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树新品种及其工业用材林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烟霞[1](2021)在《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12个杨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84K、I-101、107、A23、A39、A50、A54、La、Pa、Qg、Ta和Ti),测定各个杨树无性系苗木的各项生理指标: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抗旱能力评价;对12个杨树无性系感染黑斑病和叶枯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分析比较各个无性系的感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感病指数来评价无性系的抗黑斑病和叶枯病的能力;对12个杨树无性系的水培条进行接种试验,在室内对水培条接种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记录病原菌于不同无性系间的发病潜伏期时长及记录并计算相对抗病指数等,比较不同无性系抵御溃疡病菌的能力和彼此之间的差异,同时为杨树新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抗旱能力评价通过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切片制作,并利用Motic光学显微镜进行科学观测,12个杨树无性系的7项抗旱性结构指标之间差异较大,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CTR变幅分别为1.94~17.07μm、5.82~26.23μm、3.28~18.96μm、39.62~201.59μm、496.99~1712.35μm、25.53-86.94μm和27%~66%,变异系数分别为40.11%,49.02%,50.08%,39.13%,32.04%,27.87%和59.09%。相关性数据分析的实验结果显示,除角质层厚度与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主脉厚度、CTR之间以及栅栏组织厚度与下表皮厚度之间相关性不显着外,其余指标间均呈极显着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和CTR 3个指标作为杨树无性系抗旱性评价的代表性指标,最后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得出12个杨树无性系抗旱能力排序为:A50>Qg>Ti>A23>La>107>Ta>A54>I-101>A39>84K>Pa。2.抗黑斑病和叶枯病能力评价在自然发病情况下,白杨派A23和A50对黑斑病抗病,黑杨派Pa和Ti对黑斑病抗病;白杨派A23、A39和A50对叶枯病高抗,A54对叶枯病抗病,黑杨派Pa、Ti、Qg、La、Ta均对叶枯病高抗。其中无性系A23、A50、Pa和Ti有较好的抗黑斑病和抗叶枯病能力,可以用作速生抗病性好的杨树新品种推广。3.抗溃疡病能力评价通过室内人工接种溃疡病菌的方法,测定12个杨树无性系对溃疡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性系A39、Qg、Ti属于高抗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1.23%、11.44%和4.57%;无性系A23、A50、Ta、84K和I-101属于抗病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23.34%、42.9%、37.5%、28.75%和33.3%;无性系A54属于感病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为57.2%;La、Pa和107属于高感无性系,平均感病指数分别为69.05%、83.39%和85.03%。其中无性系A39、Qg、Ti的感病指数相对较低,可以作为新杨树抗溃疡病无性系选育的优选材料。
张晓艳[2](2020)在《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杨树材色浅、弹性大、重量轻且加工性能好,是我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首选树种之一。杨树材性性状和叶片性状遗传变异以及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的研究,不仅为杨树无性系综合选择提供依据,也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13个国外引种黑杨派无性系在北京昌平和河北廊坊分别营建无性系对比试验林,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株行距分别为3 m×4 m和3 m×5 m,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连年生长季结束后测定无性系树高和胸径。第6个生长季结束后各无性系在每个区组中分别选取1株标准木,标出南北向后进行砍伐,伐倒取胸径处圆盘,然后向上截取2 m木段,利用圆盘和木段分别测定14个木材解剖学性状和18个木材物理力学性状。河北廊坊试验林第3个生长季各无性系各区组选2株平均木,按各平均木树冠自然分枝轮序,将树冠由上至下分为上、中、下三个冠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3个叶片解剖学性状和2个气孔性状。对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学性状、木材物理力学性状以及不同冠层叶片性状,进行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北京昌平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河北廊坊,而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均小于河北廊坊,且其5年生和6年生树高的广义遗传力(0.03)和重复力(0.24)均为最小值,而两地点其它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分别大于0.32和0.82。各生长性状两地点间差异、地点与无性系互作效应显着。(2)木材解剖学性状遗传变异:除木纤维长度和木射线性状外,同一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重复力和遗传变异系数的大小排序均为:北京昌平>河北廊坊,其中,微纤丝角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46和0.08,重复力分别为0.89和0.54,管孔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49~0.65和0.20~0.31,重复力分别为0.90~0.94和0.77~0.85。无性系间、地点间木材解剖性状差异均为极显着;各性状地点与无性系互作效应显着。两地点各无性系木纤维壁率和双壁厚随年轮增大均呈下降趋势,木射线直径随年轮增大均呈平缓上升趋势,其它木材纤维性状、微纤丝角、管孔性状和木射线比量随年轮增大趋势相反。Ti杨的木纤维壁率、La杨的双壁厚、107杨、Br杨和Me杨的管孔弦向直径、Por杨的木射线比量在早、晚材间差异显着。(3)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两试验林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28~0.99和0.05~0.98,重复力分别为0.88~0.97和0.41~0.93。除径干系数、含水率和冲击韧性外,北京昌平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重复力均大于河北廊坊。除河北廊坊气弦干率外,各性状无性系间差异均显着或极显着。除全径干率外,各性状地点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除冲击韧性外,各性状地点与无性系间互作效应均极显着。(4)叶片性状遗传变异:叶片解剖性状和气孔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10.09%~22.36%和3.11%~31.68%,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01~0.18和0.06~0.51,重复力分别为0.15~0.74和0.29~0.93。叶片性状无性系间和冠层间差异均显着。(5)多性状相关关系:生长性状与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胸径与管孔性状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微纤丝角、纤维比量、径面硬度和弦面硬度显着负相关;材积与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冲击韧性均显着正相关,与木材硬度负相关;纤维长度与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木纤维壁率与冲击韧性呈正相关;冲击韧性与管孔性状负相关;木材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度和微纤丝角均负相关;胸径和材积与叶片表皮气孔密度均为负相关。