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大宗交易中起主导作用

谁在大宗交易中起主导作用

一、大宗交易谁唱主角(论文文献综述)

刘宝元[1](2020)在《C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经纪业务都是我国证券公司的支柱型业务,在行业总营收中的占有极大的比例。但近十年来,证券公司面临的行业环境开始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我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客户需求和结构发生的深刻转变,证券公司旧有的相对“粗线条”的业务体系已很难满足客户日趋多元性、差异化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以及佣金自由化、“一人多户”等政策的推行,倒逼着证券公司必须降低佣金率来保留和吸引客户,造成作为证券公司长期以来“立身之本”的经纪业务也日渐式微。在内外部压力下,经营转型、业务突破已是证券公司未来生存的核心要务,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则成为了行业革故鼎新的共识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立足C证券的实际状况,探讨其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转型的具体方案路径,以期能为国内各大证券公司开拓财富管理市场起到了参考指引作用。为之,本文首先对财富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所涉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理论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之后,利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等研究工具分别对C证券经纪业务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因素以及经营条件开展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秉承投资适当性以及金融科技化的基本原则,依循以客户为中心、客群经营精细化以及注重中高端客户、兼顾大众理财的总体思路,考虑SWOT模型以及EFE矩阵与IFE矩阵分析得到的C证券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转型存在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结合国外先进投行财富管理转型的成功经验,设计出了C证券经纪业务财富管理转型的整体方案。具体包括:第一,优化财富管理产品体系,强化产品研发及引入,以大类资产配置的思维从事客户资产的配置;第二,提高人员专业能力,打造一支专业的财富顾问团队;第三,优化客群分类和客户管理,通过更为科学充分的客户分类以及精细化服务,多层次地满足客户需求;第四,优化业务流程,依据财富管理业务的特点针对性地调整完善服务相关环节;第五,强化内部业务协同能力,从组织架构、工作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来完善业务协同水平;第六,将金融科技贯穿业务全程,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持续推进服务创新,依托互联网渠道达成系统性的业务整合与开拓,打造全业务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为确保转型方案的落实,本文还提出了方案实施的评价标准体系以及配套保障措施,其中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员工团队建设、客户服务能力、内部协同效率以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而保障措施则主要包括调整考核奖惩政策、加强人员组织培训、保证业务资源配给以及确保相关后勤保障。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石茂坤[3](2020)在《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文中研究表明1876年琼州(海口)开关后,商人在海南岛经济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外国航商在北部湾急剧扩张,挤压帆船的生存空间,把常关的运输业务转移到海口洋关。在外国航商的运作下,与海口通航的口岸城市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往西抵达法属越南岘港和泰国曼谷,往南抵达新加坡,往北抵达上海、天津。海口成为港际讯息圈的一员。同时,洋商和华商竞购岛内的物产,尤以糖和生猪为甚。华商利用人脉网和租用轮船的方式逐渐扭转初期的劣势,成功占领土特产收购市场,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糖和生猪转运销售模式。流年不利的洋商开始谋求岛内丰富的矿产,此举引起清政府的不安,遂派两广总督张之洞经略海南岛。由于没有商人助力,张之洞的举措虽然合理到位但收效甚微。清末新政时期,实业救国浪潮方兴未艾,国人痛感台湾被占,遂呼吁开发海南,夯实海疆。清政府劝办海口市商会,招商引资,粤港和南洋三地商人跃跃欲试,其中马来西亚首富胡国廉最为引人注目,他企图利用自己的官场人脉,建立一个横跨开矿、垦殖、金融、筑路、航运、盐业、林业的巨型托拉斯企业——侨丰公司,无奈清政府垮台而目标未能全部实现。迨至民国初年,岛内外商人的事业沿着晚清定下的基础继续发展。海口“九八行”垄断了土产收购,联同其他各县的座商和摊商,形成一张巨大的商品流转网。湘商包办了海南岛槟榔,使之远销湘潭。粤商则看中渔盐之利,在三亚捕鱼晒盐,运回珠三角售卖。南洋海南籍侨商把经营橡胶和锡矿的经验照搬回海南岛,建立起一座座橡胶园和锡矿场,吸收当地人就业。有的还热衷投资海口房地产,修筑公路。民国初年乱象丛生,武人争权,海南岛深受战祸之害。而随着岛内商人的事业不断壮大,他们掀起一场名为“琼崖改特”的运动,希图摆脱广东省府的管治,改海南岛为“特别区”,实现“琼人治琼”。他们一度看到成功的希望,最后因陈济棠从中作梗而失败。陈济棠主政广东后,戮力发展实业。时值世界经济危机,岛内垦殖业和锡矿业大受打击,商业资本萎缩给了官僚资本扩张的机会。陈济棠在海口成立广东省银行和琼崖实业局,作为输出官僚资本的工具。同时,糟糕的经济环境使破产侨商把剩余资金投到房地产业,琼崖实业团营建“月朗新村”即是其中代表。广东省银行大规模向中小商家房贷,琼崖实业局则接管扶助橡胶园和锡矿场。官僚资本的膨胀和民间资本产生冲突,引起不少纠纷,对海南社会的弊大于利。1938年海南岛沦陷,所有开发事业中止。

