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氦同位素研究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氦同位素研究

一、西藏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的氦同位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泓佑[1](2020)在《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蛇绿岩是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地质背景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地质学者围绕着蛇绿岩开展过大量的研究。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是十分重要的铜-金-钴-镍-铬多金属成矿带,扎河坝地区位于东准噶尔东北缘,近年来,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扎河坝蛇绿岩进行了岩石、岩相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在对该区超基性岩原岩恢复及蛇纹石化强度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蛇绿岩的主要基性-超基性岩的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了解其主、微量元素的迁移特征,进一步探讨了各主要成岩及成矿元素的迁移与扎河坝地区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扎河坝蛇绿岩带受断裂带控制,区内地层大部分为古生界地层,其中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分布广泛,次为奥陶系、二叠系地层,分布于研究区的中部及东南部。新生界地层广泛分布于研究区以东及西南部。区内超基性岩-基性岩出露的较为完整,主要有两个镁铁-超镁铁质单元:(1)超铁镁质岩:该单元岩石主要为强蛇纹石化的斜辉橄榄岩,少量纯橄岩、斜辉辉橄岩、二辉辉橄岩、二辉橄榄岩、单辉橄榄岩。其下部为纯橄岩,向上渐变过渡为斜辉橄榄岩。(2)铁镁质岩:该单元岩石主要为玄武岩,包含少量辉长岩、细碧岩及穿插其中的辉绿岩。通过构造图解分析和与前人研究认识对比,扎河坝蛇绿岩为典型的SSZ型蛇绿岩,其轻稀土元素(LREE)较为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富集,大部分样品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较高,呈现出Eu的负异常,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样品呈现出Eu正异常。具有和N-MORB轻稀土亏损REE相似的配分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可能形成于弧前增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通过分析主微量元素迁移特征,Al元素在单辉橄榄岩、含辉纯橄岩及二辉橄榄岩样品中呈迁入状态,低压有利于Al元素的迁入,因此随着蛇纹石化强度,温压条件也在一直降低。随着蛇纹石化程度加深,除Tm、Lu等稀土元素没有明显迁移特征,其余稀土元素全部迁入,整体呈现富集状态,不过轻重稀土的迁移程度不同,在三种不同蛇纹石化橄榄岩中都体现为LREE/HREE的值渐增,表明岩体的演化分异程度越来越高。在成矿元素上,超基性岩-基性岩的Fe、Mg元素整体呈现迁出趋势,在单辉橄榄岩、含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样品中随着蛇纹石化程度的加深,Fe、Mg元素呈现迁出趋势。对于Cr元素,在超基性岩样品中富集,且整体呈现出迁入趋势。在辉长岩及玄武岩样品中,整体呈现出迁出趋势,Cr的富集程度随着蛇纹石化的加深逐渐减少,弱蛇纹石化的区域更容易富集铬铁矿。铁族元素与亲铜元素V、Co、Ni、Cu、Zn等,除Ni外,其余元素在超基性岩样品中均呈现出迁入趋势。而在辉长岩与玄武岩样品中,除Ni外,其余元素均呈现出迁出趋势。因此,该区Cu、Co成矿元素很可能是在热液活动中从研究区的基性岩迁移到超基性岩中。此外,Au元素在超基性岩中呈现出迁出状态,很有可能该区的金矿在成因上与蛇绿岩带具有一定的关系。

李皓婷[2](2020)在《西藏昂仁县典型地热显示区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昂仁县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巨型构造带东段,横跨当惹雍错-聂拉木地热带以及搭格架-达加错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地热系统理论研究程度较低,所以对该区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及物质来源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明确区内资源分布情况,提高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一定程度上改善资源匮乏、城镇化水平低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对该地区地热系统成因机制的认识,为后续可能的钻探勘查工作、铁路建设中的热害防治工作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取区内14个出露较好的个温泉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了地下热水、地表水数据,利用水化学手段,分析了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演变及各组分的来源,运用同位素方法,识别了热水的补给来源、补给区范围以及热源等信息,通过地球化学温度计和硅焓模型探究了冷热水的混合及热储温度情况,最后综合上述分析结果从热源、通道、水源及热储四方面概述了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机制。水化学特征分析显示昂仁地热显示区地下热水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微量组分Li、As、F、HBO2、Si O2与Cl大体都呈现正相关关系,指示研究区地热水有来自深部岩浆水的混入,离子比例系数和Gibbs图显示地下热水与围岩发生过强烈的溶滤作用。地下热水中的Na+、K+、Ca2+、Mg2+大多来自热水上涌过程中带出的之前大气降水及融雪水下渗过程中从围岩中滤出的组分;HCO3-主要来自地热水与碳酸围岩的溶滤作用;SO42-主要来自地下热水溶滤硫酸盐围岩;Cl-大多来自深部岩浆。利用地球化学温度计得出研究区热储温度范围为:69.93~223.73℃,利用硅焓混合模型估算出区内深层热储温度范围为:104~241℃,地下热水中冷水的混入比例为:52%~85%。同位素特征分析显示大气降水入渗为研究区地下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且在搭格架温泉有明显的D富集现象,高程效应指示出补给区的高程范围在4557.5~4794m。最后综合区域地质背景、物探资料以及地下热水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以查孜温泉为例,提出温泉成因概念模式图。

