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志[1](2019)在《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结肠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奥沙利铂对HCT116/L-OHP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 开始阶段利用HCT116结肠癌细胞实行小剂量奥沙利铂连续联合大剂量冲击的方法培养HCT116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HCT116/L-OHP);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下HCT116/L-OHP的OD值,根据OD值求IC50,进而求得HCT116/L-OHP细胞的耐药倍数;根据MTT法获得经过奥沙利铂联合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TRA)处理的HCT116/L-OHP细胞的IC50;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T116结肠癌细胞组、HCT116/L-OHP细胞组、处理组三组细胞LC-3、Beclin1、Bcl-2的基因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结肠癌细胞组、HCT116/L-OHP细胞组、处理组三组细胞LC-3、Beclin1、Bax、P62、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本研究经过小剂量连续联合大剂量冲击的方法培养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HCT116/L-OHP),采用MTT实验检测奥沙利铂对HCT116/L-OHP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及HCT116/L-OHP细胞的耐药稳定性,预实验结果显示L-OHP作用HCT116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6.3mg/L,HCT116/L-OHP细胞的IC50值为67.73mg/L,耐药倍数(resistance fold,RF)=10;发现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作用HCT116/L-OHP细胞培养后,细胞活力显着下降,表明奥沙利铂能够抑制HCT116/L-OHP细胞活力,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 MTT实验检测全反式维甲酸的最适浓度,培养24h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是:1 umol/L(0.901±0.026)、2 umol/L(0.741±0.029)、5 umol/L(0.505±0.037)、10 umol/L(0.295±0.019)、20 umol/L(0.096±.028),根据奥沙利铂及全反式维甲酸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活性的药物剂量依赖性实验结果,选取20mg/L奥沙利铂及5 umol/L全反式维甲酸作为后续实验药物剂量浓度。3由2-ΔΔCT分析法计算经对应处理24h后三组细胞内LC-3、Beclin1、P62 m RNA相对表达量,LC-3、Beclin1、P62 m RNA在HCT116细胞、HCT116/L-OHP细胞、经过全反式维甲酸作用后的耐药细胞三组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LC-3(1.000±0.000、11.310±0.856、3.557±0.985*)、Beclin1(1.000±0.000、12.589±0.863、3.865±0.904*)、P62(1.000±0.000、0.308±0.068、0.972±0.057*),提示全反式维甲酸与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时能逆转HCT116/L-OHP的耐药性,可能与下调耐药细胞中LC-3、Beclin1的mRNA的表达及上调P62mRNA的表达有关(P<0.05)。4 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提示HCT116细胞、HCT116/L-OHP细胞、经过全反式维甲酸作用后的耐药细胞三组中LC-3、Beclin1、Bcl-2蛋白的表达量下调(P<0.05),Bax、P62蛋白的表达量上调(P<0.05)。结论 1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抑制HCT116/L-OHP细胞活力,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全反式维甲酸能够逆转HCT116/L-OHP细胞的耐药性,通过下调它的自噬性,诱导其凋亡;3综上可知:调控耐奥沙利铂的人类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的自噬性,可作为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敏感的新方法。图8幅;表4个;参163篇。
相虹,赵文生,吕进泉[2](2013)在《全反式维甲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α-SMA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肺动脉高压大鼠中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ATRA治疗肺动脉高压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野百合碱,60mg/kg,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干预组于制模当天起,每天一次给予ATRA灌胃,30mg/(kg·d),连续28d。第28天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测定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动脉外径的百分比(WT%)及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 mRNA及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肺动脉平均压、RVHI和WT%、WA%均显着高于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可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肺组织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对肺动脉高压可能有治疗作用。
