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丘陵果园爆破松土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彭世良[1](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陈美容[2](2019)在《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公路工程的建设,往往会破坏原本的边坡生态系统,产生裸露的边坡。单纯的工程防护措施造价高,难以恢复自然植被,护坡效果差;而单纯的植物护坡只适合坡度缓,边坡矮的土质边坡,适用范围较窄。随着人们对安全、环保和景观要求的逐渐增强,单纯工程防护或植物防护均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兼顾边坡稳定和美化环境的边坡防护方式已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本论文以植物防护及植物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方式即生态防护为研究手段,强调植物在防护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开展生态防护方法、施工工艺和作用机理、景观功能的研究,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公路边坡工程防护设计实践,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关于生态边坡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与综合,提出新的生态边坡防护类型分类方式:人工植草护坡(包含撒播草籽、平铺草皮和三维植被网护坡等纯人工施工护坡方式)、喷播植草护坡(包含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客土喷播植草护坡、喷混植生护坡及TBS植草护坡等主要采用机械喷播施工的护坡方式)和骨架植草护坡(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护坡方式)。2.采用经验总结法,对周边正在设计、施工和已完工的生态边坡项目进行考察研究。分析各类生态护坡类型适用范围、特点、施工注意事项及优缺点,重点对各类生态护坡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对植被护坡和工程护坡的作用机理进行剖析,研究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以期为生态护坡理念发展和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3.把生态边坡的理论研究应用到工程实例中,完成了多个边坡防护工程案例的设计。包含边坡防护方案比选、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调查研究原生植被和植物配比。跟踪指导边坡防护施工,并对边坡防护效果进行评价。4.多个案例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对边坡进行处理的首要工作。生态护坡选型、植被的配合比和后期持续养护至关重要。
侯健[3](2018)在《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及生态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在矿产资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工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然而在煤炭的开发和开采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的环境评价及生态保护被提高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煤矿尤其是露天煤矿的环境评价及生态保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在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矿山环境评价及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以较由代表性的西湾露天煤矿为例,通过针对性的开展露天煤矿环境影响评价,筛选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结合现状调查,得出评价结论,再提出针对性的目标建议。结合国内其它露天煤矿的生态保护措施,针对西湾露天煤矿生产后,提出适合其的生态保护策略及生态保护原则。得出以下结论:1.分析了西湾露天煤矿的建设与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对灌林草地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对生物量的影响等,煤矿的建设与开采会对当地的土地利用、农业生态、灌林草地等造成生态破坏和非常大的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提出了进行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的建议举措。2.结合西湾露天煤矿现状,探讨了利用土地重塑工艺、土壤重构工艺、植被重建工艺等对西湾露天煤矿开展生态修复的技术问题。3.提出了基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煤矿生态保护策略并建立生态产业链的模式,具体例如建设文化公园、养殖农场等,提升露天煤矿的生态保护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对露天煤矿环境评价、生态保护策略的研究,生态保护工作不再作为煤矿的负担,而是可以成为企业延长产业链、获得价值提升、增加品牌效益的另一项新的举措,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并且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刘哲[4](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巨大,渠首和河南省境内丹江口水库库区均位于淅川县,该地区由石质荒漠化引发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严重,具有非喀斯特地区典型代表性。因此,以淅川县为对象,开展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运用地理学、地貌学、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等学科理论,基于3S技术,采用现场综合调查与人机交互解译、系统分析等方法,利用多波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相关数据图件成果资料和ARCGIS、ENVI、FRAGSTATS FOR ARCVIEW等软件,通过计算分析研究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景观格局特征、防治模式和防治技术,研究结论如下:(1)淅川县国土总面积为2819.8045km2,其中石质荒漠化面积745.5393km2,占到了该地区总面积的26.44%;其中重度、中度、轻度、潜在石质荒漠化面积分别为54.7506km2、80.5671km2、228.2166km2、382.005km2,分别占淅川县国土总面积的1.94%、2.86%、8.09%、13.55%。(2)通过岩性、图斑坡度、坡向、平均海拔等空间特征分析,淅川县石质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海拔高程200500m、碳酸盐岩组、SSW坡向、坡度8o25o区域范围。淅川县的地质岩性分为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多层土体、变质岩组、侵入岩组,各岩组范围的石质荒漠化分布面积分别为461.59km2、164.54km2、119.2km2、66.86km2、40.63km2,平均发生率分别为58.26%、23.56%、1.96%、30.74%、24.98%;重度、中度、轻度、潜在四种程度石质荒漠化在碳酸盐岩组地区面积比例高于碎屑岩组、变质岩组、侵入岩组、多层土体岩性地区,分别达54.60%71.03%、17.95%23.91%、4.79%12.26%、2.17%7.98%、1.25%2.90%。石质荒漠化图斑在坡度15o25o范围内的面积最大,达到了322.767km2,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43.29%;>35o范围内的石质荒漠化图斑面积最小,为2.6793km2,仅占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0.36%;8o25o范围内图斑总计面积588.0015km2,占78.87%;石质荒漠化土地坡度在小于25o时随坡度增加面积呈上升趋势,坡度超过25o以随坡度增加面积呈下降趋势,坡度超过35o时,面积分布极少。