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放疗的口腔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芬芬,陈慧花[1](2021)在《苯扎氯铵口腔护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苯扎氯铵口腔护理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放射性黏膜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9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苯扎氯铵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漱口法,分析两种口腔护理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抗生素使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Ⅱ/Ⅲ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37.8%(17/45),而对照组为72.7%(3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观察组发生口腔黏膜炎的平均时间是放疗后(14.5±3.4)d,而对照组为(12.5±2.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强度为(6.06±0.45)%,对照组为(9.62±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苯扎氯铵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口腔卫生条件,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和抗生素使用强度。
杨建温[2](2021)在《HAPA理论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HAPA理论)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为今后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程度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8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放疗头颈科住院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等进行横断面调研,初步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及影响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的因素。第二部分: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0年9月—12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放疗头颈科的10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HAPA理论为基础的口腔护理教育。研究者在干预前及治疗最后一日分别使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口腔黏膜炎评估量表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评价表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第一部分横断面研究结果表明:1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为:(99.06±18.07)分,属于中效能水平。2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其中正性态度与自我减压呈弱正相关(r=0.192,P<0.05),与自我决策呈强正相关(r=0.784,P<0.05),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呈强正相关(r=0.961,P<0.05);自我减压呈与自我决策呈弱正相关(r=0.249,P<0.05),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呈弱正相关(r=0.203,P<0.05);自我决策与自我效能感呈强正相关(r=0.910,P<0.05)。3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教育程度、口腔清洁频率、收入情况、近6个月体重保持情况、患慢性病、运动状况6个自变量进入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回归方程,这些变量可以解释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变异的43.4%。第二部分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APA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峰值(Z=-3.222,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口腔疼痛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因口腔黏膜炎致胃管置入的发生率(X2=3.852,P<0.05),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P<0.05)。结论:1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总体自我管理效能感处于中等效能。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受到教育程度、口腔清洁频率、收入情况、近6个月体重保持情况、患慢性病、运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2 HAPA理论的应用,显着减轻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病高峰,降低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致置入胃管的置入率,提升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和减缓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口腔疼痛。
彭玲英[3](2021)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系统检索并评价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TOM)患者口腔护理的指南和系统评价,总结循证证据;构建RTOM患者的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将其应用于临床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RTOM患者的口腔护理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1)检索16个指南网和7个综合数据库与RTOM患者口腔护理相关的指南和系统评价,并进行质量评价,依据JBI证据分级与推荐方法总结循证证据。(2)依据综合的证据,构建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初稿,举行专家会议修订和完善初稿,拟定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终稿。(3)采用便利抽样,选择衡阳市某三甲医院放疗科符合纳入标准的RTOM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年5月1日至6月30日收治的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实施放疗科常规RTOM口腔护理;2020年8月1日至9月30日收治的研究对象纳入干预组,实施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两组的护理方案均从患者确诊为RTOM当天开始实施,至患者放疗结束出院当天停止。对比两组患者在确诊RTOM当天与出院前一天的口腔功能状态、RTOM严重程度、口腔异味等指标的变化。