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脏》杂志2001年第6卷作者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穆晓敏[1](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张秀仿[2](2020)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莎士比亚研究,在四百多年的莎评史上是最辉煌的篇章。对这个在文学批评史上至关重要的时期,人们了解但并不熟悉,甚至还有一些误解。随着莎士比亚研究的深入,艾布拉姆斯和克莱恩等新批评学派创立了四坐标体系,以作者、作品、世界和读者四要素探讨新古典主义莎评思想形成的渊源和批评范式。近年来,一些学者突破了“拥莎派”与“倒莎派”的框架,通过梳理新古典主义批评家着作的前言、后记或者是匿名出版的文章等,探讨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校勘、出版和批评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从文学批评史的发展来看,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莎士比亚研究历经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从十七世纪王朝复辟时期到十八世纪末浪漫主义时期到来之前,英国批评家在莎士比亚戏剧改编、出版与校勘的实践中,确立英国戏剧传统和批评原则,为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的英国诗人违背古典规则进行辩护或者是纠错。因此,对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以及诗人的形象与身份等问题进行探讨,是莎评史上一个非常重要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论文通过梳理英国莎士比亚戏剧改编、校勘和出版史,勾勒出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史的发展脉络,探究德莱顿、蒲柏与约翰逊等批评家莎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此基础之上,认识在这一历史时期莎士比亚的身份和形象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和启示如下:首先,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研究经历了奠基期、跃升期与完善期三个阶段。奠基期是从王朝复辟时期开始到十七世纪末。这一时期是英国戏剧诗人改编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时期,亦可称为德莱顿时代。德莱顿与公爵剧团的管理者达文南特合作改编《暴风雨》,改变了伦敦舞台以弗莱彻和博蒙特戏剧为中心的演出风尚,促进了德莱顿的英雄剧创作与莎评思想的形成。虽然德莱顿改编莎士比亚悲剧没有严格遵循英雄剧的韵文传统,但充分体现了“爱”、“荣誉”与“友谊”的英雄剧主题,影响了十八世纪莎士比亚戏剧出版与校勘史发展。跃升期是十七世纪上半叶,从十八世纪尼克拉斯·罗编订第一个八开本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到1733年西奥博尔德编订的版本问世,亦可称为蒲柏时代。在这一时期,蒲柏确立的底本校勘原则,确立了以考证、校勘、批评和鉴赏融为一体的批评体系,超越了出版商雅各布·汤森在版本标准化构建方面产生的影响。尼克拉斯·罗、蒲柏和西奥博尔德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校勘与批评,标志着莎士比亚批评范式从探讨戏剧的寓教于乐与诗学正义,开始向戏剧文本的权威性、可信度和标准化进行转变。完善期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从威廉·沃伯顿编订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到十八世纪末马隆编订的版本结束,是新古典主义时期莎评思想的顶峰,也是浪漫主义的前奏。约翰逊编订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及其《序言》是这一历史阶段的里程碑式着作。约翰逊与史蒂文斯的合作,促进了十八世纪后期莎士比亚戏剧校勘的发展与马隆的莎士比亚传记学研究。马隆以环球剧场建成作为分水岭,以史蒂文斯整理的书业工会登记信息为参照,根据语言风格变化推定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顺序。这一研究,成为十八世纪之后学者研究莎士比亚创作分期的依据。其次,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寓教于乐原则、自然法则和普遍人性论为基本原则,形成了以德莱顿的莎士比亚人物性格论、蒲柏的莎士比亚戏剧结构论和约翰逊的悲喜场景杂糅体论为核心的批评体系。德莱顿寓教于乐原则的理论基础深厚,是多种诗学思想的融合。他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为基础,结合罗马诗人贺拉斯和卢克莱修的寓教于乐诗学思想,形成了以人物论为核心的莎士比亚戏剧批评体系。自然法则,是蒲柏在日夜研读荷马的基础上发现的、关于文学创作遵循的法则。在蒲柏看来,莎士比亚的独创性超越了荷马,他不是自然的摹仿者,而是自然的代言人。莎士比亚戏剧哥特式结构的美学特征是他的创作方式、日晷时间哲学与民族身份相互作用的结果。约翰逊的普遍人性论不仅是对德莱顿诗学思想的传承,也蕴含了蒲柏的自然法则,契合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人性论的理智、情感与道德三元结构。约翰逊超越了前人,洞察了莎士比亚戏剧是具有无限循环空间而又稳定的人性对话的莫比乌斯带。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喜场景杂糅是由命运无常中自然的得失之情;主从情节并存反映了普通人与命运抗争的艰辛过程是莎士比亚戏剧实现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典型人物是莎士比亚运用人性弱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动力。最后,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的身份与形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兼具偶像化、经典化与大众化三重特征。具体而言,莎士比亚的偶像化是指英国戏剧诗人从德莱顿、尼克拉斯·罗到大卫·加里克的诗人崇拜。德莱顿将莎士比亚尊为“英国戏剧诗人之父”,视其为英国的荷马。他根据“体液性格论”将世界文学史中的诗人分为开拓者与完善着,莎士比亚与荷马、卢克莱修和但丁一样,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多血胆汁质性格。尼克拉斯罗的《莎士比亚传略》是第一个莎士比亚生平,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大卫·加里克,修建莎士比亚神殿、在斯特拉福举行庆典纪念活动,真正推进了莎士比亚偶像化,促进了德国诗人对莎士比亚的崇拜、翻译与演出。莎士比亚的经典化是指十八世纪编者对戏剧的勘误补阙、艺术鉴赏与文化阐释的文本构建过程。在十八世纪《莎士比亚戏剧集》的编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通过比较和推理研究为基础,以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相互融合的校勘体系,使莎士比亚文本呈现三个特征:语言拼写规范化、戏剧幕次场次的划分符合时代的舞台风格、注释和批评相结合。莎士比亚的大众化意指莎士比亚戏剧从舞台观摩到文本阅读的审美嬗变。从舞台观摩到文本阅读,审美范式不再拘泥于舞台时空的制约,审美对象从行动摹仿到人物性格系统分析转变,审美标准从得体原则到自然语言的变迁。综上所述,德莱顿、蒲柏和约翰逊等批评家对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的认识和评价,既有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也有他们生活的时代内涵,融合了时代思潮和历史背景,既具有形而上的思考,也具有形而下的实践。由此可见,对于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家使用“保守的”或者是“墨守成规的”标签并不客观,求“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从戏剧诗人、散文家或者是词典编纂家,在求“新”方面采用了双重标准:在创作过程中追随时代的脚步,符合时代的文学要求与审美趣味;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莎士比亚的过程中,依据古典法则结合英国文学传统,逐渐形成了新的批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发展,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文学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成为推动戏剧理论发展的内动力。
