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饰用材新材料渐入佳境(论文文献综述)
方兴[1](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王婷婷[2](2019)在《中国传统乐器观演空间研究 ——以古琴艺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力的增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已成为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在音乐艺术方面,以古琴艺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乐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喜爱。我国当代的音乐厅建筑是直接移植于西方并在我国音乐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传统乐器面向大众的主要场所,西方音乐厅式观演空间自从传入我国后,我们一直缺乏主动的精神,不是将其根据我国的传统音乐艺术的需要加以改变,反而是将我国的传统音乐艺术和传统乐器加以改造去适应西式音乐厅。当今,我国音乐学界已经在重新认识传统乐器的传统价值,认识到西方音乐厅空间对传统乐器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建筑声学领域对我国民族乐器发声特性和民族音乐厅堂客观声学参数的主观优选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开展民族音乐厅堂音质研究奠定了基础。由此,研究传统乐器在当代的观演空间、传统观演空间的现代传承这一时代命题产生。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艺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弹弦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传统乐器改革大潮中,唯有古琴艺术因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至今仍顽强的保持着几千年的琴式、传统曲目、内省式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传统审美旨趣,本文以当代最具中国传统乐器音乐特征的古琴艺术为例,讨论我国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厅空间存在的问题和传统乐器观演空间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论文主要采用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我国传统观演空间特性、音乐与环境紧密相关的中国传统音乐观,结合音乐人类学、建筑现象学、声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提出当代中国传统乐器观演空间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并实验性的探讨了中国传统乐器观演空间的适应性模式。首先,论文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观演空间的发展轨迹和空间特征、西方专业音乐厅空间的发展及其空间特征、实地调查中国传统乐器在当代我国音乐厅空间的观演现状,从中西方文化发展的综合性差异所形成的音乐文化语境的不同、乐器声学环境与审美特性的差异、现代西方音乐厅空间对传统乐器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乐器在当前西方音乐厅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其次,论文以古琴艺术为例,通过研究古琴艺术的传统文化特征、音乐特性、传统观演空间形式、当代琴馆空间,深入论述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和其所代表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特征、人文精神,重新认识中国传统音乐观中音乐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构建既保持中国传统观演空间特质,又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符合当代观演习惯的传统乐器观演空间提供研究基础。最后,论文从古琴艺术观演空间的外部院落空间营造,古琴的乐器厅堂声学特性、室内观演空间布局、室内装饰这四个方面,探索当代古琴艺术观演空间的设计要素并进行设计实验和室内声场计算机模拟仿真试验,试图从观演空间的文化精神属性和声学物理功能这两个层面,来探寻实现中国传统乐器观演空间的现代传承。
曹阳[3](2018)在《中国建筑学语境下的现代建筑的话语研究(195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建筑”是我们谈论近现代建筑史时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建筑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说正是因为现代建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才使得建筑逐渐展现出不同于其他艺术的魅力,因此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现在的中国建筑学科,“现代建筑”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语。那么,在中国建筑学语境下的“现代建筑”话语在1920年代产生三十余年后的1950年代是怎样被讨论的呢?本文就是从这个问题出发主要对1950年代中国的“现代建筑”话语进行回顾,希望能够从“现代建筑”的角度认识中国建筑学科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回想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话语系统建立并逐步发展的这段历史,会发现50年代是中国建筑学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阶段。不但对理解80年代建筑学科的发展变化有所助力,甚至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建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段时期的建筑话语常常因为有着较强的政治色彩而被忽视。所以本文希望以1950年代的“现代建筑”话语为出发点,通过文献阅读的方式可以比较细致地还原当时的现代建筑的讨论话语和历史语境,进而可以重新思考1950年代在中国现代建筑话语发展中的历史性作用。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1920—1940年代的现代建筑话语初步兴起的过程进行回顾,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建筑观念的发生转变,现代建筑话语体系伴随着现代建筑话语主体——中国建筑师的产生而出现,并且随着他们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活动传播开来,虽然这时期的现代建筑话语多数是风格化的介绍阐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建筑师对现代建筑产生了误解。但中国现代建筑话语中的一些重要话题已经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例如对“空间”的讨论,及由此引发的从空间角度来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都对五十年代“现代建筑”话语的进一步展开做了铺垫。其次是从社会经济和建筑文化的角度对五十年代的背景做了介绍,物资匮乏的经济和极端封闭的国际环境使得建筑学的发展变得反复无常、数度起伏。