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S坡向区域,面积为229.3893km2,占到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30.77%,SE、SW坡向面积为311.4495km2,占40.66%,E、W、NE、NW、N坡向面积为213.0066km2,占28.57%;N坡向面积最小,仅13.9500km2,只占1.87%;石质荒漠化分布按顺时针从N坡向随着坡向转变面积呈上升趋势,到S坡向时面积达到最大,随着坡向继续顺时针转换分布面积呈下降趋势,石质荒漠化面积变幅由大到小依次是潜在、轻度、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2005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为554.7981km2,占到石质荒漠化总面积的74.38%;小于2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57.9051km2,占7.76%;大于5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133.1361km2,占17.86%;700800m海拔高程带上面积最小,仅13.8582km2,只占1.86%;一般情况下,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随着海拔高程升高而增大,在200500m海拔高程带上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石质荒漠化面积不断减小,当海拔高程升到700800m时,石质荒漠土地面积最小;当海拔高程高于800m时石质荒漠化面积仅有小幅度增加。(3)通过分析,碳酸盐岩分区的石质荒漠化景观明显比最为破碎,治理和恢复需求更加迫切;碎屑岩分区、变质岩分区、侵入岩分区和多层土体分区景观斑块较少,相对斑块密度小,生态治理恢复上相比较碳酸盐岩分区难度较小。石质荒漠化分布不均匀,非、潜在和轻度石质荒漠化是主导景观类型,对整体景观影响程度高于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中度重度石质荒漠化单个斑块面积均较小,重度石质荒漠化呈现零星分布的零散状态,破碎度较高;研究将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划分为重度石质荒漠化斑块集中分布型、轻中度石质荒漠化聚集分布型、潜在石质荒漠化非石质荒漠化为主分布型、重度石质荒漠化与非石质荒漠化潜在石质荒漠化斑块混合分布型、几种石质荒漠化类型相间分布型5种类型。(4)从景观尺度上划分5种景观格局类型,从坡面沟道、流域、区域划分景观格局尺度。通过研究,重度石质荒漠化集中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大力开展封山育林与人工辅助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植被盖度;轻度中度石质荒漠化聚集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保护、开发和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加强水土保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为主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防止潜在石质荒漠化、无石质荒漠化基质的继续破坏,控制裸岩斑块的连通扩大,减少其成为景观基质的可能性;重度与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混合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以治理重度石质荒漠化为主,潜在石质荒漠化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措施布设,非石质荒漠化土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几种石质荒漠化类型相间分布型区防治对策为合理利用,综合开发,全面保护。对不同石质荒漠化区域特点和应用实例,通过研究分析适用条件、模式配置、树草种选择,总结提出石质荒漠化防治模式主要有封山育林植被恢复、生态型高效速生林灌草、综合利用型林草立体优化、山地生态农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5种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阐述了封山护林(植被管护)、封山育林(草)、人工造林(种草)仿自然群落构建、低效林改造术、生态农业术等生物防治技术和石鱼鳞坑、石谷坊、土地整理等工程防治技术;重点研究总结了大穴整地、石块垒砌与客土、爆破整地、空压钻探生物整地技术和坑面覆盖、坑面覆膜、坑面盖石、盖草、保水剂表面覆盖、施用保水剂、节水保水技术等生物关键措施技术。
毛晨鹏[5](2015)在《干旱坡地苹果园塑膜微集雨促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因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适合优质苹果生长,山地苹果产业已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特色产业。但山地果园干旱缺水,无灌溉条件,且苹果树耗水大,土壤水分亏缺严重,极易导致深层土壤的干燥化,干旱缺水和与水资源利用率低已成为制约山地苹果发展的关键问题。坡地果园因地形复杂多样,雨水流失快且流失量大,下渗浅,土壤干旱更为严重。本研究以最具代表性的安塞县坡地果园为对象,将整地-覆膜-促渗相结合,组装集成融拦蓄、集水、促渗、保墒、增温为一体的塑膜微集雨促渗技术(PCI)。通过干旱坡地苹果园田间试验以及相关内容的测定分析,探究其与单纯塑膜覆盖(PMC)、秸秆覆盖(SM)在雨水转化、土壤水分环境效应、果树生理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为该区干旱坡地苹果园旱作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有助于改善苹果树生长季的土壤温度。PCI的年平均土壤温度为22.7℃,比CK提高0.6℃。(2)采用塑膜微集雨促渗技术,能够改善干旱坡地果园的水分环境,减缓干燥化危害。060 cm土层PCI的土壤含水量在整个苹果生育期都显着高于PMC、SM和CK(P<0.05)。干旱期,PCI土壤含水量能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6.0%58.0%,比CK提高15.50%;丰雨期,土壤含水量比CK提高38.66%。60 cm200 cm土层,PCI的贮水量在苹果生长的关键季节比CK提高11.00%23.32%。200 cm500 cm土层,PCI的贮水量在贫水年比CK提高13.29%;在雨水正常年份,比CK提高19.93%。(3)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可大幅度加深雨水的入渗深度,显着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促渗管将部分雨水直接输送至40cm土层,加之整地覆膜对雨水的集聚,PCI处理在降雨量较小的情况下,雨水也能迅速下渗至60cm以下土层,显着深于CK。PCI处理在旱季,土壤水分平均日蒸发量可比对CK降低64.8%;在雨季,平均日蒸发量比CK降低56.9%。(4)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能够提高苹果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苹果树树体的生长发育。在光强为600μmol·m-2·s-1时,PCI处理的光合速率达到12.7μmol·m-2·s-1,比CK高1.7μmol·m-2·s-1;光强为1 500μmol·m-2·s-1时,PCI处理的光合速率达到16.8μmol·m-2·s-1,比CK高3.6μmol·m-2·s-1。PCI处理一年生枝长度和粗度分别比CK提高37.4%、26.5%;单叶面积、叶片厚度和百叶鲜重分别比CK提高13.0%,29.0%和12.4%。(5)采用塑膜微集水促渗技术,能够提高山地果园产量和雨水利用率,提升果实品质。PCI处理的年平均产量达12 875 kg/hm2,比CK提高了23.3%;水分利用率平均值达24.02 kg·mm-1,比CK的平均值提高26.81%;果实平均果形指数(纵径/横径)达到0.88;平均单果重达到258.6g,比CK增大78.4 g;优果率达96.0%,比CK提高48.0%。