张小凡[3](2020)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和多种食草类家畜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主要寄生部位为肝脏和肺脏。包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为我国重点防治的重大疾病。由细粒棘球蚴寄生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受危胁人口数、患病数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一类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有效启动初次免疫应答,在寄生虫感染时决定机体免疫应答方向。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和调节性 T 细胞(regulatoryT cells,Treg)是两群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两者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感染小鼠的外周血、腹腔和脾脏中明显富集。DC和MDSC可诱导Treg的产生,且DC可由MDSC分化产生。研究发现,寄生虫可释放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的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寄生虫的信息交流,寄生虫-宿主的相互作用,在寄生虫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寄生虫源外泌体含有大量的miRNAs,可被宿主细胞摄取,进而调控宿主的免疫应答。然而,DC和抑制性细胞群(MDSC和Treg)在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的原发感染病灶肝脏的动态变化情况尚不清楚;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在细粒棘球蚴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感染早、中、晚期(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DC、MDSC和Treg的比例动态变化情况。采用超速离心获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样囊泡(protoscoleces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PSC-ELVs)和囊液源外泌体样囊泡(hydatid fluid derived exosome like vesicles,HF-ELVs),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PSC-ELVs和HF-ELVs的ncRNAs(包括 miRNAs、lncRNAs 和 circRNAs)表达谱,对 PSC-ELVs 中含量前20的miRNAs进行筛选和鉴定,分析预测其潜在的靶基因,构建lncRNA-mRNA-miRNA调控网络,初步探索PSC-ELVs中最为丰富的miRNAs可能参与宿主的免疫调控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ELVs中miRNAs在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ion-secretion antigens,ES)可调控DC的成熟和功能,影响炎症因子释放,调节Th1/Th2型免疫应答。外泌体是ES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核酸运输,细胞间物质交换和抗原递呈等。本研究通过将原头节源外泌体与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共培养,分析其对BMDC表面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索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对DC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参与宿主免疫应答的作用提供理论及分子基础,也为包虫病临床诊断和基因治疗等研究提供新思路。一、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建立细粒棘球蚴感染Balb/c小鼠模型,每只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2 000个原头节,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感染早、中、晚期)收集肝脏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白细胞中DC、MDSC及其亚型M-MDSC、PMN-MDSC与Treg细胞的比例;动态分析感染小鼠肝脏DC和免疫抑制细胞群(MDSC和Treg)比例的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DC细胞比例分别为(5.27±0.55)%、(6.87±0.32)%和(18.5±0.64)%,对照组分别为(5.92±0.43)%、(5.99±0.12)%和(13.73±0.2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MDSC 比例分别为(1.61±0.36)%、(5.68±0.69)%和(16.18±0.69)%,对照组分别为(2.19±0.42)%、(0.99 ±0.07)%和(4.18±0.84)%,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M-MDSC 比例分别为(0.69±0.27)%、(5.30±0.72)%和(10.75±0.29)%,对照组分别为(0.42± 0.24)%、(0.69±0.02)%和(2.12±0.13)%,感染后 6 和 12 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PMN-MDSC 比例分别为(0.93 ± 0.23)%、(0.32±0.02)%和(5.14±1.03)%,对照组分别为(1.77±0.26)%、(0.28±0.05)%和(1.99±0.90)%,感染后3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感染后3、6和12个月肝脏白细胞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3.35 ± 0.14)%、(6.24±0.38)%和(3.41±0.07)%,对照组分别为(3.48±0.46)%、(3.65±0.45)%和(3.12±0.12)%,感染后6和1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小鼠感染原头节6和12个月后,肝脏白细胞中DC、MDSC与Treg细胞比例增加;其中MDSC比例变化更明显,以M-MDSC为主;同时可由M-MDSC分化形成的DC也明显升高,提示M-MDSC可能在小鼠感染细粒棘球蚴中后期发挥主要免疫抑制作用,且可能促进DC的产生。二、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通过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s)的培养液和绵羊可育囊的囊液(hydatid fluid,HF)进行超速离心获得PSC-ELVs和HF-ELV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对分离获得的两种外泌体进行鉴定,其大小,形态与外泌体一致,且含有特定的外泌体标记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两种ELVs的ncRNAs(包括miRNAs、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并利用GO和Pathway对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功能进行预测。在PSC-ELVs和HF-ELVs中,分别鉴定出1 18和58个miRNAs,两者共表达的miRNAs共有53个,其中PSC-ELVs特异表达65个,HF-ELVs特异表达5个。在PSC-ELVs和HF-ELVs分别鉴定出2 361和1 254个lncRNAs,其中两者共表达的lncRNAs共有1 004个,PSC-ELVs特异表达1 357个,HF-ELVs特异表达250个。PSC-ELVs中含量前20的miRNAs和circRNAs的表达量高于HF-ELVs中相应的miRNAs和circRNAs,而lncRNAs的表达量则低于HF-ELVs。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对miRNAs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此外,从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中筛选出与宿主免疫应答有关的miRNAs,及其调控的lncRNAs 和 mRNAs,并构建了一个包含 5 个 miRNAs,41 个 lncRNAs 和 23 个mRNAs的ceRNA调控网络。PSC-ELVs含量前20的miRNAs的靶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炎症反应、MAPK级联反应和胶原分解代谢过程。此外,egr-miR-4989-3p 为 PSC-ELVs 和 HF-ELVs 中含量最高的 miRNA,与 egr-miR-277a-3p同属一个miRNA家族,具有相同的种子序列。本研究为首次鉴定获得PSC-ELVs和HF-ELVs中的ncRNAs谱,可能与宿主免疫应答和发病机理有关。这两种外泌体中含量丰富的miRNAs可能介导相关信号通路或与靶基因相互作用方式,在外泌体参与寄生虫-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三、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通过将PSC-ELVs与BMDC共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SC-ELVs可被BMDC内化摄取,qRT-PCR检测发现PSC-ELVs能将携带的miRNAs转运至BMDC中。