谢利剑,沈捷,张文竹,肖婷婷,黄敏[3](2012)在《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血管维甲酸受体的变化》文中提出目的阐明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变化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关系,并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肺高压肺血管重建过程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3周龄SD大鼠72只,将其平均分为3组,试验组1为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建立SD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试验组2为MCT诱导建立SD大鼠,同时给予atRA 10 mg/(kg.d)灌胃;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组。分别于实验第7、14、21、28天每组取6只大鼠,测肺动脉压力后处死;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主动脉、肺动脉及肺组织中RAR受体数量与mRNA水平。结果肺动脉高压时,肺血管中RAR各亚型(α、β、γ)转录水平均有下降,且随肺动脉高压加重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RAR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徐建林[4](2010)在《全反式维甲酸对肺气肿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呼吸系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且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肺气肿是COPD的主要病理类型,实验研究多从肺气肿入手。肺气肿是以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发生异常持久的气腔扩大,结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的慢性疾病。肺内弹性纤维的破坏造成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扩大、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同时肺的弹性回缩力学机制受损,是肺气肿发病的中心环节。其临床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如何阐明肺气肿的形成机制,采取何种措施治疗、预防COPD,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目标。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是维生素A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在肺泡发育、成熟和稳态的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部分动物实验中具有治疗肺气肿的作用,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观察不同时间段给予ATRA对木瓜蛋白酶复制的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治疗效果,评价不同时间段ATRA对COPD的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ATRA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目的:1、本实验用木瓜蛋白酶一次性气管内滴入SD大鼠复制肺气肿模型。2、在此模型基础上腹腔内不同时间段注入ATRA,测定不同组间大鼠肺泡形态学计量、肺泡灌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计数、肺组织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评价不同时间段给予ATRA对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大鼠的修复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N组)、模型组(P组)、棉籽油组(C组)、早期干预组(R1组)、中期干预组(R2组)和后期干预组(R3组),每组10只。N组大鼠气管滴注生理盐水1mL?kg-1,其余5组气管滴注5%木瓜蛋白酶1mL?kg-1建立肺气肿模型。R1、R2和R3组分别于造模后15~30d、30~45d和45~60d给予ATRA500μg?kg-1腹腔注射,C组给予棉籽油腹腔注射。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VEGF含量和细胞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肺组织VEGFR-2、MM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P组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升高(P<0.01),其中以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R1、R2和R3组与P组比较细胞总数降低(P<0.01),此3组之间无显着差异。与N组比较,其余5组平均肺泡面积和内衬间隔增大,每个视野内肺泡数减少(P<0.01);与P组相比,R1、R2和R3组肺泡数增加、平均肺泡面积减小(P<0.01),以R1组最为明显。与N组相比,P组VEGF和VEGFR-2表达降低,MMP-1表达增高(P<0.01);与P组相比,R1、R2和R3组VEGF和VEGFR-2表达增高,MMP-1表达降低(P<0.05) , R1、R2和R3组之间无显着差异。结论:1、采用木瓜蛋白酶一次性气管内滴入的方法,可成功地复制出大鼠阻塞性肺气肿模型。2、ATRA治疗后肺气肿大鼠肺泡形态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出现肺泡修复,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棉籽油作为ATRA的溶剂,对肺气肿无治疗作用,不影响ATRA治疗作用疗效的判定。早期给予维甲酸能够获得较佳效果,并认为ATRA可以通过对VEGF、VEGFR-2调节达到促进肺泡再生,通过降低MMP-1以及气道炎性细胞的表达可以减少气道、肺泡间隔损伤,并最终达到改善大鼠模型的肺气肿。
秦玉明,周爱卿,沈捷,贲晓明,梁瑛,李奋[5](2000)在《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ll-transretinoicacid ,atRNA)对主肺动脉段胶原含量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干预作用。方法 :所有动物分成三组 :对照组、模型组和atRNA组。利用野百合碱 (monocrotaline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 ,同时给予atRA治疗。经导管介入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 ,比色法测定肺动脉段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对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于不同时间差异无显着性 ,而模型组平均肺动脉压于第 2 1天 ,并继续升高至本次实验的第 2 8天。肺动脉段羟脯氨酸含量第 14天异常降低 ,以后随肺压力的升高而升高。atRNA降低第 2 1天和 2 8天肺动脉段羟脯氨酸含量 ,明显降低肺动脉压 ,差异均有显着性。结论 :atRA能抑制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积聚 ,降低平均肺动脉压 ,阻止肺高压进展
