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inema DSP克服电影院和家庭重放环境的差别(论文文献综述)
邴波[1](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丁美玲(DINH MY LINH)[2](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在全球合作共赢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走出去”的影视战略。在此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影视从内容和技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得海外观众再次被中国影视的魅力所征服。越南作为中国邻邦,且两国关系历来友好,加上越南在新世纪提出了促进“融入国际文化”的策略,使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中国影视如何“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位越南留学生,对此我感受颇深。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影视投资“精品”制作与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在越南引起了观赏中国影视的新潮流。我们在通过“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接受”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发现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观看选择模式主要有“发散效应”、“明星效应”、“舆论效应”等几种。相比之下,电视剧比电影的传播与接受效果更明显一些。对此,本文从传播学中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中国影视的传播与接受实践作了符号学分析。除了绪论和结语,具体分为五章:一是描述21世纪新时代下影视发展的大背景,诸如世界各国影视合作交流共赢、新媒体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二是基于时代的变迁,梳理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全面的艺术革新,包括西方格式化的创作、精品大制作的推进、视觉效应与画面刺激感的加强等。一方面,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更加关注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和人对命运的主动权问题,但另一面看又多少忽视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从中反映出21世纪中国影视的一种新追求,从原来的人物心理演绎向特效画面感转移。三是考察发生变革了的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如何被接受。具体从播放形式、影视作品的组成要素以及审美观三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了越南观众对上世纪中国影视的原有印象。四是进一步探索人们在行为层面上的接受,同时揭示这些年越南人在精神文化、经济生活方面的改变,从中描绘出社会文化在新时代变化的全景。五是考察中国影视承载的深层的价值观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效果,按照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分析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解读方式与接受效果,以此推断中国影视业传播与发展的前景。
史晓黑[3](2018)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前身苏联曾经是世界电影生产大国之一。苏联电影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自从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电影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困难重重,止步不前。本文将以苏联解体前夕,也就是1985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为背景,以1986、1991、1996、2000年为时间节点,分别对各个时期电影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论述,逐步展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产业的复兴之路,并分析目前依旧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电影产业的未来提出展望。第一章主要论述在苏联后期的电影行业出现的两个“大事件”:1986年由苏联电影协会领导的电影体制改革和90年代初期民营电影公司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分析该时期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潜在的危机。第二章主要通过电影生产、发行体制、院线放映这三个方面的论述,再加上当时俄政府对电影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降低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电影的猛烈冲击来分析1991—1996年,即苏联解体后初期,俄罗斯电影产业发展陷入低谷的状况。第三章主要介绍在1996—2000年,俄政府针对电影产业的发展开始对生产、发行和放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除此之外,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复苏、民营电影公司的重组与迅猛发展都让该时期的俄罗斯电影产业发展逐渐复苏。第四章主要介绍自2000年以来俄总统普京对国家电影产业的各种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从而使俄罗斯电影产业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且在一系列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2010年以来俄罗斯电影产业发展新的特征进行总结,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结语通过对中俄两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得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应该对此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许珍[4](2018)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文中提出本文将电影交流史放置在历史学、文化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下,在电影史、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共同建构的框架内,追溯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早期电影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对话和发展之路。