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模式看高校科技管理新思路

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模式看高校科技管理新思路

一、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模式看高校科技管理的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王思涵[2](2021)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重叠越来越多,各个领域都需要更多的交叉学科人才。尤其在对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对医工交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增强前沿学科和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我国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践时间较短、经验不丰富,还存在较多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对我国改进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围绕跨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根据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其次对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学项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创新与设计项目、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等3个国外案例,从培养过程、条件支撑、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然后对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团队、资源配置、制度规范6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外案例经验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尚不明晰;培养过程有待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质量保障不够健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本文基于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采用了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索了国外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结论。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贾婷婷[3](2020)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科创中心是一项复杂性和难度都较高的工程,仅凭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需要社会组织尤其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社会组织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且在现实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关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这类组织能够链接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潜力。在理论层面,本文主要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该理论的基本主张即“多元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到集体行动中,实现协同增效”,这与科技类社会组织同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现实是相吻合的。在打造科创中心的战略背景下,各主体不再是原子化的个体,而是借助科技类社会组织搭建的平台和汇聚的资源,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和项目,形成了一个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共同体。本文遵循对社会组织的法定分类标准,将科技类社会组织分为科技类社会团体、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和科技类基金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组织的实践作为案例来分析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参与路径。本文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研究背景,结合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不同细分领域,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支撑,主要从系统的外部协同上对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不同路径做出解释。本文的安排和基本结论为: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分析框架等做出解释,梳理近年来学界对科创中心的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研究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研究,并指出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第一章):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如科技类社会组织、上海科创中心做出解释,根据资料分析“参与”的具体内涵,并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做相应的介绍,同时奠定本文的理论分析基础。第三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以不同类型的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科技类社会团体、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和科技类基金会,指出每种类型的组织的选择依据,结合典型实例,穿插协同治理理论分析科技类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路径。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与其他主体搭建了协同合作的网络,共同推进项目的运作。第四部分(结语):对不同形态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路径做出归纳分析和宏观层面的比较,对全文做出总结和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的初步结论为: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进程中,不同形态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路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本文关注差异性。其中科技类社会团体以政社协同、共同体建设和政策倡导的路径进行参与,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协同、产学研贯通和填空与补充的路径进行参与,科技类基金会以服务科技创业、营造创业软环境的路径进行参与。

夏云[4](2020)在《地方政府科技人才政策优化研究 ——以上海和深圳为例》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实力已然成为助推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而科技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人才。为此各地方政府纷纷不遗余力的颁布各种与科技人才相关的政策,以期获得科技人才的“青睐”。各地颁布的人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本地区吸引到了很多的人才,但是同时也引起了恶性竞争,人才政策同质化严重。上海和深圳作为我国发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其科技发展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显着优势,科技实力不容小觑。近些年,上海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深圳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城市的目标均颁布了一系列科技人才政策。基于此,本研究以政策--需求契合为视角,利用政策工具、人才需求构建二维分析框架,以政策工具--人才需求--政策契合作为研究路径,将2015年--2019年上海和深圳的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对两地人才政策措施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契合性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政策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进对策。经研究发现:一、上海和深圳的科技人才政策和人才需求总体比较契合,人才的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二、上海和深圳的科技人才政策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供给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供给不足;三,供给型政策工具中教育培训和人才信息支持政策措施供给力度较小,对人才需求的满足不够,契合性不高;四,环境政策工具中,法规管制、目标规划、税收金融政策措施供给不足,政策内容较为笼统模糊,无法有效满足人才需求;五,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公共技术采购、贸易管制、海外机构管理等措施供给偏低,无法满足人才的多样性需求。针对两地政策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策进行优化。首先,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达到政策工具组合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政策工具的作用,使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其次,从供给导向型政策的角度,需要完善人才培养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多促进其成长发展的机会,满足人才个人成长的需要;同时也要加大人才信息支持的供给力度。再次,从环境导向型政策的角度,注重优化人才的科研环境,为人才提供更多的金融税收服务,减轻人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资金难问题;并且要加大对战略性措施的倾斜力度,更好的引导人才工作的开展。最后,从需求导向型政策的角度,需要加大政府的购买力度、加强贸易管制措施的使用、积极开拓海外机构,进而为科技人才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