(6)综合评价:以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建立了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木材物理力学性状以及3个冠层叶片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分组和排序,107杨、Por杨、108杨等生长量、木材管孔性状、纤维长度、硬度、抗压强度、冲击韧性、抗弯强度和叶片厚度较大,而木纤维比量较小。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两地点气候条件和土壤质地相似,但栽植密度不同,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变异产生了显着影响,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以及不同冠层叶片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体系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了分组和排序,筛选出了生长和材性性状优良的品种。
金培林[3](2019)在《杨树优良品种(系)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箭杆杨(P.nigra L.var.thevestina(Dode)Bean.)和欧洲黑杨(P.nigra)的杂交选育出了箭黑杨(Populus.thevestina×P.nigraˋbaichengˊ),并进行了区域试验,吉林省和内蒙等干旱地区建立了5处杨树品种对比试验林。并在苗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造林试验,对树木生长指标进行了统计。通过多年的观测结果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箭黑杨以西安的箭杆杨为母本,以新疆阿勒泰的欧洲黑杨为父本,进行欧洲黑杨种内杂交育种试验,经过多年的对其杂种后代的反复试验、观测、筛选后,选育成功的一个杨树新品种。2、箭黑杨的物候期和引进的黑杨系列相似,生长期长,表现为萌动期相对较早,封顶期较晚。其萌动期为4月20日,展叶期为5月5日,封顶期为9月28日。3、通过对箭黑杨苗期的生长观测,对四平、白城和乌兰浩特等3处试验地上的杨树品比林的调查,箭黑杨保存率最高(2009年箭黑保存率分别91.7%、94.4%和97.2%;2010年保存率88.9%、94.4%和97.2%),由此可以推断在这些干旱的试验地上箭黑杨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4、箭黑杨幼树,在经历了白城市极端气温-37.9℃的严寒条件下没有发生枯梢和日灼现象。同时,通过2009年和2010年对坐落于四平、白城和乌兰浩特等3处试验地上的杨树品比林的调查表明箭黑杨均没有冻害发生。5、通过对成熟林的调查显示,箭黑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显着地高于对照品种白城小黑杨。6、通过区域化试验发现箭黑杨在轻壤土、沙壤土和草甸土等不同土壤条件下,表现耐旱、耐寒、速生、抗病虫害。而且,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可知,箭黑杨各方面性状表现最佳。因此,箭黑杨适宜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以及其邻近地区的沙地、草甸土、黑钙土和黑土上,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四旁”绿化时栽培推广,是东北中西部地区新的黑杨系列品种
王长海[4](2019)在《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可用于杨树造林的土地多是干旱、寒冷和盐碱等困难用地,选育速生、优质、抗旱、抗寒等杨树新品种,是满足我国杨树人工林发展节本增效需求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选用内蒙古通辽林科院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基因库内3个优良无性系(‘1-XY’、‘XY-5’、‘ZL3’)为母本,意大利杨树研究所亲本选择育种所得6个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 L.)优良无性系(‘N188’、‘N020’、‘N139’、‘N151’、‘N429’、‘N430’)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杂交获得F1代,存活8个杂交组合共计1910株子代,对二年生苗木地径性状,以及扦插扩繁后的一年生苗木叶片数量性状(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柄长)进行测定,统计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配合力等参数,分析8个杂交组合子代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杂交子代叶部病害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调查,统计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较8个杂交组合间子代病害发生情况的差异。同时,利用Leaf Analyser软件构建了8个杂交组合子代叶片标志点轮廓模型,并对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进行主成分分析,探究影响叶形态变异的叶片数量性状及形态表现。通过Morpho J软件基于叠印法构建了叶片的形态特征模型,分析了影响叶形态变异的主要形态特征,确定了不同形态特征在叶形态变异中的占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径性状的遗传变异:8个杂交组合子代二年生地径性状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2.71cm~3.60cm,子代地径均值较大的杂交组合为‘1-XY×N188’、‘ZL-3×N188’、‘ZL-3×N429’,特殊配合力最大的杂交组合是‘1-XY×N188’。杂交子代地径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是42.85%~52.38%,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地径性状均存在很大幅度的变异。8个杂交组合子代地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0.81,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可以为苗期选择的依据。杂交组合的遗传增益均在50%以上,均有较好的性状表现。(2)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杂交组合‘ZL-3×N430’子代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均值最大。子代最大叶片出现在杂交组合‘ZL-3×N188’中。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5.47%~39.29%、13.93%~21.72%、11.34%~18.56%、13.62%~20.95%、15.09%~26.83%,变异幅度均较大。杂交子代叶片性状在杂交组合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杂交子代的叶片性状均值接近父本。杂交子代叶面积、周长、叶长、叶宽、叶柄长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8、0.91、0.89、0.86、0.97,主要受遗传因素的控制。(3)叶部病害发生情况:杂交子代叶部病害当年只有黑斑病[Marssonina.Brunnea(Ell.et Ev.)Sacc.]出现大面积发病,症状明显,8个杂交组合发病率均在50%以上。8个杂交组合子代的黑斑病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子代发病率较高的杂交组合为‘XY-5×N188’、‘ZL-3×N430’、‘1-XY×N139’,较低的杂交组合有‘1-XY×N151’、‘1-XY×N188’、‘ZL-3×N429’。杂交组合‘XY-5×N188’的子代黑斑病发病率为85.72%,病情指数达到54.37%,发病最为严重。而杂交组合‘1-XY×N151’、‘1-XY×N188’和‘ZL-3×N429’的子代发病率为53.11%、53.21%和55.37%,病情指数为28.82%、28.33%和30.76%,发病较轻。(4)叶形态变异分析:基于Leaf Analyser软件的叶形变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是影响8个杂交组合子代叶形态变异的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均在60%以上。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的第一主成分图像显示,叶面积越大的子代,其叶片形态特征与父本欧洲黑杨的相似度较高,而叶面积越小的子代,其叶片形态特征与母本小叶杨的相似度较高。影响叶形变异的主要因素还有叶长宽比、叶尖和叶基的形态、叶片对称性等性状。基于Morpho J软件对杂交子代叶片形态变异分析结果表明,8个杂交组合的子代叶形态变异主要来源为叶片阔圆形、叶片三角形、叶片菱形、叶片倒卵形等形态特征,占叶形态变异的70%以上。
