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形势下企业审计的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禹湘晖[1](2021)在《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社会化水平的提升、改革的逐步推进,国有企业一直以来欠缺合理的审计监管,存有审计范畴不全、审计岗位职责反复、审计内容单一、资源分配高效率不高、我国已有财产外流比较严重和别的难题。对于存在的不足,探寻新常态下健全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工作的策略,必须明确提出提升国有企业审计监管的防范措施提议,进一步预防国有资产外流,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水平。
王彪华[2](2020)在《新形势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重要手段和经济社会有效监督力量,是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监督机制。而国家审计职责的全面履行又赖于对国家审计职能的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本文在通过对我国国家审计职能发展历程纵向比较和对世界主要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横向比较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探讨国家审计职能面临的新形势。国家治理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必须适应新环境作出适应性调整,需要从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作的领导、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与时俱进适应环境变化、推进各项事关审计事业发展大局的改革,为审计职能发挥作用提供保障。
刘俊海[3](2019)在《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企业内部审计》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同时党和政府对内部审计的制度规定及政策规划正在不断完善,使得新形势下的企业集团面临新的审计要求和变化,特别是国有集团企业的内审工作水平有待提升。基于此,国有集团化企业需要站在内审工作模式和内审体系的层面思考内审工作的提升途径,通过对当前内审工作中的不足探讨,以寻求国有企业审计质量的有效提升,最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运转、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马薇[4](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项关键制度安排,通过权力监督权力的根本形式发挥制约功能,进而在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国家财政经济安全、提升政府效能、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审计监督建设愈发显得迫切。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审计领域的改革将要走进“深水区”,触碰深层次的体制、结构等问题,以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党中央已然进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之时,地方层面上的跟进和创新情况更为值得关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地方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既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审计署的改革部署,又结合本地特色实现创新发展,使得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在路上”。作为国家治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现行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在诸多方面上已然无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而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了显着地必要性。事实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已然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过程、趋向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梳理以及国家治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等相关理论工具,搭建起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在内部主要由组织、权力、制度、机制等要素构成;在外部则由党的领导、审计体制、审计价值构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先后经历旧审计阶段、红色审计阶段、现代审计阶段、新时代审计阶段四个时期。通过回顾和梳理历史,能够清晰认识其发展成就,并归纳出发展规律以更深入的理解审计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之路”。当然,现阶段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基于分析框架,这主要体现在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运行难以契合。针对现实困境,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改革尝试。本文选取南京、广州、重庆、贵阳四地进行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既具象化展示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也试图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建设性启示。基于分析框架和案例研究,本文提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应当首先明确两个前提条件,即价值取向和审计体制模型。前者包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树立;后者则强调应保持行政型审计体制基本不变。在此基础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应当从组织、权力、制度、机制四个方面上具体展开。其中,组织设置包括审计机构的增减、地方审计委员会的建设以及组织关系厘定;权力优化涉及管理权限确认、审计职能转型和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要注重静态层面上的良法和制度建设,也要注重程序设计以保证动态层面上的依法执法落实;机制修缮则分为内生机制、外部机制和联接机制三个方面。这四部分既相互独立,发挥独特作用,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内容。总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紧跟党中央和国家有关审计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亦是推进地方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美合日班·奥布力喀斯木[5](2019)在《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开展国有企业内部领导人员离任审计是评判其任期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以及法律法规责任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是强化国有企业管理,对企业干部队伍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在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之际,研究国有企业内部人员离任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本文在研究中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一个国有企业的离任审计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了国有企业离任审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当前已经形成的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归纳,进一步梳理了国有企业离任审计相关概念、内容、特点、目标、程序、以及方法等内容,并且论述了开展国有企业离任审计的理论基础,为论文研究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在案例分析中,论述了该企业整体管理状况、审计工作状况的后,以一位分子公司总经理的离任审计为具体案例,分析了离任审计工作详细流程,并分析了国有M企业离任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引发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国有M企业离任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立足M企业的离任审计工作实际情况,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对离任审计严肃性认识;有效保障审计独立性;强化审计工作结果应用;优化管理模式以促进内部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建设与深化国企改革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以及加强与人事、纪检部门的协调配合等方面内容。