闫浩瑜[3](2020)在《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和欧亚大陆自新生代以来的持续挤压碰撞导致了世界上最年轻和最壮观的青藏高原陆-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且这个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一直是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最热的问题之一。拉萨地体位于欧亚大陆的最南端,是欧亚大陆与印度大陆距离最近的构造单元,也是受陆-陆碰撞影响最大的地体。在拉萨地体中,尤其是南拉萨分布的晚白垩世-中新世的冈底斯花岗岩基和古新世-始新世的林子宗火山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因为这些岩浆岩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中-后的复杂过程,所以它们是揭示新特提斯大洋板片俯冲消减、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以及高原隆升机制等过程的关键。然而,迄今为止对于南拉萨出露的晚白垩世-中新世的冈底斯花岗质岩石和古新世-始新世的林子宗火山岩的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阻碍了我们对新特提斯大洋板片俯冲消减过程,以及随后持续的陆-陆挤压碰撞过程形成的岩浆岩的物质来源及岩浆过程的理解。本文结合野外地质和室内整理的资料,选择出露在南拉萨碰撞前的南木林晚白垩世闪长岩、碰撞后的日喀则中新世埃达克质岩墙和碰撞过程中的林周盆地古新世典中组火山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Sr-Nd-Mo),并结合已发表的数据,揭示了这些碰撞前-中-后形成的不同类型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过程,且取得了如下进展:(1)碰撞前的南木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94.3~92.3 Ma,这些年龄结果与前人在该地区报道的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是一致的。南木林晚白垩世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是正常的弧岩浆岩,具有几乎一致的Sr-Nd同位素组成,区域上部分同期的埃达克质岩石也具有相对一致的Sr-Nd-Hf同位素组成。本文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分析认为这些(辉长岩-闪长岩和埃达克质岩石)同期但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是来自混杂岩在弧下地幔楔区的不同深度下熔融形成,而非来自交代地幔楔熔融形成。混杂岩(包含大洋玄武岩、大洋沉积物以及地幔楔橄榄岩组分)首先在俯冲隧道即俯冲板片和地幔楔接触界面进行均匀的物理混合,然后部分以底辟的形式上升到浅的地幔楔区经熔融形成不具有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南木林晚白垩世辉长岩-闪长岩,部分被运输到较深的俯冲隧道熔融形成埃达克质岩石。晚白垩世这些不同类型弧岩浆岩的形成是由于新特提斯大洋板片向南回撤导致,在大洋板片回撤的过程中上涌的热的软流圈地幔以及热的角流为混杂岩提供热源促使其熔融。(2)碰撞后的日喀则岩墙形成时代为中新世,其锆石U-Pb年龄为14.8~10.3 Ma,具有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并显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为增厚且年轻的拉萨镁铁质下地壳熔融的产物。根据Na2O、K2O含量以及Na2O/K2O比值,这些岩墙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富钾的岩墙和富钠的岩墙。两类岩墙Na2O、K2O含量的不同和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说明其形成的过程中有古老的印度大陆地壳的物质不同程度参与。此外,富钠的岩墙显示高的MgO、Cr、Ni和Na2O含量,指示软流圈地幔物质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参与它们的形成。综合文献资料和本文研究,指示了壳-幔物质不同程度的参与导致区域上晚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石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后碰撞岩浆岩受南北向的断裂控制以及地球物理等证据,本文认为南拉萨亚地体出露的晚渐新世-中新世岩浆岩的形成是由印度大陆板片撕裂所造成的(3)碰撞过程中的林周盆地林子宗火山岩系列中典中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62.1~60.9 Ma,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目前对于林子宗火山岩典中组安山岩存在不同的岩石成因认识,以Mo et al.(2007,2008)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典中组火山岩来源于新特提斯洋壳及其上覆的远洋沉积物在角闪岩相的熔融形成。但是我们的元素和同位素(Sr-Nd-Mo)的证据却指示该套火山岩很可能来自于混杂岩的底辟熔融。混杂岩在俯冲隧道即俯冲板片和地幔楔界面混合均匀,然后以底辟的形式上升到较浅的地幔楔区,在热的软流圈地幔和地幔楔角流的作用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典中组安山岩,该动力学过程受控于新特提斯大洋板片在古新世期间向南的回转或回撤。(4)这三期岩浆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是不同的,记录了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造山的复杂过程,在这些岩浆岩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的岩浆过程参与它们的形成。

黄飞[4](2020)在《冈底斯带南缘东嘎花岗岩和大竹卡辉长岩成因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因其具有独特的隆升演化历史,一直受到广大地质科研工作者密切关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萨地块作为印度与亚欧大陆碰撞前缘,其中-新生代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尤其引人注目。拉萨地块南部,发育有近东西展布的长达上千公里的冈底斯岩基,记录了中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和印度-亚欧大陆碰撞的深部构造演化过程。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冈底斯弧的岩浆活动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即中生代早侏罗世和晚白垩世以及新生代早第三纪和中新世时期。虽然上述成果对人们认识和了解青藏高原南部中-新生代从大洋俯冲到陆-陆碰撞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前人研究均是以某一个岩体或以局部为主体,并没有从冈底斯岩浆弧的整体演化上考虑这些岩浆作用特征。本论文在分析和研究冈底斯弧中部东嘎侏罗纪花岗岩以及大竹卡始新世辉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便从总体上了解冈底斯弧在中生代侏罗纪和新生代早期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位于冈底斯弧中部的日喀则东嘎乡中侏罗世(169.6 Ma)花岗质岩体,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具有高SiO2(68.3271.54 wt.%)、Al2O3(15.5216.45wt.%)、Na2O(4.295.09 wt.%)值、低MgO(0.550.66 wt.%)、Mg#(1734)、K2O(0.991.98 wt.%)值;同时显示出一定的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如低Y(811 ppm)和Yb(0.91.6 ppm)值,和高Sr(580684 ppm)值;而且具有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3590.70602;εNd(t)=+4.51+5.39)。上述东嘎中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其源于新生的加厚下地壳,源区为角闪岩相,部分熔融过程中可能有角闪石、石榴子石、金红石等熔融残余相。