翟洋[5](2014)在《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文中提出本试验主要以选育出高产优质杨树无性系为试验目的,以杂交育种和收集得到的无性系为材料,通过苗期选择及无性系区域试验,从生长量、形质指标、病虫害情况、生理指标、木材材性等方面,采用单性状评价、多性状综合选择的方法,选育出3个优良无性系,并通过苗期生长节律观测说明3个优良无性系的苗期生长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量情况:3片区域试验林4年生杨树无性系的胸径分布分别为9.4—16.35cm、7.72—12.99cm、11.49—18.91cm;树高分布分别为9.82—14.33m、7.72—12.99cm、13.67-17.13m;材积生长量分布分别为0.00402—0.01136m3、0.00122—0.00499m3、0.00609—0.02067m3。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不同试验林最终生长量的不同,从平均水平来看生长最好的试验林是莒县试验林,最差的是宁阳试验林。2、连年生长量情况从各无性系两年生长量的情况来看,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2年的生长量最大;树高生长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材积的生长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胸径、树高、材积3各指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逐年增大,表示各无性系间的差异性逐年加大。3、形质指标通过对各无性系树形、树冠的描述,得到的结果是形态特征较好的系号有03-04-171、03-02-13、03-02-15、03-05-156、03-05-206和03-19-99等6个系号。4、病虫害情况对各区域试验林进行调查,发现杨树无性系的病虫害比较严重,相对较好的系号有03-02-13、03-02-15、03-05-16、03-05-206和03-19-99。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是03-05-194和02-05-50,分别有大面积的叶锈病和叶斑病,02-05-50还受到杨雪毒蛾的虫害影响。5、生理特性对初选的几个系号进行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发现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在上午10:00和下午14:00有两个峰值,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高度相关。光和速率平均值最大的系号是03-19-99,其次是03-02-15和03-02-13;叶绿素含量日平均值最大的是03-02-13。6、木材物理性质对初选无性系的基本密度、抗弯强度和硬度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是基本密度最大的系号是03-19-99,达到了0.443g/cm2;抗弯强度表现最大的是03-02-15,达到了78N/cm2;对硬度的测试表明3个面的硬度大小规律为端面硬度>径面硬度>弦面硬度,在端面硬度中,最大的是03-02-15,径面硬度最大的是03-04-171;弦面硬度最大的是03-04-171。7、综合评价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各无性系进行评价,最终选择出综合评分最高的3个无性系,分别是:03-02-13、03-02-15和03-19-99。8、苗期生长节律对最终选择出来的3各无性系进行苗期生长节律观测,从物候期来看生长季节最长的是03-02-13;从生长速度来看03-02-13的速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03-02-15的速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03-19-99的速生期为6月下旬到7月下旬。
马花如[6](2012)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进口木材及其制品耗汇每年均在100亿美元以上,2009年,我国进口商品材及人造板、木浆及纸和纸板耗汇220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钢铁的第三大用汇产品。另一方面,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生态脆弱区的天然林实行了商品性禁伐,对国有林区实行了减产限伐,进一步减少了木材供给,加剧了木材供需矛盾。从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是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然而,发展速生丰产林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发展水平低下;尽管从2002年以来,我国把发展速生丰产林纳入林业六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速生丰产林的进一步发展,但平均生长量为9-12 m3/hm2,远远低于新西兰、瑞典、巴西等国家的30 m3/hm2左右水平。本文从影响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社会学、系统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试图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潜力评价模型,探索出提高其潜力的方法和适合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的规划布局,并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对自然资源潜力分析,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以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标准为尺度,定性、定量分析评价了我国林地和后备林地质量,再结合不同区域、主要树种的相关气候综合模型定量和系统分析了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进而概算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可能的林地供给潜力为1134.42万hm2,每年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供给潜力为18778.39万m3。东南沿海地区未来可以挖掘木材供给潜力为6198.08万m3,其中桉树为3099.02万m3,杉木为1850.19万m3,马尾松为1248.87万m3。(2)在对社会经济条件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良种育苗技术、抚育管理技术、林地维护技术、加工利用技术对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科技服务体系对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对速生丰产用材林促进作用的角度,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民造林积极性的影响,并用实证案例,定量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挖掘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登市三倍体毛白杨的经济效益与普通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种植毛白杨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证明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供给力的经济上的可能性。(3)在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问卷和课题组讨论,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各区域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价。