叶琦林[5](2020)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也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重要依托,提增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因此,科学测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发展水平,探究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产业竞争力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框架,采用专利地图法、区位商、熵值法等研究方法,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研究:第一,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营发展、空间布局、研发创新能力、专利核心技术、产业政策五个视角分析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发展现状;第二,从理论上阐释了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提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根据论文提出的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2011-2016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数据,运用区位商方法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利润,评价其竞争力水平,采用熵值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产出、创新活力、创新主体以及创新环境六个维度,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测评;最后,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提出了提增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论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范围内专业化程度位于前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整体上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创新活力和创新环境是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上海要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优化产业创新环境,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

郭书剑[6](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7](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许振江[8](2019)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学界兴起了对改革开放及其历史的研究热潮。开展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应当在阐述“改革开放史”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明确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等多种范式共存与争鸣条件下,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互鉴融通,乃至构建适合改革开放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促进改革开放研究框架体系的搭建和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当下深化改革开放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存史、资政、育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价值同样体现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后来居上,实现了由“后卫”到“排头兵”的飞跃。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也经历了萌生与初生、规范与兴盛、全面发展的阶段。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承担和肩负起越来越多的改革试点工作,引领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鉴于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现实及其未来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研究领域而言,从最初的政治、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契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主题的历史定位。就研究现状而言,相较于生态领域改革的研究而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研究是成果较多的领域,其中尤以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为甚,这与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起步并实现突破有着密切联系;社会领域的改革建设,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旨在发挥“上海经验”的借鉴参考价值;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起,上海在城市生态建设和体制建设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相较于其他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就国内研究而言,学界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与分期、浦东开发开放、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与医疗改革,城市综合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对上海改革开放,海外学者和机构也予以相当的关注,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与全球化关联,表现之一就是全球化对上海的影响,体现为对外资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关注;其二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诉求,表现为对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路径、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除此之外,对上海的移民、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整体而言,这些研究问题背后是学界对“怎样发展上海、发展什么样的上海”问题的关怀,是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怎样研究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就研究方法而言,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学界综合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实现了文献研究法、社会史学、口述史学、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等各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各类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应当客观公正看待,坚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切忌过分夸大或贬低,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在研究成果方面,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文章的形式的呈现,其中论文成果数量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其次是图书成果。除此之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资政报告、视频影像成果,成果类型呈现形式多样化。就学术影响力而言,以成果的被引量和载体影响因子而言,不同类型的成果在被引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被引量要多于图书的被引量。刊载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偏低。因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就研究力量而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国内高等院校、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及部分档案馆、纪念馆、区县史志部门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在海外研究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构成了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为主。尽管当下的改革开放研究比较热门,但是研究面临的问题仍不可忽视,比如研究史料中官方史料档案封闭性问题,民间史料的发掘运用问题,研究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且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研究成果的资政育人效果转化,以及党史学科定位和归属不清晰导致的学科体系建设迟滞问题,等等。就未来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发展而言,本文认为要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研究人员和史料问题。在研究内容上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研究,注重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教训、实践模式的总结,真正发挥改革开放史研究资政育人功效的发挥,同时借鉴海外上海研究相关成果、经验和方法,全面深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未来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体现和注重对“人”的发现与关怀,加强对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中的争论等议题的研究探讨,以及通过在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定位和探究中建构改革开放话语,乃至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阐述和传播。本文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研究恰逢其时,正值当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改革开放予以“里程碑”和“历史性事件”的极高评价和定位,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顺应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其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巨变和飞跃;另一方面,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面临着“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困境,亟需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领域的桎梏和藩篱,因而总结研究改革开放历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理论支撑尤为重要。鉴于总结历史、服务现实和引领未来的多重需求,本文认为应该以当下改革开放史研究为契机,将党史国史研究重心的后移,以深化当代中国研究。