通过q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处理后的BMDC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表面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结果发现PSC-ELVs可有效诱导BMDC产生促炎性因子IL-6、IL-12、TNF-α、IL-β、IFN-γ和抑炎性因子IL-10,且大多数与LPS存在协同作用,上调细胞表面MHC Ⅱ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PDL1和PDL2的表达,这一结果提示PSC-ELVs可能携带某些毒力分子诱导BMDC成熟且往刺激型DC极化,呈现明显的促炎特性,可能产生Th1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有助于杀伤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而保护机体。将miR-277a-3p和miR-4989-3p的mimic 和 inhibitor 转染 BMDC 后,qRT-PCR 检测发现,miR-277a-3p 和 miR-4989-3p诱导BMDC促炎性因子IL-6、IL-12和TNF-α的mRNA水平显着增加,抑炎性因子IL-10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提示miR-277a-3p和miR-4989-3p可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往刺激型DC极化。miR-277a-3p和miR-4989-3pmimic诱导BMDC IGF1和NF-κB1的mRNA水平显着降低,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着增加,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提示IGF1和NF-κB1是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的靶基因,可能通过活化NF-κB P65并使其磷酸化,进而诱导促炎性因子产生。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原头节源外泌体及其含有的miRNAs调控宿主免疫应答机制及包虫病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分子基础。
葛政[4](2020)在《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文中研究表明隋唐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的再次大一统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隋代“开皇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其这一时期的盛世景象。在这种盛世社会大环境下,从朝廷至民间开始全面整理前朝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并予以发挥创新,大量不同门类的医学书籍涌现。然因兵燹之厄、自然灾害、传播局限、年代久远等因素,众多医学书籍也随之湮灭于后世岁月中。目前,我们通过传世医籍与出土医药文献得见部分亡佚隋唐医书内容,弥足珍贵。迄今为止,尚无对亡佚隋唐医方书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亡佚隋唐医方书的书目,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及流衍,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进行比对,结合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探求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学术价值和对当代中医学的贡献与借鉴。本文研究对象为亡佚的隋唐时期医方书,即隋朝建立(581年)至唐朝灭亡(907年)的326年间成书,于后世散失的有明确文献出处或可考证文献出处的以记载中医方药为主的着作。主要内容是与亡佚隋唐医方书相关的书目、作者、医学内容及其学术流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了隋唐史志及相关医学目录学着作、传世医籍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目,其目的是对亡佚隋唐医方书着录情况作整体把握。二是重点研究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心方》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探索其作者、后世流衍、学术特点等。三是将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进行了对比研究,求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某些内容,同时补充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上述三方面相关亡佚隋唐医方书的研究之前尚未开展,创新性显着,学术价值鲜明。研究过程中,应用历史与古代文献研究法。以亡佚隋唐医方书为主体研究内容,站在历史宏观的角度上,借助目录学与网络资源,力求全面收集原始资料。再对资料分析归纳,排除讹传、错伪,取其信实者,经过对比文献、考辨源流、正误纠错过程,从而较为全面系统地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内容,发掘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所需资料及搜集途径如下:研究主体资料:《二十六史》《百纳本二十四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等史志目录资料。《文献通考》《通典》《崇文总目辑释》《文渊阁书目》《郡斋读书志》《世善堂藏书目录》《千顷堂书目》《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总目》《日本国见在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文献学、目录学资料。《医藏书目》《医学读书志》《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中医类目录学资料。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等国内外唐宋时期传世医籍。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马继兴古佚医籍基础文本手稿整理——隋唐亡佚医方书”课题初步辑佚资料。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敦煌医药文献辑校》《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沈澍农《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新辑校》、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李应存《实用敦煌医学》《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陈增岳《敦煌古医籍校证》、王兴伊等《新疆出土涉医文书辑校》、“国际敦煌项目(IDP)”等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资料。此外,借助数字资源库对相近时代的文史类书籍进行检索,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搜集其中相关佚文和研究参考资料。资料搜集途径:主要通过图书馆及数字资源库。图书馆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京的部分大学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库如: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瀚堂典藏、350种传统医籍整理与深入加工(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中医古籍知识库)、中华医典、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石刻数据库(唐代墓志铭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均可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供相应的方便。论文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考”。《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目,结合相关医学目录学着作与传世医籍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目,从目录学角度对亡佚隋唐医方书着录情况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马继兴古佚医籍基础文本手稿整理——隋唐亡佚医方书”基础上,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心方》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中,选出尚无辑校、考证者,且相对保存内容较多,历史上有所传承的亡佚隋唐医方书7种,即《梅师方》《贞元集要广利方》《崔氏纂要方》《必效方》《许仁则方》《海上集验方》《兵部手集方》。对每部亡佚隋唐医方书详述着录或研究概况,梳理佚文内容,探索佚文的后世流衍,论述佚文内容学术特点。第三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相关研究”。概述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研究背景。