把我国31个省区分为发展速生丰产林的Ⅰ类核心区域、II类一般区域和III类不适宜发展区域;并以这13个I类省区为核心,形成了五大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以广西、福建、广东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以江苏、江西、浙江、湖南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吉林、黑龙江、辽宁为核心的东北地区;以四川、云南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东南沿海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应该作为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以充分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发展潜力,促进生丰产用材林科学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测算出了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供给潜力和木材供给潜力,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树种可能挖掘的木材供给潜力;二是综合自然资源潜力、科技和社会经济潜力,构建了我国速生丰产林综合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省区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据此划定了发展的核心区域,确定了发展的优先顺序。
胡兴宜,宋丛文,张新叶,彭婵[7](2011)在《湖北省杨树可持续育种策略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笔者简单介绍了湖北杨树育种现状及其存在的若干问题,结合湖北当前杨树育种资源现状,将有性育种与无性繁殖有机结合,提出了营建杨树杂交育种园、常规杂交与分子技术相结合的可持续育种策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赵曦阳[8](2010)在《白杨杂交试验与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杂交育种是杨树新品种培育最重要的手段。本研究以白杨派内不同种及杂种为亲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幼胚进行挽救,获得以毛白杨为母本的杂种群体。同时对先前杂交获得的经苗期试验初选的29个白杨杂种无性系和1个选种无性系(LM50)进行4个地点2-4年树高、胸径测定分析,对这些无性系进行遗传稳定性评价。进一步利用生长性状、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对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SSR标记特异性扩增分析的方法构建这些白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7个亲本材料,选配了19个杂交组合开展白杨派内不同种、杂种的杂交试验。对杂交亲本进行花序长度、宽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单株花序长度、宽度存在显着差异。雄株花序长度变化范围为44.40-126.43mm,宽度变化范围为11.29-15.73mm。雌株花序长度变化范围为13.84-25.48mm,宽度变化范围为5.01-7.30mm。从杂交亲和力来看,以银腺杨和毛新杨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亲和力较高,获得种子量较大。以毛白杨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在幼胚未成熟时果穗容易脱落。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出以毛白杨为母本的6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子代420株。对2年生子代苗高、地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间子代苗高、地径差异显着。苗高平均值为49.67-84.42cm,地径平均值为5.61-10.86mm。相同杂交组合内苗高变异系数为13.66%-45.32%,地径变异系数为13.03%-39.51%,为无性系苗期选择提供了依据。2.以实验室先前杂交获得的杂种无性系进行苗期试验后,初选出29个苗期优良无性系,另加1个毛白杨选种无性系(LM50),共30个无性系为材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对其4年生幼林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在不同地点间、无性系间以及无性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间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的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9.84%-69.04%,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14.65%-62.59%。遗传变异系数占表型变异系数比重逐年增大,表明随着植株增长,其变异增大,且这种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力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4年生各指标重复力为0.8887-0.9902。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年-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胸径与4年生胸径表型相关系数高达0.8075,遗传相关系数达0.8841。3年生胸径和4年生胸径表型相关系数达0.9838,遗传相关系数达0.9979。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可以为无性系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发现无性系BL28、BL87、BL69、BL101和BL103具有广泛适应性,在4个地点栽培差异不大,其余无性系在不同地点显示出特殊地域适应性。3.对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试验点的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的17个生长和形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间17个性状差异达极显着(P<0.01)水平。无性系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8.99%-52.57%。各指标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7734-0.9849,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变异受强的遗传控制,为无性系筛选提供基础。利用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的14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把14个性状分成3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是树高、胸径等生物量性状,第二主成分主要包括通直度、节间距等干形性状,第三主成分包括叶片长度、宽度和叶面积等叶片性状。利用主成分评价无性系,BL106、BL107、BL23、BL46、BL78和BL83第一主成分值Y1是正值,且较大,表明这几个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材积、冠幅等生长量较大;无性系BL104、BL106、BL107、BL28、BL69和BL85第二主成分Y2值较大,说明这几个无性系通直度、节间距和分枝度较大;无性系BL106、LM50、BL104、BL107、BL98和BL49第三主成分Y3值较大,表明这些无性系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叶面积较大。4.测定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光合指标,结果表明无性系Pn、Gs和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Ci日变化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n-Par响应曲线和Pn-Ca响应曲线均呈S形,光饱和点lsp处于1396.55-1469.86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lcp处于33.08-81.17μmol.m-2.s-1之间。