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1例宫颈裂伤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凯[1](2021)在《妊娠合并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妊娠合并宫颈疾病发病率升高,其中以妊娠合并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居多,宫颈SIL 既往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妊娠期合并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临床转归情况及孕妇的妊娠结局,为妊娠期合并HSIL的孕妇提供更合理的临床诊疗方案,为临床上降低母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同时根据产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妊娠合并HSIL的状态是否进展、持续或转归,并分析相关高风险因素。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期间在解放军第960医院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以下简称本院)常规产检、分娩的孕产妇资料,确认妊娠前1年未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查,本院确认妊娠后首次产检时行TCT检查,异常者行HPV检查,对TCT检查结果异常者和/或高危型HPV阳性者,知情告知并同意后,进一步行阴道镜评估,评估异常者进行多点活检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妊娠期采取密切观察、保守治疗方式,于产后42天左右再次行病变评估,知情同意后,取活检检查。采集组织学诊断为CIN 2和CIN 3(HSIL)患者的一般资料、孕产史、HPV检查结果、TCT检查结果、分娩方式、妊娠期阴道镜结论和宫颈组织学结论、分娩后阴道镜情况和宫颈活检结论。采用SPSS(version 22.0)软件进行统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取数据,分析不同孕周活检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对比高危HPV在病变部位持续存在和非持续存在对HSIL影响;对比不同HPV型别(16型、18型和其他高危型)感染对宫颈病变(HSIL)的影响;分析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对宫颈病变的影响;分析产前不同细胞学分级结果(≧HSIL、<HSIL)对宫颈病变的影响;分析产前、产后病理结果的变化,以确定妊娠合并宫颈病变的状态是否进展、持续或转归,及其相关高风险因素。结果:1、共纳入孕期首次产检行宫颈TCT检查回示异常和/或HPV结果异常(高危型阳性),知情同意,进一步阴道镜检查,行宫颈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HISL的160例孕妇,平均年龄为30.2岁(19-42岁)。2、160例孕妇中,HPV感染占比93.13%(149例),高危HPV占比90.00%(144例),59.72%的孕妇(86例)感染为HPV16和/或18型。孕妇产前TCT结果如下:26例(16.25%)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14 例(8.75%)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97 例(60.63%)为高级别鳞状病变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3 例(14.38%)为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H)。3、所有HSIL孕妇在产后6-10周均再次接受TCT、HPV检查。TCT结果如下:32 例(20.00%)正常,27 例(16.88%)ASC-US,5 例(3.13%)ASC-H,33 例(20.63%)LSIL,63 例(39.38%)HSIL。产后 HPV 感染为 144 例(90.00%),较产前减少5例,其中高危HPV感染为104例(65.00%),较产前减少40例,其中有66例感染为HPV基因型16型或18型,较产前减少20例。4、产后160例产妇,32例TCT正常,未再行进一步检查,共有128名产妇接受了阴道镜下活检检查。组织学≥CIN 2为114例,其中104例接受了宫颈锥切术,其中LEEP 32例,冷刀锥切72例,10例患者充分告知后坚决要求随访。128例活检产妇,7例(5.47%)最终病理结果正常,CIN 1为7例(5.47%),CIN 2为 42 例(32.81%),CIN 3 为 69 例(53.91%),3 例(2.34%)为宫颈癌(Ⅰ A1 期),宫颈锥切后病理均提示ⅠA1期(间质浸润≤3mm宽度≤7mm,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均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考虑年龄分别为27岁(G4P1L1A2)、30岁(G5P1L1A4)、31岁(G3P2L2A1),充分知情告知后,术后定期随访。5、HSIL孕产妇产前、产后的病理结果对比,产前CIN 2为48例,产后TCT+病理正常者为11例,CIN 1为5例,CIN 2为23例,CIN 3为8例,宫颈癌为1例(IA1期);产前CIN 3的孕妇有112例,产后TCT+病理正常者为28例,诊断为CIN 1者2例,CIN 2者有19例,CIN 3者有61例,宫颈癌为2例(I A1期)。产后活检HSIL和产前活检HSIL相比,病情进展者为3例,持续者为111例,转归者为46例。