依据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是否着录文献出处,将其分为“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着录来源的亡佚隋唐医方书”、“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未着录来源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两小节。前者涉及隋唐医家3人,即韦慈藏、张文仲、崔知悌,亡佚隋唐医方书1部,即《古今录验方》。后者以前者为线索,择选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5种。将其与亡佚隋唐医方书佚文进行比对,筛选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探索后世流衍情况。同时,因敦煌佛道医药文献亦载有医方,列“敦煌佛道医药文献中的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小节,简要介绍敦煌佛道医药文献情况,比对分析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第四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价值研究”。基于本研究涉及的亡佚隋唐医方书,探究亡佚隋唐医方书体现的对前朝医学的继承、隋唐医学发展状况及后世学术影响。同时,对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之间的互证互补予以论证。第五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的现实意义”。阐析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当代临床价值,探讨本研究对隋唐医学史内容的补充与借鉴。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点结论:一、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目55种。通过梳理考证史志目录及相关医学专科目录书、传世医籍引用书目,即《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与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日本·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宋·刘昉《幼幼新书》引录书目,整理考证出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计55种。此数量仅为隋唐时期医方书之一角,还有大量医方书因史料不详等因素未作计入。隋炀帝敕撰《四海类聚方》两千六百卷,《四海类聚单要方》三百卷,卷帙浩繁,今已亡佚殆尽,仅余《证类》一条记载。今日得见隋唐传世医方书不过《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三种,皆赖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整理颁行传承,余者尽数亡佚。隋唐医方书亡佚之数量巨大,传承之艰难,可见一斑。本文所据的五种传世医籍保留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不可多得,为稀缺隋唐时期医籍文献资源,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宋代大型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保存有大量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为进一步的辑校与考证提供了线索。二、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渊源多元,内容丰富,真实记录隋唐医学之进步,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学术传承信息,因亡佚导致相关记载缺失。通过本文考证研究,使之得以接续。在隋唐时期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盛世修书,隋唐时期医籍成书呈现出大型、综合性的趋势。借传世医书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观之,隋唐时期医学处于全面发展阶段,承上启下,内容广博而丰富。集前朝医学之大成,各科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为宋金元时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渊源多元,是隋唐医学发展进步的真实记录。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可总结为三个主要来源,即源自前朝或当朝医方;根据医家自身临床经验对前朝或当朝医方进行发挥;医家自创医方。其不仅保存了大量前朝医学内容,也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亡佚隋唐医方书后世传承深远,为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环节,之前因亡佚而断层,通过本研究使之重现于世。三、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可关联研究,呈现互证互补、互为完善的关系。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保存了部分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卷子 P.3596、P.2662V、P.2662R、P.2565、P.2666 载方共计 409 首,其中亡佚隋唐医方共计91首,占比约为22.25%。所涉及亡佚隋唐医方书,共计14种。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因其文献的原生状态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证作用,其保存的亡佚隋唐医方补充了传世医书中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内容,也使我们进一步印证了传世医书中亡佚隋唐医方书的真实性。同时,传世医书中的亡佚隋唐医方为完善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提供了校勘线索,二者可互为补充印证。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保存了隋唐时期部分医书的原貌,展现了该时期医学发展的原始脉络,在医药文献校勘、理论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四、亡佚隋唐医方书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亡佚隋唐医书内容借助后世医籍的转录而传承,经后世医家不断应用于临床,并予以发挥改良,临床疗效确切。当代学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药理实验、临床试验的角度对部分亡佚隋唐医方进行了探索。在临床应用方面,如《许仁则方》葱白七味饮、《兵部手集方》香连丸、敦煌卷子P.4038八公神散、敦煌卷子P.2565韦慈藏四时常服方等仍应用于当代临床,极具临床使用价值,对丰富临床诊疗经验、拓宽临床用药思路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五、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具有难得的史学价值,丰富了隋唐医学史内容。现存传世隋唐医学文献颇为少见。本文系统研究了 7种亡佚隋唐医方书《梅师方》《贞元集要广利方》《崔氏纂要方》《必效方》《许仁则方》《海上集验方》《兵部手集方》的成书学术内容与传承及其作者;并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关联研究,涉及8种亡佚隋唐医方书《韦慈藏方》《张文仲方》《古今录验方》《救急单验方》《救急方》《延年秘录》《随身备急方》《开元广济方》。在相当程度上充实隋唐时期医学文献。在隋唐医学人物方面,于传世医籍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的作者史料有所完善补充,如许仁则、崔元亮等。还可以补充一些兼通医学的人物资料,如唐初期名将李积、唐肃宗时吏部侍郎元希声、唐末混乱时期任荆南节度成汭等。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相关研究内容,拓展了隋唐西域医学发展史研究的空间。此外,通过本文涉及的亡佚隋唐医方书辑佚考证工作,以此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的进一步辑佚研究打下厚实的学术基础。书之论事,昭如日月。文献整理与研究之意义在于基础性,根本性,普遍性。作为一个古代中医文献工作者,秉持中医之平衡观念,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有所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态度对待有瑕疵,有漏洞,有疑误的中医文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深化研究,寻求真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实现其在现实临床有所为的价值。有所不为,以孔夫子“述而不作”的态度对待经过长时间理论锤炼与临床验证而流传下来的中医文献。