 单一型活动 |
6.5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解说组织 |
6.5.1 人员配备 |
6.5.2 解说设施 |
6.6 用地平衡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图集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四、灵动、穿行的色彩来源——树干(论文参考文献)
- [1]枯树吟:中国抒情山水画的前奏[J]. 汪悦进,张雨萌. 美术大观, 2021(08)
- [2]知觉现象学视域下中学教学楼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贾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园入口空间研究 ——以温州市主城区为例[D]. 陈新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重庆市社区公园适老性评价及优化策略[D]. 谭丽. 西南大学, 2021(01)
- [5]重庆中心城区平面交通环岛景观综合评价及其优化[D]. 肖瑶. 西南大学, 2021(01)
- [6]羌族释比戏《木吉卓剪纸救百兽》舞台造型研究[D]. 孙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文化要素特征研究[D]. 赵泽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佛山市千灯湖公园典型景点植物配置研究[D]. 王丽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荣伶. 天津大学, 2020(01)
- [10]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D]. 冯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