产前HSIL(CIN 2+CIN 3)与产后HSIL(CIN 2+CIN 3)对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孕早期(<12周)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孕妇为77例,足月顺产者为48例(62.34%),足月剖宫产29例(37.66%),其中顺产产后出血1例(1.30%),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孕中期(12-<28周)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的孕妇为77例,足月顺产56例(72.73%),足月剖宫产21例(27.27%),其中剖宫产孕妇胎膜早破1例(1.30%),考虑为细菌性阴道炎所致,顺产产后出血1例(1.30%),考虑为急产软产道裂伤;孕晚期(28周-37周)行阴道镜宫颈活检的孕妇为6例,足月顺产4例(66.67%),足月剖宫产2例(33.33%),未发生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孕早期(<12周)与孕中期(12-<28周)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顺产、剖宫产、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Ⅲ度污染)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12周)与孕晚期(28周-37周)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顺产、剖宫产、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Ⅲ度污染)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12-<28周)与孕晚期(28周-37周)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顺产、剖宫产、流产、早产及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羊水Ⅲ度污染)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高危HPV在病变部位持续存在和非持续存在对HSIL的影响。妊娠期、产后高危HPV持续存在者为104例,产后HPV和病理正常为8例,CIN 1为3例,CIN 2为35例,CIN 3为55例,宫颈癌为3例;高危HPV非持续感染为56例,产后HPV和病理正常为31例,CIN 1为4例,CIN 2为7例,CIN 3为14例,宫颈癌为0例。高危HPV是否持续存在对HSIL的影响相较,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类型高危型HPV(16型、18型与其他高危型)对宫颈病变的影响。产前CIN 2+感染HPV(16型、18型)为86例,产后HPV和病理正常为9例,CIN 1为3例,CIN 2为27例,CIN 3为45例,宫颈癌为2例(均为ⅠA1期,1例为HPV 16型感染,1例为HPV 18型感染);产前CIN 2+感染HPV(除16型、18型的其他高危型)为58例,产后HPV和病理正常为14例,CIN 1为4例,CIN 2为15例,CIN 3为24例,宫颈癌为1例(IA1期,高危31型感染)。高危的不同类型HPV(16型、18型对比其他高危型)对产后HSIL的影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对宫颈病变的影响,顺产分娩为108例,产后TCT和组织学病理诊断正常者为33例,CIN 1为4例,CIN 2为23例,CIN 3为48例,宫颈癌为0例;剖宫产为52例,产后TCT和组织学病理诊断正常者为6例,CIN 1为3例,CIN 2为19例,CIN 3为21例,宫颈癌为3例(Ⅰ A1期)。分娩方式(顺产与剖宫产)对产后HSIL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产前不同细胞学分级结果(≧HSIL、<HSIL)对宫颈病变的影响,产前细胞学分级≥HSIL为97例,产后TCT和组织病理诊断正常者为1例,CIN 1为5例,CIN 2为33例,CIN 3为55例,宫颈癌为3例;产前细胞学分级<HSIL为63例,产后TCT和组织学病理诊断正常者为38例,CIN 1为2例,CIN 2为9例,CIN 3为14例,宫颈癌为0例。产前不同细胞学分级结果(≧HSIL、<HSIL)对产后HSIL的影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单变量Logistic分析分别进行风险(是否高龄,以35岁为界、吸烟与否、产次、高危HPV持续感染)评价,发现产次(OR 3.623;95%可信区间1.031-12.728;P=0.045)、高危 HPV 持续感染(OR 11.848;95%可信区间5.293-26.525;P<0.001)为妊娠合并CIN 2+持续存在的显着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评估,在排除高龄、吸烟、产次后,发现高危HPV在宫颈处持续存在并感染致病(OR 72.601;95%可信区间21.48-245.42;P<0.001)是妊娠合并CIN 2+持续存在的一个显着独立变量。年龄、吸烟、产次与妊娠合并CIN 2+持续存在没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1、妊娠期HSIL进展率低。2、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和产前细胞学分级≥HSIL是产后组织学HSIL持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3、不同孕周阴道镜宫颈活检、不同类型高危型HPV感染、分娩方式不是产后组织学HSIL持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4、妊娠合并HSIL在妊娠期严密监测,可选择顺产分娩。
孔晓蓉[2](2020)在《宫颈机能不全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保守治疗与宫颈环扎术的妊娠结局,探讨保守治疗与宫颈环扎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宫颈环扎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371例,最后获得资料完整的231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将231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n=63)和宫颈环扎组(n=168);根据既往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次数分层分为既往1次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的患者保守治疗组(n=51)与宫颈环扎组(n=59),既往2次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的患者保守治疗组(n=12)和宫颈环扎组(n=87),既往3次及以上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患者(n=22)均行宫颈环扎术。