高鹏[4](2019)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科技浪潮的兴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已见端倪,全球先进制造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此形势下,各个制造业大国为了保持自己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相继制定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美国率先提出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家战略后,德国继而提出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工业4.0”规划,而英国和日本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出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规划。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也提出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然而,这些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其本质就是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核心技术的竞争而设计的。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当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占,其有效的实现路径之一就是通过国际间的海外并购这一方式来获取。尽管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制造产能,但制造业的总体产业技术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先进制造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这一有效途径快速地提高产业核心技术水平,从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是当下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球价值链的理论是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海外并购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中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理论框架准确地描述了全球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态势,而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地位和态势的动态变化。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处于中下游地位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先进的产业核心技术本身也是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过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化,判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实施的效果,可以为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途径快速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围绕着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途径获取核心技术能力这一议题,在对全球价值链、先进制造业和海外并购进行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为切入点,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不同动因驱动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带来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获取动因驱动的海外技术并购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进行的深入分析,得出关于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相关结论,认为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无论是从获取技术的角度,还是寻求品牌的角度,抑或是扩张市场的角度等,基本上都能够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提高中国先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目标。然而,从获取产业核心技术也就是全球价值链最顶端的产业关键技术的角度来说,尽管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技术并购的技术溢出效应总体上获得了产业技术的快速提升,实现了技术的追赶效应,但对于产业核心技术的获取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却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的途径来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对于当下处于中低端的中国先进制造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中国先进制造业获取产业核心技术从而占领全球价值链顶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来说,作用却不显着。因此,中国先进制造业想要获得产业核心技术从而突破全球价值链锁定、实现价值链重构,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对研发的大力投入进行内生性创新来实现。

王彩娜,唐沙砂,王帅[5](2018)在《聚势而为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擘划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作为新生的内陆5A级物流企业,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自成立七年以来,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多项指标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综合排名跃居2017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三位、河北省物流企业50强第一位,斩获2017年河北省政府质量奖、邯郸市市长质量管理奖等诸多重大奖项。