左瑶[6](2021)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二甲双胍抑制心肌肥大及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心肌肥大时发生表型转化。心肌表型转化,即心肌从收缩态细胞表型转变为增殖迁移能力更强的增殖分泌态表型。心肌表型转化的机制十分复杂。心肌表型转化同时也是导致心肌肥大,心室重构等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病理基础。全反式维甲酸(ATRA)具有调节血管内皮凋亡、血管平滑肌增值、氧化应激、炎症浸润等多种功能,维甲酸信号转导通路在促进胚胎心脏发育以及心室肌细胞分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甲双胍(metformin)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已有60多年。近年来,二甲双胍的非降糖作用逐渐被发现,其中包括减重、抗肿瘤、抗炎、抗衰老、心脏保护等。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具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二甲双胍抑制心肌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1、细胞模型的诱导。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大鼠心肌细胞H9c2诱导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梯度血管紧张素Ⅱ对H9c2的抑制率,确定最适合的AngⅡ刺激浓度。2、CCK8检测ATRA对AngⅡ诱导后细胞的存活率,确定最适合的ATRA给药浓度;CCK8检测二甲双胍(Met)对AngⅡ诱导后细胞的存活率,确定最适合的二甲双胍给药浓度。3、体外培养H9c2细胞。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ATRA加二甲双胍组、MLCK选择性抑制剂(ML-7)组。4、BCA法测量蛋白浓度。5、鬼笔环肽观察细胞大小及细胞骨架紊乱程度。6、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大小及人类重组蛋白表达情况。7、Western blot法,检测MLCK及下游蛋白MCL2蛋白表达变化;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及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结果:1、最适合的AngⅡ刺激浓度为1μM。2、ATRA的最适浓度为10μM;二甲双胍的最适浓度为1m M.3、ATRA联合Met预处理组H9c2心肌细胞均高于对照组。4、ATRA联合Met预处理后,H9c2心肌细胞胶原1(collagen 1),MMP9,MMP2表达水平下降。5、ATRA联合Met预处理后,H9c2心肌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下降,MLCK表达水平升高。6、使用ML-7抑制剂后,H9c2心肌细胞α-sma表达升高,心肌表型转化进一步加重。结论:1.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表型转化。2.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MLCK表达水平,来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表型转化。
何薇[7](2020)在《植入镁对大鼠牙周炎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是以菌斑为始动因子,牙周组织破坏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牙槽骨丧失是牙周炎的主要病理表现,是骨吸收增加和骨生成减少的综合结果。骨丧失与牙周组织中炎症因子高表达紧密相关,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是导致牙周炎骨丧失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牙周炎治疗方法难以在同一步骤兼顾骨再生和炎症抑制,并且普遍具有治疗周期长、花费高等缺点。金属镁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在体内分解、促进成骨、抑制炎症等优点,有望以植入物的形式应用于牙周炎治疗。本实验利用大鼠拔牙后种植联合牙周炎模型,研究了在牙槽窝内植入纯镁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影响,并利用牙槽骨骨膜干细胞和巨噬细胞体外牙周炎模型,探讨了镁离子对牙周炎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首先在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内植入镁棒(以钛棒作为对照组),建立拔牙后种植模型,同时在同侧下颌第一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建模2周和6周后,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检测镁离子渗透情况,以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 CT)和牙周组织学分析评价牙槽骨丧失程度和炎症水平。然后,根据实验组观察到的牙周炎环境中骨膜成骨的现象,从以下两个角度探讨镁植入物对牙周炎的作用机制:(1)成骨角度:用神经示踪、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增殖、成骨诱导等实验探索镁植入物促进牙槽骨骨膜成骨的机制;(2)炎症角度:用免疫组化染色和牙周炎细胞模型检测镁离子对牙周炎组织和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用牙槽骨骨膜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诱导实验,研究在TNF-α模拟的牙周炎环境下,镁离子对骨膜成骨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大鼠牙槽窝内的镁植入物降解生成的镁离子可渗透至牙槽骨表面,减少实验性牙周炎的骨丧失,减轻局部炎症反应;(2)镁植入物来源的镁离子可促进非炎症区域以及牙周炎区域的牙槽骨骨膜成骨,原因主要为镁离子直接刺激骨膜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3)镁植入物降解生成的镁离子可抑制巨噬细胞分泌TNF-α,降低局部牙周组织中TNF-α的浓度;TNF-α抑制牙槽骨骨膜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镁离子可部分逆转TNF-α对骨膜成骨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了镁植入物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抑制作用,并且从镁离子促进骨膜成骨和减弱炎症因子(主要是TNF-α)对骨膜成骨的不利影响两方面解释了作用机制,为镁植入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应用建立了前期基础。