本研究结果说明,塑膜微集雨促渗技术能提高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利用率,改善苹果园干燥化状况,提升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对提升山地果园旱作技术水平、促进陕西苹果战略北扩、山地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延兵[6](2013)在《陕西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已从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向山岭重丘区发展,导致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会导致原生植被、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土侵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防止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也是目前公路行业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如何做好水土保持以及如何把绿化技术和工程病害治理结合起来,这是陕西在促进陕北大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结合靖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针对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其对于改善和保护黄土地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实体工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防止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建筑垃圾污染等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针对黄土地区土质边坡和石质边坡稳定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高速公路绿化技术,形成了针对陕北特殊地质、气候和自然因素的成套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表明:环境保护措施应根据陕北地处黄土高坡,地形复杂的特点综合运用,通过不同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来弥补各自在治理方面的局限。尽量选择当地植物进行绿化,以适应陕北的干旱少雨气候,同时在高速公路设计阶段就要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统筹规划高速公路建设中相应环境问题的处理措施。
彭文欣[7](2013)在《济南市采石场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和扩大,对石材的需求不断增加,采石场的数量自然上升。经过多年的开采,石材资源枯竭,采石废弃地也随之增加。而采石过程和采石废弃地无疑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对废弃采石场进行重新利用和更新设计。如何充分利用场地特征并结合城市需求,推陈出新,为采石废弃地的改造寻求新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改造,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济南多山,石材资源丰富、质地优良,长期“靠山吃山”的现象导致济南采石废弃地数量多、危害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面貌。本文选取济南地区采石场作为分析的重点,济南卧牛山采石场的景观更新作为设计重点,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又能为以后的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前两部分主要是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为论文展开提供基础。第一部分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对采石场的概念、类型、成因、特征等一一研读,并分析试用于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相关理论,总结国内外成功的采石废弃地更新改造案例。论文第三部分通过查阅和调研总结济南采石场开采概况和恢复治理现状,分析济南已有成效的治理方法。并从采石场景观更新的保障机制、规划先行的意识、典型模式组合、治理规划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提出济南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的设计思路。第四部分从环境恢复(治理)和景观重建两个角度对卧牛山采石场的景观进行更新设计,希望这一模式能给我国城市采石废弃地的景观重建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环境恢复(治理)部分将采石场的边坡、崖壁、采石坑、堆场、乱石、平台等-一进行剖析,运用景观设计理念制定治理方案。景观更新设计部分则从大的方向把握采石场的重新规划,从场地肌理、文化肌理、行为心理和功能需求等方面出发,以“生命的力量——卧牛山复健之路”为设计理念,将卧牛山采石场定位为一个郊野公园。论文最后对全文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张明明[8](2012)在《苗圃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苗圃是生产苗木的地方,也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几年中国苗木行业的迅速发展,一些地方纷纷建设苗圃。原有的苗圃规划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苗圃规划设计的要求。尤其是很多私人苗圃,看到苗木行业巨大的经济效益,就随便找一块地培育苗木,因没有进行科学的苗圃规划设计,苗圃在运营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苗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苗技术上,苗圃规划设计相关研究较少。对于我国苗圃的分布现状、苗圃定位、典型区域苗圃规划设计特点、苗圃功能布局设计、苗圃规划设计技术要素等相关研究较少。针对新时期苗圃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采取聚类分析、统计、调研、类比分析、查阅资料、借鉴分析和实际参与苗圃设计等研究方法,得出了以下研究结果:(1)我国苗圃分类苗圃分为私有苗圃和国有苗圃,基于此,私有苗圃分为9种类型,包括2个大类和7个特例。国有苗圃苗圃分为7中类型,包括2个大类和5个苗圃特例。私有苗圃第一个大类的特点是:占地面积较大,生产集约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设备先进。产品主要为小苗,产苗量大。私有苗圃第二大类苗圃的特点是:占地面积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区划分不明确。但苗木品种多,各种规格都有。国有苗圃第一大类的特点是:面积较大,办公区和基地分开,基础设施较差,但机械化水平高,劳动者素质高。苗木产量高,各种规格的苗木都有。国有苗圃第二大类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投资较大,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机械化水平高,育苗机械先进,基本上集中了苗木林业行业先进的机械设备。产苗量高,种类齐全。拥有的技术工人多,有很多苗圃具有示范作用。(2)现代化苗圃评价指标现代化苗圃评价指标包括:苗圃育苗采用繁殖材料为优质种源;出圃苗木符合国家标准;苗圃有完善的质量评估与监督体制;苗圃在规划设计时,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科研设备齐全;苗圃工作人员科学文化素质达到一定水平,保证苗圃作业的科学性;苗圃的机械化水平达到一定标准;苗圃产业结构合理;把各个行业紧密结合起来;苗木生产标准化;有良好的信息化交流平台;苗圃管理现代化;苗圃文化;苗圃的服务水平达到一定标准;苗圃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达到一定标准。(3)苗圃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素苗圃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素包括:苗圃规划设计的技术途径、技术要素、说明文本的编写和设计图面文件的制作。(4)苗圃布局设计量化方法(NLP法)。苗圃布局设计量化方法通过设置苗圃的功能区,分析功能区对之间苗木流量强度关系;以除了苗木流量因素之外的功能区之间的影响因素为指标,分析功能区关系密切程度;在苗木流量强度关系和功能区关系密切程度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情况下,分析功能区综合密切程度,并得到功能区综合接近程度,安排功能区之间的相对位置,由此得到苗圃功能区位置相关图;综合苗圃地的土壤、水分、坡度、坡向等因素,得出苗圃功能布局图。(5)山区苗圃的规划设计方法山区苗圃的规划设计偏重于功能布局、道路系统、排灌系统、苗床的制作方法、苗圃内建筑的布局和设计这几个方面。(6)国内有一定规模的苗圃的分布情况国内有一定规模的苗圃分布不均,东部、南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分布集中。苗圃分布和经济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本研究,得出了我国苗圃的分布情况和现阶段苗圃的分类情况、现代化苗圃的评价指标、苗圃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素、苗圃布局量化方法和典型区域的苗圃规划设计特点。