首先,考虑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上以1896年至1953年为界梳理一条线性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考察、论证两地电影人、电影作品、电影思潮、电影类型在当时语境下相遇的情况和特征,并将这一时段内的电影交流细化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二,结合每个阶段电影生态的状貌,在横向上延伸每段电影交流历史的独特之处,挖掘其成功或失败的缘由,探讨电影交流形成的过程与电影人的身份、创作风格与形式以及整个电影行业生产链之间的关系,力图使这段跨区域早期电影交流史呈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丰富而立体的文化图景。第三,尝试在电影史研究、文化研究、社会历史批评、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的支撑下,探寻1953年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得以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因素,利用某些具有共性或个性的案例,以期对于当下中朝、中韩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在电影交流方面遇到的障碍或问题,给予一些历史性的参照或可能性的回答。按照上述思路,本文将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论述。第一章,电影交流的准备期(1896-1925)。根据电影交流的存在所必须的场域、人物、作品、时机等要素,本文认为电影交流诞生的前提是电影本体的存在。电影最早传入中国和朝鲜半岛均是以电影的放映活动为标志。但是在电影抵达的时间与方式、外资主导下的电影放映和多重压力下初步实践的民族制片等问题上,两地在电影艺术传入初期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和对比。在此基础之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半岛脱离清朝藩属关系,成为日本殖民地,使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对话身份、语境发生了转向。一方面,朝鲜半岛内部民族矛盾激烈、独立运动高涨;另一方面,国际都市上海的地域优势与电影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朝鲜半岛的电影人来说形成了某种“东方好莱坞”式的向往。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诱导下,两地在电影层面进行某种活动才有了一丝形成的可能性。第二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界的初步合作(1926-1929)。相比上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电影人的流动首次打破了两地的地理界域,朝鲜裔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首次踏入中国境内,并和中国电影人携手合作拍摄了第一部合拍片——抗日电影《爱国魂》。之后形成了深受中国电影创作风格影响、拍摄了大量欧化片和武侠神怪片的朝鲜裔电影人群体“上海派”。同时,朝鲜半岛对中国电影界单方面的报道和批评也始见于历史文献。可以说,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得益于两地为电影交流所作的前期准备,也由于中国电影在1920年代末蓬勃发展的势头,朝鲜裔电影人初涉上海电影界,.成绩不俗。而中国电影在最初登场朝鲜半岛报刊媒介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则难免存在一些延时和误读。第三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两种原型(1930-1936)。承接上一阶段电影交往的良好开端,进入1930年代以后,两地电影界的合作在形式和层次上都有所创新、拓宽和深入。上海影坛诞生了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帝”——朝鲜半岛民族独立运动世家出身的演员金焰。他扮演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青年形象,使其成为孙瑜、田汉、卜万苍等知名电影导演的御用演员,并且和阮玲玉组成了广受欢迎的跨国“银幕情侣”。银屏外,金焰与当红演员王人美组成第一对中朝“联姻”明星夫妇,他被影迷求爱的事迹还成为电影《三个摩登女性》中的故事原型。受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感染和影响,金焰的演员形象也经历了转型与蜕变,在左翼电影中,他被“形构”为代表广大工农阶级的光荣劳动者。在金焰逐步与中国电影文化密切贴近、融合的过程中,其演员形象的去朝鲜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另一边,“上海派”电影人在中国的发展虽没有金焰的成就那么“光彩夺目”,却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中留下了价值极高的标志性作品。其一,制作了双方电影界首次大规模合作的影片《扬子江》,这部影片的拍摄还获得中、朝两地新闻媒体的同时报道,在双方电影交流史上尚属第一次。其二,朝鲜裔电影人制作的中国电影《出路》初次经历审查风波,被迫改名为《光明之路》。其三,郑基铎自编自导的电影《再会吧,上海》成为“上海派”在中国影坛的最后一部作品,后来这部影片成为1953年以前在朝鲜半岛上映次数最多的中国电影。最后要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复杂的异质空间营造的文化场域下,以在华留学生为主的非专业影评群体,成为朝鲜半岛对中国电影进行批评和主导认知接受的重要媒介人物。第四章,战争语境下电影交流的特殊形态(1937-1945)。这一时期,抗日战争作为最重要的时代语素和字眼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生产格局与跨国电影交流的性质。其直接结果就是在中国的不同区域内,分别出现了承担与朝鲜半岛进行电影传播和互动的电影平台和机构,比如“满映”“中联”“华影”等中日合资性质的电影公司。在日本势力的威胁和战时语境下,朝鲜裔电影人或选择南下至香港、泰国等地寻求生存空间,或回到祖国接受日殖系统的电影监管和亲日政策。与之相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内,朝鲜义勇队则与中国文艺界人士合作,排演了大量反映朝鲜半岛人民生活和民族独立的话剧、歌剧,丰富了这一时期电影艺术交往的内容。除此之外,在“五族共和”“鲜满合一”的宣传政策与“大东亚共荣圈”理论的指导下,以“满映”明星李香兰为符号的中国电影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影响力甚广,使殖民地之间的银幕内外充溢着差异性及他国想象,跨国电影批评中的语汇也将“中国”转称为充满戏谑和歧视意味的“支那”。第五章,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冷战”色彩(1946-1953)。日本投降、二战结束后,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民族独立的喜悦中,又同时面临着新的政治选择与电影道路的分岔。国内形势的动乱,使这一期间内,在中国的朝鲜裔电影人流动地更为频繁、波折。新中国成立后,金焰成为新政府认可的“中国的驸马”,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着名演员。而曾在中国电影界活动的“上海派”电影人回归朝鲜半岛后,则被赋予了振兴光复后的电影艺术的重任。不过很快,朝鲜战争的爆发再次扭转了电影交流的方向和前进的节奏。对于中国和朝鲜来说,“抗美援朝”纪录片成为反映这一时期双方电影交流最重要的标志象征;而对于韩国来说,同样的战争记录,却因拍摄视角和所处立场的不同而有了新的注解。由此,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历史不可避免地在战火和“冷战”的干预下走向分裂和转向。此外,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认知和接受,以及外来电影人在中国的电影创作、跨文化交际来说,本文也尝试着提供了一个思考角度,补充了一些文献史料。
