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动机隔振系统解耦理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智聪[1](2021)在《某乘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及车辆设计水平的不断进步,汽车的性能不断完善,路面交通条件也逐步提高,但汽车发动机的振动对驾驶员及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影响也日渐明显。因此,提升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对提升汽车乘坐舒适性尤为重要。首先,对悬置系统研究概况进行描述,并介绍悬置系统的主要功用。对单缸曲柄连杆机构及四缸发动机的激励力及激励转矩进行推导,建立隔振系统的数学模型,分别对系统的动能、势能和耗散能进行推导。利用系统惯性矩阵,对扭矩轴与主惯性轴夹角余弦值进行计算。其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CATIA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所建立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在ADAMS软件中对悬置系统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对模型进行适当简化及约束,建立悬置系统六自由度模型。后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各阶解耦率和悬置元件垂向传递力大小;在理论扭矩轴布置位置上下分别取五组数据进行仿真,确定扭矩轴布置的最佳位置。分析结果表明悬置系统第五阶绕Z轴转动方向的解耦率低于80%,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再次,在悬置系统六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添加四个车轮各上下移动的自由度及车身侧倾、俯仰、垂向振动共十三自由度,并建立模型。在整车模型下对悬置系统进行动态仿真,代入所推导的发动机激励力及激励转矩公式,可得到整体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响应特性,振动加速度在频域图25HZ处出现峰值。然后,进行整车振动试验,利用LMS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将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经对比,两组数据均在25HZ位置附近达到振动幅值且趋势基本一致,证明仿真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Isight软件对现有悬置系统进行优化,以悬置元件布置位置及各方向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系统各阶解耦率及悬置元件的垂向支反力大小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显示各阶解耦率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各位置处垂向传递力大小均有下降,隔振率也有明显提升,达到优化目标。
马英群[2](2020)在《基于结构声强可视化的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空发动机作为最复杂的旋转机械,同时受到转子不平衡力等多种载荷的激励作用,部件及整机振动问题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向轻量化、大推力的方向发展,导致转子振动情况恶化以及转、静子部件间振动耦合加强。为了保障航空发动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整机振动特性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在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研究中,整机建模技术、复杂动力学模型高效、精确求解技术、线性/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分析以及整机振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基于直接线性/非线性瞬态及稳态动力学响应分析,其仅能提供瞬态/稳态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力以及模态振型等有限信息来预测、分析及判断整机振动情况。对于振动在航空发动机各转、静子部件间的传递、耦合特性和振动控制及抑制机理难以从本质上给出合理的解释。为了突破上述局限,本研究将结构声强法应用到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研究领域,在时域/频域中可视化了航空发动机整机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瞬态/稳态振动能量,分析了瞬态/稳态振动能量在转子和机匣等部件间的传递特性和耦合规律。基于此,从瞬态/稳态振动能量传递控制的角度研究分析了航空发动机部件及整机振动抑制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振动波的角度切入,从理论上分析了结构中振动波的类型和传播特点。基于此,将通用结构声强表达式改写为适用于不同类型振动波和不同类型结构单元的形式,并将其拓展为矩阵的表达形式,实现了对不同类型振动波结构声强矢量场的分解,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实现途径:本研究结合具有强大的有限元建模及求解功能的ANSYS二次开发程序APDL和具有强大的矩阵计算、处理能力的MATLAB软件编译开发了结构声强矢量场求解及可视化程序,并基于本研究所提出的FLAG通讯机制,实现了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机匣复杂耦合系统瞬态/稳态结构声强矢量场的全自动化求解及可视化,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实现途径。(3)瞬态/稳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建立了航空发动机整机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模型,实现了瞬态/稳态总振动能量以及不同类型振动波所携带的振动能量分量在转子、支板和机匣间传递及耦合特性的可视化分析。从基本运动方程出发,理论推导了振动能量传递特性与结构振动特性的内在物理联系,分析了不同模态振型转子中瞬态振动能量与机械能和阻尼耗散能之间的传递、转换和平衡过程。此外,本研究提出并定义了振动能量通量比和振动能量传递率,实现了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量化分析。(4)瞬态/稳态振动能量传递控制研究:基于以上对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中瞬态/稳态振动能量传递、耦合特性的认识,从振动能量涡流场分流、耗散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应用转轴周向环槽诱导的瞬态涡流场以及安装节和周向加肋筋诱导的稳态涡流场来降低转子和机匣振动;从振动能量耦合特性的角度,提出了应用附加反相激励载荷来阻滞振动能量传递并降低结构振动,并分析了这些措施对航空发动机部件及整机振动抑制的作用机理及效果。(5)非线性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基于一个螺栓预紧法兰连接的平板组件,初步探究了瞬态振动能量在非线性结构中的传递特性,为后续复杂非线性耦合结构中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分析奠定研究基础。此外,结合相平面法与结构声强法,对应分析了系统宏观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与微观振动能量传递过程,实现了仅通过位移和速度这两个状态量对结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预测,避免了瞬态结构声强矢量场实验测量带来的困难。本研究将结构声强法应用到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研究领域,实现了转子-支承-机匣复杂耦合系统中瞬态/稳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可视化分析。从振动能量传递的角度研究了转子不平衡力作用下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问题,揭示了瞬态/稳态振动能量在航空发动机各部件间的传递、耦合特性。此外,从瞬态/稳态振动能量传递控制的角度提出了有效的减振措施,可为航空发动机各部件及整机振动抑制方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工程指导。