在研究中,将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国有企业的内部离任审计分析上,抓住国有企业内部离任审计的重心,把握国有企业的发展特点,抓住经济责任审计的主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新时期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汪妍[6](2019)在《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做出战略部署,要求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审计署重新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紧接着发布《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都对审计机关指导内部审计的要求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但目前,审计机关尚未明确指导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本文将详细研究相关内容,以期为审计机关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建议。本文首先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接着论述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重点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工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写作的理论依据;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背景,概述不同时期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作用。然后分析总结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针对目前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时存在的不足,主要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中有关审计机关指导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设计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路径,明确指导的时间、方式和内容,从内部审内部审计计划的安排、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和完善制度建设这五个方面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接着进行案例分析,介绍J公司内部审计概况,以及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情况,分析现存不足,提出完善措施,指明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具体做法。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审计机关加强指导的相关建议。本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设计指导路径,提出目前尚未明确的关于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为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且为审计机关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思路,也期望能为审计机关指导属于指导对象的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王光磊[7](2019)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中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改革。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针对领导人员本身的监督机制,在加强权力制约、落实深化改革、促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监察机构通过监察权履行职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组织地位履行职能,两者行使监督权力维护经济社会的安全有效运行,对于反腐倡廉,两者存在着天然的联系。部分学者指出,针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不足的问题,可以将其并入监察机构中得以完善。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不能兼容。因此,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在现行监察体制框架下探索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发展路径。本文以权力制衡原则为理论基础,首先基于现阶段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全流程,梳理目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情况:审计资源难以匹配审计任务的需求、评价体系难统一和责任界定难厘清、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和审计结果运用鲜有成效、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本文结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从审计关系、审计功能、审计结果运用、审监协同四个角度分析监察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造成的影响。再次,本文以G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为研究对象,指出G企业现存的问题:审计委托代理关系不健全、审计功能与经济责任不匹配、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内部审计和外部监察的协同难落实。最后,本文对上述问题逐个进行分解,结合审计实践,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重新界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关系;整合和创新审计内容、厘清和强化责任界定、创新和提高审计手段;强化结果运用整改、充分运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结果公告制度;构建审监协同的理论基础、健全审监协同的保障措施。本文将权力制衡原则和监察体制改革融入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基于此提出改进当前G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措施,一方面适应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强化国有企业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期望能够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叶静娴[8](2019)在《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一方面国家不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绝对领导,国家电网公司顺应国家要求,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落实力度。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关注度的不断加强,电力集体企业集约化、精益化管理等自身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监督企业经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舞弊现象的出现,也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日益成为电力集体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本文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内部审计方面的相关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对内部控制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的明确和阐释,对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当前的情况展开讨论。本文主要以JD电力集体企业为研究对象,全面了解其内部审计现状,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其存在优势和劣势,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梳理。进而提出优化策略,重点从优化内部审计环境、优化内部审计体制架构、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引入内部审计中介委托制、完善内部审计成果转换机制、优化内部审计方式、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加大内部审计追责力度等方面提出内部审计优化方案和保障措施。