为避免两组间护理方案相互干扰,2020年7月31日完成对所有未出院对照组患者的效果评价指标的收集(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至患者出院时收集)。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双人录入、校对,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纳入文献33篇,其中指南13篇,系统评价20篇,指南与系统评价质量均较高,共总结出37条高级别证据,其中A级推荐13条,B级推荐24条,整理划分为3个模块:口腔评估(11条)、口腔护理措施(15条)以及口腔健康宣教(11条)。(2)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包括三部分:(1)口腔评估体系;(2)口腔护理干预体系;(3)口腔护理健康宣教体系。(3)共99例患者完成了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临床应用研究,其中对照组51例,干预组4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结果比较:干预组患者的口腔功能状态评分,口腔异味的比例,RTOM重度损伤、中度损伤和轻度损伤的比例,口腔的p H值,牙菌斑指数和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身结果比较:(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口腔功能状态评分、牙菌斑指数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而干预组患者口腔的p H值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口腔功能状态评分、口腔p H值和疼痛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结果比较:(1)干预组患者的口腔功能状态评分[(10.29±1.93)分]低于对照组[(17.75±3.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患者有口腔异味的比例(12.5%)低于对照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患者有RTOM重度损伤的比例(8.3%)低于对照组(25.5%),差异有具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组患者口腔的p H值(6.65±0.54)高于对照组(5.27±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0.93±0.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9±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4.07±1.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52±1.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比例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具统计学意义(P<0.05)。(8)干预组患者的RTOM中度和轻度损伤的比例、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循证是构建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构建的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包含3个部分,即口腔评估体系、口腔护理的干预体系和口腔护理健康宣教体系。(2)RTOM患者实施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可以降低患者的口腔异味发生率、减少牙菌斑数量,减轻RTOM损伤以及疼痛程度、显着改善口腔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李兰,刘昕,陈卓园园,韩兴平[4](2021)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8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营养指标[体重(BW)、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BW、BMI、Hb、ALB及QLQ-C30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BW、BMI、Hb、ALB较治疗前降低,QLQ-C30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BW、BMI、Hb、ALB及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口腔感染、皮肤损伤及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能够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营养指标,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杨光荣[5](2020)在《颌面口腔按摩减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临床研究及鼻咽癌预后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鼻咽癌(NPC)可发生在世界各地,我国华南地区是流行区。NPC对放疗敏感,适形调强放疗是标准治疗方式。目前,NPC的5年生存率高达80%左右,Ⅰ、Ⅱ期NPC的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NPC放疗中最常见的副反应就是急性口腔粘膜炎。与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相关的疼痛、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放疗的意外中断或停止,影响NPC的预后。预后因素中最主要的是TNM分期,但也有局限性。目前有许多研究,纳入许多临床因素建立预后预测模型,发现比单纯的TNM分期更个体化。鼻咽癌放疗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如今防治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方式多,但都不是标准的、特效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一种经济可行又有效的防治方法亟待研究开发。在NPC的放疗中,唾液腺通常都被包括在放射野之内,唾液腺受到损伤,唾液流量减少,糖蛋白减少及p H值下降,增加了口腔感染机率,促进了口腔粘膜炎的发生。有研究表明,按摩可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能增强唾液腺分泌,增加抗炎因子的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利于吞咽,降低口腔感染率。因此我们自创了颌面口腔按摩手法,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减轻NPC放化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同时通过筛选SEER数据库中的NPC建立预后模型,预测NPC预后。方法1.验证颌面口腔按摩对NPC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就诊于新桥医院的NPC初诊患者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样本量计算,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于2018年12月10日至2020年7月30日期间入组158例。对照组:从放疗开始,给与常规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颌面口腔按摩。主要的研究终点是3级以上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口腔粘膜炎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伴随的症状(口干,口腔疼痛、吞咽困难);按摩的不良反应。2.