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1995—2002年全国布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郑州市1995—2002年全国布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一、1995-2002年郑州市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米丹丹[1](2020)在《全国布病发病人数预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全国布病发病人数为37947,发病率2.73(1/10万),在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中发病率排第8位,是少数仍持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之一,随着发病人数增多,传播地区也在快速蔓延,已然成为了目前公众比较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做好布病发病人数预测监控工作对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很有必要,不少学者建立了发病人数的预测模型,但这些模型的共同特征是只考虑了布病发病历史数据本身的影响,缺少对发病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提高布病发病人数预测准确性、合理性为目的,在不考虑布病发病人数外部影响因素,只从布病发病人数历史数据本身建立ARIMA模型预测未来发病人数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第一,考虑布病发病人数外部影响因素,结合环境、社会经济、牛羊产量等生态学数据,在已有文献研究过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新增加了四个变量,基于这些因素会影响发病人数的理论假设下,通过布病发病人数影响因素散点图分析统计关系,研究发现各影响因素与布病发病人数既存在线性关系,也存在非线性关系。由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影响因素间线性关系显着,因此,对15个影响因素通过PCA降维得到主成分得分,把带滞后项的影响因素综合主成分得分和布病发病人数作为NARX的输入变量,布病发病人数为输出变量,反复试参发现当滞后期为3,隐含层为13时的网络结构,即PCA-NARX(3-13)是1995-2018全国布病发病人数的优秀模型。第二,把ARMA(1,1)和PCA-NARX(3-13)两个单一模型,通过MSE、MAPE单一权重和MAPE-MSE组合权重构建ARMA-NARX组合模型。通过以上研究得到的两个单一预测模型和组合模型,对比发现:两个单一模型中,PCA-NARX(3-13)比ARMA(1,1)等预测精度高,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建模提到的各影响因素对布病发病人数具有一定影响,而MSE-MAPE组合权重的ARMA-NARX模型预测全国布病年发病人数均方误差最小,因为组合模型既考虑了外部影响因素又克服了各单一模型的不足。结论表明,MSE-MAPE组合权重的ARMA-NARX模型是预测全国布病发病人数更为稳定合理的模型,从而对我国布病防控可提供更真实、准确、合理地的数据支撑。

刘敬珍,吴清宇,倪小萍[2](2014)在《2008-2012年山西省晋中市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山西省晋中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以及晋中市各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理晋中市11个县(区、市)2008-2012年的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布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结果 2008-2012年晋中市共报告布病病例3 627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63/10万28.46/10万),且全市各县(区、市)均有发病。发病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3-7月,呈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发病男女性别比约为5:1;年龄主要集中在35<65岁,占74.00%(2 684/3 627)。病例中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93.63%(3 396/3 627)。结论晋中市的布病疫情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建议加强监测点监测,及时分析、通报疫情,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各部门协作,有效控制布病疫情。

魏建军,郑顺举,李伟,翟国军,赵明,李珂[3](2014)在《郑州市2002~2012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材料与方法按照《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的要求,结合郑州市实际,制定出《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将全市作为一个监测整体,选择巩义市为固定监测县,登封市等其他11个县(市、区)为非固定监测县。各种试验方法、判定标准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1]进行。2结果2.1血清学检测固定监测县巩义市20022012