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取中正之道,完整叙述其本来的面貌,不以个人观点去改变,以免违背其自然的状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亦循此论,其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中医药传承研究、中医亡佚古籍考证研究、中医古籍辑佚、中医方剂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胡小京[5](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指出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许天虎[6](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王胜男[7](2019)在《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汉语拼音首字母A-J_(jiang)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文中提出中日两国在词汇交流上历史悠久,在长期交流的过程中,主流是中国向日本单向输出。但是在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在经济、军事、政治上的日益崛起,这种交流的格局发生了反转。以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为开端,大量的日语词被汉语引入。日语借词的问题随之受到关注,进而中日两国出现了大量关于日语借词的研究。周作人作为一名日本留学生,精通日语,是日语借词的积极使用者。从中日词汇交流这一角度出发,国内外对周作人作品中日语借词的研究,明显还比较薄弱。本论文在确定作品调查范围的基础上,以汉语拼音首字母A-J(jiang)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对周作人的散文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序论,首先点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分别从日语借词研究、周作人的日语借词研究这两个层面,对先行研究进行了回顾,另外还指出先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以汉语拼音首字母A-J(jiang)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第二章考察了周作人的留日经历、日语能力以及其对日语、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的态度。阐述了周作人和日语借词的关系,探究周作人在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另外,对从周作人散文中抽取的2009个词语进行了分类整理,分为“有典”(1580)、“无典”(213)、“新义”(159)、“汉大未收”(57)四种情况。通过词源调查,判断出了这四类词语中共有331个日语借词。其中,“无典”和“新义”这两类词语中包含有大量的日语借词,分别是190个、112个。另外,“汉大未收”中有29个是日语借词。第三章比较分析了所抽取的词语在周作人散文中的用例及词义与《汉语大词典》的关系。调查整理出了22个非日语借词、“无典”中的35个日语借词、“新义”中的20个日语借词,其周作人用例早于《汉语大词典》等的书证。另外在词义方面,诸如“工程”等部分词语,周作人所使用词义大于《汉语大词典》所收词义解释。通过这一方面的调查研究,可以修正《汉语大词典》在书证以及释义方面的不足,也可以进一步证明周作人在日语借词进入汉语中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四章概括了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和努力方向。
卫恒先[8](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韩厚明[9](2018)在《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张家山M247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包含大量汉初法律文书,这是继睡虎地秦简之後法律简牍的又一重大发现。经过初步清理之後,这批竹简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册》八种,共1200余枚竹简。《历谱》共18枚竹简,记录时代爲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至吕后二年(前186年)後九月,其中简二记录有“新降爲汉”四字,是汉王朝创立过程中的真实写照。《二年律令》共540枚竹简,是汉初吕后二年的律令摘抄,共有汉律27种、《津关令》1种,这是汉代成体系法律简牍的首次发现,弥补了汉代法律史研究资料不足的遗憾。《奏谳书》共228枚竹简,内容爲秦及汉高祖时期奏谳文书摘录,保留了奏谳文书的基本格式,对研究秦及汉初司法审判制度有重要意义。《脉书》共66枚竹简,以病候及阴阳十一脉经、脉法等爲主要内容,大部分见於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比後者保存更完好。《算数书》共190枚竹简,是实用算题合集,内容形式与传世数学文献《九章算术》类似,比後者时代早二百余年。《盖庐》共55枚竹简,以申胥(伍子胥)与盖庐(吴王阖闾)的对话爲文本形式,具有浓厚的兵阴阳色彩。《引书》共112枚竹简,是首次发现成篇的汉代导引术文献,可与马王堆《导引图》相参照。《遣册》共41枚竹简,爲随葬物品清单,其中记录有书一笥,正与出土竹简相合。值得一提的是,墓葬还出土鸠杖一枚,这说明墓主人年事已高。张家山M247号汉墓自发掘至今已有34年,全部竹简释文公布於2001年,迄今已有16年,因其竹简内容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论文总计上千篇,着作数十部,相关研究纷繁复杂,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研究历史进行综合梳理,同时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竹简文本进行重新校勘,对疑难词汇进行辨析考证,这也是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所在。本论文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有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M247号汉墓的发掘情况,墓葬的形制及随葬物品,墓主身份,论述出土竹简的主要内容及其释文公布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重点内容是对张家山汉简各部分的研究综述,以期把握既往学界的研究概况。第二章张家山汉简释文校注,这部分以《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二年律令与奏谳书》所刊布的释文爲底本,吸收学界对竹简文本的校勘成果,参照整理者原图版及红外綫图版,对张家山汉简释文进行再校勘,对重点难点词汇进行校注,以疏通文意。第三章相关问题研究,包括《二年律令》编联整理与研究、重点词汇研究梳理与考证,如“颇”、“毋害”、“出入罪人”、“完刑”、“行钱”、“以上、以下”。下编主要内容是字词集释和参考文献。字词集释首先列举字词条目,其次选取有代表性的辞例1-5条,最後以时间爲序摘录学者研究成果,对其中需要补充及辨析的词条以按语形式说明。最後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
李曌华[10](2017)在《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是隋唐五代时期两种重要的历史文献,其语言特点有同有异。通过对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的比较,旨在揭示两种不同性质材料医学词汇上的异同。其相同的部分,可以呈现隋唐五代断代医学词汇的部分面貌;其不同的部分,可以反映两种材料医学词汇上存在的具体差异,而这种共时的差异往往又可以折射出某些历时的变化。方法围绕比较两种材料医学词汇异同这一核心,本文在进行共时比较的同时也结合历时的比较;在定性分析的同时,也注重定量的统计说明;在立足材料本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其他材料的外证功能;在大量描写异同事实的基础上,也对一些变化的事实试图作出解释。由於医学词汇既涉及医学领域,又涉及语言学领域,既有汉语词汇的一般特点,又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还注重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与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结果比较的结果是:从语言特点上看,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都反映了中古、近代汉语交替时期的语言面貌,其中所使用的词汇十分丰富,这些词汇都是在历时的继承、借用和共时的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既有承继前代文献的内容,又有新的发展。同时,佛教词汇、医学词汇和普通词汇之间还有一些相互渗透的情况。但是,佛经音义的口语化程度高於隋唐五代医书,佛经音义收载的词汇有些是对汉语固有词汇的借用和创新,有些则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其词汇系统的稳定性低於隋唐五代医书。从词汇的使用上看,隋唐五代医书中使用了不少佛教术语、佛教词汇,收载了大量外来方药和部分外来病证观念,而佛经音义中同样收载了许多医学词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释义和说解,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词汇的历史面貌。从文字的使用上看,俗字通行是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中存在的共同现象,文字的社会性与隋唐五代开化的社会风气使得俗字在社会不同阶层中都能得到使用。