最后是对1950年代的“现代建筑”话语的展开讨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意识形态的强调渗透到各个领域。苏联的的现代建筑话语在这样的政治观念指导下强烈影响着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现代建筑理论在这个时期既被批判又被接受,中国建筑师进一步认识到了现代建筑空间理论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开始从空间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探索,也把这种空间观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现代建筑话语已经不只在零星的文字中出现,而是已经逐渐成为许多建筑师广泛讨论的话题。1950年代中国建筑学语境下的现代建筑话语在丰富建筑语汇、改变建筑观念的同时,也与中国建筑师一直以来强烈的民族意识有关,它从空间角度为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迈进指明了道路,也为中国建筑界提供了一套现代化的设计方法。中国“现代建筑”话语的发展过程研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建筑现代化的历程。本文正文共约67000字,图表53幅。
李胤南[4](2018)在《多元文化下的乡土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性研究 ——以鲁胶东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乡土景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乡土景观设计中面对多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碰撞,如何将多元文化弃取、吸纳、变通、消化运用于乡土景观设计中,怎样做才能让两者接轨,是笔者所研究的真正目的,这也为我们如何运用多元文化中的有利因素来建设我们的生活环境提出了问题和方向,挖掘内在的文化累积是我们摆脱“大众化”、“模式化”的根本方式。怎样有效合理的去提炼和发掘内在深层次的本土文化的良性面,是笔者要探寻的主要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文化互融背景下乡土景观的发展之路,试从理论分析和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对乡土景观中文化性的挖掘运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在理论上的分析主要围绕文化的地域性来出发探索,寻找如何将物质、精神、行为上的意象通过具体的技术方法合理的转化为景观形象,并借此把这个过程理论化。在运用实例论证的方面则要通过对空间、形态、技术等具体的设计手法上研究出文化融合的具体方法。
苗瀚文[5](2018)在《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研究 ——基于设计社会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从事城市室内设计的深圳设计师群为对象,以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为线索,以人、设计与社会的互动为核心,从社会学的视角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它们分别是:一、肇端于深圳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二、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构成显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精神文化特征?三、在城市发展之初,深圳室内设计师群是如何组织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设计资源的?四、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当下,如何才能让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更好地适应社会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五、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及其设计观念和风格的形成和变迁是基于何种社会机制和文化背景,以及它在中国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围绕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生成—存在—发展—延续”的历史脉络,通过大量面对面的访谈和实地调研,并辅之以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阐释深圳室内设计师群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内在特性和外部“生态”,以期揭示其群体性设计生产活动的变化轨迹和社会意义,并从一个侧面为设计社会学中的设计群体研究提供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例。首先,笔者考察了深圳作为一个沿海新城的发展历史,以及室内设计师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各种外部条件,这既包括城市地理、人口和产业等实体因素,也包括城市文化与精神等主观条件。根据实地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信息流通优势使它成为了一个适合室内设计发展的理想场所,室内设计师、室内设计活动和室内设计产品可以在这个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直接的交流互动。同时,深圳也为设计市场和设计销售的形成以及设计文化产业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认为,室内设计师群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设计师和设计团队不断地思索和进取,更需要各方面社会力量的积极介入。其次,文章分析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生成和发展,尤其对其构成和特征进行了论述,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生成有赖于上世纪末深圳的市场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带来的市场与信息方面的区位优势,也因此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在构成上具有年轻化、地域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等特征,深圳作为一个以移民人口为主体的新型城市,它的人口构成多来自全国各地追逐梦想寻求发展的年轻人。三十多年以来,作为新移民的室内设计师群在深圳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再次,文章讨论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设计风格特点和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其设计风格演变具有明显的脉络可寻,经历了从简易模仿到深度模仿再到融合与创新过程,并且其设计活动具有典型的商业化、组织化的特点。本文认为深圳室内设计风格经历了四次演变: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主要是通过书报杂志上的介绍,学习和模仿境外设计作品的风格和手法,以形式让位于功能的现代简约风格为主;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此时深圳与境外设计机构的交流互动机会增多,深圳室内设计师更加广泛地借鉴西方流行的设计风格。