方励伟[6](2018)在《并购式进化,多元型棋局》文中研究说明并购潮流不断涌现,并购各方多希望以此举措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为企业带来经营规模的同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成并购并不意味着主导企业就可高枕无忧,运营模式转换与优化才是企业升级转型的关键,从而促使并购重组后的力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位青[7](2017)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直是重要的经济变量,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生活物资和生产物资,对一国宏观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世界经济走势和工业化国家物价水平。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形势起伏不定,大宗商品价格先后出现多轮暴涨暴跌,波动不断加大。从2008年6月的最高点462.74到2005年2月的最低点159.78点,上下波动300多点。然后开始了新一轮先上涨后下跌的过程。2014年下半年开始最近一轮下跌周期,已持续一年多,截止2016年2月份,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154.85点。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对大宗初级商品的大规模需求,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频繁波动势必会影响中国的经济状况,从而影响中国物价水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输入效应,尤其是现阶段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对中国经济和物价水平波动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研究。论文检验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我国的物价水平的相关性,尤其是前者对后者具有的预期和传导作用,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研究现状以及大宗商品引发国内物价水平变动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传导机制,包括理论基础,传导条件和传导路径。选取最新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及货币供应量M2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与我国物价水平变动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论文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变量数据并将数据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国际大宗商品上涨阶段和国际大宗商品下降阶段,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论是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各变量之间均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但是下降阶段的相关性没有上升阶段的相关性明显。为了进一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而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将数据带入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模型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同样表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阶段我国物价水平受大宗商品的影响程度较小,说明我国的物价水平存在价格“刚性”,具有易涨不易跌的特点。最后,论文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其价格上涨对中国物价水平上升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是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阶段,其波动与我国物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减弱,说明下跌阶段中国物价不易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论文认为,现阶段世界经济走势依然不容乐观,会对中国经济带来进一步的通货紧缩风险,中国仍需警惕这种风险的产生;同时中国应合理利用大宗商品下跌阶段的时期,初级产品价格降低带来的成本红利,大力发展国内经济。

胡俞越,张少鹏[8](2014)在《“新国九条”拓展期货市场十大亮点》文中研究说明《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首次提出"拓展期货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发展",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指明了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相较于2004年、2008年和2013年的"国九条","新国九条"完成了从股市调控为主到以资本市场的架构整合和完善为核心的转变,从整个资本市场角度出发进行顶层设计,统筹部署,为包括期货市场在内的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绘制出改革蓝图。

杨蕾[9](2011)在《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产品物流是商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衔接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过程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京津冀都市圈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区域,优化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将有助于实现该区域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而加快推动经济发展以及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旨在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研究,提出优化框架,以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研究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问题是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围绕农产品物流领域已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总体上不够系统和深入,而针对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研究更是相对匮乏。本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研究,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理论框架,以丰富物流系统优化理论的内容,并为决策者进行实际的物流系统规划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性分析方法主要运用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定量分析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因子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等。通过研究,提出了“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概念。通过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实地调查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了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区域物流系统优化的动因与障碍,构建了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理论框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路径,分别是基于中心城市的农产品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优化、基于核心企业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优化、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支撑平台优化。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明确界定了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概念。认为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是一个交叉系统,具有差异性、地区性、复杂性、先进性、多向性等特点。其次,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已经具备发展农产品物流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作为较为复杂的区域物流系统,在农产品物流运作、农产品物流组织发展、农产品物流发展支撑平台建设以及区域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方面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第三,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动因来自外部效应以及内部主体行为驱动两个方面,而障碍来自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成员自利性以及政策壁垒的限制四个方面。第四,提出了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理论框架,认为探讨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路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从中心城市的视角实现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空间布局优化,提出了“天鹅星座型”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空间结构布局模型,并阐述了其规划依据、确定了其功能定位;二是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实现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优化,构建了四种基于核心企业的物流系统整合模式,在对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设计了理想的基于配送中心的加工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以及大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三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实现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支撑平台的优化,分别是基于智能型的京津冀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基于绿色低碳的农产品物流技术平台构建、基于政府主导型的政策保障平台建设。