但是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中俗字出现的具体情况仍有区别,前者较为单一,後者包容并蓄,前者受到正统的约束始终多於後者。受时代的影响和历史的局限,佛经音义编撰者有区分正俗的文化认同和强烈愿望,而隋唐五代医书的编撰者对俗字则普遍持接纳的态度。从字形的发展演变上看,佛经音义收载的多种字形和对字形的说解是字形演变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而隋唐五代医书在一定程度上又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文献例证。从词义的发展演变上看,佛经音义及其所释佛经加速了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发展,其对汉语固有词汇的仿造和改造、及对固有词素的重组造成大量新词新义的产生,且在新词新义的使用方面,汉译佛经及佛经音义往往比包括隋唐五代医书在内的同期中土文献要快。而佛经音义对讹误字和不同词形的收载有助於那些词形发生变化的医学词汇的溯源和考察,有助於解决隋唐五代医书中一些疑难字词。结论首先,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有同有异。其相同的部分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语言面貌的体现,可以充分展现隋唐五代时期词汇的部分特点和规律,有助於这一时期相关词汇的共时研究;其不同的部分与各自文献性质、文献来源、编撰者水平和原始文献时代的差异有关,可以反映其中某些词汇形、音、义等方面的变化,有助於这一时期相关词汇的历时研究。其次,隋唐五代医书受到佛教影响十分明显,既有直接套用的佛教术语、佛教词汇,又有通过佛教傅播而进入中土的外来方药、外来病证觐念的化用,此外还有受佛教医学影响导致的医学词汇内涵的变化,很可能还有佛经翻译和傅抄过程中产生的俗字。而佛教医学对我国傅统医药知识的吸收也在佛经音义中得到集中体现,其既有对我国傅统医学词汇的直接借用,又有对医学词汇进行仿造、改造和重组的内容。而这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医学词汇词义的发展演变。再次,佛经音义中医学词汇的释义与隋唐五代医书中医学词汇的实际用例,有助於了解隋唐五代医学词汇的文字使用情况和俗字观念,有助於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和同形字现象的分析,有助於医学词汇名实和名义的考察,有助於医学词汇词义发展演变情况的描写。而辞书释义与文献用例的彼此结合,以及资料的丰富性与时代性相辅相成,既呈现了隋唐五代医学词汇的部分面貌,又能繋联古今,考察整个汉语医学词汇系统及其文字系统。此外,在对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同形字、异体字、声符示源、汉字的表意功能、词义演变动因等问题,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文献语言材料和参考意见。
二、《肝脏》杂志2001年第6卷作者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脏》杂志2001年第6卷作者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共病的概念 |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
2.3 复杂网络理论 |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
2.4 协同管理理论 |
2.4.1 协同理论 |
2.4.2 协同管理理论 |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生物因素 |
3.1.2 心理因素 |
3.1.3 社会环境因素 |
3.1.4 生活行为因素 |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
3.4.1 DIKW体系 |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
4.4.1 评价原理 |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
5.3.1 共病关系抽取 |
5.3.2 共病网络 |
5.3.3 共病模式 |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
5.4.1 结果评价 |
5.4.2 方法对比评价 |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
6.1.1 现状分析 |
6.1.2 存在问题 |
6.2 共病防控机制 |
6.2.1 基本原则 |
6.2.2 模式构建 |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
6.3.1 政府层面 |
6.3.2 医疗机构层面 |
6.3.3 社区层面 |
6.3.4 个人层面 |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莎评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奠基期:德莱顿时代莎剧演出、改编与批评范式的确立 |
第二节 跃升期:蒲柏时代莎剧出版、校勘与鉴赏批评范式的形成 |
第三节 完善期:约翰逊时代莎剧校勘、阐释与传记批评范式的发展 |
小结 |
第二章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的理论体系 |
第一节 寓教于乐原则:德莱顿论莎士比亚戏剧人物性格的准绳 |
第二节 自然法则:蒲柏论莎士比亚戏剧结构的标尺 |
第三节 普遍人性论:约翰逊论莎士比亚戏剧悲喜杂糅的法则 |
小结 |
第三章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身份与形象的演变 |
第一节 偶像化:从德莱顿到加里克的莎士比亚崇拜 |
第二节 经典化:十八世纪莎士比亚戏剧的文本校勘过程 |
第三节 大众化:莎士比亚戏剧从舞台演出到文本阅读的审美嬗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后记 |
(3)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群比例动态变化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建立细粒棘球蚴小鼠感染模型 |
2.4.2 肝脏白细胞悬液制备 |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DC细胞比例 |
2.4.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MDSC及其亚型比例 |
2.4.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Treg细胞比例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DC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3.2 MDSC及其亚群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3.3 Treg细胞在肝脏白细胞中的比例变化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本来源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分离 |
2.4.2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体外培养 |
2.4.3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分离和纯化 |
2.4.4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4.5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
2.4.6 Western blotting |
2.4.7 外泌体总RNA的提取和纯化 |
2.4.8 外泌体总RNA浓度和纯度测定 |
2.4.9 miR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2.4.10 全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分析 |
2.4.11 ceRNA调控网络构建 |
2.4.12 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和囊液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 |
3.1.1 透射电镜分析(TEM) |
3.1.2 纳米粒径跟踪分析(NTA) |
3.1.3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特有蛋白标志物 |
3.2 外泌体源miRNAs测序结果分析 |
3.2.1 样本测序结果基本情况 |
3.2.2 PSC-ELVs和HF-ELVs中保守miRNAs鉴定 |
3.2.3 PSC-ELVs和HF-ELVs中miRNAs数量和表达水平分析 |
3.2.4 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分析 |
3.2.5 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
3.3 外泌体源lncRNAs和circRNAs表达谱分析鉴定 |
3.4 mRNA-miRNA-lncRNA相互作用网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miRNA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的分离鉴定:同第二章内容 |
2.4.2 原头节源外泌体总蛋白浓度测定 |
2.4.3 小鼠骨髓来源的DC体外培养 |
2.4.4 外泌体内化实验 |
2.4.5 miRNA功能获得性和缺失性研究 |