这一时期总体呈现的设计风格主要是90年代初期流行的新古典风格(欧陆风格),以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更加明快的现代简约风格,注重追求空间的高利用率;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期——2010年左右,深圳设计师开始走独立发展的道路,风格上开始注重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表达和自身品牌的塑造,室内设计风格表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主要是以复古的新中式风格和具有时尚特点的都市风格为主,开始更多的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时尚的审美情趣,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空间功能性的考虑上;第四个阶段是2010年左右至今,这一时期的深圳室内设计师群体组织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在观念上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更多的关注设计与人、社会及自然的关联,更多的主张回归自然并倡导“可持续设计”和智能化设计,其设计风格具有亲和、自然、环保和高效的特征。同时,文章还就深圳室内设计中的女性话语与女性参与进行了讨论,认为深圳女性室内设计师的发展,体现了现当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深圳女性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参与是以深圳消费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包容奋斗的社会氛围为基础。因此,深圳室内设计的女性具有风格色彩丰富、手法细腻、线条柔和的特征。最后,本文考察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与深圳社会及市场的互动,重点分析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对深圳城市面貌、室内设计行业及国内其他设计师群体的影响。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更紧密地与市场接轨,在设计规范、设计协作方式、设计与市场的互动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商业化运作特点。笔者认为,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从外部环境来说,是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增长的现实为基础的,同时又有行业的规范管理与相互协作作为保障;而从内部动因来说,则是由于它始终把兼收并蓄和创新求变作为推动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则,同时又在保证设计所带来的商业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人文关怀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根本目标。
李梅[6](2017)在《乡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 ——以茯茶小镇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范围扩张,带有城市记忆和城市文脉的旧城区被拆旧翻新,一方面欧式风格、现代风格被普遍采用;另一方面新技术、新材料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传统乡土材料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地域特色也随之逐渐消失。如何更好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继承和发展传统乡土材料及其它的传统营造工艺,是本文所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首先,本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了乡土材料的地域性特征和特性,分析优秀案例,研究每一种乡土材料的营造技艺和应用方法。其次,论文结合实践研究,从材料的角度,以传统乡土材料木、砖、瓦、石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实例验证等方法,探讨乡土材料的表现方法和应用范围。最后,结合陕西茯茶小镇景观中乡土材料的应用情况,对本论文中总结的乡土材料的表现方法和应用范围进行验证,从而明确乡土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方向。本论文通过理论研究、案例研究、调研分析乡土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与表现,总结得出乡土材料的应用范围、应用方法及表现方法,为其他同类型景观中乡土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对乡土材料今后的永续发展有积极地作用和意义。
吴佩君[7](2017)在《浙江庭园营造技法与风格研究》文中认为浙江是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重省,人文荟萃,吴越与南宋两朝代建都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在庭园营造方面,浙江庭园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营造技法独特,充分了体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品味。相比江南之江苏、安徽等省的庭园营造,多有文献、史料记载,而针对浙江庭园的营造技法与风格探讨却鲜有资料。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浙江境内的几个代表性庭园,如杭州郭庄、绍兴沈园、南浔小莲庄、海盐绮园、宁波天一阁、绿城·江南里、梦溪园等园中各庭园展开分析研究。通过整理史籍资料和现场调查,基于庭园的营造法则,分别从平立面布局、空间构成、景观序列等宏观技法,以及建筑、叠石、理水、植物、铺装等微观技法,详尽分析上述庭园的景观元素,并进一步理解庭园的表达意境。结合凯泰庭园和君子静庭园的项目跟踪与实践,探讨庭园技法的传承与发展,初步凝练浙江庭园的营造风格,为今后浙江庭园风格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托江南地域与文化特质,浙江庭园之营造具有江南造园技法的共性,同时也因浙江的环境与历史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营造风格。尤其近年来浙江诸多园林施工企业传承江南传统,不断创新,精致造园,“浙江风格”庭园显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业内也开始探讨此类现象。(2)从庭园营造的宏观技法出发,浙江庭园极为注重平、立面布局与空间变化,强调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用不同的组景手段,达到不同空间的分隔、过渡、渗透、映射,充分体现了庭园环境的空间转承,营造扬抑结合、变幻丰富的景观序列。(3)从庭园营造的微观技法出发,浙江庭园整体环境注重与建筑风格协调,叠山理水常有壁山、方池形式;置石并非强调湖石,更注重体现其“神、情、气、韵”特质;铺装讲究细腻与精巧的工法;植物配置往往多见组团形式,主次明朗,层次分明,植物材料丰富,植物的景观季相与文化寓意凸显。各个造景元素相互组合、配置,到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4)在浙江庭园中,常有诗文吟诵、书画描绘、乐韵演奏等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意境深远。文中比较了浙江庭园与中国北方庭园、岭南庭园,以及江南的江苏、安徽庭园,探讨营造技法,归纳营造风格,浙江庭园具“扬抑有致之空间,技近乎道之艺匠,多重关联之借景,一壶天地之意境,大家闺秀之气质”之表征特质,浙江庭园风格可归纳为“自然大气、精致灵秀、人本情怀”。最后,结合作者对杭州的凯泰庭园和君子静庭园的项目跟踪与设计实践,进一步体会浙江庭园的方案设计与工程施工过程。
