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正面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漫纯[1](2020)在《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网络作为新时代技术的产物,注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网络进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作为当代高中生也不可避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当代高中生处于这样的成长和生活环境,对网络这样的新兴事物接受度非常高,然而网络世界复杂多变,网络文化良莠不齐,对高中生成长的影响不得不重视。自“互联网+”提出后,互联网更是成为教育领域的讨论热点,一方面网络文化为我国高中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双面性也相应会为高中生的人际交往带来挑战。本文以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作为切入点,通过文献搜集、查阅、整理,主要对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已有研究成果、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整合,能为笔者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针对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进行实证调查,以J市Y高中、D高中、H高中为调查场所,在高一、高二、高三随机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高中生的上网情况和人际交往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文化总体上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正面。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文化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年级、住宿、生源地、独生子女、班干部、学业水平等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虽然网络文化总体上对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积极正面,但是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高中生人际交往也出现了消极影响。笔者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当代高中生的真实想法,了解教育者和家长对当代高中生上网的具体态度和教育观念等,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潜在原因。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针对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和原因分析,笔者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学校应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加强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的网络氛围。
李燕[2](2020)在《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对其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 ——以Y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高中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智能手机给高中生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智能手机的使用与学生的学习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有的同学借助智能手机能促进学习,然而也有部分同学并没有正确地将智能手机运动到生活和学习中,相反,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智能手机的娱乐,游戏等功能上,并逐渐养成了对于智能手机的不良依赖,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人际交往,还产生了学业拖延,学习下降等不良后果。但是智能手机也不是洪水猛兽,因为运用得当,它可以促进高中生的学习。鉴于宜疏不宜堵的原则,本文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与高中生学习被影响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最终提出对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随机选取Y中学的1047名同学作为样本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下几个现象:一、高中生的智能手机持有率达到了95.8%,年级越高,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人数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二、男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明显大于女生。三、对于智能手机的过分依赖,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及效果,均被削弱。四、智能手机上瘾程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呈负相关,与学业拖延呈正相关。五、男生对于智能手机上瘾的戒除较之女生,更难。六、智能手机对高中生的学习的影响大小,与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从现实中获得的支持有明显关系。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社会背景,学校校纪校风,家庭作用,学生本人发展,智能手机本身特点这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管理对策,以弱化智能手机对高中生的学习造成的不利影响。管理的总体原则是以人为本,重其所需;严慈并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物为我用。从社会层面来说,相关法律,社会舆论,科技辅助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校来说,应当做到尺度严明,活动丰富,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此外,教师严于律己,课堂充实有趣,都是高中生不被智能手机左右的保障。家庭也应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监护人应该对学校和老师,予以信任和合作,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引导,增加高中生的现实支持,是帮助其戒掉手机上瘾的重要渠道。同时,高中生应该有严格的学习计划,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从正确的榜样身上汲取经验和能量,最终学会学习,不断进步。
马赫[3](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欧阳鹏[4](2020)在《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发生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家庭德育是在“家庭场域”中培育和发展孩子的道德、思想、政治、理想、爱国精神、民族情怀、集体意识、民主理念、法治观念、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新时代国家发展中的新形势与新变化,以及家庭德育本身存在的许多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因素、不合时宜的因素、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呼唤家庭德育变革。变革,是一个“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革”的过程。“变”,意味着家庭德育中原有积极因素的强化、匮乏因素的补全;“革”,意味着家庭德育中负面因素的消弭。变革既是刊谬与补缺的过程,又是强化与增益的过程。研究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除明晰其基本内涵外,亦需厘清与之相关的重要概念或“关系”。人们的“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个人与家庭关系、家庭成员与儿童关系”的妥善建构与维持,各个家庭之“家格”的发展状况,人们对于“家庭与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之耦合关系”的理解,都与家庭德育的存续和变革息息相关。另外,以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为行动指南,从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近代以降中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中汲取充足“营养”,是新时代家庭德育实现科学、高效变革的必要前提。探赜新时代家庭德育为什么要变革,一方面,须揭示和正视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变化与新形势: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日益习见的特殊家庭现象。另一方面,须审视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当前阶段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难题,引致家庭德育的诸多被动和无奈;在古今中外文化杂糅与冲突背景下,家庭德育面临文化选择与坚守之困局;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德育理论与方法自觉缺失;家庭“自我”发生疏离;德育智慧与家庭安全感缺位;“德育过度”;家长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欠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家庭“德育爱”出现“二律背反”;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缺失型”、“控制型”、“反面型”、“暴力型”、“威权型”为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深刻体认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是开展变革前最核心的准备工作。剖析制约因素,是因为变革会牵涉这些因素、变革活动将受到这些因素制约。唯有洞悉它们的本质内涵,才能顺利开展变革工作。制约因素主要涵括主体因素、结构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功能因素等。明确基本原则,是为了充分保障变革的合理性、有序性、科学性和高效性,是为了让变革活动的具体行为在秩序与“章法”的规范下更加有的放矢。变革过程应遵循方向正确与操作可行相结合、承继传统与前瞻未来相统一、国外经验与中国国情相协调、时代共性与家庭个性相洽同等原则。