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科院为宿迁生态农业开“处方”(论文文献综述)
潘玉[1](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赵翔[2](2018)在《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便是农业立国的国度,中国农业在过去和未来都是决定国家命脉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从近年来的科技发展来看,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在科教兴国的基础上,应该对农业予以足够的重视。二十世纪末,各国相继重视的产学研合作为本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益,并继续大力发展相关方面的合作。农业产学研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等为主体,在市场化条件下,建立的一种共同从事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咨询与服务的组织形态,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和不同的分工,协同和集成各种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种优化的科技创新行为。20世纪以来,随着化学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大量运用,农业科技突飞猛进,创新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当今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南京因为蕴藏着强大农业科技创新能量,拥有开展农业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南京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得到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然而,现在南京市还存在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科技引擎还有待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农业产学研合作是联系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认真研究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模式,如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并尝试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推动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李昕升[3](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许群[4](2010)在《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研究》文中提出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以其块大皮薄、辛辣味浓,享誉海内外。莱芜是全国生姜之乡,1960年全国八省二市“三辣”规划会议上,莱芜生姜被列为全国名贵产品,迄今为止,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莱芜人民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莱芜生姜产业终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种植面积、亩产量、加工规模、产品质量均达到最好水平,对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生姜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时隔50年后的2007年,全国葱姜蒜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创新与产业化现场观摩会又在莱芜召开,莱芜生姜产业又处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为了快速发展莱芜生姜产业,提升发展水平,确定“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这一课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研究现状、发展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的掌握了解,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及启示,然后对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经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的对策措施。
王波[5](2010)在《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共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高效农业作为一种高产出、高效率、高收益的产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从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来看,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都十分重要。宿迁市作为农业大市,现代高效农业也是其经济社会发展腾飞的最优途径。近年来,宿迁市抓住我国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机遇,注重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在发展高效农业方面成绩显着。本文选择江苏省宿迁市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现代高效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特征,探讨了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性。文章结合宿迁市实际市情分析了宿迁市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方面具有的气候、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农业基础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及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呈现出的“一大三高”特点。目前,宿迁市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方面成绩显着:高效农业区域特色初步形成,主导产业规模化迅速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农户“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向专业化、产业化转变;农业科技含量逐渐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有力;农业生产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品牌数量进一步增加,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数量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数目都有了大幅增长。在肯定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成效的同时,指出其存在主导产业的集聚程度不够高,产业规模不够大;资金投入不足,并且分散,支撑体系功能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外向化程度不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不高,以家庭经营为主,内部劳动效率不高;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升农产品质量,培养新型农民等措施推进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又好又快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吴雨才[6](2007)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现代农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等是有效推进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重要举措,但这又必须以高素质的农村人口为重要条件。而中国大量的素质较低的农村人口已成为推进这一历史性任务的重大障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迅速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显得尤为迫切。由于中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之思想认识水平所限,以及企业的投资具有“天然性”特征和社会捐赠、彩票发行等其他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方式在农村发展相当不成熟等原因,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显然存在着诸多局限。有鉴于此,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效果也难如人意,特别是现阶段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与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意愿及其效果不强,农民严重缺乏发展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大量进城农民工失业与企业技能性岗位人才短缺现象并存的局面,促使人们深深地思考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政府如何有效地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本文基于政府行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二元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了政府经济行为、法律行为、行政行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政府三大行为之间的协调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政府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及其经验借鉴的分析。该内容为本文的第三章。国外政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对加快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探讨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教育体系以及良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管理和运作机制等经验借鉴。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经济行为分析。该内容为本文的第四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经济行为主要指政府财政投入、动员社会资金和运用信贷、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本章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投资的渠道、投资的效益、政府投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特点与作用;进而分析了政府投资农村教育、卫生保健等现状;对城乡、区域间投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浙江省长兴县政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等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体制存在弊端、政府运用其他经济手段不够等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了改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财政投资管理体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投资结构,特别是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政府运用其他经济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体系等路径选择。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法律行为分析。该内容为本文的第五章。法律行为是一定社会中,与一定的意志或意识表示相一致,具有法律意义能够引起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立法行为是其他法律行为的先导。本章仅从国家立法的视角,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法律行为。论文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及有关部委等制定的有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卫生等法律法规及其特征,进而分析了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法律法规存在着滞后性、权威性不高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法律行为的立法层次、相关政策以及综合协调和监管机制等进行了探讨。