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处于974.03-1080.50μmol.mol-1间,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处于74.03-93.35μmol.mol-1之间。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间瞬时光合指标呈显着差异(P<0.01)水平,平均Pn、Gs、Ci和Tr分别为19.82μmol.m-2.s-1,0.37mo1.m-2·s-1,263.68μmol·mol-1和4.38 mol·m-2.s-1。光合指标Pn、Gs、Tr与树高、胸径均达显着正相关水平,表明光合指标对无性系生长有很大影响。5.通过对白杨杂种无性系不同月份叶绿素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平均值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平均值处于一直上升状态,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POD、SOD、叶绿素含量与生物量显着正相关,MDA含量与生物量显着负相关。利用聚类分析,对无性系预抗性进行评价,把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分为3类,第一类酶活力最高,预抗性最强,在受到胁迫时受伤害最小,第二类无性系预抗性较强,第三类无性系预抗性最差,在遭遇胁迫时最容易受到伤害。6.利用16对SSR引物对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进行特异性扩增,共获得40条DNA特异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的DNA谱带数目处于2-6条间,平均2.5条谱带,扩增的DNA带大小在100-600bp之间。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之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864-0.2716,平均遗传距离为0.1436。利用DNA谱带进行无性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发现白杨杂种无性系间亲缘关系较近,可以用多对引物组合来实现无性系的区分。本研究利用生物量、干形、光合指标、抗氧化系统对白杨杂种无性系综合评价,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无性系进行指纹图谱构建,为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苏晓华,丁昌俊,马常耕[9](2010)在《我国杨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育种研究的发展历程、进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制约我国杨树良种选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今后我国杨树育种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长短目标结合的系统育种计划,大力丰富并创新杨树种质,重视亲本选择,加强生态育种和低耗高效型品种选育,在不断革新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探索建立现代杨树育种体系,从而促使我国杨树育种获得新突破。
席佳,赵荣军,费本华,吕建雄[10](2009)在《国内杨树培育、木材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概述了国内杨树培育,木材解剖、化学和物理力学性质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杨树杂交育种、定向培育、木材性质与加工利用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并对杨树木材研究及加工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杨树木材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二、杨树新品种及其工业用材林栽培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树新品种及其工业用材林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研究概况 |
1.1.1 杨树生物特性 |
1.1.2 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3 我国杨树的生产与利用 |
1.2 杨树抗旱性研究进展 |
1.3 杨树抗病性研究进展 |
1.3.1 杨树黑斑病 |
1.3.2 杨树叶枯病 |
1.3.3 杨树溃疡病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杨树抗旱性测定与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的解剖结构 |
2.2.2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间的相关性 |
2.2.3 12 个杨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2.4 12 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2.3 小结 |
第三章 杨树抗黑斑病和叶枯病调查与评价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杨树无性系对黑斑病的抗性分析 |
3.2.2 杨树无性系对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杨树抗溃疡病测定与评价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无性系溃疡病的潜伏期 |
4.2.2 不同无性系抗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杨树抗旱性研究 |
5.1.2 杨树抗黑斑病和叶枯病研究 |
5.1.3 杨树抗溃疡病研究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杨树育种现状 |
1.2.2 杨树材性性状研究进展 |
1.2.3 杨树叶片性状研究进展 |
1.2.4 多性状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2.4 性状测定 |
2.4.1 生长性状 |
2.4.2 木材解剖性状 |
2.4.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 |
2.4.4 廊坊试验林叶片性状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
3.1.1 生长性状遗传参数 |
3.1.2 生长性状无性系间变异和地点与无性系间互作效应 |
3.1.3 生长性状地点间变异 |
3.2 黑杨派无性系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变异 |
3.2.1 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参数 |
3.2.2 木材解剖性状无性系间、单株间、年轮间和早晚材间变异 |
3.2.3 木材解剖性状地点间变异 |
3.2.4 木材解剖性状径向变异 |
3.2.5 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相关关系 |
3.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 |
3.3.1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参数 |
3.3.2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无性系间和地点与无性系互作间变异 |
3.3.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地点间变异 |
3.3.4 生长性状与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相关关系 |
3.4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相关性 |
3.4.1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表型相关性 |
3.4.2 木材解剖性状与物理性状遗传相关性 |
3.5 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
3.5.1 叶片性状遗传参数 |
3.5.2 叶片性状冠层间和无性系间变异 |
3.5.3 生长性状与叶片性状相关关系 |
3.6 黑杨派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