颌面口腔按摩减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机制初步探究选取接受了放疗3-22天的NPC患者10名,第一次采血液标本(“0h”)在当日的放疗结束后,“0h”采血后立即进行颌面口腔按摩1周期,等待12小时后采集第二次血液(“12h”)。送检验科检测“0h”及“12h”的炎症标志物。使用UPLC-MS/MS分析“0h”及“12h”的脂质代谢物。3.从美国SEER数据库中筛选NPC患者,使用R软件,建立NPC预后模型,预测NPC5年OS及5年CSS。结果1.颌面口腔按摩可减轻NPC患者放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炎的严重程度,延缓其发生时间,缩短口腔粘膜炎的持续时间,减轻疼痛,减轻口干,减少吞咽困难的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重度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26.3%vs 46.8%,P=0.00)。试验组推迟了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发生的时间。试验组口腔粘膜炎中位发生时间为放疗的第12.0天,对照组为第10天(HR 0.5195,95%CI:0.3639-0.7418,P=0.0001)。重度口腔粘膜炎的中位发生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放疗的第28.5天和第19.0天(HR 0.5579,95%CI:0.3192–0.9750,P=0.00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放疗期间,试验组口腔粘膜炎持续时间显着减少(试验组:20.7±7.07天,对照组:24.7±8.03天,t=3.286,P=0.001),试验组在放疗期间重度口腔粘膜炎的持续时间显着减少(试验组:8.05±3.95天,对照组:13.08±5.88天,t=4.094,P=0.000)。试验组患者的口腔疼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X2=10.943,P=0.001),试验组患者口干程度低于对照组(X2=12.285,P=0.003),试验组的吞咽困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X2=12.653,P=0.001)。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1.3%。2.颌面口腔按摩刺激抗炎脂质分泌,这可能是减少放化疗期间口腔粘膜炎的潜在机制。血清炎性标志物(CRP、IL-6、TNF-α、IL-8)(P>0.05)无明显变化。脂质代谢组学分析中,9S-HEPE和(±)15-HETE两种代谢物在按摩后水平明显上升(P<0.05)。分层分析中6种抗炎脂质:9S-HEPE,11-HEPE,5(6)-EET,(±)15-HETE,15S-HETr E和LA在已经受到10Gy或更高的放射剂量时在按摩后水平上升显着(P<0.05)。3.基于SEER数据库,纳入年龄,种族,组织学,原发肿瘤大小,SEER分期,放疗和化疗等因素构造的可视化列线图预后模型,预测的5年OS和CSS结局与观察到的结局非常吻合。结论:1.颌面口腔按摩可显着降低NPC放化疗引起的重度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延迟发生时间,减少持续时间,减轻疼痛和口干程度,减少吞咽困难的发生率;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1.3%。2.按摩增强了抗炎脂质,这可能是减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潜在机制;3.颌面口腔按摩是一种防治口腔粘膜炎的高效方法,不良事件极少,经济,无副作用。未来的RCTⅢ期研究值得去开展。4.鼻咽癌治疗不仅要关注近期疗效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也要注重长期生存预后。基于SEER数据库筛选的鼻咽癌患者,包含了原发性肿瘤大小和SEER分期等因素所建立的可视化列线图预后模型,是一种预测NPC预后的可靠工具。
梁晓一[6](2020)在《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情绪与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患者在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情绪反应及功能锻炼依从行为等的变化,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情绪反应及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1.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某三甲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每周1次,共5次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2.干预前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患病情况进行比较。使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等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并收集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和体重等;使用广泛焦虑自评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等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情绪变化进行综合评估;使用患者功能锻炼完成度自评得分对干预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行为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焦虑程度、抑郁水平与功能锻炼依从行为等。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研究过程中共有7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被纳入,干预组纳入38例,对照组纳入40例,研究期间2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失访,失访率为2.6%。76例患者最终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籍贯、支付方式、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剂量、家族史、既往史、过敏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部位、肿瘤分期、是否同期化疗等疾病相关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均有下降,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照组营养状况有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的两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干预组的营养状况下降不明显。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及营养风险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体重下降率平均值均超过5%;NRS 2002评分显示有营养风险患者比例均有增加;PG-SGA定性评分C级(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均有增加,定量评分均有提高。3.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GAD-7、PHQ-9值均有上升,干预组轻度焦虑、轻度抑郁及中度抑郁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功能锻炼完成度自评得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经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自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2.