开展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既要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又要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变革家庭外围的“德育生态”:第一,在国家层面,创新与优化相关制度,完善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在社会层面,整治和重构家庭外围的社会环境与道德生态;第三,在社区层面,优化社区资源配置,促进社区对家庭德育的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第四,在家校及个体层面,洞悉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之道,打造协作相通且互不从属的共育格局。变革家庭内在的“德育体系”:其一,从优化父亲角色、强化亲职教育、深化家长参与、统摄德育影响等方面着手,提高家长的德育胜任力,形成以能力发展与使命自觉为基础的家庭德育内生动力;其二,建立兼具个适性与社会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实效性与综合性的家庭德育目标结构,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其三,创新家庭德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知识立场、时代立场、身份立场、生命立场和系统观导向;其四,在融贯并蓄、旁求博考、多元创生、用科技舆情之利、动“爱与关心”之情的方法求索中推动家庭德育质量提升。综上,论文采用思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含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等)、历史研究法和多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变革是什么——为什么变革——准备变革——开展变革”为研究思路和逻辑线索,对中国家庭德育及其变革的内涵与理论、问题及归因、因素与原则、生态外铄与质量内求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袁媛[5](2020)在《南充市近郊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手机媒介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它拓宽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重构社会的信息环境,也改变人们的交往和消费方式。在这种媒介环境中,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情况如何?手机媒介接触是否会影响农村儿童的社会化?本研究以传播学为研究视角,探究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社会化的关联。通过问卷、访谈和个案分析对四川省南充市三所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共572名儿童进行深入调查,试图厘清: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使用模型是否与留守、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因素联系紧密;农村儿童偏好媒介内容中的暴力呈现、婚恋观、消费观等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的性别社会化、消费社会化、社交社会化、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否相关。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媒介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源,因而手机媒介与儿童社会化的关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发现:1.通过SPSS25.0统计软件对受调查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行为与人口学因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在接触来源、接触动机、接触时长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均显示出明显差异;学习、娱乐、社交是农村儿童接触手机的主要动机;过半家长会严格控制儿童接触手机的时长,但几乎不筛选儿童接触的媒介内容。2.对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视剧、电影、手机游戏、抖音网红四个类型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人数最多的偏好内容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偶像剧中的人物形象对农村儿童具有示范作用,其奋斗过程和婚恋观为他们营造美好的想象;电影中的正义、幽默暴力呈现让农村儿童更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超七成女童也经常玩手机游戏,游戏中的暴力与儿童的暴力模仿行为显着相关;抖音网红作品对性别气质、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表达等内容具有一定积极意义。3.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儿童手机媒介接触行为与其在性别社会化、消费社会化、社交社会化、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五个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早恋倾向相关、助长农村儿童攀比风气、拓宽农村儿童学习路径、增添农村儿童交往渠道、误导农村儿童道德选择,并发现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具有推动其学习方式变革和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的积极影响,刺激其非理性消费和误导其道德行为判断的消极影响。目前,三所小学中的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社会化问题与我国其他农村地区有诸多相似性。因此,对三所小学的调查结果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杨成洲[6](2019)在《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总书记也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了身体健康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包含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道德与行为的发展。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家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抚育角色。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也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环境”被视为塑造个人发展的外部性力量,家庭则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因此,就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所接触到的人、事、物都会对其从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所接触大多是正面的环境,则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由于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所以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和系统性的。从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从不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还包括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父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和人口转变等多重因素交织混杂使农村家庭环境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一是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家庭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用于儿童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二是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加上户籍制度管理逐渐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并前往城镇地区务工,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现象。从而衍生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分离的人口现象,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三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剧烈社会变迁引发了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劳动分工模式面临瓦解的风险。四是夫妻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家庭形式逐渐兴起,婚姻变动与人口流动引起了儿童与父母居住安排形式的变化。五是现代社会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个人发展,父母对于儿童的抚养越来越精细化,对子女发展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家庭经济压力明显上升。家庭作为社会变迁和观念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之一,不仅仅是观察和评判儿童在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窗口,同时自身也成变迁过程中的鲜活样本。家庭环境的变化也成为了我们反观儿童成长与发展和儿童政策效应的微型镜像。因此,研究农村儿童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成长和变化中的家庭环境,以及这些家庭环境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儿童这一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数据的选择上,国内大多数调查数据在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时,常常将儿童的父母作为调查访问对象,从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自我表达机会,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调查的失真现象。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同时以儿童和父母为中心,从父母的“他者”的角度和儿童“自我”的角度进行双重审视,为研究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提供了详实而可靠的背景信息。在研究的切入上,摈弃了已有研究中更加关注家庭背景信息对于儿童发展的直接效应的缺陷。更加注重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综合性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机制。