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专学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情报信息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龙[1](2022)在《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的坚守与担当》文中指出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于1981年应运而生,40年来坚守初心,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展望未来,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勇担使命,就要更自信地做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咨询、指导、协调等工作,更坚定地推进创新型、信息化、引领式的一流图书馆建设,更全面地完善现代化思想理论、整体化发展理念、智慧化服务理法、价值型思维理性,更精准地指导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人与信息的和谐共生关系,共创理论建设新境界、实践发展新高度、价值理性新贡献。
陈建龙,邵燕,张慧丽,张璐[2](2022)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前沿课题和时代命题——《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解读》文中指出文章从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六个前沿课题入手,对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的《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进行内容解读,并提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三个时代命题,以期为全国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和全面应用《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开展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规划、研究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图1。参考文献11。
段淑星[3](2021)在《韩国图书馆发展综合计划研究——兼论对我国图书馆在“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旨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国外同行的有益借鉴。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以韩国三个图书馆发展综合计划内容为框架,总结韩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环境、发展规划战略方向和核心课题。该计划立足韩国国情,在图书馆合作体系构建、信息公开路径和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姜宇飞,刘建华,汪鹤,石磊[4](2021)在《文化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组织与实践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意义]从文化视角重新审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工作,在空间中融入文化元素,将空间再造的过程视为文化育人的过程,使空间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升级、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从文化视角出发,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组织与实践过程,结合东北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工作实践,深入思考通过其实现服务升级、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结果/结论]文化视角下审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更有利于统筹规划工作,实现高校图书馆空间的教育功能。
赵珊珊[5](2021)在《图书馆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财经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深层次学科情报信息服务能够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评价、管理决策等提供有力支撑,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与深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国内财经院校图书馆开展的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文献研究和网络调查法等方法,在全面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财经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所呈现的特点,重点从分析工具、依托数据库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分析了财经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情报服务的现状。调研发现,大部分财经高校图书馆正在积极开展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但整体上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图书馆应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在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和宣传推广上加大投入,打造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品牌,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袁曦临[6](2021)在《现代图书馆学学科定位之“锚”:基于东南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目的/意义]图书馆学当前正面临学科发展的瓶颈,重新思考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是图书馆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以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创建初期的图书馆学教育重镇东南大学为切入点,围绕东南大学的两位图书馆学家洪范五与张厚生,系统收集史料,全面考察他们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以此描绘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实践的曲折发展过程。[结果]研究表明,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实践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两者割裂分离,对于图书馆学科研究而言将会导致研究领域的泛化和研究内容的空心化;对于图书馆实践而言,则会失去图书馆学的理论指引与图书馆馆员的专业认同。[结论]构建"图书馆学科共同体",夯实专业基础,继承文献研究学术传统,将图书馆学教育与图书馆业务统合起来,是解决图书馆学学科困境的路径之一,也是培养现代图书馆学人和图书馆专业馆员的重要标志。
马兰,姜波[7](2021)在《省域高校图书馆“双一流”支撑服务现状与提升策略——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网络调查与文献调查法,以"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成果转化、师资队伍建设五大任务为切入点,对河北省省域"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双一流"支撑服务进行调研,发现其存在规划意识不强、管理机制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深层次服务不足等问题,提出重视发展规划和组织变革、发挥上级管理部门和联盟的指导和连结作用、调动馆员主动性以提供深度服务、重视空间建设等建议。