黄海群[9](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王丽丽[10](2017)在《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环节。随着高校教师科研活动的扩大和科研成果的激增,如何高效、客观、科学地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成为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重要议题。当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中存在同行评价低效与主观性、量化评价指标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科学计量学相关理论发展和智能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以高校教师科研绩效为研究对象,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尝试量化方法与技术化路径,试探索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模式。本研究成果可进一步补充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一步补充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理论、进一步为科学计量学应用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提供论据和资料。为学校科研管理提供策略依据,可以更加有效、合理地配置高校科研资源、促进高校教师学术性专业发展、激发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科发展提供导向和参考。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并取得研究成果:1.提出了基于科学计量学和智能信息处理的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总体方案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知识创造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首次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研究两类思想方法结合的相关理论问题。结合获取黑龙江省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研究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相关理论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评价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及具体流程等问题。2.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从指标要素和指标结构两个方面来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要素上,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不同在于,没有主观设计指标要素,而是选择已有研究成果、专家意见、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科研要素,作为指标要素来源,兼顾与主题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选取其中的相关指标要素汇总,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数据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已获得的数据源进行科学处理,最终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验证。3.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模型依据已构建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及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把研究范围界定为自然科学研究,选取了指标体系中相关的指标要素。以黑龙江省24所公办本科院校中近五年科研产出为数据样本,构成样本库。运用粗糙集理论,提出了基于位逻辑的Apriori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性。

二、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模式看高校科技管理的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模式看高校科技管理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
        (二) 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研究
        (三) 研究评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医工交叉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二) 系统科学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外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案例研究
    一、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医学工程或医学物理学(MEMP)
        (一) 背景概况
        (二) 培养过程
        (三) 条件支撑
        (四) 统筹管理
    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创新与设计项目(IDP)
        (一) 背景概况
        (二) 培养过程
        (三) 条件支撑
        (四) 质量保障
    三、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
        (一) 背景概况
        (二) 培养过程
        (三) 条件支撑
        (四) 质量保障
    四、经验与启示
        (一) 培养目标明确,注重医工交叉专业人才培养
        (二) 医工交叉课程设置合理,科研实践训练扎实
        (三) 医工交叉条件支撑配套,集结全方位资源
        (四)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第三章 国内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一) 问卷概况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二、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证分析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三) 医工交叉影响因素分析
        (四) 相关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和提升建议
    一、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尚不明晰
        (二) 培养过程有待完善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四) 质量保障不够健全
    二、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
        (二) 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
        (三) 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
        (四) 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卷内备考表

