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此表演为哪般?(论文文献综述)
欧建平[1](2021)在《百年红色经典回眸 舞蹈何以更上层楼——为“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专题研讨会而作》文中提出秉承"前海学派"的治学精神,本文主要以文献为依据,在第一部分精选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这两个阶段的红色经典舞蹈与歌舞,概述了它们的宏大历史背景,对其创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在第二部分中,笔者用了六个小节,分别阐述了"百年大党的辉煌成就""言之有据和有感而发""长于抒情的舞蹈本质""舞蹈叙事靠姊妹艺术""标准化语言的有效传播""唯常演不衰成就经典"。为了使这篇论文广为传播,并感谢主办单位的盛邀,笔者特意保持了研讨会上"朗朗上口"的口述风格。
许源[2](2020)在《樊粹庭编剧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樊粹庭是近现代着名的豫剧编剧、导演、改革家,在学界普遍对于豫剧有着“粗俗鄙陋”之类偏见时,他毅然以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投入豫剧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接管豫声剧院,创办狮吼剧团。剧本创作之余,他也十分重视作品的舞台呈现,从编剧到导演,从选角乃至培养角色做起,亲力亲为,一生笔耕不辍,创作改编豫剧剧目八十余部,培养出诸如陈素真、常警惕,赵义亭等豫剧名家,因此他被称为“现代豫剧之父”。本文从戏剧观、编剧特色、精神内涵、现实性意义四大方面对樊粹庭编剧理论进行专门研究,充分尊重樊粹庭“因人设戏”的剧作观念,立足于戏剧本体,构建一个具有深度解读樊粹庭编剧艺术的综合特征的理论体系。
孙雪[3](2020)在《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文中认为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因集体化的农田水利建设创造出“徐水经验”,得到毛泽东的青睐,所进行的“共产主义试点”,更一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在环境史、革命史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考察。安肃(徐水)县由于西部群山环抱、山土薄瘠,东南临近淀泊、地洼土碱,境内漕、瀑、萍三条河流河身狭小、源短流急,气候寒暑皆烈,降水不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农业生产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自然条件的有限性,水、旱、风、雹、虫等灾害的频繁发生,都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代以来,在灾害与战争的消耗中,徐水陷入了深刻而持续的自然与社会危机之中。全面抗战以来,徐水军民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共积极介入徐水后,处于游击区的徐水党政军民互助合作坚持生产,使张瑞合作社发展成晋察冀合作社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期间,以集体化为导向的生产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贫困与灾荒的历史包袱,“组织起来”成为人民的选择。围绕农业生产,徐水的党政军民开展起生产救灾、互助合作,走上了“大家发财、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使大规模的群众性集体化劳作成为可能。1957年冬—1958年春,徐水县通过全县统一规划领导,实现了水利化。经过陈正人的总结,“徐水经验”初步形成。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批示“徐水的经验普遍推广”,徐水成为领导大跃进的先进典型而受到全国瞩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徐水开展起全县范围的“劳动大协作”和“全民食堂化”,呈现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特征,被盛赞为共产主义性质的萌芽。伴随着毛泽东视察徐水,“徐水经验”得到质的提升与固化,其核心“三化”在北戴河会议上作为“人民公社”的特征而内化、泛化到全国;暴得大名的徐水则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开展起“共产主义试点”的实践,出现许多过火行为,遭到“冷处理”而黯淡收场。当然,“共产主义试点”的失败不足以否定徐水人民的浩大实践,对“徐水经验”的考察则有助于理解中共前三十年的集体化理想传承与变迁。
林文候[4](2020)在《穿越幻象 ——《海上花列传》中的都市情色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韩邦庆是晚清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海上花列传》为“狭邪小说”中的压轴之作。本文借助齐泽克“意识形态幻象”理论,结合“大他者”、“凝视”、“症状”、“剩余快感”、“死亡驱力”等概念,细致分析百年之前,上海租界的情色幻象,并探究文本中潜在的,“穿越幻象”的可能。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而正文又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为都市情色与意识形态幻象,第一节勾勒历史叙述中的情色都市,第二节论述休闲小报中透露出的情色想象,第三节在小说文本和史实的对照中,揭露十里洋场的情色幻象。上海租界,是华洋杂陈之地,其意识形态秩序,具有混杂性,借助法律、道德、习俗等加以表达。市民主体们通过被大他者“质询”的方式,将该律令体验为真理,从而内化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明知自己追逐声色幻觉,却安然为之。第二章为都市情色的“剩余快感”,所谓“剩余快感”即在幻象的架构之内,使受到异化的主体,回归原初真实的内心驱力。由于恪守符号秩序的原则,此时获得的快感建立在臣服关系之上,表现为被压迫、被剥削的苦中作乐。第一节从具有殖民特色的鸦片烟入手,论及喜爱抽烟的张小村、赵桂林、沈小红、文君玉等人,分析在殖民者的统治下,此类畸形的快感如何衍生运作。第二节分析上海租界中金钱与欲望的合谋,倌人房中的镜与灯代表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逻辑,它们易碎,却又必不可少,它们能彰显文明,却又始终落入恩客“打房间”的男权圈套之中。因此,镜与灯彰显为双重压迫,而倌人对“琉璃世界”的期许,则转折为压迫之下的剩余快感。第三节通过小说人物的梦境,论述他们依附“男根中心主义”的执念。只有在梦境中,人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幻象-框架,梦境佐证现实的虚构性,也强化了幻象给人的致命创痛。第三章为都市情色的“穿越幻象”。如果说“剩余快感”是臣服于符号秩序的所得,那么“穿越幻象”则是对现实世界中“溢出性症状”的认知,探究症状(symptom)对小说系统,及其背后混杂的意识形态体系的反动。第一节探究小说回目“断语”与正文“叙事”之间的缝合勾连,因“断语”部分由文言拟就,其意识形态仍然是较为严正的传统话语,是对小说及洋场声色的刺入。第二节立足于小说中的潜在文本,其中以昆曲为代表,它们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人物的心理历程,对情节做了铺垫,但作为一种“回溯性的预言”,颠覆了小说故事框架的平滑。