2、位于冈底斯弧中部的大竹卡始新世辉长岩以小型岩脉形式存在。它们具有低SiO2(48.0951.33 wt.%)、K2O(0.41.67 wt.%)值和高MgO(4.946.39wt.%)、Al2O3(16.9517.53 wt.%)、Na2O(2.633.45 wt.%)值;虽然其稀土元素配分图类似于富集型洋脊玄武岩(E-MORB)并具有明显亏损的亏损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4200.70385;εNd(t)=+4.8+5.1),但微量元素蜘网图显示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的特征。上述大竹卡始新世辉长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其由软流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形成,并很可能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受到岩石圈地幔的混染作用,经历了镁铁质矿物(如橄榄石、单斜辉石)、Fe-Ti氧化物的结晶分离以及少量斜长石的堆晶作用。结合区域上冈底斯带南缘形成于6541 Ma的绝大多数长英质岩浆岩(SiO2>69 wt.%)具有较高的锆石饱和温度(687874℃)特征,指示这些镁铁质及其同期的中酸性岩浆作用可能是由于板片断离所致。3、冈底斯弧侏罗纪岩浆岩时空分布上具有如下特征:(1)冈底斯弧整体上基性-酸性岩浆活动均发育,但东段和西段分别主要为火山岩和侵入岩;(2)在东西向上,90°E以东的侏罗纪岩浆活动具有由东向西逐渐变年轻的趋势,然而90°E以西无明显趋势;在南北向上,侏罗纪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29.48°N以南;(3)侏罗纪弧岩浆活动过程中,其富集组分在早期和晚期分别以俯冲沉积物和俯冲板片为主;受到中拉萨地块古老基底的影响,东段岩浆岩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大变化范围。4、冈底斯弧大量的侏罗纪弧岩浆作用很可能导致该区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地壳加厚。5、冈底斯弧古新世-始新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组成具有如下特征:(1)镁铁质岩石中的流体贡献由南向北逐渐降低;(2)长英质岩浆岩(SiO2>69 wt.%)锆石饱和温度(Tzr)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艾可可[5](2019)在《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高原,强烈的影响了全球和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同时对亚洲现代季风起源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进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机制的研究成为国际地学界关注的重点。定量重建高原的古高程可以精细恢复高原隆升历史,从而为高原的隆升机制和演化提供约束。前人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各块体具有不同的隆升历史,整个青藏高原经历了阶段性的逐步隆升过程,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古高程重建方法(稳定同位素,古生物化石和沉积构造等资料),往往得到的古高程相互矛盾,因而需要对不同方法恢复的古高程进行细致的对比研究,同时需要与高原当时的古地理背景和生态环境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不整合上叠于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之上,东西延伸近1500km分布的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位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核心部位,记录了来自缝合带两侧的冈底斯岩浆弧、拉萨地块和喜马拉雅丰富的隆升和剥蚀历史以及青藏高原南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生长过程。本文对沿雅鲁藏布江河谷两侧分布的7条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剖面进行了实测,综合运用磁性地层学、火山岩岩浆锆石和沉积岩碎屑锆石定年等多种手段,建立完整的大竹卡组年代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对7条大竹卡组剖面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物源研究,提出了大竹卡组的沉积作用与演化模式;并通过对大竹卡组中植物叶片化石的详细采集与研究,获取了古气候和古高程等信息;结合区域资料,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高原南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隆升与古环境演化历史。本文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7条大竹卡组剖面详细实测和岩性岩相组合研究,结合古流和物源测量与统计分析,认为大竹卡组主体为山区辨状河流和冲积扇相,整体表现为粗-细-粗的三明治沉积序列。2.对冈仁波齐门士大竹卡组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和火山岩夹层锆石U-Pb测年分析,获得该剖面大竹卡组沉积年龄为25.1–21.8Ma;结合该剖面中上部含植物叶片化石层之下的火山岩夹层的锆石U-Pb年龄值,确定了该植物化石层的时代为23.3Ma;并据本次在7条实测大竹卡组剖面中获得的9件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值,结合前人对大竹卡组年代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大竹卡组主体的沉积时代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的底界由西向东呈变年轻的趋势。3.对采自冈仁波齐门士大竹卡组时代为23.3Ma的植物化石层的90块植物叶片化石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分类,该植物群由Populus cf.glandulifera Heer,Populus cf.balsamoides G?ppert,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sp.,Alnus sp.,Betula sp.,Carpinus sp.和Leguminosae组成,主要是以Poplar和Legume类的化石占主导的一个低分异度的落叶阔叶林,说明冈仁波齐地区约在23.3Ma时处于温暖湿润环境,并依据该植物群落生存环境与其最相近现生类群(NLRs)生存环境相类比,推算出冈仁波齐地区在23.3Ma时期的古高程约为1500-2900m,说明冈底斯山脉西段南缘在渐新世末期仍为低海拔,结合前人在冈底斯山脉东段南缘(林周)获得始新世已达到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古高程,揭示出始-渐新世期间,高原南部的冈底斯-雅鲁藏布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古地貌景观。4.对大竹卡组古流向统计分析表明,大竹卡组古流向总体由东向西;下部古流主要朝西和朝南;中上部古流总体向西,并出现向南和向北的古流,总体代表了从东向西流淌的古河(本文称之为“古雅鲁藏布江”,与现今雅鲁藏布江的流域分布基本重叠,但两者流向相反)。5.对大竹卡组砾石成分统计和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表明,大竹卡组下部物源主要来自北侧的冈底斯;中-上部除来自北侧的冈底斯外,南侧的喜马拉雅带的剥蚀物明显加入,结合上述的古流向分析,揭示出大竹卡组沉积期早期,其北侧的冈底斯带是主要蚀源区,其南侧的喜马拉雅带比较低平;直到中-晚期,南侧的喜马拉雅带成了重要的蚀源区,说明该时期喜马拉雅带开始快速隆升。6.通过本次对藏南大竹卡组7条剖面的沉积序列、年代地层、沉积相序、古高程和古气候、古流向和物源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沉积-构造地貌演化模型,认为大竹卡组沉积受控于印度-欧亚板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碰撞和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陆内俯冲,导致古近纪晚期高原南部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构造地貌格局,从而形成了以大竹卡组沉积为实体的自东向西流淌的古雅鲁藏布江。

