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开发京九铁路沿线南昌县区农业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方云翔[1](2020)在《都市区外围城市南昌县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城市之间联系愈加密切,广泛的区域协同成为新的趋势。目前我国都市区发展迅速,都市区外围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化最为活跃的地区,其空间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与问题。外围城市在满足区域内部自发的发展诉求和都市区内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功能重塑与空间重构要求之间如何平衡,在融入都市区建构中找准自身发展方向是其城市重要的发展动力,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和都市区整体实力的提升也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基于都市区发展的背景,探讨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问题及其优化策略。通过对江西南昌县县城的空间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其空间扩展特点和发展现状特征,认为目前南昌县城存在空间破碎、内部联系薄弱、功能分散、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实际从功能、产业、生态、中心体系等提出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优化策略,以促进南昌县城自身及都市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内容包括:1.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梳理总结了都市区外围城市的相关概念、都市区发展的阶段及其动力机制、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外围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2.南昌县县城空间演变特征。通过对南昌县空间拓展历程、功能演变历程及结构演变历程的深入分析,总结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阶段特征、发展规律及动力因素。3.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基于数据统计、现状调查、图面分析及定量测算,从现状功能结构、交通网络及中心体系三个方面总结出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现状特征与问题。4.南昌县空间优化思路与具体策略。结合南昌县现实的发展条件,提出南昌县城空间发展优化的思路,谋划各方面的空间优化路径,为南昌县城发展建设及一般外围城市提供参考借鉴。通过这种研究模式,总结出一套适合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的优化策略,为此类城市在空间发展上提供具体思路,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刘亚琼[2](2020)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文中认为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区域遗产类型逐渐受到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但是目前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类型复杂等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利用以点状革命文物为主,并且保护利用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严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突破文物保护的概念,将文物、乡村、自然环境与红色文化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如何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界线,形成红色文化片区,如何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成为本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景观”理念,将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整合形成系统,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分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空间层次下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首先针对目前红色文化遗产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开发碎片化等问题,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特性重新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的理念,分层次整合各类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形成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红色文化景观结构框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村镇单元三个层面,从不同深度梳理红色历史脉络,提取不同层面下红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并从数量、类型、分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段的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分布特征以及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各层面之间上下指导,互相衔接。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作为跨区域的红色历史文化空间,以红安新县红色文化景观极核中心最为突出,红安县层面是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村镇单元层面则是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单元。最后,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该框架分区域、市县、村镇三个研究层级,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构成历史文化展示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空间管理系统。不同层级之间上下传导,逐级传递,各个系统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据。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强调区域协同,红安县侧重城乡统筹,村镇层面主张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
谭诗敏[3](2020)在《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东中西部均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但区域差异却逐渐扩大。随着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可持续发展大会、我国十九大的召开,注重公平与质量、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新时代的主要呼声。区域规划作为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层面的制度与手段,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发展,形成了适应于不同阶段特征、不同层次的区域规划实践。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对区域规划产生了变革性的冲击。区域规划能否有效引导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空间效用成果如何成为了区域研究中的难点。市域作为区域开发、区域规划中较小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研究中重要的尺度。本文以中部欠发达地区城市江西省赣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搭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区域开发理论、市域空间开发(主要指以区域规划作为工具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措施)以及制度安排下的开发结果(主要指市域空间结构)三者的关系。