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水平。3.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功能锻炼的依从性。4.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情况,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丛薇[7](2020)在《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口腔黏膜的保护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作为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而且对靶区周围的正常口腔组织造成损伤。当前IMRT中普遍通过佩戴口腔支架增加靶区与舌部及口腔黏膜的空间距离,以达到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RIOM)、保护靶区周围口腔黏膜的目的,但制作口腔支架的各种材料和工艺流程都存在缺点及不足。本研究将个体化延长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口腔支架(以下简称PMMA口腔支架)与当前临床常用的铸模用高密度泡沫口塞(以下简称简易口塞)对比,探讨其在鼻咽癌IMRT中对口腔正常黏膜的保护效果。材料和方法以2017.12至2019.6威海市立医院放疗科行IMRT的4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制作PMMA口腔支架并在IMRT中佩戴,对照组(20例)制作简易口塞并在IMRT中佩戴,两组均给予IMRT及常规放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适形指数(conformal index,CI)、危及器官(舌尖、舌体、舌根)的照射剂量并收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1个月RIOM疼痛程度、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口干程度、味觉损伤程度等指标。实验结果两组患者HI和C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计算舌的不同部位的平均受照剂量(Dmean),实验组舌根部为23.725±16.055 Gy,舌体部为20.976±14.441 Gy,舌尖部为21.810±15.109 Gy;对照组舌根部为26.626±16.276Gy,舌体部为32.445±10.896 Gy,舌尖部为35.297±11.393Gy,两组患者在舌体部及舌尖部的Dmean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舌根部Dmean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软腭、咽后壁、舌尖、舌体、舌根部黏膜的损伤程度,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程度更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颊黏膜、下颊黏膜、硬腭区黏膜损伤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8分疼痛的数量分别为3、4、10、2、1、0,对照组为0、1、7、2、8、2,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照组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味觉损伤和口干症状,但实验组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佩戴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可在不影响IMRT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舌体及舌尖受照剂量,降低软腭、咽后壁、舌尖、舌体、舌根部RIOM及口干、味觉损伤等IMRT并发症,从而起到保护口腔正常黏膜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陈媛媛[8](2020)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动物模型、剂量学和临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基础实验研究叙利亚金黄地鼠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模型建立及重组人白介素-11干预研究目的:基于小动物辐射仪,建立叙利亚金黄地鼠(金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mucositis,ROM)损伤模型,检测口腔微生物组成变化,探索对于ROM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核心微生物,并寻找ROM的预测因子;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金鼠ROM的干预作用。方法:单次40Gy照射48只7-9周龄金鼠单侧颊囊构建ROM模型,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并分别接受rhIL-11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直至解剖,在相应时间点解剖获取颊囊组织,PCR检测炎症因子(TGFβ、TNF-α、IL-1β)水平,HE染色观察黏膜修复和炎症细胞浸润状况。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ROM病程中口腔微生物组成的变化。观察rhIL-11治疗ROM的疗效。结果:口腔微生物在ROM病程中的组成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其中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的丰度显着上升。rhIL-11干预可以延后ROM高峰出现时间,加速回落,促进修复,缩短病程。结论:口腔微生物与ROM进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rhIL-11可以促进金鼠ROM的修复,缩短病程。临床试验研究第一部分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剂量学研究一、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测因素目的:探索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OM)的预测因素。方法:92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RTOG标准评估ROM严重程度,≥3级定义为重度ROM。获取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等信息,分析ROM的相关预测因素。结果:入组患者重度ROM的发生率为20.7%(19/92),体重下降和口腔黏膜受照射剂量≥30Gy的体积(V30)是重度ROM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17和0.003)。体重下降≥5%的患者发生3级以上ROM的危险提高4倍以上。ROC曲线分析显示V30预测重度ROM的阈值为 73.155%(灵敏度:0.842,特异度:0.671),ROC 曲线下面积:0.753(P=0.001)。结论:体重下降≥ 5%和V30>73%是鼻咽癌患者发生重度ROM的危险因素。二、鼻咽癌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测模型建立目的:比较两种口腔黏膜勾画方法对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急性重度口腔黏膜炎的预测效果,并进一步应用剂量学参数和临床特征因素建立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对270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全口腔勾画法(oral cavity contour,OCC)和黏膜表面勾画法(mucosa surface contour,MSC)两种包含口腔黏膜的勾画方法。根据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将治疗期间发生的口腔黏膜炎分为两组:重度黏膜炎组(≥3级)和非重度黏膜炎组(<3级)。