张康,李卓卓[8](2021)在《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建设百年历史演变》文中提出[目的/意义]图书馆学专业教材作为学科记忆的重要组成,对其历史脉络的钩沉是推动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发展的重要参考,对管窥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正规化、规模化和图书馆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通过文献调查法与网络调查法所获805种图书馆学专业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分期,将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区分并归纳了不同时期教材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特点。[结论/发现]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的百年发展具有以下演进规律:教材与教育发展相辅相成;知识体系从链条走向板块;内容理性从技能转向科学;从单向引入走向多元融合。[创新/价值]研究对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建设的整体状况、发展阶段、研究特点等作了较为清晰描绘,既有阶段性叙事,也有对图书馆学专业教材的书目信息描述与统计分析,以期为图书馆学教育史和教材史研究提供新的洞见和线索。
张垒[9](2021)在《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定位、边界与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实践中存在定位模糊、服务边界不清、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文章在对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政策环境、发展实践、学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活动过程、知识流动价值、图书馆禀赋要素构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类型三维分析框架,以此分析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功能定位、类型。并基于需求、供给、管理等功能定位、优势界定了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边界。在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高校创新机理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高校创新的"形式-功能-过程"机制模型,探寻正确路径。
顾烨青,郑锦怀[10](2021)在《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说考论》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图书馆协会世界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百科全书》收录了两位并非长期专门研究中国图书馆史的美国学者撰写的李大钊词条,将其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李大钊凭借其他中国图书馆人物无可比拟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得以入选。通过对该词条内容和之前相关论文及其参考文献的解读,文章认为这两位美国学者之所以将李大钊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是因为他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基地,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图书馆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引领民众树立了开创性典范。文章进一步梳理中国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评价和对"之父"誉称标准的探讨,分析李大钊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对比同时期其他中国图书馆学人,认为李大钊属于第二层次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距第一层次的真正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尚有差距。
二、论中专学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情报信息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专学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情报信息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的坚守与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40年的奋进历程 |
2.1 发展历程 |
(1)第一阶段:1981—1986 |
(2)第二阶段:1987—1998 |
(3)第三阶段:1999至今 |
2.2 历史性成就 |
(1)成立了全国高校图书馆领域的组织机构并接续发挥重要作用 |
(2)确立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地位和功能并得到贯彻落实 |
(3)创立了馆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并促进高素质馆员队伍建设 |
(4)树立了“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先进理念并指导文献保障与信息服务工作广泛开展 |
(5)建立了信息素质课程教育体系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
(6)铸就了鲜明的图书馆精神并引领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现代化进程 |
3 40年的宝贵经验 |
3.1 实践经验 |
(1)坚持现代化方向 |
(2)坚持创造性思维 |
(3)坚持整体化建设 |
(4)坚持服务宗旨 |
(5)坚持学术标准 |
(6)坚持人文情怀 |
3.2 规律性认识 |
4 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勇担使命 |
4.1 组织开展研究活动,建设创新型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现代化问题的学术研究 |
(2)重点推进扎根中国的高善的创新型图书馆建设 |
4.2 切实整合咨询工作,建设信息化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事业的整合咨询 |
(2)重点推进充满活力的高阶的信息化图书馆建设 |
4.3 积极承担指导责任,建设 “一流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内涵式发展指导 |
(2)重点推进独具价值的高效的“一流图书馆”建设 |
4.4 全面提升协调能力,建设引领式图书馆 |
(1)着重加强图书馆高质量发展协调 |
(2)重点推进面向世界的高强的引领式图书馆建设 |
5 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开创未来 |
5.1 坚持和完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理论,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全面深化中国式的图书馆现代化思想理论 |
(2)持续优化高校图书馆治理体系 |
(3)持续强化高校图书馆治理能力 |
5.2 坚持和拓展图书馆整体化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行业共同进步和创新发展 |
(1)全面更新新时代的图书馆整体化发展理念 |
(2)持续促进高校图书馆行业共同进步 |
(3)持续激励高校图书馆行业创新发展 |
5.3 坚持和整合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理法,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事业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融合发展和充分发展 |