明晰赣州的四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区位要素、自然资源、制度等因素始终在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每个时期的作用要素不同,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规划作为一种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配置的工具,成为了赣州市域空间开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本文回顾了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做的两次重要应用: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和基于都市区理论的《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分析在两大规划制度安排下、现实发展过程中的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结合城镇体系、人口流动、城镇化、建设用地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赣州中心在极化,但各县的首位度在下降,呈现出更为扁平化的趋势。建设用地主要沿交通干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比规划目标,赣州中心城区和龙南次级中心的建设成果显着,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人口流动轴向分布,流出趋势放缓,但瑞金次级中心的集聚效果并不如规划预期。南北轴线比东西轴线的集聚效果更为显着。为解释制度安排与现实中市域空间格局形成的差异,本文从面到点建立了解释性框架,从区域发展机制、差异产生机制来阐述其差异情况。研究发现导致规划与现状产生差异是多源化的。行政力量主导推动了赣州中心城区的建设,市场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沿海发达地区向赣州的产业转移、产业扩散和知识技术溢出。南康、龙南通过京九轴线获得了产业发展的机会,加入全球分工,提高了人口集聚能力。而安远则依靠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了经济脱贫和人口回流。最后形成对市域空间开发理论和规划的反思,点轴系统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用性特征,在开放系统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时代、高铁时代的集聚和扩散作用显得过于限制在空间、地域、基础设施等静态要素,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等级规模上。而都市区理论则是适用于县域各自为政、加强市域统筹目的。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应当成为不同开发主体寻求最大化的发展,协调利益和区域合作,实现区域开发目标、资源结构性配置的重要的协同平台,是不同尺度的领域内生存空间的整体谋划和一定时期内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总体安排。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发展框架,统筹城乡系统、重视人地关系,用全局性的战略目光去引导刚性约束。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搭建了一个把区域开发相关理论、市域空间开发实践(区域规划)、市域空间开发的空间成果相互联系、统一的理论框架,以欠发达地区的市域空间作为研究尺度。在区域开发理论指导下,区域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现产生差异,主要通过市域空间格局体现,通过规划制度和实际发展的空间成果可以研究区域开发的一般机制和长期轨迹。对区域开发理论在什么时期、什么环境下的适用性、局限性提出了讨论,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开发理论,为我国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区域规划与开发理论革新做出了贡献。
彭宇星[4](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交通周边地价预测研究 ——以昌抚城际铁路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抚州市政府的强烈要求,江西省政府、南昌市政府初步同意共同出资建设南昌至抚州的城际铁路。省政府的投资由“江西省铁投”承担,作为主要控股方。根据初步投资可行性报告,此项目在2035年之前都将亏损,2036年以后基本实现年度盈亏平衡。一般而言,此项投资不可行。另一方面,考虑到线路开发具有多重社会意义,并且周边地价可能会随着铁路项目的开发有较大的变化,土地成为项目投资一种可能的补偿方式。至于这种补偿方式是否可行,则主要取决于2个因素,一是土地政策限制,二是地价的上涨幅度。因此,对“江西省铁投”而言,未来地价预测成为该项目能否投资以及对应的股权安排的关键参考变量。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及成果,整理了地价等理论基础。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特殊性,认为BP神经网络应用于此类土地价值评估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并探讨了BP神经网络在地价评估中的优势与不足。为避免直接用神经网络对土地价格进行预测评估带来网络规模的剧增、运算时间增加以及网络收敛性和泛化能力降低等问题,首先借助Matlab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关键综合变量;其次,将上述关键变量应用于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结合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昌抚城际铁路站点周边的土地样本进行了价值评估。经过实际价值与模型的结果比对,验证了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能够进行有效的估价,并预测了昌抚城际铁路在今后十到二十年站点周边的土地价格及土地价值上涨幅度。主要结论如下:虽然昌抚城际铁路的建设项目存在主业亏损,但是城际铁路的建设将带来周边地价的上升。结合站点周边未来地价的上升趋势预测,如果各站点平均地价的年均增值涨幅约为4%,总体来说可以弥补亏损。因此,此项投资可行。通过本文的研究实例分析,建议:“江西省铁投”应在用足政策的情况下,充分整合周边土地的资源,争取更有利的综合开发用地范围与面积,参与昌抚城际铁路沿线站点周边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挑选温泉站、南昌南站具有最大升值潜力的站场周边,按照100公顷的规模进行规划与综合开发,其余可选站场的综合开发用地均为50公顷,才能补偿主业投资的亏损。
徐磊[5](2017)在《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而城市群国土空间作为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存在空间开发失衡与无序利用等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安全格局都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科学安排空间开发秩序以及促进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就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三生”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开发是推动区域国土空间均衡、协调利用的重要途径。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不仅是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还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兴增长极。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混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准确定位城市群不同空间功能、合理构建国土空间开发模式,也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作为切入点,以国土空间“系统特征-动力机制-结构演变-功能识别-空间优化-格局重构”作为全文分析的逻辑主线,逐步展开城市群国土空间的相关研究。首先,在明确三生功能与空间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探究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明晰功能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其次,以三生功能为视角,从数量结构与景观结构两方面,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评价城市群三生功能水平,从空间异质性与空间相关性两方面揭示国土空间功能的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确定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势功能分布格局,并运用空间聚类等方法,逐步调整孤立单元,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方案;为实现国土空间优化的目标,从国土空间产业发展、城镇化格局以及生态安全布局入手,运用空间结构理论,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利用的模式和路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系统科学理论构建了城市群国土空间三生功能系统相互作用以及运行机理的分析框架,提出自组织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及主体需求与能动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动力。