对剂量学参数和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建立治疗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OM)发生的预测模型并应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中到高等照射剂量-体积百分比(V40-70)、体重指数(bodymass index,BMI)、放疗技术、咽后淋巴结区域照射情况、同期尼妥珠单抗治疗是重度ROM发生的危险因素。选择口腔黏膜受照射剂量≥55Gy的体积(V55)作为剂量学参数的代表,联合上述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分别建立两个判别模型。基于OCC的模型AUC为0.761(95%CI:0.701-0.821),灵敏度为 0.812,特异性为 0.595;基于 MSC 的模型 AUC 为 0.766(95%CI:0.707-0.826),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700和0.716。结论:基于OCC和MSC两种勾画方法的预测模型,均可有效地判别重度ROM的发生。建议综合考虑剂量学参数和临床相关因素,对治疗中可能发生重度ROM的患者进行预先评估。第二部分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一、营养支持疗法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目的:探索营养支持疗法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找到营养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117例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Ⅲ-ⅣB)鼻咽癌患者,患者按照放疗期间是否予营养支持,分为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比较放疗前(T0)、放疗中(T1)、放疗后(T2)不同时期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同一时期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的差异。再根据同步放疗过程中患者体重下降是否超过5%,分为营养不足组和正常组,统计分析体重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放疗中及放疗后的营养指标均比放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同一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组较对照组的总治疗时间明显缩短(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性重度(≥3级)放射性口腔黏膜毒性和前白蛋白下降>15%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21和0.041)。结论:营养支持虽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但效果不明显。急性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前白蛋白下降>15%是体重下降的危险因素。二、口服营养干预对接受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近期营养状况及治疗耐受性的影响目的:探讨口服营养干预对接受放化疗的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态、治疗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我院患者前瞻性随机入组,干预组从放疗起予口服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予常规饮食。治疗前中后分别收集体重、血液指标及营养评估资料等。结果:2016年10月-2018年5月共入组114例患者(干预组58例,对照组56例)。放化疗期间,患者体重进行性下降,干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干预组放疗中断率更低(0 vs 7%,P=0.039),同步化疗完成率更高(90%vs 71%,P=0.013),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稳定性也更高(P=0.003,0.001),但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组间无差异。治疗开始后,营养筛查状况同样进行性下降,对照组NRS 2002 ≥ 3分的患者显着多于干预组(P<0.05);PG-SGA评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鼻咽癌放化疗中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风险逐步增加。口服营养干预能够提高治疗耐受性及血清蛋白稳定性,但在体重及短期营养评估方面未体现出明显优势。第三部分 重组人白介素-11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初步结果分析目的:探索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ROM)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观察营养支持对 ROM 的作用。方法:随机入组92例T1-4N1-3M0-1鼻咽癌放疗患者。经0-3程诱导放疗后,两组患者接受放化疗/放疗,放疗期间实验组使用rhIL-11加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对照组单纯生理盐水雾化。治疗期间每周记录患者的ROM分级和各项营养指标: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体重、检验指标(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结果: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共入组92例,rhIL-11组47例,生理盐水组45例。两组按照CTC AE4.0评价的Ⅲ°及以上ROM发生率为27.2%和31.5%(P=0.672),按照RTOG标准评价的Ⅲ°以上ROM发生率为15.2%和23.9%(P=0.140)。两组患者随着放疗的进行,各项营养指标均出现明显的恶化,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hIL-11不能减少鼻咽癌放化疗患者ROM的发生。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利于口腔黏膜损伤的修复。
庞苏红[9](2020)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鼻咽癌患者在调强放疗中发生放射性口腔炎提供相关经验与证据,有助于医护人员早期识别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高危患者,及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纳入2018年05月2019年10月于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资料收集表,对患者进行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吸烟、BMI、TNM分期、口腔PH值、口腔卫生情况、使用抗生素、化学药物治疗及使用口腔保护剂方面等临床指标。采用SPSS24.0软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9例研究对象,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共有146例(86.4%),无口腔黏膜炎23例(13.6%);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中,I级口腔黏膜炎14例(9.6%),II级口腔黏膜炎58例(39.7%),III级口腔黏膜炎68例(46.6%),IV级口腔黏膜炎6例(4.1%)。