在研究的思路上,通过扎实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回溯,构建了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各类指标。然后,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调查地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现状。进而再考察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资本、家庭教养方式等等)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身心健康、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与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公共政策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调查数据表明,调查地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理想。家庭住房自有率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庭基础设施齐全,通电率、独立厨房拥有率、燃气开通率、自来水通水率较高。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热水器等重要生活用品得到了全面普及。家庭之外的生活设施,如超市、邮局、银行、医院、交通工具等配置也较为齐全。儿童的身体发育大多处于健康状态,儿童的BMI平均指数为17.27。大多数儿童拥有健康的营养进食状况,非健康食品的进食量较低。儿童的学业成绩与城镇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之间的成绩不均衡,英语学科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抑郁、孤独问题并不严重,自我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儿童利他行为并不频繁。另一方面,儿童越轨行为并不严重。而儿童的自主行为较为突出,积极的健康交友行为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学业成就具有较大影响,但是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明显。家庭结构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结构在不同的性别、健康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分布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儿童,生活在父母与子女双方亲子分离的家庭中的可能性越高。另外,双亲完整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类型。第二,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单亲父亲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和双亲缺位三类非双亲家庭中的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显着落后于双亲完整家庭。在影响机制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均可解释单亲母亲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学业的差距。第三,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抑郁感和孤独感两个方面。父母教育参与的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孤独感的差异。第四,家庭结构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方面。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的差异。家庭资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学业成就均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最大的解释力,而且家庭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明显高于家庭外部社会资本。此外,家庭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二,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抑郁感、孤独感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中父母对于子女的鼓励行为或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参与实现的。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较小,且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来消除其影响。第三,社会行为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利他行为、越轨行为、自主行为和交友行为均具有显着的解释力。家庭文化资本对于儿童的越轨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不具有解释力。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在“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两个维度中,父母对子女的较高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均对子女学业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情感回应”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四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中,开明权威型和宽松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好,专制权威型和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差。在分性别样本的中,忽视冷漠型和权威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女性儿童的学业表现略好于男性。第二,心理健康方面。“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对于子女高行为要求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孤独感。而更高的“情感回应”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提升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地提升儿童自我认同感。专制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效应。第三,社会行为方面。相较于忽视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权威型、宽松放任型与开明权威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抑制儿童的越轨行为,显着地增强儿童的自主行为。而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正面效应。父母的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在儿童的越轨行为和自主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方面不具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在传统男性家庭生计承担者模式走向瓦解,而基于公共物品理念、社会投资理念的新家庭抚育模式兴起的历史当口,应该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抚育环境。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儿童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儿童发展权益。从立法层面制定专门针对儿童群体的基本法规,让儿童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搭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相关运行和配套机制。二是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儿童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建立一个独立的“以家庭为中心,国家、社会、家庭共担”的混合照顾体系。从而明确家庭与国家在儿童照顾中的责任分担界限,体现儿童照顾的社会性。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从源头上减少父母外出造成的亲子分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为农民家庭提供帮扶。合理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四是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对需要救助的单亲家庭做出明确的界定,考虑不同单亲家庭的困难和需求,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实施专项救助方案。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标准,进行差别化和人性化的救助,让单亲家庭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救助项目和内容。五是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将家庭、家教与家风有机统一起来。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中,要打破传统封建宗法观念下的家本位思想,树立新时代的新家庭观念,将家庭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时空中,实现爱家与爱国的内在统一。六是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特殊的组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抚养中的特殊作用。各级政府层面,则要从政策层面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城乡基础教育的布局,积极推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实行建档立卡,提高救助的精准度。