段文勇[6](2018)在《西藏雅江带中段日喀则蛇绿岩中夏鲁异剥钙榴岩的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异剥钙榴岩作为一种特殊的交代岩石,是蛇绿岩中较为常见的组成单元之一,由于其交代变质过程往往伴随着蛇绿岩的侵位历史,所以异剥钙榴岩可以作为遵从蛇绿岩形成与演化过程的年代学指示标志。此外,异剥钙榴岩中元素的迁移也可以反映交代过程中外部环境的变化(流体成分,温压条件等),因此,异剥钙榴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西藏南部日喀则地区夏鲁蛇绿岩的蛇纹岩化超基性岩的张性断裂中,产出一种低温低压的,早期阶段的葡萄石异剥钙榴岩。随着异剥钙榴岩化过程中流体成分的不断变化,元素迁移在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其中一条3×10m的异剥钙榴岩化侵入体的核部到边部取得的样品,在全岩组分、矿物和结构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岩相学和矿物学证据表明,矿物组合从核部岩石的残余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黝帘石+斜长石+葡萄石+钠长石+绿泥石+榍石+钛铁矿到中部岩石的残余单斜辉石+新生透辉石+角闪石+斜黝帘石+葡萄石+钠长石+绿泥石+榍石再向边部岩石的角闪石+斜黝帘石+葡萄石+钠长石+绿泥石+榍石变化。核部岩石以角闪岩为主,伴随异剥钙榴岩化作用的不断进行,角闪石在中部和边部岩石中被葡萄石以及透辉石替代。通过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和质量平衡计算发现,随着交代过程的不断进行,全岩成分中的CaO增加,Si02减少,Na20+K20几乎全部流失。质量平衡图解表明,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Cs、Ba、Pb和Ni相对富集。此外,稀土元素(REEs),高场强元素(HFSEs,例如Zr、Nb、Ta、Hf、Y)以及一些高度相容的元素(例如Cr和Sc)在异剥钙榴岩化早期阶段有减少的趋势。热力学模拟表明夏鲁异剥钙榴岩产出于一个H20饱和、富C02、有限的钙增加以及低脱硅的环境,并经历了<285-300℃/3.2 kbar的,代表葡萄石-绿纤石相变质的温压条件。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及本次研究内容,认为在上述环境中,REEs和HFSEs在流体中发生溶解,并部分迁移。此外,葡萄石异剥钙榴岩产出的条件靠近于Fe2+/Fe3+氧化还原反应边界,但依据fo2-T图中斜黝帘石存在的稳定域,夏鲁异剥钙榴岩形成于一个相对还原的环境中。

钟瀚霆[7](2016)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雅鲁藏布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代表了新特提斯洋消减闭合的部位。一直以来,该缝合带内的蛇绿岩带被公认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残留。它们与雅鲁藏布缝合带中相关的海相地层共同记录了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为认识新特提斯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目前关于雅鲁藏布缝合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该蛇绿岩的同位素年代格架和地球化学属性等方面,对该缝合带内海相地层的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使得对新特提斯洋的演化缺乏系统认识。本文以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的侏罗-白垩纪含放射虫远洋硅质(泥)岩以及中段日喀则弧前盆地白垩纪冲堆组底部硅质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等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混杂岩带中实测了7条海相地层剖面。从其中放射虫硅质岩中,鉴定出了中生代放射虫31个属,42个种;识别出了4个侏罗纪放射虫组合和5个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结合野外地质观察和构造分析,本文将该地区传统上被认为是正常沉积地层的桑单林组、郭雅拉组和盐多组理解为混杂岩,并将其分解为5个构造岩组:马泉河岩组、塔瓦岩组、尔捌岩组、衣桑岩组和踏弄岩组。根据江木那混杂岩中放射虫的年代序列,重建了大洋板块地层格架,揭示了新特提斯洋在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演化过程,即在早阿普特期,从远洋放射虫硅质岩转变成陆源碎屑为主的泥岩,暗示了新特提斯洋开始俯冲,与蛇绿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吻合。而侏罗纪-白垩纪的放射虫年代,也否定了前人将该套地层定为始新世的认识。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纳虾、群让、则嘎普等地日喀则弧前盆地冲堆组海相地层实测了6条剖面。在其底部硅质岩中鉴定出早白垩世放射虫18个属,26个种,并识别出5个放射虫组合,显示其时代为晚巴列姆-晚阿普特期,与仲巴地区硅质泥岩时代一致。冲堆组上部碎屑岩在QFL图解中,均落入未切割岩浆弧-过渡岩浆弧区域。而碎屑锆石U-Pb年龄表现为显着的110Ma的单峰分布,与冈底斯岩浆岩年龄峰值吻合,表明冈底斯可能是冲堆组碎屑物的主要源区。通过上述研究,并结合冲堆组与蛇绿岩沉积不整合的接触关系,说明新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俯冲,日喀则弧前盆地开始发育,并接受来自冈底斯岛弧的碎屑物质。

李文霞,赵志丹,朱弟成,刘栋,莫宣学,路远发[8](2016)在《西藏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是西藏南部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出露较好的蛇绿岩之一。对日喀则地区白朗蛇绿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其基性岩石为钙碱性系列,主要氧化物具有低钛(0.6%1.1%)和富镁(6.6%8.7%)、高铝(15.3%16.0%),以及烧失量普遍较高(2.8%4.6%)的特征。岩石微量元素配分型式与N-MORB类似,又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受到了俯冲作用的影响。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源区为略富集的MORB型地幔。白朗蛇绿岩所代表的特提斯地幔域与印度洋地幔域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进一步证实了现今的印度洋继承了特提斯地幔域的地球化学特征。