高雷[8](2020)在《全反式视黄酸通过下调LncRNA HOXA10异常表达抑制胃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化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检测了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的特异性表达,研究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外泌体对GES-1细胞活性的作用;使用全反式视黄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进行干预,观察ATRA对GES-1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同时构建胃癌前病变的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使用ATRA进行持续干预,通过观察大鼠血清外泌体及胃组织中Lnc RNA HOXA10的表达,结合病理表现探讨ATRA通过下调Lnc RNA HOXA10的表达来实现抑制胃癌前病变状态恶性转化的作用。方法提取胃癌前病变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血清中的外泌体,根据课题组前期测序结果,采用q RT-PCR检测差异表达的Lnc RNA;将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外泌体与GES-1细胞在无外泌体血清培养基中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在培养基中加入5μM ATRA作为实验干预组,其中外泌体及视黄酸浓度为0为空白对照组,仅在培养基中加入5μM ATRA作为干预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变化,检测各组细胞中Lnc RNA HOXA10的表达;购买3周龄的雌性Wistar大鼠,实验开始前进行7-10天的适应性喂养。之后对对照组大鼠使用普通饲料及自由饮水喂养,命名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对需要构建模型的大鼠使用0.03%雷尼替丁饲料及添加了170μg/ml单功能烷化剂甲基硝基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的饮用水喂养,命名为模型组(Model group,MOD)。造模成功后,再将模型组的wistar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后进行相应的干预:使用普通饲料及正常饮水喂养的为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 group,PC),持续使用0.03%雷尼替丁饲料及170μg/ml MNNG自由饮水喂养的为持续干预组(MNNG intervention group,MNNG),在持续干预组的基础上给予每天40μg/kg ATRA灌胃处理的为持续干预+治疗组(MNNG+ATRA intervention group,MA),在模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每天40μg/kg ATRA灌胃处理的为单纯治疗组(ATRA intervention group,ATRA),干预6周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及胃组织。提取大鼠血清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大鼠胃组织及血清外泌体中Lnc RNA HOXA10表达水平;将各组大鼠后胃组织幽门部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变化;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组织中ATRA水平。结果与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外泌体共培养的GES-1细胞较空白对照组而言,细胞增殖活性显着升高(P<0.01),细胞凋亡减少(P>0.05),Lnc RNA HOXA10表达水平升高(P>0.05)。在培养基中加入5μM ATRA干预后,各组细胞活性均显着下降(P<0.01),细胞凋亡增加(P>0.05),S期细胞比例显着下降(P<0.05)。NC组与MOD组大鼠体重在构建模型八周后出现差异(P<0.05)。随机处死MOD组与NC组大鼠后观察幽门部胃粘膜病理变化,病理结果显示,MOD组大鼠胃粘膜于NC组大鼠相比,出现腺体萎缩的趋势,将MOD组大鼠进行分组干预后检测Lnc RNA HOXA10及视黄酸水平,并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MNNG组胃组织中Lnc RNA HOXA10水平显着升高(P<0.05),视黄酸干预后,与MNNG组相比,ATRA组胃组织中Lnc RNA HOXA10水平显着下调。血清外泌体q RT-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PC组、MNNG组、MA组中Lnc RNA HOXA10水平均显着上调(P<0.05),视黄酸干预后,与MNNG组相比,ATRA组中Lnc RNA HOXA10水平显着下调(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视黄酸干预后大鼠血清中ATRA水平显着上升(P<0.05),胃组织中ATRA水平上升,但视黄酸升高水平不显着(P>0.05)。组织病理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PC组、MA组大鼠胃体可见明显腺体萎缩,MNNG组大鼠胃体粘膜层消失,ATRA组大鼠胃体腺体与NC组相比无显着差异。结论ATRA可以抑制Lnc RNA HOXA10的表达,从而降低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外泌体中Lnc RNA HOXA10对GES-1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ATRA干预后,大鼠胃癌前病变恶性转化得到有效抑制,Lnc RNA HOXA10水平下调,血清中ATRA水平显着身高,因此我们推测ATRA可以通过抑制Lnc RNA HOXA10异常表达抑制胃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化。