吴张朋[3](2020)在《在轨航天器有效载荷被动隔振装置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航天器在轨的恶劣振动环境载荷会引起精密设备的微振动,进而严重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因此航天器中的隔振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建立了在轨航天器有效载荷被动隔振系统模型,并对该系统模型进行理论分析与验证,采用遗传算法对隔振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提出了将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结合在一起的新思路来对隔振系统中的弹簧元件进行设计与优化。本文的主要难点在于对隔振系统和隔振弹簧元件进行设计与优化。对隔振系统设计与优化的难点在于分析具体隔振系统中的设计参数与优化目标。以隔振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为目标,详细分析隔振系统中的设计变量及约束条件,并编写遗传算法程序来解决该优化问题。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能够优化得到满足隔振需求的隔振弹簧刚度。隔振弹簧元件设计与优化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弹簧结构设计变量与设计目标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建立弹簧结构设计变量与设计目标之间的代理模型,并使用遗传算法来进行优化的新思路来解决弹簧结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提出的这种新思路能够设计出预期的隔振弹簧。本文采用遗传算法对隔振系统进行多参数优化设计,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建立代理模型,再采用遗传算法来对隔振弹簧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法能够节省隔振系统设计和隔振元件制造的财力和物力,对于在轨航天器有效载荷被动隔振的实际工程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董红涛[4](2020)在《纯电动汽车电驱空调系统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NVH性能成为衡量整车舒适性以及彰显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一辆汽车能否赢得市场的青睐,NVH性能已成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之一。纯电动汽车是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动机消失使得其空调系统压缩机的驱动电动化、电控化。但同时,由于缺少了发动机噪声及其掩蔽效应,使得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NVH问题凸显出来。本文以某纯电动车型电驱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振动噪声的控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以电驱压缩机为噪声振动源的电驱空调系统进行车内噪声测试和对采用双级隔振结构的右悬置进行隔振性能测试。在此基础上,对车内噪声贡献量进行试验测试分析,确定了右悬置和空调管路路径为车内噪声的两条主要结构传递路径。(2)通过推导单、双级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表达式,分析了双级隔振系统在中高频隔振性能优于单级隔振系统的原因。然后,基于MATLAB建立了12自由度的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的力学模型,并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模态解耦率。(3)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ADAMS建立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系统固有频率及模态解耦率进行仿真计算。通过与MATLAB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以各悬置和衬套元件刚度为设计变量,以系统模态解耦率为优化目标,应用ADAMS对系统进行参数化优化设计,改善了系统的隔振性能。(4)通过试验,验证了ADAMS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仿真优化结果的有效性。基于空调管路脉动噪声产生机理,采用工程化优化方案对空调管路传递路径进行优化控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张恒[5](2020)在《纯电车型电驱总成悬置系统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具备零排放、噪声低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主要趋势。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电机及减速器与副车架弹性相连接的系统,其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电动汽车整车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噪声、振动和舒适度)性能。目前,国内外对传统燃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已趋于成熟,但对电动汽车悬置系统设计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纯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特性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某公司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对纯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特性和对整车NVH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分析了国内外对汽车悬置系统研究现状和电动汽车所受激励,依据悬置隔振基础理论、系统设计原则和悬置元件特性,确定了电动汽车悬置系统布置方案。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方法建立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六自由度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用多体动力学法和数值解法对比分析了动力总成刚体模型模态,确定原车动力总成前六阶固有频率、主振型及解耦率。