分析对比宫颈环扎组与保守治疗组间不同分段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转NICU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宫缩抑制药物使用率等妊娠结局,评估宫颈环扎术的获益率。按环扎时机不同分为预防性环扎组(n=138)和应急性环扎组(n=30);再按经阴道宫颈环扎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acDonald组(n=68)与Shirodkar组(n=76)。分析对比不同环扎时机及不同手术方式组间的延长孕周,不同分段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转NICU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宫缩抑制药物使用率等妊娠结局。分析宫颈环扎组24例既往环扎失败者再次妊娠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及分娩孕周。结果:1)保守治疗组与宫颈环扎组相比,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转NICU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宫缩抑制药物使用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组较宫颈环扎组34-37周之间的早产发生率高(27.0%vs8.3%),剖宫产率低(34.9%vs56.5%),阴道分娩率高(60.3%vs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既往1次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保守治疗组和宫颈环扎组,妊娠结局无显着差异(P>0.05)。既往2次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保守治疗组相比于宫颈环扎组34-37周之间的早产率高(58.3%vs6.9%),足月产率低(25.0%vs75.9%),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及以上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患者共22例,均选择宫颈环扎,经阴道环扎17例,经腹环扎5例,其中有流产2例(2/22,9.1%),26周极早产有生机儿1例(1/22,4.5%),早产4例(4/22,18.2%),足月产15例(15/22,68.2%)。3)预防性环扎组和应急性环扎组相比,延长孕周、不同分段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转NICU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宫缩抑制药物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MacDonald组与Shirodkar组相比,延长孕周、不同分段的分娩孕周、流产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转NICU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宫缩抑制药物使用率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cDonald组宫颈环扎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Shirodkar 组(16.17±9.23min.vs.30.81±11.65min,11.52±9.76ml.vs.21.98±14.56ml),MacDonald组相比于Shirodkar组剖宫产率低(38.2%vs59.2%),阴道分娩率高(55.9%vs3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168例宫颈环扎组中,既往环扎失败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24例,再次妊娠后选择经阴道环扎16例,经腹腔镜环扎8例。其中20周流产1例(1/24,4.2%),26周极早产有生机儿1例(1/24,4.2%),早产4例(4/24,16.7%),足月产18例(18/24,75.0%)。结论:1.保守治疗与宫颈环扎相比预防晚期流产的发生无差异,宫颈环扎能减少34-37周之间早产的发生。2.对既往2次妊娠中晚期流产或早产的患者行宫颈环扎术能够改善妊娠结局。3.预防性环扎与应急性环扎效果相似。4.MacDonald术式与Shirodkar术式相比宫颈环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5.既往环扎失败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可再次环扎,以得到好的妊娠结局。
张玉敏[3](2020)在《医源性生殖瘘114例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女性生殖瘘是妇产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和医患和谐。随着社会经济及医学事业发展、新法接生的普及,产科生殖瘘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伴随着新技术的开展,妇科手术相关的生殖道瘘有增多趋势。尽管临床处理措施日益改善,但生殖瘘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手术相关的生殖瘘病例资料,探讨生殖瘘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诊疗措施与预防。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自2004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相关的生殖瘘病例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信息、现病史、术前检查、生殖瘘特征、治疗方案、围术期准备等。通过电话、门诊就诊系统随访患者术后情况,截止时间至2019年8月。