(1)全面创新战略性的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理法 |
(2)持续贯通高校图书馆事业融合发展 |
(3)持续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充分发展 |
5.4 坚持和弘扬图书馆价值型思维理性,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事业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同步发展和协调发展 |
(1)全面壮大创造性的图书馆价值型思维理性 |
(2)持续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同步发展 |
(3)持续保障高校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 |
6 结语 |
(2)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前沿课题和时代命题——《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前沿课题 |
1.1 前沿课题一:树立核心理念,促进内涵式发展 |
1.2 前沿课题二:明晰阶段目标,推动整体发展 |
1.3 前沿课题三:聚焦实际问题,加快高质量发展 |
1.4 前沿课题四:加强理论指导,保障科学发展 |
1.5 前沿课题五:立足关键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
1.6 前沿课题六:理顺生态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
2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
2.1 时代命题一:大学图书馆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 |
2.2 时代命题二:大学图书馆是国家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 |
2.3 时代命题三:大学图书馆是信息化生态的引领者 |
3 结语 |
(3)韩国图书馆发展综合计划研究——兼论对我国图书馆在“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韩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环境分析 |
1.1 社会文化环境复杂性加剧 |
1.2 技术环境升级 |
1.3 图书馆服务环境变化 |
2 “韩国图书馆发展综合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战略方向与架构 |
(1)图书馆内在革新。 |
(2)共同体力量培育。 |
(3)社会包容实现。 |
(4)个人潜能发挥。 |
3 “计划”核心课题 |
3.1 加快技术升级,推动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落实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战略 |
3.2 构建不同性质、不同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体系,培育共同体力量 |
3.3 推动信息公开,密切业界联系 |
4 “计划”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启示 |
4.1 应对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制定图书馆发展战略规划,彰显社会责任 |
4.2 明确各类图书馆管理职责,动员全行业参与协作,事业成果覆盖全国 |
4.3 重视图书馆在推动地区发展中的力量,促进地区协作 |
4.4 建立高效信息公开制度及评估体系,积极推进本国图书馆事业融入国际发展进程,提升图书馆发展国际化水平 |
5 结语 |
(4)文化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组织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
2 文化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再认识 |
3 文化视角下东北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实践 |
3.1 实施背景 |
3.2 实践特色 |
3.2.1 行为文化视角:以全员参与赋予高校图书馆空间文化温度 |
3.2.2 精神文化视角:以大爱文化赋予高校图书馆空间文化情怀 |
(1)大爱情怀赋予空间鲜明底色。 |
(2)担当精神赋予空间厚重力量。 |
(3)大局意识赋予空间时代特征。 |
3.2.3 制度文化视角:以以人为本赋予高校图书馆空间文化品格 |
(1)统筹制协调各项任务。 |
(2)项目制促进专项工作。 |
(3)补偿制弥补读者需要。 |
3.3 实施效果 |
3.3.1 重视行为文化,让高校图书馆空间带给师生亲近感、存在感、归属感,为实施文化育人提供前提 |
(1)在功能上,实现藏用融合、以用为主。 |
(2)在布局上,实现动静分离、动线合理。 |
(3)在感知上,实现体现共性、满足个性。 |
3.3.2 重视精神文化,让高校图书馆空间带给师生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为实施文化育人提供核心 |
(1)修旧如旧为育人提供支持。 |
(2)强化精髓为育人坚定方向。 |
(3)强调立德为育人积淀底蕴。 |
3.3.3 重视制度文化,让高校图书馆空间带给师生安全感、幸福感、优越感,为实施文化育人提供保证 |
4 总结与思考 |
4.1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是系统工程,应通过文化思维赋予其文化功能 |
4.2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是开放工程,应通过文化精神赋予其文化个性 |
4.3 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是动态工程,应通过文化规则赋予其文化生命 |
作者贡献说明: |
(5)图书馆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财经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情报服务现状理论研究 |
3 财经高校图书馆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调研 |
3.1 调研设计 |
3.2 调研结果 |
3.2.1 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开展现状 |
3.2.2 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呈现的特点 |
3.3 图书馆开展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存在的问题 |
4 财经高校图书馆开展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的建议 |
4.1 优化学科情报服务的人才储备和合作机制 |
4.2 构建需求导向的学科情报服务体系 |
4.3 丰富学科情报服务的内容,强化服务的针对性 |
4.4 完善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
5 小结 |
(6)现代图书馆学学科定位之“锚”:基于东南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东南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百年实践探索 |
2.1 洪有丰图书馆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
2.2 张厚生的图书馆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
3 图书馆学学科定位与归属的两次转轨 |
3.1 面向社会公众的教育学范式转变 |
3.2 面向信息资源的管理学范式转变 |
4 现代图书馆学学科定位与发展之“锚” |
4.1 正视现代图书馆学的“流动性” |
4.2 建构“图书馆学科共同体” |
4.3 回归“文献研究”学术传统 |
5 结语 |
(7)省域高校图书馆“双一流”支撑服务现状与提升策略——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双一流”支撑服务现状 |
2.1 助力人才培养 |
2.2 助力科学研究 |
2.3 助力文化传承 |
2.4 助力成果转化 |
2.5 助力师资建设 |
3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双一流”支撑服务存在的问题 |
3.1 “双一流”意识不强,缺少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规划 |
3.2 缺少与一流图书馆建设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 |
3.3 京津冀区域化发展不平衡,行业组织作用有待发挥 |