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剖析了三生功能系统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生产功能是功能系统演变的动力,生活功能是三生功能之间联系的纽带,生态功能是功能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保障;三生功能系统是具有整体性与开放性、耗散结构以及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的自组织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自组织及协同学理论,揭示了自组织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主体需求与能动性共同构成了功能系统演变的驱动机制。(2)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在类型转换、空间变化及地形梯度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城市群国土空间的景观集聚水平呈下降趋势,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1)农业生产空间与林地生态空间所占国土空间总面积80%以上,空间类型之间相互转换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空间、林地生态空间的转出,工矿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的转入,林地生态空间面积减少趋势明显,多转为工矿生产空间和城镇生活空间。(2)农业、工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水域和其他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形平坦及起伏度较小的低地形梯度上,而林地与草地生态空间在海拔高、坡度陡和起伏度较大的中高地形梯度上具有分布优势。(3)在斑块水平上,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景观斑块数最多,呈逐年递增趋势。从景观尺度上看,农业生产景观与林地生态景观为城市群主体景观,景观均衡化和多样化水平逐渐增大,集聚和连通水平逐渐降低,非主体景观对空间的控制水平呈现上升趋势。(3)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生功能进行评价,分析城市群国土空间功能格局特征:从空间异质性来看,不同功能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级差化;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各类型功能在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从空间异质性来看,农业生产功能高值区分布于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及鄱阳湖平原;工业生产功能水平以武汉市区和长沙市区最高,在空间分布上,武汉城市圈与宜昌、襄阳形成连片格局,环长株潭城市群以核心层市区单元为核心向外扩展;生活功能高水平单元多为地级市市区以及县级市单元,在空间格局中,武汉城市圈与鄂西北城市连接形成带状分布,“长株潭”市区与湘赣交界处的县区形成连片发展;生态功能高水平单元多位于鄂西山地、幕阜山、怀玉山、洞庭湖、鄱阳湖等区域,形成带状分布。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各功能均通过全局自相关与局域自相关检验,呈现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而不同功能集聚区的分布格局具有较大差异。(4)利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调整相结合,确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9个一级功能区和39个二级功能区的区划方案,实现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按照城市群比较优势功能评价结果,结合城市群自然基底、空间结构特征、功能分布格局、产业与城镇发展等规划,以区域发生一致性、共轭性以及形态类似性等原则,逐步调整优势功能区孤立单元,形成了9个一级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农业生产功能区、农业生产-生态功能区、农业-工业生产功能区、生活-生态功能区、农业生产-生活功能区、工业生产-生活功能区、工业生产-生态功能区及农业、工业生产-生活功能区。在此基础上,又依据自然隔断、分区原则等将一级功能区分为39个二级功能区,确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方案。(5)为保障国土空间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构建农业生产基地、工业产业集群与发展轴带、城镇组团与发展走廊、生态保育区与生态廊道等多种开发模式。(1)农业生产空间采用农业生产基地作为开发模式,按照不同农产品优势划分为8个农业生产基地。工业生产空间采用“产业集群-轴带”发展模式,设计7个产业集群和5条产业发展轴带,在空间上形成“三纵两横”的发展格局。旅游产业空间通过构建5个旅游产业集群和3条旅游产业发展轴带,在空间上形成“一纵两横”的发展格局。(2)生活空间采用“极核-组团-走廊”开发模式,共划分为16个城镇组团,并构建了6条城镇发展走廊,在空间上形成“三纵三横”的开发格局。(3)生态空间选择“生态保育区-廊道”作为布局模式,由5个生态保育区和10条生态廊道构成了立体网状的空间格局。
张俊[6](2017)在《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概念框架和模式创新 ——以九江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是建立自然-空间-人类共生系统的关键课题,也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开发无序、效益低下的重要途径。然而,“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工作部署之一,它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国土空间开发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可能成为加速资源短缺、环境退化、开发无序、效益低下的催化剂。因此,如何根据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建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理论逻辑和概念框架,创新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亟待深入探索。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情景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协调度评价法、市场潜力模型和实证研究法等技术方法,寻找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结合点,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概念内涵、逻辑框架、运行框架、评价模式、宏观优化模式、布局优化模式以及基于文化复兴的模式创新和实施组织的序参量等问题开展了探索性研究,主要观点、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功能性聚落区域”、“活动结构”和“实践结构”的角度看,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概念内涵可以用结构、强度、用途和布局四方面进行表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理论逻辑可以表达为:人地关系是逻辑起点、城乡发展是逻辑向度、四项优化是逻辑结构、生命共同体是逻辑演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逻辑框架是一个由背景层、基础层、核心层和目标层组成的多层次金字塔结构,涉及17个关键空间要素,核心命题是要明确开发格局优化的关键问题、利益协调和动力机制等8个主题。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程序规则需要遵循系统分析-综合评价-优化设计-实施策略的四阶段论。(2)国土资源开发评价是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基础和依据。传统国土资源开发评价主要从理性主义评价的方法论出发,缺少与实用主义方法论的结合,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建构“耦合度评价-吸引评价-潜力评价”三位一体的国土资源开发评价模式,试图能为国土资源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更加实用的评价工具。基于Zipf定则的国土资源开发潜力计算法,能比较好的揭示九江市国土资源开发格局的空间特征。(3)通过建立经济、资源和环境三大子系统的27个评价指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来评价九江市经济、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的现状协调程度,结果表明:全市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度的现状总体上较为稳定。应用R/S分析法对发展趋势分析表明,耦合度、协调度H值均靠近0.5的临界点上,九江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已存在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4)基于市场潜力模型对传统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优化的模式进行修正,以弥补传统模式在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不适应性。计算结果表明,九江市的市场潜力总体分布呈现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由内向外递减的趋势。中心城区的市场潜力指数相当于各区县市场潜力指数的总和;同时,分别在东线以及西线上出现相应的副中心,如都昌县、修水县等。