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生多胎有益健康长寿

少生多胎有益健康长寿

一、少生优生有利健康长寿(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扇[1](2020)在《新时代背景下乡镇计划生育职能转型研究 ——以泰顺县泗溪镇为例》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的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标志着过去40多年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目标导向实现了根本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同时,在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这对新时代背景下的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特别是对作为和群众联系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的乡镇计划生育部门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结合本人基层乡镇近5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践,通过查阅文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当前泗溪镇计划生育工作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新时代背景下基层乡镇计划生育工作职能转型提出建议和思路。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立足于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技术路线图,探索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界定了新时代背景、乡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计划生育家庭等相关概念,阐述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相关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全面二孩”、机构改革、健康中国战略及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对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要求。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当前泗溪镇人口计生发展现状与特点,并用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泗溪镇计划生育工作相关问题。第五部分主要从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服务理念及服务内容四个方面,对当前泗溪镇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第六部分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乡镇计生工作职能转型建议。

韩振秋[2](2018)在《老龄化问题应对研究 ——基于科学与社会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们抵御风险和治愈疑难杂症、重大疾病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节奏、生育愿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人类寿命的普遍延长,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世界上多数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也于世纪之交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源自社会年龄结构的变迁,老龄化带来了一些值得全社会关注和研究并需要加以应对的养老、医疗、保障、投资、储蓄、消费、代际矛盾、价值观、社会和谐等系列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态文明问题。人们不禁要问,老龄化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析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有何变化?老龄化有哪些积极作用?有哪些消极作用?如何应对?前景如何?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回应点,也是应对老龄化问题必须回答的问题。老龄化的发生有其表层原因,厘清老龄化发生的机制及深层原因,是老龄化问题应对的前提。就世界和中国两个层面来看,老龄化有其不尽相同的特点和趋势。老龄化问题已成突显的一种社会现象和21世纪全球必须应对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老龄化对家庭、老年人,对经济社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等都具有双重影响。应对老龄化问题需要充分认识老龄化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影响,化弊为利,因势利导。本文从科学与社会的视角,透过科学、哲学、社会和文化以及现代化的视角深度解析老龄化问题。科学视角,从老龄化是科学的产物,老龄化问题是科学实践中需要应答和解决的问题,老龄化应对需要科学思维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层面的解析;哲学视角,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与社会意识,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从唯物辩证法矛盾、联系、系统的视角,从老龄化相关问题的哲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哲学层面的解析;社会视角,从老龄化是一个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发展、社会政策、社会矛盾走向的巨大的系统工程,老年人及老龄化问题是一个科学与社会互动的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社会层面的解析;文化视角,从老龄化涉及到观念、价值观,对“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的影响,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解析。并从老龄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老龄化与现代化的关联等方面对老龄化是现代化的结果进行解析。这里从科学、哲学,社会、文化视角对老龄化问题的解析也可能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在对老龄化问题的全面解析基础上,探讨了老龄化给家庭、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科学与社会的视角,分析国内外老龄化问题应对的典型实践及经验借鉴,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运行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了以科技发展为根本,辅之以观念创新、政策框架优化为老龄化问题应对的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认为,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战略性的问题。老龄化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自身的逻辑进程。老龄化问题是把双刃剑,是科学、哲学、社会和文化问题,是现代化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高端发展的必然规律。老龄化问题是其与经济社会不同向协调发展的结果,其突出问题是老年人的美好需求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间的矛盾。老龄化社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老龄化问题是多方面的,其响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的、科学的措施。老龄化应对需要创造条件,尽量消除老龄化的负面效应,发挥老龄化的积极效应,实现老龄化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在老龄化问题应对的思考和实践中,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科技,为老龄化应对提供殷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人才保障。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在日趋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伟大实践的推进,随着国民经济社会、科技进步日益健康持续发展良好条件的到来,随着国家未来三步走战略指引、伴随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和推进治理方式全面变革,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龄化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必将逐步实现。