马晓昆[5](2017)在《《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论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材料选自教材Audiovisual Translation:Subtitling(《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章和第二章,旨在报告整个翻译实践过程,并对翻译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做出总结。原文本是由Jorge Diaz Cintas和Aline Remael合编的一本入门型的字幕翻译指导教材,基于作者的专业研究以及亲身实践,带领读者从多方面浏览整个字幕翻译的过程。每一章节都涵盖优秀的字幕翻译实践案例,分别从语言学、符号学、字幕翻译的专业环境以及技术参数等方面对字幕翻译进行综合介绍。本次翻译实践材料所选的第一章是对字幕以及字幕翻译的介绍(字幕分类和技术参数等),第二章则主要介绍字幕翻译的专业环境(字幕翻译人员和工作条件等),原文共约 19,000 词。本报告由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理论分析、相关理论介绍和实践总结五个部分组成。本次翻译实践基于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文本功能理论,主要运用交际翻译法,必要时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结合使用,根据教材这一信息功能型文本所应遵循的忠实性、准确性和可读性三个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可行的翻译技巧,力求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产生同样的反应。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自身翻译能力有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把握信息功能型文本的特点,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翻译方法策略,也希望本次译文文本能为国内字幕翻译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焦仕刚[6](2017)在《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5-1965年上海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上海电影在这20年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先是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乃至繁荣,成就中国电影又一个辉煌,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化,上海电影极短时间内迅速地从中心沦为边缘。前后天壤之别导致这20年间上海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上海电影发展史本体角度出发,将1945-1965年间上海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电影等隐形与显性话语符码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历史维度,历时性思考、探究这20年上海电影影像叙事理念、时代主题、共名与无名景象、产业机制、类型特征、集体文化症候、国族想象、社会情绪、符码形态、传播格局、资源共置等命题,寻找这20年上海电影内在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这20年上海电影共通的艺术本质范式和历史发展动力结构,从而描画出这20年上海电影发展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点历史性镜鉴。论文以1953年为界,将这20年上海电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性研究。1945-1952年这一阶段,论文突出寻找上海电影高度发达背后,却因为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困境形成了社会怨恨情绪,在国族想象与革命乌托邦吸引下,上海电影隐含了暴力与革命的影像话语,影像内部已经蕴涵后一阶段盛行的斗争、革命、理想等叙事主题。1953-1965年这个阶段,我们一是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新政权加强全国电影传播网络建设,打破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化电影传播格局,构建一个农村为主的电影传播格局,寻找这个阶段上海电影从中心走向边缘的政治性原因,二是农村等边缘区域为主的电影传播空间,客观上促成了上海电影更广泛地传播,反而增强了上海电影中心性主体功能发挥。三是此时上海电影在政治规训下,类型特征、影像符码发生了变异,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富裕而多面的影像符码系统,借助历史、戏曲、民俗等富有解释空间的电影叙事符码系统,实现了类型化电影的隐形存在。四是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电影明星已经消失,但是优秀人民演员的评选、政治造星运动、观众投票等政治性电影活动依然包含了明星机制,明星依然具备强大的明星效应,于是明星成为一个悖论性存在。五是我们重点探讨上海电影的艺术性、娱乐化、商业化传统如何在沪语电影、政治主流电影中隐然存在,从而保留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血脉,成为今天中国电影宝贵的资源。论文内容分为上下编,上编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这个阶段自主与多元电影机制研究,二是跨媒介、跨时空角度下探寻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三是对这个阶段上海电影成熟的明星与明星制、明星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对上海电影这个阶段面临的政治困境、经济困境、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电影的抗争等命题,给予史料性研究和梳理。同时,核心是探究战后上海民众群体,由于现实苦难,形成了希望而怨望乃至怨恨的社会情绪,最终促成大量电影作品隐含了斗争、革命、乌托邦想象等影像话语。下编共有两章,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在电影放映队大量建立的基础上,农村与农民为主的全国电影传播格局形成,上海电影借助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和影响。面对强势政治规训,电影影像符码系统的自足性,促成了戏曲电影、历史电影等类型电影特征的隐形存在。这个时期,电影明星由于政治性原因,二律悖反是其本质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沪语电影和主流电影作品影像中寻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性传统。积极探寻这个时期外来电影资源的隐形存在形态,证明这个阶段上海电影开放性传统依然存在,成为后来中国电影能够顺利对接外国电影艺术传统的重要基础。