针对动力总成模态分析中解耦率存在耦合振动问题,应用能量解耦法并以提高悬置系统解耦率为目标,并利用多体动力学法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针对优化分析后的悬置系统进行了非线性刚度设计,基于通用汽车28工况,利用多体动力学对部分工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动力总成质心位移、悬置弹性中心点位移、悬置受作用力,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悬置支架进行了静、动态分析,确保悬置非线性刚度设计和支架设计合理性。针对设计合理悬置样件装车试验,通过LMS.Scadas前端采集汽车WOT工况下悬置主被动加速度幅值及车内噪声,利用LMS Test.Lab分析采集数据,对原状态与优化后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胡敬豪[6](2020)在《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随着全球环保法规日益严格,新能源汽车成为车企的重点发展目标,而电动汽车作为其中最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被国内外各大车企重点研究。电动汽车NVH整体表现优于传统燃油汽车,但是由于电机自身特点导致纯电动汽车也存在与燃油汽车不同的NVH问题。本文以电动汽车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激振力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与燃油汽车进行了比较,表明电机虽无怠速、点火等产生噪声振动问题的工况,但由于电机高转速、大扭矩等特点产生了新的NVH问题。建立了悬置系统六自由度模型,阐述了动力总成解耦的原理与应用。对比分析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悬置结构、悬置系统布置上的区别,研究二级隔振在纯电动汽车悬置系统中的应用。其次,结合某汽车悬置系统的实际设计案例,逐一介绍和分析悬置系统的实际设计流程与方法。在悬置系统线性段刚度设计部分,介绍悬置系统线性段刚度设计时,以固有频率和解耦率为目标的优化方法,结合实例给出实际设计方案;在悬置非线性段刚度及限位点设计部分,结合实例给出实际非线性刚度曲线设计结果和28工况运动包络和运动载荷实际计算结果;在悬置支架结构设计及支架强度的有限元分析部分,介绍了常用的悬置支架的类型和悬置支架结构设计中的方法,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后,针对悬置设计效果评价,测试并分析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体模态与各悬置零件对地模态,结果表明悬置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分布合理。进行了悬置对车模态排查以及传递函数测试,对比了力锤法与体积声源法在测量悬置至车内传递函数上的使用。制定了不同工况下评价悬置系统NVH表现的标准,测试了汽车在D挡WOT、怠速和Tip In/Out工况下的振动、噪声与悬置的隔振率。并针对测试结果中的问题,通过悬置刚度调校、模态分析、传递路径分析等方法优化悬置系统的整车NVH性能,使其符合项目设计要求。
朱坚铭[7](2020)在《车载压裂泵多体系统动态仿真与隔振优化》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压裂技术在油气田勘探与开采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压裂设备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首要的设备即油气田专用的压裂车也正朝着高压力、大功率、大排量及自动化的方向稳步发展。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随着压裂车的功率和质量的增大,其整车振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压裂车主要由车台设备和底盘卡车组成,车台设备在压裂作业时会产生作用于底盘卡车的振动激励,从而引起整车振动,对压裂作业的安全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其中尤以压裂泵最为显着。因此,本文选取在正常作业工况下的压裂泵振动响应作为主要研究的内容,分析其作业工况下的振源激励,从而得到压裂泵振动响应的主要特性,并对压裂泵的隔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以期减小压裂泵振动带来的影响。本文针对较为常见的2500型压裂车进行了研究,根据压裂车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知,在压裂作业过程中,整车振动主要受车台设备(压裂泵与车台发动机)的影响,振动激励主要来自于压裂泵和车台发动机各自的传动系统,即各缸曲柄连杆机构的激振力。通过MATLAB编程建立了压裂泵和车台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激振力模型,分析了其激励特征,为后续压裂泵的振动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根据集中参数法的理论,本文分别建立了以地面为基础和以底盘卡车为基础的压裂泵振动系统模型,分析了理想状态下与实际状态下的压裂泵振动响应,并对比分析了底盘卡车的耦合作用对压裂泵振动研究的影响,同时利用MATLAB与Adams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为后续压裂泵隔振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根据隔振优化理论,先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压裂泵隔振系统各物理参数分别对振动响应的影响,然后在符合工程实际的基础上,取压裂泵左右摇摆运动角加速度的均方根值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改变隔振元件的刚度值、阻尼值和安装间距以达到改变隔振效果的目的。结果表明,直接优化压裂泵的振动响应具有改善隔振性能的作用。
柴鹏飞[8](2020)在《小型挖掘机驾驶室内低频噪声分析与优化》文中认为挖掘机在现代化建设中应用极为广泛,其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关系到驾驶员的身心健康和作业安全,同时也影响着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挖掘机NVH性能已成为各生产厂家和用户群体关注的焦点,仅满足法规对噪声限值的要求难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挖掘机减振降噪的新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某国产小型挖掘机驾驶室内结构低频噪声突出问题,基于试验测试结果,综合运用子结构功率流、动力学解耦和声学贡献度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回转平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驾驶室的声振特性。从调整传递路径功率输出、优化激励系统模态频率和能量解耦率、抑制结构面板辐射噪声三个层面对各结构部件优化设计,为挖掘机驾驶室内结构低频噪声诊断与控制提供解决思路。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5方面:(1)小型挖掘机噪声振动测试与分析。测试样机在常用工况下驾驶室的噪声振动水平和动力总成悬置的隔振性能,发现1275r/min和1475r/min转速附近驾驶员耳旁噪声偏大,噪声二阶和四阶谐波分量占主导,初步确定驾驶室结构面板共振产生辐射噪声的风险较大。(2)挖掘机NVH性能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分别建立驾驶室、声腔及回转平台的有限元模型,完成模态对标及挖掘机数值模型声振特性的预测,复现噪声测试结果中的问题频率,确保所建有限元数值模型可用于实际挖掘机NVH性能的研究工作。(3)基于子结构功率流的回转平台振动特性分析。运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对驾驶室和回转平台两个子系统进行超单元缩减,所建挖掘机子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优化计算效率最高提升98.6%。计算回转平台输入及输出功率,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回转平台的振动特性,确定回转平台的振动薄弱部位,即液压油箱和悬置安装支座。(4)驾驶室声学贡献度分析。通过声学灵敏度分析选取驾驶室内34Hz、43Hz、50Hz、58Hz及110Hz五个噪声敏感频率点,运用声学贡献度法分析驾驶室内噪声响应分别对结构模态和驾驶室面板振动的敏感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峰值频率点噪声的主要贡献部位为右侧下围板、顶棚、后侧围板及前后侧玻璃。(5)结构优化设计及噪声结果预测。分别对回转平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和驾驶室进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阻尼、加筋及动态吸振器三种结构振动控制方法对驾驶室内噪声的影响规律,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解耦模型,完成各优化方案的噪声结果预测或试验验证。噪声预测结果显示回转平台和驾驶室结构修改后峰值频率点噪声降低2-6d B,试验测试数据表明悬置刚度优化后常用工况下噪声总级降低3-5d B(A)。