史巧灵[3](2015)在《布依族生育文化探析》文中指出生育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的重要环节,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始终。生育文化形成于人类长期生育活动过程之中,所内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直接关系到人口的数量、结构,以及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是人口能否长期健康均衡发展的关键。布依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其87.48%的人口都居住在贵州省。研究布依族生育文化,对于布依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口长期健康均衡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鲜有专门针对布依族生育文化的研究和论述。研究选取了布依族居住时间较长、所占比例较高的地点进行调研,通过深入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布依族传统生育文化、布依族生育文化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将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布依族生育文化的变迁、变迁的原因以及变迁对布依族人口的发展的影响,对布依族生育文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建设促进布依族人口长期健康均衡发展的现代型生育文化提出了建议。研究发现:现代型生育文化较传统生育文化更能促进布依族人口的健康发展,但布依族生育文化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布依族现代型生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经济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异质文化的传播等,是推动布依族生育文化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主要原因;布依族生育文化在母婴健康方面、人口数量方面、人口文化素质方面,都对布依族人口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为促成现代型布依族生育文化的形成,应辩证看待传统生育文化,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生育文化;学习先进生育文化,变革生育文化中不适宜本民族发展的落后成分;加快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布依族居民家庭收入;发展布依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创新社会管理,量身打造符合本民族生育文化发展的宣传方式;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布依族地区交通及通讯状况;促进布依族地区教育发展,强固民族进步的基石;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使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共同发力。

李玲[4](2014)在《论生命行为管理 ——探索公共管理的一个新领域》文中研究说明生命行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以公共管理之理论与方式推进与优化生命行为管理的紧迫性日愈凸显。然而,学界对生命行为管理重要性的认知至今仍远未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生命行为管理的实务运行亦未形成系统和专门的体系和体制。更明确而言,生命行为管理这一概念尚无人触及,生命行为管理研究这片富饶的学林莽原仍是尚未得到开垦的处女地。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对生命价值认知的深化以及生命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对生育、性行为、代孕、人体组织或器官交易、同性婚姻、安乐死、人的克隆等生命行为及其管理现状的认知日益清晰,从而引发社会对既往与当下生命行为管理之观念与政策的重新思考。然而,由于知识、能力与可利用资源的限制等原因,社会管理者或是没有意识到,或是无力应对个体生命行为选择造成的诸多复杂问题,从而使生命行为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生命行为的演进流变及其管理现状拷问现代社会以自然科学进步与人类理性作用为核心的进步观,质疑人的进化方式、人的进化程度甚至拷问自然人的正当性,追问生命行为管理的可行路径。在此背景下,对人的生命行为及生命行为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探求有效对策之重要性与紧迫性口愈彰显。生命行为管理,是以公权力为主导的社会多元主体,基于对生命行为的自主权利、限度及生命行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以消解生命行为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协调理顺生命行为所影响的社会利益关系,从而保障和促进社会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生产与再生产的良性运行为宗旨,通过依法推进制度建构、政策设计和实施介入干预等举措来规范、引导与约束社会成员的生命行为的管理活动。本文研究内容覆盖如下六个层面。(1)生命行为管理的概念、内涵、性质与范畴以及生命行为管理的基本尺度。(2)生命行为管理的历史考察。分析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中的生命行为管理方式,揭示在不同历史时期影响生命行为管理的主要因素,探析生命行为管理模式嬗变之因由。(3)生命行为管理的内在张力。论析生命行为演进流变所导致的对现代进步观的质疑及其主要论争,提出并论证生命行为的限度及其判断标准。(4)不同国家生命行为管理的比较分析。对比若干国家或地区不同领域的生命行为管理实践之优长与缺失,检视不同国家生命行为管理的主要措施,审视现行生命行为管理的进步发展,并剖析现行生命行为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与缺陷。(5)审视当下中国社会生命行为管理。考察中国社会对不同领域生命行为管理的认知,研究1949年以来的中国在不同生命行为领域中生命行为管理政策的变迁,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生命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争议。(6)推进与优化生命行为管理的若干思考。探究当下生命行为管理的困境及其成因与影响,考量生命行为管理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与评价依据,区分不同类型的生命行为并探索生命行为管理的分类治理之方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如下七个方面。(1)生命行为管理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就已经逐渐形成。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度中有不同表现。总体趋势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生命行为的权利及其限度日渐为人们所认识,生命行为管理亦在不断进步。(2)当代生命行为管理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表现为对社会成员的生命行为的权利予以更多的尊重和包容、对生命行为的限度有了更多的认知,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得到长足进步、多元主体参与管理以及多维方式管理。(3)生命行为的演进与人们对生命行为及其价值新的理解,拷问以自然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理性的作用为核心的现代社会进步观,质疑人的进化方式、人的进化程度与自然人的正当性,促使人们以新的理念和视野观察和思考生命行为问题。(4)生命行为管理的内在张力体现为个体的生命权诉求与群体优化社会利益需求之间的矛盾。人的生命权与生命行为权利有其限度,生命行为管理亦有其边界。(5)当下生命行为管理在不同国度与不同领域中呈现不同态势。在少数极端漠视人权的国家或地区,一些生命行为领域中还保留着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在一些能够较好地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国家或地区,生命行为管理运行机制则体现更多的宽容和理性。从生命行为管理的不同领域看,在一些生命行为领域中实现较高层次的生命行为管理,在一些生命行为领域中则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偏移、管理错位、规则失范、运行低效的现象。(6)当下生命行为管理困境的主要成因,是生命行为管理对工具理性过度依赖、生命行为管理赖以施行的技术官僚政治的僵化以及科学管理主义的扩张。生命行为管理的困境导致当下生命行为管理的缺位、越位与错位。(7)从应然层面,生命行为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确认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之边界,生命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人本原则、正义原则与生物多样性原则,生命行为管理的评价依据为生命行为管理是否违背人性、是否合乎正义以及是否有利于消解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之张力。推进与优化生命行为管理,要求以公权力为主导的社会相关主体合作共治,区分不同类型生命行为并施行分类治理之方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在导师黄健荣教授的倡导与启发下,提出“生命行为管理”的概念。生命行为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生命行为管理研究的展开为公共管理研究提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2)提出以生命的起始、生命的“交易”、生命的相伴、生命的终止与生命的再造五种类型来区分生命行为,是一项建设性的学术贡献,有利于深化生命行为管理的研究。(3)提出生命行为管理应当秉持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与评价依据,以及对不同类型生命行为现象进行治理的可能路径。本研究的不足,是本文只探讨生命行为管理的性质、内涵、现状与改善的基本路向,没有提出具体领域的生命行为管理应对之策;同时,本研究是拓荒之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的深度尚不足够。研究的进一步任务需要定性分析具体领域中的不同生命行为,并针对不同领域的生命行为探讨相应对策思路,以利于为决策部门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同时促进此论题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朱秋莲[5](2013)在《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中,由于“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因而人口发展总是受到客观的人口规律制约,在人口发展中,生育则是起首要作用的因素,为此一个国家的生育政策和主张对人口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其重大本文以传统的生育文化为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再生产理论并借鉴西方人口理论,对党指引下的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表明,新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自然生育、节制生育和计划生育几个不同时期。