第三节介绍小说中李漱芳等人的爱与死,在“死亡驱力”之下,李漱芳为爱而死的行为,构成小说叙事中的溢出,消泯了沪上都市情色的完整性、统一性。因此,无论是沪上租界,还是小说文本,依托于商品经济,受限于封建男权、殖民威权的都市情色,本身具有虚幻性。洋场中人受意识形态影响,执着于金钱、情爱的探求,陷入欲望困境中,因而更需要认同症状,认同文本系统与都市行为的溢出,为穿越都市情色幻象提供可能。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晏焕霞[6](2020)在《“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同课异构”是中小学基于课例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教研活动。“同”即相同的课题,相同的课程内容,甚至是相同的教师;“异”是基于不同的教学思想、理念、对教学的理解,以及对多种因素的考虑而进行的设计。“同课异构”指的是相同教师或者不同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依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教材编写者的解读以及研究人员的建议等,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设计、研磨以及教学的过程。“同课异构”在教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同课”进行“异构”,寻找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的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同时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同课异构”本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但是当前这样的教研活动已经异化为教学的展示甚至比赛活动,其存在意义与本真价值被忽视。面对当前课堂教学改进的现实状况,有必要认清“同课异构”的本质,厘清“同课异构”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对“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进行探索与研究。而“同课异构”以什么方式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有哪些?“同课异构”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这些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与回答。因此,本研究对“同课异构”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搜集与梳理,分析归纳了“同课异构”的组织形式与一般的实施过程。在调研前期利用调查问卷了解了“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基本情况,进而运用参与式观察进入Y小学深入调查与研究,在此过程中深入课堂进行观察,并选取典型的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同时在调研过程中收集了不同学科的教学课例和实物资料,作为调查研究的补充材料。本研究通过文献的梳理,以及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总结出个案学校“同课异构”的四种组织形式与三种运行方式,并且通过参与个案学校不同的活动,归纳总结出“同课异构”的实施过程,主要有计划与准备、课堂实施与观察、教学研讨与评价三个大的环节。在参与研究对象Y小学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形式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梳理与分析,提炼出了“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同课异构”的认同与理解,“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积极作用以及差异性比较等方面。同时也深入剖析了“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教师教学观念与课程意识、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意识、教师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教师的“同课异构”观念以及“同课异构”的组织策略。最后针对“同课异构”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郭辉[7](2020)在《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微写作”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兴写作方式,也契合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将微写作纳入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地微写作训练,在当前的教学中很有必要。据调查所知,学生的微写作现状并不理想,存在“审题不准确、语言不凝练、主题不突出、层次不分明、逻辑不清晰”等问题;微写作教学也比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普遍存在“缺乏设计感、欠缺教学方法、训练不系统、缺少指导、写作内容比较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微写作教学效果不太乐观。而且,部分学校甚至根本没有进行微写作教学。由于地域差异和缺乏教学实践,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策略往往也比较空泛,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未密切结合微写作和微写作教学的特点。本文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和微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以学习动机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交际语境写作理论、多维互动写作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学生发展需要为现实依据,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以内江市的内江二中、内江六中、威远中学、隆昌一中、球溪中学、龙会中学为调查对象,探究了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内江市的教育与学生特点,论文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角度进行思考,构建了教师主导课堂训练、学生自主课下训练和学校引导辅助训练三者相结合的微写作训练模式。