杨玉平[9](2020)在《磁流变发动机悬置动态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磁流变悬置是基于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开发的一种新型液压悬置。本文设计了一种混合模式的车辆发动机磁流变悬置装置,这种悬置的阻尼连续可调,响应速度快、功耗小,且与可实现同样功能的其他悬置相比,此悬置的结构更加简单。针对磁流变悬置建模困难、发动机悬置系统半主动控制复杂等问题,本文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介绍了发动机悬置系统和磁流变液的工作原理,对发动机自身产生的激励和悬置系统减振原理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磁流变悬置的总体结构,并对磁流变悬置的磁路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悬置结构的合理性。(2)利用果蝇优化算法对各磁流变悬置的静刚度进行了解耦优化,搭建了基于磁流变悬置的减振实验台,结果表明:优化后悬置系统的隔振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搭建了磁流变悬置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对悬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3)根据动力学特性实验数据,建立了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磁流变悬置的非参数化正逆模型,并对建模结果与精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发动机悬置半主动振动控制特点,设计了基于原始果蝇优化PID、粒子群-果蝇优化PID、改进果蝇优化PID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并对三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器具有调整时间短,动态响应迅速的优点。(4)搭建了磁流变发动机悬置控制系统实验台,对实验台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详细介绍,开展了电流控制实验、简谐振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P811A电流源与上位机通讯完好;相比于原始果蝇优化PID、粒子群-果蝇优化PID,改进果蝇优化PID控制器拥有更好的减振控制效果。该论文有图55幅,表13个,参考文献99篇。
王治新[10](2019)在《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振动噪声水平已成为衡量汽车品质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汽车正常运行时振动噪声的激励主要来源于动力总成,设计良好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可以降低振动向车架的传递,提升整车的隔振性能,同时还能阻止车身振动对动力总成的反作用力,较好地控制动力总成在复杂工况下的位移,防止与相邻零部件产生干涉,延长使用寿命。本文对某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设计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针对某公司生产的8米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在怠速工况下振动噪声较大的问题,进行了刚体模态试验、悬置隔振率测试、车内噪声与车内关键点振动测试等方面试验研究,对其初始隔振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车刚体模态分布不合理,振动能量解耦率较差,车内振动噪声不满足要求,悬置两侧振动加速度振级落差较大。(2)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基本参数进行试验测量,主要包括动力总成质量、悬置刚度参数、悬置位置参数、动力学惯性参数、动力总成质心位置等参数。(3)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相关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压缩机皮带刚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数学分析模型,同时为了后续的优化设计,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在MTALAB软件与ADAMS软件中进行固有频率与解耦率的求解,验证了 MATLAB软件程序与ADAMS软件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设计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此外,还进行了怠速工况下的频域分析与时域分析来评价初始状态下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综合性能。(4)采用ISIGHT软件集成MATLAB软件,以固有频率合理配置与振动能量解耦率最高为优化目标对悬置动刚度进行初步优化,将悬置刚度确定之后再以ISIGHT软件联合ADAMS软件以悬置系统动态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对悬置安装位置与安装角度进行优化。动力学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之后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配置更加合理,振动能量解耦率有了明显提升,车内关键点振动噪声试验与悬置隔振率试验表明整车NVH性能有了一定改善。(5)基于客车悬置系统的独有特性以及考虑到工程实际中对悬置系统参数灵敏度的关注,开发了一个能够快速实现系统固有特性分析、参数灵敏度分析以及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的软件。
二、发动机隔振系统解耦理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动机隔振系统解耦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乘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悬置元件研究现状 |
1.2.1 橡胶悬置元件 |
1.2.2 液阻悬置元件 |
1.3 悬置系统理论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悬置系统理论国外研究进展 |
1.3.2 悬置系统理论国内研究进展 |
1.4 悬置系统优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悬置系统优化国外研究进展 |
1.4.2 悬置系统优化国内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悬置系统理论分析 |