其中计划生育阶段最具特点。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受到传统生育文化和战争时期人口观念的影响,我国实施的是“自然生育”的人口生育政策,虽然当时马寅初等人提出了“节制生育”的主张,但并未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因此,正确的主张并末被接受,相反遭到了严厉的批判。60年代初期随着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节制生育”政策开始实施。“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人口又处于盲目发展的状态。到了70年代初,急剧膨胀的人口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党中央、国务院于20世纪70年代早中期开始实施“晚、稀、少”的人口生育政策,这标志着我国生育政策开始步入有计划的轨道。为了给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80年代初期,我国实施了以控制人口数量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短短10年时问,到90年代初就将生育率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新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并在各省、市计划生育条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保了计划生育有法可依,逐渐形成了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人口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规模,遏制了人口增长迅猛的势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性别比偏高、劳动力就业波动过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为了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适时适度地对我国现行生育政策进行调整。在容量、效率、公平、平衡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逐步放宽现行生育政策,以期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人口环境。纵观我国生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轨迹,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第一,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体现了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中国人口发展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我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认识人口规律的过程。第二,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允分体现了我党站在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自上而下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特征,经历了一个由强制性变迁到诱致性变迁的转换过程。第二,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具有典型的差异性特征。

黄雁玲[6](2013)在《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庭伦理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传统家庭伦理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研究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演变,对于丰富我国家庭伦理思想,弘扬壮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形成有其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条件。封闭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稻作农业为主的农耕自然经济、民主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壮族传统家庭伦理赖以生存的土壤,此外,本民族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儒家传统家庭伦理也对其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具有丰富的内涵,涵盖了恋爱、婚姻、亲子等方面的伦理关系。壮族传统家庭伦理无论是内涵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内涵上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婚姻自主获得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确认、男女平等在婚姻制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民主平等在家庭关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贞操观相对开放和宽容。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并呈现出自发性、淳朴性、交融性等特点。然而,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壮族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家庭伦理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开始了其现代演变的历程。近代以来壮族社会在经济生活、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推动了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现代演变。从内涵上看,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演变主要表现在:择偶标准趋向多元与开放、自主婚姻成为主流、民主平等原则在家庭关系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的现代生育伦理普遍确立,等等。预测壮族家庭伦理的发展将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趋同性与独特性并存、个性自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等演变趋势。当前,壮族家庭伦理整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已成为壮族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男女平等观念已深入到家庭生活中;……。另一方面,壮族家庭伦理中也存在一些消极腐朽的因素,夫妻关系的情与理失调;亲子关系中存在长幼地位颠倒等问题;孝敬老人、自由恋爱等某些家庭美德在一些地方丧失;等等。这种现状的形成,除了市场经济的多方面影响和西方思想文化、家庭变迁的影响外,壮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也是其重要因素。要进一步推进壮族家庭伦理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二是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同时,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导向等途径以及情理结合、典型的正向激励等方法进行家庭伦理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向现代家庭伦理的转向。

郑飞波[7](2012)在《山东省荣成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究家族遗传、基因等内在因素与荣成市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关系。2.研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对荣成市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影响。3.研究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劳动习惯等对荣成市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作用。4.研究性格、经济和医疗卫生、政府政策等对荣成市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影响。5.比较分析荣成百岁老人聚居地与中国其他长寿地区的饮用水水质特点,探讨饮用水水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方法1.通过相关的文献查询,收集和比较关于人类长寿的资料,为进一步设计调查表做准备。2.调查表调查:在分析题目和有关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横向研究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包括7部分共50个小项:(1)一般特征(2)生活方式(3)遗传因素(4)饮食结构(5)24h饮食回顾(6)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7)生活环境3.调查背景和参与者根据荣成市老龄委提供的生活在荣成地区的百岁老人名单,家庭调查员逐一入户收集50位百岁以上老人的基本信息。每一张调查表由来自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两名专业调查员调查完成。4.调查的同时,对长寿老人聚居的地方的饮用水进行取样,以待后期由山东大学卫生检测中心对水质矿物元素进行测定。5.统计分析调查完所有的信息后,将调查表内容进行计算机录入,建立数据库,进行逻辑校验。结果1.荣成市百岁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三分之一的老人未患任何疾病,四成老人只有轻微疾病发生,有22%被调查的老人患有不严重的疾病,患重大疾病的老人只占6%。