王恩山[10](2011)在《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供给方面的推动与需求方面的牵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通过做大做强等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审计市场的供给。但在需求方面,多年来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无疑不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进一步高质量地发展。本文将研究视线定位为审计需求,力求准确把握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探究背后的制度成因,为改善我国审计需求现状、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利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为指导,在描述审计需求现状、探究制度成因的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三点创新:1.构建了更一般化的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的审计需求看做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审计需求的有机合成,认为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1)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2)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与该审计类型的一致性;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其对企业审计需求决策的影响力,这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如股权表决制度、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区域市场化程度等。2.提出了通过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股权回避的方式来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制度改革设想。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经营者提供会计报表,并请人来审计自己,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同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外部股东监督权与经营股东经营权的制衡,建议独立董事选举时,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对应股权也应回避的制度建议。3.发现并分析了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我国当前的IPO制度是核准制,证监会对上市申请不但要进行形式审查还要进行实质性审查,面对千差万别数以百计的待上市公司,证监会确需高质量审计的帮助以鉴别申请资料的可信度,证监会因此成为现实中最大的审计服务消费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消费偏好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但作为“审计服务消费者”的证监会却没有这一权利,原因就是它同时是审计市场的监管者。作为审计市场的监管者理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待被监管对象一视同仁,证监会若表现出一定的“消费偏好”,将形成权力经商,严重危害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所以,证监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对待自己的审计需求偏好,经常是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全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言”。介绍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第2章是“文献综述”。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审计需求现状和影响审计需求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为本文的研究确定理论坐标。第3章是“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本章包括历史回顾、概念界定与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偏好、以及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初步分析等共5节,构建了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模型,为后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而外部股东在各类利益相关者中是最需要高质量审计需求的。第4章是“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研究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先用历史梳理和文献归纳的方法对我国的审计需求现状给出一个总体判断,然后用实证的方法分角度为这一判断提供经验证据。该章分为四节,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特征是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有三种表现: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审计需求偏好、外部股东对审计质量的理性冷漠、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2)利用近三年的年报审计数据研究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为企业的低质量审计需求偏好提供经验证据。(3)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我国A股IPO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为人们理解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冷漠态度提供经验证据。(4)利用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逐步明确的支持态度,为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提供新证据。第5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公司治理的一个环节,而产权性质、股权结构则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在行政权力对市场利益分配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时,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会有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只是目的不同而已。国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是一种路径依赖的表现,因为政府是其“大老板”,国企官员的升迁决定权在政府手中。而私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主要是功用性的。一股独大仍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特征,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高质量审计需求越大。当前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他股东缺乏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能力。而更直接的制度原因是现行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缺陷。谁掌握审计委托权,企业的审计需求就更多地表现出谁的意愿。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在分析这一制度建议的必要性时,本文将思路稍作扩展,提出“外部股东监督权”的概念,审计委托权只是外部股东监督权的一项内容。为了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在所有外部股东监督权事项表决中都实行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股权回避。第6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该章探讨宏观制度与审计需求的关系,包括五节:概述、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的关系,以及宏观制度改革建议。主要结论有:审计需求与市场化程度显着正相关;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整体表现出“前紧后松”的特点,这是导致投资者对审计质量保持冷漠态度的重要原因;证监会面对审计服务,存在角色冲突,正深陷“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即证监会既是应一视同仁的管理者又是可以偏好明显的审计服务消费者,两者存在明显的冲突。第7是“结语”。归纳全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创新点,明确本文研究的局限,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展望。

二、大宗交易谁唱主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宗交易谁唱主角(论文提纲范文)