针对教师主导课堂训练方式,笔者从微写作的命题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方式、指导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策略阐述,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效果检验和反思,以期对提升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体、高效、个性、多样的微写作教学实施策略与建议,并为相似地区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内容与对象、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难点等方面的内容。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微写作的内涵特征和高中微写作教学的内涵特征、意义与依据;第二章深入调查和分析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从命题、训练、指导、评价四个方面对微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微写作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第三章根据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出教师主导课堂训练、学生自主课下训练和学校引导辅助训练三者相结合的微写作训练模式,并对教师在各种训练形式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操作的方法进行了说明;第四章对所提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并提供一些教学案例。在结语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张也奇[8](2019)在《“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新兴的话剧及转型中的本土戏曲一起,吸取着同样的美学资源,经历过一次次战火的洗礼和政权更迭的考验,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互相竞争、共济、互仿、互渗,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且影响深远的互动关系。互动,对剧影双方的生产体制、创作观念、思想传达、艺术呈现、传播接受诸多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剧影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新的态势。在经历了此前数十年的发展、变异,并已各自走向成熟之后,“十七年”的戏剧和电影再度紧紧交织在一起,从创作主体、艺术理念到具体的表现手法,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互仿与交融。本文尝试将“十七年”戏剧和电影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关注、检视和探索二者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进而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二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独特风貌和美学品格,揭示其发展的某些特殊规律。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来对“十七年”剧影互动进行深入论析。绪论揭示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剧影创作主体的跨界或重叠,作品改编的同源与交互,艺术理念的通约与互渗,艺术形式的嫁接与拼贴等构成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外在表现。这些互动现象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和社会机理,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究。第一章从产业重建的角度入手,探究剧影互动的必然性。产业重建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将戏剧和电影业由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为由国家主导、资源归国家调配、创作受制于政治需求的“人民”体制。但这一重建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困难重重,充满了各种博弈、对抗、让步、妥协和权宜之计。尤其是自身积累薄弱的“人民电影”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供需失衡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人民电影”的海外传播还需要调适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剧影间的互动,尤其是电影向戏剧借取资源,就成了解决这些难题既便捷又有效的办法。第二章探讨剧影互动的常态化机制以及呈现样态。在戏剧与电影互动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背后,始终有强大的国家意志在场。通过相关政府机构的创立与管控,新政权将戏剧与电影的创作权、经营发行权收归国有,并进行严苛的审查;建立代理式创作模式,取消戏剧与电影的商业性;以“剧本中心制”取代了“导演中心制”。通过打造、甄选、推广“正典”,新政权既致力于理想艺术类型的诞生,也借此将意识形态推而广之。十七年“一体化”的文艺生产体制和强大的政治权力的介入使剧影产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几乎丧失,在国家的统一操控下,戏剧和电影被迫走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互动机制。第三章分析剧影的互通与互融造成的电影类型及人物谱系的变异和新生。“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给双方的艺术语言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电影艺术的影响与渗透,丰富了戏剧舞台呈现的艺术语汇;而更重要的一个维度则在于,当电影既有的类型无法满足国家意志的需要之时,舞台艺术则为其打破既有类型的局限、实现类型更新,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剧影的交融与互渗,造成了电影类型的杂糅。剧影互动还对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电影将舞台上已经光彩夺目的“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格进一步强化和纯化,使之成为抽象的理想化的符号。第四章专论剧影艺术化合的产物戏曲电影。“十七年”时期的制片环境、思想导向与大众审美趣味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国家对电影在本土和海外提出的不同创作要求,使得一些经典剧目电影化的过程中,在主题、情节、结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写”与重塑。戏曲电影一方面在叙事方式的显性层面延续着戏曲中“幕”和“场”的情节单元,另一方面则需要隐性的内在层面进行着电影化的时空建构与美学整合。电影镜头语言需要与戏曲表演的运动形态和技艺风格相协调,以凸显演员的专业功底和身体语言的个性美感;在银幕时空重构中也需充分保留戏曲艺术的程式特色与诗化意境,用电影手段强化戏曲的美学效果。“十七年”时期戏曲与电影的密切互动在戏曲电影本体方面达成了全面融合,使“十七年”戏曲电影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形式。结语总结剧影互动为剧影艺术的发展造成的后果。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对二者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审美建构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剧影互动造成了艺术的高度同质化。其次,剧影互动有时并未能拓展、反而压缩了电影语言的探索空间,甚至使电影的艺术本体迷失。再次,剧影互动对技法的借用,有时难免本末倒置,“扬短避长”,其效果也就可能南辕北辙。“十七年”时期的剧影互动,其中既有值得珍视的艺术遗产,也有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训。