2.50位荣成市百岁老人生活状况良好,其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子女或者孙子女直接供给,其次为当地政府。其中12%的老人自己有储蓄,物质生活富裕;64%的老人生活条件一般,平日够用有余;20%的老人大致够用,能够达到温饱,仅有4%的老人达到温饱有困难,靠社会救济生活。3.50位荣成市百岁老人有47位与其子女和/或孙子女一起共同生活,另外有1位老人与侄子、侄媳妇一家共同生活;老人家庭环境温馨,所在自然环境幽美,社会保障健全。4.荣成市长寿老人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合理,膳食种类多样化和低蛋白低脂质化,荤素结合但以谷类为主食,饮食中富含有益的矿物元素Se、维生素E等。这些老人平均每人每天食物摄取的总量为533.52g,其中谷类摄取量最多,为183.04g,占膳食总量的34.31%,蔬菜水果次之,为58.37g,占膳食总量的10.94%;动物性食物摄取量仅为192.2g,从其中的成分分类,奶类最多为115.2g,占膳食总量的21.59%,蛋类次之,为47.0g,占膳食总量8.81%,其中肉制品包括鱼虾贝类和畜禽肉类的摄入最少,分别占2.85%和2.77%。另外,这群百岁老人摄入薯类19.72g、豆类及其制品12.80g;还经常进食小吃甜点,平均每人每天约37.69g,占总膳食的7.06%。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方面,百岁老人的维生素E的摄取量较高,平均为RNI的58.64%,对锌和硒摄取量分别为RNI的40.96%和67.72%。5.寿命还与胎次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第一胎的预期寿命高于第二胎,第二胎又比后面的胎次寿命高;荣成市50位百岁老人中,属于第一胎的占42.9%,排行第二的占28.6%,第一胎的比例远高于第二胎。6.荣成市百岁老人聚居的地区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水质呈弱碱性,毒理学指标低,无污染。结论1.家族遗传、基因等内在因素是百岁老人长寿的决定性因素,荣成市百岁老人家族人群多长寿是最好的证明,长寿基因是荣成百岁老人长寿的先天条件。长寿基因的位置及筛选研究、长寿基因在长寿影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等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2.良好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家庭环境因素都是百岁老人长寿的重要的外在保证。荣成市气候适宜、环境幽美、空气清新等舒适的自然环境,加上优质的生活饮用水,为长寿提供了地域优势;另外荣成市的老龄事业的发展规划为荣成市老人健康长寿提供了社会保障;醇朴民风、养老爱老传统习惯为老人长寿健康提供了温馨的家庭环境。3.合理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为老人健康长寿提供了物质保障。荣成市长寿老人膳食种类多样化和低蛋白低脂质化,荤素结合但以谷类为主食,饮食中富含有益的矿物元素Se、锌和维生素E等。4.百岁老人聚居的地区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并含Se、Zn等有益身体健康的矿物元素,其中Se、Sr的含量与其他长寿之乡水质中含量相似,而Zn、Cu、偏硅酸等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并且在荣成市生活饮用水中发现含有微量锂。5.百岁老人多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并且坚持活到老、干到老。有20%的老人干农活干到70岁以上,30%的老人干农活干到80岁以上,26%的老人干农活干到90岁以上。经常进行体力劳动,较好的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为其健康长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一般地,寿命最长的多为第一胎,第二胎的寿命次之。荣成市第一胎的百岁老人占42.9%,第二胎仅占28.6%。7.心胸开阔、遇事不着急、心平气和等是百岁老人性格的一大特点,另外足够的经济来源和医药卫生保证是荣成百岁老人健康长寿提供了物质基础。

姜华[8](2012)在《山东省乳山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研究年龄、性别、身体、性格、家庭经济情况等人口学因素对老人长寿的影响。2.研究遗传等生物学因素与老人长寿的关系。3.研究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行为因素对老人长寿的影响。4.研究社会制度、家庭环境、政府政策等社会因素对老人长寿的影响。5.按照水样采集的标准分别在乳山市百岁老人集中分布的乡镇和村落的生活饮用水中采集了相应的水样,并在山东大学卫生分析测试中心对水样进行了检验。通过对微量元素指标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自然环境因素与老人长寿的密切关系。[方法]1.调研人员分成5个调查小组,每个小组5-6人,持《百岁老人年龄调查表》和《乳山市百岁老人基本状况调查问卷》,对百岁老人逐一入户核实。2.分别从逻辑关系、生育状况以及相关人员对老人年龄的证明等方面,从56位百岁老人中,来检验老人年龄的真实性。3.将百岁老人的调查问卷及资料结果进行整理,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6.0进行处理,分别制成图表,以便进一步分析,经济、生活、身体、饮食结构等因素与老人长寿的关系。4.分别对乳山市百岁老人集中分布的乡镇和村落的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PH计等仪器,分析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1.对56位长寿老人分别从逻辑关系、生育状况以及相关人员对老人年龄的证明等方面进行校验,从统计分析中剔除2009年12月31日之前去世的7位老人,1909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5位老人,其余44位老人实际年龄都已达到或超过百岁。2.在44位百岁老人中,女性有32人,占72.7%;男性有12人,占27.3%。平均年龄为101.8周岁,其中年龄最大的达到108周岁为女性,年龄最小的为100周岁。3.23位有家族长寿史,占52.3%,其中,家族亲人年龄达到80-90岁的有14位,占31.8%,家族亲人年龄达到90-100岁之间的有9位,占20.5%。4.乳山市百岁老人女性年轻时平均身高为158.9cm,目前平均身高为150.1cm,年轻时平均体重为50.5kg,目前平均体重为42.9kg;男性年轻时平均身高为170.3cm,目前平均身高为163.2cm,年轻时平均体重为64.2kg,目前平均体重为57.4kg。与山东省平均水平相比,乳山百岁老人体型略偏小。5.百岁老人们心胸开阔、心态平和、遇事不着急。统计发现69.7%的老人性格属于外向型,51.5%的老人脾气缓慢。6.乳山市的百岁老人们90.9%的人从未接受过教育,一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80.7%的老人干农活干到70岁以上,61.3%的老人干农活干到80岁以上21.0%的老人干农活干到90岁以上7.本次调查的乳山市百岁老人的膳食结构以谷类和薯类食物为主,能达到膳食宝塔建议量的44.3-70.9%,在动物性食物中,主要以蛋类和奶类为主,分别达到膳食宝塔建议量的7.5-15.0%和13.0%,鱼虾贝类和各种畜禽肉类达到11.9-23.8%和24.8%。其他各种维生素的摄入水平达到推荐摄入量的25.3-44.6%,其中烟酸和维生素E最高分别为44.69%和42.79%。矿物质中,锰、磷、硒的平均摄入量均达到标准的50%以上,锰为60.86%,磷次之56.48%,硒为50.82%,钠的摄入量较低,仅为推荐量的13.84%。8.乳山市生活饮用水中铁、锌、硒、铜、锰、锶的含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地下水Ⅱ类水质的标准,毒理性指标如铅、汞、砷、镉等含量低,其PH值在7.3-8.0之间,呈弱碱性。水质没有污染现象,与济南、城阳、平邑、单县地区的生活饮用水中微量元素含量相比较,钾、镁、锶的含量基本相当,而铜、钙、铁、锌的含量较高,钠、锰的含量相对较低。[结论]1.家族长寿是百岁老人长寿的重要生理基础,遗传基因为百岁老人长寿提供了先天优势,这一点在乳山市百岁老人调查中也得到体现。长寿基因的类型及筛选研究、长寿基因在长寿影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等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2.有关研究资料表明,第一胎寿命最长,第二胎次之。乳山市百岁老人在其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首位的占31.8%,第二胎占13.6%,也证实了这一点,这是其长寿的先天优势。3.调查中发现,97%的百岁老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随着年龄增长,衣食住行依然以自食其力为主。长期有规律的、适量均匀的劳动以及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他们往往健康长寿。4.绝大部分的百岁老人三餐很有规律,定时定量,荤素有度,咸淡适宜,不挑食,且大都吃到八分饱;良好的饮食习惯造就了老人的健康长寿之道。由于人体必需的维生素E、烟酸、微量元素硒、锰、铜、铁的摄入量相对较高,综合各种维生素的摄入水平均能在标准的50%以上,考虑到老人高龄的生活特点,我们可以认为营养素的摄入足以维持生命活动,但如果能够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B、C及矿物质钙、钾、锌的相对摄入量,百岁老人生活质量可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5.乳山市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老龄工作。已经把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老龄委、各级乡镇及各个村的老龄工作做得非常具体细致,为乳山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做了大量工作,全市尊老敬老氛围浓厚,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高。6.乳山民风淳朴厚重,有悠久的敬老爱老传统,调查结果显示,92%的百岁老人的儿女或其它亲人非常孝顺,日常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仅有3位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老人坚持独自居住。老人们表示,家庭和睦、儿女孝顺是自己长寿的重要原因。44名百岁老人中,61.4%的老人四代(或四代以上)合住,已婚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共同在一个院子生活,热热闹闹,其乐融融。7.乳山市老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为子女供给和政府补助。97%的百岁老人的子女表示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完全可以满足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另外,每位百岁老人每年3000元的政府补助,可以有效的改善老人及子女的经济状况。60.6%的百岁老人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及时、快速地为老人的身体健康提供医疗咨询和救助提供了可能。8.通过与济南、城阳、平邑、单县地区的生活饮用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相比较发现,乳山市的饮用水中钾、镁、锶的含量与上述地区的含量基本相当,而铜、钙、铁、锌的含量相对较高,钠、锰的含量相对较低。微量元素虽然只占人体质量的0.05%,但在人体健康长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宋健[9](2011)在《百年中国人口》文中提出世界科学界公认,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成功地抑制了人口急速增长。总和生育率(平均妇女生育数)从6.0降到1.8左右,已经15年低于更替水平。年出生人口从2880万(1965-1970)降至1600万(2008),自然增长率由2.6%减至0.5%。