李婧[8](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高小宇[9](2014)在《既新又旧:王澍建筑创作中对旧材料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师王澍以他富有特点的设计作品赢得了人们的赞许,同时,他旗帜鲜明的思想和观点正在逐渐被学界关注,并特别得到了年轻建筑师和学子的追捧甚至崇拜。与此同时,建筑界对王澍现象也颇有非议,认为他在玩小众文化和雕虫小技,认为他的实践没有推广价值的也大有人在。王澍接受了现代建筑理论的教育,其建筑作品也起源于现代建筑,但他正以叛逆者的形象出现,这点从他作品渗透出来的点点滴滴中都可以感受到。王澍的执着使他的作品形象特征鲜明并不同于通常意义的现代式建筑,“既新又旧”,既现代又传统。在中国现阶段建筑文化性、场所感缺失的现象下,王澍的探索无疑是有益的,这也引发了笔者对王澍作品及思想进行研究的兴趣,本课题着眼于对王澍如何利用旧材料去表达其设计思想,同时对旧材料在其作品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本论文分为5个部分论述:一、分析王澍“重返自然之道”的设计思想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对王澍建筑作品和用材的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深入探析王澍对旧材料的运用动机。二、对王澍作品中旧材料的种类、收集处理方式和使用场所进行调研分析,对其利用表征做一个总体的归纳。三、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历史记忆的唤起等方面分析王澍利用旧材料对“自然之道”的诠释和表达,明确旧材料在王澍创造“既新又旧”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四、探讨旧材料在王澍“既新又旧”建筑形象塑造中的运用方法,分析它与立面构图、空间体验等设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五、从建构的角度来分析以传统作法为基础的旧材料的具体组合方式、肌理细部构成的符号性和在现代建筑利用中的构造措施以及相关的技术创新。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吕兆球[10](2013)在《广州市余荫山房庭园文化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府地区为清代广州府的行政区域,下辖南海、番禺、顺德等县,大体相当于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行广府话。广府庭园的造园艺术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以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从而在中国三大园林风格中独树一帜,是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园林文化遗产。广州余荫山房作为粤中四大名园之一,系广府地区现存古庭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实例。它在庭园布局、建筑形式、叠石理水、花木配植、楹联题额等庭园构成上,都代表了广府庭园艺术的精华。本课题选取余荫山房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庭园的物境、情境、意境三方面逐步深入。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广州市余荫山房为点、以广府庭园传统园林理论为线、以广府文化为面相结合进行动态研究,而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发掘其鲜明的文化个性及深厚的精神内核,有助于传统庭园文化研究的具体化,广府民系传统庭园研究的深入,促进广府民系传统庭园文化的研究,并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庭园营造活动提供宝贵的气候应对经验借鉴。有助于传承古典庭园文化及广州地方传统文化,有助于广府民系传统庭园的保护及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丰富。
二、装饰用材新材料渐入佳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饰用材新材料渐入佳境(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
1.5 研究对象 |
1.5.1 地域范围 |
1.5.2 核心概念界定 |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
2.3 其他思想文化 |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
4.2.1 山间寺观 |
4.2.2 崖壁洞窟寺观 |
4.2.3 水畔寺观 |
4.2.4 小山岗寺观 |
4.2.5 平原平地寺观 |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
5.2 前导空间 |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
5.3 建筑空间 |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
5.4 园林空间 |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
5.5 空间格局对比 |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
6.4.1 用诗境说禅境 |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
7.1.3 保护策略思考 |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中国传统乐器观演空间研究 ——以古琴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传统乐器的研究范畴 |
1.2.2 观演空间的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
1.5.1 音乐人类学 |
1.5.2 建筑现象学 |
1.5.3 声景 |
1.5.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中国传统乐器观演空间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问题 |
2.1 观演与观演关系 |
2.1.1 观演的起源 |
2.1.2 观演行为 |
2.1.3 观演的困惑 |
2.2 中国传统观演空间的发展轨迹 |
2.2.1 中国传统观演空间的萌芽 |
2.2.2 中国传统观演空间的发展 |
2.2.3 中国传统观演空间的成形 |
2.2.4 中国传统观演空间特性 |
2.3 西方音乐与音乐厅观演空间 |
2.3.1 古希腊戏剧与露天剧场 |
2.3.2 欧洲宫廷音乐沙龙 |
2.3.3 欧洲早期音乐厅 |
2.3.4 古典鞋盒型音乐厅 |
2.3.5 现代音乐厅 |
2.3.6 西方音乐厅空间特性 |
2.4 中国传统乐器在西方音乐厅空间所存在的问题 |
2.4.1 传统乐器的观演现状 |
2.4.2 传统文化语境的缺失 |
2.4.3 乐器声学环境的差异 |
2.4.4 西方音乐厅空间对传统乐器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古琴艺术传统观演空间研究 |
3.1 古琴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
3.1.1 古琴的起源 |