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行政行为分析。该内容为本文的第六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行政行为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权力加强对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行政推动、管理和监督,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政府行为。本章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措施,进而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行政行为存在着行政管理制度不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与农村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行政监管等政府行政行为的完善与创新。5.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三大行为协调关系分析。该内容为本文的第七章。本章阐释了协调关系的概念;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经济行为是基础、政府法律行为是核心、政府行政行为是保障的协调关系的分析框架;进而从基础薄弱、核心不突出、保障不力及其三大行为间协调性不强等方面分析了协调政府三大行为,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突出法律核心地位、务实经济基础、提升行政保障力度等协调政府三大行为,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构想。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基于涉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的属性,政府行为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应当成为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导力量;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其他投资方式运用不多以及投资结构不合理乃是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明显不足的重要原因;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执法不力,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程;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行政管理行为的不到位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序进行;政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三大行为间的协调性不够,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滞后性。进而提出了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加强政府的经济行为、法律行为、行政行为三者间的协调等相关政策建议。
二、中国农科院为宿迁生态农业开“处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科院为宿迁生态农业开“处方”(论文提纲范文)
(1)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 |
一、优越的产学研条件 |
二、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
三、模式多样,协同发展 |
第二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一、合作的层次不高 |
二、信息交流不够 |
三、机制不完善 |
四、资金投入不足 |
五、实用科技成果较少 |
第三章 加快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
一、构建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
二、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 |
三、提升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四、建立农业产学研合作绩效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关于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 |
0.2.2 关于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内容 |
0.4 可能的创新点 |
1 农业产业化发展理论概述 |
1.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1.1.1 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
1.1.2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
1.1.3 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及意义 |
1.2 农业产业化的起源与发展 |
1.2.1 农业产业化的产生与发展 |
1.2.2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模式 |
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
1.3.1 经济学理论基础 |
1.3.2 管理学基础理论 |
2 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实证分析 |
2.1 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基本概况 |
2.2 莱芜市生姜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
2.2.1 新型组织模式 |
2.2.2 常规组织模式 |
2.3 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绩效分析 |
2.3.1 确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培植了出口特色产品 |
2.3.2 发展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 |
2.3.3 发展了适应产业化需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
2.3.4 建立了农产品有形市场,推行多元化营销方式 |
2.3.5 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取得突破,农业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
2.3.6 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农民增收呈现多元化发展 |
2.3.7 增强品牌意识,不断提升认证标准 |
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
3.1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
3.2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
3.3 启示 |
4 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对策 |
4.1 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2 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现代高效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
一、现代高效农业的内涵 |
二、现代高效农业的特征 |
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性 |
第二章 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 |
一、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概况 |
二、宿迁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优势 |
三、宿迁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特点和类型 |
第三章 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的制约因素 |
一、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存在的问题 |
二、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
一、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目标 |
二、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二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行为的基础理论 |
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
2.1.1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2.1.2 农村人力资源及其特征 |
2.2 政府行为理论 |
2.2.1 政府行为的涵义及特征 |
2.2.2 现代政府行为的基本原则及其缺陷 |
2.2.3 政府行为关系分析 |
2.2.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
2.3 其他相关理论 |
2.3.1 政府公共品供给理论 |
2.3.2 公共政策理论 |
2.3.3 责任政府理论 |
2.3.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及其经验借鉴 |
3.1 美国 |
3.2 德国 |
3.3 日本 |
3.4 韩国 |
3.5 印度 |
3.6 经验借鉴 |
第四章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 |
4.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经济行为的原理 |
4.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形成人力资本的类型 |
4.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系统 |
4.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收益计算法 |
4.1.4 政府投入的特点与作用 |
4.2 政府农村教育投资 |
4.2.1 基础教育投资 |
4.2.2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投资 |
4.3 医疗卫生保健投资 |
4.4 案例分析 |
4.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经济行为主要问题分析 |
4.5.1 主要问题 |
4.5.2 原因分析 |
4.6 改善政府经济行为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法律行为研究 |
5.1 政府法律行为的立法演进 |
5.1.1 政府教育法律行为 |
5.1.2 政府医疗卫生法律行为 |
5.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法律行为的主要特征 |
5.2 政府法律行为的立法缺陷 |
5.3 完善政府法律行为的设想 |
第六章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行政行为研究 |
6.1 政府行政行为的进展 |
6.1.1 农村基础教育 |
6.1.2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
6.1.3 农村医疗卫生 |
6.2 政府行政行为的缺失 |
6.3 政府行政行为的完善与创新 |
第七章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的协调分析 |
7.1 对协调内涵的简要剖析 |
7.2 政府三大行为协调关系的分析 |
7.3 政府三大行为协调的瓶颈 |
7.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基础薄弱 |
7.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法律核心地位不突出 |
7.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行政保障不力 |
7.3.4 政府三大行为间协调性不强 |
7.4 政府三大行为协调的构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的相关论文 |
四、中国农科院为宿迁生态农业开“处方”(论文参考文献)
- [1]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D]. 赵翔.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3]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莱芜生姜产业化经营研究[D]. 许群.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 [5]宿迁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波.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6]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D]. 吴雨才.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