巴雪冰[7](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是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环境的辅助,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控制自身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现实和发展要求、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观、传承主流文化的复杂过程。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受阻,必然出现社会认知偏差,社会交往能力差,社会价值观认同障碍、社会融入度低等问题,影响大学生才能的发挥,甚至导致才能的滥用。本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出发,把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以阐释,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性发展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本研究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性发展理论作为研究依据,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发展现状的评价、影响因素的论证、迟滞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引导路径,以期切实有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培养大学生成为既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人才。同时,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概括并阐释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目标及主要内容。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31个指标在内的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体系。编制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检验。通过问卷的投放调查,评价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设计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检验,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等方法,验证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20个主要影响因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现象,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角度论证产生迟滞的主要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有效教育引导路径。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引导过程中,要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平台,发挥高等学校的教育优势,打牢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大学生个体的关键作用等。
张换萍[8](2019)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经济体制的变革,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人们在观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青少年作为社会中一个较为稚嫩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精神层面的教育不容忽视。家庭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然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却很容易被忽视。本文选择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以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重视。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概括梳理了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理论依据,为全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影响,深刻分析了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特性,并对优化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影响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家庭教育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目标、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环境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其中,家庭教育目标影响青少年人生目标的确立,家庭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人生态度的培养,家庭教育环境影响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特性表现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互补性;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规制性。优化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的影响,可以从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确立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建立家庭与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等方面入手。
马丽彬[9](2019)在《发展模式下小组工作提升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的研究 ——基于武汉市S职高D班社工服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捷发展,移动网络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00”后是受移动网络影响较深的一代。中职生处于自我角色和自我同一性混乱时期,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在自我认知不足、自我调适能力缺乏和外界支持薄弱的情况下,网络的隐匿性、自由性和多元性吸引了中职生,使其有了放任自我的“空间”,在网络中逐渐迷失自我,情绪情感、行为表现、目标定位等方面随之产生问题。基于该现状,笔者以武汉市S职高中一D班学生为服务对象,基于发展模式理念,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以社工课堂为形式,以自我调节理论为基础,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先通过需求评估,确定“网络自我调适”主题,再通过访谈法、观察法进一步了解中职生的网络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网络认知、网络情绪、网络行为和网络目标定位四个层面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方案,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最后采用准实验法来检验服务效果。综合整个服务,笔者得出四点结论:第一,中职生的网络认知片面化、网络消极情绪普遍化和情绪管理放任化、网络行为偏差以及缺乏网络目标定位意识和行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薄弱的体现。第二,中职生在网络中的多重问题,是基于自身认知不足、目标定位不准、朋辈氛围“游戏化”、学校教育缺失、家庭情感缺位和网络营商恶性竞争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社会工作介入中职生的网络自我调适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生在网络上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目标定位四个层面的自我调适能力水平。第四,发展模式以人的综合发展为视角,同自我调节理论的情绪、行为和欲望的三个范畴与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的三个过程相互融合发展。发展模式的视角贯穿于网络自我调适的全过程,自我调节将所有思维与行动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尚苇苇[10](2019)在《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此背景下,研究互联网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等方面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所带来的影响,能够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实践提供帮助,为打造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课堂提供借鉴。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互联网载体和形式多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初中教育信息化,推进数字化教学,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互联网自身的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初中生的思想更具多元化和个性化,对于自身认知及社会认识更加深刻,思想品德形成的时效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如果过度或错误使用互联网,又会导致初中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妨碍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初中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关系到初中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应对互联网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主要应从社会及政府部门、学校和教职工、家庭及家长等多层面着手。社会要强化有效的网络监督和管理、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并开展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教育,对于初中生上网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和监督;学校要做好本职教育工作,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等,对学生开展符合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有针对性地思想品德教育;家庭主要从家长行为出发,做到言传身教,平等与子女沟通交流,做好家庭教育。
二、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正面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正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文化 |
二、网络文化 |
三、人际交往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二、合作博弈论 |
三、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
四、自我呈现交往理论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内容 |