陈倩云[9](2018)在《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新的政策措施,社会经济形势也随之变化。重庆市合川区区委、区政府从“三去一降一补”、简政放权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手段,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改革中的新措施和新问题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结合改革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以便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国家审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性,结合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在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以及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情况,对其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研究。本论文重点通过问卷设计,对45个调查对象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对部分审计相关单位的工作联系人进行了走访调查。根据调研的实际数据,整理、分析、归并出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在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审计全覆盖差距大、重大政策措施执行监督不够、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缺位、审计队伍人力资源矛盾大等。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职业化水平;二是改进工作薄弱环节,推进审计全覆盖;三是优化审计方式方法,加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推进国有企业审计。该项研究既对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工作路径探索,同时也给其他基层审计机关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依据。
刘江燕[10](2017)在《基于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引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迈进新常态,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任务逐渐明确化,除此之外还提出了诸如国有企业"走出去"等战略,目前的发展面临从未有过的困难和挑战,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审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审计监督
二、新形势下企业审计的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企业审计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企业审计监督问题的提出 |
二、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 |
1. 国有企业审计应强化审计思维 |
2. 国有企业审计应契合国有资产监管 |
3. 国有企业审计应健全监督体系 |
三、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对策建议 |
1. 实行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
2. 明确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责任 |
3. 强化国有企业的绩效审计和服务型监督 |
4. 构建多层次、系统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模式,建立健全境外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制度 |
四、结语 |
(2)新形势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研究 |
(二)关于国家审计职能的具体内涵 |
(三)关于国家审计职能的影响因素 |
三、我国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发展历程 |
四、世界主要国家审计职能定位情况及特点分析 |
(一)世界主要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基本情况 |
(二)世界主要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的特点分析 |
五、国家审计职能定位面临的新形势 |
(一)经济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二)政治环境: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
(三)文化环境: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四)社会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
(五)生态文明环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
六、新形势下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 |
(一)基于经济环境的国家审计职能 |
(二)基于政治环境的国家审计职能 |
(三)基于文化环境的国家审计职能 |
(四)基于社会环境的国家审计职能 |
(五)基于生态环境的国家审计职能 |
七、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形势下的国有集团化企业内审现状及不足 |
(一)国有集团化企业内审现状 |
(二)企业内审部门及其监督力量的缺失 |
(三)企业内控管理、内审体系当中的监督不力 |
三、国有集团化企业开展内审工作的优化路径 |
(一)切实保障企业内审工作模式的独立性和发展性 |
(二)进一步完善企业内审体系 |
(三)强化企业内审成果的应用及转化 |
四、结语 |
(4)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主要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一个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剖析 |
一、国家治理 |
二、国家审计 |
三、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分析 |
一、国家治理理论 |
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进路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搭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及评述 |
第一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 |
一、旧审计阶段:封建社会及民国时期 |
二、红色审计阶段:革命根据地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 |
三、现代审计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
四、新时代审计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二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及时有效披露相关信息,提升了政府透明度 |
二、发挥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保障了国家治理稳定有序 |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审计质量 |
四、丰富审计内容和审计形式,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 |
第三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审计法制化趋向 |
二、审计功能不断扩展 |
三、审计民主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
第一节 现实困境 |
一、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 |
二、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 |
三、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 |
四、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运行难以契合 |
第二节 生成机理 |
一、审计体制的制约 |
二、政府职能转型滞后 |
三、对审计的认识有待提高 |
四、利益协调困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若干典型个案: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概述 |
一、南京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二、广州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三、重庆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四、贵阳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第二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比较研究 |
一、组织建设层面的比较 |
二、权力配置层面的比较 |
三、制度建设层面的比较 |
四、机制修缮层面的比较 |
第三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高扬党的旗帜 |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顺多重关系 |
三、坚持全面改革,谋求深化发展 |
四、坚持效益目标,提升审计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置设计 |
第一节 根本条件: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一、毫不动摇的思想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二、鲜明的主题设置: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 |
三、有效的改革原则: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保障 |
第二节 基础条件:国家审计体制确认 |
一、审计组织模式优化 |
二、审计领导体制模式调整 |
三、国家审计体制确认的意义阐明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组织及其权力 |