郑先珍[9](2019)在《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个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性,易诱导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存在增加了肿瘤转移复发的机率。CSCs是一类具有高致瘤性,保留了类干细胞样无限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此类细胞虽然在肿瘤组织中数量较少,却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了杀灭CSCs和克服肿瘤细胞耐药,目前临床多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共同给药,利用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抗肿瘤疗效。但由于每种药物理化性质差异巨大,给药途径也不完全相同,单纯的联合给药方案易导致患者耐受性差,依从性不高,经济负担重。因此,寻找一种同时具有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多功能抗肿瘤药物成为当下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结合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特点和抗肿瘤药物的理化特征,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达沙替尼(Dasatinib,DAS)为模型药物,设计并制备出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构建了不仅具有抗普通肿瘤细胞能力和抗CSCs潜力双重作用机制,理论上还具有肿瘤被动靶向作用和肿瘤小分子蛋白主动靶向作用的多功能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ATRA和DAS在肿瘤治疗学方面的研究背景及其应用价值,为本课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本文第一章初步考察了ATRA对高致瘤性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MTT实验发现ATRA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能力;用中浓度(16μmol/L)的ATRA处理B16F10细胞24 h后,细胞划痕实验显示ATR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形态明显发生改变,DAPI核染色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测得其细胞凋亡率为(37.27±4.42)%;体内成瘤实验进一步提示ATRA能显着抑制B16F10细胞的致瘤性,这为本课题选择ATRA作为抗CSCs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第二章结合DAS、ATRA药物理化性质,通过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合成制备出了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实验先通过单因素处方分析考察了DAS、ATRA的投药比、有机相中DCM与EtOH的比例、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对DAS/ATRA-NPs的Size、PDI、Zeta Potential、药物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EE%)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后所制得的DAS/ATRA-NPs呈淡黄色,外观均匀透亮,无肉眼可见颗粒物。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纳米粒呈大小约100200 nm的均一椭球形颗粒,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DAS/ATRA-NPs的Size为(172.57±1.64)nm,PDI为(0.26±0.04),Zeta Potential为(32.10±0.65)mV。HPLC测得DAS/ATRA-NPs中DAS、ATRA的包封率分别(83.61±4.45)%、(95.21±1.09)%。将新制DAS/ATRA-NPs置于4℃条件下储存4周,连续监测Size、PDI和Zeta Potential的变化,发现DAS/ATRA-NPs在4℃储存条件下各参数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实验采用透析法考察DAS/ATRA-NPs体外释放速度,用含20%乙醇的PBS(PH=7.4)作释放介质,发现DAS/ATRA-NPs中的DAS与ATRA累积释药量均小于游离DAS和游离ATRA,表明DAS/ATRA-NPs体外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本文第三章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了DAS/ATRA-NPs的体外抗肿瘤效果。实验首先用香豆素-6对DAS/ATRA-NPs进行标记,利用香豆素-6的荧光特点在激光共聚焦下观察到DAS/ATRA-NPs主要存在于HepG2细胞的胞质中。在MTT细胞毒性实验中发现DAS/ATRA-NPs能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体外增殖,24 h的IC50为12.72μmol/L,药物协同指数CI50为0.96,表明DAS和ATRA两者药效具有协同作用。继以含12.5μmol/L药物浓度的培养基处理细胞,发现DAS/ATRA-NPs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给药24 h后,各组HepG2细胞开始发生凋亡,流式细胞仪测得游离ATRA、游离DAS、DAS+ATRA物理混合组、DAS/ATRA-NPs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68±3.25)%、(21.55±1.63)%、(26.98±3.42)%、(45.77±3.30)%,相比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线粒体膜电位实验和Caspase凋亡蛋白荧光实验则表明DAS/ATRA-NPs促凋亡的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细胞侧群实验发现正常HepG2细胞中侧群细胞比例(SP)为(1.61±0.12)%,DAS和ATRA两药分别给药和混合给药处理HepG2细胞24 h后,SP比例均有减少,分别为(1.11±0.12)%、(0.89±0.03)%、(0.58±0.02)%,而DAS/ATRA-NPs组的SP比例为(0.35±0.00)%,虽稍弱于阳性对照维拉帕米组(0.21±0.05)%,但DAS/ATRA-NPs对SP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DAS、ATRA分别给药和混合给药组,说明DAS/ATRA-NPs中两药应具有协同抗CSCs的作用。