张诗悦[9](201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2018)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的集体记忆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华民族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而言都是极具纪念性的时刻。对于中国人民而言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对于世界而言,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东方主战场,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另外,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了重要的贡献,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发行的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沟通海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主要读者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在各国的留学生与工作人员。以往有关《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研究集中于其对外传播策略以及国家形象的建构,也有学者关注了其主要受众——海外华人、华侨。本研究将纪念抗战胜利报道的议题研究置于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为主要读者群的参照系下,从集体记忆视角下,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念抗战胜利相关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对于之后的报道中使他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增强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经验总结的意义。对抗战胜利的这一集体记忆的建构途径包括纪念馆、档案记录、报道文本等,这些被统称为集体表征。报道文本是现代社会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整个媒体看,即是对事件报道所建构的记忆框架,从微观看则是具体的文本即记忆内容。《人民日报·海外版》从2005年至2018年有关纪念抗战胜利的报道作为集体表征之一,笔者通过对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篇幅、报道体裁的梳理来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所建构的记忆框架;通过报道文本的三大主题来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所建构纪念抗战胜利的集体记忆内容。通过“用事实说话”的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唤醒公众对抗战的历史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扩散”抗战胜利记忆;通过纪念仪式和活动主题延续“战胜方”记忆;通过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塑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集体意义,把抗战胜利记忆的集体意义更加深化。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承担着引导受众意识形态的责任,在建构过程中同时受到国际话语权争夺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人民日报·海外版》所建构的该集体记忆也反过来可能会对公众有关抗战胜利的记忆延续、意识形态引导、促进全球化记忆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产生影响。
郭姝艳[10](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研究表明《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二、如此表演为哪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此表演为哪般?(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红色经典回眸 舞蹈何以更上层楼——为“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专题研讨会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礼敬先贤:百年红色经典舞蹈回眸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
二、百年大党的辉煌成就 |
三、 言之有据和有感而发 |
四、长于抒情的舞蹈本质 |
五、 舞蹈叙事靠姊妹艺术 |
六、标准化语言的有效传播 |
七、唯常演不衰成就经典 |
(2)樊粹庭编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探索与尝试:樊粹庭的戏剧观 |
第一节 高度重视戏剧的教育功能 |
第二节 坚守戏剧的大众化特色 |
第三节 强调“剧场本位”戏剧观 |
第二章 传统与新变:樊粹庭的编剧特色 |
第一节 叙事特色 |
1.注重剧本整体结构 |
2.巧用夸张误会手法 |
3.营造强烈戏剧冲突 |
第二节 语言特色 |
1.语言通俗晓畅 |
2.多用方言俚语 |
3.文学语言点睛 |
第三节 风格特色 |
1.悲喜各擅其长,兼收并蓄 |
2.贴近人民生活,雅俗共赏 |
第三章 救亡与启蒙:樊粹庭戏曲创作的精神内涵 |
第一节 救亡:时代精神的宣扬 |
1.樊粹庭历史剧中的救亡时代精神 |
2.樊粹庭神话剧中的救亡时代精神 |
第二节 启蒙:女性形象的塑造 |
1.樊粹庭婚姻爱情剧中的女性形象 |
2.樊粹庭社会风情剧中的女性形象 |
第四章 反思与展望:樊粹庭的编剧成就及现实性意义 |
第一节 樊粹庭在豫剧史上的地位 |
1.对剧目的整理数量丰富 |
2.对豫剧改革的重大作用 |
第二节 樊粹庭编剧艺术对豫剧现代戏创作的影响及意义 |
结语 |
附录 :樊粹庭创作年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谢辞 |