邓群刚[9](2010)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互助组至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终结的特殊历史时期——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山区变动最为剧烈和深刻的时期。在此期间,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一直是夺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孜孜追求的目标。以国家话语为中心的一系列山区建设工程,前后相继,一路走来,促使中国山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加强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前学界方兴未l艾的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添砖加瓦,而且能够为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以山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利用新近发现的《乔钦起工作笔记》,结合基层档案材料和田野调查所得的口述资料,着重考察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山区、建设山区的总体历程,探讨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活动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影响山区的命运的,进而对集体化时代山区建设的历史地位和当前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反思。邢台县西部山区人多地少,长期存在一个粮食问题。由于耕地不足和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传统社会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贫苦生活。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一方面向山要地、大修梯田,向河要粮、大造滩地,使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另一方面采取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修整土地、增施肥料、合理密植、推广新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机械等措施,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两者相结合,为邢西山区粮食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通过规模宏大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促使邢台县西部山区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奠定了基础。邢台县西部山区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基础,其中尤以经济林特产资源品种居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受开发条件的限制,在传统时期山区资源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还比较重视多种经营的发展。其间虽也曾受到“以粮为纲”等政策的影响,但是“文革”后期,山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山区建设没有了后顾之忧,山区建设方针实现了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的转变,以林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获得了发展空间,邢台县西部山区从此踏上了富裕之路。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由于乱伐滥砍、毁林毁草、开荒种粮、放牧过度等历史原因,传统时期的邢台县西部山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山区群众深受其害。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沟谷治理、大跃进时期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大造林、调整时期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文化大革命时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沟建设等阶段,最终实现了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的转变,最终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蓄水保土之路,影响全国。靠山吃山,靠山用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关键是会吃和会用。集体化时代的邢台县西部山区建设,既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袭击的考验,又遭受过多年“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但出于国家不断的调整政策,广大基层干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山区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实现了从“糠菜半年粮”到“粮食自给有余”、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从“光山秃岭”到“山青水秀”三大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邢西山区传统时期“穷山恶水”的面貌,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影响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集体化时代邢台县西部山区三大历史性转变的实现,与集体化时代实行的集体化体制、基层干部的素质、乡村政治结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时代精神具有密切的关系。当前的山区建设应该在山区建设的规划、多种经营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干部的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精神的发扬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章岳涛[10](2009)在《华北片麻岩山地幼林地集水保墒抚育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片麻岩山地在我国分布很广,其土壤沙性强,保水保肥能力差,是极为苛刻的造林地和生态环境建设用地。如何提高降水少而集中的干旱半干旱片麻岩山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是造林成功、树木正常生长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研究了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区火炬树、山杏、黄栌等几种主要造林树种幼林地的不同集水保墒措施,通过对比各处理林地土壤水分、幼树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等的变化,力图选择出适合该地区幼林地抚育及造林的最佳集水保墒措施,以有效改善树木生长环境,促进幼树生长,进而为类似地区森林培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翼式鱼鳞坑(YY)集水,配合穴内石子覆盖(YY+S)、秸杆(YY+J)或灌条覆盖(YY+Z)等能极大改善栽植穴内土壤水分条件。