描述性分析女性生殖瘘形成病因、临床表现、诊疗措施和预后;计算机软件STATA 13.0版用于绘制直方图、折线图描述生殖瘘病因及增长趋势,;IBM SPSS 23.0版用于分析影响生殖瘘修补术结局的因素,连续性变量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二分类变量使用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均为双侧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共纳入114例生殖瘘患者,中位年龄46岁(范围:21-76岁),其中膀胱阴道瘘(vesicovaginal fistula,VVF)43 例(37.72%),输尿管阴道瘘(ureterovaginal fistula,UVF)40 例(35.09%),直肠阴道瘘(rectovaginalfistula,RVF)23 例(20.18%);此外,还有子宫腹壁瘘、尿道阴道瘘、复合瘘、会阴阴道瘘,共计8例(7.02%)。80例(70.18%)生殖瘘与妇科因素有关,其中48例(42.11%)良性手术,30例(26.32%)恶性手术,1例(0.88%)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异位,1例(0.88%)钳刮术;余者与产科因素相关,包括18例(15.79%)产道裂伤,10例(8.77%)剖宫产术,4例(3.51%)梗阻性分娩,2例(1.75%)会阴侧切术。生殖瘘类型不同,其致病因素亦有差别,VVF中26例因妇科良性手术所致,10例因妇科恶性手术所致;UVF中分别有18例因妇科良性、恶性手术所致;RVF中18例因产道裂伤所致。在2009-2016年间,妇产科因素(除外经阴分娩)相关的生殖瘘病例数每年呈增长趋势,同时腹腔镜相关生殖瘘病例数亦呈增长趋势,随后有下降趋势;经阴分娩相关的生殖瘘病例数则较平稳,50%以上患者生殖瘘症状发生于2000年前。泌尿生殖瘘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阴道漏尿,部分伴有泌尿系感染、会阴瘙痒等症状;UVF早期患者常伴发热、腰疼、腹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所有泌尿生殖瘘患者均接受亚甲蓝试验、超声、膀胱镜、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gy,IVP)或盆腹腔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进一步诊断,其中膀肮镜、IVP使用频次较高。RVF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阴道排便、排气,部分伴有阴道炎、会阴瘙痒等症状;部分患者通过电子肠镜、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进一步诊断。35例(81.40%)VVF患者行手术修补治疗,其中31例(72.09%)行经腹经膀胱修补术(30例于泌尿外科修补,1例于妇科修补),4例(9.30%)经阴入路修补(3例于妇科修补,1例于泌尿外科修补);29例(82.86%)VVF修补成功,6例(]7.14%)修补失败。33例(82.50%)UVF患者行输尿管重建治疗,其中31例(93.94%)行经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6.06%)行经腹输尿管简单修补术;术后输尿管支架置入中位时间9周(范围:6-18周),33例均修补成功。17例(73.91%)RVF行经阴修补术,其中7例同时行会阴成形术,17例患者均修补成功。其他8例罕见生殖瘘均行手术修补治疗,均修补成功。结论1.妇产科相关生殖瘘以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直肠阴道瘘多见,子宫腹壁瘘、尿道阴道瘘、复合瘘及会阴阴道瘘少见;多继发于妇科良性手术,其次为妇科恶性手术、产道裂伤、剖宫产术、梗阻性分娩,会阴侧切术、钳刮术及IUD异位最为少见。不同生殖瘘类型的病因不同,膀胱阴道瘘常继发于子宫切除术,原发病多为子宫肌瘤;输尿管阴道瘘常继发于腹腔镜手术,原发病多为子宫肌瘤和宫颈癌;直肠阴道瘘常继发于产道裂伤。2.妇产科因素相关(除外经阴分娩)的生殖瘘病例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可能与腹腔镜技术引入有关;经阴分娩相关的生殖瘘病例数每年相对稳定。3.泌尿系生殖瘘多使用膀胱镜、静脉肾盂造影等进行诊断;直肠阴道瘘多用电子肠镜进行诊断,较低位者体格查体即可诊断。4.生殖瘘可保守治疗,但多选择手术修补。我院膀胱阴道瘘患者多由泌尿外科医生治疗,行经腹膀胱阴道瘘修补术,成功率达80%以上;输尿管阴道瘘多采用经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成功率达100%;直肠阴道瘘多采用经阴修补术,成功率达100%。
徐丽丽[4](2020)在《经阴宫颈环扎术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经阴宫颈环扎术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早产率、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2015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并行经阴宫颈环扎术3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术前阴道分泌物培养结果,分为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组18例、阴性组15例;按环扎术前经阴道超声测量功能性宫颈长度,分为FCL≥25mm组9例、10≤FCL<25mm组16例、FCL<10mm组8例;行紧急性宫颈环扎术孕妇均有宫颈扩张,按环扎术前是否伴有羊膜囊膨出,分为膨出组7例、未膨出组15例。对各组间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与妊娠结局可能相关的因素。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用两组间t检验、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若三组间方差齐,用两组间t检验比较组内差异,若三组间方差不齐,用非参数检验比较组内差异;若为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描述,用非参数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描述,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组间差异。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3例孕妇的年龄30.94±5.28岁、孕次2(1~8)次、产次0(0~1)次、既往中期妊娠流产/早产史1(0~2)次、宫腔镜手术史6例、宫颈锥切术史1例,预防性宫颈环扎术11例,紧急性宫颈环扎术22例。