黄家周[7](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谭笑晗[8](2015)在《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状况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重要风景。作为世界最着名的电影研究刊物,《电影手册》继承着安德烈·巴赞等法国1950年代批评家的遗产,秉承着他们一贯的电影批评传统,自诞生之日起就沿着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方向不断发展,既重视电影作为自律性艺术的美学原则,又重视电影同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既重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变化,又重视其他地区电影状况,因之,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在华语电影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将华语电影置于一个以电影诞生地法国为中心的批评视域内,可以充分认识到华语电影同西方电影世界、电影理论界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欧洲电影批评独有的理论焦点和理论视角也无形中为华语电影批评界提供了一条新理路。因此,《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如何关注、关注什么、为什么关注也就成为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的主旨和要点所在,而在这种关注背后隐藏着的批评逻辑、批评角度、批评方式也为华语电影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释“华语电影”概念和《电影手册》的历史渊源、批评立场、发展状况,从几个方面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界说。一直以来,“华语电影”都是海内外电影研究者颇具争议的概念,鲁晓鹏、李道新、陈旭光和陈犀禾等人在各自的表述中寻找了概念的通约性。《电影手册》为“华语电影”概念提供了丰富性,通过对《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研究也可以重新对“华语电影”进行认识。而《电影手册》作为法国电影批评界的旗帜也涵盖了电影研究的诸多可能性,集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电影期刊之大成,成为法国电影期刊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手册》的诞生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既有一些个人的推动因素,也存在电影理论发展的必然可能,并且与法国电影“新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法国电影期刊甚至世界电影期刊的理论潮流之所在。第二章以“《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史”为主题,讨论了《电影手册》几十年来在对华语电影关注过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华语电影史,其中包括香港电影史、中国大陆电影史和台湾电影史三个主要方面。就中国大陆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不但关注第五代、第六代中国大陆电影导演,而且关注文革电影甚至关注1930至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其中既包括对中国大陆电影史轨迹的描述,又涵盖了在这个轨迹中出现的诸多影响电影史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的电影人;就香港电影史而言,法国电影期刊本身对香港电影史的研究就相对丰富,《电影手册》所关注的香港电影史占据了法国香港电影研究四个时期中三个,无论是从关注对象上还是从关注内容上都较之中国大陆电影史更为系统,尤其是对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介绍与分析同法国电影“新浪潮”形成了时空上的互文性;就台湾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集中关注的是西方话语方式在台湾电影中的变化,台湾的地缘性和政治性吸引着《电影手册》的眼球,再此基础上也形成了对台湾“新电影”的进一步研究与批评。第三章以《电影手册》对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徐克和贾樟柯五位华语电影导演的批评为中心,尝试还原《电影手册》对这五位导演的批评立场、批评尺度和批评原因,回答“《电影手册》关注了谁、为什么关注、如何关注”等问题,从量上对《电影手册》相关批评文章进行梳理,也从质上对《电影手册》华语导演批评进行理论建构,试图呈现出《电影手册》对这些导演批评与分析的独特性。对侯孝贤的关注主要在于其自然主义的镜头风格和现实主义诗学特征;对杨德昌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美学的现代感和叙事结构的变化,并旁及导演本人对于台湾的独特表述;对王家卫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性和诗学特征;对徐克的关注主要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侠文化的再现以及在这种再现过程中间杂的现代电影技术;对贾樟柯的关注主要在于他镜头中的现实中国和发展中中国,在美学上则更重视贾樟柯电影语言中流露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第四章首先反思了《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以之为基础,进而探讨《电影手册》批评给华语电影研究界带来的启示,主要集中于华语电影导演的启示和对华语电影研究中重写电影史的启示。就华语电影导演而言,从电影形式上说应该严格遵循“电影是自律性艺术”这一准绳,拍摄出带有丰富电影语言的电影;从电影内容上说应该既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不回避现代中华的现实状况;从电影传播学的意义上说应该加强同欧洲电影世界的交流。就重写电影而言,应该借鉴《电影手册》所建构华语电影史的研究经验,以独特的视角、纤细的细节、史料的钩沉丰富华语电影史的创作。结语部分系统总结了《电影手册》的批评立场,从《电影手册》对香港电影“新浪潮”、台湾电影“新浪潮”和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的分析中得到“‘新浪潮’已经由本体论逐渐演变为方法论”的结论,并在电影史、电影导演和影片三个方面提炼出《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的批评方式。
编辑部[9](2014)在《从技术层面到产品的点评剖析 家用Dolby Atmos构建攻略》文中提出g月下旬,我们刚从美国CEDIA Expo 2014展会回来,《家庭影院技术》率先报道所掌握的第一手新技术与产品的展会内容,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与好评。而CEDIA Expo至今仍令我们几位编辑感到意犹未尽,令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并非各类激光或4K投影机新品的涌现,也不是各大智能中控品牌的崭新力作与理念,或众多实力强横的国外影音设计公司,而是无处不在的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Dolby Atmos并不是指专业电影版本,而是家用版本。在展会之上,杜比实验室家庭影院领域总监Craig Eggers宣布正式推出家用版本的Dolby Atmos环绕声