一、调查问卷的对象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数据处理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当代高中生上网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
二、当代高中生网络人际交往基本情况结果分析 |
三、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结论 |
第四章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
一、有利于扩展高中生人际交往范围 |
二、有利于丰富高中生人际交往方式 |
三、有利于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效率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对高中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
一、造成高中生人际交往信任度的下降 |
二、造成高中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 |
三、造成高中生网络道德的缺失 |
四、造成高中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偏离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影响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原因分析 |
一、网络文化本身特点的迎合 |
二、高中生身心社会化的发展需求 |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
四、家庭教育的疏忽 |
五、当代高中生成长环境的改变 |
第五章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 |
一、提升高中生自律能力,合理上网 |
二、发挥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 |
三、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
第二节 学校应注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相结合 |
一、树立“科学引导,有效开展”的管理理念 |
二、建立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 |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
四、重视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教育 |
第三节 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加强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 |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网络教育素养 |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式 |
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
四、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
第四节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一、清楚认识网络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
二、家长要提高网络素养,以身作则 |
三、关心孩子,理性看待上网行为 |
第五节 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积极的网络氛围 |
一、建立健全网络监管体制 |
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网络文化影响下高中生人际交往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对其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 ——以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由 |
1.1.1 智能手机的便利性及普及趋势 |
1.1.2 笔者的困惑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观察法 |
1.3.2 访谈法 |
1.3.3 文献调查法 |
1.3.4 文献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述评 |
1.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调查 |
2.1 调查方案设计 |
2.1.1 Y中学简介 |
2.1.2 设计与说明 |
2.2 Y中学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调查 |
2.2.1 调查情况 |
2.2.2 调查结果 |
3 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给其学习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
3.1 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给其学习带来的正面影响 |
3.1.1 智能手机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互动的学习方式 |
3.1.2 智能手机给高中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 |
3.1.3 智能手机增加了高中生的认知渠道,开阔了高中生的眼界 |
3.1.4 智能手机扩大了高中生学习的空间,调节了高中生的学习效率 |
3.2 高中生使用智能给其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
3.2.1 智能手机对高中生学习观,学习态度造成冲击 |
3.2.2 智能手机对高中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
3.2.3 智能手机对对传统学习构成挑战 |
4 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对其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
4.1 社会层面 |
4.1.1 商家的利益导向 |
4.1.2 社会的不良影响 |
4.2 学校层面 |
4.2.1 校规校纪尺度不严,教师执行力度不一 |
4.2.2 校园文化气氛不够浓厚 |
4.3 家庭层面 |
4.3.1 父母没有以身作则 |
4.3.2 父母威信不足,且对孩子疏于管理 |
4.4 学生层面 |
4.4.1 高中生年龄特征 |
4.4.2 缺乏规则意识 |
4.4.3 人生目标不明 |
5 减少智能手机对高中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管理策略 |
5.1 管理原则 |
5.1.1 以人为本,重其所需 |
5.1.2 严慈并济,因材施教 |
5.1.3 因势利导,物为我用 |
5.2 社会层面 |
5.2.1 制定法律,加强监管 |
5.2.2 借助科技,控制源头 |
5.2.3 达成舆论共识,构建和谐社会 |
5.2.4 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 |
5.3 学校层面 |
5.3.1 严格规范,标准统一 |
5.3.2 开展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
5.3.3 开发课堂,延伸课堂 |
5.3.4 教师严于律己,提升影响力 |
5.4 家庭层面 |
5.4.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理解多元教育目标 |
5.4.2 对老师和学校,以信任和合作 |
5.4.3 营造民主,友好,彼此关爱的家庭气氛 |
5.5 学生层面 |
5.5.1 自我管理 |
5.5.2 制定学习计划 |
5.5.3 求榜样的力量和同伴竞争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特别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1.3 论文的研究进路 |
1.3.1 研究目标与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内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之内涵梳理及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家庭德育 |
2.1.3 变革 |
2.2 家庭德育变革的相关概念、因素或关系剖析 |
2.2.1 家庭观、生活观与婚姻观 |
2.2.2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
2.2.3 家庭成员与儿童的关系 |
2.2.4 家有“家格” |
2.2.5 家庭与个人幸福及社会和谐的耦合性 |
2.3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
2.3.1 马克思主义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2.3.3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思想及其涵育之道 |
2.3.4 近代以降中国学界家庭德育相关思想 |
2.3.5 近代以降国外学界家庭德育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1 新时代家庭德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变化 |
3.1.1 科技跃升与物质积淀 |
3.1.2 地缘结构与人口结构变迁 |
3.1.3 生活方式与社交模式转型 |
3.1.4 社会分化与阶层固化加深 |
3.1.5 特殊家庭日益习见 |
3.2 新时代家庭德育的主要现实问题及其归因 |
3.2.1 结构性难题 |
3.2.2 文化杂糅与冲突 |
3.2.3 科学建构与理性反思贫乏 |
3.2.4 家庭自我的疏离 |
3.2.5 智慧与安全感缺位 |
3.2.6 德育“过度” |
3.2.7 育德能力和化人水平制约 |
3.2.8 犯罪预防与德育爱背反 |
3.2.9 父亲沦为家庭德育中的他者 |
3.3 新时代家庭德育现实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
3.3.1 威权型家庭德育 |
3.3.2 控制型家庭德育 |
3.3.3 反面型家庭德育 |
3.3.4 暴力型家庭德育 |
3.3.5 缺失型家庭德育 |
第4章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与基本原则 |
4.1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制约因素 |
4.1.1 主体因素 |
4.1.2 结构因素 |
4.1.3 环境因素 |
4.1.4 时间因素 |
4.1.5 功能因素 |
4.2 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基本原则 |
4.2.1 目标导向、系统有序与操作可行相结合的原则 |
4.2.2 继承传统、立足现实与前瞻未来相融合的原则 |
4.2.3 高新技术、传统方法与德育规律相协调的原则 |
4.2.4 借鉴国外经验与结合中国国情相统一的原则 |
4.2.5 时代共性要求与家庭个性文化相洽同的原则 |
第5章 德育生态外铄: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宏观着力点及实践路向 |
5.1 国家制度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1 加强党对德育制度变革的领导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
5.1.3 价值取向转换 |
5.1.4 制度内容嬗变 |
5.1.5 社会主义法治、德治的体认与共生 |
5.1.6 制度家庭德育与家庭德育制度互洽 |
5.2 社会环境优化与整治 |
5.2.1 重构社会环境与家庭德育的关系 |