如在一次13.3mm降雨雨后第6天火炬幼林地YY+S处理栽植穴比CK的土壤含水量仍高出43.19%;在一次34.9 mm降雨后第九天,在2008年8月21日到9月3日一次降雨过程土壤含水量观测期间(8月21日降雨26.6 mm,8月25日降雨34.9 mm),到9月3日在山杏幼林地YY+S处理栽植穴内土壤水分仍然保持在10.52%(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67.83%),比CK提高50.57%。距34.9 mm降雨雨后第9天,黄栌地YY+J的土壤含水量还有8.78%,比CK提高39.57%。(2)从年终生长来看,合适的集水保墒处理对幼树生长有显着影响,其中YY+S、YY+Z或YY+J对幼树生长改善的效果最大,防渗克漏王喷涂坡面处理对树木生长无明显贡献。YY+S、YY+Z处理极显着提高火炬树幼树生长,处理一年后火炬树树高生长量(△h)分别达到12.09 cm和8.07 cm,较YY处理提高194.88%和96.83%,较对照提高303%和109%;地径生长量(△d)分别达到0.43 cm和0.40 cm,YY+S较YY和CK分别提高86.96%和115%,YY+Z较CK提高100%;体现材积净生长的指标(△h·△d2)分别达到2.24 cm3和1.29 cm3,较YY处理提高9.18倍和4.86倍,较对照提高17.67倍和9.75倍。YY+J、YY+S处理后的山杏幼树新梢生长量分别为58.84 cm、58.54 cm,比对照高出120.87%、119.74%。黄栌在一个生长季后期新梢YY+S、YY+J的新梢年生长量分别为90.80 cm、89.30 cm,分别比对照提高36.54%、34.29%。(3)通过夏季典型天气条件下光合日进程的研究可以看出,YY+Z或YY+J、YY+S处理幼树光合能力明显优于CK。合理的集水保墒措施促进幼树生长的生理机制为有效提高树木的净光合速率。夏季YY+Z、YY+S火炬树幼树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YY和CK,提高幅度在52.69%以上。典型天气下,山杏幼树YY+S、YY+J处理8点的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1.10%、24.23%。集水、保墒措施下,树木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增加,说明增加了植物水分的有效利用能力。YY+S处理后山杏的叶绿素含量为1.43 mg/g,比YY提高了109.74%,比CK提高了91.90%。YY+J处理后黄栌的叶绿素含量为2.25 mg/g,比CK提高33.93%。(4)通过树木生长、土壤含水量和光合因子等的研究综合表明华北片麻岩石质山区通过翼式鱼鳞坑集水,配合秸杆、石子覆盖保墒为最佳的集水保墒措施。建议在华北地区类似条件下推广该项集成技术,以改善片麻岩苛刻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效,促进树木生长,最大程度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山地丘陵果园爆破松土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丘陵果园爆破松土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质遗迹概念 |
2.1.2 地质遗迹类型 |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质公园概念 |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
2.3.3 系统理论 |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4.1 生态修复概念 |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
6.1 公园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区域地质背景 |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6.2.2 生物景观资源 |
6.2.3 人文景观资源 |
6.2.4 其他景观资源 |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
(2)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边坡防护的研究现状 |
1.2.2 生态边坡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
2.1 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
2.2 生态护坡的功能 |
2.2.1 植被护坡的作用机理 |
2.2.2 工程护坡的作用机理 |
2.2.3 改善环境功能 |
2.3 生态护坡植被的选择 |
2.3.1 生态护坡植物选择的依据 |
2.3.2 草本植物的选择 |
2.3.3 灌木的选择 |
2.3.4 藤本植物的选择 |
2.4 生态护坡的方法 |
2.4.1 人工植草护坡 |
2.4.2 喷播植草护坡 |
2.4.3 骨架植草护坡 |
2.5 施工技术研究 |
2.5.1 研究目的 |
2.5.2 施工工艺 |
2.5.3 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 |
3.1 概述 |
3.2 极限平衡分析法 |
3.3 简化Bishop法 |
3.4 结论 |
第四章 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
4.1 案例一:深安线永和马坪至安海外曾段改造工程 |
4.1.1 工程简介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4.1.3 边坡防护应用技术研究 |
4.2 案例二:普通国省道干线省道308(横五线)闽清县金沙镇沃头至前坑段公路工程 |
4.2.1 工程简介 |
4.2.2 工程地质条件 |
4.2.3 边坡防护应用技术研究 |
4.3 案例三:惠安县崇武环岛北路道路工程 |
4.3.1 工程简介 |
4.3.2 工程地质条件 |
4.3.3 边坡防护应用技术研究 |
4.4 边坡防护施工要点 |
4.5 生态多样性保护应用研究 |
4.5.1 原生植物调查 |
4.5.2 植物种类选择 |
4.5.3 植物配置 |
4.5.4 应用效果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及生态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生态环境评价及矿山生态保护现状 |
1.2.1 国外生态环境评价及矿山生态保护现状 |
1.2.2 国内生态环境评价及矿山生态保护现状 |
第二章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 |
2.1 西湾露天煤矿介绍 |
2.2 西湾露天煤矿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介绍 |
2.2.1 水资源 |
2.2.2 气象条件 |
2.2.3 地震 |
2.2.4 地质及岩土分布特征情况 |
2.3 西湾露天煤矿地表植被介绍及特性 |
2.4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 |
2.4.1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目的 |
2.4.2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2.4.3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
2.4.4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的内容 |
2.4.5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重点 |
2.4.6 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
2.4.7 西湾露天煤矿矿区生态环境现状总结 |
2.4.8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
第三章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结论及建议 |
3.1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环境评价结论 |
3.1.1 土地利用的影响 |
3.1.2 农业生态的影响 |
3.1.3 灌林草地的影响 |
3.2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环境评价保护目标及建议 |
3.2.1 目标 |
3.2.2 建议 |
第四章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运营过程中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1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评价等级及范围 |