(3)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科创中心的研究
        二、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研究
        三、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科技类社会组织
        二、上海科创中心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协同治理理论
        二、参与理论
第二章 科技类社会团体的协同参与
    第一节 科技类社会团体的案例引入
        一、案例的选择
        二、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相关介绍
    第二节 科技类社会团体协同参与的路径
        一、政社协同路径: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二、共同体建设路径:服务成员需要
        三、政策倡导路径:建言与体制创新
第三章 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协同参与
    第一节 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案例介绍
        一、案例的选择
        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情况
    第二节 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路径
        一、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协同路径
        二、产学研贯通:科技应用路径
        三、填空与补充:非替代性路径
第四章 科技类基金会的协同参与
    第一节 案例的选择与介绍
        一、案例的选择
        二、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相关情况
    第二节 科技类基金会协同参与的路径
        一、服务科技创业:多元供给路径
        二、巩固组织根基:自我增能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地方政府科技人才政策优化研究 ——以上海和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概念、内容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科技人才政策分析框架构建
    第一节 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
        一、政策工具维度
        二、人才需求维度
    第二节 科技人才政策样本选择与编码
        一、案例选择依据
        二、政策样本的选择
        三、政策文本的编码
    第三节 科技人才政策基本情况分析
        一、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二、人才需求维度分析
第三章 供给导向型政策
    第一节 政策资源契合性比较
        一、资金投入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信息服务机制
    第二节 政策保障契合性比较
        一、教育培训
        二、公共服务
第四章 环境导向型政策
    第一节 战略性政策契合性比较
        一、法规管制
        二、目标规划
        三、策略性措施
    第二节 环境生态契合性比较
        一、税收优惠
        二、金融支持
        三、创新成果转化
第五章 需求导向型政策
    第一节 发展性政策契合性比较
        一、人才管制
        二、产学研结合
        三、海外机构管理
    第二节 市场激励机制契合性比较
        一、公共技术采购
        二、贸易管制
第六章 科技人才政策优化路径
    第一节 政策工具使用均衡合理
    第二节 优化供给导向型政策使用
        一、完善人才培养政策
        二、加大人才信息支持力度
    第三节 推进环境导向型政策运用
        一、更加注重优化人才科研生态
        二、高度重视战略性规划措施的作用
    第四节 强化需求导向型政策运用
        一、加大政府对科技人才购买力度
        二、加强贸易管制的政策力度
        三、积极开拓海外机构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5)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1.2.2 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学理性分析
    2.1 核心概念阐释
        2.1.1 生物医药产业
        2.1.2 产业竞争力
    2.2 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分析
        2.2.1 理论概述
        2.2.2 理论应用
    2.3 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
        2.3.1 理论概述
        2.3.2 理论应用
第三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3.1 产业发展规模
        3.1.1 企业及从业人员数
        3.1.2 产业总产值及利税
        3.1.3 国际对外贸易状况
    3.2 产业空间布局
        3.2.1 空间布局结构
        3.2.2 空间布局特点
    3.3 产业研发创新能力
        3.3.1 R&D发展状况
        3.3.2 新产品状况
        3.3.3 研发机构状况
    3.4 产业专利技术现状
        3.4.1 专利申请总趋势
        3.4.2 专利申请和发明人
        3.4.3 专利技术分析
    3.5 产业政策现状
        3.5.1 人才政策
        3.5.2 税收政策
        3.5.3 金融政策
第四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
    4.1 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
        4.1.1 产业竞争力是动态的变化过程
        4.1.2 产业竞争力是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4.2 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4.2.1 生产要素
        4.2.2 相关及支持产业
        4.2.3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4.2.4 需求条件
        4.2.5 政府
        4.2.6 机遇
    4.3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构建原则
        4.3.2 整体指标体系的建构
        4.3.3 指标解释
第五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5.1 数学模型概述
        5.1.1 区位商
        5.1.2 熵与熵值法
    5.2 基于区位商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
        5.2.1 原始数据选定
        5.2.2 基于生物医药企业数的区位商评价
        5.2.3 基于生物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区位商评价
        5.2.4 基于生物医药企业利润的区位商评价
    5.3 基于熵值法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
        5.3.1 原始数据选定及说明
        5.3.2 数据的无量纲化结果
        5.3.3 指标的熵值及效用值
        5.3.4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分析
        5.3.5 各级指标的评价得分
        5.3.6 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5.4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6.1 国外先进生物医药产业的经验借鉴
        6.1.1 典型案例分析
        6.1.2 经验借鉴
    6.2 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效应
        6.2.1 壮大集聚区产业规模
        6.2.2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6.2.3 加强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6.3 充分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
        6.3.1 加强产业园区战略规划
        6.3.2 优化园区产业结构
        6.3.3 完善园区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6.4 依托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力
        6.4.1 充分利用各类科研创新资源
        6.4.2 加强产学研合作
        6.4.3 培育一流的产业人才队伍
    6.5 优化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境
        6.5.1 优化产业投资环境
        6.5.2 优化产业支持政策环境
        6.5.3 优化产业服务环境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基础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四、辅助软件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附录二 数据索引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一)学术发展趋势分析
        (二)国内研究文献梳理
        (三)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核心文献
    三、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指导与借鉴
        (二)分析思路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探讨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探讨难点
    五、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一)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开放史及其研究范式
        (三)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四)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及其学术发展
    一、上海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一)上海改革开放概念辨析
        (二)上海改革开放史的概念界定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价值意蕴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背景变迁
        (一)改革开放由试点到全面深化、纵深发展
        (二)中共党史研究由规范、兴盛到全面发展
        (三)上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由“后卫”到“排头兵”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时间脉络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萌生与初兴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规范与兴盛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问题聚焦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阶段划分的研究
        (二)关于领导人与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
        (三)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研究
    二、关于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典型改革与试点的研究
        (一)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研究
        (三)关于上海金融改革的研究
        (四)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五)关于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六)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七)关于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的研究
        (八)关于上海大型城市社会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九)关于党的建设的研究
    三、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上海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全球化与上海改革开放
        (二)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三)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四,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一)对上海改革开放定位与特色的追问与解答
        (二)对上海改革开放实践模式与经验的总结与凝练
        (三)对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探索
        (四)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
第三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史料研究方法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史料来源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文献史料研究方法运用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
    三、口述史学方法
        (一)何为口述史学方法?
        (二)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应用
        (三)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功用及局限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产生及流变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效果与改进
    五、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一)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释义
        (二)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运用
        (三)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中效能与不足
第四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其机构团体
    一、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类型
        (一)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与影响力
        (三)上海报刊与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二、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机构社团及其人员组成
        (一)党史研究机构及党校
        (二)驻沪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机构
        (三)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纪念馆及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
        (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国内高校
    三、海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机构、期刊、人员
        (一)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人员
    四、海外上海研究的特点及与国内研究的异同
    五、海外上海研究的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启示
第五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成就、特征及经验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就概述
        (一)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二)研究成果类型多样且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
        (三)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反思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特征
        (一)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研究内容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四)研究视角与场域的多维性
        (五)研究问题的聚焦性与延展性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一)重视基本史实的研究,理清改革开放历史脉络
        (二)突出典型改革实践研究,凸显上海改革开放特色
        (三)做好研究规划和引导,注重研究资政育人功能发挥
        (四)整合研究力量,增强研究的协同性
第六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展望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官方档案的封闭性与民间史料的收集发掘
        (二)地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相对短缺、科研能力相关不足
        (三)党史学科归属及建设问题
        (四)当代人修当代史问题
        (五)对改革争论和理论突破的研究不足
        (六)区县改革开放研究相对薄弱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问题的改进
        (一)继续推进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规划
        (二)增强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
        (三)注重民间史料与官方史料的互济
        (四)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前景趋势
        (一)注重改革开放经验模式的总结
        (二)突出“现代化”的研究叙事范式
        (三)继续以社会史为基础考察改革开放史
        (四)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
        (五)彰显党史研究“与时代同行”的特征
    四、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予以关注的研究议题
        (一)对“人”的发现与关怀
        (二)对“改革开放精神”凝练
        (三)对“改革争论”的探讨
        (四)对改革开放“史”的定位与探究
        (五)对改革开放国际阐述与传播话语的构建
        (六)国家战略视阈下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结语
    一、选题研究的不足
    二、未来研究改进及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经历
后记