本文第四章将DiD标记过的DAS/ATRA-NPs经尾静脉注射入SD大鼠体内,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中DiD的荧光强度而得出DAS/ATRA-NPs在SD大鼠体内药动学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实验发现游离DiD体内消除半衰期为4.61 h,标记后的DAS/ATRA-NPs消除半衰期为20.86 h,提示DAS/ATRA-NPs在体内同样具有缓释效果。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发现DAS/ATRA-NPs组肿瘤致瘤率比对照组低,且DAS/ATRA-NPs组肿瘤体积显着小于对照组肿瘤体积(P<0.05),说明DAS/ATRA-NPs能显着抑制HepG2细胞体内成瘤能力,在抗CSCs方面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一种新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案,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内容,所构建的多功能自组装纳米粒(DAS/ATRA-NPs)也有望为多功能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李海燕[10](2019)在《鞣花酸对缺氧肺动脉高压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鞣花酸对缺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及分组40只SD雄性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A常氧组:于室温常氧环境下饲养4周。B常氧+鞣花酸组:于室温常氧环境下,每日给予鞣花酸15mg/kg灌胃,饲养4周。C低氧组:室温下将大鼠每日置于10%氧气浓度的低氧箱中8h,连续四周。D低氧+鞣花酸组:室温下将大鼠低氧暴露之前,给予鞣花酸15mg/kg灌胃,然后于10%氧气浓度的低氧箱中8h,连续4周。2.测定右心室收缩压将大鼠按上述分组处理4周后,经右颈静脉插入导管至右心室另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经生理信号记录仪分析系统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3.右心室肥厚指数测定取实验大鼠出心脏,去除左右心房后分离右心室(RV)及左心室+室间隔(S+LV)并准确称量重量。以公式(RVHI)=(RV)/(LV+S)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4.肺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称取各组大鼠相同部位(右肺下叶)肺组织100mg,磨碎制作组织提取液按照试剂盒说明步骤测定肺组织内的SOD和MDA含量。5.免疫组化染色肺组织内α-SMA检测取各实验组大鼠同一部位肺组织(左肺下叶)制作肺组织生理切片后进行α-SMA抗体免疫染色。6.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及实验分组取健康大鼠肺动脉血管进行细胞传代培养后取3-5代生长良好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按以下方法分组:A:常氧+加等量PBS液组;B:低氧+等量PBS液组;C:低氧+5μmol/L鞣花酸组;D:低氧+10μmol/L鞣花酸组;E:低氧+15μmol/L鞣花酸组;F:低氧+20μmol/L鞣花酸组。将分组处理好的细胞置于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h。7.台盼蓝实验胰蛋白酶消化培养的各组细胞,制作细胞悬液,将细胞浓度调整至1×105/ml,按细胞悬液/%0.4台盼蓝溶液=9:1比例滴加台盼蓝溶液,混匀。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各组中存活细胞和死亡细胞。8.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测定各组细胞中p38MAPK和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常氧组大鼠及常氧+鞣花酸组大鼠相比,低氧组大鼠右心肥厚指数[RV/(LV+S)]明显增高(p<0.05),单纯低氧组大鼠右心肥厚指数高于低氧+鞣花酸组大鼠(p<0.05),常氧组大鼠与常氧+鞣花酸组大鼠右心肥厚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常氧组大鼠及常氧+鞣花酸组大鼠相比,低氧组大鼠右心肥厚指数[RV/(LV+S)]明显增高(p<0.05),单纯低氧组大鼠右心肥厚指数高于低氧+鞣花酸组大鼠(p<0.05),常氧组大鼠与常氧+鞣花酸组大鼠右心肥厚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过对α-SMA染色观察肺血管的变化发现,常氧组大鼠与常氧+鞣花酸组大鼠相比较,肺血管结构物明显变化。低氧组大鼠肺血管与常氧组相比,肺血管中膜增厚明显。低氧+鞣花酸组大鼠与单纯低氧组大鼠相比较,肺血管中膜厚度明显下降。4.与常氧组大鼠相比,低氧组大鼠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单纯低氧组与低氧+鞣花酸组大鼠相比较,单纯低氧组大鼠肺组织SOD含量较低(p<0.05),常氧组大鼠与常氧+鞣花酸组大鼠肺组织SO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与常氧组大鼠相比,低氧组大鼠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单纯低氧组与低氧+鞣花酸组大鼠相比较,低氧+鞣花酸组大鼠肺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常氧组大鼠与常氧+鞣花酸组大鼠肺组织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与常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相比,低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OS明显增高(p<0.05),低氧+鞣花酸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ROS水平与单纯低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相比明显下降(p<0.05)。7.与常氧组相比较,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p38MAPK和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低氧组相比,低氧+鞣花酸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38MAPK和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明显下降(p<0.05)。
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结肠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技术路线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材料 |
1.2.2 实验方法 |
1.2.3 统计方法的应用 |
1.3 实验结果 |