刘凡瑜[4](2014)在《吉林省西部牧区养羊户成员布鲁氏菌病感染现况调查》文中指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菌属侵入机体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中国布病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布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吉林省是布病的老疫区,饲养羊的模式以家庭散养为主,养羊户成员多因具有共同的生活习惯而发生家庭聚集性感染。布病传染源不能彻底根除,且无合适的人用疫苗,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布病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是预防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对于布病的调查多针对职业人群,对养羊户成员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对吉林省西部牧区养羊户成员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了解养羊户家庭养殖情况和养羊户成员布病感染、知识知晓、与饲养羊相关的行为习惯现状,分析不同感染人群的知晓情况及行为习惯,为明确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方向,控制人间布病在养羊户成员中的蔓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11月,在前郭县随机抽取两个乡镇,两个乡镇中共抽取9个行政村,将所抽取村的全部养羊户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布病的血清学检测。问卷调查包括两部分内容:《养羊户家庭调查表》由养羊户中主要从事养殖的成员回答,一户回答一份,主要包括养羊户的养殖情况;《养羊户成员健康调查表》由全部养羊户成员回答,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布病知识知晓情况、与饲养羊相关的行为习惯等。数据的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养羊户家庭状况和成员的知晓、行为习惯、感染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影响布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和不同人群的知晓情况比较均采用χ2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调整法(α’=α/3)。结果:1.调查养羊户家庭155个,回收合格《养羊户家庭调查表》149份,问卷有效率为96.13%。82个养羊户存在布病感染者,家庭感染率为55.03%,有2个及以上成员感染的养羊户占感染家庭总数的21.96%。存在混合放牧现象的养羊户占调查总数的67.80%;新购羊检疫率为69.10%;羊群免疫接种率为78.50%。2.调查养羊户成员410名,回收合格《养羊户成员健康调查表》403份,问卷有效率为98.30%。403名养羊户成员中布病抗体阳性者84人,抗体阳性率为20.84%。布病感染者107人,其中既往感染者56人,确诊病例21人,隐性感染者30人,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χ2=10.082,P=0.001)。3.养羊户成员布病知识三个方面问题19个知识点的知晓率为43.63%,对“动物布病”、“人布病”和“布病预防”三方面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36.30%、39.80%、72.30%。养羊户成员中感染人群的知晓率为49.20%,未感染人群为41.60%,感染人群的知晓率高于未感染人群(χ2=35.347,P<0.001)。感染人群中既往感染人群的知晓率为54.90%,新发感染人群为43.00%,既往感染人群的知晓率高于新发感染人群(χ2=28.507,P<0.001)和未感染人群(χ2=64.127,P<0.001)。4.养羊户成员常见的8种与饲养羊有关的行为中,接触率较高的是喂食(86.85%)、打扫羊圈(80.40%),其次为抱羊羔(71.71%)、接生(61.54%)、接种疫苗(53.85%)、处理掉羔(47.39%),接触率较低的是挤奶(22.08%)和屠宰(14.89%);存在上述接触方式时防护率较高的是接生(31.85%)和处理掉羔(27.23%),其次为抱羊羔(22.49)、接种疫苗(21.66%)、打扫羊圈(18.83%)、喂食(17.71%),防护率较低的是挤奶(11.24%)和屠宰(8.33%)。5.养羊户成员布病感染与饲养羊相关的行为习惯分析,布病感染与接生、接种疫苗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30.20%.vs.20.60%, χ2=4.505, P=0.034;31.30%.vs.21.00%, χ2=5.521,P=0.019),其中新发感染与接生存在统计学关联(18.00%.vs.9.60%, χ2=4.711,P=0.030);养羊户成员布病感染与8种接触方式的防护行为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1.养羊户羊群多来源于本地,存在混合放牧和羊群粪便垫料处理不当的现象;羊群免疫接种率较低,尚不能形成免疫保护屏障。2.养羊户中存在聚集性感染现象;男性布病感染率高于女性。3.既往感染人群的布病知识知晓率高于新发感染人群和未感染人群。4.养羊户成员普遍存在与饲养羊相关的活动,以给羊喂食和打扫羊圈的接触率较高。5.养羊户成员布病感染与接生和接种疫苗有关,布病新发感染与接生有关。6.养羊户成员从事饲养羊相关活动时防护水平和防护率普遍较低。