4.2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产期的生态破坏情况 |
4.2.1 达产时生态破坏情况 |
4.2.2 首采区开采结束后的生态破坏情况 |
4.2.3 全矿田开采结束后的生态破坏状况 |
第五章 西湾露天煤矿项目生态保护策略研究 |
5.1 国内露天煤矿生态重建经验介绍 |
5.2 西湾露天煤矿景观修复与生态恢复重建总体布局 |
5.3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保护原则 |
5.3.1 工程措施设计原则 |
5.3.2 植物措施设计原则 |
5.3.3 造林技术原则 |
5.4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保护工艺探究 |
5.4.1 矿区土地重塑工艺 |
5.4.2 矿区土壤重构工艺 |
5.4.3 矿区植被重建工艺 |
5.4.4 外排土场生态恢复效果 |
5.5 针对不同类型防治区的生态保护设计 |
5.5.1 工业场地防治区 |
5.5.2 采掘场防治区 |
5.5.3 排土场防治区 |
5.5.4 道路工程防治区 |
5.5.5 铁路专用线防护区 |
5.5.6 供电线路防护区 |
5.6 西湾露天煤矿开展生态保护措施后的利用情况 |
5.6.1 土地利用 |
5.6.2 农业价值 |
5.6.3 土地文化、经济利用 |
5.7 西湾露天生态保护后效益评价 |
5.7.1 对比其它露天煤矿生态保护后的效益预测 |
5.7.2 生态效益 |
5.7.3 经济效益 |
5.7.4 社会效益 |
5.8 西湾露天煤矿生态保护策略研究总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漠化成因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2 石漠化影响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3 石漠化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4 石漠化防治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石质荒漠化分布特征研究 |
1.3.2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
1.3.3 石质荒漠化防治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概况 |
2.3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
2.4 石质荒漠化概况 |
2.4.1 石质荒漠化现状 |
2.4.2 石质荒漠化成因 |
2.4.3 石质荒漠化危害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遥感数据 |
3.2.2 数据处理 |
3.2.3 信息提取与统计分析 |
3.2.4 景观格局分析 |
3.2.5 景观生态模型构建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研究难点及采取的解决方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4 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
4.1 石质荒漠化分级分类标准 |
4.1.1 石质荒漠化土地判别标准 |
4.1.2 石质荒漠化程度划分标准 |
4.1.3 石质荒漠化遥感解译结果 |
4.2 石质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岩性与石质荒漠化 |
4.2.2 坡度与石质荒漠化 |
4.2.3 坡向与石质荒漠化 |
4.2.4 高程与石质荒漠化 |
4.3 小结 |
5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特征 |
5.1 景观格局指数 |
5.2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分析 |
5.2.1 不同岩性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分析 |
5.2.2 不同等级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分析 |
5.3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 |
5.4 小结 |
6 石质荒漠化防治 |
6.1 石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尺度划分 |
6.2 各景观类型石质荒漠化防治对策 |
6.2.1 重度石质荒漠化集中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
6.2.2 轻度中度石质荒漠化聚集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
6.2.3 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为主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
6.2.4 重度与潜在及非石质荒漠化混合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
6.2.5 几种石质荒漠化类型相间分布型区防治对策 |
6.3 石质荒漠化治理模式 |
6.3.1 封山育林植被恢复模式 |
6.3.2 生态型高效速生林灌草模式 |
6.3.3 综合利用型林草立体优化模式 |
6.3.4 山地生态农业模式 |
6.3.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 |
6.4 石质荒漠化防治技术 |
6.4.1 生物防治技术 |
6.4.2 工程防治技术 |
6.5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发表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干旱坡地苹果园塑膜微集雨促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水分研究现状 |
1.2.2 集水保墒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覆盖保墒措施对作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土壤水分环境的影响 |
1.3.2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3.3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雨水入渗深度的影响 |
1.3.4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 |
1.3.5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树叶片生理的影响 |
1.3.6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7 微集雨促渗技术对山地苹果树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布置 |
2.2.2 观测方法及指标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山地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1 不同集雨保墒处理对苹果树根层(0~60cm)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2 不同集雨保墒处理对苹果树根际区(60~200cm)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3 苹果树生长关键季节不同处理的土壤剖面含水量差异 |
3.1.4 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季节动态变化 |
3.2.2 不同处理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差异 |
3.2.3 不同处理的昼夜温差变化 |
3.2.4 不同处理土壤剖面平均温度的变化特征 |
3.3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雨水入渗深度的影响 |
3.3.1 试验果园降雨的分配特征 |
3.3.2 不同降雨量下各处理对入渗深度的影响 |
3.4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蒸发的影响 |
3.5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树叶片生理的影响 |
3.5.1 不同处理光合速率的光响应过程 |