2.1 悬置系统结构布置 |
2.1.1 悬置布置选择 |
2.1.2 悬置个数选择 |
2.2 发动机振动激励分析 |
2.2.1 单缸发动机振动激励理论分析 |
2.2.2 单缸发动机动力学分析 |
2.2.3 单缸发动机转矩分析 |
2.2.4 四缸发动机振动激励分析 |
2.3 悬置系统数学模型 |
2.3.1 系统的动能 |
2.3.2 系统的势能 |
2.3.3 系统的耗散能 |
2.4 系统解耦理论 |
2.5 扭矩轴计算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悬置系统的ADMAS仿真分析 |
3.1 建立ADAMS六自由度仿真模型 |
3.1.1 ADAMS软件简介 |
3.1.2 动力总成悬置模型简化建立 |
3.1.3 悬置系统在ADAMS软件中模型的建立 |
3.1.4 扭矩轴模型建立 |
3.2 悬置系统的模态分析 |
3.2.1 悬置系统模态固有频率及解耦率 |
3.2.2 各阶振型介绍 |
3.3 悬置系统动态响应特性 |
3.4 悬置系统布置位置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悬置系统响应特性及整车模型振动分析 |
4.1 整车模型研究意义及模型简化 |
4.2 整车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4.2.1 在ADAMS系统下整车模型的建立 |
4.2.2 整车模型下悬置隔振率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悬置系统整车振动试验 |
5.1 试验设备及软件介绍 |
5.1.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5.1.2 软件介绍 |
5.2 试验内容 |
5.2.1 试验原理 |
5.2.2 传感器布置 |
5.3 振动试验及工况数据采集 |
5.3.1 怠速工况振动试验 |
5.3.2 怠速试验下各项数据的采集 |
5.4 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 |
6.1 Isight软件简介 |
6.2 优化设计过程 |
6.2.1 优化设计目标 |
6.2.2 优化设计变量 |
6.2.3 约束条件 |
6.3 悬置系统的优化 |
6.4 优化结果分析 |
6.4.1 优化后设计变量 |
6.4.2 各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 |
6.4.3 优化前后各阶解耦率与传递力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结构声强可视化的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空发动机振动问题研究与发展历程 |
1.2.1.1 转子系统 |
1.2.1.2 转子-轴承耦合系统 |
1.2.1.3 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 |
1.2.2 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3 振动传递特性研究方法发展历程 |
1.2.3.1 传递路径分析方法 |
1.2.3.2 功率流法 |
1.2.4 结构声强法理论与实验研究现状 |
1.2.4.1 结构声强法理论与数值研究现状 |
1.2.4.2 结构声强法实验与测量研究现状 |
1.2.5 小结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结构声强法理论 |
2.1 概述 |
2.2 振动波理论 |
2.2.1 纵波 |
2.2.2 横波 |
2.2.2.1 剪切波 |
2.2.2.2 扭转波 |
2.2.3 弯曲波 |
2.3 结构声强法 |
2.3.1 通用表述 |
2.3.2 不同类型振动波表述 |
2.3.2.1 纵波所传递的振动能量 |
2.3.2.2 剪切波所传递的振动能量 |
2.3.2.3 扭转波所传递的振动能量 |
2.3.2.4 弯曲波所传递的振动能量 |
2.3.3 不同结构单元表述 |
2.3.3.1 板壳单元 |
2.3.3.2 梁单元 |
2.3.3.3 实体结构单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声强矢量场求解与可视化 |
3.1 概述 |
3.2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与步骤 |
3.3 FLAG通讯机制 |
3.4 通用求解程序 |
3.5 物理空间与计算空间转换 |
3.6 振动能量流线可视化 |
3.7 可行性与准确性验证 |
3.7.1 算例一 |
3.7.2 算例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瞬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 |
4.1 概述 |
4.2 双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 |
4.3 全局瞬态结构声强矢量场求解与可视化 |
4.3.1 通用求解程序预留接口命令输入 |
4.3.2 收敛性分析 |
4.3.3 准确性分析(网格无关性验证) |
4.4 耦合系统全局瞬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分析 |
4.4.1 瞬态结构声强场频响特性 |
4.4.2 转子、支板、机匣部件间瞬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分析 |
4.5 机匣不同类型振动波瞬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构声强与结构振动特性内在物理联系 |
5.1 概述 |
5.2 结构声强的量纲 |
5.3 内在物理联系的理论分析 |
5.4 转子模态振型对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影响 |
5.4.1 概述 |
5.4.2 一阶弯曲模态 |
5.4.3 锥动模态 |
5.4.4 平动模态 |
5.4.5 小结 |
5.5 基于瞬态振动能量传递控制的转子振动抑制研究 |
5.5.1 带有周向环槽的低压转子结构 |
5.5.2 周向环槽对瞬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影响分析 |
5.5.3 验证周向环槽对转子弯曲振动的抑制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稳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及减振应用 |
6.1 概述 |
6.2 机匣稳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分析 |
6.2.1 航空发动机整机机匣耦合结构 |
6.2.2 机匣稳态结构声强矢量场求解及可视化 |
6.2.3 机匣模态分析 |
6.2.4 振动能量通量比 |
6.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 机匣稳态振动能量耦合特性分析 |
6.3.1 理论分析 |
6.3.2 数值验证 |
6.3.3 附加反相激励载荷对振动能量传递控制及振动抑制的作用 |
6.3.3.1 概述 |
6.3.3.2 带孔板件结构模型 |
6.3.3.3 附加反相激励载荷对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影响 |
6.3.3.4 附加反相激励载荷对结构振动的抑制作用 |
6.4 稳态振动能量涡流场在振动抑制中的作用 |
6.4.1 安装节诱导的振动能量涡流场 |
6.4.1.1 单转子-支承-机匣耦合模型 |
6.4.1.2 安装节位置对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的影响分析 |
6.4.1.3 时、频域中机匣组件减振有效性评估 |
6.4.2 机匣周向加肋筋诱导的振动能量涡流场 |
6.4.2.1 带有周向加肋筋的机匣-支承-转子耦合系统 |
6.4.2.2 振动能量传递率 |
6.4.2.3 机匣模态分析 |
6.4.2.4 加肋与未加肋机匣稳态结构声强矢量场 |
6.4.2.5 能量涡流场对稳态振动能量传递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非线性结构中振动能量传递特性初步探究 |
7.1 概述 |
7.2 考虑非线性接触的螺栓预紧法兰连接平板组件 |
7.3 非线性瞬态结构声强矢量场求解与可视化 |
7.4 非线性瞬态振动能量传递特性 |