(9)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三、高校科研环境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科研成为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二)科研绩效评价成为高校教师成长的必要环节
        (三)现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
        (四)科学计量学相关理论为科研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校教师
        (二)科研绩效
        (三)量化评价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一、文献来源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原则和策略研究
    四、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五、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反思研究
    六、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
第三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的内涵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要素、结构、功能
    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原则
    四、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方法
    五、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方式
第四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一、数据来源
        (一)已有研究成果
        (二)专家意见
        (三)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二、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适切性
        (一)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的优势
        (二)层次分析法应用于科研绩效量化评价不足及其改进
    三、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内容
        (二)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三)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四)指标体系验证
        (五)指标体系解释与说明
第五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优化模型
    一、粗糙集理论应用于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一)决策系统
        (二)决策表
        (三)等价关系
        (四)约简与核
    二、基于粗糙集的关联规则挖掘流程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预处理
        (三)属性约简
        (四)关联规则提取
        (五)规则分析
    三、研究结果
第六章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改进策略
    一、提高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的认识与地位
        (一)理性认识高校科研绩效量化评价
        (二)正确认识量化评价与同行评价有机融合
    二、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
        (一)树立发展性理念
        (二)树立有机性理念
        (三)树立系统性理念
    三、合理使用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指标
        (一)建立评价指标要素数据库
        (二)采用综合性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三)分层分类选择评价指标
    四、构建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决策支持系统
        (一)建设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数据平台
        (二)恰当应用多种智能信息处理方法
        (三)引入可视化分析技术
    五、科研绩效评价与学校整体规划相一致
        (一)学校各方人员共同参与
        (二)重视评价结果的使用
        (三)制定系统的科研绩效量化评价方案
        (四)保持评价持续性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模式看高校科技管理的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王思涵.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D]. 贾婷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地方政府科技人才政策优化研究 ——以上海和深圳为例[D]. 夏云.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叶琦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6]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D]. 许振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10]高校教师科研绩效量化评价研究[D]. 王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模式看高校科技管理新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