1.3.1 MTT法检测经过奥沙利铂培养的HCT116/L-OHP细胞的OD值 |
1.3.2 不同浓度ATRA联合奥沙利铂处理过的HCT116/L-OHP细胞的OD值 |
1.3.3 经过ATRA处理后LC-3、Beclin-1、P62 的基因表达量 |
1.3.4 经过ATRA处理后LC-3、Beclin-1、P62、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 |
1.4 讨论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自噬相关基因与结肠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2.1 自噬 |
2.2 自噬与凋亡 |
2.3 结肠癌与耐药性 |
2.4 自噬与结肠癌耐药性 |
2.4.1 mTOR与结肠癌耐药性 |
2.4.2 p53 与结肠癌耐药性 |
2.4.3 LC-3、P62、Beclin-1与结肠癌耐药性 |
2.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全反式维甲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α-SMA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制备大鼠肺动脉导管 |
1.2.2 肺动脉平均压测定 |
1.2.3 右心肥厚指数测定 |
1.2.4 肺小动脉形态学观察 |
1.2.5 肺组织α-SMA m RNA表达检测 |
1.2.6 肺组织α-SMA蛋白表达检测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和RVHI的比较 |
2.2 各组大鼠肺小动脉的形态学比较 |
2.3 各组大鼠肺组织α-SMA m RNA和蛋白表达比较 |
3 讨论 |
(3)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血管维甲酸受体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 |
1.2 大鼠肺动脉压力测定 |
1.3 实时定量RT-PCR检测 |
1.4 荧光定量PCR检测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时段大鼠肺动脉压力 |
2.2 不同组别大鼠RAR的表达 |
3 讨论 |
(4)全反式维甲酸对肺气肿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 |
3 结果 |
3.1 肺组织病理学 |
3.2 BALF 细胞学检查 |
3.3 BALF 中VEGF 含量 |
3.4 肺组织中 VEGFR-2 和MMP-1 的表达 |
4 讨论 |
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概念和发病机制 |
4.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4.3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干预及其可能相关机制 |
4.4 ATRA 的代谢及在肺气肿模型中的干预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
5 结论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维甲酸在肺气肿中的作用 |
(6)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二甲双胍抑制心肌肥大及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表型转化在心肌肥大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植入镁对大鼠牙周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牙周炎概述 |
1.1.1 牙周炎的表现及影响 |
1.1.2 牙周炎和相关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缺陷 |
1.1.3 牙周组织炎症与骨代谢失调 |
1.2 镁对骨形成的作用 |
1.3 镁对炎症的调节作用 |
第2章 镁植入物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作用 |
2.1 背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植入物的制备 |
2.2.4 大鼠植入手术与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的建立 |
2.2.5 血清镁离子浓度检测 |
2.2.6 大鼠颌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2.2.7 大鼠颌骨micro CT扫描及牙周骨组织参数测量 |
2.2.8 牙周组织及肝肾组织学检测 |
2.2.9 统计分析 |
2.4 结果 |
2.4.1 镁植入物的生物安全性 |
2.4.2 镁离子向周围组织的扩散 |
2.4.3 镁植入物对牙周骨组织的影响 |
2.4.4 镁植入物对牙周组织炎症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植入材料的制备 |
2.5.2 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2.5.3 镁的生物安全性 |
2.5.4 镁离子向周围组织的扩散 |
2.5.5 镁植入物对牙周骨组织的影响 |
2.5.6 镁植入物对牙周组织炎症的影响 |
2.6 结论 |
第3章 镁植入物对大鼠牙槽骨的成骨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3.2.4 镁植入物对牙槽骨的成骨作用的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 |
3.2.5 CGRP在镁植入物诱导的牙槽骨骨膜成骨中的作用 |
3.2.6 大鼠牙槽骨骨膜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
3.2.7 细胞增殖实验 |
3.2.8 细胞成骨分化实验 |
3.2.9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镁离子促进牙槽骨骨膜成骨和骨松质成骨 |
3.3.2 镁离子促进三叉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 |
3.3.3 CGRP拮抗剂对牙槽骨骨膜成骨无显着抑制作用 |
3.3.4 大鼠牙槽骨骨膜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
3.3.5 CGRP对牙槽骨骨膜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无显着促进作用 |
3.3.6 镁离子直接促进骨膜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
3.4 讨论 |
3.4.1 镁植入物来源的镁离子促进牙槽骨骨膜成骨 |
3.4.2 CGRP对镁引发的牙槽骨骨膜成骨无显着促进作用 |
3.4.3 镁离子直接刺激成骨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成骨 |
3.4.4 镁植入物促进骨膜成骨的其他可能机制 |
3.5 结论 |