总体上整个九江市各区县按照市场潜力指数可分为五个等级。在传统地域分区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各县区的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分区,可将全市划分为中部产业发展区、北部沿江开发区、东部生态保护区、西部山地休闲区,由此充分考虑到市场潜力大小对空间格局优化的影响。结合耦合度评价、吸引力评价、开发潜力评价和市场潜力评价,能更好的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5)山水画所展现的方法论可作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方法论指引,能更好的实现人地共融和“确保世界连续性的重要调整规则”。九江市的理学、宗教、历史和文化基因,决定了九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基本定位;丰富的历史文化,决定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多样性;区域文化复兴重大工程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具有重要影响。(6)国土空间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开发格局优化的组织实施需要突破简单世界的思维模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布局等三项土地利用指标可以作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组织运行的序参量,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宏大叙事”,成为可操作和可实施的区域管理工具。根据分形的理论方法,将土地利用结构作为序参量,可判断九江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替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
南昌市人民政府[7](2016)在《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中研究说明序 言第一章 站上开辟未来的更高起点第一节 “十二五”目标任务总体实现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机遇大于挑战第二章 引领全市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目标任务第三节 主要战略第四节 总体布局第三章 厚植高新高端的
刘晓声[8](2016)在《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文中认为洪水灾害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一旦洪水来临,人们必须立即转移,只有提高应急转移工作效率才能够将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在避洪转移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在于安置区的选择和转移路径的优化。本文主要针对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进行了避洪转移安置问题的研究。根据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的现状,选取赣东大堤新干段、樟树段、万州段和东新段等4个溃口在赣江发生200年一遇超标洪水且泉港不采取分洪措施,以及抚西大堤沙溪段和王家洲段等2个溃口在抚河发生200年一遇超标洪水作为最不利条件下,划分了危险区,确定了安置区及转移路线。在选择安置区时,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高程、坡度、土地覆盖、居民点分布、道路交通等。安置区确定后,采用动态优化模型制定转移路线。具体研究内容为:(1)收集和处理研究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辅助资料,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的空间特征;(2)编制洪水风险图,构建水力学模型,研究洪水分析组合方案及洪水影响分析;(3)分析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人口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特征及最佳避洪转移路径,研究避洪转移方案;(4)对比分析研究制定避洪转移安置方案。本文在理论和技术上对安置区的选择及转移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和研究,其成果可为避洪转移安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性的支持,为水利相关管理部门在实际避洪转移安置工作中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作用。
朱仁乐[9](2016)在《20世纪30至40年代赣北地区农家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农家生计包括农业与兼业两方面。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兼业主要指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之外的其他各种手工业、副业以及商业等经济活动。当然兼业只是相对于以农业为主业的一种说法,因为在若干地区若干农家中,农业与手工业、副业等相比,前者已然成为兼业,而手工业与副业等显然变成事实上的主业。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爆发了近代以来较为严重的大危机,时人称之为“农村崩溃”“农业恐慌”“农业凋敝”“农业破产”等。对于这场危机产生的缘由的讨论,当时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农业技术派”学者如卜凯,认为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所致的,一是“分配派”学者如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等认为是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造成了农业危机。基于上述讨论,本文以档案、调查资料、方志等为主要材料,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比较等研究方法,以赣北地区为例,对上述相关问题以及农家生计等方面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讨论了农家耕地的若干状况。赣北地区农家经营的耕地规模平均为10亩左右,规模过小,且分布零碎、分散,同时农业生产结构呈现为“稻作独尊”等,这些是农家基于现实条件作出的理性选择,并不是造成整个农业、农村的危机的根源。此外赣北一带的地权分散,地主与富农只占有其中的部分土地,而其他阶层农户所持有的田地占绝大多数,因此也就很难将地权的高度集中导致农业生产衰退的观点应用于赣北以及江西地区。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探究了农家的生产经营状况。农户生活的贫困,导致农业生产中投入过少,农业生产条件依然延续传统模式,鲜见新的因素的注入,而农业生产中成本占收成的比重过高,尤其是人力成本远远大于其他肥料、种子、工具等要素,致使生产收益较低以致亏本,而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下降,从另一个侧面预示着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表征出全面衰退,农业生产力下降的态势,农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农业大危机的缘由应更多归咎于赣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与技术等的落后以及农家生活的贫困,相应地弱化“分配派”学者的土地生产关系不合理造成危机的论点。第三章主要以南昌县小蓝村与丰城县南湖村为例来考察农家兼业与农家生计间的关系。农家单纯依靠田地是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需求,而农民在农业生产之外还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土地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口从而产生剩余劳动力,由此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这部分劳力不得不经营非农业部门,藉以获取更多维持生计的收入。兼业可以吸收大量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而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多,但纯农户以及完全依靠兼业收入的农家并不占多数,很少有农家会完全脱离农业,基本上都是维持农业与兼业相结合的家庭经营模式。此外兼业还能够补足农业收入之不足,维持农家生计的进行,尤其是对于那些土地较少的贫民更是如此。同时兼业能够赚取高于农业经营所取得收益,因此成为部分农家发财致富、家庭扩大再生产、提高生活水准的重要途径,这些均为手工业、副业以及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能够长时间持续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