杨新磊[10](2015)在《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是笔者的博士论文,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建筑与影像的关系。此研究基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法,认定建筑与影像之间存在互文性,廓清影像中的建筑之文本间性,澄明建筑中的影像之主体间性,指陈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有志于首创建筑影像学。具体地,此论文包括《导言》、《概论》、《文本间性——影像中的建筑》、《主体间性——建筑中的影像》、《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定量研究》、《结语》,共七章。在对现象学的精髓与局限予以客观评价和辩证分析后,作者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而引入“互文性”并将其区分为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两个维度,依此囊括建筑与影像的关系。作者认为,影像中的建筑,主要体现为文本间性,遂从摄影中的建筑、电影中的建筑、电视中的建筑三个层面共15个视角剖析建筑进入影像之后的话语转捩,寻求影像文本中建筑符号的建构性,试图概括建筑与影像作为彼此文本的可能性,尤其二者的某种“文本间位移”。建筑中的影像,主要体现为主体间性,遂立足于建筑的多元化分类,从住宅-客厅、公共建筑、电影院、美术馆、地铁、历史文化遗址、园林景观、权力建筑-会堂、乡土建筑、城市-街道、数字建筑等13个视角逐一剖析,探寻这些不同定位、功能、风格的建筑内各种影像的元素组成、语言建构、美学意蕴乃至社会文化价值,试图概括建筑与影像同时作为主体的可能性,尤其二者的某种“主体间位移”。不论从文本还是从主体,建筑与影像均可互渗互补,作者于是对二者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与比较,分析建筑艺术与影像艺术之异同,辨别建筑文化与影像文化之异同,提出影像创作充分彰显建筑的诸多策略,枚举建筑设计巧妙利用影像的数种方法,表明文脉其实正是建筑与影像之间两种互文性的意向表征。但是,在现象学进入建筑学之前,学界却无法认清二者之间的这种深刻关系,故需以现象学统摄形形色色的建筑学理论,洞明建筑与影像的本己性与一同性。建筑即影像,影像即建筑,只有现象学才能做到如此精准而清晰。为了佐证和坐实上述质性研究,笔者设计并完成了17项以上社会调查,跨度从西安、北京到纽约,面向不同社会属性的各种人群,深入田野与一线,广泛搜集数据,进而开展严谨而客观的统计分析。基于此,笔者就“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建筑设计与影像创作的相互借鉴问题”建立了三个数学模型,希冀借此对这两大乃至相关领域的实践与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南。在在场与缺场、可见与不可见之中,在看与被看、主我与客我之中,影像与建筑融溶通会,竞合共生,这正是建筑影像学的生存空间。空间之间,象外有象;象象之间,空间无垠。本论文系基础理论研究,作者依靠扎实的人文尤其传媒学科积淀,秉持现象学的“悬置—体验—思—真理自明”方法,在建筑与影像之间展开交叉研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刷新建筑学理论。
二、Cinema DSP克服电影院和家庭重放环境的差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inema DSP克服电影院和家庭重放环境的差别(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学者对国产影视作品在国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二、越南学者对国内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 |
三、中越两国对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
四、中越两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概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影响21世纪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政策 |
一、中国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政策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走出去”政策 |
三、21世纪越南融入国际经济与文化的政策 |
四、越南电影法:规范化电影进口政策 |
第二节 中越媒体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评论 |
一、中国媒体对越南传播中国影视的评论 |
二、越南媒体对中国影视的评论 |
第三节 从传播渠道角度考察 |
一、21世纪中国电影在越南影院放映情况 |
二、21世纪中国电视剧在越南商业化电视频道播映情况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网络传播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变化及在越南的传播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叙事手法的创新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新变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表演风格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摄影风格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布景风格 |
四、21世纪初中国影视服装与道具风格 |
第三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 |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的类型 |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传播的代表作与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的接受 |
第一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的接受度 |
一、21世纪初越南观众的观影选择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播放方式及其效果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对越南观众观影习惯的影响 |
第二节 从传播效果看越南观众接受中国影视的情况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类型的认知度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不太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