7.4.1 F1 沿+z方向加载 |
7.4.2 F1 沿-z方向加载 |
7.5 微观振动能量传递过程与宏观运动状态变化过程对应分析 |
7.5.1 阻尼及外部激励载荷作用下的相轨迹 |
7.5.2 相轨迹与瞬态结构声强矢量场映射关系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FLAG通讯机制APDL命令流及MATLAB脚本语言 |
附录B 瞬态转子不平衡力载荷表命令流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在轨航天器有效载荷被动隔振装置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航天器的隔振研究现状 |
1.2.2 遗传算法概述 |
1.2.3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隔振系统模型理论分析及验证 |
2.1 引言 |
2.2 隔振系统模型理论分析 |
2.2.1 隔振系统模型建立 |
2.2.2 隔振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 |
2.2.3 隔振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 |
2.2.4 隔振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
2.3 程序验证 |
2.3.1 隔振模型的参数 |
2.3.2 Adams模型与计算分析程序结果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隔振系统设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隔振效果评价指标 |
3.2.1 力传递率的范数指标 |
3.2.2 广义力传递率指标 |
3.2.3 插入损失 |
3.2.4 能量解耦度 |
3.3 隔振系统多参数优化 |
3.3.1 隔振系统的设计目标 |
3.3.2 隔振系统的设计变量 |
3.3.2.1 隔振系统的质量阵 |
3.3.2.2 隔振系统的刚度阵 |
3.3.2.3 隔振弹簧的阻尼阵 |
3.3.3 隔振系统的约束条件 |
3.4 隔振系统优化算法简介 |
3.4.1 数学计算软件中的遗传算法简介 |
3.4.2 遗传算法的实际应用 |
3.5 隔振系统优化算法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弹簧结构设计与优化 |
4.1 引言 |
4.2 弹簧结构几何模型建立 |
4.3 槽型弹簧结构刚度计算 |
4.4 弹簧结构参数优化 |
4.4.1 隔振弹簧的设计目标 |
4.4.2 隔振弹簧的设计变量 |
4.4.3 隔振弹簧的约束条件 |
4.5 弹簧结构优化代理模型建立 |
4.5.1 Tensorflow的 BP神经网络 |
4.5.2 数学计算软件的BP神经网络 |
4.5.3 Tensor Flow的卷积神经网络 |
4.6 基于代理模型的弹簧结构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纯电动汽车电驱空调系统振动噪声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驱空调系统噪声贡献量试验测试 |
2.1 振动噪声测试 |
2.1.1 样车状态检查 |
2.1.2 测试设备 |
2.1.3 测点布置 |
2.1.4 试验测试 |
2.2 噪声贡献量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ATLAB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 |
3.1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介绍 |
3.1.1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的功能及设计要求 |
3.1.2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的布置方法 |
3.1.3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组成 |
3.2 单、双级隔振系统力传递率对比分析 |
3.2.1 单级隔振系统 |
3.2.2 双级隔振系统 |
3.3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3.3.1 悬置和衬套元件 |
3.3.2 模型简化以及假设 |
3.3.3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建模方法 |
3.3.4 系统振动时的动能与质量矩阵 |
3.3.5 系统振动时的势能与刚度矩阵 |
3.3.6 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
3.4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参数 |
3.5 运用MATLAB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及模态解耦率 |
3.5.1 MATLAB求解步骤 |
3.5.2 MATLAB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DAMS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4.1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4.1.1 系统仿真分析流程介绍 |
4.1.2 多体动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3 系统模型简化 |
4.1.4 系统模型建立 |
4.1.5 模型初步仿真 |
4.2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振动仿真分析 |
4.3 电机总成-压缩机集总双级隔振悬置系统模态解耦率优化分析 |
4.3.1 参数化优化分析方法介绍 |
4.3.2 参数化优化设计变量 |
4.3.3 参数化优化目标变量 |
4.3.4 参数化优化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驱空调系统振动噪声优化方案试验验证 |
5.1 电驱空调系统悬置仿真优化结果试验验证 |
5.1.1 电驱空调系统悬置优化方案介绍 |
5.1.2 电驱空调系统悬置优化方案验证 |
5.2 电驱空调管路工程化优化方案试验验证 |
5.2.1 管路优化方案介绍 |
5.2.2 管路优化方案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学术论文 |
(5)纯电车型电驱总成悬置系统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理论及布置方案 |
2.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所受激励分析 |
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理论 |
2.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
2.3.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功用 |
2.3.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
2.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方案确定 |
2.4.1 悬置元件确定 |
2.4.2 橡胶悬置元件具体结构确定 |
2.4.3 动力总成悬置点数量确定 |
2.4.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布置形式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特性及优化分析 |
3.1 动力总成动力学模型建立 |
3.1.1 橡胶悬置元件三维简化模型 |
3.1.2 悬置系统坐标系定义 |
3.1.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
3.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相关数据 |
3.2.1 动力总成相关参数获取 |
3.2.2 悬置元件相关参数 |