3.6.1 生长性状与木材解剖性状综合评价 |
3.6.2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综合评价 |
3.6.3 生长性状与叶片性状综合评价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与讨论 |
4.1.1 生长性状遗传变异 |
4.1.2 木材解剖性状遗传变异 |
4.1.3 木材物理力学性状遗传变异 |
4.1.4 叶片性状遗传变异 |
4.1.5 性状间相关关系 |
4.1.6 综合评价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杨树优良品种(系)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杨树概况 |
1.1.1 杨树的特性及分布 |
1.1.2 杨树的种质资源 |
1.2 杨树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2.1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2 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进展 |
1.2.3 转基因育种 |
1.2.4 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
1.3 杨树抗逆性研究进展 |
1.3.1 抗旱性研究进展 |
1.3.2 抗寒性研究进展 |
1.3.3 抗病抗虫害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通榆新兴经营林场 |
2.1.2 四平市梨树县靠山林场 |
2.1.3 扶余增盛林场五家站营林区 |
2.1.4 白城市林科院试验林场 |
2.1.5 乌兰浩特大石寨 |
2.2 实验材料 |
2.2.1 区域试验品种 |
2.2.2 杨树工业用材林综合效益评价试验品种 |
2.3 实验方法 |
2.3.1 物候期的观测 |
2.3.2 苗期初选——杨树的生长、保存率和抗逆性研究方法 |
2.3.3 杨树工业用材林综合效益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9个杨树品种(系)苗期物候观测 |
3.2 杨树品种(系)抗旱性的对比 |
3.3 杨树品种(系)抗寒性的对比 |
3.4 杨树品种(系)成熟林生长量的调查 |
3.5 杨树品种(系)抗病虫害调查 |
3.6 杨树工业用材林综合效益评价 |
3.6.1 不同品系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
3.6.2 不同品系多性状综合评价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杨树育种现状 |
1.3.2 杨树表型性状选择研究进展 |
1.3.3 叶片性状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4 图像法研究叶片性状的进展 |
1.3.5 杨树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2.1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通州试验基地 |
2.2.2 河北省唐山市中国林科院丰南基地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生长性状测定 |
2.3.2 叶片采集 |
2.3.3 叶片性状测定 |
2.3.4 叶形标志点确定 |
2.3.5 叶部病害调查 |
2.4 数据处理 |
2.4.1 参数计算 |
2.4.2 利用LeafAnalyser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2.4.3 利用Morphoj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3.1 杂交子代苗期性状测定和分析 |
3.1.1 杂交子代苗木地径性状变异分析 |
3.1.2 扦插成活率统计分析 |
3.1.3 叶片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3.1.4 黑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
3.1.5 小结 |
3.2 基于LeafAnlyser软件和MorphoJ软件的杂交子代叶形态变异分析 |
3.2.1 基于LeafAnalyser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3.2.2 基于MorphoJ软件的叶形态变异分析 |
3.2.3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杨树的用材价值 |
1.1.2 杨树的生态意义 |
1.1.3 杨树的景观用途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杨树育种工作 |
1.2.2 我国的杨树育种工作 |
1.3 杨树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
1.4.2 无性系的扩繁 |
1.4.3 苗期初选 |
1.4.4 区域试验林营建 |
1.4.5 区域试验林观测 |
1.4.6 综合评价 |
1.4.7 入选无性系的生长节律观测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区域试验林 |
2.1.2 苗期生长节律观测 |
2.2 实验地概况 |
2.2.1 区域试验林 |
2.2.2 苗期初选实验苗圃 |
2.3 实验方法 |
2.3.1 苗期初选 |
2.3.2 造林测定 |
2.3.3 试验林生长观测 |
2.3.4 形态特征观察 |
2.3.5 病虫害情况 |
2.3.6 生理特性测定 |
2.3.7 木材材性测定 |
2.3.8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苗期初选 |
3.2 区域试验林的生长量情况 |
3.2.1 生长量分析 |
3.2.2 连年生长量分析 |
3.2.3 各无性系的形态特征情况 |
3.2.4 病虫害描述 |
3.2.5 杨树无性系生理特性 |
3.2.6 各无性系的材性评价 |
3.2.7 杨树无性系的综合评价 |
3.3 入选无性系的苗期生长规律 |
3.3.1 入选无性系的物候期观测 |
3.3.2 入选无性系的生长节律 |
4 讨论 |
4.1 变异性讨论 |
4.2 试验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5 结论 |
5.1 杨树无性系生长量 |
5.1.1 区域试验林 4 年生杨树无性系生长量 |
5.1.2 连年生长量分析结果 |
5.2 杨树无性系生长质量 |
5.3 综合评价 |
5.4 优良无性系的苗期生长节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2 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研究 |
1.3.4 国内外有关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主要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2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概念与内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林业分工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论 |
2.2.4 林业区划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绿色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历程 |
3.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现状 |
3.3 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建设状况 |
3.4 现阶段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前景分析 |
4.1 巨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发展的内在需求 |
4.1.1 我国木材供需现状 |
4.1.2 我国木材需求预测分析 |
4.2 天然林保护与沉重的木材进口压力:发展的重要推手 |
4.3 现实的客观自然条件:发展的前提基础 |
4.3.1 适宜的气候条件 |
4.3.2 合格的林地质量 |
4.4 工程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发展的空间前景 |
4.5 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是弥补供需缺口的主要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自然资源潜力分析 |
5.1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林地资源潜力分析 |
5.1.1 我国林地资源总量评价 |