李传华[10](201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组织由节点、渠道、流、基质、层次以及网络六个部分组成。节点和通道是形成空间结构骨架的物质要素,流、等级、域面和网络是形成空间属性的功能要素。区域内的城镇体系可以看成是不同等级的城镇、通过各种通道,使物质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交换,从而形成比较复杂的城镇网络体系。文章主要是基于这六大要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分形分析、因子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及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模型、交通综合通达度等模型,系统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研究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条件良好、增长极作用开始显现,但与周边省份相比仍处于经济的“低谷”;城市首位度过高,城镇人口规模结构不合理,小城市比重过大、中间城市出现断层,但用地规模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城市辐射范围小,城镇分布相对分散;城镇综合通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存在东西差异;城市流强度以南昌市为核心、层级差异化、极化的发展态势,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影响城市流强度的主要因素;城镇空间布局集中于交通干线,交通网络连通度较好,但还有优化的趋势;城镇基本形成了“一核、两圈、三轴线、四带、五心”的城镇空间网络分布格局。
二、高效开发京九铁路沿线南昌县区农业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开发京九铁路沿线南昌县区农业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区外围城市南昌县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都市区化是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
1.1.2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成长的优化策略亟待探索 |
1.1.3 南昌都市区一体化背景下南昌县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梳理总结都市区外围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科学原理 |
1.2.2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的案例研究 |
1.2.3 探讨都市区外围城市的空间优化路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调查法 |
1.3.2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3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
1.4.2 南昌县空间演变特征 |
1.4.3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 |
1.4.4 南昌县空间优化思路原则与具体策略 |
1.4.5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都市区 |
2.1.2 外围城市/外围地区 |
2.2 都市区空间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
2.2.1 都市区空间发展演化阶段 |
2.2.2 都市区空间结构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2.2.3 都市区外围地区空间发展动力要素研究 |
2.3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
2.3.1 空间发展的双重路径 |
2.3.2 外围城市空间演变阶段 |
2.3.3 外围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
2.4 都市区外围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
3 都市区化背景下南昌县城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3.1 南昌县发展基本情况 |
3.1.1 区域地位特征 |
3.1.2 发展阶段判读 |
3.2 南昌县城空间演变历程分析 |
3.2.1 阶段一(1994-2000): 依托老城,北向扩张 |
3.2.2 阶段二(2001-2005): 工业开发,松散组团 |
3.2.3 阶段三(2006-2010): 新城开发,组团连片 |
3.2.4 阶段四(2010-2017): 组团填充、沿江开发 |
3.2.5 南昌县城空间演变的数理分析 |
3.3 南昌县城功能演变分析 |
3.3.1 城市功能由单一到复合 |
3.3.2 服务范围由县域到都市区 |
3.4 南昌县城结构演变分析 |
3.4.1 受南昌市区吸引县城中心的北移趋势 |
3.4.2 南昌市空间结构影响下组团式布局日趋明显 |
3.5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机制分析 |
3.5.1 产业要素——空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
3.5.2 交通要素——空间发展的牵引力 |
3.5.3 政策要素——空间发展的调控力 |
3.5.4 自然要素——空间发展的基本条件 |
3.6 本章小结 |
4 都市区化背景下南昌县城空间发展现状特征解析 |
4.1 城市功能结构现状特征 |
4.1.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
4.1.2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
4.1.3 城市功能布局特征 |
4.2 城市道路系统现状特征 |
4.2.1 道路网络现状形态 |
4.2.2 道路集散程度分析 |
4.2.3 道路网络问题总结 |
4.3 城市中心体系 |
4.3.1 基于POI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与中心结构识别 |
4.3.2 基于线段模型的空间整合度分析 |
4.3.3 城市中心体系现状特征 |
4.4 南昌县城现状空间发展问题总结 |
4.4.1 组团分异明显,内部联系薄弱 |
4.4.2 公共服务系统性弱,缺乏强力核心 |
4.4.3 空间环境不佳,核心特色不明显 |
5 都市区化背景下南昌县城空间发展优化策略研究 |
5.1 空间发展优化原则 |
5.1.1 推动区域协同 |
5.1.2 坚持生态优先 |
5.1.3 强化特色引领 |
5.2 南昌县城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
5.2.1 都市区层面: 精准定位主动对接 |
5.2.2 地区自身层面: 强化空间要素整合 |
5.3 空间发展整体战略 |
5.3.1 战略一: 轴线带动,集约组团 |
5.3.2 战略二: 生态优先,蓝网绿廊 |
5.3.3 战略三: 滨水聚城,彰显特色 |
5.3.4 战略四: 服务提质,均衡网络 |
5.4 南昌县城空间发展具体策略 |
5.4.1 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5.4.2 中心体系优化策略 |
5.4.3 产业发展优化策略 |
5.4.4 交通体系优化策略 |
5.4.5 生态空间优化策略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
1.1.1 遗产体系: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遗产体系扩展、内涵深化的自然结果 |
1.1.2 整体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 |
1.1.3 活化利用:红色文化遗产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从“革命文物”到“红色文化遗产”,界定红色文化遗产的特性 |
1.2.2 从“红色文化遗产”到“红色文化景观”,分层次研究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现状环境特征 |
1.2.3 分层次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红色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
1.3.3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3.4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
2.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背景下大别山区域研究 |
2.1.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梳理 |
2.1.2 大别山区域:国家级历史文化空间 |
2.2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
2.2.1 全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现状 |
2.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2.2.3 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2.3 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 |
2.3.1 遗产价值特征 |
2.3.2 内涵属性特征 |
2.3.3 构成要素特征 |
2.3.4 时空分布特征 |
2.4 “红色文化景观”的提出 |
2.4.1 “景观”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
2.4.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研究红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
2.4.3 “红色文化景观”概念内涵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
3.1 大别山区域的历史环境 |
3.1.1 大别山区域自然环境:山川交错,水网密布 |
3.1.2 大别山区域政治军事:华中战略要地,南北咽喉 |
3.1.3 大别山区域社会结构:多元文化交融,聚族而居 |