郑加玉[5](2013)在《淄博市1954~201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研判淄博市1954~2011年布病流行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探讨影响20世纪九十年代淄博市布病疫情上升的因素,预测预报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流行趋势,准确掌握淄博市布病的防控状况,科学评价布病防控工作措施效果,为制定并不断完善淄博市布病防控策略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不断改进防控措施,切实巩固淄博市布病防控工作成果。方法:采用SPSS19.0对淄博市1954~2011年人间布病疫情报告资料、1958~2011年人间感染情况调查资料、1989~2011年布病病人个案调查资料以及1958~2011年畜间感染情况调查、畜间主动免疫与检疫资料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淄博市布病疫情流行现状,并对采用加权算术平均预测法对淄博市布病疫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淄博市1954-2011年共报告人间布病病例3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512/10万,其中37年有疫情报告,无疫情报告的年份全部集中1955~1988年间。1989~2011年期间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年平均发病率是1954~1988年期间的2.01倍,两个时间段发病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51,P<0.01)。目前,呈现出历史布病疫区疫情依然严重,新发布病疫区不断出现的局面,淄博市布病疫情上升趋势与全国及部分省市相一致,但其疫情上升趋势早于全国,并且波动性与有关报道不完全一致。1954-2011年,淄博市布病病例分布在五区三县56个乡镇118个村,近年来呈现出逐步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淄川、临淄两个区,这与当地居民以半农半牧为主有关,张店、周村、桓台、高青等区县由于近年来发展奶牛、奶羊养殖业,报告病例数也在不断增加。淄博市报告的布病病例存在一定的家庭聚集性,并且近年来爆发疫情起数不断增加。对1989~2011年283例病例统计分析,其发病性别、年龄分布符合布病的发病规律,但1989-2002年和2003-2011年两个时期淄博市布病发病年龄分布出现新变化,2003~2011年期间<40岁的各年龄组发病例数均少于1989~2002年,40~69岁的各年龄组均多于1989-2002年。发病时间分布与羊种菌布病疫区特点相吻合,6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15.55%,病例集中分布在3~7月份,共累计发病177例,占总病例数的62.54%。从淄博市1989~2011年个案调查资料完整的162例病例感染途径(方式)的统计分析结果情况看,病例可能的感染方式或途径仍然以饲养、放牧羊只和屠宰牲畜感染为主,分别占70.99%和11.11%,尤其要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8例布病患者系因饮用生羊奶(占总病例数的4.94%)而感染。1958~2011年,淄博市累计开展血清学主动监测39361人(次),其中SAT试验阳性者591人,平均阳性率为1.50%,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确诊296例布病病人,确诊率为50.08%,占总病例数的77.89%,其中有13年未开展人间主动监测工作。1958~2011年,淄博市累计共血清学检疫检测140154只(头)牲畜,检疫阳性1162只(头),阳性率为0.83%,其中16年未开展检疫工作。淄博市1958~2011年期间历年累计免疫接种牲畜88.49万只,历年平均免疫密度为20%~30%,其中29年未开展牲畜免疫接种工作。人、畜间共检菌鉴定21株布氏菌,其中羊Ⅲ型19株,羊Ⅰ型2株。利用yt=(5yt-1+4yt-2+3yt-3+2yt-4+Yt-5)/(1+2+3+4+5),预测2012~2016年淄博市布病发病率依次为0.5991/10万、0.6346/10万、0.6579/10万、0.6704/10万、0.6764/10万。结论:淄博市20世纪70到80年代布病防控工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布病疫情一度得到了有效控制,5个县达到了部颁控制区标准,2个县达到了部颁稳定控制区标准。但近年来由于牲畜养殖模式改变、畜及畜产品交易频繁、畜间防控措施存在不到位问题等原因,导致了人、畜间布病疫情再度肆虐。而且通过疫情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淄博市如不加大防控力度,布病疫情将会呈现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要想根本上彻底肃清布病传染源、净化疫源地,最终达到控制淄博市人间布病疫情发生爆发和流行的目标,必须围绕消灭布病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流行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体制,真正做到群防群治、联防联治,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焦新安,黄金林[6](2010)在《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宠物数量日益增多,宠物人兽共患病发病率日渐增高,本文对我国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状况、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李伟,李欣容,赵明,李坷,杨建国,翟国军,魏建军,张英环[7](2010)在《2008年郑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李伟,杨建国,翟国军,魏建军,李欣容,张英环,赵明,李珂[8](2009)在《2002-2007年郑州市人间布鲁杆菌病防治情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郑州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状况,为制汀布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2-2007年,存郑州市选择巩义市为固定监测点,其他县(市、区)作为郑州市非固定监测点,每个县(市、区)选择4或5个乡(镇、场)连续监测,开展监测工作。2002-2005年应用布鲁杆菌素对同定监测点和非固定监测点职业重点人群进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有可疑临床表现或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人员做试管凝集试验(SAT):2006、2007年在非同定监测点开展家畜饲养繁殖企业做SAT检查。操作方法及判定标准均按《布鲁氏菌病防治于册》进行。结果 2002-2007年巩义市共调查13 831人,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3744人,皮试阳性38人,阳性率1.01%(38/3744);做SAT检查2693人,阳性54人,阳性率2.01%(54/2693)。确诊新发病例44例。2002-2005年郑州市11个非固定监测点共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13 136人,皮试阳性82人,阳性率0.62%(82/13 136);2002-2007年做血清学检查1316人,SAT阳性66人,阳性率为5.02%,确诊51例新发病例。其中2006、2007年分别对242、688名饲养繁殖企业人员做SAT检查,阳性17、16人,阳性率分别为7.02%(17/242)、2.33%(16/688)。结论郑州市人间布病疫情有回升趋势,建议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布病疫区监测调查和消毒工作,阮止疫情扩大蔓延。