徐剑[10](2010)在《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49年建国后,由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出生增加,人口数量快速增长。1957年6月,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提出高速人口增长不利于将来中国的发展,因此建议政府控制生育水平,在之后的三年内,围绕着《新人口论》引发了对人口数量多少和是否控制生育的激烈争论。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出现了补偿性的生育高峰,人口数量快速,中国政府开始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生育水平快速下降,这一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继续推行,与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作用,使生育率进一步下降,从1990年开始,总和生育率开始低于替代水平,迄今已达到1.8左右,低生育水平维持了将近20年一代人的时间。人口生产类型已经从建国初期的“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口转变”。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人口总量在203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人口数量将不再是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的人口政策的使命已经完成。但是,现行的人口政策无法满足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受人口政策影响的少子化和预期寿命延长加快了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家庭养老负担较重,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成为人口安全的隐患,需要及时研究中国现行人口政策的改革和调整路径,以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人口发展领域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发展沿革与经济影响,通过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发展与制度变迁历程以及统计数据,阐明了人口政策的演变及运行机制,分析了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比较了21世纪上半叶中国总人口数量高峰来临之前的若干人口政策方案。提出了适应人口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利于解决人口发展困境、易于现行政策接轨的人口政策方案,既符合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宏观目标,又有利于全面投资于人,提高人口素质,延缓老龄化速度,较目前的人口政策帕累托更优。

二、少生优生有利健康长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少生优生有利健康长寿(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背景下乡镇计划生育职能转型研究 ——以泰顺县泗溪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重点与难点
        1.6.2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时代背景
        2.1.2 乡镇计划生育
        2.1.3 家庭发展
        2.1.4 计划生育家庭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3 新时代背景下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要求
    3.1 全面二孩实施背景下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
    3.2 新一轮机构改革背景下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
    3.3 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
    3.4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
4 新时代背景下泗溪镇计划生育工作现状
    4.1 泗溪镇人口发展现状及变化特点
        4.1.1 泗溪镇人口发展现状
        4.1.2 泗溪镇人口发展变化特点
    4.2 泗溪镇计划生育工作内容
    4.3 泗溪镇计生工作人员访谈结果
        4.3.1 当前泗溪镇计生工作的变化
        4.3.2 泗溪镇计生工作面临的困难
    4.4 泗溪镇计生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4.4.1 群众服务需求调查
        4.4.2 生育服务满意度调查
        4.4.3 问卷调查结果的思考
5 新时代背景下泗溪镇计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5.1 组织结构方面
        5.1.1 卫计部门整合力度不够
        5.1.2 未发挥村级卫计宣传员网格作用
        5.1.3 计生协会未发挥作用
        5.1.4 计生队伍力量弱化
    5.2 管理方式方面
        5.2.1 计生考核任务目标不科学
        5.2.2 一票否决考核机制显弊端
    5.3 服务理念方面
        5.3.1 计生工作理念未转变
        5.3.2 计生工作缺乏主动性
    5.4 服务内容方面
        5.4.1 计生宣传不到位
        5.4.2 计生业务水平有限
        5.4.3 信息数据统计不精准
        5.4.4 计生服务设备匮乏
        5.4.5 干群关系不和谐
6 新时代背景下泗溪镇计划生育职能转型的建议
    6.1 组织结构转型
        6.1.1 优化卫生计生资源整合
        6.1.2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6.2 管理方式转型
        6.2.1 合理调整计生考核目标
        6.2.2 引导群众自治
    6.3 服务理念转型
        6.3.1 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
        6.3.2 家庭发展服务理念
    6.4 服务内容转型
        6.4.1 服务对象转型
        6.4.2 服务方式转型
        6.4.3 服务内容转型
7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访谈纲要
致谢

(2)老龄化问题应对研究 ——基于科学与社会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老年人与老龄化社会
        一、老年人与老龄化
        二、老龄化与老龄化社会评判标准
    第二节 老龄化的成因
        一、老龄化发生的表层原因
        二、老龄化现象发生机制及其深层原因
    第三节 老龄化的现状、趋势、特点及理想方向
        一、老龄化的基本现状和趋势
        二、老年人及老龄化特点
        三、理想的老龄化社会发展方向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老龄化问题的全球性
        二、老龄化影响的深刻性
        三、当代科技发展的迅猛性
        四、老龄化问题应对的复杂性
        五、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形势的迫切性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结构、意义、理论基础及可能的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难点和研究思路、方法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三章 老龄化问题解析
    第一节 老龄化问题学理解析
        一、老龄化的科学视角
        二、哲学视野下的老龄化
        三、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老龄化
    第二节 老龄化是现代化的结果
        一、老龄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
        二、老龄化与现代化的关联
    第三节 老龄化对家庭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家庭的消极影响
        二、老龄化对家庭的积极影响
        三、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四节 老龄化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冲击
        二、老龄化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
第四章 老龄化问题应对的实践借鉴
    第一节 日本和韩国
        一、日本老龄化应对实践与借鉴
        二、韩国老龄化应对实践与借鉴
    第二节 欧盟和美国
        一、欧盟老龄化应对实践与借鉴
        二、美国老龄化应对实践与借鉴
    第三节 香港和台湾
        一、香港地区老龄化应对实践与借鉴