3.1.4 大别山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剥削严重 |
3.1.5 大别山区域道路交通:西控平汉,驿路纵横 |
3.2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历史脉络 |
3.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早期党组织与革命活动 |
3.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3.2.3 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
3.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的发展 |
3.3 大别山区域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
3.3.1 红色山水环境概况 |
3.3.2 红色村镇群落分布概况 |
3.3.3 红色事件空间分布概况 |
3.4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历时分布特征 |
3.4.1 大革命时期:以红安为核心零星扩散 |
3.4.2 土地革命时期:一带一片一环三组两心 |
3.4.3 抗日战争时期:沿平汉铁路、长江红色文化景观轴 |
3.4.4 解放战争时期:沿鄂豫皖边红色文化景观带 |
3.5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空间格局特征 |
3.5.1 整体空间结构:一带两轴两片、一环三组一心 |
3.5.2 红色文化景观核心:红(安)新(县) |
3.6 大别山区域的现状基础条件 |
3.6.1 交通条件:外联内不通 |
3.6.2 社会经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原经济洼地 |
3.6.3 生态环境: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
3.7 小结 |
第四章 红安县和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
4.1 红安县的历史环境 |
4.1.1 红安县的自然环境:大别山地缘中心 |
4.1.2 红安县的社会结构:宗族同源的村镇网络 |
4.1.3 红安县的社会经济:湖北首富县 |
4.1.4 红安县的交通体系:公路-水运十字格局 |
4.2 红安县的红色历史发展脉络 |
4.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黄安县早期党组织和革命运动 |
4.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
4.2.3 抗日战争时期:安礼、安麻、陂安南抗日根据地 |
4.2.4 解放战争时期:黄安解放区 |
4.3 红安县红色乡镇类型及分布特征 |
4.3.1 红安县红色乡镇分类 |
4.3.2 红安县各类红色乡镇分布概况 |
4.4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研究 |
4.4.1 大革命时期:以城关镇和七里坪为中心点状散射 |
4.4.2 土地革命时期:“哑铃状”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结构 |
4.4.3 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县域边界的“环状”分布 |
4.4.4 解放战争时期:南北向景观带 |
4.5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 |
4.5.1 整体空间结构:一轴一环两片两核 |
4.5.2 变迁特征:层级性、流动性、集群性 |
4.5.3 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 |
4.6 村镇单元内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
4.6.1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要素分类 |
4.6.2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
4.7 村镇单元的现状城乡环境研究 |
4.7.1 交通条件:对外趋向武汉,对内连通不足 |
4.7.2 社会经济:机遇良好,贫困问题严重 |
4.7.3 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空心村问题严重 |
4.7.4 差异化的城乡基底环境 |
4.8 小结 |
第五章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
5.1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研究思路 |
5.1.1 “区域-市县-村镇”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 |
5.1.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保护目标及原则 |
5.2 大别山区域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
5.2.1 引入“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建“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公园” |
5.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框架 |
5.2.3 协调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
5.2.4 跨区域协同管理 |
5.3 红安县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
5.3.1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框架 |
5.3.2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产业布局 |
5.3.3 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建设 |
5.3.4 城乡一体的管理平台 |
5.4 村镇单元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
5.4.1 山水林田村(镇)整体保护展示 |
5.4.2 差异化的村镇功能产业活化 |
5.4.3 多元参与,精准管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景观 |
6.1.2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
6.1.3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完善和丰富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征 |
6.2.2 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遗产整合利用方式的创新 |
6.2.3 大别山跨区域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研究 |
6.2.4 分层级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框架研究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要求 |
1.1.2 中国区域规划新语境 |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分析框架构建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区域 |
2.1.2 区域开发 |
2.1.3 市域空间 |
2.1.4 市域空间开发 |
2.2 理论背景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空间结构研究 |
2.2.2 西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与规划实践 |
2.3 区域开发的空间理论 |
2.3.1 区域空间模式理论 |
2.3.2 区域空间形态理论 |
2.4 区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的研究趋势 |
2.4.1 新区域主义与区域管治 |
2.4.2 全球化与本地化两种尺度 |
2.4.3 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开发研究 |
2.5 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重构研究 |
2.6 研究评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赣州市的发展历程 |
3.1 赣州市的发展概况 |
3.2 赣州的区域发展阶段 |
3.2.1 近代-建国前:缓慢发展期 |
3.2.2 1949—1996年:萌芽发展期 |
3.2.3 1996—2006年:加速发展期 |
3.2.4 2006—至今:多要素叠加下的转型发展期 |
3.3 赣州市域空间开发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开发理论在赣州的应用 |
4.1 点轴理论的实践——《赣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
4.1.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
4.1.2 “点轴理论”对规划的指导 |
4.2 都市区理论的实践——《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
4.2.1 规划的产生及理论指导 |
4.2.2 都市区理论引导下的空间格局 |
4.2.3 都市区一体化的的制度供给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赣州市域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5.1 城镇规模体系 |
5.1.1 单中心极化现象明显,次级城镇体系结构缺乏 |
5.1.2 首位度呈现先升后降,县域呈现扁平化趋势 |