3.1.2 琴器的文化内涵 |
3.1.3 古琴艺术的历史发展 |
3.2 古琴艺术的音乐特性 |
3.2.1 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 |
3.2.2 古琴艺术的表现手法 |
3.2.3 古琴艺术的音乐意境 |
3.3 古琴艺术的传统观演空间形式 |
3.3.1 自然环境 |
3.3.2 私家庭院 |
3.3.3 室内厅堂 |
3.3.4 专业观演空间的萌芽 |
3.4 古琴艺术传统观演空间的声景观 |
3.4.1 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密切相融 |
3.4.2 琴乐与传统园林的声色互补 |
3.5 本章小结 |
4 当代琴馆空间研究 |
4.1 古琴艺术在当代的发展 |
4.1.1 古琴艺术的当代复兴 |
4.1.2 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方式 |
4.1.3 古琴艺术在当代的机遇与问题 |
4.2 当代古琴馆实例调查 |
4.2.1 北京“钧天坊”古琴美学空间 |
4.2.2 北京“璃墟”文化艺术中心 |
4.2.3 上海“镜观”古琴馆 |
4.2.4 西安“半山半水”古琴文化传播机构 |
4.2.5 西安“乐易”琴堂 |
4.3 当代琴馆空间的适应性评价 |
4.3.1 注重环境文脉塑造 |
4.3.2 延续传统观演空间特征 |
4.3.3 缺乏专业建筑声学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古琴艺术观演空间设计 |
5.1 外部院落空间营造 |
5.1.1 庭院空间 |
5.1.2 灰空间 |
5.1.3 前厅空间 |
5.2 乐器厅堂声学研究 |
5.2.1 古琴乐器声学特性 |
5.2.2 室内乐厅声学实测 |
5.2.3 古琴观演空间声学特性 |
5.3 室内平面布局 |
5.3.1 古琴的感知觉模式分析 |
5.3.2 古琴观演空间舞台形式 |
5.3.3 古琴观演空间观众席设计 |
5.4 室内装饰研究 |
5.4.1 装饰色彩 |
5.4.2 装饰材质 |
5.4.3 灯光照明 |
5.4.4 室内陈设和装饰小品 |
5.4.5 建筑装饰 |
5.5 古琴观演空间设计实验 |
5.5.1 选址规划 |
5.5.2 庭院景观设计 |
5.5.3 古琴观演建筑设计 |
5.5.4 室内声场计算机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中国传统艺术观演空间考察 |
附录 书目 |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建筑学语境下的现代建筑的话语研究(1950s)(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视角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解读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解读 |
1.3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建筑”话语的初步传入(1920—1949) |
2.1 “内”与“外”:西方文化与技术影响下的建筑体系转型 |
2.2 西方现代建筑话语的初步传入 |
2.2.1 西方“现代建筑”话题的初步传入 |
2.2.2 中国建筑学教育起步时期中的现代建筑话语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50s现代建筑话语的背景研究 |
3.1 现代建筑话语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 |
3.1.1 国民经济的恢复期(1949-1952) |
3.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下的“一边倒”政策(1952-1957) |
3.1.3 “反浪费”运动的展开(1955-1957) |
3.1.4 “大跃进”与大调整(1958-1960) |
3.2 现代建筑话语所处的建筑文化背景 |
3.2.1 现代主义建筑的自发延续(1949-1952) |
3.2.2 追求“民族形式”时期(1952-1954) |
3.2.3 追求简化的“反浪费”运动(1955-1957) |
3.2.4 国庆十大工程与“住宅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1958-1959)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50s现代建筑话语探究 |
4.1 来自国外的现代建筑话语 |
4.1.1 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民族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 |
4.1.2 苏联的“结构主义”与“形式主义” |
4.1.3 苏联建筑理论的传入中国 |
4.2 对西方现代建筑的批判与接受 |
4.2.1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批判 |
4.2.2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向往 |
4.3 传统建筑与园林空间研究影响下的“中国现代建筑”话语 |
4.3.1 初探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意识 |
4.3.2 初探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意识 |
4.3.3 传统建筑和园林研究的图景 |
4.4 指向建筑设计的“现代建筑”话语 |
4.4.1 建筑设计理论文章中的“现代建筑”话语 |
4.4.2 建筑作品与评述中的“现代建筑”话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1950s中国现代建筑话语反思 |
5.1 研究回顾 |
5.2 研究心得 |
5.3 研究局限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多元文化下的乡土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性研究 ——以鲁胶东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3.3 论文创新点 |
1.4 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及现状 |
1.4.1 国外的研究水平及现状 |
1.4.2 国内的研究水平及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内容分析 |
2.1 理论支撑 |
2.1.1 场所理论 |
2.1.2 空间三元结构论 |
2.2 乡土景观的相关论述 |
2.2.1 乡土景观的概念 |
2.2.2 传统乡土景观的类型 |
2.2.3 本文对乡土景观的划分 |
2.2.4 乡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辩证性论述 |
2.3 地域文化的概念 |
2.3.1 地域文化的相关论述 |
2.3.2 地域文化的基本特点 |
2.4 多元文化的研究 |
2.4.1 多元文化的概念解读 |
2.4.2 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
2.4.3 多元文化与乡土景观的联系 |
2.4.4 多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
3 鲁胶东地区及研究样本的乡土景观地域文化分析 |
3.1 研究地点的选择 |
3.2 胶东地区地域文化特征解析 |
3.2.1 经济状况 |
3.2.2 自然条件分析 |
3.2.3 聚落环境 |
3.2.4 民俗文化风貌 |
3.2.5 建筑形式 |
3.2.6 其他历史文化资源 |
3.3 研究样本概况 |
3.3.1 杻杭村 |
3.3.2 石沟村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元文化下鲁胶东地区的乡土景观分析 |
4.1 乡村生态景观 |
4.1.1 杻杭村乡村生态景观 |
4.1.2 石沟村生态景观 |
4.2 乡村生产景观 |
4.2.1 杻杭村生产景观 |