第三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接受 |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演员之美的接受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美术设计的接受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越南观众的影视艺术观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接受看越南大众文化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文化经济的刺激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电影消费经济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引导越南观众的购物新潮流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影响越南人旅游倾向 |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观众生活习惯的重要影响 |
一、上世纪中国影视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的影响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社群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
第三节 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对21世纪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一、两国官方舆论对越南观众接受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二、越南观众对于媒体宣传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
三、越南观众对改善中国影视宣传方式的期待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前景 |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承载的核心价值观 |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个人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三、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
第二节 从价值观认同看21世纪初中国影视被越南观众接受与排斥的原因 |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的价值观 |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被接受的一种符号学分析 |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进入越南遇到的困难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前景的展望 |
一、越南人接受中国影视与他国影视的比较 |
二、21世纪初越南与中国影视市场的比较 |
三、中国影视在越南继续传播与接受的预判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评价调查问卷 |
2.访谈提问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综述 |
(三) 思路与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一、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电影的发展与危机( 1985-1991) |
(一) 苏联电影协会改革对电影体制的影响(1985-1990) |
(二) 民营电影公司的出现与电影产量的剧增(1990-1991) |
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发展陷入危机(1992-1996) |
(一) 电影生产陷入危机 |
(二) 发行体系发生改变 |
(三) 院线系统遭到破坏 |
三、俄罗斯电影产业的重组与复苏(1996-2000) |
(一) 俄罗斯政府的扶持 |
(二) 国有电影制片厂的复苏 |
(三) 民营电影公司的重组与发展 |
四、新世纪俄罗斯电影产业的复兴与展望 |
(一) 普京对电影产业的改革与推动 |
(二) 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前景展望 |
结语 |
(一) 中俄电影体制改革的对比分析 |
(二) 我们应该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朝鲜半岛”的称谓 |
二、电影交流的内涵与外延 |
三、关于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研究现状 |
四、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历史分期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电影交流的准备期(1896-1925) |
第一节 各自发展的电影艺术 |
一、电影传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路径 |
二、电影发展阶段面对的共同问题 |
三、两地本土电影制片规模的差异 |
第二节 电影接触空间的形成 |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语境的更迭 |
二、上海开埠与电影工业的新兴 |
三、“安重根事件”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连锁反应 |
第二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界的初步合作(1926-1929) |
第一节 朝鲜电影人的迁徙与“上海派”的出现 |
一、灵活的短期流动 |
二、稳定的长期迁徙 |
第二节 电影创作的中国化 |
一、第一部合拍片——抗日电影《爱国魂》 |
二、朝鲜电影人拍摄的欧化片与武侠神怪片 |
第三节 传播形式的单一化 |
一、朝鲜半岛纸媒对中国电影界的报道 |
二、李庆孙与《中国电影的现在》 |
第三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模式的两种原型(1930-1936) |
第一节 从迷影青年到大众明星——金焰的“中国影帝”之路 |
一、建构中国审美的“银幕形象” |
二、在中国电影场域中存在的明星身份 |
三、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靠近:金焰与王人美的结合 |
第二节 “上海派”创作群淡出中国影坛 |
一、首次在朝鲜半岛获得公映的中朝合拍片《扬子江》 |
二、从《出路》到《光明之路》:“上海派”初涉审查风波 |
三、解放前朝鲜半岛上映次数最多的中国电影:《再会吧,上海》 |
第三节 异质文化空间内关于中国电影的报道 |
一、以在华留学生为主的非专业影评群体 |
二、全面介绍中国影坛的状貌——《新兴中国的电影》与《长足进步的中国电影艺术》 |
第四章 战争语境下电影交流的特殊形态(1937-1945) |
第一节 不同政权区域内电影交流语境的变化 |
一、租界区:日伪势力威胁下朝鲜影人的南下 |
二、国统区:多灾多难拍摄的空军战斗片《长空万里》 |
三、根据地:朝鲜义勇队(军)的文艺交流活动 |
四、沦陷区:“满映”及其制片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
第二节 银幕内外充溢的差异性及他国想象:走向海外的中国电影 |
一、电影报道中的殖民意味:从“中国”到“支那” |
二、“鲜满一体”宣传下的“亲日”电影:《福地万里》 |
三、李香兰成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中的明星符号 |
四、日治时期台湾与朝鲜半岛有限的电影交流 |