        二、台湾地区老龄化实践借鉴与借鉴
    第四节 浙江省和江苏省苏州市
        一、浙江省老龄化应对实践与借鉴
        二、江苏省苏州市老龄化应对实践
第五章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老龄化社会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中国老龄化社会运行的新情况
        二、老龄化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老龄化问题应对的根本——科技发展
        一、积极发展科学技术,提升老龄化问题应对支撑水平
        二、整合涉老大数据,充分发挥现代智能科技的作用
        三、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加强老年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
        四、以科技创新克服老龄化负效应,促进经济新发展
    第三节 老龄化问题应对的观念创新和政策优化
        一、树立科学的老龄观,辩证看待老年人和老龄化问题
        二、老龄化问题相关政策框架及优化
    第四节 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前景
        一、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问题未来前瞻
        二、我国老龄化社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3)布依族生育文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育文化
        (二)生育观念
        (三)生育习俗
        (四)生育制度
        (五)生育技术
        (六)生育行为
    四、布依族基本概况
        (一)布依族的族源、族称及语言文字
        (二)布依族文化赖以形成的自然、经济及社会发展条件
        (三)布依族人.基本状况
    五、研究设计
        (一)调研地点的选取
        (二)研究对象
        (三)收集资料方法
        (四)分析资料方法
        (五)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对微观层面个人及家庭的生育观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二)对宏观层面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国家间生育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四)不同民族、种族的生育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传统生育文化研究
        (二)新型生育文化研究
        (三)传统生育文化向新型生育文化的变迁研究
        (四)城市流动人.生育文化研究
        (五)农村生育文化研究
        (六)少数民族生育文化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三章 布依族生育文化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二、布依族传统生育文化
        (一)生育崇拜
        (二)生育观念
        (三)生育习俗
        (四)生育制度与技术
    三、布依族生育文化现状
        (一)生育观念
        (二)生育行为
        (三)生育制度与技术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生育观念的转变
        (二)生育行为的变迁
        (三)生育制度的变化
        (四)生育技术的提高
    二、布依族生育文化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经济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三)异质文化的传播
    三、布依族生育文化变迁对布依族人.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布依族生育文化变迁在妇婴方面对人.发展的影响
        (二)布依族生育文化变迁在人.数量方面对人.发展的影响
        (三)布依族生育文化变迁在人.文化素质方面对人.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思考与对策建议
    一、对于布依族生育文化发展的思考
    二、建设现代型布依族生育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辩证看待传统生育文化,保护和传承布依族优秀传统生育文化
        (二)学习先进生育文化,变革生育文化中不适宜本民族发展的落后成分
        (三)加快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布依族居民家庭收入
        (四)大力发展布依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五)创新社会管理,量身打造符合本民族生育文化发展的宣传方式
        (六)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布依族地区交通及通讯状况
        (七)促进布依族地区教育发展,强固民族进步的基石
        (八)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使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共同发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4)论生命行为管理 ——探索公共管理的一个新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研究缘起
        二 界定核心概念
        三 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概况与文献述评
        二 国内研究概况与文献述评
        三 综合评析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四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生命行为管理:公共管理的新领域
    第一节 生命行为管理何以成为公共管理的新领域
        一 生命行为是公共管理必须介入干预的新领域
        二 认知生命行为管理是公共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三 从公共管理之平台推进和优化生命行为管理的紧迫性
    第二节 从不同学科视域认知生命行为管理
        一 政治学视界的生命行为管理
        二 经济学视界的生命行为管理
        三 社会学视界的生命行为管理
        四 管理学视界的生命行为管理
    第三节 以不同理论视野观察生命行为管理
        一 生命伦理与生命行为管理
        二 权利理论与生命行为管理
        三 行为理论与生命行为管理
    小结 生命行为管理:探索公共管理之新领域
第三章 生命行为管理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前工业社会:生命行为管理的混沌与野蛮
        一 强制推动人口增殖与强化优质生育
        二 恣意侵犯与剥夺生命权的刑罚规制
        三 干预婚姻与性行为的多样态社会伦常
        四 关涉生命终止行为的悖谬行径
        五 背离生命伦理与生命价值的定制生命行为
    第二节 工业社会:生命行为管理的启蒙与试错
        一 控制人口数量与人口规模的计划生育的兴起与发展
        二 增量拓展的对性及婚姻家庭关系的宽容度
        三 禁止社会成员的自杀行为:由宗教层面到法律层面
        四 优生节育的异动:国家政策主导下的特定群体强制绝育
    第三节 后工业社会:生命行为管理的反思与重构
        一 第一阶段(-1947):人们对既往生命行为管理的反思
        二 第二阶段(1948-2000):生命行为管理的制度构建
        三 第三阶段(2000至今):生命行为管理的多维推进
    第四节 生命行为管理模式嬗变之因由论析
        一 技术因素:生命技术由神学走向科学
        二 价值认知:生命文化由专制走向宽容
        三 社会形态:从群体化社会到非群体化社会
    小结 生命行为管理:“人”的觉醒与发现
第四章 生命行为管理之张力
    第一节 生命行为的新思维拷问现代进步观
        一 质疑人的进化方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
        二 质疑人的进化程度:人的有限性或可完美性
        三 质疑自然人的正当性:克隆人能否替代自然人
    第二节 生命行为管理的内在张力
        一 生命个体与生命群体的内在特质
        二 生命行为的差异性与趋同性之矛盾
        三 个体的生命权诉求与社会利益之张力
    第三节 生命行为管理的基本尺度
        一 生命权的限度及其定位
        二 生命行为的限度及其依据
        三 生命行为管理的标尺与边界
    小结 生命行为管理:群体选择与个体选择之辩
第五章 当代若干国家生命行为管理与相关政策审视
    第一节 生命的起始:生育政策综论
        案例1 美国巴克诉普莱迪案(1927年):生育政策限制特定群体生育需求的争议
        案例2 美国罗诉韦德案(1973年):生育政策强制公民生育意愿合法性之争
        一 生育政策的界定与演进
        二 生育政策的政策环境考察
        三 若干国家现行生育政策检视
    第二节 生命的“交易”:人体交易行为管理
        案例 美国M宝宝案(1987年):代孕婴儿的归属,自然父亲还是自然母亲
        一 人体交易的界定以及历史考察
        二 器官交易管理政策:器官捐赠与器官交易
        三 代孕行为规范:利他代孕与商业代孕
    第三节 生命的相伴:婚姻与性行为规制
        案例1 “粉红商机”(Pink Dollar):对同性恋的承认与包容
        案例2 泰国、尼泊尔第三性别身份证、第三性厕所:对性少数人群的保护
        一 婚姻制度的构建与性行为管理
        二 同性婚姻政策的政策环境考察
        三 若干国家的同性婚姻政策检视
    第四节 生命的终止:死亡行为管理
        案例 美国特丽·夏沃案(1998-2005年):几经反复的死亡权之争
        一 人类社会对自杀行为的认知与应对
        二 安乐死行为管理的政策环境论析
        三 若干国家的自杀与安乐死政策检视
    第五节 生命的再造:“定制生命”行为管理
        案例 英国“定制曼儿“与”安吉丽娜·朱莉的选择”:定制人类之可能
        一 理解定制生命:实质、争议与实践
        二 定制生命行为管理的政策环境考察