5.2.2 变革社会之“道”以引领个体之德 |
5.2.3 强化“互联网+”社会之家庭德育担当 |
5.2.4 完善社会工作嵌入融入 |
5.3 社区有效参与和多元协同 |
5.3.1 优化社区资源配置 |
5.3.2 活用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理念 |
5.3.3 空间重构与认同再造并济 |
5.3.4 社区文化、环境、舆论建设 |
5.4 家校德育分野与共生 |
5.4.1 明晰家校德育联动分工之关系及边界 |
5.4.2 学校对家庭德育的支持 |
5.4.3 发展学校德育的个适性 |
5.4.4 家校共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第6章 德育质量内求: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的微观着力点及实现方略 |
6.1 家长德育胜任力提升 |
6.1.1 深化家长参与和三向互通 |
6.1.2 强化亲职教育与父母成长 |
6.1.3 优化父亲角色投入 |
6.1.4 统摄家庭德育影响 |
6.1.5 创新多位一体家庭教育 |
6.2 家庭德育目标变革 |
6.2.1 协调个适性与社会性 |
6.2.2 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 |
6.2.3 讲求实效性与综合性 |
6.2.4 规避道德目标阿伦特困境 |
6.3 家庭德育内容变革 |
6.3.1 内容设计求索 |
6.3.2 时代特色彰显 |
6.3.3 人与中国人身份体认 |
6.3.4 内容衔接及阶段原则恪守 |
6.3.5 系统观运用 |
6.4 家庭德育方法变革 |
6.4.1 把准德育方法的辩证与统一 |
6.4.2 活用其它学科之育人方法 |
6.4.3 促成家庭德育方法多元指向 |
6.4.4 创生儿童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
6.4.5 擅取时代科技与舆情之利 |
6.4.6 让孩子在爱与关心中“动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青少年道德同一性问卷) |
附录C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 |
致谢 |
(5)南充市近郊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一)调查区域 |
(二)调查对象 |
二、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过程 |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二)调查步骤 |
(三)问卷回收及数据处理 |
第二章 受调查儿童情况及手机媒介接触行为 |
一、受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 |
(一)学校和年级分布 |
(二)性别和留守比例 |
(三)成绩和留守情况 |
二、受调查儿童的媒介接触行为 |
(一)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来源 |
(二)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动机 |
(三)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使用时长 |
(四)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应用 |
第三章 受调查儿童手机媒介接触偏好内容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手机电视剧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视剧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视剧内容分析 |
二、受调查儿童电影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影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电影内容分析 |
三、受调查儿童手机游戏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手机游戏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手机游戏内容分析 |
四、受调查儿童抖音网红偏好分析 |
(一)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抖音网红类型 |
(二)受调查儿童偏好的抖音网红内容分析 |
第四章 手机媒介接触与农村儿童社会化 |
一、农村儿童手机媒介接触与其社会化的相关性分析 |
(一)性别社会化:偶像剧与农村儿童早恋倾向相关 |
(二)消费社会化:手机游戏助长农村儿童攀比风气 |
(三)角色社会化:线上教育拓宽农村儿童学习路径 |
(四)社交社会化:手机软件增添农村儿童交往渠道 |
(五)道德社会化:媒介内容误导农村儿童道德选择 |
二、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
(一)推动农村儿童学习方式变革 |
(二)提升农村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
(三)丰富农村儿童性别体验 |
三、手机媒介接触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
(一)刺激农村儿童非理性消费 |
(二)误导农村儿童道德行为判断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6)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4.1 研究数据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家庭与家庭环境 |
2.1.2 少儿(人口)与少儿(人口)发展 |
2.2 家庭环境的内涵与分类 |
2.2.1 家庭环境的内涵及其界定 |
2.2.2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衡量 |
2.3 少儿人口发展的主要领域 |
2.3.1 身体方面的发展 |
2.3.2 认知方面的发展 |
2.3.3 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 |
2.3.4 自我发展与社会行为发展 |
2.4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 |
2.4.1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焦点议题 |
2.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3 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4 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5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5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基础 |
2.5.1 家庭作为多层环境中的一环——生态系统理论 |
2.5.2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家庭系统理论 |
2.5.3 双亲作为少儿抚育的中心——“双系抚育”观点 |
2.5.4 家庭作为少儿社会化的场所——结构功能理论 |
2.5.5 少儿作为家庭投资品——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
2.5.6 家庭与少儿的共变——家庭生命历程发展理论 |
2.5.7 总结与文献评述 |
3.理论分析与研究体系构建 |
3.1 家庭环境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
3.1.1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构建 |
3.1.2 家庭结构的指标构建 |
3.1.3 家庭资本的指标构建 |
3.1.4 家庭教养方式的指标构建 |
3.2 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
3.2.1 少儿的学业成就 |
3.2.2 少儿的心理健康 |
3.2.3 少儿的社会行为 |
4.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 少儿的基本情况 |
4.1.1 少儿的个体特征 |
4.1.2 少儿的监护人特征 |
4.1.3 少儿的家庭生活状况 |
4.1.4 少儿的社区与邻里关系 |
4.2 少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
4.2.1 少儿的身高与体重 |
4.2.2 少儿的营养进食状况 |
4.2.3 少儿的疾病与住院状况 |
4.2.4 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
4.3 少儿的学业发展状况 |
4.3.1 少儿的学业成绩 |
4.3.2 少儿的学业经历 |
4.3.3 少儿的上学条件 |
4.3.4 少儿的日常时间安排 |
4.4 少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
4.5 少儿的社会行为状况 |
4.6 本章总结 |
5.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模型选择 |
5.2 家庭结构的分布与特征 |
5.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
5.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
5.3 家庭结构与父母的教育参与 |
5.4 实证分析 |
5.4.1 家庭结构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5.4.2 家庭结构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5.4.3 家庭结构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5.5 本章总结 |
6.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6.1.1 变量选取 |
6.1.2 模型选择 |
6.2 实证分析 |
6.2.1 家庭资本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6.2.2 家庭资本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6.2.3 家庭资本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6.3 本章总结 |
7.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7.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7.1.1 变量选取 |
7.1.2 模型选择 |
7.2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布与特征 |
7.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
7.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
7.3 实证分析 |
7.3.1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7.3.2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7.3.3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7.4 本章总结 |
8.综合性分析与讨论 |
8.1 不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讨论 |
8.1.1 家庭结构与家庭资本 |
8.1.2 家庭结构与家庭教养方式 |
8.1.3 家庭资本与家庭教养方式 |
8.2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影响的总结与讨论 |
8.2.1 家庭居住安排(家庭结构)的影响 |
8.2.2 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资本)的影响 |