2.4.6 BMDC总蛋白制备 |
2.4.7 Western blotting |
2.4.8 ELISA |
2.4.9 BMDC总RNA提取 |
2.4.10 荧光定量PCR (qRT-PCR) |
2.4.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PSC-ELVs总蛋白含量 |
3.2 BMDC纯度鉴定 |
3.3 BMDC摄取原头节源外泌体 |
3.4 原头节源外泌体转运miRNAs至BMDC |
3.5 转录水平原头节源外泌体活化BMDC |
3.6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产生炎性因子 |
3.7 原头节源外泌体诱导BMD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改变 |
3.8 原头节外泌体源miR-277a-3p和miR-4989-3p诱导BMDC上调炎性因子表达 |
3.9 miR-277a-3p和miR-4989-3p潜在靶基因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
附件 |
(4)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亡佚隋唐医籍研究概况 |
1. 亡佚隋唐医籍目录着作记录 |
2. 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 |
3.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研究 |
4. 医籍亡佚原因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考 |
1.1《隋书·经籍志》医方书目考 |
1.1.1 《隋书·经籍志》已标明作者部分 |
1.1.1.1 隋前医方书目 |
1.1.1.2 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1.1.3 亡佚隋代医方书目 |
1.1.2 《隋书·经籍志》仅存书名卷数部分 |
1.1.2.1 隋前医方书目 |
1.1.2.2 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1.2.3 亡佚隋代医方书目 |
1.2 《旧唐书·经籍志》医方书目考 |
1.2.1 与《隋书·经籍志》重复医方书目 |
1.2.2 唐前及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2.3 亡佚唐代医方书目 |
1.3 《新唐书·艺文志》医方书目考 |
1.3.1 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重复医方书目 |
1.3.2 亡佚唐代医方书目 |
1.4 相关医学目录着作与传世医籍记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目 |
1.4.1 《医藏书目》 |
1.4.2 《中国医籍考》 |
1.4.3 《宋以前医籍考》 |
1.4.4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1.4.5 《幼幼新书》 |
小结 |
2 亡佚隋唐医方书考 |
2.1 《梅师方》考 |
2.1.1 研究概况 |
2.1.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梅师方》佚文 |
2.1.3 后世流衍 |
2.1.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杂方验书 单方为主 简便易行 |
2.2 《贞元集要广利方》考 |
2.2.1 着录及研究概况 |
2.2.2 《医心方》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贞元集要广利方》佚文 |
2.2.3 后世流衍 |
2.2.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御撰方书 集各家验方 务于速效 |
2.3 《崔氏纂要方》考 |
2.3.1 作者考辨 |
2.3.2 《外台秘要方》引《崔氏纂要方》佚文 |
2.3.3 后世流衍 |
2.3.4 内容特点与临床价值----综合方书 涉猎各科 用药多变 |
2.4 《必效方》考 |
2.4.1 着录概况 |
2.4.2 《外台秘要方》引《必效方》佚文内容 |
2.4.3 后世流衍 |
2.4.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奇效方书 广集验方 |
2.5 《许仁则方》考 |
2.5.1 作者着录概况 |
2.5.2 《外台秘要方》引《许仁则方》佚文 |
2.5.3 后世流衍 |
2.5.4 文献特点与学术价值----内科方书 方证同条 验于临床 |
2.6 《海上集验方》考 |
2.6.1 着录概况 |
2.6.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海上集验方》佚文 |
2.6.3 后世流衍 |
2.6.4 文献特点与临床价值----集验方书 搜罗医案 |
2.7 《兵部手集方》考 |
2.7.1 着录概况 |
2.7.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兵部手集方》佚文 |
2.7.3 后世流衍 |
2.7.4 文献特点与临床价值----验方之书 重视外科 |
小结 |
3 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相关研究 |
3.1 背景述要 |
3.2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着录来源亡佚隋唐医方书 |
3.2.1 韦慈藏方 |
3.2.2 张文仲方 |
3.2.3 《古今录验方》 |
3.2.4 崔知悌方 |
3.3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未着录来源亡佚隋唐医方书 |
3.3.1 敦煌卷子P.2565 |
3.3.2 敦煌卷子P.2662R |
3.3.3 敦煌卷子P.2662V |
3.3.4 敦煌卷子P.3596 |
3.3.5 敦煌卷子P.2666 |
3.4 敦煌出土佛道医药文献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 |
小结 |
4 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价值研究 |
4.1 本研究涉及亡佚隋唐医方书概况 |
4.2 对前朝医学继承 |
4.3 反映隋唐医学发展 |
4.4 对后世学术影响 |
4.5 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互证互补 |
5 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的现实意义 |
5.1 本研究现代临床价值探讨 |
5.2 对隋唐医学史研究的拓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隋书·经籍志》“梁有”医方书目(包括香方和食疗方) |
2. 《证类》引《梅师方》佚文简述(完整) |
3. 《外台》引《崔氏纂要方》佚文简述(完整) |
4. 《外台》引《必效方》佚文简述(完整) |
5.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原图像 |
6. 书名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
(三) 《女铎》杂志研究 |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
四、概念的界定 |
(一) 《女铎》 |
(二) 女性角色 |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理论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女铎》杂志 |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
(一) 依托宗教平台 |
(二) 借助上海地势 |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
(一) 主编 |
(二) 撰写人员 |
(三) 读者 |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
(一) 编辑要旨 |
(二) 栏目内容 |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
(一) 布道征文 |
(二) 编读互动 |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
(一) 夫妻关系 |
(二) 亲子关系 |
(三) 婆媳关系 |
(四) 主仆关系 |
(五) 新式社交 |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汉语拼音首字母A-J_(jiang)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目的と意义 |
1.2 先行研究と问题点 |
1.2.1 日本语借用语に関する研究 |
1.2.2 周作人の作品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に関する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周作人语汇の抽出、调査と整理 |
1.3.1.1 周作人语汇の抽出 |
1.3.1.2 出典の调査 |
1.3.1.3 抽出语の分类と分析 |
1.3.2 日本语借用语の判明基准 |
1.4 研究対象 |
第二章 周作人の散文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 |
2.1 周作人と日本语借用语との関わり |
2.1.1 周作人の日本観 |
2.1.2 日本语借用语についての周作人の认识 |
2.2 周作人の散文における考察対象语の整理 |
2.3 「有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との関かり |
2.4 「无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との関わり |