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饮酒、婚姻状态、职业性质及医疗支付方式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吸烟和受教育程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疾病分期、口腔情况、合并化疗、黏膜保护剂及口腔PH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和白细胞计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085,95%CI=1.012-1.615,P=0.023)、吸烟(OR=1.274,95%CI=1.095-2.007,P=0.008),口腔卫生情况越差[良(OR=1.223,95%CI=1.098-2.077,P=0.006;差(OR=1.367,95%CI=1.024-2.890,P=0.012)]及口腔PH值[7.0(OR=1.728,95%CI=1.4202.541,P=0.003)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明显相关,是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为86.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吸烟、口腔卫生情况、口腔PH值是影响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在对放射性黏膜炎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及健康教育,以降低鼻咽癌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王安昆[10](2020)在《益阴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阴虚火旺型口腔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益阴配合穴位敷贴对阴虚火旺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相关安全检查等,以评价益阴方配合穴位敷贴对阴虚火旺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验证中医药对阴虚火旺型放射性口腔炎临床疗效提供客观的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住院及门诊符合阴虚火旺型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患者54例纳入,以1:1的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予益阴方,日一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温服,辅以穴位敷贴,分别敷于双侧三阴交及曲池,每次按压3-5分钟,每天2次,以刺激穴位,每周敷贴更换3次,配合汤剂治疗;对照组则予康复新液,20ml含漱tid,维生素B1片,20mg,po,tid,7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根据得到的两组治疗前后局部病损评分、阴虚火旺证候评分、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等,通过SPSS 23.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评判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局部病损总评分治疗组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84.00%,经检验(P>0.05),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改善局部病损上均有一定效果。2.阴虚火旺证候评分治疗组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治疗组92.00%,对照组88.00%,治疗后组间比较,经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对阴虚火旺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3.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对照组KPS,QOL评分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均有提高,经检验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上,两组均有一定效果。4.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较前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考虑外在不确定因素不能完全排除,如治疗时间短,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力差别,患者疾病病种,进展程度不同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造成影响。5.安全评定: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与治疗前相比无异常。经经验(P>0.05),两组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诉特殊不适,无不良反应。结论:本课题通过研究益阴方配穴位敷贴对阴虚火旺型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影响,说明益阴方配穴位敷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表明益阴方合穴位敷贴的治疗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放疗的口腔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放疗的口腔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苯扎氯铵口腔护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干预方法 |
1.3 观察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 |
3 讨论 |
(2)HAPA理论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估算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收集 |
1.5 统计方法 |
1.6 质量控制及伦理问题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2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现况 |
2.3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Pearson相关性分析 |
2.4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状况 |
3.2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情况 |
3.3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各维度呈正相关 |
3.4 影响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因素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HAPA理论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1 课题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3.1 伦理学原则 |
3.2 可行性分析 |
3.3 研究对象治疗方法 |
3.4 研究设计 |
3.5 干预方案 |
3.6 调查工具 |
3.7 研究工具及材料 |
3.8 资料收集 |
3.9 质量控制 |
3.10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患者失访情况 |
4.2 改良版非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CONSORT流程图 |
4.3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
4.4 两组患者治疗完成率的比较 |
4.5 RTOM评分峰值情况 |