第一节 组织和权力优化的原则坚守 |
一、独立性和联系性的把握 |
二、一致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三、全面性和重点性的兼顾 |
第二节 地方审计组织设置及关系优化 |
一、组织设置之“加减法”应用 |
二、发挥地方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
三、组织关系厘定 |
第三节 审计权力优化与规范 |
一、审计管理权限确认 |
二、审计职能转型 |
三、权力清单制度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制度与机制 |
第一节 制度与机制建构的条件设立 |
一、价值取向:公共性确立 |
二、要素供给:可行性把握 |
三、注意事项:衔接性处理 |
第二节 审计制度建设 |
一、良法:夯实改革创新的合法性 |
二、制度:强化改革创新的规范性 |
三、程序:提升改革创新的秩序性 |
第三节 审计机制修缮 |
一、内生机制 |
二、外部机制 |
三、联接机制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有企业离任审计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国有企业离任审计概述 |
2.1.1 离任审计的概念 |
2.1.2 国有企业离任审计特点 |
2.1.3 国有企业离任审计目标和程序 |
2.1.4 国有企业离任审计的方法 |
2.2 国有企业离任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权力制衡理论 |
3 国有M企业A子公司总经理离任审计案例分析 |
3.1 国有M企业概况 |
3.1.1 国有M企业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
3.1.2 国有M企业组织机构设置 |
3.1.3 国有M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设置 |
3.2 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工作的目标 |
3.2.1 真实性目标 |
3.2.2 合法性目标 |
3.2.3 责任性目标 |
3.3 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
3.3.1 资金、资产方面 |
3.3.2 收入方面 |
3.3.3 成本费用方面 |
3.3.4 重大政策执行方面 |
3.4 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审计流程 |
3.4.1 审计计划阶段 |
3.4.2 审计准备阶段 |
3.4.3 审计实施阶段 |
3.4.4 审计报告阶段 |
3.4.5 审计档案归档阶段 |
3.4.6 审计评价和建议 |
4 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中层管理人员接受离任审计的主动性不强 |
4.1.2 审计制度体系不健全 |
4.1.3 中层领导人员离任与审计工作开展存在时间上的脱节 |
4.1.4 审计工作基础资料管理薄弱 |
4.1.5 审计制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4.2 导致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中层管理人员审计意识不强 |
4.2.2 开展审计工作独立性不足 |
4.2.3 审计工作成果利用率不高 |
4.2.4 审计任务繁重 |
4.2.5 国有M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与审计工作发展不相适应 |
5 改进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中层管理人员对离任审计严肃性认识 |
5.2 有效保障审计独立性 |
5.3 强化审计工作结果应用 |
5.4 优化管理模式以促进内部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 |
5.4.1 重视任中审计为离任审计做好准备 |
5.4.2 加强审计前调查 |
5.5 建设与深化国企改革相适应的内部审计人员队伍 |
5.6 加强与人事、纪检部门的协调配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文献评述 |
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分工理论 |
2.3 治理理论 |
3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变迁 |
3.1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职责得到初步确立 |
3.2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逐步深入 |
3.3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不断提升 |
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不足 |
4.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
4.1.1 通过网络信息搜集资料的现状分析 |
4.1.2 通过专家座谈搜集资料的现状分析 |
4.1.3 现状总结 |
4.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
4.2.1 审计机关指导的覆盖范围不够全面 |
4.2.2 审计机关的指导职责划分不明确 |
4.2.3 部分地区对指导工作缺乏重视 |
4.2.4 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
5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路径设计 |
5.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设计目标 |
5.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设计原则 |
5.2.1 总体指导思想 |
5.2.2 基本原则 |
5.3 设计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路径 |
5.3.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安排审计计划 |
5.3.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审计提高项目质量 |
5.3.3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提升技能 |
5.3.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 |
5.3.5 完善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
5.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设计的注意事项 |
5.4.1 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指导部门 |
5.4.2 界定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协会的职责 |
5.4.3 指导部门与审计机关其他业务部门合作 |
6 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 |
6.1 案例背景介绍 |
6.1.1 J公司简介 |
6.1.2 J公司内部审计情况概述 |
6.1.3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情况 |
6.2 .案例分析 |
6.2.1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尚存不足 |
6.2.2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完善措施 |
6.3 案例启示 |
6.3.1 针对审计机关提出的建议 |
6.3.2 针对国有企业提出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与改进之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权力制衡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定位、评价和发展 |
2.2.2 关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讨 |
2.2.3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融合 |
2.2.4 总结性评述 |
3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审计资源难以匹配审计任务的需求 |
3.2 评价体系难统一,责任界定难厘清 |
3.3 审计整改落实不到位,审计结果运用鲜有成效 |
3.4 现阶段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
4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情况分析 |
4.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
4.1.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
4.1.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动因 |
4.1.3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4.2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分析 |
4.2.1 审计关系的变化分析 |
4.2.2 审计功能的变化分析 |
4.2.3 审计结果运用的变化分析 |
4.2.4 审计与监察的协同分析 |
5 G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分析 |
5.1 G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
5.2 G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况 |
5.2.1 审计目的和范围 |
5.2.2 审计依据 |
5.2.3 审计关系 |
5.2.4 审计内容 |
5.2.5 职责与权限 |
5.2.6 审计责任界定 |
5.3 G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及方法 |
5.3.1 审计准备阶段 |
5.3.2 审计实施阶段 |
5.3.3 审计报告阶段 |
5.3.4 后续审计阶段 |
5.3.5 审计归档阶段 |