刘飞,杨经绥,陈松永,李兆丽,连东洋,周文达,张岚[9](2013)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基性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新特提斯洋内俯冲的证据》文中认为普兰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面积约650 km2,主要由方辉橄榄岩、含单辉方辉橄榄岩和透镜状纯橄岩组成,缺失堆晶岩和枕状熔岩等洋壳端元。方辉橄榄岩中普遍发育辉绿岩和辉石岩脉,地幔橄榄岩上部被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粉砂质泥岩、硅质岩和硅质灰岩覆盖。辉绿岩低K、Ti,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曲线具有N-MORB特征,富集LILE(K、Sr、Rb),亏损HFSE(U、Th、Nb),(143Nd/144Nd)t=0.5129040.512909,εNd(t)=+8.6+8.7,(87Sr/86Sr)t=0.7048930.705310,显示俯冲带弧后盆地环境的特征。对比前人研究,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普遍存在洋内俯冲作用,但开始俯冲的时间不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西段开始于早白垩世,而东段开始于中侏罗世。

刘飞[10](2013)在《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和普兰蛇绿岩的成因》文中认为长约2000km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是印度和欧亚大陆的巨型边界,代表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的残余。近年来,YZSZ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发现和进展,特别是杨经绥等在雅鲁藏布江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普遍发现金刚石等超高压异常矿物,提出蛇绿岩型金刚石的重要理念和深部地幔成因的假设,以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形成于俯冲带环境(SSZ)。然而,这些重要的发现涉及怎样的动力学演化背景还不清楚。研究表明,YZSZ的西、东段在蛇绿岩的空间分布、岩石组合、构造时空演化及侵位机制存在多样性。但由于YZSZ西段的研究程度低于东段,因此加强西段蛇绿岩的基本特征、形成的构造环境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选择雅鲁藏布江蛇绿岩西段南带的呈推覆体产出的东波和普兰蛇绿岩进行详细野外观察和大量的室内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首次建立了东波和普兰蛇绿岩的岩相学层序。东波和普兰蛇绿岩具有相似的岩相学特征,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和上覆火山—沉积岩盖层组成,未见典型的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洋壳端元。地幔橄榄岩包括方辉橄榄岩、少量二辉橄榄岩和纯橄岩,橄榄岩内部发现多处呈透镜状的块状铬铁矿露头,局部见细小基性岩脉(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侵入地幔橄榄岩中。火山—沉积岩层序在蛇绿岩南、北两侧略有不同,南侧火山—沉积岩层从上到下为:块状灰岩、硅质灰岩、红色硅质岩、粉砂质泥页岩夹砂岩薄层、玄武岩和玄武角砾岩;北侧为硅质灰岩、红色硅质岩、粉砂质泥页岩夹薄层砂岩、酸性凝灰岩,常见酸性凝灰岩覆盖在角闪辉长(辉绿)岩之上,或者直接逆冲推覆于蛇纹石化强烈的地幔橄榄岩上。(2)地幔檄榄岩经历了亏损熔融和地幔流体富集交代两个过程。从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纯橄岩:橄榄石的Fo值、辉石的Mg#、铬尖晶石的Cr#值逐渐升高,显示地幔橄榄岩亏损程度逐渐升高。地幔橄榄岩普遍亏损Nb、Ti、Pb,∑REE逐渐降低,显示亏损地幔的特征,相对富集LREE、LILE (Rb、Ba)和HFSE(Zr、Hf、Ta)等,又显示地幔流体交代特点,说明地幔橄榄岩经历了亏损熔融和流体富集交代两个过程。(3)侵入于地慢橄榄岩中的基性岩脉具有弧后特征。基性岩脉(辉长岩、辉绿岩和辉石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8-130Ma(熊发挥等,2011;刘钊等,2011),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曲线与N-MROB类似,但富集LILE(K、Sr、Rb),亏损HFSE(U、Th、Nb),指示弧后盆地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显示俯冲岩浆的时代晚于YZSZ东段俯冲的时间(J2)。(4)首次厘定出OB型和E-MORB型玄武岩。普兰玄武岩呈夹层状分布于硅质岩中,其锆石U-Pb年龄为137Ma,地球化学显示为E-MORB特征,为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10%~20%部分熔融的结果;东波玄武岩位于火山—沉积岩层序底部,其锆石U-Pb年龄为140Ma,地球化学显示为OIB特征,是含尖晶石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1%~5%部分熔融的产物。(5)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为洋岛或海山和大陆边缘物质在生物作用下形成的。硅质岩的地球化学指示大陆边缘环境,具有生物和火山两种成因,整体显示了洋岛海山和大陆边缘物质混合的特征。放射虫时代为J3-K1 (Tithonian-Valangiaian),与全岩K-Ar法的年龄时代(X71-8样品133.7±9.3Ma)一致。(6)火山—沉积岩层序具有海山特征综合东波和普兰蛇绿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世界典型的海山岩石组合,认为研究区的火山—沉积岩层序具有海山特征,可能为地幔柱热点活动的产物。(7)初步建立了东波和普兰蛇绿岩成因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蛇绿岩成因模式:在J3-K1时期(约140Ma)地幔柱热点作用于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促使其裂解拉张,形成小的洋盆和及其内部的海山;在130Ma初始洋盆进一步扩张,形成具有弧后特征的岩浆事件。此研究对整个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YZSZ西段蛇绿岩的成因构造背景的探讨,对重塑新特提斯洋打启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藏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的氦同位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的氦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蛇绿岩研究现状
    2.1 蛇绿岩简介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4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3.1 区内地层与构造特征
    3.2 区内火山岩概况
    3.3 区内蛇绿岩概况
    3.4 区内矿产概况
        3.4.1 区域矿产概况
        3.4.2 蕴都卡拉铜金钴矿床特征
第4章 扎河坝蛇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1.1 样品采集
        4.1.2 样品测试
        4.1.3 数据处理
    4.2 样品岩石矿物学特征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4 扎河坝蛇绿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元素迁移及意义
    5.1 元素迁移基准值的确定
    5.2 元素迁移特征及地质意义
        5.2.1 主量元素迁移特征
        5.2.2 微量与稀土元素迁移特征