3.5.2 特定光强下不同处理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3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6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6.1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树枝叶生长的影响 |
3.6.2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6.3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苹果树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3.6.4 不同集雨保墒措施对农户增收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陕西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
1.1.2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及规定 |
1.1.3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1.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自然环境保护研究 |
2.1 靖安高速公路延安段工程概况 |
2.2 环境保护相关影响因素 |
2.2.1 气候环境 |
2.2.2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3 地质构造与土壤 |
2.2.4 水文状况和土壤侵蚀 |
2.2.5 公路建设期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
2.2.6 其它影响因素 |
2.3 环境保护内容和处置对策 |
2.3.1 防治空气污染处置措施 |
2.3.2 防治水污染处置措施 |
2.3.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
2.3.4 高速公路建设中建筑垃圾处置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技术研究 |
3.1 路基边坡稳定的作用和意义 |
3.1.1 环境保护的作用和意义 |
3.1.2 行车安全的意义和作用 |
3.1.3 减少运营期的公路养护费用 |
3.2 土质上边坡的稳定技术 |
3.2.1 排水工程 |
3.2.2 护面墙工程 |
3.2.3 局部骨架护坡工程 |
3.2.4 生物防护——矩阵鸟巢式土质上边坡绿化技术 |
3.3 石质边坡稳定技术 |
3.3.1 岩性分析 |
3.3.2 光面爆破的应用 |
3.4 路堤边坡稳定技术 |
3.4.1 路堤的工程防护 |
3.4.2 路堤的骨架防护与生物防护 |
3.4.3 路堤稳定效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绿化技术研究 |
4.1 公路绿化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
4.2 绿化环境和树(草)选择 |
4.2.1 绿化环境分析 |
4.2.2 树种选择 |
4.3 绿化技术 |
4.3.1 适宜的绿化季节选择 |
4.3.2 分隔带的绿化方法 |
4.3.3 矩阵鸟巢式土质上边坡绿化技术 |
4.3.4 上边坡的平台绿化 |
4.4 绿化效果分析 |
4.5 鸟巢式绿化工程施工要点及应用前景 |
4.6 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技术研究 |
5.1 水土保持的意义和作用 |
5.2 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
5.2.1 项目走廊带水土保持的环境因素与特征 |
5.2.2 水土保持方案 |
5.2.3 靖安高速公路延安段建设中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
5.3 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济南市采石场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采石场景观更新设计概述 |
2.1 采石场概述 |
2.1.1 采石场概念 |
2.1.2 采石场分类 |
2.1.3 采石场生态破坏来源 |
2.1.4 采石场的特征 |
2.1.5 景观更新 |
2.1.6 采石场的景观更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学理论 |
2.2.2 游憩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设计思潮的影响 |
2.3 国内外发展历程 |
2.3.1 国外废弃采石场景观更新发展历程 |
2.3.2 国内废弃采石场景观更新发展历程 |
2.4 成功案例分析及总结 |
2.4.1 国内外成功案例 |
2.4.2 案例总结 |
3 济南地区采石场景观更新研究 |
3.1 济南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条件 |
3.1.3 地形地貌 |
3.1.4 矿产资源 |
3.1.5 济南山体的历史文化 |
3.2 济南采石废弃地概况 |
3.3 济南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概况 |
3.4 济南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
3.4.1 奠定采石废弃地景观更新基础 |
3.4.2 选择采石场废弃地景观规划的组合模式 |
3.4.3 治理规划原则 |
4 济南卧牛山景观更新设计 |
4.1 卧牛山采石场概况 |
4.1.1 卧牛山的基础条件分析 |
4.1.2 卧牛山采石场形成原因 |
4.1.3 卧牛山采石场的危害 |
4.1.4 现有地形归纳分类 |
4.2 卧牛山景观更新设计 |
4.2.1 设计理念 |
4.2.2 设计定位及原则 |
4.2.3 景观布局 |
4.2.4 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
4.2.5 竖向设计 |
4.2.6 植被配置 |
4.3 卧牛山重点区域景观设计 |
4.3.1 入口景观区 |
4.3.2 山地运动区 |
4.3.3 采石遗迹区 |
4.3.4 绿色涵养区 |
4.3.5 滨水景观区 |
4.4 环境修复整体思路 |
4.4.1 危石清理 |
4.4.2 中部凸出岩体爆破 |
4.4.3 客土回填 |
4.4.4 苗木种植 |
4.4.5 苗木养护 |
4.5 各类地形治理措施 |
4.5.1 边坡 |
4.5.2 崖壁 |
4.5.3 平台 |
4.5.4 采石坑 |
4.5.5 乱石 |
4.5.6 堆场(垃圾堆等) |
4.6 恢复后的养护管理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苗圃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理论基础-相关概念 |
1.2.1 苗圃(Nursery) |
1.2.2 指标体系 |
1.2.3 苗圃的现代化指标 |
1.3 苗圃规划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苗圃规划设计的研究 |
1.3.2 国外苗圃规划设计的研究 |
1.3.2.1 美国苗圃发展历史简介 |
1.3.2.2 俄罗斯苗圃发展历史简介 |
1.4 苗圃规划设计的理论内涵 |
1.5 苗圃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
2.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1.1 我国苗圃分布情况的研究 |
2.1.2 苗圃类型与设计定位的研究 |
2.1.3 现代化苗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2.1.4 苗圃规划设计技术要素的研究 |
2.1.5 苗圃功能布局设计量化方法的研究 |
2.1.6 典型区域苗圃规划设计特点的研究 |
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苗圃分布情况的研究 |
3.2 苗圃类型与设计定位的研究 |
3.2.1 数据分析 |
3.2.2 小结 |
3.3 现代化苗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3.3.1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
3.3.2 理论研究及结果分析 |
3.3.3 小结 |
3.4 苗圃规划设计技术要素的研究 |
3.4.1 苗圃规划设计的技术途径 |
3.4.2 苗圃规划设计的技术关键 |
3.4.3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文本的编写 |
3.4.4 苗圃规划设计图面文件的制作 |
3.4.5 小结 |
3.5 苗圃功能布局量化的研究 |
3.5.1 研究结果 |
3.5.2 小结 |
3.6 典型区域苗圃规划设计特点的研究 |
3.6.1 平原苗圃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3.6.1.1 平原苗圃的特征 |
3.6.1.2 平原苗圃的构成要素 |
3.6.1.3 平原苗圃的选址 |