冯佳园[9](2009)在《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呈现“新传染病不断出现,旧传染病死灰复燃”的新形势,传染病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早期预警能力是应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基础。SARS的暴发暴露了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早期预警能力的不足和缺乏及时性。实现早期预警是当前传染病监测的紧急任务之一。现有传染病监测系统基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报告,在提高预警的及时性方面受到限制。如何把启动预警系统的关口前移是提高及时性的关键。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症状监测,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作为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前期指标,对其系统研究和探讨的报道则比较少见。目的1.构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框架;2.预测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10-25年在中国可能的变化趋势;3.探讨提高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早期预警能力的新途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三阶段、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构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框架;然后通过专家咨询分析框架中哪些是中国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它们未来10-25年在中国的变化趋势;最后收集中国传染病历史资料和主要影响因素可量化的指标资料,对主要影响因素与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了解这些因素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初步构建了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框架,包括管理和社会凝聚力、人口统计学和人口变动、冲突、技术革新及其管理、农业和土地使用、经济因素、贸易和市场相关因素、运输和旅游业、人类活动和社会压力、环境因素、医源性问题和动植物相关问题共12个领域50个影响因素;2.通过分析181位中国专家咨询结果,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框架更改为上述12个领域的47个因素;181位专家对47个影响因素未来10-25年在中国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他们一致认为:2.117种有利于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增强的趋势。它们分别是: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国际/国内/地区间的合作、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合作紧密度、政治领袖、国民受教育程度、卫生管理的有效性、对难民的监管、对传染病防控策略的驾驭能力、信息传播新技术的使用、病原体确认和诊断技术的改进、经济发展水平、公众健康和安全意识、媒体报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宗教信仰的人数、人群免疫状况、食品和水的安全、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2.230种有利于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可能的变化趋势可分为三类:①8种影响因素在未来10-25年可能有减弱的趋势,它们分别是:性别不平等、职业的变化、收入差距、贫穷和营养不良、非法贸易、医院过度拥挤、医院感染、动植物基因的多态性减少。②17种影响因素在未来10-25年可能有增强的趋势,它们分别是:生物恐怖、人群边缘化、移民和城市化、耐药性、老龄化、地理景观的多样性、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对外来物品的需求、人、动物和微生物的国际间流动、旅游、不良性行为、不良生活方式、气候变暖、动物的移动、动物种群的减少、动物的集中饲养、转基因动植物数量。③5种影响因素基本保持现有的状况不变,它们分别是:密集农业模式、失业、土地使用方式的变化、贸易壁垒、环境污染。3.通过定量分析肺结核、布鲁氏菌病和梅毒的发生和流行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验证了经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而构建的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框架。结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是指示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前期指标,对影响因素的趋势预测和关注是提高传染病监测系统早期预警能力的可能途径。本研究通过构建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框架,预测它们的变化趋势,以期掌握传染病流行的动态,争取更多的公共卫生应对准备时间,为进一步提高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早期预警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有用的资料。

李伟,杨建国,魏建军,翟国军,张英环,赵明,李坷,李欣容[10](2008)在《郑州市人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郑州市人间布氏菌病感染情况,准确掌握布氏菌病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按照全国布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对760岁与家畜及其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7年监测表明固定监测市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61%,新发病人35例;非固定监测县(市)、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0.17%,新发病人63例。结论布病疫情回升,且有向城镇蔓延的趋势,流行态势由集中暴发转为多点散发。针对布病疫情回升原因,建议今后应加强畜间检、免疫和传染源的管理工作。

二、1995-2002年郑州市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5-2002年郑州市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布病发病人数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
        1.3.1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2 可能的创新点
2 描述性分析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2.1 描述性分析
        2.1.1 长期趋势特征
        2.1.2 月份特征
        2.1.3 年龄特征
        2.1.4 空间特征
    2.2 基于ARIMA的全国布病发病人数预测模型
        2.2.1 ARIMA模型理论
        2.2.2 全国布病发病人数ARMA预测模型
    2.3 布病发病人数影响因素探究
        2.3.1 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2.3.2 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2.3.3 相关关系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PCA-NARX的全国布病年发病人数预测模型
    3.1 PCA-NARX相关理论
        3.1.1 主成分分析
        3.1.2 NARX动态网络
        3.1.3 PCA-NARX方法
        3.1.4 模型评价标准
    3.2 PCA-NARX预测研究
        3.2.1 指标体系选择
        3.2.2 PCA降维
        3.2.3 NARX循环调参
        3.2.4 模型检验
        3.2.5 预测
    3.3 本章小结
4 MSE-MAPE组合权重下的ARMA-NARX预测模型
    4.1 组合权重模型理论
        4.1.1 MAPE权重组合模型
        4.1.2 MSE权重组合模型
        4.1.3 MAPE-MSE组合权重的ARMA-NARX组合模型
    4.2 组合权重模型实证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局限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郑州市2002~2012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血清学检测
    2.2发病情况
3 讨论