(3)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山河为患:徐水的自然环境与居民的生计选择 |
(一)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结构 |
(二) 连年被灾之下的生计选择与社会关系 |
第二章 “大家发财”:集体化导向在徐水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
(一) 抗战与灾荒中的党政军民互助合作 |
(二) 解放战争时期徐水的土改、救灾与生产 |
第三章 “铁打的江山金饭碗”:新中国成立后徐水的集体化实践 |
(一) 救荒、治贫、共富:上下互动中的集体化理想与实践 |
(二) 改土、造田、治水:1957年徐水农田水利建设的浩大实践 |
(三) 生活、劳动、战斗:1958年徐水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调整 |
第四章 从沸腾到冷却:“徐水经验”的幕后与台前 |
(一) 陈正人与“徐水经验”的初步总结 |
(二) “沸腾的徐水”:毛泽东的徐水之行 |
(三) 北戴河会议与“徐水经验”的泛化和异化 |
(四) “徐水经验”的冷处理及时人的反思 |
结论: 中共集体化理想的传承与变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穿越幻象 ——《海上花列传》中的都市情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都市情色与意识形态幻象 |
第一节 历史叙述中的情色之都 |
第二节 休闲小报中的想象与被想象 |
第三节 “深味”与“返观”的情色幻象 |
第二章 都市情色的“剩余快感” |
第一节 乱世的鸦片烟与迷情 |
第二节 镜与灯:情色焦虑的返照 |
第三节 梦的起止与情色危机 |
第三章 都市情色的“穿越幻象” |
第一节 “断语”与“叙事”的缝合 |
第二节 潜在文本的穿插颠覆 |
第三节 “先生”房中的爱与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主要专着 |
主要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海上花列传》人物关系表 |
附录二: 《海上花列传》大事件时间表 |
后记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同课异构 |
(二)课堂教学改进 |
三、理论基础 |
(一)主体性教学理论 |
(二)课堂教学改进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四、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同课异构”的兴起与发展 |
(二)“同课异构”的内涵探讨 |
(三)“同课异构”的类型与功能分析 |
(四)“同课异构”的实施流程与现实问题 |
(五)已有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六、“同课异构”在个案学校的组织形式与实施过程 |
(一)“同课异构”的组织形式 |
(二)“同课异构”的实施过程 |
七、“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成效分析 |
(一)教师对“同课异构”的认同与理解 |
(二)“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积极作用与体现 |
(三)“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差异性分析 |
八、“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影响因素 |
(一)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与理解 |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程意识 |
(三)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意识 |
(四)教师教学过程的复杂性 |
(五)教师的“同课异构”观念 |
(六)“同课异构”的组织策略 |
九、“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问题与建议 |
(一)“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
(二)“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情况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内涵与依据 |
第一节 微写作的内涵与特征 |
一、微写作内涵与特征的探究 |
二、微写作内涵与特征的总结 |
第二节 微写作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
一、微写作教学的内涵 |
二、微写作教学的特征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意义与依据 |
一、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意义 |
(一)助力学生自我成长 |
(二)促进教师素养提升 |
(三)丰富写作教学形式 |
二、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实施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第二章 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 |
第一节 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准备 |
二、调查实施 |
三、调查结果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现状分析 |
二、影响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因素 |
三、内江市微写作教学现状分析总结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教师主导课堂训练 |
一、实施作用 |
二、实施原则 |
(一)学生主体原则 |
(二)目标明确原则 |
(三)方法多样原则 |
(四)及时反馈原则 |
(五)课堂精微原则 |
三、实施策略 |
(一)命题多样化 |
(二)训练目标化 |
(三)指导具体化 |
(四)评价多元化 |
第二节 学生自主课下训练 |
一、实施作用 |
二、实施原则 |
(一)自主性原则 |
(二)文学性原则 |
(三)多样性原则 |
(四)评价性原则 |
三、实施策略 |
(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写作自主训练 |
(二)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微写作自主训练 |
第三节 学校引导辅助训练 |
一、利用各种活动,创设教学环境 |
二、利用课程规划,提供时间保证 |
三、利用学校设施,营造阅读氛围 |
第四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的实施与案例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与案例 |
一、教师主导课堂微写作训练模式的实践 |
二、以小组为单位的微写作自主训练实践 |
三、以个人为单位的微写作自主训练实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实践反思 |
一、对教师主导课堂训练策略的反思 |
二、对学生自主课下训练策略的反思 |
三、对学校引导辅助训练策略的反思 |