孕妇的中位环扎孕周23.14周、中位分娩孕周38.29周、延长孕周14.61±6.85周,活产率97%、足月产率66.7%,早产率30.3%。新生儿体重2904.87±941.85g、新生儿窒息率12.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25%、新生儿转NICU率25%、无围产儿死亡病例。胎膜早破4例(12.1%)、宫内感染8例(24.2%)、环扎线移位3例(9.1%),无宫颈裂伤、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2.阳性组的中位环扎孕周大于阴性组(24.43 vs 19.7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的延长孕周(18.10±5.31周)、中位分娩孕周(38.43周)大于阳性组的延长孕周(11.69±6.74周)、中位分娩孕周(37.71周),延长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宫内感染发生率高于阴性组(39.9%vs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新生儿体重大于阳性组(3256.06±673.72 vs2595.00±1050.6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转NICU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0≤FCL<25mm组、FCL<10mm组的中位环扎孕周均大于FCL≥25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FCL<25mm组与FCL<10mm组中位环扎孕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L≥25mm组延长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均大于FCL<10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L<10mm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10≤FCL<25mm组,FCL<10mm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FCL≥25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三组分娩孕周、早产率、活产率、宫内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未膨出组延长孕周、中位分娩孕周均大于膨出组,分别为13.11±4.45 vs8.0±5.77周、38.29 vs 28.5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膨出组新生儿窒息率(6.7%)、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26.7%)、新生儿转NICU率(20%)低于膨出组新生儿窒息率(42.9%)、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71.4%)、新生儿转NICU率(5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新生儿体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行经阴宫颈环扎术后活产率较高、早产率较低,手术安全性较好。2.阴道分泌物培养阳性、环扎前功能性宫颈长度及羊膜囊膨出与宫颈环扎术妊娠结局可能有关,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吴傲男[5](2020)在《174例紧急宫颈环扎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紧急宫颈环扎术的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病房行紧急性宫颈环扎术的174例患者的母儿妊娠结局,同时按照分娩孕周分为两组,其中紧急环扎术后分娩孕周≥28周患者有79例,分娩孕周<28周患者有95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分娩孕周的因素。结果:174例患者中双胎患者50例,其中两名患者为三胎,新生儿共228名.141名新生儿存活.存活率61.84%,平均分娩孕周28.29±5.21,平均延长孕周为4.81±4.97。运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环扎术前crp,术后白细胞,术后中性粒细胞,术后crp,环扎孕周,胎胞膨出,宫口开大≤2cm,宫口开大≥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前crp(OR=1.057),术后白细胞(OR=1.159)和环扎孕周(OR=0.758)为紧急宫颈环扎后分娩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是预防晚期流产及早产的重要手段,术前crp,术后白细胞,术后中性粒细胞,术后crp,宫口开大程度和环扎孕周与分娩孕周密切相关。
陈慧,苗静[6](2020)在《产妇宫颈机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 分析产妇宫颈机能不全危险因素,并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2例宫颈机能不全产妇(观察组)临床资料,并纳入同期78例正常妊娠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年龄、孕次、产次、病史等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产妇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次>4次、产次>2次发生率及刮宫术史、第二产程延长、宫颈裂伤史、宫颈锥切术史、宫颈阴道感染史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次>4次、产次>2次及刮宫术史、第二产程延长、宫颈裂伤史、宫颈锥切术史、宫颈阴道感染史均为影响产妇宫颈机能不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1、2.326、2.512、1.777、1.972、1.523、1.929,均P<0.05)。观察组82例产妇行宫颈环扎术55例(67.07%),保守治疗27例(32.93%);观察组新生儿存活率、足月分娩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早产、流产及感染发生率则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孕次>4次、产次>2次及伴刮宫术史、第二产程延长、宫颈裂伤史、宫颈锥切术史、宫颈阴道感染史者易发生宫颈机能不全,且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高,临床应积极予以防控措施,以改善母婴健康。