4.2.2 石沟村生产景观 |
4.3 乡村生活景观 |
4.3.1 杻杭村生活景观 |
4.3.2 石沟村生活景观 |
4.4 乡村交通景观 |
4.4.1 杻杭村交通景观 |
4.4.2 石沟村交通景观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元文化下乡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方法 |
5.1 融合原则 |
5.1.1 去假留真,去粗留精 |
5.1.2 本土为重,外来为辅 |
5.1.3 立足现实,与时俱进 |
5.2 多元文化下的融合方法 |
5.2.1 乡村生态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方法 |
5.2.2 乡村生产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方法 |
5.2.3 乡村生活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方法 |
5.2.4 乡村交通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研究 ——基于设计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拟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资料来源说明 |
1.6.1 问卷调查 |
1.6.2 深度访谈 |
1.6.3 文献与信息搜集 |
1.7 基本理论 |
第2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生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群 |
2.1.2 室内设计师群 |
2.1.3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 |
2.2 构成与特征 |
2.2.1 群体构成 |
2.2.2 群体特征 |
2.3 生成机制 |
2.3.1 特区体制的确立 |
2.3.2 设计市场的形成 |
2.3.3 移民情结和文化认同 |
2.3.4 境外设计文化的影响 |
2.3.5 设计主题的群体自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发展 |
3.1 发展分期 |
3.1.1 初创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
3.1.2 成长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3.1.3 成熟阶段:21世纪初期至2010年左右 |
3.1.4 转型阶段:2010年左右至今 |
3.2 发展特征 |
3.2.1 群体结构的变迁 |
3.2.2 社会角色的变迁 |
3.2.3 总体发展趋势和特征 |
3.3 发展动因 |
3.3.1 设计师的教育和文化背景 |
3.3.2 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
3.3.3 地缘优势和地缘文化结构 |
3.3.4 外来设计潮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运作模式 |
4.1 设计规范 |
4.1.1 法律法规约束 |
4.1.2 行业协会引导 |
4.1.3 知识产权保护 |
4.2 协作方式 |
4.2.1 行业设计联盟 |
4.2.2 项目设计协作 |
4.2.3 跨界设计融合 |
4.3 运作模式的变迁 |
4.4 设计与市场的互动 |
4.4.1 设计对市场的适应 |
4.4.2 市场对设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设计风格 |
5.1 风格界定 |
5.1.1 何为室内设计风格 |
5.1.2 深圳室内设计风格的类型 |
5.2 风格特征 |
5.2.1 总体特征:多元、前沿、高效 |
5.2.2 时代特征:从纯粹功能到符号价值 |
5.3 风格变迁 |
5.3.1 风格变迁过程:从简单模仿到本土创新 |
5.3.2 风格变迁动因:社会与文化的双重作用 |
5.4 “女性风格” |
5.4.1 女性设计师的介入:社会背景、文化意涵、参与方式与生存状态 |
5.4.2 女性设计师的设计风格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影响 |
6.1 对深圳室内设计行业及设计师自身的影响 |
6.1.1 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的提升 |
6.1.2 国际化参与程度的提升 |
6.1.3 室内设计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确立 |
6.1.4 室内设计师群体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 |
6.2 对深圳城市环境的影响 |
6.2.1 营造城市新锐面貌,提升城市品格 |
6.2.2 型塑城市精神气质,提高城市认同 |
6.2.3 散发城市文化魅力,厚植城市底蕴 |
6.3 对内陆地区室内设计的影响 |
6.3.1 室内设计作品形式与技术的引领作用 |
6.3.2 产业布局和运营管理的示范作用 |
6.3.3 开放创新的行业精神的鼓舞作用 |
6.3.4 包容互助的行业组织的促进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圳室内设计大事记 |
附录(二) 深圳不同时期室内代表设计师主要作品 |
附录(三) 图表来源索引 |
附录(四) 深圳代表设计师个案研究 |
附录(五)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体基本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乡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 ——以茯茶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乡土材料与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概述 |
2.1 乡土及乡土材料相关概念解析 |
2.2 景观及景观设计相关概念解析 |
2.3 材料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
2.4 乡土材料的地域性特征 |
2.4.1 经济性特征 |
2.4.2 适应性特征 |
2.4.3 文化性特征 |
2.4.4 亲和性特征 |
2.4.5 生态性特征 |
2.5 乡土材料对地域性的表达 |
2.6 乡土材料的应用原则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乡土材料在景观创作中的应用和表现 |
3.1 乡土材料的景观分类 |
3.2 木材的特性、应用及表现 |
3.2.1 木材的特性 |
3.2.2 木材在景观中的应用 |
3.2.3 木材在景观中的表现方法及应用 |
3.3 砖材的特性、应用及表现 |
3.3.1 砖材的特性 |
3.3.2 砖材在景观中的应用 |
3.3.3 砖材在景观中的表现方法及应用 |
3.4 瓦材的特性、应用及表现 |
3.4.1 瓦材的特性 |
3.4.2 瓦材在景观中的应用 |
3.4.3 瓦材在景观中的表现方法及应用 |
3.5 石材的特性、应用及表现 |
3.5.1 石材的特性 |
3.5.2 石材在景观中的应用 |
3.5.3 石材在景观中的表现方法及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乡土材料在茯茶小镇景观中的应用与表现 |
4.1 茯茶小镇的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景区介绍 |
4.1.3 自然环境 |
4.1.4 资源分析 |
4.2 乡土材料在茯茶小镇景观中的应用 |
4.2.1 乡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
4.2.2 乡土材料在地面铺装中的应用 |
4.2.3 乡土材料在景墙中的应用 |
4.2.4 乡土材料在景观小品中的应用 |
4.2.5 乡土材料在驳岸景观中的应用 |
4.3 乡土材料在茯茶小镇景观应用中的表现 |
4.3.1 木材在茯茶小镇景观中的表现 |