3.6.1.4 平原苗圃总体规划 |
3.6.2 山区苗圃规划设计的研究 |
3.6.2.1 山区苗圃的特性 |
3.6.2.2 山区苗圃的构成要素 |
3.6.2.3 山区苗圃的选址规划 |
3.6.2.4 山区苗圃的总体规划 |
3.7 案例分析 |
3.7.1 平原苗圃规划设计实例——北京林业大学八家实验苗圃 |
3.7.1.1 苗圃综合概况 |
3.7.1.2 苗圃选址 |
3.7.1.3 苗圃定位 |
3.7.1.4 苗圃总平面设计 |
3.7.2 山区苗圃规划设计实例——长江三峡生态屏障区涪陵育苗基地 |
3.7.2.1 苗圃综合概况 |
3.7.2.2 苗圃选址 |
3.7.2.3 苗圃定位 |
3.7.2.4 苗圃总平面设计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苗圃的类型和定位 |
4.1.2 现代化苗圃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苗圃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素 |
4.1.4 苗圃功能布局量化方法 |
4.1.5 典型区域苗圃规划设计特点 |
4.2 讨论 |
附录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9)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资料介绍 |
五、概念说明 |
六、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传统时期的邢西山区状况 |
第一节 邢西山区的社会生态 |
第二节 邢西山区的资源开发 |
第三节 生态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战争状态下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组织起来,生产度荒 |
第二节 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农业 |
第三节 以副补农:战争状态下的山区副业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小结 |
第三章:山区建设的起步:合作化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必须解决粮食问题:农业 |
第三节 植树造林,绿化山区 |
第四节 多种经营 |
第五节 从沟谷治理到综合治理:合作化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建设繁荣幸福的新山区":"大跃进"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演变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在山区:邢西山区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完善 |
第三节 山区农业大跃进 |
第四节 多种经营与社队企业 |
第五节 大造林:大跃进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 |
第六节 山区农村电气化的初步尝试 |
小结 |
第五章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调整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一手抓山,一手抓川":山区建设方针的形成 |
第二节 一手抓川:修滩地 |
第三节 下楼出院:山区的半机械化工具改革 |
第四节 一手抓山: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战天斗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山区建设方针的确定 |
第二节 向山要地:综合治理英谈沟 |
第三节 向河要地:决战南河滩 |
第四节 建设高标准大寨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第五节 一种、二养、三加工、四采掘:多种经营 |
小结 |
第七章 太行山道路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邢西山区建设 |
第一节 从"以粮为纲"到"以林为主":改革开放新时期山区建设方针的转变 |
第二节 科技初进太行山 |
第三节 "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
第四节 办企业,跨小康 |
第五节 新世纪,再创业 |
第六节 集体化道路的坚守者 |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集体化时代邢西山区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集体化时代的邢西山区建设所留下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华北片麻岩山地幼林地集水保墒抚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1 雨水资源利用的概念及类型 |
1.2 雨水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雨水资源利用概况 |
1.2.2 国内雨水资源利用概况 |
1.3 雨水资源在林业上的应用技术 |
1.3.1 集水技术 |
1.3.2 蓄水保墒技术 |
1.4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位置和地貌 |
2.2 土壤 |
2.3 气候 |
2.4 植被 |
2.5 水土流失 |
2.6 试验地概况 |
2.6.1 研究区概况 |
2.6.2 研究区降水 |
3 火炬树幼林地集水保墒抚育技术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和试验布设标准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各集水保墒处理土壤含水量变化 |
3.2.2 各处理对火炬树幼树生长的影响 |
3.2.3 各处理树木叶光合因子分析 |
3.3 小结 |
4 山杏幼林地集水保墒抚育技术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和试验布设标准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变化 |
4.2.2 各处理对山杏幼树生长的影响 |
4.2.3 各处理树木叶光合因子分析 |
4.3 小结 |
5 黄栌幼林地集水保墒抚育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和试验布设标准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变化 |
5.2.2 各处理对黄栌幼树生长的影响 |
5.2.3 各处理树木叶光合因子分析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山地丘陵果园爆破松土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及其应用[D]. 陈美容. 厦门大学, 2019(02)
- [3]西湾露天煤矿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及生态保护策略研究[D]. 侯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4]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淅川县石质荒漠化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D]. 刘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12)
- [5]干旱坡地苹果园塑膜微集雨促渗技术研究[D]. 毛晨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6]陕西省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技术研究[D]. 党延兵. 长安大学, 2013(05)
- [7]济南市采石场的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 彭文欣.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3)
- [8]苗圃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的研究[D]. 张明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9]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 ——以河北省邢台县西部山区为中心[D]. 邓群刚. 南开大学, 2010(10)
- [10]华北片麻岩山地幼林地集水保墒抚育技术研究[D]. 章岳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