(1)C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2.1 财富管理基本概念与理论综述
    2.2 战略转型基本概念与理论综述
    2.3 分析工具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章 C证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3 机会与威胁分析
    3.4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3.5 国外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成功经验
第4章 C证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内部环境分析
    4.1 C证券公司基本情况
    4.2 C证券经纪业务经营条件分析
    4.3 优势与劣势分析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第5章 C证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方案设计
    5.1 整体思路、原则及规划
    5.2 方案设计
    5.3 方案实施
第6章 C证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实施评价与保障
    6.1 实施评价标准
    6.2 方案实施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和概念界定
    二、学术综述
        (一) 关于近代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人团体的研究
        (二) 重陆疆轻海疆——1949年之前的中国边疆研究
        (三) 停滞的三十年20世纪50、60年代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四) 不被重视的海南——改革开放40年来大陆地区的边疆研究
        (五) 创新——华南商人史、海外华商史和近代海南经济开发史的结合
第一章 晚清中外商人对海南岛资源的初步利用
    第一节 琼州开关后的海南岛商贸
        (一) 外国航商在南洋和北部湾的扩张
        (二) 中外商人对海南岛农产品的竞购——以糖和生猪为例
        (三) 外商对岛内矿产的觊觎
    第二节 晚清政府的海南岛开发规划
        (一) 张之洞督粤时期的倡议和实践
        (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举措
第二章 民初岛内外商人开发海南岛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岛内商人的事业
        (一) 海口市的土货生意
        (二) 乡镇座商、摊商和黎汉墟市贸易
    第二节 海口总商会和文昌商人的港口疏浚活动
    第三节 岛外商人的农矿和土地投资
        (一) 湘商和海南岛槟榔果在湖南的运销
        (二) 粤商和海南岛盐业
        (三) 侨商的“独占性”投资
    第四节 琼商的政治诉求
        (一) 北京政府和广东省府的南海岛屿管治
        (二) 琼商和琼崖“改特”运动
第三章 陈济棠主粤时期官商开发海南岛的合作及博弈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各方关于开发海南岛的讨论
        (一) 学术界关于热带农业资源和黎族民俗的论述
        (二) 广东省府的政治军事考虑
        (三) 琼崖实业考察团的组建和行动
    第二节 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商人活动和政府行为
        (一) 陷入困境的垦殖业侨商和海口土产出口庄行商
        (二) 海口市商会维持行业生意的努力和举措
        (三) 侨商资本向房地产靠拢
        (四) 建造书场码头
        (五) 官僚资本的注入和运作
    第三节 官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局限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全球价值链相关文献综述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2.1.3 全球价值链“经济租”的产生和分布
        2.1.4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
        2.1.5 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及路径
        2.1.6 全球价值链评述
    2.2 先进制造业相关文献综述
        2.2.1 先进制造业内涵
        2.2.2 先进制造业的特征和分类
        2.2.3 中国先进制造业基本分类
    2.3 海外并购相关文献综述
        2.3.1 海外并购的内涵
        2.3.2 海外并购理论
        2.3.3 海外并购的历史
第3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态势
    3.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进程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3.2.1 数量和金额齐飞
        3.2.2 第二产业为主,细分行业增多
        3.2.3 区位不断拓宽
        3.2.4 民营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3.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
第4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4.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般动因
    4.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4.2.1 技术获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2 市场扩张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3 多元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4 品牌获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2.5 全球价值链重构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4.3 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4.3.1 并购背景
        4.3.2 案例介绍
        4.3.3 案例分析
        4.3.4 并购的评价
    4.4 中国先进企业海外并购动因的趋势
第5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技术效应分析
    5.1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效应
        5.1.1 海外并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5.1.2 海外并购技术整合协同效应
        5.1.3 海外并购技术创新效应
    5.2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5.2.1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技术并购基本情况
        5.2.2 海外并购整合模式
        5.2.3 上汽集团收购罗孚案例分析
    5.3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创新效应分析
        5.3.1 中国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
        5.3.2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
        5.3.3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6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聚势而为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擘划高质量发展路线图(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使命在肩,物流业龙头初长成
扎根铸魂,党建引领发展航向
突围有术,倾力打造“升级版”
扬帆出海,向智慧供应链挺进
和通文化,过硬团队敢打敢拼

(6)并购式进化,多元型棋局(论文提纲范文)

“多臂巨头”出没?
几家欢喜几家愁
谁家文化为主导?