4.6 因口腔黏膜炎致置入胃管的情况 |
4.7 自我管理效能感平均得分比较 |
4.8 口腔疼痛平均得分情况 |
5 讨论 |
5.1 HAPA理论的应用显着减轻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病高峰 |
5.2 HAPA理论的应用降低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致置入胃管的置入率 |
5.3 HAPA理论的应用提升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 |
5.4 HAPA理论的应用减缓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口腔疼痛 |
6 结论 |
7 局限性 |
8 利益与冲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文献回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操作性定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研究步骤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护理的循证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构建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第4章 RTOM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临床应用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5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护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8] |
1.3.2 营养指标 |
1.3.3 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30I)评估[9]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
2.3 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干预前后QLQ-C30评分比较 |
3 讨论 |
(5)颌面口腔按摩减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临床研究及鼻咽癌预后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颌面口腔按摩减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方案 |
2.4 数据收集 |
2.5 研究终点 |
2.6 统计分析 |
2.7 研究结果 |
2.8 讨论 |
2.9 结论 |
第三章 颌面口腔按摩减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机制初步探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统计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SEER数据库的鼻咽癌预后模型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设计 |
4.3 研究终点 |
4.4 统计分析 |
4.5 研究结果 |
4.6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鼻咽癌放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自评表 |
致谢 |
(6)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情绪与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头颈部肿瘤流行病学现状 |
1.2 营养状况评估研究现状 |
1.3 肿瘤患者营养的研究现状 |
1.4 HNC患者的情绪反应 |
1.5 HNC患者放疗中的依从行为 |
1.6 认知行为干预 |
1.7 研究目的 |
1.8 研究意义 |
1.9 理论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抽样及分组方法 |
2.5 研究工具 |
2.6 评价指标 |
2.7 干预方案具体实施过程 |
2.8 数据管理与分析 |
2.9 质量控制 |
2.10 伦理原则 |
2.11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资料均衡性 |
3.2 干预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HNC患者放疗期间认知行为干预的可行性 |
4.2 认知行为干预对HNC放疗患者情绪反应的影响 |
4.3 认知行为干预对HNC放疗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 |
4.4 认知行为干预对HNC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常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件2 知情同意书 |
附件3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件4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
附件5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 |
附件6 广泛焦虑自评量表GAD-7 |
附件7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 |
附件8 营养教育处方 |
综述 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口腔黏膜的保护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研究背景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临床资料 |
2.1.4 仪器设备 |
2.2 支架的制作 |
2.2.1 PMMA口腔支架的制作 |
2.2.2 铸模用高密度泡沫口塞的制作 |
2.3 放疗定位与计划设计 |
2.3.1 体位固定 |
2.3.2 放疗定位 |
2.3.3 勾画原则 |
2.3.4 IMRT计划设计 |
2.4 常规治疗 |
2.5 评价标准 |
2.5.1 均匀性指数和适形指数 |
2.5.2 黏膜损伤评分 |
2.5.3 疼痛反应分级 |
2.5.4 味觉分级 |
2.5.5 口干评分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CI、UI比较 |
3.2 口腔危及器官受照体积比较 |
3.3 黏膜损伤程度比较 |
3.4 口腔黏膜疼痛水平比较 |
3.5 味觉评分对比 |
3.6 口干评分对比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NPC患者IMRT并发症 |
1.1 全身反应及防治措施 |
1.1.1 免疫下降 |
1.1.2 骨髓抑制 |
1.2 .局部反应及防治措施 |
1.2.1 放射性皮炎 |
1.2.2 急性放射性腮腺炎 |
1.2.3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
1.2.4 放射性脑脊髓病 |
1.2.5 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 |
1.2.6 张口受限 |
1.2.7 口腔内并发症 |
2 口腔内并发症的发生机制 |
2.1 口咽黏膜反应—RIOM |
2.2 放射性味觉损伤 |
2.3 口干 |
2.4 牙周组织损伤 |
2.5 放射性龋病 |
3 口腔内放射性损伤的防治措施 |
3.1 标准化口腔护理 |
3.2 药物治疗 |
3.2.1 常规用药 |
3.2.2 中成药-口炎清颗粒 |
3.2.3 西药-重组人白介素11(rIL-11) |
3.3 口腔内防护装置 |
3.3.1 软木塞口塞 |
3.3.2 铸模用高密度泡沫口塞 |
3.3.3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支架 |
3.3.4 热塑膜口含器 |
3.3.5 3D打印个体化口腔放疗支架 |
3.3.6 金属口腔支架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
鼻咽癌YNM分期(2017UICC/AJCC第八版) |
样本信息采集表 |