3.3 动力总成三维模型建立 |
3.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
3.4.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
3.4.2 虚拟样机模型验证 |
3.5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能量耦合分布 |
3.5.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 |
3.5.2 系统能量耦合分布 |
3.5.3 计算结果分析 |
3.6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优化设计 |
3.6.1 目标函数 |
3.6.2 设计变量及约束条件 |
3.6.3 优化及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28工况及支架动、静态分析 |
4.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非线性刚度 |
4.1.1 悬置非线性刚度设计要求 |
4.1.2 悬置非线性刚度曲线设计 |
4.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28工况分析 |
4.2.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28工况动力学模型 |
4.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部分典型工况分析 |
4.3 悬置支架模态及强度校核分析 |
4.3.1 悬置支架模态分析 |
4.3.2 悬置支架强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纯电动汽车整车噪声和悬置隔振验证实验 |
5.1 测试环境与试验设备 |
5.2 测点布置及设备设置 |
5.3 加速工况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作用 |
1.3 国内外悬置元件与悬置设计理论的发展 |
1.3.1 悬置元件的发展 |
1.3.2 悬置设计理论的发展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激振力分析与悬置系统设计方法 |
2.1 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构成 |
2.2 悬置系统所受的激振力分析 |
2.3 动力总成振动特性 |
2.3.1 动力总成系统模型 |
2.3.2 动力总成系统振动分析 |
2.4 电动汽车悬置结构与系统布置 |
2.4.1 电动汽车中的悬置结构 |
2.4.2 纯电动汽车悬置布置方式 |
2.4.3 纯电动汽车悬置二级隔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汽车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
3.1 动力总成惯性参数的获取 |
3.2 悬置参数优化设计 |
3.2.1 优化变量 |
3.2.2 约束及目标 |
3.2.3 优化算法及结果 |
3.3 悬置非线性段刚度及限位点设计 |
3.3.1 设计目标 |
3.3.2 运动包络及工况载荷计算 |
3.4 悬置支架设计中的有限元分析 |
3.4.1 悬置支架的设计原则 |
3.4.2 悬置支架的模态分析 |
3.4.3 悬置支架的强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悬置系统的整车NVH测试分析 |
4.1 模态测试分析 |
4.1.1 悬置系统刚体模态测试 |
4.1.2 悬置支架模态测试 |
4.2 传递函数测试分析 |
4.2.1 锤击法传递函数测试分析 |
4.2.2 体积声源测试结构声传递函数分析 |
4.3 整车测试方案 |
4.3.1 试验仪器设备 |
4.3.2 传感器布置 |
4.3.3 测试方法 |
4.4 工况测试 |
4.4.1 D档WOT工况试验数据 |
4.4.2 怠速工况测试结果 |
4.4.3 TIP IN/OUT测试结果 |
4.4.4 过减速带工况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试验分析的悬置系统的调校 |
5.1 刚度调校 |
5.1.1 调校方案 |
5.1.2 D档WOT工况对比 |
5.1.3 过减速带工况对比 |
5.1.4 刚度调校结论 |
5.2 模态排查 |
5.2.1 前置动力总成模态问题优化 |
5.2.2 后置动力总成模态问题优化 |
5.3 基于传递路径降低电机啸叫声 |
5.3.1 结构-声传递路径分析 |
5.3.2 空气-声传递路径分析 |
5.3.3 电机啸叫声抑制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一、全文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车载压裂泵多体系统动态仿真与隔振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压裂车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2 振动建模分析研究现状 |
1.2.3 隔振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压裂车的结构组成与振源分析 |
2.1 压裂车的结构组成 |
2.2 压裂泵传动系统激振力分析 |
2.2.1 压裂泵结构与参数 |
2.2.2 压裂泵传动系统激振力模型 |
2.2.3 仿真实例 |
2.3 车台发动机激振力仿真分析 |
2.3.1 车台发动机结构与参数 |
2.3.2 车台发动机传动系统激振力模型 |
2.3.3 仿真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裂泵多体系统动态仿真 |
3.1 压裂泵隔振系统振动模型 |
3.1.1 橡胶隔振元件的力学模型 |
3.1.2 隔振元件布置方式 |
3.1.3 压裂泵隔振系统振动模型 |
3.2 压裂泵多体系统振动模型 |
3.2.1 模型的假设与简化 |
3.2.2 多体系统耦合振动模型 |
3.3 振动系统动态仿真实例 |
3.3.1 压裂泵隔振系统动态仿真 |
3.3.2 压裂泵多体系统动态仿真 |
3.3.3 耦合前后压裂泵振动响应的对比 |
3.4 多体系统的Adams建模与仿真 |
3.4.1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构建 |
3.4.2 模型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压裂泵隔振系统优化设计 |
4.1 压裂泵隔振系统的灵敏度分析 |
4.1.1 灵敏度理论与分析 |
4.1.2 实例分析 |
4.2 压裂泵隔振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 |
4.2.1 优化目标函数 |
4.2.2 优化设计变量 |
4.2.3 优化约束条件 |
4.2.4 优化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小型挖掘机驾驶室内低频噪声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驾驶室结构噪声控制研究 |
1.2.2 基于功率流的噪声振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挖掘机噪声振动测试与分析 |
2.1 样机及测试工况 |
2.2 测试系统及方案 |
2.2.1 测试系统组成 |
2.2.2 测试方案 |
2.3 噪声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
2.3.1 噪声测试结果及分析 |
2.3.2 振动测试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机噪声振动模型建立与分析 |
3.1 挖掘机NVH有限元模型 |
3.1.1 挖掘机NVH有限元模型组成 |
3.1.2 挖掘机NVH有限元建模过程 |
3.2 驾驶室建模及分析 |
3.2.1 驾驶室白车身建模及分析 |
3.2.2 闭合件建模及分析 |
3.2.3 地板建模 |
3.2.4 驾驶室TB车身建模 |
3.3 声腔建模及分析 |
3.3.1 声腔模型的建立 |
3.3.2 声腔模态分析 |
3.4 回转平台建模及分析 |
3.4.1 回转车架建模及分析 |
3.4.2 车身覆盖件建模 |
3.4.3 回转平台建模 |
3.5 动力总成建模及分析 |