(7)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的研究
        1.2.2 关于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物价水平传递性变动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线
    1.4 主要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变动概述
    2.1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情况
        2.1.1 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义及性质
        2.1.2 大宗商品价格衡量指标
        2.1.3 国际大宗商品波动的特点
    2.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
        2.2.1 国际市场上供求关系失衡所形成的价格波动
        2.2.2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造成价格波动
        2.2.3 国际贸易的竞争关系造成价格波动
    2.3 中国物价水平变动情况
        2.3.1 国内物价变动情况
        2.3.2 国内货币供应量变动情况
第3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传导机制
    3.1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至我国的现实背景
        3.1.1 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3.1.2 我国生产制造初级产品数量大
        3.1.3 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3.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传导机制
        3.2.1 国际采购传导机制
        3.2.2 国内实体经济传导机制
        3.2.3 国内货币传导机制
第4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变动相关性分析
    4.1 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1 相同频率转换
        4.1.2 同比转换
        4.1.3 数据调整
    4.2 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3 相关性检验
第5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变动相关程度的实证检验
    5.1 数据平稳性检验
    5.2 Johansen协整检验
    5.3 Granger因果检验
    5.4 脉冲响应分析
    5.5 方差分解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阶段国际大宗商价格波动与我国物价水平相关关系存在差异
        6.1.2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我国利大于弊
    6.2 政策建议
        6.2.1 我国物价应警惕输入型通货紧缩的风险
        6.2.2 合理利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红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物流
        2.1.2 区域物流系统
        2.1.3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
    2.2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2.2.1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结构
        2.2.2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特点
    2.3 理论基础
        2.3.1 系统论
        2.3.2 供应链管理理论
        2.3.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4 交易费用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3.1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发展的基础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交通运输状况
        3.1.3 经济发展水平
        3.1.4 农产品产量状况
        3.1.5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
        3.1.6 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状况
        3.1.7 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情况
    3.2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3.2.1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运作问题
        3.2.2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主体发展问题
        3.2.3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支撑平台建设问题
        3.2.4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空间布局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动因与障碍
    4.1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动因
        4.1.1 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外部效应驱动
        4.1.2 农产品供应链内部主体行为驱动
    4.2 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障碍
        4.2.1 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影响
        4.2.2 负外部性因素对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影响
        4.2.3 政府职能的缺失对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影响
    4.3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的理论框架
        4.3.1 完善的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特征
        4.3.2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理论框架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中心城市的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空间布局优化
    5.1 基于中心城市的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特点与作用
        5.1.2 基于中心城市的区域农产品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中心城市因子分析
        5.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5.2.2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中心城市因子分析
    5.3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中心城市聚类分析
        5.3.1 聚类分析基本理论
        5.3.2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中心城市聚类分析
    5.4 基于中心城市的“天鹅星座型”农产品物流系统空间布局模型构建
        5.4.1 基于中心城市的“天鹅星座型”空间结构布局模型构建
        5.4.2 基于中心城市的“天鹅星座型”空间布局模型规划背景
        5.4.3 基于中心城市的“天鹅星座型”空间结构布局功能定位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核心企业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整合
    6.1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生产系统整合
        6.1.1 基本概念
        6.1.2 运行机理
    6.2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集散系统整合
        6.2.1 基本概念
        6.2.2 运行机理
    6.3 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零售系统整合
        6.3.1 基本概念
        6.3.2 运行机理
    6.4 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整合
        6.4.1 基本概念
        6.4.2 运行机理
    6.5 四种类型的核心企业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整合模式比较与选择
        6.5.1 四种类型的核心企业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整合模式比较
        6.5.2 理想的加工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设计
        6.5.3 理想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设计
        6.5.4 理想的大宗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设计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支撑平台优化
    7.1 基于智能型的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7.1.1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智能型信息平台建设总体规划