放疗后口干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8)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动物模型、剂量学和临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基础实验研究 |
基于小动物辐射仪的叙利亚金黄地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基础实验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试验部分 |
第一部分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剂量学研究 |
一 局部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测因素 |
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 鼻咽癌患者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测模型建立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
一 营养支持疗法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 |
背景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 口服营养干预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近期营养状况及治疗耐受的影响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放射性黏膜炎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初步结果分析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综述 |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
定义 |
流行病学 |
病理生理机制 |
临床特征 |
预防及治疗 |
展望 |
参考文献 |
Meta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本课题受助基金项目 |
致谢 |
(9)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鼻炎癌概念及治疗 |
1.1.2 口腔黏膜炎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现状 |
1.1.3 口腔黏膜炎的危害 |
1.1.4 口腔黏膜炎的诊断与测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患者自身因素 |
1.2.2 口腔卫生状况 |
1.2.3 吸烟 |
1.2.4 与放疗有关的因素 |
1.3 口腔黏膜的预防与治疗 |
1.3.1 口腔护理 |
1.3.2 免疫调节药物 |
1.3.3 口腔黏膜保护剂 |
1.3.4 营养支持 |
1.3.5 健康宣教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场所 |
2.3 研究对象 |
2.3.1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判定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剔除标准 |
2.3.5 样本量计算公式 |
2.4 研究工具/观察指标 |
2.5 调查方法 |
2.6 统计学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科研伦理 |
2.8.1 患者遵循自愿原则 |
2.8.2 研究者遵循保密原则 |
2.8.3 研究者遵循不伤害原则 |
2.9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结果 |
3.1 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后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情况 |
3.1.1 鼻咽癌患者经调强放疗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
3.1.2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 |
3.2 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 |
3.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2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3.3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多因素分析 |
3.3.1 变量的共线性诊断 |
3.3.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经调强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 |
4.2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 |
4.2.1 年龄 |
4.2.2 吸烟 |
4.2.3 口腔卫生情况 |
4.2.4 口腔PH |
4.2.5 抗生素的使用 |
4.2.6 化疗 |
4.2.7 口腔黏膜保护剂的使用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之间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次研究结论 |
5.2 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及相关改进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益阴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阴虚火旺型口腔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放疗的口腔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苯扎氯铵口腔护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J]. 王芬芬,陈慧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22)
- [2]HAPA理论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 杨建温.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护理集束化策略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彭玲英. 南华大学, 2021
- [4]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研究[J]. 李兰,刘昕,陈卓园园,韩兴平.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04)
- [5]颌面口腔按摩减轻放射性口腔粘膜炎临床研究及鼻咽癌预后模型分析[D]. 杨光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6]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情绪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 梁晓一. 暨南大学, 2020(07)
- [7]个体化延长型PMMA支架在鼻咽癌放疗中对口腔黏膜的保护效果研究[D]. 丛薇. 青岛大学, 2020(01)
- [8]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动物模型、剂量学和临床干预研究[D]. 陈媛媛. 苏州大学, 2020
- [9]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相关因素分析[D]. 庞苏红. 南昌大学, 2020(08)
- [10]益阴方合穴位敷贴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后阴虚火旺型口腔炎临床研究[D]. 王安昆.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