2.5 「新义」と日本语借用语との関わり |
2.6 「汉大未収」と日本语借用语との関わり |
第三章 周作人语汇と『汉语大词典』 |
3.1 『汉语大词典』より出典の早い日本语借用语 |
3.2 『汉语大词典』より出典の早い非日本语借用语 |
3.3 『汉语大词典』より多くの语义を持つ周作人语汇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出版年次顺) |
付録1 周作人の散文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331) |
付録2 研究対象としての中日同形语(2009) |
付録3 考察対象の文章一覧表 |
付録4 非考察対象の文章一覧表 |
谢辞 |
(8)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前期相关文献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
1.1 上海都市背景 |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
2.1 商业活动 |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
2.1.2 商业经营 |
2.2 人际活动 |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
2.3 展览活动 |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
2.4 教学活动 |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
3.6.1 张辰伯 |
3.6.2 万籁鸣 |
3.6.3 严德晖 |
3.6.4 滑田友 |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
4.2.1 骑马像 |
4.2.2 立像 |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
5.1 社会价值 |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
5.2 历史价值 |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
5.3 当代启示 |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9)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第一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竹简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的发掘及墓主身份 |
第二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的公布与研究 |
一、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发布前的研究状况 |
二、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及图版公布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三节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研究综述 |
一、《二年律令》研究综述 |
二、《奏谳书》研究综述 |
三、《脉书》研究综述 |
四、《算数书》研究综述 |
五、《盖庐》研究综述 |
六、《引书》研究综述 |
七、《遣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张家山M247号汉墓竹简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历谱 |
第二节 二年律令 |
第三节 奏谳书 |
第四节 脉书 |
第五节 算数书 |
第六节 盖庐 |
第七节 引书 |
第八节 遣策 |
第三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二年律令》编联探讨 |
第二节 汉代副词“颇”浅论 |
第三节 “毋害”词义辨析 |
第四节 “出入罪人”释义及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完刑的再认识 |
第六节 “行钱”本义考 |
第七节 秦汉户赋缴纳对象分析 |
下编 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10)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隋唐五代医书语言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佛经音义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论 |
1 研究背景 |
2 选题缘由 |
3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价值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特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 |
第一节 隋唐五代医书的语言特点 |
1 词汇特点 |
2 其它语言特点 |
第二节 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 |
1 词汇特点 |
2 文字特点 |
第三节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特点之异同比较 |
1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的共同特点 |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的差异 |
3 造成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差巽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之比较——共时研究 |
第一节 隋唐五代医书中的佛教影响——以医学词汇为中心 |
1 隋唐五代医书中的佛教用语 |
2 隋唐五代医书对外来医药知识的吸收与发展 |
第二节 佛经音义中的我国传统医药知识 |
1 佛经音义对我国传统病证观念的收载 |
2 佛经音义中涉及的我国医药书籍 |
3 佛经音义对我国本土药物和药用觐念的收载 |
第三节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时行俗字 |
1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时行俗字 |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俗字现象分析 |
第四节 佛经音义与医学词汇释义 |
1 佛经音义的引文及释文与医学词汇释义 |
2 佛经音义所涉及的相关佛经原文与医学词汇释义 |
3 佛经音义词目与医学词汇释义 |
4 佛经音义非医学词汇与医学词汇释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的历时考察 |
第一节 医学词汇中同形字的关系类型及理论探讨 |
1 同形字概述 |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同形字的关系类型 |
3 关於同形字的几点思考 |
第二节 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与解释 |
1 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 |
2 关於医学词汇字形演变的几点思考 |
第三节 医学词汇溯源与名义分析 |
1 医学词汇溯源与名义分析 |
2 基於佛经医学词汇与医书医学词汇的几点思考 |
第四节 医学词汇历时演变的描写与解释 |
1 词义的历时演变与转移 |
2 词义演变的动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徵引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肝脏》杂志2001年第6卷作者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2]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 张秀仿. 西南大学, 2020(05)
- [3]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源外泌体非编码RNA谱鉴定及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 张小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4]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D]. 葛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6]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汉语拼音首字母A-J_(jiang)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D]. 王胜男.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 [8]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
- [9]张家山汉简字词集释[D]. 韩厚明. 吉林大学, 2018(12)
- [10]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D]. 李曌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