第五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的“冷战”色彩(1946-1953) |
第一节 政治选择与电影道路的分叉 |
一、融入中国电影界的朝鲜电影人 |
二、与中国联系紧密的朝、韩电影创作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交流 |
一、“抗美援朝”纪录片的放映活动 |
二、对朝鲜艺术家的提拔和认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与朝鲜半岛早期电影史大事记对照表(1896-1953) |
附录2 朝鲜裔电影人参与制作的中国电影一览(1953年以前) |
附录3 朝鲜半岛报刊中关于中国电影的文章(1953年以前)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5)《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背景介绍 |
1.2 选材原因 |
1.3 任务意义 |
1.4 报告结构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工作 |
2.1.1 原文本分析 |
2.1.2 翻译辅助工具 |
2.1.3 平行文本分析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介绍 |
3.1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 |
3.1.1 交际翻译法与语义翻译法 |
3.2 翻译原则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教材用词准确化 |
4.1.1 交际翻译,词汇具体化 |
4.1.2 语义翻译,术语准确化 |
4.2 内容表达规范化 |
4.2.1 交际翻译,增词以补充源语信息 |
4.2.2 交际翻译,断句以凸显内部逻辑 |
4.2.3 交际翻译,换序以符合表达习惯 |
4.2.4 交际翻译,转换以提升表达效果 |
第五章 实践总结 |
5.1 翻译经验与教训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四、论文重点与架构 |
上编: 上海电影的灿烂多姿(1945-1952) |
第一章 无名时代的执着与辉煌 |
第一节 上海电影自主与多元机制探究 |
一、弱势的官方电影控制 |
二、强势外部力量挤压下电影自主竞争机制 |
三、游民与现代意识交织下的电影文化形态机制 |
第二节 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研究 |
一、时间轴线下战后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考察 |
二、战后上海电影跨媒介性传播形态探究 |
第三节 上海电影明星与明星制 |
一、战后上海电影明星塑造机制 |
二、明星个案分析 |
第二章 走向革命乌托邦 |
第一节 电影的困境与抗争 |
一、上海电影的政治困境 |
二、上海电影的经济困境 |
三、上海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 |
四、上海电影的艰难抗争 |
第二节 电影影像:怨恨与革命乌托邦 |
一、希望与怨望 |
二、苦难、怨恨与乌托邦 |
下编: 上海电影再出发(1953-1965) |
第三章 主体置换与乌托邦再生 |
第一节 主控与权威 |
一、电影传播空间与主体重置 |
二、政治规训与符码置换 |
第二节 隐晦的明星 |
一、政治造星运动 |
二、魅惑的政治明星事件 |
三、革命与明星本质 |
第四章 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 |
第一节 缝隙中能量集聚与再生 |
一、边缘类电影的另类艺术传承 |
二、主流电影叙事中执着的艺术坚守 |
第二节 主观抗拒与客观操控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存在 |
二、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的隐性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8)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华语电影”与《电影手册》 |
第一节“华语电影”何谓? |
一、命名的“反政治学” |
二、华语电影概念再描述 |
三、关于华语电影的“中心主义” |
第二节 《电影手册》的前世今生 |
一、法国电影期刊概说 |
二、《电影手册》创刊背景及其民族电影的基本态度 |
三、《电影手册》世界声誉之奠定 |
四、《电影手册》的历史轨迹 |
第三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影评人群体 |
第二章 《电影手册》的华语电影史建构 |
第一节 《电影手册》与中国大陆电影史 |
一、“长征”: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
二、“东方故事”: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 |
三、“沉睡的摄影机”: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
四、“天才归来”:陈凯歌与张艺谋 |
五、“北京的信心”:大陆第六代电影导演 |
第二节 《电影手册》与香港电影史 |
一、《电影手册》香港电影研究的四个时期 |
二、香港电影在法国“出场”(1950-1980) |
三、绽放的年代(1980至今) |
四、“电影新浪潮”:法国与香港的互动 |
第三节 《电影手册》与台湾电影史 |
一、从“中华民国电影”到“华语电影” |
二、台湾电影的“新浪潮” |
三、《电影手册》台湾电影史批评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导演批评 |
第一节 侯孝贤:“自然”的导演 |
一、“距离”诉说真实 |
二、“自然”与现实主义诗学 |
三、两种“中国性” |
第二节 杨德昌:叙写平静的悲歌 |
一、《一一》的形成 |
二、杨德昌电影的现代感 |
三、多重叙事结构的组织 |
四、杨德昌的台湾 |
第三节 王家卫:香港电影的“新新浪潮” |
一、“时空当代性”:王家卫的电影哲学 |
二、城市诗意:王家卫电影之美 |
三、“作者论”:“强化”的电影作者 |
第四节 徐克:现代化的中国传统 |
一、电影主题:传统文化的守夜人 |
二、“市集”之美:电影要素的“混合” |
三、中西之争:审视徐克的不同眼光 |
第五节 贾樟柯:酒吧里的读诗人 |
一、电影语言:用“最小化场面调度”获得“最大化电影艺术效果” |
二、电影主题:中国奇迹? |
三、中国新现实主义:巴赞的洗礼 |
第四章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与启示 |
第一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
一、以“点”概“面”的华语电影批评 |
二、影评权力构成的文化等级 |
三、“规范影评”的趋向 |
第二节 对导演的影响:《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一 |
一、深入研究和挖掘现实与传统 |
二、关注电影语言和美学风格的探讨 |
三、重视华语电影海外传播 |
第三节 重写电影史:《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二 |
一、寻找电影史中的“失踪者” |
二、电影美学和电影历史相结合的复调式电影史 |
结语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电影手册》中的华语电影批评文章列表 |
附录二 法国出版的华语电影研究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业界需要 |
1.1.2 学界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 |
1.2.2 国外 |
1.3 结构脉络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及其拓荒意义 |
1.6 应用价值 |
小结 |