5.4 G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分析 |
5.4.1 审计委托代理关系不健全 |
5.4.2 审计功能与经济责任不匹配 |
5.4.3 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 |
5.4.4 内部审计和外部监察的协同未落实 |
6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优化建议 |
6.1 审计关系 |
6.1.1 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地位 |
6.1.2 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 |
6.1.3 重新界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关系 |
6.2 审计功能 |
6.2.1 整合和创新审计内容 |
6.2.2 厘清和强化责任界定 |
6.2.3 创新和提高审计手段 |
6.3 审计结果运用 |
6.3.1 强化结果运用和整改 |
6.3.2 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
6.3.3 完善结果公告制度 |
6.4 审计与监察的协同 |
6.4.1 构建审监协同的理论基础 |
6.4.2 健全审监协同的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3.1 研究的理论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
2.1 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
2.1.1 内部审计的定义 |
2.1.2 内部审计的目标 |
2.1.3 内部审计的职能 |
2.2 电力集体企业及其内部审计现状 |
2.2.1 电力集体企业现状 |
2.2.2 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特点 |
2.2.3 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定位和目标 |
2.2.4 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局限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3.1 JD电力集体企业概况 |
3.2 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
3.2.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3.2.2 内部审计工作职责 |
3.2.3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 |
3.2.4 内部审计工作范围 |
3.2.5 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
3.3 SWOT分析法对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的识别 |
3.3.1 内部审计的优势 |
3.3.2 内部审计的劣势 |
3.3.3 内部审计的机会 |
3.3.4 内部审计的威胁 |
3.4 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审计观念和思想存在桎梏 |
3.4.2 内部审计体制架构不完善 |
3.4.3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
3.4.4 内部审计资源欠缺 |
3.4.5 内部审计转化机制不完善 |
3.4.6 内部审计方式落后 |
3.4.7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缺位 |
3.4.8 内部审计的追责力度不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优化策略 |
4.1 优化内部审计的环境 |
4.1.1 提高内部审计意识 |
4.1.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4.1.3 营造内部审计文化 |
4.2 优化内部审计体制架构 |
4.2.1 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
4.2.2 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
4.3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 |
4.3.1 加大内部审计人才引进 |
4.3.2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培养 |
4.3.3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机制 |
4.4 引入内部审计中介委托制 |
4.4.1 加强中介机构的准入管理 |
4.4.2 做好中介机构的考评管理 |
4.5 完善内部审计成果转化机制 |
4.5.1 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工作机制 |
4.5.2 强化内部审计成果运用职责分工 |
4.5.3 促进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总结提升 |
4.6 优化内部审计方式 |
4.6.1 实施典型问题排查 |
4.6.2 运用数字化审计手段 |
4.6.3 实施需求式审计 |
4.7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4.7.1 做好内部审计前期质量控制 |
4.7.2 加强对项目执行过程管控 |
4.7.3 重视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
4.7.4 建立审计项目责任人负责制 |
4.7.5 完善审计项目质量评价体系 |
4.7.6 建立年度审计工作考核 |
4.8 加大内部审计追责力度 |
4.8.1 强化监审联动机制 |
4.8.2 严肃问责考核机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成果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国家审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性分析 |
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国家审计主动调整 |
3.2 国家审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4章 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与问题 |
4.1 合川区审计局基本情况 |
4.2 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 |
4.3 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查与分析 |
4.4 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5章 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
5.1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职业化水平 |
5.2 改进工作薄弱环节,推进审计全覆盖 |
5.3 优化审计方式方法,加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
5.4 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推进国有企业审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审计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 |
(一) 国有企业审计应强化审计思维 |
(二) 国有企业审计应契合国有资产监管 |
(三) 国有企业审计应健全监督体系 |
二、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对策建议 |
(一) 严格履行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 |
(二) 明确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责任 |
(三) 完善并创新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方式方法 |
结束语 |
四、新形势下企业审计的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方法探讨[J]. 禹湘晖. 全国流通经济, 2021(25)
- [2]新形势下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J]. 王彪华. 中国软科学, 2020(11)
- [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企业内部审计[J]. 刘俊海. 金融经济, 2019(18)
- [4]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马薇. 苏州大学, 2019(07)
- [5]国有M企业内部离任审计案例研究[D]. 美合日班·奥布力喀斯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6]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D]. 汪妍.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7]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 王光磊.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8]JD电力集体企业内部审计优化研究[D]. 叶静娴.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9]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服务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陈倩云.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10]基于新常态下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现实需求及对策建议[J]. 刘江燕. 审计与理财,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