3.6 整机振动与噪声分析 |
3.6.1 整机噪声振动性能预测 |
3.6.2 整机噪声传递函数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子结构功率流的回转平台振动特性研究 |
4.1 挖掘机子结构分析模型 |
4.1.1 模态综合法基本理论 |
4.1.2 挖掘机子结构模型建立 |
4.1.3 模态综合法计算时效 |
4.2 回转平台功率流分析 |
4.2.1 功率流计算方法 |
4.2.2 回转平台功率流计算 |
4.2.3 回转平台振动特性分析 |
4.2.4 回转平台功率传递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驾驶室声学贡献度分析 |
5.1 声学贡献度理论 |
5.1.1 声固耦合方程 |
5.1.2 模态参与因子 |
5.1.3 面板贡献量 |
5.2 驾驶室声学灵敏度分析 |
5.3 驾驶室模态参与因子分析 |
5.4 驾驶室面板贡献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优化方案及效果验证 |
6.1 回转平台结构改进 |
6.1.1 回转平台结构改进方案及效果预测 |
6.1.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及效果验证 |
6.2 驾驶室结构改进 |
6.2.1 驾驶室噪声影响规律研究 |
6.2.2 驾驶室改进方案及效果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
(9)磁流变发动机悬置动态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发动机悬置系统需求分析与磁流变悬置结构设计 |
2.1 发动机悬置系统需求分析 |
2.2 磁流变液的工作原理及悬置的总体结构设计 |
2.3 磁流变悬置磁路详细设计与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发动机悬置系统解耦优化及磁流变悬置性能特性研究 |
3.1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解耦优化 |
3.2 磁流变悬置性能特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磁流变悬置半主动控制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 |
4.1 磁流变悬置的动力学建模 |
4.2 神经网络PID原理 |
4.3 改进果蝇优化算法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研究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磁流变发动机悬置半主动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5.1 实验台硬件设计 |
5.2 实验台软件设计 |
5.3 悬置半主动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悬置系统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悬置元件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理论分析 |
2.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概述 |
2.1.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功能 |
2.1.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要求 |
2.2 动力总成悬置元件 |
2.2.1 橡胶悬置的结构形式 |
2.2.2 悬置元件的布置方式 |
2.2.3 橡胶悬置元件的力学模型 |
2.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激振频率分析 |
2.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原理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初始隔振性能试验及参数测试 |
3.1 悬置隔振率测试 |
3.2 车内关键点振动噪声试验 |
3.3 质量线法测试获取动力学参数 |
3.4 悬置刚度测试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与动力学仿真分析 |
4.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力学模型 |
4.2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数学模型 |
4.3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ADAMS模型 |
4.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求解 |
4.5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频域分析 |
4.6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时域分析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 |
5.1 设计变量 |
5.2 约束条件 |
5.3 优化目标 |
5.4 优化设计 |
5.4.1 ISIGHT软件介绍 |
5.4.2 参数优化 |
5.5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 |
5.5.1 静态仿真分析 |
5.5.2 频率与解耦率 |
5.5.3 动态响应分析 |
5.5.4 试验验证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客车专用的悬置系统软件开发 |
6.1 软件开发背景与意义 |
6.2 软件开发环境 |
6.3 软件功能介绍 |
6.3.1 固有频率、解耦率计算界面 |
6.3.2 刚度灵敏度分析界面 |
6.3.3 位置灵敏度分析界面 |
6.3.4 悬置系统优化 |
6.4 本章小节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发动机隔振系统解耦理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乘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与优化设计[D]. 刘智聪.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结构声强可视化的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机匣耦合系统振动能量传递特性研究[D]. 马英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08)
- [3]在轨航天器有效载荷被动隔振装置设计与优化[D]. 吴张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纯电动汽车电驱空调系统振动噪声控制研究[D]. 董红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纯电车型电驱总成悬置系统特性分析[D]. 张恒.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电动汽车悬置系统的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D]. 胡敬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车载压裂泵多体系统动态仿真与隔振优化[D]. 朱坚铭. 燕山大学, 2020(01)
- [8]小型挖掘机驾驶室内低频噪声分析与优化[D]. 柴鹏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9]磁流变发动机悬置动态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D]. 杨玉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D]. 王治新. 厦门理工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