(4)吉林省西部牧区养羊户成员布鲁氏菌病感染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布鲁氏菌病概述
        1.1.1 病原学特征
        1.1.2 布病的临床特点
    1.2 布病的危害
    1.3 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3.1 全球疫情及分布
        1.3.2 中国布病疫情
        1.3.3 吉林省布病疫情
        1.3.4 布病的流行过程
    1.4 布病知识知晓现状
    1.5 布病的预防与控制
    1.6 立题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2 调查内容
        2.2.1 流行病学调查
        2.2.2 实验室检测
    2.3 调查方法
    2.4 质量控制
        2.4.1 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2.4.2 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
        2.4.3 数据录入的质量控制
    2.5 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养羊户情况
        3.1.1 养殖情况
        3.1.2 粪便及垫料处理情况
        3.1.3 防护用品接收及购买情况
        3.1.4 布病感染情况
    3.2 养羊户成员情况
        3.2.1 一般情况
        3.2.2 布病感染情况
        3.2.3 布病感染人群的分布特征
        3.2.4 布病知识知晓情况
        3.2.5 布病相关行为习惯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养羊户家庭养殖及布病感染情况
    4.2 养羊户成员布病感染情况
        4.2.1 布病感染现状
        4.2.2 布病感染人群分布特征
    4.3 布病知晓情况分析
    4.4 布病感染相关行为习惯情况
        4.4.1 布病感染相关行为习惯现状
        4.4.2 布病感染与接触方式分析
        4.4.3 布病感染与防护情况分析
    4.5 布病防控建议
        4.5.1 加强对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4.5.2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
        4.5.3 全面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
        4.5.4 加大投入,提升业务水平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淄博市1954~201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资料与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讨论
6.结论与建议
附录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2008年郑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对象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2008年人间布病疫情
    2.2 近3年人间布病疫情
    2.3 血清学检查
        2.3.1 固定监测
        2.3.2 非固定监测县 (市、区)
    2.4 畜间布病监测
3 讨论
    3.1 布病疫情趋势
    3.2 布病疫情分布特点
    3.3 布病疫情逐年上升的原因

(9)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传染病现状
        二、传染病监测系统的早期预警能力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假说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假说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设计流程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设计流程
    第四节 论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献研究
        二、专家咨询
        三、代表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节 质量控制
        一、信息偏倚
        二、过失误差
    第三节 项目支持及伦理学考虑
        一、项目支持
        二、伦理委员会审查
        三、知情同意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献研究结果
    第二节 专家咨询结果
        一、专家基本情况
        二、每个领域的专家评价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三种代表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一、代表性传染病的选择结果
        二、三种代表性传染病与可能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框架的确立
    第三节 三种代表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主要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一、肺结核
        二、布鲁氏菌病
        三、梅毒
        四、小结
    第四节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提高传染病监测系统早期预警能力的建议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一、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英、美、日四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比较研究
    附录2: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咨询组专家名单一览表,2007-2008年
    附录3: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专家咨询问卷,2007-2008年
    附录4: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访谈员名单,2007-2008年
    附录5:中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历年发病率一览表,1975-2007年
    附录6: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函
致谢
个人简历
索引

(10)郑州市人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监测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选定
    1.2 监测对象与监测方法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
    2.2 血清学检查
        2.2.1 固定监测市
        2.2.2 非固定监测县 (市) 、区
3 讨论

四、1995-2002年郑州市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布病发病人数预测模型[D]. 米丹丹.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2]2008-2012年山西省晋中市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分析[J]. 刘敬珍,吴清宇,倪小萍.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4(06)
  • [3]郑州市2002~2012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 魏建军,郑顺举,李伟,翟国军,赵明,李珂.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02)
  • [4]吉林省西部牧区养羊户成员布鲁氏菌病感染现况调查[D]. 刘凡瑜. 吉林大学, 2014(10)
  • [5]淄博市1954~2011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与预测研究[D]. 郑加玉. 山东大学, 2013(11)
  • [6]宠物重要人兽共患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控制策略[J]. 焦新安,黄金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Z1)
  • [7]2008年郑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J]. 李伟,李欣容,赵明,李坷,杨建国,翟国军,魏建军,张英环.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0(02)
  • [8]2002-2007年郑州市人间布鲁杆菌病防治情况调查[J]. 李伟,杨建国,翟国军,魏建军,李欣容,张英环,赵明,李珂.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09(05)
  • [9]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D]. 冯佳园.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S1)
  • [10]郑州市人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与分析[J]. 李伟,杨建国,魏建军,翟国军,张英环,赵明,李坷,李欣容.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8(04)

标签:;  ;  ;  ;  ;  

郑州市1995—2002年全国布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