8.2.3 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
8.3 本章总结 |
9.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政策性建构 |
9.1 家庭分工抚育模式转向 |
9.1.1 传统家庭少儿抚育模式走向多元化 |
9.1.2 .新家庭少儿抚育模式的启示 |
9.2 以“家庭为中心”的农村少儿抚育环境 |
9.2.1 以“家庭为中心”的单一化育儿环境 |
9.2.2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育儿环境 |
9.3 政策实践与具体建议 |
9.3.1 加强少儿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少儿人口发展权益 |
9.3.2 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少儿发展保驾护航 |
9.3.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 |
9.3.4 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
9.3.5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 |
9.3.6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 |
9.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发展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2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经典理论 |
2.1.3 社会性发展的几种现代理论 |
2.1.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社会性与社会化 |
2.2.2 社会性发展 |
2.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
2.2.4 思想政治教育 |
2.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
2.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在目标 |
2.3.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外在目标 |
2.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
2.4.1 升华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 |
2.4.2 培养社会性情绪与情感 |
2.4.3 提升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 |
2.4.4 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2.4.5 提高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 |
2.4.6 规范社会行为与能力发展倾向 |
2.5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
2.5.1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联性 |
2.5.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统一性 |
2.5.3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 |
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应用 |
3.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六维度结构 |
3.1.2 评价指标的变量操作化定义与问卷设计 |
3.2 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3.2.2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
3.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
3.4.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维度的效度分析 |
3.4.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的效度分析 |
3.4.3 社会规范认知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
3.4.4 社会价值观维度的效度分析 |
3.4.5 人际互动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
3.4.6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的效度分析 |
3.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与应用 |
3.5.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评价 |
3.5.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评价结果的分析应用 |
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依据和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识别的理论依据 |
4.1.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提出 |
4.1.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具体影响因素的识别 |
4.2 问卷设计检验与样本选择 |
4.2.1 问卷设计与内容 |
4.2.2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
4.2.3 样本的选择与统计 |
4.3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4.3.1 学校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4.3.2 家庭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4.3.3 个人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
4.4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的影响分析 |
4.4.1 社会因素的影响分析 |
4.4.2 学校因素的影响分析 |
4.4.3 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 |
4.4.4 个人因素的影响分析 |
4.5 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的总结 |
5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原因分析 |
5.1 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迟滞原因分析 |
5.1.1 家庭教育方式偏激影响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
5.1.2 自我控制能力差影响大学生行为及情绪的调控的能力 |
5.1.3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影响大学生归因风格 |
5.1.4 个性差异影响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
5.1.5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引导力不足 |
5.2 社会性情绪与情感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
5.2.1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大学生情绪状态的稳定 |
5.2.2 错误的家庭示范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 |
5.2.3 政治社会化进程缓慢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能力的提升 |
5.2.4 新媒体的错误利用影响大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 |
5.3 社会行为与能力维度迟滞原因分析 |
5.3.1 父母控制程度强导致大学生自我照料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
5.3.2 角色定位偏差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坚持的能力 |
5.3.3 社会竞争加剧影响大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
5.3.4 社会道德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影响大学生两难情境中的选择 |
6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提升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有效教育引导途径 |
6.1 搭建社会资源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有利平台 |
6.1.1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引领作用 |
6.1.2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
6.1.3 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 |
6.1.4 努力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
6.2 发挥高校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6.2.1 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纳入高等学校教育目标 |
6.2.2 重视大学文化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引导作用 |
6.2.3 改革教育方式以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 |
6.2.4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 |
6.2.5 挖掘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积极影响 |
6.3 打牢家庭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
6.3.1 建立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 |
6.3.2 避免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
6.3.3 树立理性客观的教育期望 |
6.3.4 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
6.4 重视学生个体在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
6.4.1 培育大学生积极的个人归因风格 |
6.4.2 提升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
6.4.3 促进大学生形成团队依恋情绪 |
6.4.4 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交往准则 |