5.1.3 县域集聚重心下沉,从县城镇至一般乡镇 |
5.2 人口流动格局 |
5.2.1 区域人口流动格局:轴向分布 |
5.2.2 人口外流趋于收敛 |
5.2.3 “工农兼业”使城镇吸引力上升 |
5.3 城镇化空间格局 |
5.3.1 京九沿线是城镇化率的增长热点区域 |
5.3.2 “东聚南散”的城镇化空间特征 |
5.4 建设用地扩张格局 |
5.4.1 早期城市建设用地沿国道沿线扩张迅猛 |
5.4.2 工业化加速,建设用地不均衡扩张 |
5.4.3 “曲尺形”城镇密集带形成 |
5.5 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5.5.1 自上而下的强中心集聚与自下而上的多中心下沉 |
5.5.2 多源化产业动力推动的县域扁平化发展 |
5.5.3 轴向扩散特征,受区域流动影响显着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划与现状发展差异的解释性框架 |
6.1 解释框架 |
6.1.1 区域发展机制 |
6.1.2 差异发生机制 |
6.2 发展评价 |
6.2.1 规划指标评价 |
6.2.2 发展格局评价 |
6.3 机制分析 |
6.3.1 行政力量主导的核心聚集——中心城区 |
6.3.2 市场化与产业轴向扩散——南康区、龙南县 |
6.3.3 农业现代化+互联网的新集群——安远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探讨与规划反思 |
7.1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的探讨 |
7.1.1 市域空间开发的阶段与模式 |
7.1.2 点轴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
7.1.3 都市区理论的阶段性和适用性 |
7.2 市域空间开发理论指导下的区域规划反思 |
7.2.1 区域规划是遵循区域发展规律的实践 |
7.2.2 区域网络、多向开放系统是区域规划的重要语境 |
7.2.3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下的区域规划角色 |
7.3 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策略 |
7.3.1 构筑基于区域多中心城市网络的多向开放空间结构 |
7.3.2 聚焦于主要战略地区和城市网络中的精准定位 |
7.3.3 以完整生态结构统筹自然空间与发展空间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市域空间开发呈现动态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区域规划作为制度要素和空间地域的相互作用结果 |
8.1.2 多源化动力导致了市域空间开发目标与现状的差异,差异结果又导致新的市域空间开发选择 |
8.1.3 点轴系统理论和都市区理论具有阶段性和适应性,理论运用必须契合地区和时代生产水平的特征 |
8.1.4 区域规划是不同尺度的统筹协同平台,应更关注资源保护、开发与配置的平衡..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跨学科联系的研究框架 |
8.2.2 市域尺度的欠发达区域开发研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交通周边地价预测研究 ——以昌抚城际铁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土地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 |
1.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价评估研究 |
1.2.3 BP神经网络在地价评估中的优势与限制条件 |
1.2.4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理论基础 |
1.3.1 地租地价理论 |
1.3.2 土地区位理论 |
1.3.3 轨道交通及其对地价的影响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昌抚城际铁路沿线主要站点周边地价及可行利用方式 |
2.1 沿线主要站点 |
2.2 站场周边地价现状 |
2.3 沿线土地利用方式 |
2.3.1 站场及附属设施 |
2.3.2 商业区 |
2.3.3 商品房 |
2.3.4 物流园区 |
2.3.5 工业园区 |
第3章 BP神经网络地价预测模型的构建 |
3.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3.2 模型构建的基本流程 |
3.3 网络参数的确定 |
3.3.1 输入层和输出层的设计 |
3.3.2 隐含层设计 |
3.3.3 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选取 |
3.4 输入变量的确定 |
3.4.1 地理区位特征变量 |
3.4.2 周边配套特征变量 |
3.4.3 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特征变量 |
3.4.4 交通通达度特征变量 |
3.4.5 可达性特征变量 |
第4章 昌抚城际铁路周边土地估价模型及其预测结果 |
4.1 BP神经网络地价模型运算过程 |
4.1.1 样本数据输入 |
4.1.2 BP神经网络地价模型运算 |
4.2 BP神经网络地价预测模型的效果及预测结果 |
4.2.1 BP神经网络地价预测模型的效果 |
4.2.2 BP神经网络地价模型的预测结果 |
第5章 站点土地增值与主营亏损弥补方案 |
5.1 新建站点土地增值的情况分析 |
5.2 既有站点土地增值的情况分析 |
5.3 土地开发弥补项目主营亏损所需的方案 |
5.4 弥补主营亏损的政策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群相关研究 |
1.3.2 空间功能相关研究 |
1.3.3 空间优化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内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科学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1.3 空间均衡与相关理论 |
2.1.4 空间结构理论 |
2.1.5 可持续性理论 |
2.2 三生功能基本内涵 |
2.2.1 国土空间与功能概念 |
2.2.2 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 |
2.2.3 三生功能系统分析 |
2.2.4 三生功能系统自组织特征 |
2.2.5 三生功能系统演化机制 |
2.3 三生功能分类体系 |
2.3.1 三生功能分类原则 |
2.3.2 三生功能分类及衔接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域范围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1.4 土地利用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单元划分 |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4.1 国土空间结构分析框架 |
4.2 国土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
4.2.1 动态度与信息图谱 |
4.2.2 景观格局指数 |
4.3 国土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4.3.1 国土空间数量变化分析 |
4.3.2 国土空间重心迁移分析 |
4.3.3 国土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
4.3.4 不同地形梯度下国土空间分布 |
4.4 国土空间景观结构动态演变 |
4.4.1 斑块尺度上景观特征 |
4.4.2 景观尺度上景观特征 |
5 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生功能空间格局识别 |
5.1 三生功能空间格局识别框架 |
5.2 三生功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
5.2.1 功能评价模型 |
5.2.2 空间相关性模型 |
5.3 三生功能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1 三生功能评价 |
5.3.2 生产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3 生活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4 生态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4 三生功能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1 生产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生活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生态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6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布局 |
6.1 国土空间分区优化框架 |
6.2 国土空间优势功能分析 |
6.2.1 比较优势指数 |
6.2.2 比较优势功能评价 |
6.2.3 比较优势功能空间分布 |
6.2.4 比较优势功能类型判定 |
6.3 国土空间功能优化方案 |
6.3.1 功能分区原则 |
6.3.2 功能区命名方法 |
6.3.3 国土空间功能区划 |
6.3.4 国土空间功能区特征 |
7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的实现路径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重构 |
7.1.1 国土空间格局重构理念 |
7.1.2 生产空间格局重构 |
7.1.3 生活空间格局重构 |
7.1.4 生态空间格局重构 |
7.2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的对策 |
7.2.1 促进中心城市功能协同利用 |
7.2.2 完善交通运输与信息传输网 |
7.2.3 加强地区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 |