第4章 镁离子对牙周炎环境中骨膜干细胞的作用 |
4.1 背景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4.2.4 免疫组化染色及分析 |
4.2.5 ELISA检测 |
4.2.6 巨噬细胞系的培养和牙周炎症模型的建立 |
4.2.7 牙槽骨骨膜干细胞增殖实验 |
4.2.8 牙槽骨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实验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镁离子抑制牙周炎环境中TNF-α的表达 |
4.3.2 镁离子在TNF-α模拟的牙周炎环境中对骨膜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3 镁离子在TNF-α模拟的牙周炎环境中对骨膜干细胞成骨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植入物来源的镁离子抑制实验性牙周炎中TNF-α的表达 |
4.4.2 镁离子和TNF-α对骨膜干细胞增殖的作用 |
4.4.3 镁离子和TNF-α对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
4.5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全反式视黄酸通过下调LncRNA HOXA10异常表达抑制胃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主要材料 |
2.1 细胞株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饲料 |
2.4 主要试剂 |
2.5 试剂配置 |
2.6 主要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志愿者招募 |
3.2 血清中外泌体的提取及形态鉴定 |
3.3 主要细胞实验 |
3.3.1 细胞复苏 |
3.3.2 细胞培养 |
3.3.3 细胞传代 |
3.3.4 细胞冻存 |
3.3.5 细胞增殖实验 |
3.3.6 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RACE) |
3.3.7 PCR产物的回收 |
3.3.8 细胞凋亡试验 |
3.3.9 细胞周期分析 |
3.4 主要动物实验 |
3.4.1 动物模型建立 |
3.4.2 大鼠胃组织的HE染色 |
3.4.3 大鼠体内视黄酸水平的测定 |
3.5 RNA的提取 |
3.6 RNA的逆转录 |
3.7 引物序列 |
3.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9 分析实验数据 |
4 结果 |
4.1 外泌体的鉴定 |
4.2 外泌体中差异LncRNA的特异性表达 |
4.3 LncRNA序列的验证 |
4.4 细胞活性的变化 |
4.4.1 细胞增殖结果分析 |
4.4.2 细胞凋亡与周期结果分析 |
4.5 外泌体共培养后GES-1中LncRNA HOXA10 的表达 |
4.6 大鼠造模及干预的验证 |
4.6.1 模型构建后大鼠体重的变化 |
4.6.2 胃癌前病变模型构建后大鼠胃部病理变化 |
4.6.3 ATRA干预后大鼠体内视黄酸水平的变化 |
4.7 ATRA干预后大鼠胃部病理变化 |
4.8 大鼠体内LncRNA HOXA10 的变化 |
4.8.1 大鼠血清外泌体中LncRNA HOXA10 的表达 |
4.8.2 大鼠胃组织中LncRNA HOXA10 的表达 |
5 讨论 |
5.1 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 |
5.2 外泌体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5.3 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 |
5.4 HOXA10基因与胃癌的关系 |
5.5 视黄酸对于胃癌的早期预防作用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LncRNA及其以外泌体为载体在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9)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全反式维甲酸对高致瘤性B16F10 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DAS/ATRA-NPs的制备及表征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DAS/ATRA-NPs的体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体内药动学研究和体内成瘤实验 |
1 试药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鞣花酸对缺氧肺动脉高压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结肠癌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D]. 李明志.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2]全反式维甲酸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α-SMA表达的影响[J]. 相虹,赵文生,吕进泉. 临床儿科杂志, 2013(11)
- [3]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血管维甲酸受体的变化[J]. 谢利剑,沈捷,张文竹,肖婷婷,黄敏. 临床儿科杂志, 2012(08)
- [4]全反式维甲酸对肺气肿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D]. 徐建林.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2)
- [5]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J]. 秦玉明,周爱卿,沈捷,贲晓明,梁瑛,李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12)
- [6]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二甲双胍抑制心肌肥大及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 左瑶.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7]植入镁对大鼠牙周炎作用的实验研究[D]. 何薇. 南昌大学, 2020(08)
- [8]全反式视黄酸通过下调LncRNA HOXA10异常表达抑制胃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化的研究[D]. 高雷. 安徽医科大学, 2020
- [9]一种多功能靶向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 郑先珍.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10]鞣花酸对缺氧肺动脉高压影响的研究[D]. 李海燕.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