        5.2.3 元素迁移对成矿作用贡献的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总结
    6.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西藏昂仁县典型地热显示区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热水水化学研究
        1.2.2 地热水同位素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2.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4 温泉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温泉的地球化学特征
    3.1 水样采集与测试
    3.2 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
        3.2.1 常量组分
        3.2.2 微量组分
        3.2.3 水化学类型
        3.2.4 物质来源
    3.3 地下热水同位素特征
        3.3.1 氢、氧稳定同位素
        3.3.2 硫同位素
第四章 地下热水成因分析
    4.1 热储温度
        4.1.1 地球化学温度计
        4.1.2 混合模型算热储温度
    4.2 循环深度
    4.3 成因分析
        4.3.1 热源分析
        4.3.2 地下热水运移通道分析
        4.3.3 地下热水来源分析
        4.3.4 热储分析
        4.3.5 成因概念模式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3)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冈底斯岩基
        1.2.2. 林子宗火山岩
    1.3. 科学问题
        1.3.1. 南拉萨亚地体碰撞前晚白垩世岩浆岩的岩石成因问题
        1.3.2. 南拉萨亚地体碰撞后晚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质侵入体岩石成因问题
        1.3.3. 南拉萨亚地体碰撞过程中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岩石成因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2.1.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测试方法
    2.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方法
    2.3.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2.4. 全岩Mo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第三章 地质背景
    3.1. 区域构造格架
    3.2. 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
第四章 碰撞前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不同类型弧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4.1. 地质背景
        4.1.1. 火山-沉积地层
        4.1.2. 侵入岩
        4.1.3. 构造单元
    4.2. 南木林县闪长岩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4.2.1. 岩相学
        4.2.2. 锆石U-Pb年代学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3. 岩石成因
        4.3.1. 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
        4.3.2. 俯冲的大洋沉积物在弧岩浆岩中的印记
        4.3.3. 混杂岩熔融形成碰撞前南木林晚白垩世的辉长岩、辉长闪长岩和闪长岩
    4.4. 混杂岩在不同深度下熔融产生不同的弧岩浆岩
    4.5. 深部动力学过程
第五章 碰撞后日喀则中新世埃达克质岩墙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5.1. 地质背景
        5.1.1. 火山-沉积地层
        5.1.2. 蛇绿岩单元
        5.1.3. 构造单元
        5.1.4. 侵入岩
    5.2. 日喀则岩墙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5.2.1. 岩相学
        5.2.2. 锆石U-Pb年代学
        5.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3. 岩石成因
        5.3.1. 富钾的岩墙
        5.3.2. 富钠的岩墙
    5.4. 壳-幔物质不同程度参与晚渐新世-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石形成
    5.5. 深部动力学过程
第六章 碰撞过程中林周盆地古新世典中组安山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
    6.1. 地质背景
        6.1.1. 火山-沉积地层
        6.1.2. 侵入岩
        6.1.3. 构造单元
    6.2. 林周盆地安山岩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6.2.1. 岩相学
        6.2.2. 锆石U-Pb年代学
        6.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3. 岩石成因
        6.3.1. 蚀变、分离结晶以及地壳混染的影响
        6.3.2. 判别俯冲的大洋沉积物加入
        6.3.3. 典中组安山岩的岩石成因
        6.3.4. 变化的Mo同位素指示了典中组安山岩是由混杂岩熔融形成
    6.4. 深部动力学过程
第七章 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
第八章 主要结论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8.1. 主要结论
    8.2.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冈底斯带南缘东嘎花岗岩和大竹卡辉长岩成因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俯冲带研究现状
        1.2.2 冈底斯岩浆弧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
        1.3.1 侏罗纪岩浆岩时空分布、成因及区域地球化学组成变化
        1.3.2 侏罗纪地壳生长
        1.3.3 始新世基性岩成因及区域地球化学组成变化
    1.4 研究方案
    1.5 本文工作量
第2章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背景
    2.1 主要地块
        2.1.1 松潘-甘孜地块
        2.1.2 羌塘地块
        2.1.3 拉萨地块
        2.1.4 喜马拉雅地块
    2.2 主要分界线
        2.2.1 金沙江缝合带
        2.2.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第3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3.1.1 样品前处理
        3.1.2 主量元素分析测试
        3.1.3 微量元素分析测试
    3.2 Sr-Nd同位素分析测试