6.4.5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引导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T检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点 |
(二) 研究的难点 |
(三)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 |
(二) 青少年人生观的内涵 |
二、青少年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 |
(一) 个人幸福的基础 |
(二) 个体人生发展的观念指导 |
(三) 个人社会化的需要 |
三、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理论 |
(三) 西方学者的相关教育思想 |
(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
第二章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主要影响 |
一、家庭教育目标对青少年人生目标的影响 |
(一) 家庭教育目标 |
(二) 家庭教育目标对青少年人生目标的影响 |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生态度的影响 |
(一) 家庭教养方式 |
(二)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生态度的影响 |
三、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
(一) 家庭教育环境 |
(二) 家庭教育环境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
第三章 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特性分析 |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基础性 |
(一) 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最早期的教育 |
(二) 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人生观形成最基础的教育 |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
(一)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终生性 |
(二)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继承性 |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互补性 |
(一) 家庭与学校的人生观教育内容和方式不同 |
(二)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互补 |
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规制性 |
(一) 社会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具有复杂性 |
(二)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的社会影响具有规制作用 |
第四章 优化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人生观形成中影响的有效途径 |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
(一) 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
(二) 重视家庭德育功能 |
二、选择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
(一) 选择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避免不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 |
(二) 家长要利用现代家庭新变化开展青少年人生观教育 |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
(一) 创设良好的家庭外部环境 |
(二) 创设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 |
四、建立家庭与学校、社会良性互动机制 |
(一) 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
(二) 建立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发展模式下小组工作提升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的研究 ——基于武汉市S职高D班社工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核心概念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2 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的现状分析 |
2.1 缺失的网络认知 |
2.2 交融的网络情绪 |
2.3 偏差的网络行为 |
2.4 无意识的网络目标定位 |
3 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的服务 |
3.1 社会工作服务设计方案 |
3.2 巩固和增加网络认知 |
3.3 认知和改善网络情绪 |
3.4 规范和改变网络行为 |
3.5 挖掘和树立网络目标定位 |
4 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的服务效果 |
4.1 网络自我调适的整体效果 |
4.2 网络认知改变显着 |
4.3 网络情绪调适有度 |
4.4 网络行为渐进改变 |
4.5 网络目标定位启蒙 |
4.6 社会工作服务满意度评估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职生需求评估问卷 |
附录2: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问卷 |
附录3:中职生需求评估访谈提纲 |
附录4:效果评估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件5:社工课堂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件6:社工课堂服务满意度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7:社工课堂导学案(以第五次为例) |
附录8: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节选改编) |
(10)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与互联网基本理论概述 |
2.1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
2.1.1 明晰正确的政治方向 |
2.1.2 树立健康的人生目标 |
2.1.3 养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
2.1.4 做道德品质优良的人 |
2.2 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互联网内涵与定义 |
2.2.2 互联网的特点及种类 |
第3章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
3.1 互联网影响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调查分析 |
3.1.1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涵界定 |
3.1.2 互联网影响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调查基本情况 |
3.1.3 互联网影响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调查结果分析 |
3.2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积极影响 |
3.2.1 初中生价值观念呈多元化趋势 |
3.2.2 初中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
3.3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 |
3.3.1 转移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 |
3.3.2 不良信息影响初中生正确“三观”的确立 |
3.3.3 影响初中生人际交往 |
3.4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3.4.1 虚拟的互联网络空间 |
3.4.2 初中生自身发展因素 |
3.4.3 社会文化因素 |
3.4.4 家庭因素 |
3.4.5 学校课程因素 |
第4章 消减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 |
4.1 社会层面 |
4.1.1 强化有效监督和管理 |
4.1.2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4.1.3 开展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教育 |
4.2 学校层面 |
4.2.1 将互联网素养教育及常识教育纳入学校课程 |
4.2.2 加强中学网络建设,占领中学互联网阵地 |
4.2.3 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
4.2.4 提高教师互联网使用素养 |
4.3 家庭层面 |
4.3.1 家长加强自身修养 |
4.3.2 营造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 |
4.3.3 培育子女自律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影响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关于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正面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文化影响下的高中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研究 ——以J市为例[D]. 蔡漫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2]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对其学习影响的调查研究 ——以Y中学为例[D]. 李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3)
- [3]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家庭德育变革研究[D]. 欧阳鹏. 湖南大学, 2020(02)
- [5]南充市近郊农村儿童的手机媒介接触及其对社会化的影响[D]. 袁媛.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D]. 杨成洲.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 巴雪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8]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影响研究[D]. 张换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发展模式下小组工作提升中职生网络自我调适能力的研究 ——基于武汉市S职高D班社工服务[D]. 马丽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互联网对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D]. 尚苇苇.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