第2章 概论 |
2.1 现象学 |
2.1.1 精髓 |
2.1.2 局限 |
2.2 本论文从现象学界定的建筑 |
2.2.1 一般意义上的建筑 |
2.2.2 笔者的重新界定 |
2.3 本论文从现象学界定的影像 |
2.3.1 一般意义上的影像 |
2.3.2 笔者的重新界定 |
2.4 互文性 |
2.4.1 文本间性 |
2.4.2 主体间性 |
2.5 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 |
小结 |
第3章 文本间性——影像中的建筑 |
3.1 摄影中的建筑 |
3.1.1 从摄影镜头物像共轭系统看建筑物的点线面 |
3.1.2 置身于摄影构图焦点透视中的建筑物的平立剖三面 |
3.1.3 建筑摄影的美学特质与摄影思想史的现象学进路 |
3.1.4 纪实摄影对建筑场所精神的捕捉及其内蘖的焦虑与惶惑 |
3.1.5 从影像的现代性构筑建筑摄影(学)的“脱域”空间 |
3.2 电影中的建筑 |
3.2.1 电影照会建筑的唯一方式——现象学“亲在” |
3.2.2 从线性到非线性:电影叙事之于建筑动线的“述行性”转喻与类拟 |
3.2.3 从数字时代电影画幅的阔巨化趋势看建筑跻身的无限空间 |
3.2.4 西方电影大师的建筑情结及电影中建筑的经典化通途 |
3.2.5 中国电影敞拥建筑以及园林的审美痼癖——以武侠电影为重点 |
3.3 电视中的建筑 |
3.3.1 中外电视直面建筑的文体形态及其哲学分野 |
3.3.2 敞露私域与蔽遮公域:电视剧对建筑物空间伦理尤其耻感的戏剧化揶揄 |
3.3.3 中国故事:涉房题材影视剧作为当前社会首要矛盾之影像实录 |
3.3.4 电视节目演播室空间设计理念的嬗递及其文化意向 |
3.3.5“感官性极少主义”的中国版悲剧——影视城蔓延反思及控制 |
小结 |
第4章 主体间性——建筑中的影像 |
4.1 客厅里的影像及其禁忌——住宅作为电视接受的亲情空间与伦理家园 |
4.2 公共建筑内的影像展映及其作为媒介仪式的人类学意义 |
4.3 电影院——建筑作为现代人无意识底层性欲乃至原欲泊憩的港湾 |
4.4 美术馆里的另类影像——建筑对录像或视像艺术当代性与先锋性的形塑与重构 |
4.5 地下铁内的镜语与拟像——城市中产阶层迅疾旅途中驿动而羁泊的心境 |
4.6 大遗址乃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影像的介入及其尴尬窘境 |
4.7 园林中的“影”——蕴含丰约人文情愫的营造语汇及其华夏美学韵致 |
4.8 影像主题建筑“物化”的生活美学及其环境行为学“瞄固” |
4.9 会堂内“可见的/在场”的影像与“不可见/不在场”的权力 |
4.10 因“土”而“乡”:“反规划”的乡土建筑与“文化寻根”热潮中的乡村影像 |
4.11 隐私被广播:从建筑乃至城市“电子眼”的广谱看远程监控影像的伦理悖谬 |
4.12 数字建筑中虚拟影像的“上手状态”与“苍莽之境” |
4.13 建筑与电影的异质同构——从Montage源于Bauhaus说起 |
小结 |
第5章 建筑与影像的悖谬与契通 |
5.1 作为艺术的建筑与作为艺术的影像之比较 |
5.2 作为文化的建筑与作为文化的影像之比较 |
5.3 影像创作充分彰显建筑能动性的策略与方法 |
5.4 建筑设计巧妙利用影像能动性的理念与通途 |
5.5 影像化或高度互文影像的建筑设计乃至工程施工总图 |
5.6 建筑与影像互文性的意向表征——文脉 |
5.7 前现象学时期学界对建筑与影像关系之认识及其缺憾 |
5.8 现象学对建筑学理论的统摄与归集 |
5.9 建筑即影像,影像即建筑 |
小结 |
第6章 定量研究 |
6.1 针对“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的调查与统计 |
6.1.1 面向20位研究生和5位副教授就“互文性”这一概念的实验心理学调查 |
6.1.2 面向12位不同学科背景博士生导师就“现象学”这一基础概念之调查 |
6.1.3 面向大学生就“透视法对建筑设计与摄影创作的利与弊”之调查与统计 |
6.1.4 面向多种属性受访者就“摄影在传达建筑的场所精神时的优劣短长”之调查与统计 |
6.1.5 面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受访者就“建筑物进入电影后所发生的变异”之调查与统计 |
6.1.6 基于上千次拉片的“电影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建筑元素与构件”之统计分析 |
6.1.7 基于上千次拉片的“中外电影导演通过画面表现建筑物过程中的态度差异”之统计分析 |
6.1.8 西安、北京、纽约电视受众观看建筑与园林类纪录片的接受心理学统计分析 |
6.1.9 西安、北京受众对拆迁等涉房题材电视剧的反馈之媒介统计学分析 |
6.1.10 对陕、浙、京等地全国主要影视城生存现状与经营模式的调查与统计 |
6.1.11 基于“住宅对电视收视行为与心理的影响”调查的统计分析 |
6.1.12 对六位摄影家“选择大型影像作品展映的地点与场所的决定性因素”的统计分析 |
6.1.13 基于“西安、北京、纽约市民对待地铁内影像的态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
6.1.14 对“北京、西安市民对影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与价值”的调查与统计 |
6.1.15 对西安市李家村地区四家酒店监控探头安装情况以及房客反应之调查与统计 |
6.1.16 对北京天安门广场超大屏幕前游客的行为心理学调查与统计 |
6.1.17 史上最具建筑 / 电影意识的导演 / 建筑师所彰显的主体间性之统计分析 |
6.2 基于“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问题”的数学建模 |
6.2.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6.2.2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
6.2.3 思绪的升华——基于可拓学的初步模型 |
6.2.4 对三种模型的比较与评价 |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初步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图表总释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Cinema DSP克服电影院和家庭重放环境的差别(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2]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丁美玲(DINH MY LINH).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发展研究[D]. 史晓黑. 山东大学, 2018(12)
- [4]中国与朝鲜半岛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53)[D]. 许珍.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0)
- [5]《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晓昆.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6]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 厦门大学, 2017(08)
- [7]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8]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D]. 谭笑晗.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9]从技术层面到产品的点评剖析 家用Dolby Atmos构建攻略[J]. 编辑部. 家庭影院技术, 2014(11)
- [10]建筑与影像的互文性—一种现象学交叉研究[D]. 杨新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