    3.3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测试
第4章 东嘎侏罗纪花岗岩地球化学组成及岩石成因
    4.1 研究区地质背景
    4.2 岩相学
    4.3 年代学
    4.4 地球化学组成
        4.4.1 主量元素
        4.4.2 微量元素
        4.4.3 Sr-Nd同位素
    4.5 东嘎花岗岩岩石成因
    4.6 小结
第5章 大竹卡始新世辉长岩地球化学组成及岩石成因
    5.1 研究区地质背景
    5.2 岩相学
    5.3 年代学
    5.4 地球化学组成
        5.4.1 主量元素特征
        5.4.2 微量元素特征
        5.4.3 Sr-Nd同位素特征
    5.5 岩石成因
        5.5.1 蚀变和地壳同化混染的影响
        5.5.2 结晶分离和堆晶作用
        5.5.3 流体以及沉积物熔体的影响
        5.5.4 岩浆源区
    5.6 小结
第6章 侏罗纪岩浆岩地球化学组成变化及地质意义
    6.1 侏罗纪岩浆岩时空分布组成
    6.2 侏罗纪岩浆岩地球化学组成对比
        6.2.1 微量元素比值对岩浆作用过程的指示
        6.2.2 同位素组成变化规律
    6.3 侏罗纪地壳生长指示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5 小结
第7章 古新世-始新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组成变化及地质意义
    7.1 古新世-始新世岩浆岩地球化学组成变化
    7.2 碰撞时间探讨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拉萨地块古高程研究进展
        1.1.2 藏南大竹卡组研究现状
        1.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主要地质概况
    2.1 冈底斯岩浆弧
    2.2 日喀则弧前盆地
    2.3 雅鲁藏布缝合带
    2.4 特提斯喜马拉雅
第三章 藏南大竹卡组实测剖面地层序列与沉积学研究
    3.1 实测剖面描述及岩石地层序列
        3.1.1 冈仁波齐地区
        3.1.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3.1.3 日喀则地区
        3.1.4 山南加查地区
    3.2 沉积相分析
第四章 藏南大竹卡组年代地层研究
    4.1 藏南大竹卡组锆石U-Pb年龄
        4.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1.2 测试结果
    4.2 大竹卡组磁性地层学年龄
        4.2.1 磁性地层学原理
        4.2.2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3 退磁结果与磁性地层
    4.3 藏南大竹卡组年代地层格架
        4.3.1 冈仁波齐地区
        4.3.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4.3.3 日喀则地区
        4.3.4 山南加查地区
第五章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物源研究
    5.1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古流向分析
    5.2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砾石成分分析
    5.3 藏南大竹卡组剖面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物源分析
        5.3.1 冈仁波齐地区
        5.3.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5.3.3 日喀则地区
        5.3.4 山南加查地区
    5.4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物源分布讨论
        5.4.1 冈仁波齐地区
        5.4.2 马攸木和桑桑地区
        5.4.3 日喀则地区
        5.4.4 山南加查地区
第六章 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古高程和古环境研究
    6.1 古高程重建原理及方法
        6.1.1 植被型古高程计
        6.1.2 同位素古高程计
    6.2 冈仁波齐大竹卡组植物化石共存分析与古高程和古环境重建
        6.2.1 植物化石采集与处理
        6.2.2 植物化石组合
        6.2.3 植物化石共存分析古高程重建和古环境
    6.3 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古高程和古环境讨论
        6.3.1 晚渐新世冈仁波齐植物群与西藏其它植物群对比
        6.3.2 冈仁波齐盆地晚渐新世古高程
        6.3.3 拉萨地块南部隆升历史
第七章 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构造演化
    7.1 藏南上渐新统-下中新统大竹卡组沉积-构造演化模式
    7.2 古雅鲁藏布江演化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西藏雅江带中段日喀则蛇绿岩中夏鲁异剥钙榴岩的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题目来源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日喀则蛇绿岩
    2.2 日喀则蛇绿岩中的异剥钙榴岩
3 野外地质与岩石学
    3.1 蛇纹岩化超基性岩
    3.2 异剥钙榴岩化岩石
4 矿物学
5 全岩地球化学与质量平衡计算
6 交代过程的热力学模拟
    6.1 P-T视剖面图
    6.2 T-X_(Ca)视剖面图
    6.3 T-C_(H2O)视剖面
    6.4 μ_(SiO2)-X_(CO2)图与T-C_(SiO2)视剖面图
    6.5 T-logf_(O2)视剖面图
7 讨论
    7.1 异剥钙榴岩化进程
    7.2 夏鲁蛇绿混杂岩中的早期异剥钙榴岩化过程
    7.3 夏鲁异剥钙榴岩中主微量元素的迁移
8 结论与未来工作展望
    8.1 结论
    8.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获奖情况
致谢

(7)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雅鲁藏布缝合带放射虫年代学
        1.2.2 雅鲁藏布缝合带混杂岩
        1.2.3 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下白垩统冲堆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雅鲁藏布缝合带及邻区主要岩石构造单元
        2.1.1 冈底斯岩浆弧
        2.1.2 日喀则弧前盆地
        2.1.3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2.1.4 增生楔
        2.1.5 特提斯喜马拉雅
    2.2 雅鲁藏布缝合带地层
        2.2.1 雅鲁藏布缝合带西段侏罗—白垩纪地层
        2.2.2 雅鲁藏布缝合带中段日喀则群
    2.3 雅鲁藏布缝合带混杂岩
第3章 实测剖面与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岩组
    3.1 仲巴地区
        3.1.1 纳久(Py)剖面
        3.1.2 则塌躲(Pyz)剖面
        3.1.3 别龙夹拉(YDA)剖面
        3.1.4 别龙夹拉(YDB)剖面
        3.1.5 别龙夹拉(YDC)剖面
        3.1.6 郭玛拉(GYA)剖面
        3.1.7 石块地(ZEOS)剖面