7.2.4 深入挖掘农业生产空间潜力 |
7.2.5 推动城市群生活空间集约利用 |
7.2.6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空间保护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概念框架和模式创新 ——以九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 案例区概况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现状评述 |
3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概念框架 |
3.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概念内涵 |
3.2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理论逻辑 |
3.3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逻辑框架 |
3.4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运行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土资源开发评价的“三位一体”分析模式创新 |
4.1 国土资源开发评价的方法论和模式重构 |
4.2 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 |
4.3 国土资源开发吸引力评价 |
4.4 国土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
4.5 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的九江市各县(市)国土资源开发前景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三位一体”评价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模式创新 |
5.1 国土资源开发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
5.2 市场潜力模型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
5.3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分区 |
5.4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布局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文化协同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策略创新 |
6.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文化协同逻辑 |
6.2 历史文化基因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
6.3 文化复兴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序参量原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实施模式创新 |
7.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实施的复杂系统分析框架 |
7.2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实施的序参量 |
7.3 基于序参量原理的开发格局优化实施案例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深化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8)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气象 |
2.4 河湖水系 |
2.5 社会经济 |
2.6 道路交通 |
2.7 防洪工程 |
2.7.1 圩堤 |
2.7.2 穿堤建筑物 |
2.7.3 防洪工程存在问题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关键技术及模型 |
3.1 空间分析技术 |
3.2 路径优化技术 |
3.3 洪水分析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收集和整理 |
4.1 数据收集 |
4.2 数据整理 |
4.2.1 基础资料 |
4.2.2 工程资料 |
第5章 洪水分析 |
5.1 洪水风险分析 |
5.1.1 计算方案制定 |
5.1.2 洪水分析计算 |
5.1.3 洪水分析结果 |
5.2 洪水影响分析 |
5.2.1 洪水影响分析指标 |
5.2.2 洪水影响分析 |
5.2.3 灾情统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避洪转移分析 |
6.1 危险区与转移单元确定 |
6.1.1 避洪转移洪水分析方案 |
6.1.2 危险区的划分 |
6.1.3 避洪转移单元确定 |
6.2 避洪转移人口分析和避洪方式选择 |
6.2.1 避洪转移人员确定 |
6.2.2 避洪方式选择 |
6.3 安置场所确定 |
6.3.1 选择原则 |
6.3.2 避洪转移安置匹配 |
6.4 转移路线确定 |
6.5 避洪转移方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20世纪30至40年代赣北地区农家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主要资料运用、创新之处、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农家耕地的利用与配置 |
一、农家耕地的规模 |
二、耕地的分布 |
三、耕地的利用 |
四、耕地的占有状况 |
第二章 农业生产状况 |
一、农业的生产条件 |
二、农业生产收益 |
三、农作物亩产量及其变动 |
第三章 农家兼业与农家生计 |
一、农家何以从事兼业? |
二、兼业在农家生计中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2 相关基本概念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4 研究方法 |
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 |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基础条件 |
第二章 鄱阳湖生态区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
2.1 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分析 |
2.2 城市用地规模结构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节点特征分析 |
3.1 节点空间分布特点 |
3.2 节点发展水平 |
3.3 主要节点辐射范围 |
3.4 城镇轴线分布发展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地域空间特征分析 |
4.1 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地域分异 |
4.2 城镇体系分布中心的地域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分析 |
5.1 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 |
5.2 综合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指标选取 |
6.3 城市流强度 |
6.4 城市流强度的历年变化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特征分析 |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特征 |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镇体系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高效开发京九铁路沿线南昌县区农业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区外围城市南昌县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方云翔. 浙江大学, 2020(01)
- [2]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D]. 刘亚琼. 东南大学, 2020(01)
- [3]中部欠发达地区市域空间开发与规划研究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D]. 谭诗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交通周边地价预测研究 ——以昌抚城际铁路为例[D]. 彭宇星.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5]基于“三生”功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D]. 徐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
- [6]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概念框架和模式创新 ——以九江市为例[D]. 张俊. 浙江大学, 2017(02)
- [7]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 南昌市人民政府. 南昌日报, 2016
- [8]赣抚大堤防洪保护区避洪转移安置研究[D]. 刘晓声. 南昌大学, 2016(03)
- [9]20世纪30至40年代赣北地区农家生计研究[D]. 朱仁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分析[D]. 李传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