四、对将网络引入微写作训练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学生版) |
附录2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表(教师版) |
附录3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问卷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微写作作品展示(文字) |
附录5 :学生微写作作品展示(图片) |
致谢 |
(8)“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产业重建与剧影互动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剧影互动的基本方式 |
一、从自然竞争到肃清“旧片” |
二、供需矛盾的凸显 |
三、以戏剧充实电影 |
第二节 剧影互动与海外认同 |
一、集体记忆的连通与强化 |
二、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的调适 |
三、外汇创收与产业属性的海外复归 |
第二章 国家在场与剧影互动的常态化 |
第一节 剧影自主性的消亡与互动的多样性 |
一、剧影的生产、经营与审查 |
二、主体的置换与市场的困境 |
三、剧影互动的多层面展开 |
第二节 正典的生成与互动作品的系列化 |
一、题材规划对正典的期待 |
二、会演展映对“正典”的甄选 |
三、互动对正典的纯化与强化 |
第三章 剧影艺术的交融与互渗 |
第一节 剧影类型的更新与杂糅 |
一、喜剧类型的嬗变 |
二、反特片类型的革新 |
三、题材理论对类型的改造 |
第二节 剧影合力制造“英雄” |
一、剧影对新英雄人物的呼唤 |
二、向戏曲学习人物塑造 |
三、电影对人物的魅化 |
第四章 戏曲电影中的“戏”“影”化合 |
第一节 电影语言对戏曲艺术的重塑 |
一、戏曲结构的电影化 |
二、戏曲时空的重构 |
三、演艺风格的变异 |
第二节 镜头语言的突破与美学创造 |
一、镜语风格的舞台转译 |
二、虚实结合的视觉修饰 |
三、视觉元素的音乐组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十七年”剧影互动作品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2018)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的集体记忆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媒介与集体记忆研究 |
1.2.2 纪念抗战胜利报道的研究 |
1.2.3 有关《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样本选择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集体记忆建构的框架呈现 |
2.1 版面数据分析 |
2.1.1 报道数量——“整十”周年报道峰值 |
2.1.2 报道版位——头条版位占据不多,报道版位趋于“四面开花” |
2.1.3 报道体裁——多样化体裁建构共同的记忆 |
2.1.4 报道篇幅——报道兼顾时效性与完整性 |
2.2 报道主题建构 |
2.2.1 记忆的唤醒——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 |
2.2.2 “刻写实践”,延续记忆——纪念仪式与活动主题 |
2.2.3 集体意义的塑造——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念抗战胜利报道集体记忆建构的文本分析 |
3.1 语义建构分析——以“战争”“抗战”“人民”“中国”“胜利”“纪念”为核心词 |
3.1.1 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的语义特征 |
3.1.2 纪念仪式主题语义特征 |
3.1.3 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语义特征 |
3.2 情感建构分析——情感立场明确,以积极情绪为主 |
3.2.1 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主题情感特征 |
3.2.2 纪念仪式主题情感特征 |
3.2.3 历史启示与警醒主题情感特征 |
3.3 话语建构分析 |
3.3.1 抗战历史还原与印证报道话语——“用事实说话”,建构不屈不挠的抗战胜利记忆 |
3.3.2 纪念仪式报道话语——操演性话语塑造与延续“战胜方”记忆 |
3.3.3 历史启示与警醒报道话语——国际化语境,在记忆内容中塑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集体意义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的集体记忆建构的原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
4.1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集体记忆建构的原因 |
4.1.1 意识形态影响 |
4.1.2 国际话语权的争夺 |
4.1.3 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
4.2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纪念抗战胜利集体记忆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 |
4.2.1 延续个体记忆,引导意识形态方向 |
4.2.2 普适化角度的传播,促使全球化记忆的形成 |
4.2.3 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2 论文预期成果 |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
2.2.2 新闻话语分析 |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Ⅰ |
附录Ⅱ |
四、如此表演为哪般?(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红色经典回眸 舞蹈何以更上层楼——为“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专题研讨会而作[J]. 欧建平. 艺术评论, 2021(09)
- [2]樊粹庭编剧艺术研究[D]. 许源.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3]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D]. 孙雪. 山东大学, 2020(01)
- [4]穿越幻象 ——《海上花列传》中的都市情色探究[D]. 林文候.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同课异构”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的个案研究[D]. 晏焕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内江市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 郭辉.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D]. 张也奇. 南京大学, 2019(12)
- [9]《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2018)纪念抗战胜利报道中的集体记忆建构[D]. 张诗悦. 广西大学, 2019(01)
- [10]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