韩玉,韩方,杨海澜[7](2019)在《111例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对宫颈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研究我院近年宫颈机能不全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住院的13 096例孕产妇,研究宫颈机能不全发病率,对111例单胎妊娠并实施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宫颈机能不全发病率约为1.8%,2013-2017年发病率分别为1.1%、1.4%、2.1%、2.2%、2.8%。(2)111例患者中,孕前BMI的平均水平为(23.7±3.2)kg/m2,孕前BMI≥24 kg/m2者28例,≥28 kg/m2者11例。(3)111例患者中足月产83例(74.8%),20例早产(18%),8例流产(7.2%),获得活婴患者达92.8%,新生儿平均出生体(3 008±636)g。(4)病史指征性环扎分娩周数、平均延长孕周数、获得活婴率、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均高于超声指征性环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获得活婴患者中阴道分娩63例(61.2%),其中合并宫颈裂伤15例;剖宫产术分娩40例(38.8%)。(6)111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中糖尿病合并妊娠(3例)和妊娠期糖尿病者(46例)共49例(44.1%),孕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27例(24.3%)。结论 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宫颈机能不全发病率约为1.8%,且2013-2017年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有效的手术干预方式。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孕期易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理控制饮食、适度的体质量增长、定期监测甲功是良好妊娠结局的基础。
袁礼[8](2018)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Ⅲ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Ⅲ(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3000多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CINⅢ患者,查阅病历资料对一般情况进行了解,筛选出年龄25-35岁患者后进行电话随访,在排除基础不孕、长期避孕、无生育要求、酗烟、性生活过度频繁、性伴侣多、精神疾病、重大疾病等条件后选取18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从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妇女进行随访,控制年龄25-35岁,选取无CIN及宫颈手术史、有生育要求且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20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的数据(包括患者妊娠、早产、流产、胎膜早破、宫颈环扎、围产期死亡、宫外孕、剖宫产、阴道分娩宫颈裂伤、辅助生殖、孕期保胎及低出生体重儿等)与宫颈锥切术的相关性的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Ⅲ患者生育能力、早产、流产、辅助生殖、围产期胎儿死亡等无明显影响(P均>0.05),对胎膜早破(P=0.009,RR=2.526,95%CI:1.263-5.049)、宫颈机能不全(P=0.002,RR=6.968,95%CI:1.584-30.654)、宫外孕(P<0.01,RR=8.346,95%CI:1.038-67.105)、剖宫产(P<0.01,RR=1.655,95%CI:1.285-2.131)、阴道分娩宫颈裂伤(P=0.043)、孕期住院保胎(P<0.01,RR=2.102,95%CI:1.275-3.465)、低出生体重儿(P=0.034,RR=2.800,95%CI:1.105-7.094)有一定影响。结论:1.宫颈冷刀锥切术后患者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2.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Ⅲ患者孕早中期的影响:对流产、辅助生殖无明显影响,增加了孕早中期胎膜早破、孕期保胎、宫颈机能不全、宫外孕等的发生率。3.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对CINⅢ患者围产期的影响:对早产、胎膜早破、住院保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等无明显影响,增加了剖宫产、阴道分娩宫颈裂伤、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成浩媛,陈燕,赵芳菲[9](2018)在《193例宫颈裂伤临床资料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宫颈裂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宫颈裂伤对产妇围产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方法选取20142016年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其中有宫颈裂伤的193例为病例组,同期分娩的无宫颈裂伤19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新生儿指标、分娩前、分娩时及分娩后情况,筛选并判定宫颈裂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间共有3 117例产妇住院分娩,宫颈裂伤193例,发生率为6.19%。初产妇、新生儿体重、合并阴道炎、有宫颈治疗史、使用催产素、宫颈水肿、人工破膜、急产、会阴侧切、低年资助产士接生与宫颈裂伤有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初产妇、新生儿体重、合并阴道炎、有宫颈治疗史、使用催产素、宫颈水肿、人工破膜、急产、会阴侧切、低年资助产士等因素为宫颈裂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上规范操作及产前保健对预防宫颈裂伤有一定作用,有助于产妇围产期保健。