        三 若干国家关于定制生命行为管理的政策审视
    小结 域外生命行为管理再论析:启示与借鉴
第六章 当代中国生命行为管理:问题与反思
    第一节 生育之痛:生育政策的流变
        一 生育文化及生育意愿考察
        二 1949年以来的生育政策转向
        三 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检视
        四 存在争议:计划外生育与非婚生育
    第二节 身体之忧:身体处置权之争
        一 关于身体处置权的认知与论争
        二 关于人体处置行为管理之政策
        三 关于人体交易行为管理之政策
        四 现行政策的问题与存在的争议
    第三节 婚恋之惑:婚姻制度的变迁
        一 性文化及婚姻家庭观念考察
        二 当代中国的婚姻政策检视
        三 当代中国婚姻外性行为管理
    第四节 死亡之难:终止生命行为管理考察
        一 死亡权与自杀行为管理认知
        二 自杀与安乐死行为管理之策
        三 现行政策的问题与存在的争议
    第五节 再造之争:定制生命之可行性探究
        一 社会成员对定制生命、克隆人类的认知
        二 当代中国定制生命行为的现实考察
        三 存在争议:定制完美人类之可行性
    小结 当代中国生命行为管理透视:问题与反思
第七章 推进与优化生命行为管理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生命行为管理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 当代生命行为管理的多样态
        二 当代生命行为管理的困境
        三 生命行为管理困境之成因
        四 生命行为管理陷入困境之影响
    第二节 生命行为管理若干要素考量
        一 生命行为管理的核心理念
        二 生命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 生命行为管理的评价依据
    第三节 优化生命行为管理:主体与路径
        一 政府在生命行为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其他社会组织与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三 区分不同类型生命行为实施分类治理之方略
    小结 推进与优化生命行为管理:探索与前行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六、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我国历代人口生育政策的自然价值导向
        一、生殖崇拜
        二、“早生、多生、生男”的生育价值观
        三、其它生育思想
        四、中国历代人口生育政策述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出发点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石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特色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第三节 西方人口理论是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制定的理论借鉴
        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二、西方其它主要人口理论
第二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的初步探索(1949-1970)
    第一节 毛泽东人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面临的人口形势
        二、毛泽东的人口思想的形成和反复
    第二节 节制生育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放任生育的人口生育政策的实施
        二、节制生育政策的提出
        三、关于马寅初“新人口论”的争论
        四、节制生育政策的初步实施
    第三节 50-60年代生育政策变迁的历史评价
        一、节制生育政策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二、50-60年代人口生育政策述评
第三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的基本形成(1971-1980)
    第一节 特殊历史时期生育政策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社会新人口理论的发展
        二、“文化大革命”早中期的人口态势
    第二节 新的人口生育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的人口生育政策的产生
        二、计划生育组织机构的建立
        三、以“晚、稀、少”为中心的新生育政策实施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在新时期的历史突破(1980-2000)
    第一节 新时期人口理论研究的拨乱反正
        一、新时期人口理论研究的恢复
        二、新时期人口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第二节 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策的战略抉择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提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初步实施及其特点
    第三节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
        三、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时期人口增长率的反弹及其原因
        四、计划生育政策稳定时期人口增长的趋势
第五章 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在新世纪的不断拓展(2000年以后)
    第一节 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的态势 #M0
        一、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态势
        二、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稳定低生育水平——新世纪生育政策的又一重大抉策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的提出和落实
        二、“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的必要性
        三、稳定低生育水平战略决策的意义
    第三节 新世纪计划生育的法律保障
        一、人口与计划生育立法的必要性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的背景和过程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关于生育政策方而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人口生育政策
    第一节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概况
        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历史
        二、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当代少数民族生育政策分析
        一、当代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选择
        二、党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之变迁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未来生育政策的取向
    第一节 生育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生育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未来生育政策的取向
        一、目前理论界对末来生育政策选择的研究综述
        二、对当代生育水平的判断
        二、适度调整现行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四、未来生育政策的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与壮族家庭伦理相关的壮族研究成果
        1.2.2 与壮族家庭伦理相关的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成果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形成
    2.1 壮族及其传统家庭伦理
        2.1.1 壮族族源、族称
        2.1.2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
    2.2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自然生态基础
        2.2.1 岭南独特的生态环境
        2.2.2 自然生态对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影响
    2.3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产生的经济环境
        2.3.1 稻作农业为主的农耕自然经济
        2.3.2 稻作农业对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影响
    2.4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产生的人文社会环境
        2.4.1 民主的村民自治制度:都老制
        2.4.2 宽松的人文社会背景:“以夷制夷”政策
        2.4.3 民主、宽松的社会环境对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影响
    2.5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2.5.1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思想基础
        2.5.2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渊源
3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