        3.1.8 硅质岩岩石学特征
        3.1.9 江木那混杂岩与大洋板块地层学
    3.2 日喀则地区
        3.2.1 纳虾(Nx)剖面
        3.2.2 群让(QR)剖面
        3.2.3 群让(QRS2)剖面
        3.2.4 群让(QRS3)剖面
        3.2.5 群让(QRS4)剖面
        3.2.6 则嘎普(ZS)剖面
第4章 放射虫生物地层
    4.1 放射虫组合划分及特征
        4.1.1 仲巴地区侏罗纪放射虫组合
        4.1.2 仲巴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4.1.3 日喀则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4.2 放射虫生物群对比与时代讨论
        4.2.1 仲巴地区侏罗纪放射虫组合
        4.2.2 仲巴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4.2.3 日喀则地区白垩纪放射虫组合
    4.3 放射虫组合时代的地质意义
第5章 冲堆组沉积学与锆石放射性年代学
    5.1 冲堆组沉积学特征
        5.1.1 纳虾剖面冲堆组的沉积特征
        5.1.2 群让剖面冲堆组的沉积特征
    5.2 冲堆组砂岩岩屑组成
    5.3 冲堆组锆石U-Pb年代学
        5.3.1 砂岩碎屑锆石
        5.3.2 凝灰岩岩浆岩锆石
    5.4 冲堆组形成时间与构造归属的讨论
第6章 主要放射虫化石分类及系统描述
第7章 结论与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仲巴及日喀则地区放射虫化石图版
    日喀则冲堆组锆石U-Pb数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西藏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特征与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
    3. 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 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 3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4 讨论
    4. 1 与俯冲相关的流体/ 熔体的影响
    4. 2 源区特征
    4. 3 雅鲁藏布蛇绿岩的地幔域特征
5 结论

(9)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基性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新特提斯洋内俯冲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区域地质背景
3 样品测试及分析方法
4 分析结果
    4.1 主量元素
    4.2 微量元素
    4.3 同位素地球化学
6 讨论
    6.1 构造环境判别
    6.2 地幔源区
    6.3 地质意义
7 结论

(10)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和普兰蛇绿岩的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蛇绿岩的定义和分类
    1.2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第三章 东波和普兰蛇绿岩的组成和产状
    3.1 东波蛇绿岩野外地质特征
    3.2 普兰蛇绿岩野外地质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东波和普兰蛇绿岩中的地幔橄榄岩
    4.1 东波和普兰地幔橄榄岩岩相学
    4.2 东波和普兰超镁铁岩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
    4.3 超镁铁岩体的铬铁矿化
    4.4 小结
第五章 东波和普兰蛇绿岩中的基性岩脉
    5.1 基性岩脉岩相学
    5.2 基性岩脉地球化学
    5.3 构造环境判别
    5.4 地幔源区
    5.5 地质意义
    5.6 小结
第六章 东波和普兰蛇绿岩中的玄武岩
    6.1 玄武岩岩相学
    6.2. 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6.3 玄武岩年代学
    6.4 玄武岩的构造环境和源区性质
    6.5 玄武岩的源区性质
    6.6 小结
第七章 东波和普兰蛇绿岩中的硅质岩
    7.1 硅质岩岩相学
    7.2 样品分析方法
    7.3 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7.4 硅质岩年代学
    7.5 硅质岩的成因探讨
    7.6 硅质岩的形成环境
    7.7 硅质岩的构造背景
    7.8 小结
第八章 东波和普兰蛇绿岩的成因和地质意义
    8.1 东波和普兰蛇绿岩的成因
    8.2 地质意义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西藏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的氦同位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东准噶尔扎河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刘泓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西藏昂仁县典型地热显示区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D]. 李皓婷. 河北地质大学, 2020
  • [3]青藏高原南拉萨亚地体晚白垩世-中新世岩浆岩成因机制及深部动力学过程[D]. 闫浩瑜. 西北大学, 2020(01)
  • [4]冈底斯带南缘东嘎花岗岩和大竹卡辉长岩成因及地质意义[D]. 黄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8)
  • [5]藏南雅鲁藏布缝合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与古环境研究[D]. 艾可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6]西藏雅江带中段日喀则蛇绿岩中夏鲁异剥钙榴岩的成因探讨[D]. 段文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18
  • [7]雅鲁藏布缝合带中侏罗—早白垩世放射虫年代学研究及其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意义[D]. 钟瀚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西藏日喀则地区雅鲁藏布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性质[J]. 李文霞,赵志丹,朱弟成,刘栋,莫宣学,路远发. 现代地质, 2016(02)
  • [9]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基性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新特提斯洋内俯冲的证据[J]. 刘飞,杨经绥,陈松永,李兆丽,连东洋,周文达,张岚. 中国地质, 2013(03)
  • [10]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和普兰蛇绿岩的成因[D]. 刘飞.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01)

标签:;  ;  ;  ;  ;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氦同位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