郭晓洁,常艳妮[10](2013)在《宫颈裂伤30例诊治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分娩后宫颈裂伤的发生原因以及早期发现与正确处理。方法回顾并分析30例宫颈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宫颈裂伤者24例缝合处理后愈合良好,5例预防性压迫24 h后无出血,1例经腹修补术,无一例发生再次出血及感染。结论宫颈裂伤早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至关重要。
二、31例宫颈裂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1例宫颈裂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合并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产前一般临床资料 |
3.2 产后一般临床资料和HSIL患者产后进展、持续、转归情况 |
3.3 分组比较并分析CIN持续存在的高危因素 |
3.3.1 HSIL产妇产前、产后的病理结果对比 |
3.3.2 妊娠期不同孕周活检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对比 |
3.3.3 高危HPV在病变部位持续存在和非持续存在对宫颈疾病(HSIL)的影响及不同HPV型别(16型、18型与其他高危型)对宫颈疾病(HSIL)的影响 |
3.3.4 分挽方式(顺产、剖宫产)对宫颈病变的影响对比 |
3.3.6 多因素分析宫颈病变持续存在的高危因素 |
3.4 妊娠期特殊处理和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妊娠期的宫颈病变 |
4.2 妊娠合并宫颈癌的筛査与预防 |
4.3 妊娠合并HSIL产前、产后病变程度分析 |
4.4 妊娠合并HSIL孕妇分娩方式 |
4.5 妊娠合并HSIL的髙危因素 |
4.6 妊娠期宫颈病变处理的并发症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第六章 附录与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及妊娠期宫颈癌筛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宫颈机能不全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关于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3)医源性生殖瘘114例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临床资料收集 |
3 随访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类型和病因 |
2 临床特征和诊疗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经阴宫颈环扎术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观察对象 |
2.分组 |
3.研究方法 |
4.诊断标准 |
5.围手术期管理 |
6.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33例宫颈环扎术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 |
2.与宫颈环扎术孕妇的妊娠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1.宫颈环扎术孕妇的妊娠结局 |
2.与宫颈环扎术孕妇的妊娠结局可能相关的因素 |
3.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宫颈环扎术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174例紧急宫颈环扎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对象和方法 |
2.1 对象及分组 |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3 紧急环扎 |
2.3.1 紧急环扎术前准备 |
2.3.2 手术方式 |
2.3.3 术后管理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紧急环扎患者母体结局 |
3.2 紧急环扎患者新生儿结局 |
3.3 两组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分析 |
3.4 两组资料多因素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紧急性宫颈环扎对母儿结局的影响 |
4.1.1 紧急性宫颈环扎对母体的影响 |
4.1.2 紧急宫颈环扎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
4.2 影响紧急环扎术后分娩孕周的相关因素分析 |
4.2.1 感染指标对术后分娩孕周的影响 |
4.2.2 环扎孕周对紧急环扎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 |
4.2.3 胎胞膨出对分娩孕周的影响 |
4.2.4 术前宫口开大程度对分娩孕周的影响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111例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宫颈机能不全发病率 |
2.2 孕妇孕前BMI指数 |
2.3 宫颈环扎术后患者的妊娠结局 |
2.4 不同时机环扎的治疗效果 |