    3.1 恋爱伦理
        3.1.1 求爱伦理
        3.1.2 恋爱中要求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3.1.3 婚前性伦理
    3.2 婚姻伦理
        3.2.1 通婚伦理
        3.2.2 结婚伦理
        3.2.3 夫妻关系伦理
        3.2.4 离婚与再婚伦理
    3.3 亲子伦理
        3.3.1 孝敬父母
        3.3.2 慈爱子女
    3.4 其他家庭关系伦理
        3.4.1 祖孙伦理
        3.4.2 兄弟姐妹伦理
        3.4.3 姻亲伦理
        3.4.4 邻里伦理
4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特质探析
    4.1 壮族社会结构和文化特质及其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影响
        4.1.1 壮族的社会结构及其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影响
        4.1.2 壮族的文化特质及其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影响
    4.2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内涵特质
        4.2.1 婚姻自主获得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确认
        4.2.2 男女平等在婚姻制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4.2.3 民主平等在家庭关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4.2.4 相对开放和宽容的贞操观
    4.3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4.3.1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表现形式
        4.3.2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表现形式上的特征
5 壮族家庭伦理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5.1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发生现代演变的基本动力
        5.1.1 近代以来壮族经济生活状况变迁
        5.1.2 近代以来壮族社会政治状况变迁
        5.1.3 近代以来壮族文化变迁
    5.2 壮族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化演变
        5.2.1 择偶标准趋向多元与开放
        5.2.2 自由恋爱、自主结婚成为主流
        5.2.3 民主平等原则在家庭关系中进一步强化
        5.2.4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现代生育伦理普遍确立
        5.2.5 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5.2.6 理性化程度逐渐提高
    5.3 壮族家庭伦理的演变趋势
        5.3.1 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5.3.2 趋同性与独特性并存
        5.3.3 个性自由与责任的完美结合
        5.3.4 性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5.3.5 开放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6 壮族家庭伦理的现状与现代化建设
    6.1 壮族家庭伦理现代化的理性审视
        6.1.1 壮族家庭伦理的现状
        6.1.2 壮族家庭伦理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6.2 进一步推进壮族家庭伦理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6.2.1 需要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6.2.2 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山东省荣成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山东省乳山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调查组织过程
    2. 调查方法
    3. 样本概况
    4. 统计方法
    5. 质量控制
调查结果分析
    1 44位老人年龄已达到或超过一百岁
        1.1 从逻辑关系角度验证老人年龄
        1.2 从生育角度验证老人年龄
        1.3 从相关人员验证老人年龄
    2 大部分老人生活幸福
        2.1 衣食无忧,老人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2 家庭和睦,儿孙满堂,老人精神得到慰藉
        2.3 老年人文化娱乐生活丰富
    3 大部分百岁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基本自理
    4 老人长寿原因、机理分析
        4.1 遗传——老人长寿的重要生理基础
        4.2 身体、性格等个性特征——老人长寿的自身比较优势
        4.3 勤劳规律的生活习惯——老人长寿的重要途径
        4.4 合理多样的饮食结构——老人长寿的营养条件
        4.5 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老人长寿的社会制度环境
        4.6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老人长寿的家庭环境
        4.7 政府补助与子女经济供给——老人长寿的经济保证
        4.8 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老人长寿的自然环境
调查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百年中国人口(论文提纲范文)

百年奋斗
长寿不惮老化
中国的适度人口

(10)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绪论
第1章 人口政策概念与理论
    第1节 人口政策概念
    第2节 人口政策相关理论
        一、新人口论与两种生产理论
        二、悲观论及其政策影响
        三、乐观论及其政策影响
        四、制定人口政策的原则
第2章 中国人口政策
    第1节 中国人口政策沿革
        一、1949-1962 年
        二、1962-1978 年
        三、1978-2000 年
        四、2001 年至今
    第2节 中国人口政策主要目标
        一、控制人口数量
        二、提高人口质量
        三、人口结构目标
        四、人口分布目标
        五、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目标设计
    第3节 中国现行人口政策框架
        一、民族差异
        二、城乡差异
        三、制度措施
第3章 中国人口政策的经济效果
    第1节 “控制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
        一、控制了人口数量
        二、生育率下降的经济影响
    第2节 “提高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
    第3节 人口红利
第4章 中国人口政策的社会效果
    第1节 提高了人类发展指数
    第2节 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
    第3节 家庭养老模式转变
    第4节 计划生育成本增加
    第5节 人口政策与城市化
第5章 未来人口预测及政策调整方案
    第1节 人口预测
        一、基期人口数据
        二、预测结果
    第2节 调整人口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生育成本增加
        二、可行性:生育意愿降低
        三、调整人口政策的必要性
    第3节 人口政策调整方案
        一、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结论
        二、三种“着陆”方案
        三、晚婚晚育加间隔
        四、利用独生子女属性
        五、城乡生育政策一体化
    第4节 人口政策调整的探索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四、少生优生有利健康长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背景下乡镇计划生育职能转型研究 ——以泰顺县泗溪镇为例[D]. 陈春扇.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3)
  • [2]老龄化问题应对研究 ——基于科学与社会的视角[D]. 韩振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布依族生育文化探析[D]. 史巧灵. 贵州大学, 2015(03)
  • [4]论生命行为管理 ——探索公共管理的一个新领域[D]. 李玲. 南京大学, 2014(04)
  • [5]建国以来党的人口生育政策变迁研究[D]. 朱秋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4)
  • [6]壮族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演变研究[D]. 黄雁玲. 中南大学, 2013(02)
  • [7]山东省荣成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D]. 郑飞波. 山东大学, 2012(06)
  • [8]山东省乳山市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查与分析[D]. 姜华. 山东大学, 2012(02)
  • [9]百年中国人口[J]. 宋健. 中国软科学, 2011(10)
  • [10]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 徐剑. 吉林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少生多胎有益健康长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