4.3.2 砖材在茯茶小镇景观中的表现 |
4.3.3 瓦材在茯茶小镇景观中的表现 |
4.3.4 石材在茯茶小镇景观中的表现 |
4.4 乡土材料在茯茶小镇景观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
4.4.1 优势 |
4.4.2 局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乡土材料造景的应用范围 |
5.1.2 乡土材料造景的应用方法 |
5.1.3 乡土材料造景的表现方法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7)浙江庭园营造技法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园林、庭院、庭园、花园 |
1.2.1.1 园林 |
1.2.1.2 庭园 |
1.2.1.3 庭院 |
1.2.1.4 花园 |
1.2.1.5 概念内涵比较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造园论着 |
1.3.1.1 东方造园论着 |
1.3.1.2 西方造园论着 |
1.3.1.3 现代庭园相关论着 |
1.3.2 庭园起源与发展 |
1.3.2.1 起源 |
1.3.2.2 西方庭园发展 |
1.3.2.3 中国庭园发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查阅 |
1.4.2.2 专家访谈 |
1.4.2.3 案例调研 |
1.4.2.4 探讨归纳 |
1.4.2.5 设计实践 |
1.5 研究框架 |
2 浙江庭园之历史与现状 |
2.1 浙江庭园历史演绎 |
2.1.1 起源时期(东晋以前) |
2.1.2 发展时期(东晋至北宋) |
2.1.3 繁盛时期(南宋至明清) |
2.1.4 没落时期(清末至20世纪) |
2.2 浙江庭园发展现状 |
2.2.1 传统浙江庭园现状 |
2.2.2 现代浙江庭园现状 |
2.2.2.1 浙江园林企业之风格渐显 |
2.2.2.2 浙江庭园营造之业内关注 |
2.3 浙江庭园文化背景 |
2.3.1 安全防卫 |
2.3.2 需求满足 |
2.3.3 社会等级 |
2.3.4 风水选址 |
2.3.5 天人合 |
2.4 浙江庭园社会价值 |
2.4.1 生态价值 |
2.4.2 经济价值 |
2.4.3 人文价值 |
2.5 浙江庭园类型区分 |
2.5.1 根据营造手法分类 |
2.5.1.1 自然式庭园 |
2.5.1.2 规则式庭园 |
2.5.1.3 混合式庭园 |
2.5.2 根据建筑关系分类 |
3 浙江庭园营造之宏观技法 |
3.1 浙江庭园空间布局 |
3.1.1 平面布局 |
3.1.1.1 居中——封闭 |
3.1.1.2 居边——单向 |
3.1.1.3 居角——双向 |
3.1.1.4 居中——洞开 |
3.1.1.5 出挑——三向 |
3.1.2 立面营造 |
3.1.2.1 叠加型 |
3.1.2.2 延续型 |
3.1.2.3 递进型 |
3.1.3 庭园围合 |
3.1.3.1 围合手段 |
3.1.3.2 围合形式 |
3.1.4 营造小结 |
3.2 浙江庭园景观序列设计 |
3.2.1 基本要素 |
3.2.2 景观设计 |
3.2.2.1 空间布局 |
3.2.2.2 景观序列 |
3.2.3 营造小结 |
3.2.3.1 营造主体 |
3.2.3.2 保持统 |
3.2.3.3 适当重复 |
3.2.3.4 把握均衡 |
3.2.3.5 控制尺度 |
3.2.3.6 加强联系 |
3.2.3.7 演绎韵律 |
3.2.3.8 产生对比 |
3.2.3.9 安排质地 |
3.2.3.10 提升趣味 |
3.3 浙江庭园空间转换手法 |
3.3.1 空间转换 |
3.3.1.1 分隔 |
3.3.1.2 过渡 |
3.3.1.3 渗透 |
3.3.1.4 映射 |
3.3.2 组景设计 |
3.3.2.1 对景 |
3.3.2.2 分景 |
3.3.2.3 借景 |
3.3.2.4 框景 |
3.3.2.5 引景 |
3.3.2.6 点景 |
3.3.2.7 障景 |
3.3.2.8 隔景 |
3.3.2.9 藏景 |
3.3.3 营造小结 |
4 浙江庭园营造之微观技法 |
4.1 浙江庭园之建筑与门窗 |
4.1.1 建筑——屋宇虽多不碍景 |
4.1.1.1 厅 |
4.1.1.2 楼阁 |
4.1.1.3 亭 |
4.1.1.4 榭 |
4.1.1.5 舫 |
4.1.1.6 廊 |
4.1.1.7 轩 |
4.1.1.8 塔 |
4.1.1.9 桥 |
4.1.1.10 墙 |
4.1.2 门窗——素竹隐门窗外碧 |
4.1.2.1 庭园门 |
4.1.2.2 庭园窗 |
4.1.3 营造小结 |
4.2 叠山与理水 |
4.2.1 叠山——山光日影揽明月 |
4.2.1.1 升华自然山光 |
4.2.1.2 精营人为山石 |
4.2.2 理水——春碧悠悠无尽休 |
4.2.2.1 水体边界 |
4.2.2.2 水体动静 |
4.2.2.3 水体来源 |
4.2.3 营造小结 |
4.3 植物与鱼鸟 |
4.3.1 植物——满园芬芳不负侬 |
4.3.1.1 多彩植物 |
4.3.1.2 植物作用 |
4.3.1.3 植物造景 |
4.3.1.4 植物文化 |
4.3.1.5 植物保护 |
4.3.1.6 盆景艺术 |
4.3.2 鱼鸟——鲤鹂共戏莲叶间 |
4.3.2.1 游鱼 |
4.3.2.2 飞鸟 |
4.3.3 营造小结 |
4.4 铺装与小品 |
4.4.1 铺装——柳絮纷飞铺地白 |
4.4.1.1 材料选用 |
4.4.1.2 色彩渲染 |
4.4.1.3 纹样文化 |
4.4.2 小品——缀于山水画满楼 |
4.4.2.1 雕塑 |
4.4.2.2 石桌凳 |
4.4.2.3 石鼓,瓷鼓 |
4.4.2.4 缸 |
4.4.2.5 照壁、雕墙 |
4.4.2.6 碑碣、牌坊 |
4.4.3 营造小结 |
4.5 微观元素组合手法 |
4.5.1 并置 |
4.5.2 重复 |
4.5.3 置换 |
4.5.4 穿插 |
5 浙江庭园营造之艺术与风格 |
5.1 浙江庭园艺术美学——高山流水皆有情 |
5.1.1 意境营造 |
5.1.1.1 意境结构 |
5.1.1.2 意境内涵 |
5.1.2 诗文吟诵 |
5.1.2.1 园为诗宅 |
5.1.2.2 诗为园境 |
5.1.2.3 “诗”字题景 |
5.1.2.4 处处诗意 |
5.1.3 书画描绘 |
5.1.3.1 天然图画——书画与造园之关联 |
5.1.3.2 景观经营——书画构图与庭园布局 |
5.1.4 乐韵演奏 |
5.1.4.1 有声音乐——留得枯荷听雨声 |
5.1.4.2 无声韵律——空间时间互协和 |
5.2 浙江庭园感官审美——遇处随缘皆成趣 |
5.2.1 视觉 |
5.2.1.1 色彩 |
5.2.1.2 光照 |
5.2.2 嗅觉 |
5.2.3 触觉 |
5.3 浙江庭园与其他庭园之景观比较 |
5.3.1 与广泛地域岭南、北方之庭园比较 |
5.3.2 与江南地域江苏、安徽之庭园比较 |
5.4 浙江庭园之表征特质 |
5.4.1 扬抑有致之空间 |
5.4.2 技近乎道之艺匠 |
5.4.3 多重关联之借景 |
5.4.4 一壶天地之意境 |
5.4.5 大家闺秀之气质 |
5.5 浙江庭园之风格探讨 |
5.5.1 自然大气 |
5.5.2 精致灵秀 |
5.5.3 人本情怀 |
6 庭园营造案例研究与项目实践 |
6.1 案例研究——杭州凯泰庭园营造分析 |
6.1.1 案例概况 |
6.1.2 宏观空间——布局与序列 |
6.1.2.1 平面设计 |
6.1.2.2 立面营造 |
6.1.2.3 景观序列 |
6.1.2.4 空间转换 |
6.1.3 微观要素——造景与意境 |
6.1.3.1 庭园建筑 |
6.1.3.2 叠石理水 |
6.1.3.3 植物配置 |
6.1.3.4 铺装小品 |
6.2 项目实践——“君子静”庭园设计说明 |
6.2.1 项目概况 |
6.2.2 设计理念 |
6.2.3 详细设计 |
6.3 庭园营造施工 |
6.3.1 庭园工程之个性 |
6.3.2 施工质量之问题 |
6.3.3 营造精品之措施 |
6.3.3.1 完善前期工作——基础 |
6.3.3.2 控制施工质量——核心 |
6.3.3.3 发挥监理职能——关键 |
6.3.3.4 完善监督手段——保障 |
6.4 庭园管理与保护 |
6.4.1 对于传统浙江庭园 |
6.4.2 对于现代浙江庭园 |
7 结语与展望 |
7.1 传承与创新是浙江庭园营造之重 |
7.1.1 传统文化性——营造技法的传承 |
7.1.2 景观功能性——传承创新的探索 |
7.1.3 持续生态性——人本自然的保障 |
7.2 浙江庭园之展望 |
参考文献 |