2.5 对于获得活婴患者分娩方式的比较 |
2.6 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部分孕期合并症的分析 |
3 讨论 |
3.1 宫颈机能不全的病因分析与发病率 |
3.2 宫颈环扎术治疗效果与手术时机 |
3.3 分娩方式与孕期合并症 |
(8)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Ⅲ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组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2.1 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 |
2.2.2 实验组锥切手术方法 |
2.3 随访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的回归分析 |
3.2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生育能力的比较 |
3.3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妊娠结局比较 |
3.3.1 孕早中期妊娠结局比较 |
3.3.2 围产期妊娠结局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 |
4.2 宫颈锥切手术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
4.2.1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早产流产的影响 |
4.2.2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胎膜早破的影响 |
4.2.3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宫颈机能不全的影响 |
4.2.4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围产期死亡率的影响 |
4.2.5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宫外孕的影响 |
4.2.6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剖宫产率的影响 |
4.2.7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阴道分娩宫颈裂伤率的影响 |
4.2.8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辅助生殖率的影响 |
4.2.9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发生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的影响 |
4.2.10 宫颈冷刀锥切术对患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宫颈锥切术后对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193例宫颈裂伤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新生儿指标比较 |
2.3 两组产妇合并症比较 |
2.4 两组产妇分娩前及分娩时因素比较 |
2.5 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会阴裂伤情况比较 |
2.6 两组助产士年资比较 |
2.7 两组产妇宫颈治疗史比较 |
2.8 宫颈裂伤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10)宫颈裂伤30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裂伤的部位 |
1.3 裂伤的深度 |
1.4 裂伤发现时间 |
1.5 临床表现及诊断 |
1.6 治疗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 含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 |
3.2 早期发现 |
3.3 预防 |
四、31例宫颈裂伤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合并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因素研究[D]. 孙凯. 山东大学, 2021(12)
- [2]宫颈机能不全不同治疗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D]. 孔晓蓉. 苏州大学, 2020(02)
- [3]医源性生殖瘘114例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D]. 张玉敏. 山东大学, 2020(12)
- [4]经阴宫颈环扎术妊娠结局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 徐丽丽.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5]174例紧急宫颈环扎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D]. 吴傲男. 中国医科大学, 2020
- [6]产妇宫颈机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陈慧,苗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02)
- [7]111例改良McDonald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 韩玉,韩方,杨海澜. 实用医学杂志, 2019(02)
- [8]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Ⅲ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D]. 袁礼. 南华大学, 2018(01)
- [9]193例宫颈裂伤临床资料分析[J]. 成浩媛,陈燕,赵芳菲.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04)
- [10]宫颈裂伤30例诊治体会[J]. 郭晓洁,常艳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