3.4 深层次服务能力不足 |
4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双一流”支撑服务提升策略 |
4.1 制定“双一流”建设战略发展规划 |
4.2 推动管理变革 |
4.3 依托联盟建设实现快速发展,注重学会和联盟的协调作用 |
4.3.1 注重参与和建设多级多类联盟 |
4.3.2 调动学会和联盟的作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 |
4.4 深化服务 |
4.4.1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资源发现与知识服务 |
4.4.2拓展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 |
4.4.3 加强实体空间集成服务 |
(8)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建设百年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总体情况 |
1.1 图书馆学专业教材的识别和界定 |
1.2 数据来源和统计 |
1.3 研究方法 |
1.4 内容分析统计结果 |
2 发轫及第一次繁荣时期(1920-1949年) |
2.1 教材体系本土化探索: 仿习欧美到改良重构 |
2.2 教材内容实用性取向: 面向专门的职业场景 |
2.3 多层次教材体系探索: 高等教育和速成教育 |
3 成长及第二次繁荣与走低时期(1950-1976年) |
3.1 第二次繁荣(1950-1966年) |
(1)专业教材的苏式改造 |
(2)两类教材的并进发展 |
3.2 繁荣的走低(1967-1977年) |
4 再兴及第三次繁荣时期(1977-2000年) |
(1)教材组织制度化发展 |
(2)教材建设现代性突破 |
5 突破及第四次繁荣时期(2001年至今) |
5.1 立足本土的中国特色 |
5.2 泛信息环境中的包容开放 |
6 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百年演进特点 |
6.1 教材与教育发展相辅相成 |
6.2 知识体系从链条转向板块 |
6.3 内容理性从技能转向科学 |
6.4 从单向引入走向多元融合 |
7 结语 |
作者贡献说明 |
支撑数据 |
(9)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定位、边界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
1.1 政策环境 |
1.2 发展实践 |
1.3 学术研究 |
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与类型划分 |
2.1 功能定位 |
2.2 基于功能分析的类型划分 |
2.2.1 创新活动维 |
2.2.2 信息价值维 |
2.2.3 高校图书馆禀赋优势维 |
3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边界划定 |
3.1 边界界定的必要性 |
3.1.1 边界模糊削弱了服务的核心能力 |
3.1.2 边界模糊降低了服务供给的精准性 |
3.1.3 知识产权信息属性决定其服务逻辑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
3.2 边界界定 |
3.2.1 基于供给侧的分析 |
3.2.2 基于需求侧的分析 |
3.2.3 基于监管侧的分析 |
4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高校创新的机理、机制 |
4.1 机理 |
4.1.1 专业化分工,完善高校创新体系 |
4.1.2 集聚资源,节约信息成本 |
4.1.3 整合创新链,降低创新成本 |
4.1.4 素养教育,集聚创新人才 |
4.2 机制 |
5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高校创新的路径 |
5.1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资源保障与优化配置功能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 |
5.2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管理规范功能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 |
5.3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创新辅助功能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 |
5.4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中介功能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 |
6 结语 |
(10)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说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ALA百科》中李大钊词条的撰写者等相关问题探析 |
2.1 关于词条的撰写者 |
2.2 影响李大钊词条撰写及词条入选《ALA百科》的若干因素 |
3 李大钊被美方称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的原因探析 |
3.1 《ALA百科》李大钊词条的内容 |
3.2 对《起源》《红楼》等相关文献的解读 |
4 中国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评价 |
4.1 民国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研究与评价 |
4.2 20世纪50—60年代图书馆界对李大钊的研究与评价 |
4.3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李大钊图书馆成就的评价 |
5 对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誉称的理解和认识 |
5.1 “之父”誉称的冠名标准和使用探析 |
5.2 对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誉称相符性的探讨 |
四、论中专学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情报信息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的坚守与担当[J]. 陈建龙.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2(01)
- [2]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前沿课题和时代命题——《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解读[J]. 陈建龙,邵燕,张慧丽,张璐.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2(01)
- [3]韩国图书馆发展综合计划研究——兼论对我国图书馆在“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启示[J]. 段淑星. 新世纪图书馆, 2021(12)
- [4]文化视角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组织与实践探索[J]. 姜宇飞,刘建华,汪鹤,石磊. 图书情报工作, 2021(22)
- [5]图书馆深层次学科情报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财经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分析[J]. 赵珊珊. 图书馆研究, 2021(06)
- [6]现代图书馆学学科定位之“锚”:基于东南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考察[J]. 袁曦临. 情报资料工作, 2021(06)
- [7]省域高校图书馆“双一流”支撑服务现状与提升策略——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J]. 马兰,姜波.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1(08)
- [8]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材建设百年历史演变[J]. 张康,李卓卓. 图书情报知识, 2021(04)
- [9]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定位、边界与路径[J]. 张垒. 图书馆学研究, 2021(11)
- [10]李大钊“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说考论[J]. 顾烨青,郑锦怀. 图书馆, 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