浙江庭园主要植物名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既新又旧:王澍建筑创作中对旧材料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建筑创作中本土文化的缺失 |
1.1.2 王澍及其实验建筑创作 |
1.2 核心概念 |
1.2.1 旧材料 |
1.2.2 材料属性 |
1.2.3 既新又旧 |
1.2.4 偶旧于新 |
1.3 课题的研究对象与角度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角度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相关理论研究 |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7 课题研究框架 |
第2章 “重返自然之道”创作思想下的材料运用 |
2.1 “重返自然之道”的创作思想 |
2.1.1 关于“自然之道” |
2.1.2 “情趣化”的思维方式 |
2.1.3 对当下无根设计状态的批判 |
2.2 “重返自然之道”下王澍建筑的总体特征 |
2.2.1 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 |
2.2.2 与环境相融合的建筑空间 |
2.2.3 丰富的材料质感 |
2.3 “重返自然之道”下的用材特征 |
2.3.1 可再生材料与旧材料的使用 |
2.3.2 材料的多样性 |
2.3.3 材料文化与历史价值的发掘 |
2.4 王澍对旧材料的运用 |
2.4.1 建筑场所感的营造 |
2.4.2 联结“新”与“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王澍作品中旧材料的种类、收集处理与运用场所 |
3.1 旧材料的种类 |
3.1.1 砖 |
3.1.2 瓦 |
3.1.3 天然石料 |
3.1.4 废旧构件(器具) |
3.2 旧材料的收集处理 |
3.2.1 王澍对旧材料的“升级利用”模式 |
3.2.2 王澍对旧材料的收集 |
3.2.3 王澍对旧材料的处理 |
3.3 旧材料的运用场所 |
3.3.1 建筑外立面 |
3.3.2 屋面 |
3.3.3 内墙面 |
3.3.4 铺地 |
3.3.5 环境小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旧材料对“自然之道”的诠释与表达 |
4.1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
4.1.1 建筑文化的载体 |
4.1.2 营造意匠的延续 |
4.2 历史记忆的唤起 |
4.2.1 时间意识的呈现 |
4.2.2 旧材料的历史价值 |
4.2.3 场景再现 |
4.3 旧材料的地域标识性 |
4.3.1 旧材料表皮的辨识度 |
4.3.2 传统符号元素的运用 |
4.4 旧材料产生新意 |
4.4.1 材料意义的更新机制 |
4.4.2 新旧并置 |
4.4.3 改变常规作法 |
4.4.3.1 “戏剧性”的表达 |
4.4.3.2 现代手法的再演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偶旧于新”的建筑形象塑造 |
5.1 王澍对总体建筑形象的塑造 |
5.2 旧材料表皮的立面布置 |
5.2.1 拼贴并置 |
5.2.2 表皮布置的功能与场地逻辑 |
5.3 新旧材料在立面中的和谐共生 |
5.3.1 新旧材料的直接相交 |
5.3.2 材质的对比统一 |
5.3.2.1 旧材料与自然材料 |
5.3.2.2 旧材料与现代材料 |
5.3.3 材料界面的主次统一 |
5.3.4 材料界面比例的协调 |
5.4 旧材料介入空间体验 |
5.4.1 宜人的尺度感 |
5.4.2 立面深洞口的“框景” |
5.4.3 旧材料对园林体验的激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构方法 |
6.1 王澍对旧材料运用的“建构”内涵 |
6.2 传统肌理的细部构成 |
6.2.1 “点→线→面”的叠砌肌理 |
6.2.1.1 砖 |
6.2.1.2 瓦 |
6.2.1.3 石 |
6.2.2 图案化的混合肌理 |
6.2.2.1 瓦爿墙的建造 |
6.2.2.2 东方美学的影响 |
6.2.2.3 图案化肌理的实现 |
6.3 旧材料的现代构造技术 |
6.3.1 旧材料的连接技术 |
6.3.1.1 与混凝土墙面的连接 |
6.3.1.2 与其他构件的连接 |
6.3.2 旧材料的承托技术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王澍作品名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10)广州市余荫山房庭园文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综述 |
1.1.1 相关概念综述 |
1.1.2 研究现状评述 |
1.2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2.1 研究框架 |
1.2.2 具体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余荫山房庭园物境 |
2.1 物境释义 |
2.1.1 物境起源 |
2.1.2 物境内涵 |
2.1.3 庭园物境 |
2.2 建筑技艺 |
2.2.1 庭园空间 |
2.2.2 建筑形式 |
2.2.3 建筑装饰 |
2.3 水石技艺 |
2.3.1 庭园理水 |
2.3.2 置石叠山 |
2.4 花木配植技艺 |
2.4.1 花木品种 |
2.4.2 花木特征 |
2.4.3 配植与环境的空间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余荫山房庭园情境 |
3.1 情境释义 |
3.1.1 情境起源 |
3.1.2 情境内涵 |
3.1.3 庭园情境 |
3.2 艺术情境 |
3.2.1 诗词之美 |
3.2.2 绘画之美 |
3.2.3 大音希声 |
3.3 人文情境 |
3.3.1 长幼有序的宗族观念 |
3.3.2 师法自然的堪舆之道 |
3.3.3 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余荫山房庭园意境 |
4.1 意境释义 |
4.1.1 意境起源 |
4.1.2 意境内涵 |
4.1.3 庭园意境 |
4.2 广府庭园的意境创造 |
4.2.1 庭园意境的立意 |
4.2.2 庭园意境的营造 |
4.3 余荫山房的意境创造 |
4.3.1 余荫山房诸景 |
4.4.2 余荫山房诸意境之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装饰用材新材料渐入佳境(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中国传统乐器观演空间研究 ——以古琴艺术为例[D]. 王婷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3]中国建筑学语境下的现代建筑的话语研究(1950s)[D]. 曹阳. 南京大学, 2018(01)
- [4]多元文化下的乡土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性研究 ——以鲁胶东地区为例[D]. 李胤南.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6)
- [5]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研究 ——基于设计社会学的视角[D]. 苗瀚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乡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 ——以茯茶小镇为例[D]. 李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7]浙江庭园营造技法与风格研究[D]. 吴佩君. 浙江大学, 2017(01)
- [8]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9]既新又旧:王澍建筑创作中对旧材料的运用研究[D]. 高小宇. 南京工业大学, 2014(04)
- [10]广州市余荫山房庭园文化探索[D]. 吕兆球.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