5.1.2 我国林地资源质量评价 |
5.1.3 速生丰产用材林林地供给潜力分析 |
5.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木材生产潜力分析 |
5.2.1 分地区林木的可能生产潜力分析 |
5.2.2 分地区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树种生产潜力分析 |
5.2.3 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速生树种的木材现实生产力和供给潜力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社会经济潜力分析 |
6.1 科技潜力分析 |
6.1.1 速生丰产用材林科学技术分析及评价 |
6.1.2 提高科学技术利用率的途径 |
6.2 林业制度创新潜力分析 |
6.2.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挖掘潜力的积极性 |
6.2.2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可以解放发展潜力的桎梏 |
6.2.3 林业税费制度改革降低资本进入门槛,有利于扩展发展能力 |
6.3 投资潜力分析 |
6.3.1 投资现状 |
6.3.2 投资速生丰产用材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
6.3.3 投资潜力实现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的发展思路 |
7.1 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影响因素分析 |
7.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综合发展潜力的评价及分析 |
7.2.1 评价步骤 |
7.2.2 评价结果分析 |
7.2.3 基于评价结果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区域的划分 |
7.2.4 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发展优先序 |
7.3 本章小结 |
8 实现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技术支撑 |
8.1.1 培育良种壮苗,奠定更加适合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生物基础 |
8.1.2 应用高新生物工程技术,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的集约经营 |
8.1.3 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的产出效率 |
8.2 建立促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 |
8.2.1 林地政策 |
8.2.2 投资政策 |
8.2.3 保险政策 |
8.2.4 贷款政策 |
8.2.5 税费政策 |
8.2.6 资源管理政策 |
8.2.7 森林资产流转市场政策 |
8.3 科学选择生产经营方式和模式 |
8.3.1 坚持速生丰产用材林的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 |
8.3.2 创新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的运作模式 |
8.4 实施分区域重点扶持、重点发展策略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湖北省杨树可持续育种策略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杨树育种现状 |
1.1 杨属乡土资源概述 |
1.2 杨树资源引种与栽培 |
1.3 品种选育及存在的问题 |
2 杨树可持续育种体系建立 |
2.1 杨树可持续育种体系建立的目的 |
2.2 杨树可持续育种体系的优点 |
2.3 杨树可持续育种体系的主要内容 |
3 湖北杨树可持续育种体系建立的实践应用 |
4 湖北杨树育种发展对策与展望 |
(8)白杨杂交试验与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1 国外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
1.1.2 中国杨树杂交育种概况 |
1.1.2.1 派内种间杂交 |
1.1.2.2 派间杂交 |
1.2 杨树无性系选择研究进展 |
1.2.1 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 |
1.2.1.1 杨树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
1.2.1.2 无性系稳定性评价 |
1.2.1.3 光合指标辅助杨树无性系选择 |
1.2.1.4 抗氧化酶系统辅助无性系选择 |
1.3 分子标记在杨树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的种类 |
1.3.2 SSR分子标记在杨树育种中的应用 |
1.3.2.1 无性系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2.2 杨树遗传图谱构建 |
1.3.2.3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辅助选择育种 |
1.4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
2 白杨杂交试验及杂种子代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条件概况 |
2.1.2 试验材料概况 |
2.1.3 交配设计 |
2.1.4 杂交方法 |
2.1.5 花序表型调查方法 |
2.1.6 幼胚培养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序长度、宽度变异分析 |
2.2.2 杂交组合亲和力分析 |
2.2.3 种子发芽率及成苗率分析 |
2.2.4 杂交苗苗高、地径变异分析 |
2.3 讨论 |
3 白杨杂种无性系不同地点联合对比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1.1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苗圃场(E1) |
3.1.1.2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苗圃场(E2) |
3.1.1.3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国有苗圃(E3) |
3.1.1.4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高桥林场(E4) |
3.1.2 试验材料 |
3.1.3 数据调查和计算 |
3.1.3.1 4个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保存率调查 |
3.1.3.2 4个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材积计算 |
3.1.4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试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保存率分析 |
3.2.2 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方差分析 |
3.2.3 不同试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变异参数 |
3.2.4 不同试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材积重复力分析 |
3.2.5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相关性分析 |
3.2.6 白杨杂种无性系稳定性评价 |
3.2.7 白杨杂种无性系遗传增益估算 |
3.2.8 不同地点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综合评价 |
3.3 讨论 |
4 白杨杂种无性系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
4.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条件 |
4.1.2 试验材料 |
4.1.3 研究方法 |
4.1.3.1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测定 |
4.1.3.2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冠直径、分支角、节间距测定 |
4.1.3.3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皮厚度和皮孔性状测定 |
4.1.3.4 白杨杂种无性系单株叶片性状测定 |
4.1.3.5 白杨杂种无性系通直度和分枝度测定 |