        7.1.2 京津冀农产品物流智能型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层次
    7.2 基于绿色战略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技术平台优化
        7.2.1 绿色农产品运输技术
        7.2.2 绿色农产品仓储技术
        7.2.3 绿色农产品包装技术
        7.2.4 绿色流通加工技术
        7.2.5 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
    7.3 基于政府主导型的政策制度保障平台优化
        7.3.1 农产品物流政策体系构建
        7.3.2 农产品物流政策体系优化的保障措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10)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对象
        1.2.1 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因素
        1.2.2 企业审计需求的现状
        1.2.3 企业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的研究
        2.1.1 监督假说
        2.1.2 信息假说
        2.1.3 保险假说
        2.1.4 简要评述
    2.2 关于审计需求现状的研究
        2.2.1 审计需求的表现
        2.2.2 审计需求的检验
        2.2.3 简要评述
    2.3 关于审计需求制度环境的研究
        2.3.1 行政管制与审计需求
        2.3.2 国有产权与审计需求
        2.3.3 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2.3.4 公司治理与审计需求
        2.3.5 简要评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
    3.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审计需求发展进程
        3.1.1 产权的多元化与审计需求的产生(13世纪至20世纪初)
        3.1.2 股东的大众化与审计需求的发展(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
        3.1.3 股东的外部化与审计需求的扭曲(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3.1.4 股东保护制度的强化与审计需求的规范(21世纪初至今)
        3.1.5 启示:企业的审计需求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博弈的结果
    3.2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
        3.2.2 审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
        3.3.1 企业的审计需求
        3.3.2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
        3.3.3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
    3.4 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偏好
        3.4.1 股东、经营股东与外部股东
        3.4.2 证监会
        3.4.3 债权人等其他相关者
        3.4.4 小结:外部股东最需要高质量审计
    3.5 对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的初步分析
        3.5.1 我国经济制度总体特色
        3.5.2 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分析思路
    本章小结
第4章 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
    4.1 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形成:历史回顾与总体判断
        4.1.1 我国审计需求的变革与发展
        4.1.2 对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判断
    4.2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偏好
        4.2.1 研究假设
        4.2.2 研究设计
        4.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4 结论
    4.3 审计师声誉与IPO抑价:投资者的理性冷漠
        4.3.1 研究假设
        4.3.2 研究设计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4 结论
    4.4 政府支持与大所优势: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
        4.4.1 研究假设
        4.4.2 研究设计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4 结论
    本章小结
第5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
    5.1 影响审计需求的微观制度概述
    5.2 企业的产权性质与审计需求
        5.2.1 一般分析
        5.2.2 经验证据
        5.2.3 私有产权性质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5.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5.3.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对策
        5.3.2 股权结构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5.4 企业的股权表决制度与审计需求
        5.4.1 审计的起源与审计铁三角
        5.4.2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与审计悖论
        5.4.3 国外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5.4.4 我国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5.5 微观制度改革建议
        5.5.1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必要性
        5.5.2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可行性
        5.5.3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具体设想
    本章小结
第6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
    6.1 影响审计需求的宏观制度概述
    6.2 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
        6.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6.2.2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地区差异
        6.2.3 市场化程度影响审计需求的经验证据
    6.3 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
        6.3.1 新股发行(IPO)的监管与审计需求
        6.3.2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与审计需求
        6.3.3 上市公司股票流通制度与审计需求
    6.4 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
        6.4.1 现行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6.4.2 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6.5 宏观制度改革建议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本文创新点
    7.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取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单
    附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大宗交易谁唱主角(论文参考文献)

  • [1]C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研究[D]. 刘宝元. 山东大学, 2020(05)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近代商人与海南岛开发(1876-1938)[D]. 石茂坤.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9)
  • [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D]. 高鹏. 辽宁大学, 2019(05)
  • [5]聚势而为 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擘划高质量发展路线图[N]. 王彩娜,唐沙砂,王帅. 中国经济时报, 2018
  • [6]并购式进化,多元型棋局[J]. 方励伟. 产城, 2018(09)
  • [7]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物价水平变动的相关性研究[D]. 位青.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8]“新国九条”拓展期货市场十大亮点[J]. 胡俞越,张少鹏. 金融世界, 2014(06)
  • [9]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 杨蕾.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8)
  • [10]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D]. 王恩山.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谁在大宗交易中起主导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