4.1.3.6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
4.2.2 白杨杂种无性系间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分析 |
4.2.3 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4.2.4 主成分分析评价无性系 |
4.2.5 无性系综合评价 |
4.3 讨论 |
5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
5.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材料概况 |
5.1.3 实验仪器概况 |
5.1.4 研究方法 |
5.1.4.1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瞬时Pn测定 |
5.1.4.2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日进程曲线的测定 |
5.1.4.3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测定 |
5.1.4.4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二氧化碳(Pn-Ca)响应曲线测定 |
5.1.4.5 白杨杂种无性系瞬时光合指标的测定 |
5.1.4.6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1.4.7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与树高、胸径相关性分析 |
5.1.4.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Pn变化规律 |
5.2.2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日变化 |
5.2.3 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光合-光强(Pn-Par)响应曲线 |
5.2.4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二氧化碳(Pn-Ca)响应曲线 |
5.2.5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变异分析 |
5.2.6 白杨杂种无性系光合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2.7 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胸径与光合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6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系统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材料概况 |
6.1.3 试验方法 |
6.1.4 统计分析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不同时间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变异分析 |
6.2.1.1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Chla含量变化 |
6.2.1.2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Chlb含量变化 |
6.2.1.3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片总叶绿素Chl(a+b)含量变化 |
6.2.2 不同时间白杨杂种无性系MDA、POD、SOD变异分析 |
6.2.2.1 白杨杂种无性系丙二醛(MDA)含量 |
6.2.2.2 白杨杂种无性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6.2.2.4 白杨杂种无性系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与树高、胸径相关性分析 |
6.2.2.5 白杨杂种无性系预抗性评价 |
6.3 讨论 |
7 白杨杂种无性系SSR标记指纹图谱构建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材料概况 |
7.1.3 提取DNA的方法 |
7.1.4 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 |
7.1.4.1 引物设计 |
7.1.4.2 PCR扩增 |
7.1.4.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7.1.5 结果记录 |
7.1.6 数据统计分析 |
7.1.6.1 多态性分析 |
7.1.6.2 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引物筛选 |
7.2.2 白杨杂种无性系遗传距离分析 |
7.2.3 白杨杂种无性系指纹图谱的构建 |
7.3 讨论 |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我国杨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杨树育种的发展及现状 |
1.1 20世纪40—60年代的杨树育种 |
1.2 20世纪70—90年代的杨树育种 |
1.2.1 育种资源的收集利用 |
1.2.2 优良品种选育 |
1.3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杨树育种 |
2 中国杨树良种选育的主要限制因素 |
2.1 主栽培区与种的自然地理分布不同——生态适应性弱 |
2.2 自然资源丰富与有效育种资源缺乏——遗传基础窄 |
2.3 育种理论和方法不完善——育种效率低 |
3 我国杨树良种选育发展对策 |
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育种目标长短结合 |
3.2 丰富育种资源, 创新杨树种质 |
3.3 重视亲本选择, 提高育种效率 |
3.4 加强生态育种和低耗高效型品种选育, 持续有效利用环境资源 |
3.5 探索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有效结合, 建立现代杨树育种技术体系 |
(10)国内杨树培育、木材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杨树的培育 |
1.1 杂交育种 |
1.2 定向培育 |
2 杨树的木材性质 |
2.1 解剖性质 |
2.2 化学性质 |
2.3 物理力学性质 |
3 杨树木材的加工利用 |
3.1 纸浆用纤维 |
3.2 人造板 |
3.2.1 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 |
3.2.2 人造薄木 |
3.2.3 重组木 |
3.2.4 集成材 |
3.2.5 细木工板 |
3.3 杨木改性 |
3.3.1 单板染色 |
3.3.2 表面密实化 |
3.3.3 木材炭化处理 |
4 讨论与展望 |
四、杨树新品种及其工业用材林栽培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2个杨树无性系旱生结构和抗病性测定分析研究[D]. 王烟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D]. 张晓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杨树优良品种(系)的筛选[D]. 金培林. 北华大学, 2019(01)
- [4]小叶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子代苗期性状变异分析[D]. 王长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5]杨树优良无性系选育[D]. 翟洋.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6]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潜力研究[D]. 马花如.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7)
- [7]湖北省杨树可持续育种策略研究与应用[J]. 胡兴宜,宋丛文,张新叶,彭婵. 湖北林业科技, 2011(01)
- [8]白杨杂交试验与杂种无性系多性状综合评价[D]. 赵曦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我国杨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及对策[J]. 苏晓华,丁昌俊,马常耕.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1)
- [10]国内杨树培育、木材性质及其加工利用研究进展[J]. 席佳,赵荣军,费本华,吕建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